集中纪律教育范文
时间:2024-05-20 17:4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集中纪律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干国祥
某次朋友聚会。雨韵校长说起了她刚刚收到的一封信。信是一个未署名的六年级女生写的,她说她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她敬爱并信任的杨校长能够答应:再过不了多久,她就要从小学毕业了,可是,这几年来每一次音乐考试总是只考音乐老师指定的课文中的歌曲。她觉得那些歌曲唱起来味道并不好,因此希望杨校长能够帮她说服音乐老师,在这次音乐考试中能够让她自己挑选一首歌来演唱。她还说,其他的同学也差不多有相似的想法和希望。
雨韵校长接到这封信,觉得很有意思。确实,经过六年的教育,小孩子们终于开始长大,开始懂得说“不”,懂得用合适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了。
于是她找来音乐老师商量,大家觉得这个善意的愿望也并不过分,应该满足它。既然不知道是谁写的信,就索性六年级的音乐考试这一次全部采取自选歌曲,让孩子们痛痛快快地唱一回吧。这是一个成功的教育案例,它传达了师生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那种美好的关系。但是,我个人认为,作为教育,它还不够完美,它至少留下了一处小小的遗憾:对纪律的忽略。
我们知道,音乐不同于儿童绘画,与儿童画相对随意的创造性相比,它更强调音准、音域、音质等比较客观的因素。一般说来,音乐教师在选择考试曲目的时候,他需要这首歌能够同时考查一个学生在音准、音域、音质诸方面达到的标准与蕴含的潜力。因此,这样的歌曲往往并不是选择韵律最动听、歌词最优美的――因为在考查中,这些优美的东西甚至可能会干扰想要考查的那些内容。而相反,我们在卡拉ok的联欢会上的自选歌曲往往会选择最适宜自己音域和音质,旋律动听,歌词至少能打动自己的那些歌曲。譬如一个上不到高音区的女孩,就肯定会选择一首只在中音区徘徊的歌曲,加上歌词、韵律等因素,我们仍然会觉得她唱得非常棒,但如果作为考查,有许多东西就这样被掩盖了起来。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将考查视为一个教学的终点,而应将其视为一个教学的新起点。这不仅指在考查中发现的问题将可能成为以后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且还指通过考查,我们将告诉学生:这门学科,我们不应该忽略的东西是什么。
凡练习过钢琴等乐器的人都知道,钢琴教学不会从一开始就选择一支完整的曲子来进行练习,而是要进行大量的多少有些枯燥的音阶与指法练习。这个阶段相当漫长,而且对自由教育而言,它还必然是“僵化的”“刻板的”“不允许商量的”。但是,如果谁想跳过这一步,其结果必然是浮而不实的暂时“进步”,到一定的时候,他甚至没有办法回过头来再加以矫正。钢琴学习也许是一个特例,歌曲演唱并没有这样苛刻,但其背后有共通的东西:想要达到艺术的自由境界,必然地需要经过一个相对枯燥与漫长的纪律阶段。
最好的例子莫过于舞蹈。没有人从一开始就能够在音乐中自由地舞蹈,作为世间最美的“行走”,舞蹈其实也是最不自由的“行走”:因为它规定了行走的节拍、步法与步幅,而且还要求舞者将自己的行走与他人的行走“捆绑”在一起。开始练习舞蹈是极为枯燥的,而且并没有任何美感可言,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人的自由被一种纪律束缚,人放弃了他从小养成的自由,在规定的音乐和动作里反复着一种并无快乐可言的简单动作。
直到这种束缚成为你内在的东西,直到音乐一响起,你无需任何思考,就能够准确地在音乐中迈出规定的动作,直到你的舞步和与你同舞者的舞步就像是两株一直相伴而生的树……这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已经实现了“在音乐中漫步”,我们达到了另一种自由,一种随心所欲而不逾规的“行走”。
这种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我们还可以在唐诗宋词、电影艺术等方面观察到。其实这并不仅仅是音乐、舞蹈或者其他艺术的规律,它还是一切教育的一个根基:自由与纪律的矛盾统一。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曾经精辟地说过:“通往智慧的唯一的道路是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但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时保持纪律。自由和纪律是教育的两个要素。”
当然,怀特海并没有将这两个要素不分主次地先后并列在一起,如果这样的话,他的话也就只是为许多“教室的女王”(日本电视剧中的人物,喻指那些苛刻残酷但认真的教育者)的过激行为提供证据。正像前文中的各种艺术上的规律一样,在自由和纪律之间,自由是终极的目的,而纪律只是为了达到这个自由必经的途径和必需的措施。在这个纪律中,它始终不能忘记最终的自由,不能忘记它不是为了树立权威,不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唯唯诺诺的纪律束缚下的可怜虫。所以,怀特海紧跟着又补充道:“居于次要地位的严格纪律必须以保证某种长远的利益为目的。”
为了最终的自由,我们才树立起临时的纪律,这就是自由与纪律的辩证法。当我向雨韵校长介绍完这些关于教育中的自由和纪律,她和另外的朋友问:“当时还真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讲究,但现在该怎么办呢?”
我说,好在还没有向学生宣布,音乐考试还要再过一两个星期呢。到时候,不妨让学生唱两首歌:一首规定,一首自选。规定动作,力求规圆矩方;自选动作,提倡生动活泼。这样,我们就既考查了学生在音准、音域等方面的才能,又考查了学生在音乐趣味、综合表演等方面的天赋。
这个故事到此结束了,但我的思考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步:我总是怕一种简单的思维已经统治了我们的头脑,怕从这个故事里,有人会简单地推导出“先纪律后自由”这样即使不荒谬至少也是片面的结论。
作为伟大的哲学家,怀特海给我的启发除了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以外,更重要的是“浪漫―精确―综合”这一过程的教育思想。怀特海认为,所有的教育都由三个相辅相成、不断重复、交叠、循环的阶段所组成: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阶段。教育的浪漫阶段,指事物以混沌的面目出现在学习者面前,学习者通过想象等浪漫的方式和这个事物(如音乐、舞蹈、诗歌)游戏的阶段。这一阶段是精确阶段的必备基础。而精确则是对已经存在于头脑中的活跃而混乱的思想进行有序的排列,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补充新的知识,以促进对原有知识的认识,对混乱散漫的知识进行分析,把朦胧的感觉化为清晰的认识。而综合阶段则指掌握系统的知识后复归浪漫,它同时又是下一个浪漫的起点。可以说,每一首诗的学习,每一堂课,每一门学科,甚至人的一生,都是由这三个阶段不断交错重叠着的,教育就应该是这样一种不断重复的循环。
回到文章的开头,一个练钢琴的孩子喜欢音乐,经常性地听音乐,聆听教师的美妙演奏,这就是他苦练钢琴这一精确阶段的前提,是不可或缺的浪漫阶段。一个舞蹈者看到其他的舞者在音乐中翩翩起舞而跃跃欲试,或者作自由而并不规则的舞蹈,这是他练习精确舞步的前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指的就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自由浪漫的阶段,人会不自觉地进入到一个精确的阶段。当然如怀特海的理论所揭示的那样,这一过程中“浪漫”和“精确”在不断重复、交叠和循环,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发展过程。
所以,教育规律毕竟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当我们树立纪律的时候,请不要遗忘它背后是不是有一个自由的目的;当我们追求精确的时候,不妨先想一想,孩子是否经历了足够长的浪漫阶段,拥有了足够多的浪漫知识。而超越这一切的,是教育的创造性和对生命奇妙的敬畏,于是怀特海又说:“奇妙支配一切,破坏奇妙的人应该受到诅咒。”
[解 读]自由是人的灵魂,也是教育的灵魂,但没有规则的自由就是散漫和随意,所以自由必须是渗透着文明的自由,是公德允许的自由,更是法治和规则下的自由。我们要把握好自由和规则,让教育规则既有度,又能自由呼吸。
从心理学的范畴来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界限。我们每个人的皮肤就是自己的身体的界限,它保护着我们的身体不受外来的侵入。同样,我们的心理也需要这样一层皮肤,来保护我们的心理不受侵害。而这种心理界限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约翰・克利斯朵夫(节选)
[法]罗曼・罗兰
曼希沃在踮着足尖走进来、撞见孩子坐在太高的键盘前面的那天,忽然心中一亮:“哦,神童!怎么早先没想到呢?这不是家庭的运气吗!他将来可以带着我周游德国,也许还能到国外去。那不是又愉快又高尚的生活吗?”
一吃晚饭,曼希沃就马上把孩子赶到钢琴前面,要他把白天的功课复习三遍,直到他眼睛累得要合拢来的时候,从此竟是每天如此。克利斯朵夫很快就厌倦了,后来竟闷得慌了:他连去看看亲爱的河的时间都没有了。他的骄傲与自由都受了伤害,他愤慨极了,他决意不是从此不弄音乐,便是尽量地弹得坏,使父亲灰心。这让他自己也不大好受,可是他的自由独立非挽救不可。
从下一课起,他就实行他的计划。他一心一意地把音弹错,把装饰音弄成一团糟。曼希沃叫着喊着,继之以怒吼,戒尺也像雨点一般落下来。克利斯朵夫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哭出来,忍着痛苦照旧乱弹。曼希沃和他一样固执,发誓哪怕两天两晚地拼下去,也绝不放过一个音,直到儿子弹准为止。
“爸爸,我不愿意再弹了。”他鼓足勇气说。
曼希沃气得不能呼吸了。
“怎么!怎么!”他喊道。
“我不愿意再弹,因为我不愿意挨打,”克利斯朵夫大哭大叫地说,“而且,我不喜欢音乐!”
克利斯朵夫给赶到了楼梯上,又脏又暗、踏级都给虫蛀了的楼梯上。天窗的破玻璃中吹进一阵风,墙上湿漉辘地全是潮气。他一边哭一边照旧望着周围的东西,不久他站起来,窗子在吸引他,莱茵河在屋下奔流。在孩子心目中,河仿佛是个有生命的东西,是个不可思议的生物,但比他所见到的一切都强得多!什么也拦不住它,不分昼夜,也不问屋里的人是悲是喜,它总是那么流着,那样的恬然自得。要能像它一样地穿过草原,拂着柳枝,在细小晶莹的石子与砂块上面流过,无优无虑,自由自在,那才快活咧!
孩子全神贯注地瞧着,听着,仿佛自己跟着河一起去了……他闭上眼睛,波涛汹涌,急促的节奏又轻快又热烈地往前冲刺。而多少音乐又跟着那些节奏冒上来,像葡萄藤沿着树干扶摇直上:其中有钢琴上清脆的琶音,有凄凉哀怨的提琴,也有缠绵婉转的长笛……那些风景隐灭了,河流也隐灭了,只有一片柔和的、暮霭苍茫的气氛在那里浮动。克利斯朵夫感动得心都颤抖了,凡是可怕可悲的事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场轻飘的梦,一阕清朗的音乐,在阳光中浮动,好似处女座中的众星在夏季的天空闪烁。
然后,什么都隐灭了,一切形象都化掉了……一片,一线水波在天边颤动――那是大海。河向着海流去,海也向着河奔来,终于河流入海,不见了……音乐在那里回旋打转,舞曲的美妙的节奏疯狂似的来回摆动。自由的心灵神游太空,有如被空气陶醉的飞燕,尖声呼叫着翱翔天际……欢乐啊!欢乐啊!什么都没有了!哦!那才是无穷的幸福!
时间流逝,黄昏来了,楼梯那边已经黑了。――小克利斯朵夫老是伏在窗洞边上,抹得乌七八糟的苍白的脸上闪着幸福的光彩。他睡熟了。
他不得不让步了。虽然英勇的抵抗极其顽强,终究给戒尺制服了,每天大部分时间他必须坐在这架刑具前面。
他自以为对音乐恨透了,但他拼命用功,那可不是单单怕父亲的缘故。祖父有过几句话给了他深刻的印象。老人看见小孙子哭,就郑重其事地和他说,为着人间最美最高尚的艺术,为着安慰苍生,为人类增光的艺术而吃些苦是值得的。克利斯朵夫一方面因为祖父把他当作大人看待而非常感激,一方面因为那些话跟他高傲的精神非常投合而大为感动。
但主要的原因,还是音乐所引起的某些情绪深深地印在心头,使他不由自主地留恋音乐,把一生奉献给这个他自以为深恶痛绝、竭力反抗而无效的艺术。
[解 读]父亲发现小克利斯朵夫有音乐天赋,严厉要求他坚持练习钢琴,在他感到厌倦时,父亲的固执是他继续音乐之路的一个重要原因。性格固执的父亲,对小孩子自由个性的约束,为小克利斯朵夫的音乐演奏与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父亲只是通过硬性的规定和要求刻板地训练儿子,这些做法使小克利斯朵夫几乎放弃了音乐。他的固执、严厉甚至粗暴和对音乐理解的平庸,使小约翰・克利斯朵夫对弹琴产生了厌恶。这就与教育的目标相背离了,教育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积极的纪律,工作的纪律和有益的纪律,而不是一个不动的、被动的和顺从的纪律,所有的原则都不是绝对的,适当的控制孩子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育中,自由与规则绝不是一对矛盾,而是一种相互支持的关系。自由是儿童生命的法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蒙台梭利认为,只有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既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取。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它不同于旧式教育中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
篇2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没有学习氛围,就不能激发学习者高昂的情绪。学习氛围的创设要求教师具有民主的意识,对全班学生一视同仁;对于教学的内容要精心设计,开场要抓住学生的心,以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吸引学生;主体内容要层层推进,逐步深入,每一个环节要衔接得体,自然流畅;结尾要耐人寻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兴趣贯穿始终,以教学内容为主线,以多种教学方式作为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良好的学习兴趣能转化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学习智能的发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将成为沉重的精神压力,更谈不上学习的快乐和收获。由此可见,英语教学必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明确学习目的,增强运用意识
在目前的高中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多,作业繁多,学生升学压力大,精神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学习是在一种无奈的状态下被动学习,应付多,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英语是一种交际的工具,是社会发展的必需。教师追求升学率,学生追求考试分数,师生都把英语看成升学考试中的一个科目,没有把学习英语看做生活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何其难。对此,教师自身要明确教学的目的,向学生宣传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英语,运用英语,感到学习英语的快乐。比如,我在教学中经常为学生创设情境对话的场景,让学生用英语主动对话。作为班主任,我要求每天的值日班长用英语向学生汇报当天各组值日情况;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内容有意识地设计思考题,让学生用英语展开讨论等等。此外,我积极组织好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朗诵和演讲比赛、学唱英文歌曲、观看英语电影,活动后让学生用英语谈体会,说收获。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会自愿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以积极的情感影响学生
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能使人产生良好的心境,而良好的心境能够促进人的学习和思考。课堂教学亦是如此,轻松愉快气氛能够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师生之间有一种亲近感。学生不再对教师感到生疏,教师不再对学生冷漠。教学是一种双边关系,一方面是教师的教,一方面是学生的学,联结两者关系的纽带则是师生双方的感情和思想。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产生了畏惧感,那么学生就不会对他所教的课感兴趣,甚至厌恶这门课。反之,如果学生喜欢某位教师,这位教师一登上讲台,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油然而生。课堂教学的前提是感情的酝酿,是感情的投入。教师要以自己真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以自己的知识唤醒学生的灵魂,通过自己的言行和表情来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敢于开口讲英语。
二、积极评价,成就自信心
成功感在英语学习中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它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成功的自信心。教师要为学生的成功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有一种满足感。对与成功的评判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只要有点滴的进步,哪怕是回答正确了一个问题,圆满完成了一次作业,都是成功的表现。这种成功所引起的满足感和兴奋感可以使学生产生继续得到满足的需要,一次成功的体验又可推动第二次成功,多次成功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心,逐步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同时也为英语教学的成功奠定基础。
(一)因材施教
教学的成功,在于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学生的成功,在于日有所获,日有所进。教师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只要进步就加以表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滋味,以便鼓起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热情。
(二)充分肯定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错误。这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在纠错时要讲究艺术和策略,千万不要讽刺挖苦,以避免学生产生受挫、失败等消极情感。对于测试中出现进步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肯定;对于退步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迎头赶上,尽量避免采取否定的做法而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消极情感。
篇3
【关键词】职高旅游专业教学;激励教育
一、激励教育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并使之振作。激励是由必然向自然的发展过程,使主体人发生心理变化,产生质的飞跃。
(一)激励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旅游的兴趣
选择旅游专业的职高学生有其共同性――文化成绩不太理想,学习兴趣不高,但有较强的自尊心,渴求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肯定。所以,课堂上,老师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简单的表扬,比如:“你的托盘姿势很到位哦!”“XX同学的景点解说十分精彩,我们一起为他鼓掌!”虽然是只字片语,也会让学生充满成就感,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从而有学好它的愿望,并付诸行动。
(二)激励教育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要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关键就是要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这是一种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周围环境和驾驭自身命运的精神状态。
二、激励教育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一)语言激励
心理学家伯利纳通过实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学习成绩下降。学生对老师的言语尤其敏感。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褒扬学生,哪怕是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缺点或错误,也不能生硬地指出。
(二)合作激励
即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主要发生在学生之间的交往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有效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便于人人参与,相互激励和共享信息。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实作课运用得最广。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当老师示范了一个动作(如铺床单、摆台等),学生就按照要求进行分组练习,根据各组情况,我会选出一到两个做得比较好的同学,在本组做示范,并且帮助其他同学完成教学要求。
(三)活动激励
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这样才能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自己的自主活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如我每节课前5分钟会叫学生或者讲故事(主要是各景点的典故、故事等)、或者作景点介绍、自我推介、菜品介绍等等,课堂上对于一些典型的案例,我还会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身临其境,加深印象。
(四)理想激励
我曾经问过好些同学:“你为什么选择旅游专业?你的理想是什么?”除了个别学生说是因为喜欢旅游所以选择,将来也愿意从事旅游行业以外,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不知道”、“不是很清楚”“是爸妈让我选的”。其实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是想被尊重、被肯定,也是渴望拥有美好的未来,只是自认为力不从心。所以,重塑他们的理想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我会不失时机地给他们将当前的社会形势,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将来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优越,让他们认识到在职高学习旅游是有出路的,从而重拾信心。
(五)评价激励
所谓评价激励,就是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使教学评价在正确判定教学状态的前提下,给学生一种促进和鼓舞,激发其向更高的目标迈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及时评价。职高学生学习惰性比较严重,一般活动、练习都不想参与,但是对自己的成绩大都还是比较关注。教师应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在活动、练习中及时给参与者做出评价,激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
2、细分评价。期末对学生的成绩评分一般有四项:平时、半期、期末、总评。
3、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更注重过程评价。职业教育强调过程学习,因此我认为过程评价应当是重点。我将一学期的总评价定为平时30%,半期30%,期末40%,而半期、平时都是平时过程学习的评价。这样做能激励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三、教学中激励教育的运用原则
1、激励教育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总采用单一的激励方式,应当多种方法相结合,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时时处处都在关注他、激励他,否则他会认为老师在敷衍他。
2、激励教育要把握好“度”。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超过这个界限,量变就会引起质变。
3、激励与批评惩罚教育相结合。现在的教育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有的老师认为赏识、激励与批评惩罚是对立的,其实不然,恰当运用批评惩罚也是一种激励。一个具有激励性质的惩罚措施,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进取。教育过程中采用励志性批评惩罚,不仅不会伤害学生自尊心,反而回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具有一种发奋图强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青少年心理学知识丛书―学习篇》吴靖等
篇4
【关键词】中职;旅游英语;交际法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与国际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人口使用最广的语种,自然而然地英语使用成为国人对外交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收入水平日益增加,大多数人喜欢利用空闲时间进行旅游活动,因此旅游市场迅速崛起,前景越来越广阔。越来越多的国外人员融入中国就使得语言沟通存在障碍,在旅游发展中的问题日益凸显,英语技能水平相对较高且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相对较好的人才在我国十分匮乏。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中职毕业生英语口语水平达不到用人单位的使用标准要求,所以在中职旅游英语中运用交际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旅游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对专业知识认识模糊
我国中职院校的学生70%以上均来自农村,由于农村在英语学习方面具有一定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能掌握英语学习的技巧与方法,只能依靠死记硬背来完成课程学习。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在英语教学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在中学所接受的英语教育在大学得不到很好的运用,很多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仅仅是为了期终测评,他们一年下来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一直处于模糊的位置,不知道应当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
(二)内容不完善、形式单一
旅游英语是旅游业与英语的有效结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目前中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以及市面上所推广的课外书籍大都偏向于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运用。另外,在大学每周的英语课程相对较少,学生课余时间相对较多,大多数教师为了追求课程的进度,对于课堂教学仅仅以传授知识为主,不能使学生产生互动。很多英语知识较差的学生容易产生分心,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也仅仅为了考试。
(三)传统教学模式丧失活力
旅游英语这一课程,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主要是以英语口语为主,但是大学对于旅游英语的学习却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并且考核方式选择运用笔试,而忽略口语测试,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难以体现。旅游英语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综合知识专业素养,由于我国对于旅游英语起步相对较晚,师资力量相当匮乏,大多数学生选择旅游和英语两门课程共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无法体现旅游英语的特点,更不能使得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更好的发展。
(四)不同文化存在的差异
对于旅游英语在实际运用中需要与世界各地的游客进行沟通交流,但是由于社会文化存在的差异使得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不得不重视对世界文化的学习。但是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其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日常交流中往往会因为口误或对国外传统文化的不理解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二、交际法在课堂的应用
(一)交际法的定义与特点
我国对于教学中交际法的定义是:“在教学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对语言的教学,教师应当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现语言交际运用的能力,使得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放入到实际环境当中,从而达到提高语言交流的目的。”在交际法运用中,教师不再仅仅是传授者,学生成为旅游英语学习的中心,教师充当参与者的角色。这充分体现出师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的学习过程。
(二)交际法中情感因素是前提
在交际法运用过程中,加入情感因素才能使得学生在旅游英语学习中更富有激情和创造力,只有具有充分的自信和兴趣才能使得学习游刃有余。最重要是在旅游英语学习中提高学习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学习。学生拥有较强的自信心就是在旅游英语口语表达中添加交际的能力,不怕错误敢于大胆发言,从而提高成功的几率。而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基础功底不好,就会唯唯诺诺,英语口语表达自然难以提高。
(三)交际法中语言知识是基础
从学习英语这门课程开始,大多数英语教师只对语法和词汇知识过度重视,而对英语口语的表达却比较忽视,语言组织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培养和提高。由于语言在日常工作中是交流的基础,那么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脱离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就难以发挥交流的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下深入了解学生的旅游英语学习水平,然后总结教学应当使用的方法,让学生更愿意投入到旅游英语实际交流中去。
(四)交际法中交际活动是关键
在旅游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交际法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交流来增加口语表达,例如情境创设、角色表演以及竞争比赛等。在情境创设中,学生可以利用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情境对话组织成为英语对话,进行情境创作,使得学生具有更强的参与性,教师更可以从中进行相关引导。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之间可以自行设置角色,然后通过英语口语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表达,旅游英语的学习不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对于角色表演也可分为几种:第一,对于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预先设置表演角色;第二,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英语提示或要求附加到表演中;第三,对于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进行即兴表演,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目前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是90后,正处于争强好胜的年龄,更喜欢在比赛中获得成功,利用竞争表演可以让其充分发挥交际法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旅游英语的积极性。
结论
随着经济时代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英语在全球运用中越来越重要,对于旅游英语的学习必须与现代社会所需需求进行结合。而在中职教育学习中利用交际法来提高学习对于旅游英语学习的能力,为以后我国中职院校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旅游英语进行口语交流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黄从玲,窦琴.交际法在中职旅游英语中的应用分析[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66-68,71.
[2]王军,闫光明.浅谈交际法在中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1):117-119.
篇5
关键词:概率统计;概率论;统计学;统计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84-02
一、概率统计
概率统计是本科非数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三门数学基础课里应用味道最浓的一个(微积分和线性代数是其他两科),但由于内容较多,课时有限,往往给学生留下一个走马观花、教学目的不明确的印象。为了避免这样的不良效果,开课之际就需要让同学们明确了解几个基本的问题:什么是概率论?什么是统计学?为什么把这两个数学的分支包括在同一门课里?为什么要学习概率统计?
二、概率论
拉普拉斯曾说“Probability is common sense reduced to calculation”,即概率是把常识浓缩成计算。因此,概率论可以被看做人类认识世界的一条思路,是我们解释和分析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工具。它能帮助我们衡量并计算日常生活里每一个行动和决定所面对的未知因素,所承担的风险。它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控制风险,比较、选择决策。更重要的,概率论是理解、学习统计科学的基础。统计学(Statistics)是收集、组织和解释数据的科学。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统计数字、统计分析、统计决策是现代信息社会里交流、沟通的基本语言,它对现代科学所起到的作用就像英语对全球化的世界所起到的作用一样,在不同的学科之间搭建起了一个标准化的桥梁。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各门学科向计量方向的发展对统计学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成为统计学前进的强大推动力,使得统计理论不断完善,方法不断发展更新,成为社会经济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国民经济中的GDP,工业统计、农业统计、教育统计、物价统计、人口统计,股市行情、物价指数、市场信息、趋势预测,考试中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可以说,有数据,有模型的地方就要用到统计理论。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概率论是通过模型和系统来研究它们所产生的信号和数据应服从的规律、形式和变化趋势;而统计学是通过观察到的数据和信号来分析并学习未知的模型。因此,这两个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部分组成了概率统计课,这门课所培养的是从大数据里找规律,讲道理,做预测的一种思维方式。
三、统计学
近两年来,笔者在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承担了三个学期的概率统计课教学工作;从1997到1998年,笔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也担任了四个学期的统计课(Introductory Statistics)的教学工作,这两个课堂之间的对比是十分鲜明的。首先,学生的情况类似,哥大选修统计课的多为本科一二年级经济、心理、医学预科专业的学生,宝德的学生均为二年级会计、金融专业的学生。但课前的要求就不同了,国内的概率统计课要求学习过一年的微积分,而美国的统计课大多数都不要求微积分。国内的概率统计课从教材到教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概率轻统计的倾向,加上教学时间的限制,往往是前面的概率论部分讲完了,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统计部分就草草结束了。很多时候,都只能简单地介绍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根本讲不到实验设计,最小二乘回归和方差分析。由于教学上对概率论的偏重,学生可能在随机变量的概念、计算上花的功夫最多,对统计思想和数据分析的理解就不够了。相比之下,哥大的统计课是一个螺旋前进的过程。直接从数据开始,不讲概率,一维数据的均值、中值、异常值,数据的图形描述(直方图、箱线图等),导出钟形曲线,直观地理解正态分布;对二维数据介绍频率表,回归直线,模型里变量之间的因果分析;实验设计,随机抽样的概念和优点。到学期中间第四章,才开始学习概率的定义,随机变量,从此学习几种重要的抽样分布。然后再回到前面学生已经接触过的模型里,继续学习统计推断的思想和方法。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十分具体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软件,会用模型,会解释软件的计算结果。尽管美国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弱,不一定能掌握好基本概率、随机变量的计算,但对抽象模型和实例的联系以及对模型的描述、统计逻辑的表达都要好过我们的学生。可以说,美国大学的统计课可以作为非数学、非工程专业学生本科期间唯一的统计课程,而我们的概率统计课更像是为后续的统计课打基础。
四、统计思维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在遵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笔者尽可能地引进、吸收美国统计课的优点,强调数据分析,模型拟合,课堂上的互动。希望为学生不仅能继续打好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基础,也能促进学生统计理念、统计思维的形成。例如,在介绍无偏概念的时候,引入美国总统大选的爆冷门例子,1936年罗斯福击败兰登,1948年杜鲁门击败杜伊,解释大选前民意调查的结果与最终的选举结果相反的原因是调查抽样的偏差。又例如,在学习假设检验的时候,和反证法作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拒绝原假设相当于找到一个反例,接受原假设相当于没有找到反例;因此前者是一个更值得信赖的结论。又例如,在介绍古典概型的时候,让学生猜测班上(45人左右的班级)至少有两个同学生日相同的概率,往往学生会大幅度低估这个概率(当班级里有40名同学的时候,此概率已达到89.1%)。再在黑板上一一记录全班同学的生日,显示确实至少有两个同学生日相同,既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加深学生在计算概率的时候对“至少”的理解。又例如,讲独立性的时候,课前让一个学生投硬币100次,记录下“正”“反”的结果;再让另一个学生“编”出一个长为100的序列,模拟投币100次的结果。请这两位同学把他们的结果写到黑板上,老师大多数时候都可以猜出哪一个序列是真的,哪一个序列是“编”的。因为编的序列会在“正”与“反”之间变化过于频繁,由此向学生介绍投币一百次“正”与“反”之间的变化次数的抽样分布,同时加深对随机性的理解。又例如,向学生介绍著名的Monty Hall问题;电视娱乐节目有三扇门,其中一扇背后有奖品(汽车),另两扇门后是空的。参赛观众选定了一扇门后,主持人打开了其余两扇门里的一扇空门,问参赛观众是否要换一个选择。一部分同学认为换另一扇门能提高中奖的机会,另一部分认为换与不换不影响中奖的机会。在引导学生利用条件概率公式计算概率之后,指出问题的答案要依赖于主持人是否事先知道汽车在哪一扇门后。如果主持人不知道车在哪扇门后,换与不换的中奖率都是50%;如果知道,则不换的中奖率只有1/3,换的中奖率达到了2/3,通过这个简单有趣的例子强化学生对条件概率的理解。再例如,在介绍独立性和伯努利概型的时候,让学生先计算NBA球队之间季后系列赛(七场先胜四为胜方,设每场比赛双方的胜率均为50%,且各场比赛结果独立)要打四场、五场、六场和七场的概率。然后把理论上的概率与历史记录的频率相比较,发现四、五场的概率与频率非常吻合,但六场的概率要小于实际的频率,七场的概率要高于实际的频率。引导学生来解释这个误差的原因,同学们会充满热情地提出各种各样的理论。也许各场比赛结果独立的假设不符合现实;也许决赛双方实力有明显差距,胜率50%的假设不合实际;也许五场比赛之后,落后的一方信心丧失,领先的一方信心高涨,增加了领先一方第六场比赛的胜率。这个例子表面上是锻炼学生利用独立性计算概率的能力,但更有价值的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数据拟合、模型解释的练习。
我们在日常生活里越来越被数据围绕着,新闻、天气预报、广告、民意调查等等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统计数字。如何用数据来提高说服力,如何通过统计分析来表达具体的理论和观点,如何准确理解他人引用的统计数字都是现代社会成员必须的能力。统计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把宝贵的信息从无处不在的噪音里分离出来,也是进一步学习经济、金融、医药、生物、工程、社会科学的钥匙。教好概率统计课,学好概率统计课将是大学教育进一步改革的核心之一。
参考文献:
[1]吴赣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8)第4版.
[2]Moore,McCabe,Craig:Introduction to the Practice of Statistics 2009 by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3]彭铁鹏,张晓洁,江珂珂.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以中美两所大学的课程计划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篇6
关键词:古代羁旅诗 苏教版 中小学语文
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描写漂泊生活、抒发客居异乡的各种感慨的一类诗歌。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古代诗人创作了大量羁旅诗,在苏教版中小学教材中约有十首这类诗歌。①虽然它们的作者、生成背景与情感内涵等方面不可同日而语,但依然可以看出同属于羁旅诗的别样风情。本文从抒情内容、艺术特色、现实意义三个方面来简要分析这一问题。
一.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羁旅诗的具体内容
人生变幻无定,福祸莫测,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于是羁旅漂泊也成为了人生的一种常态,我们欣赏那种“慢慢走,欣赏啊”的从容心态。古代由于通信不便,游子在漂泊的路上无以为寄,便以沿途的山水风物为寄托抒发性灵。他们的步伐丈量过千山万水,心也跟着阅尽了人世沧桑。也因此,羁旅诗凝聚了诗人们较为真实的情感变化,彰显了他们鲜活的生命热情,体现了诗人们丰富的人生智慧。细细品味这十首羁旅诗,我们发现它们的抒情内容有以下几种:
1.客居他乡,漂泊天涯的艰难
离家在外往往多有不便,张继的《枫桥夜泊》(三年级上册),就充分反映了羁旅漂泊的艰难与苦涩。“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夜深了,气温骤降带来属于夜的清寒,空荡的客船上诗人辗转反侧,裹紧身上的单衣,望着江上零星的渔火,耳际是不远处寒山寺里传来的邈远的钟声……这使得张继的苦楚,更添一笔孤寒。再如杜甫的《登高》(高中必修三)“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更是直接道尽羁旅之苦,使人消瘦潦倒。因此,羁旅之苦,苦在风餐露宿,苦在寂寞空虚,苦在无处安定,不知归处何在。
2.渴望山河无缺,向往安定生活
人类归根到底是一种群居性动物,而漂泊在外的游子恰如离群的孤雁,始终存着重回集体的渴望。因此,饱受羁旅之苦的游子们对于安定生活的向往也就自然而然了。但同时,他们更希望自己对理想与抱负的不懈追求终有一天能实现,哪怕衣带渐宽也终不后悔,甘愿“为伊消得人憔悴”。无论是夏完淳还是文天祥,对于收拾旧山河,为国家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始终不变。诗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对理想信念执着追求的箴言。
3.思念亲友,眷恋故乡的温情
人在旅途,前路漫漫,不知方向地漂泊,给人一种虚空、寂寥之感。当风餐露宿、孤舟独眠时,更容易想起家中的粗茶淡饭,亲友的笑语和关爱;当仕途受挫、行走艰难时,更加希望有亲友在身后给予坚强的支持。诗句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七年级上册):“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杜甫《登岳阳楼》(七年级下册)“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夏完淳《别云间》(八年级上册):“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李白曾道:“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可见故乡、亲友,总是令游子们魂牵梦萦。
4.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
羁旅诗中此类悲愤之作有不少。例如文天祥《过零丁洋》(八年级上册):“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面对的就是家国覆灭、无力回天的苍凉以及对统治者用人不当的埋怨愤恨;杜甫的《登高》抒发的则是客居它乡、漂泊无依、无奈命运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杜牧的《泊秦淮》(八年级上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发出的是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统治者不思进取、醉生梦死的不满。然而,最令诗人们悲痛的莫过于英雄末路,美人迟暮。抗清英雄夏完淳在《别云间》中这句“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的血泪质问,使少年人的沉痛悲叹更加震撼人心。可见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一直是历代诗人心头滚烫的一碗热血,掺杂了他们内心最深刻的执念与最动人的吟唱。
二.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羁旅诗的艺术特色
纵观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羁旅诗的一大特色,便是羁旅途中诗人所见所闻的任何一种景物,都有可能触发他的羁旅之思。诗人们十分善于将眼中景与心中情结合起来。正因如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更容易地窥见并体味游子们的心绪。这十首羁旅诗常用的表现手法有以下几种:
1.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在羁旅诗中,有以下几种表现手法:
A.抒情为主,虚实结合
在古代羁旅诗中,哪怕是一枝一叶也总关情,诗人在诗歌中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为主,善于将眼中景与心中情有机结合,虚虚实实,加以联想想象,字字珠玑,催人断肠。例如夏完淳《别云间》“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一句,写自己甘愿为国捐躯,至死不悔,哪怕自己死后也想要看到祖国山河的收复, 希望回归美丽的家乡,拳拳家国之情跃然于纸。让人不禁想起了陆游《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同样是收复失地、保卫家园的爱国名句,至今读来荡气回肠,深入人心。
B.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这是古诗间接抒情中惯用的手法,往往为主观意志情感服务,即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有我之境”。②例如柳永《雨霖铃》(高中必修四)“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句,借寒蝉凄凄哀哀的鸣叫、渲染离别时惨淡凄凉的氛围;又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借凄凉的猿啼、秋天肆虐的大风营造属于秋天的萧条肃杀,抒发心中的凄怆悲凉。还有一种独特的手法便是以乐写哀。典型的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最初以为是写旅途中壮丽开阔的风景,尤其是海日冲破残夜的阻力喷薄而出,春天最终摆脱旧年的束缚将希望带给人间这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图景,其实,只不过是想衬托自己苦苦思归的郁闷心情罢了。
C.白描、对比与反衬手法
白描的运用见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诗句。诗人对景物不加雕琢的描写,更添一番旅行途中朴素自然的真实感。对比手法则见于杜甫的《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就极力渲染了洞庭湖的雄壮开阔,从而反衬出个人的渺小,微不足道。人类的生命像是蜉蝣一般短暂,与天地永恒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诗人因而发出对生命与功名的慨叹。诗歌情感张弛有度,含蓄与直白相结合,更容易让我们体味诗人作诗时的情绪变化。
D.意象丰富独特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某些景物在羁旅诗中经常出现,是引导中小学生学习古代羁旅诗的重要参照。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八年级上册),运用枯藤、老树、古道、瘦马、夕阳这一系列意象的渲染叠加,营造出一幅羁旅客断肠天涯的凄凉图景,抒发深切的思乡之情,此情此景让人顿生共鸣,令人感伤。除此之外,还有月、水、鸿雁、落木、孤舟等,也是古代羁旅诗中常见的意象。
2.修辞手法
A.对偶与夸张
关于对偶,杜甫《登高》的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尤为精妙。句中“风”对“渚”,“天”对“沙”,“猿啸”对“鸟飞”,名词、动词、形容词对仗工整又贴切自然,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传神,达到了很高的审美境界。③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因此,沈德潜先生在《唐诗别裁》中就有“八句皆对,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的赞语。说起夸张的手法,当推杜甫的《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用夸张的手法写洞庭湖将吴楚分隔在东南两城,日月星辰、天地昼夜都浮于其上,极力渲染洞庭湖的浩大开阔,气势磅礴。
B.设问与叠字
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就是典型的设问句。鸿雁尚且可以归去,可怜自己何时能与家人团聚?这是在问自己,也是在问命运的安排,颇有无奈心酸之感。如此便将诗人乘舟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朱东润先生评价李清照的《声声慢》(高中必修四)“创造性地用上大量确切而生动的叠字,以加强感情的渲染,毫无斧凿之痕。”④这十四个字精炼概括,细腻地展示了经历过国破家亡夫死,长期的流亡生活后词人曲折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展现了复杂哀怨的内心世界。
3.语言与诗歌形式
A.语言:简洁自然,流畅婉转
这类诗歌的语言特征总体来说多简洁自然,流畅婉转。李白有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可用来说明羁旅诗不假雕饰、率真朴素的风格。这十首羁旅诗的共性是多用口语,注意炼字,读来平白如话却又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前文所提到的诗作大多如此。这些诗句经过诗人们的千锤百炼,已经了达到质朴流畅、圆润婉转、意韵无穷的境界,足见匠心独到却丝毫没有斧凿之感的作诗功力,彰显了诗歌的自然之美。
B.形式:古体近体,平仄和谐
提起古代羁旅诗的诗歌形式,则古体近体皆有,平仄和谐。苏教版选取的这十首诗在形式上有古诗近体,也有七绝、五律、七律。诗歌注重音乐性,十分讲究平仄,押韵严格。例如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就属于仄起首句不入韵的格律。诗歌对仗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无论是平仄还是粘对,都循规蹈矩,严谨考究。吴小如先生在《唐宋词鉴赏辞典》中评价李清照的《声声慢》 “原来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婉为凄厉。”再如《雨铃霖》,龙榆生先生这样评价道:“一百三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例用入声部韵。前片第二、五句是上一、下三,第八句是上一下四句式,第一字宜用去声。”⑤
三.研究中小学教材中古代羁旅诗的现代意义
1.现实意义
余光中的一首《乡愁》表现了诗人思想最执著的主导情感――家国意识。可见无论古今,乡愁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当今社会通讯虽然越来越便利,人情却不如以前那般浓厚,不少青年将眼光一味地投向海外,却忘记了什么叫做春晖寸草,什么是莼羹鲈脍。羁旅诗中强烈的爱国思想意识和人伦情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记得住乡愁”。
2.教育意义
A.培养知识能力
苏教版所选取的这几首羁旅诗,有助于学生学会用简洁自然的语言来表达情感,做到干净利落,言简意赅。这就锻炼学生注意诗歌的炼字、炼句,物象描写中的动与静,声与寂,情与理等方面的相互映衬、烘托,修辞色彩等的能力,为学生学习诗歌,赏析诗歌打下良好的基础。
B.培养情感能力
客居他乡、漂泊天涯的艰难;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思念亲友、眷恋故乡的温情;渴望安定、追求理想的执着……当今处于温室的中小学生对羁旅诗中这些复杂的情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通过系统的归纳式分析,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理解。并且有些羁旅诗中哪怕是羁旅天涯也始终不变的爱国之心,在大力宣传爱国教育的今天,彰显出它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C.学习表现技巧
表现技巧一直是学习古诗中的重难点,古代羁旅诗因为有羁旅途中,情即所见的写作特点,而别具特色。因此,掌握了这些表达技巧,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学会自主学习,这对于分析类似诗歌如送别诗、贬谪诗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这些古代羁旅诗,如珍珠般散发着动人的光泽,闪烁着别样的诗歌风情。这些诗歌所蕴含的可贵的家国之思以及人伦情怀在当今社会仍然值得我们去深思,挖掘其中的闪光之处。
参考文献
①文中所选的所有羁旅诗均来自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它们分别是三年级上册的《枫桥夜泊》,七年级上册的《次北固山下》,七年级下册的《登岳阳楼》,八年级上册的《泊秦淮》、《过零丁洋》、《别云间》,八年级下册的《天净沙》以及高中必修三的《登高》,必修四的《雨霖铃》、《声声慢》。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先生认为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原文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③傅德岷、卢晋:《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④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4页。
篇7
一些西方国家很注重隐私权,而且隐私权受到法律保护,而且英语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中文完全不同,比如在美国,有人说,“I'mgoingout.”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要出去,按照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可能会问,你要去哪里,但是在西方人看来这是不礼貌甚至不合理的,如果对方回答说,我有个约会,就不能够再问对方,是什么样的约会,去哪儿?而且西方国家的人对一些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的语言特别敏感,如果碰到他们的禁忌,就会触犯他国的法律。比如,在说到“人类”一词的时候,要用mankind,而不能够用womankind,因为womankind似乎带有乱搞男女关系、的意思。同时,这也是不合理的。美国保护妇女的意识很重,一旦出现这样的词,就有可能会违反美国的人权,被认为是歧视妇女。
2尊重他国的仪式
在印度、缅甸、尼泊尔等国旅游的时候,需要注意,黄牛是这些国家的“神”,不能够随意的鞭打和伤害,更不能吃牛的肉,但如果外国人在印度等国家对牛做了不敬的事,就是违反法律的,甚至要受到严惩。此外,在印度还会举行很多的关于牛的仪式,旅游者可能会对当地的风俗有所不解,表现出好奇、取乐的态度时,就会激怒当地的人。如果在路上遇到牛,行人和车辆都必须要进行回避。
3谨慎对待不同的价值观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完全不同,西方人尊重的是青年人,中国人却提倡尊重老年人。中国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但西方人因为信奉基督教,所以认为自己生下来就有罪。另外,中国人的面子观念很重,而西方国家却一向都遵循的是“罪感文化”。应该谨慎对待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在英国或者美国,不能在街上随便拦TAXI,也就是搭便车,这也是触犯法律的,因为在美国,很多的抢劫、杀人案都是发生在半路拦车的过程中,此外,旅行时如果遇到主动愿意送上一程的,也不要轻易相信。
4了解旅游国家的憎厌
在西方国家旅游的时候,不要对西方人随意说出“thirteen”这个词,甚至在任何场合都不应该说出“thirteen”,这个词是阿拉伯数字13的意思。西方人对13这个数字有极强的憎厌感,每到13号的时候,西方人还会感觉不安或是不适应,因为在西方文化里,13是个凶险而不吉利的数字,圣经中的耶稣被第十三个弟子所出卖,导致耶稣被钉在了十字架上。到西方旅游,要注意这个重要的问题,如果过分表达这个数字,还会触犯法律。
5了解社交
此外,在其他国家旅游的时候,也要了解这个国家的迷信与禁忌,比如Itisunluckytohaveablackcatcrosstheroadinfrontofyou.这句话的意思是黑色的猫在你面前走过,将会给你带来厄运。因为黑猫在西方国家是巫婆与恶势力的象征,而black这个词在美国也是禁忌语,如果这些禁忌语说得过多,还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6总结与体会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效率;施教
中国分类号:G633.3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语言学科,说它“基础性”,不仅是指它是我们学习、传播母语的媒介,是一个人立身、为人之根本,更是指学习语文、掌握语文的长期性和语文知识的包容性,这些都强调了语文对“基础”这个词语的依赖。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就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观念
要给学生渗透、传达“认识语文、学习语文”的全新观念。高中阶段是距离高考最近的阶段,入学之初就要在学生心中确立语文在整个高中阶段的稳固地位,告诉学生高考对语文的硬性要求,无论文科理科,语文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语文往往成了高考中决定学生命运的“命脉”。也应让学生意识到学好语文对以后自身发展的关键作用。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流利的语言,优美的文字,广博的知识,雄辩的口才,甚至健全的人格都需要依靠语文来获得,只有学好语文才能“走遍天下”,这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必须条件。当然,枯燥的说教会使学生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我们不妨借助古今文人佳话,中外名家故事等正面的故事来引导学生,激励学生,也可以用生活中经典的错字笑话,用词不当的启示等反面的例子来鞭策学生,更要借助于语言本身的魅力,引起学生对语文的重视和喜爱,因为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在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教学民主,课题模式中最常见的就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我们现在倡导的新理念语文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器,而是自主学习的探索者。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又能使高中生的本性、尊严和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进高中学生的和谐而全面的发展[1]。
(1)注重情感沟通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充分理解学生主体的不同需要,了解和承认学生主体的差异,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客体的价值,给予不同学生以不同的学习方法,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使得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重视意志的培养
意志是指人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毅力,是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意志与行动紧密联系。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展开教学的特殊环境,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课堂这一教学前沿阵地对学生进行主体意识培养,能够让他们开始主动了解世界、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
(3)认清学生需要
需要是人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动力源。人的活动的目的和归宿最终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当人的需要有了可以达到满足的条件时,就产生一种满足这种需要的愿望和动机,进而产生为实现这种愿望而进行的行动。学生的需要和动机是通过他们的行为表露出来的,行为是满足需要的活动和途径。通过准确把握学生的需要和动机,以相应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良好、健康的兴趣。培养和激发学生良好的兴趣,是陶冶高尚情操、调动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心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对学生分层施教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对有差异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实行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教法、不同的训练、不同的评价等方式,使每个学生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1)分解教学目标,分层实施分类落实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存在着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具体适当的教学目标,采取教学目标分层递进的方法,能够激发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增强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能够使他们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究”,一般来说,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次、技能层次、创造层次。基础差的学生完成基础层次目标,即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中等成绩的学生需完成技能层次目标,即文本关键句子的理解、文章内容的分析、课内知识的课外迁移等。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创造层次目标,即对文章的鉴赏创造这些目标层次递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基础选择目标,这样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内容的易接受性,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参与达到最佳。
(2)构建教学内容,突出学生主体意识
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面向学生主体。它是一种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不论哪个层面的学生,其获得信息的主渠道都是课堂。如何加大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是语文教学重点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取得关键在于教学容量适宜、难易适度。总体说,就是合乎学生实际,符合认知规律,让学生对教学产生认同感,节节有所得,课课有提高。
(3)变化教学形式,进行多取向式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注重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起主导地位的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以使每个学生的智慧得以展示,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掘。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力求做到既达成目标,又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4)遵循教学规律,逐层深入地推进教学
学生的能力形成是有个过程的。认知能力、理解感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综合评价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不同层面。学生包括学习困难学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充分发展潜能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来求得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因此,要建立一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机制,这也就是我们实施分类指导、分层推进教学的机制。教学中我就是遵循这一规律,有梯度地开展教学的,同时兼顾各层次学生的状况。
四、结语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瞬息万变、信息急剧膨胀的时代,学会学习与学习知识同等重要。语文教师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结合改革开放形势下高中学生的实际,施以适当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让学生真正的从语文课上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17-01
目前,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广大师生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为目标的实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成功的改革项目在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的影响。如果将这些成功的经验、优秀的成果切实地加以运用推广,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有很大作用的。然而,事实却不尽人意。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良好的属望难以实现呢?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从观念上寻找突破口
教学思想上要树立全面观念,全新观念。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树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即教书又育人,二者和谱发展,同步进行。这虽然是一个老话题,但其意义却不一般。
2、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并重的观念。在语文教学上长期存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抄的模式,教师只把现存的结论告诉给学生,而不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分析,这样无论教师讲得再透彻,效果也不会好。只有注重教学过程的双边互动,才有教学结果的双赢。
3、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并举的观念。语言与思维是语文这个多因素综合体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但人们普遍注重语言训练,而忽略对思维的训练。实际上,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思维,在语文教学上,我们要实现语文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就要在语言训练中发展思维,在思维析理中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在教法上讲究最优化
1、以学生的学为主,发挥教为学服务的功能。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要以研究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前提,在教育方法中,既要有教法的要求,也要有学法的要求,把教法建在学的基础上,教师主要起激励,引导作用。
2、以启发式教学方法为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主要出发点,以发现学生的知识与智能的迁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目标。事实上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启发”的因素,但启发的作用能否发挥出来,其发挥效果如何,在于教师的运作。
3、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学的能力。改进教学方法,不停留在今天的考试成绩上,而应该注重在后天的发展。因此,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任务就是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获取知识和信息,使学生具有分析、学习、研究的能力。
4、从实际出发,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我们应从教师、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受教育者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干,为受教育者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迅速提高创造条件。
5、加强课外阅读和作文指导。作为基础工具学科的中学语文,包含着极强的社会和实践性,它的课外阅读和作文的内容之广泛,形式之多样,是中学阶段的其他任何各科所不能相比的,教师对它的指导,首先要紧密结合讲读教材,推荐有关作品和文章加强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其次,配合作文教学,可以向学生提供仿写范文,让学生从中摄取可供基事的东西;也可以针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作文教学开展广泛的写作活动实践。
三、在机制上力求优胜劣法
1、引进竞争机制 。只有实行优胜劣汰,任人唯贤才能激励教师自我奋斗的意志,,才能取得整学的成效。教强教师的学习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研、探索一规律,了解语文界的各种信息和新的教学科研成果,把它们吸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来,转化为教学的“生产力”。
篇10
一、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教育价值
统计数据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判断这些数据是否可信或对这些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事实上经常会出现因对统计数据不合理的使用导致提取出的信息不准确的现象.于是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一定的概率与数据统计基础,面对数据能够有批判的意识和选择分析的能力.
一般来说,对数据的不合理应用往往出现在人们通过对数据的使用来获取某方面的利益时.作为学生,在对待别人给出的数据及结论时,首先要做的是保持冷静理智的头脑,探索数据来源、数据收集方法的可靠性以及数据的结论是否合理,然后再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种批判质疑的精神不只是学生的求知态度,也是公民必备的素质.
学习统计与概率,还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统计与概率,将不确定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对待这类问题,需要用到辩证的思维方式和归纳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在变化的环境下沉着冷静的应对.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应用性很强的统计与概率,更能带来挑战性,学生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的机会更多,学生运用统计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既得到了乐趣,又学到了知识,还非常有助于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中职统计与概率教学方法
1理论与实践结合
统计与概率主要是研究使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从而得出对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判断或预测的学问.要想更好地学习统计学,就必须加强对统计活动中每一个步骤的了解.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中,有必要亲自动手实践,将整个统计处理的过程呈现出来.这是一个趣味性很强的活动,但要注意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参加,在实践中建立统计观念.
例如,我曾给学生布置一个主题为“本市六月份气温变化情况调查”的实践活动,内容要求:(1)调查本市区六月份的气温变化情况,利用收集的数据作出折线图、扇形图、条形图,并进行比较,得出各种统计图的优缺点.(2)仔细分析调查结果,你觉得本市六月份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 (3)经过分析,看看还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这类实践活动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可操作性也很强.学生在活动中需要确定调查范围、调查对象、调查时间,还要广泛地收集数据,然后分析整理,制作统计图,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还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
2引导自主探索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统计与概率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可实现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制订计划.在探索的过程中锻炼发散性思维,优化高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在这一环节应该扮演监管者的角色,将更多的探索过程留给学生来完成,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和纠正.在统计与概率的学习中,让学生自主思考,独立探索随机现象的过程,以及随机现象背后蕴藏的规律,对加深理解有很重要的作用.
例如,笔者曾经在课堂上设置过这样一个游戏:张三和李四掷硬币,规定任意掷一枚硬币两次,若同为正面向上则张三获胜,否则李四获胜,问此游戏公平吗?在实验开始前,可以让学生对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对比自己和其他人的猜想和结果之后进行反思,分析其合理性.这种探索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随机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帮助学生锻炼数据处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内容循序渐进
统计与概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初中数学也有统计与概率的学习,但整体上中职生的统计学基础还是不够,教学时又难以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安排教学内容时要讲究循序渐进、层次分明、螺旋式上升.
例如,讲解统计图表时,可以讲相对简单的扇形图、条形图、折线图,然后再教学频数和频率分布.最初只给出数据少、不用分组情况进行分析,等学生吸收、消化、掌握之后再介绍数据多、要分组的情况.这样的教学安排有利于学生接纳新知识,不会因为一下子无法接受而产生逆反、厌倦情绪.便于学生不断加深对统计与概率的认识,循序渐进地掌握统计活动的每一个过程.另外,结合信息技术来教学统计与概率,能借助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的这一优势,一是可借助网络来收集数据,二是利用计算机来对复杂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绘制出统计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