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医疗保障范文

时间:2024-05-20 17:4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补充医疗保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补充医疗保障

篇1

一、企业实行补充医疗保险的基本情况

铁三院集团有限公司是铁道部驻津勘察设计企业,2001年11月1日起,天津市出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后,单位高度重视补充医疗保险工作,明确了由企业的社保部门负责此项工作,社保中心在认真学习补充医疗保险政策文件规定的同时,通过走访调研多家企业和商业保险公司,研究制定了铁三院补充医疗保险的暂行办法,选择委托商业保险公司办理补充医疗保险补助业务的方式。针对职工和退休人员的由原铁路企业的医疗保险到向参加天津市的基本医疗保险办法过渡,然后再办理补充医疗保险补助,在政策规定上急需学习和理解,思想认识上急需统一,我们及时编制了补充医疗保险宣传册,还组织了业务经办的培训,让职工及时了解和熟悉这项铁路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补助规定、补助比例和经办流程,实现了铁路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就医的平稳过渡,保障了铁路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水平。2009年结合铁路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企业及时修订了补充医疗保险的暂行办法,自2008年开始补助比例由原50%提高到80%,由委托原商业保险公司办理补助到委托原职工医院办理。职工和退休人员的补充医疗保险补助工作历经多次改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减轻了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的个人负担,解决了铁路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就医的后顾之忧,有力地保障了患病的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康复冶疗,为企业勘察设计生产任务的完成、铁路勘察设计企业的做强做大和铁路的稳定和谐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目前补充医疗保险补助比例为:符合门(急)诊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起付线(650元至800元不等)以下400元部分,补助60%,最多可补助240元;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的门(急)诊起付线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5500元)以下的自负部分补助80%,最高可补助1700元,门(急)诊医疗费起付线以上由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比例和补充医疗保险补助比例合计高达90%至99%;符合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含门诊特殊病)起付线以上至最高大额救助支付限额(30万元)以下的自负部分补助80%,最高可补助3.5万元,住院医疗费起付线以上由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比例和补充医疗保险补助比例合计高达97%至99%。

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因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在地方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比例后的自负部分的再次补助,所以职代会审议的补充医保险暂行办法要受地方人民政府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调整的制约,随之适时修改。

2、补充医疗保险是对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后自负部分的补助,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数据的依据是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后的自负部分明细,基本医疗保险本市的门(急)诊的全额垫付医药费后,由单位向地方社保部门申报审核支付,现已实现职工和退休携带社会保障卡直接到地方联网定点医院直接就医联网结算的支付方式,部分职工和退休人员由于保存门(急)诊联网已结算的医药费票据不当,丢失比较严重,导致补充医疗保险补助无法办理。

3、由于委托办理补充医疗保险业务的商业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办理补助业务的经办时间是有严格的有效时间界限,但目前异地职工的和部分本市的全额垫付的基本医疗保险医药费用,仍需通过单位在下一年底度的1月份向地方社保经办部门办理申报,地方社保部门需在下年度的5月前才能全部完成审核报销并提供支付明细,所以补充医疗保险补助工作的启动时间也随之后延下一年度的下半年才开始,职工和退休人员发生的基本医疗药用不能及时办理补助。

4、最近2年,地方社会保障部门按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商业保险公司办理了意外伤害的保险,在商业保险公司解决意外伤害险的医疗费用,因不在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之内,无法纳入补充医疗保险补助范围内,造成了职工和退休人员由于意外伤害而负担过重的医疗费用。

5、目前职工大病和门诊特殊病住院的医疗费用中,不在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内的自费医疗费用较大,目前按照补充医疗保险的政策规定,不在补助之内,使患大病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药费用负担过重,造成了大病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家庭生活困难。

三、做好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工作的建议

1、领导高度重视是做好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工作的前提。企业领导应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家和铁道部、地方人民政府关于社会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准确把握,结合企业实际,认真及时贯彻落实铁路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方面的政策、规定,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积极努力推动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发展,把好事办好。

2、提高企业社保工作的透明度。补充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应职代会审议,每年在企业职代会上应公布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补助实施补助情况,接受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的审查和监督,对职工代表的建议和意见要及时研究改进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接受职工和退休人员的的查询和复核,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查复核和纠正。

3、铁路企业应结合地方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情况,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设置专职的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人员,保障能及时办理职工和退休人员发生的补充医疗保险补助,减轻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疗负担。

4、开发铁路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补助软件,主动与地方人民政府医疗保险结算部门沟通协商,能实现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结算数据对接,做到能及时办理铁路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的补充医疗保险补助,极大地提高补充医疗保险补助效率和质量。

5、积极向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反映职工和退休人员因大病造成个人负担自费项目的医疗费用较大的实际困难,呼吁出台按一定比例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政策规定。减轻大病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疗困难。

篇2

随着国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相继建立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职工、家属生活质量和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基本医疗保险已无法满足企业职工及其家属,特别是大病人员医疗保障需求,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职工较多,人员复杂,迫切需要企业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在新形势、新环境下,研究建立保障多层次、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补充医疗保障制度,以适应国有大型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医疗保障能力,进一步减轻职工医疗费个人负担,为企业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环境创造条件。从2004年我公司建立补充医疗保险起,在充分研究地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总结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的情况下,对国有大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管理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探索,通过多年的实践与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的关键点

一是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保障水平问题。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确定保障水平是关键,必须考虑企业经济承受能力、各类人员医疗需求以及企业历史医疗保障水平。二是与基本医疗保险有效衔接的问题。重点就是要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险与补充医疗保险各自优势,相互补充。在保障原则、支付内容、票据利用、信息共享等方面实现有效衔接,保证补充医疗保险业务顺利运行。三是企业不同群体平衡问题。重点分析企业各类人员的医疗需求,确定不同群体医疗保障水平,确保新旧制度平稳衔接和过渡。四是补充保险基金监管问题。保障基金安全,防止基金流失、浪费,是补充医疗保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补充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内控管理。五是高效运行问题。补充医疗保险涉及企业人事、财务、社保等部门,涉及职工医疗待遇计算、费用报销与结算,在管理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手段等方面要科学、便捷。

三、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管理技术

一是充分考虑各类群体需求。职工、退休人员和家属(子女)分别按照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同步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保持公司新旧医疗保险制度平稳过渡。二是多层次提供医疗保障。对于基本医疗保险不予负担的部分,通过门诊和住院费用分别补贴办法,解决基本养老保险门诊额度低、住院报销比例不高的问题;通过投保商业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上医疗费用报销问题以及重大疾病人员医疗费个人负担过重问题。三是一般疾病与特殊疾病分开管理。按照“保基本、向大病倾斜”的原则,对于需要门诊长期治疗、费用较高的门诊特殊疾病患者,通过提高门诊报销额度和比例,减轻慢性疾病患者门诊医疗费用个人负担。四是应用现代信息管理手段。研究开发信息管理软件,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支持IC卡技术应用,实现企业社保部门与定点医院、基层单位的数据信息共享与业务处理。五是完善制度,规范工作流程。重点在补充医疗保险的保费筹集、费用审核、就医流程、费用结算以及管理职能等方面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统一业务流程,确保业务规范运作。

四、管理技术主要创新点和效果

篇3

【关键词】随团医疗保障;无缝隙连接模式;应用研究

ApplicationResearchofSeamlessconnectionintheregimentmedicalsecurity

ChenbingWangfangLinShuo

【Abstract】ObjectiveToensuresafetyandorderlyinhealthcarebystudyingseamlessconnectionmodeinthedelegationofmedicalsecurity.MethodsChooseaseamlessconnectioninformationof1,2,3-leveltasksandlargegroupsintotalof218fromJanuary1,2008toJune30,2011intheaccompanyinghealthinsurance.Seamlessconnectionmodeincludesfirsttodesignhealthcareplans;accompanyingstaff;accompanyingpreparationofequipmentandmedicines;residentmedicalrooms;ambulancepreparation;stationtopreparefortheresidentfoodhygienemonitoring;preparationofmedicalassistancehospitalandsoon.Bytheaccompanyinghealthpersonnel’scommunicationandcooperation,wecanmakeupthemodulelinkintheseamlessconnectionmode.Results218accompanyinghealthinsurancesmakeupaseamlessconnection.Develop37contingencyplansforhealthcare,218timespreparationforfoodhygienemonitoring;medicine;ECGmachine,emergencyboxandsendanambulance87times.Duringaccompanyinghealthinsuranceweareonpatrol1526timesfordiagnose,wedohealthcounseling920times,wemeasurebloodpressure1090timesandbloodglucose1029times,municationsbetweenalldepartmentsinvolvedinaccompanyinghealthcareaccountfor4945times,inwhich271timestoadddrugsandsubstances.Conclusiontherealizationofseamlessconnection,breakingthetraditionalmanagementmode,fuzzingthebranchsegmentationboundaries,makingthemedicalsecuritymodeinintegrated,link,andensurethesafetyandorderly.

【KeyWords】Accompanyingmedicalinsurance;Seamlessconnectionmode;Applicationresearch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75-0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日益崛起,随团医疗保障次数日益增多。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如何保证随团医疗保障质量,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突破传统管理局限,模糊各个部门的界限,实现各级医疗保障的无缝隙连接[1],则能够有效确保随团医疗保障安全有序。现将2008年1月以来,本单位随团医疗保障无缝隙连接模式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随团医疗保障无缝隙连接共218次应用资料。

1.2方法

1.2.1构建随团医疗保障无缝隙连接模式:

无缝隙连接模式构建:设计医疗保障预案、安排随团医护人员、准备随团药品器械、配置驻地医疗室和救护车、监测驻地食品卫生、设置医疗救援的后续医院,并通过随团保障人员的沟通与合作实现各模块的连接。

医疗保障预案的制定:接到随团医疗保障任务后,对食品卫生监督、医疗保障服务以及医疗救援等准备工作进行部署,并制定预案。

随团医护人员的安排:根据需要安排年资高的主任医师和有经验的护士随团,必要时派出第二梯队人员,负责处理途中医疗保障工作。

随团药品器械的准备:对于器械而言,检测心电图机、备好心电图纸并确定可使用电量;血糖仪与静脉血比对校正,配备合适的试纸;手指血氧仪安装并配备。对于药品而言,出发前应将药品准备完毕,通常随身携带的有急救箱和常规药品。

(1)急救箱准备:配备氧气筒和氧气管、气管插管导管、静脉输液和肌注相关用品、血压计、听诊器、压舌板、开口器、绷带、止血带和夹板、一定数量的升压、抗心律失常、解除支气管痉挛、止痛、退热、降压、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抗凝、止血、降颅压、激素、葡萄糖酸钙、葡萄糖和盐水等抢救药物;

(2)常规药品准备:按照随团医疗保障任务持续的时间、人员的数量、人员的健康情况和不同季节配备常规药品。

常规用药包括:①心血管系统:降压药物、抗血小板、降脂、抗心律失常、利尿药物;②呼吸系统: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过敏、止咳平喘、抗感冒中成药、含片;③消化系统:制酸、保护胃粘膜、消炎、止泻、通便;内分泌和代谢系统:降糖药物、抑制尿酸合成药物、止痛药物、糖皮质激素;④外用药物:止痛喷剂或软膏、激素类抗过敏药膏、抗真菌药膏、各类眼水或眼膏、消炎药膏、烫伤油;⑤其他:镇静催眠药物、抗晕动药。

驻地医疗室和救护车的配置:根据具体情况,在驻地设置医疗室,医疗室需备有除颤仪、氧气筒、气管插管导管、简易呼吸气囊、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胸外临时起搏器、吸痰器及抢救药品;安排一组当地医护人员负责,对随团保障医护人员所需药品、物品进行补充,准备紧急医疗救援相关配备。

医疗救援后续医院的设置:根据随团医疗保障具体情况指定一家技术力量强、医疗条件好的综合性医院作为医疗救援的后续医院。该医院须预留医疗抢救设备齐全的病房若干以备用;成立应急医疗抢救专家小组,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随叫随到,医院总值班和120指挥调度中心强化值班。

驻地食品卫生安全的监测:根据随团医疗保障具体情况,提前安排食品卫生监督员到相关就餐场所进行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安排卫生监督员到现场执行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以确保食品安全。

1.2.2随团医疗保障无缝隙连接模块的链接:

医护人员脱离自己日常熟悉的工作环境,随团出外进行医疗保障,给医疗质量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只有强调随团保障医护人员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协调为主动协调[2],才能保证医疗服务全程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安全性[3]。

随团医疗保障前,应切实树立“快速反应、立体救护、有效救治”的理念,创建绿色通道,广泛利用先进交通工具,保证随团医疗保障的高效[4]。随团医疗保障时,应对具体出发时间、地点、紧急救援后续医院预留床位和专家组情况有确切了解。同时,还要注意被保障人员的情况,如发现身体不适,及时进行健康指导和现场医疗处置;紧急状况时联系送后续医院治疗。随团医疗保障结束后,须对后续治疗、需检查和复查项目、健康教育进行安排。

2结果

2.1随团医疗保障次数:共完成随团医疗保障218次,其中保障时间最长一次持续43天,保障人数最多一次达到105人。

2.2随团医疗保障准备:制定医疗保障应急预案37例,食品卫生监测218次、药品、心电图机、抢救箱准备218次,派出救护车87辆。

2.3随团医疗保障情况:从表1所显示的随团医疗保障全程工作情况表,可以看出随团医疗保障巡诊、诊治疾病、健康咨询、理疗、测血糖、血压、血氧饱和度较多,实证了医护人员随团服务的必要。

随团医疗保障诊治疾病谱,从2张图中可以看出疾病涉及范围之广、种类之多,其中以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多见。

2.4随团医疗保障沟通:与省级单位沟通1090次,与驻地单位沟通516次,与驻地医护人员沟通1004次,与随团保障医生和护士沟通210次,与其他工作人员沟通1588次。

2.5与驻地医护人员合作:补充药物238次,大多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外用药。补充物品33次,大多为输液器、针筒、棉签,其次雾化器、按摩床、氧气。安排医疗救援的后续医院检查、专家会诊和住院治疗。

3讨论

3.1无缝隙管理模式是医疗机构由生产者社会转型为顾客社会的社会变迁中出现的一种新医院管理理念和医院管理实践[5]。自1989年美国福罗里达州湖地医疗中心推出无缝隙医疗机构管理理念以来,这种理念已在一些发达国家部分医疗机构组织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初步实践,我们借鉴无缝隙管理模式,建立随团医疗保障无缝隙连接模式,并收到一定的效果。

3.2随团医疗保障无缝隙连接模式的建立,使得保障全过程完整化。通过建立一站式的医疗服务模式,确保医疗保障安全有序。该模式特点是:(1)无缝隙连接模块的设计涵盖随团保障全过程,规定了随团医疗保障前、随团医疗保障时和随团医疗保障结束后的不同工作重点,提供了全方位、各专业、个性化医疗服务,体现保障全过程整体化、环环相扣、连贯的管理原则;(2)无缝隙连接各模块的准备体现动态管理原则,即在无缝隙连接模块不变情况下,具体内容可根据保障的类型、人数、持续时间、季节的不同而变化。使模块应用更灵活、更弹性、更与时俱进;(3)无缝隙连接体现了随团保障人员运作该模式的主导作用。强调医护人员的协调的主体地位,有效利用正式或非正式的协调,变被动协调为主动协调;(4)无缝隙连接的实现打破了传统管理方式,它模糊各个部门分割的界限,整合部门资源,共享医疗资源,使随团医疗保障健服务更及时、方便、有效。我们应用此模式完成近三年来重大随团保障任务,证明有效安全。

3.3疗保障安全工作疗救援的后续医院。该医院预留医疗抢救设备齐全的干3.3提供随团医疗保障服务应突出重点。面对特殊的人群、变化的环境、有限的抢救药品、器械,医护人员须在难以预料的情况下,来完成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从3年来随团保障巡诊、检查项目和诊治疾病谱来看,遇到的疾病涉及到内、外、眼、口腔、耳鼻喉等学科,这要求保障人员掌握全科医疗知识、拥有良好心理素质、具备高度责任感和注重细节,出发前做好充分准备,途中做好沟通和巡诊,突发事件发生时能沉着应对、快速稳妥处置。

3.4无缝隙链接模式的实现,关键在于随团保障人员对各模块的精心准备和有效的部门沟通协调。沟通贯穿着保障的全过程,涉及到各部门和各模块内容、突发事件细节的处理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傅广宛,侯志洁.无缝隙医疗机构的管理理念和实践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8):477

[2]周晓艳.推进“无缝隙”衍接实现医院管理精细化[J],管理观察,2010(30):229

[3]黄娅娟.无缝隙管理模式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56-57

篇4

关键词: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补充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1

一、相关概念

1.商业医疗保险:是指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营利性的医疗保障方式。消费者按一定数额交纳保险费,遇重大疾病时,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一定数额的医疗费用赔偿。商业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单位和个人可自愿参加。国家鼓励用人单位及个人参加商业医疗保险。

2.社会医疗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由用人单位和个人按一定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时,可获得相应医疗费用补偿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劳动者患病时,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对其所支付的医疗费用给予相应的补贴或报销,使劳动者恢复劳动能力和健康,尽快投入到社会再生产。社会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各级政府承办,政府借助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强制实行并进行组织管理。

二、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区别

1.两者属性不同。商业医疗保险是商业性质的保险公司运用经济赔偿手段经营的险种之一,属于社会经济活动范畴,由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按自愿原则签订合同来实现,商业保险公司可从中营利。而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根据宪法规定,为保护以及增进劳动者身体健康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由国家或者地方通过立法强制执行,不取决于个人意志,同时具有社会性和非营利性质。

2.保险对象和作用不同。商业医疗保险的保险对象是自然人,其作用在于当投保人因意外伤害或疾病而支出医疗费用时,可获得一定的经济赔偿以减轻损失。社会医疗保险主要以社会劳动者为保险对象,劳动者因患病就医而支出的医疗费用,由社会医疗保险部门或其委托的单位给予基本的保障,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有利于社会安定,其实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个方面。

3.两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不同。商业医疗保险建立在合同关系上,每一个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公民或法人,按保险合同规定缴纳保险费后,即获得请求给付保险金的权利,且保险金额的多少与所缴保险费数额成正比。而社会医疗保险是建立在劳动关系上的,只要劳动者履行了其为社会劳动的义务,就能够享受社会医疗保险待遇但他们所领取的社会保险金与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并不成正比例关系。

三、商业医疗保险可以做为社会医疗保险的有力补充

新出台的《医疗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和“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简化理赔手续,方便群众,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继续探索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经办管理的方式”等指导性的意见。明确了商业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是社会医疗保险未保障部分的补充保险,即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需要个人自费部分和超过封顶线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充性的保障。按照国务院对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费率水平的规定,社会医疗保险统筹部分的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一般在15万元左右,且根据参保人员医疗费用金额的不同,还需自付20%-30%不等的费用,这并没有解决少部分需住院治疗的大病患者及慢性非感染性重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的问题。此外,社会医疗保险对医疗保险项目范围之外的检查、治疗、用药都有限制,如某些先进的治疗技术及药品、某些特需治疗疾病所发生的费用均需要参保人员自付。这就需要商业医疗保险来满足这部分城镇职工对医疗保障高层次的、特殊的需要。

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其自身特性决定了它们应在医疗保险市场中化解不同的风险,服务于不同的需求对象,向他们提供对不同医疗保障水平的需求,进而改善全社会的医疗风险分配状态,最终达到医疗资源配置的最优。

由于医疗保险本身具有极强的公益性,政府的积极作为应给予充分肯定。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政府对医疗保险的财政投入是一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式。全民医保绝不是全民免费医疗。政府实行的这种“公共理财”方式一是可以化解当前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二是想真正解决百姓的民生问题。虽然这种想法和初衷是绝对正确的,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13亿人口,决定了推行“完全依赖政府主导的、全覆盖的”医疗保障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长期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商业医疗保险应根据目前的医疗保险状况,搞好我国医疗市场的调研,掌握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及不同人群对医疗保险产品的需求情况,在探索补充社会医疗保险空白的同时,选择容易控制经营风险的模式,加强对商业医疗保险险种的设计、开发以及业务管理工作,将现有的综合医疗保险业务逐步细化,不断丰富医疗保险的险种,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对医疗保险的需求。

毫无疑问,当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行,需要商业医疗保险来补充。商业医疗保险潜在市场很大,应适时加强健康保险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这将对我国整个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与完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政伦,李军.医疗保险[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3]卢祖洵.社会医疗保险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4]何文炯.社会保险转型与商业保险发展[J].保险研究,2010(07):35-39.

篇5

关键词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保障水平 集约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形式有:(1)商业医疗保险机构举办;(2)社会医疗保险机构经办;(3)大集团、大企业自办。下面就一些企业自办的补充医疗保险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制度建设

根据国发〔1998〕44号文件精神,企业出台了《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指导意见》,各基层单位根据指导意见,建立本单位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实施细则。主要内容包括补充医疗保险实施对象、基金筹集及管理、补充医疗保险支付项目、补充医疗保险待遇、报销流程等。由于各单位的历史情况、人员结构、经济效益、属地政策等因素不同,其实施细则各有不同。

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医疗保障水平、支出结构不均衡,统筹能力不强。

基金的筹集以各单位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为标准提取,使用范围涵盖本单位在职和退休、退职人员。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医疗消费水平也日渐提高,尤其是退休职工人数较多的基层单位,补充医疗保险待遇多向老职工倾斜,用于退休职工的医疗费用报销资金占总支出的70%以上,影响了在职职工的医疗消费需求,各单位的支出结构存在不均衡,进而影响保障水平。

(二)补充医疗保险保障标准不统一,影响员工稳定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由于各基层单位的历史情况、人员结构、经济效益、属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造成员工的补充医疗保障标准不统一,保障水平高低不一,在企业内部形成员工之间的攀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也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序流动。

(三)企业制定的补充医疗保险指导意见的医疗保障水平略显不足。

从各基层单位按照企业总部的补充医疗保险指导意见制定的实施细则实际运作来看,参保职工住院医疗费自付部份的报销比例不高,例如“发生的超过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起付线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扣除按基本医疗保险及各种附加保险的规定报销部分,其自付部份在职职工由企业补充医疗保险金报销5O%-70%”,个人会负担自付部份的30%以上。同时,指导意见中缺乏单独针对癌症等重大疾病的保障项目。由此,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不能完全弥补基本医疗保险从企业自建自管到属地化管理带来的医疗保障水平降低的需要,出现了基金支出不足与医疗保障不到位的矛盾。

(四)补充医疗保险基金逐年累计结余挂帐风险。

各基层单位为确保补充医疗保险基金合理使用,以保障职工重大疾病时的支付能力,每年补充医疗保险基金计提数的使用上均有结余,有的单位累计结余多达几百万,这部分结余逐年累计进入下一年基金,在财务挂帐。对于一个大型企业集团而言,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基金余额可达几千万元。随着财务管理的进一步规范,长期挂在帐上且逐年累计增加的这部分基金存在一定的风险。

(五)工作人员不专业,管理水平不足,服务质效不高。

由于全部在职、退休职工都可以享受门诊医疗费用报销,各基层单位即使一年一次或一年两次集中报销门诊费用,工作量也相当大。同时,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支付的项目必须符合基本医疗用药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项目内发生的医疗费用,一般来说,企业的保险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对职工的相关问题不能有效解答,对票据的审核可能不到位,也就不能更好的服务员工,补充医疗保险管理职工审核中难免会出现不符合规定的报销项目。这些都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

三、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管理对策思考

(一)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办法标准化。

在企业内制定和执行统一的制度和办法,突出补充医疗保险的保障功能定位,做到各基层单位职工享受的医疗保障水平基本平衡,弱化职工的攀比心理,营造企业和谐稳定氛围,一定程度上也利于职工的合理流动,统一的政策和标准也有利于企业总部管理规范和各单位执行高效、服务到位。

(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基金管理集约化。

加强企业补充医疗保险队伍建设,引进和建立集中统一的信息处理平台,做到企业集中管理和统筹使用补充医疗保险基金。各基层单位定期计提和上缴资金企业总部,总部根据统一政策集中审核拨付大额医疗保险费用,通过对资金集中管控、信息集中处理,切实增强企业全局范围内统筹调剂能力和在线监控能力,降低财务和政策风险,形成补充医疗保险的基金集约化管理模式。

(三)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报销业务专业化。

引进专业机构,搭建补充医疗保险小额医疗费用报销支付的集中审核报销专业化平台,让员工享受规范、高效的专业服务。企业总部社保机构集中力量抓制度、抓管理、管资金,降低管理成本,规避财务风险。

(作者单位:四川省电力公司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篇6

关键词:基本医疗保险;属地化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属地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必然要求,它改变了原来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单位管理”的现状,在较高的层次上实行了基金的统一筹集、使用和调剂,扩大了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增强了医疗保险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减轻了财政和企业的社会性负担,为劳动力合理流动创造了条件。同时,打破了过去公费、劳保医疗的界限,使所有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职工都能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一、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保险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医疗保险政策体系中单病种结算已不适应医疗行为,待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实行的单病种结算标准,是一项较为科学的医疗结算模式,它便于客观准确的掌握每个病种治疗所需的平均医疗费用,但由于同一病种内病情程度的差异,尤其是个别综合病种的复杂性及同一病种治疗方法和服务项目的不同,再有少数医疗机构不能及时客观的反应真实的治疗情况,都给单病种结算制度带来诸多问题。

(二)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五险合一

行业单位养老保险为省级统筹,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医疗保险属地化管理,参加大连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五险合一。由于退休人员每年固定上涨工资,由于省直单位的退休涨工资并不于市级医疗直接挂钩,需每年等省级统筹的退休金数据下发后,才能统一申报退休人员的划拨基数,造成退休人员划拨基数变更滞后于非省直单位,加重信息中心及单位申报人员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

(三)基本医疗体系影响了行业单位职工原有的医疗保障水平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经济类型的企业经济效益存在较大差距。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不同企业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其职工收入也存在很大差距。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向。这就使得不同类型、不同企业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医疗保险需求和不同的医疗消费支付能力。又因为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实行“低水平、广覆盖”原则,实行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政策和给付待遇,在主要体现普遍公平保障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范围内,已经很难满足不同支付能力和医疗保障需求的企业职工医疗保障需要。行业统筹时,行业单位患病职工门诊、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平均达到80%左右。基本医疗保险属地化管理后,除办理了大连市门诊特殊病种人员外,余下人员门诊费用不予报销。而属地化后住院医疗的报销比例主要依托于药品目录,导致同病种不同用药的报销比例参差不齐,降低了行业单位职工原有的医疗保障水平。

二、意见及对策

(一)加大统筹范围

医疗保险应加大统筹范围,参保人员就医取消本市定点医院首诊就诊制,前往外市就医可加大个人起付标准及负担比例。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诚信的医疗保障体系

病人是一切医疗活动的主体,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讲诚信,以质量为核心,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的为病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首先以病情需要为前提,不顾实际情况,一味要求医疗高消费的做法不符合医保规定,有悖国情;而片面考虑经济利益、节省统筹费用,以致影响病人医疗质量的做法也不符合行医的诚信原则。

(三)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篇7

一、消防部队现行医疗保险制度

(一)军人退役医疗保险制度

即国家设立军人退役医疗保险基金,为军人建立退役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保障其退役后享有国家规定的医疗保险待遇。

(二)消防部队医疗保障制度

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官、义务兵、供给制学员、离退休干部、随军无工作家属和未满18岁子女,都属于医疗保障范围。

二、消防部队现行医疗保障制度弊端

从经费和部队发展来看,军人享受免费医疗制度已难以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军人医疗问题,特别对罹患重大病官兵的医疗保障问题,弊端日益暴露,供双方矛盾突出。

(一)退役医疗保险的建立目的与实际操作有偏差

主要保障军人退役后享有国家规定的医疗保险待遇,与服役期间的医疗问题关联不大。

(二)我国军人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

美国、俄罗斯、日本军人享受免费医疗;德国、法国军人医疗保险比例报销,缴费比例约为工资收入8%。这些国家军人家属及子女就医可享受50%以上优惠或全部免费。而我国军人退役医疗保险月保费总额不足其本人月工资收入的2%,且个人缴纳50%的比例过高;家属子女医疗保障范围较小;军人退役后医疗保障服务还不完善。

(三)军人退役医疗保险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消防部队从事高危工作,每年有人牺牲,有人残疾,有的随军家属就业难、子女教育难,有的军人或其家属患大病后,陷入经济困境。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大量从军的情况下,官兵伤病或牺牲后医疗补助、保险金标准不够高,增添了军人的后顾之忧。

(四)医疗保障供需矛盾日益显著

消防部队医疗保障经费标准团级单位≤75万元。以某团级机关为例,近3年医疗费开支分别为151万元、195万元和256万元,医药费超支幅度逐年上涨。另有某消防支队2008-2011年重大病医疗费约占支队当年医药费开支的19-21%。医疗经费严重超支,不仅挤占了其他经费,妨碍了正常业务开展;而且官兵和随军家属、子女就诊费用迟迟得不到报销,影响了官兵安心服役。

三、公安消防部队引入商业医疗保险设想

(一)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定义

1、社会医疗保险

国家根据法律法规,为保障范围内的劳动者提供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其特点为强制性、低水平、限制多。

2、商业医疗保险

由保险公司经营的具有赢利性的医疗保障。其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可变性

(二)可以参考引进的商业医疗保险种类

重大疾病保险。是指以特定重大疾病为保险对象,当被保险人患有上述疾病时,由保险公司对所花医疗费用给予适当补偿的商业保险行为。住院医疗保险。负责被保险人因疾病或意外伤害需要住院治疗时支出的医疗费。普通医疗保险。负责被保险人因疾病和意外伤害支出的门诊医疗费。手术医疗保险。负责被保险人因施行手术而支出的医疗费。特殊疾病医疗保险。当被保险人被确诊为患某种特定疾病时,保险人按约定的金额给付保险金,以满足被保险人的经济需要。

(三)引入商业医疗保险的形式

个人投保。商业医疗保险的主要投保方式为个人投保。团体投保。团体投保就是以单位为团体,选择保险公司的相关险种进行投保,为团体中的个体提供保障的一种方式。个人与单位按比例投保。综合个人投保和团体投保的一种投保方式。

(四)引入商业医疗保险带来的效益。

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目前建立的社会医疗保险实行费用封顶政策,封顶线以上的部分将由商业医疗保险来补充。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为相互配合关系,彼此取长补短。从部队发展来看,引入商业保险也有先例。如《军人意外伤害保险》是军队统一为现役军人向保险公司购买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此项商业人身保险的引入,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现役军人伤亡的补偿水平,而且弥补了军人伤亡保险制度中未对军人病故享受保险金做出规定的空白。

篇8

纵观保险市场,可以发现,目前鲜有保障涵盖终身的医疗保险产品。很多商业医疗险产品规定只有55岁之前才允许投保,65岁以后不能享有医疗保障是广大消费者普遍的烦恼。如何给自己以及家人的晚年买一个安心的保障呢?有关专家提出,老年健康保障不能仅依靠社保,还需要通过商业医疗保险来寻求更全面的健康保障。

近期,首创安泰推出的“医储宝”终身医疗保障计划,以及中国人寿推出的“关爱一生”终身医疗保障计划,试图在这个问题上有所突破,我们不妨来看看此两款产品的设计表现。

首创安泰“医储宝”终身医疗保障计划――

一款实用的终身医疗保险

“医储宝”终身医疗保障计划分为A、B两款,相比于一些形态类似的产品,“医储宝”取消了诸多报销限制,其65岁以后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也是目前市场上最高的,同时,它还具备分红功能。针对有医保、合作医疗、其他医疗保险或者福利计划的客户,“医储宝”提供已补偿部分以外100%的报销,若没有以上保障的,也可以提供85%的高比例报销额度。

据产品设计人介绍,这款产品就是针对投保人不同收入水平和参与统筹医疗保障的情况而开发,特点就是要实现以灵活的缴费期间与合理的收费水平,为客户提供65岁以后全方位医疗费用保障至终身。

据悉,产品的另一个卖点是,投保人还可享受分红,用于购买缴清增额保险。可以说,这是一款较实用的终身医疗保险,是有别于其他终身医疗险的一种突破,基本解决了投保人65岁以后的住院问题。

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这款产品实为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所谓的100%报销医疗费用更像是虚晃,实际报销的是社保报销以外的差额部分。因为,如果投保人没有社会医疗保险,则只能按规定报销实际医疗费用的85%。

另外,该产品医疗保障责任中也仅仅涉及到了住院产生的相关费用,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除了住院费用之外,还会产生大量的医药费,这部分费用保险并没有提供保障。同时,该产品的分红65岁前用于购买缴清增额保险,65岁之后才可以领取现金。这样看来,那些看重投资收益的消费者也不适合选购该产品。

中国人寿“关爱一生”终身医疗保障――

一款储蓄型医疗保险

“关爱一生”终身医疗保障计划由国寿关爱一生终身寿险和国寿附加关爱一生长期保险组成。凡16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者均可投保“关爱一生”终身住院医疗保障计划。

从“关爱一生”保障计划的设计来看,相当于在保险公司建立了一个终身住院医疗补贴账户,账户总额就是保险金额,每次住院都可以从账户中支取津贴,作为社保以及其他报销方式的有力补充,账户余额还能够作为身故保险金返还。

与其它健康险的消费性质不同,“关爱一生”是储蓄型的健康险产品,不论被保险人最终是否发生住院赔付,“住院医疗补贴账户”金额最终都将返还给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这款产品对投保人的住院费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产品保障范围有限,报销项目限制也较多,也只可作为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保险。

中国人寿还有一款“珍爱一生”终身医疗保障计划,是将终身寿险和长期健康险合而为一,这款产品提供终身住院补贴的同时,还提供身故保险金,与“关爱一生”在保险范围及作用类似,都是一款储蓄型补充医疗保险。

终身医疗险未必保终身

本刊特约理财师提醒投资者,终身医疗保险有两大特点:

一是平准保费。

就是说保费不会随着投保者的年龄增长和身体状况的变化而增加。

二是无条件续保。

不存在中途保险公司提高保费或拒保的现象。

这一点与“消费型”医疗保险在没有发生医疗费用时没有保费返不同,投保终身医疗保险相当于建立了一个“个人医疗账户”,如果投保人不幸身故或全残,医疗赔付额度还没有达到赔付上限,保险公司会将未给付部分返还给其受益人。

但终身医疗险并不一定“活多久就可保多久”,因为终身医疗险产品理赔有金额上的限制,一旦理赔的金额达到最高限度,保险就会自动中止。

据记者统计,目前有不下5家保险公司推出了终身型医疗险。不过,市面上仍以一年期的纯消费型医疗险为主。可是,这类保险理赔前提很多,下面记者以一款住院医疗保险条款中的“潜台词”为消费者提个醒。

基本保险责任条款:“被保险人因疾病经医院诊断必须住院治疗,本公司从被保险人每次住院的第四天开始按住院天数给付住院日额保险金。”

潜台词:

该产品的基本保险责任之一是按住院的天数给付一定金额的保险金。但是,只有当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住院治疗时,保险公司才按实际住院天数给付保险金。当被保险人因疾病住院时,每次住院日额保险金给付天数=实际住院天数-3天。如果一般住院保险金是30元/天,住了6天,因意外住院给付180元,因疾病住院就只给付90元。

可选保险责任条款:“本保险的保险责任分为基本部分和可选部分。”

“可选部分包括器官移植保险金和手术医疗保险金两项责任。在投保可选部分时,须同时投保两项责任。”

潜台词:

“器官移植保险金”和“手术医疗保险金”两项保险责任,保户必须同时投保,但前者是针对“器官移植手术”给付保险金,而后者则是针对“非器官移植手术”进行给付,被保险人在进行了器官移植手术后,器官移植和手术医疗保险金却不可兼得。

保险事故通知条款:“被保险人每次住院超过十五天者,须事先向本公司提出书面申请,经本公司同意后,本公司对超过十五天的住院天数部分给付住院医疗保险金,否则,本公司对每次住院的住院医疗保险金给付以十五天为限。”

篇9

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复杂,各地、各人群的政策都稍有区别,这里以北京的在职职工为例,进行我国目前医疗保障体系及风险敞口的分析。

北京的医疗保障体系分为个人账户、统筹基金和大额互助金。其中,个人账户是以定期发现王见金形式体现的一种医疗补贴,是参保人日常收入的一部分;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一般的住院费用,另外还可支付急诊抢救留观并收入住院治疗的费用(即住院前留观7日内的医疗费用)、血液透析、恶性肿瘤放化疗和肾移植后服抗排异药的门诊医疗费用。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形式,主要用于支付门、急诊大额医疗费用和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部分的住院医疗费用。

这样的医疗体系下,每个账户分类都有不同的报销比例。个人账户部分已经发给参保人了,暂且不论。统筹基金部分,首先存在起付线,目前北京在职职工的起付线是1300元;在起付线以上,报销比例会随医院级别和患者的花费变化,报销比例在85%-97%之间。大额互助金同样存在起付线,北京在职职工的起付线是1800元;在起付线以上,在职职工的门、急诊报销比例为50%,统筹基金支付限额以上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70%。

另外,所有的支付账户者情在一个封顶线――按政策规定,统筹基金部分的封顶线为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北京目前的封顶线为7万元:门、急诊大额互助金每年的支付上线为2万元,统筹基金支付限额以上住院费用的支付上限为10万元。

更应注意的是,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还有一个严格的目录限制,目录外的项目都不予承担。

这些费用的解决,主要途径有自我财富积累、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中,针对医疗风险缺口的补充有很多种,即重大疾病保险、费用补偿保险和住院津贴保险等。

费用补偿型保险的主要责任是补偿全年医保未报销部分。重大疾病保险、住院津贴保险都是当前个人补充医疗风险缺口的最有效方法。而与重大疾病保险相比,住院津贴保险的特点是:给付金额随患者的住院时间而变化,对疾病带来的损失补偿更有针对性。也正因如此,住院津贴保险的费率一般也比较低廉,是类“性价比”很高、寻常百姓买得起的险种。

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住院津贴保险呢?我们应该从住院津贴保险产品的几个要素入手。

住院津贴保险包含的要素主要为:保障范围、保障期间、给付天数、免赔天数、保费返还形式等。

首先是保障范围。在很多保险产品中,保险责任都会因风险事故发生的原因有所不同。引发住院的原因主要包括意外导致和疾病导致,这两种住院原因在住院津贴保险的保险责任中都要包括,否则这款住院津贴对风险的覆盖就不够全面。

接下来是保障期间。很多住院津贴保险的保障期限较短,一般是一年左右,满期后提供续保。而往往在某一次出险理赔之后,保险公司便不再提供续保服务,这也让被保险人的持续长期保障难以实现。在这方面,建议大家选择保障期限较长或者可以保证续保的产品,毕竟我们的医疗风险缺口是需要保障到老的!

篇1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居民对于医疗服务及保障制度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因而对于各国政府来说如何解决居民医疗保障问题就成为了公共卫生政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如何在现行的保障制度之下,逐步完成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的衔接与融合,也成为了未来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探索的方向。

二、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各自的特点

(一)社会医疗保险的主要特点

(1)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与我国当前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即处于“低水平”下。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筹资比例已经大幅降低,因此只能提供最为基本的医疗保障。

(2)社会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很广,也就是要尽可能的使所有的单位及企业加入。而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就包括中央、省属单位、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等。

(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保费筹集,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的。

(4)社会医疗保险具有“统账结合”的特点,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

(二)商业医疗保险的主要特点

(1)通过资源整合、风险集中的方法,来达到共同分担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的目的。

(2)通过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签订合同、缔结契约关系的方式,来达到双方履行权利及义务的目的。

(3)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医疗保险,可以根据社会不同需求产生的不同险种来开展业务,市场可以调节其供求关系,其特点是灵活自由,可以适应社会的多层次需求。

(4)医疗服务供求双方处于并不对等的地方,供求双方的联系完全是被市场所调节的,经常会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

三、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在实践中的几种混合模式

尽管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各具特点,两者目的不用、各有区别,但在实际中世界各国大多会将两者结合,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混合模式。

(一)社会医疗保险为主、商业医疗保险为辅的模式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目前的通用做法,是将商业医疗保险作为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及附加形式。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一般是通过社保税进行筹资,覆盖劳动者及其家属;而作为公共卫生的补充形式,商业医疗保险覆盖的主要是未加入社会医疗保险的居民,同时还会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并未包含的服务项目进行负担,这一模式大多被欧美国家所采用。

(二)商业医疗保险为主,社会保险为辅的模式

商业医疗保险在这种医疗体制架构之下处于主导的地位,并且被允许占据整个医疗保险市场。而社会医疗保险则只是作为一种补充,为不愿或无力保障的人群所建立,如低收入者和老年人等。其主要不足之处是,无法参加社会保险同时又无能力参加商业保险的人口不能得到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障。

(三)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并存的模式

商业医疗保险在此种框架下,是以替代公共医疗保险的形式存在的。居民自主选择参加社会医疗保险或者投保商业医疗保险,因而形成的模式是两种制度各自独立运行。人们的付费能力决定了商业保险提供的保险服务,付出的代价与服务是对应的。而社会保险的覆盖对象则是参加商业保险之外的人群,因而其提供的医疗服务待遇是取决于公共卫生资源的水平的,这一两种体制并行的模式主要被一些中低收入国家所采用。

四、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融合的对策及建议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两者相互融合的实质,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在保障体系中的基础保障作用,与此同时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对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作用。因而要采取一定的对策,确保二者平衡发展,具体如下:

(1)政府必须明确社会保障政策,给予商业医疗保险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同时加大与商业保险公司的合作,来帮助支持他们发展商业医疗保险事业。

(2)要从整体上把握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发展策略。可以针对当前社保体系制定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规划和目标,同时要依据所制定的发展规划,对社保制度的整体组织结构、运营方式和业务品种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整合和统筹。

(3)合理的划分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明确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空间。要从我国国情的实际情况出发,使得社会医疗保险覆盖基本的医疗保障需求,对其制订合理的封顶线及报销比例,也就是承担有限的保障责任。而针对基本医疗以外的属于市场范畴的医疗保障需求,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由商业医疗保险自行解决。

(4)不断完善配套措施,同时优化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监管机制。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企业补充医疗保险4%税前列支的政策,因而要在明确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化经营的前提之下,推进此项措施的落实和完善。同时,要充分发挥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在监管机制上各自的优势,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与此同时,还应当适当地放宽对于社保基金运营方式及渠道的限制,允许其参与资本市场的运行。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种有利措施的相互配合之下,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的现现状一定会得到改善,达到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目的,充分发挥二者“社会减震器”的作用,在维持社会稳定、改善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发挥更为广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铭来,奎潮.论商业健康保险在新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J].保险研究, 2009(01).

[2] 诸葛彩霞, 徐林萍.论社会保障体系中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互补性[ 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