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特色范文
时间:2024-05-06 17:4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研修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14-2
一、标准化引领
为了发挥评价标准应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改善校本研修动力不足的现状,我们制定了《江宁区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评估标准(讨论稿)》,从领导管理、组织实施、成效特色三个维度建立标准,全方面进行评估,具体内容如下表:
通过这样细化与量化,旨在引领区域内各学校在校本研修工作方面做到加强领导、周密计划、认真组织、注重实效。
二、规范化操作
在标准的引领下,如何监管校本培训过程、考量培训组织与管理也是需要我们培训机构从区域层面整体进行规范的事项。我们从规范学时认证、规范培训记录、规范二级培训三个方面进行规范化操作。
(一)规范学时认证
我们出台了《江宁区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审验指导意见》,其中对校本研修学时认定的内容和计算方法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1.校本研修学时认定的内容。
(1)各学校根据教育局或区级教师研训机构要求,组织开展的相关读书、学习、观摩活动的学时;
(2)各学校自行组织的教师参加的各类培训活动的学时,如业务学习、专家讲座、专题培训、外出考察等;
(3)学校开展的教育科研活动的学时,如组织教师参加区教科室开展的菜单式培训,组织教师开展校级个人课题研究;
(4)各学校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组织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学时。
为加强对全区校本研修工作的引领,从2014年起校本研修学时将分为必选内容学时和自选内容学时两类。其中,必选项目学时包括“特定培训专题或活动学时”、“班主任培训学时”(针对班主任)、“教科研学时”。
2.学时具体计算方法。
(1)各类校本教研、学习、培训活动按4学时/半天计,校级课题按4学时/个计;
(2)必选内容学时缺一不可,每部分不得少于4学时。
(3)学时审验时,年度校本培训总学时不得超出24学时。
(二)规范培训记录
对培训内容进行有效的记录,有助于提高培训效果。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培训记录本》,规范培训记录,积累培训过程材料。记录表内容如下:
培训记录(第次)(压缩版)
培训主题主讲人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对象培训主办方
培训内容
培训感言
(三)规范二级培训
1.人员选派。学校要选派组织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细致的教师作为二级培训师参加区级以上(含区级)有关培训,参训人员要做好培训记录。
2.培训考勤。组织培训的单位,将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勤记录并将出勤和培训情况及时反馈给所派学校。
3.上报方案。参加区级以上(含区级)培训人员,要结合校情制定二级培训方案上报区进修学校审核。
4.注重效果。二级培训后,学校要对培训人员进行跟踪测评,了解二级培训的效果。培训效果好的二级培训方案,由区进修学校认可并推荐为区级培训项目,在区内推广,其培训可视作区级培训,发给区级培训讲座证明。
三、特色化打造
针对目前校本研修存在的活力不够的现状,我们开展了校际间校本研修工作的评比,启动了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教师特色发展基地”、“青年教师研修样板”的创建活动,通过自主申报、材料审核、实地考察、复审确认四个环节来进行评审。
为了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就这三项评比分别制定了评选的标准细则。针对学校特色培训基地,从有特色、有成果、有师资、
有能力这四个方面进行评估;针对青年教师研修样板的评选,则从有目标、有课程、有组织、有措施、有成效五大方面20个细则来制定标准;针对教师发展中心的评审,要求做到目标明确、组织健全、措施得力、保障有力、成效显著。
通过此项活动,促进各学校重视校本研修工作,形成区域校本研修工作氛围,树立校本研修工作的学校典型,发挥特色发展基地的辐射作用,形成校际间的互学互助态势,从而激活教师参与研修的意愿,形成校本研修区域特色。
四、草根化送训
为了助推校本研修走向实效,我们还开展送训上门活动,提供优质资源,帮助各学校突破自身专业能力的限制,借助外力,提升研修水平。近年来,我区主要从师德、课改、教育通识专题等方面进行送训。
(一)师德宣讲:播种教育大梦想,传递师德正能量
我们以区域内先进教师事迹为宣讲内容,按照挖掘标兵事迹――组建宣讲团队――安排宣讲现场――开展巡回宣讲――反馈宣讲效果这五个步骤实现传递师德正能量,用身边的人感动身边的人。这项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全区十个街道全覆盖,所有中小学、区管幼儿园及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全覆盖,共有5000多名教师听讲。
(二)课改送训:介绍教改动态,突破课改难点
通过深入学校调研――梳理学校需求――开发送训专题――组织送训团队――实施课改送训这五步骤,将课改培训聚焦在高效课堂难点突破上,开发了四个培训专题,分别是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小组学习中的展示评价、课堂学习小结巩固、高效课堂文化建设和课堂小组建设。2013年下半年,组建四个课改培训送训组,先后深入到14个农村初中学校开展培训活动;2014年上半年,又以课例培训的形式,送训到8所初中。此项送训,切合了各学校的需求,推动课改深入学校教师之中。
篇2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教育教研部门和乡中心校的工作部署,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继续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着眼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校本研修,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聚焦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努力打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
二、校本研修目标:
1、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学校。
2、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展校本研修途径、建立校本研修机制。
3、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实践、研讨等活动方式,提高研修的质量,促进教学发展。
4、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三、校本研修原则
1、全员参与的原则
要求每位在岗教师都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规定的研修活动,教师还应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反思、改进。
2、教研研讨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从当前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个人在教育教学中所面对的困惑出发,以实践——研讨——实践的方式进行1教育教学探究,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我校的实施。
四、校本研修制度及措施
(一)研修人员
本学期继续在学校领导和教导处的指导下,以教研组为基础,以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作为教研的主要形式,通过教研活动,进一步完善校本研修。各组人员分配如下:
(二)研修制度
1、制定校本学习制度,学校安排每周三第七节进行课改理论的学习,除此之外,每位教师课下还要采用自学的方式,总之每周要保证3至4小时的学习,要留有学习笔记,对此学校要进行检查落实。
2、校领导既是各学科教研的倡导者,又是参与者指导者。校长每周听课至少2节,主管领导每周听课2节,教导主任每周听课至少4节,教师每周听课2节,听课记录要详细,并提出改进性意见。
3、每个教研组在本学期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留有听课记录和教研活动记录,以备存档。
(三)校本研修内容及措施
本学期,校本研修内容是继续加强师德建设,进行新课程实践,利用新技术,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发展。
1、学习法律法规,增强师德修养,做优秀教师。
学习内容: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师法》、《“三平”精神》。
学习方式:采用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时间定于单周周五第六节。每位教师要留有学习笔记,写出学习心得。学习之后由学校规定时间进行交流和讨论。
2、学习新课程,加强理论修养。
组织教师在双周周五第六节学习《课程与教学论》和《新课程与教学评价》,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做好教育评价。每位2教师都要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广泛阅读,与时俱进。在学习教育理论的同时,写好读书笔记,教育教学案例,教学随笔与反思,期末统一收录存档。
3、学习新技术,改进教学手段。
我校要求教师并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远程教育资源备课、授课,开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研活动。本学期仍然要求年龄低于50岁的教师,每周至少利用多媒体上1节课,到学期末每人交八个优秀教学设计并配有相应课件,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青年教师的教研能力。
4、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的场所。在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理论实践,检验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教学方法。课堂,为我们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供了平台。
篇3
调研情况概述
在本次调研工作中,主要工具有:沙坪坝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资源现状调查统计表、沙坪坝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队伍现状调查统计表和沙坪坝区中小学校本研修情况调查问卷。在调研中重视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通过数据,分析本校在师资配置、课程设置和校本研修中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调研情况分析
根据调研工具搜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师资配置情况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队伍现状调查表从骨干教师、学科教师、管理队伍和学校队伍等方面进行了统计,结合研究前期和后期进行对比,进行了如下分析:
1.学校学科教师队伍更加专业。
从教师的基本配置上看:大部分学科的专业教师人数有所提高。学科专职教师人数增加,兼职教师人数减少,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化。
沙坪坝小学学科教师学历结构统计表(研究前期)沙坪坝小学学科教师学历结构统计表(研究后期)
从教师的学历结构上来看,各学科教师的学历结构有所提高,我校学科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进一步加强。
2.学校管理队伍能力强。目前我校管理队伍共14人,其中校级4人,中层干部10人,本科学历占92%;中高1人,小高9人,中高级职称占92%;1人是国培对象,5人是市级骨干,1人是区级骨干。
可以看出,我校的管理队伍综合素质较高,是各学科中的骨干力量,无论在教育教学还是科研中,都起着良好的带头和指导作用。
3.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自从进行课题研究以来,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数据上能看出,我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师的配置上,从原来的大多数教师兼职其它学科到无一人兼职,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性;在教师的引进上注重了学历层次,第一次出现了硕士学历的教师,本科学历大大增加,教师的学历结构得到提高;在职称上来看,中高职称由1个增加到3个;在骨干教师的培养上,注重了校级骨干的培养。整体上来看,教师更加专业,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1.严格按照规定开设课程。我校按照规定开设了相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各个课程的课时都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确保课程的执行,用科学管理扎实推进课程的开展。
2.坚持开发特色课程。我校长期坚持有特色校本课程,每周开展活动,课时为2课时,约80个组,分为校级组和年级组,其中铜管乐团、古筝队、艺术体操、民乐队等多个校级组外聘了优秀的指导教师,年级组由具有特长的校内教师悉心指导,学生们自主选择课程,充分激了兴趣,培养了特长,获得了发展。多个活动组代表学校参加了各级比赛和活动,得到广泛好评和肯定,特别是钢管乐团远赴奥地利,参加“相约维也纳一奥地利中国艺术节”大型国际交流活动,并在著名的金色大厅进行了精彩的表演。
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学生能在其中培养兴趣,发挥特长,展示自我,这正是特色课程的目的和成功之处。
(三)校本研修情况分析
本次校本研修情况调查问卷,共发出40份,回收40份,其中领导问卷5份,教师问卷35份(含5份教研组长问卷),教师问卷的调查注重了老、中、青的比例和各学科教师的参与,充分注重了调的全面性。根据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教师眼中的校本研修。35%的教师对校本研修的组织和管理持“满意”的态度,60%的教师“比较满意”,5%的教师认为“能够接受”。
57.5%的教师认为校本研修“很有特色和成效,完全满意”;40%的教师认为“有一点特色,比较满意”;2.5%的教师认为“多是形式主义”。
85%的教师认为校本研修氛围浓厚,7.5%的教师认为缺乏教研氛围,7.5%的教师认为除了组织的听、评课,较少走进别人课堂。
综上看出:大部分教师对校本研修的组织和效果持肯定态度,校本研修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也存在部分教师没能参与其中,对校本研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校本研修中教师的需求。在“您认为现在教师专业成长最缺乏的是什么?”调查中,有40%的教师选择“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的构建”,45%的教师选择“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掌握和运用”,42.5%的教师选择“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培训因素的调查中,95%的教师看重培训的实用程度。
在“您最希望参加的培训类别是什么?”调查中,95%的教师希望“提高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
在“您觉得参加什么样的教研活动更有效果?”的调查中,四种活动:
“同事之间的随时交流”、“研究课与集体研讨”、“有专家指导的研讨”和“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们对四种活动的看重程度基本一样,认为都有价值。
从这几个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们在研修活动中,更倾向于研修的实用性,倾向于对教学有直接帮助的内容。
3.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的自我选择。在“您遇到教育教学问题时,首先想到的解决方式是什么?”调查中,80%的教师选择了“与同事讨论”,还有部分选择了“翻阅书籍或上网查找”。
在“你经常采取什么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学?”调查中,有87.5%的教师选择“和同事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有50%的教师选择了“在脑中回顾一下”。
篇4
一、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1. 认真落实减负措施、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一如既往地贯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能严格执行《中小学减负措施》(减负30条)等文件精神,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7:45——8:00点之间到校(除通勤生外),为让学生能睡好觉提供保障;真正做到协调各学年学科教师,整体规划并控制各学科课后作业量,经过四次抽查,没有发现一二年级留书面式家庭作业情况,其他年级课外书面作业量每天也基本没有超过1小时。本学期没有发现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行为。经多次排查没有发现教师进行补课、办班、乱定资料的现象。
2.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及初教股相关文件要求。
能做到开齐开全音、体、美、微、地方课和校本课程,对音、体、美、微、地方课和校本课程进行不定时地抽查,一直到期末考试体艺课都没有停上。
二、加强常规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加强常规教学管理。
本学期教导处加强教师上课管理,教导处能做到经常查课,杜绝了教师坐着讲课、玩手机、刷朋友圈等有悖常规的不正常上课情况。
4. 特别加强对教案的检查。
本学期是我校首次采取电子教案,为使电子教案不流于形式,我们要求电子教案要实时更新,并且教师教课书上要有教学设计痕迹,而且真实、实用。特别重视“小学科”、薄弱学科的监控。从四次教案检查情况看,效果非常好。
三、以“校本主题研修”为基础,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学校教科研能力,提升教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研再进步
5.加强管理,提高研修水平。
3月5日,我校组织召开了“2019校本主题研修启动会”;
3月19日开展了“我的主题我的课”教学竞赛,历时两周,共15人参加竞赛课。绝大部分教师都能根据个人主题进行设计课堂教学,达到了很好的竞争和学习的目的。
带领全体教师再学习吉林省农村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元昌教授讲学内容和思想,根据中心校校本研修大课题——“常规教学中彰显特色”结合我校实际,确定适合我校的校本研修主题,制定计划、考核、规范、制度,有效地开展此项研修工作。
4月8日,小教部下乡到校进行指导听课,我校共有数学、英语、美术、计算机4个学科4名老师出课,全体老师参与研讨,教研员不吝指导、教师们虚心学习、认真笔记。把校本主题研修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月10日,本校开展了“校本主题研修”阶段性总结会,总研修组把一个月来教师们在校本主题研修中学习和实践中存在的优点和共性问题整理出来,与大家进行探讨、交流,教师们参与热情很高,效果良好。
4月28日,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由小教部组织、中心校牵头的全镇“校本主题研修”汇报交流活动,我校英语研修组祝庆萍老师在活动中出了一节交流展示课,耿宏军主任也进行了“校本主题研修” 交流汇报;数学研修组有两人进行了数学组的交流汇报。
6月18日,学校开展了“我的主题,我的教学改进”交流会,各研修组参与热情高涨,都能把自己三个月来在校本主题研修中的得失向大家交流,能通过研修提出我的教学改进、改进设想、改进规划等,围绕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有理论和实践、推广的论题。其中,耿宏军主任的交流材料被推送到小教部进行评选,被评为“县级二等奖”。
7月3日,我校召开了校本主题研修总结表彰会。其中祝庆萍被评为校本主题研修优秀责任领导;综合组被评为“校本主题研修优秀研修组”;祝庆萍、闫云芹、乔艳、孙铁艳、赵宏岩、李国凤六位老师被评为“校本主题研修优秀学员”。会上对以上人员进行了表彰奖励。耿宏军主任作了总结发言。
四、抓好各项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依据初教股、小教部文件精神及下发材料、根据中心校工作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一)、教师活动:
6. 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
3月28日,我校举行了“教师朗诵、粉笔字、简笔画”——“我的主题我的教学基本功”竞赛。其中,教师朗读以“春之韵”为题;粉笔字、简笔画(古诗配画)以李白的《望天门山》为题。本次基本功竞赛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激烈角逐和评为的公正量化打分,最后评出各单项奖:一等奖5人;二等奖12人;两项总成绩奖5人。学校为获奖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
7.积极参加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不知是我们自身技术的原因还是平台的缘故,我们参与的10名教师只有科学和品社两节课允许上传到平台,但无论如何,老师们都积极准备和参与了网上竞赛,从课堂效果上看,这些课质量还是很高的。下学期我们会在平台开发后马上进行网上晒课,这样也许就能传上更多的课了。
(二)学生活动:
8. 开展写规范字、做正直人活动
为培养学生专心致志、一丝不苟、进取创新的良好品质,克服粗心、草率、浮躁的不良习惯。本学期我们提出了口号:“写规范字、做正直人”。学校从平时的学生作业书写、手抄报制作以及多种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从平时检查和各种活动中看,学生们的书写和品质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9、开展“书香向华”系列活动。
篇5
关键词: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引领(呼唤);农村学校;校本研修
“供给侧改革”是在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来的。十以来,教育发展的核心是公平、立德和改革,解决均衡与公平问题、质量和效率问题、教育理想与社会现实问题,国家需要与个人期望问题。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是指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丰富教育供给结构,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的新供给侧结构,推进教育从“需求侧拉动”向“供给侧推动”的转型,并逐步替代和打破原有单一的培养模式、统一的课程资源、僵化的考试评价,使我国的教育能更贴近学生的个性需求,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以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全面深化校本研修工作,促进广大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综合素养螺旋式提升,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什么是校本?就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研修”:《辞源》上说“研即学习、遵循;著作、撰写。修即磨、碾;研究、探讨”。所谓“校本研修”是指以学校教育和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着眼点,以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根本目的,以学校自身力量、资源优势为主要依托,在学校、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在同伴相互影响下,进而在专家的指导与专业引领下,由学校自行设计与策划安排实施的一系列、分阶段、有层次的教师教育与教育研究有机融合的促进教学的过程与活动。
一、校本研修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1.“为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是校本研修的目的: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体现在改进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2.“基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这是校本研修的基本问题。校本研修是学校及教师实际教育工作中发现、思考、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并非由专家指示的问题,甚至是看起来很微小、别人以为很肤浅,但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校本研修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应促进教师的发展。3.“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发展”,这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对策。以学校为主,以教师为主,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学习、研训,实现“研与修”一体化,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校本研修”三大要素
(一)教师个人:自我反思,即教师对自我教学行为及结果的审视、分析过程。自我反思是建立在教学经验基础上的,是校本研修活动的起点,是“校本研修的个人责任”的具体落实。(二)教师小组:同伴互助(共同发展),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建立在教师的合作基础之上,力求通过合作互动、相互影响,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那些尚未形成教师学习型组织的、教师个人自发的研修,一般难以凸现“校本”特点,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校本研修。(三)教育专家:专业引领(专业提升)。校本研修的实质是理念和实践的结合,校本研修虽然基于学校,对学校的问题进行研究;但提升却不能缺少专家的专业引领和学术支持。
三、新时代背景下校本研修的意义
1.体现教育均衡与公平:办好学,让每个孩子上好学。2.实现质量与公平教育: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3.实施智慧与高效教育:讲究教育策略与艺术,提高教育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教育理想与完美生命: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的伟大事业,在教育过程中使教师的生命价值实现其美好。
校本研修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研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研措施。但农村学校大多由于地处偏僻的农村,无论是硬件设施、师资水平还是生源质量相对城镇学校来说相对较弱一些;因此呼唤农村学校的深度校本研修显得尤为重要!发挥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团体力量,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逐步改变研修形式化、程序化、浅层化现象,不断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四、农村学校校本研修的现状
(一)认识误区,重视不够,观念陈旧
一些农村学校校长和教师对校本研修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的作用认识不足、观念陈旧。认为只要考试成绩好,教师的教学水平就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好。校本研修的价值取向模糊,指令性、应检和追风型研修在农村学校比较普遍。在一些教师眼中,校本研修就是一种对行政命令的执行,是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视校本研修为“负担”,缺乏主动性、持久性、创新性,不是“我要求参与”,而是“被安排参加”、“被迫参加”。被支配、被约束、被管制下的校本研修,是难以激活一线教师的实践与创新。
(二)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点状、片段式,缺乏系统设计
目前农村中小学的校本研修内容枯燥,形式单调。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还没有及时反思,更没有进行透彻、系统的探讨与研究。大多数学校的校本研修还只是一般性的听听课,流于形式的议一议,没有什么主题,到学期末老师们只是应付地写一份教学工作总结;大部分教师认为农村学校的校本研修也搞不出什么名堂,和提高课堂教学也并无直接关系,更多只是应付检查或评比时的点缀。其次在校本研修过程中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有时个人难于解决,而又孤立无援,便会产生退缩和懒惰心理。由此以来农村学校的校本研修因为机制不健全和认识误区等因素的影响,只能低水平徘徊。
二、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的对策
(一)校长重视,立机制,强化措施
校长要提升教育观念,构建以校为本、以研导修、以修促研、研修一体,互生共荣;引领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规划校本研修内容,建立有效的校本研修制度,创新校本研修方式,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创设有利于教师研修的氛围,如目标激励、参与激励、尊重激励等多种多样的激励方式,使教师感受到只要积极参与校本研修就能实现教师个人目标和学校目标,让每一位教师真正体会到自己是校本研修中的受益者;从“要我研”转变为“我要研”,从而使教师参与校本研修成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校长不仅是校本研修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应是校本研修的引导者和学习者。校长也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了解校本研修的真实情况,引领教师提高研修能力,与教师共同成长;要给教师在进修、培训、理论学习等方面大开方便之门,为研修活动的开展提供时间、条件保障。为此,做到这样两个方面:一是构建校本研修制度体系。二是要强化措施,推动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要通过学校强有力的校本研修制度的落实,来强化规范校本研修行为,使教师的教学研究行为由被动逐步过渡到主动,最后形成习惯,达到教师将校本研修作为自己的一种工作,生活状态的境界。三要为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服务机制,使校本研修长期持久地开展。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研修成为教师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
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体,校本研修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教师的发展潜力是由教师的反思力决定的。教师应“吾日三省吾身”:我需要研修吗?我需要什么样的研修?我的研修能做什么呢?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围绕某一典型课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观点进行剖析,使研修不再只是简单的备课,而是研究探讨问题;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思考,乃至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目前适合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如下:1.自主研修。自主研修的方法主要有读书、撰写反思等。不仅读与专业相关的书,更要广泛阅读专业之外包含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类的书籍,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不断吸收优秀的知识沉淀,充分领悟知识结构的脉络与延伸,才能做到自己教学的厚积薄发,才能走出守旧的桎梏。另外撰写反思也可以帮助自己不断整理教学的得失,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逐步达到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的目的。2.集中研修。集中研修是农村学校研修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是集体智慧研究解决“难题”的“大会战”。还可以根据县域实际,按划定的片区,各片区集中研修活动,可由片区学校轮流承办,承办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研修特色,教学工作亮点,确定教研主题。如优秀研修团队活动展示,优质课交流研讨活动,研修成果经验交流活动等。3.团队研修。团队研修具有同伴互助的资源优势,具有问题课堂化的特点,具有研修交流共长的特点。团队研修值得借鉴的是观课议课和集体备课等。观课议课要以团队的研修主题作为观课时的关注点,议课时围绕着研修主题以及课堂上学生学习状况为依据;以平等对话的交流方式对授课教师上课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接地气”的沟通和探讨,无需阿谀奉承和“蜻蜓点水”式泛泛而谈;最终达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目的。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再不是大家在固定时间、地点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集而不研”的简单应付,草草了事。4.网络研修。网络研修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网络开展的交流、学习、论坛等研修活动,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整合信息化、主题式校本研修现已成为主流。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有研修博客、QQ论坛,欣赏式探询工作坊(集散教学精彩的校本研修活动),群策群力工作坊,“教学小现象研究”工作坊等形式以及许多研修茶座就是一个完全服务于校本研修工作而专门建立的,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提供平台;并在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中相互切磋,共同分享研究成果。
(三)专家引领、骨干教师指导,校本研修螺旋式提升
篇6
一、开展集体备课,提升教学水平
初中语文教师要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能够不断汲取新知识,拓宽专业视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把握教改方向,不断走上新的台阶。同时,学校要注重学习型教师队伍的打造和语文教师终身学习力的激发,开展有效的集体备课,为教师进行创新型教学提供帮助。语文教研组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进行备课。通过讨论,《夜雨寄北》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有关李商隐的文学常识,有节奏地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意蕴。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所创造的意境,正确理解认识朋友间的友情等。集体备课并不是限制语文教师的个性化思维,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合理开发教学资源。初中语文教师还要认识到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性,在集体备课时应该预先设计出一些探究性问题,如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了什么作用?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请说明具体含义?
二、设计驱使任务,拓宽教学资源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把设计教学驱使任务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对执行教学计划的认识,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底线,拓宽教学资源,把集体智慧变成个体发展的动力,取长补短,促进语文教学走向成功。《夜雨寄北》这首诗从空间上看,此地――彼地――此地,即巴山――西窗――巴山,往复对照;从时间上看,今宵――他日――今宵,回环对比,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奇诡的意境。我鼓励初中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二句有什么意蕴?作者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
三、选择典型示范,开辟教学空间
初中语文校本研修应该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师更应该常教常新,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进行校本研修时应该选择典型示范,为初中语文教学开辟新的空间。我校根据实际办学条件,建立了以内控为主、外控为辅的校本研修活动管理运行机制,为语文教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校可以选择教学经验丰富和教学水平较高的语文教师开展示范课,积极组织教师听课,并且在听课结束以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达到语文教师的共同进步。还可以树立典型,发展和培养一批能运用新课程理念教学的优秀教师,整体推进语文课改实验深入发展。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夜雨寄北》,在校本研修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改进,通过微课和多媒体等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初中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还能够培养初中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鼓励校际联合,优化教学活力
在实施校本研修过程中,校际联合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环节,不仅能够解决学校和教师面临的问题研训,还让学校享有了充分的自,调动了教师再学习再创造的激情,有助于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校际联合主要以名师、骨干教师为主,推动学校间的资源交流和融合,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还可以建立人才资源库,实现专业人才的本地化和骨干教师的综合化。学校要从多角度和多方面整合力量,创造出更适合初中语文教师的校本研修环境,尤其是提高中青年语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工作效率。在校际联合实施后,我学到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我学会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认真写好每天的教案和札记。还要对具有代表性的语文课进行摄像,然后与语文教研组的成员进行互动交流,共同剖析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发挥集体的力量。
篇7
一、高位统筹,有效推进
为了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双阳区教育局先后制定并下发了《双阳区区域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双阳区区域校本研修督导制度》《双阳区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大行动(提升)(拓展)计划》等指导性文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采用“五三”一体化的工作策略,即行政领导、政府督学督导、进修指导“三导合一”;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主体下移、主阵地下移、主要工作下移“三主下移”;统一课表、统一时间、统一检查“三统一”;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教师合作的有效性、关注互培的有效性的“三有效”。同时要求每个学校教学副校长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每学年初,学校把方案、计划和校本研修活动日程表上交进修学校,进修学校按日程表参与研修活动,随时指导检查,最终形成了“教育局决策、进修学校牵头、教研员全程参与指导、基层学校全员参加,教育科研引领”的工作格局,确保了区域校本研修工作扎实有效运行。
二、研培共行,有效实施
为确保区域校本研修深度前行,双阳区采取“分层分岗,走出去请进来,送培到基层”的模式开展卓有成效的校本研修活动。全区先后派出领导、教研员、骨干教师100余人次到杜郎口、洋思中学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多次组织领导、教师参观省内、市内名校,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每年聘请省内教育专家为全区教师进行教材解读和教学实践引领。市教研室小学部全体教研员每学期至少两次来我区做校本研修、教材解读、教育理论辅导或订单式送课送培,专家的学术引领、专业引领为区域校本研修提供了专业支撑;每学期初各学科教研员、科研员至少为广大教师做一次学科理论、学科课标、板块教学解析及研究问题的筛选、研究方法等专题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基层学校为教师析疑解惑;校长或教学校长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一次基于问题解决的专题培训,为区域校本研修提供智力支持;加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大网络学习空间在教师研修、资源共享、互动教学等方面的应用,依托网络平台开展聚焦主题的研修活动等。
三、建构模式,推广成果
几年来,经过各学区、各联合体的大胆探索与实践,构建了区域校本研修模式20余个,如153中学的“实施自主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研修模式;一实验的“儿童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等,提升了全区整体课堂教学水平。为了推广研修成果,小学以太平学区和山河学区为模板,初中以153中学、希望中学、152中学的校际合作为范例,分别召开区域校本研修现场会,推广成熟做法。2013年,应省小学教研培训部邀请,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聂国权分别为“国培”项目省级品生品社学科骨干班、省教学新秀班做了“农村小学区域校本研修”专题讲座,又在全省学科优秀教研组表彰大会上,做了题为“乡镇中心校辐射村小开展校本研修”的经验介绍。
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师培训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围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常规工作做起,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确定校本研修主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校内涵发展”。
二、研修目标
(一)通过研修学习,使教师形成自觉研修的习惯和能力,树立规范、自觉的课改意识及质量意识,使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二)通过学科教研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教科研活动的实效性,使教师专业水平、科研水平全方位提高。
(三)以研导修。在研究中进修,在研究中提高教师素质,确保进修的专业方向性、问题针对性和工作适用性。以修促研,健全研究队伍,提高教育科研的质量,增强教育科研的导向功能。在研修中工作,在工作中研修。
三、研修重点
(一)师德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培养一支受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品德高尚的师资队伍。
(二)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培训。
(三)结合学校实际,与时俱进地进行新教育理念的培训,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四)教科研基本知识、方法培训。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
(六)学生心理辅导培训。
三、研修形式
(一)自主研修:听随堂课(一学年不少于30节)、学习课程标准、撰写心得体会、撰写经验文章、多媒体课件制作等。
(二)专题讲座:推广王堂小学教师论坛,各片区学校推荐教师施行移位讲座。讲座内容为教学实践经验、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及基本方法、综合实践课开展、学生心理辅导方法等。
(三)合作研修:示范观摩、听课评课、校际交流等。结合上级部门相关培训活动做好二级培训,开展示范课、展评课、优质课、专题讲座活动。
(四)技能竞赛:结合全镇实际,开展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三笔字等技能大赛。
(五)专业研修:实践反思、技能训练、论文撰写等。
四、研修内容
(一)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类:学科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现;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组织策略;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等。
(二)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类:教育法规与政策;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心理调适与情绪调控;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评价;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
(三)教学管理与学校发展类:学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学校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校本研修规划与方案等。
(四)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类: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班务管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思想工作及心理辅导;团队活动组织与管理等。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组织,具体指导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进一步明确校本研修工作的岗位职责。
制定科学可行的校本研修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要将校本研修与学校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和年度研修计划。
(三)健全研修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支持力度。
健全校本研修的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加大对校本研修的经费投入,确保校本研修的经费投入,积极为全面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创造条件。
(四)不断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充分发挥指导、评估、考核、表彰的激励作用。将校本研修的过程和绩效纳入全校领导与教师的工作考核、评比、评优的必要条件之一,并采取各种方式合理地实施奖励。
(五)认真做好校本研修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
篇9
【关键词】教师发展;素质提升;校本研究
一、校本研究的思考与主张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创新型人才,这也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共识。因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高水平素质教育的保证,所以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已成为当下中小学教师校本研训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向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提出了新的紧迫的要求,国内对教师作用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对于提高教师素质内涵的理解也在相应的丰富而深化。但是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策略校本研究,在国内北方却相对淡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探究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策略研究将成为本区域教育的一个重要校本课题。怎样才能让中小学教师真正地融入新课改之中,让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原有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以提高本校教师整体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成为我校校本研究的重要任务。
本校教师素质提升校本研究的主张,就是依据本校教师目前已有的业务素质现状,针对教育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针对课程资源学习意义建构能力,针对课堂教学理念与方法等,组织调研选题。在教育信息化应用实践中,包括物化形态的有形信息化应用和观念形态的无形信息化应用,为创构中小学自身素质提升对策和考量机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实践,以有效提高本校(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研究,是研训转变本校教师的业务职能:变教书匠为研究型教师;变权威型教师为引领型教师;变科任型教师为综合型教师;变传统型教师为信息融合型教师。本校教师素质提升策略校本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教师继续教育研训实践的一致性,是指向于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和均衡发展。因此,无论是校本研究还是校本培训,理应关注学校的教学改革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中小学教师是现代义务教育校本建设的主体,同样须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师德素养,因其决定着义务教育的发展资质、办学特色、教育质量及管理水平。中小学教师需求身正学高。只有其自身达到高标准,才能有效用其高标准来培养后代新人;本校教师需求严谨治学,勇于创新;以自己的学识、才能和师德修养来影响一代代后生;中小学教师的劳动成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师资智慧的结晶,且成果测评和专业评价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很难完全科学予以定性量化。由此,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提升策略的校本研究,同样显得尤为重要。
二、校本研究的措施与环节
教师素质提升校本研修对策及途径,理论上追求新见地,实践中追求新举措。具体着眼于五个“落实”:一抓教师素质提升校本研修活动计划落实;二抓教师素质提升校本研修常规管理落实;三抓教师素质提升校本研修考量标尺落实;四抓教师素质提升校本研修要求达标落实;五抓教师素质提升校本研修发展目标落实。
校本研究是解决本校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问题的自主性研究,它与教育经验总结研究和教学课例研究相互结合,构成本校教师素质提升实践(问题采撷、反思诊断、总结积累、反复研修的螺旋式循环)模式。校本研究的第一个环节,是基于学校各教研组自主实践,说明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的基点是各研训小组,其研究应针对各个小组教师素质自身实际,并应以本教研组教师所面临的研训实际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第二个环节,是研究的对象为了本校各位教师,研究内容是本校教师素质提升策略的实施手段和研训实践对策,研究过程是本校教师积极建构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实践模式。第三个环节,是为了教师素质提升创建校本研训特色,提高校本研训质量,提高本校教师专业品位,提高教师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具体表现在三种校本活动形式:一是学校与研训部门一体化素质提升建设活动;二是学校组织层面上主张的素质提升研修活动;三是教师专业发展自觉参与的素质提升学习活动。研究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校本活动形式,针对不同研训内容和任务,不同成果和目标,实施不同的校本活动方式,同时也辅助于校本管理经验总结和教学课例研究。
篇10
一、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内涵与特点
(一)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内涵
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是指在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下,学校基于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自主开展符合学校文化特色的课程改革的发展形式。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是以实现学校创生化办学为内在发展目标,以激发教师变革意识、提升教师变革能力为内在动力,以学校支撑为内在支持与保障。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其课程改革的行为是自觉自发而为,无论是政府部门的行政力量支持,还是研究机构的技术力量协助,都不能撼动学校在课程改革中的主体地位;无论是改革的动力,还是改革的主体都来源于学校自身。只有这样的课程改革才能落实“全球视野,本土行动”课程创新准则,实现可持续的深入发展。
(二)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特点
1.学校有明确的课程发展规划和专门的课程领导机构。虽然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具有非线性、不可预知性的特点,但是建立在课程政策、课程理论、变革理论、学校现状自我剖析、澄清前提下的愿景和战略规划,对于课程改革的设想与实施至关重要;强有力的课程领导机构对课程改革过程的领导、监督、决策、评价作用也不容忽视。迈克尔•富兰认为,“教育变革的五个关键词是意义、一致、连贯、协力、合作以及持续改进的能力。”[2]明确的课程发展规划和有效的课程领导机构保证变革成员间达成改革意义的一致性,凝聚力量、通力协作,共同致力于“大的蓝图”的实现,在加强政策和资源的基础结构建设的同时,持续不断地挖掘目前尚未被利用的内外部改革潜能。
2.学校有自己的校本课程开发,能体现其校本特色。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教师为主体,为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供空间,还可提升教师的课程素养,增强教师的主体参与意识、资源开发意识与反思创新意识。
3.学校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建构者,有明确的课程意识。只有当学校成员怀抱课程改革的主人翁态度,积极吸纳萃取先进的课程思想,成为课程改革的生力军,摒弃单纯依靠外部资源的投入和改善实现课程改革的“拿来主义”,凭借教师成员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自我发展能力和机制的培养与形成,多方面积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提高与持续改进。
4.学校课程改革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和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课程改革带来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观念转变和方法创新;教师对课程改革具有较高和较稳定的认同感;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实施受到学生、家长、社区及专家的赞同与认可;为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二、教师促进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机制
教师与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研究者与决策者的共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的课程认同是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前提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外课程改革的实践不断证明,离开了教师的课程认同,脱离了教师创造性的课程实施,任何“完美”的课程改革方案,都是空中楼阁而已。诚如英国课程学者凯利(A.V.Kelly)所指,教师在课程改革领域发挥着“或立或破”的重要作用,“任何教育实践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负责此事的教师;任何课程改革的努力,如果没有意识到此点,而只是从课程领域的外部进行尝试的话,都注定不会成功,或最多只是一些细枝末节的改动”。[3]“课程改革最想看到的变化是教师对教育本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4]这些思想观念的更新不仅体现在知识观的变化,也体现在教师对自身角色和作用有了新的思考与探索实践。例如,经过课程改革,教师由重视知识点的传授,到关注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状态,注重设计师生互动的情境或契机,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由教师发动的“自下而上”的课程改革充满创造性激情,只有教师带着实践中的困惑和改革热情,积极投身课改之中,他们生成的理念、获取的经验、设计的课程才能广泛扎根于当代中小学之中,形成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趋势。
(二)教师的课程参与是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基础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推动,通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层层传导而到达学校,其优点在于有坚实的政策、经费、人员等做保障。但其挑战在于激发和调动学校的改革热情,提升学校的课程改革能力,让课程改革成为学校的自觉行为。“自下而上的改革在快速普及教育改革理论和推进教育改革的同时,也使改革培训与教师基于自身课程教学体验的现实需要存有距离,成为迫于外在压力的被动参与者。”[5]也就是说,这类课程改革利用政策的力量将教师推到变革的主导地位,但同时也制约教师个体能动性的发挥。[6]为此,学校的课程改革,就成为教师与课程内在关系得以建立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教师主动性地、批判性地、创造性地介入课程运作的决策、设计、实施、评价基本环节,尤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课程的“二次开发”和“动态实施”,创造性地规划与处理课程,结合系统的课程理论,建构符合教师自身教育信念、教育核心价值观以及学情、校情的理想课程形态。教师的课程参与之所以是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基础,其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教师的课程参与是保证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教师逐步掌握课程权利,批判性地选择与解读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实施教学。在选择、理解、再创造的过程中,寻求一条课程实施的“忠实性”取向与“生成性”取向相结合的道路,由单纯的既定课程的忠诚执行者转向实施中的创生者。第二,教师的课程参与有助于形成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在课程参与过程中,教师不断发现问题、自我反思,并基于教育实践问题,结合课程经验、课程理论和对学生的理解重新体认课程的生成和运动过程。第三,教师的课程参与,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教师的课程参与,不单单依据其朴素的课程经验,局限于课程实施环节进行简单的“加工转换”工作,而是在课程运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批判反思与主动建构,从而创造性地规划与处理课程。[7]因此,随着教师参与学校课程改革活动的逐步深入,学校能够结合优势、协调资源、整体规划,有效推动学校特色化发展,学校课程改革走向内源式发展道路。
(三)教师的课程意识是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保障
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基于对课程系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而表现出来的对课程问题的敏锐洞察和积极反应,是存在教师观念层面中或明确或隐含的“课程哲学”,它既包含教师在教育行为过程中的课程观,又包含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方法论,具有个人性、生成性、导向性等重要特点。教师的课程意识,反映了教师解决课程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影响着教师参与学校课程改革的范围和程度,既是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前提,又是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明确的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教师角色乃至教师在教育中的存在方式与生活方式。”[8]富兰认为,一切学校变革的结果和外显形式都只是展露于世人面前的冰山一角而已,潜藏于深海之中的强大支撑则是教师意识层面的变革。如果课程没有进行改革,一切教学改革的效果在刚性课程的制约下都会被制约和消减。只有教师先行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课程意识,推行课程改革,而新课程急需相应的教学改革作为支撑,随之而来的便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相应变革,当教师发现现行的制度与革新之后的方法相排斥,便会引发教学制度和教学管理体制等层面更深刻持久的改革。另一方面,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课程意识逐渐明确、丰满、成熟的过程。相关制度的建立、文化氛围的形成促使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改革,自觉探寻课程意识的发展生成之道。例如,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的“全课程育人”理念,打破学科知识间的界限,从系统化、整体化的角度进行课程设计,教师从关注教学方法的改革,转向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的课程系统意识、课程参与意识、课程控制意识和课程创新意识。因此,学校课程改革和教师课程意识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学校课程改革有助于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反之,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能有效推动学校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合理处理两者的关系能带来双方良性发展,否则导致恶性循环。
三、教师促进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课程身份,为教师参与课程改革赋权
教师的课程身份,是指教师在课程中的地位、角色及相应的权利与行为规范等,要取决于课程改革的制度设计。由国家推动的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与由学校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课程改革,有着不同的制度设计,它们对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身份也有不同的规定。国家推动的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大范围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从国家层面整体改进课程体系,改革的着力点在于制定权威性的国家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进在于吸纳学科专家、课程专家、教师、教育管理者等多元力量参与。因此,在这种国家层面的课程改革框架中,教师的课程身份已经具有了明确的规定性,对教师的具体要求也比较刚性。以我国2001年开始启动的新课程改革为例。此次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定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地方课程;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作为此次课程改革的措施之一,教师的培养与培训问题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专门要求,“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方法。”[9]重视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培养和培训问题,说明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的课程身份取决于教师的课程身份认同。国家课程改革的制度设计,需要教师自觉认同自身的课程身份,真正实现课程身份的转换。长期以来,人们赋予教师的身份是教学身份,“人们把教师当作技术人员———他们熟练地掌握了课堂管理技术,学到了一些传授知识的方法、技能和技巧,但他们只是把在别处发展了的理论付诸实施而已。专家小组拟定课程的目标和理论、研究教材、付诸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加以改正并交付学校实施。而教师只是专家小组和最后接受者(学生)之间的必要的中间人物”。[10]久而久之,这种观念也影响到教师自我的身份认同,把自己看作课程方案的执行者,认为课程开发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等人的工作,在课程改革中产生被动服从的思想。为此,帮助教师正确理解自己的课程身份,建立起自觉的课程身份认同,能够真正促进教师创造性地参与课程改革,实现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专业发展。因此,要转变教师课程身份,需要切实从课程制度设计和教师课程身份认同两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课程制度。学校课程制度是指“在学校形成或制定的,结构严密、相对稳定、体现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参与课程建设的全体人员必须共同遵守的程序、步骤和规范体系,是学校进行课程规划、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与校本教研等活动的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和运行保障”。[11]学校课程制度既要体现国家意志,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也要体现地方特色,落实地方课程,更要彰显学校办学理念,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良好的学校课程制度应该做到: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有刚性,落实地方课程有弹性,开发校本课程有灵性。为此,在学校的课程制度中,应明确教师的课程身份,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赋权。其次,要增强教师课程身份的自我认同。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教师在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也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领导者和开发者。[12]学校需要引导教师基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鼓励教师立足课堂而又超越课堂,帮助教师研究课程标准而又超越课程标准。学校要让教师学会从课程的观点出发来分析所遇到的教学问题,让教师学会运用课程理论来处理教学设计,让教师学会运用课程开发的技能来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因此,通过组织教师参加课程理论学习与学校课程开发实践活动,让教师感受到由此带来的积极变化,其课程身份认同将逐步加强。学校课程制度设计,确立了教师课程身份的合法性;教师课程身份的自我认同,保障了教师课程身份的有效性。我们仍需进一步探讨教师课程身份内容的合理性,即我们究竟赋予教师哪些课程身份。我们将从课程的公共知识属性与个体经验属性两个维度,分析教师的课程身份内涵。就课程的公共知识属性而言,教师的课程身份则是公共知识的代言人;就课程的个体经验属性而言,教师的课程身份则是个体经验的创造者。作为公共知识代言人的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时,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科内容为基础,学会从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角度思考和解决课程问题,注重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加强课程实施的创造性。作为个体经验创造者的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时,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为起点,以所在学校的真实条件为基础,充分运用个体教育经验,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富有个性地推动学校的课程开发。简言之,学校需要在课程制度设计中赋予教师课程身份以合法性,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增强教师课程身份的自我认同,并鼓励教师以公共知识代言人和个体经验创造者两种课程身份,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改革工作。
(二)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供空间
校本课程,又被称为“学校本位课程”,它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充分利用本校的优势资源、意在更好地促进本校学生个性化发展而开发的课程体系。开发校本课程,成为目前许多学校发展的优先选项。我们认为,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具有三大动因。第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在满足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都有局限性。校本课程既能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局限性,更是为进一步满足学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需求。第二,促进学校特色发展。许多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扎根所在社区,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优秀学校文化,形成鲜明办学特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学校。学校优秀文化的传承、学校品牌的塑造,需要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制度化、体系化。第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好地推动教师实现教学创新,真正推动教师角色转变,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三大动因。“随着校本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决策权力日益增强,其角色也开始发生积极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和评价者,成为学校课程变革的主体,在课程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3]马什(Marsh C.)等研究者认为,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他们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将经历六个发展阶段,如表1所示。随着教师参与能力的提高,他们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和程度也必然得以扩大和加强,教师们的课程开发能力也会得到更多锻炼。学校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是决定学校校本课程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是在参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因此,学校需要系统地规划校本课程开发,鼓励更多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让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专业发展,帮助学生个性发展,推动学校特色发展。为此,学校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校本课程开发。首先,立足学校课程改革的整体性,推动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课程改革是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内的整体改革,校本课程开发要置入学校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之中,学校要形成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规划和统一领导。在学校课程改革的整体框架中,要妥善处理三级课程的关系,国家课程是主体,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补充。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基础上的开发,不是另搞一套,学校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但不能淡化、取代国家课程。既要避免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消极无为,更要避免越俎代庖的、非此即彼的开发方式。如前所述,学校执行国家课程要有刚性,落实地方课程要有弹性,开发校本课程要有灵性。将校本课程开发列入学校课程改革的整体规划,并组织教师、配置资源、有序推进。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规划相对应,学校需要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周期性和阶段性,克服急于求成的功利化心态,给教师更多的时间去探索,给教师更多的空间去创新,并给予教师的课程开发以更多支持和保障。总之,立足学校课程改革的整体性,将会推动校本课程的有序推进。其次,立足学校课程改革的主体性,推动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学校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是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优势。因此,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着力点的学校课程改革,在学校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需要充分认识课程改革对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主动以课程改革创造性地推动学校发展。为此,校长应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领导者,带领学校教师研究学校课程改革,带领教师积极投身校本课程开发,让学校的课程改革成为学校整体发展的突破口。为保障学校课程改革在学校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学校内部进行必要的组织变革和体制改革,成立专门的课程发展机构,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配备必要的物质资源、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动提供坚实的基础。只有学校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对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的组织变革和体制改革,主动地、创造性地推动学校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才能持续推进。最后,立足学校课程改革的文化性,推动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门类和课时增减的技术性变革与机构部门调整的组织变革和体制改革,而且是以学校精神文化变革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变革。
学校课程改革是学校文化变革的重要部分,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动,需要学校文化的深刻变革,“要革新,先革心。我们的教育工作不能停留于经验水平;我们的教育科研不能醉心于陈腐观念的炒作;我们的教师进修不能满足于单向灌输的模式,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造我们的学习,改造我们的研修,以便扩大我们的视野,引发新旧观念的冲撞,最终发现新的思维方式,确立新的教育观念。”[14]校本课程开发服务于学校文化的整体变革,更着力于推动学校文化的深刻变革。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既是学校教师坚持终身学习、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又是以学生为本位、不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还是以学校为学习共同体、不断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交流,塑造良好的教师文化,并以教师的人格力量为表率,塑造良好的学生文化,更能从整体上塑造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优秀学校文化。总之,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课程意识发展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发展和检验教师课程意识水平的机会。同时,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学校需要将校本课程开发列入课程改革总体规划,积极推动学校的组织变革和体制改革,并与学校文化变革相结合,以校本课程改革为契机,塑造优质的学校文化,推动校本课程的有序推进、持续推进和深入推进。
(三)开展校本研修,以研究促进课程改革内源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课程研究者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要通过研究来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研究来推动课程改革的工作,研究成为教师开展工作的一种必要方式,成为有效推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依靠研究工作增进自己的创见,这种研究必须是他本人的,因为只有他本人才能找到适当的资料和数据。别人按照自己的经验所说的事情通常对教师有所帮助,但是必须在教师本人所处的情境中经受考验。因为对于这个人行得通的事情,对于另外一个人就不一定行得通。”[10]为整体上促进教师群体开展教育研究工作,许多学校积极开展了校本研修活动,立足本校的教育实践状况,以教师为主体,以行动研究、课例研究等多种方式,研究和解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锻炼了教师队伍的教育研究能力,创造性地推动了学校工作的开展。学校开展校本研修,鼓励教师开展研究工作,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教师研究的性质与特点。教师的研究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进行的,以真实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效果为目的,属于典型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既是在行动中的研究,又是为了行动的研究,行动与研究具有高度内在关联,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教师的行动研究,则是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参与课程改革的行动中进行的。因此,教师的研究工作与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等应该融为一体,“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以整体、根本、开放、创造的态度理解教育、教学和研究,把教育、教学、研究视为教师工作的整体构成,它们原本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将因为与研究融为一体而获得内在的、根本的推动力量”。[15]
换言之,教师既是行动者,又是研究者,是以行动开展研究,以研究促进行动的行动研究者。我国中小学校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形成了若干有效的校本研修方式,包括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个人反思。专家引领提供了一种外部知识和理论导向,同伴互助提供了信息的分享与交流,个人反思则是个人知识的内化和提炼,这三种方式的综合运用与三种研究力量的有效整合,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关键。在实践中,影响校本研修的首要因素即教师的个人参与意愿,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成为校本研修活动开展的首要工作。除了制度建设等外部规定性要求外,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专家引领为教师的参与提供了发展方向和行动目标,同伴互助为教师的参与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情感支持。换言之,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为教师的个人研究提供了团队支持,避免了教师个人在研究过程中的无助感和焦虑感。有调查显示,教师在校本研修中遇到的困难之一,就是获得的专业支持少,以及由此带来的研究性不强,教师的研究缺乏方向感等问题,“从校本研修的‘主体与指导’来看,32%的教师认为,‘教师单打独斗多,专业支持少’……从校本研修的‘组织与形式’看,24%的教师认为,‘学校常规活动多,研讨交流少’”。[16]为此,学校要有效整合校内外各种研究力量,建设校本研修的研究团队,以团队研究带动个人研究,“学校或学院应当变为这样一个研究团体:鼓励人们准备按上述批评的要求进行自我批评,使相互关系不断得到调整。”[10]作为“教师即研究者”观念的倡导者,斯腾豪斯(Stenhouse)思考了几种教师从事研究的方式。例如,教师与同事合作,由同事来观察自己的教育教学,或者教师训练学生来观察自己的教学活动,或者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记录来作为研究的资料等,综合各种研究方式之后,斯腾豪斯建议教师与专业的研究小组进行合作,开展共同研究。[17]明确的校本研修主题和合理的校本研修规划,是达成校本研修成效的重要保障。为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校本研修的主题应该聚焦学校课程改革,尤其是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这项工作的开展,不能停留在经验探索与总结的层面,而是需要以研究的方式,组织教师集体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