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范文
时间:2024-05-06 17:4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农村 基础教育 本土 “离农”
中图分类号:G629.21 文献标识码:A
"Away from Farmers" Values-oriented Analysis
of Basic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HUANG Yejia
(Fac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Rural basic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al educati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to basic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is determined. The first one is far away from farmers, the second one is near to farmers, the third one is neutral.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and disadvantage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oposal to the first on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make the rural basic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more secured.
Key words basic education; rural areas; far away from farmers
价值取向是人的复杂的观念活动,是一种价值选择,也是一种价值预期,决定着人们对事物价值的判断和选择,所以也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向。①所以,要研究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首先应该研究其价值取向。现在学术界普遍存在着三种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包括“为农”、“离农”和“中立”。简而言之,“为农”是指它的基本思想是教育为农村经济服务,为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适用人才。“离农”是指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应该符合城乡一体化的趋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基础教育向城市靠拢,以城市的要求为自身的取向。“中立”思想,简言之便是将前两者的思想结合起来,摒弃各自的缺点,结合两者的优势,使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借助城乡一体化的力量,发展出城乡普遍特色,同时兼具自身独特优势。这三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各有优劣势,本文着重围绕“离农”进行探讨。
1 “离农”取向产生的缘由
一方面,从时代背景来说,我国自古便是一个封建的自然经济东方大国,自从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经有新民主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一直都以农业为基础支撑,农民一直是我国人口数最多的一个群体,农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放在首要位置的基本问题。这三农问题是关系着我国是否能顺利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否能顺利进入社会主义比较发达阶段的中心问题。城乡二元对立结构是我国多年来形成的社会特征,城市是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载体,代表先进、文明和富裕,而农村则在人们心中代表着落后、贫穷和野蛮,城市和乡村构成了两个不同的生存境遇。②人们一心想着农业现代化起来,农民富裕起来,农村城市化起来,才能更好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共同享有社会主义发展成果。
另一方面,从教育改革层面来说,基础教育一直占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基础教育的规范化,才能保证国民教育按照理想中的方向前进。农村由于经济条件一直落后于城市,导致教学资源、教学条件、教学设施、师资设备等方面都远远跟不上城市教育,这就进一步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的状况让人不甚满意,甚至出现了停滞倒退的现象。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的学者们根据这一城乡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提出了农村基础教育向城市靠拢的改革建议。即农村基础教育以城市为中心,为城市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农业和农民进入城市主流文化而不是回归乡土文化的人才。③
2 “离农”取向的劣势分析
(1)教育目标定位扭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带有明显的“工具性”和“功利性”色彩。④在上述两种背景的影响下,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一直以片面追求升学率,特别是升入城市的学校为自己的目标,学生和家长都以“鲤鱼跃龙门”来形象地比喻农村与城市的教育衔接,整个农村教育都以走出大山,走向城市为唯一目的。在这种扭曲教育目的观的影响下,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以城市的教学内容为自身的内容,以城市教育的教学目标为自身的教学目标,日渐脱离了农村基础教育应有的正确的教育观。不管是农村学校还是学生都成为了升入城市学校的工具。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批判过农村基础教育:“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市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⑤这样扭曲的教育目的观,已经背离了国家制定的统一的关于教育目的的界定,将有可能造成基础教育的衰落。
(2)乡土文化的流失。乡土文化,从通俗意义上理解,就是那些诞生于农村的、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如自然嬉戏、民间故事和民间文艺活动等。⑥教育承载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大任务,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内,其相互间的交互作用,都对文化进行着交流、创新、选择和传承等作用。随着“离农”价值观的产生,农村基础教育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趋势,渐渐被大量的城市文化所侵蚀,农村本土文化已经逐渐丧失独立性,渐渐被城市外来文化融合。针对农村的乡土人情不适合城市化的那些部分,无情予以消除;针对农村的传统文化不利于城市化的那些部分,坚决予以压制。在这种来势汹汹的外来文化的侵蚀下,农村的乡土文化已经走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3)农村人力资本的缺失。在“离农”价值观的指导下,农村基础教育为了迎合城市化进程,学习城市基础教育的内容、采用符合这些内容的新方法等等,培养出来的城市倾向的人才进入城市后,很少会愿意再次回到农村,这在一方面造成了农村人力资本的大量缺失。另一方面,由于上述农村本土文化的缺失,导致现在农村教育出的学生,缺失作为农村文化传承人的基本任务,最终有可能造成农村文化断层现象。在农村生存的基本技能缺失,进行农业生产的基本能力缺失,最终导致农村人力资本的缺失。
3 “离农”取向的改进方向
(1)政府引导农村致富之路。大力开发农村经济,引导工业带动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资源合理流动,合理分配。同时,在大力开发本土资源,利用农村优势条件,采用科技开发,科技种植,科技生产,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让农民认识到农村本土经济并不完全落后于城市,意识到在本土进行基础教育依然是有路可走,逐渐使得城市基础教育目标定向的取向转变为着眼于本土基础教育。
(2)开发农村基础教育优势本土课程。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下,为了有效应对城市基础教育文化的冲击,农村应大力开发本土优势资源,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课程特色,构建具有抵抗力的特色教学。同时,不能一味对城市基础教育文化进行抵制,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社会发展必经之路,是必然趋势,所以,农村基础教育应该在积极创建自身优势资源的基础上选择性接受融合外来的文化,进行优势互补,才能在顺应社会发展大潮流的基础上实现自身本土文化的优势发展。
(3)大力发展农村中高等教育。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向于“跃龙门”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农村本土没有足够的中高等教育,故基础教育不得不定向于城市中高等教育的教育要求,从而间接导致了“离农”价值观的产生。政府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同时,也应重视农村本土中高等教育的发展,让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归宿可去,从而进一步挽救农村本土文化,繁荣农村基础教育。
注释
① 韩兴杰.农村基础教育”城市中心”价值取向之检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9.
②③张继洲.“离农”“为农”―――农村教育发展中的悖论[J].当代教育科学,2005(19).
④ 孙扬,朱成科.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1(12).
⑤ 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85.
⑥ 王海燕.农村基础教育城市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
参考文献
篇2
1.认识观的转变
根据体育学科特点,从知识、技术的传授,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情感教育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中,不但要强化体育知识,还要注意社会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使学生的知识达到广、博、精、深,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要教会 学生学会知识、技术、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会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生存。要注 意培养“学是为了用”的观点,努力创设学生动脑、观察、练习、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服务。
2.教师观的转变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因素。在其他学科中,随着学科内容的更新发展,从事这门学科的教师都要进修和培训,学习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如教学论、课程论、教育学、心理学等。然而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却很少有机会“充电”,通常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体育教师,应注重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现代教学手段及教学科研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应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研究,每学期都应写一些科研论文。教师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像心理学工作者那样,发现学生心灵的奥秘,捕捉学生内心的感受,培养 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建立起高尚美好的情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到底是对教 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将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教师除 应注意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专业技能之外,更应该注意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从政治、道德 、知识、能力、心理、审美等诸方面提高自己,使其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成为全能型、开拓型、创造型的教师。
3.教材观的转变
体育教材应与培养学生能力和未来实际需要挂钩,使一些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进入体育教学,删除效果较差的教材,使教学中的体育与生活中的体育更加接近,使教材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让学生能学习和掌握体育学科中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
4.器材观的转变
在体育教学中,器材因素对教学效果、学生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和限制。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改进或变换一下器材的重量、高度、大小等因素,那么教学效果就会绝然不同。如在篮、排球教学中,将篮圈的高度适当降低些,篮球变小些,那么学生就能像美国“NBA”明星那样能扣篮;同样,将排球网的高度适当降低些,学生扣球、拦网效果会更好,战术更丰富。学生既能体验到先进技术带来的 乐趣,又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对篮、排球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在田径项目考核中,选用技评与运动成绩结 合的标准,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重视先进、正确的技术动作的学习,而不是一味地只顾追求运动成绩,而忽视技术动作的学习。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适当降低器材标准,将主要精力注重于学习先进的技术动作,利大于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课堂教学观的转变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然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内容繁杂、时间少,教学过程受到严重的挤压,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因内容膨胀而无法实现目标。笔者认为,想通过两节课来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其实是不现实的,只有使学生注重学习运动技能和掌握练习方法,才是体育教学中最实在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清,就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明白自己是在学习健身方法,还是娱乐活动,还是为了参加比赛。如果各种项目的 内容都要面面俱到地在课堂中完成,那么在目前课堂教学设备的条件下,技术教学仅仅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学生既体验不到运动的充足感,又体验不到提高技术和掌握知识的乐趣,教学容易出现因内容空泛而产生的“游戏化”和“活动化”倾向,很多时候只是让学生参加活动,根本达不到体育教育的目标。
篇3
一、当前中职学生思想特点和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生的价值观主流属于情趣健康积极向上的,精力旺盛、富有朝气、兴趣广泛、好奇猎奇、求新求变,但是由于受多年高校扩招的影响,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在思想行为上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个人价值,忽略社会责任
中职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人生价值取向逐渐功利化,贪图安逸,追求享乐,择业取向偏重于经济利益。重视个人权利,忽视社会责任,重视个人价值,忽略群体利益。缺乏立志成才的人生理想,没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认为自己学习不好,中职生比不上高中生有出息,感到前途渺茫,觉得为国家兴旺、为民族振兴学习奋斗,与己无关,都是社会精英的事情,有自我贬低倾向。
(二)缺少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缺失
中职学校学生大多自我意识强烈,渴望和追求自由,不愿意受约束限制,喜欢无拘无束,有点小任性,比较贪玩好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纪律意识不强。做事情拖拉,缺少计划性,总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有等和靠的思想。虎头蛇尾,没有韧劲和长劲,遇到困难就想打退堂鼓,不为成功找方法,只为失败寻理由,总是怕做不好,怕挨老师批评,怕失败之后要承担责任。有得过且过的思想倾向,缺少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勇于创业的拼搏精神。
(三)孤独脆弱,缺少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中职学生来自离异、单亲家庭的独生子女较多,在成长过程中爱的缺失,造成他们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孤独脆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情绪管理能力较弱。有的自卑怯懦,缺乏自信,怕被人拒绝,不愿意主动与别人交朋友,跟老师、同学、父母的关系也不是十分融洽。个别学生性格急躁,不善于沟通交流,容易走极端,缺少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法制意识淡薄
个别独生子女是被溺爱宠坏了的小公主、小皇帝,从小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无虑的生活,缺少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和培养,重大决定都是父母帮助拿主意,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判断的能力。表现为自私自利,对他人、集体和公共事务漠不关心,于己有利才做,于己无利不做。个别学生缺少感恩意识,认为父母、老师对自己付出的爱都是理所当然的,不懂得尊重和体谅别人,更不肯为他人牺牲个人利益。缺乏对道德行为的正确判断,缺少公德意识,有些学生甚至受家庭环境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盲目地崇拜西方价值观,将金钱看为实现人生价值之尺度,个别人法制观念淡薄,不懂得法律是行为规范的底线,为了金钱不惜一切手段,铤而走险,步入犯罪深渊。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融知识性、应用性、操作性为一体的公共基础课,早在2009年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2009版)》提出要求: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计算机与网络知识同道德及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遵守信息道德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通常把它当作一门纯粹的技术课程对待,单纯的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忽视了人文精神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尤其是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在学生缺乏辨别能力的情况下,很容易被不良信息所诱惑,有的沉溺于虚拟的网络游戏之中,有的贪恋黄色网站,有的利用网络犯罪,这些现象虽然有其他的原因,但是,作为传授计算机知识的教师,教会了学生怎样使用计算机,怎样上网,却没有教导学生怎样科学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没有提醒学生网络世界的凶险和防范,做到防患于未然,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当代中职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社会技术劳动的生力军,他们的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很强,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弱,他们极易受到外来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容易发生价值观偏差甚至扭曲。所以,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融入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提升德育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网络文明修养,促进健康成长都是及时和必要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生步入中职后非常重要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在第一学期,大多数学生都很感兴趣,它教学资源丰富,与各学科知识和综合运用联系密切,教材中既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有向引导,也有高尚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教学资源的广泛性、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教学手段的先进性、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蕴藏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素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不仅有很强的知识性、实用性,而且对学生品德和价值观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适用性。通过教师深入挖掘,精心备课,结合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独特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地融入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使之成为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切实可行的。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环节
(一)教师要成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心人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提升自身素质,成为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楷模,发挥示范、表率作用,以人格力量感召学生。教师要了解当代中职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包涵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硬件知识和软件知识及应用、网络知识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内容,这里面提供了丰富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资源,教师要深入挖掘价值观教育的题材和元素,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方面,使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材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做到教书育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让核心价值观走入学生内心。
(二)课堂要成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既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把课堂作为塑造学生灵魂的圣殿,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上机操作课集中在计算机机房进行,利用特殊教学环境的有利条件,搞好教学设计,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把空洞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通过做中学、做中教,开展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实现师生良性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主动探究的创新精神,培养高尚情操,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实验实训应成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操练场
课程内容的实践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计算机应用基础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多内容需要通过实验和实训加以强化,在实践过程中,不仅接触到现实生活的大量实例,而且通过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制作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文档、图片、幻灯片、音频、视频材料,在学会技能的同时,受到价值观的教育和熏陶。同时在实验实训中引导学生注重细节,注意小节,保持卫生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组织学生参与机房管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四)网络空间应成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渠道
篇4
一、目前的基础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受众是中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儿童,大都处在心智还不成熟的成长阶段。学习知识快,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也特别容易受到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和言论的左右,影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只有紧紧把握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基础教育事业,把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各项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依法治教结合起来,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教育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坚持立德树人,突出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增强服务能力,着力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全员育人。探索建立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践课堂等体验式德育机制,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审视目前的基础教育,虽然随着学校现代化达标的建设,涌现出了一批软、硬件出色的名校和一批重点校,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总体上是满意的,但不均衡的情况依然存在,特别是有些学校在观念、管理、队伍、质量等方面仍然还存在不少差距,有的甚至还比较突出。如,个别学校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学校领导层不讲学习,不讲团结,信心动摇,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不能发挥政治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一些学校的办学思想还不太端正,不按规定开课的问题,随意加班加点的问题,乱招生、乱发资料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还有的学校管理不太规范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学生管理不到位,出现真空,还有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干部教师淡漠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对教育事业缺乏强烈的责任感,歧视后进生、变相体罚学生的问题仍然屡禁不止。这些问题的形成,虽然有各方面的原因,但归根到底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缺失,其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不仅影响了党群和干群关系,影响了基础教育的形象和声誉,而且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发展。如果校长、教师缺乏教育前瞻性,学生自由散漫,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因此,只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自加压力,从严要求,把这些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才能不辱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光荣使命,只有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基础教育的始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提高教育的满意度。
二、在基础教育阶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面对世界范围的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针对新情况,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整个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的形势和严峻挑战。从国际背景看,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我们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某些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对社会的影响不可低估。尤其是青少年的自我约束力还都不是很强,只有学校和教师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氛围,社会的新闻宣传也多及时、全面地宣传报道正确的做法和先进事迹,才能给学生不断地传递成长的正能量,使他们在成长的路上不出现偏差。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强有力的基础教育的有效策略
篇5
一、学校管理改革亟待新课程价值观的厘清
学校管理改革的脚步从来没有也不会停止,因为它是与我国的各项体制改革休戚相关的。经过了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大量的实证研究不断地给教育管理理论界吹来新鲜空气,学校管理改革也由激情时期进入到理性反思时期。
我们知道,目的是指行为主体根据一定需要,借助于价值观念的中介作用,对行动目标或后果的预想。这种预想充分反映主体的价值追求,并能够引导人们按照预想控制与协调行动,来实现其价值追求。那么在教育领域,任何时候,任何团体或个人,共同的教育目的与关于教育行动的独特追求,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目的的不同选择,亦受不同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20世纪以后,随着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教育目的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不管是何种倾向,其共同的目的就是: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等相融相通、相互促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当然新课程改革势必遵循这一目的的要求的。
新课程改革力求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关注人的全面健康地发展,在课程体系中能够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管理平台,体现新课程指导下新的价值体系。
二、新课程价值观的诠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价值观,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与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概括地说,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其根本价值就在于把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置于教育的首要任务,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以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本,达到新课标的教育目的。
新课程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是关注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当我们开始进入科技高度发达的新经济时代,竞争的激烈,使学生们一踏进校门就开始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或是被选,教育目的随之进一步具体化。每一名教育管理者都应该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个体主动、健康发展的能力是基础教育开发人的生命潜能的最本质的任务,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
人只有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创造人生,才会活得有意义、有智慧、有尊严、有深层次的快乐和幸福。[1]而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不断发展,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加之基础教育的本质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形成新课程价值观念体系。新基础教育课程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它的主要内容不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通过教学活动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我们的基础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内容和要求既应该是基础性的,又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新课程价值观与学校管理改革的关系
新课程价值观在课程改革中,特别是学校管理改革中处于核心指导的地位。究其本身来说,它既是新课改“三位一体”中的重要的一个维度,也是教育价值本位的构筑基石,追本溯源,通过层层剥离新课程改革的各种活动行为,新课程价值观自然浮现。课程改革进程中,其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新课程的变化是否有价值或价值大小的观点和评价标准。教育工作者们在理解新课程标准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学生的个体需要的尺度出发,确立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进行相应的教育行为和管理。我们知道,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阶级有不同价值观,同一事物不同人也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训,还是教学体制的改革,凡此种种教育行为的实践,只有与适应时代形势的新课程价值观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的推动学校管理改革的成功进行。
因此,新课程价值观的构建,改变了以往过多强调知识技能的培养的僵化状态,纠正了以往教学实践中对价值观的教育尺度把握不准的情况,解决了以往思维单向渗透的问题,使各个学科从根本上真正有机的结合,促进和优化了课改过程中学生个体个性发展,并糅合平和民主的学校管理氛围,提高了学校管理改革层次和水平。
科学的管理必须以学校为龙头,只有学校的管理者真正动起来,教师们真正动起来,学生们真正动起来,新课程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我们提倡:以学校管理促进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创新学校管理,充分挖掘和开发学校存在的潜力,释放学校生命活力。
目前我国学校管理改革出现两种价值发展方向:一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从单纯的传递教科书上所呈现的现有知识向促进人的主动健康发展转变;二是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从批量生产式的集约化大班教学,向适应个性充分发展的精细化小班教学或个别化教学的转化。[2]鉴于此,笔者认为,学校管理改革必然要遵循这种态势,而新课程价值观恰好也直接表明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这种趋势,这就决定了学校管理改革必然与新课程改革密切相关。没有学校管理改革的支持和推进作用,新课程改革就无法得以进行,即使其价值观再先进,再完美,也只是空中楼阁,无法企及。同样,学校管理改革也必须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倡导新课程价值观,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才能激发教师的课改热情,改进学校的教育生态,发展学校管理的良性运作。
我国的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在不同的地区,包括许多偏远地区,学校管理改革是否能够进一步顺利进行,新课程改革能否完全普及实施,很多人都心存疑虑。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课程以其价值观为纽带,携领学校管理改革,可以较好的改善在我国非知识经济地区的教育状况。只有以新课程的价值观为目标导向,新课程才能在解决问题中前行,学校管理改革才不会在质疑中成为纸上谈兵。
如上所述,新课程价值观核心地位的确立表明:新课改提供给学校管理改革的不仅是方法,更是态度;不仅是树立责任意识,更是树立机遇意识。
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价值观
基于新课程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价值观。其突出特点就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为特色的学校管理。
1.人本管理观
教育的本性是人文的,教育工作的目标是生命的成长,而不是机器的生产、生物的克隆,因此教育管理也必须是人本管理,新课程要求教学要有的放矢,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样,管理是也应具有靶向性,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行为将直接影响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因此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挖掘教师的潜能。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3]学校管理正是围绕教职员工和学生,所不同的是需要更多的责任心和有效的管理行为。它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整体提升,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师生的个性,尊重、发展师生的个性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时代的潮流中生机蓬勃,奋发有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推动社会的发展,真正体现学校管理的功能。
人本管理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服务。承认人的发展能动性,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师生的个性,从生命的视角去确立我们的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法,使学校成为师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摇篮。因此,学校管理坚持人本管理观,必须坚持以下五个基本观点:一是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二是交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三是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四是强调个性发展;五是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4]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教育真正回归到关注人类自身,把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序曲旋律,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突出了对学生主体或教师主体的关注和尊重。学校管理者充分认识这一点,把管理的重心真正转移过来,把人本管理落到实处,积极推行人本管理,有利于学校管理的良性发展。
2.校本管理观
我们研究教育改革理论也好,课程改革理论也罢,其核心都是围绕具体的学校实践,学校在教育中所处的位置使得“校本”逐渐也必然纳入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任何课程改革,若忽视具体的学校实践,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反过来,只有经由学校这一环节才能践其言,成其行。[5]
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问题就在于没有在学校尤其是具体的学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忽视了课堂,忽视了教学,忽视了师生关系的调整等,再好的教育主张都只能是外在于学校的。此外,相对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而言,学校是教育中的正规的、独特的机构,突出学校在各类教育中的作用,把具体的、特殊的学校实践作为具体的操作核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学校是建立以校为本的主体,体现在学校的所有制形式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包括课程管理的其他各个方面,提出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类,其中学校课程在中学阶段可以占到课程总量的16%,这实际上给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契机,也是给校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管理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对于加速我国课程建设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校本管理观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主要包括管理权力下放,自主决策、特色课程开发等,给学校以管理的自,针对学校实际进行管理工作是校本管理的基本主张,让教师参与到校本管理中来,使教育研究成果和新课程改革的真正得以实施是校本管理观的基本命题。校本管理统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是一切校本研究的灵魂和统帅。综合而言,校本管理观是学校管理价值观的首要问题。
3.文化管理观
文化是最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载体,通过文化管理,创造一种自然、民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学校组织氛围,使学校的每一分子都能以学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产生归属感、使命感、责任感。最终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体,即培养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负责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和谐发展的人。[6]教育文化管理不仅仅指知识的传播方式和培养学生修养的目标,还包括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对课程改革环境的关注。教育文化管理理念的提出,意在释放文化育人功能的原动力,以其先进的思想浸润于校园、作用于师生的情感,培养出适应主流社会文化取向的优秀人才。教育文化的提出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取代过去知识育人观念,以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新课程改革。因此,学校应依据本组织的个性特征,因地制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园文化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4.开放管理观
教育本身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有序的管理系统。在学校管理改革过程中,建立比较稳定的社区联系网络和校外教育基地,完善的校内信息反馈系统,形成开放管理的格局,是现代学校必须的外部条件。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日趋紧密,与外部环境的能量交换日趋充分,管理活力更加充沛。
以人为本身就是一种民主开放的管理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管理工作的时代性、实用性、创新性、人文性,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自创性,加强学校的开放管理,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叶澜.“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发展研究,2003(3).
[2]中国教育报,2004-12-20:3.
[3]成达如.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2).
[4]朱永新.教育小品[J].黑龙江教育,2003(27).
篇6
论文摘要:我国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一个人成年后继续学习和从事生产、生活所应当获得的基拙知识和墓本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拙教育要有自身的质量评价体系,高考不能替代基拙教育质量的监浏与评价,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基拙教育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
我国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占据了一个人生命历程的十几年光阴,决定着一个人成年后继续学习和从事生产、生活所应当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决定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价,基础教育必须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
一、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应有之义
关于教育质量,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所持的定义往往存在差异。这种质量观的不同又决定了监测与评价标准的差异性。那么,基础教育的质量应该如何定位呢?必须看到,不论教育目标有多大差异,教育价值观有何不同,都不能否认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核心产出是学生。我国从事基础教育的每一所学校所开展的工作、每一个教师所进行的劳动都是为了保证针对学生而存在的教学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因此,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最终体现于该校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我国制定的教育方针对于基础教育所培养的学生质量是有明确要求的,而对如何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实施素质教育也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根据这种理解,要界定基础教育质量,可能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对于教育提供者来说,教育质量应指教育的成果或结果达到国家教育目标所规定的标准的程度(包括学校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等)。
2、对于教育接受者来说,教育质量应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素质状况,对应于教育目标、要求以及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所达到的程度与水平。
3、对于教育评价者来说,教育质量应指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测量与评价,以及由每一个学生个体汇聚起来的每一所学校学生群体状况的衡量与比较。这种综合测量与评价,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规定与全面发展的要求,应该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水平,而不能只是其中的某一项,比如只考量学科课程的文化书面考试成绩。
遗憾的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少地方的中学对于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对其自身质量观的把握也产生了失误,并由此导致质量检测与评价标准的异化。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各中学都热衷于以高考成绩来评价自己的教学成果与办学成就。每年高考一结束,校与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就开始互相比较“上线率”、“升学率”,比较全省“状元”、“单科状元”、全市“状元”、全县“状元”等等,这些指标甚至决定了校领导的进退荣辱以及对教师的奖励程度。使高考升学率成为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依据,严重地扭曲了中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干扰了中学既定教育目标的实现。
当然,不可否认高考成绩是中学教师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中学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之一,间题的实质在于,它毕竟只是某一方面的成果,仅以这一方面的成就能够反映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吗?基础教育的价值观和质量观真的就只有依附在高考身上才能体现吗?高考能作为对中学和教师进行管理和问责的唯一依据吗?答案自然都是否定的。
二、高考不能替代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价
对于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价当然都要通过一定的测验(也就是考试或考查)来得出结果,才能产生具体的评价标准。但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考试,其特点也不同,所得出的结果也必然不同,最终也决定了评价结果的不同。
高考,全称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这是我国确立的一项专门为普通高校选拔人才而组织的考试。它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形态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就是要把整个考生群体通过这种考试形成必需的、合理的“区分度”,也就是要人为地把考生分成为“三、六、九等”,从而适应高校招生的“分数优先、择优录取”的需求。
这种选拔性考试由于有了“区分度”的要求,对试卷的难度系数以及考生群体“及格率”就有相应的规定,因此根本无法科学地、准确地反映基础教育体系中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学生所具有的实际能力与水平,甚至常常会出现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不匹配的现象。为了达到合理的区分度,许多通过率(或者称之为及格率)高的试题就不宜采用,一般选择通过率为40%一60%之间的题目。中学课程标准规定的一些重要内容,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导致试题通过率会比较高反而难以进入高考试卷。尽管一再强调要依据中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来制定考试大纲和编写考试说明,命题中不能“超纲”,不要出“偏题、怪题、难题”,但是受难度系数的客观制约,不出一些“难题”是不可能的。
另外,众所周知,我国的高考尽管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但至今仍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笔试,所检测到的只不过是学生对学科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尽管兼顾了一些对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检测。但这种检测结果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从而也就难以对一个学生群体进行全面的正确评价与比较。
高考虽然有着这些局限性,但它毕竟是在同一个标准、同一种条件下让学生自主竞争,反映出来的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具有相对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而“公平、正义”又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应遵守的基本准则,所以高考能够获得社会成员的高度认同。再者,从历史经验和现实条件来看,也还没有其它的形式可以取代高考作为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理想形式。所以,尽管高考也招致不少批评,暂时还是不能废除,仍需继续对其进行改革。
然而高考的性质、特点、作用决定了它的考试结果与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应有之义无法吻合,因此绝不能让高考替代基础教育的质量检测与评价。
三、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
“升学教育”既然不是基础教育办学活动的全部目的,甚至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质量观相抵触,高考由于自身的缺点与局限性更不能作为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检测与评价的工具,那么基础教育如何尽快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呢?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不断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教学改革,也始终坚持不懈地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反对把学校的工作绩效和教师的劳动报酬与高考挂钩,但收效甚微。反而出现一种怪象,一方面是口诛笔伐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把追求升学率现象,把互相攀比、互相竞争的压力和苦衷都归究到高考身上,认定“高考”是罪魁祸首;另一方面又把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奉若“神明”,恨不得把它运用到极致,让它产生最大的功效,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紧盯高考、研究高考、应对高考的机制与措施不断健全、完善,以致“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成为长盛不衰的潜在规则,教学研究演变成高考研究,教学质量检测演变成模拟高考。究其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应该是基础教育尚未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
伴随着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取得了不少历史性的成果,但也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即教学改革的长期不稳定性。每隔几年,就推出一轮改革,往往旧的改革成果还来不及总结、稳定和延续,新一轮改革又启动了。在这种不稳定性的制约下,自然无法建立起稳定的质量评价体系,也就不可能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借用“高考成绩”这个很不合理、很不全面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衡量、比较和互相竞争只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当前基础教育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已经到了十分迫切的时候了。这基于以下三点依据:
1、课程改革的规范性。我国已在实施新轮中学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新课改始终秉承这样的理念:教育的成功不仅仅是一张高分数的成绩单,也不仅仅是一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培养一个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因此要从以升学论英雄转到以综合素质论英雄的轨道上来。
新课程标准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国家教育部门管理和评价中学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的依据,也是制定考试评价标准的依据。它确立了一种新型的行为规范并具有法定的性质,必须坚决执行。
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几个方面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了课程的目标,并且对各学科内容领域都有很详细的要求,这就为建立基础教育自身的质量评价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确了具体的规范要求。基础教育必须以新课改为契机,尽快建立自身对中学教育阶段的质量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就其本质特征和基本形态来说,应该与高考完全不同,是一种“水平性”的考试与测量,它应该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纸笔考试外,还要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各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并通过对同一所学校学生群体的分析与评估,来检验和比较学校的工作成果,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真正确立素质教育观念,努力实现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宽厚基础的教育目标。
2、高考发展态势的严峻性。就高考而言,2009年是一个历史性的“拐点”。过去30年来,我国致力于分步推进小学阶段义务教育,初中阶段义务教育,逐步普及高中教育,同时也在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因此,在高中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规模也得到迅速的扩大。以福建省为例,2000年全省考生9万多人,高校只能招收4万多人;而2009年考生为30.5万人,高校则招收22.18万人。同时,还有一个新情况不容忽视,即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之后考生数量却开始减少。根据福建省教育厅教育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福建省应届高中毕业生数达到历史最高峰,从而也是高考考生数量的最高峰,高达32.7万人,同年招生20.13万人;2009年高考考生数在历经十几年持续抬升之后开始出现历史性的下降,比上一年减少2.2万人,但是招生数反而增加2.05万人,2009年的考生数和招生数之间只相差8万多人了。照此趋势发展,今后几年,高中毕业生数还将逐年下降,招生数和考生数将逐年持平。面对这种新的发展态势,迫切需要对高考进行体制性和机制性的改革,否则其也就失去了“选拔性”考试的功能与作用。而这种改革的战略选择,从我国现有的国情出发,比较可行的是实行“高端多元、中端稳定、低端放开”,即把“211", "985”等一批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作为“精英教育”的基地,视为高端,坚持以国家统考统招为主,辅以保送生、特长生等多元化的选材形式,培养国家需要的一流的专门人才;把其他的本科高校视为“中端”,在国家有关机构的指导与规范下,由各省自行组织考试与招生,立足于培养当地社会大量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而高职高专院校则作为“低端”,突出其自身的技能性与实践性,定位于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因而在招生上要“放开”,不能再像现在这样都凭一张文化考试试卷来选拔,应该由高校自主招生,即由高校根据考生在中学阶段的综合素质教育成绩,辅以必要的实践技能测试来选择。届时,基础教育的质量评价结果必定会在高考高招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显然,由这种发展变化了的客观条件所决定,今后高考不可能再像现在这样为中学提供互相比较和评价的某种标准和条件,因此基础教育需要尽快建立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才能帮助推进高招改革。
篇7
一、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问题研究之分析
随着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改革出现了阻抗问题。此时,受改革理论研究问题领域的影响,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和思考有关教育改革的阻抗问题。
从字面上解释,“阻抗”即“阻止”和“抵抗”。阻止和抵抗这个词,所表明的是人们对某事所采取的一种反对策略,即以各种方式和手段,使某事不能发生;或者即使无法使之不能发生,也要使其不能顺利地进行以阻止行事者达到其目的。[1]
西方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存在的阻抗因素,在不同国家是有所不同的,但不管各国存在什么样的阻抗,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共同之处。学者们所总结各国阻抗之因素,可以阐述为如下阻抗因素:权力阻抗、心理阻抗、价值阻抗以及社会阻抗。
1.权力阻抗
改革会涉及人们经济、政治等利益的再分配、再调整,这就出现各种复杂情况,产生了权力阻抗。西方研究者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最大的阻抗来自于教育改革中的利益集团之相互对立,即所谓权力阻抗。各级利益集团(如领导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等)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施加种种影响,抑制或阻挠改革的推进,影响进程和结果。
西方基础教育改革时,教育者的利益与社会其他利益集团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利益有时是不一致的。非教育的利益集团在教育领域中都存在自己的权益,他们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其自身利益会影响到基础教育改革实行的效果。而在教育者集团内部,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者之间的利益也不尽一致。行政管理者往往缩小教师的自主性空间,削弱教师的专业特性,导致教师与其对立,相互指责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问题。另外,学校内部斗争也经常涉及收入等经济问题。由此,当某些教育改革的实施损害或危及相关利益集团时,它们通常会表现出消极或反对的态度,甚至会给执行工作设置种种障碍,严重影响其实现。
尤其要指出的是,任何西方基础教育改革的措施,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最终都要落实到或作用于学生身上,而家长是学生利益的直接代言人,是重要的利益群体。因基础教育改革很少真正能全部放在学生利益之上,教育改革也还需要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及其家长为了自身利益而形成了利益集团,以便为他们的利益而斗争。这也是权力阻抗的一方面。[2]
2.心理阻抗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阻抗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其产生也是极其复杂的。易法建先生在改革心理阻抗研究中指出,个人对改革的心理阻抗,具体表现为个人对基础教育改革缺乏了解或错误理解,存在思维定势,有某种失衡感和不安全感,担心地位,恐惧未来和依赖心理等因素,使其产生阻抗;因经济利益受损或失业,社会群体及历史文化等方面也可能产生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组织对改革的心理阻抗方面,也有组织领导、组织结构、组织资源、经济效益、团体规范和人际关系等影响,这些方面极有可能引起心理阻抗。[3]基础教育改革的所有参与者在面对改革时,总会或多或少地面临心理上的压力。其过程中,主要有认知偏差、习惯心理和不安全感等。[4]总之,基础教育改革引起参与者心理上的失衡和行为上的抵制,他们担心害怕、不稳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心理无法承受,这就在心理上产生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心理阻抗。
3.价值阻抗
价值阻抗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不同思想意识、基本信仰等方面。改革就是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传统价值观念,而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并不是容易改变的,他们不一定适应或认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举措,他们甚至有着与改革相反的价值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改革产生了价值阻抗。
4.社会阻抗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复杂的想象,是理念、政策和体制结构、历史和文化的大融合。基础教育改革本身与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等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社会方面涉及公平和社会凝聚力的问题,也涉及在阶级或种族基础之上建立学校和社区,而且也要考虑人口、社会风俗习惯、劳动力市场、人权观和能力观、法律和性别角色的变化问题,改变教育环境意味着对以上问题的改变。况且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收入和贫困差距扩大的现象,经济上的松绑和结构重组孕育出更大的社会不稳定性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原子化。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很容易出现社会阻抗状况。
二、西方基础教育改革阻抗研究之消解策略
多重阻抗因素对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克服这些阻抗问题,是基础教育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西方一些学者研究了阻抗消解问题,如格罗斯就提出了克服改革阻抗的模式概念,它强调改革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清楚地意识到改革引入前的各种抗拒,对于成功的基础教育改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5]又如库尔特·列温提出了“力场分析法”,他认为,任何改革都会有两种力即支持改革的动力与反对改革的阻力起作用。“力场分析法”就是对所有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每一因素的强度,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逐步减少并消除其阻抗。针对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阻抗因素,为了克服其阻力,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更好效果,一般可采取以下消解策略。
1.消解权力阻抗之策略
领导—阻抗指导模式是这一阻抗消解的策略。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动、组织实施和组织化或拒绝阶段这三个连续的阶段里,政府应考虑各利益集团,加大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投入,消解因经费不足和失衡给改革带来的阻抗;在充分利用市场手段筹集改革经费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建设具有科学、民主、服务型的教育行政体系,来化解利益集团给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阻力;设立领导和决策咨询机构,利用集体的智慧作出正确的决策;开放信息公开、传播渠道,保证决策的民主、合理、科学;下放领导和决策权力,赋予学校、教师更大的自;以学生的利益为重,考虑学生和家长的要求,使这些阻抗因素减少或消除。
2.消解心理阻抗之策略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人们会对未来的工作内容、经济收入、能否适应等表示担心,由恐惧发展成为反对改革。要消解心理阻抗,就要改革消极的观念、习惯、传统并建立起新的观念和社会心理定势;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兴趣和心理情绪,不失时机地进行心理调适,从而使人们欢迎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鼓励人们参与并制定一系列的鼓励政策,运用政策导向作用来鼓励其参与改革,吸引他们对教育改革的关注与支持;让人们对改革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将其合理成分吸收到方案中,使改革成为他们自己的事情,而不是领导从外部强加给他们的任务,从而使他们关心改革、支持改革,消解心理阻抗因素。
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 基础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005-0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近年来,教育部对中小学基础教育全面推行按照《科学课程标准》进行改革,新课程的轮廓已大体趋于清晰和稳定,它是在教育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任务、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创新。但这种改革决不是孤立的,它与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改革密切相连,因此认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1 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基础教育的改革是多方位的。首先,基础教育的改革重构了基础。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的结构也要完善。现阶段,在基础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简单地强调知识基础是不够的。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含义,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其次,基础教育的改革突出了素质教育。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突出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质、科学素养等等。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培养学生在现实的基础上构思未来。使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探索未知的方法。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以及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伦理观。第三,基础教育的改革要面向现代化。课程的内容要充分地反映时代的特征。在信息化、全球化、国际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课程内容的选择,使学生立足眼前,放眼世界。既秉承传统,又反映现代,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的。第四,基础教育的改革强调多方位的交叉综合。首先是培养目标上的综合。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高度、新境界、新要求,要求教育把思想道德素养作为核心,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着力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是对人才培养的高度综合的要求。其次是要实现内容上的综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实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明确提出要开设“科学”、“历史与社会”等综合课程。当然还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研究性学习就是这样一种具有综合形式的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的差别,研究性学习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个性成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出发,充分体现创新性学习、多样化和差异性学习、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以及互动性合作学习的特点。
2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与特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相连,高等院校不但肩负着为国民经济服务的任务,同时还为基础教育提供师资,因此,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形势,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充分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以我为本,博采众长。逐步改造中国固有的教育体系,努力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性转型,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制,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完成大学本科专业知识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遵循学科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训练、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体验、启迪教育智慧与端正教育思想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加强大学本科阶段的文、理通识教育,使他们具有厚实的文、理各学科专业知识及人文和科学素养。同时,在课程设置、学位论文撰写等方面体现不同的培养要求,强化其教育教学的专业性,使准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学生在毕业时具备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等综合性的职业素养。
(2)优化学科结构,从当前高等院校的实际出发,参照国内外大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调整学科布局优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体结构,形成以专业教育为主干,以通识教育为辅助的相融相谐的学科群;优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具体学科结构;优化特定专业、学科结构,使之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3)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应遵循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紧密结合、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启迪教育智慧与培育教育价值观紧密结合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专业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科学设计并建立课程体系。一方面,科学论证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在夯实学生文理各学科专业基础的同时,科学设置教育学类、心理学类、信息技术类、科研方法类和教育实践类的教育专业课程,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为从事基础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充分重视本科教学实践科目的学习和考核,加强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特别注重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采取不同的教学实践方式,加强双语教学、微格教学、毕业设计、综合设计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训练,重视到中小学教育实习的实践机会,为基础教育输送高质量应用型的骨干教师。
3 结语
国家振兴,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具有百年传统的中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究竟何去何从,迫切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以新的战略思维,作出恰当的定位。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的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本陆.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争鸣.湖北教育,2006,11,8-13.
[2] 屠莉娅.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国情的适应与创造.全球教育展望,2007,8,20-25.
[3] 丁邦平.以学习性评价促进探究式教学.科学课,2007,5.5-6.
篇9
【关键词】基础学校 品牌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44-02
在西方国家,基于他们对企业品牌建设起步比较早,在西方国家的中小学里,关于品牌形象塑造的CIS理论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还有很多加强危机管理,注意品牌的维护与创新的理论如:“校本管理”、“高效能学校”、“学习型学校”等,其主旨就是为了让学校拥有更多的自,准确定位,办出特色,提供社会更加满意的教育,这与创建学校品牌是一致的。[1]
在当前中国的教育中,学校品牌的研究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学校品牌建设还存在着如品牌意识淡漠、品牌内涵空洞、品牌规划混乱、品牌管理荒芜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国内的一些有关学校教育品牌的研究还存在质揭示少、个案剖析少、教育理论运用少等弊端,对学校品牌建设的指导意义较弱。[2] 总体来看,我国的学校品牌研究和建设才刚刚起步。
一、基础学校品牌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创建品牌、推崇品牌是当前市场经社会中竞争现象的表象之一。当今的学校教育必须符合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家长对学校的选择更加多样,与此同时教育供给的方式日趋多元化,创建学校品牌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现代学校正经历着一个从单纯的学校管理转向先有“学校经营”再到品牌管理的过程。塑造学校品牌己经成为学校赢得家长、学生、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一)基础教育学校品牌建设可以满足社会及广大群众的需求。随着社会市场化进程步伐的迈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对教育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同时对学校选择的自和自由度越来越大。家长和学生对品牌学校的向往,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就使得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及其品牌学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二)基础教育学校品牌建设可以满足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求。我国的教育正因为市场机制、效益机制、竞争机制的引进和发挥作用,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教育的发展正在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基础教育学校要不断创新,要追求卓越,而品牌建设就是很好的改革创新、塑造特色的过程。品牌学校在当前办学条件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成为了学校赢得家长的认同和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三)基础教育学校品牌建设可以促进学校科学化发展。以我国教育的现状和实际来看,基础教育主要分为这样几种情况:原有的薄弱学校需要通过借鉴其他品牌学校的经验,进行升级变革,跨入品牌学校的行列;一些老资格的品牌学校,需要进行重新的诊断,只有不断发展创新才能做到与时俱进;而那些新起的民办学校,则需要通过树立品牌来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 (四)基础教育学校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学生素质。面对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新理念、新思想,学校必须有自己智慧的选择,必须有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理解与把握,必须有自己科学的思考和实践,形成自己稳定、专有的办学品质特性。品牌的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强大而丰富的教育力量与资源,师生置身其间,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中,心灵得到陶冶,行为得到规范,素质得到提高,相互之间产生正强化,一所名牌学校本身对教师与学生就是一种教育,品牌就是资源。[3]
二、基础教育学校品牌策略的实施
(一)转变教育管理观念,树立学校品牌意识
基础教育学校要找准品牌定位、树立共同愿景,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转变管理哲学和思维模式至关重要。应将学校视为是由具有丰富个性的群体有机组成的。因为教师们“觉得自己属于一个充满意义的整体,可以通过自己的贡献来实现所追求的价值。[4]学校品牌建设的核心所在就是学校中人的价值观念。作为学校品牌管理者,首先必须具有科学而有效的教育价值观,并帮助广大员工在共同愿景的凝聚下,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一所学校“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按照一定的教育尺度来衡量办学效能,这种尺度就是育人”。这不但要求着眼于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充分、全面、多元、终身发展,也要求学校组织中,每位教职员工的发展。通过学校文化的提升,树立育人的核心价值观,学校品牌的定位才真正符合教育的本质。
(二)建立学校品牌管理体系
学校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为了保证能够对学校品牌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有序地实施,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建立健全品牌管理的机构和政策措施。学校应专门设置品牌发展和管理机构或人员,或由相关部门兼任此职责,具体负责品牌塑造相关事宜。包括品牌定位的策划、品牌形象的推广传播、品牌策略实施过程中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和沟通交流,以及与学生和家长及外部的沟通交流等。学校品牌的建设还需要相关政策措施来保证。把学校的总体管理措施和学校的品牌策略相融合,制订出有利于品牌策略目标实现的相关政策、制度和措施。如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师管理措施、学生管理措施、对外沟通措施以及激励措施等。
(三)建设一流教师队伍
无名师则无名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基础教育品牌创设的保证。从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经验来看,没有教师的发展就不会有课程的发展,另外,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所以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这不仅仅体现在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更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性格特征等方面。一位好的教师,其独特的教育方法、创造性的教学思维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他所传授的知识。所以加强品牌教师队伍建设是形成品牌学校的必须。
(四)完善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永远摆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也必定是学校品牌的基础,学校就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而学生素质就是学校“品牌”的代言。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合格人才是教育品牌的核心和根本。教学质量是教育品牌的核心,学生素质是教育品牌的基本要素,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并及时输送到各个就业岗位是打造教育品牌的根本。所以,必须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打造教育品牌,不论对学生教育培养的目标、内容、机制、方法、措施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进行优化规范,都应该率先形成先进稳定的教育培养模式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五)建立学校和学生、家长、社区优质关系
品牌管理专家认为:“品牌管理的全部在于和消费者建立关系。” 目前,我们最需要的是一种突出精神内涵的新型学校文化,这种文化应该是建立在广泛吸纳学生文化,积极关注社区和家庭文化,全面应对网络文化的基础之上。这种新型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涵至少包括:理解、探究、反思、协作等。学校和学生、家长、社区的关系是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学校品牌竞争力,增强品牌影响力强有力的手段。基础教育学校应根据自身在目标市场上的定位,从社会公众角度对自身形象进行设计、规划,使之符合社会公众要求,并积极利用各种传媒向社会公众介绍学校动态和重大举措。
(六)建设独特学校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的郑金洲教授曾经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世纪走向》一文中谈到,新世纪基础教育的走向之一,是“走向文化”。从这一点可以看得出来,文化对于学校的发展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学校文化建设涉及到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避免表面化和功利性。表面化主要是指有些学校为了体现文化建设,就只在学校的环境布置和硬件设施上下功夫,错误地认为满墙的字画就是文化的表现。功利性则是指学校只是在做表面文章,目的是为了应付上级管理部门的检查,其自身的文化建设根本就是杂乱无章的。
基础教育的根本宗旨之一就是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终身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基础教育改革既要解决数量与规模的问题,又要满足受教育者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就是既要“有书读”,又要“读好书”。基础教育学校的多样化,也必然引发基础教育竞争的激烈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基础教育学校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并认真审视其品牌管理策略以更好的实现基础教育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匀德明.学校品牌概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第28页.
[2]吴杰.学校品牌塑造之策略.[J].科教文汇,2007,4.
篇10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生命教育;自我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276-02
人的一生中,生命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大学生轻视生命的事件足以表明当代大学生缺乏正视生命存在的思想道德修养,而视他人或者其他生物的生命于不顾,任意践踏和祸害生命的行为恰恰证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思想道德修养缺失。寻根教育思想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思想修养关系到其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层面的辅佐教育,但就其根源是其个人思想行为在左右其行动。一个人生命的存在,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就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生命存在价值,就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和有义务尊重别人,也应该重视自己的生命存在价值和重视别人以及其他生命的存在价值。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从人的生命存在价值来教育大学生,增强他们对生命予以重视的意识,提高他们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一、生命价值观教育在大学中进行的必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们思想修养和增强他们法律意识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每个高校必须予以重视,同时更应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学会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学会尊重他人生命的重要教育,真正理解生活的意义,实现大学生人生信仰为教育目标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注重培养大学生独立的人格和健全的思想修养。现阶段在高校中进行生命价值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因素。
1.现行的高等教育弱化了生命价值观教育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大学生人文素质偏低、学术视野变窄、学术基础薄弱、功利主义偏强以及学生个性发展不足等情况。高等教育产业化使生命价值教育出现边缘化趋势,从而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教育改革中步履维艰。以人为本来探索生命的价值所在这一理念被很多大学生当做一种可有可无的教育理念,因此自然而然地淡化了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和重视度,这就给大学生无视自己以及他人生命的危险行为埋下了伏笔。
2.当代大学生越来越明显的功利取向弱化了生命价值观
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物质条件高度丰富化的今天给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以极大的诱惑力。这些物质文明迷惑了大学生纯洁的思想,使大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有所改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来武装大学生们的头脑,运用生命价值观来教育和辅导他们,把他们引导到正常的思想轨道上来。
3.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基础教育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没能相互协调
当前不少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重在理论教育,而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却偏少,没能真正达到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学校应专门开设实践教育课,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达到德育与智育相互发展,相互促进。那么,高校应充分把生命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之中,并要求大学生们进行实践学习,辅之以实践教学,并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课和实践课都纳入学分考核之中,同时更加重视生命价值教育的考核。这样,更有利于增加大学生对生命的珍惜程度和提高大学生对自己、他人生命重要性的认识。
实践教学的开设,使大学生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同时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生命存在的现实意义。学习和实践生命价值观,使大学生学会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更加去热爱生活,更加热爱和珍惜生命,能够拥有健全的人格,从而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如何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
1.注重人文关怀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实质
人文关怀教育主要是增强大学生自我生命关怀和对他人生命的关怀,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什么样的关怀使自己能够长大成人,自己该怎样去生活,该怎样去茁壮成长,自己该怎样去感恩这个世界,自己该怎样去感恩他人等。从人文关怀教育这一教育中使大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爱,去主动肯定、接纳生命,珍惜亲情、爱情、友情,对世界充满爱心和同情心,努力去关怀与爱护生命,从而使大学生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对生命充满感激的情怀。他们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还会更加珍爱自然界中所有生物的生命。
2.树立生活的信心,拒绝悲观感
综观多件大学生自杀事件和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大多数是对生命产生厌倦感,感觉到生与死没有什么两样,从而对自己和周边的环境失去了信心。而生命价值教育就是通过讲授生命科学和医学的相关知识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真正意义,让大学生了解到生的难能可贵和死的必然规律,端正了大学生做人的态度,对生命的认识感化了大学生的心灵,明确人生的目标,找准发展的方向,使大学生认识到人的一生即使不能像大江大河那样汹涌澎湃,也要像小溪那个清澈透明,故而找到自己心灵的一个美好的归宿。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