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习安全预案范文

时间:2024-05-06 17:4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顶岗实习安全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顶岗实习安全预案

篇1

一、女护生实习期间加大安全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安全工作是一项常态化开展的工作,需要教育者不断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女护生进入实习后如果得不到及时跟进,很容易导致安全意识逐渐淡化,疏忽一系列安全问题。事实证明,女护生在校期间大量时间忙于专业学习,受外界影响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大大降低,加上在校期间教育者不断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及帮助,避免了很多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进入实习,思想上放松了,时间上宽裕了,如果因安全教育管理跟不上,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势必影响正常实习,损害学校声誉。

二、女护生实习期间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

扬州职业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目前共有集中实习点24个,遍布全省各县市区。近年来通过对实习点的调查走访,我们发现各实习点上不安全因素颇多。

1.因住宿引起的安全问题。

女护生所在各实习点,住宿情况大致分为四类。一是有的医院不提供住宿,需要学生自己解决住宿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女护生为了上班方便,往往就近在医院附近合租一套房子。有时因考虑到经济问题,租的房子比较老旧。如我院11级女护生所租房屋与楼下住户发生过冲突,起因是下水道老化引发了淹水,漫到楼下住户家。本应该是房东出资解决的事情,但是由于实习女护生维权意识不强,只得自己出钱解决问题。二是有的医院虽不提供住宿,但是却帮助学生租房。这种由医院方出面,租的房子都比较不错,不存在偷窥、偷盗等不安全隐患。三是有的医院提供住宿,住宿区就在医院内部,但是由于提供的宿舍楼一般比较矮,最多三层楼,容易被人偷窥。由于医院内部人员流动性大,有时也会发生内衣裤被偷、财物被偷事件。四是在扬州实习的女护生,统一安排在原扬州卫校旧宿舍楼住宿,宿舍条件艰苦,如果没有专人看管,女护生在宿舍内私拉电线,违章使用电饭煲、电水壶等大功率电器的情况就会突出,用电安全受到威胁,易发火灾。

2.因夜间上下班引起的安全问题。

女护生顶岗实习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医院上下班制度,工作特点就是三班制,夜间上下班是正常现象。夜间灯光昏暗、有些司机酒后驾车、一般不法分子都习惯选择夜间作案等特点,使女护生在夜间的交通安全、人身安全、财物安全都会受到严重威胁。去年12月份,12级实习生孙某晚上10点下班回宿舍的路上被人跟踪,后来躲进超市向朋友求救,最终躲过了一劫。

3.因网络交友引起的安全问题。

有些女护生在实习期间每天完成正常的实习后,会有较多的业余时间,有时会感觉无聊乏味,渐渐喜欢上了上网。有些女护生将上网聊天当成一种感情的寄托,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由此带来身心上的伤害。我院11级某女生在实习期间因感到孤独失落,学会了上网,与某男见面,网恋半年后发现其各种致命弱点,提出分手,后来不断受到男友及其家人的骚扰,忧心忡忡,情绪极度低落,心理极度脆弱,一度患上了抑郁症,产生了自杀的想法。有些女护生想在经济上实现独立,减轻家庭负担,学会了在网络上帮店家刷信誉,殊不知这是违法行为。一些不法分子掌握了她们的心理,对她们实施了网络诈骗,少则几百,多则上万。

4.因饮食带来的安全问题。

我院每年有几十名女护生在家乡自己联系了实习医院,她们一般在家用餐。集中安排实习的女护生一般选择中午在医院食堂用餐,晚上则选择在宿舍门口小摊贩买零食、在大排档小炒、在小饭馆点餐、在宿舍内点外卖等方式解决就餐问题。在家用餐、在医院食堂用餐基本能保证饮食安全,而选择其他方式的往往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容易出现食物中毒,损害她们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后续实习。而在宿舍内点外卖还容易引狼入室。前年3月,10级学生赵某某在宿舍内点外卖,外卖人员见其房内只有一名女生,欲对其实施,还好被回宿舍的同学撞个正着,经过同学大声呼救,犯罪分子落荒而逃,赵某某得救。

三、做好女护生顶岗实习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对策

1.多渠道搭建安全教育平台,加大在校期间安全教育力度,促进女护生在校期间就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①新生入学教育平台:在新生入学之初,将安全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方案》中,邀请学校保卫处领导作《安全知识教育讲座》;医学院党总支书记和全体新生面对面畅谈安全知识。根据近年来遇到的一些突发事件,仔细分析原因、总结教训,通过发生在身边的鲜活生动事件和案例,向学生强调安全工作的意义、重要性和紧迫性,向学生介绍如何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的能力。举办《魅力女生》讲座,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师为女生从医学角度强调女生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爱护自己,保护自己,始终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自信;邀请医学院校外合作医院主任医师主讲《女生青春期生理健康知识》,从全新的视角讲述青春期发育、青春期心理特征、青春期常见心理困扰及疏导、生理卫生保健、避孕的原理与方法、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等方面的知识,给全体女生上一堂生理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女护生正确处理和异性之间的交往,鼓励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②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平台:每年初,医学院都会制定下发《医学院关于安全教育常态化开展的通知》,各班根据要求,全年经常利用班会、团日活动等平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安全知识的探讨中来。如该院护理124班组织召开《安全在我心》主题班会,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创作自导自演小品,通过生动的表演,直观地展现了女生遇到各类安全受到威胁时的应急处理方法。活动形式、内容和效果均受到了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学工处、团委等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③学院网络平台:主要是利用医学院网站、班级QQ群、飞信、微信等网络媒体,普及女大学生安全防范知识。④实习动员大会平台:这是女护生下实习点前重要的一次集中性安全教育大会,在这次会上着重用多年来实习期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学生,提醒大家注意饮食安全、交通安全、财物安全、人身安全等,教会大家在遇到偷窃等突发事件时,首先应学会保护生命。

2.成立培训一支安全教育管理专业化队伍。

想把安全工作抓好,必须有一支好的管理队伍。女护生下到实习医院后,如果仅靠一名分管实习的领导和一名配合做好实习工作的老师,对实习生进行教育管理,力量是明显不够的。为此,学院还注重调动发挥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关工委队伍、教师党员等人员的积极性,主动争取医院带教老师的帮助,随时掌握女护生实习期间的状况。队伍组建后,要对他们进行安全知识的专业培训,促进他们熟练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国家安全知识,文化安全教育,网络技术,防火防盗防身等技术,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保证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分批定期组织大家深入到各实习点检查安全工作,听取各医院护理部带教老师的意见反馈,及时解决女护生的实际困难和心理诉求。对梳理出来的安全问题及时向女护生进行通报和说服教育,确保了一些安全隐患通过人为干预得以化解消除。

3.实现实组长等学生骨干与老师的信息互通,确保实习期安全工作常态化开展。

女护生进入实习点后,学校由于人力物力原因不能保证天天安排老师蹲点陪同女护生实习,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实、小组长、学生干部、预备党员等学生骨干的重要作用。她们既是信息的传达者,更是维护实习点安全的得力助手。她们在进入实习点前,我们即对其进行安全知识专业培训,提高她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首先,进入实习点后,要求她们通过QQ、电话、短信实现与老师之间的信息互通,每天晚间向专职老师汇报实习点当天发生的事情。如遇突发事件,则随时向老师报告。其次,要求她们定期组织全体实习点女护生集中学习,宣传安全知识,交流学习必要的自救、自护知识,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有效地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再次,对于女护生较多的实习点,要求学生骨干利用业余时间经常性地深入各住宿区域检查安全状况。一系列措施保证了安全教育在实习点仍能做到经常进行、经常落实。

4.家校院三方联动,共同关注个别心理障碍学生。

个别有心理障碍的女护生进入实习点后,要对其进行跟踪心理辅导,继续为她们排忧解难。她们往往由于工作负荷大,有些带教老师比较严厉,因工作失误导致病患及病患家属责骂等因素,容易加重其心理障碍。因此,在护生正式实习前,学校要将梳理出来的这类护生名单提前报告给医院,邀请带教老师关注其心理,采取鼓励式带教,多赞扬多肯定她们。要求护生家长能够陪同实习,照料其起居。对于心理障碍严重者,要暂停实习,要求家长将其带回家进行专业治疗。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 顶岗实习 劳动安全 保障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自2012年我院与武汉铁路局开展“双主体”联合办学合作,创造性地开启了“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新模式。通过开展“双主体”联合办学合作,提高了企业参与办学的主动性,拓宽了学校的办学渠道,深化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毕业生就业岗位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之间的零接口。

机务检修顶岗实习是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双主体”联合办学合作,各项教学目标得以贯彻和实现。在将近一年的实习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的将会遭遇若干意外事故风险,通过学院、企业、实习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切实防范各种安全隐患,保障了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各项正当权益,提高了办学质量和效率。以下着重对实习过程中的劳动安全隐患和特点进行分析。

1“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机务检修顶岗实习的劳动安全隐患和特点分析

1.1实习学生的身份明确,但与实习单位之间双方的权利义务在施行过程中不明确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双主体”办学模式下,学校与实习单位都具有教育主体的身份。学生与学校签订实习安全协议,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安全协议和师徒协议,实习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层面既是学生身份,在实习单位又是徒弟身份。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指派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实习学生的日常管理,实习单位指派师傅指导实习学生的实践学习和劳动。从原则上来看,学生参与生产过程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从事没有安全影响的劳动,学生的劳动安全至始至终是在师傅的监督和防护之下得到保障的。

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定位仍然是学生。然而,从实质上来看,学生与实习单位存在劳务关系,学生在实习单位有劳动的义务,却无法正常享有相应的权利,尤其是对于实习学生的劳动安全保障必然在相应的层面上产生一定的缺失。使学校、学生、实习单位都处于尴尬境遇。

1.2机务检修过程中大量大型设备拆卸、安装、移动过程中带来的安全隐患

由于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整车重量在138吨(无配重)~150吨(加配重后)之间,属于超大型设备,机车各部件的体积和重量是可想而知的,其检修设备大型化是必然的。检修车间天上装有300吨起吊天车、组装库厂房起重设备,地面装有:电动升降平台、旋转式电动转道机、地坑式驾车机、移车驾车机、镟轮机、大型冲床、钻床、大型探伤和清洗设备等,另外,还有车间内转运设备以及电力机车本身的移动等。大功率电力机车在利用以上大型设备拆卸、安装、移动过程中,要求严格按照作业程序进行,安全防护措施得力、得当,配备的各方面作业人员、作业设备、作业工具等必须齐备,且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与其它作业不得相互干扰、影响,在这样严苛的条件下,得以保证电力机车大型设备拆卸、安装、移动作业高效率、高质量、安全地进行。上述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给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1.3超任务量带来的安全隐患

机车检修任务量随运输任务量的变化呈季节、年度不同而变化,当机务检修任务量井喷式增长等因素出现时,会对检修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程序、作业工具、安全监督人员、安全卡控措施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冲击,本身所具备的机务检修作业完整体系将会因为哪怕很小的一个环节而受到破坏,从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2机务检修顶岗实习的劳动安全保障措施

2.1“双主体”之下,学生身份模糊,有待于固化,利于切实保障学生权益

“双主体”办学模式之下,无论从任何角度看,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定位仍然是学生。仍而,从实质上来看,学生与实习单位存在劳务关系,学生在实习单位有劳动的义务,却无法正常享有相应的权利,尤其是对于实习学生的劳动安全保障必然在相应的层面上产生一定的缺失。实习与劳务关系有待于细化,签订实习协议、实习安全协议、劳动协议和劳动安全保障协议是约束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的必由之路。

2.2师徒制,责、权、利有待于制度化

学生进入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安全协议和师徒协议,学生参与生产过程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从事没有安全影响的劳动,学生的劳动安全至始至终是在师傅的监督和防护之下得到保障的。师傅对学生负有保障劳动安全的责任,有指导和管理学生劳动的指挥权,师傅对此可以获取相应的利益,“师徒制”相应的制度应该固化。

2.3监察与上报机制

学校、实习单位等各级主管部门定期进行顶岗实习巡查,便于督促安全管理和发现各种劳动安全隐患,上报机制有利于及时、有效地进行学生劳动安全事故处理,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使安全事故损失最小化。

2.4安全分析研讨会

学生发生劳动事故之后,应该组织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师傅、学校相应部门领导、车间领导、实习单位相应部门领导等参加安全分析研讨会,充分展开研讨,分析事故的原因、责任、处理办法、整改措施,得出切实得力的安全防范措施。

篇3

关键词:顶岗实习;问题;学生;职业学校;实习单位

中图分类号:G424.4文献标识码:A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是在完成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校内专业实训以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它是学生将专业课程内容由理论到实践系统转化的过程,目的为学生实现在学期间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 使学生快速树立起职业理想,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 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毕业后顺利就业、尽快适应并参与本行业职业岗位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它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2+1”教学模式),多年来,通过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拓展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管理等办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近年来,我们通过调查发现,顶岗实习学生离职换岗现象严重,管理难度加大,稳定性降低,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个别学校还发生了学生在实习中出现违法犯罪或者意外死亡等重大事故。不仅对学生本人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对学校发展和社会稳定也有极大危害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生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找各种理由借口离开实习单位

1.是心理不适应:新环境新的生活,遇到新的困难没有及时疏导,无助感增强。

2.是工作不适应:缺乏工作经验,技能不熟练,怀疑自己的能力,畏惧眼前的工作。

3.是人际环境不适应:与企业职工人际关系不协调,封闭自我,感觉独。

4.是身体不适应:工作中的强度相对学校生活来说较大,体力不支,饮食不适

应,出现身体疾病症状。安逸的校园生活与企业工作相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这使学生厌倦甚至抵触。

5.是企业待遇不平衡,存在用工问题,待遇低、劳动强度大、日工作时间长,

双方满意度不同。

(二)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缺乏国家配套政策制度支持,增加管理难度

目前国家许多具体的关于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配套规定和政策尚未出

台,在没有政府明确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学生走出学校牵涉到学校、指导老师、

学生、家长、企业多方利益,当出现利益冲突时,很难找到具体的政策依据。

2.家长对顶岗实习了解不深,缺乏有力支持

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要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在外实习浪费了学

习的时间,而且在外工作工资低、劳动强度大,孩子年龄还小,尤其,一听孩子打

电话回家抱怨实习的辛苦,就心疼的不得了,找学校找老师,请求批准孩子不实

习,继续读书深造。还有的家长但心孩子的实习安全难保证,也不支持习。

3.实习点分散,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目前的招生规模下,已经不可能实现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同在一个单位实习了,再加上目前学校,家长,学生本人都参与联系实习单位,使实习单位地点分散严重,虽然现在可以借助电话、电脑、邮件等现在通讯技术进行交流、联系,但仍然存在局限性,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只能是巡点或者是远程指导,很多时候并不能很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三)实习单位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学校和企业是不同的社会机构,各自的运行规律和追求目标不同。

学校以育人为主要目的,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不同的目标会使双方在许多方面的认识出现偏差,甚至产生矛盾。如:学生的实习补助问题,工作时间问题,加班工资问题,学生食宿问题等等。

2.实习期间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实习单位安全设施不健全,学生上班期间出现安全事故;第二,实习单位疏于管理,学生上班以外在厂区或在社会上发生安全事故。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正常的顶岗实习秩序,不仅会给实习单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可能给学校带来许多麻烦。严重的会影响校企合作的正常运行。

二、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几点对策和改革思路

(一)慎重选择实习单位

1.要慎重选择实习单位。学校在安排实习单位前,一定要亲自去实习单位现场察看,结合根据实习要求进行挑选。确定实习主要是三看:一看单位身份资质;二看实习环境条件;三看劳动保障。

2.要增强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护意识。要学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发现实习单位损害自身利益时,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同时,要注意收集有关证据,以防发生纠纷没有证据支持自己权利主张。

(二)做好实习前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实习的宣传动员

1.明确顶岗实习的意义。首先,顶岗实习就是要适应社会,了解社会,了解社会上对中职学生的要求,特别是要具备哪些职业素养,以便将来之需。其次,培养一种岗位责任意识,从基层做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是一种职业品德。再次,积累社会经验,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2.进行吃苦耐劳、爱岗敬业、遵守劳动纪律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教育。

3.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做好实习与就业的充分准备。

4.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提升实习学生职业素养。

5.进行学生安全教育和法纪教育,保证学生实习安全。

(三)加强顶岗实习期间的教育管理

1.及时签订顶岗实习协议

要尽可能与实习单位签订书面实习协议。在目前法律对实习生的劳动保护方面存在缺陷情况下,签订的协议可以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一旦发生实习违约情况,可以依据协议提起民事诉讼

2.指导老师保持与学生、企业的多渠道联系,及时掌握学生身体和心理动态,排查各种隐患,制定突发性事件处理预案,确保实习学生安全和稳定。由于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必然会出现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和困惑。学校应尽力提供各种服务。针对顶岗实习学生分散的实际情况,指导教师一方面要定期进行现场指导, 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情况,工作完成情况,岗位适应情况等。并应积极运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为学生辅导答疑。

3.强化安全教育

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以生产安全、人身安全和遵纪守法作为重点内容,反复强调和提醒。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企业的安全规程和技术操作规范。如用电安全、产品包装安全、技术操作安全等以防止造成人为安全事故。调节心态,学会化解顶岗实习中工作上、人际关系上的压力,用正确的心态看待实习。制定突发性事件处理预案,及时掌握学生身体和心理动态,排查各种隐患,确保实习学生在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稳定工作。

4.进一步完善实习考核方法

学生实习期间是学校和企业双重管理,考核内容也就包含了在企业评价和学校的评价两个部分。公平合理的考核方法能有效约束和激励学生更好的更高质量的完成实习。

以此同时,学校应尽千方百计提供各种服务。一方面, 对个别因不能胜任岗位要求被迫离职的同学, 及时给予帮助指导, 积极推荐面试; 另一方面, 对随意更换工作的同学进行就业形势的教育, 要求他们要严格遵守学校有关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

(四)建设一支优秀“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选配责任心强的实习指导老师。要严格对实习学生的管理,督促学生遵守劳动纪律、职业道德、安全操作规范,对表现不好、有违纪违法的学生要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教育批评,严重的要提前终止实习,切实把实习安全放在首位。

(五)高度重视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强化实践教学活动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性教学经费投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学校要加大投入建设适度规模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建立良好的产教结合运行机制,用生产带动实训,定位职业岗位,实行“模块教学”,实施学生技能考核合格制,使教育教学更贴近市场。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50-02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要求职业院校要积极推荐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因此,顶岗实习在高职院校实施“2+1”或“2.5+0.5”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与传统意义上的实习不同,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即有正式工作岗位,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接受教师的指导,还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因此,高职院校如何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毕业与就业零距离,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目前我院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现状

2009年起,我院会计专业就成立了实训实习教研室(2012年分立为实训教研室和实习就业教研室),专门负责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并配备就业专员协助完成工作。2011年起,我院与中山市中正会计师事务所、广州市新塘经纬会计师事务所等4家单位签订了会计实习基地协议。在采取系里选择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进行统一安排与学生自主落实实习单位相结合的形式下,我院共输送了两届约900名会计学专业学生进行为期至少三个月的顶岗实习。目前,我院顶岗实习工作流程包括: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和教育、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和监控、实习结束后的考核和总结三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1.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和教育

与实习基地签订实习协议;搜集、核实和实习基地招聘信息;组织实习学生面试;收集学生实习顶岗单位名称、企业联系人与联系方式等;制订工作总体安排、实习报告及答辩实施方案、毕业生顶岗实习流程图、毕业生顶岗实习周报与指导记录表、毕业生顶岗实习报告模板和实习指导老师安排等管理文件;成立实习工作指导小组;召开学生实习动员大会,向学生讲解顶岗实习要求、过程,以及让学生了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背景等内容。

2.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和监控

实行辅导员、班主任、校内实习指导老师和单位指导老师的多方面的双重管理和监督方式:实习指导老师每周收集学生周报并反馈意见,指导学生实习报告及实结的撰写与装订,定期给学生打电话或通过实习QQ群解答学生所提的各种实习问题,不定时地给单位指导老师打电话,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及实习情况;根据情况安排巡视实习基地,实地关心学生实习情况;及时了解和处理学生擅自离岗、调换单位等情况,做好学生实习单位和通讯方式变更的资料登记等。

3.实习结束后的考核和总结

实习指导教师根据顶岗实习考核评价表(见下表)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分,毕业实习成绩不合格者不能毕业;评选奖励优秀实习生,面向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召开实习就业经验交流会;实习后鼓励学生以实习促就业,推动就业工作顺利完成。

二 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大,安全隐患多

我院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学生每年有400人左右,人数较多,实习地点分散、岗位不同,而且结合我院学生生源情况,大部分是来自珠三角地区的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较为富裕,其适应能力和耐挫力较差,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较弱,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不足,注重待遇,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自身安全意识淡薄,有的甚至不愿意参加顶岗实习工作,加之学生进入企业后的自由活动空间扩大,给实习管理和考核评价带来了一定难度,也容易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经学校推荐的顶岗实习学生尚在管理范围内,而自主实习、面试未报到、自行离岗学生则在失去学校监控的状态下,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2.顶岗实习制度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

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顶岗实习的学生仍然是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与顶岗实习单位之间并未建立实质意义上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同关系,因此,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安全和薪酬问题等权益方面的纠纷时,用人单位会认为实习生不是单位正式的员工,不能进行工伤保险赔偿,不能按照《劳动法》和国家《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工伤认定,使学生的合法权益及人身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机构不完善,使监督考核流于形式

我院主要依靠班主任、辅导员和实习指导教师来完成相关工作,而这些老师由于还承担教学、行政等任务,加上自身专业实践指导水平有限,同时学生所在的实习单位及工作内容不同,无法做到与每个企业和学生保持紧密联系,对学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及时的指导,从而造成实习管理出现松散现象。校内指导教师多以学生的实习报告、总结和实习单位的评语作为参考对学生顶岗实习环节进行考核,缺乏有效的过程监督,不能对学生的实习过程做出合理的评价,使得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方式过于简单,过程流于形式。

4.校企合作不深入,专业培养方向与顶岗实习的岗位不完全吻合

校企合作的重要原则是以企业为中心,一般的学生顶岗实习也都是根据企业的生产需要来安排,而且会计岗位有限,顶岗实习的岗位往往是企业急需要人员的岗位,即依岗设人,而非依人定岗,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实质性的、技术含量高的工作,而企业认为他们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培训教育学生,特别是还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工作的报酬,这经常会造成岗位和所学不一致。同时,顶岗实习的岗位通常是固定在某一岗位,企业不希望轮岗安排实习生,大多数顶岗实习的学生希望能够在顶岗实习单位里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然而事实却让他们失望。因此顶岗实习的学生认为在学校课堂上学的很多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上不能得到发挥,而工作岗位上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学校又未学到,出现了脱节和错位。

三 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1.加强高职学生的素质培养,提高其安全意识

学生在校期间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开展形式各样的吃苦耐劳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班会、演讲和报告会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还可以用适度批评,增加劳累,设置困境,举办各种竞赛等有意识地创设挫折情境的活动,要培养高职生对挫折的耐受性,提高抗挫能力和适应性,提高沟通和社交能力,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训演练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结合岗前培训教育,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做出合理的综合评价、个人定位和生涯规划,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做好实习与就业的充分准备,强化学生德育素质,提高其主人翁意识,为做好学生实习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完善顶岗实习风险控制体系,为顶岗实习提供保障

为有效防范和化解学生实习风险,我院要制订安全事故处理预案,成立安全事故处理小组,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所有顶岗实习学生均应购买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及企业实习劳动保险,前者由我院购买,后者由顶岗实习单位购买,保证万一发生安全事故后学生能得到相应的保险补偿;动员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书,学院将实习单位接收函和实习协议书留存备案,学生与学校要签订自主实习申请书和自主实习承诺书,明确学校、企业、家庭和学生的责任、义务和权利,确保学生合法权益及人身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结合加强学生素质培养,强化安全教育,形成教育、预防、管理一体化的实习风险控制体系,防患于未然。

3.健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体系,促使实习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

第一,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文件,规范工作运行管理。鉴于我院成立时间较短,目前只有两届实习学生的具体情况,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地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中的工作总体安排、实习报告及答辩实施方案、毕业生顶岗实习流程图、毕业生顶岗实习周报与指导记录表、毕业生顶岗实习报告模板和实习指导老师安排等文件,明确顶岗实习的意义、目的和要求,顶岗实习的内容、方法和流程等。如细化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职责,让实习指导老师在实习过程中可依据制度具体落实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责任;修订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标准,结合实际明确实习考核具体要求及细则,在学生实习前发给学生,让学生知晓并使之规范自身实习行为。通过建立健全的实习制度保障体系,保证实习工作的开展有条不紊,规范了顶岗实习工作运行的管理。

第二,加强顶岗实习教师指导,强化实习过程管理。为强化实习过程管理,(1)建立实习指导教师的考核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保证校内实习指导老师有效开展工作;(2)加强巡视学生的实习动态情况的力度,在学生集中的单位,可以安排专职教师驻扎在企业(其间也可以轮换老师),在学生分散的实习单位,可以在一个地方或区域安排1~2位老师,经常到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去看望学生,以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3)高薪聘请企业技术员、管理员作为兼职教师,对学生在顶岗期间的学习、生活、工作全面负责,保障学生劳动的安全;(4)建立顶岗实习专题网站,设立在线交流和网上答疑版块,强化远程教学团队的指导。

4.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深度,提高专业对口率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031-01

一 顶岗实习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顶岗实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不再是单纯的学生身份,还是企业的预备员工,其在实习企业中均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工作过程中,学生必须将其在校内学习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充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整个过程能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课堂上不会出现的新问题,在工作实践中可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提升其方法能力同时,将工作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其岗位适应能力,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需求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另一方面,顶岗实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融入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对现实工作场景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进行了解与掌握,不仅能为理论知识的应用提供更多机会,而且会增强学生的岗位责任感。工作中学生必须与企业正式员工一样,遵照企业的规章制度与管理规范,像其他员工一样爱岗敬业、脚踏实地,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而实际工作环境即是学生毕业后需面对的职场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二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管理措施

1.做好顶岗实习的准备工作

组织学生深入企业顶岗实习期间,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活动的有序性与有效性,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针对学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其安全工作意识,加强自我保护。其次,学校要建立专门的顶岗实习管理单位,实行责任管理制,对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工作职责予以明确、强化,制定操作性强的突发预案。最后,要拟定可操作性强的教学大纲。学校要做好顶岗实习的宏观指导。与学生专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到企业进行深入调研,掌握企业用人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顶岗实习教学大纲。与其他课程一样,教学大纲也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评价与考核标准等,其中教学目标即顶岗实习目的,与学生专业要结合,分别列出典型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而学生任务则融入企业的实际生产技术与管理流程中,学生在完成企业工作期间即完成了学习任务。

2.完善顶岗实习中学生的管理工作

一方面,要做好学生心理调适工作。学生深入企业顶岗实习,其身份就已经由学生转变成企业员工,所以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与自我调节能力非常重要。毕竟企业生产环境与学校的学习环境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学生实习中也会遇到各类从未发生过的困难与挫折,思想上难免存在波动,老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帮忙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尽量站在客观的角度对自己做出客观评价,不仅要看到自己的优点,更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工作中遇到挫折要及时调整,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另一方面,实行双指导教师制度。即不仅要为学生安排足量的本校老师投入到顶岗实习管理中,还要与企业沟通指定企业指导老师进行实践指导。这样做还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氛围,从而适应企业的管理节奏。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向校内指导老师定期汇报近期的实习情况,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分段提交实习文件,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还可以避免实习结束后一次性记录实习报告,导致过程记录流于形式。

3.做好顶岗实习后的评价考核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针对顶岗实习还未建立一个统一的评价考核标准,主要采取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考核的方法,这种考核方法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分析与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缺乏明显的相关性。我国也可建立第三方考核机构,针对不同职业分别制定考核标准,并将顶岗实习考核成绩纳入毕业成绩中,保证人才质量。

三 结束语

总之,作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可有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其就业适应性,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探索与实践,克服其中的各类实际问题,将其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丘丽丹.论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权益的维护[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34~36

篇6

关键词: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企业顶岗实习;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26-02

高职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它是以企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为前提,以签订“顶岗实习协议”的形式将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获得真实职业体验,从中提高动手能力,达到从业基本要求,实现顺利就业。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的要求以来,各地高职院校普遍实行了各种各样的顶岗实习。从2008年开始,我院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连续三年进行了顶岗实习。从顶岗实习反馈的情况看,在“高实习率”的表象下,隐藏着“低稳定率”的严重缺陷。顶岗实习后,相当一部分学生实习不到两周,实习时间长些的不到两个月也会离岗。学生频繁离岗,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从而引起了企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质疑,堵塞了今后学生顶岗实习的渠道。

鉴于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着高实习率、低稳定率的严重问题,我院课题组从2010~2011年上半年先后走访了我院数控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46家企业和单位。通过问卷、QQ、电话、面谈等方式对236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15份,收集了大量的信息,为今后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资料。

顶岗实习现状及分析

顶岗实习的企业情况 顶岗实习单位一种是学院统一联系的大中型国企和民营企业,占顶岗实习单位的67.4%。215名学生中有147名学生分布在上述单位中顶岗实习,占实习学生的68.4%。另一种是学院同意学生自己联系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占顶岗实习单位的32.6%,有68名学生在这种企业顶岗实习,占实习学生的31.6%。调查分析表明,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影响很大。大中型国企和外企的管理制度及管理网络健全,理念先进,管理严格;对顶岗实习学生配有专人负责,有较详细的实习计划;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生活补贴规范到位,发放及时;这些企业生产安全有保障,生活、文化设施齐全,饮食起居方便,实习学生情绪稳定。而中小型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较为普遍,管理网络不够健全,对实习学生疏于管理,一般对顶岗实习学生采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进行培训;实习学生的生活补贴一般比较低,发放时间的随意性很大;有些企业管理者为了获取最大利益,不择手段降低生产成本,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任意延长工作时间、让学生加班加点,甚至故意以种种理由克扣实习学生的生活补贴;生活、文化设施简陋,工作强度大。被调查的在中小企业顶岗实习的68名学生中,有49人因无法接受这种环境而离岗离岗原因如表1所示。

企业指导教师情况 被调查的46家实习单位为顶岗实习学生共配备了161名实习指导教师。其中具有硕士学历的7人,本科学历的24人,大学专科学历的63人,中专学历的37人,普通高中学历的18 人,初中学历的12 人;有技术职称的89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4人,工程师28人,助理工程师36人,技术员11人,其余为普通工人。可以看出,企业指导教师的学历、职称偏低,对学生的指导主要是以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为主,不了解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心理变化而产生的需求,双方沟通不畅,学生在工作、生活中以及与企业关系的关系上面临的诸多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具有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这种特点决定了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必须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和教育。但由于学生顶岗实习远离学校、实习时间长、人员分散,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学校及时有效的管理和指导,往往难度较大。顶岗实习企业有的指导教师教育能力偏低,精力有限,只负责带班顶岗生产,只关心生产任务完成情况,无暇与实习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形成了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思想教育管理“谁都管、谁又都不管”的局面,造成部分学生情绪低落、思想苦闷,以致离岗。

学生对顶岗实习认可情况 被调查从事机床设备操作的82名学生,普遍认为顶岗实习对自己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而从事自动线生产和物料工的学生,认为实习工作是重复劳动,对自己专业技能的提高没有意义。被调查学生中,对顶岗实习岗位满意的占38.3%,比较满意的占26.4%,不满意的占35.6%;超过68.1%的学生认为劳动强度大、工作累,认为劳动强度一般、可以承受的占25.34%,认为劳动强度较小、工作比较轻松的占6.53%。很多学生自认为是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薪待遇,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较大。他们对到第一线的工作情况估计不足,使得其难以承受第一线的艰苦工作,有的学生甚至工作不到一天就要求离岗。例如,在实习中,学生与普通工人安排到相同的岗位,而补贴待遇与普通工人有较大差距时,学生极易出现不平衡心理;安排到比较艰苦的岗位时,怕吃亏、怕多干工作,怕脏、怕累,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对工作逐渐失去兴趣,表现出在实习中工作不积极、不配合等,最终选择离岗。

学校对顶岗实习管理情况 导致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离岗率高、稳定性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这些原因中有学校和企业教育管理上的问题,同时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首先,学校对实践性教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如理论知识教学。对学生自主联系落实顶岗实习单位没有要求,只是考虑到实习难如同就业,学生能找到一份实习岗位就不错了。至于实习单位条件、实习环境、实习内容能否到达实践教学的要求,学院没有严格把关。其次,由于学校连年扩招,师资紧缺,只派少数教师走马观花式地巡视检查;派无工作经验的助教或新入职的教师作为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由于没有实习指导的工作经验,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缺乏有效应对,也影响了学生实习的稳定性。再次,监管缺失。在分析学生实习成绩时,发现实习成绩几乎全部合格,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通过自主落实实习单位的学生根本没有到实习单位报到,最后,通过各种关系获得了实习证明中的资料,使顶岗实习流于形式。学校统计看到的只是高顶岗实习率和实习通过率,而从顶岗实习单位调查看到的则是较低的顶岗实习稳定率。

提高顶岗实习稳定率的措施

必须建立顶岗实习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出台有关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法律法规,为了保障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合法权益,使顶岗实习实践教学工作有专职部门负责,学校必须成立专门机构负责顶岗实习工作。具体事项包括实习协议书的签订、保险的购买、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实习过程中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协调等问题处理。该机构应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问题应急处理能力,能够承担起在生产安全、劳动保护、生活条件、劳动报酬等方面为学生争取合法权益的工作。2010年,我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处”,夯实了顶岗实习实践性教学工作,健全了顶岗实习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预案,使顶岗实习实践性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要有条件地选择顶岗实习单位 学校在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时,第一,应尽量联系大中型国企、民企和外企等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好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单位。第二,应严格遵循专业对口的原则选择联系顶岗实习单位。第三,要求顶岗实习企业按实习学生人数比例配齐指导教师。选派有一定文化层次,既懂理论,又有实践操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做实习指导教师,鼓励他们不定期地给实习学生现场授课,调动实习学生在实践中边学边干的积极性。学校要根据他们的授课情况,付给一定的报酬,以激励技术人员。学生不得自行落实顶岗实习单位。如果学校在联系顶岗实习企业时无任何要求,仅仅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甚至以此作为激发企业提供岗位的动力,不仅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这样的“校企合作”也是不可能持久的,还会使学生对实习失去兴趣,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对专业的学习。

严格顶岗实习前培训和顶岗实习期间的考核 强化顶岗实习前对学生和带队教师的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实习企业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尤其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调动学生学习和带队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对顶岗实习的认识,明确企业是“以生产为中心,一切为了生产”和学校是“以教学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间的区别。使学生明白在顶岗实习中,会遇到很多书本上没有讲到的具体知识和技能,专业也可能不一定十分对口,在这种情况下,要鼓励学生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善于在工作岗位上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日后就业竞争能力。对顶岗实习学生成绩考核和对指导教师的考察要有一套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对顶岗实习成绩不合格者必须随下批顶岗实习学生补习,否则不得毕业。对于有些指导教师不负责任,不积极主动开展工作,遇事心中无数,则视为考察“不合格”,不得参与年度考核评级。

选派好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 学校必须选派有能力、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顶岗实习的领队或指导教师,能和顶岗实习学生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工作。注意观察每位实习学生的思想动态,不失时机地积极开展工作,要求实习学生模范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纪律。对于实习学生提出的合理化要求要及时和厂方协调沟通给予解决;对于一时难以办到的,要劝导学生理解厂方的难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抓住学生刚刚进入企业的前一两个星期时间主动开展教育工作,这个时期是学生情绪极不稳定,变化最大的时期。通过指导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尽快完成从学校到企业,从课堂到车间,从只能动口到动手实干的转变过程,以尽快适应工厂的环境。切忌选派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时滥竽充数的现象,建议最好选派熟悉学生工作的班主任、辅导员或带课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

[1]梁建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7).

[2]万翠莲.职高学生“顶岗实习”带来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0).

[3]姚辉波.校企多维合作 实现共赢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6).

篇7

关键词 职业学校;实习管理;立法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0-0037-05

实习是职业院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面。2016年4月11日,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保监会联合出台了《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全文共6章39条,从实习组织、实习管理、习考核、安全职责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但是该规定还存在着立法层次低、实习合同欠规范、对实习单位的激励机制不完善、法律责任缺失、救济途径单一等问题。综合来看,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牵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完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制度离不开学校、企业、学生、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以《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为基础,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对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实现教育法治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立法亮点

(一)明确了实习权的权利属性

学生实习的权利属性决定了对其进行保护与救济的途径,如果将实习权定性为劳动权,则可以适用我国的劳动法律制度对其进行保障;如果将实习权定性为受教育权,则目前只能适用民事法律制度对其进行保障。目前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中都没有关于“实习权”的规定;相反,在教育法领域却有关于“实习权”的规定。例如:近期出台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第二条规定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是职业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由职业学校安排或者经职业学校批准自行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形式。这为学生实习权属于受教育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学生实习权是一种受教育权,包括以下两层含义:一是实习自由权,即学生有自愿选择与其专业相关的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和方式的意志自由[1],这种自由权不受非法干预与侵犯;二是实习社会权,即学生有公平地获得实习机会的权利,有获得国家和社会实习机会和条件保障的权利,有获得国家和社会提供的救济和帮助的权利。学生实习权的这些内容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可以尝试引入公益诉讼保障学生的实习权,以弥补单靠传统意义上的民事侵权诉讼,很难有效保障学生实习权的缺陷[2]。

(二)强化了对学生的实习管理

现实中,有些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还比较混乱,以致于被某些媒体以“放羊式”管理来形容,给职业教育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主要从四个方面强化实习管理:一是强调实习的全过程管理。《规定》涵盖了实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包括实习组织、实习管理、实习考核、安全职责等方面。二是明确各方的管理职责。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对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进行指导与管理,职业学校则与实习单位一起共同组织实施学生实习。三是建立实习指导教师制度。《规定》要求,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分别选派经验丰富、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安全防范意识高的实习指导教师和专门人员全程指导、共同管理学生实习。四是禁止违规组织学生实习。《规定》指出了职业学校与实习单位在组织实施实习过程中的种种禁止,并规定了违反禁止性规定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规定了实习责任保险

近年来,随着实习在职业院校的普及,也不断暴露出侵犯学生实习权益的问题。根据教育部最近推行的全国职业院校(含中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抽样选取的60万例样本分析,每10万名顶岗实习学生发生一般性伤害的约39.9人,其中导致死亡的约3.96人[3]。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了建立学生实习强制保险制度。第一,实习责任保险的投保人可以为职业学校或者实习单位。第二,实习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可以为职业学校或者实习单位,保险标的是实习学生因遭受人身伤害而需要向职业学校或者实习单位以及第三人追究的民事赔偿责任[4]。第三,实习责任保险的范围涵盖了整个实习过程,包含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者由于被保险人的责任导致的学生人身伤亡,以及相应的诉讼费用等。第四,实习责任保险的第三人为遭受人身伤害的职业学校实习学生。第五,实习责任保险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保监会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过程中推行的一种强制责任保险险种。

通过创设学生实习强制责任保险,既能保障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又能分散实习管理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承担责任的分险,有效地减少了因归责欠妥导致利益相关主体不敢承担侵权责任的现象,以及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学生各方主体规避实习的不利后果,有利于激发利益相关主体参与实习活动的积极性,更好地践行职业教育实习制度的应有内涵。

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存在的不足

(一)立法层次低,可操作性不强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虽然对职业学校在实习期间出现的种种问题有具体的规定条款,但是该《规定》的法律位阶较低,不能作为法院判案的直接依据,并且该《规定》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例如:该《规定》对于“如何激发实习单位参与实习活动的积极性”“如何规范职业学校与实习单位共同制订的有关学生实习组织管理、安全保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性文件”“如何确定实习责任保险的赔偿标准与赔付程序”“不属于责任保险赔付范围或者超出责任保险赔付额度的部分具体如何赔偿”“政府有关部门、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学生等主体违反实习管理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问题并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因此,笔者建议应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基础之上,由国务院出台《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条例》,为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的管理及学生实习权益的保障等问题提供法律依据。

(二)实习合同不够规范

虽然《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在第十二条规定了学生参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前,必须由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签订实习协议,否则,不得安排学生进行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在第十三条又进一步规定了实习合同应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协议约定的内容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实习协议应至少涵盖以下内容:各方基本信息;实习的时间、地点、内容、要求与条件保障;实习期间的食宿和休假安排;实习期间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职业病危害防护条件;责任保险与伤亡事故处理办法,对不属于保险赔付范围或者超出保险赔付额度部分的约定责任;实习考核方式;违约责任;实习报酬及支付方式等。但是这些条文的规定较为笼统、不够规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认识实习没要求签订实习合同,而是按照一般校外活动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第二,没有明确列举三方当事人享有的主要权利以及应履行的主要义务。合同订立过程应体现当事人之间自由协商的精神,可是实习合同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合同,其带有一定的公法性质,应从保障实习活动各方利益主w的合法权益出发,明确列举各方当事人享有的主要权利与应尽的主要义务。第三,缺少对“如何划分伤害事故责任”等责任划分问题的规定。职业学校的实习学生在对实习岗位的技能掌握方面、实习环境的熟悉方面、安全意识的培养方面都无法等同于企业的正式员工。实习学生不仅难以给实习单位带来经济利益,而且自身还容易遭受劳动风险,因此大部分企业不愿意参与职业学校的实习活动。然而,职业学校为了促成校企合作,会在伤害事故的责任划分方面做出让步。如此一来,只要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伤害事故,实习单位就能依据实习合同中有关“伤害事故责任划分”的约定来逃避责任,从而致使实习学生的权利救济之路受到限制[5]。

(三)对实习单位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对实习单位的选定、实习单位的责任、实习单位的义务有了一些具体的规定,但对实习单位享有的权益以及优惠政策却规定较少。该《规定》仅在第十八条规定了实习单位因接纳职业学校的学生实习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企业所得税法》等税收法律制度的规定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在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的前提下,很难激发企业参与实习活动的动力。应建立激发利益相关者参与实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探讨职业教育实习活动利益相关者相互间的博弈关系,构建共同参与、合作博弈的学生实习管理制度。

(四)法律责任缺失

任何一部法律都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范,追究违法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是法律强制性的集中体现。《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虽然在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中列举了学校和实习单位在实习期间的种种禁止行为,第十七条规定了顶岗实习学生享有顶岗实习报酬的权益等,但是却没有对职业学校、实习单位违反这些禁止性规定应承担何种具体的法律责任做出规定,这必然会给职业学校、实习单位规避法律制裁提供机会,同时也会给学生实习权益的维权之路带来不少困难。

有关行政部门对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在学生实习活动过程中的指导、监督、管理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该《规定》是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中国保监会五部门会同制定的,但是该《规定》并没有区分五部门在实习管理中的职责界限,这会导致有关部门在对学生实习活动进行管理时出现监督不力、管理混乱等情况。

(五)救济途径缺乏

虽然在《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2012年)第三十条中规定了“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赔偿,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处理”,但是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里面却没有相关“学生实习权益受侵害时如何选择救济途径”等规定。

就现有的救济途径分析,由于劳动法律制度不认定实习学生属于劳动者的范畴,因此一旦实习学生遭受人身伤害,则无法通过《工伤保险条例》获得经济赔偿。目前,有关实习学生人身伤害的案件只能通过《侵权责任法》来寻求司法救济。人身侵权案件一般适用于“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这意味着如果出现因实习学生自身的原因或意外事件导致人身伤亡,就无法获得赔偿,这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实习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与当代法律保护“弱势群体”的立法宗旨也大相径庭[6]。并且,人身侵权赔偿的构成要件还要求受害者举证证明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这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实习学生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规则,不利于实习学生行使人身赔偿请求权[7]。综上所述,由于相关法律的缺乏,目前对于实习学生人身伤害的救济之路并不顺畅。

三、职业学校实习管理的立法构想

我国应借鉴国外有关职业教育学生实习管理立法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由国务院出台《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条例》。笔者建议,该条例应至少包括以下八个部分的内容:

(一)总则

该部分应包括对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的定性、实习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等根本性、原则性问题。

(二)组织管理

在实习组织方面,要分别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应履行的职责。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在实习组织方面主要履行指导、监督职责,以及接受职业学校报送的实习合同、实习情况备案的职责。第二,职业学校在实习组织方面主要履行选定实习单位,与实习单位共同制定实习计划、考核方案等制度性文件,安排实习指导教师等职责。第三,实习单位在实习组织方面主要履行与职业学校共同制定实习计划、考核方案等制度性文件,合理确定接纳实习学生人数、选派企业实习指导人员等职责。

在实习管理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应牵头组织职业学校与实习单位制定实习安全管理规定、实习学生安全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性文件。第二,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要依法保障实习学生的基本权利,以及遵守相应的禁止性规定。第三,职业学校应会同实习单位建立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并定期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协调处理有关问题,建立学生实习管理档案等。第四,实习单位应提供合适的实习岗位,必要的实习条件与实习环境,定期向职业学校反馈学生的实习情况等。

(三)实习合同

该部分包括认识实习合同、跟岗实习合同和顶岗实习合同三类。实习合同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三类实习合同都应由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实习学生三方当事人订立,对于未满18周岁的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其监护人同意并出具书面的同意书。第二,教育行政部门应提供统一格式的认识实习合同、跟岗实习合同、顶岗实习合同,并且以格式条款的形式明确列举三方当事人享有的主要权利与应尽的义务,尤其是对伤害事故责任划分、实习责任保险等问题应作出明确的规定。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实习学生在不改变格式条款的前提下,可以协商确定其他条款内容。第三,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实习学生不得私自对实习合同的格式条款进行修改、删除,不得自行拟定实习合同的格式条款内容,实习合同订立后,还须报教育行政部门以及职业学校的主管部门备案。

(四)安全保障

该部分应分别规定有关行政部门、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在安全保障方面的职责。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应牵头会同财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安全监管总局、保监会对实习责任保险标准、范围、赔付程序等做出具体规定,并定期对实习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第二,职业学校与实习单位应履行对实习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岗前安全教育与培训等安全保障责任。第三,实习单位应完善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标准,以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流程,制定较为完善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制度性文件,并且配备必要的安全保障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等。

(五)激励机制

该部分建议由国家立法机关通过修改《企业所得税法》等税收法律制度,给予实习企业税收优惠。第一,实习企业因接纳实习学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第二,实习企业支付给顶岗实习学生的顶岗实习报酬,应比照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薪金,在税前予以扣除,并且为了鼓励实习企业接纳顶岗实习学生,可以建议按实习企业支付的顶岗实习报酬100%加计扣除。第三,国家对积极参与实习活动的企业,应给予免税或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第四,地方政府对积极参与实习活动的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并由地方主流媒体免费对企业进行宣传推广。

(六)法律责任

该部分应包括有关部门、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学生对违反《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条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第一,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安全监管总局、保监会应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学生实习工作的指导、监督、协调、管理等工作,对于有关部门的行政不作为行为,可以追究其相应的行政责任。第二,对于职业学校违反《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条例》的禁止,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情节轻重处以警告、责令改正等处罚;对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第三,对于实习单位违反《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条例》的禁止,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情节轻重处以警告、责令改正等处罚;对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第四,对于违反实习管理制度、安全保障制度以及实习合同的学生,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都有权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学生违规情节严重的,由职业学校给予纪律处分;造成实习企业机器设备等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履行民事赔偿责任。

(七)救济途径

目前我国在司法实践中,是将实习权的丧失解释为其人身和财产利益受到侵害,从而确立对其的司法救济。由于跟岗实习合同、顶岗实习合同本身尚欠规范性;《侵权责任法》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导致了在司法诉讼中存在主体单一、异地实习管辖权不利于、举证责任受限制、诉讼费用不能减免等司法救济方面的缺陷。因此,需要进一步规范实习合同以完善《合同法》救济途径;出台《民事诉讼法》的相关司法解释以畅通《侵权责任法》救济之路。

引入社会保险对不属于实习责任保险赔付范围或者超出责任保险赔付额度的部分进行救济,以此扩充救济途径。社会保险制度具有保障性,当学生由于自身过错导致在实习期间遭受伤害事故,就可以通过社会保险得到经济补偿,以弥补实习责任险的不足。社会保险制度具有互,国家能进行统一的经济补偿,以减轻职业学校或者实习单位的经济负担。因此,社会保险能有效地分散劳动风险[8],这一方面能使受害学生由于自身过错导致伤害事故时获得及时的经济补偿,另一方面又能减轻企业参与实习活动的压力,平衡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权益,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习活动的动力。

实习权是一种受教育权,教育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公益事业之一,学生接受教育不仅涉及到本人的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9]。受教育权的权利内容具有明显的公益性,鉴于目前单靠传统的侵权诉讼很难保障学生的实习权,可以尝试引入教育公益诉讼保障学生的实习权。理论界目前有关教育公益诉讼的研究成果都是在我国《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和《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法释〔2015〕5号)规定公益诉讼条款之前,结合我国公益诉讼条款和已有的公益诉讼司法实践,还可以在主体的范围、管辖权、举证责任、诉讼费用等方面对教育公益诉讼制度进行深入研究[10]。

(八)附则

该部分应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会同其他相关部门依据本条例,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或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本条例生效的时间等问题。

参 考 文 献

[1]张勇.基于促进就业理念的大学生实习立法问题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85-91.

[2][10]黄亚宇.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权的司法救济研究――基于引入教育公益诉讼保障学生顶岗实习权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10):126-130.

[3]唐政秋.大学生实习伤害事故防范探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4(3):11-14.

[4]石o虎.顶岗实习责任保险法律问题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20-21.

[5]黄亚宇,雷世平.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伤害事故的法律救济研究[J].职教论坛,2014(28):63-67.

[6]黄亚宇,雷世平.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立法的完善――基于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权利救济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4(25):25-30.

[7]刘惠芹.高校学生校外实习伤害事故的法律救济[J].江苏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59-61.

[8]孙长坪.建立学生实习劳动伤害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构想――基于对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化解的思考[J].教育与经济,2012(2):7-12.

[9]范履冰.我国教育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探析[J].现代法学,2008(5):159-166.

Legislative Thoughts on Internship Regulations fo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Concurrently Comment on “Internship Regulations fo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Huang Yayu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 number of new features appear in internship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nd some new problems also has been found. Thus, it is urgent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op system design. “Internship Regulations fo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ssued recently contains the specific provisions toward the problems arising during the internship,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t is necessary, based on“Internship Regulations fo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to research legislative problems by improving legislation level, standarding practice contract, motivating practice unit involve in the practice activities, perfecting legal responsibilities, and expanding relief means, so as to provide academic support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and the Legal Department to make decisions.

篇8

化工专业学生实训直接面对化学药品、化工企业,实习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化工实习更应该认清行业特点,挖掘安全隐患,找出对策,切实保障实习的安全进行。

一、中职学生化工实习安全隐患分析

1.化工行业存在安全生产需要的特殊性

化学工业生产是一种高危险性的行业,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往往造成较大的伤亡或财产损失。从安全的角度分析,它不同于冶金、机械制造、基本建设、纺织和交通运输等行业。

化工行业的高危险性特点表现在:化学试剂的易燃易爆性;许多工业原料产品的毒害性、腐蚀性强;生产工艺的连续性、复杂性,对工人的技术密集型要求高等。基于上述特点,如果我们对化工行业存在特殊的安全要求认识不足,在企业管理上存在疏漏松懈,将会导致重大事故发生,从而造成重大的生命与财产损失。

2.中职学生思想行为存在不稳定性

中职学生大多存在文化基础相对较弱、自我认识错误、学习适应性不强、集群行为突出、急于获得认可等一系列的心理潜在因素。这些现象给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学工作等各方面带来了很大困难,对中职学校的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为目前专业实习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增加了实习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

3.校内实习基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学校化学实验室、校内化工实训中心是中职学生校内实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锻炼技能、培养职业能力的主阵地,同时化学实验也是危险性较大的工作,这些场所和实习活动过程恰恰是最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为意识因素

很多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少,课时任务重,无法配备专职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有的即使配备了也因缺乏专业知识出现许多管理“盲区”“死角”,潜伏较大隐患。

防患于未然,控患于萌芽。但不少学校实训前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许多学生实验过程操作不规范,甚至违反操作流程,这极容易引发实验事故,有些指导教师缺乏必要的救护知识,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便手足无措,不能使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控制到最小。

(2)药品安全因素

化学实验中用到的试剂的性质千差万别,对于不同的药品试剂,使用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火灾、爆炸和中毒等安全事故。所以化学试剂因素是造成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物质因素,也是影响实验实习安全的主要因素。

有些中职学校由于经费投入有限,很多化学实验室受条件限制,通风不良,加上存放药品较多,存在很多的事故隐患。

(3)仪器设备使用安全因素

化学实验中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或操作失误,就容易引起着火、爆炸和融化等各种安全事故。比如:实习中常用的酒精灯,抽滤装配,各种玻璃器皿,搅拌装置等。一些贵重仪器的操作更要求学生操作精细、规范,否则会导致仪器的使用寿命缩短,精密性下降等一系列隐患。

4.化工专业校外实习安全隐患因素的多面性

(1)校外实训基地工作环境因素

化工厂经常生产一些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害及腐蚀性较强的物质,使得化工生产的危险程度和危害后果最为严重,事故频率高是其特定的环境造成的。另外,化工生产工艺复杂,部分工段工作环境恶劣,各个生产环节都可能带来种种工作危险,这也为生产过程带来了安全隐患。

(2)学生人为心理因素

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知识、安全管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相当部分顶岗实习的中职生,进入企业无法很好地完成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主要表现在:①工作期望值高,不能面对具体工作环境;②缺乏吃苦精神;③心理反差大,工厂制度严格,加班加点,时间难熬,厌倦情绪油然而生,甚至出现抵触情绪;④基本技能的缺乏,中职两年学习,理论知识不扎实,进入一线,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复杂的工艺组织,导致工作紧张,往往不经意间造成事故的发生。

(3)学生教育管理因素

有些学校顶岗实习时,学生往往分配到企业的不同工段或者分散到不同的企业,这就给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分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外,实习指导老师可能对学生的情况无法如班主任一样熟悉,同样增大了实习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上的难度。

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的管理制度往往针对的是企业员工,具有很强的刚性,面对“准员工”――实习学生的管理制度和经验仍有欠缺。企业的培训主要偏向于技术指导,很少能够走进学生的思想意识,学校与企业互相缺乏沟通,对学生的要求与学生的目标有时很难达到一致,造成教育管理效果较差。

二、控制中职学生化工实习安全隐患的对策

1.构建校内实习安全的防控体系

(1)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化学实验室专人负责制,根据条件定期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师学生使用实验室须建立提前申请登记制度,有效避免实验室使用过程中责任不清。

(2)进行严格的安全技能操作岗前教育

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对其进行严格的安全知识教育,使之掌握相应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增加安全责任心,学会避险操作,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

化学实验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训练项目,进入实验室前,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各种仪器和器皿的使用技能的训练,全面提高其从事化学实验的理论和技能水平,使之树立“安全操作、从严遵守”的思想,减少事故的发生。

(3)加大教师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和应急处理预案制的实施

安全实习,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应有扎实的理论,更要有较强应急事故处理能力,这一点,目前相对不足。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希望社会能够提供更多的化工实习安全培训机会,另一方面,需充分挖掘教师自身的潜力,多加强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学习,提高教师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认真制定好学校实验室安全防范事故应急预案。如:成立应急处理小组,明确分工,定期督查各部门工作;实验员应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对实验室药品、仪器,平时严格按规定存放;正确的事故处理救援工作的培训工作等。

(4)增加实习室安全防护设备的硬件投入

必要的实验室安全保障设施是要不惜代价的。学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必须明确实验室必要的安全设施保障的设计,如实验室通风设备、灭火器的定期更换、防毒面具的置备、药品的分类保存、化学废液储存处理等。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打造绿色平安校园,为教学实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2.构筑校外实习安全的防洪大坝

(1)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加强学生校外实习的管理工作

首先,要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人员,组成学生校外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中职学生的校外实习工作。学生校外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要进行校企领导层面沟通,达成共识,明确校企双方职责,促进双赢。在其工作职责中应明确规定双方安全教育的职责及应采取的必要措施。同时,应进一步明确短期和长期校外实习中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的主次关系,相互配合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2)针对行业特点,严格做好安全培训工作

化工行业的高危性,要求学生进入岗位前一定要做好细致的安全培训工作。让学生从进入岗位前就开始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安全意识的增强。安全培训应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

实习前,学校应先组织安全培训,主要加强实习生的安全管理认识与安全意识,并指定安全负责人,同时做好安全实习服务的后勤工作。

上岗前,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严格做好厂级、车间、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避免流于形式。

第一步,厂级安全教育以树立安全意识教育为主,结合本厂生产工艺特点,讲解一般性的安全知识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目的就是增强受训人员的安全意识,养成职业安全习惯。

第二步,学生在达到厂级部门理论、实践要求后下到车间,车间教育以安全知识教育为主,结合本车间特点和生产工艺、生产任务讲解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事项。其目的是增强受训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对所在基层状况有一个系统了解。

第三步,班组教育、岗位培训以安全技能教育为主。其目的是学会事故应急反应和标准化操作的技能。

(3)企业、学校、家庭三合一,积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中职生进入顶岗企业普遍存在年龄较小,由于受知识、技能、环境、经验、阅历的限制,大部分职校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特别是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更为薄弱。因此,应及时对职校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强化疏导,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第一,建议学校安排班主任、实习老师进行跟踪管理,做到尽可能多地和学生学习、工作、生活在一起,根据实习生的心理状况,及时给予辅导,尤其对特殊学生要重点关注。

第二,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以丰富多彩娱乐活动,增加实习团队的凝聚力,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

第三,强化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教育,使其正确面对岗位,认真规范操作。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 危急事件 危机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以及高等院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危机事件的发生率有呈现上升趋势。危机事件具有事发突然、违反常规、波及面广、危及周边环境等特点,当由于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或社会政治因素引发危机事件时,必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声誉及发展。加强高职院校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构建有效的应对机制,维护学校的安全和稳定,是当前高职院教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1 危机及危机事件

对于危机的定义,美国菲尼克斯德弗瑞(DeVry)技术研究院院长、著名的危机管理专家劳伦斯·巴顿博士将危机定义为“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而在高职院校中,“危机”更多地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类事件。高职院校学生年轻气盛,政治敏感性较高,往往初衷较好但会被社会上的不良分子利用,把美好的政治愿望扭曲为歪曲的表达方式,比如事件引起的打、砸、抢烧的行为,非法游行,甚至还可能进入到“”等组织。

第二,学校治安事件。学校环境日益复杂,学生因自身利益未得到满足、学习压力大、情感纠葛处理不当或学校管理不当而引起的危机事件,例如罢课、罢餐、集会、游行、群体性斗殴、偷窃、自杀等。

第三,自然灾害。因无法预测的自然界原因引起的危机事件,例如旱灾、水灾、地震、海啸等,以及群体性流行性疾病或传染病等可能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如非典SARS病毒、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

2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而言生源较差,大部分学生高考成绩不理想,文化基础薄弱,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不良习气较重,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尤其是现在的90后新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刚刚来到学校,人变物变,环境产生较大的变化,再加上受新兴文化冲击的影响,更是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思想上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在困难面前没有持之以恒、克服困难的强大决心。

在学习方面表现为迟到、早退,学习态度不认真,方法欠缺。文化底子差,加上周边环境的影响,容易导致学生本人心理产生波动,有时会感到苦闷、焦虑不安、烦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学习上的压力,加之学校的规章制度较为严格,也容易使学生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在生活方面,学生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产生心理上变化,这些问题通常涉及学生的就业、家庭、恋爱等方方面面。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行为特点,把握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助于更快更好地了解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

3 高职院校正确处理危机事件的对策研究

3.1 编制应急预案

首先,建立危机事件常设性机构,把危机事件处理部门做为固定的职能部门,统筹安排,全面指挥。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参与的单位与人员较多,如果不能很好地协调与指挥,不仅不能快速有效地解决危机事件,还会因为协调控制不利导致信息沟通失败等负面影响。其次,广泛宣传,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发放给全体师生。应急预案应包括学生的地理位置、建筑分布、人员配比、紧急通道、不同类型事件处理或自救的简易方案等。科学的应急预案可以使师生提高反应速度,避免产生心理恐慌,防止危机事件蔓延。

3.2 明确预警机制的主体

辅导员是高校中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当遇到危机事件时,辅导员必须成为事件处理的第一责任人。在新时期下,按照“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危机事件的应对应该由“事后应激”转变为“事前预防”。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辅导员与学生交流沟通最多,辅导员应注重学生的动态的管理和心理问题干预。辅导员应做到事无巨细,深入到学生课堂、寝室、食堂中去,主动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选出优秀的班委帮助老师一起观察周围的同学,主动积极地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与挫折。辅导员应具有较强的敏锐性,能够洞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将危机事件遏制在萌芽阶段,杜绝危机事件的发展和蔓延。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QQ、博客、飞信,这些平台都是获取学生思想状态有效工具。

3.3 控制场面,合理承诺

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对事件发生原因与经过要予以及时通报,处理问题要迅速、效率,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发生危机事件后,需立即报告到危机事件处理部门,由此部门统一指挥,全面负责危机事件的协调、控制与指挥,保证学校各个部和人员按时到位,第一时间使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以便开展工作。遇到重大事件需立即联系医院、公安部门寻求帮助。由专人负责公开发言,将事件有关信息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和学生,避免小道消息和谣言的传播,防止事态扩大。

3.4 引入保险机制、缓解学校、学生压力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人数迅速上升,危机事件发生的比率也在逐年上升,不论事件的危害程度大小,都会给学校和学生造成较大的伤害,学校对危机事件的赔付不断增加,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社会商业保险的引入机制,最大程度地把风险转嫁给社会。当学生发生了意外,学生可以以较少的投保额换取较高的理赔额,在经济上得到一定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失。对于校外顶岗实习的学生,应积极建立实习保险保障机制,使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免受因意外伤害而遭受的经济困扰。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由于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不与企业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关系,实习生不列入“职工”范畴,当遇到人身意外伤害、工作事故时,不受劳动法的保护,实习生的经济赔偿得不到法律的支持,这给企业、学校、学生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引入社会保险后,可以进一步维护顶岗实习学生、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和岗位的企业利益,既保护了学生,也降低了企业用人成本,从而进一步深化“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

3.5 给予危机事件的后续心理辅导

在灾难发生之后,许多人会经历生理上和心理上不同程度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难免会产生一些身心反应,而其中的一系列心理反应如果过于强烈或持续存在,就可能导致精神疾患。有研究表明,重大灾害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10%-20%,一般性心理应激障碍更为普遍。高职院校如果仅仅关注于处理危机事件本身,而疏于对学生的关怀,导致学生产生较大的精神卫生问题,将会严重地影响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与交往行为。危机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对当事学生及周围的同学进行后续心理辅导。学校应承担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建立相应工作网络体系,由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书记(院长)直接参与到干预工作中,由院团委心理辅导中心牵头,辅导员老师作为具体工作的执行者,迅速组织学生党员、班级学生干部、心理委员等基层信息员密切关注危机事件的直接受害者,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个体咨询、网络咨询、辅导员面谈等,做到24小时监护,及时有效地传达当事人的安全信息,做好长期的安抚工作,防止出现因危机事件而带来的心理阴影,减少危机事件的传染性。

3.6 分析评估,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对受伤害的人员、损害的物品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如经济损失、对学生升学及就业的影响等,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补救。总结经验教训,完善事前预防、事中应急机制。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鉴定,界定事件的性质和责任,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通报,通报结果需要公布,对广大师生有一个交待。

4 结语

加强高职院校危机事件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对高职院校的环境稳定和学校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在机制建设、队伍管理、管理经验上有一定的欠缺,但随着高职院校对政治社会形势的研究,预防和处理高职院校危机事件的方法与途径也将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徐向峰.论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其应急管理[J].商业经济,2009(8).

[2]林银焕.论高校学生的危机管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1).

[3]叶青松.高职院校高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1.

篇10

关键词:内地中职班;教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自2010年9月以来,江西省部分优质中职学校接受了内地中职班的办学任务。三年来,自治区、江西省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从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予班多种形式的帮助,为同学们茁壮成长、顺利成才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各中职学校通过全员齐抓共管,全方位周到服务、全时段安全管理,中职班学生各方面均取得不小的进步。生活环境已经适应,思想上较为稳定,学习积极性大幅提高,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升。第一批入学学生已经实现顺利毕业,办学取得较好效果。

一、办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生活环境不适应。中职班学生从入校时到第3个月,是各种疾病易发高发期。由于时差反应以及江西持续高温酷暑、湿度大等气候差异及环境的不适应,学生中常发性疾病有:一是易患部分传染性疾病。如腹膜炎、外耳炎、水痘等疾病。二是易患部分急重症。如阑尾炎、胃穿孔等。三是易患部分气候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晕厥等病症。四是外伤频发。如膝关节损伤等。个别学校学生累计患病率甚至达到15%。五是饮食方面不适应。对当地风味饮食有个适应过程。

(2)教学实施难度大。通过对入学新生调查发现,中职班生源质量不高,文化基础不牢固、特别是语言障碍难以一时攻克,是关系到办班成败的关键问题。尽管班入班学生的入学信息均显示为初中以上学历,但从实际现状看,有的基础教育薄弱,从小未接受汉语教育,不会说甚至听不懂普通话,这给日常管理及教学计划的统一实施带来较大难度。

(3)班级管理难度大。班来自同一地区的同学容易抱成团,有时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同学之间发生矛盾。

(4)实习期间管理难。中职班学生由在校学习转向医院实习后,学生角色和学习环境发生转变,学生应该要有心理和学习方式的适应期,在此期间,容易出现不稳定因素和隐患。

二、内地中职班教育管理对策

(1)加大医疗保障支持力度,加强对学生疾病的预防。尤其要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在食品的花色品种方面适合班同学的口味和习惯。

(2)加大教学支持力度。一是应开设最基础的语言课。由于缺乏语言培训教材及藏语老师,学生难以尽快突破语言关。可根据学生汉语水平的差异,专门编写各级别教材及教学实施大纲。第二年和第三年为专业学习阶段,第四年为实习顶岗阶段。二是教师及班主任的安排。挑选责任心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授课和班级管理。三是延长学制为4年。考虑到学制短,时间紧,基础差,任务重等特点,原定第一学年开设文化及医学基础课程,第二学年开设医学专业课程,第三年到医院临床实习的课程安排,值得重新考虑。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参照汉族班同专业四年学制的安排,因此,中职班学制应由“2+1”延长为“1+2+1”,第一年专门为补习语言的预科阶段。四是实行课程优化设置。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以致用,承办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应适时深入到基层卫生机构,了解医疗服务内容、服务对象需求和卫生类毕业生就业情况,就医疗、就业等进行调研,摸清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等医疗服务项目的特点,并及时修订教学计划,针对性安排教学。

(3)加大安全教育力度。生的安全教育是中职班日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要成立专门管理机构。要成立由校级领导、中职班学生管理小组、班主任、寝室辅导员、中职班带队教师等组成的多级管理体系。二是要健全管理制度。举办学校要在参照汉族班学生的管理制度上,制定了《中职班值班老师管理制度》《中职班一日常规》等精细的管理制度,尤其要制定学生外出、请假、安全等管理制度。三是要加强饮食卫生、心理健康以及消防安全等方面知识教育,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效果。四是加强日常养成教育。为促进班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爱国爱校的良好学风,建立良好行为习惯,要开展 “扬正气、树新风”主题集中教育活动。通过分段教育,分层实施,每位学生针对自身思想、学习、生活、守纪等方面进行总结。同学们开始学会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的发展,能自觉地听团课、上党课,遵纪守法意识进一步增强,团结互助的精神进一步得到发扬,班风、学风得到进一步提升。

(4)加大实习就业前的管理力度。一是加强纪律和心理调适教育。应严格遵守医院的院纪院规,服从学校和实习医院的统一管理,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未经医院带教老师和学校的允许,不得擅自离医院。二是制定应急预案。学校协同医院制订维护医院和学校安全稳定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医院安全稳定的各项措施,确保正常实习秩序。三是加强协调与沟通。学校和医院要专门成立学校领导及实习医院领导组成的实习管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由学校实习科和实习医院科教科负责。实习前要开展理论、操作培训和考核,强化学生专业水平。实习期间安排要分片轮转,专人跟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