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特色范文
时间:2024-05-06 17:47: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校秉承“启发智慧,多元发展”的理念,课程设置关注学生的发展,力求呈现多样化、系列化;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将学校的德育、教学、和社团等一系列活动统一纳入课程管理范畴,从而构建了以“童心飞扬”为总主题的学校的大校本课程体系。根据课程的特点和价值取向,设置了以“自然之谜”“生命之韵”“社会之窗”领域为主,以“民族文化、艺术、体育与健康”等领域的探究为辅的学校课程框架。从课程类型来看,有学科延伸课程、特色活动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构建了具有拓展性、体验性、实践性、动态性、校本性的特色课程体系,截至目前,学校为学生开发的校本课程已达50多门,这些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一、课程类型多样化
1. 学科延伸课程
(1)语文――阅读课(各年级)、经典导读(1~3年级)、国学(各年级)。
(2)英语――快乐口语(3年级)、动漫英语(3年级)、电影欣赏课(4~6年级)。
(3)数学――少儿速算(低年级)、趣味数学(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高年级)。
(4)体育、艺术――跆拳道(男生)、舞蹈(女生)、合唱(四、五年级)、口琴(中年级)、口风琴(低年级)、各种棋类、绘画及小主持人等语言类艺术班(各年级)。
(5)心理――心理咨询、心理游戏、心理讲座(针对特殊需要学生开设的课程辅导,如五六年级的生理卫生讲座、六年级的青春期心理讲座等)。
(6)书法课(各年级)。
(6)科学――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培训、创意机器人、电脑绘画。
2. 特色活动课程
面向各年级全面开设的红领巾社团活动课程(每周四下午)。
社团活动课相当于中学或大学的选修课性质,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自由,低年级在老师和家长的辅助下尊重学生意愿报名,高年级完全由学生自己选择,老师给予时间上的调整。
3. 综合实践活动
(1)校内综合实践活动――如思品组组织开展的“小义工在行动”、科学组和语文组共同组织的三年级养蚕日记活动、大队部的大型“六一”主题活动等。
(2)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每年度的“春游活动”、寒暑假的考察活动、根据节日举行的节日活动、和特殊学校建立的“手拉手”活动等。
(3)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根据各种学科特色举行的活动,如语文的“啄木鸟行动”、品德与社会的“民俗探究”活动、英语的“口语考级”活动、数学的“数学与生活”等综合实践活动。
二、课程设置整合化
组成了一到六年级36个教学班多样化、整合式的社团课程设置形态,保证课程有效实施。所谓整合式课程设置就是学校为保证教学和社团活动的有效实施,将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教学课时打通使用,根据教学和社团主题活动的内容、特点及实施周期的要求,由不同的任课教师在不同的时间、在同一年级集中授课的一种课程设置方式。其特点在于打破了一名教师在一个学期中任教同一学科的传统,学生在同一学科的课堂上能够在多位教师的指导下接触、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教师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教学和社团主题活动得到了有效实施,同时也较好地完成了三级课程的教学任务。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整合起来,丰富课程资源,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要素,确保课程设计的整体性、阶段性及连续性,对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现实意义。为使多样化、整合式课程设置有效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学校从课时、教学内容、教师等方面入手,将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机整合。
1. 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课时
学校在课程计划上大胆创新,根据课程课时数的多少和课程内容,有机地把地校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课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探究时间,同时也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校课程的内容。
2. 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的课程内容,但有课程纲要;地方课程有较为固定的课程内容,它是国家课程的有力补充;校本课程没有纲要也没有教材,立足学校实际,形式灵活,内容多样,但目标不容易把握,那我们就把地校课程的课程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整合,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标准来规范。这样,在课程实施中,既使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有了补充与丰富,也使地校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了依据。学校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三者融合在一起设计和实施,使三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3.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教师资源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处于极为关键的地位。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宣称:“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可以说学校教师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们丰富多彩的特长是课程开发的根本资源,多样化的教师队伍结构为学校走好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校课程的整合之路提供了根本的保证。
篇2
子路和冉有问了孔子一个同样的问题:“闻斯行诸?”可是孔子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对冉有却说:“闻斯行之。”可见,孔子对两个个性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答案。而中国之大,纵横万里,在这广袤土地上遍布的学校,又岂能以固定的章法来约束?前不久,《江西教育》编辑部举办了关于“高中多样化办学”的峰会论坛,讨论了关于学校如何在办学中突出特色的问题。而学校办学要多样化,首先在课程的设置上,就要有一本契合自身条件的经。校本课程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国家出现的一种课程策略,是以学校为本位、以教师为主体、合理利用学校整体和社区环境中的教育资源的一种开放式课程管理模式,为学校的特色办学提供了重要途径。
校本课程:办学品位的核心要素 沙华中2013年11月4―7日,笔者有幸赴华东师范大学参加校长培训。在学习过程中,深切地感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确是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最为重要的核心要素。
一、校本课程是将国家课程校本化
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师有权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减、调、改、换,以增强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但事实上,教师长期过于迷信教材,雷打不动地教授课程内容,致使课程实施趋同现象严重,校本化实施非常不够。因此,有必要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有机整合。
1.学科间整合。在各门学科间总有些内容是相连的,分科教学一是浪费了时间,二是影响了效果,三是知识与能力培养零碎化。如在教学《天火之谜》时,就可以将语文学科与科学学科进行整合,使学生既学到雷电知识,又培养了科学素养和语文素养。
2.教学方式的整合。大数据时代已经切切实实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而我们的教学方式却过于单一,手段过于陈旧,与时展不合拍,显得较为滞后,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现象应该有较大改变。当然,教学方式的整合,还呼吁突破课堂的时空,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社会,将教与学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3.教学人员的整合。学科间的教学人员应该加强往来,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学科,不能与他人不交往。将教学人员整合起来的有效方法,是使每个教师都参与班本课程的建设,参与到完美教室的建设之中。班本课程与完美教室的建设不应该也不能成为班主任的专利。各教学人员都应发挥自己的特长,围绕班级愿景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出谋划策,各展其长,使班本课程成为班级建设与学生发展的助推器。
二、校本课程要对学校文化以充分的体现
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学校文化不是空洞的口号,学校文化应充盈在校园的方方面面。学校文化可以是可视的,更多的则是可感的。而课程,是围绕一定的教育目标,能够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与文化应是统一的。课程是学校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
1.校本课程应基于学校及周边资源。学校是社区的一部分,是地域中的一个实体,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较大。教师及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已成为无形的积淀保存在身心。因此,校本课程一定受到学校及周边资源的影响,脱离周边资源而另起炉灶建设校本课程,一是使校本课程成为无源之水,缺少根基。二是增加了实施难度,久而久之就会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篇3
结合实际开设特色课程
“经典诵读”和“乒乓球”课为必修校本课程 学校近年来一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典诵读”顺理成章地被确定为必修校本课程之一。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也是孩子们普遍喜爱的体育项目。开设乒乓球校本课,既是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体现,也是落实“终身体育”文化内涵的展现。为此,学校也将“乒乓球”定为必修校本课程。
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系列课程为选修校本课程 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学校紧扣“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开发了《经典诵读》《中华饮食文化》《民族服饰》《走近对联》《走进歇后语》《乒乓球》《民族舞蹈》《民间游戏》《剪纸》等系列选修校本课程。
建设富有人文底蕴的特色校园
制作文化走廊,增强育人效应 学校走廊的各个楼梯、楼道内都悬挂着由教师书写的出自历代古诗文以及《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分为四个主题:一楼“礼”字篇,二楼“信”字篇,三楼“孝”字篇,四楼“仁”字篇。走进教学楼就使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经典文化气息。
开设校园广播,创设育人氛围 学校在课间操时间播诵《弟子规》,让学生听着琅琅上口的经典名句,随着明快的节奏有序地走上操场集合整队;中午学校通过校园广播播诵饮食文化、对联知识、歇后语故事等,使整个校园都显得非常和谐。
添置活动器材,创造育人环境 为了有效落实乒乓球校本课程的实施,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多副乒乓球台案及球拍、棋类、篮球、羽毛球拍等活动器材,为实施校本课程提供了物质保证。
重视课程管理的基本环节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为确保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并明确职责。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教导处负责落实具体计划和管理工作;班主任负责班级参加选修课人数的统计工作;教研组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教材的编写和备课,并承担课题研究。在整个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全体教师同心协力、各司其职。
重视对教师的培训 教师培训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外派教师参加国学教育和艺术类教学的培训;二是网络研修让教师掌握校本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让教师在不断学习中获取专业知识,使教师得到更好的发展。
撰写校本课程资源册 课题实施初期,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整理资源册,并多次组织教师讨论修订后,印刷发放到指导教师手中,为顺利实施课程奠定了基础。
确保时间、场地、教师三落实 学校各班每周开设校本课两节,一节为必修课,一节为选修课程。具体安排是:经典古诗文诵读每周一节,每天下午大课间诵读15分钟,由语文教师任指导教师,以达到使学生“读经典修道德、诵美君子”的目的。乒乓球课程每周一节,一年级至三年级每周二下午第三节活动,四年级至六年级每周四下午第三节活动,由体育教师和数学教师任指导教师。选修课程一至三年级每周四下午第三节活动,四年级至六年级每周二下午第三节活动,学校安排特长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同时对各班、各活动组的活动场地做了明确规定,从而保证了校本课程的有序实施。
重视评价 第一,教师评价。对教师的评价重过程,学校每月对教师评价一次。评价项目主要为教学计划、实施校本教学活动的过程、校本课授课记录、师生参加竞赛活动的情况等。学校根据教师工作量化指标算出积分,纳入教师月评价中。第二,学生评价。指导教师每周对学生进行一次评价,以激励性评价方式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根据学生每周的参与程度、课堂表现、学习效果,给予相应的评价,并评选出优秀学生,进行表彰。
成效凸显
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自从开展“校本课程样板校” 建设以来,学校的校风、班风都发生了新变化。学生的爱好广泛了,课间活动丰富了,校园内、楼道内相互谦让的场面多了。
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学校特色校本课程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研究能力,丰富了教师传统文化知识。在全国第三届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研讨中,学校教师9人次获奖,同时,学校喜获优秀组织奖。在2014年的第四届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研讨中,学校又有14名教师获奖,学校再次获优秀组织奖。
篇4
关键词:校本课程 体育新课程改革 太极拳
开发校本课程,是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多年来,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按区课改领导小组的部署,发挥学校优势,初步探索出一条校本课程开发之路。
一、职校学生打太极,静能抑躁
缘何会选择太极拳运动作为学校的校本特色课程?引用该校卢校长的话说,太极拳运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它 “静能抑躁”“心要常凝”的特点能帮助练习者神思安静、心地平和、思想集中、排除杂念。职高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并不是天赋不好,而是缺少专心读书、静心思考的习惯,学校开展普及性的太极拳特色教育,就是希望学生能够逐渐养成专心、静心的习惯,逐渐丰富自身的涵养,成为既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又有一定内涵的优秀技术人才。他又说,想象一下:一所全国重点职高4300名在校生(现有90个班级)同时打太极拳是何等壮观的场面?
二、特长教师作指导,引领首创
作为20世纪80年代初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的应黎明老师,通过自身努力,多年置身于太极拳运动锻炼中。目前,他是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国家级拳师、浙江省一级教练员、区武术协会副会长,同时担任“学府太极拳队”主教练,主攻太极拳、太极剑等项目。
应黎明老师把多年练习的各式太极拳经过整合、提炼,先后自编自创了2套“学府健身太极拳”,并编印成校本教材,在学生中推广。其中第1套“32式学府健身太极拳”以成龙的《男儿当自强》为背景音乐,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其一招一式或舒展大方、轻灵柔和,或潇洒飘逸、刚劲有力,无不体现出太极功夫的古传风韵和深奥内涵,把传统太极文化演绎得精彩流畅。2008年4月在宁波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一亮相,便博得了现场观众满堂喝彩。2010年的全国第4届体育教学观摩活动在宁波举行,鄞州职教中心的学府太极拳作为武术类的特色项目进行开幕式表演,来自全国的学校体育界同仁都为之击掌叫好。
三、体育骨干为领雁,面广高效
体育骨干均是历年来学校“学府太极队”的在校学生,共60余人。这批学生中都是“太极拳”爱好者、佼佼者,基本都在各类武术大赛中获过奖项。学校在组织太极拳社团,各类大型团体会操表演,以及日常的太极拳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大胆地使用这批体育骨干,并给予肯定,使他们真正发挥带头作用。事实证明,太极拳骨干的培养与使用,除了帮助体育教师完成体育教学,训练和课外锻炼等任务之外,还极大地推动了学府太极拳的普及与提高。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然“学府太极队”的精英们走了一批又批,但长年来,始终有一批五六十人的学生团队活跃着,引领着上千名同学积极投身到太极拳锻炼中来。据统计,至目前,凭借太极拳特长通过自主招生进入高校的职教中心学生已达30余名。
而近几年,在应黎明老师的带领下,学校太极拳代表队先后在国家、省、市、区等各级武术大赛中取得过优异成绩,尤其是近几年,武术队南征北战,战果辉煌。
2007年10月,参加“职教杯”鄞州区第五届武术太极拳比赛,获7金4银6铜,同时获“优秀组织奖”。
2007年11月,参加“海天杯”宁波市第九届武术太极拳(械)大赛,获3金。
2008年2月,参加第三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获17金2银;应黎明老师获“最佳教练员”称号。
2008年10月,参加“方岩杯”第八届浙江省太极拳比赛暨全国枪术邀请赛中,获13金10银7铜;学校获“浙江省发展武术贡献奖”;应黎明老师获“最佳教练员”称号。
2008年12月,2008浙江省传统武术锦标赛上,鄞州职教中心武术队再一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共荣获19项金牌5项银牌4项铜牌,其中由该校自编自创的“学府太极”获集体项目第一名。
2009年7月,第六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中,共收获集体项目3金1银、个人项目21金12银11铜,同时第二次荣膺省“发展武术贡献奖”。
2010年7月, 第七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中,共收获集体项目3金、个人项目23金11银9铜,连续三次荣膺省“发展武术贡献奖”。
2011年7月,“2011年第八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共获得个人项目20金14银9铜的优异成绩。同时,荣获团体项目第一名;并获得“发展武术,从娃娃抓起”特殊贡献奖。
四、体育教师齐上阵,提高质量
体育课堂是学生学习太极拳的主阵地,发挥教师自身优势在教学中示范正确、优美的动作是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首要任务。为此,体育教研组14名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不定期的抽出时间,接受应黎明老师的动作指点,并把太极拳作为每年学校“技能节”体育教师技能考核的必考项目。
另外,全体体育教师在开展太极拳特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把太极拳每招每式的攻防含义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太极拳诱人的魅力,并加深了对太极拳拳意的理解,增强了趣味性。
此外,学校还非常注重对太极拳特色课程的课题研究。由市、区体育骨干教师主持并实施的《中职学生实施太极拳表演训练的实践与研究》已成为市、区级立项课题。应当说,实践与研究的结合有效地推动了校本课程的逐步建立。
如今走入鄞州职教中心校园,随处可见“职校师生舞太极,校本课程显特色”的灵动场景。
五、多方引流集资源,形成氛围
学校所处宁波高教园区,四周的多所高校有着优质的体育教育资源。作为园区当年创办的宗旨:资源共享,一直来得以良好的保持。如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万里学院的多名武术专长教师经常来校指导、交流。同时,学校又是市、区武术会员单位,学校近年来通过承办、参与多次市、区级的武术、太极拳大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学校也乐于输出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让兄弟学校共享。如由应黎明老师兼任主教练的鄞州实验中学武术队在省锦标赛中,取得该校历史性的好成绩。
良好的太极拳健身、比赛的氛围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职教中心学生的锻炼意识。近年来,学生人人会打太极拳,爱打太极拳的风气逐步形成,并收到良好效果。
篇5
关键词:校本课程;文化体系;学校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目前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趋于本土化,这便是最本质的突破。我校在办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落实新课程改革,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以上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赋予了学校课程开发的权力主体地位,开发校本教材的主要目的就是以人为本,充分发掘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不同于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和符合地方环境和教育要求的特色课程,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
二、立足学校实际,探寻发展之路
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一直遵守自上而下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只强调共性和统一性,忽视了地方性和个性。众所周知,我国地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各地在经济和地域上的差异又如此之大,只有一统的国家课程开发或“准一统”的地方课程开发,远远不能满足地方上的不同需要。英国课程专家约翰·埃格尔斯顿指出:“我们曾把主要的努力集中在国家课程计划上,但十年之后我们终于慢慢认识到: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学校中的变革,那么就必须通过学校来发动变革。结果是,直接起因于学校及其学生与教师需求的课程开发逐渐复苏了。”而校本课程开发,则可以更好地满足地方和学校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有差异的学习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立足实际,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十分有利于激发教师、学生、家长的参与意识,也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参与,因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首要前提是政府给予学校的自我开发空间,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全员参与,集体审议。我校正是试图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走出一条符合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好路子。
三、构建动态体系,推进课题研究
校本课程的出现是实施新课程的要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实践能力,形成个性特长,提供了探索舞台。如何才能走出一条符合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好路子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强调“书本是个重要的工具”。他提出了评价教科书的三条标准:“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人思想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分别从引导人实践、思考、创造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在编写教材上,他强调实践、应用和创造。为了体现自己的教材观,他亲自编写教材。我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学做”为办学理念,同样也要开发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形成一个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及其它相关的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的课程开发活动,这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而本课题研究也必将在我校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将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推向纵深化,从而实现教育的双赢。
四、构建特色课程文化体系,推动学校发展步伐
课程建设与学校特色的形成,是学校发展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因此,只要我们构建起具有特色的课程文化体系,并以之为突破口,努力打造学校特色,就一定能够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效益的全面提高,推进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前进的步伐。
1、以校本课程的建设为主翼的课程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特色学校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也需要一个构建的平台,寻找一个突破点。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发现,各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应该是推进学科教学特色形成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对校本课程功能和价值的深化和拓展。
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关注学校、教师、学生的差异性或特殊性,承认具体差异,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给教师、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
其次,把学科教学的理念和价值追求体现在校本课程中,在探索与发现等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满足学生学习活动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全面、个性化的发展。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来内化理念、训练技巧、实践创新,必将促成特色学校的形成。
2、形成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模式与实践体系。
通过开发和实施各具特色的学科校本课程,并以此为突破口,促进学校学科教学个性化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教学文化的形成,并初步形成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模式与实践体系,从而逐步打造特色学校。我们将目标及内容细化:
(1)生本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理念
调查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校本课程,学生通过校本课程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学校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希望在哪些指标上提高学生素质,应该开发哪几门适合本校实际、凸显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2)素质教育凸显的特色教材编写
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我们将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课程政策,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以及社会需求,努力做到适应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与创造潜能的激发。
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注意四个统一: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民族传统与现代化的统一。在实施本课题研究时,我们努力将素养教育理念融合到各门校本课程之中。力求容知识阅读、智能训练、协作探究于一体。
(3)动态实践体系的构建与落实
我校开发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形成一个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及其它相关的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的课程开发活动。着手建立拓展课程体系框架,通过“研究—开发—实践—反思—改进”的过程循环推进,最终构建较完善的学校课程体系。这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在初期阶段,学校首批开设15门课程,把初一初二两个年级16个班级的全体学生,按照他们选择的课程重新编班。初三任课教师开设的8门课程作为候补。待取得阶段性经验后再作调整。
篇6
一、了解学生需要,为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找准目标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资源,还需要对学生开展综合实践的资源需要进行评估,明确学生究竟需要哪些基本的课程资源,也就是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实践能力,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调查、家长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认识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个性品质这几方面进行调查。通过这些调查我们发现:家庭教育资源也不够丰富,学生吸收信息的渠道不是很多。总之,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能力,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与我们的要求有着很大的一段距离,所以我们急需通过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
二、盘点家乡地域资源,为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基础
衡东县人杰地灵,物产丰富,风光旖旎。衡东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民间文化底蕴丰厚,素有“皮影戏之乡”“花鼓戏之乡”〖HJ2.0mm〗“剪纸之乡”“龙舟之乡”“龙狮之乡”和“农民画之乡”的盛誉,也是全国唯一的“中国土菜名县”。
衡东山奇水秀,峰险洞幽,文化源远流长,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山有四峰山、杨山、灵山、二童攻书山,山林深处,斜阳阡陌,福地洞天,令人心旷神怡,乐而忘归;水有湘江、λ,亮如明镜,绿如翡翠;洞有锡岩仙洞、六峰岩溶洞,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形态可掬,妙趣横生;峰有晓霞峰、彩霞峰、凤凰峰、金觉峰,峰峰相顾,逶迤盘旋,云蒸霞蔚,各具谐趣;遗址有龙山文化遗址、岭茶化石、清代状元彭竣的“状元第”牌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罗帅故居、欧阳海烈士纪念馆,使人抚昔追今,鉴古思今……
这些都为我们课程资源的校本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所以我们要想利用好这些特色资源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就首先得对衡东县的地域资源进行盘点,摸清我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建设具备哪些条件,为接下来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奠定基础。
1.调查衡东的自然资源(自然风光、旅游资源),还有经济状况,历史民俗文化,革命历史。主要采用实地考察,走访群众,咨询政府有关部门,网络查询等方式,尽可能地全方位地掌握衡东的地域特色。
2.整理有关衡东的文本资源、图像资源。根据调查相关情况,对所有调查所得材料进行整理,形成文本材料、图像材料。比如,近年衡东为了发展经济、扩大知名度、招商引资,花了很大的力气宣传衡东。于是我们向政府有关部门借阅相关资料,并整理成一份文字、图片材料――《美丽的衡东》。
三、以家乡地域特色为基础,开发历史校本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遵守很多原则,其中一条就是地域性原则,就是指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以当地的乡土特点和条件为基本准则和要求。具体地说就是在实施中要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为依据,以当地的物质基础和客观实际为前提,以个体的需要、兴趣和爱好为出发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突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特殊性。刚好我们学校所处的衡东县在地域上有它的独特之处:既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着红色堡垒――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正好可以以衡东的地域特色为基础,进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虽然注重生成性是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但是不少人完全放弃预设性,放弃教材,对于这种做法我觉得是不正确的。教材是课程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可以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可以根据学生需要生成内容,但是不能彻底放弃教材。综合实践活动课虽然已经开设好几年了,但很多学校都没有自己特色的校本教材,所以有必要也有需要编写一些符合我们学校实H的校本教材,以供教师和学生选择使用,从而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基于这种需要,我们就利用衡东的地域资源进行教材编写。
根据手头上的文本资料和图像资料以及学生的需要,我们将所有的衡东的这些地域资源分为几块:一是衡东旖旎的山水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二是衡东的遗址、故居、古迹,三是风物传说及革命烈士故事。我们根据这些资源编写了我校第一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历史校本教材――《衡东访古》。
四、以校本教材为固有资源,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和谐统一
篇7
一、课程内容:课程建设与文化发展同向
学校制订了《航华二中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和《航华二中探究型课程方案》,结合校情、教情、学情开展科目设计,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在科目设计时,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关注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开发学生潜能。近几年,学校先后开设了30多门校本课程,其中一些课程已经有了与之匹配的校本教材。
在对校本课程进行探索的几年里,一方面,学校要整合已有的教育资源和教师资源;另一方面,校本课程的选择和开设要与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创建保持一致,与学校的文化发展相契合。学校于2012年提出“打造海洋科普教育平台,创建海洋文化教育特色”,并以“海纳百川,自我超越”为办学思想,以“包容自信、乐观向上”为学生的品格导向,追求“博纳、超越”的学校精神和“包容开放、自信挑战”的学校文化。
除此之外,基于初中学校的性质和特点,课程设计还应与基础课程和学校活动全面融合,让更多学生和教师参与并受益。因此,学校把目光从基础型课程的知识视野延伸出去,拓展、探究海洋特色校本课程,内容涉及了海洋政治、海洋地理、海洋与物理化学、海洋与艺术、海上运动以及航海等方面。
二、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符合学生认知发展
在“为学生的成人、求知和创新”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打造海洋科普教育平台,创建海洋文化特色”的发展战略,必然要求学校整体思考课程建设,构建系统的特色校本课程。基于对特色课程构建与学生不同年龄段学习特点的考量,学校尝试分年级设计海洋特色课程的基本目标。在通适性课程上,以探究课整班授课方式,做了如下设计:海洋由水构成,低年级段首先认识海水;其次认识海洋生物,并对海洋资源进行认识;在了解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知识后,要知晓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随着学生对海洋认识的加深,高年级要上升到对海洋文化的认识和海洋精神的教育。课程依据梯度设计为“海水特征我探究”“海洋生物我探究”“海洋资源我利用”“海洋环境我保护”“海洋文化我弘扬”“海洋生命我尊重”等。
学校还设计了与海洋教育相关的科普活动和分年级段的德育系列活动。科普活动,设计了以“走向深蓝”为主题的科技节或科技周;德育系列活动有六年级的“浪花一朵朵”,七年级的“海燕振翅飞”,八年级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九年级的“扬起远航的风帆”。
三、课程实施:课程与课型有机结合
根据基础型课程要全面、拓展型课程要针对性强、探究型课程要系统性强的原则,学校结合海洋文化校本课程内容的实施诉求,寻找最佳的实施途径,使课程与课型有机结合。
1.基础型课程渗透海洋文化精神。基础型课程主要以呼应海洋文化教育特色为主。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海洋精神、品质等方面的价值培养,提升学生海洋文化的知识素养及基础能力。例如,在语文、历史、地理等基础性学科中,在三维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定上,凸显海洋文化教育特色,挖掘基础课程中有关海洋文化教育特色的资源,逐步培养学生的叙述能力、识别能力、交互能力等。通过专题形式,提炼、渗透、融合各科知识,逐渐形成单元专题。教师的基础型课程教学,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以海洋文化相关文本进行特色教学,后来开始提炼海洋文化教育教学案例,发展到现阶段则以“人人课堂”构建教学要求,落实学校“包容、自信、乐观、向上”的培养目标。
2.拓展型课程拓宽海洋文化知识。学校围绕“海洋科普教育平台构建”,共开设了6门拓展型课程,并配备了6名教师承担课程实施工作。拓展型课程采用走班制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程由教导处统一管理,主要在六七年级中开设。上课时间固定在周一下午的自主拓展活动课,每门课程的总课时数在30左右。目前,教师可以在课程中使用《神奇的海水》《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海洋探宝》《海洋权益纵横》《让海洋述说历史》《海洋动物探秘》《蓝色桅影》7本编印成册的校本教材。
3.探究型课程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探究型课程是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具体实施可以采用主题探究活动、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等方式。探究型课程主要在六至八年级中开设,定位于单元教学,即以学校自编的分年级单元教材进行教学活动,课程安排在学校正常课表中。单元主题依次为“海水特征我探究”“海洋生物我探究”“海洋资源我利用”“海洋环境我保护”“海洋文化我弘扬”“海洋生命我尊重”。
四、n程评价:课程实施与育人目标一致
学校从课程的计划准备和实施效果两方面入手,根据教师实际教学情况,通过《航华二中拓展型课程评价表》,侧重于对任课教师在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和教学实效的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案(或校本教材)、教学计划、课程开设效果、课堂管理等。评价方法主要有:听课、学生座谈、问卷调查、检查教学设计等。
篇8
关键词:水乡特色文化;小学美术;校本课程
近年来,各个院校愈发重视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同样,我校也紧追时展步伐,在水乡特色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开发美术校本课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资源,有效补充国家通用教材。
一、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既属于一种课程类型,也是课程管理,它在小学课程计划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不可或缺。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参考资料,但不是唯一参考,美术教材作为一种文本性资源,可针对教学任务进行适当的补充。
二、美术校本课程开发
新课程标准中清晰指出,在美术教学中应有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不应单纯地局限于校内资源,应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据相关调查可知,当地拥有丰富的民俗风情、特色产业种类多样、城市建设水平较高、自然风光优美宜人、文化活动多姿多彩、地方物产丰富,这为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优势。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水乡特色文化,合理开发美术校本课程。
首先,开发的课程内容应个性鲜明,这是因为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强,世界观以及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然而,美术活动有助于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和逻辑思维的培养。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审美标准趋于成熟,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合理开发美术校本课程,与年龄特征相符;其次,科学设定活动主题。美术教师应认真观察周边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美术能力,科学设定活动主题,可以围绕“我爱家乡”开展美术校本活动。同时,还应将我爱家乡这一主题细化成自然风光、文化设施、水乡服饰等多个活动,活动内容应贴近日常生活;最后,合理选择课程内容,在选择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积极向上、简单易懂、生动形象的素材。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开设“当地美食”这一课程,让学生结合当地美食,通过橡皮泥进行制作,突显水乡特色。
三、美术校本课程的利用策略
1.深入挖掘课程资源
在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面临理论知识不健全、数据缺少真实性等问题,为提高校本课程开发水平,美术教师应加强学习,注重日常积累。通过网络平台、报刊书籍、电视等多种渠道积累教学资源,全面学习水乡文化。待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后,可结合学生自身特点与教学目标,合理挑选校本课程内容。
2.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课程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以水乡特色文化为基础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鼓励学生创造,有效结合校内与校外资源,父母应带领学生去认识与接触水乡文化,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文化之旅,可到古镇等重要场所,开展实地创作。另外,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还应着重培养基本技能、学习态度、逻辑思维以及价值观念。可以采用因材施教法,这是因为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认知能力各异,教师应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当地美食”教学中,教师可扮作厨师,并借助多媒体展现当地美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并借助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还可采用自主探究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效发挥自身个性。
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可显著提升教育质量,并能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习积极性,深入认识文化艺术,有助于创新精神与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应加大在以水乡特色文化为基础的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力度,充分利用。
篇9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找准目标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特色资源,还需要对学生开展综合实践资源需要进行评估,明确学生究竟需要哪些基本的课程资源,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的学生各方面的实践能力,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调查、家长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认识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个性品质这几方面进行调查,通过这些调查我们发现:因为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家庭教育资源也不够丰富;学生吸收信息的渠道不是很多;家长的观念虽然近几年来因为所在地的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而有所改变,但还是跟城镇里的家长有着一定的距离――只注重孩子成绩单上的数字却很少去关注孩子的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因为经济的发展需要,留守儿童在学生中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学生监护人多为爷爷、奶奶,使得学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的素质更加参差不齐。总之,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能力、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与我们的要求有着很大的一段距离。所以我们急需通过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
二、挖掘乡土特色资源,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奠定基础
我们学校位于大运河畔,江苏省第四大淡水湖――骆马湖边,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留宿古镇皂河“乾隆行宫”,这里也被乾隆皇帝誉为“第一江山春好处”,人杰地灵,物产丰富,风光旖旎,而且在广袤大地上,还遗存和流传着不少脍炙人口的风物和传说;古镇也曾是著名的漕运通道、粮食仓储基地……这些都为我们课程资源的校本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所以我们要想利用好这些特色资源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就首先得对皂河镇的地域资源进行盘点,摸清我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建设具备哪些条件,为接下来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奠定基础。
1、调查皂河古镇的自然资源(自然风光,旅游资源),还有经济状况,民俗文化,革命历史:主要采用实地考察,走访群众,咨询政府有关部门,网络查询等方式,尽可能地全方位地掌握皂河古镇的乡土特色。
2、整理有关皂河古镇的文本资源、图像资源:根据调查下来的相关情况,对所有调查所得材料进行整理,形成文本材料、图像材料。如皂河每年的龙王庙庙会,拍摄成纪录片,影像资料等,同时和镇文化站取得联系,搜集了大量资料。
三、以乡土特色资源为基础,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遵守很多的原则,其中有一条就是地域性原则,就是指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以当地的乡土特点和条件为基本的准则和要求。我们学校所处的皂河古镇在地域上有它的独特之处:既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正好可以以皂河古镇的地域特色为基础,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根据手头上的文本资料和图像资料以及学生的需要,我们将所有的皂河古镇的这些地域资源进行了整理和分类:一是皂河古镇旖旎的山水自然风光;二是皂河古镇的古迹;三是古镇的风物传说及革命烈士故事;四是古镇的乡村田园景色。我们根据这些资源编写了《古镇皂河》这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教材,分别编写了湖光山色篇之《家乡的骆马湖》、《世界遗产――大运河》、《古黄河风光》;历史古迹篇之《龙王庙的传说》、《乾隆行宫》、《陈家大院》;风物传说及革命烈士故事篇之《古镇传说》、《我心中的革命烈士》;田园风光篇之《家乡的绿色田野》、《农家风光》。
通过这么一次教材的编写我们除了使我们的老师、学生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材料外,更重要的是要教师们树立课程资源意识。
四、以“校本教材”为实践载体,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和谐统一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的开展,必须有固有的校本化课程资源作依托,实现开发和利用的和谐统一。我们学校就以《古镇皂河》这套校本教材为载体选择活动内容,进行主题式探究活动。学生自主选择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确立主题”、“制定方案”、“分组实践”、“成果展评”等一系列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篇10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三级管理课程,要求学校根据相关自然、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开发活动主题,其运用学校个性化资源校本开发课程的属性,为创建学校特色课程提供了可能;该课程的发现域、方法域、活动域、社会域课程属性与其他学科课程的特征和属性形成了差异,这些特征符合学校特色课程的价值追求;学校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拓展更新、积累沉淀、形成成果,可以转化为有学校个性的特色课程。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技术路线。
一、学校特色课程的界定
1.学校特色课程的内涵及特征。学校特色课程内涵及特征的适当性界定,将为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给予明确的指引,以有效避免盲目开发、失位开发。石鸥认为:“所谓特色课程,是指学校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核心,以地域、社区与学校资源为依托,经过比较长期的课程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性的整体风格和出色的育人成效的课程、课程实施或课程方案。”[1]朱治国认为:“所谓学校特色课程,是指学校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学校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和实施的,能集中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课程优势的主导性校本课程。”[2]在这些界定中,均突出了在特色课程开发资源运用的特性、学校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地位及对学校特色发展的价值,阐明了学校特色课程的关键特征。依据上述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取向的分析,本文对学校特色课程的规定性定义为:学校特色课程是学校依据课程开发的学生本位取向,运用个性化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实施的具有独特课程功能和价值的核心校本课程。其特征表现为:第一,课程资源的独特性。学校特色课程开发采用的课程资源具有鲜明的本土、本校特征,切合学校的特色发展定位。第二,课程组织的科学性。摒弃“文献式”与“拼盘式”的校本课程开发窠臼,力求课程组织的规范性、新颖性。第三,学习方式的综合性。学校特色课程在规划设计上预设与隐含了综合化的学习方式,强化研究性学习、服务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第四,课程实施的持续性。学校特色课程能在学校长期、持续实施,经过课程评价检验,呈现出强大的课程生命力。第五,课程功能的发展性。学校特色课程具有良好的教学收益,能有效促进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不断发展。
2.学校特色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
在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现实图景中,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视为学校特色课程,将学科延展型校本课程视为特色课程,将杂多的校本课程门类视为学校特色课程群等,均反映了对学校特色课程与校本课程二者关系认识层面的误差,需厘清二者之间的关联与区别: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自主开发的供学生选择修习的课程,特色课程源于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可采用共通与普适性的课程资源,特色课程运用的课程资源具有独特性、个性化;学校的校本课程门类多种,特色课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是学校的核心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可因由学生兴趣与需要的改变而存亡更替,特色课程则能持续实施,不断释放出良好的课程功能,通过修订在学校滚动使用;特色课程本质上是学生本位取向的课程,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咨询者,是与学生一起学习的学习者。
二、以生为本的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取向
学校课程版图历来以教师本位取向的课程开发为主导,其典型特征为专家编制,教师执行;以人类文明的经典成果作为课程核心内容;教材呈现具有严谨的体系化;课程学习以传授、记诵、理解、练习为主要方式。学校特色课程开发需由教师本位取向转向为学生本位取向。
学生本位的特色课程开发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指向,在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编制技术、课程实施方式、课程实施成果等方面呈现出如下特征。第一,以“问题解决”作为课程核心目标。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发展在教育目标设计上“必须以诸如‘问题解决能力’之类的‘21世纪生存能力’直接挂钩的形式,把教育目标加以结构化”。[3]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理念与追求需紧紧围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进行课程设计与建构。综合实践活动以主题探究活动与研究性学习课题为主要内容,直接作用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第二,运用生活资源作为课程素材。学生本位的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运用学生周遭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及学生主体的兴趣、爱好遴选、生成课程内容。第三,非知识体系为中心组织课程。学生本位取向的特色课程开发不以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严谨性为主张,强调以探究性学习活动、实践性学习活动、体验性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课程,探究实践行为、探究实践的成果和结论由学生完成。第四、形成学生个人成果。教师本位取向课程的学生成果在考试竞争与功利主义教育的挤压下往往凝结为分数与排名。在学生本位取向的特色课程中,学生的个人成果类型多样、数量众多,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完成的活动总结报告、结题报告、研究小论文、创意设计与制作的作品等,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真实反映与客观证据。
三、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特色课程类型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实施方式及课程功能为开发建构不同类型的学校特色课程提供了依据,不同类型的特色课程均能在不同侧面、不同维度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属性和特征。基于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的学校特色课程类型主要包括主题统合型课程、科技创新型课程、服务学习型课程、心理建构型课程和社团驱动型课程五大类,每类课程均有自身的目标指向、内容结构与实施策略。
1.主题统合型课程。主题统合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运用学校独特的课程资源开发主题领域,分解具有逻辑关联的系列小主题,形成课程结构,学生通过主题探究与实践活动形成课程。如,广州市海珠区瑞宝小学以社区瑞狮活动与习俗为资源,构建“灵动瑞狮”主题领域,开发“爱狮、颂狮、寻狮、悟狮、秀狮”等系列小主题,形成《灵动瑞狮》特色校本课程。主题统合型课程遵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实施的环节和阶段,以课程实施的常规课型、变式课型和创新课型为载体,开展课程教学。
2.科技创新型课程。科技创新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核心目标。中小学经常性开展的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内容包括:科技研究论文写作、科技项目设计与制作、科技实践活动、科技体育、科技创意思维训练等,这些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成为建构学校科技创新型课程的主要来源。学校科技创新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在育人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上具有一致性,学校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可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成果中遴选、加工和提炼,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课程实施的计划性、正规性和持续性,为学校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坚实的课程基础和持续发展的源泉。[4]
3.服务学习型课程。服务学习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服务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向社会,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服务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活动。服务学习型课程具有课程内容的实践性、活动过程的体验性、活动参与的社会性及人格培养的有效性等特征。服务学习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求学校在活动项目、活动时间、活动方式、活动保障等方面做出整体规划;注重与学校德育整合及与社会实践基地联合实施;强调活动过程的完整性,让学生参与活动项目选择、活动方案设计、亲历活动过程、形成活动成果,开展活动反思、交流与评价。
4.心理建构型课程。心理建构型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为核心目标。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活动存在以咨询为主体、以教学为主体、以活动为主体三种取向。心理建构型课程主张克服片面与单一化的倾向,整合三种取向,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功能,形成学校心理建构型课程的四大领域:心理健康的基础性知识教学活动;常见心理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心理疏导与调节的社会实践性活动;心理障碍的专业性咨询与矫治活动。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与社会实践性活动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对于深化学生心理认知与评估、促进学生心理的主动建构有重要作用。如,中小学生学习压力与焦虑情况的调查,中学生早恋现象的研究,中小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探究,中小学生网络交友现状的调查等研究性学习课题;走进养老院的慰问活动,走进特殊学校的交流活动,走进社区的宣传、演出与劳动活动,春秋游研学旅行活动的等实践性活动,都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方式与途径。
5.社团驱动型课程。所谓社团驱动型课程,即以学生社团为平台,规划、设计活动内容,通过社团组织内在驱动实施的课程学习活动。学生社团具有同质性、自治性与拓展性特征。同质性表现为共同的兴趣爱好与理想追求是组成社团的基础;自治性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活动项目,自主开展活动,自我管理组织;拓展性表现为社团活动内容与方式具有可拓展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其中,自治性是学生社团的根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是社团驱动型课程的核心目标。社团驱动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为:体系化、多样化的社团类型及活动内容规划设计;社团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与有效性;在社团活动中融合主题探究活动和服务学习活动;通过社团平台形成优秀的学生作品。
四、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特色课程教材编制策略
教材是课程的实体呈现,是学生修习的主要工具与材料。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编制的特色课程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达成教学的基本规范,利于学校系统持续实施课程,不断积淀、彰显学校特色。同时,相对稳定的教材,也有助于学生基于教材设计的主题与活动方式形成丰富的系列个人成果。
1.以主题扩展建构课程框架。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特色课程教材的编制运用主题扩展型式,将知识集点、能力发展、活动方式、学生成果形成融合在主题实施中,通过主题扩展为子课题,各子课题的渐进实施推演学生活动,形成课程实施过程。
2.以环节推进展开学习过程。教材体系依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五环节模式“主题确立――方案设计――活动实施――交流展示――总结评价”展开学生学习过程。各环节设计与主题关联的探究与实践活动、设计与制作活动、展示与交流活动等,并隐含相关的常规课型。在环节推进范式教材体系中,学生成为环节推进的主体,教学由教师传授转型为学生生成性的自主活动,学生在不同环节带来的多样化课程履历中,促进跨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3.以单元组合串联课程内容。根据主题实施的不同环节设计教材单元,使不同单元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不同单元的教学目标差异,教学课型差异,教学成果差异形成不同单元的教学个性。单元结构的一致性与耦合性,形成课程的整体性。
4.以方法指引强化课程特色。方法体系知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体性知识体系,包括思维方法知识、研究方法知识、设计制作知识和成果表达的方法知识。[5]活动方法的掌握是学生能力形成的要件,强化方法指引及学生对方法的掌握是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特色课程的鲜明特色。在教材编制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不同年级分布、铺设不同的主要活动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及如何撰写小论文与研究报告等多种方法的学习、运用。在教材设计中,注重融合案例指导方法,从而提升学生方法掌握的成功率。
5.以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特色课程教材不以系统的知识呈现为教材主体,主张在教材中以“资料袋”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及文献索引,使学生获得再活动的材料,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由教材设计者主动供给的学习资源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资源探寻的盲目性,保证学习资源的前沿性与真实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 3-25.
[2]石鸥.普通高色课程开发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1-5.
[3]朱治国.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深度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5):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