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体系范文

时间:2024-05-06 17:47: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学教学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小学教学体系

篇1

一、课型及其理论基础

“课型”是伴随着班级授课制在近现代学校教育中的确立与发展而生的。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主要经历三个阶段:(1)以夸美纽斯为代表的教育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论证,使班级授课制基本确立;(2)以赫尔巴特为代表,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大大完善了夸美纽斯的理论;(3)以前苏联凯洛夫等人的教学论为代表,提出课的课型和结构的概念,使班级授课制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体系的工作基本完成。②

需要注意的是,赫尔巴特与凯洛夫关于课型的认知取向并不一致。下面我们将二者的认知取向作一比较: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发现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根本区别在于“主体”。从新课程理念追求的角度看,应该是赫尔巴特的认知取向更合乎我们的追求。但是,多年来,我国关于课型的研究基本上承袭前苏联凯洛夫的认知取向。最具代表性的是王策三和李秉德,他们在论述课型时分别使用了“(掌握知识过程的)环节或工序”和“(课的组成部分或环节,以及各部分或环节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这样的表达。对课型的僵化理解与执行造成了我们过多关注或只关注外显的教师教学行为构成,而忽略了或不够重视课堂教学中师生尤其是学生内隐性的心理发展过程。这种忽略学生“发展”本质的教学思维,其实质是与新课程的追求背道而驰。③

中小学写作教学重构核心工作有两步,一是基于课标确立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二是构建课堂教学课型体系。纵观教育学的发展流程,赫尔巴特的认知取向更合乎学生发展的规律,因此,我们构建中小学写作教学课型体系重点以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观作为理论基础。

二、当前中小学语文课型及课型构建的基本要素

从语文教学界已有定论的科学成果来看,凡成功的教学改革试验,一定会有相应的科学的系列课型。钱梦龙、宁鸿彬、洪镇涛、张富等名师的探索研究成果无一不证明了这条定律。这也说明课型研究在教学科研中、在教学质量上、在教师成才过程里的重要性。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在《关于课型创新的若干思考》中指出,在真正的日常教学之中,课型研究始终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这从很多地方可以看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在大量高层级的科研课题中,极少有关于课型研究的实用课题;(2)在几十年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成果中,极少有课型研究的优秀成果;(3)很少见到研究课型的立论高远的文章,很难见到关于课型研究的学术专论;(4)基本上没有关于课型研究的研讨交流活动;(5)即使在大张旗鼓地进行新教材培训的时期,不管是哪一级的培训,都看不到与创新课型有关的指导或辅导活动。这就导致了课型研究滞后于教学改革、滞后于教材改革的后果。

所以,我们应从课改成功的高度来看课型创新的问题。可以说,在现在,课型的改革与创新是必然的,不需要过多地论证;我们所需要的,是真正地在大面积的中学语文教学上对课型的改革进行突破。

多年来,语文课型纷繁多样,根据不同标准可以有多种分类。举例如下:(1)教学容量:单元课、单篇课;(2)教学类型:作文课、阅读课、听说课;(3)阅读教学:教读课(精读课、略读课,讲析课、讨论课)、自读课、学法指导课、审美鉴赏课;(4)语言教学:语言积累课型、语言运用课型、语言品析课型等;(5)语言积累:吟读美文课、背诵经典课、语言模式课等等。(6)活动方式:赛读课、活动课、说话课、写作课、评讲课等。

就阅读课而言,就有人梳理出如下17种:(1)教读课――教给学生的朗读方法,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2)析读课――通过“朗读”对课文进行文意、文理分析;(3)品读课――就是赏析式地读,是朗读教学中的一种“美读”的方式;(4)研读课――就是要研究、体会为什么要这样朗读;(5)辨读课――在辨析之中朗读,主要用于文言文字词教学;(6)理读课――在朗读训练中进行语言板块的积累指导;(7)练读课――既进行朗读训练,也进行有关字词句段的练习;(8)评读课――对课文进行评点,边评点边朗读;(9)说读课――说说读读,读读说说,边说边读,边读边说;(10)写读课――朗读中学写,写中有朗读;(11)听读课――重点突出配乐诵读;(12)背读课――指导学生读好、背好课文;(13)演读课――用组织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教学;(14)想读课――在朗读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训练想象能力和朗读能力;(15)助读课――让学生在有关教学资料的帮助下学习朗读,进行阅读;(16)联读课――也叫“扩读课”,就是将主题相近的课内外文章合在一起进行朗读教学;(17)比读课――将能够进行比较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朗读教学。

就作文课而言,就有人梳理出如下三类18种:

1.写前指导课:(1)仿写指导课;(2)改写指导课;(3)观察体验指导课;(4)资料指导课;(5)创设情境指导课;(6)示范指导课;(7)审题指导课;(8)构思指导课;(9)思路扩展课;(10)思路条理课;(11)思路交流课。

2.写中训练课:(1)命题作文;(2)材料作文;(3)情境作文;(4)自主作文;(5)研究性作文。

篇2

关键词:“体育、艺术2+1项目”;足球;教学内容体系;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 16(2007)02-0095-04

“体育、艺术2+1项目”是2004年9月才开始在全国15个实验区进行的一项实验工程。所谓“体育、艺术2+1项目”(以下简称“2+1项目”),是指“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2+1项目”是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项具体措施,尽管强调的是课内外体育教育活动,但体育课内的教学在整个体育教育活动中处于主要地位,是“2+1项目”实验应特别予以关注的问题。要在上好体育课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强调两项体育类技能的重要性,从课程不同阶段的目标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持续、主动、全面地掌握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作为发展的主线。同时充分注意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各阶段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课程目标。该项目的实施必将对中小学生今后高中阶段、大学阶段的体育课选修或自主体育学习,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足球作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项目之一,在开展实验的许多学校中受到普遍重视,许多学生选择了足球项目。在“2+1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育部虽然提出了宏观的目标,并且制定了评价标准,但是相应的中小学足球教学内容体系并没有构建出来。因此,构建“2+1项目”实验背景下足球教学内容体系,以促进中小学足球教学改革,有其现实价值。

1 “2+1”项目足球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1.1 素质教育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要贯彻素质教育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素质教育观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观,以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目标。足球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有利于培养人的意志力、责任感、自律性及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协作等品质,并且极具观赏性,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2+1项目”足球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足球运动技能,既要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身心的健康发展,又要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

1.2正确认识终身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关系

体育课程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和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通过解读2001年以来教育部颁布执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不难发现,小学、中学、大学3个阶段的体育课程目标相互衔接,终身体育已经成为学校体育的目标。中小学阶段强调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高中阶段强调使学生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大学阶段则强调使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1项目”从体育课程目标的衔接出发,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体育运动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提出了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强调通过合理的体育知识传授和运动实践,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能选择切合自己实际的运动,并有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实现终身体育。〕

在终身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运动技能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在体育新课程标准的5个领域目标中,运动技能是其中一个领域,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才能达到增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5个领域目标的关系是辨证统一而不是割裂的。因此,掌握运动技能,并形成一定的特长,是体育教育的具体措施和必须要达到的目标。“2+1项目”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就是强调从提高运动兴趣出发,以发展运动技能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不同的运动项目,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终身体育习惯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要处理好运动技能在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中的作用,系统规划九年义务教学阶段足球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和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提供依据。

2 “2+1”项目足球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原则

2.1 实践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原则

足球教学主要是以足球技术战术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性活动,同时又要在实践活动中结合知识的传授、体质的增强等,因此体系的构建既要突出实践性,同时也要体现综合性的特点。首先要把教学实践与知识性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利用身体活动体验和理解足球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运用来强化,达到使学生掌握足球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教学目标,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依赖于教学内容实践性和知识性的结合。其次要把教育实践与健身性、文化性相结合,在足球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中既要保证具有良好的健身价值,又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对足球运动的认识,提高参与的积极性,进行良好的体育道德熏陶。

2.2阶段性与可重复性相结合原则

体育运动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每个阶段的任务、内容、方法、手段等都有各自的特点。足球教学训练是一个长期、艰苦、系统的工程,它包括远、中、近期分段目标,各级目标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每一分段目标都是总目标的分解,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当一级目标实现后,又会向更高一级目标前进。目标方向越清晰,目标任务越可行,目标距离越接近,信念就越坚定,信心就越充足,青少年训练的动力和成就感就越强。

同时,体育运动能力的发展又具有可重复性。运动技能从学习到掌握、从训练到应用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是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是教学训练的“痕迹效应”得到强化的结果。只有通过大量、有效的重复性练习,才能不断巩固技术与身体、战术与思维间的内在联系,才能达到熟练掌握运动技能的目标境界。在“2+1”阶段的9年时间里,要安排学生进行合理的有效的重复练习,使学生达到掌握足球基本运动技能的目的。

2.3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是目前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学依据的文件,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要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并且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因此足球教学内容体系在目标设置和内容设计方面保持了与课

程标准相一致的特点,便于体育教师在执行具体教学时与课程标准的协调一致。另外,“2+1项目”足球教学内容体系要面向全体选项学生,它必须有基本的要求,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使足球教学有一个较为规范的目标。

当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扩大学校办学的自,课程的管理已经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因此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又必须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它绝对不应该是完全整齐划一的,要考虑由于地域、学校设施、学生身心状况、足球基础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地各校可以灵活地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

3 “2+1项目”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

根据《“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试行)》中有关足球评价标准和足球教学的实际情况,在专家研讨的基础上,根据体育运动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和重复性以及足球教学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设计了“2+1项目”实施背景下(含高中)的足球教学内容体系(见表1)。

在构建足球教学内容体系时,根据《课程标准》中的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的规定和要求,结合青少年足球训练的特点设计了阶段目标、技战术日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日标、社会适应目标,既包括水平目标,又有领域目标;既保持与体育课程标准6个水平和5个领域目标的一致性,又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2+1项月”强调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对选择足球项目的学生来讲,就是要最终达到掌握足球运动技能的目标。因此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就是要保证学生通过若干阶段的课内外足球活动,能够掌握足球技能。所以内容体系在各领域和水平上具有渐进性的特点。

纵向看,5个领域的6个水平目标逐级递进相互衔接。其中.足球教学目标以多种多样的足球比赛和足球控球能力发展为主要内容,依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把目标逐级递进,体现出培养兴趣――了解规律――掌握技战术――主动参与的发展特点。

技战术能力目标的设计,是根据足球运动技战术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和重复性特点,遵循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将目标连接为接触球――提高控球能力――掌握基本技能――提高技战术能力。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比赛对技能形成的作用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抗性游戏和多种形式的小场地比赛,逐步提高学生技战术的运用能力。

身体健康目标是以发展全面的身体素质为目标,根据青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和各种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将目标依次衔接,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目标是以体育对人心理影响的途径和方法为发展主线,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将目标进行衔接,体验――了解――改善――养成;知道调节――学会调控――调控行为――形成生活态度,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性格品质。

社会适应各层次目标衔接是以人的社会行为形成的过程作为主线进行衔接,从尊重关爱弱者――理解运动(社会)角色――道德和精神逐步提高――形成较强的、较高层次的社会适应性。

4水平1至水平3教学安排示例

该体系的设计为“2+1项目”方案实施与体育课堂教学层面之间搭建了一个中间层次的平台。在具体教学中,可以根据该体系各领域、各水平的内容,结合各校的具体情况,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如表2就是根据水平1至水平3技术战术目标的要求设计出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可再根据这些内容制订出具体的学期教学进度或单元教学进度。

从表2足球教学安排中可以看出,根据内容体系中3个水平的要求,分别制定出具体的教学内容,从而为进行足球教学活动和指导课外训练提供了依据。内容的选择突出了从接触球――提高控球能力――掌握基本技能――提高技战术能力的教学程序。在实施教学时还要注意两条主线、三个结合、四项任务。

两条主线是指教学中以多种多样的比赛、游戏和对足球的控制能力为主线。要把中小学生最喜欢参与的比赛和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把提高身体多种部位的控球能力贯穿教学始终。比赛、游戏和多种多样的控制球练习既可以是课的导人手段,也可以是课的基本内容。这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掌握足球技能的特点。

三个结合是指把发展学生足球技战术能力与发展身体素质、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游戏和比赛不是目的,要把足球教学其他领域的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

篇3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形态、生理、心理等方面都处于成长期,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学生表现出矛盾性、情绪波动较大的特征。学生身体发育过程呈现波浪式,学习兴趣不断分化,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发育和新陈代谢的过程加快,但是知识尚未成熟,情绪处于波动的状态。身体健康包括人体各部位或者器官的发育与功能完善。参与体育游戏能够拉伸身体的肌肉、韧带,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平衡能力以及局部肌肉的力量。体育游戏的条件、环境可变性因素较多,内容丰富多样,能够增强人机智、敏捷等判断力,提高人的记忆能力。在心理健康方面:参与体育游戏能有效调动人的情绪,通过身体运动、智力开发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参与体育游戏获得胜利还能使学生产生自豪感,自尊心、信心获得满足,从精神上产生愉悦感。体育游戏有助于培养学生建立自我概念和坚韧的品质。从社会适应角度来看:体育游戏依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自我思想的发挥实现游戏目标。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认识自己,如何构建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安全感。

二、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1.健身性原则

体育运动基本目标是提高中小学生的免疫力,促进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中小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投入到学习中。健身性是体育的本质特征,在追求体育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体育教学的核心价值。

2.可比性与可裁判性原则

体育游戏可能在短期内具有新意,但是时间一长就会产生疲惫的感觉。可比性与可裁判性能够强调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调动学生心中原始竞争情绪。这种原则能够使该方法保持长时间的活力。

3.可操作性与可观赏性

体育游戏有的难度较大,并不适合中小学生。所以要考虑体育游戏是否具有实际操作能力。观赏性是体育游戏的外在表现,趣味程度高,那么观赏性就强。所以体育游戏应考虑到他的观赏性。

4.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是体育游戏的基础特征。缺失趣味性的体育缺失其本质内涵,只能是形式化的体育活动。

5.安全性和教育性原则

体育活动不论以何种形式召开都应遵守安全性和教育性的原则。其中安全性是指体育活动中要确保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安全,采取过激的体育活动会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使学生畏惧体育活动。教育性是教育的根本特征,如果体育活动缺少教育性,那么就只能称之为娱乐,而非体育教育。

三、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还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所以,体育游戏需要针对学生的喜好,针对教学任务选择和设置。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游戏能加深学生对体育的理解,掌握较高的深层次技能,增强学生的综合性素质,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建立较厚实的基础。游戏体育的选择虽然需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要具备体育课程教学知识。通过构建多种方式的体育游戏,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

2.强化课程安排

当前社会民众对体育锻炼较为忽视,家庭中很少有带着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我国学生从小学开始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家长更多关注学生成绩的提升,忽视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运动缺少家庭氛围的熏陶。其次,学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学校对学生的关注点更是集中于学生的文化课程。学校忽视体育课程,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体育并未占据考核的分数。校园体育锻炼氛围欠缺。最后,中小学受制于高强度的校园管理方式,体育锻炼的机会和时间较少,而自身又懒于锻炼。学校应当加强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关注学生身心成长。

3.改进体育教?W方法

篇4

(贵州省册亨县第二中学 55220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当代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突出表现就是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逐渐地走进了课堂,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解释了多媒体和多媒体教学的概念,并概述了多媒体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然后分析了多媒体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利弊,最后提出了多媒体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应遵循的五条原则来指导中小学英语教师更好发挥多媒体优势,克服多媒体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弊端,从而提高多媒体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多媒体;英语;教学

多媒体(Multimedia)这一概念常用来指多媒体信息和多媒体技术。所谓多媒体信息是指集数据、文字、图形与图像为一体的综合媒体信息。多媒体技术则是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传播技术融为一体,综合处理、传送和贮存、多媒体信息的数字技术,它提供了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和可编程环境,极大地拓展了计算机应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式。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1]。多媒体教学在八十年代已经开始出现,但当时方式是采用多种电子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九十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综合使用的地位。因此,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指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即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音响等多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际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它具有交互性强、智能性、集成性、可控性的特点。当前多媒体教学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极为广泛,针对中小学的特定情况,本文我们对多媒体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了深入研究。

1. 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现状

我国中小学使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全国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已经基本具备了使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的条件。这些中小学的硬件设施包括语音室,多媒体教室,与之相配套的软硬件设施。现在发行的中小学英语教材也开始附带了与课程同步的视听说光盘和磁带,另外与教材出版相关的网站也提供了课文同步配套的课件,这极大方便了中小学英语课程的多媒体教学。目前具备硬件条件的中小学大部分已经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少部分也在逐步开展多媒体教学,相当的中小学英语已经采用了传统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英语教学。

2.多媒体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利方面

2.1 创造了真实的语言环境,加深了中小学学生对英语的切身体会

青少年时期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时间。对中国中小学生而言,英语学习中最缺少的就是真实的英语环[2]。虽然中小学的英语教材中有大量练习英语的环境,但单纯的官方语言环境和真实的缘环境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原汁原味的英语环境正是中小学学生英语学习中所期望获得的。多媒体教育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创建趋向于全方位、多层次的模拟语境,刺激中小学学生感觉器官。使其闻其声,观其行,身临其境,沉浸在英语氛围中,增加对英语切身体会[3]。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单纯依靠老师念和讲来学习的模式,极大的提高中小学学生对英语的理解,显著的提高了中小学英语的教学效率。比如,在讲解美国人见面打招呼用语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美国人打招呼的视频和语音,然后结合播放的视频或语音讲解美国人相互之间打招呼的方式。这让学生真实的体会到英语中打招呼用语在真实语境中是如何使用的。还比如说,在学生的口语的对话中可以先播放标准的对话录音,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对话练习。这样学生不断不但有难模仿的对象,而且可以对比中矫正自己的发音和用语习惯。从而掌握纯正的英语。这就是学生避免口语的生硬和僵化。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这一工具通过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形式让中小学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从而了解真正的英美文化。甚至,我们可以通过BBS 和聊天室等工具让中小学学生与外国教师以及外国学生交流。总之,多媒体有利于提高中小学学生对英语的认知能力,加深他们对英语的切身体会。

2.2 丰富了教学活动的形式,调动了中小学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多媒体英语教学能使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在听力和口语课堂,授课形式不再是单纯的教师讲解和板书,还包括了播放视频、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元素,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有声资料则比单一化的书本教材更加生动有趣,纯正的语音更易为学生喜欢并模仿。比如说,学习动物名称的英语单词,教师在课件中加入相应动物的图片和叫声,这样学生在记单词的同时也觉得很有趣。多媒体使中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形式呈现出多通道、多元化的特点,也使中小学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调查也显示,多媒体辅助中小学英语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口语水平和提高学习效率方面,其优势明显优于传统教学[4]。比如,在讲解笑(chuckle,laugh,smirk,grin)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几张图片来形象展示这几个单词之间的差别。教师可以把网络资源、教材配套资源以及自行编辑制作比较适合中小学学生的其它视听材料在教学中结合起来。这种视听结合和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增大了英语课堂信息量,提高了中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中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融入丰富多彩的信息,这样既弥补了传统教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不足,又加大了授课信息量,加快了信息传输。提高了英语教学效率。成为解决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传统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需把英语单词、例句等写到黑板上,这就导致英语教师在板书上花大量的时间。采用多媒体教学,英语教师可以将文字、图像和声音等信息组合在一起在课堂上演示,节约了课堂书写板书和某些传统教育中需要教师讲解的部分内容所需要的时间,充实的英语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拓宽了中小学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在一节英语课中,中小学学生可以同时接触到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内容,这提高了中小学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加快中小学英语教学进度。

2.4 提供了资源共享的途径,方便了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和中小学学生的学习

中小学英语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音频课件都可以在多个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共享,从而有利于好的资源的分享。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这些教育学资源可以为学生实用所使用,作为中小学学生英语课前预习的材料,从而提高课堂的授课教效果。同样,这些资源也可以作为中小学学生英语学习的课后复习的资料,方便使用,有利于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加深中小学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中小学学生可以在课后播放视频、音频和浏览幻灯片,做到课堂内容的全部和部分的在现,加深记忆效果,提高学习的效率。

3. 多媒体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过度重视教学形式忽略了教学内容

随着多媒体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课件和视频制作过程中,过度重视形式而忽略了教学内容。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集声、像、动画于一体,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对学生的视听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但授课过程中大量的使用图片、录像和实景照片,以图象直觉取代语言形象,而把教学内容过于浅化、细化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师课件中出现太多图片,中小学学生只注意了屏幕上美丽的画面、动听的声音、有趣的游戏,反而分散了中小学学生的注意力,干扰了中小学学生的思维。很多中小学英语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从而忽略了对教材的钻研,导致授课形式看似丰富,实则内容,最终事倍功半。

3.2 过度依赖多媒体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现在少量中小学英语教师用多媒体完全取代板书、单词、例句与语法知识统统的录入课件,多媒体完全取代了教师的板书。比如有些中小学英语教师把单词及课文每一节,每一句都制成了课件。授课变成了鼠标的点击和幻灯片的演示,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的想象思维都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教师不像是主导,学生也不像是主体。这阻碍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多媒体课件不仅仅是教学的一个工具,他只是用来辅助中小学英语教学,并不是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就能改善教学,就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

3.3 过度扩充知识授课内容物是的学生接受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后,屏幕显示减少了教师板书时间和讲解时间。于是很多老师利用这些时间增加大量的新知识,从而使一堂课变得满满当当。但随之而来的是电脑显示器切换太快,学生眼睛跟着屏幕转,听课时思维处于紧张状态,加之中小学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有限,有时连笔记都来不及抄,更没有时间进行思考、消化和吸收。一节课后,学生对课堂所讲的知识无法形成一个系统和体系,导致授课效果不佳。中小学的英语教师应当明白,中小学学生接受能力是有限的,授课进度和授课内容要适度。

4.多媒体应用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为了发挥多媒体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克服多媒体使用中出现的弊端,多媒体应用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应遵循如下五条原则。

(1)适应性原则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应考虑到中小学学生学习的特点。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要与大学和其它层次英语教学区别对待。使用多媒体教授课过程中授课的宽度、深度和容量要与中小学学生群体相适应。

(2)分清主次的原则

多媒体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但无论如何。我们仍需要分清英语教师和多媒体的主次关系,始终遵循英语教师为主,多媒体为辅的原则。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各个环节那要英语教师组织实施,英语教师始终是教学的灵魂。

(3)适度原则

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授课中努力做到的使用多媒体适度。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时候要根据授课内容来安排。授课中是否要使用多媒体,多媒体站用全部授课时间的比例,以及使用何种形式多媒体都需要根据课程需要来确定,把握适度的原则。不可以为了形式多样,而忽略了中小学英语传统教学方法。只有传统的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相结合,才能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4)真针对性原则

培养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是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这四项技能对多媒体需求也是各不相同。所以在多媒体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应用中应充分考虑不同英语技能的各自特点,考虑到中小学学生在不同英语技能方面的认知规律,从而设计出更具有针对性地对多媒体的教学材料。

(5)重实效原则

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教学效果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无论使用还是不使用多媒体,多使用还是少使用多媒体,实际达到的教学效果才是评价多媒体使用的唯一以标准。我们需要摆正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在中小学英语授课过程中正确使用多媒体,切勿舍本逐末。

5. 结束语

本文解释了多媒体和多媒体教学的概念,并概述了多媒体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同时通过多分析多媒体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和存在的弊端,指出多媒体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应遵循的适应性原则、分清主次原则、适度原则、针对性原则和重实效原则,从而提高多媒体在中小学英语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平珍,白少军。多媒体在医学影像学教育中的应用。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

[2] 孙晋芳。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中国校外教育,2007。

篇5

【关键词】因素;教学效果;评价;教学策略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he teaching effect analysis

Liu Huiming

【Abstract】Using the self-made questionnaire, this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effect has carri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aching process elements in a certain extent affect the teaching effect. In the five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ing effect, the first is a basic combination teaching factors. Affect the teaching results of statement of the second factor is the teaching goal and teaching content arrangement.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factor is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spectively. The fifth factor is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Factors; The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 Teaching strategies

1 前言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注重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效果的管理已成为教学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良好的教学效果保障体系是塑造一流学校的重要标志,而实现科学的、合理的教学评价是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前提。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效果评价,又称教学质量评价或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是体育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完整的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进行具体评价,如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课程或教学内容的评价,对教学媒介手段的评价等等。其中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各个高等院校最为经常性的评价活动,教育决策者和教育管理者更为重视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时间比较长,也较成熟,相比之下,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只是近几年才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已有46%的普通中等学校开展了较正规的、不同类型的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活动。

Pike(1998)曾指出运用一套可信有效的方法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至少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一,教师可以根据他们教学效能的一些可信有效的反馈信息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第二,行政管理者也可以通过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评价来决定聘用、提升及加薪。因此,通过教学效果评价可以显示教学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实际情况,为教学管理者或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促使动态教学系统的诸要素处于最佳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状态中。从而也为体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有关教学效果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对20 名体育教师和领导进行访谈的基础上,编拟成问卷的初稿,总计90 个题目。之后,又征求了10 余名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的意见,删除了题意重复或内容不符的题目,保留70个题目,并对题意表述不清楚的题目进行了修改后,又将这些题目请有关专家作了指导和修改。最后,对 210 名中学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65份,经项目分析形成影响体育教学成效的问卷。

为了了解体育教学过程构成要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本文卷共70个问题。第1-9个问题,了解教师情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第10-16个问题,了解学生情况对教学成效的影响;第17-28个问题,了解教学目标、内容对教学成效的影响;第29-49个问题,了解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第50-70个问题,了解内部环境、家庭环境、社区及社会大环境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每个问题基本代表上述要素的某一个具体方面,基本涵盖了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要素。通过这一问卷调查,既要确定某一要素的某具体方面与教学成效的相关程度,同时通过因素分析确定影响教学成效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关联系。(问卷的具体内容略)

3 因素分析结果

3.1 问卷的相关分析:根据问卷设计要求,被试应根据个人经验和体验,判断上面所列举70个变量与教学成效相关程度。回答要从“无相关”、“弱相关”、“中等相关”、“强相关”、“完全相关”中任选一项,各项分值分别为0、1、2、3、4分。经统计后将排在前13项的均值提出分析,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前13项,被试认为与教学成效基本成“强相关”或接近“强相关”,多集中在师生先行素质和内隐与外显行为部分,如均值达300以上的两个变量分别是教师的专门能力和教师的知识结构。学生学习策略方法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也被认为与教学成效有较高相关。后13项,被试认为与教学成效呈“弱相关”或接近“弱相关”,多集中在家庭、社区以及宏观社会大环境诸因素,少量涉及教师生理素质、学生座位安排、对教材的陈述解释等,这反映被试认为非直接因素对教学成效构成较小影响。

根据70个变量提供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得出影响教学成效的相关因素共计18条。由于18个因素多且比较零散,故将其进一步合并为5大因素。见表2

4.2 结论分析

4.2.1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教学过程构成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成效构成影响。也就是说,教学离开任何一个相关因素(指正相关)都不会顺利实施,更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4.2.2 在影响教学成效的5个因素中,首要的是教学基本组合因素。这是许多研究者没有提出过的因素。它在因素分析中方差贡献率达到17.3%。归纳为5个因素后占总体的25.09%,这说明其重要性。教学基本组合因素包括教学的行为方式、组织教学、课堂气氛以及影响教学的基本外部教学环境。它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学基本组合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的内隐行为和学生的学习准备。教师的内隐行为既是教师的思维能力。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与教学效果差的教师在思维能力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学生的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已有的只是在头脑中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在的。这种结构化的知识课程为认知结构,而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和清晰性等特征均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另外教师的期望、家庭的结构、类型、社会对学生学习的舆论导向等也都是该因素的组成部分。所以教学基本组合因素提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善于抓住影响教学的基本的、主要的因素,并将其构成一个统一体才会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2.3 影响教学成效的第二个因素是教学目标的陈述与教学内容安排。它在因素分析中方差贡献率最高,达到20.9%。归纳为5个因素后占总体的30.31%,这个因素的重要性,提醒了我们在教学改革中不能仅注意教学策略方法的改革,正确陈述教学目标与合理安教学内容也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之一,特别是对教学目标的陈述,以往重视得不够。实践调查核实验研究都表明,教师明确的告诉学生学习目标的教学,学生对教师明确高质的应掌握的内容引起注意的程度更高。

4.2.4 第三和第四个因素分别为教师素质和学生素质。从方差分析贡献率看,教师素质占12.6%,学生素质占8.3%归纳为5个因素后,教师素质占总体的18.27%,学生素质占总体的12.04%,这样的百分比例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应重视师生素质与教学成效的相关研究。对这一分析结果需要说明的是,他与西方最主要的研究教学成效相关模式“国成—结果”模式的观点不同。“过程—结果”模式认为,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对教学效果并不直接构成影响;而我们的研究结果是,师生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教学效果。

4.2.5 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环境与教学成效相关。在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只是最近几年来才开始重视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教学环境在因素分析中方差贡献率为9.7%。归纳为5个因素后占总体的14.07%,它与教学成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教学环境包括教学的物质环境,如学校的建筑设施等。美的建筑可以使学生陶冶身心,涵养性格,多样而又统一、均衡又协调的建筑群会使人活泼、安稳、舒适。建筑物的色彩又可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反响和共鸣。教学环境还包括教学的精神环境,如教师素质与行为特性、班级群体与教师氛围、学生对学校与班级态度等,这些都对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效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致和.高等学校教育评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59

[2] 张玉田.学校教育评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7-24.140-142

[3] 吴钢.现代教育评价基础[M].学林出版社,1996.12.19.110.113-114

[4] 安宁等.学生评教体系的研究和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6(5).32-36

[5] 汪振兵.对学生评教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9(1).20-21

[6] 赵川平.建立以教学评价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实践与认识[J].高等理科教育.2005(5)

[7] 陆莉萍.基于信息平台的健身体操教学效果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06)

篇6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教学问题 改进对策

随着网络信息化、数字化的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显得格外重要,但是实际的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经过非常多次的改革、创新,并且每一次改革与创新都会使课程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生活,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具体,这也给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一定的升级与活力。但是,因为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信息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及时改进。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1)教学理念落后。我国传统教学大多教学理念都是以“应考式”教育为主,其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理念落后一直制约着小学教学的发展[1]。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对该课程并不非常重要,因为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关于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知识,对于教师而言非常简单,内容也并不多,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自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进行教学,并且大多数课堂都是让学生进行自由操作,这也很容易导致贪玩的小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课堂去玩耍,例如玩网页游戏。这样的教学理念,最终必然会导致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较差,课堂环境恶劣;(2)课程体系不健全。在新课改之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化,其衍生出了非常多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这些方法与模式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提升性[2]。但是,因为物质条件、时间条件等因素,实施这些教学模式与方法仍然较为困难,其教学课程体系仍然有一定缺陷;(3)教师主体地位不正确。部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较差,在加上学校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技能培养的不重视,提升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素质的空间以及途径并不多[3]。除此之外,因为教师主要以“应考式”为主要教学理念,其普遍只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操作或理论知识即可,对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展并没有明显的帮助。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改善对策

2.1理解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转变教学理念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需要从信息技术知识基础教育为目标,还需要以学生的智慧、情感以及思想等多方面着手教育,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自主感受和学习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4]。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能力、价值观以及信息技术观,并促使学生能够在显示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知识,尤其是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探究等。推动学生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

2.2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学科体系

在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转变信息技术课程传统的以学生为目标的教学理念,以稳定、持续、健康的信息技术教育观念,对信息技术学科实行系统性、完善性的发展与建设,除了教学资源环境外部条件以外,还需要不断强化教育评价体系内部的建设完善性。因为传统评价系统严重阻碍着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通过优化评价体系,促使学生与教师这两个主体在课堂当中发挥自己独特的发挥。除此之外,为了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科之间的衔接性,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地理以及政治等相关课程之间构建链接性,这样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提升学生对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兴趣。最典型的案例便是一些关于语文知识或英语知识的计算机游戏,通过这些游戏能够在培养学生鼠标键盘应用熟练度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或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

2.3重新构建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从教师的角度分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学校的师资团队建设、资源支撑等方面,给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应用有效的培训体系以及评价体系,例如组织教师参与社会上的教学讲座。同时,建立正面的激励机制,真正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对教育的主动性,强化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素质;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应用能力,转变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在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基础上,还需要重视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熟练程度和关于网络的一些操作技巧,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教学。

【结 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实施和创新,首先,需要尊重信息技术的特殊性,尤其是硬件方面的配备,其次,需要注重软件方面的配备,例如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资源的应用等。与此同时,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创新教学理念,真正认识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影响和重要性,促使学生掌握真正实用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屹,刘美娟,周平红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评估――基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

【2】徐显龙,管珏琪,钱冬明等.我国中小学电子学辅的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

篇7

【论文摘要】构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文章从近几年笔者参加的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际出发,分析影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构建了以评价和培训过程监控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

2005年4月教育部部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里的很多专家学者通过努力地研究和探索,围绕培训,已经形成了培训大纲、培训教材、培训模式、培训平台、培训评价方法、培训资源光盘、模拟考试系统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已经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然而,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尚无成功的经验可供参考,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理论体系亟待完善。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有很多基本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正因为如此,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才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构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的目的,首先在于保证国家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基本要求,其次是从机制上确保培训质量,促进培训质量效益的不断提高。…毫无疑问,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将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理论体系的完善做出重要的贡献,必将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影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

1标准

标准规定了培训质量应该达到的程度或水平,它是培训工作的依据,是衡量培训效果的尺度,也是对培训学员进行考核的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从四个能力素质维度进行了规定,一是意识与态度;二是知识与技能;三是应用与创新;四是社会责任。标准提供了一套包括“培训、考核和认证”在内的完整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机制,从而为尽快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与素质提供有力的支持。

2培训教师团队

培训教师团队是培训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主体,是培训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其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和培训方法对保证培训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一支信息素养高、专业能力突出、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团队,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因为培训内容需要由高水平的教师团队组织与实施培训教材需要由高水平的教师团队理解并运用;培训方法需要由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探索与创新;培训管理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支持和参与。

培训团队教师的组建可能通过教师联聘的方法,精心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包括培训师资队伍和培训管理队伍。成立培训教研室,教学主任1人,教学秘书1人,要明确主讲教师职责,助教职责,辅导老师职责。教学主任职责:全面负责教研室的培训工作:定期检查和督促培训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情况;开展评教评学活动,经常进行检查性听课,并收集学员意见,掌握每位主讲教师的教学效果:负责备课、试讲等教学活动;负责培训效果的分析和总结等。教学秘书职责:负责检查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勤情况,定期检查培训任务的完成情况,收集学员意见并进行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主讲老师职责:必须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对分配的教学任务不得推诿,并按各项培训制度的规定认真完成;在培训过程中要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学员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答。

3培训前期调研

通过前期的调研工作可以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更贴近中小学教师教学第一线。目前国内主要的培训机构是高等师范院校组织培训工作,部分培训方案不足调查研究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因此在制订培训方案前培训机构组织教师团队进行培训调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前期调研对整个培训工作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

4培训后管理

目前,由于缺失对受训教师回到工作岗位后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支持、教学监督和教学评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绩效。is]培训学员}}{现培训时“激动”、回家时“摇动”、返校后“不动”的现状。采用怎么的方式对参加培训后回到教学岗位的教师进行统一管理,以真正促进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的话题。

5资金保障

教育技术培训不同于其他培训,它涉及到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培训。高技术,高投入,费用很高。建市健全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首先政府要加大投入,拨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支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

二构建基于评价和培训过程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

国家标准GB6583对质量保障(qualityassurance,QA)的定义是“为使人们确信某一产品或服务质量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必需的有计划、仃系统的全部活动”。

我校从2005年起对构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进行研究和实践,在充分认识该体系的意义、分析国内外培训质量控与评价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培训质量形成伞过程相天素的系统思考,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了一套基于评价和培训过程为核心的培训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有力地促进了培训质量的提高。

该体系包含培训过程的三个子系统、一个质量评价系统、一个培训支持条件系统。这要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形成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1培训前的H标和制度体系

培训前期调研作为一种体制要坚持下去,通过调研获得的数据和信息是制订培训方案乖内容的重要依据。前期调研工作必须以培训内容及培训对象作为调研的主要内容,同时征求教师对培训机构在培训内容、教师团队组成、培训方式及培训于段上的荩本要求。学员学习需要分析是培训前的莺要一作,因为培训的主体是中小学教师,只有在充分认识他们的学习风格及学习需要,了解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制定的培训方案和内容才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训目标具有前瞻性、实用性、任务性,以问题为本,视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培训内容,把现实问题研究和教育实践指导引入理论培训中,实行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学校可利用已何信息技术资源,通过能者为师、专题受训、行动研究、教学反思、远程教育等培训模式,采取师生互动、头脑风暴、小组活动、白。t活动、自我评价、课外延伸等活动方式,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教育技术和学校实际的最佳结合,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2培训过程质量保障系统

针对培训信息反馈相对滞后,问题反映出来后往往只能在下一轮培训中才能加以调整的培训现状,该体系要求实时全程培训质量监控与评价,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决策和处理。培训过程不再是仅由最终结果来控制,而是随时对培训过程进行控制,这样对培训问题响应和处理的周期能够大大缩短。如可以通过对培训内容进行调整,改进培训方法等多种于段保证培训质量。培训指导委员会、教研室、教学主任通过和学员座谈的方式、查看教师撰写的培训曰志等方式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要求,及时进行调整培训方案,以期达到培训的目标。

教师培训质量学员测评,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模拟试题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和能力的提高程度。培训期间的每个晚上安排有学员的自由上机练习或专题研讨,安排2-3个专门教师进行辅导或教授主持。对当天培训的内容进行强化,如发现多数学员对某个问题有疑问,培训目志进行记录并告诉第二天培训老师进行适当补救。案例分析、成果汇报等活动通过录像,微格教室等设备帮助学员发现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提高教学水平。

3培训后质量保障系统

培训结束后,通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远程支持系统给学员提供智力支持与咨询服务。主讲教师的E—mail、QQ号码等都告诉学员,学员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远程协助、电子邮件或QQ等方式取得学习团队的联系和帮助。

4培训质量评价系统

评价让更多的人成为评价的主体,建立学员、教师、管理者、指导委员会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通过问卷、班级培训日志、学员座谈等形式监测培训的有效性。

评价主要采用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是依据一定的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的旨在促进评价对象不断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它注重评价对象本身的发展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和调控功能,使评价对象在不断的自我发展中实现教学目标和自身价值。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学员的全面发展,除了对知识与技能进行评价,还对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发展的评价。(2)关注学员的个体差异。(3)强调评价的过程性。(4)强调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从单向转向多向,建立学员之间、小组之间、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5)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如考试成绩、小组作品、成果汇报、出勤情况等等。。。

5培训支持系统

篇8

伴随着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我国中小学教育从思想、观念到内容和方法等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教育部对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的有力推动下,国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也开始从最初的尝试摸索逐步走入理论探讨和科学发展的阶段。

本文认为,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质量是一个需要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培训体系来。

1 中小学教师在信息技术培训方面的现状以及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对教学方式方法产生了影响。实践证明,那些接受了有效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角色的转变,并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能力。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经过多年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中小学及教师也越来越关注如何通过有效的信息技术培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些都为培训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比较良好的基础,但培训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及不足,主要表现在:

1.1 培训目标比较模糊

培训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如何检验并不十分明确,特别是当培训以理论知识方面为主要或者是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操作的学时比较少的时候,培训结束以后往往是很难说清楚培训工作达到了怎么样的目标;同时,过分强调培训的人数、考试通过率或以是否会做课件等作为标准,都会导致培训目标泛化,人力物力浪费,收不到实效。

1.2 缺乏培训设计

中小学教师是个很大的群体。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设施配备、师资水平及教师素质均存在较大差异[1],培训如果不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形式,很容易流于形式。从教师个体来看,存在着学科的不同以及教师在年龄、知识水平、信息技术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都需要加以区分,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层次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1.3 普遍缺乏培训效果评估

中小学教师培训同样是要求遵循投入最小化及收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的。但是,从现在的状况而言,培训工作每年都是在操作进行,培训的效果却是存在普遍的评估缺乏。培训工作的收益到底是什么不太明确,培训工作对于受培训者而言,对于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影响也缺乏最终的追踪。

2 中小学教师关于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体系的构建

2.1 信息技术培训的相关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这是基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实际问题,是着力于解决为什么要进行培训以及哪些人员需要参与,哪些具体问题方面培训的重要问题。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2],增强受训者转变教学观念和提高教学效果的能力。对受培训者个体而言,培训的重点是所在岗位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尤其是个体现状与教学实际需求差异较大的方面。

对于培训的质量要求,本着面向中小学、研究中小学、服务中小学的宗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收集相关信息:①学校内外对于培训工作的需要以及期望;②教师培训工作的现状以及技术水平;③其他的同类学校培训的教育质量水平和最高水平。这样就可以明确培训的内在需求和标准,同时衡量出培训要求与现有培训水平之间的差距,设定理想的培训目标方向。而且,教师个人的“缺口分析”的信息主要是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根据以上找到的培训方面的要求以及对于受培训人员进行相关的评估,而且发现两者之间的具体差距;另一方面是可以从受培训者个体已经具备的工作绩效结果当中发现具体的问题,并且找出具体的差距。根据这两方面的相关信息,从实际的方面出发,结合我们每个受培训人员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按照需求施教,并且确定培训的需求。

2.2 信息技术培训的设计

信息技术培训的相关设计主要是包括于制定出培训评估的具体的标准、规划出培训课程、选择出培训的具体方式等。首先,要求明确出培训评估方面的标准,这是教师通过培训要达到如何的标准才能说明受培训者已经具备了该项信息素质,这是培训的逻辑起点。

其次,要求解决相关培训课程的具体问题。课程是根据培训的载体,是培训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关键问题。培训课程的具体内容的设计要求体现出培训的整体要求,通过培训课程的不断学习,教师要求学会编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要知道在何种教学活动中,何种条件下适合运用信息技术,以及如何运用。

再次,选择比较合适的培训方式。合适的培训方式是指针对教师特定的教学方面的需求提供出有针对性比较强的培训方式,强调针对性、开放性、情境性、协作性。如教师需要具备的课件制作能力,可以采取课堂讲授以及讲座、案例分析、研讨会、互联网培训等方式方法,最为经济有效;而对于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实际改进教学,交流学习则是最易行有效的方式,与师生互动、学院交流、自主操作、体验式学习相结合,均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2.3 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

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中面对的是学生,他们制作讲稿或课件时,必须将相关的学习理论及教学设计思想贯穿其中。培训在使教师掌握工具软件使用的基础上,要本着为教学服务的宗旨,适时开办相应的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会或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同时,定期进行教研活动,按中小学设置的学科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研讨活动,选派同一学科教师,将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的教学设计案例和相关课件,进行演示和交流,对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并通过专业人员的理论和技术指导,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课件制作质量。

2.4 具体的培训效果的相关的评估

为了解培训工作是否取得了期望的目标,必须对培训工作进行认真的、细致的评估报告。评估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就是衡量培训工作是否有效的相关过程。对于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的效果来进行评估,需要改变单一的考核模式,通过多种有效的评价手段进行综合评价。

2.5 培训工作的评估

篇9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教育一体化;实施模式

2001年5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首次在官方文件中使用“教师教育”一词,教师教育渐有取代师范教育成为改革的趋势。经过多年探索,中小学教师教育一体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作为教师教育一体化“先行官”的职前职后机构一体化在推行中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同时也预示着教师教育体制改革渐入深水区。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模式

教师教育一体化实施模式主要是指如何划分高师院校及综合大学、教育学院和中小学校三者之间在一体化实施中的权责,即学者们探讨的教师教育职前职后机构管理一体化。近十多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机构一体化探索模式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综合性大学和非师范院校设立高教所、教科所,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二是普通高校(含师范或非师范院校)通过合并省市级教育学院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开展教师职后培训;三是师范院校组建教师继续教育学院,开展教师职后培训;四是省级教育学院招收普招师范生,开展教师职前培养;五是省级教育学院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其主要对象是中小学教师。[1]关于一体化实施模式,笔者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归纳出有三种主要观点,详见下表。

我国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统一的中小学教师教育一体化推行模式,可在具体实施中仍以教育学院与高师院校合并为主要模式。据官方统计,截至2008年,1999年的166所省市级教育学院中,有21所合并到高等师范院校,有10所改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有34所并入综合性地方院校。[8]由于高师院校和综合大学在承担教师培养任务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之中,实际上已成为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施主体。但是,教师教育机构一体化进程中缺乏合理规划,对各种实施模式的利弊缺少科学论证,加之操之过急,使得机构一体化过程中衍生了系列问题。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机构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一)重职前轻职后

教师教育机构一体化作为一体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官”,经历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虽然通过不同模式的实践尝试初步实现了教师教育机构一体化,但是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依旧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教师继续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概而言之,整合后的教师教育机构及管理体制暴露出重视职前培养忽视职后培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导致了教师教育的质量的滑坡。

(二)重理论轻实践

近年来推行的职前职后教师教育机构一体化中忽视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只是从形式上统整了负责职前培养的师范院校与承担在职培训的教育学院的相关资源。可是,两个机构的内部整合工作并没有做好,教师培养与教师培训之间如何分工和衔接等方面在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机构中没能很好的体现出来,现实中的情况依旧是两者各行其是、互不关联。教师教育职前职后办学机构的重整,仅是实现了教师教育形式上的一体化,机构一体化的深层次问题,如一体化课程设置、师资配置等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三、对策

(一)树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目标观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机构的统整需要建立在一体化总目标及阶段目标基础之上。通过明确一体化的目标以引导教师教育机构改革的实践方向。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总目标是指最大限度的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一批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职前教师教育的目标是为那些将来准备从事教师行业的人员进行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入职教育的重点是关注新教师的适应能力。在职培训的重心则是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因此,教师教育机构整合必须建立在一体化目标的基础之上,既关注职前培养,又重视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环节。

(二)大力推进职前职后教育内容的一体化

为了克服教师教育机构一体化进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病。教师教育一体化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职前职后教育内容的一体化。这里所说的教育内容一体化主要是指职前职后的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配备等方面的一体化。课程设置上首先要确定目标的一体化,在一体化课程目标的引领下科学合理的构建职前职后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突出职前与职后阶段课程开发的重点,同时也要注重职前职后课程之间的关联和衔接。但是,不管课设设计的多么科学与完美,最终还要落实在实践层面,而教师是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一体化所追求的理念最终还需要一批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来实现。师资配备的一体化主要是指选择一批既掌握深厚教育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教育实践经历的教师担任一体化机构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蔡丽红.教师进修院校发展现状与反思――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2(05).

[2]李建辉.教师教育实行“一体化”模式的探讨――兼谈高师院校在不同模式中的发展策略[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1).

[3]曹士云.高师教育在教师教育一体化中的地位和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

[4]敖四江,张劲松.新形势下教育学院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5]蔡丽红.教师进修院校发展现状与反思――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2(05).

[6]张爱珠.教师教育一体化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130-73

篇10

关键词: 中小学计算机 有效性 教师培训

一、计算机培训中的问题

1.教师计算机使用观念和技能落后。在教师教育行业有很多的培训体系及制度,但是很多学校不重视教师计算机能力培训工作的落实情况,使得教师很难得到应有的计算机培训计划,而且对于教师对培训的认识是不深刻的,误区较多,主要是:第一,学校领导层认为计算机培训工作没有在根本上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计算机培训工作投入的人力、资源等都是在进行不必要的培训,也就不可能为了对教师的计算机培训而进行积极的设施引进。另外,当前教育行业的教师流动性很强,某些学校的领导层因为担心人才的流动,一旦自己学校的教师经过培训后选择跳槽就会让培训投入完全打水漂。第二,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某些教师只关心收入和生活,很少关注计算机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教师在心理上更多地注重自己的收入如何提高,没有意识到计算机培训能让自己的教育能力有所提升,所以不仅没有从心理上重视计算机培训课程,还会认为学校安排的培训是一种简单形式主义,不学也罢。综合领导层和教师自身观念的落后,使得中小学的计算机培训工作更难以有效进行。

2.计算机培训内容没有针对现实教学情况进行。学校的培训方向主要集中在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念,想要教师在明确自己教育职责的情况下奉献自己的青春才干。而真正提升计算机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则相对较少,学校在计算机培训中本来应该充分发挥教育领域的魅力和特色,针对学校实际问题的进行计算机培训。学校忽略对教师的品质素质的关注,又没有结合学校教学和未来战略与员工需求进行培训是不可能从单方面进行计算机能力培训就达到效果的。这些脱离教学需求的计算机培训没有在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中产生积极影响,反而使得教师厌倦参加这种意义不大的计算机培训,学校教师的计算机能力提升效果不佳。

3.计算机培训形式单调。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已经经历新课改转型,原有的计算机培训机制中投入很多资源,但是形式单一的特点使得计算机培训效果不甚理想。原有的培训基本上施行的是大班集中培训,计算机培训人员通过自己的计算机认识和操作经验大量灌输式的培训成为培训的主要形式,这种压制交流和探究的培训形式使得教师兴趣大大降低。

二、计算机培训需要有序进行

1.正确划分层次。中小学需要通过学校使用各种设施或设备进行计算机培训,为教师提供计算机培训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那么在为教师安排计算机培训课程时就应该关注教师能力的层次,特别是关注教师职务、计算机技能水平等的不同,为他们量身定做相关的计算机培训。为普通教师开办实践操作技能培训,为管理人员开办计算机管理培训,帮助其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学校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办相关设备使用技术和开发技术的培训,帮助他们成长为学校计算机领域的一线人才。

2.灵活选用方式。中小型计算机的培训安排需要在学校教学改革趋势和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背景下,制订各种培训调整的计划,在计算机培训内容方面则可采取多样化策略,用教师参与或者活动引导方式进行计算机培训。比如培训不一定需要大班进行,可以采用培训人员进入学校进行现场指导等形式。

3.提高教学效益。计算机培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因而在计算机培训中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通过最优化的计算机培训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增强教学效果。

三、有效性对策

1.从教师教学需求定位培训目标。中小学计算机培训只有通过学校对教师的了解制订全面的计算机培训计划,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体系,才能使得学校针对教师教学需求和学校发展目标制定出有准确方向的计算机培训。在明确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使得计算机培训的目的性更强,培训的方法和内容等才能更高效。

2.根据教师能力层次进行差异化培训策略。差异化培训是指中小学根据教师的素质和地方文化或者学校设施设备、教师差异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计算机培训内容。如普通教师针对他们的学科教学工作需要安排计算机ppt操作和文档编辑的培训;学校管理层和决策人就针对他们的管理需要进行计算机系统管理和文化素质培训。

3.计算机培训需要做好计算机技术使用效果评估。计算机培训的目的是使得教师掌握必备的计算机技术,从而增强教学效果,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效果应如何进行准确的评估呢?笔者认为评估应该从培训之初开始,先对计算机培训目标是否合理进行评估,然后对培训过程的针对性要进行评估,最后对事后教师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估。有明确评估体系和监督才能使得学校的计算机培训工作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落到实处。

综合上述情况,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想要提高有效性需要看清楚当前教学改革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计算机培训工作,通过一些必要的措施才能实现教师计算机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增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