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保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4-05-06 17:4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农保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加强统筹管理,增强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统筹管理,桂平联社把消费者权益保护融入“信用相伴,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成立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消费者权益的内涵和范围,部门职责分工等各项要求,促进该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同时建立工作机制,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常态化和规范化,完善维护消费者权益应急管理和客户投诉处理机制,不断改进服务水平,通过不断扩大自助网点覆盖面,为客户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务,持续提升整体金融服务水平。
二、多渠道持续倾听消费者声音,妥善处理客户投诉
一是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梳理分析,为改善消费者体验、更好地保护其合法权益提供线索和依据。主要渠道包括:966888全区统一客服热线、0775-3391088全市投诉专线、客户满意度晴雨表调查和专项客户调查问卷等。
二是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落实到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过程。近年来,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不断强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产品服务售前、售中、售后等环节的行为监管,覆盖产品创新以及理财、信用卡、电子银行、保险、服务收费等与消费者关系密切的业务领域。结合本联社业务特点和客户需求,及时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制度和措施。
三是通过营业网点和网站等渠道公告收费项目、服务内容、服务价格标准,尊重客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并在营业网点公布电话、网络、信函等投诉处理渠道和投诉流程。
四是及时受理、处置客户投诉,并在规定时限内通过有效方式告知投诉者处理结果,提高投诉处理满意度。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
今年以来,桂平联社共向群众发放消费者权益保护及金融服务调查问卷共1200多份,收回有效问卷10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约33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7万多份,利用LED播放金融知识80多项,制作各类宣传栏、展版170多块。开展的宣传活动主要有:一是以“构建和谐金融环境,塑造和谐服务形象”为主题,开展“创优工程”优质文明服务活动。二是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系列活动,到各乡镇联合当地有关部门开展“送金融、送法律、送科技、送温暖”下乡活动。三是2013年5月,在贵港银协的统一组织下,到木乐镇开展以“送金融知识下乡”为主题的宣传。四是不定期开展一些金融业务知识和金融产品使用常识等宣传活动。
四、结合“三大工程”及“助农取款”工作的开展,不断优化和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环境
篇2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内容及其特点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是一种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运用文字材料、电子文档及其他不同的载体对新型农村居民进行养老保险参保情况的记载,这些记载内容具有法律效力的特点,有效地将农村养老保险文件、个人投保状况及经办投保业务等内容记录在案,便于经办机构及投保个人的查询。具有政策性强,操作性能高;农村居民投保牵涉面广;农村居民流动性加大等特点。
二、新农保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体系中,我国农村参保人数众多,内容复杂,在农民的养老档案中涉及到个人参保的详细个人信息、农民交纳的养老保险金额、个人的养老保险账户中基金的转入转出的管理以及保险关系因变动产生转移发生接续等内容,都要全面细致地记录在案,但由于农村人口流动大,情况较复杂,不及时将变动信息提供给社保经办人员,造成档案资料一次录入或缺项,就从此不再有所更改的现象。在档案信息采集过程中,档案信息采集不全,使档案管理资料不详细,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档案对象统计不全,管理规范和标准也不统一,对资料的归档口径、分类标准、分级管理以及档案管理的保存期限等事项,经办人缺乏熟知程度,无规范、无要求地处置档案资料。
三、加强新农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1.制定法律法规,依法治档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求真务实,统一标准,吉林省政府先后颁发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社会保险业务材料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等文件,由社会保障局统一领导,各地区的乡镇领导负责,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渠道、方式及分类归档管理,设立规范管理的档案管理库,添置档案柜、档案袋及其他相关档案整理工作的管理要件,进行集中管理并制定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档案的查询、保管及销毁制度,都要有章可循,使档案工作真正地服务于广大农村民生。
2.加强宣传力度,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通过新农保的普及宣传,参保人员更加了解新农保的政策及信息,知晓参保的重要性,促进新农保深入人心。吉林省社会保障局每年举办一次组织全省新农保业务档案培训,加强社会保障人员的素质,时间定为1-3天,旨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掌握熟练的档案管理方法和操作技能,使档案管理人员在管理意识中改变原有的观念,明确自身所在位置的责任及重要性,意识到养老档案管理是民生期盼的“放心屋”,提高管理好新农保的责任心,增加他们为民谋福的幸福感,为新农保资料内容完整做好服务工作。同时,减少档案管理人员的调动频率,保持档案管理队伍的稳定性。
3.加强现代化信息管理,实现档案信息共享系统,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新型农村各具特点,人数多且分散,参保缴费的方式各有不同,且参保期限及享受的待遇保障周期相对较长。农村居民向城镇流动频繁,工作单位也处于变动之中,尤其是农村女性由于结婚嫁到男方所在地而将户口进行迁移,养老保险档案也随之变动,提供的档案信息变动情况不及时,要保证档案资料完整、准确性,工作量很大。积极推崇通过与政务网络连接,各地档案资料通过数据信息平台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完成对农村居民的信息档案的变更、增加及查询等功能。档案管理人员将真实有效的养老保险档案输入计算机,在档案资料管理库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养老信息办公、资料存档及对外查询一体化,保密性强,安全性高,可以有效地防止不法分子对养老保险数据信息进行非法修改,以免农村居民的经济受到损失。
四、结束语
篇3
“先行试点”措施的推行及产生的效应。在改革开放和“三农“建设的政策指导下,农村的发展要求也由原来只强调经济而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等全面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问题,并做出了一系列举措来改善生态环境,因此而产生一些积极的效应。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各级政府因地制宜进行不同程度的环境治理工程,并采取“先行试点”的措施。进行试点的范围涉及全国各个省市乡镇,试点项目也包罗万象,包括水环境整治试点、生态修复试点、地质环境保障工程试点等。试点后,各级组织试点地区。促进了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形成,农村建设质量组织的高水平,更好地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实践证明,解决问题得抓住重点,国家两点论与重点论环境整治理论指导下,抓住重点地区进行整治能使得农村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此外,近些年来,我国在总结经验和教训之后,提出了这样的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思路,那就是“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也使得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举措
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我国各级政府和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和措施,通过这些农村环保措施,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村环境问题。
2.1加大政府对农村环保投资力度,推进环保产业形成我国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除了对受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外,国家近年来还专门出台了一些针对农村的投资项目,主要表现在各级环保部门,农业部门推出了具体的植树造林项目和防护林工程;同时,各地陆续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另外,政府部门在农村进行了改路工程,有效避免农村因路况问题引起的扬尘,机动车排放的大量烟尘有所减少,较为直接的改善了农村环境;国家通过三农资金扶持农村的能源优化,推行沼气等新型能源项目,减少传统的薪柴的植被破环和燃烧后的气体灰尘排放。所有的这些政府措施,积极推进了环保产业的形成。
2.2制定环保法律法规及建立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必须制定和健全环保法律法规和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0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此外,我国还颁布国家级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6部,与环境有关的资源法9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29项,制定环境标准364项。加上地方颁布的各类法律法规基本,我国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农村环保问题上已有一些监管制度,可以促进农村环保的发展。
篇4
关键词:小额保险;法律监管;相机型监管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4-0056-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4.13
近年来,小额保险在我国引起了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2008年6月17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下发了《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山西、河南等9个省区农村推行小额保险试点,2009年又在此基础上将范围扩大至河北、安徽、山东、重庆等11个省、市、自治区,已基本覆盖我国的广大农村。从近几年实践来看,我国农村小额保险发展所需的法律法规方面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亟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究,尝试对我国农村小额保险监管法律法规改进提供一些有益的对策与建议。
一、小额保险的产生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小额保险是指由不同实体以营利或不以营利为目的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的,依据保险原则管理其风险并在所保风险发生时支付基本生活保障,以帮助其抵御特定风险(如大病、天灾、生存资料损失等)的一种保险形式,兼具福利性和商业性之功效[1]。而农村小额保险是指专门为农村地区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提供的,以与其生产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之风险为标的的一种小额保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额保险在世界范围内日渐兴起,并受到许多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重视。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扶贫协商组织(CGAP)等国际组织组建了小额保险专项工作组。同时,如小额保险中心(Microinsurance Center)等民间机构也纷纷成立并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小额保险业务,视其为一个新的商业契机和扶贫手段。据CGAP统计,截至2006年12月有超过四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实践20余种小额保险产品,累积受众已经超过8亿人次,成为小额信贷发展最为迅速的农村金融产品[2]。截至2007年4月,小额保险在中南美洲的秘鲁和哥伦比亚、非洲的南非和乌干达、亚洲的印度、孟加拉国和菲律宾等国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从人数上看,中南美洲有780万人,非洲有350万人,亚洲有6720万人被小额保险所覆盖[3]。
我国自2008年农村小额保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一些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以山西为例,截至 2009年7月,该省晋中市农村小额保险承保人数达到40.02万人,承担风险保额52.03亿元,统保行政村683个①。2009年扩大试点以后,福建省龙岩市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抓住机遇积极响应号召,在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创办了“三农”综合保险示范区,开展了全方位综合性保险保障体系的试点工作。至2010年7月,“三农”综合保险覆盖全镇21个村,其中18个村人人参保。古田全镇4334户全部参加了农房统保;全镇18298人全部参加了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农村小额家庭财产保险承保面达90%,小额人身意外险的承保面达87%;全镇9800亩水稻以及10654亩森林全部参保。“三农”保险保费收入170.9万元,赔款支出71.4万元,人均保障金额超过30万元,领先于全国、全省的平均保障水平①。保险公司方面,2009年6月30日截止,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农村小额保险已累计保障604万低收入农民,保单件数超过309万件,为农村300多万个家庭提供了总额为805亿元的风险保障,有效缓解了农村家庭主要劳动力因伤残或死亡带来的冲击,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②。
二、我国农村小额保险监管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两年多来,我国小额保险业务发展迅速,成绩不凡,但小额保险运营发展中仍潜藏着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在风险防范与监管法律规则方面的欠缺,这些问题在保监会上述的《方案》中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监管目标有失偏颇
虽然《方案》下发后各地方保监局和各试点县所在地政府都纷纷响应,积极出台各种配套性的规范文件,但由于《方案》将小额保险作为一种“金融扶贫”与“解决农村人口保障”的一种有效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将此次试点工作的意义定性为:“统筹城乡人身保险业务发展,缓解我国农村地区保险供给不足问题,扩大农村地区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业服务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能力”③,从而给人以小额保险是一种单纯“扶贫工具”的错误解读,导致现实中各地的保险公司和县、乡基层政府为追求保险覆盖面而盲目推进、扩大农村小额保险试点工作。以山西省左权县为例,该县2008年的《关于在全县农村进行小额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④明确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县政府决定先把经济条件较好的粟城乡作为第一批试点进行统保,其余各乡镇要结合各自新农村建设情况,至少统保1至2个村”。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的《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⑤甚至制定了提高覆盖面的奖励措施。首先,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弊端在于简单的统保方式虽然能快速提高覆盖范围,但同时也造成一些受保农户并不了解自己拥有的保险,甚至不知道自己有保险。其次,对统保目标的直接规定和奖励政策很可能导致小额保险的盲目扩张和“运动化”发展,使得试点工作背离其推行的初衷。这些问题都集中反应了我国县、乡层面的基层地方政府对我国推广农村小额保险价值理解上的偏差。
(二)试点操作规则过于简单
《方案》中规定了农村小额保险试点的产品业务模式、鼓励支持政策以及保险监管要求,但是纲领性较强,原则性规定较多,具体的可执行措施却寥寥无几。产品和业务模式上《方案》虽规定:“多种形式的意外伤害保险,兼顾适量的定期寿险,择机推出可承保多个生命的联生保险”⑥,但是由于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实际没有给地方小额保险发展以合适的指导,导致现实中的保险产品十分的局限。以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为例,该县将试行的小额保险产品规定为两种:农村小额意外伤害保险、小额贷款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山西省左权县只有农村小额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一种,试点产品单一。在试点公司的确定上,《方案》规定的条件只侧重于考察保险公司对于农村小额保险的发展意向,而保险公司开展农村小额保险业务的准入退出机制,偿付能力等标准尚处于缺位状态,亟待进一步的完善。
(三)相关监管内容不完整
《方案》对农村小额保险提出了一些创新建议,例如倡导小额保险公司与农村团体的合作,利用他们原有的网络优势增加覆盖率,但却没有对这些团体能否作为农村小额保险的提供者做出进一步规定。我国农民合作社有着悠久的历史,当前在农村仍有较强的影响力,农民在用合作社的方式统筹规划其生产的同时,同样可以为其成员提供互助保险产品。且互助组织作为保险提供者,相对于商业保险机构有着低成本,风险敏感度高的特点,通过合理的制度以发挥这一主体的优势能够帮助完善我国农村小额保险市场。另一方面,农村小额保险在运作上有着和传统保险不同的特质。一是农村小额保险针对大病、巨灾等特定风险,与商业保险相比风险结构差异较大,在风险准备金的额度上应该有所区别;二是农村小额保险只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赔付额度虽低但从重要性看无疑需要更多的保证;三是农村小额保险在保费的缴纳、保险的赔付程序上要简便易行,高效便民。这些要求应该在农村小额保险的监管法律法规中有所体现,以充实小额保险监管内容。
三、完善我国小额保险监管法律法规的建议
针对我国农村小额保险的上述监管法律法规缺陷,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现有的保险业监管法律法规,以适应农村小额保险的特殊监管要求,从而为小额保险的监管提供清晰的法律依据。
(一)科学定位农村小额保险的监管目标
农村小额保险是集商业性与福利性于一身的特殊保险形式,《方案》中对于农村小额保险的描述有忽视小额保险商业性的嫌疑。虽然福利性和商业性虽很好概括了小额保险的特质,但不能作为监管目标,因此要对小额保险的双重属性进行再抽象,从中萃取出符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的小额保险特有的监管目标。
商业性的首要特征是以盈利为目的,短期的盈利无法让农村小额保险获得足够的市场推动力。因此,让农村小额保险获得持续的盈利能力是商业性的首要要求。同时,保险是一种风险分散工具,这一特点要求参保人员具有一定的规模,具体到农村小额保险。由于其针对的对象为农民这一中低收入阶层,使得农村小额保险若要遵循商业保险的一般原则,并获得持续性盈利则必然要求更大的覆盖范围,利用规模效应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福利性也对农村小额保险提出了两个相同的要求。第一,我国发展农村小额保险的目标就是将其制度化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员,因而也要求小额保险能够提供稳定持续的服务,否则就不能融入社会福利体系之中。第二,作为社会福利体系成员,农村小额保险的作用就是为广大农民分散特定风险,不但要求覆盖更多不同种类的风险,在广度上也要覆盖为数更多的农民。因此,商业性和福利性虽然存在诸多矛盾,但是在“覆盖性”和“可持续性”这两点上的要求是共同的。笔者认为,将以上两点结合就组成小额保险的监管目标,推进小额保险可持续性发展并能够最大程度覆盖中低收入群体的需求。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小额保险要兼顾盈利能力和风险分担功能,单是依靠市场自身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政府和法律法规对其发展的同时也要严格监督管理。
(二)推进农村小额保险的相机型监管
所谓相机型监管,就是监管机构针对被监管对象的不同特质及发展状况采用切合其实际的监管方式与手段。小额保险监管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必须考虑到我国农村小额保险如下几个特质,适时推进相机型监管。
1.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农村小额保险的经营主体有商业保险公司、互助组织、其他非政府组织(NGOs)以及小额金融机构等。这些主体之间不但组织结构差异大,而且在运行机制和目标上更是相去甚远。
2.微薄的盈利空间。农村小额保险是针对农民群体所设计的保险产品,过于集中的风险和较低的保费收入加上精算和风险控制的要求,结果是巨大的成本和微薄的收益。
3.地区差异性大。农村小额保险运行的地区条件差异大(自然条件、人口组成、贫困程度、信用程度),不同农民群体面对的风险组成也不同,各地区对于风险的理解和关注顺序千差万别,农村小额保险的运作必须注重这些差异。
4.补贴依赖。由于农村小额保险在发展初期极端脆弱,必须有政府补贴才能发展壮大,许多国家政府甚至在其发展成熟之后依然给予财政上的鼓励和优惠。
上述特点决定了农村小额保险监管措施必须更具有针对性。首先,应放宽小额保险的准入范围,为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等主体经营农村小额保险扫清障碍。准入规则方面应针对小额保险多主体经营的特点,摒弃传统的机构准入而采用单独的业务准入。其次,在小额保险补贴政策上应该设置适当的标准,可以尝试实行补贴规模与群众满意度挂钩。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能引导农村小额保险机构正确认识小额保险,反应了小额保险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为监管机构控制农村小额保险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依据。再次,注重中介市场的完善,放宽农村小额保险中介的准入条件。这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降低保险公司成本。二是能利用农村现有的关系网络来对农村小额保险进行深入宣传。最后,保险业应重视与乡镇企业网络、农村家族网络体系的沟通与联系,探索中国特色的小额保险销售平台与服务平台[4]。
鉴此,笔者认为我国农村小额保险可引入相机型的监管方式,即保监会在创设监管规则时应在准入条件、补贴额度、中介培训等方面设置自由裁量空间,授权各保监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农村小额保险进行相机型监管。如将准入的原始资本金条件规定在一个区间之内,各地方保监局可根据本地实际针对不同的准入主体确定不同的标准。这种相机型监管方法在贯穿监管理念的同时兼顾了地区差异,并在各地保监局之间形成了监管竞争,能有效避免监管套利,提高监管实效。
(三)完善相关监管制度
1.开放互助组织的准入制度,创新其危机救济机制。互助组织在农村小额保险发展中是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方案》中却没有设置相关的制度。我国互助组织可以参照适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合作社法》)中对于合作社的制度和机构的规定,但是应在其基础上修改相关内容,如加入设立组织的最低资本要求。鉴于小额保险需要较大的基数,修改成员人数五人以上至五十人以上等。在危机处理上,互助组织具有人合性,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且保障性较强,因此要求监管机构能够调整危机处理制度,以适应其上述特点。笔者认为,保单接管是一个适宜的选择。小额保险额度小,保障基本需求的特点使其在面对危机时更需要保护投保人的利益,而互助组织的建立多是基于成员互信,单纯接管其运作较困难,因而将危机互助组织的保单统一转移或分配给其他保险人能更好地保护投保人的利益。由于小额保险本身较为简单且运行成本较低,保单接管的可操作性较强,与单纯接管或整顿相比更为科学,同时也为其他主体提供了扩大业务范围的有利条件。
2.注重偿付能力监管,完善再保险制度。在偿付能力监管上,针对农村小额保险不同保险人之间对于资本运行方式的不同,可以设置依照资本能力分级收取的准备金制度。资本运用的风险来自于投资,互助组织的资本总额一般较低且不倾向投资,因而低准备金能优先用于偿付保险索赔,保证了偿付能力。对于高投资倾向的商业保险公司设立高准备金也能帮助缓解投资风险。影响偿付能力的不安定因素可以用针对性的政策补贴解决,例如在利率影响较大时的利率补贴,针对巨灾的补贴等,且对于地方监管机构来说补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满足地区差异性的需求。同时,国家监管机构能够通过补贴额度的调整来控制补贴带来的道德风险等负面效应。另外,需完善再保险制度。我国目前的再保险制度并没有覆盖到提供小额保险的互助组织、非政府机构和小额信贷公司等主体,而这些组织却急需再保险制度。将这些机构纳入再保险体系中能够增加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帮助其获得更多的可运行资金,同时也扩大了其与商业保险机构合作的空间,有利于小额保险不同主体间的交流合作,更合理地分散总体风险。
参考文献:
[1]Craig Churchill. Protecting the Poor, A Microinsurance Compendium. International Labor Office, 2006.
[2]孙健,申曙光.国外小额保险的理论及实践分析[J].南方金融,2007(7).
篇5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意义;措施
中图分类号:F1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提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了制约农村地区发展的节点问题。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发展潜力不断增强,但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何更加科学地统筹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农村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生态文明,也就没有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大力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农村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三十多年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付出的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沉痛代价,这种问题在农村地区更加突出。中国是农村地区占绝大部分的国家,共有56万个行政村,9亿多农村人口,因此,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决定着全国的生态环境质量。实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总结经验教训、转变发展方式,构建遵循自然规律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农村发展新格局。因此,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符合科学发展理念,也是推动农村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维护人民利益的现实需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付出的是环境的惨痛代价,不仅污染了水、空气等资源,还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存安全,优良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迫切需求。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转变农村发展理念,致力解决水、空气、土壤、资源污染等制约农村地区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建设美丽新农村,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的环境需求。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维护人民利益、建成全面小康的现实需要。
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定,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运而生。十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凝聚了推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取得了重大成效,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发展方式愈加科学,农村发展呈现出新面貌、新气象。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存在一些列问题。
1.农用化学污染较为严重。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农药,而且普遍存在过量使用的现象。据统计,2012-2014年全国农药年均使用量31.1万吨,比2009-2011年增长9.2%。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也造成大量土壤板结和酸化,导致作物容易生病,又增加了农药的使用量,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给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
2.乡村企业发展不够科学。农村改革释放了庞大的劳动力,也催生了石灰、石头、矿业等一系列粗放式乡镇企业,这些企业促进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但也造成了水土流失、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部分乡镇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缺乏正确导向,导致重污染的工业企业频频进驻,造成了水、空气等污染问题严重。同时,缺乏科学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理念,对种植业规模、养殖业布局等方面把握不够,导致环境压力较大,带来了系列问题。
3.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不善。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市民化进程加快,农村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与落后的垃圾治理体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农村居民对垃圾治理的思想认识有待于加强;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填满、处理等硬件技术条件较差。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开展,因而导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不善,阻碍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三、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思考
1.强化宣传,加快转变思想观念。观念决定出路,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观念走在前列。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农村工作深度融合,贯穿于“三农”工作始终,充分依靠农民这个建设主体,积极引导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农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充分利用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积极向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宣传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大力倡导生态环保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支持和配合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宣传的同时,也要强化教育。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镇村干部教育、培训、学习的重要内容,与岗前培训、日常学习、专题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强化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在实施农民技能培训、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工作同时,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融进去,增强农民对生活垃圾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的认同感,切实培育理解支持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农民。尤其要重视青少年的生态环保教育,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知识融入乡村中小学课堂,向中小学生普及生态文明知识,促使广大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增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后劲。
2.加强领导,发挥政府导向作用。政府是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必须强化引导、全面统筹,深入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完善整体规划,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一部分,明确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建设方法等,确保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有序进行。坚持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将生态理念贯穿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切实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科学指导农村产业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尊重和利用农村地区特色资源,差异化布局农村企业发展;适度控制采石、采砂、采矿等资源密集型企业生产规模,支持企业改良技术、转型升级;合理布局鸡、鸭等家禽养殖企业,确保发展、生态“两不误”;同时把握招商引资导向,坚决摒弃重污染、高排放等企业落户农村。加大整治力度,对于污染农村环境的企业和个人,采取罚款、恢复原状等行政强制措施,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坚决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后盾。
3.完善机制,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完善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促进建设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开展。国家应加快完善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以《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蓝本,结合实际、细化举措,出台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具体法规或条例,增强建设工作的指导性。尤其要结合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村生态新问题,对农村环境污染转移、遏制农村生态化境恶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完善,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法律遵循。大力完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要根据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坚持上级政策的原则性与本地实际的灵活性相结合,不断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厘清政府、部门、企业、农民等主体的责任与义务,形成上下顺畅、井然有序的工作格局,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4.保障公众环境参与权益
要健全完善保障公众环境参与的法律基础。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参与权是公民环境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个人不得侵犯和阻挠,要细化公众环境参与的具体途径、程序和方式,规范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时效、责任、结果以及对信息公开的质疑、咨询、监督方法等,各地区也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条例,使得法律法规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确保公众环境参与真正具体化、制度化、法律化。要建立覆盖全过程的项目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在项目立项阶段,相关部门和企业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EIA)大纲,及时将大纲评价内容及环境影响结论明确易懂地公布于众,鼓励公众就所关心问题以及对自身利益的损害程度提出看法。在施工阶段,要将有关流程、管线布设、环保措施及达标情况等透明化。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应如实反映项目建设是否达到既定的环保法规、标准要求。在项目运行阶段,评估部门要深入公众进行个别访谈、发放问卷、座谈等形式掌握实际情况,为公众关注环境保护、参与环境保护监督与管理提供充分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好收.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 新乡学院学报,2015(01).
篇6
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改变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把促进公平正义与增进人民福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型农村社区要求居民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居民自治,社区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社区内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服务完善、人际关系和谐;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升,城乡互动良好,人民生活富裕。
对于法治的含义,在学界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但法治的目标是有共识的:法治要以保护自由人权、维护公平正义为目标;法治是规则与程序治理的事业;法治的核心意义是限制权力。二者的目标不谋而合。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应注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新农村社区建设实践的对接,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转化或体现为具体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方法。
2从公平正义的角度审视新型农村社区法治建设中的问题
2.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体法治意识淡薄良好法律秩序的建构必须以公民良好的法律意识为支撑,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与主体力量对法治的意义与功能。社会主体对法治的认识也符合知、信、行的普遍认知规律。当社会主体对法治的认识达到一定的深度就会从一种知识发展为内心的认同与自觉的接受,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生活观,依据法律进行独立的思考、判断,使法治演进为一种常态化的思维方式并将其运用到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使法治成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最有效手段。
现阶段,农民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究其原因,是传统法律文化和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一些违背法治主体构建理念的问题造成的: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重传统礼俗而轻法律规范思想观念深深地渗透于中国农民的法律意识之中,缺少权利意识。老百姓认为打官司是不光彩的事,冤死不告状,有冤情不寻求法律救济,而去找领导,找关系。其次,几千年以来我国的人治传统的影响,再加上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行政命令几乎主宰了一切社会生活,使权力至上、权大于法的思想观念深深地影响和左右着广大农民。另外,在新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导致了人们对政党、政府、法院等的不信任,阻碍了法治主体意识的构建。
2.2新型农村社区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制度是法治建设的重要部分,法治的理念只有通过法律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才能对新农村社区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近年来,我国农村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立法部门制定了一大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但农业立法仍显得十分滞后,完整的农业法律体系至今尚未形成,现已颁布的涉及农村经济的法律法规有许多缺陷。一部分涉农法律法规缺乏规范性和农村的可操作性,并且得不到切实执行。
新农村社区建设在全国尚属起步阶段,没有经验可循,也没有科学完整的法律体系。因而迫切需要从制度上为农村社区建设这一新事物提供科学的法律保障,使社区管理有法可依,以法律的方法解决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普遍问题,比如,农户拆迁、土地流转、农保医保、拆迁小区管理、办公经费落实等等。
2.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
2.3.1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投入不足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设施建设投资尽管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历史上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欠账太多,设施陈旧老化问题严重。相比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农村地区还相当落后。
2.3.2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大大低于城市水平从2009年起,全国10%左右的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可谓是历史性的突破,对我国农民的养老问题意义重大,但是保障水平仍然较低。
2.3.3污染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近年来,我国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的环境正遭受较大程度的破坏。主要体现在空气、土地、水污染。这些污染企业正在快速的向农村地区转移。
3加强新农村社区法治建设的政策思路
3.1推动社区民主法治建设,增强主体民主法治意识人民在法治建设中主体力量的发挥,要以主体的法治意识为基础,因此,在新农村社区法治建设中,要加强民主意识的宣传,使民主法治的意识深入人心,通过成立高效而专业的普法机构,加强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教育,树立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培养正确的民主政治观念。
3.2重构社会利益均衡机制,推动农民权益保护
3.2.1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让新生代农民扎根农村新社区,以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国家用在基础设施的投资要注意向农村倾斜。最终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在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人享受和城里人同等的公共服务。
3.2.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看,中国农民在千百年来都处于并无所养,老无所依的状态。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无可否认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从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远远不够。要实现真正的公平,就需要建立城乡并轨的社会保障制度。
篇7
关键词:养老保险;区域均等化;改革
一、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它对资金的筹集、增值和发放必须依赖国家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约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养老保险金及时和按时发放到参保者手中,实现养老保险的作用。养老保险金通常是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缴费组成的,其中国家和单位占主要部分,个人缴费形成补充作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和经济的低迷,福利型国家面临着更严重的挑战,养老保险制度亟待调整和改革。这一改革趋势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小调整和大改革。小调整是在不触动养老保险制度根基的情况下,对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具体措施进行调整,力求改变养老保险对国家财政的束缚。大改革则与小调整截然不同,它是对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触动根本的变革。这两种改革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减小财政负担,消减财政赤字,通过调整减少养老保险金的支出,同时增加养老保险金的积累。在大改革之后,形成了一批以智利模式为典型的强制储蓄型国家。这些强制储蓄型国家对养老保险金进行市场化运作,设立个人账户,由个人对自己未来的养老承担责任,对个人账户储值。个人通过合格的养老保险金运营机构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和增值。在完全福利型养老保险制度和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制度之外,还存在以中国为典型的实行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部分积累制是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的混合表现形式,实质是一种多支柱的复合制度,即由政府负责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由企业负责的职业退休金计划和由个人或家庭自己负责的个人养老储蓄合成的三支柱叠加,保障职工退休后尽可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
二、"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重点
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再结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和副部长对这一法案的解读,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对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各个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其中尤以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为重中之重。这部法案将于明年7月起开始实行,其中对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做出了明确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具体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如果对这一规定再细化解读,我们可以得出国家将把两件事放在养老保险改革的首要地位,即除了争取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这一共识外,还将花大力气实现养老保险的跨省转移,以实现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为最终目标。
三、我国现阶段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和弊端
现阶段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仍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具体来说,包括了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1、宏观层面的缺陷和弊端
从宏观层面来说,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过窄,其中只以城镇职工为主,其他包括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民之中只有少数人可以享受养老保险金,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覆盖面过窄这一问题由来已久,我国是人口大国,而且城市化进程仍很缓慢,这就决定了农村人口占据了我国人口总数的绝大部分。同时,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发展水平仍很有限,这就导致了广大农村人口没有额外的经济能力参与养老保险制度,而且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和"靠地为生"观念也影响了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地区的覆盖。再者,我国养老保险缺乏全国性统筹,参与养老保险的职工在发生工作调动后无法携带已经积累的养老保险金转移到新就业省份,严重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影响了参保者的个人发展和规划。
2、微观层面的缺陷和弊端
从微观层面来说,由于缺乏有效地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造成了养老保险金的投机行为和冒领行为,不符合领取养老金条件者利用制度漏洞的冒领行为给养老保险金的积累和发放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这是对制度公平性的严重挑战。再者,由于缺乏必要的政策指导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造成了养老保险金的投资获利有限,影响了养老保险金的保值和增值。
四、实现区域养老保险制度均等化的途径
1、实现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
首先,针对我国养老保险覆盖面过窄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找到这一问题的根源,即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制约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宽首要因素。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当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的是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公共养老保险的问题当然也位列其中,我们不能不能盲目追求养老保险制度的高覆盖率和快速发展,而是应该结合具体国情,一步步落实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率,力争在未来可预见的一个时期实现制度的全覆盖。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在现有新农保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十二五"规划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要求,落实广大农村人口的基础养老金的积累和发放,加大政策的扶助力度和财政的支持力度。再有,针对一部分农村人口的传统观念,我们应该加大对新农保的宣传力度,使更多人接受和参与新农保。只有逐步解决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问题后,真正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均等化才能实现,此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2、实现养老保险的全国性统筹
其次,养老保险的全国性统筹也是实现制度的均等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养老保险金跨省份无法转移,即随着职工工作的变更,他所积累的养老保险金无法转入新的工作省份,这是对参保人个人待遇公平的损害,也是亟待消除的弊端之一。我国幅员辽阔,由众多省市自治区构成,导致了省份之间养老保险制度具体政策的大相径庭,由于制度本身的不统一,必然导致了省份之间制度无法接轨,影响了养老保险金的跨省份转移。针对这一问题,各个省份应在《社会保险法》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尽量协调各自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先在少数几个地理位置较接近省区之间进行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后向全国逐步推广,最终实现养老保险的全国性统筹。
3、实现相关制度的规范化
最后,养老保险的冒领和投机行为是我国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的产物,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由于法律法规只是外部监管因素,在内部制度和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仍无法发挥作用。由此可见,规范的内部制度和监管也是影响制度公平性和均等化的重要因素。而实现养老保险金的保值和增值也需要政策的正确指导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约束。只有做到养老保险金的保值和增值才能把更多的城镇居民和农村人口纳入到养老保险制度的范畴之内,同时保障了养老保险金按时和及时的发放,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五、结语
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具备社会保障的诸多特性,但我们不能把养老保险制度等同于社会保障制度,盲目强调公平性,而不顾效率优先这一先决条件,只有以效率为先,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也有利于在市场条件下运作的私营养老保险机构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和增值,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运行。在实现效率优先之后,必须要确保养老保险的广覆盖,即其公平性特质的实现。一定程度的公平性才能激励在职参保者毫无顾虑的投入工作之中,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缓解社会矛盾,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岚,我国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及其政策缺陷[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钟文霞.浅谈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2009,(8).
[3]王建,张国才.养老保险权益保护之制度完善[J].中国社会保障,2009,(6).
篇8
一、积极推进“两区同建”
1、在农村土地规模流转的基础上,以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突破口,提升园区质量为重点,围绕大棚瓜菜、黄秋葵、紫红薯、特色葡萄、肉羊养殖及深加工等几大特色,做大做强农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实现新跨越,为“两区同建”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加大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确保土地流转规范有序。从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分布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开展土地流转,把分散的小规模土地、闲置土地集中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建立和完善覆盖乡、村的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搭建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交易平台,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二是提升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质量和档次,新建大棚立足光、热、水、土资源优势和农民群众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以发展现代农业大棚为重点,精心培育集试验、示范、观光、生态、有机于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大棚示范园。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1)园区核心区的冬暖棚建设;(2)双丰紫红薯合作社的网上销售平台;(3)东裴庄特色红乳葡萄采摘观光园建设。
三是以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抓手,以10个扶贫村为中心,着重抓好大棚瓜菜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大棚瓜菜明年核心区突破2000亩,全乡突破3千亩,力争五年内大棚瓜菜达到1万亩,人均增收6千元,实现收入翻番。
四是充分利用瓜菜的“无公害认证”和甘薯的“绿色食品认证”两大名片,做大宣传,在进入专业市场和大型超市上求突破,力促农民得实惠。
五是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引进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入股龙头企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龙头企业,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度融合。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将加工、销售环节的部分收益让利给农户,共享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果。重点抓好?泰公司的肉羊屠宰初加工项目,计划在北京建?泰清真直销店10个;另外依托?泰公司已流转的1500亩土地发展循环高效农业。
2、切实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按照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全力推进新型社区建设进度。
一是加快建设2栋6+1居住楼,争取6月份达到入住条件,为搬迁、拆迁奠定基础;加快建设集“两委”办公室、幼儿园、医务室、物业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楼,争取明年春天封顶并投入使用;加快拆迁协议的签订和搬迁进度,目前已完成80%的协议签订,完成搬迁46户,正在装修的30户,争取明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前村整村搬迁。二是进一步督促监督博泰开发公司,确保时间进度和安全建设,并在拆迁中不违规违法拆迁。
三是进一步提高拆迁建设小组成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监督建设主体和搬迁拆迁责任主体共同遵守已经签订的各项协议,与村委会共同做好群众工作,确保社区建设质量,确保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
四是在县农工委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积极跑办落实新型社区建设政策资金,在建设、拆迁、复耕方面形成良性循环,争取2015年底基本完成前拆迁复耕任务。
五是积极推进?泰公司的土地流转面积,适时启动霍杨孙三村并建的中心社区。
二、抓牢夯实民生基础
严格按政策落实好新农保、新农合、粮补、综合直补等一系列的惠农政策,确保各种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到位;新农保、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0%以上;切实为育龄妇女服务好,计生工作争上新台阶。
加强低保、五保的管理,摸清低保、五保的详细信息,做到应保尽保,保证全乡的弱势群体都能享受都政府的关怀,对于突发性自然灾害,第一时间上报,争取上级资金,减少灾民的损失。做好优抚及残联工作,积极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利用市场化手段,积极推进“新居”建设,争取明年二期开工,改善镇区环境,提升小城镇品味。
三、创新社会治理方面
一是提高乡镇机关和基层站所的工作人员素质和法律意识。加强执法队伍思想政法教育,增强其贯彻执行依法治国方略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每年定期组织举办一些常用的现行法律法规及新出台的重要法律法规的专题培训,不断更新乡镇干部的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加强对执法队伍的业务培训,要经常性、有针对性地对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定期、不定期进行考核,促进执法人员钻研业务,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基层干部进行在职业余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二是坚持把秀贞精神融入到矛盾纠纷排查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去,发挥我乡道德高地的优势,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一切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率达到100%。加强对原民办教师、信贷员等特殊群体的教育引导,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以情感人;加强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和政策引导,讲明利害关系,以理、依法服人,实现赴县级以上访零目标,保稳定、促和谐,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是积极稳妥的抓好村“两委”换届,确保按时完成。
为圆满完成以上工作,我乡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意义的认识,积极联系京津籍的老板,借助他们的信息资金优势,推进我乡农业产业化调整,加快特色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二)创新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渠道。在自筹资金的基础上,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三)科学规划社区建设,把任务量化、细化,分步实施,扎实推进。
篇9
一、突出重点内容,安排普法教育培训
1、重点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有关民主法制建设的精神和要求,要认真组织学习;要始终强化宪法的学习,广泛宣传宪法中有关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和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等内容,在全局系统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观念、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观念,在全局系统中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
2、重点加强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教育。普法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就是要突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突出公民法律意识教育。要在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全体公民中牢固树立“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意识,要通过一系列的法律主题教育、法制宣传日等活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重点安排“六法一条例一办法”的学习宣传。根据省法宣办、市普法办的统一部署,2012年安排宪法、突发事件应对法、水污染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禁毒法、增值税暂行条例、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等“六法一条例一办法”作为全市公民重点宣传普及的法律法规。为了保证我局系统“六法一条例一办法”的学习宣传效果,各单位要落实指定普法教材《省2012年重点普及法律辅导讲话》的订购,充分运用教材,在单位内部采取自学和讲座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六法一条例一办法”的学习。农业局将集中组织对农业法律法规的学习讲座,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提高本部门执法水平。
4、加强促进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法制宣传教育。局属各单位要加大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关于民生、公平正义和全民创业、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全面、深入、扎实地推进“五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
二、注重分类指导,推进普法教育工作
1、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认真贯彻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省法宣办《关于在“五五”普法期间进一步加强全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的表率作用,引领全民普法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各项制度,不断增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推进政府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
2、提高执法人员法律水平。今年普法教育培训组织形式,采取集中授课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综合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方式进行。从7月份开始,局里将组织开展二次法律学习培训班,原则上每二个月以授课方式集中学习培训一次(学习培训课程安排附后)。集中学习参加人员为: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农业执法人员和局属单位副科以上干部。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好自学时间,把全民重点普及法律法规的学习同专业法律法规、业务培训有机结合,局属有执法职能的单位每月组织执法人员日常学法时间不少于二天,不断提高执法人员法律水平。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组织的学习培训必须做好学习记录,个人(尤其科室、局属各单位的负责人)应做好专门的学习笔记,以备检查。
3、指导农村法律普及工作。加大农村干部群众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力度,采取宣传手册、培训、配合科技下乡宣讲法律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适应农村干部群众需要的学法用法活动,教育引导农村干部群众积极学法用法,不断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和农村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
三、围绕宣传主题,提高普法教育成果
1、围绕“一学三讲”主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五五”普法规划提出要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要围绕“一学三讲”主题,按照《市农业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安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一学三讲”活动。
2、围绕法制宣传纪念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等载体,切实组织好系列宣传活动。要面向社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农业法律法规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扩大宣传效果,营造良好的学法用法氛围,推进农业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3、围绕“法律六进”开展普法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法律六进”活动,以“法律进机关”、“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单位”为手段,推进法治社区、法治学校、法治乡村、法治企业和法治单位创建活动。要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季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法制宣传活动,扩大宣传教育覆盖范围,把农业法律宣传到农村、宣传到基层,不断提高农资生产经营者、基层干部、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4、坚持把服务农民群众作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广大农村大力开展法律常识教育,开展与保障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的结合,把农业法制宣传教育与农村劳动力就业安置、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等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农民树立遵纪守法、依法开展生产生活的观念和依法维权的观念,培养和增强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农业法制宣传教育是农业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局属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普法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手把工程”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2、健全机构。局属各单位要加强普法办事机构规范化建设,按照“四落实、四有”的要求,即机构落实、制度落实、经费落实、任务落实,全年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检查、有创新,健全完善普法宣传办事机构,建立工作制度。同时,加强普法办事机构工作人员和普法骨干素质建设,确保普法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篇10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目前,我市农村对畜禽养殖场的建设缺乏规范的指导性文件,不少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存在未批先建、建而不管的现象,由于选址不当造成畜禽养殖场和农村居民区混杂,影响生活环境,引发生产、生活矛盾,甚至污染集中饮用水源等环境问题。因此,规范我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管理刻不容缓。各镇(街)、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规范管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严格按照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局《关于印发<*省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指南>的通知》(*农〔20*〕137号)的要求,结合实际,真抓实干,切实做好我市规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管理工作。
二、明确规模化畜禽养殖范畴。根据*农〔20*〕137号文指南,规模化畜禽养殖是指在同一地点、达到以下规模之一的畜禽养殖行为称为规模化畜禽养殖:生猪存栏100头以上,肉禽存栏1000只以上,蛋禽存栏500只以上,奶牛存栏20头以上,肉牛存栏10头以上,肉羊存栏50只以上,肉兔存栏100只以上,其他畜禽的饲养规模标准参照执行。
三、加强规范畜禽养殖场管理。一是严格新建规模养殖场的进入申报和建场标准。申请规模化畜禽养殖的企业或个人,无论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还是其他企业或个人,需经镇政府(街道办)同意。各镇(街)和市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省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指南》的宣传,严格按规定办理新建规模养殖场用地申请;新建场必须具备养殖场建设条件,不得选在生活饮用水源、水库集水范围和居民区内,生产经营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检疫和环保要求。二是加强对现有规模养殖场的管理。市有关部门要专门成立畜禽养殖场规范管理执法行动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成执法队伍,大力开展检查执法工作。各镇政府、沙坪街道办是各镇(街)开展规范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管理主体,要通过经常性规范化管理和不定期联合市有关部门进行整治相结合的形式,切实做好辖区内畜禽养殖场的防疫、管理等各项工作。对违反《*省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指南》规定的畜禽养殖场,责令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新农村建设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