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教学范文

时间:2024-05-06 17:47: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律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规律教学

篇1

(1)直接说出得数:9×400,600×3.51×100,300×13.7×800,700×5.12×500。

(2)口头列式并计算:①70的3倍是多少?70的5倍呢?②50的多少倍是100?50的多少倍是200?

2.预作铺垫,讲清“扩大”和“缩小”的含义。

(1)讲述:70的3倍是210,也可以说成70扩大3倍是210(板书:扩大)。扩大几倍就是乘以几,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板书:缩小)。例如:50×2=100,50扩大了2倍是100;100÷2=50,100缩小了2倍是50。教师边讲边在扩大缩小的前后板书成:

(附图{图})

(2)提问:①15扩大10倍是多少?15扩大100倍是多少?②15缩小5倍是多少?15缩小3倍是多少?

3.观察讨论,引导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1)布置学生在课本上把例6的表(如下表)填写完整,然后指名说出填写结果。

因数1616161616

因数210202001000

积32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

①第一个因数变化了没有?第二个因数变化了没有?积变化了没有?

②把第2组的第二个因数同第一组的比较,扩大了多少倍?积有什么变化?再把第三、四、五组的第二个因数同第一组的比较,分别扩大了多少倍?积又有什么变化规律?

③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④把第四组的第二个因数同第五组的比较,缩小了多少倍?积有什么变化?再把第三、二、一组的第二个因数同第五组的比较,分别缩小了多少倍?积又有什么变化?

⑤从这里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

⑥你能把这两方面的发现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吗?

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说明:抽象和概括既是思维的过程又是思维的方法。但抽象概括要有明确的语言指示,提出明确的概括目的,指明概括的方向,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通过提问①,引导学生从现象上感知: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了,积也随着发生变化;通过提问②、③和④、⑤,对因数和积的变化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分别总结出扩大或缩小的变化规律;再通过提问⑥,从两方面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这样的分析综合,逐步的抽象概括,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3)试算“做一做”中的习题。学生做完后,教师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检查他们能否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口算。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就在得数的末尾添写一个0,扩大100倍,就添写两个0。

4.引伸拓宽,进一步认识积的变化规律。

教师出示下表,先引导学生观察:每组同前一组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然后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口算出得数,填三表中。集体订正后讨论:因数204040200200400因数5050100100200200积

(1)第二组和第一组比较,因数与积各有怎样的变化?第三组和第二组比较,因数与积又有怎样的变化?第三组和第一组比较,因数与积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两个因数发生的变化与积的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一个因数扩大了2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了2倍,积就扩大了2×2即4倍)

(2)第三组和第四组比较,因数与积各有怎样的变化?第二组和第三组比较,因数与积又各有怎样的变化?第二组和第四组比较,因数与积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两个因数发生的变化与积的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3)启发学生利用刚才的感知思考)一个因数扩大了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它们的积扩大了多少倍?一个因数缩小了10倍,另一个因数也缩小了10倍,它们的积缩小了多少倍?

【说明:例7是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算,虽然可以两位数乘末尾有0的乘法进行类推,但那样只能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中的算理需要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但仅根据教材中总结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还不能使学生理解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的算理。所以,这里利用了教材中这道练习题进行引伸,拓宽知识,使学生加深对两个因数变化而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的认识,为理解例7的算理作准备。】

5.沟通联系,加深理解简便算法的算理。

(1)教师告诉学生,应用积的变化规律,不仅可以很快口算出整百数同一个数相乘的积,而且可以使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计算简便。然后组织学生复习用两位数乘的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要求他们用简便方法列竖式计算28×40、2800×30。讲评时,教师先提醒学生注意竖式书写时因数的对位及乘的方法是否简便。然后指出:如2800×30。先算28×3,实际上是把第一个因数缩小了100倍,把第二个因数缩小了10倍,乘得的积也就缩小了100倍,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扩大1000倍,所以要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3个0。

(2)出示例7:280×340、2800×340,启发学生从用两位数乘的方法类推出用三位数乘的方法,并让学生试算。教师行间巡视,把看到的不同竖式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讨论,从中选择计算最简便的竖式,并说一说算理。

【说明:在学生认识了积的变化规律以后,再回过头来,联系用整百数乘的口算方法和用两位数乘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计算,能更好地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对例7的学习也就能更自觉、更生动,也有利于计算能力的提高。】

(3)计算例7下面“做一做”的题目。

做第1题时先想想竖式应怎样写才能使计算简便,再把它们分别算出来。教师注意学生练习时竖式的书写及计算时落0的情况。

做第2题时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错误,应该怎样改正。

6:练习。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三年制小学教科书教学第六册第68~69(或六年制教材第七册第60~61页)例6、例7。练习十六(或第七册练习十四)第5~9题。

教材简析:积的变化规律是小学数学中一条很重要的理论知识。学习掌握教材中出现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条规律,可以较快也进行整十、整百数的乘法口算,更好地理解因数未尾有零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算理,为以后学习小数乘法做必要的铺垫。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这一规律:还可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因此,例6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而理解“扩大”和“缩小”的含义,是顺利总结这一规律的前提。至于因数未尾有零的乘法,在用两位数乘时已经学过,这里只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推广。所以例7的教学只是让学生推想出用三位数乘的竖式应怎样写,计算才比较简便,以及进一步认识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其简便计算的理论依据是积的变化规律。所以,也可以说,例7是例6的具体运用。

篇2

一、设置探究物理规律的问题情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想学好物理规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发现物理问题,积极思考,进而发掘其所含的物理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问题探究情境.如让学生在观察中、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物理问题;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让学生从物理信息中发现所含的物理问题;分析学生原有知识,加以延伸、拓展,从而发现问题,探知规律.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所创设的情境应有助于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探究.如为学生提供问题研究的知识准备;为学生提供物理规律探究过程中所需的数据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为学生提供问题深入探究的依据路线.另外,情境创设要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知欲,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例如,在讲“光的放射规律”时,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为何我们可以看到物体?学生答:有光射入.然后让学生观察平面镜、发光的日光灯、磨光的金属以及书本等.而后提问:因为有光由物体而射入眼睛,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物体,那么上述物体射入眼睛的光的来源有何不同?学生回答:日光灯所射出的光是自身发出的,而其他不发光的物体则是由于光源反射至其表面.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在演示之前,先向学生呈现演示器材.其中,光屏刻度及其可折叠性须让学生观察清楚.教师简单分析光的反射现象,引入一些基本概念,作好探究活动的铺垫.接着进行规律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激光笔、光反射折射演示器.提问:光反射时需遵循怎样的规律?即反射光线射出的方向.换言之,入射角与反射角有何关系?演示实验后,教师可让学生对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加以分析、讨论、总结:①对比实验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相对位置;②对比每次实验中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关系.在这些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光的反射规律.

二、把握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与实验归纳法,亦或整合这两种方法.在教学中,其具体方法又分为如下方面.

1.利用物理实验活动总结物理规律

第一,通过各种实验数据,加以归纳总结,以及进行一定的数学处理,从而获得物理结论.

第二,借助实验探究若干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可以通过控制变量法来获得.

第三,先分析实例或实验现象而获得定性结论,然后通过实验找出其定量关系,并获得定量结论.

第四,限于实验条件,先向学生呈现前人的实验结论,然后分析实验结果,最后获得结论.

第五,通过分析物理现象或者生活经验而获得物理结论.

例如,在讲“焦耳定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产、生活经验,分析出电热与通电时间、电阻以及电流强度的密切关系.教师先向学生展现电风扇、电饭锅、白炽灯等电器,尽管这些电器的功能不同,其是否有共同点?教师要求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请3个学生上讲台,分别拿1个电器,将电器都通电实验1分钟,并触摸电器与电扇的电动机部分,学生可以感受到,这些电器在工作时均会发热.教师总结:电流通过任一导体或电器,导体与电器均能发热,该现象则称为电流热效应.接着让学生猜想:电热与什么因素有关系?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焦耳定律”.

2.利用现有知识推导物理规律

在物理规律学习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如数学知识等.通过理论推导法而导出新物理规律.

第一,利用函数图象、物理定义式等,推导出物理公式.

第二,以物理实例、实验作为定性研究,然后利用理论推导而获得物理规律.

第三,基于日常生活经验或实验观察,分析理想实验,加以想象、推理,最后获得结论.

第四,利用已学知识以及相关的数学知识,通过归纳或者演绎推理而获得结论.

例如,在讲“动能定理”时,教师可提问:一质量是m的物体,于外力f作用下,从速度v1到v2,并经过位移s.请用已学知识,说出物体动能变化与外力f做的功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学生可依据运动学规律与牛顿第二定律,通过理论推导法而导出动能定理表达式.

另外,可以提出假说,然后加以修正与验证,最后获得结论.

篇3

关键词:物理规律教学;环节;情境;探究;运用

物理规律反映的是物理运动中诸多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表现为在特定物理状态下或某过程中相关物理概念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所遵从的关系。物理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物理定律、定理、原理等。同时,物理规律又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的,要搞好物理规律教学就必须对其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和情感形成的特点规律,并且要综合考虑物理教学规律的自身特点,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之下,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探究未知的物理规律,从而使学生具备全面的科学素养。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创设情境,形成问题

科学研究源于问题。为了形成科学的问题,教师需要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即充分展示相关的物理现象,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启发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和选择问题,确定要认识和解决的科学问题。

例如,在“焦耳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陈述日常生活中的电熨斗、电水壶、电暖气等常用电热器在使用时所发生的现象,或者用电烙铁给学生演示焊接电路,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的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此外,为了让学生有更加真实的感受,教师还可以在实验课上让学生自己用干电池、电阻、导线连接电路,并触摸电阻,感受其温度的变化,由此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逐步提出想要探求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根据学生熟悉的环境来创设教学环境,努力做到真实可感,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二,要尽力促成学生对情境的感知,如安排课上演示实验、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等设备展示难以在传统课堂上讲解的物理现象,让学生形象地领悟其中的原理,给学生交流和表达的机会,使学生实质性地感受情境,切实感知所要探求的问题;第三,要灵活地提出问题,可以基于实验现象、理论提出,也可以由受到教师启发的学生提出,提出的问题要聚焦于与物理规律主题一致的科学问题上。

二、实施探究,促进构建

在形成了恰当的科学问题后,规律教学就进入了对问题的探究环节。引导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构建,既要引导学生探求科学问题所涉及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又要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感悟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路。

例如,在“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探索法”,适当引导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思路展开。如让学生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与那些因素有关,关系如何”这一焦点问题做出预测,制定相应的实验方案,操作完成实验并取得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对过程和结论进行反思和评价。这时,探究过程应先从定性研究入手,由若干生活想象或实验想象导入,充分交流后再选择典型实验定量研究。只有让学生亲自经历并再现生活经验,才能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而分析物理现象和数据,完成相关总结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形成对物理规律的认识。

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对科学问题进行探讨时,应先考虑从定性方面入手,通过相关现象的定性分析,体会其中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不能急于进入定量分析环节;第二,要为学生探究规律创设典型的物理情境,灵活设计和安排学生的猜想、计划、交流等活动;第三,在科学探究中,教师可采用启发方式,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第四,为了加强物理科学方法、科学本质的教育,规律教学要尽可能结合物理学史做一些拓展,并在评价环节反思探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和思想。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物理规律之后,要及时将规律教学导入巩固、深化的阶段,指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例如,在建立了“动量定理”之后,应基于学生熟悉的情境,先选择一些定性的问题,如车座为什么垫垫子、水泥场地为什么更容易造成机体损伤,让学生运用“动量定理”加以解释,然后再选择一些简单的定量问题,让学生解决。

这一阶段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需要选用一些难度适当、与实际相联系的问题,通过示范、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应用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领会物理规律的意义;第二,教师要让学生解决一些适当的新情境问题,并给予及时反馈,以促进其知识的进一步建构,同时检测其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第三,运用规律教学解决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根据规律的重要程度及问题解决的难度,联系后续的习题教学、复习教学统筹规划,有序安排。

四、结语

在中学物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中学物理规律教学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因此,科学的物理规律教学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解决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

参考文献: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排列规律。

2.在数学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学习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3.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学会发现和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发现生活中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在1年级时学过找规律,你们还记得吗?好,请同学们看屏幕。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图形有规律,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

师:如果在右边继续画两个图形,你觉得会是什么呢?

生:接下来的应该是正方形,三角形。(师点击课件。)

师:那你观察的方向是什么呢?

生:从左到右看的。

师:如果我在左边再放一个图形,你觉得又会是什么呢?这时我们的观察方向又是什么呢?

生:左边再放一个图形,应该是三角形,这时的观察方向是从右到左了。(师点击课件。)

师:这时的排列只是按形状分类的吗?

生:不是,也是按颜色分类的。

师:(小结)像这类有时按颜色,有时按方向,有时按形状,有周期地重复出现的分列规律,是咱们1年级已经学过的,今天咱们继续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通过老师黑板写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今天我们要学习找规律。

生:“找”写得大。

师:老师就是希望你们能动脑思考,认真观察发现更多的新规律。

二、探讨新知

(一)密码门的规律

师:同学们,刘老师这段时间特别高兴,因为我家买新房子了,正在装修呢。今天这节数学课你们想到刘老师的新家去参观参观吗?

生:想。

师:好,这就是老师家。(出示课件。)

师:我家的门是最新科技的产品——密码门。只要输入正确的4行密码,门就会自动打开。

师:我已经输入了3行密码,最后1行我想留下来考考同学们。这行密码到底是什么呢?(师在黑板粘贴3行密码。)

师:请同学们先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3行图形。每行都有圆形、三角、五星和菱形。

师:下面请同学拿出学具袋里的“密码锁”,粘一粘,比一比谁能最快找到密码。摆好的同学,小组内再互相检查一下,并说说你们为什么这么摆。(师巡视。)

(生先独立动手操作,再小组讨论。)

师:谁来到黑板前摆一摆?(指生到黑板前摆图形。)

师:他的摆法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根据什么这样摆的?

生:我有一个小窍门:每一列缺什么,就贴什么图形。

师:你真是个认真观察的孩子。同学们,你们还能找出更多的规律吗?

生1:第一行的圆挪到了最后,其他3个向前挪,是下一行。

师:平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叫“挪”,数学中我们应该用“移动”。同学们跟老师说一遍,“移动”。

…………

师:还有什么规律吗?

生2:斜着看图形都是一样的。

师追问:斜行为什么会相同呢?

生3:因为横行都向后移动了一格。

(师依据学生的汇报演示横行移动的规律的课件。)

师:刚才我们横着看找到了规律,斜着又找到了规律,还有更多的规律吗?

生4:竖着看,第一个圆挪到了最后,剩下的向上挪,就是下一行。

师:应该是下一列。(生说老师演示课件。)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这组图形无论横着看还是竖着看,颜色形状都有不同。原来每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右面,然后其他3个图形顺次往左移动,就可以得到下一行的图形。竖着看每列的排列也一样,每一列的第一个图形移动到下一列的最后一个位置,其他图形顺次向上移动。像这样的分布规律就是咱们这堂课要学的循环排列。(板书。)

师:关于排列老师还编了一首小儿歌,同学们听一听。“循环排列并不难,数准图形是关键;找出一定的规律,排列规律不乱变;每行首尾确定好,斜看规律来检验。”(师有节奏的领读,生拍手齐读。)

师:如果同学们把密码锁横着放,你还能找到循环排列的规律吗?(生把密码锁横放,汇报。)

生1:横着最后一个图形移动到了前面,其他的都向前移动。

生2:竖着最后的图形移动到了前面,其他的都向上移动。

生3:斜着都一样。

师:同学们说的好极了。

师:其实,如果我们把这4行图形分成4部分,左上角的图形和右下角的图形是一样的,右上角的图形和左下角的图形又是一样的。这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重复变化。

(二) 地砖的大循环规律

师:同学们找的密码正确吗?咱们来试一试。(师点击课件)密码正确!请进!(师点击课件)这个房间是我的卧室,漂亮吗?(生:漂亮)这间是我女儿的卧室,她可以在这里休息、学习。对了,这间客厅,我还没有装修完,我先拿了一部分地砖的图样,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地砖色彩的分列有甚么规律。

师:(出示课件)你能从前4列发现规律吗?

(学生独立思考。)

生:每一列的第一个颜色的地砖移动到最后的位置,其他3个颜色依次向上移动一个位置,就成了下一行地砖的颜色。

1.研究第五、第六列。

师:如果再画一列的话,会是怎样的?

(生汇报,课件演示。)

师:第六列呢?

…………

师:请你认真观察,除了用循环变化的规律找到第五列和第六列是什么颜色,能不能有更快的方法呢?

…………

师:第七列,第八列会是什么样的呢?

篇5

一、抓住主要渠道,促进有效学习

现代教学,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小学阶段的学习以学习间接经验和知识为主,课堂学习仍然是主要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理应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过程,也应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的实践活动,还应该有周密的设计,使教学井然有序。目前使用的教科书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对此要灵活运用,不要随意处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才是值得研究的。对学生的基础、学习方式、学习遇到的困难、学习收获与不足、最终效果,教师都要始终关注,了然于心。只有这样,才能根据教材制定出有针对性、有实际意义的教学目标,才不至于出现盲目性或随心所欲现象。

二、遵循教学规律,提高识字效率

基础知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前提,而创新能力又是基础之上的升华、飞跃。就识字写字教学而言,我们不是要让学生去发明创造一些新字,而是让学生遵循规律,从自身实际出发去探究、摸索一些行之有效地识字写字方法,尽快提高识字写字能力,从而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比如,根据汉字自身特点,将音、形、义有机结合,对不同学段的儿童,按生理心理特点采用不同方法教学。初入学的儿童、用生动形象的方法把汉语拼音教扎实,学生有此基础,就可自学字音,1节课教数个乃至10多个生字,就用不着逐个拼读了。与方言出入大的字音,引导学生找规律,达到一一掌握的目的。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除了教师的辅导外,还可发挥“小先生”的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式教学,有利于全体学生有效学习。

小学阶段,特别是第一、二学段识字量大,要有重点地解决问题。80%左右的字义学生理解,不用费时过多,只引导学生辨析同音字的形、义,分辨形近字、音近字的音、形、义,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一字多义,不常见的字可让学生查字典,在字典中选择恰当的义项即可。汉字量大,且形体复杂,要找出学生自学有困难的字,进行重点突破。字形字义教学也有规律可循,利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知识可帮助学生理解形音义,还可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以熟带生、偏旁带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分解部件、编歌谣、顺口溜、谜语、小组合作等,采用多种方法记住字的音、形、义。

多识少写,并非意味降低写的要求。写得少了,应写得更好。刚学习写字的一年级新生,开始时要一笔一画地教,让学生知道所写的字由哪些笔画组成,各种笔画如何写,整个字的笔画如何排列写起来才端正、美观,使其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一关必须把好,因为这一关对今后提高识字写字质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都十分重要。待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写字知识,尤其是进入第二学段以后,学生对汉字的组成、间架结构、书写规则已基本了解,就不一定再安排识字教学环节,可逐步通过自学解决识字问题。第三学段也有识字写字教学任务,也不容忽略,只是方法要适合该学段该班实际。各学段识字教学各有侧重,每课生字不平均使用力量。

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倡导学以致用

在学生学好课本的同时,教师应重视拓宽学生视野,注意利用课外资源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并且学以致用。如让识了一点字的一年级学生关注身边的“语文”,在招牌、广告、宣传标语、商标、布告、电影、电视、电脑中主动识字,在校园文化中吸取营养,从自家门牌上学写自己的“住址”,学习认写家长姓名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名称等。第二、三学段,学生已有相当的识字基础,应指导多看课外书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给旅游景点写解说词,收集记录当地民间故事,书写名人生平及事迹介绍、校史等,也可自办小报,给报刊投稿、纠正不规范的社会用字等,把识字当成一种乐趣,一种生活之需要。只有这样,学生才学得活,记得牢,用得当。

四、提高教师素养,落实课程标准

作为教师起码应具备以下三种素质:(1)良好的思想品德;(2)坚实的专业及科学文化知识基础;(3)良好的身心素质。不管其他素质如何,没有一口正确流利的普通话,不会写一手好字,就不能算作一个合格教师,更不是一个好教师。尽管经过各种考核,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已为数不少,但勉强过关的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在书写方面。现在不少学生没有良好的写字习惯,字迹潦草、错别字多,与教师不重视写字教学或教不得法有关,更与某些教师自身业务素质不高有关。他们板书、批改作业、书写评语字迹就不工整。有的在公开课上讲得头头是道,可一回到日常教学板书就不注意了,字迹歪歪斜斜,大小不均,行款不齐。

“字无百日之功。”明智的学校领导会布置并敦促教师练字,有紧迫感、责任心的教师也会主动练字,迅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给学生以良好示范。只有这样,学生的写字水平才有望提高。

篇6

一、美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我们注意分析美术技法工具书,就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美术知识的表述往往是前面薄薄的一部分文字,后面厚厚的一大半图例。这简短的文字加大量的图例,是美术知识得以流传的习俗,而决不是因为美术家做不成大块文章,只好以美术作品充塞工具书。我们可以从这样一种非凡的表述方式中领悟到,美术知识的传授固然离不开语言文字,但那些只有用眼睛去看和专心灵去感受的“美术语言”,只能由美术作品去说话,用语言作注解有时会说不清道不明。假如把美术和其它学科作横向比较,语文课中语言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语言文字本来就是其学习内容;数学课中语言则是传授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思维的首要工具;在美术课又是另一番景象,形象成了传授知识的首要角色。形象作为美术知识的载体呈现在学生面前,能直接传播美术知识、技法的“形象语言”。语言固然也可以传递美术信息,且必不可少,但它究竟只能用语言符号描述形象知识,相对于用形象直接传授美术知识,它就显得间接乏力多了。唯其如此,在美术课中,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课堂用语应为形象服务,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是美术教学,是视觉形象,而不是语言文字或其它。

传统美术教学讲究精讲多练,对精讲和多练看得非常重要,这是对的,但课堂教学中老师手拿课本讲上十来分钟,然后学生照课本依样画葫芦画上半小时了事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此,那些只有用眼睛去看的知识,学生就难以得到了,至于发展视觉感受能力、审美情趣的培养更是谈不上。实践证明,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备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作为教具,引导学生从详细作品中可以看到的东西出发,也就是从作品所传达的表现内容的特定感觉出发,充分地感知对象,同时以作品讲评,启发谈话的简炼语言讲解知识要点,是体现美术教学非凡规律的好教法,这种引导学生在观赏对象中“看”到美术知识的教学活动,理应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传授美术“双基”,提高运用形象表达感受的能力,提高美术素质,具有一举多能的功能。

二、按照学科性质选择训练辅导方法

学生把握美术知识的过程不同于掌握语文数学知识。学习美术知识技法,除了接受老师讲授的那一部分,还有一大半靠练习中去体验,去领悟。美术的练习过程本身也是体验、理解知识的过程。因此,美术课的练习时间中,根据需要和可能组织同学互相看看,讨论作业,是符合美术教学特殊规律的。美术课中的如此安排,非但不属于组织纪律问题或抄袭作业问题,反而是体现美术教学特殊性的良好方式。

美术课的这种在练习中学习知识的特性,在专业美术学校能普遍予以理解和应用于教学,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开花结果却艰难得多。我们常会看到高年级学生低着头、埋怨自己无能,面对美术作业愁不能完成,然后在这种心理驱使下,虽努力为之仍交了一份连自己也不满意的作业就算了。久而久之,美术低能就成了定局,在“全面发展”中形成一块美术低能的缺憾。我们应正视这一教学上的失误,重视练习时间的个别辅导,尽可能使每一次作业达到练习要求,以提高技能辅导的效率来推动作业质量的提高,这也是教学上所能做到的改变“低幼化现象”的切入口。

从真正意义上说,儿童美术作品是儿童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正因为儿童具有天真率直的心灵,没有拘束,尽管他们没有具备画家的技法水平,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诉诸形象,创造富有特点的美术作品。儿童个性和创造性表现在美术作品中,决定了作品茨面貌人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存在,要求教师对每一学生的个别辅导也“不一样”。练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用独特地观察、思维、想象,大胆表现各自的独特感受。同时,应俯下身去,观察每个学生的作业效果和心态,轻声地个别交谈,给以恰当的个别辅导。这样的个别辅导,应是对学生渲泄个别独特情感的渠道的沟通,是美术课特有的提供应学生发现个性、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美术课有大量的练习时间,这时教师的责任是忙于“不一样”的个别辅导,这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又一重要特点,是美术老师在课堂练习时间应承担的责任。

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规律;探索;教学模式

“情境—问题—讨论—反思”教学模式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上,在现代教学理论、数学教学哲学指导下,以初中数学基本知识和数学基本思想为目标,形成相对稳定的、循环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有四个环节:(1)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炼出数学问题,激起学生的己有经验和对新知识的求知欲;(2)师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进行独立思考,在个人的经验中各自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3)对各个方案进行交流、比较、讨论,给出相对合理的结论;(4)对上述结论进行检验、反思,进一步观察是否包含新的问题,从而在结论中提出值得探讨的新问题。

1、初中数学“情境—问题—讨论—反思”教学模式的宗旨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涵其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作为中学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责任,要教会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然后经过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现代数学教学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关注数学思想方法,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思维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然而,我在教学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在初中流行的“教师讲学生练、一切为了考试”的单调重复的教学方式,正在一天天地消蚀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即使教师有时意识到要用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教学过程,往往也是由教师单方面提出问题,问题的产生也缺乏特定情境(尤其是学生熟悉的情境)的烘托和激发,学生依然是木然地对待问题。因而,我在实践中尝试探索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始终贯穿“情境—问题—讨论—反思”这几个基本要素和环节,其主旨在于:创造性地体现数学新教材内涵的基本理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基;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情境中隐含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求知: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在经常不断的思考、讨论和交流中,在迎接智慧挑战、有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与乐趣,不断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提供多层次选择和发展空间;构建学生必须的共同基础,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

2、初中数学“情境—问题—讨论—反思”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初中数学“情境—问题—讨论—反思”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是:“设置问题情境一提出数学问题一思考、讨论、交流一得出结论、反思提高”。设置问题情境是教学的前提;目的是在情境中产生围绕教学目标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将带领师生开展思考、探究等教学活动;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解决问题的方案,经过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思想,基本达成共识,得到相对合理的结论;对结论进行检验、反思;对已经解决的问题的结论进行讨论分析,提取其中包含的数学信息作为新的数学情境,进一步反思、质疑又提出更深层次的数学问题,就这样不断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一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相互依赖,每一环节都为后一环节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而后一环节又将教学活动推向新的阶段。

3、初中数学“情境—问题—讨论—反思”教学模式的特征

初中数学“情境—问题—讨论—反思”教学模式具有问题性、探究性、循环性和开放性特点。首先,带有较强的问题性。设置情境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创设他们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能适当地提出问题,然后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是这一教学模式的主要任务之一。其次,具有明显的探究性。在该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仅要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书本上的问题,更要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学生从问题出发,经过思考、讨论与合作交流,主动提取数学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探讨并检验问题的结论。因此,该教学模式自始至终体现着明显的探究性。第三,具有循环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是“设置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思考、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反思提高”。在最后一个环节“反思”阶段进行讨论,仍然可以提出新的有意义的问题继续研究,接着便开始了又一个新的“问题、讨论、反思”环节,将教学活动推向更高阶段。在最后可以以“讨论”环节结束,也可以以“问题”环节结束,还可以以“反思”环节结束,下节课应从后面的相应坏节开始。所以,这一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相互依赖、不断延伸,形成循环形式。第四,具有开放性。本模式的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学生主体层面看,教学模式虽然有一定的教学目标作导向,但由于学生的个人兴趣、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差异,对情境中呈现的数学信息的识别和分析的角度也不同。因而,学生提出的问题会灵活多样,甚至会提出超前的、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从教师主导层面看,每堂课的结构和形式因课堂上师生的活动情况而不断变化;时间分配和教学进度因课堂的生成而需要适当调整。所以,一节课可以以提出问题、讨论、或者反思后带来的新的数学问题等任何一个环节结束,下次课当然以后面的相应环节开始。这样使本教学模式从内容到形式均具有明显的开放性。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方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9。

篇8

(一)军事体育教学的社会制约性规律

军队院校军事体育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培养合格军人的教育过程,它与社会对培养人的要求及其所提供的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军事体育教学受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目的以及内容、时间的制约。教育史、体育史、战争史表明,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对军事体育目的、任务和内容的规定是不一样的。我军军事体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军队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军事体育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共同成为实现军校教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同时军事体育教学的条件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更具有依赖性,我军院校目前军事体育教学的条件比较差,就是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高的缘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我军院校军事体育教学条件将会得到不断改善。由此可见,院校军事体育教学具有明显的社会制约性,它随着社会需要和所提供的条件而发展、变化。

(二)军事体育教学与学员身心发展相适性规律

军事体育教学与学员身心发展的关系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关系。学员身心发展一方面有其生理的和心理的自身发育、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军事体育教学要与其相适应;另一方面又有其“可塑性”和“受教性”。军事体育教学要科学地估计学员发展的巨大潜力,加快其发展进程;并且军事体育教学要随着其发展而不断改进和提高,否则这种发展便会停滞下来。另外,军事体育教学要注意学员生理机能活动变化,但不能与心理活动变化规律截然分开。在军事体育教学过程中,学员是以整个身心参与的,身体活动与感知、思维、注意、情感、意志以及动机等心理活动不仅相互交织在一起,而且人的任务有目的的活动都是受大脑支配的。因此,军事体育教学只有注意“身心皆适”,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军事体育教学的教养性、发展性和教育统一规律

正是由于军事体育教学要注意学员“身心皆适”,军事体育教学的职能不是单一的,它和其它教学一样,具有教养性、发展性和教育性。所谓教养性是指向学员传授一定的军事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学员这方面的教养水平;所谓发展性是指增强学员体质,发展学员的一般能力和军事体育的特殊能力,诸如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应变能力、组织能力、身体操作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等;所谓教育性是指通过军事体育教学培养学员优良的品德和行为。军事体育教学的这些职能不是人们任意赋予的,而是军事体育教学本身具有的,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要有军事体育教学,这三种职能就会在同一过程中发挥相同或互补作用。

军事体育教学的发展性是以军事体育教学的教养性为基础的,即依据教养职能所提供的科学知识和动作规范来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发展性又为教养性提供条件,即提高接受军事体育知识技能的能力和灵活性、创造性。军事体育教学的教育性体现在把军事体育有关的思想观点、理想境界、道德规范、审美情趣以及组织纪律性等贯注于军事体育教学的教养和发展之中,不断增强学员的学习和训练的精神动因,形成学员对待体育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采取新的符合社会精神文明要求的主观态度以及为国家、为荣誉顽强拼搏的献身精神和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勇于创造的精神。由此可见,军事体育教学的教养性,发展性和教育性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军事体育教学中客观存在的。

(四)军事体育教学中教员与学员的相互依从、相互促进规律

篇9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直观操作,感受探索发现的过程,发现按一字摆图形所需小棒的规律,欣赏数学的图形美。

2.通过摆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积累探索图形的规律和解决有关图形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练习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观察下列数据,并填一填。

(1) 2 4 6 8 ( ) ( )

(2) 3 3+2 3+2+2 3+2+2+2 ( ) ( )

(3) 4 7 10 13 ( ) ( )

师:通过练习,我们知道有些数列是有规律的变化,其实数学中有些图形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今天,我们来研究图形中的规律。(揭示课题)

二、实践操作,体验感受

1.教师实物展示,用小棒摆三角形:一个连一个地摆三角形,并说说摆两个、三个三角形的个数和小棒的根数。

2.要求学生接着再摆三角形,同时完成下列统计表,观察这样连接摆三角形的个数和小棒根数的关系,并回答自己的发现。

生1:我摆一个三角形要三根小棒,再增加一个三角形只需增加2根小棒,后面的都是增加2根。

生2:在摆的过程中,我知道除了摆第一个三角形外,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只需2根小棒。也就是说,摆第一个三角形是3根小棒,摆第二个只要2根,摆第三个也是2……

生3:摆三角形的小棒根数和数列一样有规律的。

师:好,你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发现了这么多规律。我们一起来探索,看看它们是什么规律,我们还要把规律表示出来。

三、深入探究,发现规律

1.课件出示观察要求:仔细观察摆三角形的过程,完成统计表。你能用字母表述出规律吗?

2.课件演示摆三角形的过程。

(学生观察摆三角形的过程及摆成的图形,小组内完成统计表,提示学生用算式来表示小棒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小组讨论后回答)

生1:我的统计表是这样填的,小棒根数可以用算式表达出来, 第一个是3,第二个是3+2,第三个是3+2+2, 第四个是3+2+2+2……

师:好,我们把它填在统计表中(数法1),再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观察摆三角形的过程, 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就增加2根小棒,所以可以用这样的算式表示。

师:同学们说可以这样表示吗?(再出示摆三角形的过程)

生:可以的。

师:这种按摆的过程列出算式,肯定是正确的。谁还有不同的观察方法,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生2:我也用算式表示,但和他不一样。第一个是3, 第二个是3×2-1, 第三个是 3×3-2 ,第四个是3×4-3……

师:好,我们把它填在统计表中(数法2),再说说你的理由。

生2:我看摆好的图形,发现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就增加1根小棒共用。(师把三角形公用的一个小棒换成红颜色)

师:这种方法有道理。同学们,我们按他的方法来进行观察,算式是否正确。

生3:有道理的,这种算式是正确的,因为多一个三角形就多一根公用的小棒。

师:现在我们得到了这两组数据,看看谁先发现它们规律。(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生4:我把第一个三角形看作也有一根公用的小棒,那就第一个是(1+2),第二个是(1+2)+2 ,第三个是(1+2)+2+2,第四个是(1+2)+2+2+2……2n+1。

师:好,这是一个发现,就是数法1的规律。老师把它填在统计表里,能用字母怎样表示?

生5:能,1+2n。

师:你真行,我们发现了数法1的规律,并且用字母表示出来。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数法2的规律,找到后同桌说说,等下我们交流。

生6:第一个三角形可以看做是3×1-(1-1)=3,1个三角形要3根小棒,有1-1根公用的小棒;第二个三角形是3×2-(2-1)=5,2个三角形要6根小棒,有2-1根公用的小棒;第三个是3×3-(3-1)=7,第四个是3×4-(4-1)=9……

师:好,我们也把你的发现填在统计表中,因为这个规律是在摆好的图形中找到的,也是正确的。同学们想想,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生7:能,把字母代进去,进过化简也是2n+1。

师:我们通过研究所摆图形的规律,找到三角形的个数与所需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还发现可以把它用字母表示出来。那么,正方形有什么规律呢?请同学们一起合作探究。

四、拓展延伸,合作探究

(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观察、填表,再进行猜想、验证,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想一想,一个正方形要4根,两个正方形要7根,三个正方形要10根……

生:每多一个正方形,就多一条小棒共用,所用多一个正方形增加三根小棒。

师:能用字母来表示吗?

生:能,就是(3n+1)。

五、归纳小结,应用规律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

篇10

数学中探索规律的过程,实际上是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综合运用的过程。过去我们比较强调演绎推理,弱化了合情推理,影响到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合情推理是丰富多彩的,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是两种用途最广的合情推理。彭加勒曾经说:“逻辑用于论证,直觉用于发明。”因此,在探索数学规律的思维活动中,既要用合情推理发现数学规律,又要用演绎推理加以论证,以保证结论的正确性,两者缺一不可。让学生在给定的事物中发现、探求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突出探究规律的过程,体验探究和发现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现行教材设计特点的分析

新课程实施以来,经过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都对“探索规律”的内容进行了合理选择和精心设计。但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内容选取相差甚远,编排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苏教版和人教版两种教科书中关于“探索规律”的内容分别在两个学段中都以主题单元方式进行了独立设计,把探索规律的教学作为培养归纳、类比等合情推理能力的重要载体。纵观各册教材进一步发现,在其他各个学习领域,还以分散渗透的方式穿插编排了有关数学规律的探索性内容,重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把发现规律、探索规律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但不同的教材在内容的选取上存在明显差异。苏教版教材主题单元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探索事物的间隔排列、简单搭配以及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通过平移的方法探索、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并从中体会列举、画图、计算和有序思考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提高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人教版教材以独立单元设计的“探索规律”的内容相对较多,并且分布在各个年级。选取的内容主要是图形变化规律、数列变化规律和操作活动变化规律。内容设计的活动性、探究性比较强,一些内容直接设计在数学实践活动之中。

三、合理建构内容形式

《标准》把“探索规律”置于突出的位置。一方面,在公式、法则、算法等规律性知识的教学中强调让学生经历发现、探索的过程;另一方面,将“探索规律”作为数与代数中的独立内容,以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教学力度。因此,小学数学中“探索规律”的内容主要是数、式、形的规律的探索,并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设计。即在不同阶段设置独立的单元,以适当的主题进行“探索规律”的学习,同时以相关内容的学习为载体,以分散渗透的方式,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与变化趋势,培养学生归纳、类比等合情推理的能力。

“探索规律”内容的设计,应体现素材选取生活化、情境设置趣味化、呈现方式多样化等特点。也就是说,要从儿童身边的事例入手,设计现实的、有意义的内容,使数学学习更加生活化、社会化、趣味化;要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提出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同时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内容,如图形、漫画、表格、文字等。学生探索规律时需要从题干、表格、人物之间的对话当中获取信息,有时信息多余,需要学生选择,有时信息不足,需要学生设法间接获取,让学生经历“现实题材——提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研究或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四、恰当把握内容设计的层次性和探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