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规律范文

时间:2024-05-06 17:4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教育规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教育规律

篇1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学习兴趣;实践运用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强调:“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力求实现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最终目的,从而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作为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如何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个人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由于尚未形成对于中职语文这门学习科目的正确认识,大多数学生普遍缺乏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一技之长,以便毕业之后能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因此,只要认真学习专业课知识就可以,至于语文学不学都无所谓,反正对自己的就业并没有多大帮助……”相信持有此种错误理念的学生不在少数。

因此,我个人认为,要想切实改善中职语文的尴尬教学现状,教师必须从了解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入手,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课程以及未来职业生活的密切联系,如此一来,既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习在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工作中的巨大作用,又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

对于这一点我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例如,在教学第一单元“理想之光”这章内容时,我没有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将教材上的知识点死板、单调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在这章内容学习的伊始环节向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你的职业理想是什么?要怎样做才能实现你的这一理想?”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认识与看法。

学生大都对未来的职业生活充满着极大的憧憬与渴望,因此,不用我过多强调,就全部自觉而主动地融入课堂讨论的环节当中。有的学生说:“我对工作岗位的要求不在于待遇是否足够优厚,而在于通过我的辛勤工作,是否能给予他人更多便利与帮助,这是我最大的职业理想。”有的学生说:“能将我所学的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到工作岗位当中,促进我所在行业的更好发展,就是我的职业理想”……

学生纷纷在课堂上大声宣扬自己的理想与智慧之光,如此一来,不但大大激发了他们对于这章内容的学习兴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讨论活动,还促使他们重新认识了语文学习内容与未来职业生涯的深刻作用与影响,这对于帮助他们形成足够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以及价值观态度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运用的水平与能力

语文不仅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这层意义展开来讲,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同时兼备的一门课程。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注重人文性知识的讲解与传播,更要积极运用周边一切可利用的语文社会实践资源,大力开展中职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明白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密切联系的基础之上,大力提升自身的语文实践运用水平。

我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就非常重视实践活动这一教学形式的灵活运用,并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完“口语交际―答询”这部分知识的具体知识点之后,我首先向学生设置了一个口语交际情景:一位顾客看中了最新款的上市手机,可是因为价格过高,一直犹豫不决。作为商场销售人员,你应该如何回答顾客对手机功能的询问,促使他下定决心购买。随后,我便鼓励学生两两结合成一个小组,分角色进行表演,一个人担任发问者,另一人则扮演回答者。

如此一来,就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答询环境,不但有利于他们深化对于所学内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逐渐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通过这一情景的设置,还极大地锻炼了他们快速反应的能力,有利于其答询技巧的掌握以及灵活运用,为逐渐提高自身的语文运用能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区别于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职语文教育带有明显的职业教育特色。因此,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必须严格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突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特色,力求在改进自身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之上,加强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以及实践运用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从而为学生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工作岗位提供充足的保障。

参考文献:

篇2

一、法律课程与德育课程平衡的必要性

从课程的性质出发,道德与法律从来都是联系在一起,共同发生作用。法律的制定首先需要依据的是社会的道德准则,是以道德规范为基础的。作为一种保障权利和调节关系的事物,法律可以被看做是道德规范的集中且强制的体现。

从具体实践来看,道德是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但是它不带有强制性,这就造成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良莠不齐。而法律则是具有强制力的,它需要在最大程度内保护人们利益的平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目的性强,所以需要通过强制手段保证职业素质对职业行为的完成。

从改革的作用来说,德育教育是和法律课程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的。在我国的课堂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传统的教育意识与教育模式对课堂有着绝对的主宰性,不仅是教师,学校与社会也更多地看重法律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关于职业道德与技能的相关法律,常常不能和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这就使得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无意识中触犯了法律的界限。而法律德育教育的渗透力强,它强调的是两种力量集合后产生的效果,这就帮助课程在实际进行中获得了改革的动力。

二、法律法规与德育教育的平衡路径

1.淡化学科框架

传统的职业院校并没有将法律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进行课程设立,所以在实施目标与方向上存在着不确定性,随着教育教学形式的不断发展,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当下的职业教育已经把法律教育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就使得教育教学的目的不再等同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定位。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必须凸显出其独立性,承担着普法和实践的双重目的。这就需要在课程的构建中打破可能因为传统思维方式带来的框架的限制。

反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总是以“渗入”的姿态出现在学科类教学活动中,不能独立地构成教学的主体内容,或者说,它们无处不在的属性使它们必须以一种结合的形式出现在各种各样的课程之中。这样看来,法律法规的教育与思想政治的教育应该是殊途同归的,其目的指向都是规范人们的道德意识和实际言行,所以可以看做是学科内部打破壁垒的深度融合。

课程设置的改革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合二为一,学界常常对于课程名称的设置争论不休,其实这样的争论并不存在实际意义。作为一条课程转化的途径,只要可以达到对法律基础知识和思想道德认识的规范,这样看来就是成功的。

2.学科性质转化

在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领域,德育教育呈现出说教性和隐形性的矛盾,这大概是源于早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要进行改革就要把学科的这些属性进行一种实际意义的转化。对于教师而言,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法律规范的教育不能再是无意识的渗透,转而应该成为有意识的规划与发展。或者说是用一种直接的方式进行渗透。为了保持学科的独立性,教育会逐渐从隐性走向显性。就像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一样,这种学习也就变成了一种需要专门的途径去实现的教育。这也使得法律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日渐紧密。法律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就不再只是单纯的思维方式上的差别,抑或是简单的逻辑推理,它上升到人们的道德修养,并与其共同保持这种完整性。因此,道德教育――法律教育――法律修养――道德修养就成为一种由表及里的教育,最终会规范人们内在修养与外在言行的一致性,成为职业学校学生思想素质结构中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

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德育教育,其教学价值与地位已经淡化了此消彼长的争论,着重于职业学校学生对法律制度的依赖性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一个人在法律面前能够做出选择的能力实际上也体现了他在职业行为上的选择与决策能力。当一个人的法律基础知识与思想政治意识相互匹配时,这种“里应外合”的一致性就形成了。

3.整合教育目标

?牡赖潞头?律的渊源上看,法是一种权利要求,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生活要求的权利体系。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法律是起源于人们的道德行为规则的,也就是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德行的力量。人类将善良看作是德行的终极追求和最高目标。进入到现代社会,人权观念、法制观念又成为伦理道德新的逻辑起点与终点,法律对于各种道德权利的追求体现出了人们的价值感和秩序判断能力。这也就再次强调了任何权利的生成必须是以道德的正当性作为原始起点。

一般来说,道德是启迪人们心灵的善意,重在培养人的自觉性和激发善念。法律则是约束人的外在行为,规范一种外在的形式上的自律。把法律的基础内容与道德的伦理教育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相互交叉而成的知识的融合点,现代教育领域更加看重的是二者的融合性。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形成他们的品德能力和自我修养能力。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都在这一途径上得到了有效的整合,法律和道德不用再纠结程度的深浅。

4.突出教育实效

法律知识的学习,更多地强调对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注重的是学生对法律精神的解读和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的能力。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重在突出德育教育的效果,但是道德并不是书本上知识的传授,它更看重的还是如何将这种知识转化成为运用的能力。也就是说在平衡的路径上,看重的是知行合一。有的时候强行将法律和思想政治分割,实际上就是在把知与行分割。所以,法律课程实际上是将德育课程作为一种强制性践行的课程,反言之,德育方法也在为法律的学习服务。

所谓的德育方法是一种集合性的名称,在这个名称之中包含着各个门类的教养技巧,这也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受教成为一种现实,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直接的道德教学有着系统性,需要讲究向教育者进行传授与施教的办法,认知性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法律知识学习是最为适用的,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思维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恰恰就是从理论向实践过渡的过程,它使德育和法律的结合成为现实。在德育教育的研究中,德育方法的合理性只有建立在正确理解德育本质,把德育任务的完成当做第一要素,法律与德育的平等对话才有可能在道德教育中得到实现,而实现的表现形式就是学生自主构建道德价值标准,自主建立道德人格体系,教师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和学生获得同步的成长。这就是认知能力对于职业学生实现法律尊严最大的意义。

5.认清发展趋势

德育教育是具有双边性的多维度自主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具体体现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上。无论是德育教育还是法律教育,学生和教师都是要在不断地互动中完成的。最好的办法是我们寻找到一个能够激发两者的兴奋点,这个兴奋点可能就存在于两者最为契合的一点上,它可以促使教学的法律内容内化为学生的知行内涵,集中体现在人们的品德意?R上。它的范围很广,涵盖的意义比较深刻,从当前的教育形势判断,未来的德育教育趋势大致有几个特性:第一,社会和时代的多样性造就了对人的多元化的素养需求,所以,德育教育必须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培养良好的知言行进行转化。第二,间接的道德教育将逐渐取代直接的道德教育。课程之间的深度融合已经是必然的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必然拥有着更加持久的渗透力。第三,教学的空间范畴将被逐渐弱化,封闭性的学科将逐渐被具有情境的开放性学科取代,教育活动的当事人将转变成为具有自我经验与自我意识的行为能力人。第四,教师训导者的角色属性将被弱化,小组内的角色扮演与讨论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会在德育体系中主动形成自我规范的能力。法律的教育也要遵循严密的逻辑体系,重视日常生活中多渠道的渗透,贴近现实与生活的实际需要,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的主体在道德意识上的需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远离实际问题所开展的纯理论探索与职业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想要最终达成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也是为道德教育所不允许的。无论在形式上呈现怎样的丰富性,一旦脱离实际,就是没有实效和针对性的,这样的道德教育就是应该被放弃的。

篇3

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丽江师专旅游管理专业2011级、2012级、2013级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为调查对象。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收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认知、职业生涯规划认知与实施、就业期望、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需求等四个方面。本次调查总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问卷284份,有效问卷279份,有效率为98%,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分别占35%、33%、32%。根据调查问卷内容设计了访谈提纲,就部分问题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对象包括20名学生和7名教师。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学生自我认知情况

自我评估是职业规划的首要步骤。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自我认知不到位,在能力、兴趣、性格、气质、价值观等心理特征及个体差异方面无法准确和深入描述。评价途径单一,对个人和职业测评了解甚少,基本没有使用过测评工具。(见表1)

2 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与实践的认识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意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缺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待评估。学习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后仍有57%的学生不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非常了解、基本了解的比例为2%、28%,13%的学生持不确定的态度。(见表2)

3 学生对专业与未来职业选择的认识

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存在对所读专业不感兴趣、期望不相符,职业发展前景模糊等情况。具体来说,认为“非常愿意”“愿意”“不愿意”从事与目前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的学生分别占总数的18%、31%、52%;认为现在所学与将来工作“不确定”“不必要”和“根本没关系”的学生占总数的49%。

深入访谈中发现,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入学教育和调整后,对专业的认可度较高;但在经过大学一年的学习和了解后,二年级学生认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工作“太辛苦”“工资低”“没前途”,对专业的认可度反而会降低;三年级的学生在职业技能的强化和社会经验的总结后,对专业的认可度又会逐渐上升,并趋向于稳定。

4 学生对职业发展指导的需求情况

调查显示,总体上学生对就业信息和专业实践经验的需求较高,不同年级对职业发展指导需求有一定差异,开展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时要进行差异化教学。

5 学生对未来就业和职业前景的认识情况

调查表明,学生就业积极性高,信心饱满,毕业生职业去向明确,越来越关注个人的发展,但自主创业能力尚待加强。(见表4)

访谈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如果不喜欢工作以后就跳槽的想法,可能导致将来岗位流失率高;从不同年级的差异来看,有20%的一年级学生对将来专升本的期望较高。此外,学生对岗位的收入待遇、工作性质期望值高;就工作性质而言,希望能从事管理工作,认为服务型、技术型的基层岗位工作“又苦又累”“工资低”,不愿意从事。

三 影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

1 大学生职业规划认知差、主体意识薄弱

尽管就业竞争压力和学校教育使得学生有了一定的职业规划意识,但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缺乏对自己正确的定位和正确的职业认知,即便做了职业发展规划,也不能很好地执行和完善。

2 学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念的误区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学生未来的生活状况,更是考核学校就业工作和办学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致使许多高校把职业指导教育的重心放在解决毕业生的“就业”上,不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结构和质量。因此,高校职业规划指导需要关注学生当前就业及职业的长远发展。

3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学习和实践的支持不足

高职院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学时偏少,教学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招生、就业形势的介绍、国家就业政策法规的阐释等。普遍存在诸如与专业结合度低;理论讲授过多,实践活动少;缺乏评估分析工具,师资专业性不强;课程效果评估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

四 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的建议

1 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情感和职业规划意识

对于学生来讲主体意识就从学习的态度和行为上体现积极性、主动性。首先,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必要性。其次,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意识,激发学生在专业方向发展的主体意识,改变自身目标缺失、期望过高等状态,提升职业发展能力。最后,借助相关分析工具和专业老师的帮助,对个人进行合理评价并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职业观,最终达到重视并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

2 建设全程化、差异化、特色化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全程化是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自始至终都要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需要在高职专业类课程教学和学生顶岗实习中渗透职业规划思想教育,通过学生不断丰富准工作环境的认识与体验,促进学生的职业成长。

差异化是指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阶段开展不同的教育与指导。一年级学生处于自我和职业生涯的探索期,教育重点要放在正确自我认知、明确职业要求、培养专业情感;二年级学生则处于职业准备阶段,重点是根据岗位标准和要求强化职业技能,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通过实习、兼职等形式获得工作经验;三年级的学生已具有“准员工”的身份,也是落实职业规划的阶段,重点是提供职业信息、求职技巧、组织应聘等服务工作,让学生顺利实现由学生向职员角色的转换。

特色化是指根据旅游行业特色开设专业职业规划课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就必须要让学生明确岗位的特殊性,了解行业职业发展通道。

3 加强学校的职业规划教育服务能力

学校应通过专门机构的设立与多部门、多学科形成合力,并在教学的软件和硬件上逐步完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教育学生有针对性地锻炼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意识、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例如,设立专门的学生职业发展中心、职业信息资料室、开发职业指导交流平台(网站、QQ、咨询电话专线);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教育活动,如创业大赛、职业规划比赛、模拟应聘比赛等,丰富学生的认识与体验;根据专业和学校特点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具有职业体验、技能训练和职业发展指导功能的校外教育平台。

通过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现状的调查表明,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对学生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增加专业认同感,提升学生的自主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限于本人研究水平,本文仅是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进行的一次浅层次调查,问卷设计的科学性与全面性都有不足,在职业测评工具使用与评估、课程建设与教育模式改革、校企合作平台打造等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汪琳.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现状综述[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34(2).

[2]稂艳玲,等.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模式研究一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6).

篇4

关键词:泰山四叶参; 生长年限; 生育进程;根重;质地; 多糖含量

中图分类号:S567.5+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3-0051-03

泰山四叶参为桔梗科党参属植物四叶参(Codonopsis lanceolata Benth.et Hook.)的根,又名羊乳、羊奶参、轮叶党参,为泰山四大名药之一,以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补虚通乳、舒筋活血、健身补气等功效,当地居民常称其为泰山参[1]。目前已对泰山四叶参野生种驯化、品种选育、有效成分测定分析、药理作用、药材产量等进行了研究 [2],对泰山四叶参适宜生长年限及采收期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对不同栽培年限泰山四叶参的生长发育特征、产量性状和品质进行了研究,旨在全面掌握泰山四叶参不同生长年限的生长发育规律,为制定泰山四叶参标准生产规程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来源与处理

不同生长年限的泰山四叶参均来源于自主育成品种‘泰参2号’,2年生和3年生泰山四叶参均在本院试验田内育苗,去劣根和病根,选取根条形状一致者,进行栽植。

1.2种植方法

1年生泰山四叶参于 2012年3月18日浸种催芽,种子用量按15 g/m2计,3月29日播种。2年生和3年生分别采用泰山四叶参1年生和2年生根作种栽, 2012年3月19日栽植。每小区5 m×1 m,种2畦,行距50 cm,株距3 cm。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生长期内人工除草,施肥浇水与大田栽培相同。

1.3取样方法

各处理随机选取 50株挂牌标记,记载各生育时期,以选样中有 50%以上的植株个体发生显著形态特征变化为准[3]。各处理内随机选取50棵完整株,分别在主茎生长点以蕾封顶,主茎不再伸长时调查株高、主茎叶片数、主茎叶长、叶宽和分枝数。各株的叶长和叶宽量取其主茎中部叶的叶长和叶宽的平均数表示。采收时在每个小区内随机选取面积 1.5 m2,刨根取样,每样方取出50株,分别测定其根部性状。

1.4根条质量性状的观察与多糖含量测定

在不同生长年限的泰山四叶参中随机取样约1 000 g,洗净、干燥后,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从中随机取出肉质根5条,从上部横切,观察横切面的质地特点。从干燥后的不同年限的泰山四叶参根条样品中,随机抽取3条为一组,重复3次,进行粉碎,获得粗粉。多糖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四叶参粗粉脱脂、醇提后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氯仿-正丁醇(4∶1)脱蛋白,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4~7] 。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生长年限泰山四叶参生育进程的差异

据田间观察调查,泰山四叶参全生育期依各阶段生物学特征变化,可以分为苗期(包括幼苗期和拉蔓期)、现蕾期、开花结果期、果实成熟期、采收期5个时期。

1年生泰山四叶参从出苗到现蕾(4月中旬至7中旬)约99天,此期地上部分处于完全营养生长,以缓慢的茎蔓增长和叶数增加为主,种子胚根发育成主根并缓慢伸长。现蕾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茎叶生长量达到高峰,光合产物在地上和地下器官的积累量同时快速增加,根部以体积增大为主。开花结果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蕾量减少,开花数量剧增,蒴果开始大量形成,进入结果期。果实成熟期约在10月中下旬,此期蒴果膨大,种子逐渐成熟,生长重心开始转至地下,根部继续增长、增粗、增重。“霜降”后地上部枯萎,地下根进入休眠期。 2年生泰山四叶参同1年生相比现蕾期缩短19天,现蕾至开花时间缩短6天,开花至果实成熟时间相近。3年生泰山四叶参各生育阶段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与2年生相当,但部分植株出现早衰现象。同1年生相比,2年生和3年生泰山四叶参全生育期分别缩短29天和30天,因前期生育进程加快,后期地上部分枯萎较1年生分别早19 天和24 天(见表 1)。

3结论

泰山四叶参为多年生植物,茎蔓为有限生长,不同栽培年限的泰山四叶参其生长发育规律存在差异。泰山四叶参种子直播当年正常开花结果完成其生育周期,从出苗到现蕾历时3个多月,1年生泰山四叶参地上部营养体建立比2年生和3年生需要时间明显增长,这与1年生泰山四叶参最初是种子提供营养,而2~3年生根的萌发则是肉质根输送营养有关。因而1年生泰山四叶参植株矮小,主茎叶片数少,光合面积小,表现为产量低,多糖含量低,种子千粒重低[8]。相反,2~3年生泰山四叶参其株高、芦头分支数、主茎叶片数、茎粗则随生育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增加,表现多糖含量增高,这与周茂金等研究结果一致 [4,9] 。

与王志芬等[3]对桔梗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相一致,泰山四叶参的生长发育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主要表现在植株形态构建和药材产量与质量形成两个方面:一是在泰山四叶参整个生育期内,以现蕾为标志,现蕾前为营养生长,主要表现为茎蔓的伸长和叶片数的增多,是根部极其缓慢增长的苗期阶段,以主根的伸长为主;现蕾开始植株进入以生殖生长为主阶段,地上株高和主茎叶片数已定,主要表现为蕾的膨大、开花、结果与种子成熟,地下主要表现为根的伸长和增粗;果实成熟后期生长重心又转至地下,地下根继续膨大。“霜降”后地上部分逐渐枯萎,地下根进入长达4个多月的冬季休眠期,处于芽苞孕育和肉质根内养分的转化时期。二是泰山四叶参不同生长年限地下根膨大形成的阶段性,1年生泰山四叶参主要是根的基本形态构建阶段 ;2年生泰山四叶参进入产量与质量同步显著提高阶段,表现为根粗、根重和多糖含量的增加;3年生泰山四叶参随生长年限的延长,田间表现病株率、烂根率增高,植株抗涝性差,根条易空心,根部衰老,导致植株早衰等,造成产量低增长和品质的下降。其原因是泰山四叶参每年秋季地上部枯死,翌年重新长出地面,大量地消耗了根部养分,降低了根的抗性,加上连年种植也造成病原物的累积,根部受病原菌感染的机率增加。因此,从泰山四叶参的优质、高产、低成本、高效益栽培角度出发,建议泰山四叶参栽培生长年限不要超过3年。

参考文献:

[1]

王德才, 李同德, 康颂建. 泰山四大名药之一四叶参[J]. 食品与药品,2006,8(9):73.

[2]陈宝芳, 毕研文, 杨永恒, 等. 泰山四叶参的研究进展 [J]. 山东农业科学, 2012,44(9):60-62.

[3]王志芬, 单成钢, 苏学合, 等. 不同年限栽培桔梗生长发育差异的比较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9, 23 (4):10-13.

[4]周茂金,王莉,苏美英. 不同生长年限泰山四叶参中多糖的含量测定[J].中国药房,2010,21(35):3327-3328.

[5]高丽君, 王汉忠, 崔建华,等. 苯酚-硫酸法测定白首乌中多糖含量[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35(2):295.

[6]鲍智娟. 轮叶党参多糖提取及其含量测定[J].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5(4):350-352.

[7]孙紫阳. 泰山四叶参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 河北医学,2007,13(11):1293-1294.

篇5

【关键词】创新驱动 职业教育 高职办学模式创新 理论实践依据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2年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实证研究”(SGH12554)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高职在20多年的发展中,历经“层次”、“类型”、“体系”[1]国家政策的推动,演绎了“沿袭本科”、“模仿国外”、“定位自我”的模式嬗变。目前,高职发展面临提高质量、改革评价方式、增强社会吸引力等问题,高职办学模式创新视域成为一个重要的聚焦和思考方向。探讨高职办学模式创新的理论实践依据,对于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高职发展长效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高职办学模式创新:含义与时代背景

由于学时和实践的短暂[2],目前我国高职办学模式是一个由多种语境构成的复杂体系:如公办、民办模式(举办者);学校、企业模式(法人);行政化、市场化模式(体制);合作办学模式(合作方式);公益性办学模式和产业型办学模式(职业教育理念);另外还有垄断行业办学模式和竞争行业办学模式是从学校依赖的行业地位划分的;东、西部办学模式反映了办学的地域特征;地方(市级)院校和省属院校模式等。以上分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职办学模式的现实状态。高职办学模式属于学校发展方式中统领人才培养、教学实训、招生就业、质量评估、学籍管理、教学标准等方面的顶层设计模式,一般和办学理念、目标定位、机制、政策法律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度等上位词高度相关。目前国家提倡的就业导向、产教融合、职教集团、混合所有制等办学模式,处在试点或探索阶段,其理论框架和操作程序还有待于进一步总结提升。

创新驱动是21世纪发展的主题和不竭动力。高职办学模式创新是高职顶层设计的“关键技术”,历经20多年发展的积淀,原有模式弱效性已经凸显,高职模式创新成为社会和高职发展的共同期盼。

高职办学模式创新:理论与实践依据的梳理

纵观高职办学模式创新研究的多种语境,全面思考与梳理高职办学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具有积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1.理论依据

从世界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等)与我国高职历史比较来看,前者呈现平稳发展、模式典型,后者呈现跳跃发展、模式多元的特征。前者有哪些可总结提升的理论遵循,用以估量后者(我国)多元模式的价值效度和今后创新的方向,基于此种比较,作者勾勒出高职模式创新遵循的三个主要理论依据。

⑴职教缘起及与经济互动反哺的理论是高职办学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西方的教育哲学从“人性需要”“社会发展”“产业需求”等观点来表述职业教育缘起的逻辑,但从整体的角度思考,上述表达忽视了两个问题:第一,政府如何组织和引导这种教育?第二,这种教育的发展模式其价值效度如何衡量?事实上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今天制造业强国的职业教育经验,已经提供了积极而有意义的实证。因此,我们归纳出如下结论:第一,职业教育缘起于机器大工业时代的新型劳动力需求,政府在助推这种教育走向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在缘起并与经济发展的互动磨合中,职业教育形成了自身的发展模式,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反哺作用,释放出新教育的巨大活力;第三“缘起、互动、反哺”说明职业教育与特定生产方式、社会阶段、经济升级需求存在着“因果、协调、依赖”的关联,制约着政府调节的力度,最终形成一种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多方“利益均占”的发展模式。今天当我们审视具有独特国情背景的中国高职办学模式时:一种合理科学的高职办学模式首先应建立在上述理论的思考之中。

⑵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理论支撑,从而也成为高职办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指导和遵循

在西方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词即“人力资本”,在我国通常被叫做“人力资源”。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卢卡斯,在舒尔茨、贝克尔的基础上,把人力资本理论又进一步发展,人力资本理论深入到职业教育内部的核心层次,为职业教育标准或样式提供了一个设计的原则,成为教育经济学研究高职的重要指导理论[3]。

人力资本的概念有以下几种含义:第一,人力资本主要指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既是经济增长的投入,又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第二,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是有效的职业教育培训[4]。第三,人力资本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变量因素。职业教育是个人和社会投资,进而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本给个人社会带来的收入增长成为职业教育效益的衡量标准,职业教育的举办者、培训对象、管理运营者、企业家以追求利益的动机初衷和投入产出的法则参与教育活动[5]。

结合我国实际,吸收人力资本理论精华,对我国当前高职办学模式创新的顶层设计,具有积极的理论借鉴意义;对我国当前高职现状,提供了一个新的诊断标准,因而成为高职办学模式创新的重要理论依据。

⑶高职自身规律是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内生趋势

“高职规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的简称,下同),目前我国理论界对此还有争议,广东番禺职业技术院长张连绪认为:高职规律,应从教育基本规律、高职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不同特征、高职内外部各种需要等角度去把握[6]。据此对高职规律作一界定:高职规律,是高职发展过程中,服从其培养目标、体现其本质特征、反映高职内涵特色,适应和满足高职内外部需求而产生的必然联系。第一,从高职培养的过程和目标来把握,说明规律的客观必然性;第二,从高职的特征和联系把握,反映高职的本质;第三,认识高职规律是一个具有层级的体系。其中反映高职本质,即适应社会需要、学生需要、经济发展需要以及自身发展需要,为高职的基本规律。简单讲,高职的规律就是一种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我们简称为高职的适应性规律,是高职办学模式创新的直接理论依据。

2.高职模式创新的实践依据

当前我国高职现状中的实践问题非常广泛,但决策部门和理论界也达成了极大的共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给高职发展带来了新思考

从2010年《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同)[7]的颁布,到2014年《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下同)[8]的出台,现代职业教育成了社会的高频词、职业教育的聚焦点。毋庸置疑,中国的职业教育正在酝酿着一场历史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高职人有过升格本科的虚荣心,并为此魂牵梦绕。而今天要面对的是:高职怎样顺应新的时代潮流、体现尊重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客观上讲《纲要》和《决定》中涉及高职改革的操作政策,如中高职衔接、二本院校转型技术应用大学、高职主要以中职为生源对象、注册制入学、分类考试、原则上不允许升格本科等,短期内对高职有相当大的心里冲击力。但《纲要》和《决定》体现了我国教育中长期发展的合理布局,是具有科学性、全局性的战略安排,促使高职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转换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

⑵增强高职的社会吸引力,要求高职发展的新对策

到今天为止,由于体制缺陷造成的“断头现象”、自身过快发展引发的社会注意度、人才文化习惯中对高职的偏见和冷落、高职自身发展中的功利化倾向以及内部运行中的诸多因素,加剧了高职负面影响力在社会的蔓延和扩散。提高高职社会吸引力,从外部制度供给和内部调整改革结合的路径,或许是一个突破口,而这种路径,恰恰在许多方面回应了高职模式创新的实践诉求。

⑶社会转型升级给高职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转型升级是指社会经济领域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等,它给高职发展带来的机遇,总体上表现为:高职以其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为社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社会服务和举办新教育培训(如在线教育)。具体表现为:对新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公共服务领域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人力资源和技术服务。因而抓住这种机遇是一个对高职发展的现实考验,也是高职办学模式创新的一个实践课题。

结束语

高职办学模式创新,是当前高职发展面临的重大迫切问题,在理论遵循上,应从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西方职业教育的经验和理论、高职自身发展规律三个方面去寻找依据:在实践上,要正视当前高职发展中的普遍问题,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发展定位、研究提升高职社会吸引力的应对策略、在社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优势。我们坚信在《纲要》和《决定》的指引下,中国的高职会步入一个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为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1]“层次”“类型”“体系”用语的出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专科层次学校2002年后统一使用“XXX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名称;《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高职是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类型;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文使用“层次”“类型”“体系”是对以上三个文件中政策术语的简称。

参考文献:

[2]刘春山:《提高职业教育研究的理论自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36期。

[3][4]侯宁、沙丘林:《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5期。

[5]杨钋:《高等职业教育收益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36期。

[6]张连绪:《论当前高职教育的理念与制度问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3期。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

[8]《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

篇6

跨界的职业教育必须有跨界的思考,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要“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知识看知识”,也要“跳出企业看企业,跳出培训看培训,跳出技能看技能”,以逐步形成“合作办学求发展、合作育人促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

企业需求导向是以企业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这是功利的,但是我们不能完全满足于它。因为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形式,教育要关注人本,关注人的一生的发展。因此,要以教育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关注人的全能发展。基于此,我认为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需要跨界的思考,而“双元制”就是这种跨界思考的结果。

传统意义上,学校模式只有一个学习地点,企业模式也只有一个学习地点,“双元制”模式就有两个学习地点。两个学习地点参照性不同于一个学习地点参照性,职业教育无论是特质、教学、硬件建设等都具有跨界的性质。学校和企业是跨界的,工作和学习是跨界的,职业和教育也是跨界的,这是一种哲学的思考。因此,职业教育研究远比普通教育型多的多。普通教育只关注一个地点的研究,而职业教育关注的是两个和两个以上地点的研究。

德国人的双元制是以企业为中心的。三分之二在时间在企业,投资的主体也是企业,教学的主体也是企业。教学主体、投资主体、法律主体,而企业以盈利为天职是不能动摇的。怎么办呢?由教育来调节,所以联邦教育部负责管理企业职业教育。联邦教育部只管企业职业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则由各洲教育部来管。教育是公益的,企业是功利的,用公益来调节功利,所以诞生“双元制”这样一个伟大的做法。

篇7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教材 改革

一、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改革趋势

近年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除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外,还强调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相应的,职业教育的教材建设也要进行全面改革,以满足职业教育模式改革的需要。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由于社会需求的改变、培养目标的调整、招生对象的变化,使得长期以来按学科性知识体系构建的教材体系已不能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主要在以下方面有了一系列的变化。

(1)课程的开发者发生了变化。过去,课程的开发主要是由学校教学专家根据学科体系逻辑设置课程结构,根据市场调查、培养目标设计课程内容,然后到企业调研、行业和企业现场专家确认。现在,课程开发是由学校教学专家与行业、企业现场专家共同建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开发,尤其重视企业一线岗位现场专家的意见。现场专家的参与地位和参与深度和过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2)课程体系发生了变化。打破了学科性知识体系的构建,建立起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即根据工作岗位进行分析,获得相应典型工作任务,将其整理归纳,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转换成相应的学习领域即我们所熟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工作过程体系,而非学科体系。课程设计核心是工作情境设计,要体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和内化。

(3)课程设计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课程名称往往就是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非常明确地表明本课程的内涵和学习的目的。课程一般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以产品或作品为成果进行评价的教学模式。教材中,单元课程的标题常用某某的使用、制作、加工、安装、修理、计算、改造、测量、管理、推销、设计、布置等动词来定义该单元课程的教学目标。

(4)教材建设的研究与编写人员发生了变化。由于职业学校教学专家本身的局限性,进行教材开发研究时,要设计好体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和内化的课程工作情境是困难的和难以实现的。当然,由现场专家进行设计又难以达到规律的要求,所以,职业教育的教材开发与研究由过去单一由职业学校教学专家完成发展由职业学校教学专家、行业和企业现场专家多方参与、共同研究开发完成。

二、职业教育教材出版的改革趋势

由于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课程开发模式的变化,信息传播方式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教材出版也在不断改革发展中,既有作品表现形式上的变化,也有编写出版等方面的变化。

(1)教材出版内涵的变化。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与成熟,教材建设的内涵将迅速延伸,教材将由平面教材向立体化教材过渡,并逐步形成由平面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生产录相、仿真软件、网络课程等组成的课程教学资源信息库。

(2)组稿方式的变化。过去,教材出版与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或行政机关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有很大关系。一纲一本或一纲多本,但都是统编教材或规划教材。组稿主要是由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教师申报、出版社立项……。目前,新的职业教育理论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各个学校都在探索职业教育模式和课程开发模式,编写了大量的校本教材,通过教学实践,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教材。出版社的组稿方式也相应地变为:调研、确定指导思想、找到优秀的作者、确定大纲和样章、教材审稿会、编辑出版和宣传营销。

(3)编写方式的变化。由“作者―编审―印校―出版”相对独立的编写流程逐步过渡到作者、编辑、审稿人员、版面设计和封面设计人员等协同工作的创作团队。

三、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开发实践

教材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是课程教学资源信息库建设的脚本,所以,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在策划编辑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焊接检验》时,为了突出教材的实用性、先进性,反映现时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技术水平,并落实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的原则,使学生通过后能上岗操作,并能解决生产工艺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在组稿策划时,既邀请了学校教师(教育专家),又邀请了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紧密协作,由教师任主编,企业专家任主审。

具体地说,主要是按下列程序进行开发:邀请企业专家与主参编教师座谈,共同分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研讨教材编写思路:主编教师按教育规律、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对知识、技能排序,设计学习情境,提出编写大纲,经企业专家与主参编教师、主审讨论后确定:主参编教师和主审到企业调研、搜集资料;主参编教师执笔写作,对部分内容进行教学实践检验;编写完工后,请企业专家试听汇报课,并对教材审查定稿。

由于有企业技术人员实质性的参与,既保证了教材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反映出企业生产岗位最新技术,又避免了闭门造车,照抄照搬,改头换面等问题出现,提高了教材编写质量和编写效率,也提高了教师业务素质。

《焊接检验》的主编为高职院校教师、参编为中职教师、主审为研究员级高工。教材的主要特点有:

(1)教材中的标题术语能明确表达学习目标。如项目三超声波检测任务一超声波检测原理与设备性能调试任务二直接接触法超声波检测任务三超声波检测实训。每一个项目和每一个任务的标题能直接解读其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教师和学生能准确测评每一项任务完成的学习效果。

(2)教学内容采用的是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教材内容是根据工作过程应完成的任务编排的实践性教学内容,适当阐述技术原理和依据。主要介绍操作和维护的方法,超声波检测设备性能调试部分就把设备说明书的内容直接融八教材。在教学情境设计中,直接应用企业的管理规范,使学生能自然而有效地掌握经验性的工作过程知识。

(3)教材内容兼顾稳定性与超前性。除介绍成熟稳定的、在实践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和国家标准外,同时,在编辑时,用相关知识或知识拓展的栏目方式介绍新技术、新设备及科技发展的趋势,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技术进步的需要。

(4)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融通。”双证制”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组稿时要求编者将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有机融合,即要求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高新技术和基本技能,满足劳动部门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的要求。

(5)教材内容应用大量图表、示例、案例等,一目了然。

篇8

外显的社会功能

职业教育外显的社会功能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价值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职业教育是发展经济的需要。一个国家的人才结构及相应的教育结构,主要取决于该国产业结构,与人均国民收入关系不大。许多经济强国,如德国、瑞士和澳大利亚等,在完成第二次工业化,进入知识社会之后,因其产业结构主要是高中端制造业,仍需大批技术精湛的从业者,其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阶段的比例均超过50%。中国经济处于第一次工业化“中期的初期”,正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化,离第二次工业化还相距甚远,但经济全球化给了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极好机遇,信息化又可加快工业化步伐,因而有可能实现经济的跨跃式(而非跨越)前进。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制造业仍将占据主体地位。为此,要使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拥有必备的职业资格,只有职业教育才能承担如此重任。

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需要。职业不仅是个体获取的从业资格与习得的工作经验的一种结合,更重要的是个体与社会融合的一种载体,是个体在社会定位的一种媒介,也是个体与社会交往的一个空间。国家通过专门的职业劳动这一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对社会环境与个人心理的稳定实施着有效的调节与控制。这意味着,职业是社会安全、社会稳定和社会融入的本质要素,就业是国家稳定的前提。上千万企业工人的转岗、几亿农民的转移、上千万年新增劳动力的求职,都必须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也只有职业教育才能承担如此重任。

无疑,发展经济和促进就业表明,劳动者所需的外显的职业资格的获得,是职业教育社会功能的基本取向,这是职业对教育的影响。

内隐的教育功能

职业教育内隐的教育功能是促进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具有另类智力特点的青少年成才的教育。

职业教育是教育公平的需要。“有教无类”,保证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一项内在目标,发展职业教育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职业教育的对象,其智力特征不是以逻辑思维为主而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智力类型不同,对知识获取的指向性也不同。由于这一差异,数理化不够好的学生,可能成不了钱学森、华罗庚,但可以操纵最复杂的机器、制作最漂亮的衣服、烹制最可口的饭菜,可以成为倪志福、许振超,同样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不能因为数理化不好而剥夺其发展自身特长的权利,如果硬让他们去接受抽象的学科知识,反倒是有失公平的。教育评价的公平,体现为对不同类型的教育、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标准。基于智商的教育评价的泛化,以强势教育类型的标准去衡量还处于弱势教育类型的群体,将导致严重的社会失衡和受教育者心理失衡。只有基于能力的评价才能突现教育的公平。

职业教育是教育和谐的需要。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就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这里的和谐,除指教育的全面性,即兼顾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共同发展,不能“一条腿粗,一条腿细”,还有教育的协调性,即强化教育调控――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分类指导,弹好“钢琴”之外,更重要的是指职业教育要彰显自身规律。仅从教学层面看,这些规律就表现在:“专业”源于社会职业,是对职业群和岗位群所需共同职业资格的归纳,而不是学科专业的复制;课程追求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而不是学科结构的系统化;教学的组织实施指向职业行动,而不是学科知识的位移。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群体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有着自己深沉的思考――使其具备不断开发自身潜能的能力。

篇9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制度 制度缺失 制度创新

[作者简介]张立圃(1972- ),男,天津人,天津职业大学基础课教学部数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天津 300410)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面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高职教育社会评价体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VE404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026-01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职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与之并行,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也陆续推出,有力地促进了高职教育的有序成长。然而,在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制度缺失导致的。应该对高职教育制度的缺失做一个深刻的解读,并且去挖掘其背后的根源是在现有制度安排基础上寻找新的制度创新的关键。

一、高职教育的制度缺失

总体来看,新时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制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高职教育历史较短,在制度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基于制度的视野,高职教育制度在运行中的核心问题是制度失灵、制度缺失,总括说来其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高等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架构不够完善。我国的《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与《高等教育法》于20世纪90年代相继出台。虽说上述三法的相关条文均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但是三个法侧重不同,例如,《高等教育法》主要规范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法》主要规范中等职业教育。三个法中涉及高职的部分不多,而且少数论及的内容多为号召或原则,致使高职教育在发展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无法可依。高职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急需制度性的规制,而我们的教育制度体系并没有提供完整的制度安排。

2.高职教育的投入缺乏制度刚性。《高等教育法》规定对普通高等教育是“以财政拨款为主”,而《职业教育法》没有规定对高职教育经费的财政拨款与比例,致使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及额度缺乏刚性要求,挫伤了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学生由于实验、实训与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比例的增加,仪器、设备等需求的增长,其经费的生均耗费大过本科。但现实是,高职生生均拨款低于本科。高职院校为基本运行只好提升学费标准,学费高过本科,显然这些不符合公平原则,更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3.高职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滞后。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以示范校建设为引领的改革取得了卓越的成果,许多带有规律性的教育规律业已形成,但缺乏总结并上升到制度层面。在广泛的高职教育实践中,问题还很多,急需制度性的规范,但我国制度建设显得跟进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例如,由于缺乏高职教育的指导性的办学制度,导致有些高职院校把握不准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沿袭专科模式或本科压缩型,丧失了高职应有的特色。

4.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缺乏罚则,监督保障不力。审视相关高职教育制度规章发现,更多的是规范要求,缺乏责任条款,更缺乏罚则。大凡职业教育发展得好的国家,其监控体系都比较完善。在这种体系中利用经济杠杆是一个重要方面。譬如德国的《职业培训规章》规定“判处关押”或“处以不超过一万马克的罚金”对违反规章加以惩戒。日本的《学校教育法》设有罚则章节来规定在职业教育中政府监督与惩罚的方法。另外,许多国家建立了教育审议制度,以强化对职业教育的监管。

二、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缺失的诱因浅析

从社会环境来观,就与普通本科比较而言高职教育的认同度还较低,许多社会群体甚至领导层面还存在着不同程度轻视高职教育的现象,这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完善的理念屏障。另外,依法执教的观念还很淡薄,客观上影响了教育制度的执行与完善。如前所述,《职业教育法》偏重于中职教育,而《高等教育法》主要涉及普通高等教育,而且两法立法时间距现在已经十多年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已今非昔比,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继续健康发展亟须制度法制的外部环境配套。从教育内部来看,高职教育的发展路径已显示出明晰的脉络,而这些需要制度加以固化,发展中的各种关系需要制度加以调节,由此就暴露了十多年前制定的《职业教育法》等制度体系的缺失或失灵。具体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几个关键点包括:(1)政府可通过投资与制度供给等手段引领高职教育发展;(2)调控与重构劳动力市场机制,疏通毕业生就业管道;搭建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联系的平台,使行业企业参与办学。一方面,国家通过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参与高职教育,促成办学主体多元化格局,使教育资源集成呈多渠道化态势;另一方面,通过法规或财政手段规定企业承担部分教育经费,以确保教育经费有稳定的来源。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制度科学指出,制度演变是包括两个动态过程:一个是旧体制逐渐丧失作用过程,另一个是新体制与机制建立与巩固过程,前者为后者提供必要的条件与环境。在我国,高职教育规范体制的实现需要一个转型期、生成期,以及新制度固化过程,因此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混沌与制度失灵的现象。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制度创新

现实地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安排滞后的状况与高职教育发展很不相符,这必将影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所以,有效的制度创新是非常之必要的。

1.完善教育法制体系,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有法可依。大众化的高职教育类型,目前尚处于成型过程中,同时鉴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者素质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高职教育所出现的问题可能会纷至沓来,其中有些问题亟须用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因此,应尽快完善教育法制体系,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有法可依。省市地区也要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制定符合本地实际、针对性与操作性更强的实施规则。

2.制定配套的政策法规,使实施上更具有可操作性。一个完善的国家层面的教育法制系统,无疑对高等职业教育起到规范推动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奢求能将事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所有问题都阐述、规定得十分明确,因此要制定配套的政策法规及其实施办法。从国家到省市各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须对高职院校的结构布局、办学条件、专业设置方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工学结合、招生与毕业生就业等问题做出具体的政策规定。

3.加强政策法规对高职教育的监督作用。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新制度最终目标是为了使主体获得更大的收益,而新制度的运行需要付出社会成本。因此,缺少约束机制的建构,就不能发挥新制度的效能。《职业教育法》其中的“罚则”只有两条,其中一条是 “企业未按本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其实“责令改正”根本不在行政处罚种类之列,且“拒不改正”后,法律也没有规定具体措施和标准来收取企业应承担的经费,因此等于没有处罚,《职业教育法》的“罚则”几乎形同虚设。所以,与高职教育相关配套的政策法规,在制定过程中就要加强它的监督功能的体现,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与激励作用。

4.高等职业教育制度设计遵循的准则。高等职业教育制度作为制度,它的建立当然要遵循制度科学的规律。主要的规律有两条:其一,从方法论上制度设计须遵循系统要义,进行全面的系统开发。特别是制度系统的规则、对象、理念、载体四元素要有明确的设计,且要相互匹配。其二,制度设计要遵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高职教育制度不能萌生在“处女地”,要“筑巢引凤”,将不合理的传统高职教育制度去制度化,这其中包括理念、体制机制等,从而为新制度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

篇10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然而,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却呈现下滑趋势并且这种势头仍在继续,中等职校招生相当困难。与此同时,沿海发达地区,对现代技工的需求却越来越大,但往往招不到人。这种情况,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难怪许多企业家感叹:我们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却找不到运用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合格人才!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困难和问题

1 社会、家长和学生轻视职业教育。

近三年来,由于高校大幅度扩招,中等职业学校录取分数线一降再降,有的职中甚至不看分数而来者不拒,导致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加之,社会上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中一味强调高学历,客观上刺激和强化了社会盲目追求普通教育,鄙视职业教育的倾向。在城市,面对许多企业不景气,工人大批下岗,使许多家长不顾孩子的实际,一味追求高学历,不愿让孩子接受职业教育,不愿让孩子当工人。在农村,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和城市的家长一样,千方百计要让孩子上大学;而尚贫困的农民,只想让孩子早劳动,早外出打工养家糊口。他们认为,上职业高中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不少家庭也确实掏不出钱来供子女上职业高中。加上各级一些主管领导往往只注意到高校扩招后,“优质高中”的短缺问题,却忽视了加强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这种不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倾向,是中等职业教育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中等职业学校起点低、规模小、投入少、设备差、多头管理,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大致由中专、技工、职业高中三部分组成。前两部分是照搬原苏联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职业中学大多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由一些薄弱中学改制而来的。所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起点较低,又由不同部门管理,难以形成规模,上不了档次。近年来政府投入逐渐减少,加之融资渠道不畅,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据教育部统计,在整个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所占比例由1996年的11.5%,下降到2000年的8.4%;企业职教经费由1997年32亿元,下降到2000 年的17亿元;民办中等职教经费从3.8亿元,下降到0.83亿元。因而,教学设备陈旧,学生在中等职校学不到适应市场需要的技能。

3 实习指导教师短缺,质量不高。

职业中学改制后,由于编制、人事制度的限制,有专门技能的人调不进学校。这就迫使不少职校只能把原有教师中,相对年轻,有意学习职业技能的抽调出来加以培训,充当专业实习指导教师。这样就形成了“师傅不高,学生拧腰”的情况,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 办学模式单一,专业设置不适应市场需求。

由于受普通教育观念的影响,加上师资,设备的限制,中等职校一般办学模式比较单一,社会急需的专业办不起来,因而毕业生不受企事业单位欢迎。例如,数控机床操作工奇缺,而我国中等职校却很少有这个专业。

5 职中校长不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

现有的职中校长,多数是由普通中学选拔,他们缺乏办职业教育应具备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

三、加快推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1 政府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采取多种措施,引导社会、家长和学生转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2 冲破条条框框,改革管理体制,拓宽融资渠道,使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上规模、上档次。

中等职业教育要让学生掌握先进的实用技能,中等职校的实习设备应不断更新,保持先进。这就给中等职校上规模、上档次提出了高要求,也决定了中等职校是“花钱买技能的学校”。

3 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培养和选聘专业实习指导教师。

4 树立需求为本理念,设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

1)由政府牵头,教育、劳动、计划、经济、财政等部门根据企业需求,共同提出我国的急需专业,鼓励中等职校去创办,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与资金上的扶持。

2)鼓励并支持省、市兴办急需的专业,以适应各省、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3)鼓励职校与企业联合搞“订单专业”。例如,不少企事业单位引进数控机床,却招不来操作工,可以由职校与这些单位签订办学合同,毕业生由该单位优先录用,该单位在实习等方面给予支持。

5、大力推行职业校长制,不拘一格选好中等职校校长,并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中等职校校长既要懂教育规律,又要懂市场经济规律,并具有开拓精神和远见卓识。这样才能瞄准市场的需求,设置和办好专业,才能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对学校进行运作。为此,在中等职校中应大力推行职业校长制。

1)大力培训现有校长,可以派他们去先进职校和生产企业挂职学习、进修,或者请先进职校和企业领导、专业人员来传经送宝。

2)对新建的有一定规模的中等职校,可以向社会公开招聘校长,也可以试聘外国的专家当校长、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