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济活动范文

时间:2024-05-06 17:4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经济活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经济活动

篇1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实例系统阐述了正态分布、二项分布、大数定律及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在经济生活中各方面的应用,进一步说明在商业经济活动中运用概率论知识可以做出更好的决策和行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概率论 经济 应用

概率论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它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军事和工农业生产中,尤其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产品的质量控制,经济管理,经济决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管理者应充分利用生产过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信息,运用概率统计知识寻找其间隐含的统计规律性,以此来指导生产实践,从而帮助我们作出更好的决策和行动,以提高经济效益。

正态分布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饮料厂生产一种容量为300ml的罐装饮料,自动包装线上大量数据表明,每罐容量是服从标准差为30ml的正态分布。为了使每罐饮料少于300ml的产品不多于10%,应把自动包装线控制的均值μ调节到什么位置上?一台新的包装机价格是10万元,但罐装的饮料的容量服从标准差为7.5ml的正态分布,同样为了使每罐饮料少于300ml的产品不多于10%,应把自动包装线控制的均值μ调节到什么位置上?

设X表示原自动包装线上一罐饮料的容量,则X ~N(μ,302),若把自动包装线的均值μ控制在300ml的位置上,则少于300ml的饮料要占全部饮料的50%,这是不合要求的。为此应把均值μ控制在比300ml大的位置上,其中μ必须满足概率方程P{X

如果投资10万元新买一台包装机,新包装线上每罐饮料的容量为Y,则Y~N(μ1,7.52),为了使少于300ml的饮料所占的比例不多于10%,其中μ1必须满足方程P{Y

若以每日生产20000罐饮料计算,则每日可节约20000×28.8=576000ml饮料,如果每100ml饮料的成本为1元,则工厂每日可增加利润5760元,18天就能赚回成本,第19天就可获净利润,因此该饮料厂应该购买新的包装机。

由于自动线包装的饮料的容量服从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方差反映了包装机的精度,它不仅影响到产品的质量,而且影响到工厂的效益。所以在一些产品的质量控制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控制方差。正态分布在自动控制、优化设计、包装或加工零件的精度以及质量管理和控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正态分布的均值就是自动控制的设定值,方差就是自动控制的精度;方差越小,精度越高,系统的性能越好。

二项分布在科学管理中的应用

某研究中心有同类型仪器300台,各仪器工作相互独立,而且发生故障的概率均为0.01,通常一台仪器的故障由一人即可排除。问:为保证仪器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排除的概率小于0.01,至少要配备多少个维修工人?有两种维修方案,方案A:一人维修固定的20台仪器,方案B:三人维修固定的80台仪器,哪种方案好?

设X表示300台仪器中发生故障的台数,则X ~B(300,0.01),设b为需要配备的维修工人数,则应有P{X > b}≤0.01,即P{X >b}=1-P{X≤b}=1-Ck3000.01k0.99300-k,由于n=300较大,p=0.01较小,根据泊松定理,可以用λ=np=3的泊松分布近似计算。则有P{X >b}=1-≤0.01,查表得=0.9962,所以为达到要求至少需配备8名维修工人。

设Y表示20台仪器中发生故障的台数,则Y ~B(20,0.01)。若在同一时刻发生故障的仪器数Y≥2,则一个工人不能维修,此概率为p1=P{Y ≥2}=1-P{Y=0}-P{Y=1}=0.0169。设Z表示80台仪器中发生故障的台数,则Z~B(80,0.01)。若在同一时刻发生故障的仪器数Z≥4,则由三个工人共同负责保修时不能及时维修,此概率为p2=P{Z≥4}=1-P{Z≤3}=0.0091。由于p1>p2,所以方案B较方案A好。

本问题涉及的是如何有效地使用人力问题,其中包括合理确定人员数和安排工作方式。例如为保证仪器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排除的概率小于0.01,配备8人即可达到要求,若安排人员过多,就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比较维修方案A和B的结果可以看出:虽然3人共同负责80台仪器,每个人的任务比1人负责20台仪器的任务大,但方案B的安排是合理的,工作质量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能够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是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概率论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大数定律在保险中的应用

大数定律应用在保险学中,就是保险的赔偿遵从大数定律,即参加某项保险的投保户成千上万,虽然每一户情况各不相同,但对保险公司来说,平均每户的赔偿率几乎恒等于一个常数。

假如某保险公司有10000个同阶层的人参加人寿保险,每人每年付120元保险费,在一年内一个人死亡的概率为0.006,死亡时,其家属可向保险公司领得10000元。试问:平均每户支付赔偿金59元至61元的概率是多少?保险公司亏本的概率有多大?保险公司每年在这项险种中利润大于40万元的概率是多少?

设 Xi表示保险公司支付给第i户的赔偿金,则。E(Xi)=60,D(Xi)=59.64(i=1,2,…,10000)诸Xi相互独立。则表示保险公司平均对每户的赔偿金E()=60,

D()=59.64×10-4,由中心极限定理,~N(60,0.07722),P{59

保险公司亏本,也就是赔偿金额大于10000×120=120(万元),即死亡人数大于120人的概率。死亡人数Y~B(10000,0.006),E(Y)=60,D(Y)=59.64。由中心极限定理,Y近似服从正态分布N(60,59.64),则P{Y>120}=1-Φ(7.77)≈0。这说明,保险公司亏本的概率几乎等于0。

如果保险公司每年的利润大于40万元,即赔偿人数小于80人。则P{Y

在保险市场的竞争过程中,在保证相同收益的前提下有两个策略可以采用,一是降低保险费,另一个是提高赔偿金,而采用提高赔偿金比降低保险费更能吸引投保户。

数字特征在组合证券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策略时,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是组合证券投资方式,即投资者选择一组证券作为投资对象,然后将资金按不同的比例分配到各种不同的证券上进行投资以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假定投资者选定n种证券,Xi为证券投资期内第i种证券的收益率,它受证券市场波动的影响,其预期收益率和风险分别为Xi的数学期望E(Xi)=μi及方差D(Xi)=σi2(i=1,2,…,n)。n种风险证券收益率向量为X=(X1,X2,…,Xn)T,若X的期望向量μ=[E(X1),E(X2),…,E(Xn)]T=(μ1,μ2,…,μn)T,协方差矩阵,其中σij=Cov(Xi,Xj),σij=σji,σij=σi2(i=1,2,…,n)。且假定∑为正定矩阵。

组合证券投资的收益率为R=wiXi,wi为投资期内在第i种证券投资占总投资额的比例,满足wi=1,wi≥0。则R是随机变量,其数学期望为E(R)=wiμi,方差为σ2=D(R)=wiwjσij。记W=(w1,w2,…,wn)T,FnT=(1,1,…,1)。则组合证券投资的期望收益率和风险可以分别表示为E(R)=W Tμ和σ2=W T∑W。由此可以看出,在选定n种投资证券的前提下,n种证券的预期收益率向量μ及协方差矩阵∑就是已知的(可以根据统计数据给出估计),组合证券投资的收益率及风险都是由投资比例向量W所确定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投资比例向量。

要想使得投资的期望收益率最大并且风险最小是不可能的,投资者只能在达到一定期望收益率的前提下使组合证券投资的风险最小,或者在愿意承受一定风险的情况下使投资的期望收益率最大。建立组合证券投资决策模型 :

其中μ0是给定的预期收益率。该模型的意义是:在达到预期收益率不低于μ0的情况下使组合证券投资的风险最小。这就是著名的马克维兹均值―方差模型。

概率论与经济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受。类似的应用问题还有很多很多,从这些案例不难看出,概率论与经济活动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它能为经济学提供特有的、严密的分析方法,能使经济学研究理论的表述更清晰准确,逻辑推理更严密。只要合理地运用数学方法,科学地使数学与经济活动完美结合,就能使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茆诗松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篇2

一、国际对冲基金的迅速扩张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对冲基金行业保持了迅速扩张的趋势。根据对冲基金研究公司(HFR)的统计,到2007年3月末,全球对冲基金数量超过10000只,资产规模达到1.57万亿美元。欧美金融市场集中了大部分对冲基金,亚太地区成为对冲基金数量和规模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据亚洲对冲公司(Asiahedge)统计,目前有大约760只对冲基金在亚太地区活动,资产总额超过1300亿美元。英国、香港、美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是亚太地区对冲基金的主要活动基地。对冲基金在亚太地区活动的增加,对于亚太地区各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机构在维护金融稳定和风险控制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美国证监会的一份内部报告显示,1993年至2003年的十年间,美国的对冲基金资产从500亿美元增长到5920亿美元,增长了1084%,数量增长到大约6000只;而同期共同基金资产增长了116%,保险公司资产增长110%,银行资产增长100%。对冲基金的迅速壮大使其成为美国金融市场上的重要投资群体,并使美国成为全世界的对冲基金中心。

对冲基金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发达金融市场定价效率的不断提高,短期套利机会减少,传统金融工具的收益率日益下降,不能满足部分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回报要求;而作为专业套利者的对冲基金,凭借其在某一领域内的专业投资技术和杠杆、卖空操作,能够获得不同于传统共同基金的业绩表现,从而更好地适应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需要。从近年来对冲基金行业收益率与主要市场指数收益率的比较来看,其总体收益率并没有明显高于市场指数,但在市场下跌阶段,对冲基金的保值能力和收益率波动幅度,明显优于市场指数。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投资于对冲基金有利于分散资产组合的市场风险。

二、对冲基金的主要风险源

国际对冲基金不同于共同基金的投资策略和操作技术,特别是杠杆操作和卖空行为,使其成为影响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因素。同时,过分宽松的监管环境允许对冲基金自由运用金融市场资源,开展各种投融资活动,却不必为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后果负责。这是对冲基金危胁金融稳定的重要制度性因素。

1.杠杆

对冲基金的杠杆比率是基金总资产与净资产的比率。所谓杠杆操作,是指对冲基金通过借款和保证金交易等手段,在净资产不变的情况下扩大总资产规模,提高杠杆比率,以增加基金的盈利能力。对冲基金中比较典型的全球宏观基金、固定收入套利基金是利用市场短暂而轻微的错误定价获利的对冲基金,因此往往采用较高比例的杠杆操作来增加收益。

在美国,传统共同基金的杠杆操作受到限制,其借入资金或证券资产必须以3倍以上的基金净资产作担保;基金董事会还有责任向投资者公布相关信息。对冲基金不是正式注册机构,可以不受这些强制性规定的约束,因此对冲基金采用杠杆操作的现象十分普遍。下表是部分策略型对冲基金使用杠杆的情况,不难发现,有80%的对冲基金都使用了杠杆,其中30%的杠杆比率超过了2倍。其中60%的全球宏观基金杠杆比率超过2倍,85%的股票市场中性基金和事件驱动基金以及80%的新兴市场基金使用杠杆,这些基金是国际对冲基金的主要组成部分。

杠杆操作放大了对冲基金的资产规模,也增加了基金风险敞口。当市场向不利于基金资产的方向波动时,对冲基金将要承担资产贬值和杠杆操作费用的双重损失,当损失较严重时,有可能造成基金清盘,甚至拖累合作伙伴。

2.卖空

卖空有利于增强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但是持续大量的卖空不利于证券合理价格的形成和市场稳定。因此美国证监会规定注册金融机构只有在市场上升期才可以卖空,在证券价格下调到合理水平时应限制卖空。

卖空是对冲基金最重要的投资手段之一,有了卖空,对冲基金才能够进行对冲操作以及在市场下调阶段获取投资收益。由于对冲基金是不受监管的机构投资者,可以根据投资需要,自主决定卖空的品种、数量和时机,因此对冲基金的卖空行动以及由此引发的“羊群行为”,有可能会造成市场波动。

3.信息封锁

为了加强基金运作的保密性,对冲基金通常对外封锁有关基金的动态消息,甚至基金投资者也只能在基金募集备忘录、年度财务报告等有限的文件中了解到基金的某些活动情况。投资者经常会请一家投资顾问公司或者私人侦探公司调查基金经理的背景和信誉状况。

毋庸置疑,信息封锁有利于基金开展投资活动,特别是对于频繁进行短线操作的基金而言,加强保密工作尤其重要,但是信息封锁既不利于投资者了解自身所承担的风险,也不利于合作伙伴(主要是银行)和交易对手了解对冲基金的信用状况。据美国证监会统计,2000-2004年间已发生51起基金经理欺骗投资者或利用基金欺骗其他人的案件,损失总额达到11亿美元2。同时,信息封锁还使得金融监管当局不能及时掌握对冲基金运营情况,不能及时评估对冲基金的投资活动可能对金融体系形成的影响,也不能提前为可能发生的与对冲基金有关的金融风险做好准备。应当说,由此造成的金融动荡的后果要比基金经理欺骗投资者造成的后果严重得多。

4.监管真空

在英国和美国这两个对冲基金的主要聚集地,对冲基金大都以非注册的合伙制形式存在,其组织结构和投资者结构使其巧妙地避开了金融监管机构强制注册和信息披露的规定。监管机构无权了解对冲基金的财务数据和投资活动,更不可能对其实施直接监管。因此这两个国家的对冲基金行业存在“监管真空”。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对冲基金活动的外部性效应和社会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这是近年来对冲基金屡屡为外界所诟病的根本原因。

三、对冲基金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往来

国际对冲基金的发展和运作离不开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机构的配合,许多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都与对冲基金形成了融资融券、交易经纪甚至直接投资的合作伙伴关系。对冲基金的高风险性及信息不透明,使得商业银行在管理与对冲基金有关的业务风险时存在诸多困难。1998年发生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倒闭事件,是对冲基金倒闭并几乎引发银行危机的典型事件。

欧洲中央银行在2005年对欧洲大银行与对冲基金的业务联系进行了一次调查(ECB,2005)。调查结果表明,一些大银行与对冲基金的业务往来日益密切,对冲基金为大银行带来的业务收入迅速增长。

商业银行面向对冲基金的最重要服务是担任基金的首席经纪人,其主要业务是向对冲基金提供贷款和出借证券。由于对冲基金一般交易量比较大,交易频率较高,组合中所需要的证券品种又较多,因此只有那些拥有强大资金实力和充足证券储备的大型金融机构,才有可能成为首席经纪人。表2列出了部分欧洲著名银行机构的对冲基金客户,其中荷兰银行的客户投资策略分布最广泛,数量也最多,达到72家;紧随其后的德意志银行也达到了67家。但是从总体来看,主要还是美国投资银行占据着欧洲对冲基金首席经纪人市场,其中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份额较多。

欧洲央行在调查中发现,尽管欧洲银行介入对冲基金行业的时间还不长(55%接受调查的银行开展业务的时间不超过6年),市场份额也不算很大,但是这些银行为对冲基金提供的服务范围却十分广泛:从融资融券、交易、清算交割、托管直到风险管理和行政管理,涉及到对冲基金日常运营的大部分工作。

在大银行与对冲基金的业务往来中,可能增加银行风险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一是融资和授信业务,这部分业务一般是在对冲基金出现临时的流动资金短缺时发生的;二是直接投资,大银行会将一部分资金投资到对冲基金中去,这些投资有的是投入到大银行自行设立的对冲基金,有的投入到其他独立的对冲基金中。三是柜台交易业务,银行是对冲基金衍生品柜台交易的主要交易伙伴,这些交易中存在潜在的信用风险。另外,由于大银行在诸多业务领域与对冲基金发生联系,使得银行的对冲基金业务收入在其总业务收入中占有一定比重,当这部分业务发生损失时,银行的盈利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近年来,欧洲大型银行来自对冲基金的业务收入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其全部业务收入的增速。尽管与对冲基金的合作日益密切,但是大型金融机构并没有轻视此类业务的风险管理。大部分银行都制定了专门针对对冲基金客户的风险管理指引。加强对对冲基金客户抵押品价值的动态评估(几乎所有的对冲基金贷款都是有抵押的),而且定期对有关对冲基金的资产组合进行压力测试。但是大银行在与对冲基金进行柜台交易时经常允许对方采用保证金交易方式,在对对冲基金进行尽职调查和信用风险分析时,过分依赖基金的历史纪录,而且许多银行不进行现场调研。

影响商业银行管理对冲基金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利益冲突。很多担任对冲基金首席经纪人的银行既是服务提供者,也是基金投资人。当基金出现流动性困难时,银行有放松融资条件向基金提供流动性以保护自身投资收益的冲动。此外,随着对冲基金资产规模和交易量的增加,它们正在成为各大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不惜代价积极争取的高端客户,一些银行为获取客户不得不放松某些出于审慎原则而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

四、对冲基金引发银行危机的作用机制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事件发生以后,美国总统金融市场工作小组(1999)和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都提出银行应注意与对冲基金的业务风险问题(BIS,1999,2000)。对冲基金引发银行危机的主要作用机制体现为对冲基金资产大幅度减值导致履约困难和银行坏帐增加,进而引发银行的支付困难。从国际大型银行的经验来看,与对冲基金有关的业务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和交易风险。信用风险蕴含于融资融券、回购协议和期货清算交割等金融产品和业务之中;交易风险则主要出现在银行与对冲基金的衍生品交易中。

对冲基金的资产减值大多发生在市场形势发生不利于资产组合的变化的时候,例如LTCM事件和最近的Armaranth巨额损失事件都属于这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基金遇到大额赎回被迫出售资产引发市场恐慌及基金资产减值。由于相当一部分对冲基金在操作中并不真正对冲市场风险,市场变化经常会对基金资产价值产生突然性的负面影响,而市场变化又往往是不可预料的,因此对风险控制不力的对冲基金很快就会将风险传递给与之合作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风险扩散甚至加剧。

理论界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点。Chan等人(2005)的研究结果认为,对冲基金的流动性危机和清盘是引发银行支付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因此从对冲基金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交易活动研究金融风险防范问题,是一条重要思路。他们用多种计量方法测算了对冲基金行业的流动性风险、基金清盘率以及基金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结果显示,对冲基金正进入一个低回报时期,资产流动性较差的对冲基金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正在增加。Brown等人(2001)发现对冲基金清盘数量的增加会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增加,一般连续两年出现负收益的基金就很难再生存下去了,TASS数据库中统计出的已清盘基金,平均生存期仅有30个月。liang(,2000)用同样的数据库测算发现对冲基金在1994-1998年间的平均清盘率是8.3%,Horst 和Verbeek(,2001)则发现1994-2000年间,这一比率提高到8.6%。Chan等人测算的1994-2003年间的对冲基金清盘率提高到8.8%。而且他们发现,不同投资策略基金的清盘率有较大差异,其中最高的是管理期货策略(14.4%),其次是全球宏观(12.6%),最低的则是转换套利(5.2%)和事件驱动策略(5.4%)。

为什么对冲基金如此高的清盘率却没有引发银行系统的连锁反应?这可能与银行业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以后加强了与对冲基金交易的风险控制有关,而且目前金融监管机构虽然不能直接监管对冲基金,但是对基金交易对手的监管能力却增加了。此外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基金清盘率,追求绝对收益的对冲基金投资者,并不一定要等到出现支付困难或资产损失才会发生基金清盘,如果投资者发现基金经理短期内难以实现预期收益,就有可能撤回资金、转投其他基金或者传统的共同基金。但无论如何,高清盘率反映出对冲基金行业的不稳定性,一个不稳定性的行业发生危机的可能性显然比其他行业要大。

五、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对冲基金的主要措施

我国金融市场加快对外开放以及国内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增加了商业银行与国际对冲基金发生业务往来的可能性。实际上,已经有对冲基金试探性地进入中国市场并展开了投资活动。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不可能完全禁止对冲基金的进入。目前比较急迫的任务是建立针对对冲基金的监管框架,商业银行也应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从国际商业银行管理与对冲基金有关的业务风险策略来看,目前各大银行普遍加强了对客户的前期尽职调查和信用状况分析,建立了每日估值和提前终止交易制度,引入压力测试方法,对必要的风险敞口进行保险等等措施。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与国际同行存在一定差距,加之目前商业银行尚未开展有关的对冲基金业务,因此重点应放在基础性措施方面,尽管这些措施比较简单但却非常必要。

1.增加对国际对冲基金的了解

国际对冲基金的兴起才刚刚开始,其运作模式与主流机构投资者又有较大区别,更重要的是,由于信息封锁的原因,国内商业银行对于对冲基金的了解还很不全面。因此商业银行的主要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集中学习和研讨对冲基金的有关知识,加深对于对冲基金的了解并提高风险意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与有关国际银行集团和优秀的对冲基金管理公司就对冲基金业务和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深入交流。

2.适当限制与对冲基金的业务往来

初期应适当限制与对冲基金的业务范围,双方合作以证券经纪、资产托管、结算等中间业务为主,慎重开展与对冲基金有关的融资融券业务和复杂衍生品交易等可能增加银行信用风险和交易风险的业务品种。同时,应加强对外资金融机构类客户的身份识别,单独管理有对冲基金背景或与对冲基金有业务往来的外资客户。

3.尽快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国内商业银行应加快引进国际先进风险管理技术和专业人才,借助在险价值和压力测试等风险管理手段,提高资产估值和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和完善服务对冲基金客户所必需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以更好地管理未来可能发生的有关业务风险。

篇3

关键词:商业经济;创新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02

当前,我国经济始终保持着平稳运行的状态,继续展示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特征。随着我国以大国姿态参与到更多的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其与全球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正变得更加显著。面对新形势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融合,我国的商业经济也积极开展新的自我反省与蜕变。当前,全球的工业化企业都在优化技术工艺、倡导结构升级转型,努力构建更加绿色、创新、开放、共享,更符合环保要求的生态经济。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着大量的落后淘汰产能,成为了重视经济发展导致资源萎缩和环境污染的重要致因。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加强了对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辨认关系的认识,重新树立更为严谨更具未来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借助高速发展的科技力量,强化对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力求打造商业经济的新创新发展模式。从宏观角度看,我国正努力集合更多技术力量,形成影响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新型经济发展气象,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期的商业经济发展现状与特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了增强综合国力,形成与世界大国之间的相对平衡的作用关系,我国必然要开展改革开放深化阶段的经济转型升级。面对市场竞争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的商业经济保持奋进态度,积极创新重组,实现了在结构调整、功能优化、产业升级、组织转型、提质保量、增效扩产方面的进步。具体可以按以下方面分析在经济转型升级期我国的商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商业经济的思维模式转变

我国的商业经济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改革历史进程,在不同阶段体现出了诸多特征化经济现象,一度出现超出预期、反常态化的异常经济状况。这样的经济发展,虽然有时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指标,但是总的来看,并不利于我国经济秩序的有序正常化运行,甚至是直接脱离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因而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自然需要遭到取缔淘汰和转变整改。我国面对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开展探索性的改革实践。在商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前期,曾主张采用政府财政增补经济不足,这样的观念同样存在有悖于市场经济客观发展的问题,因而只能停留在看似华丽的表面文章上,并没有对我国的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带来更为深刻的影响。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明白通过政府补贴的策略并不能解决商业经济所面临的经济增长不持续问题,人们已然认识到只有在商业经济发展中注入创新思维理念,理清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才能真正把握时展主旋律,赢得在商业经济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中的胜利。

(二)商业经济的消费视角转变

现阶段,国内商业经济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服务行业多年来表现出的消费增长速率已经较之第二产业等要快。现代化的服务业多依靠更加成熟的现代管理经营模式方式、高新技术以及组织形式等,成为了结构优化升级的最大战略点,如此高的经济增长指标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GDP指标上扬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得不让人关注的高端消费现象,特别是很多年轻化的高端消费人群的消费观与价值观的改变提升,推动着我国的消费环境格局的转变,也影响到国内制度环境的构建秩序。

(三)商业经济的流通产业转变

国内的现代流通产业已经认识到与世界保持同步的重要性,积极接轨开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励精图治壮大流通总量,通过调结构、拓领域、改进服务等方式来展现新的流通产业活力。当前,国内的现代流通产业已经由追求增长速度变为追求增长的可持续,力争改革创新不同流通方式与组织形式,全面推进新型流通产业,扩大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与电子商务等比重,不同的发展思路预示着商业经济的流通产业正改变原有对数量的追求,变为对服务及产品的质量追求,这些变革已然成为如今的商业经济创新发展的亮点之一。流通产业的变革,同样掀起了商业经济发展的的绿色环保文明倾向与潮流,只有加强对于旧有的发展思想的批判性审视,杜绝对速率、数量、规模等表面文章的追求,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商业经济的流通发展。

二、构建商业经济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探索总结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长时间以来,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相类似,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样带来了资源能源利用消耗严重、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而在后期开始全面变革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倡导和攻坚克难推行节约化发展道路。随着21世纪初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循环经济的理念主张,循环经济开始成为积极推动商业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模式。循环经济主要讲究对各种资源的高度整合,从而实现高效化的循环利用,具有减量、再使用、再循环的行为原则,突出了新的系统观、生产观、价值观、经济观与消费观,彻底变革了传统模式中的生产、浪费、废弃现象并存的格局,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如今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期,更需要本真绿色创新的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寻求探索商业经济的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以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体系为指导,理清传统经济发展的单向流动线性模式,并描绘出新的多元经济生态模式,确保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生态等多体统一与协调。只有大力坚持并推行循环经济模式的3R原则,才能构建更为稳妥的先进的创新经济形态,实现降污减排的商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商业经济创新发展的有效实施路径如下:

(一)构建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消费体系

企业的发展应该遵循全新的循环经济形态所倡导的各种意识,特别要重视将清洁生产观念深入贯彻到企业不同环节领域,完善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保等细节处理。同时,应该将清洁观念贯穿于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服务提质等全活动周期中,确保构建科学合理的清洁生产消费体系。清洁生产观念引导下,各种技术手段应更具科学前瞻性,各种运行途径应更显顺畅感,从而让清洁消费科技项目得以成立并实施。这些项目在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后,将融入商业经济各生产活动中,同时项目中所蕴含的不同技术也会出现在各工艺流程中,深化工艺与清洁消费技术之间的耦合作用,从而在多方因素的协调实践中,促进企业的清洁生产消费。当然,企业的清洁生产消费体系少不了要加强清洁环保审计。企业必须落实清洁生产审计工作,对于企业现行生产环境中所出现的各种机械设备、材料资源、生产工艺以及环保综治等要重点检查;对存在污染毒害隐患的原材料、流通产品等要重点整顿清理。清洁环保审计应强化法律依据,强化利用法制来规范企业行为,使得企业的清洁生产消费体系能够合理地构建并运行下去,从微观层面来影响商业经济的创新协调绿色环保发展。

(二)打造系统完善的经济生态商业区

商业经济的创新发展,始终离不开宏观意识和大局意识,要在整体经济的宏观发展中强化对循环经济的理念与模式的推广运用。尤其是把握其中的生态学、经济学以及循环经济等理论原理,强化对新商业组织形态的设计规划和组织构建。应努力打造系统完善的经济生态商业区,统筹各方经济需求,内部生态区域应策分为自然、经济、居民生态三大块。经济生态商业区的构建实质就是模拟商业经济的产业循环系统,结合生态系统原理,可以将生态系统的构建约束为“生产―消费―分解”的简单模式。经济生态商业区内,各种产业链的形成具有了更为合理的生态意识,可直观反映物质与能量流动,实现资源最大化配置利用,最大程度降低生态商业区的能耗量值、废物产值。因此,加强对经济生态商业区内的产业链进行信息、能量、物质等方面的理论约束与构建,才能更好地提升经济生态商业区的经济效能。

(三)推行社会区域内的商业循环经济生态模式

企业应该建立商业循环经济生态模式,努力尝试并积极推广在诸多产业链方面的资源或工艺流程整合,对生产、交易、流通、消费、回收、再用等环节都能做到不断融合充足翻新,这样就能够面向更大范围的社会区域,推行商业循环经济生态模式,打造健康的商业经济的生态化发展。在这方面,可以参考引入国外的先进经验,如欧洲德国所推行的“双元回收系统”经济生态模式,可谓有效实现了商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创新发展商业制度

想要实现商业经济创新发展,进一步实现持续性发展,需要保证有充实的人类生活物质循环,这样的循环应该是不间断的。商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社会经济活动所必需的资源能够保障可合理调配,同时应该有相应的商业制度加以指导和约束。商业制度的规划思路,要充分考虑影响商业经济发展的不同要素,并认真地控制资源消耗,广泛调查研究已显露环境问题的区域,强化对各种污染破坏问题的整治,推动商业经济取得可见的效益增值。

(五)完善商业循环经济的法制保障与财务核算体系

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可以给商业经济的创新发展带来更大的变化。当前,要完成商业循环经济的科学化构建,在制度建立完善的同时,更要完善法制保障体系,营造更为合理的法制环境,强化在环保、清洁生产消费、资源等方面的制度立法,不断扩充配套法律,细化法制方面的技术监管。同时应该积极完善财务核算体系,将污染隐患企业作为重点监督对象,e极扣消环保成本,量化生态环境考核指标,计入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体系,合理正规并提高企业产出效率。

三、结语

我国的商业经济正处于蓄势待发的探索期,其实现可持续的创新发展,还需要尝试运用不同的模式加以实践验证。应重视商业经济的循环经济模式建设,完善商业循环经济体系,优化存在于循环经济区的产业链条各节点,整合优质企业,整改淘汰严重落后产能型生态污染企业,实现商业经济的创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小霞.新常态下商业集聚与城镇化的互动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 ,2016(08):144-145.

篇4

回避“商业”不可取

原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余厚康:

近年来,有的同志回避使用“商业”一词,有必要探讨其原因及利弊,以利于深入行业经济理论研究和我国商业的发展。

我简要谈以下三个问题:

(一)“商业”一词的含义

“商业”作为经济学和商业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有其自身的含义,即它的本质和内容边界。

据此有必要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及经济类词书对“商业”一词的表述。

195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简明经济学辞典》翻译本的表述:“国民经济中以买卖方式交换劳动产品的商品流通部门”。

198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表述:“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是一种为卖而卖的特殊的买卖活动,把商品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媒介成社会商品交换”。

1977年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由商业部《商业词汇》编写组编写的《商业词汇》的表述:“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独立经济部门,也称贸易”。

1993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由万典武同志主持编写的《中国商业百科全书》的表述:“商品交换形式,是一种为卖而买,先买后卖,专门在生产者与消费者(包括生产消费者)之间媒介成社会商品交换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组织”。

1984年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由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杨德颖同志主持编辑的《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有关商业的论述》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是这样表述的:“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商业劳动的分离”。

马克思单独还有这样的表述:“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

恩格斯单独有这样的表述:“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及其发展,即商业,总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

以上表述概括起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商业是从工农业分离出来的一个行业,二是商业是商业生产、商品交换的发展形式。如果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即:商业是专司商品交换的行业或部门。

(二)回避使用“商业”一词的原因探讨

有的人士不用“商业”一词,而以“商贸业”、“商品流通”、“流通业”、“商贸流通业”取代之,这是不准确的。“商贸业”一词,语义重复,商业与贸易是同义语;商品流通分简单商业流通和作为简单商品流发展形式商业的商品流通,所以以“商品流通”代替商业也不准确;流通业既包括商品流通,还包括货币流通、资本流通、产权流通,以“流通业”代替“商业”一词,是以一般代替个别也难以成立;以“商贸流通业”代替“商业”一词,更是语义上的重复加重复和语义的紊乱。

我以为回避“商业”一词是不可取的。因为它是脱离客观实际的,商业作为我国社会分工的一个产业现在没有消亡,它和农业、工业等业同样是支柱产业,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作用越来越大。

现在的问题是,有的同志明明知道我国存在着商业,为什么要回避这个词呢?

初步分析有以下原因:

第一,有的同志为了突出本部门的重要性。我国国家商业行政管理机构,多年来是分散的,21世纪前有商业部、物资部、外贸部等等,非商业部系统有的同志为了突出本部门的地位,有意不用“商业”一词,而用流通业等词。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商业行政管理机构先后进行了多次改革。先是商业部和物资部合并为国内贸易部,后又把国内贸易部改为内贸局,而后又将内贸局调整为经委的市场司,2003年与对外经贸部合并为商务部。有的同事鉴于商业部已成为历史,因而认为可以淡化“商业”一词,而以新的词代之,这显然不可取。商业部没有了,不等于商业

为社会分工的一个产业也没有了。

第三,有的同志不用“商业”一词而以别的词代之,是跟风,赶时髦,以为这是与时俱进,其实脱离了实际。

除了以上原因是否还有别的原因以后再作研讨。

(三)有必要为“商业”一词正名

回避“商业”一词,其消极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不利于商业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商业”一词都不提了,怎样进行深入的商业经济理论讨论。讨论的对象都不明确,怎么讨论。各自所用的经济范畴都不一样,怎么讨论。今天张三创造一个新词,明天李四创造一个新词,怎么使讨论深入?同时,由于商业经济理论的深入讨论受到影响,必然使商业经济学学科建设受到影响。

回避“商业”一词,另一方面的消极影响,是客观上助长了轻商思想。有的回避用“商业”一词的同志,主观上并没有轻商思想,甚至很重视商业,但他的行为客观上助长了轻商思想。目前我国轻商思想还较重,有的同志有的部门没有把商业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当前商业的发展落后于工农业的发展,落后于居民购买力水平,买难卖难时有发生。商业的理论研究长期落后于工、农、金融等部门。可见当务之急是克服轻商思想,而不是找一些别的词语或“创造”一些新词语来代替“商业”一词。

质疑商业一词过时说

原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海飞 :

这些年,商经理论界及业界对商业一词讲的少了,多以流通、商贸、商务等词汇代替商业一词,相近的概念还有市场流通、国内贸易等不一而足。据说,有人认为商业一词过时了,是与老商业部相关的一个概念,应以流通业取代之。 我认为此论有待商榷。从常理上讲,商业一词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与老商业部没有关系;从学理上讲,商业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时间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而商业部只有几十年的历史。

商业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讲的商业是指“一切与盈利有关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看,商品生产也是商业活动。狭义上讲的商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及服务经营的行当”。所以,广义的商业实际上是一种经济行为,狭义的商业是行业概念。

流通与商业有联系也有区别。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整体上看的商品交换,所以流通也是一种经济行为,专门从事流通行业就是商业,这是商业与流通相联系的地方。流通也是社会再生产中的一个过程,马克思说过“社会再生产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从这一点看,流通又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流通还可以说成是一个领域,进入这个领域的除了商人,还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商业说成是流通业甚至直接说成是流通领域就不合适了。总之,我的看法是,流通不是个行业概念,所以用流通业取代商业是不科学的。

虽然中国古代就有流通一词,但从语义上讲与我们现在讲的商品流通不是一回事。我国现代讲的流通一词是从日本引进的,日本理论界和业界都有流通产业的说法,于是中国学界就简单借用了。

但是,流通一词的英文对应词,中日两国是不同的。日本的流通一词是从distribution翻译而来的,而中文的流通对应的英文单词是circulation。distribution的基本含义是分送、分发、分配、分布,入世判断时又译成分销,这个词还有销售和推销的意思。由此观之,distribution是从企业角度看的流通,是微观的视角。circulation的基本含义是循环运行、环流,尤其是指液体在一定管道内的循环流动,它也可以译成流通,但更多是指货币的流通,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商品流通。所以,circulation讲的流通是从社会再生产过程讲的,是宏观的视角。可以这样理解,同是流通这个汉字,中国的理解偏于宏观,日本的理解偏于微观。在日本有流通产业一说,确实是行业概念,按日本学者的说法,就是批发业和零售业。

商贸一词近些年用的也很多。实际上商业即贸易,贸易即商业,过去的商业词典就是这样解释的,因此商贸作为一个词组,有同义反复的意味。但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有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商业是国内的贸易,贸易是指国际贸易,即外贸。十几年前,财政部曾发过两个文件,都是关于失业人员再就业减负税收的内容,其中讲到商贸行业就是专指零售业。由于这是政策文件,所以并不是学术概念上的定义。

商务一词这些年大行其道,但任何辞典对此均无解释。我认为,所谓商务,就是与交易活动有关的事物,商务也不是

行业而是行为,它的内涵比商业要大。但我赞成把商业部改为商务部,商业部管制是计划经济的做法,市场经济国家的商务机关并不管行业,而是管交易行为。今后我国的商务部也要从管行业退出来(行业交易由行业协会自律管理),重点管理需要政府管理的交易行为。

商业与流通有别

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于淑华: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和消费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为适应市场变化需求,商品流通领域作为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机遇。

(一)关于“商业”与“流通”

商业是商人(商业企业)的流通活动,是承担商品交易的流通者(批发商、零售商、中间商等)进行的流通活动及其现象。

日本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田岛义博教授根据日本商法中的商业概念阐述的商业,是由三个“商”的概念构成,即“固有的商”、“辅助的商”和“第三种商”。

固有的商,指介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含产业需求者)之间,为获取买卖差益,媒介商品转移的行为。其典型代表是批发商、零售商。

辅助的商,是指辅佐固有的商,为使商品的转移顺利进行而从事的多种辅助行为。其中,包括以手续费(与买卖差额不同)为所得,促进相关商品转移而从事商业交易的中间商、商、商品运输、仓贮保管、保险及银行交易等。

第三种商,既不是媒介于商品转移的行为,也不是辅佐行为,但在经营方式或行为类型上与固有的商、辅助的商相同,是从事非商品的客体运输、仓贮寄送、保险等,如旅客运送、人寿保险等。

流通是针对生产与消费的分离而涉及的一系列活动,流通是社会性组织。

田岛义博教授对流通作过如下定义:“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转移的现象或为转移而进行的活动”。对其定义所包含的“商品”、“生产者”、“消费者”、“转移”、“现象与活动”要素,根据田岛教授的注释本意:

第一,商品:商品是流通的客体,明确这一点是确定研究范围的重要条件。商品的概念,以销售为目的而生产的物品是商品。因此,不是以销售为目的生产的物品不是商品,不能成为流通客体,因此,也不在流通研究的范围之内。如,以自己食用,或以馈赠他人为目的生产的自制酱,就不是商品。

第二,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主体即生产者。具体地说,就是以销售为目的、创造出作为资料的物质形态的主体。如家电、食品、服装等制造者(厂家),农、渔、林、矿业者等。建筑、水、电、煤、气等提供新媒介者也是生产者。根据这一定义,家庭教师、旅游业等服务业也应视为生产者。但是,出卖自己劳动力的工人,出售资本的金融业者,出卖土地的土地拥有者等不能算是生产者,因为劳动、资本、土地是排除在商品范畴之外的。

批发商、零售商、运输业者、贮藏业者等是提供各种特殊服务的,在流通研究中,认为他们与一般服务生产者是不同的。这些部门,与其说是创造物质形态效用,倒不如说它们固有的存在活动在于把已经创造的物质效用转移给消费者。根据这一认识,把批发商、零售者、运输业者、储贮业者等从生产主体、消费主体中区别出来,把其看作是承担流通的专业机构,并把它作为研究对象的固有部分,正是流通论形成的一个依据。 第三,消费者:通过以某种形式将已经创造的物质形态效用消耗掉、磨损掉、满足自己的需求和目的的主体,称为消费者。这里,必须满足的需求和目的可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以建立在每个人的消费本身(即劳动的再生产)的欲望和目的为基础的需求和目的;二是以营业(典型的为资本的再生产)为基础的。前者为家计消费者,后者为产业消费者。产业消费者一般包括购买原材料、零部件设备等制造业(生产资料需求者)和为营业而购买商品的饮食店、饭店、旅馆和其他服务业的业务用需求者。政府、地方公共团体、政府出资经营的公共企事业机构、学校及其他非盈利部门,为进行其固有活动而购买商品时,也可视为消费者(公共事业需求者)。

第四,转移:商品的转移,即商品转移到消费者手里。从职能论角度看,转移正是执行克服、调整生产和消费分离的职能,也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人为性转移(建立在买卖基础上的所有权转移,称为交易流通或商流);二是物理性转移(主要是场所和时间的转移,称为物质性流通或简称物流)。

第五,现象与活动:流通既指单个流通活动,也指经济现象

作为社会现象的流通现象。流通活动指企业、政府、家计等为商品的转移而进行的活动。流通现象指这些活动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其他要素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转移形态。

在现代流通概念中很明确,不包括田岛义博教授第三种商业。辅助商业中的保险、银行交易等也不包括在流通概念之内(不包括并不是没有关系,只是不是固有的研究对象)。

日本商业学会定义委员会的定义:认为“流通是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社会性经济转移”。这一定义最大差异是,流通的客体不是商品,而是产品。此外,日本江尻弘教授认为:“流通的客体是产品。一般可以把商品作为流通客体,但严谨地说,流通中除了有价值的商品外,还有无价值、无人需要的部分,如废弃物等也是流通的对象。因此,流通的客体应该是比商品概念范围更广的产品。”

关于流通服务。流通中体现的服务基本特征,是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如出售服务的家庭教师,就是教(生产)与学(消费),生产与消费不可分的典型。对此,从职能角度看,只存在从调整生产者与消费者意志意义的沟通人们分离的桥梁,完全不存在其它分离(如,场所分离、时间分离)。而且,这是人的分离,也不同于可以预见的有形资料,是在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具体变化的特殊形态,这类服务就不能排除在流通客体之外。当然,像旅游服务、观剧服务等标准化、票证化的服务可同有形资料一样处理。

(二)商业受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条件影响也有所不同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产业资本以销售商品为原则,为了扩大销售、节约流通费用,不得不依赖商业资本。这个时期,商业全面发展,出现了可以用商业代表整个商品流通的情形,并且此时的商业形态和职能特点也可以说明商品流通的特点及其存在的根据,存在着可以把商业等同于商品流通的条件。

而在垄断阶段则不同,垄断产业资本总想摆脱对商业的依赖,以确保垄断利润,如厂家(生产企业)直接销售等。垄断资本对流通的支配,使商业在商品流通中的地位明显下降,商业已不能等同于商品流通,因此,就不能用商业经济学来说明这个阶段的商品流通。所以,必须把眼界扩大到商业和垄断资本直接掌握的商品流通二者交错形成的整个现代商品流通体系。

从理论上讲,我认为,除商业经济学外,还需要一个以商品流通整体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商品流通理论体系,以全面把握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经济性转移的全过程为目的,将任何一种商业概念不能全面把握的部分重新包括进来,从这个意义上看,现代流通概念就是商业概念的重新分类。主要构成内容将为:生产、消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及商业设施等。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生产者也是承担流通活动的重要主体,生产者控制流通的现象日趋增加,如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等,正在展示这一现代流通的基本特牲。

(三)展望流通未来

未来的流通取决于当时的经济环境条件,这不仅是实业家面临的问题,也是学者、研究人员面临的问题。

探索未来的流通,我认为应具有以下视野:一是流通的国际性;二是技术进步与人类发展;三是增进消费者利益。

流通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在今天快速发展的高技术社会中,流通作为沙漠中的绿洲,未来也可能会被认为是尖端性信息化产业。

我国流通已进入了消费需求信息趋动的订单采购的数据化时代,在信息流通先于商品流通时代,信息就是商品。而联结消费需求的pos系统,首先应该成为掌握消费需求,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的工具,其次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工具,利润的增加应该是这种服务的结果。此外,在信息现代化时代要关注消费者利益。

总之,流通领域里的技术革新与信息化,将是一个发展变化很大、很快的问题,必将在整个流通领域及其他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社会科学涉及到现实问题时,就能获得研究的源泉,寻找现实问题的出路,对流通的研究也应受到现实问题的刺激而发展和深化。我认为我们流通经济论坛应从法律上、政策上、营销技术与国际比较方面来深入研究流通发展问题。

“商业”一词的内涵演进与发展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冯中越:

在国内,一般来说对“商业”一词的使用和认识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从产业的角度,如与农业、工业并存的商业;二是从行

政管理的角度,如贸易部、商业部、商务部;三是从理论或者学科的角度,如与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并存的商业经济学;四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的,如商业伦理、商业哲学、商业文化等。

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看“商业”一词的使用,显然要克服原有的部门利益,体现其宏观性、综合性、协调性,这里不展开讨论。至于广泛意义上使用的“商业”一词,基本属于共同知识,争议不大。

下面,我重点从产业、理论或学科两方面谈一谈我的认识。 首先,从产业的角度看“商业”一词。第一,历史上商业从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开始出现,并不断演变和发展,现在和未来都必将存在。具体来讲,按照最新的北美产业分类(naics2012),商业包括的产业有:批发贸易、零售贸易、运输和仓储;而51-81为其他服务业,91为公共服务业。第二,现实中商业无论从横向关系如信息产业、金融产业,还是纵向关系如制造业等,都对商业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如电子商务、制造商的分销体系等。从产业组织的视角讲,前者是不同产业之间的横向交叉与融合,后者是不同产业之间的纵向约束(vertical restraints)。第三,影响不同产业之间的横向交叉与融合的因素,最重要的是技术和市场,它们不断地推动着产业之间的分分合合。也就是说,分工深化与产业融合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第四,在这种纵向约束关系中谁占主导地位,就要看谁的市场势力大。如制造商占主导地位的转售价格控制、独占交易等形式,又如销售商占主导地位的通道费、独占区域等形式。

其次,从理论或学科的角度看“商业”一词。第一,在我国,商业经济学与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等既有计划经济部门管理的原因和影响,又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三者的情况不同,农业经济学属于国际惯例;工业经济学在英国称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在美国、法国、日本等称产业组织理论(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商业经济学则基本或很少使用。第二,国际上经济学分类通常采用jel分类法(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system),f为国际经济学,f1为贸易(国际贸易);l为产业组织,l8为产业研究:服务业,l81为零售与批发贸易、电子商务,l84为商务服务(business services);m为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business economics; marketing;accounting,m2为business economics。由此,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商业经济学的独立分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其原因有二:一是中文的商业与贸易词义相同,英文一般对应的是commerce& trade,而不是用business。因此,business economics国内许多学者译为企业经济学而不是商业经济学。而且,如果这里研究商业经济学,那么f1为贸易(国际贸易)和l81为零售与批发贸易、电子商务如何解释,是重复还是并列?二是在jel分类中,m类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因此,这里的企业经济学也称为公司经济学,实际上研究公司治理与公司运营问题,是属于管理学的范畴。第三,国内外都存在着商科教育,其包含的专业设置基本上有:会计学、金融学(公司金融或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管理学(企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运用或生产管理、供应链或物流管理、国际商务或贸易、旅游或酒店管理、电子商务、商业管理等。可以看出,商科教育包含的内容基本上以管理学为主,涉及经济学的仅有金融学和国际贸易。第四,学科是指一定学科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国际上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是相应学科手册(handbook)的出版。目前,由知名编者kenneth j. arrow教授和michael d. intriligator教授编著、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手册》(handbooks in economics)已出版了90多卷,该图书系列涉及经济学多个领域,但目前还没有《商业经济学手册》(handbook of business economics)的出版。

篇5

理论来源于实践,流通经济学理论同样也要归属于市场经济活动的实践。因此,无论当前界内关于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多么匿乏,流通经济学都是一直存在的。所以,从我国流通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误区中就可以看出,当下我国在流通经济学的探索与发展领域已经进入到了相对困惑的时期。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的主流经济研究学者们都普遍否认了流通经济学的存在,这种普遍否定的观点也有其相关的依据,那就是他们都认为流通经济学研究内容已经包含在制度经济学和交易费用经济学中。但是,仍有少数的流通经济学研究者从2005年开始至今,经过十多年的辛苦研究历程,一直在苦苦地坚守着对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并希望通过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进一步整合来印证流通经济学的观点与认知,以此来探索市场经济以及商务活动过程中流通经济的发展规律。由此可见,我国应加快重塑流通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从社会实践角度思考流通经济学重塑的必要性    

我国新常态阶段的市场环境中,商品流通领域所涉及的空间范围日益广泛。例如,商贸流通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相关生产企业的购销商务活动等都在扩大,而且并不是单一存在的,是相互之间逐步形成了一种体系框架,其中最具规模性代表的就是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同时,在进入21世纪以来,商务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带领下,电子商务更是以一种崭新全面的发展状态进入到商务发展之中,并持续发展壮大。从中可以看出,正是因为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才进一步促使商品流通中的信息流功能发生并实现了“质”的飞跃,最终造就了一次流通领域的生产革命。而且,在我国的新常态经济发展阶段,包括国内各市场区域的空间划分、城乡商贸流通中的各类问题以及我国东部和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等,所呈现出的也都是一种社会商业活动,而这些大量存在着的社会商业活动都亚需流通理论对其做出合理解释,即流通经济学理论。    

与此同时,我们再从国内市场放眼国际市场,无论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区域市场内的经济发展水平质量如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如何,都应当是区域商务活动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一个地区商业发展规划的需求。从各个国家的政府实际执政角度来看,政府同企业一样,同样存在着大量的需求,这种需求最终由当地商务主管部门来执行,其中许多管理工作在执行过程中也都需要用流通理论来支撑。再从商业发展规划的实践角度来看,其关键点就是如何界定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流通产业的业态分布和规模发展程度,而且还应重点研究考虑区域市场内流通产业空间布局等相关内容。例如,在研究与处理零供关系以及区域内流通体系如何构建等问题时,问题的表述与分析几乎都需要运用流通理论来对其进行解读。从企业的有效供给角度来看,企业在进行扩充发展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对企业的商业选址、物流体系搭建、商业集聚以及流通渠道、售后服务等相关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还会针对上述商务活动现象进行市场调研与影响因素指标分析,其目的就是根据这些商务经济活动内容,在其中寻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做出更为科学的目标决策,而且这些研究工作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更愿意运用流通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和分析。     

 (二)从经济理论角度思考流通经济学重塑的必要性  

  在商业经济发展领域,流通经济学与大多数产业经济学理论一样,都拥有着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与探索方向。例如,在区域市场经济的商业活动中,区域内关于流通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对商品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这是一个较为抽象的阶段和过程。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种经济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   

 从微观经济理论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实际上就是区域内商业活动中企业产品的流通渠道及其相应的服务框架构建过程。而从宏观经济理论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就是整个流通产业在社会商业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扮演与起到的角色功能。例如,同样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共性问题,虽然在界内有很多研究学者也都认识到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商务活动关系,但是在研究过程中还是比较惯性地将中间环节里最为关键的流通过程给省略掉,因此在这种感性思维和惯性思考的影响下,对流通经济学理论的认识也就较快地偏离了商业实践。所以,我国对流通经济学理论缺乏一套较为全面的理解与定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市场宏观经济理论的影响。   

 因为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其所涉及与参照的大多为西方经济学,其与国际贸易如出一辙,本身就缺乏对国内商务、商贸、流通的专门研究,而且宏观经济学理论遵循的研究视角几乎一致性地倾向于生产者,并没有从消费者本身这一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换句话说,只考虑了企业如何扩大有效供给,没有考虑市场如何满足有效需求,形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所以,其探讨出来的流通渠道也就缺失了内部的便利性与合理性,或者说缺乏一种经济界的“人文关怀”。   

 由此可见,我国流通经济学研究资源的匿乏正是因为这种视角的狭窄性。当然,这也说明了我国在流通经济学理论方面的严重不足与研究缺陷,因为流通经济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并没有被全盘否定,例如,1901年德国J·格伦采所著的((商业政策体系》、1913年J·F·谢尔所论著的《通俗商业经济学》与《商业管理学》等经济文献中,都大篇幅地对当时社会流通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篇6

论文摘要:商业统计是商业经济中的重要基础,本文论述了商业统计在企业升级中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做好商业统计工作。

商业统计工作是商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基础工作,运用统计学原理,发挥商业统计在企业升级中的作用,是统计工作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一、商业统计在企业升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统计工作在升级整体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

1.有利于落实经济指标。制定商品的流转计划是商业企业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升级工作整体目标实现的基础工作。如何使企业升级中的硬指标得以充分实现,需要根据统计资料进行科学测算,然后分解到各个环节,为实现企业升级目标创造先决条件。

2.有利于监督检查计划。统计可以及时检查和监督计划的执行情况,发挥监督作用,对于完成计划和执行政策好的,要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对由于主观原因没完成计划或执行政策不好的,要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建议,促使改进工作。这样,就为强化企业升级的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3.有利于经营业务开展。在市场竞争日益增强,购买力水平日益提高的新形势下,如何能够在对手如林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证企业升级整体目标的实现,需要统计人员能够经常地广泛地深入到各基层、企业、事业单位和乡镇企业进行走访调查,了解购买意向,指导业务工作。

4.有利于提供商品信息。统计可以发挥了解商品信息多,捕捉市场信息快,分析市场动向细,掌握市场需求准,熟悉进货渠道等优势,促使企业升级整体目标的早日实现。

5.有利于开展劳动竞赛。运用统计表、统计图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及时提供和公布统计资料,反映广大群众的劳动成果和完成计划的情况,开展评比,可以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二、加强统计工作,促进企业升级

在企业升级工作中要理顺统计管理和企业经营的关系,全面贯彻落实《统计法》,提高统计地位。

首先,要加强统计基础建设:

1.按照标准化要求,强化统计基础建设。其一,要本着量力而行、实际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从财力和物力上改善统计工作的环境和存储统计资料的条件,以适应现阶段统计工作的需要。其二,编写统计参与材料,为领导者提供准确、具体、系统的资料。

2.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强化统计机构建设,要完善法规制度建设,使统计机构的设置有法可依,充分发挥监督和指导的职能,形成一个由领导、统计部门和企业各部门统计人员组成的统计管理网络体系。

3.按照科学化的要求,强化全方位的监控建设。一是增强全员统计管理意识,把统计工作渗透到各个部门;二是统计人员要拓宽视野,从统计上报的孤立狭小的数字范围内扩展到各门类,各种载体的数字之上。三是统计部门要对各部门各种材料从形成、收集,到立卷、整理都进行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

4.强化统计人员的素质建设。要把统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当作长远的系统工程来抓,在配备干部时,把好政治和业务素质关,加强培训。

其次,要拓宽统计领域,提高统计地位:

1.在利用途径上,变封闭型为开放型。统计人员要强化统计数字利用观念。同时,要加强统计人员之间的联系和经验交流,加强统计部门与社会的联系,为更好地开展统计工作创造条件。

篇7

关键词:社会效益;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引言

近些年,从三鹿奶粉事件、紫金“毒水”、富士康“十三连跳”到双汇“瘦肉精”再到中国电信垃圾短信,这些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职工利益和社会利益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日益突出,使得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这些问题频繁地发生凸显了我国企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和国家、人们、社会整体利益矛盾的加剧,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两型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因此,为了缓和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协调企业经济效益目标和社会效益目标,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在我国企业建设社会责任会计刻不容缓,也是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现状

我国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务方面都还不成熟,在探索中缓慢发展,没有形成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发展模式。

(一)理论方面。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会计领域是一个较为新心的事物,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些著名学者有所成就,但是这种研究是以概念性的探讨、重要性的分析、国外研究状况的介绍为主,没能在确认、计量、记录、披露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因而,理论研究还未能满足实际需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规范的、专门的、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制度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建立加以规范。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审计和监督制度方面的研究更是一片空白。

(二)实务方面。理论指导实践,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在理论方面研究的不成熟必然导致实务操作方面存在障碍。社会责任会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例如计量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对它的计量不仅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会计人员,即使这样也常常伴有主观的臆测,可能导致企业虚增和虚减社会效益和成本,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使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流于形式。由于企业提供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成本过高,在我国只有一些大型的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向外界社会提供了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书,但大部分信息以文字形式披露,缺乏实际数据的支撑,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也没有专门的审计人员对其进行鉴证。

三、我国推进社会责任会计建设的必要性

(一)完善我国会计体系的必然选择。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应该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情况,不仅要反映企业内部的成本和收益,更要反映企业外部的效益。我国会计在关于企业经济活动对外部环境影响的确认、计量、记录、披露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提高,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是完善我国会计体系的必然选择,以促进国际会计协调化与趋同化的发展。

(二)企业提高形象的需要。目前,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职工利益和社会利益问题日益突出,被曝光的企业市场明显受到影响。相反,那些乐于公益事业、对环境问题重视、关心职工利益等反映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事业的企业在消费者心中口碑较好,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因此,社会责任会计为企业宣传自身形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特别是社会责任财务报告将成为企业向社会公众宣传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的有力手段。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内容包括生态环境方面、依法纳税方面、维护员工利益方面和其他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环境、资源和员工福利等问题,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通过科学构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合理确定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内容,灵活选择计量方法,有效建立规范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体系,从而真实记录企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人力资源利用情况,并反映企业对生态环境和人力资源支出及实际取得的成效,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四、推进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法律规范与社会监督。政府在推进社会责任会计建设中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工作,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强制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行为,并出台相应的惩治措施,使企业严格在法制的轨道内运行。

(二)企业自身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使企业长期只注重经济活动的内部效益,而忽视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作为社会责任会计建设的重要主体,企业应大力宣传社会责任知识,以提高企业各级人员对社会责任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

(三)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的教育。目前关于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只是某些专家的个人成就,社会公众对它的了解甚少。政府有关部门应利用各种媒体、杂志等传媒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的宣传教育力度,这样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可以进行社会舆论监督。同时,应普及社会责任会计的有关知识,建设大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四)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由于社会责任会计在核算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与传统会计有较大的差别,这就决定了社会责任会计在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等不能照搬原来的理论,要推进社会责任会计建设就必须建立符合我国经济现状的完善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余毅.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2010(01下):33-35.

[2]王世江.浅议我国推行社会责任会计的难点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1(08):88-89.

篇8

【关键词】现代企业 会计管理模式 财务风险

一、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概述

(一)现代会计管理

所谓会计管理是指国家对全社会的会计从业人员工作行为进行的有效管理,是确保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当下,得益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其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呈现现代化特征。会计工作作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其管理也呈现与时俱进特征,具有先进、合理和高效原则,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会计管理的功用,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现代会计管理的主要类型

1.分散型管理模式。所谓分散型管理模式是指会计的管理主体为企业,会计人员的行为和活动受到企业领导的制约,企业对会计工作有直接的控制权,该种管理模式有助于会计人员全面掌握企业的经济活动状况,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收集难度,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但是,该种管理模式是建立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之上的,要求领导者不存私心,对会计工作不过度干预,否则将导致会计工作受制于企业领导或企业部分群体的私利,影响会计工作的客观性。

2.交叉型管理模式。交叉型管理模式将人员的管理和业务的管理进行分类,人员管理由责任单位负责,业务管理由会计部门负责。尽管该种管理模式有利于业务工作的专业性提升,但是其忽略了人和事的关联性,这种人为分割的管理模式导致管理工作出现诸多的叠加和空白区域,造成管理混乱。而且,该种管理模式不利于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激发,影响会计工作效率的提升。

3.统一型管理模式。统一型管理模式是在综合考虑会计工作的人力管理和业务管理的基础上制定的现代会计管理模式,将会计管理与责任单位进行分离,由会计部门统一负责会计的人事和业务管理,能够有效弥补上述两种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职能和作用,是现代企业进行会计管理最为恰当的模式,符合会计人员,管理部门和企业的整体利益。

(三)现代企业会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有助于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就企业而言,其各项活动的出发点在于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会计管理工作也不例外,是企业实现自身利益最大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借助会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管理,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不合理支出,提高企业的经营获利能力,助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2.有助于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当今的企业生存环境极为复杂,存在各类风险因素,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威胁。其中,尤其以财务风险最为严重,稍有不慎将危及企业的生存。鉴于此,应该加强对企业的会计管理,借助先进的会计管理理论和业务活动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辨识和规避,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现代企业会计管理面临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会计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市场化条件下,企业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各类财务风险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特点,如果会计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风险识别和应对机制,将导致企业的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偏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对当前国内的企业会计管理状况分析发现,许多企业存在会计管理机制不健全问题,表现为风险意识偏低,缺乏会计监督机制等,导致企业的会计管理机制存在漏洞,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极大的财务风险隐患。

(二)企业会计管理的工作流程紊乱

会计工作需要纳入科学的管理制度的规范下,这是现代企业会计管理的基本特征。然而,在许多企业中,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力低下等问题,导致会计管理工作缺乏科学制度的规范,造成企业经济活动存在各类违规行为,如领导、账款催收不利,成本控制不到位等问题,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失真

财务管理的信息失真主要体现在成本的管理方面,具体来说,一是乱计成本,二是核算对象区分不清,三是会计期间选择不合理,四是内部核算缺失。上述内容导致企业的成本管理信息失真,无法有效区域企业的经营性支出和非经营性支出,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与实际经营活动存在较大的出现,呈现成本增大,利润降低等情况。

三、强化企业会计管理,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健全的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机制

企业的会计管理与企业的经济状况和所处的市场环境息息相关,应该以此为基础进行会计管理,实现会计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具体来说,首先,构建科学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将企业的经济活动纳入到制度的监管之下;其次,制定规范的会计监督管理流程,对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避免各类违规行为的出现;第三,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财务风险的监控,评价企业运转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会计问题,提早采取处置措施,增强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

(二)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会计信息是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体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途径,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决定相关人员对企业的了解和认识,应该提高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避免投资者因财务信息失真导致的盲目投资、决策等。

(三)提高企业会计的管理水平

会计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是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规避财务风险的主要手段,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企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企业应重视会计管理工作,给予相应的职权、人力、物资支撑,确保企业的会计工作正常开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现代企业应该重视自身的会计管理工作,借助科W的会计管理模式实现对企业财务活动的有效管理,将各类财务风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张继增.浅谈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模式及财务风险[J].商业经济,2011(11):58-59.

[2]尚群.论现代会计管理模式及相关风险[J].消费导刊,2014(8):143-143.

篇9

目前,企业统计工作削弱、统计人员地位下降,既有客观原因、也有统计人员自身原因。

1.对企业统计工作存存着认识上的误区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而目前的企业统计缺乏反映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状况等方面的内容,企业统计不能为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因此,在多数企业管理者眼里企业统计是多余的。有的企业管理者认为统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仅反映计划完成情况,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无足轻重;有的认为统计只是为政府统计部门服务,且加重企业负担;有的认为统计仅反映生产规模,统计可有可无。

2.企业统计人员缺乏主动参与管理意识

由于对企业统计认识不足,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激励机制,一些企业统计人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积极进取精神和主动服务企业管理的意识,对待统计工作抱着应付的态度,搞单纯的事后统计,统计人员缺乏高度敏锐的观察能力、思维和分析能力,没有对统计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再开发,只会出数字,不能出思想,不能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服务。

3.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整体素质偏低

企业统计人员除个别大中企业配置专职人员外,多数企业统计人员为兼职,专业素养和业务素质较差。实际工作中,往往凭经验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不能向企业管理者适时提供有效的统计信息,更谈不上开展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二、企业统计人员摆脱现状的几点建议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关注的是资产增值,这要求企业统计人员围绕经济效益做文章,及时建立企业生产经营的指标监控体系,充分发挥企业统计职能,适时开展统计信息、咨询监督服务。

1.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统计人员应懂统计理论方法,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企业决策;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细致入微的分析能力。统计人员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更新知识结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精通现代统计理论、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

2.转变对企业统计的认识

企业统计服务的对象首先是企业本身,企业统计人员要树立服务观念,企业统计主要应服务于企业,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信息、咨询和监督;要树立参与观念,企业统计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才能真正体现企业统计工作的价值,要做好统计基础工作,对统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与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要树立时效观念,及时搜集与处理统计信息,使经营管理者对新情况、新问题做出迅速的决策。

3.夯实企业统计信息职能,为科学决策提供适时信息

信息社会,统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是保证发挥其咨询监督职能的基本前提。首先重点抓好统计信息源头,及时、全面、科学的采集数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国家的政策导向、市场的供求变化、新产品的开发、同行业的竞争等都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企业统计要拓宽信息覆盖面,建立完善的信息库,应当拥有企业必须的各种信息,既要有内部信息,如,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等,也需要外部信息,如国家经济政策、宏观调控方面的信息、市场销售信息(包括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状况)、市场竞争态势主要竞争对手的状况、技术开发动态等有关资料和数据。企业统计人员应及时掌握企业活动发展情况,抓住重点,由被动变主动,及时收集有关信息。统计信息的采集要以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为转移,企业管理需要什么,就统计什么,企业管理何时需要,就应何时想方设法统计,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全方位信息。

4.强化企业统计咨询职能,当好科学决策的参谋

统计人员要勤于思考、善于分析,自觉投入到企业管理中去,紧紧围绕着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敏锐地发现和预测管理者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统计的咨询职能的发挥是建立统计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定量观察与综合分析,正确评价、判断、揭示客观事物的趋势、本质、规律,拟定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或建议。统计人员要提高知名度和权威性,突破口是强化咨询职能。掌握全面、系统、大量的统计信息是统计人员得天独厚的优势,统计人员要善于对统计信息作科学的精加工,要利用现代统计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借助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SAS等)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分析,研究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中复杂信息,形成更高级的智力成果——思想、观点和决策方案,生成有战略性的决策信息,捕捉有预见性的对策信息,为管理和决策等工作提供咨询建议和预选方案。新晨

统计咨询要适需、适时、对路,关键在于企业统计人员要紧跟形势,密切注视企业经济活动的新情况、新问题,勤于思考,抓准选题,集中精力,组织攻关提出决策方案。

5.完善统计监督,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统计监督以其特有的方式——数字语言,进行数量性、综合性和全局性的监督,失去或削弱统计监督,企业监督体系就难以发挥整体功能。统计监督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保证决策实施不偏离目标,对方案实施的整个过程,包括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监督预警;另一方面通过对决策过程的检查,对决策本身是否合乎客观规律要求进行监督。企业统计人员应根据所掌握的统计信息,以丰富的统计数据、完善的指标组合开展统计监督,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运行状态,并对其实行全面、系统的定量检查、监督和预警,揭示决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供给决策者,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企业是统计人员生存空间,要拓展生存空间而必须有所作为,需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要把统计判断的准确、统计分析的深刻、统计预见的灵敏、统计警告的及时和统计建议的超前作为努力方向,当好企业管理者的参谋,使企业管理者改变对企业统计的认识,为自己和企业统计工作开创出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郝燕:改革和完善企业统计工作浅议[J].新西部,2007(6)

[2]周波: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思考[J].湖南有色金属,2006(5)

篇10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各国,大量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带来了城市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人口膨胀、失业增加、贫富悬殊、交通拥挤、住宅紧张、地价昂贵和环境恶化等等。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为了探索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的方法,开始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于是产生了城市经济学。

20世纪初,德国学者开始研究城市问题,社会学家韦伯1909年发表了《区位原论》的第一部分“论工业区位”。接着美国也展开了城市研究,1924年美国费特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市场区域的经济规律》一文,论述了城市区位。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城市经济问题已成为区域经济学中相对独立而又十分重要的内容。研究范围涉及到城市房地产市场、级差地租、土地价格、土地合理利用、企业布局、空间距离与运输成本等等。

到了20世纪60年代,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得到较快的发展。一些国家成立了专业学术团体,大学开设城市经济学系,创办了专业刊物,出版专业书籍。1965年,美国汤普森的《城市经济学导言》公开出版。70年代以来,有关城市经济的教科书、专著和文集大量出版,广泛开展了学术交流,使城市经济学成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新的经济学科。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经济理论界、地理学界开始重视城市经济问题的研究,一方面探讨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一方面研究城市经济存在的大量现实问题。其目的是在科学地总结中国和世界城市经济的基础上,阐明城市经济中的生产关系和城乡经济关系,揭示城市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趋势。

城市经济学以城市的产生、成长,最后达到城乡融合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体现在城市内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有城市经济的基本理论,如城市概念,城市化,城市规模、类型、性质、功能、地位和作用;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过程、特点,以及在各种生产方式下的表现;城市经济的外部关系,城乡对立运动及其规律;城市经济的内部结构、空间结构和经济关系;城市中的公共经济、市政建设和城市财政;其他城市经济问题,如城市住宅、土地、交通和就业等。

由于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必然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因此,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产生的城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和内容方面存在重大差别。西方的城市经济学以研究城市内的各种市场,以及力图解决现代大城市中存在的各类社会问题作为对象。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经济学着重研究城市经济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过程;在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发挥城市的作用;城市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及其解决办法;缩小城乡差别最后达到城乡融合的过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