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范文

时间:2023-03-18 19:1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不能承受生命之轻》 互文性 镜像理论

米兰・昆德拉发表于1984年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他的代表作,他采用了幽默、隐喻、复调、反讽的互文性叙事手法,并结合镜像理论的艺术手法,描述捷克人在“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期间及被苏军占领时期适应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种种困境,对人类的存在意识进行有力的剖析。昆德拉以生命轻重二元论来观察世界,审视灵魂,诠释生命的真谛,也引发了广大读者的深刻思考。

一、互文性

互文性这一术语是法国著名语言学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在1969年首次提出的。互文性理论是在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它是现当代西方主要文化理论的结晶。克里斯蒂娃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互文性的引文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或直接的,而总是按某种方式加以改造、扭曲、错位、浓缩、或编辑,以适合讲话主体的价值系统。著名的叙事学家杰拉尔德・普林斯对互文性下了一个较为清楚易懂的定义: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并且依据这种关系才可能理解这个文本。互文性在文学作品中主要体现为典故和原型─指在文本中出自圣经、神话、童话、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宗教故事及经典作品等等之中的典故和原型。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一书名及小说第一部和第五部的命名轻与重都是一种隐喻,源于圣经故事。《耶稣》美国《圣经》文学专家莱肯指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替人类赎罪的使命,是圣经《新约》中福音故事的基础,也是整部《新约》神学思想的基础。”昆德拉在这里写道: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这就是尼采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的缘故吧。

托马斯一直认为特蕾莎是一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他对这个几乎不相识的姑娘感到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爱。就像法老的女儿看着摇篮里的摩西的那种喜爱。如果法老的女儿没有抓住水中那只放了小摩西的摇篮,世上就不会有《旧约》,也不会有我们全部的文明了!如果没有托马斯收留了特蕾莎就不会有之后这段感人的爱情故事和这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或重了。正如托马斯感慨道:多少古老的神话,都以弃儿被人搭救的情节开始!如果波里布斯没有收养小俄狄甫斯,索福克勒斯就写不出他最壮美的悲剧了。

耶稣背负人类的罪恶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埃及法老的女儿拯救摇篮中的以色列人后裔摩西及俄狄甫斯弑父娶母这三个标志性场景及经典人物对于读者非常熟悉,互文性的魅力得以彰显。读者非常容易理解作者赋予文本的原始寓意。作者利用读者的认知体系和情感认知与文本符号产生强烈共鸣。在阅读中,读者自身的经验和感觉与作者、文本以及文本中的情节和人物产生交互,使读者产生阅读。

二、镜像理论

镜像理论是在1936年由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提出的。其具体过程是:刚开始,婴儿认为镜子里的是他人,后来才认识到镜子里的就是自己,在这个阶段,婴儿首次充分认识到自我。而在此之前,婴儿还没有确立一个“自我”意识。从镜像阶段开始,婴儿就确立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对立。换句话说,婴儿只有通过镜子认识到了“他人是谁”,才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谁”。“他人”的目光也是婴儿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他人”不断地向“自我”发出约束信号。在他人的目光中,婴儿将镜像内化成为“自我”。拉康的镜像阶段从婴儿照镜子出发,将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都称为镜像体验。

在小说中,作者多次描写到女主人公照镜子的场景。特蕾莎经常照镜子是试图透过肉体看到自己。吸引她走到镜子前的并不是虚荣心,而是在镜中能看到自我令她震惊……她久久地凝视着镜子中的自己。偶尔令她不快的是,她在自己的脸上发现了母亲的轮廓。因为在外貌上她和母亲相似,但是她却非常讨厌母亲的所作所为及对待她的态度和方式。母亲在婚姻的选择和经营方面是彻底的失败。于是她更固执地看着自己,调动自己的意志力,以虚化母亲的影子,然后将之彻底抹去,让完全属于她自己的东西留在脸上。显然特蕾莎照镜子就是想要辨别自己和母亲的不同,确定“自我”。

作者昆德拉也对此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在这个世界里,青春和美貌了无意义,世界只不过是一个巨大的肉体集中营,一具具肉体彼此相像,而灵魂是根本看不见的。现在,对她经常站在镜子前长时间地注视自己,我们终于可以比较理解了。这是一场和母亲的战斗。这是一种要有别于其他肉体的渴望。事实上,特蕾莎照镜子不但是想要有别于母亲,更希望有别于和丈夫托马斯有染的所有其他女性。她不断地被丈夫和其他女性调情的场景所困扰,以至于噩梦连连。

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互文性及镜像理论叙事手法的使用,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创作魅力。基于“布拉格之春”这一政治背景,该作品以黑色幽默的基调阐释了小说中人物不可避免的悲剧性结局,传达了作者对政治、人生、的探索和追问。

参考文献:

[1] 帕特里克・奥唐奈等编.《互文性与当代美国小说》,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89, 第260页

[2] 哈罗德・布鲁姆.《误读之图》,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5,第3页

篇2

关键词:昆德拉;存在;轻与重;生存困境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098-01

捷克作家昆德拉的著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颇具盛名,在上世纪下半叶曾刮起了一阵研究热潮,在今天读来他仍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关于生命的启示。这是一本足以让我们每个人深思生命之存在意义的哲理小说。这里包含了对人之本性的背叛和男女主人公在生命的轻与重中的选择,昆德拉更以其独到的眼光向我们阐释了何为“存在密码”。作者认为“这个或那个人物的密码都是由几个关键词组成的”①,而这里的每个关键词都是作者小说中人物的价值所在。昆德拉自己表示,他的小说始终探询的是人类在某个场所表现出来的任何生存状态和生存发展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在每个人命运的关键词里转化成了个人的存在困境与负担。

一、特蕾莎:灵与肉

特蕾莎是昆德拉笔下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人物,也是与现实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女性形象。在作者男性话语笔下的这个人物形象,具有传统女性的一般特点,即认为灵与肉是不可分的。这正是特蕾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而同时,特蕾莎又是一个不断与自身抗争的女子,只是她显得很软弱,她的抗争对于这个社会而言更是无力的作为。因此,她便陷入了生命的困境之中。她是一个孤独的守望者与追求者,在托马斯看来,她是一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这篮子顺水直下却恰恰被托马斯拾起。她有一个不完满的童年,经历了六次巧合认识了托马斯,在对他付出无私的爱后,对他的背叛更是近乎畸形意识的成全,一路来她不仅忍受着自己最爱的人对自己的不忠,也在不断寻求灵与肉的和谐。

特蕾莎对卡列宁是一种无私的爱,因为这种爱别无所求。但她对托马斯显然没有达到这样的大度,只是她能忍受一般人无法容忍的,这或许与她一生的经历密切相关。她从没有获得过感情的纯粹。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生命中的“重”,而她却偏偏爱上了生命中“轻”大大多于“重”的托马斯,最后她也放弃了自己一贯坚持的“重”跑到工程师那里,让“重”变成了“轻”。但她却和托马斯有着本质的区别,她只是想证实托马斯告诉她的和爱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显然她得到的是肯定的答案。但是一下让人感觉到了一股凄怆美。她的爱情观使人想起了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对于爱情的态度,即认为“爱情在强制之下就要凋谢,它的本性就是自由,它同恭顺、嫉妒或恐惧是不相容的” ②。因此,可以说特蕾莎的爱情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托马斯的放纵,在没有了理性约束的条件下,人潜在的意识就更容易爆发出来。这个潜在的意识就构成了特蕾莎存在的困境。她无法抛下自己对爱情的信仰,她崇拜灵魂与肉体合二为一的婚姻,但是她更清楚这是托马斯给不起的。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托马斯的相处变成了一种习惯,他们就都安于现状了。但这并不代表她的困境也与此消失。特蕾莎一直坚持的“重”,即对灵与肉的和谐追求压制了她整整的一生,她愈是想摆脱却愈被压制得深,即使她尝试着逃离开这个不能承受之重的世界,她的内心依旧被其深深束缚着。她所表现出的对于托马斯的放纵并不是来自心灵深出的选择,只是感情的无处寄托。

二、托马斯:轻与重

托马斯虽然是书中唯一的男主人公,但是他的存在意义却是通过特蕾莎和萨比娜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表现出来的。首先作者便从尼采的“永恒轮回”导入,“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这句话在这部书中有着统领的作用。究竟最重的责任是什么?在托马斯的世界,肯定不是他的家庭,子女。他与他前妻离了婚,甚至很不愿意跟自己的儿子还有什么瓜葛,抛开他作为父亲的义务来讲,这些在他生命中的意义是无足轻道的。那么是否是唯一陪他甚至一起死去的特蕾莎吗?他可以在无数女人的床第间停留,但他决不和她们过夜,他认为“跟一个女人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但他可以从特蕾莎牵着他的手中醒来,尽管第一次他感到惊讶,但这对他来说确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夜晚。他标榜着自己特定的一套爱情理念,即没有感情投入的人就无权干涉对方的生活,所以他给了自己自由的空间,为他肉体的放纵提供了可靠的理由。这就是他存在的最轻之处。他所一直奉行的“性友谊”原则让他心安理得的在不同女人之间周旋。他的生命之轻不是对自我生活的放纵,而是在放纵的过程中无法掩饰的空虚。他不需要为谁付出多少,别人也不会向他索要。但是最终压倒他的却是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他的生存困境就在于他爱上了特蕾莎,所以,他引以为自豪的“轻”恰恰成为了他不能承受的”重”。

三、结语

显然,这两个人物都拥有属于各自生命中的轻与重,然而命运的安排却让他们无法分割,最后都向着最开始的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无论是不可承受的责任重负还是无法承担的虚无,两者之间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使每个人的生命都重于泰山又轻似鸿毛。他们都执著于自我的选择而又无法摆脱内心的挣扎,因此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存在困境之中。特蕾莎一直努力寻求灵与肉的和谐,然而偶尔的放纵却并不能改变自己的初衷,爱上托马斯的事实使她最终屈服于了灵与肉的分离中;托马斯周旋于众多女人之中的习性让他的灵魂脱离了肉体,性格上的不羁使他最终选择远离城市逃往乡村,但是内心一直无法实现的自我是自己一直处于困惑与虚无之中。通过他们的生存困境我们看到,他们所渴望的人的生存状态其实是个矛盾的综合体,而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在于他们自身,是他们自己为自己设立了一个障碍,一个高高的瓶颈。在社会政治的动乱不安中,这个障碍是他们无法跨越的,所以这些困境也就只有永远伴随着自己,直到下一个轮回里。

注释:

①【捷克】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8.

②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二分册[M].刘半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99.

参考文献:

[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q华夏出版社,2007.

[2]【捷克】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李平.杨启宁.米兰・昆德拉.错位人生[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4]徐真华.小说是关于存在的诗性之思[J].外国文学研究,2008(4).

篇3

1、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句话大意是说,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

2、这是米兰·昆德拉的书,大意是说生命因为能够背负起许多重量而显得有意义,如果一个人变得轻而又轻,就会觉得人生毫无意义,这是生命所不能够承受的。昆德拉揭示了人类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但他和我们一样,无力解决这个问题。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关键词]《布拉格之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误解小辞典;俄狄浦斯情结

电影《布拉格之恋》的成功或许源于争执,这部改编于经典哲理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电影自从问世以来一直伴随着无休无止的争论。有人批判说这是一部,改编者完全忘了电影不能表现哲理的禁令;有人说作品的主题被歪曲了,电影里对爱情的过于详细的描述使人们忘记了对哲理的反思。但是更多的支持者却认为《布拉格之恋》是一部可以称得上艺术精品的电影,因为导演菲利浦・考夫曼用电影的方式给人们展示了哲理:灵与肉的对立与统一、轻与重的换位与迷失……

究竟该如何评价这部影片呢?笔者以为,这是一部以爱情故事基本展现出原著主题的比较成功的改编影片;另一方面,影片在细节刻画、哲理反思方面的不足同样非常明显。

一、电影基本抓住了原著的精髓

电影《布拉格之恋》的改编究竟算不算成功?这主要取决于改编是否抓住了原著的主题,“忠实于原著精神上的创造”,这是为评论界普遍接受的一种改编方法。那么怎样才算是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呢?笔者以为,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就是在电影改编中应该抓住原著的主题,即抓住原著最精髓的部分,在这个基础上以电影的方式进行创造,这样的改编才能称得上成功。

电影《布拉格之恋》,描述了脑外科医生托马斯和女招待特丽莎、画家萨宾娜错综复杂的爱情纠葛,风流成性的托马斯是灵肉分裂论的二元论者,他认为,“同女人和同女人睡觉是两种互不相关的感情,岂止不同,简直对立。”托马斯可以和不同的女人,但是从不在任何女人那里过夜。在没有碰到特丽莎之前,他可以游走在不同的女人之间,可以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性冒险而不必承担责任,这对于托马斯来说是轻的。但特丽莎的出现改变了一切,不知为什么,他打破了自己的信条,不仅允许特丽莎睡在自己的身边,而且还爱上了这个单纯的女孩,并与她结了婚,结婚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压力,但托马斯不愿被那重压束缚,他仍然改不掉放荡本性,经常很晚回家,不是去找萨宾娜,就是去找别的女人鬼混。但是这却给特丽莎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她没有办法接受丈夫一边爱着她一边不停地和其他女人的事实。于是,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特丽莎无处不在的巨大痛苦:她不停地做梦,梦到托马斯和萨宾娜,却只让她在一边观看;在游泳池游泳,本来是女老师在教许多女孩游泳的动作,特丽莎却起了幻觉,看成了托马斯在教一群赤身的女人学游泳……她痛苦不堪,甚至哭着央求托马斯和别的女人一起时带上她,并保证她可以帮助托马斯脱其他女人的衣服。对于托马斯而言,可以只有性没有爱,他感觉轻松,没有负担;而对于特丽莎来说,她不能够理解为什么没有爱却可以,丈夫觉得很轻松的事情对妻子而言却是莫大的负担,是重。作为妻子,特丽莎自觉不自觉地把压迫她的难以承受的沉重表达出来,而托马斯也时时能够感受到妻子那难以言说的沉重,于是,他一方面仍然小心翼翼地寻找机会和其他女人,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编造出一个又一个借口来应付妻子,原来的轻松不复存在,代之而来的是沉重的负担和压力。这负担和沉重似乎是来自于对特丽莎的爱,是婚姻。特丽莎也感受到了她给托马斯带来的沉重,当发现丈夫又与情人在日内瓦相会后,她带着,卜狗毅然离开了托马斯,在信中她写道:“我知道我应该尽力来帮助你,但是我现在做不到了,不但没有成为你的支持,我还成了你的负担,生活对我来说正是如此的沉重,而对你来说却是那么的轻松,我的生命无法承受这种轻,这种自由!”特丽莎还给了托马斯自由,但这自由真就能给托马斯以轻松吗?没有。突然没有了特丽莎的爱情,托马斯也承受不了他曾经那么渴望的轻松,他毅然开车回到了仍被苏联侵略下的祖国,回到乡下来寻找特丽莎。

可以说,在特丽莎和托马斯的爱情纠葛中,《布拉格之恋》很好地以电影的方式阐述了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主题:即人们所一直渴望的轻,未必就真的那样值得追求;我们所以为沉重的东西,未必就真的那么沉重。从主题的角度看,电影《布拉格之恋》很好地把握住了小说的精髓,因此改编是成功的。

二、细节刻画及其不足

当然,我们说电影《布拉格之恋》的改编把握住了小说的主题,从这一方面来说,改编是成功的;但在细节处理及表现深度方面,电影与小说相比还是有明显差距。本文就以下两点简单说明:

首先是误解小辞典。画家萨宾娜和弗兰茨的交往,在电影中,我们看到,萨宾娜的情人弗兰茨是一个同一论者,为了萨宾娜,他选择了和自己的妻子离婚。但是萨宾娜并不领情,她没有接受弗兰茨的爱,她选择了逃避。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对托马斯的爱吗?还是因为什么其他方面的原因,电影并没有交代。在小说中则有专门一节“误解的词”来谈论两人之间不能走到一起的原因。比如,弗兰茨常给萨宾娜谈起他母亲,目的是希望用自己忠诚的品行迷住萨宾娜,但是他不知道,更能迷住萨宾娜的不是忠诚而是背叛。另外,萨宾娜喜欢像托马斯那样有力量的人,命令她躺在镜子旁边的地上或是光着身子走来走去,但弗兰茨却偏偏很软弱;还有,弗兰茨希望离婚给萨宾娜一个承诺,但珠不知,萨宾娜对婚姻却充满了排斥……误解随处可见,这是导致双方分开的根本原因。但在电影中,两人之间因为误解而注定无法在一起这一点表现得很不够,萨宾娜的逃避显得让人有点无法理解。

篇5

〔关键词〕生活文化;生死拷问;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4-0017-03

生活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人都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活,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的生活中就形成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文化。面对着不能承受之重与不能承受之轻的生命,与生命形影不离的生活显然就成了一个无法忽视的切入点,从生活本身所形成的生活文化来追击生死、叩问生命、反思教育无疑不是一个正当时的契合。

一、生活文化之下的生命状态

(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来来往往的人总是脚步匆匆,越来越多的人处在高节奏的步调下不敢放慢前进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生活的压力正在让人窒息;越来越多的人高度压榨着自己的青春年华;越来越多的人穿梭于紧张的朝九晚五间;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生活的索然无味、节日的不咸不淡;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苦恼的深渊、郁闷的底洞。

据《生命时报》报道,十一黄金周刚过,一家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就了它的最新调查结果: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于去年的,中国内地占75%,香港地区占55%,分列第一和第四,都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

(二)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有记者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了解到,自杀在我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而在15~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原因。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每年约有100多万人死于自杀,而自杀未遂的人数则可能是自杀死亡者的10~20倍。我国自2000年以来每年10万中人有22.2人自杀,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未遂者往往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1]。

一个又一个的人因为种种原因结束了自己刚刚萌芽的生命。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余虹在生命的璀璨之时跳楼自杀;年轻有为的海子在青春烂漫的年华卧轨自杀;著名歌星张国荣在事业辉煌之时自杀身亡。马加爵案、药家鑫案、郑民生案,这一起起、一幕幕生命的血泪无不在宣誓一个严肃的话题: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二、生活文化下的教育反思

生命的意义总是在焦灼着每一个人的心力,生活与生命总是息息相关、难舍难分,这无疑是引导我们反思生命状态下的生活文化、怎样的生活文化可以引导生命的轨迹,转折生命的焦点。

(一)生活文化传统

作为一种“文化基因链”,文化传统贯穿历史发展全过程,促使人类代际、历史阶段之间保持着连续性与同一性,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2]。

不同的生活分割交织成了一种生活文化的传统,并在这种生活的文化中潜移默化为一种传统,逐渐指导着人们的生命进程,扭转着生命的轨迹,影响着生命的状态。

1.生活的条件化。把生命的意义只建立在一系列外在条件的达成上,以条件的达成作为生命价值的体现,就好像有人曾说:等毕业了我要去环游世界;可是毕业了,又说等我找到一份好工作了再去;找到工作了,又说等我结了婚再去吧;结了婚后又说,等有了孩子再去吧;有了孩子以后又说等孩子长大后再去;孩子长大了又有无数的事、无数的理由在等着,到了年老体衰的时候哪也去不了了,惟一剩下的只是无尽的遗憾与悔恨,很可悲也很可惜。

2.生活的孤立化。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学习是学习,生活成了孤家寡人。如果排除了工作,排除了学习,排除了所谓的生活之外的其他事之后才是生活的话,这样余下的生活空间还能有多少,于是各种忙碌、各种繁琐、各种压力接踵而来,充斥着人们的精神。在不停地追求那难填的欲壑的过程中,生活反而成了生活以外的事,生活成了一个外在的分离的客体。

(二)生活文化创生

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总会不断地发展,当生活在生活上的生命发出了一串串的警报时,生活本身其实就需要一种重新的认识,在这种新的认识与实践中得到生活文化的创生。当你把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当作生活,把走过的每一瞬间都当作生活,把所有的一切都当成生活时,你就会对生命有一种全新的视角。

(三)教育反思

任何人首先都是一个生活者。如果一种教育,让学生学会了很多,却没学会如何幸福地生活,那这种教育至少是残缺的[3]。

我们对那种根深蒂固的生活文化传统中毒太深,以至于方方面面的人,都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种偏离的状态,帕斯卡尔在其《思想录》中曾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4]校园里的悲剧在上演,校园外的衍生在增长,生活走入了偏离的轨道,生命充斥了太多精致的悲哀,以致于竟然忘记了生命出发的目的。正常对上了反常,认真对上了荒诞,一切就变得这样的滑稽。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现实的社会是所有人的,并不只是针对你自己,残酷的客观是普遍的,也并不只是你面对,与其抱着那海市蜃楼般的梦在哀叹,为何不去完善梦的初衷,建一个可以眺望远观又终究可以企及的蓝图,将工作仅看成工作的是自己,将学习仅看成学习的是自己,将生活与工作对立起来的还是自己,自己固限了自己的思维,把一切都看成了水与火的对立,这岂不是作茧自缚?

三、生活文化之生命教育

教育走到今天,经历了上下求索的继承与发展,有过可圈可点的辉煌,然而璀璨的光辉之下也留下了苍凉的空余,这是教育自身的挑战,也是教育趋于完善的区间,雅斯贝尔斯说:“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5]

(一)生活文化视角下的生命教育的诠释

在生与死的区间中如何对生命有正确的解读是生命教育得以开展的先决条件,对生命本身的不知或知之不多又怎会对与之紧密相连的生命教育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呢?所以我们先以生命入手来渗透对生命教育的诠释。

在如今消费主义思潮下的“唯身体论”中,身体成为了人们过分呵护的对象,以养生学为基础的理论依据,让身体的健全与完整成为人们对生命的全部关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全部解释。很显然这些都是对生命的片面理解,生命被人们强行肢解,身体和意识的长期对立造成了生命感受的缺失,也给探寻生命本质设置了障碍和遮蔽[6]。

每一种文化对人总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当这种影响能够改变人们的所思所想时,它其实已经融入了你的血液并与你的思维同步,这是文化所带来的巨大效用,生活文化之下如何诠释生的意义、活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死的意义、人的意义就尤为重要。

(二)生活文化视角下的生命教育的解构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克剑曾说:“知识若没有智慧烛照其中,即使再多也只是外在的牵累;智慧若没有生命隐帅其间,那或可动人的智慧也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萤照”[7]。

1.明确生的意义。一个人自出生起就是世界的一部分,就是世间的一份子,无论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这样的到来都是一个意义的开始,也是走入“活的区间”的一个前提,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需要的是每个人都应有对生的感激与宽容,来到世界了就是客观存在,就要坦然接受活的开始。

2.走出活的意义。活是生的一个更加丰富的充实,大千世界之所以万紫千红就在于活的不同姿态,不管怎样的活总要让自己能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在找寻的过程中要让自己有一个可释放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自我建构的弹性区域,一个属于自己的、可以调适的天地。

3.体验生活的意义。生活的理想乃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太多的纯粹只会忽视了生活本身的意义,谁无视了生活谁就放弃了生命的意义,谁就走入了走不出的狭隘中,直至灵魂掏空,行将就木。其实生活本身就是美,无论怎样,都要让自己于每分每秒中明白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生活本身的意义,不是其他。

4.正视死的意义。死是一个必然会到来的节日(史铁生),死会让人们感到一种沉重,所以直接谈及死,总会让人有种来自心底的抵触,所以要让人从生命的初始就明白死的意义,明白死对于生、对于活、对于生活的意义,要让这一系列的发生都能有一个解释的角度。

5.明晰人的意义。何为人?这恐怕是几千来人类从未停止的追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这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的仁人志士,卢梭讲:“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应该怎么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他始终将处在他的地位上。”[8]人总要对得起“人”这个字,一撇一捺总要写得结构得体,本质在内,才算基本成型。

生命教育的展开无论怎样进行,在生活文化的视角下,这五大意义的明晰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教育偏离生命轨道的今天,从生活之中去寻求线索是一个很好的契合点,毕竟人们的每一天每一秒都是受着生活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在时空的交汇中形成了属于生活本身的文化,人们将其称为生活文化,在生活文化之下来拷问生死、拷问生命进而以教育的名义行之,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四、小结

研究文化,尤其是生活文化,就是让处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生命都能读懂自己的生命密码,能找到自己生活的角度,让生活真正成为生命自身能够诠释的意义,让生命真正成为生活自身能够塑造的价值,以教育的名义入手,正是为了站在一个更加人文、更加生命、更加生活的视角来探寻生命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

[1](新加坡)慧汝.为了生命的尊严:有一种爱让我们不再陌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2]冯加渔.新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J].当代教育科学,2012,(21).

[3]肖川.“生命教育”能给我们带来什么[J].德育漫谈,2012,(5).

[4]许锡良.追寻教育的真谛——许锡良教育思考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6]潘跃玲,熊和平.生命教育的误区及其澄明[J].教育导刊,2012,(8).

[7]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6

人的一生,或许像是一场戏,待一切繁华喧嚣落尽,剩下都只有两块垂下相合的帷幕。

人的一生,或许也像一场梦,片段与片段的相连,岁月与岁月的交接,暮年回望,是否会有百年一瞬,道尽酸甜的感觉。

或许这些都没错,可能只有当生命终结的时候,闭上眼睛的那一刻,才会明白这一生,走对了没有。而自己的灵魂,有没有偏离当初的信仰。

也许就像米兰说的,“人永远无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即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无法在来生加以修正。”

可是,如果生命的初次就已经是生命的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答案我无从寻找,或许就像一件未成形雕塑,不知道要把它雕成什么样,只是一笔笔的刻着,最终可能抽象的无法理解,也可能会让人细细品味,这是一场连自己也无法知道结局的游戏。

面对未知,总是有许多的迷茫与彷徨。或许会寻找他人的足迹,时而驻守,以求更轻松地前行。而这样,往往会偏离自己生命的轨迹。我们都有一个行囊,刚开始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负担的只有自己本身的重量。这就是生命之轻。随着双腿渐行渐远,行囊也会越来越重,而我们也要变得越来越强壮,才能负担起肩上日见沉重的行囊,我们无法抛弃行囊中的任何来寻求生命之轻,因为我们将会为之付出承重的代价,轻于鸿毛,我们将会变成鸿毛。而重于泰山,则我们会变成背负泰山的巨人。

人,如果只为自己活着,那一切都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有些生命之轻,是我们不能承受的。

生命中生命中

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

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进入的,是否会懂得珍惜

记住的,遗忘了离开的,是否会想到挽留

生命中生命中

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断地有人思考

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进入的,是否就代表永恒

遗忘的,记住了离开的,是否就等于失去

然而生命中

看不见的往往留下的总是遗憾

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只有逝去,才懂得挽留

篇7

嘿咻嘿咻……咦?这是什么呢?哈哈,这不是我小时候买的百变小樱的贴纸吗!记得以前小学的时候每到周末时就与同学去买大礼包,以前总以为这些很合算,现在才发现小时候的行为是多幼稚。

接着便翻出了零零散散一堆东西,但我的注意力却被那本被遗忘很久了的相册定格了。

封面还是那么崭新,只不过蓝色的封面上蒙上了一层雾,见证了它的成长。

第一张便是母亲背着幼小的我在爬山。母亲当时还很年轻,柳叶眉,大眼睛,樱桃嘴,肤若凝脂,无一不宣告着她的美丽。皙白的皮肤上流淌着几颗汗滴,纤细的双手稳稳地托着我,浅褐色的瞳显出别具一格的风韵美。浑身都洋溢着一种活力与欢乐。

当时是我累了吧,母亲便背了我好久,许多叔叔说让他们背,让母亲歇一会。母亲偏是执拗的不肯放手。母亲的背是温暖柔软的。

可是现在呢?每每站在厨房门口望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每每上学时回望着母亲朝向我的眼神;每每看着那双为我端上饭菜的毛糙的手。

何时母亲的背不再是那么柔软,反而萧条了呢?何时母亲的背不再是那么精神而是透出一种坚韧呢?何时母亲的眸子不再是那么闪烁了呢?

是不是因为我的不懂事,我的无理需求,我的任性才让您的背影益发消瘦了呢?

看着一张张相片,这是母亲为我梳头时的专注;这是母亲为我取得好成绩时的欣慰;这是母亲再为我学习担忧时的苦闷……

手中握着相册,春风拂去了泪水,只余两行泪痕。

篇8

说文学是精神产品,意味着它不完全来自被生活决定的自然意识。这种自然意识之外的东西,如果不来源于生活,那它的根据何在?也许,我们只能假设它来自于自身。也就是说,它们自己决定自己。在很多虚构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发现了一种摇摆。这个摇摆有时发生在禁锢禁梏与突围之间。在萨特《死无葬身之地》中,5名法国抵抗运动游击队员在一次战斗中失败被俘,经受残忍的酷刑折磨。于是摇摆发生这些游击队员身上卡里诺斯一方面对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到欣喜,“你再不负任何责任了,既没有责任,也没有禁令”、“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自认为有权休息。”另一方面,他又对敌人的容忍心怀报怨,“要是他们当时稍微逼我一下,出于惊慌,我会供出来的。他们什么也没有问我。”年仅十五岁的弗朗索瓦一方面拒绝着人们强加给他的东西,“我不是英雄,我这个人不是英雄!”一方而又抑制不住对尊严的渴望,“说到头来,我很乐意他们从我下手。”而游击队长若望曾是那样强烈地拒绝敌人的捕逮,“我会脱身。我必须脱身”但最后,他却说,“我为没有手铐而感到羞耻。”在这种动荡和飘摇中,这些面临选择的人经由自我禁梏之路完成了自身的突围,亦通过突围之路最后成就了对自我的禁梏。

很多时候,文学作品里的人物拥有着置身事外的飘逸,但同时他们又遭受着深陷其中的痛苦。史狄龙的《苏菲的抉择》中,苏菲历经含诟的痛苦,让她幸运地得到一个孩子摆脱悲惨命运的机会,而正是这一赢得生命的机会,又让她陷入无边的痛苦之中;在基斯洛夫斯基的《十诫》的“第二诫”中,多萝塔的丈夫在医院中濒临死亡,而她却正怀着另一名男人的骨肉,她必须马上做出选择。每个人都面临着道德选择,就连那个作为局外人的医生也不例外。因而,当多萝塔看着医生的眼睛,对他说,“尽管您不愿意就我爱人的情况给出结论。可我不相信,您会心安理得,因为您已经对我的孩子的命运做了判决。”医生的局外身份立遭褫夺,被置于两难的境地,他丧失了不选择的权力,即使不选择照样也构成了一种选择。而在本哈德・施林的《朗读者》中,汉娜和法官不断地进行着角色的互换。面对被审判的汉娜,法官有着高高在上的超脱,而面对汉娜的拷问,法官却成了自己良心的被告。在这不断的角色互换中,飘逸和痛苦得到了双重的确定。

尼采所谓的“永恒回归”在虚构的文学作品中亦不乏显示,绝望永远出现在前方,而诗意也永远出现在前方,有的时候,它们是一种交替的轮回。在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樱桃的滋味》中,中年男子巴迪为寻找一个能在他死后替他掩埋的好心人,开车在德黑兰郊外转悠时,山路的意象很具有隐喻意味,那山路一次又一次不断盘旋着出现在我们眼前,或许人生就是这样漫长而痛苦,但正因为其漫长,就永远不是绝望的尽头。让阿巴斯觉得不该因此而放弃,即使一条路不通,还可以再有选择。老标本制作师苍老的声音将巴迪引上另一条路,巴迪说:“我不认识这条路。”老人说:“可是我知道这条路,它更长,更美好,也更漂亮。”从而,在巴迪听来,老人的话语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你感到绝望是吗?你不想再看看黎明时分金灿灿的太阳吗?你看到过月亮吗?你不想再看看星星吗?你想闭上自己的眼睛吗?……你不想再喝点儿泉水吗?你不想再尝尝樱桃的滋味吗?”有意味的是,巴迪把自己的坟墓挖在一棵樱桃树下。最后,巴迪安静地躺在自己挖好的墓穴里,仰望天空,任由浓墨一样的夜色渐渐淹没自己,而与此同时,仿佛在天边又一次响起那个声音:“你是否想放弃樱桃的滋味呢?”绝望和诗意仿佛一对难兄难弟,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发生,相互发展。

在另一些文学作品中,解脱和担当也是一对难兄难弟。在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它们被表达为“轻”和“重”这样一对概念,于是“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这“轻”和“重”被刘小枫做了概念化的解释,在《沉重的肉身》一书中,这位学者给我们讲了一个 “十字路口上的赫拉克勒斯”的故事,仿佛它们有价值论意义上的高下之分。这样标签化的理解符合昆德拉的原意吗?在《玩笑》中,昆德拉说,“我在尘土飞扬的石板路上行走,感觉到空虚之轻沉重地压在我的生命之上。”《笑忘录》中,昆德拉又写道,“胃里这个空空的袋子正是由于缺乏重量而让人受不了。一个极端可以在任何时刻变为自己的反面,当轻到了自己的极端时,也成为轻的那种让人恐惧的重,达米娜知道自己不能多忍受她一秒钟。”由此看来,“轻”和“重”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也可说是循环论证的。对于这一点,卡尔维诺是正确的,他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说:“(米兰・昆德拉)告诉我们,我们在生活中因其轻快而选取、而珍重的一切,于须臾之间都要显示出其令人无法忍受的沉重的本来面目。”它们本来就不是对立的关系、辩证的关系,更不具相互否定的意义。如同爱人之间肉体的抚摸,它们彼此生成,彼此揭示,彼此召唤,最终彼此激活。

篇9

[关键词]生命教育 价值澄清理论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11-03

[作者简介]王婷,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讲师(重庆400067)

近年来,面对社会大量道德失范现象以及汹涌而至的各类传媒信息,高校频繁发生道德失范事件,甚至发生了自杀、投毒等恶性事件,暴露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严重缺失。作为“我”字当先的新一代大学生群体,传统以灌输为主的德育实效性越来越弱,以尊重学生自由选择和主体地位为核心的价值澄清理论给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大学生精神家园中意义世界的缺失

米兰・昆德拉在经典之作《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指出,人生的痛苦来源于人们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赖特・米尔斯在探讨“社会影像”中提到现代人处于失范状态的原因是因为在面临失控变化的同时自身生命意义的消解,以及在迷茫虚空中追求新身份的失落。创造性与不成熟性,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与对现代文明的批判,积极主动和厌世消极等相悖现象同时并存于青年文化之中。一方面是大学生对民主参与政治活动等缺乏热情,感叹大学人际关系淡漠;另一方面又发出“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青春我主宰”等彰显大学生追求自我、渴望寻求意义世界的呐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意义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割裂不仅是文本教材中道德知识和意义知识的理论断裂,而且也是道德教育与意义教育的过程断裂。让意义与生命“相遇”不能只靠外部力量的强加,也不能单靠科学实证的简单召唤,而应该在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去共鸣,才能摆脱单纯的适应与束缚,寻找到我们逐步失去了的精神家园。生命价值澄清理论除了在生命教育实践领域的实用价值以外,还对当前青年一代正确建构未来的理想目标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人生选择需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生命与意义的融合――生命教育升华的必然路径

(一)生命与意义融合的可能性:价值澄清的价值多元与民主

1.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孕育了价值澄清理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道德状况日趋衰落,价值道德观念混乱,传统的德育方法已不能适应这种社会变化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价值澄清理论孕育而生。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深化阶段,西方各种思潮以及价值观念从多渠道、多角度传入我国,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念也出现多元化倾向,尤其互联网时代西方国家的各类传媒对我国的渗透也更为便利和广泛。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通过收听收看国外电台与报纸了解国内时事性新闻的已达到17.1%,通过互联网访问《时代》、《华盛顿邮报》、牛津大学网页等,了解各类资讯信息的大学生已逾半数。当前西方国家利用先进便捷的信息传播手段,加大了对我国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使我国社会出现了价值观的多元化现象,这与价值澄清理论的兴起背景有极其相似之处。

2.“我的青春我做主”的“价值”与“澄清”

价值澄清理论中的“价值”指个人的兴趣、爱好、理想与追求,是个人选择和认可的某种观念或事物。“澄清”就是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以个人的、独特的方式对多种可能选择进行不断的选择,最后形成自己认可和接受的决定和行动。

价值澄清理论的独特之处,一方面在于强调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结合,并特别强调情感因素。只有经过受教育者深思熟虑接纳和自主选择的价值,才能形成自我价值,其关键因素是受教育者的自觉自愿、珍视与珍爱。重视认知、情感以及行动的融合,是价值澄清理论区别于其他德育理论的重要特点。另一方面,价值澄清理论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认为真正的价值必须是个人的自由选择而不是外部强制添加的结果。在涉及价值问题时,我们必须愿意给儿童以选择的自由。简单的说,任何强迫强制的选择根本就算不上是选择。例如,价值不可能由充满威胁或贿赂的选择发展而来。强调让学生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反映了现代德育理论和实践融汇贯通的时代趋势。

(二)生命与意义融合的必然性:从心开始的和谐社会构建

1.“心起点”的生命教育

在一个经济繁荣而精神颓废、道德沦丧的社会,生命教育需要“从心开始”,肩负拯救人心灵的重任,体现出伦理道德的取向。如果说预防自杀、防止恶意伤害等的生命教育核心是教会人们珍惜爱护生命、解决生命个体存活问题,那么伦理哲学层面取向的生命教育则着重探讨的是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么活着”等生命根基问题。台湾大学孙效智认为,只有对生命本源问题进行不断追问,才能有助于心灵摆脱面临功利时代、物质时代、纯技术时代的虚空和失衡,实现身心灵的均衡发展。因此,生命教育必须是一种追求完整人的全人教育,不论是人的生理属性还是心理属性都应该得到满足,是人的身心灵、知情意的全面、均衡的发展。

篇10

每天睡到日上三竿还是不愿起床,清醒地再打两小时的滚,把身体折磨得确实难受了,才起来开始没计划的一天。惨淡的日子会使时间变成煎熬人的工具,我情愿刷一个四十分钟的牙,洗把五十分钟的脸,再花一个小时心不在焉地解决掉一顿时至中午的早餐。

这个十一小长假真让人无法言说。小小的变化打乱了我详细的暑假计划,不知道怎么重新安排,我成了一个无助的小孩。外出旅游成了梦,和现在保持着一段不短的距离。上帝在把我的门关掉之前,连窗户也随手给密封了,害我喘不过气来。

我正在浪费青春年华。

看书——米兰·昆德拉那本那啃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看够耐撕,经不起我随便几下的折腾。玩游戏——还没开战就老期盼对手投降输一半。看新闻——那边大战卡扎菲,这边的台风在中国散步。听音乐——嘈杂的情歌在哪儿死去活来地唱着想象中的爱情,最后还是放倒了音响。敲键盘——和同学在宿舍都已经聊到没话题,在重复嚼烂的八卦/黄色完全就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写字——写什么?虚构一个假期的奇遇,还是在十字路口邂逅本不存在的她,然后再低调地忧伤一把?本来就闷烦的心情做尽了所有扼杀活力的事,十几度的低温彻底把我的青春冷藏起来了,只使我精神迷沌。时间要是能换钱,我会廉价地统统卖掉它,这整个假期。

我必须简单策划出一些激情来燃烧。

到溪边钓鱼像是在考验毅力,真钓到鱼又会把它放生,它们也需要自由,我不敢想象自己在没有自由——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嘛!去唉,还是算了——好久没有最高了,应该骨骼发育已到尾声,没机会了。玩玩桌球,发展兴趣,爱好广泛总是好的——问题是又不能成为爱沙利文,没劲。这都是不能赚钱又不能提升自身能力的乐趣,定会被爸妈阻止。生活的艰辛告诉他们什么叫现实,他们又迫不及待地强迫我幼小的心灵去了解,悲催啊!

那怎么办?就还这样子?不行不行,要出门,得出门,非出不可!出去打望一下美女养养眼也好,出去劳动/当义工也好。对,用大把时间换些等价物来;对,出去,出门,离开电脑桌,离开无意义的空想,至少,我该为自己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