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中的文化范文

时间:2024-04-30 18:0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考古学中的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考古学中的文化

篇1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现代文明发展的同时,传统文化愈发受到重视,并且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既帮助学生扎实掌握了古诗词,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笔者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了激发学习兴趣,陶冶品德情操的目标。本文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起点、在古诗词教学中寻找切入点,对此进行了实践探究。

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鲤鱼溪文化

一、探索与实践

怎样将古诗词教学与当地传统结合起来,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鲤鱼溪文化、民族图腾文化等精髓。笔者结合平常古诗词教学实践,进行了古诗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尝试。

1.特色公开课,融入传统文化

公开课是教师之间学习与交流的最佳机会,也是将当地传统文化向外宣传的难得时机。古诗词公开课授课过程中,不仅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还要和当地极具特色的本土文化相结合,有计划的开展古诗词观摩课。如教学古诗《江南》时结合鲤鱼文化,可以先创设情境,出示剪纸画――“年年有余”剪纸图腾,引入课题。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诗意。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感悟诗意。教学“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段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读课文,分析人鱼嬉戏的场景。师:看到采莲姑娘这么开心,鱼儿也来凑热闹做游戏和捉迷藏,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生:从“戏”字可以看出。师:小鱼儿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溜到北面,你觉得小鱼儿怎么样?生:鱼儿欢腾跳跃,争相追逐,很开心。这时可以播放周宁鲤鱼溪《人鱼同乐》的视频课件,师:我们的鲤鱼溪中的大小鲤鱼在悠然自得地游弋,闻人声而来,见人影而聚。请你说说你和鱼儿怎么相处?生:鱼儿见到我们就游过来摇头摆尾,我们用手轻摸鲤鱼,鱼儿不跑,鱼儿和人很亲。师:鲤鱼溪人与鱼同处一块儿,人鱼嬉戏,构成一幅美妙的人鱼同乐的和谐画面……。这样,课文就可以巧妙地结合浦源八百年来的护鱼文化来充实。从宋代开始,当地村民就已经形成规定,要保护家乡的鲤鱼,小学生对本土的护鱼风俗早已耳闻目染,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特色传统文化,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意,更能深入地理解古诗词中的精髓。

2.古诗词擂台赛,传承传统文化

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班级每年举行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古诗词擂台赛。首先,组织诗词朗诵会。内容都是小学生必需掌握的近百首唐宋诗词和一些简单的古文常识,有些是小学课本中学到过的,比如贺知章的《咏柳》,王维的《鹿柴》等。其次,开展古诗词知识竞赛活动,设计一些诗词文化常识、名家名作,以书面的形式让学生解答。再次,以擂台赛形式推进比赛。学生根据事先分组推荐代表参赛,由教师出题,内容为小学课内外古诗词,还包括周宁本土的《怡园诗集》《乐天室诗草》等一批优秀诗集。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背诵整首古诗,或整组背诵古诗词,不能重复,最后将这几轮成绩进行汇总,成绩高者胜出。通过这样的擂台比赛活动,学生不但更深入的了解课外古诗词知识,同时感受了当地传统特色文化的氛围。这样,使古诗词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好地弘扬了中华国粹,传承了本土文化。

3.诵读经典,同品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前人智慧结晶,反映着深沉历史文化。如今,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深,对本土文化的人文价值更不甚了解。因此结合古诗的经典诵读学习,会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本土文化所蕴涵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的时候,让学生思考:重阳节这天古人会做什么,而我们会做什么?通过交流,学生知道了重阳节古人有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而我们当地会吃芋头,吃糍粑,孝敬老人,组织老人登山比赛。古诗学习是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和平台,要让学生收集周宁本土传统节日古诗词,了解当地民俗,并在班级交流会上展示。例如,在一节展示课上,学生通过交流,他们了解到当地虽然水资源丰富,但绝不打井,因为浦源村地形像太极,形状酷似鱼,而郑氏祠堂形状为船,打井了无疑是船凿洞。除了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还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了解三月三驼灯节、清明祭祖,及独特鱼葬习俗等。引导和提示他们,用古诗词,来描摹眼前看到的情节,使得古诗词经典诵读和传统文化学习充分地结合在一起。

4.联通实践,弘扬传统文化

实践出真知,结合导游活动开展“我是鲤鱼溪小主人”综合实践活动。让班级的小导游在课余时间置身导游实践。让学生根据景点的文化,加工撰写导游词,将古诗词与传统文化结合,活跃孩子们的思维,拓宽孩子们的想象,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品格得到塑造。例如:小导游在给游客介绍雄伟壮观、气势非凡的石牌坊――“孝子坊”时,结合唐朝孟郊的《游子吟》的诗句,《游子吟》写的是母爱,百善孝为先,在浦源这里有现实生活中的孝行,儿子为母敷药割股疗伤的事迹,可谓孝感动天,为后世孝子之楷模。

二、收获与思考

多年的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收到一定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兴趣更高涨。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难度最大的部分,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古诗词距离孩子的生活比较遥远。当古诗词和传统文化结合之后,学生能够更透彻地理解古诗词中的含义,并且学习的负担减轻,学习的兴趣也提 高了。

2.学习气氛更浓郁。让每个教育墙都说话,在班级墙上教师设置了“传统文化区”和“古诗词学习区”,让墙壁潜移默化地发挥育人作用。当将传统文化引入到古诗词教学的工作过程中之后,课堂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发言,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是非常浓郁的。

篇2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高校;考古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264-02

高校考古教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热门学科。但目前考古学专业教学存在很多弊端,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改革高校考古教学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任。本文认为高校考古教学改革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形成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理论和方法三位一体的改革体系。

一、用“求是”的理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考古专业的首要目标就是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制度。21世纪中国高等院校培养考古人才的标准是懂得文物考古法规、多学科基础知识扎实、学术思想进步、具有娴熟的田野技术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人才。然而,当代考古学人才的培养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一方面高校内部考古学科的资源仍相对匮乏。“考古学本身是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但其研究理念和方法技术却具有文理交叉的性质,在对古代遗存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不但需要多种仪器设备,也需要具有多种知识背景的人员”[1]。如果高校过于看重招生数量和规模,依据招生盗颗渲醚Э谱试础⑷范ㄊψ时嘀疲或者简单地将考古学作为人文社会学科进行资源配置,就会严重地限制考古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另外,考古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甚合理,专业分割过细,知识结构单一,多学科融合层面相对薄弱。此外,在硕士研究生培养层面上,面临着本科非考古专业的人数较多、生源基础差的问题。很多考古专业本科生放弃了本专业的学习深造机会,改行从事其他专业的工作;大量的非本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却带着对考古学的误解步入考古专业攻读硕士学位。这些学生的考古学专业基础相对较差,在硕士阶段首先面临的就是考古学专业基础和专业实践的补课问题,更高层次研究能力的培养无疑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博士研究生由于种种因素限制,与研究课题相结合的田野工作难以开展,因而导致依托田野发掘和第一手资料开展的博士学位学术成果数量不多。要改变这一现状,关键是要实事求是,立足于人才培养现状深化改革。总的说来有两个原则:一是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与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成为向社会培养输出优秀人才,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二是必须尊重自身的发展规律。考古人才培养改革必须在保持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全面发展。总之,在考古学的人才培养方面要实事求是,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该怎样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学科内容都要从实际出发,不可人云亦云,照搬照抄。

二、根据运动理论促进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要依托于人才培养目标,而人才培养目标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培养什么样的考古学人才不同的历史时期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学科建设也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用运动的原理改革学科建设才是正确的方向。

首先,用运动的观点构建史前史。史前史占据人类历史的很大一部分,不能忽视,特别是人类、农业和文明三大起源问题。将这些考古学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及时补充到学科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他们从世界历史体系角度来审视中国古史,弥补了文献古史的不足和局限。

其次,用运动的原理建设考古学学科体系。“考古学的研究打破了中原中心论的错误与偏执,将中原之外的灿烂文化揭示出来。这一方面的内容在学科体系构建时需要重点关注,比如商时期的四川盆地出现了不低于中原文明的三星堆文明,北方草原也有极富游牧文化特色的青铜文明。通过与文献的对比,有助于学生摒除中原文化优于其他地区文化的错误史观,对于学生树立以考古学学科新知识体系为基础的正确历史观有重要作用”[2]。

再次,用运动的原理丰富历史学学科资料。教学中要适当增加史料比例,将不同历史时期的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讲授,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辨析、解读,将历史文化的背景与考古资料对照分析,增强学生的证据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比如,礼制在中国古代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政治、思想和民俗上都有诸多表现,文献记载相当普遍,而其物化表现形式也在考古资料中大量存在,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应将这些内容突出。

第四,地方史的研究往往是地方院校历史专业的重要内容。我院考古专业根据考古新发现及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红山文化等特色考古学文化内容,使学科建设随着考古发现不断推进。这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认识,并有助于学生地方文化情结和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形成。

总之,考古教学很多领域都有扩展的空间,考古学的学科建设要与时俱进,教学改革也应永远处于运动中。

三、根据实践理论更新教学理念

考古实践既是培养考古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考古教学改革一定要遵循实践的原则。

首先,考古学是文理交叉学科,实践环节在其中居于重要地位,因此考古学专业应该加大考古学专业研究生实践的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目前,学界以及教育界己经认识考古实践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比如,开创了田野学校这一培养考古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新途径,期望能从根本上解决课堂讲授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其次,考古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国家各项事业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研究生阶段的田野实践应被纳入考古学科研究生专业的培养计划中,以便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达到高校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之培养目标。

再次,考古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其发展既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受到历史、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又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田野调查虽然也受以上因素制约,但仍然不可或缺。同时,田野实践在我国考古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根据当前对考古学人才的要求:即着重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我们认为田野实践的开展和推行对我国高等院校考古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落实科研、理论、实验交叉融合的保障。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在注重考古学专业研究生基础训练的同时,应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学术创新能力”[3]。在教学改革中,除了要强调进行考古学的基础训练,即要求研究生熟练掌握国内外考古领域的基本理念、调查方法和资料分析方法,同时更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进行学术创新的能力。

四、用发展的观点促进教学方法改革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古代的遗迹和遗物,考古专业的学生需要熟悉各时期遗迹、遗物的特征和演变规律,因此教学中直观的内容占有较大比例。而传统的考古教学一般是课堂灌输,缺少考古调查、发掘和遗物等直观、动态化演示,因此,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审视课堂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大量r活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研讨兴趣,因为考古学本身就是直观的、动态的,学生学习方法也在不断在调整变化中,所以考古教学方法也要不断变化。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技术在考古学教学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在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法的高效、规范、声像结合,大大优化了考古学教学,并被学生所接受。在考古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将复杂事物简单化,将微观事物宏观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另外,通过多媒体教学,又可以节省时间,来进行其他的课堂教学,如组织和本节课相关的课堂讨论、学生主题发言、读书报告会等辅教学活动”[4]。更重要的是它能使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开拓学生学术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轻松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这就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采用多媒体技术外,还要综合分析各个门类考古的学科特点,用“发展”的理论调整教学方法。因为考古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它和历史学、古文字学、语言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植物学、动物学、体质人类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各个门类相关的考古学信息,培养专业性强、学识精深的各门类考古学人才。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而调整。

总之,高校考古教学改革要立足于时代需要,实事求是,要不断完善学科建设,遵循考古学的实践性原则,不断改革创新,更新教学方法。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导高校考古教学改革,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也必将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国河.关于考古学人才培养的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137―138.

〔2〕彭长林.历史专业考古学教学改革探讨[J].凯里学院学报,2015,(01):164.

篇3

关键词: 实证主义 功能主义 过程主义 象征考古学 结构考古学

可以说,考古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带着重建中国上古信史的使命传入中国的,而且在其学科定位方面也从来没有人将其视为独立于历史学之外的学科。王国维提出研究历史的"二重证据法";傅斯年将史料分为两类,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即实物遗存和史书文献。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并在美国接受西方考古学教育的李济,他的毕生心愿也是希望通过对夏商城址的发掘重建中国上古史。所以可以看出,在中国,考古学从来就被视为历史学的一部分;似乎对于中国历史学和考古学界的研究者来讲这样的划分是妥善恰当和毋庸置疑的。

将过程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所倡导的一些理论和基本方法分别运用于我国考古学对于历史时期考古、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这是根据不同流派的理论和不同时期考古研究的特点得出的观点。而最重要隐性根据则是以时间为轴,人类和环境相互之间此消彼长的影响。因为环境条件并非简单地单方面对人群起作用,事实上,环境是文化和自然的动力组合部分,它们持续的被人类的干预所改造。

一、新考古学的相关理论引入

新考古学又被称为过程考古学,这里的过程和动力机制同义,意思是其主要宗旨是研究历史演变的动力或原因,将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究看做是考古学最高目标。[1]过程考古学秉持的两大主义是功能主义和过程主义。此外,实证主义也是新考古学的一大特点。

(一)、实证主义与旧石器时代考古

众所周知,因为距今年代相对较远,所以旧石器时代保留至今的遗存很少。此外,由于在旧石器时代,尚处于人类的"蒙昧"时期,即使现在运用科技可以较为准确的得知当时人类的脑容量等数据,但是,那时人类的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到底发育到什么层次,现在的研究还无法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在目前看来,对于旧石器时代的研究国际上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就是对于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考古研究;直接从考古材料入手,通过今天能够看到的遗存,来尽可能的还原和模拟古代人类的生活;第二,就是对世界上一些社会结构较为简单、发展速度较慢,没有经过工业化和依然保存传统的人群和民族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今天这些人群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来和旧石器时代相关人类遗存进行比对和分析,希望以此来破解古人类的生存密码。这也是新考古学中运用实证主义的研究目的。我国研究者一般都采用第一种方法,对于第二种方法是不大相信的,而将其归类为民族学材料。事实上,这其实自己关上了一扇可以眺望远古的窗户,实际上,也将实证主义拒之门外。一个存在的现象是在西方考古学、民族学和人类学这三门学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并相互促进的,而在我国却人为的割裂了。

(二)、"功能主义"与"过程主义"对新石器时代考古

随着越来越多的考古学家慢慢意识到,文化-历史考古学难以胜任了解史前文化如何运转和演变的工作,于是他们采取新的方法,对人类行为系统进行人类学和社会学调查来研究史前史。这些途径从性质上一般被称为功能论和过程论。传统上,文化-历史考古学从外部解释变迁,将其归因于传播和迁移。功能和过程研究试图从内部来了解社会和文化系统,以决定这些系统的不同部分是如何关联,以及这些部分彼此之间是如何互动的。[2]

用简单的词语解释"功能主义"和"过程主义"的话,那么可以将功能主义简单的理解为"文化系统",将过程主义理解为"动力机制"。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功能主义其实搭建了一座社会运转系统的模型,而过程主义则提供了供这个系统良性运转的动力。如果将文化系统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话,功能主义构建其所需的各个子系统,然后将所有的子系统联系在一起,合并为为一个整体;而过程主义则为这个有机体添加动力元素,让这个有机体具有活力并健康运转。毫无疑问,越是运用于复杂的社会,功能主义和过程主义的价值越大。格拉厄姆・克拉克在他的Reckitt讲稿中展示了其完善后的社会生态系统图示,他提供的思路对于研究过去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依然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二、后过程考古学相关流派观点的借用

以剑桥大学为代表的一批考古学家开始从人类文化的象征性和人的意识形态和认知角度来研究考古材料,关注人的能动性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他们认为,人类文化并非一种只对环境起作用的适应系统,人类思想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同样重要。人类的物质文化是由人类的思想所积极操纵,物质现象不止是对生存环境和社会结构的被动反映,而是特殊策略的一部分。[3]

后过程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关注社会和个人的意识形态对社会演变所起的作用,关注文化现象所蕴含的"思维"和"价值"。

(一)、象征考古学与新石器时代考古

象征考古学希望了解器物中那些和功能无关的纹饰和设计在那些方面反映了人们当时的宇宙观,贵族如何应用奢饰品的象征性来操纵社会信仰和运用他们的权力。

象征考古学的价值在于提醒人们通过对器物本身的研究来探讨其背后的意义。象征考古学对我国新时期晚期文明孕育和初现阶段社会研究的将会有非常大的助益。我国新时代时代晚期,各个地区相继初现了一些社会发展程度很高的文化。比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凌家滩文化、中原龙山文化等。这些文化表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玉器作为"国之重器"的存在。那么研究这些考古文化中出土的玉器,主要探讨的应该是这些玉器背后体现的社会意志和精神,而不仅是质地或是工艺。[4]

(二)、结构考古学与新石器时代考古

结构考古学试图分析考古材料之间在结构上的关系,解读背后蕴涵的规则。结构考古学认为,许多信息并不反映在个别器物的特征上,而是保存在一组器物和遗迹现象共生的结构关系上。[5]

对于器物组合的记录和研究,是考古学研究中的盲点之一,而恰恰有些器物组合所蕴含的信息往往是非常重要且是单个物体所无法承载和体现的,这更加凸显出器物组合的珍贵性和进行结构考古学的迫切性。尤其对于文字尚未出现而社会物质和精神方面发展层次却较高的前文明社会来讲,结构考古学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例如小到对岩画、刻画符号、动植物摆塑的分析,大到对聚落形态、墓葬制度的研究,都离不开在整体结构上的把握。

综上所述,由于中国文明史的悠久,以及史料丰富,中国历史时期的考古学研究较为细致和全面。所以西方考古学理论对于中国考古学的借鉴重点应该在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两个时期。因为在当时,文明尚未起源,国家尚未出现,不存在现在意义上的国家地域和版图。人类在整个世界中自由迁徙,文化也随之扩散和传播,后来随着人类智商的发育和技能的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技术足以支撑社会的建立,一切才步入正轨,并未文明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所以,旧石器时代和新时期时代的考古想要研究过去的人类如何生活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那么便需要借鉴和整合国际上相关研究,才能扩展研究的思路,加快研究的速度,这也是引进西方考古学理论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陈淳,《文明与早期国家探源-中外理论、方法与研究之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61页。

[3](加拿大)布鲁斯・G・特里格著,陈淳译,《考古学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9页。

[2](美)蒂莫西・厄尔著,陈洪波、陈虹译,《酋邦的演化》,《南方文物》,2007年第4版。

篇4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考古学;文物保护

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极快,不仅在管理、教学、医学、生产等活动中有了广泛的应用,还涉足到考古学,成为了文物考古与文物保护领域中的一种常用探测、管理手段。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考古学的时间很早,可以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文物考古学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文物鉴别、文物保存、文物修复以及考古资料管理整理。下面对计算机技术在考古学、文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作详细论述。

一、计算机技术在考古资料管理中的应用

这里的考古资料又指文物信息,文物考古必须借助信息资料,如果信息资料缺少,考古依据也会随之丢失,最终导致考古无据可循。所以在文物考古中,行业人员除了要重视考古技术之外,还要重视考古资料。为了确保考古资料的管理质量,常常会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其中。国内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数据库,后通过管理数据库来管理考古资料。数据库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献情报检索系统

20世纪80年代,国内某省某考古研究院研发并建立了一套“考古文献情报检索系统”,这是国内最早建立的考古文献数据库。早期,该系统能够在考古资料管理模式下正常运行,为考古文献资料管理提供便利,但后来该系统受到了“中国学术期刊网”的冲击,到今天已经不再使用。

2、考古资料信息管理系统

考虑到人工管理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无法真正满足社会对考古资料信息的需求,所以国内某某省文物管理部门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专门用来管理考古资料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在后期发展中不断对该系统进行优化、完善,使其不仅能实现信息管理,还能进行报告编辑,为考古资料管理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条件。

3、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的出现时间为上世纪60年代,是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下的空间数据管理系统,能为考古学遗迹查找、探测提供帮助。国内历史博物馆对遗址进行考古时会应用到该系统,利用该系统具备的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来获取文物的空间信息,定位文物。

二、计算机技术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除了文献资料管理之外,考古研究与文物探测中也会应用到计算机技术。考古研究领域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类型学研究

类型学研究法是文物考古研究领域中的常用方法之一,原理是先将搜集得到的相关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纳,后结合归纳结果,对搜集到的各部分资料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类型学研究中,最终得到的分析结果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受研究人员经验丰富性影响,研究人员经验越丰富、研究水平越高,则得到的分析结果越可靠。要提及的是,由于这种研究方法多是由研究人员对资料进行分析,主观性强,所以分析得到的结果也具有片面性特点,可能会出现分析失误问题。如果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其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处理,可有效避免文献资料主观性分析,克服分析结果片面性难题。

2、不同单位间的排序和分期研究中的计算机技术

目前考古学的分期研究,往往是以一二组典型器物组合或几件典型器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中质变环节上的特征为标准,判断其他组合或器物与其相似程度的高低,或与其共存关系的有无,建立一个遗址、一个墓地或一个考古学文化的分期。由于考古学意义上的分期其时间跨度多则几百年,少则几十年,所以属于这种分期意义上的同属一期的遗存之间,亦存在着绝对年代的差别。当考古学研究的目的向研究一个考古学文化内部的结构发展时,就会发现属于同一分期之内的各遗存之间的相对关系,其排列的序列等问题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计算机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1、计算机断层摄影

计算机断层摄影主要有: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X一CT)、超声波计算机断层摄影(U-CT)及利用核磁共振的计算机断层摄影(NMR一CT)。由于CT技术的“透视”能力,使我们能对三维物体的内部结构进行精确描述,从而可以定量测定密度分布。

2、计算机辅助文物修复设计

传统的文物修复主要依靠手工操作,文物修复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物修复者的素质。面对巨大数量的需要修复和养护的文物,传统的手工作坊式技术、短缺的修复人才与我国文物事业的发展十分不相适应。引人现代科学技术,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是文物修复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3、有限元分析法

有限元分析法是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数值计算方法。其基本思想和方法是离散化,即化无限为有限,以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从物理上看,一个由无限个物质微元和结点构成的连续体,可以近似地用有限个在结构点处相互连结的单元所构成的组合体来代表。从而,可以把对连续体的分析变为对单个单元和它们的组合问题的分析。

四、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考古学与文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不仅可单独在考古文献资料管理中应用,还能与其他同类技术相结合,形成一种新技术在考古研究中加以应用,为考古学的发展以及文物保护事业的进度提供源动力。在本篇文章中,笔者重点探讨了计算机技术在考古文献管理、考古研究以及文物保护三项工作中的应用,强调了计算机技术对考古学的作用于影响,得出了相关结论,希望对同行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腾铭予.计算机与考古学─―计算机技术在中国考古学领域的应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03)

篇5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里的三维教学观,具体到英语学科就是要综合发展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素养。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就是在教学中多进行探究学习、任务型学习、合作学习。

《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英语语言教学要“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是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本课指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考古学家的工作语言进行理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形成自己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整的语言表达。

设计思路:

首先,整合文章,以考古学家为主线,通过对考古学家的工作情况的认识,对考古学家就周口店情况的讲解以及讲解过程中语言特点的分析,让学生站在考古学家的角度来全面、综合运用文章所学知识。

其次,以课文为依据综合训练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提高学生文化意识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再次,在阅读文本过程中进行问题探究性指导,任务型学习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最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在了解全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站在考古学家的角度对文章进行主题拓展,即以课文为本,同时又融入学生的个人认识,完成有关周口店的半创作型报告。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中心是考古学,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设计的。里面涉及到了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及细节性的描写,而阅读部分集中在通过考古学家对周口店文化遗址中物品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北京人的早期生活,从而帮助学生增长考古学知识。同时通过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测,形成对早期人类生活的形象理解。通过阅读使学生理解和使用本单元基础词汇及句式结构,并通过对文中语言的分析,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更好的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为他们理解古代文明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考古的知识了解不是太多,而且里面涉及到一些专业术语,所以本单元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考古相关的一些东西又使学生们感到好奇,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尽量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展开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考古学家的工作,并站在考古学家的位置上思考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

1. Knowledge aims:

Learn and master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about archaeology in this period.

学生理解并认识和考古学及考古学家相关的词汇,为课文阅读及最后输出打下基础;

2. Ability aims:

(1) Use reading strategies (prediction by pictures and titles) to read.

(2) Apply skimming, scanning skills to improve reading ability.

(3) Make a presentation to improve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y.

学生学会用阅读策略,如通过上下文推理判断、根据图片提示猜测主题,理解文章大意。

在阅读中熟练使用各种阅读技巧,如略读、找读,提高阅读能力。

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拓展训练,提高说的能力。

3. Emotional aims:

(1) Learn about general idea of archaeologists’ work and learn some knowledge of the Zhoukoudian Caves.

(2) Develop students’ moral quality to protect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s.

了解考古学家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在考古学家的帮助下熟悉周口店这一文化遗址所折射出的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了解考古学家工作及其发现的重要性并号召人们保护周口店。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以考古学家为主线,让学生了解考古学家所发现的周口店的一些具体物品,从而理解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

2.体会考古学家所用语言,分析、理解并使用考古学家的思维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及解释问题的方法,并熟练运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1:Warming up (1 min)

Get the students to enjoy some beautiful pictures to the music.

设计意图:以考古发现的文物的精美图片为引,激发学生对考古学的热情。

步骤2:Lead-in (3 mins)

(1) Get the students to know the definition of archeology and the archaeologists’ work.

Archaeology is a science that studies physical remains found in the ground and people often use scientific analysis to uncover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s.

What do archaeologists usually do? (find some clues from the sentence above)

excavate; collect; analyze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必要的考古词汇。

(2) Give the students some clues for reference and get to the topic of the reading :

Zhoukoudian caves

located in Beijing

famous for the skull

……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地开口去说英语,分享他们对周口店的了解。在进行口语表达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他们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好奇心。

步骤3:First-time reading (reading for general idea) ( 3 mins)(见图1)

(1) Go through the text quickly and find out who visited Zhoukoudian caves:

(2)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reading?

A. The farming and hunting of the earliest people.

B. The introduction of a group of English students to the Zhoukoudian caves.

C. The trade between the earliest people.

D.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life of the earliest people in the Zhoukoudian caves in China.

(3) What did the archaeologist show to the students?

a needle a necklace and…

It’s here that we found evidence of some of the earliest people.

(What does here refer to?) The cave.

设计意图:让学生迅速浏览全文,了解这篇文章的题材特点。通过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来回答以上问题,把握文章主要脉络。同时锻炼学生通过课文中图片的内容迅速捕捉课文信息的能力,以及通过上下文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步骤4:Second-time reading(reading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13 mins)

(1) Answer some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first part.

① How could they live here?

②How did they keep warm?

③What wild animals were there all that time ago?

Conclusion : the archaeologist explained the simple life of Peking man to students.

(2)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second part by answering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nd put some sentences in right order.

①What does the needle look like?

②How did they make clothes?

Arrange them in the right order:

a. removing the skin

b. rubbing salt onto the skin

c. removing the fat and meat from the skin

d. cutting up animals

e. cutting the skin and sewing the pieces together

答案:d a c b e

Conclusion: the archaeologist focused on the tools and clothes.

(3) Fill in the blanks and answering the question.

What’s the necklace made of ?

Some beads were made of animal ______ but some were made of ______ .

Why was the archaeologist sure that some beads were made of fish bones?

Conclusion : Archaeologist showed something related to the necklace to the students.

Final Conclusion: With the help of archaeologist, the students learned something about the simple life, the tools & clothes and necklace of the early people.(见图2)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二次阅读课文,完成上述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获得并理解文章的细节信息。通过对细节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在考古学家的帮助下形成对早期人类生活的初步认识,并对考古学家如何得知早期人类生活状况形成初步的认识。学生可以从文中找答案,并通过讨论文本概括大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成为课堂的主角。

步骤5 :Third-time reading: critical thinking (7 mins)

Can you find some phrases or sentences that the archaeologist used to explain things to the students.

We think it is reasonable to assume…

We have been excavating…

We have been finding…

Our evidence suggests…

It seems…

As the botanical analyses have shown us…

设计意图:第三次阅读文本,让学生体会考古学家语言,分析语篇中的一些重要句式结构。同时运用批判性思维,了解考古学家的工作及其科学性,也为下一部分的使用语言积累素材。在这一部分,学生进行分组阅读,相互探讨,体现出新课程“合作学习”理念。

步骤6 :Producing time (12 mins)

Make a presentation on “Cultural Heritage Day”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speaking skills an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hole text.(见图3)

设计意图: 通过组织学生分组对课文进行重组,以考古学家的口吻为六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的“中国遗产日”做有关周口店的口头报告,使学生在对周口店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性运用,即总体概况――详细介绍――个人看法,目的在于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又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侧重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在这一部分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整体评价。

步骤7 : Homework (1 min)

Peking Man site under great threat

The Peking Man site at Zhoukoudian is facing an unprecedented(前所未有的) threat from humans and natural disasters. Experts warned that it might be taken off the World Heritage Site list if no action was taken to protect it.

……

1. Fin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its current situation.

2. Write a poster to call on people to protect it.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完本节阅读后的扩展阅读,通过考古学家的讲解,学生已经了解到早期的人类生活及周口店的重要地位,但是目前周口店这一文化遗址受到了很多的外来威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课外阅读,同时号召人们要尊重考古学家的发现并保护文化遗址。

六、教学评价设计

篇6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处身于信息时 代中的考古工作者所面临和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考古学的未来发展中,计 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究竟会带来怎样的推动和变化?考古学的学科目标是通过对古代历史 信息的辨识、认知和分析、整合来复原古代社会。考古学科的这一特性和需求,也正是 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之一,因此我们相信,网络技术与考古学的紧密结合 ,将会对考古信息的认知和进一步的分析、整合提供强有力的工具,也势必将会对考古 学的研究方法、手段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本文就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进 行初步的讨论,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考古学的未来发展作出前景展望。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考古界目前对计算机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考古 领域最广泛的应用仍停留于对考古发掘资料的计算机输入和数据库管理等方面。经过近 十年的发展,考古资料信息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已经在考古文博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应 用,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因其自身也是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在考古工作中还有 待引入和普遍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将众多原本分散、孤立的计算机和其他相关的 外部设备通过网络互联,从而以最小的成本付出,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达到人们 对沟通信息、共享资源的目标要求。网络技术在考古工作领域的引入,其优势之一就在 于能够将较昂贵的各类外部设备,如高精度扫描仪、磁带备份机、彩色打印机、光盘刻 录机等通过网络进行共享,以充分拓展外部设备的应用范围。近年来,随着各类计算机 外部设备的发展,原本较昂贵的硬件设施在性能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其价格却在不断下 降,一些原本无条件普遍使用的设备也正在逐步普及,利用网络实现硬件资源共享的这 一基本目的随之也就不再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考古工作中的应 用,其最主要的意义是在于借助于网络架构模式,实现考古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共享、 传播以及信息的检索和交流。

1.考古信息的网络化管理

考古信息的有序、科学管理是考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后期研究的实际需求。在2 0世纪90年代初期对全国文博单位计算机应用状况的调查中,有半数以上的文博单位希 望能够将计算机应用于田野工作、资料检索与处理系统及藏品管理系统等方面,由此可 见,国内文博界已普遍认识到了传统信息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并迫切地需要一套现代 化、高效率的信息管理模式[1]。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数据库和多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 ,考古部门已能够研制开发出符合考古工作需要的专业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计算机 技术支撑下的新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针对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工作需要,充分利用 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可视化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将考古信息以图、文、声、像等多种 形式,按考古遗址、地层、单位等分门别类进行输入和归档、管理,并可按照研究者的 不同要求快速、准确地对资料进行检索、查询、统计和研究。因而,考古信息管理系统 的开发研制,在国内考古界已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

然而,随着计算机数据库信息管理技术在考古工作中应用的不断深入,普通的计算机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也日益凸显。最明显的不足是,目前应用于考古工作中的 数据库管理软件,其操作方式还大多停留于单机工作状态,这种方式已不能充分满足考 古发掘信息的科学有效管理和共享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考古信息在后期分析、归 纳和整合等应用方面的效率。这一问题目前已被考古工作者认识到,并着手进行了构架 于网络平台管理系统的开发[2]。

通常来说,一个考古部门的田野考古工作不可能长期固定于某一特定区域,因此,普 通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及时地补充和更新考古发掘的最新信息,即 使在具有便携式计算机等条件下,不具备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支持,也只能够做一些必 要的基本资料录入,而考古信息的最终归档工作,则只能待一个区域的考古发掘工作告 一阶段后,再进行后期的补充输入。这种情况无疑造成了考古资料信息归档工作的滞后 和资料输入工作的重复。网络技术在考古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出信息资源 共享的优势,使考古信息通过网络实现实时的远程输入、检索、归档和管理。借助构建 于网络技术平台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考古工作者通过对网络服务器中专业数据库的远 程访问,可以实现对考古信息的网络输入、检索和管理,并及时追加和补充考古发掘的 最新信息。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信息的输入和检索效率,考古工作者还可结合数据 库中同类遗迹、遗物的资料比照,对考古发掘工作中的各类考古遗迹作出对比分析,有 助于进一步提高田野考古发掘研究工作的主动性。

为了保证发掘资料检索、使用的有序和安全,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在网络管理系 统中设置不同的使用权限。如考古机构中的领队人员等,可以通过网络对已归档的各个 发掘区域的考古信息进行实时地全面检索和查询,并就已归档的资料加入批注,以有效 地实施对田野发掘工作的全面指导;发掘人员根据其不同的工作区域,拥有在特定模块 进行检索、输入的权限,以便将最新的发掘资料进行远程追加输入。这种方式,在保证 已归档考古信息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考古信息管理的同步、更新效率。

2.考古信息的网络化共享

网络技术应用于考古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考古信息的网络化共享。考古信息的 网络化共享,首先是在网络管理系统平台支持下的考古信息共享。构建于网络平台之中 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不仅为远程输入和管理考古信息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远程共享 考古信息提供了可能。以规范化为基础构建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其基本信息是可以实 现相互沟通的。假设在全国考古机构的信息化工作步入一定的阶段后,各级相关的考古 机构都拥有了既相对独立又可相互沟通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那么借助于网络技术平台 ,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考古信息的网络化共享。这种工作方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相关考古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可以借助这一考古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对考古发 掘与研究现状实现有效的实时监督和指导,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信息滞后所带来的种种弊 端;另一方面,考古工作者也可借助这一网络平台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已公布的考古发掘 和研究信息,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考古信息的交流。当然,由于考古发掘工作的自身 特点和考古信息的相关要求,这一层次的考古信息网络化共享应当严格限制于考古 专业人员,并且要遵循考古信息的相关规章制度,以保证考古信息的安全和有序。

实现考古信息网络化共享的另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借助于专业化的考古学信息网站 的考古信息来实现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目前在互联网上已经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考古学专业信息网站,这些专业网站在一定程度上为考古工作提供了 获取和共享考古信息的一个窗口。例如说,中国文物信息网(ccrnews.com.cn)是《 中国文物报》主办的网站,它借助于网络将最新的考古动态和信息进行,考古工作 者只须登录该网站就可及时了解到这些信息。此外,一些专业网站还将已发表的考古专 题研究资料输入数据库并联入网络,为学者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资料信息。

3.考古信息的网络化传播和

借助于网络而实现的考古信息的传播与,其优势首先在于其“无时差”性。通过 网络平台,最新的考古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实现在网络上的和传播;其次,考古 信息的网络化传播与,除了在初始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费用外,后期几乎 不需再有什么费用的投入,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较,显然是具有“低成本”的优势, 这一特性也就为考古信息的网络传播与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第三,就是考古信息的 “可及性”。借助于网络所实现的考古信息的传播与,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只要是有条件接触网络的地方,就可以及时地通过网络了解和掌握考古发掘和研究工 作的最新信息。这一优势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研究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研究过 程中资料收集工作的困难局面;第四,就是由于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考古信息的网络 化传播和具有“信息的多样性和交互性”这一显著的特点。传统方式的考古信息的 传播和,囿于传播载体的局限,往往只能以文字、图像或者绘图等几种方式来传达 考古信息,而信息技术所具备的优势,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类别,比如说在线视频 信息等,而且还可以提供诸如三维虚拟遗址地层图、虚拟现实等交互式的信息传播方式 ,为研究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资料。如上所述,考古信息的网络化传播与 ,由于其所具有的这些显著的特点和优势,使考古信息的网络化传播和具有着传统 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考古信息网络化传播和的形式,目前主要有考古专业网站的信息,专业电子 期刊的信息以及专业网上论坛等多种方式。借助于考古专业网站所实现的考古信息 ,可为研究者提供丰富和详实的专业信息;专业电子期刊,也是及时传播考古信息 的重要途径之一。专业电子期刊,是在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学术期刊基础上,借助于网络 实现的一种形式,它具有着较好的时效性和信息类别的灵活性,是对传统印刷型期 刊功能的拓展,其主要类别可分为在线WEB阅读和邮件订阅发送以及电子文档下载等多 种方式。电子期刊与传统纸媒体杂志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和优势,从出版速度上看 ,即使出版速度最快的传统杂志也无法与网络电子刊物的即时性相比。据统计,世界各 地见于著录的重要考古学期刊有950多种,出版者包括学术出版社、大学出版社、科研 机构或学术团体以及独立的出版者等几个类别,其中20%拥有自己的网站[3]。这些电子 专业期刊的出现,为考古信息的传播和提供了重要的途径。考古信息网络的第 三种形式,就是专业网上论坛,这主要包括以公告板(BBS)等形式的田野考古动态 、学术会议、热点学术问题的讨论等内容,这种方式因主要为研究者自发性地活动,是上面所述两种主要类别的补充。

4.考古信息的网络检索和实时交流

借助于网络技术所实现的考古专业信息的检索,是对传统信息检索手段的全面革新。 考古信息的网络检索,彻底地摆脱了时空的限制,使专业信息的检索工作易如反掌。而 且,随着网络考古专业信息的日益丰富,相信未来的信息检索工作将会主要依赖于网络 技术进行。

专业考古信息的网络检索主要是指考古及其相关信息网络数据库检索[4]。正如上文所 谈到,如果未来的考古信息处理系统能够通过网络实现互联的话,借助于这样一个庞大 的考古专业信息的网络检索数据库进行考古专业信息的检索,将会为考古学的未来发展 提供现代化的信息工具。目前从技术层面而言,实现这一目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 要建立这样一个全国性质的庞大的考古专业信息网络数据库,最主要的难度在于要建立 一整套规范、科学、统一、安全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 此外,目前在网络中还存在着不可计数的专题性考古信息网络数据库,这些提供网络检 索的专题性质的考古数据库,为我们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研究工具。

除了本学科信息的网络检索工作外,借助于网络平台,我们还可以实现对相关自然科 学信息的网络检索。比如说,借助于网络平台,我们可以对考古发掘工地的GIS地理信 息和早期航片进行检索,对于我们制订田野考古工作的实施计划有着一定的帮助。

此外,各种数字化的考古资料层出不穷,如《史记》、《汉书》等古代文献已经出现 了电子版本,一些专业网站提供了在线式的文献检索服务,为查询、检索古籍提供了高 效地现代化手段。我们还可以通过考古机构的专业网站及时地获取国内外相关考古信息 。

目前而言,大部分网络用户使用的接入方式还是拨号上网,这种方式由于速率较低, 在未来将会逐步为ADSL、光纤接入等宽带网络接入方式所取代。在现有接入方式的限制 下,考古信息的实时交流还仅限于诸如网络虚拟论坛,网络实时文字信息交流等简单的 方式,而需要更大带宽支持的视频实时交流等方式在现有的条件下还不能发挥出其应有 的作用。随着宽带网络的日益普及,通过视频播放、网络虚拟论坛等方式实现的考古信 息的网络实时交流,可以预见将会是未来考古网络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考古学未来发展的前景展望

考古学的学科目的,归根到底是通过对古代遗迹、遗物的发掘,来获取各类蕴含的历 史信息,以最终复原古代社会,探究古代社会发展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考古学的学 科目的也可视作是对古代历史信息的辨识、认知,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整合来复 原古代社会。考古学科的这一特性和需求,也正是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之 一。网络技术与考古学的紧密结合,将会为考古信息的认知和进一步的整合、分析提供 强有力的工具,带给考古学以新的研究方法、手段,也将会对考古学的未来发展产生深 远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技术于考古学中的应用,从表层来说,是为考古学增添了一对信息时代飞 翔的翅膀;而从深层次来说,将会对信息时代考古工作的结构重组起到有力地推动和促 进。正如上文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之应用于考古工作,不仅有助于我们进行考古信息 的网络化管理、共享,而且还为考古信息的传播、以及网络检索和实时的交流提供 了有力的工具,这些不同层次的应用,都将会对考古学的未来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而 在未来的发展中,最为令人振奋的当为构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统一规范的国家考古 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以及它所带来的考古工作模式的重组和进一步完善。

构架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考古信息管理模式,为考古学基础信息的整合和后期研究提 供坚实的基础,将会对考古学的既有工作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条 件的日渐成熟,将有可能构架出一个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运作平台的、覆盖全国范围的 考古信息管理系统,这种管理系统相信不仅为考古工作的宏观管理提供一个有效地管理 方式,而且也为考古研究者后期资料的整合与研究提供一个利器。例如,借助于现代的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我们不仅可以将考古发掘信息进行科学、规范地管理,而且还可以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的信息管理、共享和交流。相信随着全国范围内统一、规范的考 古信息管理模式的构建完成,考古工作的每一个工作步骤,从初期踏勘、田野发掘到后 期的资料整理都可以在此管理模式中进行运作,考古工作的网络化宏观管理将会得以实 现。

当然,限于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本文只是对网络技术应用于考古学所做的初 步设想。我们相信,随着未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和在考古工作中应用的不断深 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会在考古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科威,于冰,童波.全国文博系统计算机应用状况调查.东南文化,1991,(3、4) :253.

[2]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资料的信息化处理与<田野考古2000>.考古,2000 ,(6):88~95.

篇7

神秘的三星堆文化,从1929年揭开冰山一角,接下来70多年岁月有断裂的考古历程。这个发现时间仅次于百年殷墟的遗址,从另一个角度见证了中国当代考古的脉络。在滋养着它的四川广汉市,三星堆早已超越了考古学的范畴。这个声名显赫的大遗址,与生活在其中的近万名农民、考古队员、民间研究者以及博物馆的发展一起,共同勾勒出一个丰富的地方生态。

金杖出土・古国现身

1986年,三星堆在沉睡数千年之后,成为“一醒惊世人”的世界级考古发现。

回想起20年前的发掘,不能不说是个大幸运,但琢磨起来,又是对当地考古人期盼已久的一次回应。成都以北40公里的广汉三星堆,被证实是从新石器晚期到夏商时期的古蜀王国核心。此前河南偃师二里头作为4000多年前的中国最早都城遗址,被当作中国文明的源头。

“一点黄色的物体从黑色灰渣暗淡的颜色中‘跳出’,再用竹签和毛刷清理下去,一条金色的鱼纹清晰显露了出来……”这是1986年的7月30日,一号祭祀坑发掘的第10天。

凌晨2点30分,炽热的7月末川西平原,31岁的四川省考古所研究人员陈显丹往下挑,又看到了鸟的图案,很快,一条雕刻着纹饰、弯弯曲曲的黄金制品露面了,“这恐怕是古蜀王的金腰带吧?”

后半夜的三星堆田间安静异常,当时围观的好奇农民已经在上半夜散去。33岁的陈德安是这次发掘工作的领队,被值班的副领队陈显丹叫醒后,两人迅速做出决定:所有正在参加发掘的人都不能离开现场;四川大学来此实习的大学生张文彦,赶紧骑自行车去广汉县城向当地政府报告;陈德安连夜赶去成都向单位汇报。

5点多钟,天刚刚亮,36个武警被广汉县委书记派到现场。夏天早起的村民们又聚集过来。陈显丹这才对众人宣布:有重大发现,金腰带出现了!待到物品完全出土,人们发现,这不是一个腰带,而是1米多长的一个金权杖。

金杖上的人物刻像为圆脸,嘴呈微笑之形,头戴“玉冠”,是一个身份极为特殊的人物。与头像共刻在金杖上的鱼、鹰图案,组成一幅典型的“象形文字”,它极有可能表达的是带有王者之气的人。“在古蜀世系表中所记的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蜀王中,哪一位蜀王与此有关呢?”――那就是“鱼凫氏”。陈显丹说,“我们把金杖上刻的图案从左至右读下去,正好是‘鱼凫王’三个字,也就是说该金杖的主人应是‘鱼凫王’”。

随后一号和二号祭祀坑的全面发掘,出土了青铜凸目大面像、金面罩、青铜神树等令人震惊的高度文明。三星堆遗址至少是古代蜀国的都城之一。

终于,1929年首次在月亮湾发现玉石器以来,一直迷雾重重的“三星堆遗址”因为1986年祭祀坑发掘,有了突破性进展,一下子使3000~5000年前的古蜀王国真真切切踩在脚底。在几无文字记载的上古蜀国,这一发现成了破译神话传说的“符码”。

1986年春天的发掘和一、二号祭祀坑的出现,建立了古蜀文化的序列,将过去几十年来破碎的发现,放进了一个系统。三星堆区域毫无疑问是祭祀区,那么1929年发现玉石器的月亮湾极有可能是宫殿区,沿鸭子河一带可能是手工作坊区,一些被老百姓叫做“梁子”的土埂,作为城墙勾勒出古时都城的轮廓。历年来的发掘出土文物,跨越时间涵盖了距今3000~4800年的这一阶段。在近2000年时间里,三星堆遗址没有间断过,古蜀文化一直在这个地方生长。三星堆商代遗址,将古蜀文明的时间猛然提前了一两千年。

发掘报告・“三星堆学”

1986年,祭祀坑出土的近2000件文物面世后,各级政府要求停办了遗址区内的砖厂,并在遗址北边修筑了三星堆防洪大堤。1988年1月,三星堆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也早已拨专款支持这里的考古发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四川省博物馆与四川大学历史系对三星堆遗址有过多次发掘。王家佑、冯汉骥等成为当时研究三星堆的专家。根据长期担任三星堆工作站站长的陈德安记载,20世纪80年代至今,四川省文管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广汉县等有过数次联合发掘。西城墙、南城墙等得到确认,2001年在燕家院子又发现了大量三星堆第4期的文化堆积。2005年,在新关山考古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台基。“三星堆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在近20年里,成为公认的长江上游的文明中心。这几年因为三峡库区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考古学家据此提出了“楠木园文化”、“玉溪文化”、“哨棚嘴文化”等考古学文化命名,初步构建起三峡库区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三星堆文明也从另一个层面隐约得到了旁证,长江流域的文明起源丝毫不逊于黄河流域。

但是记者采访时发现,在20年考古中,三星堆遗址声名显赫,却少见系统的学术著作。80年代参与重要发掘的考古人员,有的很快从政,离开了一线考古;有的虽然现场发掘十几年,却几乎没有发掘报告。1986年两大祭祀坑发现,发掘报告拖到1999年才出版。一些专家焦急地感慨:“本来这样一个大遗址,是很多考古人一辈子守白了头也碰不到的。三星堆如此重要的考古价值,却没有出现一个相应的考古大家。”上世纪50年代,30岁出头的石兴邦主持了半坡氏族考古,他撰写的发掘报告成为考古学经典,自己也成为考古大家。可是充满神秘与探究价值的三星堆,却很难找到一线的考古学者,对之进行系统的叙述。

三星堆博物馆名誉馆长肖先进提到,一个考古大家,要有现场参与发掘的经验,这种现场工作需要多年连续性,再加上统领全局的水平,“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对他从事的工作有感情”。

如今四川省考古研究所的三星堆工作站刚刚换了站长,新旧站长都不愿意接受采访。沉默背后的现实是,三星堆近20年组织了十几次发掘,却没有系统的文字报告。国家文物局一度暂停三星堆的发掘,现任站长目前最大的压力是,“要赶在明年底,把综合性的发掘报告交上去”。

在2006年7月召开的“纪念三星堆祭祀坑发现20周年暨史前遗址博物馆国际学会研讨会”上,三星堆博物馆成立了一个三星堆研究院,有学者呼吁建立“三星堆学”。肖先进兼任研究院的院长,他的想法是,把以前零散研究三星堆的海内外学者组织起来,聘用为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再按照课题来系统研究。“人种问题、起源问题、与金沙遗址的关系等等,里边大有学问啊。”

文物卖点・遗址生存

“有游人参观后说,原来还以为三星堆是核反应堆呢。”

三星堆文化的名气虽大,但很多人不明白它的文化内涵,副馆长张耀辉提到,怎样给三星堆博物馆定位,成为最直接的问题。这种定位显然不是考古学范畴,对于当地政府来说,让普通公众接触神秘的三星堆,是一件涉及建立博物馆、发展旅游和保护文物的复杂工程。如何让悬谜的三星堆文明成为一个卖点?怎样做到既“卖得好”,又保护了文物?

张耀辉说,他们一直在为三星堆的定位做比较研究。比如与兵马俑博物馆相比,秦始皇“名气大”,作为中国的始皇帝是一个常识,“外国人只要学中国历史,必然提到这一块”。兵马俑的文物非常集中,博物馆的大棚子直接建在发掘现场,背景知识也简单,游人一看就懂。

但是三星堆跨越几千年的上古文化,依旧迷雾重重,多数问题还在争论中。“我们在想,三星堆干脆围绕‘神’字做文章。”一是指神秘,三星堆文化的来源、时间上限、哪些人创造的,都还是谜。“神”还指古蜀王国的神权统治,张耀辉认为松散的部落林立的古蜀王国,正是靠神权统治意志,形成了王朝。现在教育部初步同意将三星堆文化列入中小学教材,“那公众就有更多的知识背景了”。

在肖先进看来,三星堆遗址有很好的优势,遗址面积仅次于郑州商城。郑州商城由于很多新城掩盖了旧城,不够完整。三星堆处在广汉郊区,遗址内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农业生活,完整性更好。而且它所表现的蜀国文化的地域特色,迥异于中原文化。

几千年的沧海桑田,并未给这片土地带来太大变化。12平方公里的遗址内,如今居住着9000多农民,其中有388户住在城墙上。城墙上的农民列入了重点搬迁户,但是这个巨大的工程,如今只开展了第一期,200户。由于生活在文物保护区域内,这里的农民不许建厂,没有大型基建,生活比周围村子要差。

大遗址内到底该不该有住户,住多少人才符合文物保护的标准?张耀辉说,全国都没有一个大遗址保护的理论模式,“你说12平方公里承载多少居民合适?这是个很难量化的问题”。肖先进和敖天照不主张把所有人口都迁出去:“遗址和当地老百姓分不开,这才是遗址的真实性,它是承载生命的。”张耀辉说,前两年的管理政策,使得遗址保护和农民之间有了不少矛盾,现在希望调动整个大遗址中的农民积极保护文物,让遗址遗迹展示促进旅游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也能提高。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06年第30期,作者为该刊记者,标题为本刊编者所拟)

国内外100多位专家学者前不久聚集四川广汉三星堆,对三星堆千古未解之谜进行探讨。

谁创造了三星堆青铜文化

三星堆的青铜器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对此,许多专家有不同的猜测,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认为青铜大立人、青铜面具等青铜器反映了三星堆古蜀国的,所以应该是三星堆人自己铸造的。也就是说,三星堆青铜文化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至于是否受到别的文化影响尚无定论。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江章华认为,从纹饰的整体风格来看,商文化的同类青铜器明显要细致规范得多,而三星堆系青铜容器的纹饰总的来说显粗犷。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容器应该是三星堆人在商式铜器的基础上,按照三星堆社会独有的及其在宗教活动中发挥的功能进行设计铸造的。

目前荆楚文化区域还没有考古发现这种文明中心,那么这个文明中心是否就在三星堆?这一观点仍需要通过考古发掘证实。

三星堆古蜀国

目前三星堆1986年发现的两个器物坑为“祭祀坑”的说法得到考古学界的普遍认同。多年在三星堆主持考古发掘工作的陈德安表示,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两批宗庙用器,包含各种祭祀礼器、祭器、祭品、神灵、图腾等,内容丰富,立体地再现古蜀国的宗教祭祀规模、祭祀场面和祭祀方式,是一幅完整、生动的宗教祭祀画卷。

专家通过对这些祭祀品的分析认为,三星堆古蜀国的祭祀方式可能是多样的,反映出复杂的信仰观念,并且已经具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神灵系统,形成了一个具有天神(太阳神)、地(社、山)和人鬼(王国的始祖神、先公先王、组成王国的各族群的祖先)的三层神灵结构。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张肖马认为,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最能代表与反映出古蜀王国时期的宗教观念,反映古蜀王国时期存在着对太阳、祖先、山、社等的崇拜。古蜀人的祭祀对象与他们的观念是一致的,有某一祭祀对象就存在某种。

而铜人面具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形象,可能代表了古蜀人的先公先王。

桂林博物馆的专家何英德提出,大量青铜人面具和人头像,确实反映了祖神在三星堆占有较重要位置。他认为这些面具和人头像,大概是安放在木柱上作为祭祀对象。按其大小、形态和发饰,可分为多种,即代表多代和多支祖神。

张肖马说,古蜀人也祭祀山神,使用的祭器主要是玉璋,另外还使用象牙的,玉璋上的“祭山图”是最好的注解。

“巴蜀图语”可能不是文字

在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中,考古专家在三星堆遗址没有发现可以辨识的文字,只发现了一些类似文字的神秘符号,这些符号同四川、重庆等地发现的符号一样,被称为“巴蜀图语”。一些专家认为,如果解开“巴蜀图语”之谜,将极大促进三星堆之谜的破解。

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孙华副院长认为,“巴蜀图语”在众多兵器上出现,绝非偶然。“巴蜀符号”应当是一种带有原始巫术色彩的吉祥符号。将这种符号铸于兵器之上,其用意大概是佑护使用者,给使用者以力量和勇气,激励其奋勇杀敌。

什邡市文管所的考古专家杨剑和刘明芬提出,万物有灵、人神互通的是三星堆文化的重要特色,三星堆宗教祭祀活动充满了“萨满教”色彩。在晚期巴蜀文化的图形符号中,面具纹、神树纹、眼形器纹、手形纹、心形纹、戈形纹等,仍然带有“萨满教”的原始巫术色彩,这些符号不能一个符号、一个图形地宣读,只有当这些图形符号构成一组特定的“巴蜀图语”时,它们才有意义,并且这种意义只有当事人才能解释。

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林向提出,巴蜀文化区具有与东周时期其他地区文化不同的标志性图像,如树、龙、鸟、虎,而其源头可推至古蜀文明时期的三星堆文化。他认为“树、龙、鸟、虎”等标志图像应该是巴蜀地区盛行的“巫文化”的物证。这一观点也印证了“巴蜀图语”与“巫文化”相结合的观点。

杨剑认为,从早期蜀文化的三星堆众多祭祀物品,到晚期巴蜀文化将这些具体物象改变为同样具有祭祀功能的抽象性图形符号,说明了巴蜀文化的衔接和继承关系。

篇8

现在,一般学者在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时候,仍把“城市、文字、金属器、礼制器物”四要素作为文明起源的必备条件,而忽视了中国文明起源之初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东西、即“最初”形成的民族崇拜观念与“传统”的民族崇拜观念之间的关系。陶寺大墓中发现的精美的彩绘蟠龙陶盘、彩绘壶和成套的通身施彩的木漆器等,不仅展示出“唐尧文化”与同期其他文化相比先进发达的一面,而且反映出唐尧时代古唐国独具特色的意识形态,即“龙”崇拜。

陶寺大墓出土的龙盘,一般为泥质褐陶,火候很低,或着黑陶衣,盘壁斜成平底,外壁饰隐浅绳纹,内壁磨光,以红彩或红、白彩绘出蟠龙图案。M3072∶6,敞口,斜折沿,通高8.8,口径37,底径15,沿宽1.8厘米。龙纹在盘的内壁和盘心作蟠曲状,头在外圈,身向内卷,尾在盘底中心。形象作蛇躯鳞身,方头,豆状圆目,张巨口,牙上下两排,长舌外伸,舌前部呈树叉状分支(56)。有的盘在龙颈部上下对称绘出鳍或鬣状物,与商代蟠龙的明显区别是无角、也无爪、有眼无睛、眼作豆状,不同于商代龙呈“臣”字形目。蟠曲形态也不同,商代蟠龙与蛇类自然盘曲状一样,是头在盘心,身向外卷,尾近盘沿;从整体形态上看,陶寺龙与商代以来的龙形象是一脉相承的,它代表的是以中原民族文化为根祖的“华夏龙”之形象。

1978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45号墓中发现了一幅蚌塑“青龙白虎图”,年代距今约6500年。青龙是以鳄鱼为原型的“蚌塑原龙”。当时新闻媒体称其为“中华第一龙”(57),其实这是不妥的。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在中原地区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或墓葬中,所发现的原始龙有“鳄型原龙”与“蛇型原龙”之分。西水坡45号墓发现的“蚌塑原龙”属“鳄型原龙”,陶寺遗址墓葬中出土的彩绘陶盘所绘的“蟠龙”属“蛇型原龙”。

从西水坡45号墓的“鳄型原龙”形体来看,这条“蚌塑原龙”整体形象接近鳄鱼,而又比普通鳄鱼原型增加了种种龙的神性;体长1.78米,身高0.67米,整个体形呈较长的S型或之字形,一波三折,体态比一般在地面匍伏爬行的鳄鱼明显要高得多,显示出身体脱离地面超越爬行状态;这条鳄型原龙的头部与一般鳄鱼不同的是,头高高的抬起,作昂首挺胸,瞠目有神之态,吻部像鳄鱼一样较长,颈部长而弯曲,头后面还有竖起的双角,或叫作两撮鬣毛,也与普通鳄鱼大相径庭;整个身长比例也大体接近鳄鱼而明显较高,有四肢,趾分五叉,似鳄鱼又比鳄鱼的爬行更接近直立;长尾巴也像鳄鱼,而尾端也作掌状分叉,又与一般鳄鱼有别(58)。这条“蚌塑原龙”与一只“蚌塑白虎”,一左一右出现在西水坡45号墓,它反映的是公元前40世纪中叶“四时天象图”中的“二分图”,即一年分成二十四节气的“春分与秋分”之天象图(59)。

而陶寺遗址中出土的彩陶盘所绘的蟠龙,实际上是以蛇为主要原型的原龙,适当吸收了鳄鱼等动物的某些特征:头部基本似龙,没有脖子,头与身直接衔接,眼睛又小又圆,口中吐长信,这些地方以蛇为原型;但吻很长,利齿成排,又有点像鳄鱼;口中吐出的信子很长,若麦穗麦芒的形状,则是想象的成份居多;龙身体也近似蛇而修长,蜷曲成环状;没有足,遍体鳞甲,对称成行,则有近似鳄鱼;头后的左右两边,如鱼鳍,尾部亦似鱼,分作两叉;蟠龙盘中间若有水纹或云纹,这里的龙有点像是潜龙,仿佛随时可以入水和升天。所以说,陶寺蛇型原龙是中华文明起源、国家起源的重要文化象征。

高炜、高天麟、张岱海等学者在研究陶寺彩绘蟠龙陶盘时指出:“陶盘本是盛器或可作水器,但从出土物来看,火候很低、且烧成后涂饰的彩绘极易剥落,故大约只是一种祭器而非实用器。彩绘其它纹样的壶、瓶、罐、盆等类祭器,某些中型墓也可使用,唯龙盘仅发现在几座部落显贵的大型墓中,每墓且只一件。这就证明龙盘的规格很高,蟠龙图象非同一般纹饰,似乎有其特殊的含义。它很可能是氏族、部落的标志,如同后来商周铜器上的族徽一样”(60)。彩绘陶龙盘在陶寺大型墓中的发现,说明陶寺龙山文化时期,这里有一个活跃于“尧都平阳”,以龙为族徽、陶唐为名号的部落。“陶唐氏”以龙为图腾。“龙”崇拜在中原地区始于陶唐氏以前。彩绘陶龙盘在少数大墓中的发现,也说明墓主人作为龙的传人,就是“龙子、龙孙”,延续中国四、五千年的“帝王”为“真龙天子”的观念崇拜,恐怕正源于此。

那么,陶寺文化中的龙崇拜与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鳄型原龙有没有传承关系呢?这在夏代开国以前,中原民族的大融合尚未真正形成,延续河南仰韶文化谱系的河南龙山文化是很难受到陶唐文化影响的。同时,作为积淀甚深、占中原文化主流的河南龙山文化,也很难渗透到陶唐文化中来。因为没有民族的大融合,就没有民族文化的大交流,没有民族文化的大交流,就没有民族文化的进步和新文化的产生。前面我们已经指出,从整体形态上看,陶寺龙和商代以来的龙形象是一脉相承的,它代表的是以中原民族文化为根祖的“华夏龙”之形象。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龙形象,蛇身鳄头,有鳞有角,四肢五爪,瞠目吐舌,体态弯曲,一波数折之状态,实际上就是“蛇型原龙”在吸收了“鳄型原龙”的亮点后所形成的形象,正是陶唐文化在华夏文明中的延续结果。

朱乃诚先生 认为,陶寺彩绘龙源自良渚文化。他说:“1988年,我提出陶寺文化的彩绘龙源自良渚文化的看法,那时主要是通过对良渚文化陶器(片)上的蛇形纹饰与陶寺文化彩绘陶盘上彩绘龙图案的对比分析等研究提出的”。他所说的蛇形纹饰陶片,是指1936年在浙江余杭良渚一带出土的一片绘有蛇形纹饰的陶片,该陶片上的蛇形纹较为形象,单躯蟠曲,尾在中心,向外蟠曲三周。他认为这是形态上较为原始的蛇形纹饰,其卷曲的特点与陶寺彩绘龙纹接近(61)。

前不久,朱先生又根据《考古》2001年第10期公布的,1997年浙江海盐县龙潭港良渚文化墓地中M12出土的,一件宽把陶杯(M12:32)腹部饰有彩绘龙图案,再次撰文论证。说:“陶寺彩绘龙源自良渚文化有了新证据”(62)。

朱先生的新证据到底是什么呢?海盐龙潭港M12:32宽把杯为夹细砂灰胎黑皮陶。形体较大,口部长径14厘米、连盖高14.7厘米。箕状口部,带盖,流较宽短,粗矮筒形腹略鼓,矮圈足,与流相对的环形把宽达11.7厘米。在腹部、流下和宽把上侧的三个部位以刻画的细线饰三组纹饰。朱先生所说的宽把杯腹部的纹饰,是围绕宽把展开的上下两条长身动物。其头部特征突出,尖牙利齿,双目圆睁,构图手法是把立置的双目与牙齿夸张地展示于同一平面;身体由简洁的线条和相间布列的小圆孔构成,围绕宽把杯腹部一周;尾部与头部相对,呈向上弯曲的半圆形,末端尖细。这即是朱先生认为的陶寺彩绘龙源自良渚文化的新证据。

其实,龙潭港M12:32宽把杯腹部的长身动物纹饰所表现的凶猛的首部、长身和弯尾与陶寺彩绘陶盘上所绘的龙形象有明显的区别,仅就首部而言,龙潭港M12:32宽把杯腹部的长身动物首部突出表现的是一对明晃晃的大眼睛和一副上下两排的尖牙。而陶寺龙盘所绘的龙形象是“方头,豆状圆目,有眼无睛,张巨口,牙上下两排,长舌外伸,舌前部呈树叉状分支。”它们之间,除了上下两排尖牙之外,几乎再无相似之处。

朱先生提出陶寺彩绘龙源自良渚文化的另一条理由,就是饰有长身动物纹饰的M12:32宽把杯,其年代略早与陶寺彩绘龙的年代,他把陶寺彩绘龙的年代定在距今4400~4300年之间,把M12:32宽把杯的年代定在良渚文化晚期偏早阶段,距今4600~4400年之间,其实,这并能说明什么问题。

考古学以往发现揭示的规律是:属同一文化谱系,年代上有早晚之分,年代早者可能影响到年代晚者;或者是两个文化区域相邻,发展水平高者可能影响到发展水平低者,具体表现为文化的渗透,即低水平者可能吸收高水平的文化因素。良渚文化与陶寺文化既不属于同一文化谱系,且两个文化区域又相距甚远,连最基本的条件都不具备,它们之间,何谈传承关系?!所以说,“陶唐氏”的“龙”崇拜是独立起源的,是未受到其它外来文化影响的,属土著原创宗教文化。

观察之六:陶寺遗址发现的“青铜器”与“陶文”

作为中华文明的肇始之都,陶寺城址似乎应发现中国最早的金属器和文字,但问题并不那么简单。1983年,在陶寺一座晚期墓中曾出土一件铃形铜器。器形不大,长6.3厘米,宽2.7厘米,高2.65厘米。经化学定量分析,含铜量占97.86%,铅1.54%,锌0.16%(63)。由于铸造工艺粗糙,器壁厚度不匀,还有气孔,是一件采用复合范铸造的成品。另据报道:在陶寺城址北墙Q1北侧,一新发现的陶寺文化晚期墓地,一座编号为M11的中小型竖穴土坑墓中,曾出土一件铜齿轮形器,经金相分析,铜齿轮形器属于砷青铜(64)。笔者断言:陶寺城址作为“帝尧之都”现未发现大型炼铜遗址或铜器铸造的手工业作坊,今后也不会发现大型炼铜遗址或铜器铸造的手工业作坊,因为这附近没有铜矿。

至于说,陶寺晚期墓葬中出土的这两件铜器是不是陶寺人所铸造,至少可以肯定“铜齿轮器”不是当地所造,应属外来品。因为“砷青铜”器的最早发现是在甘肃的四坝文化遗址中,例:甘肃民乐县东灰山四坝文化类型遗址出土的16件铜器,据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室,对其中15件铜器进行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金相组织鉴定,结果表明:除一件为铜、砷、锡三元合金制品外,其余均为铜、砷二元合金制品(65)。四坝文化的年代距今在3200~3800年之间(66)。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其金属成分是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是不含砷的。从陶寺“王墓”不见青铜礼器殉葬的情况来看,这说明唐尧时期,人们还没有掌握金属冶炼技术。陶寺晚期墓葬出土的那件“铃形铜器”,含铜量纯度之高,不符合青铜构成比例,也不是自然铜,其来源暂且存疑。

关于“唐尧”有无文字的问题,陶寺III区居住址H3403发现的一个残扁壶的腹壁上和平直背面有用毛笔朱书一个形似甲骨文“文”字的字符,和两个有争议的字符(1、;2、似“兀”的篆体)(67)。对于后者,罗琨先生将这两个字符隶定为“昜”,对“文”字无异议。认为扁壶朱书“昜文”,也即“明文”,推测陶寺陶文用这两个字和一个符号(画界)记述尧的功绩,以便帮助记忆,传诸后世(68)。何弩先生认为H3403扁壶平直背面两个朱书字符,上为土(),下为兀(似“兀”的篆体),将其隶定为“堯”的初字。笔者认真审视了H3403扁壶背面朱书的两个字符,联系陶寺城址气势恢宏,夯土城墙板块结构“壘土为垚”的实际情况,认为何弩先生的考证是有一定见地的。丁山先生释:“壘土为垚,垚者,高也。”(69)《说文》:“堯,高也”,段注云:“堯本为高,陶唐氏以为号。”垚的本意是指高大巍峨的城墙。“兀”,《说文》:“从垚在兀上,高远也”,段注曰:“高而上平也。”何弩说:“这是典型的黄土高塬地貌。而陶寺遗址恰恰坐落在塔尔山前向临汾盆地中心过渡的山前黄土塬上。”他认为:陶寺文化晚期“堯”字“兀”上只有一个土();到了殷墟甲骨文,“堯”字“兀”上多加了一个土();至汉代,“堯”字则在“兀”上发展成三个土(垚)。“堯”字的本意即为建立在黄土高塬(兀)上的高大夯土城墙(垚),代指建立在黄土高塬上的城(70)。“文堯”二字在H3403扁壶上的出现,是其唐尧后人对其的追念称谓,诸如甲骨刻辞或青铜金文中尊称其先王为“文武帝、文武丁、文考、文祖”一样。

有学者推测唐尧时期,文字有可能产生。从目前已公布的考古资料来看,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这种可能究竟能到什么程度,笔者认为:唐尧时期,象形字符正日趋成熟,会意字出现和使用也是事实。上面我们所列举的H3403扁壶背面朱书的两个字符,“”与似“兀”的篆体,“堯”字初字的出现,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早于陶寺文化近3000年的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在陶器上曾发现符号、图画及含有符号的组合图画计70多种。其中,除相当数量简单符号外,尚有鹿、网、阜、丘等六、七种符号与甲骨文相近(71)。陕西的半坡文化、山东的大汶口文化、余杭的良诸文化中都有陶文发现,不少文字与甲骨文无二。但最具代表性的是与“帝尧”同时期的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发现的陶片刻字,该陶片长4.6—7.7厘米,宽约3.2厘米,厚0.35厘米,现存文字计5行11字。右起第1行为3个字,其余4行每行均为2个字。这11个刻字,笔画相当流畅,个个独立成字,整体排列比较规则,刻写也有一定章法(72)。笔者在观察这块刻字陶片时,似觉该刻字近似行草,刻字者刻法相当娴熟,所书文字定是成熟文字无疑,但至今无人破译。如果该刻字陶片年代无问题的话,我们过去对史前时期不同阶段、不同文化区域内发现的不同字符,所作的体态估量都应该重新去考虑。《论语·泰伯》所云:“尧之为君……焕乎!其有文章”,似乎说得有些夸张,但唐尧时期,人们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需要的少量文字确已产生,虽远未达到殷商甲骨文成熟的高度,但的确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

那么,我们现在为什么尚未发现唐尧时代的其它文字类记述呢?对此,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当时所用的书写材料难以保存造成的。《尚书序》云:伏栖氏,“始画八卦,造书契”。“书契”即指文字:《释文》云:“书者,文字,契者,刻木而书其侧”。看来,唐尧时代的文章典籍的载体,多是刻写在木头上的。当然,也不排除使用其它材料,诸如树皮、兽皮、麻布之类作为文章典籍载体的可能性。但这些都是易腐易朽之物,故现在我们就很难发现当时的长篇文书了。用毛笔书写汉字,应始于仰韶文化时代,当人们知道用什么工具为陶器施彩描绘图案时,这最初的画笔已具有书写文字的功能了。难怪陶寺文化中发现的“文堯”二字是用毛笔朱书在扁壶的腹壁上,而不是用刀刻在扁壶的腹壁上。虽然这一发现还只是个案,但这个“个案”背后隐藏的事实,却说明距今四千二、三百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北方已经是文明凸现、群星灿烂,以象形文字为原生体的汉字体系业已孕育成熟,中华文明将由此以文字的形式开始记录自己的历史。

结束语

综上所述,陶寺城址完全可作为一个初期国家权力中心已经形成的标志。作为“都城”,这座“都城”的主人只能是“唐尧”。无论是从历史地望来看,还是从考古学提供的资料来看,山西襄汾陶寺遗存均符合“尧都平阳”的条件,故我们有理由认为:今山西临汾塔儿山(崇山)周围的汾、浍地带就是史籍所云的唐国封地。唐尧在此所留下的文化遗迹将昭示世人,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在此迈出第一步。

注释:

(1)陈淳:《聚落·居址与围墙·城址》《文物》1997年8期。

(2)卫斯:《关于“尧都平阳”历史地望的再探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1期。

(3)a《山西考古四十年·第二章·第四节·二、晋南地区·陶寺遗存介绍》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b高炜等:《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考古》1983年6期。

(4)何驽、严志斌、宋建忠:《襄汾陶寺城址发掘显现暴力色彩确认了陶寺早期小城、宫殿区、中期小城内墓地》《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31日第1版。

⑸、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祭祀区大型建筑基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7期。

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大型建筑基址》《考古》2004年2期

(8)《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册,卷一、中华书局1959年9月版16—17页。

(9)a.张玉石、杨肇清《新石器时代考古获重大发现:郑州西山仰韶时代晚期城址面世》《中国文物报》1995年9月10日第1版;b.杨肇清:《试谈郑州西山仰韶文化晚期古城址的性质》《华夏考古》1997年1期。

(10)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古城址北1997—1998年度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6期。

(11)、(25)卫斯:《关于确定中国稻作起源地“三条标准”的补充——续说“中国稻作起源于长江中游”》、《农业考古》2000年1期。

(12)、(13)、(24)任式楠:《中国史前城址考察》《考古》1998年1期。

(14)新华网2005年01月26日报道:2002至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登封王城岗城址及周围地区遗址聚落形态研究”专题组,在王城岗遗址展开大规模的考古工作,新发现一座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大城址。大城位于王城岗遗址中部,其北城墙夯土残长 370 、残高 0.5—1.2米;北城墙长约630、宽约10 、残深3—4米,北城壕向东通往五渡河;西城壕残长130、宽约10、残深1.5—2米,西城壕向南似通往颍河。其东面和南面的城墙与城壕,从所处地势较低和钻探等情况看已被毁坏。这座大城址的面积据现有资料推算有 30 万平方米左右。同时发现多处大面积夯土基址和祭祀坑、玉石琮和白陶器等遗迹遗物。

(15)、(64)梁星彭、严志斌:《陶寺城址的发现及其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的学术意义》kaogu.ent.cn/wenming/mag3/liangxp.htm,2003-8-4。

(16)、(39)、(60)高炜、高天麟、张岱海:《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考古》1983年6期。

(17)、(3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曲沃县博物馆:《山西曲沃东许遗址调查、发掘报告》《三晋考古》第二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18)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冀城南石遗址调查、试掘报告》《三晋考古》第二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19)、(33)田建文:《山西侯马发现四千年前大型谷仓》《中国文物报》1990年3月1日第一版。

(20)张文君:《侯月铁路临汾地段古文化遗址的调查》山西省第二届考古学年会论文1986年12月于大同。

(2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洪洞县博物馆:《山西洪洞县耿壁、侯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86年5期。

(2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新绛县古堆、白村遗址调查》《文物季刊》1994年2期。

(2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山西工作队:《晋南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考古》1980年3期。

(26)日知:《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史前研究》1983年2期。

(27)王建等:《下川文化——山西下川遗址调查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3期。

(28)石兴邦:《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体系的问题》《南京博物院集刊》1980年2期。

(29)卫斯:《我对下川遗址出土石磨盘的看法》《中国农史》1985年4期。

(30)李济:《西阴村史前的遗存》《三晋考古》第二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31)(日)和岛诚一:《山西省河东平原以及太原盆地北半部的史前调查概要》《人类学杂志》58卷第4号,1943年。

(32)(美)戈登W·休斯:《农业史》(方原译)《农业考古》1982年2期。

(34)a.黄其煦:《“灰象法”在考古学上的应用》《考古》1982年4期。b.佟伟华:《磁山遗址的原始农业遗存及其相关问题》《农业考古》1984年1期。

(35)昌淮地区艺术馆等:《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7年4期。

(37)(41)、(42)、(43)、(49)、(50)、(53)、(56)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1期。

(38)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1期。

(40)高炜:《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陶寺遗址”条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北京·上海 1986.8。

(44)、(47)林汪:《说“王”》《考古》1965年6期。

(45)临汝县文化馆:《临汝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中原文物》1981年1期。

(46)严文明:《鹳鱼石斧图跋》《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48)张忠培、朱延平:《黄河流域史前葬俗与社会制度(下)》《文物季刊》1994年2期。

(51)郭宝钧:《一九五年春殷墟发掘报告》《中国考古学报》第五册,25页,图版捌,1951年。

(52)范毓周:《关于殷墟1973年出土石磬的纹饰》《文物》1982年7期。

(54)、(55)卫斯《陶寺大墓中出土的“仓形器”名实浅说》《中国文物报》2003年11月28日7版。

(57)陆轲:《“华夏第一龙”出土》《人民日报》1987年12月12日。

(58)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3期。

(59)陆思贤李 迪著:《天文考古通论·第一章:公元前40世纪中叶的四时天象图》 紫禁城出版社 2000年8月北京。

(61)朱乃诚:《良渚的蛇纹陶片和陶寺的彩绘龙盘》《东南文化》1998年2期。

(62)朱乃诚:《陶寺彩绘龙源自良渚文化的新证据》中国考古网·学术动态时间:2005-9-7 16:35:49。

(63)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临汾地区文化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首次发现铜器》《考古》1984年12期。

(65)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系:《甘肃民乐县东灰山遗址发掘纪要》《考古》1995年12期。

(6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67)李建民:《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文”扁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期2000年1月。

(68)罗琨:《陶寺陶文考释》《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期2001年7月。

(69)丁山:《殷商氏族方国志·尧》《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中华书局1999年版。

(70)何弩:《陶寺遗址扁壶朱书“文字”新探》《中国文物报》 2003年11月28日7版。

篇9

关键词:语言 文学方法 话语

索绪尔对于语言和社会的关系论述并不多,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同样对此没有多少论述。真正对语言和社会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则是话语理论。话语在形态上可以认为是一种说出来的语言,从其内涵上来看,是一种包含了各种社会要素和社会关系的个人言语行为。对话语理论运用和认识最为深刻的是巴赫金和福柯。

巴赫金对话语理论的认识主要体现在超语言学观念与对话原则之中。巴赫金认为如果以语音为中心,那么作为专门对象的语言根本不存在,存在的则是包含着心理的、生理的物理综合体。对于这个综合体的研究必须放入一个能够包含它的另一个综合体中进行考察,让说话者与听话者都属于同一个语言集体,同时处在最近的社会环境统一体中,这样才可以成为“语言――言语的事实”。这个“事实”中的所有联系的核心都归结于“语言过程”,社会环境与交际的最近社会事件一致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基于此,巴赫金在方法的层面分析了“语言科学中的个人主义的主观主义”和“抽象的客观主义”两个基本流派的观点。前者把“言语的个人创作行为看成是语言的基础(意思是指所有的、无一例外的语言现象)。个人的心理是语言的源泉”①。语言的创作规律就是个人的心理规律,语言的创作“是一种类似于艺术的能够被理解的创作”,“语言就是永恒的言语行为流,这里不存在任何稳定和一致的东西”,在实践中具有工具性的一面,其代表人物是洪堡。后者则认为,“一切语言现象的组织中心,并且能使这些现象成为特殊语言科学的专门客体的,完全是另外一个因素――语言体系,即语音、语法和词汇的语言形式的体系”②。在后者指导下,语言及语言结构成为一种稳定的东西,对其研究是一种内在的和专门的研究,与意识形态等其他因素没有任何关系,“语言的正确性只能理解为该形式与语言规则体系的一致……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语言学规律性是随意的,即丧失了任何的自然的和意识形态的(例如艺术的)理解和论据。这样在词的语音外壳和它的意义之间不存在任何自然的联系,也不存在艺术的一致”③。这种语言观的特点是以断裂语言与其历史的发展变化为代价,使“语言的现在和语言的历史互不理解,也无法理解”,这种语言研究方式的代表人物是索绪尔。

巴赫金批评了个人主义的主观主义。认为话语并不取决于表现,而是取决于其所处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话语是建立在说话者与理解者之上的,是由说话者与理解者在社会因素的基础上共同构建起来的,即“最直接的社会氛围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同时,从内部――完全决定着话语的结构”④。表现基于人的内心,是个人化的。就语词本身而言,它是人们生活意识形态的反映,生活意识形态基于人们对于生活的感受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东西,在语词上并没有外部和内部之分,在语词那里,起作用的是社会因素,以及人们对于生活感受在语词中的反映。个人主义的主观主义认识到了语词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紧密关系,但是对于其社会的因素则认识不足。

巴赫金认为,话语之所以不能成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在于话语中的语言学因素只存在于话语中规则一致的语言形式方面,话语只能是个人观点。他发现了语言学发展中的一个奇怪的悖论:话语,作为个人的言语行为,是历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在语言学的研究中却被排斥在外。在语言的历史中,绝大部分都是由那些具有偶然性和个别性的话语组成,但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语言学的规则研究却没有对这种占据绝大多数的话语做出有效的分析。从实际的语言发展来看,这种取决于共时性的语言体系与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很难符合。所谓共时性的语言体系只是存在于个人的主观意识以及某个集团成员的主观意识的关系之中,人们在具体使用语言时并不遵循在具体、长期使用语言时的规则。这种抽象的语言形式的最重要的存在价值在于它为说话者与理解者之间的理解顺利进行,理解的重心在于意义,而不是语言的规则。语言系统的重要性不在于提供一种恒定不变的东西,而在于为交流提供一种可能,在这种语言系统中,交流才可以实现。就具体的话语而言,说话者与理解者所遵循的语言规则,只是在具体的话语中体现出来,而与语言规则没有多大的关系,即“说话者的言语意识与语言形式本身,与语言本身,根本没有关系”⑤。在言语使用的过程中,真正与语言联系在一起的是各种生活内容与意识形态。语词是永远与意识形态及具体的生活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它展示生活的内容与意义,这是不以语言使用者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存在,而这一点正是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语言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因此就必然存在另外一种规律在支配着这种话语,且不同于已有的支配语言发展的规则体系。巴赫金认为话语及其形式并不是属于语言学思维的,而是属于演说术和诗学,相对稳定的语言系统与流动不居的言语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话语是个人的言语行为。但是其结构是纯粹的社会结构,话语存在于说话者之间,同时受社会具体情境与生活意识形态规则体系的影响。由此出发,在不同的说话者之间就存在着话语的关系,话语分析方式成为巴赫金分析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段与方式,尤其是对小说而言。他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主人公的认识是,不是主人公在世界中是什么,而是主人公如何看待世界的,以及自己在心中是什么样的,并认为这是主人公感受世界的具有根本性的特征。在小说里,围绕着不同的主人公形成不同的话语,这些话语之间相互对话。围绕主人公们的世界,彼此并不是孤立存在,它们以多种方式相互影响、交流,主导整个小说的发展。作者与主人公并不必然地展开对话,并不必然地处于同一个层次。

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及分析方法,继承了个人主义的主观主义中对于语词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从而使语言在与社会等情境联系的同时,摒弃了其纯粹基于内心的因素,他同时分析了以索绪尔为代表的抽象的客观主义的语言学对于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因素的忽视,建立了立足于社会的个人言语行为――话语。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关注了语言作为整体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的体现,他的话语分析方法基于围绕主体的话语进行,无论是对话还是独白,文学作品的意义与内涵都体现于话语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福柯的话语理论注重的则是话语与知识、权力的关系。如同巴赫金的话语一样,它并不是语言学意义上的语言,而是融入了社会因素的具体的个人语言的使用行为。从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对话语的论述来看,话语之于陈述而言具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陈述的一般领域,二是指可个别化的陈述,三是指一种重现某种陈述的秩序化的实践。陈述对于福柯而言,是一种随着各种不同情境而展示不同功能的言语行为,话语也因陈述被赋予了陈述所具有的特点。

既然话语是与陈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么陈述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就制约了对其话语的理解。在福柯看来,陈述的形式种类很多,对于这些不同的陈述之间的联系和规律的寻找显得很重要。要理解这个问题,首要的就是要清楚是谁在说话,谁赋予了其使用某种语言的权利,谁来接受这些语言。从其对医生话语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他们之所以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一定是在某种社会、文化、传统主导下所形成的或明或隐的契约中形成,在这个契约下由各种不同主体实践的条件,如制度、权力等形成不同的社会身份,它们不仅形成人们的不同身份特征,而且还赋予了人们使用或接受某种语言的权利。还有就是话语应用的地点,对于医生的话语来说,其应用的地点是医院,对于不同的话语因此也具有不同的应用地点。这个地点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存在,而是具有传统与约定社会关系的地点。最后是对于主置的确定,他认为主置的确定是由主体相对于对象的各种不同的范围或群体有可能占据的处境来确定。主体地位的形成是由处于不同社会关系与文化传统中的陈述来确定,主体在陈述中不是决定了陈述,而是在陈述中被塑造。当主体在使用某一话语时,陈述的不同形态就归结为不同的身份、位置,这就是话语实践特殊性的表现。“话语不是思考、认识和使用话语的主体庄严进行的展示;相反,它是一个主体的扩散、连同它自身的不连续性在其中可以得到确定的总体。话语是外在性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展开着一个不同位置的网络。”⑥福柯对于话语、陈述、主体之间关系的论述真实地贯彻了他的“知识考古学”的思想。针对传统的具有连续性、因果性与目的性的思想史,他把不连续性、断裂等观点引入到整个历史的分析,并认为这不仅仅是程序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知识考古对于他来说,不是传统历史上连续动态地展示,而是静态地在不同的断裂与差异中呈现出来。对话语、陈述、主体在不同的社会关联和规则系统中呈现出来的分析正是其这一思想的体现。

除了讨论作为知识的话语外,福柯基于“身体”讨论了权力与话语的关系,这同样构成了理解其话语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福柯的权力一方面指各种关系之间的制约关系,同时也指一种行动能力,权力关系之间相互交叉与影响。作为主体来讲,人们生活于各种权力的空间,人是通过权力被创造成主体,人的存在总是与权力交织在一起,权力是一种非实体的关系。在《性史》中,他基于“性”论述了权力与话语的关系,认为“性”中所体现出来的仍然是一种权力关系。事实上,在《知识考古学》中,形成知识的各种关系,同样也是渗透着各种权力关系,知识与权力往往也是纠缠在一起的。在《癫狂与文明》和《临床医学的诞生》中,癫狂话语与医学话语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条件是外部的权力制度。《词与物》表面看是想讨论词与物之间关系的著作,但其实质仍然在讨论人文科学话语之间的权力关系。因此不难看出,“知识”、“性”、“身体”、社会话语(如癫狂话语等)、词与物的关系,他们都与权力密不可分,权力构成理解话语的核心要素。

基于以上对话语的认识,福柯十分重视研究方法。他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考古学、谱系学、对立分析。如上面指出的那样,他的考古学在知识、性以及身体的具体运用。考古学方法在他那里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具体方法:通过对连续性的质疑,在差异、断裂的基础上的静态分析,从而在话语实践中实现创新;认为话语是各种关系的产物,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体现出各种关系的影响,如时代、社会、文化、传统,等等,分析话语之中不同的关系能有效地展示话语本身所体现的历史与文化等方面的价值。福柯的谱系学方法是其考古学方法的发展,“谱系学是分析的最终结果,而考古学则是材料和方法论的框架”。考古学是一种带有共时性质的分析方法,谱系学则是一种带有历时性质的分析方法。福柯的谱系学方法源于对事物历史的关注目的,并不在于提供不同于历史的存在,也不是对历史事件进行补充,而是在于应用历史来服务于现在。在观念上排斥对所谓本源的追求,在考察对象历史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对象其中的新的元素。这些元素,也就是在福柯所谓的“细节”基础上,结合广泛的材料发掘出来的新的东西,从人们熟悉的事物中发现出的新的意义。[本文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9YJC751038]

注 释:

①②③④⑤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张杰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196、198、231、213页。

⑥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篇10

(赤峰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1)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数码摄影、摄像技术手段在考古资料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作用越来越凸显。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考古摄影的基本拍摄内容、摄影图像信息基本要求以及文物摄影的用光方法等方面,对摄影技术在考古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室内文物摄影;外置离机闪光灯系统;完整性;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K8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028-0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数码摄影、摄像技术手段在考古资料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摄影技术如何在考古资料获取与研究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一、考古摄影的基本拍摄内容

考古摄影要明确拍摄目的是什么、与传统的摄影区别、考古摄影的侧重点在哪里。首先是要明确拍摄目标,即考古调查对象、发掘的古城遗址、古代祭祀地、古代战场、古代窑址等。然后跟据所要拍摄地点准备所需的摄影器材,拍摄环境不同,采用的拍摄方法与器材也不同。利用数字摄影我们更好地完成考古所需的拍摄,能更全面直观地反映详细的考古信息。有别于传统的胶片摄影,内存卡完全可以替代胶片,通过内存卡所存储的图像信息,在pc端能进行后期处理,最终获得我们所需的考古图像信息。为了尽可能多地采集考古图像信息,就要带容量较大的存储卡,户外考古摄影还要带两张或者两张以上的存储卡。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摄影架和外置离机闪光灯系统在何种环境条件下都是必要的器材,因为利用外置离机闪光灯系统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考古图像细节,而摄影架是保障图像清晰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拍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采用快门线活wifi控制快门的方法,任何的抖动都会对画面的清晰度有所影响,即便是用光学防抖镜头。此外要力求全面,对于户外的遗址、发掘对象的环境,例如遗址周围的山川、河流、水土、植被环境、相邻的建筑群等,还有发掘平面上的一些细节,如地面暴露在外的器物、遗址破坏的情况、发掘现场的情景都要拍摄。

二、考古摄影图像信息的基本要求

考古摄影图像信息要达到:(1)曝光要准确,(2)构图合理简洁,(3)成像信息清晰,(4)拍摄内容要全面,(5)拍摄要有重点。所以我们要从整体到局部地拍摄,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在不同光源下拍摄。用俯拍表现整体,以反映整个发掘现象和研究员的发掘活动。对于需要表现细节的探方或遗物就要应用外置离机闪光灯打出一个柔和散射光作为主光源,以采集到更多的考古图像信息。至于曝光,要尽量要采取一个包围式的曝光,即过曝、合适、欠曝,三张或三张以上的曝光,宁多无缺。如果不认真拍摄,有些特殊的情景可能就再也无法挽回,会给该遗存的研究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在图像数据的存储格式方面,要采用RAW格式+优质JEPG格式。RAW主要用于后期图像的处理,优质JEPG格式用于图像的预览。及时观察图像信息中的不足,能进行后期处理的可以不用补拍,有些特殊遗迹或器物一定要进行再次的补拍。拍摄完毕后,要对图像认真检查,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造成漏拍或多拍。重中之重就是对拍摄器物或遗址进行编号和记录,时间地点气候等重要信息都要详细记录,这样拍摄才有利于日后的研究。

(一)室内拍摄

室内摄影,主要是对那些可移动文物进行的拍摄。因为是可移动的,所以我们能选择更好地条件和环境进行拍摄,以全面直观地反映拍摄对象,记录更多的信息。最好选择专业摄影棚,即便条件不好,几盏室内摄影灯和闪光灯、反光板,也能解决考古摄影的基本拍摄。人造光源的效果有别于自然光源,它的可控性能轻易营造出我们需要的效果。

要根据拍摄对象的肌理、质地、形状、大小采用不同的光源方式。一般的器物,拍摄台面要做背景。立面和平面是需要一个平滑过度的,不能形成角,如果是白背景,加闪光灯适当调节,可以制造出自然的从暗到亮的渐变效果。一般情况下只有一盏灯作为主光源即可,其他灯源作为辅助光源,用于去掉阴影、补光等。对于一些较为细小、反光强、透明的器物,如小型石器、骨器、蚌器、玉器、纺织品等,就要制作一个特殊的载物台。用透明玻璃板做台面,玻璃板离地面要有一定的距离,把被拍摄物体置于玻璃板上(如图1),这样,拍摄金银器就不会产生很重的投影。在玻璃板下铺上黑色绒布,有助于消除投影,还渲染了气氛,更主要的是黑背景有良好的吸光效果,能更好地突出拍摄主体。采用此种方法,相机的镜头要垂直于地面,三角架要用一个重物加固,以防相机与三角垂直而侧倾翻倒。拍摄时用快门线拍摄。

文物的摆放也很有讲究,色彩、肌理、形状、大小,金石、青铜、丝质物品等如何去搭配,如何构成画面,是利用传统的摄影的三分法构图,或者绘画中的点线面的图形构成,都有一定的规律。但文物摄影讲究的是古朴、典雅,切记使用较为强烈的对比,如色彩上采用互补色进行配色,形状上采用极大极小的对比,画面空间上采用大面积留白等,都不适于文物摄影。文物摄影追求的是真实性,拍摄要遵循器物本身的真实,做到忠于历史,忠于现实,还原器物原有的面貌。所以在镜头的选取上要采取尽量畸变小的镜头,焦段上采取中长焦段,距离要稍远一些,不要采用广角镜头拍摄,容易造成畸变。有闪光灯的参与,光圈要采用最佳光圈,中长焦镜头采用F10-F16的光圈,档位用M,快门在100-200之间,切记调到250以上。一般的闪光灯最高能达到1/250秒的同步,高于这个数值,被拍摄物体可能无法正常曝光,造成曝光过度或形成慢门同步的效果,被拍摄物体一半没有曝光。拍摄前要先调整白平衡,或者调成自动,在后期统一调整白平衡。至于滤镜,数码相机最新产品基本可以取代滤镜效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搭配光学滤镜,条件有限可以在后期进行调整。为达到精确对焦和准确的白平衡,要采用三合一对焦板对焦和校准白平衡,精确对焦后,拍摄物体和摄影架就不能移动了,然后将自动对焦调成手动对焦。在对焦点的选取上,尽量采用中心点对焦,对焦点要在器物的中部,例如拍摄“鼎”(如图2),就要在“鼎”的耳部对焦,配合小光圈,避免虚化效果,力求拍摄更多的器物细节。

(二)室外拍摄

1.拍摄记录。

2.先拍下遗址、遗迹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层关系、灰坑范围以及采取品的分布情况。

3.开始正式挖掘时,按照发掘进度逐层拍摄。拍摄的内容包括发掘地点的地形、地貌,发掘现场的工作情况、挖掘方法、发掘过程,发现的城址、沟渠、柱穴,墓葬的坑位、结构、葬具、人骨、兽皮及随葬品等。

4.现场全部暴露出来后,俯拍一张平面全景图。

5.室外拍摄设备。镜头选择,如果对象是遗址的大面积拍摄、局部探访和器物等的特写,需要一只广角镜头,局部特写要用一只微距头,以便对焦,表现更多细节。所以要选用14-24mm的广角头、105mm的定焦微距头、24-85mm中长焦段。三脚架要选择重量相对较轻便的碳纤维三脚架,稳固还便于携带,可适当在架子上加重物来增加稳定性。离机引闪系统:支持ttl的闪光灯3只、离机引闪器、反光板、多功能反光伞(有反光和柔光功能的反光伞)、闪光灯架3只、测光表、快门线等。

6.光的应用。(1)自然光。首先要讲讲几种光的类型及其特点,顺光光线均匀,拍摄不是凹凸有致的形体,其表面能均匀受光,不产生高光和亮调,可拍出柔和的效果。侧光适合拍凹凸有致的文物,例如碑刻上的字,陶罐上的之形纹饰等。逆光能营造更好的空间感。拍摄时要根据光的不同特性以及拍摄对象选择合适的光源形式。(2)室外摄影的光线相对复杂,光线过强或不足都不适用拍摄,所以要借助于辅助光源,针对不同的光照条件,闪光灯和反光的配合,打出合适光源。例如,光线较强的时候,拍出来的墓坑反差过大,利用闪光灯或反光板对墓坑补光,使整个画面反差减小,变得柔和。阴天的时候,光线不足,或者画面很灰,对比相对较弱,就要用强制闪光灯,使拍摄物体的轮廓、线条变得清晰。利用离机闪光灯制造侧光的效果,可以很好地呈现物体表面的纹饰、浮雕、碑刻等。(3)光线极为不好情况下可采取外拍灯制造大面积持续光源进行拍摄,携带大容量电池或者电瓶是很有必要的,大功率的灯具耗电量极大,如果有条件可以采用柴油发电机。

(三)室内影棚拍摄

考古摄影的对象是考古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所以要了解所拍摄文物的历史背景、工艺特点,这样才能拍出器物的特点。与此同时,也要遵循艺术的基本原理,正确构图,合理摆放及搭配,做到艺术与科学相结合。室内摄影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采用更多种类的光源,合理地使用光源。基本光源有两种,即散射光源和聚光光源,文物摄影一般用散射光源,极少的情况下才能用到聚光光源。散光灯的照射效果是光照广泛、均匀,光的强度由照明区到非照明区逐渐减弱,而聚光灯照明集中、强烈,光的强度由照明区到非照明区明显减弱。拍摄文物大多用散射光,因为它的光强性质接近于自然光,适合于人的视觉习惯。

三、具体介绍几种文物摄影的用光方法

(一)常用光源

前侧光与拍摄方向相同,并成45°角的光线,这时物体表面2/3 受光,1/3背光,形成明显的明暗对比(图3)。但此时暗部往往亮度不够,不能反映暗部的影纹及层次,所以应该加反光板或加闪光照明。在利用前侧光拍摄时尚要注意背景的颜色与拍摄主体的颜色的区分,拍深色物体时,以用淡色背景为好。背景颜色的调整可以采取换背景布和调整灯光的距离来实现,背景远离灯光则颜色深,背景离灯光近颜色浅。

(二)侧光

侧光是指与拍摄体成45°~90°角照射的光线。用这种光线照明可以突出表现粗糙和有凹凸花纹的器物,如陶器上的绳纹、铜器上的饕餮纹、甲骨上的刻字或器物上的附着物(布纹、席纹等)(如图4)。根据侧光角度大、阴影短,角度小、阴影长的特点,在拍摄凹凸起伏的器物时要采用高位置的侧光,反之要采用低位置的侧光。如果凹凸变化很小,侧光的位置就要很低,甚至采用接近90°角的正侧光,这样才能把要表现的细部色刻划出来。玉器、石器、骨器上的使用与加工痕迹以及古纸、丝织器的纤维组织需要用聚光灯的侧光来照明;凹凸起伏比较明显的器物,如陶器上的纹饰,铜器上的铭刻,铜镜、纸币、印章、封泥、瓦片、陶片、墓志、碑文、砖刻、画像石、石雕和玉雕、骨雕等要用散光灯的侧光来照明。运用侧光照明要防止光比过大或光线不匀,通常采用加辅助光的方法克服以上缺陷。

考古摄影技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考古学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提供了重要的可视性资料,针对不同的器物和不同的遗址可以采用不同的摄影技术与方法。考古摄影的布光要根据器物来定,器物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肌理要采用不同的打光角度及光源。考古摄影技术伴随着新时期考古学的发展及各项科学研究不断推进而不断进步,必将也推动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国.“数字考古”纵论[A].科技考古(第1辑)[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李淼.关于考古绘图的几点思考[A].科技考古(第1辑)[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张蕾,刘建国.数字影像纠正与考古绘图[J].考古,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