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变迁范文
时间:2024-04-30 18:0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文化变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之一,也是国家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户籍制度的改变,打破了固有的“农转非”界限;其次,土地政策发生变化,采用土地使用制度;再有,国家每年规划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城镇公用设施的构建和网络信息化的建设。而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的民俗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改变。
(二)民俗文化。我们常用的定义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表现,能够体现时期性的社会文化状态。但由于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因此,民俗文化会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也凸显着变异性。
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的变迁
在上文中我们谈到民俗文化包罗万象,涉及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本文受论述所限,不能把民俗文化全部罗列分析。因此,仅以河南庙会和嫁娶丧葬为例,探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的变迁。
(一)河南庙会
1.河南庙会。赶庙会是河南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历经千百年,庙会一直是河南百姓祭拜祖先和古代圣贤之地。庙会会期不一,规模也较大。每年农历2月2到3月3,太昊陵庙会盛况空前。“朝祖者来自四面八方,南至南阳、襄阳,东至亳州、阜阳。”从河南风物志的记载中可见,河南庙会历史悠久,盛况空前。
2.河南庙会的变迁。众所周知,传统庙会是以拜神,乞求平安健康、祈子赐福为主。而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庙会的发展逐渐在内容上进行着改变,最大的内容变化是由祭祀宗教活动转变为娱乐商贸活动。如今,农村百姓不再拘泥于传统庙会的功用,而是以庙会为依托,进行休闲娱乐。可以说,河南庙会文化的改变是凸显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化变迁的一大典范。
(二)嫁娶
1.嫁娶。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婚嫁是天地人神共同见证的结果,在此过程中是需看八字、择吉日,还要秉承神迹,渗透阴阳五行学,方能完成一个热闹的嫁娶。旧时的婚嫁是两个家庭之间进行的事务。再说礼仪,有资料对婚姻礼仪的记录:“整整一个月婚姻大礼才算完成。”;在仪式上更是要三拜九叩,上香、放喜炮等。另婚宴规格样式繁多。可以说,旧时嫁娶仍以听天命成分居多。
2.嫁娶的变迁。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思想逐渐向城市化文明靠拢。农村家长在改革变迁中,改变了旧日封建礼教的束缚,以男女婚恋自由为本。在嫁娶之前,无论相亲或自由恋爱的年轻人,家长仅提出个人意见,不能用父母之命阻拦儿女婚姻。自由恋爱的夫妻双方感情基础牢固,不易出现婚姻破裂。
(三)丧葬
1.丧葬。与嫁娶相比丧葬更显得是一场复杂神圣的宗教仪式。农村丧葬习俗繁琐,有五服制度即农村家中有人故去,便要通知五服内的亲戚,并购买大量白布做成孝服、孝帽等,供给穿戴。故去之人的衣服、被褥通常烧掉;在棺材上也极为讲究,比较好的棺材在几千至上万元不等;丧葬礼仪更为复杂,农村通常不发讣告文书,而是请关系亲近或村里掌管丧事的人,逐一将死讯通知到五服内;最终逝者终将入土为安,农村辈分高的长辈通常不愿火葬,而是选择土葬。
2.丧葬的变迁。有资料表明,丧葬习俗在仪式上历经百年的发展变化并不多。其最大的变迁是花费方面与日俱增,自步入城镇化后,家庭收入增加,而攀比心理也层出不穷。可以说,城镇化发展进程能够逐步的帮助农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但在进程发展初期,整体收入水平还并不高,特别是在丧葬花销问题上,应继续弘扬勤俭朴素的作风,杜绝并减少一些不合理的浪费和支出项目,尽孝道的同时仍需顺应民族节俭的习俗。
三、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影响民俗文化变迁的原因及显著特征
(一)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影响民俗文化变迁的原因
1.社会环境及生产力。民俗文化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而中国人多数具有从众心理,既对周围的大环境和人群的选择作分析,然后进行选择性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出现,导致社会环境及社会生产力发生变化,由此便产生社会观念的变革。农村百姓大部分不再以耕种土地为生,而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在思想观念上便逐渐的融入到城市文明中。这种随着社会环境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的观念的改变,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变迁的重要原因。
2.经济基础。在上文中我们提到,社会环境和社会生产力的改变,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变迁。而在社会生产力变化的过程中,也引发了经济基础的变革。上百年来,我国的农村面临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是极为匮乏的。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经济的富足使农村人的生活观念亦发生重大改变。我们以庙会为例,庙会由最初的朝拜祈福之地,演变为今日的商品交易场所。而这种农村民俗文化的变迁,正是源于经济基础的丰富,而成就了精神生活的富足。
(二)民俗文化在变迁过程中的显著特征
1.变迁存在同步性差和不可逆性。民俗文化在变迁过程中,会呈现出物质、精神和社会等几个层面的不同变迁类别。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在体现的文化意义上变迁不大,但在婚嫁丧葬中所耗费的物质成本有所增加。从中可见,虽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文明意识有所增强,民俗文化发生了一定的变迁,但仍与城市文明存在一定差距。可以说,民俗文化的改变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它与时代的发展相接轨,因此存在不可逆性。
2.农村区域性的显现。民俗的区域性特征是民俗文化在变迁过程中的又一个重要的显著特征。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民以旧村改造等形式举家搬迁,但传统民俗文化依旧延续下来。而在农村,更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也就是说,在农村民俗文化具有强烈的区域性特征。
四、农村在城镇化发展进程过程中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态势启示
民俗文化跟随城镇化发展的脚步发生变迁。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由农业为主逐渐向工业化转变。纵观农村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给我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文化反哺现象出现。农村城镇化进程使得经济基础成为重点,旧时的文化交流逐渐被经济交流所取代。年轻一辈接受者少许的民俗传统文化,而更多的是从城市文明中获取文化,反哺于长辈。可以说,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青年人所接受的教育和生活方式已与城市青年人相差无异。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和城市的界限日渐模糊,而民俗文化也必将呈现出反哺的现象,渐渐走向城市文明。
(二)民俗文化内核的消逝。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沉淀,是精神的渲染。文化思维和文化价值跟随时代的变化不断转变。农村城镇化进程为农民带来丰厚的物质条件,为农村百姓带来城市现代化的精神享受,但是人们会发现缺少了一种融入感和归属感。不可否认,经济财物的增加,为消费个体带来一定的满足感和充实感,以及被社会认可的自我认定感。而传统的轻利价值已逐渐淡薄,民俗文化活动的精神内核也已消逝,不可逆转。
篇2
[论文摘要]新民中寨的婚姻习俗在文化变迁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对新民中寨以前与现在的婚姻习俗的比较来分析其变化的特点和原因,从而说明文化的稳定是相对的,文化的变迁是永恒而绝对的这一文化现象。
随着 经济 的 发展 ,社会的变迁,少数民族地区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或者正经历着社会与文化的巨大变迁。社会变迁与文化变迁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社会变迁指社会各方面现象的变化,文化变迁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在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侗族婚姻习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新民中寨的婚姻习俗
新民中寨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一个侗族村寨,有关其婚姻习俗,主要是针对以前的习俗来看现在的变化,以下从四个方面来描述:
(一)婚姻形式
在新民中寨,人们的婚姻是传统的一夫一妻制,存在三种婚姻形式:入赘婚,姑舅表婚,不落夫家。
l、入赘婚
入赘婚,也就是常说的“上门”,指女“娶”男。男方“嫁”到女方家的一种从妻居的婚姻形式。《庄子·骈拇》中说:“附赘悬疣,出乎怪哉……”这里的“赘”指一种病理现象。《释名·释病》云:“赘,属也,横生一肉……”这里的“赘”指赘肉。男子“上门”到女方家做女婿,一般称之为“赘婿”,这里很明显含有一种贬义,通常情况下,很少男子愿意“嫁”人。2004年寨里入赘婚只有一例。对于入赘,刚开始寨中人有些议论,时间长了,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
2、姑舅表婚
姑舅表婚是指姑舅表兄妹之间的婚姻,有双向和单向之分,新民中寨的姑舅表婚是单向的,即只能是舅舅家的儿子娶姑妈家的女儿。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舅舅的“特权”。关于姑舅表婚,侗族曾经有文字规定:“姑之女必适舅之子,聘礼不能措,则取偿于子孙,倘外氏无相当子孙,抑或无子,姑有女必重赂于舅,谓之外甥钱,其女方许别配,若无钱贿赂于舅者,终生不嫁也”。从这里可以看到,婚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交易”的性质。姑妈家的女儿天生就是舅舅家的媳妇,如果舅舅家没有儿子或没有合适的男孩,都得向舅舅赔钱。假如赔不起钱,终生都不能嫁。“舅权”的专制是不言而喻的。
以前,寨子里姑妈家的女儿得先让舅舅家的儿子挑,假如舅舅家的儿子要娶,姑妈家的女儿一定得嫁,否则会被嘲笑。假如舅舅家的儿子不愿娶姑妈家的女儿,姑妈家的女儿在征得舅舅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外嫁,但得赔舅舅一定的钱财,赔多少钱要依据侗款的规定,多赔或者少赔别人都会议论。可见,其原因不仅有侗款的规定,也有社会舆论的左右。
建国后,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近亲结婚人们逐渐认识到“表兄妹结婚不好,生的孩子不聪明”,她们朴素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们已经意识到了近亲结婚的危害。渐渐地,这种婚姻形式消失了,舅舅家儿子优先娶姑妈家女儿的特权也随之消失。
3、不落夫家
所谓的“不落夫家”,简单地说,是指男女青年结婚后,新娘不立即到婆家长居,而是回娘家居住怀孕后或者生了第一个孩子后,才到婆家与丈夫长居。对于这个习俗,寨子里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情况。据吴萨永忠(78岁)讲那时候婚后不马上住男方家,都回娘家住一两年,住娘家期间,男方家活儿忙时会叫妻子回去帮忙,如果不去,也会有人议论,所以她们通常不会在娘家住太久。吴萨卫兰(59岁)说她们那时候都是举行完婚礼,新娘就直接住男方家,没有回娘家住一段时间的习俗。吴乃瑶(25岁),吴乃传源(23岁),吴乃日光(30岁)讲:大家婚后都在娘家住了一年才去男方家,这一年大都出去打工,也不常在家。这期间,农忙季节,丈夫会带着礼物来接妻子回去,但活儿一做完,妻子晚上又赶回娘家。
可见,“不落夫家”现象并不存在于所有已婚妇女中。从年龄上看,20世纪20年代左右出生的人有“不落夫家”的习俗,4o年代出生的人没有这一习俗,60—70年代出生的人又有这一习俗。从时间上看,“不落夫家”存在一个断层。但从相关资料看,这种现象不是习俗本身发展的必然,而是当时政府干预的结果。当时政府有文件禁止这种习俗:民国22年2月1日省政府委员会七十三次会议决议规则第二十二条“女子嫁后不落夫家者,处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之罚金,家长纵容者,并罚其家长。”民国21年l1月的《三江县改良风俗委员会补充规则》第六条“女子到男家三朝后,新郎偕新妇归宁一宵,应即回男家久住,若外家无特殊事故,不得任意接回。”民国31年6月24日的《三江县改良风俗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女子嫁后不落夫家者,处十五日以下之拘留,或十五元以下的罚金,仍限期令回夫家”。依据其规则,2o世纪30—40年代三江县应该存在“不落夫家”的婚俗。但在新民中寨,当地人可能迫于政府的压力,暂时没有了这一习俗,所以出现这个时问上的断层。新
(四)订婚和结婚的礼物
订婚时,男方家人一般带鹅、鸭、猪肉和酒(自家做的米酒),女方同意的话,会回送亲手绣的鞋垫或做的布鞋。现在男方除了带“三牲”和自家做的酒外,通常买一些包装酒、饮料之类的。女方也会回送一些买的鞋之类的。
结婚时,男方的聘礼都是吃的东西,以前主要有猪、鸭、烟叶、酸鱼、鱼(必须三条)、黑米熟饭、粑粑、生米、米酒,各种礼物加起来大概要有二十担。现在除了以上那些东两,还增加了儿条包装烟,几盒或几件包装酒和饮料,加起来约有四十担,条件好的还可以多送。女方的陪嫁以前有侗布、围裙、布鞋之类的,都是手丁做的,这些东两男方的家人和亲戚都可以用。现在增加了柜子、缝纫机、被子、布鞋、解放鞋,皮鞋一定要有,而且鞋类要有约30双,其他的如电视、风扇、沙发、影碟机等视条件而定。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订婚和结婚的礼物都增加了许多,但有的始终没变,如订婚时的“三牲”必不可少,聘礼的活鱼始终是三条,他们认为‘3’是吉利数字,可以带来好运。黑米饭、粑粑、米酒甚至生米等始终都有,这是他们的辛苦劳动所得,也是生活的必备品,送这类东西表示对女方的尊重,同时,新郎也通过送这些礼物来取得女方家人及亲友对其身份的认同。陪嫁里布鞋必不可少,没有的话,别人会认为女方手不巧,人很笨。
二、新民中寨婚姻习俗呈现的特点
从新民中寨婚姻习俗以前与现在的对比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有些习俗传承下来,没有非常大的改变,如订婚、结婚、婚姻中的礼物等。虽然订婚和结婚时送的礼物多了一倍甚至数倍,但有些礼物始终是必须要有的,如订婚中的“三牲”等等。而且订婚和结婚的时间和程序安排jl乎都一样。礼物方面,男方送吃的东西,女方送用的物品,这种形式也一直未变。
(二)有的习俗在传承中发生变异,从而呈现出新的面貌,如适婚对象的范围,婚约和婚姻关系的解除,婚后的居住方式等。寨里的青年找对象由本寨或附近寨的侗人扩大到寨外甚至更远的汉壮,甚至苗瑶等民族。在解除婚姻关系中,女人有了一定的话语权,男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 历史 不复存在。
(三)有的习俗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社会的 发展 ,逐渐消失,如姑表婚,这种习俗的消失使青年女子们有了自由恋爱自由选择伴侣的权力。
(四)有的习俗与市场 经济 的关系日益密切了,婚姻习俗中送的礼物,迎娶新娘时放的爆竹,吃的喝的等等,都从以前自给自足的 自然 经济的封闭中走了出来。
(五)当地村民意识到并相信 法律 的作用。一直以来,在寨子里,只要订了婚或举行过婚礼,大家都相互承认彼此的身份,以致于在解除婚约或婚姻的时候都是男子说了算。后来,人们知道了合法的婚姻可以受法律的保护而开始去办理能证明合法婚姻的结婚证书。
三、婚姻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的形成、传承和发展变化与其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各个方面是相适应的。依据的观点,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也必不可少。以下就这两方面来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内因
这里的内因主要指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变化,当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的自然环境。
新民中寨是个侗族村寨,都柳江把寨子与外界隔离开来。居民住房以干栏式建筑为主。
长期以来寨子居民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小麦、红薯,也种烟叶、油菜、棉花、大豆、衫树、竹子等经济作物,每家每户都养鸡、鸭、鹅,养猪、牛,在稻田套养鱼,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他们的主要经济形式。
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落后的自然经济迅速解体。寨里的人不再满足于仅仅吃饱穿暖,为了寻求更美好的生活,很多人外出打工,渐渐地,外出务工成了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经济实力的增强带来了物质文明和思想观念的更新,一些 现代 化的物质文明如彩电、冰箱、影碟机等涌入村寨。另外,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不再唱而且也不会唱侗族大歌了,而转向流行歌曲。
由依靠自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大潮,表面上看只是他们谋生手段的变化,实际上,在他们为生计奔波的同时,会在潜移默化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当他们回到家乡,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异文化来,渐渐地,就会使一些原有的文化发生改变。
(二)外因
“每一种文化的萌生、演化、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生态环境,都是适应不同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果,因而都具有特定意义和存在价值”。可以说,文化就是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这一外因,在文化变迁中是必不可少的。
篇3
摘要:在对公共政策如何引导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方面,目前还没有较完备的专门的政策体系,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文化书刊类关于民俗文化的专著都较少的给予深入研究,大多数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去论述民俗文化的意义,都是一些零散的言论,缺乏系统性,本文在参考多数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整合这些方面的理论资源,并提出了个人的观点,看法,为进一步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浅谈 民俗 文化 发展 思路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为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它不仅构筑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而且还构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公共文化政策的制订应依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建设小康社会,文化更加繁荣的要求。在正确对待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以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的高度来引导其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拓展民俗文化的产业领域,不断丰富产业样式,努力提高民俗文化产业效能。
一、发展民俗文化应遵循的原则
1.宽容性原则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公共文化政策制订过程中应当具有允许文化多样性与多元化的胸怀,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指导思想,担负起保护民俗文化,发展民俗产业的责任,扮演民俗文化“守夜人”的角色。
2.选择性原则
不可否认民俗文化本身是一种有争议的文化理态,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是其特点。在比较优劣中筛选,对其精心鉴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真正的做到去粗取精,去芜存真的目的。
3.创新性原则
把高新技术引入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文化的科技含量以求以信息化推动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俗文化发展政策体系的完善
政府大力加强建立健全民俗文化产业扶植政策,确保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1.重点引导和培养典型民俗文化政策
公共文化政策出台为一些典型的民俗文化“正名”给予其政策和机会,及公平的竞争环境。如东北二人转不应再认为它是“黄”不应再认为它是低俗,没落的代名词。要进一步放宽文化领域的市场准入,鼓励其以产业化竞争的姿态走向世界,以同等的文化身份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2.优秀民俗文化发掘保护政策
联合教育 ,宣传部门搞好民俗文化的发掘,宣传,教育工作。在对待民俗文化的问题上,文化主管部门以政策待遇鼓励考古研究人员,认真发掘发现我们已经遗失或没落的优秀民俗文化,来重新评估他们的价值。
对优秀者加以继承和弘扬,协助好教育和宣传部门认真做好民俗文化的教育宣传和保护工作。
3.税收优惠政策
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民俗文化发展的贷款贴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发展前景好的民俗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拓展适合民俗文化产业机构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保险服务。
4.投资政策
建立规范有效的筹资机制,形成多渠道投入的体制。提倡事业型文化单位走国家投资和自我发展并重,向经营管理型转变的道路,鼓励适当开展有偿服务和多种经营,以弥补事业经费不足;支持文化事业单位和企业横向联合,争取企业长期稳定的投资;吸纳社会捐资赞助;允许文物,博物机构利用外资合作进行考古发掘,文物研究和保护;鼓励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兴办国家倡导的文化事业或公共文化设施。
5.人才培养政策
鼓励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放宽政策、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引进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各类高素质民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人事制,逐步推行民俗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自主择业。允许有特殊才能的民俗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以其拥有的民俗文化品牌、创作成果和科研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占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参与收益分配。鼓励民俗文化产业单位与高校联合,发展与民俗文化产业相关的高等教育如可尝试在各级学校教育中设立民俗文化相关专业,特别是在高等院校中培养民俗文化高级专门人才,为民俗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重点培养一批熟悉民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业务并掌握有关国际规则的人才,以及民俗文化经纪人、主持人、艺术家和会展策划等专门人才。
6.扶植民营民俗文化产业政策
鼓励个人,企业社会,以各种形式创办国家政策许可的民俗文化产业,对其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税费政策,从业人员职称等方面与国有民俗文化单位同等对待。
三、鼓励和支持文化交流政策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某些变迁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不应阻挠也是无法阻挠的事实上任何民俗文化都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任何一个民俗文化要充满活力就必须与其它文化相接触交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弘扬本民俗文化的同时去吸收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去借鉴国外先进民俗文化成果,然后在与这些异质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实现民俗文化的发展创新促进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四、民俗文化改革和发展并重的文化政策
文化部门制定政策引导民俗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认识到民俗文化尽管有或多或少的不健康的不科学的成分,我们当在认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尽量最大程度的反映真实的民俗文化。因为“如果一种民俗(如传说神化,民间故事,成年礼)等内容,与当前社会盛行的价值和态度偏离太远,他将会被遗忘而不会继续被流传下去,既然某一民俗能够流传至今,则其价值观必有于现代的价值观相通之处。”
所以说在坚持对传统民俗文化改革的时候要保持其原生态的一面。我们应当认清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去自己民俗文化的特色,也基本失去了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更无法实现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同时在对民俗文化进行产业运做的时候应当首先考虑到我们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不能只是单纯的利用民俗文化追求经济利益,如果只顾赚钱使具有文化属性的传统民俗,因商业气息过浓而流于庸俗化,失去了民俗文化本身的真实与质朴,那么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的吸引力而走向衰败。因此在实践中应当做到保护民俗文化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马华泉,王淑娟.民俗文化旅游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第19卷第5期
[2]宋云飞.现行民俗旅游开发的弊端及对策研究[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第15卷第1期
[3]新华网吉林频道 二人转《学者艺术家艺人把脉二人转》
[4]叶坦.《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
[5]陶立璠.《现代化带来民俗文化的变迁》
[6]林国良,周克立.《当代文化行政学》
篇4
校园橱窗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学校体现其精神面貌和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是学校人文环境教育的耀眼平台;是校园文化建设、人文环境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宣传阵地,更是彰显全校精神风貌、交流思想文化的一扇窗口;是校园文化观念和校园行为规范的显现和外化,是人们感受校园行为规范最直观的通道,是校园的重要传媒,是对师生实施教育的重要阵地。
2016年9月29日,国务院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国家大力倡导传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是必要的,是构建特色“人文校园”的关键。
陕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都在这里建都,又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所在地,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陕西成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典籍、文化遗存丰富。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陕西丰厚的历史底蕴,孕育了许多瑰丽独特的民俗文化。
以陕西的民俗文化为主要视窗,辐射全国各地的民俗风土,既可以传扬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打开视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是建设“人文校园”一个重要切入点。
一、 设计思路
以陕西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透视陕西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进而部分内容辐射全国其他地区的特色地域性文化。
二、 内容形式
篇5
关键词:民俗文化、推广设计、羌族、视觉元素
汶川大地震后,羌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相关学者围绕羌族文化展开各种研究,并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研究羌族的历史发展、羌族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分类整理、如何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如何开发羌族特色旅游产业等方面。比较少有站在文化推广、文化合理发展的角度的研究,及比较系统的利用设计对四川地区羌族民俗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的研究,也很少有针对尝试结合新媒体技术、平台进行推广设计的研究。羌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在设计领域有着深远的应用潜力[1],哪些民俗文化适合用设计进行推广?如何利用设计来促进民俗文化的推广?本项目以四川羌族地区民俗文化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地缘及教学优势,通过带领多个学生团队实地考察研究,发挥各种设计学科优势,利用各种设计手段,对羌族民俗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设计的探索,形成相应的设计方案,以期对该区域民俗文化的保护与推广提供支持和帮助。
一、四川羌族地区考察
羌族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省,此外在陕西、甘肃、贵州和云南的部分区域散居。在四川省内,羌族主要分布于茂县、汶川县、理县、松潘县、北川县、平武县等区域,其余散居在黑水县、丹巴县、庐山县等地。课题研究过程中,以四川省汶川县萝卜寨、桃坪羌寨、羌人谷,以及北川县石椅羌寨、吉娜羌寨等地为代表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影像资料收集、访谈、活动体验等,了解羌族民俗文化现状。
二、四川羌族民俗文化现状
(一)关于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指关于民间风俗习惯的各种文化形式的总称,是依附于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种类繁多,涉及语言文字、、行为习俗、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如:民族语言、民间传说、民间歌谣、民间音乐、民族舞蹈、婚丧祭祀、民族节庆、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间美术、民间饮食等等,都属于民俗文化的范畴。民俗文化是长期缓慢形成的,特定地域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会因为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稳定不变的民俗是不存在的。[2]
(二)四川羌族地区民俗文化概况
四川羌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各具特色。语言文字方面:羌族有自己的语言,称为羌语,分为南支和北支。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羌区一般通用汉字。羌族的历史、传说多是通过口传、民歌、民间戏曲等形式流传下来的。方面:羌族是信奉“万物有灵”的多神教,比较典型的有羊图腾崇拜、白石崇拜、祭山、祭水、祭火等。“释比”在羌族族群中有着很高的地位,羌族的祭祀、节庆、婚丧、修建等活动都由释比主持。行为礼仪方面:羌族敬老、好客、尚武,羌族人结婚、丧葬、节庆、建房、饮食等都有相应的礼仪传统。日常生活方面:羌族服饰和刺绣非常具有代表性,服饰的材质、颜色、样式,刺绣的图案、针法等都具有明显的特征。羌族饮食文化中,“咂酒”、药膳、野菜、腊肉等也颇具代表性。羌族的传统建筑以碉楼最具特色,碉楼兼具防御和储藏作用,材料为石片和黄泥,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形式,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
(三)震后保护和开发对羌族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
汶川地震使得四川大部分的羌族聚集区遭到严重破坏,包括羌族建筑、物品等物质文化的破坏,以及由于羌族文化传承人及大量研究羌族文化的专家遇难而导致的非物质文化的破坏和断代。我国各类文化保护政策的出台,以及震后各方对羌族文化的关注,对羌族民俗文化的保护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有些地区也存在过度开发等问题。从研究过程中走访的多个羌族村寨情况来看,距离城市越近的村寨,汉化越明显;而距离城市较远的,位于交通不便的山区中的村寨,羌族传统文化的保留较好。震后,很多原本已被汉化的村寨也意识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专门派人到民族文化保留较好的村寨区学习交流,回到本村寨后再进行推广。这些对于羌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及推广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三、四川羌族地区民俗文化推广设计
(一)关于文化推广设计
篇6
一、旅游业发展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是民俗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是展示与宣传民俗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当地政府和人民对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意识,丰富了旅游资源,使旅游内容更加多样化。二是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带动民俗文化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旅游方式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旅游业与民俗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可以弘扬当地民俗文化,增强当地人民的文化自信。
(二)消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的商品化和庸俗化使民俗传统文化面临挑战。二是外来文化会对当地传统文化带来负面影响。三是民俗传统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会受到干扰。
二,民俗文化的变迁对旅游业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和民俗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使当地珍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还使得当地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安阳的民俗文化真实地表现出了当地鲜明的旅游特色,增强了旅游竞争力。二是民俗文化丰富了旅游业的内容和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的层次,提高了旅游吸引力。三是民俗文化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更对当地经济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消极影响
一是由于部分当地居民文化保护意识薄弱,年轻一辈对民俗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使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面临危机,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二是民俗文化商业化和庸俗化会严重干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甚至过度的旅游开发会导致民俗文化的遗失和灭绝。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笔者充分研读了崔凤军的砜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乌丙安的《民俗学原理》、钟敬文的《民俗学概论》等书,这些书籍对研究都有很大帮助。
(二)调查法
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做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做调查。此次我们研究的对象不是具体的人或物,而是一种具体的现象,所以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了解人们对这一事物的看法。
(三)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本次研究以安阳为个案,通过研究安阳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状况,找出现代旅游业与民俗文化结合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为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结合找出一条可行之路。
四、调研过程
一是通过资料查找、网上文献查阅等方式找出有关“旅游业的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材料,对课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二是制订调研计划,确定行程,明确到安阳要进行调研的地点,比如殷墟博物馆、红旗渠风景区等地。三是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已经掌握的初步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设计问卷调查表,进一步了解民众对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的看法。
五、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一)加强政府主导,合理开发利用
一是防止过度开发导致民俗文化破坏严重,降低民俗文化吸引力;二是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民俗文化发展出现商品化、庸俗化,扭曲其原始性;三是注重保护本地民俗文化,减少外来文化和现念的冲击。采取“政府主导十企业运作十社区居民监控”等管理模式,使民俗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二)培育地方特色,树立品牌文化
就地取材,依靠当地固有资源,统筹考虑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以“人o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培育地方特色,树立品牌文化。坚持民族特色,突出民族个性,在保持民俗文化原生态的基础上,树立特色品牌。突破传统民俗单纯的看表演、看古建筑等形式,整合地方资源,深入挖掘民俗特色,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三)采用合理的模式,开发民俗资源
一是集锦荟萃式。它是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和美国佛罗里达州锦绣中华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其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各地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内涵。
二是复古再现式。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也属此类。
三是原生自然式。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如广东连南三排瑶寨,其优点是投资很少,让游客有真实感,能自然与当地居民交流,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的利益公平分配给村民。
四是主题附会式。它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苏州名园“网师”近期推出的“古典夜园”活动,游客可以领略苏州园林在夜景下的意境。
五是短期表现式。其一,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蒙古的“那达慕”大会等;其二,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贵州组织民间表演队到国外演出松桃苗族花鼓等。
(四)加强文化保护,健全法规制度
建立旅游、公安、交通、工商、质监、安监、环保等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加强当地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治理整顿,切实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突出抓好旅游安全工作,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和法律政策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五)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目前,各地民俗旅游市场存在开发模式单一、雷同现象严重、规划不科学、经营模式滞后、服务质量低、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其关键在于缺乏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因此,要切实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养民俗旅游专业人才。
(六)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民俗旅游
地方政府要深入领会和创新执行国家各项旅游开发政策,主动探索与本地区相适应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如建立民俗保护区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严格保护好地方民俗特色,切实增强地方文化的软实力。
篇7
关键词:龙艺艺术特征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一、龙艺的艺术特征和发展轨迹
1.龙艺的艺术特征
平和龙艺活动具有悠久历史,遍及全县的14个镇,其中小溪、坂仔、南胜等经济相对发达的乡镇较为突出。平和龙艺表现形式由“龙头”“龙段”“龙尾”部分组成。龙头和龙尾的扎制、装饰以及舞蹈动作略同于“龙舞”(俗称“弄龙”),前面也有一位武士持彩珠戏龙作舞。龙段由数十块“艺板”连接而成。每块艺板称“节”,每节长约3米,宽约0.3米,木制。每节艺板由两位壮汉肩抬,称“扛艺”。艺板上用竹、木、纸、绢等材料扎成楼、阁、舟、车模样,并点缀花、草、虫、鱼和彩灯。形式与内容因时代而异。此项工艺称“装艺”。每块艺板上站一位少女或少男,戏曲人物打扮,称“艺旦”。各节艺板之间有木制旋纽连接,活动自如,蜿蜒成龙,可以在狭窄的村街上游行。龙艺的节数不一,有24节、36节、48节等多种。
2.龙艺的起源和发展
闽南始有龙艺,当不迟于明末清初。清康熙版《平和县志》卷十《风土志》有载:“民间结采架,选童男靓妆立架上,扮为故事,数人肩之以行,先诣县庭,谓之呈春。”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春,大溪乡江寨、庄上、店前3村同日结扎3尾(尾,闽南语,同“条”)龙艺出游。解放前的龙艺活动,多由各村村民组织,并推出一名会首筹办。每户或每两三户负责结一节艺,富裕人家结二节、三节不等。上世纪50年代后,龙艺活动多由集体举办。艺棚的装饰和艺旦的打扮趋于华丽。电力照明的运用取代原始的火把、灯笼,且伴有广播歌曲,场面更为壮观。迎艺时,往往有一至数阵锣鼓阵结伴。近年来,龙艺活动成为平和县庆祝重要传统节日活动的传统保留节目,也成为民俗文化展示的载体和平台,深受群众欢迎。随着时代的变迁,龙艺组织者在装艺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科技含量,注重在规模和档次上下功夫。1986年中秋节,九峰镇黄田村结扎一尾龙艺,长达72节,成为当时闽南历史上最长的一尾龙艺。2007年元宵节,由小溪镇设计制作的龙艺更是史无前例,118节的“小溪镇百节龙艺”以强大的阵容、新颖的造型展现在观众面前,其400多米的长度创历史纪录。平和县由此也荣获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龙艺)之乡”称号。
二、龙艺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1.龙艺制作和表演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龙艺在闽南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几百年来经久不衰。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元素严重退化,传统文化意识、思想观念被逐渐淡化,传统民俗节日活动主体组织机制难以形成,从而影响了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随着老一辈民间艺人的逐渐老去,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文化意识的不同使得他们不愿意花费过多时间参与到这种民俗活动中来。龙艺在制作工艺上和表演上的保护与传承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因此,政府在不断加大投入进行挖掘保护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对民俗节日活动的政策推动和组织引导,通过培育传人,逐步形成一批热心支持和维护龙艺这种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民间组织。
2.龙艺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一,在保护传承中注入新的内涵。民俗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历史留给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进行忠实原始的继承,只有这样,才能保留其原有的独特地方风韵;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发展,人们的时代意识和审美方向也紧跟着时代步伐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这时,民俗活动作为历史遗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必须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与时代节拍相呼应,只有这样,民俗文化才能在时展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例如,2007年平和县“百节龙艺闹元宵”活动不仅规模空前、声势浩大,而且具有广博的象征意蕴。龙艺活动分为“古代篇”和“现代篇”两大类,“古代篇”由神话、历史、戏曲等3个主题构成,“现代篇”主要包含国防、科技、奥运、平和特产4个主题。为了彰显“巨龙腾飞”这个文化内涵,龙艺设计者在“龙艺”设计制作过程中,注重追求一种融民俗性、艺术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观感效果。譬如,“古代篇”里包含“八仙过海”“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木兰从军”和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戏曲文化等主题,其中“八仙过海”为了收到“船摇波漾”的动感效果,设计者特意采用活动转轴与电源驱动配置手段,让人观之倍感真实与可亲。而“现代篇”里则特设了“一号”与“四号”火箭模型,同样为了追求逼真,“火箭”升空点火处采用照明与风扇原理,造出一种火箭腾空而起的气势。在此次龙艺踩街活动中,组织者将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同现代文明成果有机结合,不仅为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创造了适宜生存的“土壤”,也为传统民俗文化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篇8
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发,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市场化导致原有民族物质边界的重大调整和弱化。论文百事通当地的宗教、传统习俗、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着重大改变,对当地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
(一)过度开发使民俗旅游资源破坏严重。一些地方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实行掠夺式开发,造成许多民俗文化资源严重破坏,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我们还未来得及认清其社会价值时就已消失、解体;很多民间习俗在现代文明冲击下逐渐消失;民族文化遗址和民族特色建筑遭受严重损害;一些民间艺术品和手工艺品为了迎合经济市场而大批量生产,成为机器制作的工艺品,完全丧失了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
(二)民俗风情的商业化和庸俗化。在商业活动中,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俗文化,将其舞台化、程序化,是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这样的后果是使民俗文化失去了本来的乡土气息,淳朴的民俗被歪曲,甚至有些藏羌地区为了吸引游客,将迷信的、不健康的习俗加以渲染。许多地方把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进行庸俗化的理解,迎合部分人们的庸俗低级心理,不是开发民俗的美,而是盯住民俗中的丑和糟粕性的部分。由于传统思维和当前社会建设的一些误区,在旅游开发中常常出现一些破坏性的遗憾事情,比如有些地方为了追求城市化、现代化,把珍贵的民居拆掉,而另建西洋式建筑;有的把上千年的古城墙推倒,修建马路等等。
(三)虚伪民俗。虚伪民俗是指人们为了增加旅游商品,编造添加拼凑而旅游地不存在的民俗。伪民俗破坏了本民族特色,破坏了祖先的规矩。如,羌族的白石作为他们的崇拜神,必须放在屋顶或火塘上方,而不该为了招引游客而随意放置。
(四)民俗文化的同化。民俗文化的同化是指原有的民俗风情特征在内部和外部作用下,为异地异族的民俗风情取而代之。即旅游一旦开发到哪里,哪里的传统面貌便会发生急剧的改变,从衣着、建筑到生活方式都迅速地与外来者趋同。四川藏族羌族地区的语言、建筑、服饰、饮食、节日等方面逐渐汉化。阿坝州汶川、理县等地藏族、羌族大多说汉语,穿汉族服装,许多人口中哼的是流行歌曲。汉族式的房屋、装饰随处可见,藏羌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
(五)民俗文化价值观的退化。一个民族认同的文化价值观是该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或群体中的人们所共有的区分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符合或违背人的愿望、可行与不可行的观念。它是一个文化系统构成的基因。一种价值系统可以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各民族尽管发展历程各异,但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如吃苦耐劳、热情好客、讲信用、重义不重利、忠诚朴实等。但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这些优秀的价值观正在退化甚至消失。某些藏羌地区居民在买卖过程中出现的坑蒙拐骗、敲诈勒索等不择手段追求金钱的例子屡见不鲜,他们严重或排外的情绪,直接影响了当地的形象。
二、解决对策
源远流长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正面临各种不同文化习俗的冲击。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的民俗正走向趋同和消亡。同时,民俗作为一种隐形的文化旅游资源,它不像实物型的资源那样不易被改动,而是在开发中很容易被篡改、损害,甚至其固有的文化内涵也可能会消解殆尽。所以,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迫在眉睫。这需要加强立法,使地方有法可依;需要加强调查研究,确定需要保护的民俗文化内容;更需要研究保护的措施和有效方式。具体来讲,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生态保护区,走民俗生态之路。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民俗旅游资源存在和旅游开发的前提。要使其留存,就必须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前提,走民俗生态之路,真正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大量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民俗文化、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为其建立生态保护区提供了优势。可用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指导旅游开发,构建生态保护区,实现保护区、生态旅游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并以此跨越工业化,实现民俗文化、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加强保护一些濒临消亡的民俗事象。一些远古的民俗事象,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正面临着消泯,而这些民俗事象本身具有珍贵的民族和文化价值。因此,我们要投入人力、物力让这些事象不至于自生自灭。为了让优良传统文化继续保持下去,我们可采取适当的方式实施抢救性保护。
1、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摄像等影视记录方式将其制作成影像资料,并真实地记录下各种民俗事象。
2、建立原始型的民俗村,保留传统民俗文化的“火种”。完整地保存或复原民俗村,这在相对偏远的藏族、羌族地区来说,是延缓传统民俗变异的重要举措之一。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美国政府对文化传统保护极为重视,不仅所有重要的历史遗迹、遗址、遗物等均善加保护,甚至年代稍久、较为重要或稍有一点特色的建筑都纳入保护之列。
3、文物部门应加强对近代民族文物、民俗文物保护,对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进行分阶段、有重点的抢救。在文物保护中,属于不可移动的古建筑、古碑等已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但近代的民族文物、民俗文物还未明确列入文物保护范围,正处于被毁坏或外流中。因此,文物部门应积极参与民俗文化抢救工程。同时,抢救优秀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分清当前工作的主次。如当代被淘汰的工具、用具、服饰、民间戏剧、人生礼俗的仪式、某些宗教的经书、神偶等就应重点抢救。新晨
(三)高品位地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和“商业化”。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现象,才能有效地保证独特的民俗文化得以发扬和保护。提倡和尽量做到民俗不俗,俗中带雅。要正确分析本地民俗资源的特色,结合本地和周边环境,有选择性地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中的高尚部分。
篇9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发展;变迁;蒙古族婚丧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076-02
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指的是蒙古人在饮食起居、婚丧嫁娶以及祭祀礼仪等方面形成的风俗,它是蒙古族历史的展现,也是蒙古族文化发展的结晶。蒙古族民俗充分展现出与历史发展相一致的发展特征,很好地体现这个民族的生产状况、生活水平和情感表达方式,是民族特征的重要展示,对蒙古族民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逐渐完善的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本质意义上是人民情感和心理的体现。例如,蒙古族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它虽然是以物质作为存在的前提条件,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穿衣要求、居住习惯、饮食方式等,具有十分浓郁的主观臆想。
一、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
(一)蒙古族饮食文化
1.苏台柴
用蒙古族的语言翻译过来就是奶茶的意思。苏台柴作为蒙古族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饮料,常常被用来招待客人。它是以砖茶作为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加水并在锅中逐渐烧成紫红色,再加入一定量新挤的牛奶或是羊奶,小火烧到锅里沸腾即可。苏台柴富含营养价值,能够有效地提神、开胃、解渴等,是深受蒙古族人民喜爱的饮料之一。
2.马奶酒
马奶酒用蒙古族的语言来讲就是“乞戈”或是“艾日戈”,它起源于蒙古族大草原的东西地区,最初是由马奶简单制作而成的含酒精量较低的饮料,具有味道浓厚、凉爽止渴等特点,是蒙古族人民招待来客的必备饮料之一。后来马奶酒的做法逐渐精致,要求将新鲜的马奶先放入生皮囊中,在阳光充裕处用特殊制定的木棍定期搅拌,促进马奶的发酵。直到生皮囊的马奶呈现出近似透明状态、味道带辣时,才发酵结束成为真正的马奶酒。事实上,马奶酒的发展历史十分久远,自《马可・波罗行记》和元朝诗人耶律楚材的诗中都有所提及,并对马奶酒的味道大力赞扬。经常饮用马奶酒,有利于胃溃疡、肺结核的病人恢复身体健康。
3.酸
作为蒙古族广为流传的饮料之一,一直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直接饮用新挤的牛奶,而是将之制作成为酸之后再饮用。酸的制作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新挤的牛奶放入锅里大火烧开,再放置阴凉处进行通风,促进其发酵,形成酸味;二是将新鲜的牛奶直接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暴晒,促进其自然发酵,形成酸味之后便可直接饮用。酸的营养价值很高,味道纯正,香气扑鼻,是降火化痰、清凉解渴的最佳饮料之一。
4.全羊席
全羊席用蒙古族的语言来讲也可称之为“秀什”或“不禾勒”,是蒙古族招待重要客人的传统菜。全羊席作为传统菜肴中最隆重的一种,通常情况下只会出现在重要晚会或是婚礼中。全羊席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它要将烤熟的整只羊置于长方形的大碗盘中,呈现出活羊的形状,味道十分鲜美,香气浓郁,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在正式用餐之前,主人还要进行一场仪式来赞美这只整羊,并做真挚的祷告等。
(二)蒙古族住房与交通文化
1.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传统房屋,十分便于搭建和推移,在古代也被称之为“穹庐”、“毡包”或“毡帐”。蒙古包的上方呈现出尖状,整体是一个圆形,通常是采用柳木杆制作成为篱笆的形状,设有大量的木头椽子作为整个的支撑,搭建成为伞状,屋顶上用厚厚的一层羊毛覆盖住,屋顶中央设有通风的窗口,门朝南或东南方向。12个哈那的巨大蒙古包,占地面积近70平方米,十分少见,只有在20世纪末期的锡林郭勒盟第七届那达慕大会上见到过,是目前为止最大的蒙古包。
2.勒勒车
勒勒车作为蒙古族常见的交通工具,最初是由桦木或是榆木构建而成。全车重量有百余斤,可承担数百斤或是上千斤的重量。勒勒车的车轮十分巨大,车身反而很小很轻,大多是由十辆及其以下相连接,再由一到两个的牧民(主要是女性)来驾驶,凸显出蒙古族独有的地域特色。通常情况下,勒勒车适用于短距离内的水运输,也能够进行远距离的生活必需品的运输。目前经过不断完善之后的勒勒车,原先木质的车轮已经改为铁轮,仍然是由马或者是牛来拉,但速度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蒙古族婚丧嫁娶文化
1.婚嫁
蒙古族的婚嫁分为抢婚和聘婚这两种。抢婚是在奴隶制时期就已经存在的一种婚嫁制度,例如成吉思汗的父母的结合就是采取的这种形式;在奴隶制时期过后,蒙古族进入了封建制时期,开始推行婚聘制度。所谓的婚聘制度即男方在正式定亲之前要多次向女方求亲,并在定亲之后根据实际情况给女方家送聘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彩礼。蒙古族牧区通常是以牲畜作为聘礼,而农区基本是以衣服、珠宝作为聘礼。在牧民认为“久”是十分吉祥的数字,因此聘礼是从“久”开始,遵循“一九”到“久久”的规律,其中牲口最多可以有八十一头。而对于部分贫困的牧民而言,聘礼牲口的数量可以是比九小的奇数,如三、五、七,但绝对不能是二、四、六、八的偶数。因此,在蒙古族流传着一句俗语“媳妇娶得了,聘礼出不了”。事实上,蒙古族娶亲的仪式也十分盛大,并继承了传统的男方去女方家过宿娶亲的风俗。首先,娶亲仪式会进行占卦选取良辰吉日,男方要在娶亲的前一天穿上正装,由专门的人驾驶彩车,与迎亲的共同骑马,带上礼品去女方家里。到了女方家门前,先要围绕女方家走上一圈,并献上“碰门羊”一只以及带来的所有礼品。其次,男方和女方要双手持哈达,向父母长辈逐一献上并敬酒,行跪拜叩首的大礼之后才算完成。随后,男方及其同来的人一起入席用餐,到了夜晚还要举行隆重的求名问庚的典礼。直到第二天早上,准新娘由其家人抱到迎亲的彩车中去,准新郎要骑马绕三圈彩车,之后迎亲和送亲的队伍才能共同出发前往准新郎家里。在前往的过程中,迎亲人和送亲人的队伍要进行竞赛,开展“刁帽子”的友谊比赛。最后,在达到准新郎家里后,要进行盛大的婚礼仪式,也就是准新郎和准新娘不允许下马车,而是先围绕新郎家绕三圈,举行拜火仪式,让新娘和新郎一起从火堆上走过去,寓意着双方的爱情更加圣洁纯粹,婚后生活和谐美满。在新娘和新郎共同进入蒙古包之后,要先叩拜佛祖和灶神,再叩见新郎的父母以及长辈。叩拜礼仪完成之后,由专门的梳头妇人为新娘梳头打扮,之后新娘便可等待婚宴的正式举行。婚宴大多都是摆设蒙古传统菜式之一的“羊背子”,将整个的羊分为七个大块,卸除胸部放入锅中大火煮熟,加入适量的盐,煮熟之后用大铜盘盛放,除此以外,婚宴上还有全羊、奶制品、糖果等菜式。婚宴进行的过程中,新郎要手拿银质的酒壶,新娘手拿银质的酒碗,向家中长辈、来者宾客一一敬酒,并献上代表真挚情感的哈达,众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姑娘们则与马头琴曲共同欢唱。这样的婚宴要连续进行三天,亲朋好友们才会尽兴而归。
2.葬礼
蒙古族的葬礼通常是采取的天葬,这是一种牧区推行的葬式,也被称之为“野葬”“弃葬”。在人去世之后要先脱去其身上的旧衣服,换上新的衣服或是用白布包裹好,把尸体抬到勒勒车上,快速赶车前进,让车剧烈颠簸起来,尸体受到颠簸掉下来的地方即最合适的葬地。随后,快速地沿路返回,切忌回头观看。三天以后,死者家人去往葬地查看,倘若尸体被来往的野兽吃掉,则可以看作死者已经升入天堂;相反地,倘若尸体没有被吃掉,则可以看作死者的魂魄还在,不利于后世的发展,因此要请喇嘛超度,驱散灵魂,并涂上厚厚的黄油在尸体上,吸引野兽前来。在葬礼举行的49天之内,死者的后人不能剪发、不能有娱乐活动,在路上遇到熟悉的人也不能打招呼,以此来表达对死者的凭吊。
二、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对当代的启示
(一)大力弘扬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
蒙古族没有得到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缺乏高素质水平的人才和先进的科学生产力,教育教学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科学生产力的第一推动力。因此,受到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启示,我们要大力弘扬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动摇。一方面,我们要先建立健全鼓励政策和人才培养制度,尤其是要着手于蒙古族干部的选取。同志就这样说过:“要吸收蒙古族的高素质水平人才,做好干部的培养工作,教育好蒙古族人民。”同志之所以这样认为,是由于在蒙古族地区,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干部能够起到汉族干部无法起到的作用,而蒙古族干部本就成长在蒙古族地区,十分熟悉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与蒙古族人民关系非常密切,能够表达蒙古族人民的真正需求,所以说只有蒙古族干部才能发挥领导作用。另外,不断提高对这种作用的认识,不仅能够有效地加强蒙古族干部的责任意识,还能够促进多个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要能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教育环境的建设,多途径、多方面地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提高蒙古族人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
(二)大力研究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促进其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民族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民族文化具有特殊的含义,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存在价值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的存在根基。只有大力研究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促进其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才能真正使这个民族发展壮大起来。本民族民俗文化的学习,能够带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有益于其他民族加深对这个民族发展历史的了解,更好地完成民族工作。一个民族要能够完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一定要能够加强对本民族民俗文化以及各种优秀文化遗产的研究。在社会前进的历史潮流中,在现代化开放发展的过程中,民俗文化肯定会受到影响发生新的改变,但绝对不能忽视对它的研究。与此同时,已经在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果实,大大提升了蒙古族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陈岗龙.蒙古民俗学的现代转型与民俗志写作的反思[J].民间文化论坛,2005(2).
篇10
论“海洋社会”及其在中国的探讨
中华海洋文化特质及其现代价值
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关于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比较的再认识
刍议《庄子》海洋意象及其当代教育价值
基于人海关系认识的海洋教育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海洋强国
社会变迁:日本漂海民群体的研究视角
古代浙江海洋渔业税收研究
渤海溢油事件的社会影响研究
包容性增长与海洋渔区渔民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失海渔民社会保障研究综述及展望
东亚海岸带综合管理经验对环渤海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长三角城市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探究
海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基于就业弹性的海洋人力资本地区性差异比较分析
我国水生生物资源生态保护现状刍议
中国南海开发石油缓慢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失海渔民发展资源的多重衰竭与渔区社会基础的振兴
从环境公民到海洋公民——海洋环境保护的个体责任研究
美国海洋溢油事件的社会学研究
从课责概念探讨台湾渔会组织之治理
海洋社会学视域下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试论海洋社会互动及其主要形式
海洋社会学:回顾、比较与前瞻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海洋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从渔民节到赶海节:山东半岛刘家湾海洋民俗文化的变迁
我国海洋民俗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
我国涉海人类活动与海洋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
海洋渔业“双转”政策与风险社会中的渔民
水上居民群体认同问题实证研究
心理学视阈下的海洋意识指标体系构建
大学生的海洋环境意识——对青岛市在校大学生的调查
围填海造地问题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我国海洋渔业环境保护管理机构间的协调机制探析
基层政府走向渔民环境抗争对立面的双重机制
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研究综述
海员关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人化因素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安全政策体系研究
渔权即海权:张謇渔业思想的核心
福建昙石山文化遗址的海洋社会学考察
海洋社会变迁过程中海洋渔民的地位变迁初探
从海洋文化到渔民社会:海洋教育与意识的培育路径分析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日本祭海仪式变迁——以濑户内海管弦祭为例
海洋意识的变迁及其建构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的分析视角
海洋环境变迁的主观感受:环渤海渔民的口述史研究——一个研究框架
当代中国的海权论——基于对《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的解读而展开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