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4-04-30 18:0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校本课程 开发 动漫教学 动漫校本课程 社团活动 课程整合;
“校本课程开发”(schoo1.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的思想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场所,以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依据学校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旨在满足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针对高中生喜欢欣赏动漫作品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动漫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现将研究报告阐述如下:
一、课题的科学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可见,作为学校自主管理、开发和实施的校本课程将成为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近年来一直努力推动国内原创动漫文化建设,培育动漫文化品牌,推动国内原创动漫文化走向世界。由于我们地处经济发达的广州,这里每年举办大型的动漫活动:金龙奖原创漫画动画艺术大赛(OACC)、ACG穗港澳动漫游戏展、广州国际动漫节、动漫游戏嘉年华、中国国际漫画节、全球十大动漫形象评选活动、广州暑假动漫展,丰富的动漫文化资源正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极好教材。为了充分挖掘利用资源,规范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并彰显特色、多出成果、力争示范,我们把“动漫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作为一个课题来进行深入研究。
二、课题目标
美术教育(美术的启蒙教育)是可以从地方艺术开始的,在城镇、农村美术课程中,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可以代替一部分教材内容,占有一定的课时,并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通过实际操作,总结经验,集中交流,改进提高,然后提升出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形成地方课程,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和实用价值。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指导城镇、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探索出一条充分利用身边的现有资源,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艺术教育的有效模式,成果在国内同等地区具有推广价值。
三、课题操作策略
本课题是计算机技术与美术结合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验研究,是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而进行的。我们采用“分课程、分学段研究”的方法实施。采取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观察、统计和调查等研究方法。
本实验期限为两年,分三个阶段实施。
1.准备阶段
1.1确定研究课题,制定方案,申报立项,举行开题论证活动。
1.2实验前调查、研究、收集课题研究的资料。
1.3加强教师课题研究及对当地资源的了解和整合培训。
2.实施阶段
2.1根据研究方案制定出研究计划,结合本校、本学科和学生实际探索出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开发形式。
2.2编写《动漫校本课程教程》,并在学校选修二和课外兴趣小组组织教学实践活动。
2.3设计《动漫校本课程调查问卷》、《动漫校本课程调查问卷统计表》,检测各学段学生了解的动漫基本知识、掌握动漫活动的技能和情感的培养情况。
2.4进行中期评估,写出阶段性实验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2.5定期组织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实践培训和研讨活动。
2.6定期做好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的收集。
3.总结阶段
3.1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成果展示(包括教学活动设计,活动课实录,研究总结及论文,学生成果)活动。
3.2整理《动漫校本课程教程》,并在其他学校推广使用。
3.3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图片、文本、影视和电子资料。设计制作《动漫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与课件》、《动漫校本课程教学实录》、《动漫校本课程学生作品集》。
3.4实验教师完成研究总结或研究论文,写出《动漫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3.5申请专家鉴定。
四、课题成果与体会
1.用科学的发展观的态度来指导课题研究,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课题研究。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科学地进行研究,并重实证、重数据、重理性地进行科学论证。运用统计学原理科学地收集数据、合理运用调查法、统计法、实地考证等方法进行研究。及时慎重地、细致地收集科学实验资料,注意收录点滴的实验成果和体会。
2.加强美术教育理论学习,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要加强美术教育理论学习,提高对动漫文化的教育价值观的分析判断能力,抓住中学美术教育的本质进行传统美术文化教学实验。课题研究中要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作用,立足学校实际,注重将教师、教材和地区资源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调动学生参与这一调查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形成重视动漫文化的氛围,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课题期间,课题组老师围绕课题内容,发表了论文若干篇。课题组师生参加各级漫画比赛获奖近百项。各项成果在社区及学校选修二课堂使用,效果较好。
3.注意资源拓展途径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如:学校(校园动漫文化及活动)、教学(美术课堂教学及其它学科渗透、动漫公开课、课外活动、校本教研)、家庭、社区(如动漫节、COSPIAY动漫模仿秀、漫展、庆典活动),提高课题研究效度。
以本地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风土人情为材料,指导学生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和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广东增城这里有特有的节日,如增城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国际登山旅游节、增城国际攀岩锦标赛、增城菜心节、增城客家文化节、增城新塘国际牛仔服装节、增城荔枝文化节、增城派潭番薯节等。
4.注重计算机技术与动漫课程的整合,
开发可操作、可推广的动漫课程教学平台,建立计算机与动漫教学网站。教学网站内容包括校园动漫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动漫社团、动漫视频、社团风采、学生作品、课件制作、教师作品等。可以在学校动漫兴趣小组上课时使用网站里的教案、课件,课题组老师查阅课题相关资料,还有师生动漫作品展示。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
本课题的研究尚属于初步研究,有以下不足:本课题由于时间仓促,以美术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自编为主导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仅仅做了初步尝试,课题成果有待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朱益明. 校本教师发展论[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4]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 美术教育展望[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郭守智.中外教育格言名言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6][日]中野晴行 甄西 译.动漫创意产业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篇2
“2012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一、二等奖获奖项目及申报人名单如下:
一等奖(1项)
《微型地理景观探究及其教学应用研究》(陈月平、黄东锋、田安太)
二等奖(32项)
《运用“愉快体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聂莲)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性别差异调查研究》(潘少华)
《校本课程剪纸艺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郑顺全)
《民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园文化建设》(何一音)
《信息技术教材建设促进学科内涵发展的策略研究》(陈明宏、黄世勇、黄伟祥)
《基于体验学习方式的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实践研究》(梁础珊、张桂才、黄永利)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成果》(张艳婷)
《中小学“进转改”活动式写作教学的探索》(梁经伟、谷清华、连雪君)
《让本土文化精粹滋养孩子的童年――佛山本土文化与幼儿园美术课程整合的研究》(何桂珍)
《幼儿“四合一”趣味健康活动的研究与实践》(李长缨)
《小学数学智慧乐园的创建与使用研究》(王金发)
《商务英语模拟教学研究》(杨荔)
《高中地理尖子生培养的实践研究》(张萍海)
《基于科幻美术主题教学载体上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黄建军)
《“打造书香特色与促进师生发展”的实践研究》(黄丽萍)
《开展“生活能力”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美味厨房”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余燕琼)
《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张光洋)
《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创建的研究》(杨翠、林光练 )
《特殊学校开展串珠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邓娜)
《“教师电影课”开发与应用研究》(华峻)
《科普读物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肖小亮)
《中小学“微课”资源的区域开发实践与创新应用研究》(胡铁生)
《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CSCL 促进意义建构之“如何改善地球暖化”研究报告》(萧仕铮、邓广汉、何顺兰、陈庆)
《“散合式教学法”研究》(杨俊)
《从正确引导“麻辣学生”入手,培养小学生主动参与管理的精神》(罗辉、董荣芳)
《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研究》(梁文威)
《小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张少娥、曾春销、肖丽华)
《“1分钟创意游戏”体验,促进学生品德与心理健康协同发展》(李园萍)
《引导小学生正确对待和运用网络语言的研究》(徐淑仪、吴少敏、萧伟峰)
《构建书法课程体系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龙焕权)
篇3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充实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精神世界的丰富,也不能避免价值观的失落。因此,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十分关注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强调儿童品德的培养,道德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倍受重视,从而促使品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加强道德教育研究,加快德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为我国小学品德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丰厚的借鉴经验。例如,1989年日本文布省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均进行了调整。为培养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现适切性,力求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相吻合;道德教育的实现方式体现阶段性,由低年级体验性活动逐步向高年级反思性活动推演。1994年,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将品格教育列为各国教育应进一步努力的首要方面之一。1996年美国的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1997年总统的《国情咨文》都强调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英国在1999年9月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肯定真理、正义、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
我国一贯有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传统,从1981年开设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以来,品德教育改革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始终没能有效地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实践性整合,成为导致品德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化、简单化、去生活化、成人化倾向的原因之一。课程作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中介,必然承担着改变德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偏低的责任。值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强小学品德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势在必行。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研究将以在实验区试教的新教材为依托,围绕小学品德课程建设展开,验证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探索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
(一) 品德教育的模式
目前国外影响比较广泛的德育模式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体谅模式等,对于这些模式我们应合理地进行借鉴,使其成为我国品德课程改革的推动力量。国内现已被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道德教育模式有情感道德教育模式、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体验道德教育模式等,各实验区应灵活地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任何一个模式不可能就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进行阐释,因此,在小学品德教育中不能采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任一德育模式,而应以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将德育模式运用于具体的儿童品德培养中,并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品德教育模式。
(二)新教材的编写和实施 新教材是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所依存的物化表现形式,又是教学实践工作的工具,因此,本课题将借助新教材推动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同时积极吸取实验区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推进新教材的编写,使实验区工作和教材的编写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 对品德课程本质特征研究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品德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以及新进展
(2) 现阶段品德课程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
(3) 适合我国国情的品德课程的构建方式
2、 小学品德教材编写研究
(1) 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的研究
(2) 教材的形式问题研究
(3) 教材综合资源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3、 小学品德教材实施研究
(1) 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新教材与生活性特质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主动参与、自主建构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完全生命投入、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民主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2) 教材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
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对教材的评价
学生对教材的评价
不同实验区对教材的评价
4、 评价研究
(1) 品德评价的理论研究:
品德评价的本质研究
品德评价的基本理念研究
品德评价的功能研究
(2)品德评价实施工作的研究:
明确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设计评价工具
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四)品德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本课题将探索有效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内容、途径,提升教师的品德课程开发参与意识,确保培养培训工作与新教材开发实施的同步进行。
(五)品德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被列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和课程形态,在品德课程开发中也应突出地方品德课程和校本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发,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
1、 品德地方课程的开发
2、 品德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品德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建设的基础,除去教材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多种资源。
1、 品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2、 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七)品德课程内部以及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1、《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衔接研究
2、小学品德课程与中学品德课程的衔接研究
3、 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三、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由于我国的课程开发一直存在"大一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关于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国外已经有一些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借鉴,但对于国内课程领域的研究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是全新的,我们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研究涉及品德教育理念、品德教学、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以期填补我国课程研究领域的空白。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促进我国教材开发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增强教材的适应性,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研究方法
(一) 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二) 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三) 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四) 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五) 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六) 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2019年12月,开题会。
2019年1月~2019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19年3月~2019年6月,各
这篇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品德课,小学,报告,开发,研究, 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19年7月~2019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二) 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 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五)典型课例集
(六)品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精选集
(七) 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八) 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九) 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十) 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十一) 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十二) 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2019年12月,开题会。
2019年1月~2019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19年3月~2019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19年7月~2019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三) 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 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篇4
关键词: 英文报刊阅读 校本课程开发 课程资源
信息发达的21世纪要求我们对于人才的培养要与时俱进。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对高校英语教学更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事实证明,独立院校英语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材内容都与这一新形势下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正如其它很多高校,我校在英语专业教材选择上也十分注重教材的经典性,因而“现有课本上的文章都是很多年前发表出版的”(端木万义,2000)。这样的教材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教材内容的局限性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缺乏新鲜的“血液”,总是觉得与现实脱节,进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就很薄弱。在这种形势下,提出利用英语报刊阅读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就显得意义重大。
一、本校外刊教学的现状
本院针对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开设报刊选读课,但并没有在非英语专业开设此门课程。事实表明,通过固定外刊教材的学习,学生从整体上已经能够把握阅读外刊的思路与方法,并可以从中提取自己的观点,写出规定的任务型研究报告。但是困扰老师和学生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报刊这一课程资源为现实生活服务,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的传统式教学,被动接受别人的东西,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输出所获取的信息。正如学生所说,除了课上安排的一些阅读任务外,他们很少再去通过阅读报刊积累文化知识、扩充词汇。他们已经习惯于常规的精读及泛读课程,缺乏真正的阅读动机。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真正的意义上使他们不仅能读懂,还能利用所读内容去写作并表达观点,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能够从事一些外事工作。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A.M.Furumark和I.Memullen两位学者就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1985年,在以色列召开的一次小型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学者们就“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界定作了广泛的讨论。现在,国内外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的大致界定是“在实际的教育场所中发生的并可望能够使教师们积极地参与并卷入到广泛的相互作用和课程决策之中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我国学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作为学校特色构建的一部分。还有的学者将“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一个研究的过程;有的强调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有的强调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重视学生的需求;有的则强调校本课程开发不能忽视社会需要。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刻不容缓,探索开发课程资源的办法需要我们利用现有学校的资源及有利于课程改革的一切哲学思想、教育理论、心理科学的究成果等,切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法。
三、开发报刊阅读这一课程资源的各种方法与手段
根据对本校学生所作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在阅读外刊过程中常见的并且最为突出的问题是:1.缺乏阅读外刊的积极性与兴趣;2.词汇量较小所带来的一定的阅读恐惧;3.缺乏足够的方法引导。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从而改善这些常见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1.直接法。课堂上,突破传统报刊课的单一书本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PPT课件,及时补充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主要报纸期刊的封面图片、有意义的卡通漫画、最新时事音频视频,在时间安排上灵活处理,不占用太多时间但又及时刺激学生的思维神经,让学生在试听上有一种美的享受,激发其阅读的兴趣与欲望。课下让学生直接接触最新的外刊文章,获取最真实的英文阅读素材。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国内事件作为阅读外刊的突破口,跟踪性地阅读国外报刊对相关事件的最新报道,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形成一种习惯,主动获取不同媒体对于某些实事问题的观点与认识,并形成自己的观察角度与观察模式。
2.视听法。课堂上边听边看最新时事视频,然后要求学生就所看所听内容在课下搜集国外报刊的各种文章,随后在课堂上进行任务型讨论:以小组四到五人左右进行任务设置,如讨论并发表对某一评论的观点,讨论并回答与某一阅读材料相关的问题,以及讨论并汇报补充阅读材料的内容及重点,或者进行某一争议问题的辩论,等等。通过这些小组互动,学生增强了阅读的深度并开发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在读的基础上将内容用口语表达出来,锻炼了语言应用能力。
3.认知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图示,从认知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补充阅读材料;并将获取的信息及时应用到自己的论文实践当中,拓展学生的认知思维。可以要求学生就某个研究话题进行相关外文网站的搜索,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将观点以半论文式的方法呈现出来。
4.合理安排幽默教学。幽默教学也是教学更新的一种新形式。“幽默是英语课堂中的增鲜剂”。幽默可以体现在多方面:肢体语言的夸张,语音语调上的变化,以及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错综复杂的文化含义是学习英语的难点,也是有趣之处。
四、利用英语报刊阅读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两个主要问题――校本课程和课程资源的交叉点,使校本课程开发扩展到了课程资源的视野上,脱离了传统课程开发的误区,可以为校本课程开辟新的课程资源。通过设置恰当的主题,能够呼应研究性学习课程、任意选修课程、技术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新兴课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
1.可以弥补学校原有英语专业报刊课程的局限性。虽然我们以往也开设报刊选读类课程,但基于固定教材、固定内容的讲授与学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具备阅读的能力与技巧,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与差异,从而没有能够积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报刊阅读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有力环节,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使他们成为研究型的主动学习者。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全程性地、主动地、批判地、合作地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当中,从而必须打破过去僵化的、模式化的、习惯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把自己的实践知识与学生分享,在与学生共同制作课程方案、实行课程设计及评估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将得到较大的提升。
3.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在学校必修课以外往往很少有实际应用英语的机会,也缺乏接触最新的语言学习资料的途径。我们把报刊作为开发课程资源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对原有课堂讲授的固定模式进行改进突破,可以让学生通过任务型的报刊阅读真正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实践与操作具体的报刊写作,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并拓展自己的兴趣,让班上所有学生都有表现和表达的机会。
4.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作为独立学院的英语专业学生,在今天就业压力很大的现实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劣势,但并不是没有改变劣势发挥特长的途径。利用报刊选读作为英语系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途径,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本系的教学特色,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学习随时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自我定位。
利用英文报刊作为学生阅读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已经对我们的英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提出利用英语报刊阅读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就显得适时而且合适。然而,教师务必注意结合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语言基础,精心选材,合理利用,才能促进英语报刊教学。尤其在学生阅读外刊的初期,学生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教师应通过一些简短、新颖、真实而有趣的材料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当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处理阅读问题的能力时,教师要转向选择内容不熟悉的文章,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阅读能力,拓宽视野,开发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利用英语报刊的丰富内容作为课程资源,对英语教学是一种相当好的补充和延伸,能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加强素质教育起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处理好英语报刊与课本的关系,从而合理、有效地通过英语报刊丰富英语教学,拓宽学用渠道。总之,不断学习和牢固掌握最前沿、最贴近素质教育要求的英语报刊资源,并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合理有效地加以运用,对于广大同行来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周学艺.美英报刊文报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端木义万.外语教改与教材更新[J].外语研究,2000.
[4]Mackenzie,A.S.Using CNN news video in the EFL classroom[J].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1997,3(2).
[5]Sanderson,P.Using Newspapers in the Classroom[M].Cambridge:CUP,1999.
篇5
一、综合实践课程领域建设的依据
综合实践课程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是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主体。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因此,国家没有具体的综合实践课程教材,只是对综合实践课程做出了纲领性的指导,地方和学校要根据《纲要》所设定的基本框架和原则进行规划和开发具有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活动方案。
二、综合实践课程领域规划
根据本校多元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规划,依据《纲要》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课程”被确定为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四大课程领域”之一。
结合当地社区资源与社会实际,以及本校基础与特色,在《纲要》原则规定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因地、因时、因校的调整与扩展,开发与创新,拟将综合实践课程具体划分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实践,劳动与技能,传统与信息等四门特色课程。
“研究性学习”作为特色课程之一,成为本校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并非狭义的某一门学科,更多的是强调它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构建和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作用,要体现它的综合性教育因素。
为此,本校以数学学科作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的主体科目,以数学教研组为开发团队实施开发研究,并申报立项有何祥齐老师主持的省级科研课题《高中数学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研究》,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的建设形成探究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三、“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内涵
1.研究性学习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从课程论视域看,课程涵盖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大范畴,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也不例外,因此,课程属性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首要而基本的属性。
当前,在我国基础性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体系中,还没有将“研究性学习”上升为专设的国家课程,而是散见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因而在实际学校课程管理中仍然处于一种可有可无、有形无实的境地。无疑,这就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要务之一。
2.“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是综合实践领域课程的基础,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根本保障。研究性学习全面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而所有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过程之中都必须始终贯穿这一学习方式。
其次,“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都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探究的基本内容。所以,其他领域课程的实施离不开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也脱离不了其他领域课程而独立存在。
四、“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实践
如何将“研究性学习”建构成一门真正的课程,而不再是随意被搁置的,甚至被认为是影响升学率的形式化教学。以数学教学为目标科目,结合课题研究,得出以下实践结论。
1.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是既有交集又相互独立的两种不同的课程形式,并非包含关系。首先,研究性学习并不是数学教学的一种方法,而应该是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实施数学教学,获取数学知识。
其次,对于数学知识学习仅仅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所需要涉及的部分内容,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内容涵盖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诸多方面,并不以某一特定的知识为课程内容。
2.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应该由学校统一规划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让各学科研究性学习形成“综合实践领域课程”这一整体。
本校在每学期开始由各学科确定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学校教研室,由教研室根据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计划统一安排时间、课时、教师、教学场所等,形成学校统一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表,从而使研究性学习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成为一门能够独立实施的课程。
3.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必须严格实施程序,凸显课程特色,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必须按照以下三个程序进行:第一,准备阶段。选题、分组、进行小组分工、设计研究方案,即撰写开题报告。第二,执行阶段。通过资料收集、访谈、实验、观测等获取研究资料。
第三,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结果、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性学习课程必须凸显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这一课程的特色。
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思维与创造;强化对“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成果,关注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而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
总之,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仍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境地,要使其真正成为一门强化素质教育,能为学生个性发展保驾护航的课程,还需从更多方面努力,更需要一线教师全力践行。
篇6
关键词: 乡土文化 课外学习资源 中学教育
利用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课外学习资源的研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形式。笔者希望通过有效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积累编制以乡土文化资源为内容的校本课程,让其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理想空间。
一、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国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对“教材就等于唯一教学资源”的传统教学思想、传统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领域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善于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讲求各种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校本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与实践
徐特立先生认为:“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基于家乡――瓷都德化这块土地独有的乡土文化资源,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挖掘家乡乡土文化资源,将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与中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深化教育改革,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1.制定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加强不同学科、不同知识间的交流与联系,让学生快乐地生活,开心地学习,在活动中感受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仪之美,达到乡土文化育人的目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教育。
(2)通过研究,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深化学校教育改革,推进新课程教育的发展,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一种校园文化,一种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突出实事求是、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校精神。
2.组织开展研究活动
(1)研究的思路:调查、了解搜集文献、组织理论学习、统一认识确立课题设计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申报组织实施课题研究收集资料、总结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与推广。
(2)研究的步骤:本课题自2014年11月起,实验周期为一年,实验研究基本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07―2014、11)
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设计、开发乡土文化资源采集方向,收集学习有关文献,邀请市教科所、县教育局有关专家来校指导,完成课题论证准备材料,建立课题领导小组,确立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11―2015、11)
2014年11月―2015年5月,按照研究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全校教师在各个领域开展实施,各组制订计划,3月进行阶段成果汇报,5月写出阶段总结。
2015年5月―2015年11月,提出下一步实施方案的意见,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召开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理论讲座、评选优秀成果、外出考察等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12―2016、04)
整理分析研究实践的有关资料,撰写相关的研究报告,汇编师生文集――《乡土文化之瓷韵》、《教师论文集》等研究成果,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科学性研究鉴定,推广研究成果。
3.活动特色与成效
(1)教师改变传统的“资源观”,实现角色的转变,优化教学资源组合,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
(2)让学生从活动中得到情感体验,享受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探究现象和规律,强化学生在乡土生活中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联系学科学习收集资料,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
(3)构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与家乡乡土文化资源相互渗透的新模式。我们课题组组织学生开展德化旅游资源调查,了解德化陶瓷文化和历史,形成幻灯片或手抄报等形式宣传家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我们参与汇编校本课程《德化旅游英语》,并制成书本全县交流,深受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认可。通过此次研究,学生对家乡的文化和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增强了对家乡和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初步树立了建设家乡的理想信念,为德化大地培养了一批建设家乡的地方人才。
三、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1.转变观念,打造办学特色。
通过研究开发,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展课程资源,结合学科教学,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文化发展,丰富新课程教育的理论与内涵,推动学校教育改革,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育人理念。
2.精心选择,健全学生人格。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为他们学会生活,提高生活品位,学会生存,增强生存能力,学会创造,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基础;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走出家乡对家乡文化的传播,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3.挖掘素材,积累编制资源。
通过研究,挖掘一系列有特色的乡土素材,有利于我校校本课程的积累编制,便于形成课程化、正规化、校本特色化的学校教育“个性面孔”。
总之,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长期工程,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将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注重对教学对象及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通过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深化新课程教育的内涵,探究新课程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出带有普遍规律的东西,以进一步指导实践,促进学生对不同知识的整合、提炼、归一,让他们“快乐学习,健康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篇7
一、提出的背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目的之一就是尊重地方差异、学校差异,体现课程的针对性与适应性,鼓励学校根据自身的客观现实确定教育思想,形成学校个性。课程是一个学校奠定特色的基础和保障,任何学校特色都需要一定的课程作支撑,没有一定的课程支撑,学校特色是难以形成的。
新的课程体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着眼于生命的未来。本课题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突出教师的导师作用,给予教师宽松和谐的教学空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舞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课程的校本性,在国家法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这些课程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灵活多样的拓展与深化;突出校园生活的丰富性,通过社团活动、电影展播、诗歌朗诵、主题活动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校园不仅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源地,而且成为学生涵养自己、升华自己、一生牵系的精神家园。
课题组通过多种途径深入调研后认为,国内外很少有人对这个课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有的只是一些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探讨。我们的这个课题则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纵向提升他的知识水平,横向提升他的自身修养(包括文学、数理、音乐、美术、体育、社会伦理等)。
二、研究目标:转变师生教与学的观念,为特色学校奠基
围绕“1+3”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学校特色,通过“1+3”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对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学生个性发展、课堂教学效益、学校文化品位提升起促进作用,从而形成学校的特色。“1+3”课程:“1”是必修课的设置。必修课是国家的法定课程,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升学深造的主阵地。“3”是指选修课的设置,包括选修1、选修2、选修3。选修课体现的是校本课程,是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包含了即将实施的新课程,更是学校着眼于未来、创建生命校园、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1+3”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促进学校特色构建,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建立利用“1+3”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的研究范式。另一方面,该成果在社会的推广使用,为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技术。为了真正落实目标,我们制定了《基于学案教学的“五一”课堂教学模式》,突出课堂教学的主动探究、预设与生成,突出思维的培养,突出讲和练的结合。
一个问题的引领:针对学生自学缺少方向而低效、课堂时间有限、教学目标需明确等问题,教师通过分析教学内容,结合重点和难点,浓缩枝节问题和次要问题,选择一个恰当新颖的切入角度,提炼出一个中心问题,引领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激发学生自学的热情。在自学之前提出一个核心问题的基础上,倡导学生根据自己自学的结果,提出更多的问题。
一个思考的空间:给学生一段宁静的时间,结合学案,让学生自我学习,深度思考,结合自己原有知识,重新建构新知识。自学的过程中应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下一步质疑和交流作准备。
一个交流的平台: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问题,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质疑探究,分析总结,师生在交流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对规律的总结。教师在预设的基础上,强调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三讲”和“三不讲”,突出知识的高效生成。教师是设计者,更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匡正者、升华者和梳理者。
一个练习检测的契机:练习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是知识内化的途径;在练习中能发现问题,在练习中能培养思维。练习一定要紧扣课堂内容,突出经典性,突出梯度性,强调检测功能。
一个规律的精练总结:突出一课一得,用精粹的语言归纳本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强调规律的总结,让每节课都成为一个提升的阶梯。总结意识可以强化教师教学设计的目的性和学生学习的总结性。
三、实践与探究:构建“1+3”课程体系,践行科学的育人观
1.选修课三个层次的梯度划分
选修1是基础层,是对必修课所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既可以从对知识的横向,即相关联知识的延展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的理解需要孜孜以求的摸索,也需高屋建瓴的俯视与旁征博引的左右勾联;还可以从对知识的纵向的探究中把握知识和规律的产生历程,从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的勇气。
选修2是提高层,是浓缩的知识板块,是术业有专攻的各种专家的大讲堂。在这个讲坛上有对高考的精辟分析与应对之策、有对文学名著的精彩点评,有对时事热点的深刻剖析;主讲人可以是我们的老师,可以是知名专家,也可以是我们的学生。
选修3是开放层,是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业余爱好的空间。在自由的空间里,在课外的活动中,学生的情操会得到陶冶,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参与,自主探索,自主发展,个性会得到张扬,创新精神会在心中扎根发芽。有各科的竞赛辅导,有学生的社团活动,有各种科技小组的考察,还有书法、艺术等培训,以及党政工团安排的各种活动。
2.选修课各个层级的目标落实
选修1要求:针对部分学生,注重基础知识,落实扎实原则。
选修1以学生报名为主,各科教师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根据学科进度,选择选修课题,选择主讲人,至少提前一周公布,接受学生报名,根据报名情况安排讲课地点、听课人数、讲课次数和讲课时间,提前公布下发名单,告之学生。选修1主要利用每天的下午自习课。例如学习了诗词中衬托的手法,就可以进行诗歌“衬托”手法的相关训练。
选修2要求:针对全体学生,专题知识讲座,内容系统充分。
选修2根据情况利用报告厅转播,整个年级或学校全体学生听课。年级或学校选择学有专长的教师或者学生,精心准备,就像“百家讲坛“式的讲座,通过海报等形式提前公布。选修2主要利用每周六或周日的时间。例如学习了古典诗词单元可以开讲《纳兰性德研究》,学习了散文单元可以进行《余秋雨散文艺术手法分析》的讲座。
选修3要求:对象为有兴趣和有专长的学生,术业专攻,目标超越。
选修3需要在学期初,各备课组长和各相关部门需要把活动的内容和主持人至少提前一周上报,经过审查后公布,供学生选择报名,然后安排时间地点活动。例如学校生物活动小组在学期初就应确定不同的活动计划,春天观察草木的开花、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冬天观察动物的冬眠等。
3.选修课各个层级的互补设计
“1+3”课程中的1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关注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为学生的一般发展奠定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基础。“1+3”课程中3里面的选修1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对相关联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深化。选修2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专题知识讲座,内容系统充分。选修3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对象为有兴趣和有专长的学生,术业专攻,目标超越。必修课和选修课相互依存,共同完成对学生从知识到思维到价值观到个性的培养。必修课是基础平台,选修课是科学延伸,可以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课程真正构建出共性和个性齐飞的天空。
4.选修课各个层级教法的差异
依托“核心课堂”的概念,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差异性教学,必修课突出教师学生主体的高效课堂的构建。选修1是从必修到选修的科学延伸,强调分层教学,强调对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因此突出教师的恰当引领和根据教学实际的规律总结。选修2是知识板块的大讲堂,因此注重知识的密度和教师讲解的生动性,教师需要大量占有知识,旁征博引,吸引学生。选修3是各种课外小组的活动,突出探究性和实践性,需要教师营造探究的氛围,激发探究的兴趣,讲解探究的方法,提供展示的舞台。
四、价值与成果:构建课程体系,转变教与学的观念
1.科学的课程体系的形成
必修课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开设。选修1根据各个年级的不同学科分层开设,每天下午的两节课打乱班级界限,根据各个学科选修人数划分授课地点进行授课,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学科特点的课程整合体系。选修2是各个板块和各个方面知识拓展的大讲堂,每周六上午通过报告厅针对整个年级和全校授课。选修3,主要是利用周六、周日或实践周,开展各种社团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例如承德一中选修1已经形成覆盖各学科和各学段的由必修课到选修课的延伸拓展的课程内容;选修2已经形成60多个讲座系列,例如高中学法指导、环保知识讲座、名特教师讲座、特长学生讲座、校史、文明礼仪、语言哲学、家政知识、心理教育、饮食与健康、书法讲座、音乐欣赏、青少年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选修3现在已经有8个社团和26个课外活动小组,开设的课程有校外实践活动、法语课、韩语课、日语课、创新实验、健美操、柔道、武术等。
2.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按照过去的课程体系,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主宰着课堂的流程,而新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必修课上突出交流与合作;在选修1中突出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完成对必修知识的拓展;在选修2中可以领略到不同的“专家”对各方面知识的多种解读,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在选修3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主动探究、发现。新的课程体系以及相关联的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变化,就为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学习、个性化地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可能,而这样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和学习途径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视野的开拓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在选修2中涌现出许多学生“专家”,例如程鑫同学的《纳兰性德诗词研究》系列,王森博的《余秋雨散文研究》系列等。在选修3中许多学生通过小组研究,撰写了各类研究报告和小论文,张瑞海、闫宇航、郎朗三同学报送的《滦平县付营子乡转山湖风景区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设计方案》在2000多篇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河北省科技创新一等奖。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学校的6名学生获得创新信息技术大赛省一等奖,学生李志获“CCTV希望之星英语大赛”全国第三名。
3.教师角色的变化
过去,教师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成了真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随着新课程体系的实施,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决策权力日益增加,其角色也开始发生积极的变化。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成为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和评价者,因此,课程体系的建构是促进教师个性张扬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手段。在建构新的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师完全靠单一的讲授式教学肯定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选修这个教师课程的学生肯定少,这就会不断促使教师真正适应课程和学生的需求,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学校有九人次获省评优课一等奖,31个省级课题相继结题,又有三个省规划课题立项,在各类杂志上400多篇,为我校今后“1+3”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有力支撑。
4.提出“核心课堂”的概念
我校首先创建了“双主一体”教学理论,它的主要内涵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是双向的、互动的关系,问题和答案不存在明确的归属,教学过程的动机和兴趣来自双方对解决问题的需要。“双主”性原则是对教师传统单向传递知识论的根本动摇;“一体”性的观念和实践在于,把教学的目标和对象当作一个整体,把教学的各要素看作整体的部分,把每一部分、每一时段、每个环节看作整体目标的一个要素,进而形成长期性教学目标的总体设计,学科完整体系指导下实现具体目标。“一体”性体现了对所学知识的整合、重组的关联性、前瞻性观念,并依据这种理论提出核心课堂价值观念。“核心课堂”的基本概念是:(1)“核心课堂”的教学目标:满足需求、有效高效。(2)“核心课堂”的科学观:可行性、正确性、合目的性。(3)“核心课堂”的价值观:确定性、恰当性、经济性。(4)“核心课堂”的原则:独立性、选择性、系统性。
五、优化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学校的决策和教师的培养
篇8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新课改工作进一步深入。
将2009年确定为“课堂教学改革年”。2009年全区小学完成了一轮新课改实验,初中段也进行了两轮实验,高中将进入新课改实验,今年要将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改实验进行全面的总结,重点放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2009年各学校要开展人人讲“新课改汇报课”活动,按照“学习研究,典型引路,人人达标”的要求做好课堂教学改革年工作。课堂教学改革年活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与实验,逐步形成襄阳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实验要以学生“学会”、“会学”为质量目标;以“导、学、赛、评、练”五字教学法为基本形式;以“精彩设疑的问题课堂,激情奔放的情感课堂,教与学相对应的实效课堂,倾听为中心的静思课堂,体现课题方向的研究课堂”为基本要求;精心设计“设疑预习,展示互动,探究提升,归纳反思,达标测评”五个教学环节;深入探究“多元强化,多角思考,师生互置,艺术扳书,情感相融”等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方法。
、2、开展论文评选活动,深化课题研究。
2009年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开展论文评选活动,本次论文评选将论文形成过程及实际推广价值作为重要的评选依据。要求参评论文必须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方法与成果;在课堂教学反思中形成的思想与智慧;在课题研究中根据方案长期研究形成的实验结论与理论成果。论文评选必须要追其根,求其源,论其果。要求全区教育工作者人人参与,首先年初必须人人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作为校本研究课题公示上墙,教研组每周一交流,教科室每周检查一次教研札记,学校每月开展一次研究成果汇报展示活动。以论文评选活动为契机,真正地使研究工作在学校生根发芽,充分发挥每位教育工作者的作用,使其点滴的成果智慧汇聚在一起,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大放光彩。今年论文评选实行层层推荐评选制度,并写好论文推荐鉴定,区里将通过专家组评选、价值考核、答辩等形式,评选出优秀论文进行表彰并在全区推广,将通过多种形式渠道,把这些获奖教师举高说香。
3、认真落实初中“58131129”工程(小学“56911210”工程),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58131129”工程是指:每周坚决执行5天学习日制度;学生每天在教室的学习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全面开齐落实13门(类)课程;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锻炼身体时间;每天组织1小时在校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落实组织好两操(体操,眼操),确保学生每天有9小时的睡眠时间。“58131129”工程要在作息时间表、课程表、教学计划安排上全面落实,并运用“日清管理”理念,全天候、全过程进行监管。每学期开展教学工作检查评估工作,将落实“58131129”工程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思想、教学管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及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依据。组织学生在校1小时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也是落实“五园”创建活动的主要体现,必须要求教师学生人人参加,并有专门的活动安排计划,根据教师和学生的特长组织落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学校特色。
4、重视校长的理论学习与研讨,打造高品质的教学管理队伍。
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教学领导团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学校特色品牌的“火车头”。各学校校长组建学校教育理论中心学习小组,并带领自己的教学领导团队每学期开展共学一部教育理论专著活动,中心组每月进行一次学习心得交流活动,相互检查一次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体会,使领导团队不断得以“充电”。领导团队每月在教师中进行一次“教育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活动,学以致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学校的品位。每学期开展一次各级各类校长“校长论坛”活动,相互交流,展示校长的魅力与风采。有计划地带领校长赴教育先进地市考察学习,相互学校交流,开阔眼界,增强活力。教研室将与广大校长一起共同研究制定出“襄阳区名校长评选方案”,并从今年开始进行“襄阳区名校长”评选活动,在“十一·五”期间,共评选出20名社会公认的“名校长”。
5、加强重点课题集体攻关研究力度,确保“十一·五”立项课题的研究质量。
对“十一·五”各级立项课题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与总结。对各课题研究的成果、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研究的档案材料及乡镇学校对课题管理等情况进行中期整理评价,并对取得的经验、获奖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全区进行通报。承接立项课题的各学校,每月要请课题组研究人员做一次课题研究成果报告会,共享研究成果,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今年全区召开一次大型的研究成果报告及表彰大会,对课题组及先进教科研人员进行大力宣传表彰。各学校要全面落实《区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工作的意见》,掀起教科研的新,实现“科研兴教,科研强校”战略,充分认识到“教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通过课题研究,解决学校及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培养一批优秀人才,使教育教学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
6、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要树立教学质量第一的观念。
在08年小学、初中文化课教学质量监控统计与分析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日常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09年将继续建立高中文化课质量统计与分析系统及中小学身体素质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全区的教学质量状况并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完善小学、初中、高中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利用评价体系引导全区各学校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制定科学化、精细化、制度化的教学管理措施,建立“学生易错试题”分析与解析本,加强“复习课课堂效率提高”的研究,组建“学生心理监管与跟踪辅导”团队,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制定的责任制,都要树立教育教学质量第一的思想,用目标教学、目标管理的理念,认真把好“三关”(单元关、年段关、学段关),建立“三关”的监控体系以及矫正措施。高中、初中学校评价重点是高考和中考,小学将对六年级实行全区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阅卷,统一分析评价办法来考核小学及乡镇的教学质量。
7、重视师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与培训,促进教育、教学、教研手段的现代化。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社会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师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培训工作,使学生教师尽快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加强远程教育的开发与应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多媒体运用能力与水平,加大教师制作课件的培训力度,力争今年有70%的教师都会制作课件,并乐于用多媒教学;加强网络教研活动,各学科完成网络教研平台,今年至少召开两次网络教研会,并将网络论坛与交流活动日常化,发挥网络教研优势,并将网络教研纳入各级教研员及教研组长的考核之中;建立襄阳区市级名师工作室及教研员工作室,将各自的教案、反思、感言、方案、经验等放入工作室中,与广大教师分享与交流,真正发挥名师和教研员的引领指导作用。
8、加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以省“十一·五”立项课题“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整合研究”、“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为基础,全面落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襄阳地方与校本课程资源读本》重点研发襄阳地理、历史、经济、文化及学生卫生、自救、公民素质等,今年将出版充实到各校图书室,作为各学校落实地方与校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源。在全面总结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组织各学科教师研发学科类的各种校本课程资源,使学科教学的质量目标得到真正实现。开展地方、校本及活动类课程开设方式、质量、内容、管理的研究,结合“五园”创建活动培养先进典型,召开现场会,继而全面推广。开展特色学校评选活动,创建一批在管理、教学、学校文化等方面具有特色的学校。利用节假日,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收集整理一些热点、焦点课题进行公布,让学生自觉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展中小学生电脑制作设计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正确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开设内务整理及“双休日我与父母同劳动”活动课程,培养学生劳动技能与习惯。搭建大型活动平台,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设计”竞赛、“师生才艺大展示”活动、“学生智力快车”活动、“教师教育观念辩论赛”活动等等,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
9、加强教学视导与调研活动,促进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发展。
今年继续加强教学视导、联片教研与调研活动,通过到学校实地听课、查看、座谈等形式了解教学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加以研究,探究出一般教育教学规律。总结成功经验进行推广,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今年拟对襄阳区职教中心(三个校区),古驿一中、石桥一中、龙王一中、区实验小学等进行视导。区镇教研员要经常深入到基层学校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每人每学期不得少于60节。乡镇教研员每星期有计划地到一所学校听课、调研、全面检查指导;区教研员工作重心要下移,要深入学校开展实验与研究,每月必须调研指导四所学校,每年必须完成一份调查研究报告,10月份交教研室主任办公室,并对调查报告组织评选通报表彰。教研室将组织中心调查组进行“目前教学大班额与教师结构性过剩问题的调查研究”及“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调查的研究”。各乡镇学校要领导教师结合校本教研开展调查研究,使问题研究课题化。
10、加强高中研训力度,全力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
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新课改的理念已渗透入高中教学和高考试题之中,为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迎接新课改实质性的全面启动,必须加强高中研训力度。做好2009年《高考大纲》研究培训与解读工作,使每位教师领会和掌握高考精神,使教有所法,学有方向。做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通知性培训工作,掌握新课改精神、提高新课改认识,应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落实“三新”学习与研究,用“以研带训,研训一体化”的思想,组织专家解读教材、现场做课研讨教法,实行人人先培训后上岗的管理办法,启动和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工作。各备课组每周必须组织一节新课改现场研讨课,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达到新课改的理念要求,实现新课改的目标。探究新课程改革的学生管理办法和评价办法,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新课改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11、加强区四中和张湾二中教研指导力度,完成城区薄弱学校的改造计划。
教研室将在这两所初中设立工作办公室,加强学校的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教学服务工作。对教师日常的常规教学活动进行跟踪监管,制定学校名师培训计划,对教师进行分等定级,分类指导。对每位教师讲课,每学期教研员听课必须在两节以上,每位教研员在学校做一次教育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加强两所学校的对外交流活动,有计划地组织优秀教师参加省内外学术活动。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重点课题研究实验及重大教研活动将向两所学校倾斜,努力使城区初中重点改造计划得以落实。
12、加强幼儿教育的教学教研工作力度,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
篇9
一、构建特色文化,引领学校办学
河沙小学历来重视对学生心志的培养,“励志・立人”特色文化的定位,既符合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又综合考虑了学校生源的特殊性,符合学校校情。在“励志・立人”特色文化的引领下,学校以“励志笃学,厚德立人”为办学理念,为学校办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1.特色定位的背景
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河沙小学特色定位的大背景。培养个性鲜明、素质全面的人才,已经成为当前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唯有真正的强者才能经得起社会风雨的洗礼。且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小学教育是学生求学的起步阶段,在此时期培养学生远大的志向,才能使其不管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能立志于学,成志于行。
河沙小学自身生源情况是学校特色定位的另一个背景因素。我校经过调研分析后发现,我校学生总体上乖巧、听话、动手能力较强,但学生在理想志气、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感恩等方面相对薄弱。基于此,我校提出打造“励志・立人”特色文化,希望在特色文化的熏陶下,使学生能够树大志、立厚德,茁壮成长。
2.特色文化的内涵
俗话说:“志向是天才的幼苗。”“励志”即激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达到立成学之志、立成长之志、立成才之志的目的;“立人”就是让师生学会立身、做人,尤其是要做感恩之人。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意指自己对人有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由此可见,“立人”这一特色文化内涵,重在德育,只有学生立身做人,才能推己及人,造福社会。
在践行“励志・立人”特色办学的过程中,河沙小学通过体育运动、艺术教育、科技教育三大特色项目等,锻炼学生的意志,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与志气,使“励志・立人”这一特色文化的内容更为丰富,育人目标更趋清晰。
3.办学理念的含义
“励志・立人”特色文化的实施需要一双能统领全局的“眼睛”,这双“眼睛”即核心办学理念。河沙小学的办学理念是“励志笃学,厚德立人”,“励志”“厚德”是教育途径和手段,“笃学”“立人”是教育目标。
“笃学”语出《论语・泰伯》:“笃学尚行,止于至善”,即专心好学的意思,而“厚德”即深厚的恩德,出自《淮南子・论训》的“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河沙小学以“励志笃学,厚德立人”激励师生的理想和志气,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培养志向远大、专心好学、懂得感恩、德性高尚的教师和学生。
二、推进特色建设,实践特色文化理念
1.建设“励志校园”,以景感染师生
“励志、感恩”是河沙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基于“励志・立人”的特色文化,我校以砖红色教学建筑为主色调,上面写有学校励志的校训和三风,充盈着阳光与活力。正对着篮球场的办学楼上悬挂着我校的办学理念,使学生在享受阳光体育之时亦能感受到学校的育人氛围。
走在校园里,一排排绿树环绕着篮球场和足球场。操场一角的老树下安放了乒乓球桌,供学生学习之余休闲娱乐。伴着朝霞或夕阳,不时可见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身影,一切如画卷般和美。
2.打造“励志教师”,倡导德能兼备
为打造“励志・立人”的特色文化,我校致力于培养励志教师,在提高师德的前提下,加强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研训结合,使教师自身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强大的心志。
河沙小学通过集体教研和专业培训等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结合新课改的大环境,引进全新的教学思想,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的教育观念;破除“一刀切”的教育观念,确立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构建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相统一、共同发展和差异发展相统一的科学教育过程。
此外,我校以“课题带动、骨干推动”为动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着力培养骨干教师群体,缩小教师之间的差距。目前,我校教师在科研上成果显著,已有“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品质培养的研究”“小学低年级以励志故事开展感恩教育的研究”“如何在小学生中开展天文知识活动的探讨”“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等市、区级课题研究;我校参加“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深入探索项目”研究,成为荔湾区第三批“跨越式”课题实验学校。科研课题研究给学校、教师、课堂带来了变革,我们的教师在研耕中成长,在亲历实验的过程中实现励志“跨越梦”。
3.推行“感恩德育”,渗透育人目标
“感恩”是河沙小学“励志・立人”特色文化的育人目标之一。为此,我校将感恩渗透在各项德育主题活动中,该活动系统现已初具雏形。我校围绕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文明养成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生命健康教育五大重点,开展系列特色活动,帮助学生“立人”,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与感恩品质。
(1)通过教师节、建队日等重大节日,组织相应主题班队活动
如利用关爱老人社团组织主题活动;利用教师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节庆开展送温暖活动,在培养学生形成感恩品质的同时提升学校在河沙社区的办学声誉。
(2)2010年9月成立了河沙小学关爱老人社团,以开展德育特色活动
该社团成员由少先队大中队干部20人组成,社团围绕“关爱老人,爱满河沙”主题,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把河沙敬老院作为创建社区少先队“感恩教育”的特色阵地,深入开展学雷锋“五册”(敬老册、拥军册、手拉手册、助残册、绿化册)活动。
(3)组建家校联系网络,实施家校联动
我校把办好家长学校的工作纳入特色教育工作的整体计划中,并组织学生、家长、教师参与感恩现场活动;观看孝亲励志电影;利用各大节日进行感恩渗透,教会学生关注孝道,学会感恩。
4.构建特色教育体系,激发教育活力
河沙小学以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多年来不断推进励志课程建设,构建“励志・立人”教育体系,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1)“励志课堂”践行“六个优化”
课堂是我校实践“励志・立人”特色文化的主渠道。“励志课堂”的核心是积极导向,引导学生每天说好的、听好的、看好的、学好的,对任何事情都要从积极的方面去自主思考。为此,我校认真规划,调整学科课堂安排,充分发掘教育点,在各学科中渗透励志元素,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我校对“励志课堂”提出了“六个优化”。一是优化教学观念,面向全体,注重能力,发展个性,民主平等;二是优化教学目标,重视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优化教学过程,坚持精讲巧练,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重视教学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四是优化教学方法,加强教法研究,注重学法指导;五是优化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激趣,创设情景,挖掘潜能;六是优化教学评价,坚持动态地评价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会每个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学会与同学相处,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些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实际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时穿插上述励志教育内容,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同时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学会调节自己的感情、情绪、思想和行为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校本课程开发“多元化”
在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上,我校通过科技特色项目积极开发校本课程。通过立足学校师生实际,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在科学实践中立志为学,成就远大理想。河沙小学从地方特点、学校特色、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以特色项目的开展为载体,构建校本活动课程体系。这些课程内容打破年级,横跨学科,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选择有趣、丰富,能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内容,通过感知、思考、实践、交流,从而达到获取知识、提高技能、锻炼身体、陶冶身心的目的。
在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上,我校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坚持通过精品课程培养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心怀感恩之情。为此,学校编写荔湾文化精品课程“弘志・感恩”,通过励志、感恩故事,结合小学生的年级特点,通过榜样渗透和学习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的淳朴感情,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并对社区产生辐射。通过这些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校本课程的灌溉,渗透“立人”理念,使学生爱家乡、爱生活,激励他们做文明“河沙人”。
5.大力发展三大特色项目
目前,在区教育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河沙小学体育、艺术、科技三大特色项目日趋成熟,成为打造特色学校的重要载体。我校的阳光体育活动使学生在运动中养成坚韧的心性;艺术教育则在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中渗透“励志・立人”提倡的感恩元素,使学生在端正审美之余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品质;科技教育让学生在科研求知中敢于探索,立志为学。
第一,在阳光体育方面,我校开展“阳光体育展演风采”系列活动,以踢跳类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踢毽子、“8”字跳绳、定点投篮、定点足球、30米对向接力等阳光体育竞赛,在比赛中坚韧心志。学生以“励志”之心积极拼搏,赛出自己的风格,欢笑声、加油声溢满校园。
第二,在艺术教育方面,我校要求每个学生至少拥有一项艺术才能,并在艺术表演中渗透感恩教育。围绕“励志・立人”中与感恩有关的育人元素,我校教师在小品编剧中渗透感恩元素,如以“武松打假”为主题,让学生感受感恩和诚信教育。我们还在美术科中渗透感恩教育,如在书法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翰墨飘香之中书写眼中的感恩世界。
第三,在科技教育方面,我校围绕科技教育特色项目,开展植物种植系列活动,组织认识分辨植物的课程;设置植物种植园地,营造学科学、重实践的浓厚氛围,使学生在科学探索中树立志向,从而成志于行。我们让学生动手感知科学,让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搜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与实验、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写出研究报告,并进行科学的描述与交流。
篇10
下面是我在这次活动中受到的一些启发,与大家共勉。
一、加强自身学习,树立人本观念
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有效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因此管理者、教师都必须加强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素质,练就本领。通过学习解决目前师德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观念上尚未突破的局限、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惑、自身业务上的不足或缺陷等。学校要为教师创设各种学习和培训机会,帮助教师实现自我需求,使教师的学习时间更有保障,学习内容更丰富,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扎实。校长要强化人本意识,就要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的发展、成功和成才为本。这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整体水平
“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是《纲要》五十一条中对今后教师队伍提出的要求。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在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社会地位的同时,也对教师这一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长要强化人本管理意识,要把精心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看作是自己份内最主要的工作、最重要的职责。
三、立足教育科研,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途径。办好学校靠什么?方法纵有千万,但依靠教育教学研究才能使学校不断地有所进步,不断地占领教育改革之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活力课堂,校长应是教育科研的积极践行者。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坚持每天学一点,每周写一点,每月总结一点。学校定期检查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笔记,每学年进行两次校内评比展览。同时采用档案管理的办法,将学习情况归入“教师成长档案”,作为年度评价的内容之一。2、注重名师引领战略,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名师的教育理念、思想,更要研究名师在实践中贯彻实施教育理念的过程,找出与本职工作的结合点,撰写研究报告在组内交流,并以展示课的方式体现自己将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成果。3、要以课题为载体,积极开展实验研究,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最好是人人都有研究的课题,这样才能使每个教师科学而有效地开展工作,才能使课堂活起来。校长要把课题研究作为重要工作,定期召开课题工作会议,每学年都举行课题研究成果报告会,促使全校上下形成以参与研究课题为荣、以商谈课题研究为誉的风尚。
四、坚持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一个学校影响最长久、最醉人的莫过于独特的办学特色。创建特色学校,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特色学校的建设,将遵循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过程三步推进,制定实施规划。学校要立足校情、师情、生情,因地制宜找准特色建设着力点,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好建设规划,确定总目标和近期、中期、长远目标,对规划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确定每学期的工作任务、举措,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要充分重视对特长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人才引进、专业研修、课程开发、校本培训、激励制度等措施打造稳定的学校特色建设的“特长教师群体”。学校要确立并优化先进的办学思想,将办学思想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全面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活动;充分整合课程资源,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建立与特色建设相适应的校本课程体系;加强教科研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特色学校建设中的先导和促进作用。办学特色越坚持长久,越发展光大,就越能促使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当今,校长抓教师特色建设不能再简单地把它放在一个通常的地位上去认识,而应放在学校发展的战略地位去全面考虑。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特色文化的竞争,出类拔萃的学校都有强而有力的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