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技巧范文

时间:2024-04-30 18:0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教育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教育技巧

篇1

幼儿新旧知识经验的联系,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环境刺激帮助,启发回忆已有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与现时的活动情景结合起来。在教育活动中,幼儿往往借助于教师语言的参与,将知识内化,构建新的记忆、思维和心理特征的结构,解决面临的学习问题,获得新的学习经验。

[案例:]大班的区角游戏:娃娃家

T:现在请小朋友看一个录像,看看我们小朋友都在干什么?(观看录像:幼儿在区域中使用厨房用具的情景)

T:录像里放的都是我们这几天玩的一些游戏,谁来说说你都玩了些什么?碰到什么问题?有没有发现什么秘密?(当幼儿说到某项厨房用具时,屏幕上即出现该用具的图片)

T:我们为什么要用这些厨房用具来加工菜呢?(观看录象:厨师阿姨用厨房用具加工菜的情景)

T:这么一大盆萝卜,阿姨如果用刀切,要切到什么时候呀,那怎么办呢?(继续看录像:阿姨开始用刨丝刀进行加工,很快就完工了,镜头前一大盆萝卜丝。)

T:你们觉得厨房用具的本领怎么样?(幼儿齐声回答“很大”)

T:你们想一想厨房中还有哪些工具,它们还有哪些用途?

T:你们在娃娃家继续探索吧!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让幼儿在初步体验使用厨房用具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厨房用具的名称及功用。教师先用语言提示幼儿“看看我们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录像上的小朋友在干的事情上,使他们有选择地感知观察对象。在活动结束时以询问式的语言来结束本次活动。这种询问式的活动语言不仅帮助幼儿巩固了已有知识经验,而且还为以后的活动奠定了基础。

采用语言示范,纠正幼儿不完整的语言,帮助幼儿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完整

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掌握语音的关键期,也是掌握词汇和语法迅速的时期,因而在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都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和纠正。比如:三岁左右的幼儿,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常把“哥哥”说成“得得”,把“老师”说成“老希”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正确示范,帮助纠正。研究中,发现幼儿说话经常发生用词不当的情况,如“一头马”、“一件裤子”等。幼儿说话还往往说半句,还有就是说主要的词而省略其余词。

[案例:]中班的主题活动。

教师让幼儿围坐成一个半圆,教师坐在中间,教师教幼儿学习儿歌《秋姑娘》。

T:秋天像什么?(幼儿齐声回答:像一朵花)

T:要说秋天像一朵花一样。(幼儿重复老师的话“秋天像一朵花一样”)

T:秋天的风吹过树叶,树叶像什么?(有的幼儿说“像小鸟”)

T:小鸟是一只只,应该说秋天的树叶像一只只小鸟在飞。好,再说一遍。(幼儿又重复了一遍老师的话)

在案例中,幼儿的话总是说不完整,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用规范、准确、流畅的语言作出示范,让幼儿模仿。语言习得研究表明,语言感知和运用能力是在具体的环境中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的。相反,教师如果不重视本身的语言修养,缺乏准确、规范的语言,就会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在一次主题活动中,教师把“伞”读成“shan”,把“藏”读成“chang”。如果把这样的错误概念教给幼儿,对幼儿的发音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教师要对幼儿不完整话进行纠正、示范,使之完整、准确,这对幼儿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正如上述案例中,教师对幼儿说的话进行补充“像一朵花一样”、“像一只只小鸟在飞”是针对幼儿对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的补充。但从更深层次说,在这个纠正、补充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随着幼儿的需要和发展空间作出适时灵活的调整,在幼儿学习的边界地带,教师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幼儿不完整的话或不清楚的话进行扩展,使其结构完整、意思明确,从而向幼儿表明自己能接受、理解幼儿的话,使幼儿积极地参与到合作性的学习中。

采用提问语,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兴趣,帮助幼儿拓宽思考角度

儿童的心理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需要适宜的语言刺激。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提问,设计难度适宜的问题,让儿童“跳”一下就能够“摘到果子”,以引发幼儿兴趣并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案例:]中班的主题活动。

T:小朋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教师抱着一大堆萝卜,幼儿都兴奋得叫起来,大声喊着“萝卜”,教师又让每一个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萝卜)

T:今天有这么多的萝卜,大家仔细地观察,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T:它们除了颜色、外形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7

T:现在老师把它们切开,我们来看看里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幼儿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

T:原来它里面的肉有白色的、绿色的、还有紫色的。

T:萝卜是我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那你们想不想尝一尝萝卜的味道啊?

幼儿分别从餐盘中选择三种不同的萝卜尝试它们的味道。

T:谁来说说它们的味道?

T:刚才我们尝的是不同的萝卜的味道,如果是相同的萝卜不同的烧法它们的味道还会一样吗?回家和妈妈共同试一试。

篇2

幼儿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交流中,不要认为幼儿园在科学育儿方面强于家长而仅仅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还要注意到,幼儿教师在与家长交流的同时,也要向家长学习,各个家长都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方式。这样做不但能提高教师的育儿水平,拓展幼教的教学思路,而且提高了家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家长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发挥更大的能动性,幼儿园和家长的联系也会更加紧密,双方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就是与家长进行高效的沟通。我们都知道,幼儿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远远多于和教师在一起的时间,因此,家长也就比教师更了解幼儿的性格、兴趣等。这就使得这些家长在教育幼儿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即使这些经验并不成熟,同样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应该有一些经验方面的交流,这不仅仅能够让老师充分了解孩子,还能在沟通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整顿自己的教学方式。我们都将与家长的沟通视为幼教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能在工作中给与我们很大的帮助。

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幼儿教育需要我们幼教与家长紧密合作、紧密配合,这样才能推动幼儿教育进程,才能更好更快的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综上所述,幼教与家长的沟通对幼儿教育有重要作用。

2幼教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技巧

2.1利用合适的时间

我们幼教人员可以利用家长接送学生的时间跟家长进行交流,这是最为普通最为灵活的方式。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可以对幼儿提出要求,要求每个孩子每天入园离园都要与自己的老师打招呼,以此让教师掌握每个孩子出席情况。但是由于幼儿年龄小,不能记住老师的要求。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每天进行提醒,并且邀请家长一起来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观察每位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方式,观察家长的个性,据此来更好的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并根据不同的性格进行不同的教学,做到因人施教。我们曾经教过一个叫洋洋的小朋友,每天早上来幼儿园都用很勉强的声音和老师打招呼。经过几天的观察,我们发现每天洋洋都是在家长的不断催促下才打招呼,而且声音都是很小很小的。经过与家长的交流,才知道洋洋有点儿怕老师。这让我们感到很奇怪,洋洋的老师既没有批评过他,也没有惩罚过他,他为什么会怕老师呢?第二天,洋洋来到幼儿园的时候,洋洋的老师主动与洋洋打招呼,这次洋洋很主动的就回答了“老师好”。这时老师向洋洋的家长夸奖洋洋,洋洋的家长才说洋洋平时在家也很内向,做事情都很被动。随后我们又从家长口中得知,洋洋很喜欢粘纸,于是我们投其所好,和洋洋约定谁先打招呼谁就能得到贴纸。经过半个月,洋洋就很主动的和老师、小朋友们打招呼并交谈了。

我们不仅要用合适的时间与家长沟通,还要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召开家长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选择合适的时间召开家长会,这是幼教与家长之间沟通交流的最好方式。由于家长工作各不相同,闲暇时间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统筹兼顾,找到较为合适的时间。

2.2利用合适的方法

幼儿初入幼儿园时,教师与家长肯定会略显生疏。这时就要求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情况。与家长接触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就要主动与家长谈论幼儿的情况,包括其在幼儿园的表现,以及对家长的建议等等。同时,我们也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幼儿园的要求和活动,让家长能够更为全面的了解幼儿园。使得幼教与家长配合的更好,对幼儿的教育效果也更好。现在有很多的幼儿乘坐班车上幼儿园,这就导致教师与家长见面的机会不多。对于这部分家长,我们更应该重视与他们的沟通,并且我们要留心这种情况下的沟通方式。现在是通信时代,我们可以采用很多通信手段来进行沟通。还可以通过传统方式。这些沟通方式都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向家长反映情况。虽然家长并没有要求我们反映情况,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理解家长,做好与家长沟通的工作,与家长一起合作,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当孩子在幼儿园表现不好或者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与家长沟通,必要的话还要邀请家长到幼儿园来进一步的沟通。这种情况下的沟通,要求我们教师态度诚恳,语气平和,言吐自如,实事求是。这样,家长才能易于接受,才能更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

篇3

在面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你教了几年书? How long have you been teaching?

I have been teaching for...

有教小学的经验吗?Did you have any experiences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primary school?

Yes, I did. or No, I didn't.

你打算怎么样给小朋友上课?How are you going to give lessons to little kids?

I think I am going to use all kinds of materials that are available like CD player, pictures, word cards, TV, magazines, games ects in my lessons. I am going to use different teaching meathods to help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能否示范一下? Can you demonstrate one lesson?

Sure. If I teach days of the week, I will teach children a song: Sunday, Monday...(用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的tune)

你觉得教小学生跟教中学生有什么不同?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eaching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and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hildren?

well, when teaching little kids a teacher has to be more patient.He/she has to use lots of songs, games, body language to help student learn English.The forms of each lesson should be different.

Teaching junior high school kids is a little bit different. I can introduce some grammer. I can give them more written work and I can have more discussions with the children.

如何让小学生对英文感兴趣?

How are you going to keep the students interested in learning English?

如何将你的课上得有趣?

How are you going to keep your lessons interesting?

篇4

1 没有互相尊重就没有有效的交流

不要见面就“告状”,这样容易导致家长反感,甚至有些家长误以为教师不喜欢甚至虐待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孩子在班里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制情绪。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互相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因此,教师在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前,不妨先提出一些问题,再听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家长觉得交流是平等和谐的互动,而不是教师转嫁的对孩子的不满和怒气。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更要以诚相待,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再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与家长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用这种诚恳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他们的发言权,倾听家长的一些合理的意见,努力营造和谐轻松、平等愉快的互动氛围,家园教育才能有公共支点。

2 正面的引导远胜于批评训斥,在家长面前学会赞扬孩子

往往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信心倍增,更会引起共鸣,如:“你的孩子很棒!老师很喜欢他。”而这种激励性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了孩子继续上进的心理,同时也能使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并主动向教师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或家庭教育的困惑,期望得到教师的引导与帮助。这样,交流的话题就会得到拓展延伸,形成良好的互动。此时,教师再提出孩子的一些不足,再客观给予评价和指导,家长就会觉得孩子得到教师充分关注,谈话的核心有了动力,解决问题的效果有了向心力,互动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持。

3 与家长沟通时要营造宽松的气氛,对待家长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一是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应语气委婉中肯,既要客观评价,鼓励为主,又要注意原则。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问题时,先扬后抑。报喜也报忧,教师把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通过温馨提示等方式告知家长,不能只说好不报忧,让家长产生较大反差心理。教育是有原则的,不是迎和讨好。尤其在孩子品德教育上不能模模糊糊,等孩子犯了错误后才去向家长解释,批评训斥家长。

二是语言幽默准确。孩子的家长,因职业的不同、文化层次的不同,他们与教师交谈的方式、语气等肯定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家长,谈话要既准确又幽默,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教师的人格魅力。特别是对于个别不讲理的家长,教师一定要沉住气,先让他把话说完,然后再耐心地以准确又幽默的语言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明辨对错,晓之以理,赢得家长的好感。

4 教师应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与家长沟通,双向理解,构建沟通平台

有时个别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手或头碰破一点儿皮,家长接孩子时十分气恼、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这时教师要理解幼儿父母的心理反应,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家长的爱子之心。而有的教师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态度,认为家长小题大做,那么,一件小事立即会升级为教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负责,给家园沟通设置了障碍。如果教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出发,急家长之所急,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并表示出歉意,家长也会效仿换位思考,矛盾和意外便会消融,双方彼此更加理解和支持。

5 爱是家园沟通的桥梁

篇5

日本在2001年4月正式实施的新《幼儿园教育要领》中也特别提出了幼儿园教育应该通过环境来进行,并将通过环境教育作为日本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关于环境教育一些教育工作者赋予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将其视为“一个支持社会互动、探索与学习的‘容器’”,它的一切方案活动都以环境的创设为基础,把环境的教育价值摆在整个教育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位置。

就幼儿园教育而言,教育环境只是一个宏观上的概念,而特定的教育情境的创设则是环境教育作用于某一教育目标及教育活动的具体体现,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

教育情境是情与境的统一体。情,代表人及其所有行为、心理;境,则强调客观外界的构成和自然性。幼儿园情境不仅包括幼儿园内在的“时、空”物质环境布置,还包括教师的行为、态度、情感等。对于这一点,瑞吉欧教育工作者为我们做了很好示范。

在瑞吉欧所提倡的建构学习中,幼儿的认识、情感和社会化的发展始终来自于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当儿童对自然环境中某种要素发生兴趣后,教育者便会为他们创设一种特定的情境,引导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自主活动。

二、情境创设的教育价值教育情境的创设,能激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在激发幼儿“说”的兴趣时,教师将收集到的有益于幼儿成长的小品、幼儿相声、笑话、故事等,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边看边听,同时配以小小主持人、小小演说家、声像配音等情境,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情境,这样幼儿便会萌发出“说”的兴趣,觉得“说”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教育情境的创设,能使幼儿激发主动学习的情感。在理解数学概念“一一对应”的过程中,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小熊种了很多胡萝卜和青菜,获得了丰收,小兔、小狗、小猴跑来祝贺,它们一边不断地赞美小熊的能干,一边议论着:“胡萝卜和青菜谁多谁少?”小狗说:“胡萝卜多。”小兔说:“青菜多。”它们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小猴抓了抓了脑门说:“要想知道谁多谁少,比比不就行了。”但怎么比,它们却不知道。至此进行一一对应比较的必要性就产生了,幼儿便生萌生起学习的要求,在这种学习必要性的驱使下,它们定会主动地去操作学具,并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地去理解对应关系。

教育情境的创设,可以引起幼儿的多种体验,引发他们的联想。在“我是一个大苹果”的教育情境中,幼儿学会了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要想和我做朋友,请你快去洗洗手。”而当情境变更为“我是一只小花猫”时,幼儿便会联想起“我是一个大苹果”的情境,此时只要教师稍加提醒,他们就会模仿说出儿歌“我是一只小花猫,小朋友们都爱我,要想和我做朋友,请你轻轻摸摸我。”这样,通过情境的不断变更,丰富幼儿的联想,扩散其思维。

教育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当幼儿有了“讲卫生”、“爱小动物”等的真切情感体验后,那么“讲卫生”、“爱小动物”等良好行为习惯便有了坚实的情感基础,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情境的创设,能使幼儿在模拟的环境中体验社会生活,发展社会性。在特定的情境中,幼儿可通过角色扮演、角色体验来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

三、情境创设的几点做法情境创设可以是一种物质环境的设立,也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在幼儿面前呈现一种情境

篇6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由于自身发展原因,选择把孩子留给家里年老的父母看管照看。这种现象在当下的中国十分普遍,而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隔代教育”,而这些年迈的老爷爷老奶奶也有了一个新称号“隔代家长”。

 

家园联系是保证幼儿能够全方位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而在家园配合的问题上,许多老师认为和隔代家长打交道非常困难,隔代家长一般文化水平较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较深。他们对孙子疼爱有加,过分关注,甚至事事代劳,处处迁就,根本容不得幼儿园老师对孩子有任何的在他们眼中看来过分的要求。这样,幼儿园老师就面临着和隔代家长的沟通问题,特别是需要对幼儿生活细节照顾得较多的小班教师与隔代家长的沟通技巧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幼儿园小班教师访谈案例

 

1、某幼儿园A老师访谈内容:

 

我:A老师您好,据我了解您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小班教师,您平日跟爷爷奶奶这样的隔代家长接触多吗?那您平日里跟他们做家长工作时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A老师:现在年轻父母都忙着挣钱,基本每天都是爷爷奶奶来幼儿园接送孩子,坦白讲跟他们沟通确实比跟年轻父母沟通要困难一些,因为他们可能不太会听得进去在孩子的发展问题上我们老师给出的意见。

 

我:那您能跟我分享一个具体的案例吗?

 

A老师:幼儿园的孩子都要在幼儿园吃三餐两点,早餐又尤其重要,我们都鼓励孩子们按时来上幼儿园吃早餐,不要迟到。可是东东就是每天都要迟到,每天全班的孩子都等着东东一个人慢慢吃完早餐再出去活动,这对孩子无论是身体还是整个在园状态都不好,可是我已经跟他奶奶委婉地说过很多次明天要早点来哟,他奶奶每次都说好好好,一定不迟到,可是第二天依旧迟到。

 

我:那怎么办呢?

 

A老师:有一天早上东东奶奶送完东东,我在教室门外单独和她聊了一会,我说:“东东奶奶,您每天送东东上下幼儿园挺辛苦,您也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想让孩子多睡一会,您的心情我特别能理解。但是奶奶您看,每天东东最后一个来,别的小朋友都在玩玩具了,他还在吃饭,他为了赶上别人的节奏,吃得很快,这样对孩子身体也不好,等他吃完饭就到了我们出去做早操的时间了,您想孩子刚吃饱就运动,肯定不行啊,但是不让他出去活动,他的心理上又难以接受。奶奶完全可以不用担心孩子睡不够,我们中午都有2——2.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的。”这样东东奶奶一听,第二天开始就再也没有迟到过了。

 

2、某幼儿园B老师访谈内容

 

我:B老师您好,据我了解,你们班的孩子大多都是爷爷奶奶在接送,那您跟隔代家长的接触中会遇到一些让您觉得棘手的问题吗?

 

B老师:是的,在与爷爷奶奶接触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毕竟他们是老一辈,很溺爱孩子,很多观念会与我们的教育观念产生冲突。

 

我:您能跟我分享一个具体的案例吗?

 

B老师:幼儿园明确规定了幼儿不能把零食带进幼儿园,可是我们班的一个孩子每天书包里都带一些吃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有一次我发现以后就告诉他:“老师先帮你放好,等放学了我再还给你。”孩子情绪波动很大,又哭又闹,好不容易给安抚下来,下午离园的时候爷爷来接,爷爷问孩子:“宝贝今天的糖是自己吃的还是跟小朋友分享的?”孩子立刻大哭起来,说:“糖在老师那。”爷爷当时就有点生气地问我:“老师,我们家孩子今天表现是不是不乖啊?你就把糖给他没收了。”我把糖还给孩子,然后对爷爷说:“爷爷是这样的,糖我并没有给他没收,是先帮他放好等放学了再给他,因为幼儿园是不能带东西进来吃的。”爷爷很不理解,理直气壮地说:“孩子还小,吃个糖有什么关系呢?你看整得孩子又哭又闹的。”尽管如此,我还是面带微笑,语速低缓态度诚恳地跟爷爷讲:“是这样的,爷爷您爱孩子的心情我真的非常能够理解,但是孩子还小,他如果在没有成年人的照看下,自己吃糖,很容易会卡住,当然没有出事很幸运,但万一孩子卡住了出现了更严重的后果怎么办呢?我们幼儿园和老师要杜绝任何一切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的东西。希望爷爷能够理解我们的工作,也请您配合我们,因为我们都是为孩子考虑。在离园的时候,有您的照看,所以我才会再把糖还给他。”

 

我:从那以后孩子还会带糖来幼儿园吗?

 

B老师:我没有再发现过了。

 

二、案例分析

 

1、与A老师的访谈结果表明:小班教师在与隔代家长沟通时首先要承认他们照顾孩子的辛苦,要让他们觉得老师其实特别理解他们对孩子的爱和照顾,是真心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着想,把所有沟通问题的解决点放在孩子身上,让他们明白真正地爱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并不是事事都依他,而是依从科学的育儿方法,遵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不同发展需求,这样隔代家长就更容易接受老师的观点并且配合老师。

 

2、与B教师的访谈结果表明:对于长辈型的家长,要用尊敬的态度、较缓慢的语速以及先报喜后报忧的方式对待,隔代人对幼儿一般都比较骄纵、宠爱,而且长辈型家长思维一般较为保守、固执,完全逆反于他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引起冲突和矛盾。换位思考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不要一味地去指责隔代家长在科学教育经验上的缺失,采用建议式的口吻娓娓道来,并着重强调事情后果的严重性,不要急于让隔代家长认可自己的观点,给他们一点的思考时间,然后他们会用实际行动来告诉你答案。

 

三、幼儿园小班教师与隔代家长有效沟通技巧

 

1、尊重隔代家长,保持积极热情的态度

 

彼此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本保证,而隔代家长本来就是长辈,幼儿园小班教师更是应该以一种晚辈的态度跟他们沟通。

 

2、语速放慢,音量放大,语调放缓

 

隔代家长本来就是老年人,各种身体机能也在退化,幼儿园教师应在给他们交代事情或者沟通的时候考虑一些小细节。比如书写通知单时把字写得稍微大些,与他们沟通时,语速放慢一点,音量放大一些,让他们能够完全听懂幼儿园小班教师的意思。

 

3、将事情具体化

 

每个家长都想了解自己的孩子每天在班上的表现,幼儿园小班教师应该更加用心地观察每个孩子在班上表现的小细节,当隔代家长问起孩子表现时,一定要将事情具体化地告诉家长,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确实在用心地照顾孩子。

篇7

关键词:幼儿教师;家长沟通;指南

幼儿的快乐成长,需要家庭和幼儿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的规范教育是幼儿健康、健全、快乐成长的基础。幼儿的健全教育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如果两者不能及时交换有效信息,势必会影响幼儿教育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一、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不当的一般原因

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体现在多个方面。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幼儿家长主要受到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的支配,他们对幼儿园有着众多的利益需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使得他们对幼儿园的期望值大大提高。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与幼儿家长的期望值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抵触心理。一旦幼儿教育不当,幼儿家长把责任全部推卸个幼儿园教师;幼儿教育出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与幼儿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从幼儿教师的角度来看,造成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不当的原因主要有:专业水平不高、沟通技巧有限等。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幼儿教师的教育经验十分丰富,专业水平较高。但不善于人际交流,在与家长交谈的过程中没有掌握沟通技巧,如说话时不注意家长的心理感受,缺乏应对各种冲突的能力等。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正确的处理好与幼儿家长的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纠纷;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二、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正确态度

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上占有专业优势,应该积极主动的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作为幼儿教师,首先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态度,认识到幼儿家长不是召之即来的受训者,而是幼儿教育的合作者。幼儿教师应该尊重家长,平等对待。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家长齐心协力,互相信任。幼儿教师应该坚信,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双方应该通力合作,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如果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发现了些许问题,幼儿教师应该及时与家长进行交谈。本文建议,幼儿教师与家长的约谈时间,应该要避开上下学的接送时间。其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点:一是避免冷落其他幼儿家长,二是不要在其他家长的面前交谈,避免让交谈的幼儿家长感到不自在。受邀的幼儿家长达到幼儿园后,幼儿教师应该主动的让座、倒水,对家长的带来表示感谢,通过以礼相待的方式来消除受邀家长的紧张和不安。幼儿教师不能当着孩子的面与家长交谈,也不能当着其他教师面说,避免受邀家长感到难堪。本文建议,幼儿教师应该在一个独立、安静的环境中,向家长如实说明情况,互相商量解决的对策,不可互相埋怨、职责。幼儿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双方的沟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可推卸责任,更不能指责家长。

三、沟通技巧

(一)双向沟通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往往的单向的。在双方的沟通过程中,耐心倾听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最难做到的。本文建议,幼儿教师在与幼儿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应该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应该正确的表露出自己的倾听兴趣,要全神贯注,注重眼神的交流。不能一边做事一边与家长交流,更不漫不经心。在倾听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收集重要的信息,适当询问。幼儿教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家长的角度来体会他们的感受。长此以往,幼儿教师与家长会建立融洽的关系,互相交换有效信息,促进幼儿的成长。

(二)谈话方式

语言能够传达情谊,也能够表现出教育工作者对幼儿家长的殷殷希望。幼儿教师在交流过程中,不要以告状的方式与家长谈话,更不能指责家长。幼儿教师的说话态度应该亲切和蔼,语速适当,通俗易懂,让家长能够听得明白。如果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中存在问题时,应该含蓄的向家长反映,不能过于直接了当,给家长造成自己孩子不受老师喜欢的错觉。

四、结语

语言能够表达人类的思想和感情,能够进行思想与现实的交流。语言表达清晰、准确、得体,能够让双方准确理解所要表达的思想,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幼儿园教师不但要通过规范教育的方式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还要多与幼儿及其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与幼儿家长的沟通技巧。

作者:张凤仙 单位: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民族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徐红.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障碍、成因及消解[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04).

[2]王永杰,江杰.“家”“园”合作共建和谐的对策思考———以幼儿教师与祖辈家长的沟通为研究视角[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2).

[3]谢颖.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J].黑龙江科学,2014,(08).

篇8

一、幼儿教育活动对决定了操作材料的使用

幼儿教育活动有着特殊的性质,它是教师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幼儿教育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例如制定怎样的教育目标,选择何种教育方式等。他们心理上还处于天真状态,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领孩子们认识和发现世界都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

幼儿教育活动与教学材料是相互联系的,从本质上来说,教育活动决定了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操作材料的选择对开展教育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来锻炼学生的敏捷性和身体的协调性,活动中有小鸡、老鹰、鸡妈妈三个角色,学生能够在躲避“老鹰”的过程中得到身体上的锻炼,同时也达到对其灵敏度和协调性进行训练的目的。

幼儿园在教育操作材料的选择上必须以教育活动方式为前提,让其充分发挥作用,服务于教育活动,这样才能顺利实现顺利目标。

二、教育活动的开展以操作材料为基础

幼儿教育的操作材料在教育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让幼儿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知识框架,教育操作材料的选择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幼儿操作材料的基础性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它们分别是:

1、操作材料实现了高效的教育活动模式。幼儿教育的教学操作材料对教育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可操作性很强,如果教育课程中遇到难以解释的抽象性问题,教师可以将操作材料运用到教学中,由此来保证幼儿课堂的正常进行。操作材料是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保障,也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手段。

幼儿的语言教育非常重要,语言教育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进行是最有效果的,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可以通过《苹果树》将语言技巧教授给孩子,老师可以给幼儿提供各种苹果图片和一些道具,教师可以对照图片和道具给孩子们进行讲解,让他们了解和亲近大自然,聆听自然的语言,同时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的开口能力。幼儿教育的操作材料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幼儿课程的教育主要是让他们学会某种能力,例如使用筷子、剪刀等,让学生在操作中既能收获乐趣,又能学到知识,让幼儿智力得到开发,推进幼儿课堂有效进行。

2、操作材料丰富了幼儿教育活动。幼儿是教育对象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还不懂学习的概念,更多的是把心思放在一些直观、形象的具体实物上,幼儿教育活动要从幼儿的思维角度出发,以他们能够适应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教育活动才具有意义。

操作材料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发创造力。有教师曾经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开展了《石头坊》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会接触到很多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石头和橡皮泥,教师会在这个过程中会针对石头的颜色、形状给幼儿进行讲解,还会以橡皮泥为原料捏出各种动物或人的造型,幼儿通过自己用橡皮泥塑造动植物形象,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表现优秀的孩子给予奖励,以此来鼓励其他幼儿,使教育活动的开展更顺利。

3、操作材料具有可操作性。操作材料的可操作性是幼儿在快乐中学习的重要条件,例如幼儿在家无法使用剪刀等工具,他们对剪刀完全没有认识,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教孩子们如何使用剪刀,让他们尝试剪出各种花或其他物品的形象,在这过程中,有的物品可能比较难剪,不过幼儿有很强的求知欲,他们会主动向老师请教。采用这种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活动,孩子们能够从中学到的知识更多,有利于帮助他们学会打理自己的生活,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生活工具,培养独立意识。

4、操作材料为幼儿教育活动提供了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幼儿教育中对孩子表达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表达不仅仅是通俗的语言教育,更重要的在于使幼儿学会对看到的现象进行简单的语言描述,例如老师可以借助一片树叶为工具,使树叶从高处落下,让孩子们对这个场景进行一个叙述,把树叶落下时的形态、树叶的颜色等用语言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

篇9

僵化模型

①为教育部严禁幼儿园教授强化学习训练课程;

②为家长要求幼儿园开设幼小衔接课程;

③为家长对教育部做法存在心理抵制;

④为幼儿园必须接受教育部的行政领导;

⑤为幼儿园也要兼顾家长的需求。幼儿园办学在新的教育政策下,陷入两难境地。教育部和家长都是将压力转移到幼儿园的教学上,而幼儿园想争取任何一方的支持都会使其力量处于非均衡状态。在教育部与家长正反施压的状态下,如果幼儿园不采取扭转方案,必然导致其畸形发展。

二、教育部、家长、幼儿园行为的有效改善途径

1.教育部行为的优化如图1所示,教育部对幼儿园实行了强制施压,这一举动得到的只是现象上的抑制,对幼儿园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为,其根源在于整个社会以及家长对于升学教育的优质、多样化、选拔性的需求。据此,教育部的具体举措如下:第一,加强宣传教育。教育部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大规模的教育宣传活动。同时,聘请专家来讲授健康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宣传幼儿教育的科学步骤及正确的方法。以此来唤起社会以及家长健康育儿的意识及关注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误区在于过分注重成绩的提高,这是短期成效判定的方法。其实,儿童还应在德行和德性方面受到教诲,特别是在以下几方面:节制、整洁和礼节、尊重长辈、锻炼耐心、诚实等。教育应遵循年龄的增长,心智的发展分阶段有侧重的慢慢培养,注重知识与能力培养的衔接。第二,注重理解沟通。我国目前对于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国家要从学前教育着手,逐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随着知识能力的提高,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在现实教育问题中,各方都出现的困惑与分歧,正是这些矛盾造成了现今幼儿教育的困境。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大事,理应得到尊重与理解。教育局应加强与家长,幼儿园的双向沟通,避免单一的汇报以及行政式的命令。三方在互相尊重教育事业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多面沟通,解决或者减少不必要的分歧,共同致力于问题的解决和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三,下放权力并转换角色。各个地方教育资源的不同配置,要求教育部下放行政教育权力,授权给学前教育部门来合理有序的安排幼儿教育活动。在美国,教育的发展并不能摆脱政府的影响和政策目标的需要,但是政府不会直接干预评估,连联邦教育部都把自身定位服务者角色。教育部应加强文化监管,在公众场合注意广告的适当性以及社会行为的得体性。此外,物资支持也是教育部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应大力倡导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号召社会资源向学前教育的合理流动。集中资源办教育要求社会作为政府、学校以外的第三方积极参与进来,共同为幼儿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2.幼儿园行为的优化

幼儿园作为开展幼儿教育的主要场所,必须重视教育的大背景与具体的学习环境。通过三角循环反馈这一方式减少矛盾,弱化阻力,同时增加师资资源的投入,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与道德品格。第一,三角循环反馈。教育部、家长、幼儿园三方应当建立三角循环的反馈机制。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不仅在时空上有所不同,而且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上也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三方各自与其他两方进行双向沟通,致力于幼儿教育问题的解决。幼儿园与教育部可以以此正确引导家长的教育需求,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使教育需求逐渐合理化;幼儿园与家长也可以将信息、问题以及障碍及时地反馈给教育部,以增强教育指令的实践性,从源头解决教育指令流于形式的问题;同时幼儿园也可以与教育部,家长在对等沟通的基础上建立互助互信的关系,寻求双方的理解与支持,从而改变非均衡的状态。第二,注重心智的引导。提倡个性化的发展给予了幼儿自主发展的空间,但是幼儿作为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其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依赖于教师正确的引导。幼儿园要重视对幼儿心智的引导,顺应幼儿的天性,逐渐规范其行为;通过“养”帮助个体营造一个良好的适应心智成长的心理背景,并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心智模式。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幼儿园要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必须顺应实际情况的变化,对教育的主体进行科学、个性化的管理。作为幼儿园的教师,要求他们剖析每个幼儿的个性,从而因材施教,这是不现实的。教师最重要的是课堂教育,提高课堂的生动性,采用适当的途径和技巧,这是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只有合适的技巧,才能激发幼儿的潜能,提升整体的质量,提升幼儿教育的效率。

3.教育部、家长、幼儿园“非均衡三角”的优化,

①为教育部对幼儿园的支持与沟通;

②为幼儿园正常教学,遵循科学教育;

③为幼儿园与家长合理沟通;

④为家长合理化自己的教育需求;

⑤为家长对教育部行为表达看法,提出建议;

篇10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幼儿教育教学;应用

由于幼儿在心理方面还没有完全的成熟,所以常规的教学方法很难在幼儿教育教学中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能够研究出一些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本文就情景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有效应用进行了具体探讨。

1情景教学法的内涵和价值

概括的来讲,情景教学法是指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表演等各种形式来创设特定的情境,进而让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参与中提高自身的能力,从而给幼儿提供一种更好的学习体验方式。可以说,将其应用到幼儿教育中去,不仅能够让幼儿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而且能够促进幼儿更好的了解世界,有助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提高,对于其成长和发展进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2情景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现阶段情景教学法已经得到了更多幼儿教师的认可和青睐,在实践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成绩,但是与预期的教育目标相比,依旧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些幼儿教师实施情境教学方法时所使用的内容很难充分的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降低了情景教学法应有价值的发挥,整个过程也显得形式化和模式化比较严重。情境创设的方式比较单一。也就是说,教师通常采用角色扮演,布置童话背景来完成情境创设,长此以往,幼儿就产生了倦怠心理,依旧收不到良好的创设效果。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和既定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整个教学过程中只实现了乐,却没有寓教,而这一问题也是现阶段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3提高情景教学法在幼儿教育应用中有效性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又对幼儿教育给出了新的方向,要求教师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幼儿的素质和素养。据此,笔者从多方面着手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3.1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有效应用情境创设教学方法

良好的语言表达技巧的掌握对幼儿自我观念思想的表达和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基础价值。教会幼儿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帮助幼儿学会科学规范地使用语言,成为幼儿语言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对于他们来说单纯的语言学习或是灌输是枯燥无味、无法接受的。在完全为了语言教学而教学的情况下,幼儿的语言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但是如果能采用情境教学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那么孩子们将在愉快的玩耍中不自觉地锻炼了语言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情景教学模式,充分照顾了孩子们的主体性地位,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他们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有了更多的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其交流表达的内容、机会和形式也在变多,且多为自发的创造性语言行为,这对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提升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需要幼儿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引入电影元素,角色游戏担纲。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关影视的因素越来越多地走入孩子们的生活,影视中丰富的角色语言为语言游戏提供了很多具有借鉴意义的素材。电影中的台词内容和形式会对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学习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建议引入电影元素,截取针对影视片段,以此来创设教学情境,其效果往往带有出奇制胜的的效应。通过组织幼儿进行表演来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例如在教幼儿学习关于舞蹈、艺术的相关语言时,就可以首先组织幼儿发挥自己的特长来进行表扬,幼儿们有的会进行“花鼓”或是“鼓艺”的表演;有的会跳现代舞;有的会展示自己的民族舞等等,这样一来,在表演之后就能够很好地吸引幼儿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了。通过情景剧来创设有效的语言学习情境。比方说,在课堂上为幼儿展示幼儿音乐剧《静夜思》中的离别情感,就会让很多幼儿潸然泪下,在伤感氛围中,幼儿们的语言表达就会很深入,教师在此背景下进行深入的教学也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了。

3.2通过情境教学来激发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

美术的学习也是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部分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了。例如,在完成一副《美丽的小区》的主题绘画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来引导幼儿构图和绘画,首先用多媒体软件为学生展示一下各个不同风格的小区的样子,并让幼儿从中选择自己喜爱的小区,之后,教师通过带领幼儿在脑海中构建小区的情境来一步步的完成主题绘画作品。例如,教师可以这样进行引导,小区要有很多房子,小区的里面要有花园,幼儿活动场地,停车场,小超市等基础的服务设施,小组周围要有马路和美丽的喷泉,到了夜晚,小区又是另外一番景色,有路灯,有叔叔阿姨在放花炮,每家每户都有漂亮的小彩灯等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画白天或者是晚上,这样一来,幼儿不仅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基本的绘画,而且还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更漂亮的小区景象。

3.3通过情境创设来做好幼儿社交礼仪的教育工作

一直以来,社交礼仪都是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和发展的今天,社交礼仪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因此,如何通过情境创设来有效地完成幼儿社交礼仪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而这就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基本点着手:一是能够主动为学生营造有效的社交场景,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小视频播放来让幼儿知道什么是社交礼仪,进入到此课程的学习氛围中来;二是教师通过一个亲切的询问,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小动作来让学生感受到社交礼仪的价值和魅力;三是让学生通过与教师、幼儿或者是保洁阿姨来进行交流来学习使用自己学会的礼貌用语,久而久之,更多的幼儿也就会变得更加有礼貌,举止端庄也更加得体大方了。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