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园居范文
时间:2023-03-18 02:2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归田园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叙事;翻译;宇文所安
一、引言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所写《归田园居》组诗五首中的第一首,叙述了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抒发了归隐之后的愉悦心情。全诗转承起伏,前后变化,一脉相通。本文尝试运用叙事学理论,探讨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斯蒂芬・欧文)的《归园田居》(其一)的英译文,具体分析他对原文的“叙事视角、叙事焦点、叙事盲点、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等特征的翻译。
二、《归园田居》(其一)的叙事与翻译
(一)原诗与英译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Returning to Dwell in Gardens and Fields (1) (Translated by Stephen Owen)
My youth felt no comfort in common things, by my nature I clung to the mountains and hills.
I erred and fell in the snares of dust and was away thirteen years in all.
The caged bird yearns for its former woods, fish in a pool yearns for long-ago deeps.
Clearing scrub at the edge of the southern moors, I stay plain by returning to gardens and fields.
My holdings are just more than ten acres, a thatched cottage of eight or nine rooms.
Elms and willows shade eaves at the back, peach and plum spread in front of the hall.
The far towns of men are hidden from sight, a fain blur of smoke comes from village hearths.
A dog is barking deep in the lanes, a rooster cries out atop a mulberry.
No dust pollutes my doors or yard, empty space offering ample peace.
For long time I was kept inside a coop, now again I return to the natural way.
(二)叙事与翻译分析
1.叙事视角与翻译
“视角”讲的是谁在看。原诗前四句以“我”的限制视角展开叙事,第五六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则转向了全知视角叙述,集中叙述了做官时的心情,其余各句又转向“我”,作者所见所闻所感的叙事视角转换自然流畅、意象完整,特别是结尾两句以“我”的心理变化为叙述中心,发人深思。
译文也采用了第一人称I(包括my)的叙事视角,围绕作者自己的内视角展开叙述,基本上是“直译”,叙事主体与原诗各句的主语,即体现的叙事视角相一致。但这里有一个叙事盲点:即最后两句的心理转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与前面的叙事视角相比跳跃性很大,制造了某种悬念,而译文“For long time I was kept inside a coop, now again I return to the natural way”难免会让不熟悉陶渊明的西方读者不得其解,而原文此处确是诗歌的艺术魅力所在,该独特的内视角充分展示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
2.叙事焦点(盲点)与翻译
如果从诗歌自身的角度来考察就会涉及到“聚焦”(什么被看)。“焦点”是聚焦的中心,是“一个文本精神所注,文脉所归,意蕴所集之点”(杨义,2009)。显然,本诗的焦点是最后两句,特别是末句“复得返自然”,前面的叙事虽然聚焦了“性情、尘网、鸟鱼、鸡狗、田舍、村落”等静态和动态的事物,但这些都是作为铺陈来服务于最后的“焦点”。从实到虚、从疏至密的叙事与描写最终汇合在了作者的内心―― “自然”之上。此处也是最难翻译清楚的地方,这里的“自然”(宇文所安译作the natural way)实际上既指自然的环境,又指作者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所以,这里的翻译在从实在空间到抽象空间的置换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叙事“盲点”。关于“叙事盲点“,此诗还有明显的两处:“虚室”的典故叙事和“飞鸟”的意象叙事(羁鸟),诚然,译文的直译(宇文所安译为empty space和the caged bird)无法翻译出“比喻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的“虚室”(出自《庄子・人间世》),也无法译出用象征手法叙述陶渊明追求精神自由的“飞鸟”意象。
3.叙事时间与翻译
从故事时间看,作者叙述的是“从少时到入仕13年,再到现在的归耕田园”,文本时间的前后顺序是“顺叙”。译者也都采用了相应的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和现在进行时态,这样的时态选择和翻译给读者提供了时序参照。从叙事速度上看,本诗的历史时间较长而文本长度较短,叙事时间速度前慢后快,后面叙事频率的加快投射出了诗人更多的思想情感。当然,由于英汉语言差异,英译所用各式主语、连接词语和介词等无形之中延长了原诗的节奏,这无疑损失了诗歌叙事借助时速的精心操作来凸显深层意蕴追求的效果。
4.叙事空间与翻译
从叙事空间看,原诗创造的空间层次是“内心外界内心”。译文从首句的My youth开始一直到倒数第二句的For long time,时间上呼应了但空间上的问题却很明显。从译文各句起始的用词来看,空间感不强甚至有些杂乱。译文可以考虑将“丘山、尘网、旧林、池鱼、南野、田园、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烟、深巷、桑树、户庭、虚室、樊笼、自然”等按照“由远及近和由近及远、从高到低和从外到里、从外部世界到心里空间”的顺序进行排列,这样,诗人的情意蕴藏于变化的景象并弥漫于整个连续置换的空间,情与景交融,心与物合一,也会给读者创造出更加宏阔而自由的审美空间。
三、结语
笔者简要探讨了陶渊明田园诗《归田园居》(其一)的叙事特征,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焦点、叙事盲点、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释,并从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的英语翻译对应分析了有关问题,从叙事视角审视诗歌及其翻译是一种有益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修订版)[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2]汪榕培.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篇2
想着前段日子种下的小禾苗,一抹微笑慢慢袭上了他的唇角。呵,今天又是什么样子了呢?梳洗时的他,无不想着那几颗稚嫩的小幼苗,“吱扭”一声地打开那小巧精致的木栅门,深吸一口气,慢慢踱步走了出去,顺势带上了门。好似在仙境行走一样,周围都是浓浓的白雾。世界在他眼中的是全白的,唯独那几抹亮色一下抓住了他的思绪:也不知那草是怎么长的——全身都是晶莹的如钻石的露珠,一颗一颗俏皮的在页面上滚来滚去,像不听话的孩子一般。轻笑一声,目光转向了别处,不远处的几朵小花一下子就抓住了他的眼球。那些像仙子一般的娇艳欲滴的花更让人心生怜惜,这些不知名的花儿虽不像养在皇宫里的牡丹般雍容华贵,却也有小家碧玉般的灵动柔美。放开了手,又重新上了路。
来到了山脚下,才自觉是多么的渺小。这是他那简陋的小茅屋南边的一座小山,即使没有像其他名山一般大的名气,没有那么巍峨,但在他的眼中却也有一番滋味。扛着一把精巧的小锄头,顺着那条崎岖的小路,山下的景色渐渐被他收入眼中。果然,只有在伟大的自然面前,人类才能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的微不足道,根本经不起一点点的动荡。不多一会儿,一片小小的菜园便出现在了面前,虽然不大,但还是可以从一些细节中看出主人的细腻和认真的:一只空的水桶,一把沾满泥土的铲子。他放下了手上的东西,一步一步慢慢地来到那几颗心心念的苗儿面前。
像一个小女孩发现了自己心爱的玩具一样,他用手比划着,估摸着到底长大了几寸,全然没有注意那些在他身边已有他一半高的杂草。他兴奋得左捣捣,右翻翻,不知疲倦地忙活着,没过多久,额头上便出现了一层薄汗
篇3
关键词:陶渊明 归园田居 自然 消极 意象 语言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385-01
陶渊明深受道家和儒家的影响,在整个生命历程中都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不断在出仕与归隐两种社会角色中做出选择。他开创的田园诗为士大夫提供一个精神归宿,引起后代诗人们的高度推崇。
“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他不能改变本性以适应世俗,再加上对证据的失望”,他坚决地隐居了。在《归园田居》五首中可以找到陶渊明的思想痕迹,也可以充分代表陶诗的艺术风格。崇尚自然是陶渊明的重要思想,是维系生命中的两大支柱之一,他在回归自然的过程中,将哲人的思考融入生活之中,由此,陶诗的语言也就显得朴素平淡但又有警策和绮丽,这无疑是诗人融进了对生活的热烈情感。意象也多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这些都是生活场景的一部分,易感易触。
一、自然之下的“本真”回归
万物都是自然的产物,一切生物都有回归自然的天性,在他的诗中就可以找到些许的天性流露。如: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诗中“少无适俗韵”这句就有所表达。逯钦立先生注:“‘适俗韵’指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性本爱丘山,也无非是说天性就是乐于自然之中的,在自然之中得到属于自己内心追求的真我。“尘网”是他不能适应世俗的束缚,“羁鸟”、“池鱼”这两个意象也是自己的隐喻。守拙是他回归自然的本源,“沃仪仲曰:有世俗之韵则拙不肯守;不肯守拙,便机巧百端,安得返自然。”这是他要通过泯去世俗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的世界。这种本真回归是源于自然的,在他的诗歌中有对这种自然的描写。“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逯钦立先生注:“写与农耕者来往友谊”。在他的诗中可以看到一些关于回归自然的意象,也可以体会他躬耕园田的喜悦。他乐于这种恬静悠然的躬耕生活。
田园的归隐是一种本真的回归,这符合他自身的一种人生追求和理想的生活状态。从陶渊明的诗歌中就可以找到比较合理的解释。
二、消极思考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诗歌对人生的思考有着更多的不同态度,这是由于自身与整个社会之间有某种不和谐的因素。在《神释》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体现了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既然大化是自然的规律,那么就纵浪其中,不再以生死名誉为念了。但由于他处在特殊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也带有消极的成分。“故渊明之为人实外儒而内道,舍释迦而宗天师者也。”这对陶渊明思想内核极为精准的评价。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关于人生思考的态度的诗句,如:“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私幻化,终当归空无。”这四句肯定事物的发展变化,同时又有一些消极的“空无”思想。郗超《奉法要》:‘一切万有归于无,谓之为空。’”这也就是说一切的努力和付出,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否定了这个过程。从这个层面上看这就是一种消极思考的人生态度。陶渊明的隐逸绝对不是由于单纯的自身本性的原因,而更多是由于社会造成。在他的诗句中表现的就是无法释怀的寄托,是一种无法改变的逃避。
三、生活场景的意象呈现
陶诗中最能见到的是那众多生活中的事物,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可以感受到自然的接触。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这些东西,经过诗人的笔触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陶诗就是一幅生活场景呈现的图画,陶诗的意象是朴素的、平淡的,这是陶诗的风格。然而陶诗绝不仅仅是表面的平淡朴素,陶诗的高处在于平淡朴素中寓于警策绮丽。如: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中的“豆苗、荷锄、草木、夕露”在这些意象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烈情感。
《归园田居》其五: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漉我心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一条极为平常的山涧,一只鸡,一点照明的荆薪,经过陶渊明的笔触,有了诗歌的意境,生活的情趣。这些生活场景全都呈现在纸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正如前人所说,“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陶渊明的诗歌皆是平淡,但平淡中却有警策。陶诗就是在这种生活的简单呈现和表达的哲理中完成了陶诗真善美的统一,达到了自然化的境地。关于陶诗这个艺术特点,苏轼概括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十分精当。
四、平淡朴素的语言描绘
陶诗的魅力在于在自然的语言中,蕴含着热烈的情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胜人之处就在于这显得平淡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的特殊情感于对生活的热情,更接近了陶渊明所求的理想人生方式。
陶诗语言的妙处,在他的诗歌中,读来简单又有一丝深切的感受,在陶诗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生活的细心和情感,真切的描述更是对自然地追求,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达到一种真美相容的纯美诗境。正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对陶诗语言特点的评价是极为精当的。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将田园诗与生活的真实相融合,采用诗歌的形式传达自己的思想,用不同的艺术技巧将生活融入诗歌的艺术形式,陶渊明的思想是在自然之下的本真的回归,并在变化的过程中,体现了积极的唯物思想,也有某种消极思考的人生态度。陶渊明将生活与诗歌融为一体,整体呈现出自然之美。他在这样的本性回归和矛盾中完成了自己的审美理想,达到了某种天人合一的“自然”之境。他是田园诗歌中无法超越的生活与诗歌相容的,并赋予哲理启发的精神家园。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的语言和其他表现手法影响以后的一群诗人。直至今日,陶渊明的诗歌还有着更多的可学习之处,泽被后世。
参考文献
[1]逯钦立.陶Y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篇4
一天晚上,我和我的妹妹正在吃麻辣烫,看着还珠格格。我表姐突然说:“明天你和梦梦一起去田里摘葡萄吧”我想了想:我摘过草莓、摘过桃子、摘过苹果……就是还没有摘过葡萄,于是我便答应了。
第二天早上,5:00时,就被妹妹的喊叫声,起了床,到外面买了早餐,就坐着表哥的车去田里的路上了。
路的两旁全是葡萄架,远远望去,就像铺了绿绒绒的地毯,微微的秋风夹着葡萄的气息迎面而来,湛蓝的天空碧如洗,只有几缕白云在追逐嬉戏。我情不自禁的喊道:“这里真是太美了。”
我们每一个人拿一个篮子,和一把剪刀,我看到大多数的葡萄用白色的纸袋套着,就像一个个可爱的胖娃娃在自己的帐篷里静静地睡觉。我轻轻的撑开那些叶子,看到紫色的葡萄上面带着一层白霜,就像擦了粉一样,我用力将它剪下,轻轻的放在手里,沉甸甸的,心里乐滋滋的!
大家都弯着腰,在葡萄架底下忙的不可开交,一会儿就剪了满满的几大篮子。心里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我们从早上的6:00,剪到了9:00,后来我们用了1个小时的时间来修剪这些葡萄,好让它更加的紫气满堂。修剪完了,已经10:00多了,我们便回去了,而表哥就拿着这些紫气满堂的葡萄到去卖了。
篇5
据了解,此前,在天津市的各家保险公司虽然在与各自定点医院的合同中对医院的医疗行为做出了许多细致的要求,一些医院中还是屡屡出现冒名顶替、涂改病历等问题。有的医院为了提高床位使用率,故意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有的患者花费了大量与治疗自己疾病无关的药费;有的医生为患者开了医疗保险范围以外的自费药,医院也没有向患者说明,结果患者向保险公司索赔时又遭到拒赔,由此造成了一些保户因为不满而与医院和保险公司产生纠纷的情况等等。
目前,天津市各家保险公司与医院合作时都是单独签订协议,各家保险公司对医院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这样使得医院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统一的准则,往往难以适从;有的医院也因为不能识别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以致在病历调阅方面不能积极配合保险公司开展调查工作,结果造成保险公司理赔慢,保户不能及时得到赔偿。
针对这些情况,天津市的人寿和财产共13家保险公司准备联合起来,在全市各地区重点医院中重新选择部分医院作为这些保险公司共同的定点医院。13家保险公司向天津市保险行业协会授权,由行业协会与选中的定点医院签订协议。
篇6
关键词:玄学;陶渊明;诗歌;文学;创作;化身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玄学是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玄学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就是总天地万物一般规律的“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化作用。玄学作为一种本体之学,对魏晋六朝的文学观念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玄学影响到魏晋士人的人生理想、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进而影响着他们的文学创作。
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是一个偏安的王朝,山河破碎,最高统治者以及士大夫们难以摆脱精神上的苦闷,而玄学的崇无清虚的要旨与社会的精神需要恰好吻合,故东晋一代,玄学大畅其风。玄学与文学多方位交互渗透,甚或达到水融之境。在玄学思潮占主流的大背景下,陶渊明不可能不受玄学的影响,在他的诗文中,到处可以见到玄学影响的痕迹,但这种痕迹不像其他玄W家平典似道德论的说教,而是一种如水中之盐、花中之蜜的别样的玄学之美。陶诗语淡情深,与自然浑然天成,其中透露着玄学中的“自然”之思,处处与玄理暗合,相得益彰。陶渊明的作品是魏晋玄学渗入文学之中所结出的硕果。可以说陶渊明即是“自然”和“真”之玄学的化身,即所谓的“真人”。他的作品也以全新的方式诠释了玄学的要义。
陶渊明诗歌大部分内容围绕乡村生活,充满玄学之美和田园气息。
陶诗所写内容皆是最平常的乡村之事,但在平常的景物中,却包含着无限丰富的内涵,具有空灵的意境,充满着田园气息。如《饮酒》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的住所虽然建在喧闹的环境中,却察觉不到车马的喧哗,这表明他的内心是恬忍隐退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心远地自偏”。“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这里体现了作者所强调的归隐是心灵的归隐而非身体的归隐,以及对争名夺利的世界的冷漠的态度。紧接着诗人采菊东篱,悠然自得,飞鸟呼朋引伴而归,大自然的一切显得那么有生机,此时诗人心境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自然界与人的心界此刻达到了“和谐”之美,即所谓的“真意”。而对这种“真意”却“欲辩已忘言”。从中可以看到陶渊明对玄学中“言意”之辨的态度,这正是老庄思想所说的“得意忘言”含义之体现。全诗清新自然,写出了诗人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感情。完美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真谛: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应该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个自然运动中完成其个体生命,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陶诗塑造了更加浑融的艺术境界,在思想上创造了更加“自然”的玄学境界。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田园景色在他笔下,不再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对峙物,而成为诗人生活(参加了一定田园劳动)兴趣的一部分。”如《归园田居》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既有田园的景物,又抒写了胸中之意。“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准确描绘了陶渊明对村舍风光的感悟,也蕴含着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性”、“虚”、“闲”等皆为玄学家经常言及的语词。其中“自然”一词,是魏晋玄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陶渊明眼中,农村风景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首诗,他以诗人的心胸面对田园世界,田园世界亦培植了陶渊明心中的诗意。陶渊明在对诗画境界的赏会与田园世界的诗意感悟的同时,已把玄学思想融入其中。
篇7
受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陶渊明田园诗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艺术的特点:恬淡自然、醇厚隽永
纵而观之,陶渊明田园诗的题材和内容多采自归隐后的生活,他将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也是最贴近田园的纯自然性质的生活。其诗所描写的对象,亦是习见常闻的事物,如,村舍、鸡犬、桑麻、豆苗、耕种、风雨等,都是直写其物其事,而不讲究词藻上的华美,粗略几笔即勾勒出景物的神韵,形似更神似。此种白描功底,于平淡中透出丰富的联想,于联想中生出诗的隽永的意境。可谓“极平常之景,各生趣味”,“无一修饰之语,而其间无穷妙味”。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未及“人”字却有“人”在诗中之实感,读来颇有闲趣;而“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其一),一个“贮”字,情景交融,平生绮丽。
二、意境的特点:开创了诗歌的意境美
陶诗常常取材“自然”和平常人的生活,却通过诗人的组合,又呈现了新的意境,给人以美感。“日入室内暗,荆薪代明烛”(《归田园居》其五),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束照明的荆条,但是诗人写出来就增强了亲邻之间欢聚谈笑的生活气氛。这一气氛的形成,也正是诗人甘愿归隐躬耕、坚守精神家园的结果。“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移居二首》其一),就具体地写出了他安贫守俭的生活,看似平淡,但平淡之中,却透着一种超然洒脱。读过陶诗的人,都会对他描写的农村景物留下深刻的印象。“鸟欢新节,泠风送馀善”和“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田舍二首》),同样是写春风,但都写得这样简练丰富,不相重复。再如,“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浩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人似乎毫不经意地就写出了人们在冬雪时候的一切细微感觉。
三、语言的特点: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美
苏轼曾说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是说陶渊明的田园诗,平淡之中有无限的丰采,简练之中有浓厚的情味,这是对他的田园诗的语言风格而言的。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虽然平淡无奇,但是谁都能感受到诗句的形象鲜明。钟嵘说渊明“文体省净,殆无长语”,就准确指出了陶诗这一特点。陶诗不用夸张的铺排和绮艳的色彩,不用刻意雕琢的对仗和深僻的典故,他的诗句的魅力,在于全是以他性情中自然流出的言语,在于内在的感情力量。他之所以选择这样纯净的去尽华饰的语言,是因为他向往的是闲适淡泊的人生,他要表达的情怀,是一片纯真的心地,而不是矫饰的感情世界。
四、笔法的特点:清新自然
篇8
[关键词]:田园派诗歌 情趣 志向
中国田园派诗歌,是古代诗歌史上的一颗明珠。很多文人把自己的目光投向山水之间,在中国灵性十足的大江南北得到了内心的滋养。
高中课本选择了田园派几大代表人物的佳作,旨在让学生能从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名篇中感悟乡村生活,亲近大自然,热爱田园的祥和宁静。但身为大城市的孩子,乡村与自然离我们是遥远的。很多学生无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情趣,更无法对淳朴自然的田园产生深厚的感情。
其实,田园派诗人看似都喜爱“天然去雕饰”的阡陌风光,但追溯他们喜爱的缘由却可以分为两类:
1.隐士文化催生出的田园派诗人。这类文人多半是天自然,他们的“志”,志向就在于斯,无论曾经做官与否,最终田园才是他们的归属。并且在诗歌中,他们会明确提出自己对于乡村的热爱,表达自己不愿离去,扎根于土地的思想。代表人物,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类文人的“志”常常带有一种回归的喜悦,因此他们所选的意象构成了一幅灵魂回归本位,肉体找到归属的“趣”图。如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中写道:“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引导学生赏析这种诗歌的“志”,也就是主题的时候,可以从他构造的“趣”――画面,入手。隐士回归田园,描写田园风光为的是真正的与自然水融,来避开尘世的仇恨与纷争。他们构建的画面中,自己与景是一体的,景物明显带有人的色彩,要么是以朋友的身份欢迎作者,要么是借物比拟作者本人以此明志。
因此分析诗句时,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之“趣”,在脑海中努力重构诗句的画面。由“趣”进而入“志”得到作者创作的主题意思和意图。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单从字面上要理解陶渊明的“志”,只能靠老师讲解并且把重点落在“愿无违”三字上。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过老师讲解陶渊明虽然生活清苦,仍希望不违背自己归隐的初衷。这样的讲解无法深入学生的内心。
而由“趣”及“志”,我们可以在前文找到一幅有趣的画面:“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个“归”字点明了作者的动作,也营造了一幅披着月光归家的生动画面。老师完全可以解读出陶渊明那种欣喜满足的神情,再引导学生赏析陶渊明的“志”:为何披星戴月还有如此之喜,远胜过单纯的解释诗句,硬把知识灌给学生。
2.“闲士”文化引出的田园风光。这类型的文人也发自内心的热爱乡村却不急于回归。他们的目光更愿意落在自然的景物上而少于自抒胸意。可以说,他们和自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未能达到合二为一。
如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虽然末尾一句也点了“志”,但相比陶渊明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就显得隐晦得多。我们在讲课时,最困难的莫过于向学生解释王孙的含义,为什么作者说王孙自可留?
其实,以作者构建的“趣”及画面已经透露出了他的“志”,一个喜爱乡村宁静风光的文人必定是想常驻于此的。所以他在诗句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对所见乡村风光的欣喜之情。他目光所及之处只有乡村风光的美景,这是作者主观的强化,更是他身为一个城市人短暂回归自然之后,暂时忘却俗世的愉悦。
由于他前三句营造的画面极富情趣,才引出最后“王孙”自可留。我们可以从作者构建的画面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踏青,春游带来的喜悦和新鲜感,以此来赏王维的“志”,那种渴望回归自然,又未能付诸于行动的心情。
又如,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课本中,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文中的“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历来难解。如果直接告诉学生野老是王维自比,表现了作者内心的闲趣和禅机,就失去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这种越俎代庖的教育方式已经被我们诟病和摒弃。
不妨从“趣”中入手,在前面的诗句中引导学生重构作者描写的画面。要理解作者闲适的心境,参照的标准一定是作者勾勒的意境。
从“趣”入手,读懂诗句本身的含义,理解作者选取的意向并组成的画面,轻松就能感悟到作者之“志”。无论这种“志”是属于陶渊明先生那样天性使然,还是王维那样无限接近大自然,都能从意境本身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单纯分割开“趣”与“志”去讲解诗句,把作者的主题思想裸地摊开给学生看,只会教出摇头晃脑,空背条款的考试能手。
参考文献:
[1]邬国平选注.汉魏六朝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309.311.
篇9
层峦叠嶂,郁郁葱葱,遥观笔架,风采依旧。一路上,群山起伏,薄雾缭绕。我调好了焦距,意欲摄入你的全景丽影,可惜始终不得如愿,只好作罢。
走近才发觉,原本寂静的山谷,而今,却添了几多尘世的喧嚣,眼见一辆辆大大小小、满载欢歌笑语的旅游车,穿梭而过,我知道,你已失去了固有的安宁,再也难以恢复以往的娴静,你那美丽的寂寞与朴实的淡泊,已被世俗的开发商所污染;原本天生丽质,却被涂上缕缕妖娆的脂粉气,这是你的悲哀,抑或是我的呢?
心有不甘,我要寻回原来的你。一路向上,傍山攀爬,有泉水叮咚悦耳。路越来越窄,坡越来越陡,开车的同伴,愈加小心。人迹罕至的地方,真有我希冀的风景吗?
世上难得有心人,恒久便会现奇迹。接近山顶,我们终见了素面朝天、原生态的你,顿觉宛若天人。一条白练,蜿蜒而下,集泉成溪,在峡谷中穿石绕壁,川流不息。两岸翠竹摇风,绿树嬉阳。青山碧水,徜徉其中,令人沉醉,不知归路。
最喜的,是那小溪。清澈见底,映出水下大小不一或圆或利的山石,有些零碎的树叶,顺水飘下,像轻盈的小舟,激烈的水花冲击中,若隐若现。次第落差,时急时缓。有座绝壁,常年瀑布飞溅,坡底冲积成为深潭,被一家村民相中,就地在旁起了竹屋,开了间农家餐馆。我们边赞叹其眼光独到,边把车泊好,安营扎寨。
两个孩子,早已急不可耐,跃跃欲试,要去戏水。当我们换好泳衣,纵身涧中,虽是意料之内,但那种沁骨的凉,仍不禁让人失声惊叹。三三两两的游人,俱是举家前来避暑的城里人。孩童阵阵的欢呼声回荡在山谷,惊得雀鸟直飞云霄。
沿溪而上至潭中,踩不见底,吓退了好些不识水性者,于我,却是游泳佳处。随意兜了几圈,疲惫与不适渐离我远去,斜倚礁石,身子没入水中,任意漂浮,望蓝天白云,见三面环山,满眼翠绿,而泉水可饮可沐,时有成队小鱼儿急窜而过。此情此景,犹如置身仙境一般。
暮色起了,飞鸟渐次归巢。头顶的盘山路上,时有几点车灯亮起,如星星闪烁,原来,山外有山,蕴藏再深的美,亦能被人挖掘。游到浅处上岸,朋友早把途中采摘、购买的苹果瓜,放入水中浸凉,递上。我品出了田园的味道,是纯天然的甘美。
篇10
诗的首联点题。“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是说老朋友用鸡黍置办了酒宴,自己应邀到他的农庄做客,流露着朋友的盛情和诗人的欣喜。这似乎就像一则日记,叙述了一件刚刚经历的极其平常的事情。故人“邀”而我“至”,文字非常质朴,不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平常。这正是友谊深厚的至交之间的往来。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所特有的风味,又可以见出待客之简朴。这种不讲客套和排场的招待,往往能使朋友在更为亲切的、不分彼此的氛围中把心扉敞开。朴实的邀请,只能用朴实的笔调来写。这个开头平静而自然,不作丝毫渲染,既反映了挚友间的亲密关系,也显示了融融的气氛特征。
颔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说农庄座落在一围绿树里,背景是一溜之青山斜放开去,迁延至城郭之外,显示出农庄地处郊野,僻远幽静。上句是写近景,好像很随意地把一眼看到的农庄四周的景色采入诗中――绿树环抱,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悄然一转,将读者的视线引发开去,那城郭之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这两句写农庄的自然景象,一近一远,一密一疏,顾盼之态如见,亲切之情可掬,表现出主人隐居的环境,同时流露着诗人情不自禁的欣赏和爱慕。“合”、“斜”二字极为传神却又完全像是信手拈来,用得极其自然。
颈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说在农庄里,老朋友和诗人打开窗户,面对着场地和菜圃摆开筵席,端起酒杯一边喝酒,一边谈论着关于桑麻之类的农事,洋溢着宾主情投意合的乐趣。“话桑麻”取自陶渊明《归田园居》“相见无杂言,但话桑麻长”的语意,说明主客完全忘情在农事上了;而且更让你有一种置身田园之感,从而引起对农事的关怀,分享收获的愉快。于是我们仿佛嗅到场圃上的泥土馨香和不远处传来的桑麻芬芳;看到庄稼的茁壮成长和喜人收获。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结合,绿树、村舍、青山、场圃、桑麻和谐组合起来,构成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幅。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仿佛萦绕在我们的耳边。这里虽然只是叙述宾主欢晤、畅谈农事,但却很好地表现了诗人倾心于隐逸田园的生活情趣。
尾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就”是接近的意思;“就”指赏菊,但又有不邀自来的意味。“待到”――“还来”――“就”,这一连串词语的运用,透露了诗人想重来此地的心情。诗人在农庄愉快地度过了一天之后,临走时似乎根本没有想到要谢谢故人的盛情款待,却直截了当,毫不掩饰地直言还要再来这里度过那美好的重阳节,这就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感谢之辞。这种表示,出自诗人的内心,表现了诗人直率的心情和诚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