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息化的表现范文
时间:2024-04-30 18:0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信息化的表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以马克思为中点,人们可以发现一个意外的转换关系:后现念,如果加上经济技术背景,就能转化为信息化理念;而信息化理念,如果加上精神和上层建筑背景,就能转化为后现念。
共同的思想前提
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历史主义,历史主义就是主张“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反命题:天变,则道亦变。“天”就是指历史的前提假设,“道”就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
后现代与信息化,都必须以历史主义为前提,离开了历史主义都不能成立。农业社会的天,对应前现代之道;工业社会的天,对应现代之道;信息社会的天,对应后现代之道。
举例来说,自给自足这条规律是有历史前提的,仅在自然经济这个“天”之下,才能够成立,拿到工业社会就不适用;再如,在家办公这条规律,只在前现代(农民在家办公)和后现代(网络SOHO)条件下适用,对工业化就不适用。
与历史主义相对的是普遍主义,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普遍主义者并非真的发现了适用于所有条件的普遍规律,而是有一种历史性的错觉,把所在社会条件下得出的特定规律,不适当地延伸、普适到所有条件下,犯下教条主义的错误。
马克思早期的后现代主题和晚期的前现代主题的文献,近几十年来,引起了西方社会极大的研究兴趣。马尔库塞、列斐伏尔等是从马克思早期思想进入后现代;莫斯、巴塔耶、鲍德里亚走的是马克思晚期东方学的路子,由前现代而批判现代,启示后现代。
人们没有意识到,信息化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其实正是马克思早期和晚期文献隐隐约约在思考的问题,即不同于工业化的另一条经济和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今天,许多人不接受后现代思想,与不接受信息化思想的原因是一样的,都是认为工业化中的几个思想家(如斯密、凯恩斯、韦伯等)总结的东西,是万古不变的真理,拒不认为信息化会改变时代的前提条件。
二者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文献中的后现代因素,不像现代因素那么明显,但地位却很重要。而且越临近工业化完成,它在西方发达社会被讨论得越热烈。因为它们解决的正是“工业化之后”的问题。
以实践观点拒斥理性形而上
现代性的本质,就是与感性对立的理性的形而上。笛卡尔理性主义是这种现代性的思想根据;工业化大生产是这种现代性的物质基础。这样一种表面上永恒之“道”,只不过是工业化大规模同质化生产这样一种“天”所决定的产物。
马克思的根本方法,具有强烈的反“形而上”性质,这与后现代思想的倾向是完全一致的。这种反形而上立场,突出表现在实践观点上。西方有两种人很难理解这种后现代精神,一种是将理性绝对化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一种是持机械观的前苏联的计划经济学家。反倒是中国人特别能接受实践的观点。法国社会学大师布尔迪厄深得“实践”二字的妙味,看出实践的后现代作用,在于弥合心物二元论,从而瓦解现代性的思想基础。
后现代和信息化,出于一个共同的理由,需要实践的观点。这就是现代性或工业化的根本思想特征是心物二元论,它是基础主义与本质主义的理论前提;以后现代扬弃现代性,以信息化扬弃工业化,根本的思想阻力来自心物二元论。这种心物二元论在现实中表现出强烈的理性中心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成为传统工业化的精神支柱,阻碍社会向“新型”方向迈出的脚步。
感性事物的价值优先性
复归日常生活世界,强调感性事物的价值优先性,是后现代的共同主题。所有后现代主义者,都在大大发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这一早期思想主题。马克思对于物质和劳动的看法,隐含着后现代基因,就是强调感性事物的优先性。后现代主义理论可以说千差万别,但都主张复归感性。这里的感性是有特定含义的,是由理性“复归”感性这样一个过程。
这样的感性,具有异质性、个性、分布式的后现代特点。只有在信息技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的生产力条件支持下,大规模生产才能变成个性化定制,集中式管理才能演变为分布式的管理。即由同质性向异质性复归。
在信息化中,感性事物的价值优先性,集中表现在信息化特有的价值取向上,信息化运动实质是社会的生命有机化运动。它是工业化的社会机械化运动走到极端后的拨乱反正。信息化推动社会从工业化的机械状态,向后现代的生命状态的转变。这种生命化,表现在价值上,就是以人为本;表现在组织上,就是从无生命的机械分层组织,向智能感知的灵活流程组织转变,做活企业;表现在产业发展上,就是在物质和社会需求满足基础之上,升级到精神文化需求满足的“高感性事业”。
非常非常遗憾的是,所有的后现代主义者,他们两耳不闻生产力和技术革命,一心只谈精神和文化,变成脱离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空头理论家。同样遗憾的是,所有的信息化工作者,忽视了经济感性化、产业精神化的现实,成为游离于社会精神文化和制度变迁的埋头苦干家。
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后现代与信息化又一个共同的理念。
二十六岁的马克思把不同于现代性的人类发展状态,高度概括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样一个经典命题。按照马斯洛的说法,人的自由发展,最终要体现为人的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这样的精神满足。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现代性理念和工业化实践,过分强调了人的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这样一个片面的方面。
篇2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化;测绘
信息化测绘这一新概念是根据我国现代化测绘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所提出来的,信息化测绘的基本含义是建立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形成的。信息化测绘与数字化测绘,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 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主要特征
(1)数字化测绘。数字化测绘主要体现在测绘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测绘产品的数字化(包括大地网、坐标系、影像产品、地图产品)和测绘保障的数字化。其主要特点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产品形式的数字化,存储方式和获取的磁介质化,保障方式的超前化、储备化或嵌入化。
(2)信息化测绘。信息化测绘这一新概念是根据我国现代化测绘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所提出来的,信息化测绘的基本含义是建立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完全网络化的运行环境下,进行实时有效地向社会各类用户提供地理空间信息综合服务的测绘方式。测绘信息化主要包括数据获取现代化(空、天、地一体化),产品形式数字化、多样化,数据处理的自动化、集成化和信息服务网络化、社会化等。
2 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关系
测绘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供测绘服务。测绘服务可以分为储备式服务、实时服务、主动服务和被动服务等。从测绘服务的不同模式和效率可以理清数字化测绘和信息化测绘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1)数字化测绘是信息化测绘的基础和前提。数字化测绘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字产品和数据存储与服务等都是以数字为主要特征的。由于传统模拟测绘生产技术体系已实现了向数字化测绘生产技术体系的转变,数字采集基本实现了数字化;摄影测量由模拟航空摄影测量转变为无地面控制的全数字航空航天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地图制图由传统的手工制图转变为计算机数字地图设计与制作等。只有实现测绘产品的数字化,才能保证测绘产品的多样化以及产品存储的磁介质化;只有实现测绘服务的数字化,才能保证测绘服务的实时化、网络化和大众化。可见数字化测绘是信息化测绘的基础和前提。
(2)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都必须以标准化为前提。数字化测绘的数据获取、处理、存储与服务,都必须严格按照测绘生产要求,遵循一定的标准规则进行;而信息化测绘无论是在信息生产和管理、网络运行标准,还是信息分发格式等诸多方面,都必须要求做到统一化、标准化,否则信息的交换、信息融合及应用都难以实现实时化和社会化。
(3)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都必须以网络化生产为前提。数字化测绘已经在测绘内业生产中非常普及,生产体系已经从传统的分步实施、分阶段实施转变为局域网络化生产体系。为实现高效的数字化生产,在测绘生产、管理环节中,都采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了数字化生产能力,并减少了生产失误和提高了产品质量。测绘生产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
(4)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都是实时服务保障的重要前提。数字化测绘综合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宽带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实现城市、国家乃至全球的数字化,将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信息进行网络化传输、虚拟仿真、可视化表现,实现测绘成果及资源的共享与应用,为政府、企业、公众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数字测绘产品。信息化测绘在数字化测绘基础上,融合多学科技术,以全球信息网格(GIG)为平台,实现地理空间信息的快速获取和更新、智能化自动化处理和一体化管理,实现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融合、增值服务,使测绘信息与技术产品社会化,为社会提供多尺度、多形式的实时测绘服务保障。
3 信息化测绘与数字化测绘的不同点
信息化测绘是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化测绘具有数字化测绘的全部特征。但是,信息化测绘又同时具有数字化测绘所不具有的一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生产方面。信息化测绘更强调基于全域网或internet甚至是基于网格的生产体系,更强调实现一体化和智能化生产体系。数字化测绘表现为局域网生产模式,生产时效性也远远低于信息化测绘。
(2)数据获取方面。信息化测绘强调信息获取的全天候、全天时、全球化和空、天、地一体化。在信息化测绘中,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与遥感传感器和地面接收系统连接,可以通过网络查询遥感传感器和地面接收系统的参数和运行状态。当用户发现现有数据满足不了需要,可以根据传感器和地面接收系统运行状态实施规划调度。信息化测绘将更多凭借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实时采集或更新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地理空间信息。
(3)测绘产品的形式方面。信息化测绘产品具有数字化产品所不具备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个体性。此外,数字化测绘的现势性要求远远低于信息化测绘。信息化测绘更强调信息的实时性、现势性和现实性。或者说测绘数字产品只有在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之后,经由网络的传输并产生实际效用才能是信息产品。
(4)测绘服务与保障方面。数字化测绘产品保障更多的是“储备式”保障,即超前准备,即时服务。数字化测绘保障的另一个特点是嵌入式保障,即根据用户的需求预先将测绘数字产品预制在载体中,植入应用系统之内。信息化测绘强调的是实时保障,实时服务,所以要求测绘产品的现势性要好,实时性要强,保障速度要快。网络化保障成为信息化测绘保障最显著的特点。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同时表现为信息获取、存储与运用能力的进步史。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自然是信息时代对各行业档案工作的新要求,时下在资讯高度发达前提下,在社会信息化的广泛背景下,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办学水平与学生培养质量与效率。
一、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概念
20 世纪 60 年代日本的学者提出了信息化概念,随后“信息社会”与“信息时代”等概念也相继被提出。档案信息化建设指的是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提高档案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全面重新思考档案管理的诸多新情况、新原则与新理论,逐步确立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以及档案服务的基本框架与相应的基本方法,有效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水平。有学者认为,档案信息化通常是指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统筹规划与组织下,全面最大化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不断改革传统的档案管理相关模式,从而有效提高了档案信息资源收集、管理以及提供利用服务水平的发展过程。档案信息化建设还涉及相关的概念,比如档案数字化与档案信息数字化,档案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以及文档一体化管理等。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数字化概念较为相近,将传统介质的纸质档案与缩微档案以及声像档案快速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并且能够在网络环境中传输的数字档案的全部过程。
二、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挑战
在我国的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虽然近几年发展很快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立足于长远反观现状仍然不容乐观。首先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层次,虽然近几年高职院校数量在不断增加,院校规模不断扩大,相应招生的人数在急剧攀升。但使绝大多数院校是在原有中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办学资金的投入机制还未得到根本上的解决,相应的大量资金被用于解决校园校舍,与教育教学似乎不是密切相关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却被有意无意地被疏漏。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建成了校园网,但它们还没有条件通过计算机来开展各种新教学策略相关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应的档案信息的搜集与共享,以及建立与档案应用信息数据库来及时科学处理各种档案信息。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率降很低,虽然在名义上大多数高职院校已通过互联网与教育网和公众网进行互联,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网络资源已经仅仅作为宣传与消息的工具,或者有些只能提供上网而已,所谓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与相关的办公自动化几乎就是纸上谈兵,相反,高新技术的发展太快速所导致的技术与设备不断开始贬值,很多资源往往没来得及充分开发与利用就已经明显过时。
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信息资源开发与人员素质不够充分。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开发落后,很多学校在建设校园网或者档案信息化建设时,仅仅是对网络硬件设施进行了一定数量的投入,但是对各种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诸多软件资源如信息数据库等却不肯花钱。有些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档案方面的数字化程度并不高,而且这些档案资源在个别人手里,往往无法得到共享。档案人员的素质也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档案管理部门或经手部门缺乏受过专门档案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专业人员;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人员相应的认知能力差,特别缺乏对社会信息需求与组织信息需求的深刻认识,对高效率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与交换、使用档案信息的意识不强,导致一些效果非常好的档案信息化软件至今不能在高职院校得到推广与应用。
三、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首先,开发高职院校的档案信息资源。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采集,从而推动高职院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有效地开展高职院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断促进高职院校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切实保障高职院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等。另外在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软件与硬件及相关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应该提出了统筹规划等规范运作的建设方法;应该不断健全与完善档案业务标准的体系,以及档案信息化的相应技术标准体系,相关的档案各种载体运用标准体系等。
其次,提升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运用水平。高职院校的档案工作,长期以来靠人员手工收集与整理,管理与检索,所提供利用档案工作量比较大,而且效率却很低。表现为高投入与低产出的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方式,通常表现为脑力和精力紧张劳作,并且还在于搬搬扛扛等方面的体力劳动上。加强高职院校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充分地利用现代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整合与加工,有效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旨在对档案工作实行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从而不断开拓创新出档案管理模式。
第三,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公众服务与安全能力。档案信息化建设对档案的社会化利用方式起到推动作用,高职学生与公众在搜寻和检索更为便捷,因为传统档案进行查找起来颇为不便,而信息化建设将纸张档案电子化,能够通过计算机索引被快速查找到。另外,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同时也是提升档案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径,确保档案防火、防盗、防虫,还能够复制并进行异质异地进行备份等。
总之,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既体现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具体成果,同时也反映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档案工作新要求,必然对高职院校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在未来起着难以估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少明.以应用为导向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7):328.
篇4
所谓会计信息化,即指将传统会计模型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重新整合,并建立基于现代会计基础上的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理论高度契合并充分开发的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其具有以下主要特征:能实时主动的报告会计信息;全面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会计信息共享性较高;业务处理过程自动化。会计信息化从本质上说,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和新型会计思想的融合,其不单单是停留在会计行业的信息技术革新。
一、我国会计信息化的特征及其发展历程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特征是以机代帐,一旦企业建立了计算机处理帐务的系统,即可判断该企业完成了会计电算化。而新型的现代会计信息化则是把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的会计学科进行深度整合从而达到有机融合的目的,从而建立能够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系统。现代会计信息化从本质上说,就是现代信本文由收集整理息技术和会计相互融合的发展历程,其主要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一)全行业全面参与并进行综合发展
现代会计信息化涉及范围主要包括:传统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的实务工作;会计的处理方法;会计的管理;会计的教育。这些内容均是对现代会计的全面和系统的发展。而现代会计信息化的参与者主要包括:企业的会计人员;会计理论的研究人员;会计行业的教育工作者;会计行业的管理者;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商。这些参与者都是现代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的亲历者。
(二)通过分阶段和分步骤的渐进发展实现多层次的全面会计发展
会计信息化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实现会计信息化须从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工作相互结合,而以前的会计电算化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会计行业对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融合进行探索,而政府管理和会计实务工作均在一定程度上更多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会计行业的探索逐渐的被政府管理部门所认可并被纳入到会计准则体系中,从而实现信息技术和会计融合的合法化。会计行业正式基于这两点建立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系统,以满足当前信息环境之下的企业对会计工作的日益增加的管理需要。而会计信息化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内容及表现形式,而在企业中则集中表现为建立新型的会计信息系统。
(三)会计信息化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与会计电算化并存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和各行业均存在较为严重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相应的其也存在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不平衡的现象。因此,会计信息化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取代手工会计。而会计信息化所固有的渐进性和渐进性的特点又决定了会计领域实现全面信息化的长期性。因此,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与传统的手工会计理论体系相互并存。
二、现代信息化会计建设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
所谓会计信息化,即会计全领域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重整会计领域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的整合来适应现代企业对会计的新要求。
(一)实现会计基本理论的现代信息化
在工业经济社会中,主要使用的是传统的手工会计基本理论。而在当前的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如何建立信息化会计基本理论是的当前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证从根本上给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因此,应依据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特点,在传统会计的基本假设、基本原则、会计任务、和会计职能等方面逐渐形成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新的会计体系,并将其录入至财务网络系统以供社会共享。
(二)实现会计实务工作的现代信息化
会计工作的基础在于会计业务流程。而企业的会计工作岗位、
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等都是基于此而确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不断应用使得会计理论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原来的手工模型下的会计业务流程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而会计业务流程在某种程度上又会使会计核算方法产生改变。与此同时,原来的手工模型下的会计组织也发生了适应性变革,会计岗位将依据新型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业务流程等方面的要求重新设计。除此之外,在当前社会中出现了诸如诸如虚拟企业等新型企业形式,对这些企业则可根据其自身特点建立相适应的会计理论体系。由此可知,会计实务工作的信息化从本质上说就是社会信息环境使得会计实务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企业财管组织均进行理论和实际创新。
(三)实现会计管理的现代信息化
所谓会计管理,即指财管部门对会计的会计信息和人员的管理。财管部门可以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机场上建立会计证管理与会计人员信息系统。此外,其还可对在职会计人员通过网络培训进行会计知识的继续教育,确保新的会计规则可及时的通过网络传递到会计从业人员中。而所谓会计信息管理,即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财务法规、财务通则和会计制度等政策和规定对会计工作实现规范管理。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规范务必充分考虑到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带来的影响,从而为会计工作和理论的全面信息化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和政策支撑。
篇5
论文内容摘要:文章以河北省为例,简述了区域信息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信息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信息化不仅能促进区域内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与重建。
论文关键词:区域信息化区域经济差异性
发轫于20世纪中期的信息技术革命以无比强劲的冲击力、扩散力和渗透力在短短几十年里迅速改变了世界。发达国家都相继制定了自己的信息技术推广应用计划。信息化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但信息化具有区域性,而经济也同样具有区域性。区域经济是一种地理经济,也是一种传统特色经济。信息化能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全面进步,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信息化加快了区域内知识积累的速度,增强了报酬递增的强度,信息化还会促进政府、企业等的体制改革,减少交易成本,为经济发展营造创新空间。区域信息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如何把区域经济发展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区域的传统特色经济,以工业化和传统经济来促进和支撑信息化,使区域经济发展与信息化互为依托,融为一体,整体推进,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文章以河北省为例,简述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信息化过程的关系。
1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差异性
信息化的内涵基本上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前者是信息化的基础,后者是信息化的核心,两者相辅相成。一个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水平会促进本地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会为本地的信息产业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促进本地信息产业的发展。
由于中国各地区在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开放程度、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异,信息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如秦皇岛、唐山、石家庄、张家口、廊坊、衡水、邯郸等代表河北东、中、西部在信息资源获取、掌握及运用信息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已经拉开,形成了“数字鸿沟”。整体上,河北的信息化水平指数低于全国信息化水平指数25.89,而衡水、张家口等市的信息化水平指数低于河北信息化水平指数。总体上,河北东部城市信息化水平高于中部城市信息化水平,中部城市信息化水平高于西部城市,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信息化水平相差很大,中西部城市在信息化方面存在明显劣势。中西部城市信息化水平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中西部城市社会信息意识弱,信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的重要性还没有被社会所认识;二是信息化人才相对缺乏,教育体制落后,信息处理和加工水平低下,很难成为带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力量;三是中西部城市经济基础薄弱,财力不足,信息化所需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及装备滞后,信息市场发育缓慢;四是管理体制落后,部门间、地区间、企业间相互分割,存在严重的分散、浪费、重复建设和效率低下等问题。
2不同信息化水平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著名经济学家K•阿罗认为,经济主体掌握的初始信息是有限的,是不完全信息,因而其行为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一旦不确定性的存在是可以分析的,信息的作用就变得十分重要了。人们可以花费人力及财力来改变经济领域以及社会生活其他方面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这种改变恰好是信息的获得。不确定性具有经济成本,因而不确定性的减少就是一项收益。区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为一个区域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提供了便利,而这种信息资源的获得减少了不确定性,从而获得了收益。所以,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舞台。研究资料显示,河北省各城市的人均GDP值与信息化水平指数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因为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反之亦然。区域信息化水平对区域人均GDP有显著性影响,区域信息化程度的差异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
3区域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
结合河北省当前的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发展策略,由于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差异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缩小河北东部城市与中西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步实现经济“趋同”,就要求中西部城市必须加强区域信息化建设,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龙头,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这不但表现在信息产业本身,还表现在信息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比如其对机电一体化的带动作用就很突出,并且,机电一体化是很多行业的基础,其本身的发展又将进一步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产生乘数效应,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第二,信息化和软件产业的共生关系更为明显。软件产业的发展更是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的具体表现和潜力所在。制造有形产品的整个环节包括研发、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等。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看,当企业扩大到一定规模后,企业将进入规模不经济的状态,因此制造有形产品的企业平均成本呈“U”型。然而,软件产品属于无形产品,其研发成果就是开发出第一套产品,而生产过程实际上是简单的复制过程,成本低到忽略不计。软件企业的规模是指营销规模。而营销成本和售后服务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这使软件企业平均成本呈“L”型曲线。软件企业的销售规模受市场容量制约。本地的信息化进程将能为本地的软件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并把市场空间拓展到周边地区,从而达到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三,信息化加快了区域内知识积累的速度,增强了报酬递增的强度,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根本,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根本是知识的积累。因此,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和区域内知识积累的速度成正比的。而从知识积累的过程来看,一般要经历会意知识向清晰知识的转化,然后再对清晰知识进行整合,得出新的知识体系,这正是通过信息化构建知识库的本质所在。
第四,信息化和区域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个区域的信息化从来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针对本地区的特色经济、产业结构特征来进行的,比如以唐山市制造业为龙头产业的地区,其信息化应该以制造业的信息化为重点;以秦皇岛市旅游产业为龙头产业的地区,应该重点加强旅游产业的信息化。总之,各区域发展软件产业和信息化应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软件产业,体现具有本地特色的信息化。
第五,信息化是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是知识经济的具体表现,因此,区域信息化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这一关系可以利用某一区域的人均GDP和信息化指数的关系反映出来。与此同时,上述关系还能反映出区域经济的结构,比如有些城市的私有经济所占比重很大,经济总量也很大,人均GDP较高,但是,目前的私营企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有些偏差。相反,在一些国有企业占主导的城市,人均GDP相对较低,信息化指数却相对较高。
第六,信息化会促进政府、企业等的体制改革,减少交易成本,为经济发展营造创新空间。在企业层面上,信息技术的采用使得企业内部管理发生质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信息化可以消除时间和空间障碍,实现实时监控、集中监控;另一方面表现为把不同职能间的自我约束转化为由信息技术进行强制约束,这种集“集权+分权+自律”的管理体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环境。在政府层面上,信息化对加速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监管力度、减少腐败现象等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邯郸市等地的信息化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4结论
总之,在拓展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方面的根本任务是要加速对企业研发、生产、营销和管理四个环节的信息技术改造,实现对四个环节的创新。实践证明,推进深化区域经济与信息化工程,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必须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领导重视,成立专门工作班子;二是企业要选择适用性强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三是要长抓不懈;四是要建立考核评估、推动机制;五是要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信息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信息化进程中,只有认真分析本地的经济特点、龙头产业以及制约本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抓住问题的要害,制定出符合本地经济发展条件的信息化规划,才能在信息化浪潮中,抓住机遇,直面挑战。针对河北省自2007年实施区域信息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工程以来取得的成绩,文章认为,接下来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在唐山、秦皇岛、廊坊、邯郸、石家庄等城市推进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使该相关区域的经济大发展,同时要把区域信息化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突破口和途径,坚持走政府引导与市场结合的道路,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要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但硬件要上去,更重要的是软件和人才要上去;要坚持信息技术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全面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曲维枝.信息化建设重点发展四大方面.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9-16
篇6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社保;监督效能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101
[中图分类号]F8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也日益增大,主要体现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保问题日益突出。目前,社保监督作为有效保障社保基金安全的重要手段以及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创新激励理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保监督中的广泛应用,为社保监督降低内部管理协调成本、提高效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平台。在这种背景下,社保监督中信息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大大的提高了。它不再简单地表现为滞后于社保监督过程的事后反应和事后监督方式,而是演变成一种实时监督的控制手段。因此,提高社保的监督效能,成为化解社会冲突的重要举措,而社保监督的信息化和电子化改革为政府效能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1 社会保障及其信息化建设的概念
1.1 社会保障服务的性质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一项重要的经济与社会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达到和谐社会目标的有效社会制度手段。社会保障的基本内涵包括四个方面。①社会保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共政策,同时众多国家政府都将社会保障作为本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发展内容;②社会保障制度以公平为出发点,以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为前提,以保护和防范社会成员的各种社会风险为目标,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者和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基本宗旨;③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内容广泛的社会保护;④对于陷入生活困境者,不同国家和不同方式的援助,将保障其最低限度的生活,同时谋求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共同维持国民的高效生活水平。
1.2 社会保障监督的背景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和发展的,其面对的主要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部分还涉及城镇居民。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对保险费的征集及管理和支配、保险项目及标准、保险实施范围执行和监督都进行了明确规定;1955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等4个文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与企业职工根据上述条例享受的大体相同;1952年公布的《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预防实施办法》《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在患病期间待遇暂行办法的规定》,使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得到了较好的医疗保障;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及之后相继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的决定》《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和《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逐渐形成了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和监督机制。
1.3 社会保障信息化监督的应用
不可否认,作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技术支撑,信息化贯穿社会保障的各个层面和不同环节,主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全面的、覆盖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保障管理支持系统,实现现代化管理,使社会保障管理的各个流程纳入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堵塞管理漏洞,从而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营和社保监督效能的提升。
2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分析
2.1 社会保障基金的基础理论
从理论层面来讲,在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原则中,安全性原则和社保基金运营监管的“委托―”理论、“寻租理论”分析精确地说明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营过程管理中,通过委托人与人之间有效的互相监督与管理社保基金,以防止主体之间进行共谋寻租行为,最终达到保证社保基金运营安全的目的,
2.2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现状及问题
本文通过社会保险基金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规模与投资收益两方面论述社保基金的运营现状,并从社保基金的运营现状中分析转制和人口老龄化引发的资金缺口和空账运行:社保基金被挤占、挪用,造成基金流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来源受到约束,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多元化的制约因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中的产权权益保护不力等不安全性问题。
2.3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不安全性分析
笔者从社会保障基金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两方面分析造成基金运营的不安全性原因。社保基金运营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①对内部控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风险防范意识薄弱;②内部控制不健全,执行力度缺乏刚性措施;③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评价机制。社保基金运营的外部监管不力主要表现在:①基金运营监管的法律制度不完善;②社保基金的多头管理与监管约束力不足;③社保基金监管的信息化程度低。
3 信息化视角下的社会保障监督
3.1 信息化建设的借鉴
国外许多国家已经在运用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改变社会格局,在提升社保监督执行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国政府应借鉴国外实践案例推进信息化在社保监督中的应用。主要通过学习国外信息化建设的模式与运行机制,借鉴经验与方法,扬长避短,取其精华,从而提升我国社保监督效能。
3.2 信息化视角下社保监督的对策
针对上述社保监督的实行障碍和基金监管问题,在以往社会保障监督与长远发展的基础上,笔者对社保监督执行力策略与模式进行剖析,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从而探索出最适合的方法。在宏观上,地方政府要明确执行理念、执行主体、执行制度、执行信息、执行方式,建立良好的执行环境等要素管理;在中观上,对社保监督的信息发展策略、信息运行优势、部门职能范围、法律标准体系、政府门户网站、政务信息传播服务渠道、信息透明机制等方面进行实践分析;在微观上,明确社保监督的建设过程,整合执行信息资源、关注社会信息诉求。
3.3 信息化视角下社保监督的建设过程
在制定社保监督策略的方法、方式、程序中调整,在执行因素的发展、环境、任务、审视与推广中控制,不断完善社保监督的信息平台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化建设,考虑如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推进服务型社保监督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信息服务,健全覆盖全民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全面提升社保监督的执行力。
4 实例分析:广东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广东省为了加快信息化的发展,提升各个业务和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相继出台了《广东省信息化发展纲要(2005-2020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计划》等规划文件,使全省的信息化应用得到大力普及,在全国名列前茅。在此背景下,广东省政府高度重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通过对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投入逐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政务公开化、管理一体化和决策的科学化。
但对比国外和其他省份,广东省目前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广东省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最初以市级甚至县区级统筹为建设层级,当时建设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但随着其他地区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有的地区已大大超过了广东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根据广东省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的具体建设情况、成效和问题,国家提出了社会保障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文化决定论,同时,通过建设信息系统来实现各级社会保障数据和业务统一集中管理和处理,达到了信息共享方式的最佳效果。目前,以服务群众、服务业务、服务决策为主线,坚持统一建设、资源共享、示范带动、确保安全和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5 结 语
目前,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战略需求甚至重要趋势,笔者相信随着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社保体系在社会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滕霞.信息化视角下地方政府执行力提升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8).
篇7
在我国交通运输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化已经成为交通运输物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目前的交通运输业信息化发展存在明显问题,表现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配置和操作方法改革上,影响了我国交通运输物流业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的进程,本文简单阐述物流信息化的含义,强调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寻求交通运输业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有效策略,为我国交通运输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运输物流业 物流信息化 发展 策略
随着互联网及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产业已经成为经济社会中的朝阳产业。有效利用交通运输业的特点所催生出的交通运输物流业也在逐渐走进社会经济的浪潮之中。在这基础上,信息化的逐渐引入,让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1 物流信息化概述
物流产业成为现代社会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引进国外物流信息化的策略后,其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1]。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信息化已经从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共享转变,使其发展更加国际化和开放化。我国经济社会中的物流信息化正在努力进行完善和创新。
1.1 物流信息化的含义
物流业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日新月异。结合现代的物流业特点,分析其含义,一是指信息成为现代物流业各项业务的载体;二是指通过信息的交换来完成物流的各项业务。在这样的过程中,能有效反映物流资源的信息。
1.2 交通运输物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目前的交通运输物流业不能适应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还远远不够,信息服务平台的服务和共享功能不够强大,需要信息化为交通运输物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首先,物流业是一个庞大的经济系统,各个企业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2]。交通运输业信息化能促进交通运输物流业与其他行业的沟通交流,促进交通运输物流业快速进步。
其次,能有效控制、管理交通运输业的物流仓库,信息化物流能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实现物流活动的快捷方便,使仓库管理更加智能化,规范化。
最后,能有效缩短物流通道,降低库存。通过信息化发展能及时掌握不同库存的信息,减少库存的设置量,能有效提高物流水平。
2 我国交通运输业物流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化、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下,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障碍逐渐被打破,我国的经济市场呈现出一个互相交融的局面,交通运输物流业已经成为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有机结合的创新形式[3]。交通运输业的信息化已经冲破地域和企业的限制,向更加深层的方向发展,但在其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管理系统松散,缺乏健全的信息化设施
交通运输物流业是现代交通运输业与物流业的有机结合,它的基础性质决定了其信息比较分散,货物和信息很容易混为一谈,严重制约信息化的实施。实际过程中的管理比较松散,而且物流的信息化设备不足,没有较好的设备支持其迈入一个新的上升阶段。
2.2 信息化平台的作用没能完全发挥
交通运输物流业建立信息化平台,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其
服务质量和水平。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沦为一种形式,它的实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2.3 不能与电子商务进行有效配合
在物流信息化的背景下,交通运输业与电子商务有效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服务社会。但是在目前我国交通运输物流业中,并没有将电子商务与物流有效结合,信息化的发展资源没有实现电子商务的具体业务,互不配合的模式没有发挥交通运输业独有的包容性特点。
3 促进我国交通运输物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交通运输业的信息化显得越来越重要,将信息化准确引入现代交通运输业中,使其与物流业有机集合,拥有一个良好的改革空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3.1 加大对信息化发展基础设备的投入
在交通运输业物流信息化过程中,投入较多的资金,对信息化的设备进行全面维护和更新,及时排查设备,做好统一详细的记录,把设备的投入作为加大信息化投入的重要措施,保证基础设备的充足和有效。使信息化运用一个良好的硬件系统。
只有拥有良好的信息化设备,才能保证信息化有一个不断的上升空间。在设备投入健全以后,要积极合理的运用这些信息化设备为物流信息化服务。可以说基础性设备的投入是信息化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3.2 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服务型信息化平台
交通运输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客户的态度,以客户为中心,建立一个服务性强的信息化平台。这样的服务性信息平台能与客户达成高效、畅通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汲取客户的意见和建议,采取相应的对策,完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使其漏洞得到及时的修复和改正。使交通运输物流业拥有一个更大的上升空间。
另外,这样的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也能促进交通运输物流业自身的发展,对其有一个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这样的监督机制要借助外部力量才能形成,需要信息化平台的服务性为其提供一批监督队伍,这样的监督队伍是指每一位客户及与交通运输业息息相关的人。
3.3 将物流信息与仓库的设置有效对接
在交通运输业信息化中,将信息与仓库的设置有效对接,能减少交通运输过程中的成本,使仓库的管理目标更加明确,这样物信息化的整个系统会进入一个协调的发展机制。
信息与仓库的有效对接是实现物流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工作中进行落实。
4 结语
交通运输物流业的发展会随着物流信息化的到来而拥有一个崭新的空间。将信息化合理科学的运用到现代的交通运输物流业中,结合交通运输业的特点,应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改革创新,在交通运输物流业进行信息化的组织及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物信息共享平台等,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林艳.交通运输业物流信息化发展探究[J].商情,2013(39):275.
[2]高俊.我国交通运输物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
[3]刘红娟,雷小青.信息化促进道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J].价值工程,2012,31(31):144-145.
[4]刘美灵,周志国.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共建共享模式[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09):99-100.
篇8
【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化异化现象原因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而教育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环节,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历经十多年的探求与发展,已取得显著进步和丰硕成果。但从总体发展进程和水平看,在实践中还存在着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异化现象”,也就是基础教育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或者相矛盾的现象。下面就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几种典型的异化现象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以期引起关注。
一、基础教育信息化“异化现象”
1、异化现象之一:“硬件建设大投入”与“应用效果低产出”,也可以说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产出与巨大投入不相匹配,这也是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
近年来我国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从有关统计数据可以窥见一斑。2002 年我国教育信息化投入达到208亿元,比2001年增长10.6%。2003年教育行业信息化总投资达到226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硬件投资比例达到70%,软件投资比例达到22.4%,服务投资比例达到7.6%。2004 年我国教育信息化总投资突破250亿元。据计世资讯研究(CCW Research),2005年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投资为272.6亿元,增长8.7%,2006 年我国教育信息化投资299.4 亿元,2007 年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投资达到336.7 亿元。近六年我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总投资达到1592.7亿元,因此有人形象地把我国教育信息化称为“千亿工程”。
教育信息化总的投入很大,基础教育信息化作为其中重要一环,投入也不小。这样大的投入当然要讲求效益。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效益,一方面要呈现在普遍的应用上,即教育信息化环境、设备和各种资源要处在一种高效使用的过程中。另一方面,要体现在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逐步提高上,要在重大事项上有所反映,要在服务中心工作中体现效率。从基础教育信息化应该产生的效益的这两个方面来看,当前遇到无法提出新的建设重点、看不到与投资金额相匹配的应用效益等问题。基于此,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作用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同时教育信息化投入在经历几年的高速增长后,也有了明显放缓的趋势。在经济发达地区经过初期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批量采购后,由于缺乏应用的亮点,缺乏需求,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基本上停止了大规模的投入。有人针对此类现象,提出了教育信息化降温以及遇到瓶颈的观点。
2、异化现象之二:理论上的高作用与实际上的低应用,实际上就是信息化建设与学科建设脱节的问题,这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
基础教育信息化在经过了一轮大规模的硬件投资之后,绝大部分城镇中小学,基本完成了信息化的硬件基础建设。按照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理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应该步入“应用(applying)”、“浸化((infusing)”、“整合(integrating)”阶段。然而在不少地方,基础教育信息化还是游离于学校主流工作——课堂教学之外的一项附加工作,与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科建设关系并不密切,只是在生活管理、食堂用餐、学生管理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教育信息化在其应用上没能形成普及态势,各种试验性的尝试也只是产生局部成果,没能形成规模效益。
3、异化现象之三:预期的集约型效果与教育信息化的粗放型发展,也可以说是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的问题,这是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教育信息化由无到有,由局部到全局,由简单应用到深化应用的过程。大到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表现出的问题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教育信息化应用不到位,小到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表现出的问题更是形形,但总的来说还是应用落不到实处。现在一些信息化建设项目缺乏持续运行的机制和动力,建设时有钱、有人管、有人过问和关心,投入使用后却很少有人使用,甚至根本就没有人用,也没有人管理,更没有人维护和更新,甚至运营所需要的经费(例如设备和软件的升级、人员的培训和提高等)都没有着落。立项轰轰烈烈,结项冷冷清清,交付使用以后无人过问效果如何,更别提评价反思、再提高,这离基础教育信息化要达到的目标相差甚远。
4、异化现象之四: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人才的“泛滥”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渴求,这是基础教育信息化最根本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首先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不仅极大地拓展基础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朝着多样化、综合性、趣味性、个性化等更高的层次发展,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接受教育的水平,还促使基础教育体制、结构、观念、内容、形式和方法等发生重大变革,使基础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实际的情况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历经近十年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的人才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创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在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方面与高速发展的当代信息化社会不相适应;不仅在质量上不符合要求,数量上也离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去甚远。但同时社会上又表现出“人才泛滥”的现象,经过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有很多找不到工作,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也处于惶惶之中,不是不需要,而是符合信息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太少,导致出现“人才过剩”的局面。当前信息化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基础教育信息化“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
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已经进入到深水区,进入到一个高原期,一个发展和应用相对缓慢和集中反思的时期,在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乃至政策性的问题逐步凸显,成为制约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对于出现的各类异化现象,均有其原因,这些原因其实错综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影响,彼此制约,在此只作粗略的归类。
1、“硬件建设大投入”与“应用效果低产出”出现的原因。
(1)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 管理体制不顺,数字化教育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教育信息化效益不高;
(2)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不能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需要;
(3)数字化教育资源总体缺乏,尤其缺少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且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
(4)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没有得到有效推广;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失败教训没有被充分重视等。
2、理论上的高作用与实际上的低应用的原因。
(1)原有观念陈旧落后且顽固;
(2)标准化低,整合与共享难;
(3)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有待提高,应用意识不强,教育信息化支撑教育教学的力度不够;
(4)应用能力较低,不符合当前需要。
3、预期的集约型效果与教育信息化的粗放型发展的原因
(1)不同区域教育信息化条件、环境不同;
(2)政策上的不严密、不紧凑;
(3)执行中的任意性;
(4)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事物,其发展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更不会理想化地发展。
4、当前环境下培养的大量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原因
(1)当前信息化大环境下,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没有发生根本转变;
(2)有关方面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支持力度不够,对建设和发展规律认识不深;
(3)教师信息化观念不强,信息素养不高,难以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4)全民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
三、结束语
基础教育信息化“异化现象”多种多样,产生的原因也有很多,但归根究底是以下三个方面:(1)指导思想上,有一定的认识但观念落后;(2)基础建设上,进展较快但利用率相对较低;(3)师资建设上,能坚持培训,但在质和量方面令人堪忧。
基础教育信息化并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工作,而是一项针对“人”的伟大工程,它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中,全面提高质量和效率,完成传统教育模式难以实现的目标,它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但在这样一项大的工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类问题,以致阻碍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有效发展,所以要将基础教育信息化贯彻下去,不仅仅是认识到出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这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启迪.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教育新的跨越式发展
[2]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
篇9
【关键词】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
一、引言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行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消防部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消防部队的信息化建设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并且通过逐步的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实现消防不断的全面化、信息化建设,使得消防部队的抢险救灾能力、正规化建设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提高。然而,根据目前对我国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调查研究显示,在消防部队的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真正的应用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因此,针对如何进一步推动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推动我国的消防部队现代化建设、提高消防部队的整体水平意义重大。
二、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及其现状
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指通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实现对于消防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储存等,并且通过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大幅度的提高消防部队的抢险救灾能力,加强消防部队的现代化建设。消防部队的信息化建设,其实质就是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平台获取消防的有关数据,并且为消防部队的抢险救灾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撑。加强消防部队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消防部队的办公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消防部队的工作效率,同时可以降低在办公过程中人员的参与,对于降低人为错误、提高信息的准确性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消防部队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消防部队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加强在抢险救灾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使得我国消防部队的现代化水平又近了一步。
我国的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时间较短,并且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技术等方面也相对落后,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相比,我国的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消防部队的信息化意识不足。目前,我国的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个别负责领导对于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部队信息化的重要性。这些认识上的不足也就导致了我国的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缺少投入,资金无法满足正常的信息化建设要求,这也是造成我国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一直处于发展缓慢阶段的重要原因。
其次,缺少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经验。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信息化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也就造成了目前大部分的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都是采取盲目的态度进行,缺少统一的系统化建设方案,基层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也只是为了单纯的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工作,造成了购置的相关设备和软件处于闲置的状态,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浪费。
同时,相关信息化技术人才的缺乏也是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由于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需要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这一点也为部队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挑战,主要表现在部队缺乏专业的人才,而且本系统的人员培训的周期较长,很难满足目前大规模消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三、推动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以上对我国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分析,结合具体的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实践,提出以下几个推动我国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首先,要加强消防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认识。思想的重视是推动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其主要内容包括对于主要领导干部消防现代化、信息化思想的解放,破除旧的观念,提高其对于信息化的认识,真正意识到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在推动部队建设方面的巨大作用。
其次,要加强对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相关资源的共享。我国的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而且又缺乏较为完善的模型可供参考,因此,就需要基层单位在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同时,要提高部队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对于消防部队急缺的专业技术人才,一方面可以从大中专院校引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加强部队人才的培训来实现。在实际的应用中,通常去采取二者相结合的方式。
四、结束语
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关系着我国的消防部队抢险救灾能力的建设,是消防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同时,做好消防部队的信息化建设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参考文献
篇10
一.. 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传统核算模式是指按手工会计下各级账户组织的核算。自现代会计产生以来,会计核算就是按照固定的账户体系进行的,它是在会计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称之为传统核算模式。该核算模式与手工方法相适应,在会计软件出现以前,一直是会计核算的唯一模式,即使在信息化条件下,仍然是很重要的、属于保留并扩充的一种核算模式。传统核算模式适应于手工核算方法,受数据加工能力的限制,必然具有缺陷。
二.会计核算模式分析会计信息化的目的是建立会计与社会、会计与技术、会计与管理等高度融合、实时、互动和共享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使会计工作从思想观念到核算方式、核算手段都将有重大变化,代表了21世纪会计发展的方向,标志着—个全新会计核算时代的来临。信息化促进会计核算模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深化了传统核算模式,促进了会计核算的深度、广度和活度,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时效。
1.信息化深化了传统核算 莫式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核算系统,一方面仍然遵循会计核算基本原理,以会计科目为核算依据,用会计账簿及会计报表作为提供信息的方式,保留了传统核算模式的全部内容;另一方面,在总账核算、序时核算、明细核算和会计报表方面大大深化了传统核算模式。从总账核算看,传统核算模式只能采用一种会计核算形式,不可能同时采用多种会计核算形式。而在信息化条件下,总账核算可全面实现6种会计核算形式并存,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从序时核算看,传统核算模式大多采用三栏式日记账,而且只用于货币资金科目的序时核算。而在信息化条件下,序时核算可同时采用三栏式、汇总式、凭单式、联合式和多栏式日记账,登记的科目也不再局限于货币资金科目,而扩大到其他科目。从明细核算看,虽然账簿格式仍然是三栏式、数量金额栏式和多栏式,但却增加了很多记账口径的现场选择。如三栏式明细账的记账口径有指定的某一个编码、所属编码、系列编码、前导编码和全部编码;又如数量金额栏式明细账的记账口径有单一编码、几个编码、部分编码和全部编码;还如多栏式明细账的记账口径有指定一级编码记它的二级、指定二级编码记它的三级、指定三级编码记它的四级。从会计报表看,灵活运用”三库理论”,不仅可以编制常规会计报表,还可以编制会计核算中的一些计算表,如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职工福利费计算表、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计算表、各种耗用材料汇总表和销售成本计算表等,甚至还可以利用编码技术、结合报表模块完成制造成本计算的分配、冉分配和汇总。一般而言,信息化编制任何表格所需的数据,只要与科目编码有关,相应数据表能提供,则都可以在三库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报表模块完成。匕述传统核算模式深化内容,在手工核算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信息化才能使其成为现实。
2.信息化促进了会计核算深度如前所述,核算深度是指会计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和关联程度,而这又取决于会计科目设置的详细和关联程度。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科目设置表现为科目编码,有编码就有账。一方面科目编码至少可以达到四级,编码越详细,核算越深入;另一方面,可以打破传统会计报表的一维结构,采用二维结构的棋盘式报表体系,利用计算机高速完成各种复杂报表的填制,使会计报表反映的指标更全面,披露更深刻。如棋盘式会计报表同时采用两种填报口径,使用纵横交叉的表格结构,类似围棋的棋盘,故称“棋盘式表”,它能深刻揭示会计报表各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会计报表的一种全新表现形式。
3.信息化促进了会计核算广度核算广度是指纳入会计核算的范围,主要表现为核算尺度的选择和指标的覆盖范围。在信息化条件下,除了传统的价值核算尺度之外,还可以设置其他数据库、表来存储非货币信息,如实物量尺度、人力资源信息等,并进行相应核算。在大型跨国公司,可设置多套账簿,分别采用不同的记账本位币核算,以满足经营管理及对外报告的需要,从面解决了传统核算模式下指标 一的缺陷。从指标的覆盖范围看,传统核算模式没有一个表能全面、总括反映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而信息化的“棋盘式对照表”却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4.信息化促进了会计核算活度核算活度是指会计核算的灵活程度,主要表现为是否可采用随机核算。手工方法下,传统核算模式只能选用实时核算,不能采用随机核算,灵活性很差。而在信息化会计系统中,可同时采用实时核算和随机核算的双轨核算制,所有各种电子账簿都能随心所欲地加工,以满足经济管理的随机性需求,从而大大提高会计核算的活度。一方面,信息化的实时核算可保证会计数据的原则性;另一方面,信息化的随机核算又可实现会计数据的灵活性,从而使得会计数据的严谨性与随机性和谐共存。
5.信息化提高了会计核算时效传统核算模式是人工速度,信息化则是电子速度,两者决不可同日而语。信息化利用网络传输电子数据,需要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因而信息化能大大提高会计信息产生和提供的时效I生。在信息化会计系统中,各种信息即时传递,与实际经济业务没有或很少有时间上的延迟。 会计软件可以不受会计分期的限制,即时反复处理数据,生成财务报告。管理层可根据需要在任何时间内得到最新的财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