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活动主体范文

时间:2024-04-29 17:5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经济活动主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经济活动主体

篇1

1、宏观旅游经济的活动

旅游经济活动是指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经济联系及经济现象与经济关系的综合。它总的概述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旅游者的活动、旅游经营者的活动以及与其相关的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

旅游者的活动。旅游者是指旅游活动的主体,主体条件产生出了具备必要的旅游动机之外,还需要有课支配的、用于旅游的收入和足够的闲暇时间。旅游者的活动一般是从旅游者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旅游景点,并离开常住地到旅游目的地开始,到参加旅游活动之后返回到常住地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旅游者对旅游景点产品的选择,购买和消费;旅游者从购买产品到体验产品,结束体验与返回常住地之间的空间转移过程;旅游者在体验旅游产品过程中的额外消费等,组成了旅游者活动的所有内容。

旅游经营者的活动。旅游经营者的活动是指旅游经营者为了让旅游者顺利的体验旅游产品而为旅游者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活动。在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经营者的活动,范围广,内容多,复杂性强。因此,旅游经营者的活动是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活动,也是其经济活动的关键性活动。总的来说,旅游经营者的活动可以分为:旅游社及酒店的经营活动,旅游交通的活动,旅游景区的经营活动等等。各部门的活动相互独立,相互支持,统一与市场经济体制中。

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旅游组织的管理是保证宏观旅游经济顺利正常发展的必然要求。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实施的部门主要有:政府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非政府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有:行政管理,监督,领导,宏观调控以及旅游咨询和矛盾协调等。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有效的创造的稳定的旅游经济环境,保证了我国旅游市场的稳定和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

2、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特点

旅游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目前,我国的旅游业正逐渐走向正规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旅游活动也具备了旅游经济活动的性质。从一般分析来看,现代宏观旅游经济活动主要有双重性质的特点。

审美享受。审美享受是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直观因素。旅游者选择旅游产品是为了得到体验,一般而言,旅游者的体验主要有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逃避体验、移情体验等等,无论是哪种性质的旅游体验,都是旅游者从旅游产品中获得审美享受的表现形式。因此,从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直观分析来看,它具有审美享受的性质特征。

购买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经济活动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从宏观的旅游经济活动的内容来看,旅游者的活动不再只是单纯的审美享受的活动,而是和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经济交换活动,即向旅游经营者购买旅游产品的市场交易活动。随着旅游业得不断发展和完善,旅游经济将日趋复杂并日益完善。

二、现代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

1、我国现代旅游经济的宏观发展及现状

从目前我国的旅游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旅游经济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一方面,国内旅游者数量不断增多,旅游收入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来自国外的旅游者也越来越多,中国的旅游市场逐步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尽管目前,我国的旅游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从宏观方面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①、作为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从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看,主要是一些相关的法规文件,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旅游法律体系;另外,对于现有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和完善,对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旅游经济市场,不能很好的起到法律调控的作用。

②、旅游经济的服务意识不高。旅游经济作为一个大的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其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各经济活动主体的服务意识,然而,从目前我国宏观旅游经济的服务意识来看,旅游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尤其是旅游经营主体的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③、旅游经济环境破坏严重。旅游经济环境破坏主要有:一个是旅游景点的环境破坏严重,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景区由于旅游者个人行为及旅游景区保护意识不到位,导致景点环境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另一方面,在宏观旅游经济中,其经济环境遭到破坏,欺诈现象,哄骗现象等不诚信的市场交易现象较为严重,对旅游经济环境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2、现代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

①、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介于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的问题,要求我国相关立法部门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现有的相关法律,颁布适应新时期的,现代旅游经济的法律法规,为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法律环境。

②、加强旅游经济的服务意识。从宏观方面来看,加强旅游经济的服务意识,一方面是旅游者的服务意识,要求旅游者在旅游景区严格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作为旅游经营者,无论是旅行社、还是酒店、还是旅游景区,都应该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以最后的服务带给旅游者,为我国的旅游经济创造和谐的氛围。

③、加强旅游经济的环境保护。主要包括:旅游景点的环境保护,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奖惩,维修,定期检测以及景区容量的限制等方式在做好景点的保护工作;两外,加强对旅游市场经济环境的维护,坚持宏观调控,坚持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的三者结合,以建立稳定的旅游经济为目标。

篇2

现代旅游经济,是一个包括旅游者消费活动、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旅游市场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经济子系统,是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论角度分析,旅游经济系统,既体现了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组成要素的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见图1),还从动态角度反映了整个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性。

(一)旅游经济活动

旅游经济活动,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的活动,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和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第一个层面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通常包括旅游者从购买旅游产品并离开居住地开始,经过一定距离的空间移动而到达旅游目的地,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的活动而满足其旅游需求,再返回居住地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旅游者在旅游客源地选择、决定和购买旅游产品过程,只有当旅游者购买了旅游产品后才可能成为现实的旅游者;二是旅游者往返于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移动过程,实质上就是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旅行消费过程;三是在旅游目的地所有旅游活动的消费过程,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第二个层面是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主要指旅游企业为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直接提供各种旅游服务的所有经营活动过程。由于旅游活动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必然涉及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许多企业。按照现代旅游经济系统模型分析,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可大致分为旅行商、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三部分。旅行商的经营服务活动包括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两部分,前者的主要职能是销售旅游产品,招徕和组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后者的主要职能是整合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要素,做好旅游者的接待组织活动等。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则按照旅行商安排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者空间运送及旅游活动的所有接待服务活动。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旅游规划设计和旅游行政管理。第三个层面是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组织和其它非政府旅游组织,通过旅游行政管理、宏观调控、行业自律和中介咨询等活动,提供旅游信息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实现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目的和旅游组织的管理目标。

(二)宏观旅游经济内容和特点

在旅游经济系统中,宏观旅游经济体现了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是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综合体,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1.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纵横交错形成的综合体。从横向看,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同时并存的经济活动过程;从纵向看,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像一般社会再生产一样,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依次进行,并不断循环往复的经济运行过程。因此,这种纵横交错的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运行和化,就形成了旅游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2.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构成的综合体。旅游产业是由多种旅游服务要素构成的经济产业,其既包括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餐饮业、旅游运输业、旅游景观业、旅游娱乐业、旅游购物业等,也包括部分或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邮电通讯、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文化科学、教育培训、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工农业等众多行业。其从纵向上表现为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上下指导和执行的经济层次关系,从横向上表现为各产业和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经济序列关系,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序列立体交叉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3.宏观旅游经济,是各区域旅游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体。任何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的活动都必然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因此一定的区域旅游布局构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空间表现形式。从纵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的上下联系的区域旅游的层次布局结构,如不同级别的风景区、度假区、森林公园和景区景点等;从横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跨省区、跨地市区、跨县区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空间布局结构,体的旅游景区等,从而构成多个旅游区域相结合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二、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是指国家旅游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运用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职能,统筹协调旅游发展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实现宏观旅游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发展,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旅游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所谓宏观旅游管理目标,是指国家促进旅游发展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由于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经济社会活动,其涉及面广、环节多、层次多,因此宏观旅游管理目标也必然是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的。从总体上分析,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通常可以分为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发展目标四个方面。

1.政治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政治目标,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通过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旅游的“民间外交”功能,通过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包括出入境旅游)

,促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国家竞争力等。

2.经济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经济目标,是通过有效配置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提供质量高、数量多、类型全的旅游产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协调发展。同时,在有效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为旅游经营者带来更多的收益,促进旅游目的地群众收入增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国家增加更多的税收和外汇收入,推动旅游服务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3.社会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社会目标,是通过旅游活动和加强宏观旅游管理,在满足国内外旅游者跨文化交流、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友谊和理解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促进旅游企业文化建设和旅游行业职工素质提高,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就业,改善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与促进旅游目的地各项社会事业的繁荣兴旺与发展等。

4.发展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加强旅游宏观管理,不断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为旅游者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实现旅游目的地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宏观旅游管理的阶段性目标看,一般可以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中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行业结构和旅游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地增长与发展;远期目标是实现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还必须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旅游管理组织,客体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运行和发展,简言之,宏观旅游管理就是国家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管理。正确理解宏观旅游管理的涵义,还必须注意宏观旅游管理与微观旅游管理、旅游市场管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正确把握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一)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主要是管理的对象不同。微观旅游管理的对象,通常是指对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是以个体旅游活动为客体的管理;而宏观旅游管理则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是以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为客体的管理。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两者是互为前提的。微观旅游活动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细胞,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必须以微观旅游活动为基础,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建立在微观旅游管理基础之上的;同时,由于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直接影响着个体旅游活动的进行,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微观旅游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并对微观旅游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旅游市场是连接个体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决定了宏观旅游管理和市场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旅游市场管理,不仅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对旅游市场的规制、监督和调控等,也包括在宏观旅游管理指导下,对旅游市场机制和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旅游市场管理是宏观旅游管理的对象。但是,在具体的旅游市场管理中,往往又包含了某些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和内容,如对微观旅游活动主体的监管,对旅游市场供求的调控等,因此旅游市场管理与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密切联系的。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通常是通过各种管理职能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进行管理。从旅游管理的实践看,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方面。

1.旅游决策职能

是指政府对旅游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职能,其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完善过程中,因此政府决策职能在旅游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形成了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各级政府在旅游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促进旅游发展的各种措施方面,还发挥着重要的决策职能和主导作用。

2.旅游规划职能

是根据旅游决策职能确定的

旅游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对旅游资源配置和生产力要素进行统筹安排的职能。如政府通过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统筹安排和配置旅游资源要素;通过确定实现旅游发展目标的政策措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通过采取各种宏观调控方法和手段,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地运行等。

3.旅游组织职能

是为了有效实现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要求,建立旅游组织体系、配备相应人员、明确职责权力、调配旅游要素的职能。其包括建立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促进旅游中介组织和旅游企业发展;形成合理的旅游管理体制,明确政府旅游部门、行业中介组织、旅游企业之间的权责利;开发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等。

4.旅游调控职能

是对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内外关系、发展变化进行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顺利实现。如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调控生产要素价格,实施各种税收政策,实行转移支付制度,采用合理的经济杠杆等,调节旅游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以缩小地区差别和贫富差距,实现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地发展。

5.旅游监督职能

是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提供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规范旅游市场主体行为,保护各类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限范不正当的旅游竞争行为,创造公平、公开和公正的旅游竞争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5.旅游服务职能

是政府通过提供各种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提供各种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公共设施、供水供电等公共产品和安全救援、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企业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

四、宏观旅游管理的过程

宏观旅游管理过程,是作为管理主体的国家旅游管理机构,运用宏观旅游管理职能作用于管理客体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运转过程,是通过旅游的宏观决策系统、宏观执行系统、宏观调控系统和宏观信息系统,在时间上有序、在空间上并存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下,共同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发挥作用的过程(图2)。

1.旅游宏观决策系统

是国家宏观层面的决策系统,其决策内容包括确定旅游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制定旅游法律法规、旅游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调控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实现区域旅游布局合理化,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统筹协调旅游发展等。由于旅游宏观决策是一种高层次的决策,因此对旅游行业、旅游区域、旅游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为了保证旅游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必须根据有关的政策规定和各种信息,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宏观决策,以指导宏观旅游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2.旅游宏观执行系统

是实现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系统,即完成旅游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再生产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宏观执行系统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计划机制,是通过国家的旅游发展规划和指导性计划,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方向和目标;而市场机制,则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活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有效地运行和发展。段综合形成的调控系统和监督机制,是正确执行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旅游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监督和调节旅游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调控机制,并及时发现宏观旅游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反馈旅游宏观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及时进行调控,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有效进行。

4.旅游宏观信息系统

是有关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旅游信息和信息工作系统,是旅游政策子系统、旅游统计子系统、旅游会计子系统、旅游市场情报子系统及相关信息子系统的综合体。旅游宏观信息既来自于旅游宏观调控系统的有关情况,又来自于宏观旅游经济系统运行的结果,不仅是旅游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旅游宏观信息工作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

五、宏观旅游管理的特征

宏观旅游管理,既是对旅游全行业的管理,也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具有不同于微观旅游管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宏观旅游管理的权威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行政权威性。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促进和保障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国家发展旅游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又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旅游市场机制,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有序地进行,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如果宏观旅游管理没有权威性,则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将是盲目、混乱和低效率的,也就无法实现旅游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2.宏观旅游管理的政策性

宏观旅游管理是政府有效管理旅游活动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行为,因此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体现政府鲜明的政策倾向,即体现国家发展旅游的意志和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旅游发展的总方针和总决策,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活动广泛性和旅游经济的综合性,要求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的关系,而统筹这些关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即必须依法行政,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合理的协调和正确的处理,才能使旅游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3.宏观旅游管理的全局性

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为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然涉及众多的行业和部门,不仅协调范围广泛,而且协调难度也比较大,使宏观旅游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管理,而是一种全局性、综合性较强的宏观管理活动。因此,在宏观旅游管理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方面必须遵循旅游活动规律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从全局上统筹安排和合理配置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素,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必须立足全局来协调处理好各局部的关系,使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尽量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不断提高宏观旅游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4.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特点,强调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服务于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既要通过加强宏观旅游管理,为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旅游企经营的需要;又要通过科学地引导旅游者的消费活动,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旅游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创造一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条件,保障旅游活动有效地开展,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正常地运转,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宏观旅游管理的动态性

旅游活动、旅游市场和旅游经济运行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从而决定了宏观旅游管理也必然具有动态性的特点。这种动态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适应旅游活动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以保证旅游活动的有效开展;二是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适应旅游市场和旅游经济运行的动态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宏观旅游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以充分发挥旅游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有效地运转;三是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适应现代管理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汲取先进的管理理论、实践经验和方法,丰富和完善宏观旅游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地指导宏观旅游管理的实践。

篇3

[关键词]旅游景点业;动漫业;产业融合;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1―0056―07

一、产业融合的一般理论

(一)产业融合的源起与含义

产业融合的思想最早源于罗森伯格(Rosenberg,1963)对美国机械工具业演化的研究,而学术界对此的广泛关注和研讨则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数字技术革命而引发的信息产业领域的产业融合现象。1978年,美国学者尼古路庞特(Negreouponte)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指出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1997年,欧洲委员会发表了关于电信业、媒体业和信息技术三个产业部门融合的绿皮书,指出产业融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更是涉及到服务以及商业模式乃至整个社会运作的一种新方式,并把产业融合视为新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与增长的一个强有力的发动机。此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纷纷发表了关于产业融合的报告,讨论了这一融合趋势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变革及相应的管制政策。

由于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关注始于信息领域的数字技术变革,因此,关于产业融合的含义也多是从此视角来揭示的。如美国学者尤弗亚(Yoffie,1997)将融合定义为“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本各自独立产品的整合”;欧洲委员会(1997)认为融合是指“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融合”;美国学者格林斯腾和汉纳(Greenstein&Khanna,1997)指出“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指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澳大利亚政府信息办公室(2000)则将融合直接定义为“由数字化所激活的服务部门重构”。

虽然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关注始于信息化领域,但是从产业融合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历程来看,产业融合并非信息化进程中的特有现象,而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高级化发展而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展现出来的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不过正是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和应用,才使产业融合现象出现得更加频繁,并有可能成为一种普遍性的产业发展范式。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从更广泛的领域来定义产业融合,如麦霍特纳(Malhotra,2001)认为:“两个或多个以前各自独立的产业,当它们的企业成为直接竞争者时,即发生了融合。”林德(Lind,2005)更是指出:“融合无处不在,融合是分离的市场间的一种汇合和合并,跨市场和产业边界进入壁垒的消除。”综合前人的研究,本文认为产业融合是相对于产业分化而言的一种产业发展范式,是指原本各自独立的产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使原有产业边界模糊或消失的经济现象。

(二)产业边界与产业融合方式

一般而言,产业诞生的过程可以描述为:科学―技术―产品开发一个别生产厂商―企业群体―产业。在这一产业诞生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新产品的开发,具良好市场前景的新产品开发,首先引起具市场敏锐度的先行企业关注,并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形成其独特的业务流程和价值创造活动环节,构筑相应的价值链;当更多的企业跟进从事该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时,新的产业及市场就形成了。从这一产业诞生过程中可以发现产业边界的形成实际上包含了从技术到产品、从组织到业务等多层面的边界(如图1中A产业和B产业所示)。同样,从产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简化来看,一般是产业经济活动的起点始于技术、终于产品,而产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则主要通过该产业的微观主体来实现。由此,区分不同产业的产业经济活动边界也就涉及到技术、产品、活动主体――组织及其业务等多层次内容的边界。

在技术创新、产业活动的政府管制或企业运作管理的创新以及市场需求改变等外部激活因素的推动下,都有可能引起技术边界、产品边界、市场边界及至产业经济活动的业务和运作边界的模糊或消失,并最终导致新型融合产业形态的形成,也就意味着产业多层面边界的突破及多层次产业融合的形成,这一融合的过程可用图1表示。

在整个产业融合的过程中,由于推动产业融合的因素不同,融合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从产业经济活动的起点到终点的整个过程来看,有可能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首先打破产业间的技术边界,通过产业间的技术渗透,推动整个产业边界的融合,也有可能在管理创新的推动下通过产业经济活动的延伸或重组实现产业间的融合;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每个产业都会形成其特定的产业活动和价值链,因此,产业融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新的融合型产业价值链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原有产业价值链的解构和重构过程,价值链不同的重构方式也形成了产业融合方式的多元化。综上可将产业融合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1.产业渗透式的产业融合。这一方式主要是在技术创新或管理创新的推动下,通过技术的渗透融合,将原属于不同产业的价值链活动环节,全部或部分无摩擦地渗透到另一产业中,相互交融,形成新型的产业。在这一方式下,原属于不同产业的价值链环节或产业经济活动相互交融在一起,因而,大大扩展了原有产业的价值链内涵,使得融合后的产业具有更丰富的产业内涵、更强的产业增值能力。

2.产业延伸交叉式的产业融合。这种融合主要通过产业间经济活动的功能互补和延伸来实现产业间的融合,通过各自产业价值链活动环节的延伸,打破原有产业间的业务和运作边界,使彼此产业的边界发生交叉融合,从而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

3.产业活动重组式的产业融合。这种融合方式主要是将原有产业的价值链进行解散,使各价值链活动环节形成一种混沌状态的价值网,然后将原有产业价值链的核心增值环节摘录一出来,并通过新的价值通道的构建,重新整合为一条新的价值链,构筑出新型的融合型产业。由于新的价值链包含了原来不同产业的核心价值创造活动,因而新的融合型产业兼具原来各产业的特征,但又开创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大大地推进了产业的升级换代。

二、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的产业边界与产业融合

(一)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的产业边界

旅游景点业是指吸引人们前往旅游,并能够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提供各种景点服务的经济活动集合。从供给角度而言,“吸引人们前往旅游”的因素是旅游资源,既可以是名山大川等自然资源,也可以是古迹寺庙等传统人文旅游资源,还可以是经济成就、民风民俗等无形 的社会经济文化资源,这些能激发人们旅游动机并吸引其前往的各种要素都是旅游景点业赖以依存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虽然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但不足以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因此必须对其施以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加工――“旅游开发”,最后才能通过特定的“渠道”(主题公园、博物馆、动物园、游乐场等各种景点形式的地域空间载体)传递给旅游者“各种旅游服务产品(各种游乐项目或活动)”。从旅游景点业这一完整的“生产过程”或业务流程来看,景点业的各项产业经济活动都是在其特定的产业边界内进行的,通过相应的旅游景点技术开发手段对旅游资源进行加工,并按照特定的技术标准提供相应的旅游景点服务内容,再借助特定的传送渠道和流转环节分销给旅游者。由此,相应的旅游景点开发技术构成了景点业的技术边界,旅游景点服务产品构成了景点业的产品边界,而特定的景点服务产品传递渠道和流转环节则分别构成了景点业自成一体的运作边界和业务边界。 “动漫”是漫画(cartoon)和动画片(animation)的合称,也包括电子游戏(game)。动漫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虚拟卡通形象为视觉符号,以数码、多媒体等现代技术为基础,为消费者提供包含动画、漫画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网络游戏等动漫产品,而对动漫作品进行开发、生产、出版、播出和销售等经济活动的集合。在动漫产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由创意、文学作品等创作而成的动漫作品或剧本构成了动漫产业的“原材料”,采用“卡通”化的视觉符号设计及现代制作技术将这些“原材料”加工成具有特定技术标准的动漫内容,以纸质、电子等媒介通过特定发行或播出渠道销售给消费者。在这一生产过程中,“卡通”化的视觉符号设计及特定的制作技术构成了动漫产业的技术边界,以纸质、电子等媒介承载的动漫内容形成了动漫产业的产品边界,而相应的动漫产品的发行和传播渠道及依此形成的动漫产品的生产制作流程则分别构筑起了动漫产业的运作和业务边界。

可见,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之间边界清晰、各自独立,都有明确的技术边界、产品边界、业务和运作边界,相应地也形成了各自的市场,彼此的企业之间不具有直接竞争关系,因而,也就形成了各自的市场边界。

此外,由于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都是为消费者提供休闲娱乐式消费内容,两者也都可归为内容产业,按照内容产业的结构特点,内容产业包括内容和渠道两大部分,因而也可以将两大产业的各价值创造活动进一步划分为内容制作(简称为“内容”)和内容传播(简称为“渠道”)两大环节。从旅游景点业简化的价值链来看,包括旅游资源识别与景点规划一旅游资源开发一景点产品销售等三个主要的价值创造活动环节,这三个价值活动环节中景点的规划设计及提供的游乐项目或活动实为景点内容产品的制作环节。而景区相应配套设施的构建及其空间地域载体也就是景点内容产品的展示及传播或销售环节。同样,动漫产业的产业结构也可以简单地划为内容制作和内容传播两大环节:动漫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活动为动漫内容的制作环节,而动漫图书、音像的出版发行以及影视、网络传播则为动漫内容的传播环节。显然,两大产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渠道”,因而形成了两者之间清晰的“内容边界”和“渠道边界”。

(二)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的产业融合过程和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来愈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休闲娱乐需求,旅游者除了“求新、求奇、求特、求异”之外,更加注重体验参与式的旅游活动,为了应对这种消费需求偏好的改变,提升自身竞争力,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的一些先行企业通过对各自产业价值链上的价值活动进行细分,以识别出自身价值活动的优劣势,然后借助技术手段的创新,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渗透或延伸至彼此的传统产业活动领域,再结合其内部价值活动对两大产业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重组、整合及创新,最终优化整合而成涵盖有两大产业核心价值活动的新价值链,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化发展(见图2)。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两大产业涉及到的价值活动环节众多,不同企业的核心价值活动不同,这就有可能造成产业融合的形式众多、类型多样,但是只有那些能为市场所接受的产业融合模式在实践中才是有效的。从两大产业已经发生或显露出端倪的产业融合现象来看,两者的有效融合发展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1.动漫主题公园式融合发展模式

这一融合发展模式是通过产业渗透的方式来实现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的产业融合的,主要是动漫业的先行企业借助其动漫产品的文化内容优势以及广泛传播所获得的市场优势,突破其原有的产业活动边界,通过技术创新将其产业活动扩散到旅游业,打破了原来两大产业的技术边界,进而开发出具动漫主题的景点产品,推动两大产业的产品融合,最终形成新型的融合产业――动漫主题公园,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如作为这一模式的创立者及成功典范,迪士尼乐园最初就是在其拍摄了许多受欢迎的动画影片,捧红了米奇老鼠、唐老鸭等卡通明星之后,通过技术渗透,由“幻想工程师”(Imagineer)将科技和艺术完美地融合,将动画片所常用的色彩、刺激、魔幻等表现手法与游乐园的功能相结合,借助游乐园式的地域空间载体将虚拟的动漫世界予以真实的再现,从而开创出动漫主题公园这一新兴的休闲产业经营形态的模式。由于这一融合产业形态既突出了其旅游功效,又可以让旅游者暂时远离喧哗的现实,进入到梦幻般的虚拟世界,完成一次非同以往的旅游体验,因而较之于其他的主题公园具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更强的产业增值能力,这也是迪士尼经久不衰的源动力。

中国最大的网游集团和中国最大的民营旅游投资集团的一次牵手,也开创了国内旅游景点业与动漫业这一融合发展模式的新范式。杭州宋城集团旗下宋城景区的主体按照盛大网络《传奇世界》游戏内的中州皇城进行改造,将游戏中的铁匠铺、药店、杂货铺等真实再现,并动用50多位蒙古骑士表演《传奇世界》中经典的行会“沙城”攻城战,盛大则携旗下的十多款网游产品全面登陆宋城,短短的七天“黄金周”期间,就为宋城景区创造了35万人流和1800万元门票收入,更是带动了盛大网游产品及其衍生的文化T恤、玩偶、卡通饰品、纪念邮票、游戏攻略书籍等系列动漫游戏周边产品销售的多轮受益。在这一融合模式下,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找到了一个可以承载其自身文化内容的载体,宋城集团则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文化内容,让接进两亿的网络用户在极短的时间内认可了自身的品牌,并使其门票经济得到了充分的保证。这一融合发展模式无疑为中国的主题公园业和动漫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产业发展范式。

2.旅游景点动漫化融合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也是通过产业渗透的融合方式来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的。主要是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企 业采用动漫的表现手法、制作手段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将真实的景点产品尤其是自然风景和人文古迹类景观动漫化、虚拟化,在虚拟的世界里打造真实的景点,在真实的景点里营造虚拟的世界,从而使原属于本产业边界内的产业价值链活动互相渗透到对方的产业领域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融合状态。从内容产业的角度来看,这类融合模式,实际上是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通过两大产业的渠道融合和内容融合来推进两大产业的融合,景点业借助动漫产业的传播渠道来传递景点的真实内容,动漫产业以承载有自然或人文景观的地域空间作为动漫虚拟内容的展示载体,这样通过两者的相互交融,动漫业可能因为景点内容的注入而增加其真实体验性,也可借助著名景点的知名度而取得更好的市场效果;景点业则在借助动漫的传播渠道而受到更广泛传播的同时,也可通过静态景点产品的动态化和动漫化,更加丰富景点产品的内容。“全球首个以虚拟土地换回真实土地”的案例便是这一融合发展模式的典范。天畅科技网络公司在其《大唐风云》游戏的开发过程中,将浙江丽水地区一个旅游景点虚拟化做成一个网络游戏景点,融入到大唐风云的游戏中,这个前期已投资1300万元、面积达到3万亩山林的旅游景点,便拿出49%的股份给天畅公司作为回报,成功地实现了虚拟土地与真实土地的交换。在这一案例中,景点既可借助大唐风云的传播渠道而得以广泛传播,也可以将游戏中虚拟的世界予以真实的再现,增加景点产品的吸引力,大唐风云游戏则会因为真实景点内容的注入而增加其真实体验性和趣味性,这样两家企业都在没有额外增加一分钱投入的情况下,仅通过产业融合化的发展模式就实现了企业间的联姻,创造出了巨额财富。

3.动漫产业园区景点化发展模式

这类模式是通过产业延伸的方式来实现两大产业融合的,主要是动漫产业将其产业价值链延伸到旅游景点业,赋予动漫产业园区以旅游功能,通过两大产业功能的互补来实现两者的融合。动漫产业园区是动漫产业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集聚区。作为动漫产业的空间载体,动漫产业园区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动漫游戏产品的研发、制作、交易、衍生产品开发和人才培训等方面。事实上,作为一个原创型的动漫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园区也是漫迷心目中的圣地,到这里可以观摩动漫产品的生产过程,了解到动漫人物的诞生过程,现场体验最新的动漫游戏,学习动漫游戏的制作,找到最新、做工最精细的原版动漫周边产品。因此,动漫产业园区在地域空间上和景点实质上是可以融合重叠的,在园区现有动漫产业经济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增设以提供动漫场景游乐体验的动漫游乐区;以演示、销售、服务为主要功能的体验区;以及服务于玩家集散、会议节庆活动举办而设置的商务接待区等旅游功能区,可将其产业活动延伸到旅游业,拓展其旅游功能,并以此作为动漫研发、教学及生产的重要配套和互动基础。目前,我国各地都大量兴建动漫产业园区,但由于动漫产品生产周期长,研发成本高,收益期无法预估等多方面问题,使得动漫产业园区前期投入较大,投资回报期长,给政府和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务负担。而采用这种融合化发展模式,通过旅游景点功能的导入,可带来大量的玩家和游客,有利于前期人气的聚集和品牌效应的形成,能够有效地弥补动漫产业短期盈利不足的缺陷,逐步实现核心产品,如卡通片、动漫读物、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的直接盈利,大大提升其进入市场的速度和力度,解决动漫产业园区发展的瓶颈。

4.动漫节会式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是通过产业活动重组的方式来实现两者的融合,主要是借助以动漫为主题的各种节庆展会旅游平台,通过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相关产业活动的重组或集成来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法国的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加拿大的渥太华国际动画节以及日本东京的国际动漫博览会,每年都会吸引无数的漫迷和游客参加,是世界上最具影响的几大动漫节会。在这一模式下,依托节庆或展会这一平台,借助举办地的各种旅游景点资源,通过两大产业资源的整合、产业活动的重组,以各种互动式的动漫体验旅游活动或项目为融合产品的表现形式,打造出全新的动漫旅游产业形态,既可提升举办地的旅游形象吸引游客,又可有效地销售、传播动漫产品,推动两大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的互动发展

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由于消费需求的改变以及技术和企业管理的创新,两者逐步走向融合,并发展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动漫旅游景点业,成为价值的主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源泉与动力之一,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作为两大产业的融合之物,动漫旅游景点业的快速发展,必将拉动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的发展,而透过产业融合这一中介传导机制,两大产业之间将更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透过产业融合,动漫产业的发展丰富了旅游景点业的内涵和外延

1.增加新的旅游景点类型,带给旅游者更加多样的旅游体验

如前所述,深受市场喜爱广泛传播的动漫产品可以凭借其优秀的文化内容,通过不同的产业融合方式,开发出多元化的新景点类型――动漫旅游景点,带给旅游者全新的多元化旅游体验。如专为旅游创建的动漫主题公园,呈现给旅游者一个人工虚拟的梦幻世界,使旅游者获得一种脱离于现实的感官体验;原来具非旅游功能的人工或自然存在之物经动漫化而成的新旅游景点,带给旅游者于现实的景观场景中追寻动漫人物足迹,重温动漫故事的体验。如根据著名少女漫画《暗恋日记》改编的中国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拍摄地所在的学校,本是一所平常的学校,但因为在漫画中是一所贵族学校,当漫迷们从现实的景观中去追寻作品里的感受时,就变成了影迷和漫迷的一个观光点,不少少男少女专程前往该地感受剧中所谓的“贵族”气息。

2.改造和提升传统的旅游景点,丰富旅游景点产品的内容

传统的旅游景点多是将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资源或人文古迹加以修缮和保护予以静态的展示,缺少吸引游客的文化内涵或互动参与的活动项目,利用动漫产业的技术手段将静态的旅游资源动态活化,把传统的旅游景点改造为动漫化的旅游景点,将会丰富旅游景点产品的内容,增加吸引力,给传统的旅游景点带来新的生命力。如2004年暑期,济南世博文化公司在趵突泉内通过开展为期1个月的COSPLAY(角色扮演)大赛,吸引了大量游客,为旅游淡季的趵突泉创造了可观的收入。2006年,该公司在动物园开展了一个“动物与动漫”的活动,将动物与动漫中的角色生动的结合起来,受到了游客欢迎。

3.动漫产业发展所带动的动漫衍生产品,丰富和提升景点的旅游纪念品

动漫衍生产品是指根据动漫作品,以动漫形象为核心开发的除了动漫核心产品以外的所有带有动漫元素的产品,包括文具、玩具、服饰等众多类型。旅游纪念品是代表旅游目的地或景点特色的最直接 的物质载体,是旅游消费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但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热情,而且带给旅游目的地或景点更多的收益,因此,旅游纪念品实质上也是旅游景点的衍生产品。通过产业的融合,使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产业的核心产品相互融合为动漫景点产品后,两者的衍生产品也就实现了融合。这样,如果能将旅游目的地形象动漫化,并以此动漫形象开发出系统衍生产品,则势必带给旅游者多样化购物选择,解决景点旅游纪念品雷同、缺乏吸引力的问题,而且开发成功的动漫旅游纪念品本身还可以成为吸引物,开发出相应的动漫购物旅游,丰富景点产品的内容。

(二)通过产业融合,旅游景点业的发展拓宽了动漫产业的发展空间

1.旅游景点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和延伸了动漫产业链

通过动漫景点的开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和延伸动漫产业链:一是将动漫作品开发成相应的动漫旅游景点后,可以通过向游客收取门票获得又一轮收益,延伸了动漫产业链;二是发展动漫购物旅游,可以有效地拉动动漫服饰、玩具、食品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增长;三是发展动漫会展旅游,可以促进动漫作品出版、动漫游戏销售等下游产业的发展。

2.旅游景点业的发展拓宽了动漫业的创意空间

动漫景点业的开发一方面通过将动漫作品中的创意再创意运用到旅游景点中,拓展了动漫产业的创意使用空间;另一方面,这种再创意开发出的动漫景点增强了旅游者的互动体验,在这种互动旅游体验过程中,旅游者以及景点相关的创意人员更容易激发出创意的火花,从而为动漫业提供了更大的创意空间。此外,动漫旅游景点业的发展所带动的人流可以有效地促进地区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激发出人们的创造力,为动漫创意的进发提供深厚的土壤。

3.旅游景点业的发展为动漫产品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通过发展动漫旅游,带给旅游者动漫作品中的体验,可以激起旅游者对动漫作品本身的兴趣,产生对动漫产品的消费欲望;深刻的动漫旅游体验,使动漫作品在很多旅游者心中拥有收藏价值;动漫旅游节的举办,可以有效地提高动漫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因此,通过产业融合,旅游景点业的发展可以为动漫产品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如《古墓丽影》是根据动作冒险类游戏拍摄而成的同名电影。维亚康姆(Viaeom)公司将其改为多场景的游乐场后,《古墓丽影》游戏的销量迅速提升,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超过3000万套。

四、推动我国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

(一)提高认识,形成产业融合共识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增长,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都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无论是旅游景点业还是动漫业,产业发展水平较之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从最能代表旅游景点业发展水平的主题公园来看,全国沉淀了1500亿元投资的近2500个主题公园,其中70%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只有10%左右盈利(谢静,2006);刚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动漫产业,年总产值也仅为180亿元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外商支付的加工费,而美国迪士尼公司一年的产值就超过了150亿美元,在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韩国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原创动漫的比例仅有11%(仇逸等,2007)。旅游景点业与动漫产业的融合,不但可为各自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而且两者融合发展形成的新型产业――动漫景点业更是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体验经济时代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各有关利益方必须充分认识到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的产业范式,将带给我国动漫产业与旅游景点业的巨大发展机会,从而把握机会主动参与融合,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

(二)政策支持与法规保障

除了各有关利益方要善于识别融合、抓住融合机会主动参与外,政府的政策支持及有效的法规保障也是推进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融合的极为重要的一环。首先,应该消除条块分割的行业壁垒,为旅游业和动漫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环境。目前我国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归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都还存在一定的行业规制壁垒,不利于彼此的进入及融合,因此,有必要按照产业融合的思路重建规制,消除不利的政策规制。其次,通过打造相应的平台以及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来引导和推进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鉴于动漫产业的巨大发展前景及产业关联带动效应,各地纷纷建设“动漫产业园区”、举办“动漫节庆展会”活动。“动漫产业园区”、“动漫文化街”或“动漫城”、“动漫节”等都是推动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融合的有效平台,但政府在着力打造的同时,必须按照产业融合的思路予以规划和开发,重点突出地方优势和特色,扶持或引导企业挖掘地方文化旅游资源要素进行动漫化开发。再次,旅游景点业和动漫业作为创意文化产业,创意、鲜明独特的文化主题是其灵魂,两者的融合更是一种产业创新,更需要创意。对创意成果及其衍生的商标权、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等等的保护是推进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保障。政府必须完善相关法规,推动知识产权的保护,形成有利于动漫业与旅游景点业的融合法律环境,为各类企业营造平等竞争的环境。

篇4

Abstract: Cultural values often play a crucial part in the performanc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t is, therefore, of vital importance to have a clear about various cultural factors. In fact, such factors should be kept in mind by those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so that they can cope with their daily management successfully and can avoid intercultural conflicts.

关键词: 文化价值观;文化差异;国际商务管理

Key words: culture values;cultural differences;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7—0164—02

0 引言

国际商务活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地区间的文化差异必然会在国际商务的经济运行中反映出来,甚至形成商业冲突。因此,跨文化管理已经成为影响企业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因素。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将国际商务经营活动中的文化冲突降低到最低程度,使企业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过程中,不仅适应国际商务活动主体之间的经济环境,更能适应相互之间的文化环境,并且取得竞争优势和获得国际经营活动主动权,是企业在跨文化国际经济活动中所必须重视和值得研究的问题。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其目的在于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在管理过程中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企业目标,以维系具有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企业的潜力与价值。全球化经营企业只有进行了成功的跨文化管理,才能使企业的经营得以顺利运转,竞争力得以增强,市场占有率得以扩大。跨文化管理是二十世纪末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应国际商务活动的需要而兴起的。主要研究和比较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组织行为,探讨如何提高管理者在不同文化中的管理绩效。中国人是“曲线思维”,而西方人是“直线思维”。思维模式的差异无疑给跨文化管理带来诸多麻烦。曲线思维是一种曲线式的形象思维和定性思维,先考虑建立一般原则上的共识,再降至具体细节层次。反映到具体的商务实践与习惯上,就是“先务虚,再务实”的解决问题的程序。直线思维是指一种单维的、定向的、视野局限,思路狭窄,缺乏辩证性的思维方式,但同时也被认为是以最简洁的思维历程和最短的思维距离直达事物内蕴的最深层次的一种思维方式。直线思维的特点是,缺乏耐心,单刀直入。

1 文化价值观与国际商务管理

文化价值观是文化领域里一些现代和历史被重视和被否认的理论及言行所引起的感想!价值观是有生命的。是因时间段的游走,而引起的壮观或低迷的思潮。价值观是有年代作用的,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价值。而价值观的确立,属于自然人本身的认可和衡量的,一个人经历的年代不同,价值观也不相同。文化价值观也是一样。文化价值观不分等级,不分高低,不分贵贱,没有阶级性,所不同的就是在某一阶段是否有利用的价值而已!通俗来讲,所谓文化价值观,即认为什么样的文化是好的,认为什么样的文化是不好的。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为。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取向。

国际商务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有关商品、服务、技术、生产要素、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交易或交流活动。国际商务管理是指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和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以国际商品贸易、服务贸易、跨国投资等为主要形式的国际商务活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 国际商务管理中的文化差异

篇5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公路交通经济管理;重要性

1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进行市场改革的重要意义

1.1公路交通运输经济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在我国现有的交通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是最主要的方式,具有基础性特征,能够梳理居民生产生活,提高其有序性。公路运输便利着生活中各类生产要素,拉近区域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合理配置,发挥出公路交通的载体作用,进一步保障经济活动的有效开展。交通运输影响着国民经济,可以间接决定着劳动分工,在节省交通运输资金的基础上,开拓更加广泛的市场,增强分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使劳动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获得更加可观的国民经济效益。公路运输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助推农业、旅游业等的发展,在原有基础上扩大经济活动主体的活动范围,便于经济产品的合理化销售。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是构成社会生产的重要部分,分配与交换是产品产出到消费的关键阶段,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交通运输扮演着关键角色,有助于搞活经济动力,公路交通运输与居民的日常出行密切相关,必须完善运作方式,为连带性行业的进步提供助力,从内在和外在获得更加有益的条件,充分发挥出交通运输业中流砥柱的作用。

1.2公路交通运输经济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公路交通运输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两者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必须意识到公路运输在交通运输业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出科学的公路运输体系,了解大众对交通运输的服务需求,加强人员与物资之间的接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化因素。在我国经济整体指数上升的背景下,经济主体结构出现了细微变化,市场的发展状况对公路运输业的发展造成了潜在性的影响,必须依据形势的需求做出针对性的部署,通过合适的调控手段,推动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合理分析公路交通运输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内在关系,立足于经济新常态视角,强化和完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逐步发挥出经济主体的作用,促进我国综合经济水平迈向新的台阶。推动交通运输单位转变经营经济体制,把握市场中商品的交易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外延,分析产生的经济交易性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经营体制。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推动社会各项交易的正常进行,积极转变经济经营体制,为公路运输市场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内在动力。

2经济新常态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举措

2.1健全公路运输管理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部门需要肩负起自身的职责,从现实情况入手,对公路运输的特点进行全面性分析,在详细掌握的基础上,制定出完善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制度,为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应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建立完善的管理责任制,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负责人,保证每人有事做,每事有人管,以此强化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管理的针对性,避免出现重复化和堆积化现象。在落实的过程中,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细化现有的管理制度,采取针对性的方式,保证工作方法的最佳化,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强化管理的最终质量。另外,可以适当运用扁平化管理方式,减少中间层的数量,简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模式,进一步提升管理幅度,增强管理的细致化,同时能够加强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防止出现信息闭塞、相互推诿的现象,从长远角度促进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

2.2完善有关法律制度

法律法规能够为公路交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需要找出当前法律中的漏洞,经过有效措施进行健全,查漏补缺,使法律法规能够真正为公路交通经济服务。因此,必须了解当前公路交通运输产业的现状,把握国家的宏观政策,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对公路运输产业的现状和未来阶段的趋势进行预测,制定出符合各地基本情况的管理政策。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积极学习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保证公路运输经济的各项事宜能够规范化和章程化,使工作的合法性能够进一步提高。应分析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趋势,把握当前社会的整体形势,加强法律法规的应用力度,加大公众监督的力度,提高大众对交通管理工作监督的积极性,营造出“人人参与、人人发言、和谐共处”的交通运输氛围,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外在的环境支持。

2.3加强控制成本力度

公路运输建设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经济效益,目前,在行业内部,全面预算法应用的最广泛。需要明确基本的建设标准,在此基础上,对建设方式方法进行改善,与实际情况相互融合,实现成本的最大化节约,增加利润空间,提高最终的经济效益。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时,需要预算工程,配置责任单位,对各项数据进行考评,进行细致化管理,分类公路运输各项生产工作,保证管理的高效化。另外,预算管理能够侧面反映出施工单位各个阶段的建设成本,便于控制整个过程的施工成本,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尽可能维持应有的效益。同时,必须重视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实地考察,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全方位整合资料,制定出完善的公路建设成本控制规划,采取合适的预算方法,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大化。

2.4强化内部控制

要重视人才的应用,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公路运输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全面把握各种事项,自觉关注并践行公路交通运输管理的细节,逐步强化整个行业的工作能力,最终增强公路工程对公路经济管理质量。同时,公路运输企业应重视人才的作用,分析企业当前阶段的特点,招聘、吸纳、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培养一支干劲十足、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年轻队伍,注入全新活力,破除现存的各项弊端,促进公路运输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可以建立公路运输企业市场情况反映制度,能够及时掌握公路运输市场的实时动态,设置市场调研部,深入了解市场的情况,做好市场预测、开发、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分析市场的货源及客流量,增强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客观性与合理性。

2.5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

在公路交通运输中,需要创新计算机应用方式,实现传统管理方式与科学技术的深层次融合,为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企业需要招纳一批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加强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增强人员的专业技能,为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做好人才的维护工作,增加高科技人才的薪酬,维护人才的利益,创新奖惩制度,发挥出人才的价值。推广网络化办公,使公路交通运输信息能够快速统一录入,在第一时间得到真实客观的数据,借助专业技术,对咨询、售票、售后服务项目等进行完善,提高服务的准确性,降低失误率,控制运营成本,优化完善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实现交通运输行业的优化发展。

篇6

海洋经济统计调查制度编制方法主要是指在前期准备和制度设计环节采用的方法,以下从需求分析、制度比较、指标体系设计以及表式设计四方面进行梳理。

1需求分析的方法

需求分析包括征集需求建议和指标转换转化两部分。其中难点是指标转换转化。

2征集需求建议

征集需求建议可以采用发表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等实现。发表调查法就是设计发放表格,征集各方面专家对海洋经济具体指标的需求;问卷调查法就是制定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对问卷问题和给定备选答案进行回答,了解海洋经济指标的需求领域或方向;访问调查法就是召开座谈会或者实地走访,了解具体部门或人员对海洋经济指标的需求。

3指标转换

转化指标转换转化就是将各类需求内容转换或转化成有具体含义、可度量、可调查的指标。指标转换是指需求中已经提出了具体指标,要将其拆解成单个无需计算的基本指标,保证指标规范、含义清楚,例如“劳动生产率”可以拆解成“产值”和“从业人员”两个指标;指标转化是对于需求中未明确提出指标的,则需要加以分析提炼,采用相似特征、因果特征、测量手段、品质计算等替代法[2],将需求内容转换成具体指标,例如“海上风电生产能力”可以通过“发电设备容量”体现。

二、制度比较的方法制度比较包括制度搜集整理和指标筛选提取两部分。其难点是指标筛选提取

1制度搜集整理制度

搜集整理就是利用 《国家统计调查制度》 和 《政府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目录》,从国家或地方的统计部门和涉海部门网站、公开文献资料等渠道,采集电子文件或纸质资料,进而按照“所属部门”、“制度”、“表名”、“指标”等整理成指标目录,以供筛选提取。

2指标筛选提取

指标筛选提取就是从各种统计制度中筛选提取有关核心指标,能够反映海洋产业某一方面基本情况。对于核心指标的把握,需要归纳总结,即了解某个部门各类统计制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指标是什么,掌握这些指标的含义和反映的问题,综合考虑将其直接应用或改造应用于海洋领域是否合适、恰当。

3指标体系设计方法

海洋经济统计调查指标体系是建立在某种指标分类基础上,由各种相互联系的具体指标及其要素构成的集合体。设计海洋经济统计调查指标体系,首先要明确原则,构造指标分类,进而补充完善具体指标要素,并对指标进行编码。

4设计原则1)目的性为主,兼顾全面性由于开展调查的最终结果是达到调查目的的要求,因此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调查目的开展,首先考虑与调查任务直接相关的核心内容。同时,结合目前的条件保障,适度考虑全面性,增加与调查任务间接相关的重点内容。2)稳定性为主,兼顾前瞻性从延续性来看,具体指标要保持基本稳定,可以进行跨时间、跨地区的比较,因此稳定性是开展连续调查、进行常规统计的基本条件。同时,随着海洋经济发展,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可能会发生改变,可以适度考虑前瞻性,以发展的眼光来确定指标体系。3)以操作可行为本具体指标必须含义明确,能够科学、客观反映海洋经济运行情况,同时计算方法规范。要充分考虑指标数据取得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尽量采集第一手资料,充分利用现有统计资料,保证技术上的可操作性,在实践中行之有效。4)以基本指标为主指标体系要以基本指标为主,避免对原始一次信息的重复采集。一些指标属于派生指标,包含二次信息,即加工处理后的信息,例如全员劳动生产率。应将这些指标还原成若干个基本指标[3],即能够用计量单位进行量化、含义完整、不可分割的指标。

5构造指标分类

采用线分类法,构建大类、中类、小类等若干分类层次。由于指标分类是各调查任务不同方面的体现,而每个调查任务要求、各方面指标数量不尽相同,因此各类的层级数量也不会完全一致。1)构造方法构造指标分类有两种方法,即演绎法和归纳法。其中,演绎法是以调查目的为基础,设计各分类名称,再设计具体指标或将已有指标纳入到不同分类中;归纳法是以已有指标为基础,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形成各分类名称。2)分类模式海洋统计调查指标分类模式主要包括海洋产业分类、投入产出分类、主体附属分类等。其中,海洋产业分类是以 《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 标准为依据,按照各海洋产业进行分类;投入产出分类是以海洋经济活动中的要素投入与经营产出关系为基础,按照劳动投入、原材料与能源投入、固定资产投入、实物量产出、价值量产出进行分类[4];主体附属分类是以经济指标为主体,以社会、科技、教育、管理、资源、环境等指标为附属进行分类。在实际层次分类中,往往是将多种方法相融合,各类采用不同方法,从而形成整个指标分类层次。

6设计指标要素

指标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八个:指标名称、指标定义、空间限制、时间限制、计算方法、计量单位、数据来源、采集方法。按照重要程度可以分为三个层级 (见图 2)。1)指标名称指标名称的设计要尽量准确完整反映指标的含义,通俗易懂、精炼严谨,不易让人产生歧义,符合标准或惯例。指标名称主要用于区分不同指标,有时同一指标从不同角度也会产生不同名称,例如“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经济总量的专有名称、“地区生产总值”强调区域范围,“增加值”侧重反映行业或企业。海洋经济统计调查指标的名称要通俗易懂,便于指标数据的采集。2)指标定义指标定义通常是界定指标的内涵与外延,在统计制度中表现为“指标解释”。指标的定义方法主要包括提要法、穷举法、示算法、限定法等[5]。其中,提要法就是给出指标内涵的要点;穷举法就是给出指标的外延,将指标构成项目列举出来;示算法就是直接给出指标的计算方法;限定法就是对母指标给出较为明确的限定条件来定义子指标。3)空间限制空间限制就是界定指标的区域范围、行业范围、活动主体范围、项目构成范围等。其中,区域范围规定指标的行政区划或经济区划等,例如山东省、中山市、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等;行业范围规定指标的所属行业,例如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活动主体范围规定指标包括哪部分人或者不包括哪部分人,例如涉海从业人员包括 16 周岁以上的人员;项目构成范围规定指标包括哪些项目或者不包括哪些项目,例如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不包括海洋水产品加工增加值。4)时间限制时间限制就是界定指标数据所属的时间。时间限制可以表现为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期,即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时期指标的时间限制可以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旬、周、日等,其中年度限制又可以分为日历年度、会计年度、学年等。5)计算方法计算方法主要是指标的计算公式,对于基本指标主要是加减运算。此外,还要说明计算公式的前提条件、计算依据等。6)指标单位指标单位用于度量指标数据。由于单位受空间限制影响,不同区域、行业的数量级不一样,所以要建立统一实用、与国际单位制相一致的单位体系,按照长度、面积、体积、容量、质量等分组管理。对于国家、省、市、县、企事业单位等不同层次的指标分别从各组中抽取适用的单位。7)数据来源数据来源是确定指标数据的获取渠道,包括单位渠道和资料渠道。单位渠道是指标数据来源于哪类单位,需要具体到国家涉海部委名称、地方海洋部门级别、涉海企业类别等;资料渠道是指标数据来源于哪类资料,需要具体到统计制度、公开文献、统计台帐等资料名称。8)采集方法采集方法是确定指标数据的获取方法。对于基层企事业单位来说,主要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的基础上,通过业务核算登记,计算实物量和劳动量数据,通过会计核算记录,整理价值量数据;对于组织开展统计调查的部门,主要通过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方法选取调查对象,采集指标数据。9)编制指标代码对指标进行编码的目的是实现准确、高效地识别和管理海洋经济统计调查指标。通过编码可以简化指标之间关系的描述,方便海洋统计调查工作开展,提高数据处理工作效率,保障汇总分析与数据审核的顺利进行[6]。海洋统计调查指标的编码是建立在指标分类基础上的,将指标赋予具有一定规律、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处理的符号,形成代码元素集合[7]。海洋统计调查指标编码的原则是在指标所涉及的范围内,尽量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保持一致[8],便于指标的衔接、数据的共享。指标代码通常采用数字或者字母形式,按照线分类法、面分类法或者混合分类法[9]进行编码,对代码位数的设置要保留一定空间,便于代码的维护。此外,也可以设置校验码。为了使海洋统计调查指标代码具有实际含义,发挥标识作用,宜采用混合分类法编制形成海洋统计调查指标的特征组合码。首先采用面分类法,选取“所属海洋产业”、“部门渠道”、“时间限制”、“投入产出类型”、“重要程度”等作为海洋经济统计调查指标的各个面,将各个面的类目逐一列出。其次,基于习惯用法和处理效率的考虑,将各个面按优先级别从左向右平行排列,如表 1。最后,使用递增顺序码与各个面相结合进行编码,例如表2。

7表式设计方法

统计表式是在统计工作各阶段用来登录或展示统计资料的一种有序排列的表格,是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的工具[10]。海洋经济统计表主要是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计调查表和综合表,贯穿数据采集和汇总审核过程。

8设计原则1)实用性表式设计的根本目的是采集数据资料,因此要保证表格实用、合理。既要使填报单位①能够明白统计范围、口径等要求,又要使填报单位能够按照要求取得调查单位的数据。2)统一性表式设计要保持“两个统一”,即表内统一、表间统一。表内指标平衡关系要全部列明;同类表式的表头要保持统一;报表目录与具体表式的表名、报告期别、填报范围等要一致;制度总说明与具体表式的填表说明不能冲突;同一名词的名称、含义要前后相同。3)规范性按照国家统计局 《关于规范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文本格式的通知》 (国统字 [2008] 99号) 的要求,设计具体表式,编制总说明、报表目录、指标解释等,不能缺少批准文号、有效期等法定标识,避免出现表格左右两端封口、主词和宾词没有编号等问题。

9调查表设计

按照数据来源,调查表可分为基层表和部门表。其中,基层表按照统计范围又可分为基层通用表和基层专业表 (见图 3)。1) 设计基层表基层表是直接面对调查单位,采集一手数据的表式,要求调查单位逐个填报数据,做到不重不漏。因此,为了能够区分调查单位,要在基层表的左上角,设计法人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地区名称、行政区划代码等填报内容;为了减少报表数量,可以将指标体系中分类不同而调查单位相同的指标,设计成一张基层表;为了提高填报效率,指标尽量与调查单位的财务会计账目、经营管理凭单等相一致;为了保证数据质量,填表说明要明确报表的统计范围和调查时间、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平衡关系等 (见表 3)。此外,为了避免单位遗漏和重复统计,还要建立调查单位名录。对于基层通用表和基层专业表,两者的区别主要是统计范围不同,前者的统计范围是所有调查单位,后者的统计范围是指定的某类调查单位。在实际调查中,应将调查单位相同的基层专业表和所有基层通用表组成针对这类调查单位的套表,方便填报。2) 设计部门表部门表是直接面对填报单位,采集二手数据的表式,要求填报单位根据有关统计制度、行政记录等整理提供数据。无论填报单位提供的是汇总数据,还是逐条数据,只要是从综合部门获取数据的表都是部门表。部门表就是共享数据的表。因此,为了便于获取数据,部门表的设计一定要列出具体部门名称或资料来源、统计范围、调查时间、报送时间等,表中指标名称要尽量与有关统计制度、行政记录相一致。

10综合表设计

综合表主要是将基层表的数据按照某一统计标志进行汇总,以反映整体状况或审核数据问题的表式。选取的统计标志一般是品质标志,例如地区、行业、登记注册类型、机构类型、控股情况、产品类别、性别、民族等,也可以将一些将数量标志值分组后再汇总,例如企业规模分组、年龄分组等。综合表的设计要力求全面,将所有可以汇总的统计标志列出,从不同角度反映数据情况,便于发现问题和开展分析研究。

三、结语

篇7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有5个省和直辖市、数十个城市在循环经济方面开展了系统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此外,许多省市在循环经济的某一方面进行了试验示范,或正在积极准备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工作。江苏省、山东省、辽宁省和贵阳市规划已出,并正在实践着较系统的循环经济模式。

1.1江苏的循环型产业和循环型社会模式

结合生态省建设,江苏省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状况,制定了发展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服务业和循环型社会的专项规划,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较好进展。

(1)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工业是江苏省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江苏省循环型工业建设主要体现在产业生态结构重组,即依据生态系统中生产、消费、分解者的共生结构及其食物营养链网关联原理,按照工业系统的物质能量流要素,对产品及其生产过程进行重新组织和构建,形成生态工业系统。循环型工业的实践重点是推进绿色产品研发,全面展开企业清洁生产,加速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区域循环型工业综合示范区和循环型工业基础设施。

(2)循环型农业。江苏省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指导思想是遵循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基本规律,把农业清洁生产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核心是运用食物链原理,优化农业产品生产到消费的整个产业链的结构,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具体方法是把农业关联产业的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使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将农业产业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3)循环型服务业。发展循环型服务业的做法是,将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落实到服务产业内各行业部门,开展创建绿色饭店、绿色餐饮业等活动。由于服务产业本身特有的“流通和服务”特性,循环型服务业具有链接其他产业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循环型一产、二产和循环型社会的共生发展。

(4)循环型社会。循环型社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要求把绿色消费与生活模式融入到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循环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使用可循环利用的产品或绿色产品,减少消费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建立垃圾分类处理与利用体系,实现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尽可能回收再利用废旧物资,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在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指导下,江苏省确定了108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不同产业以及企业、园区、社会消费领域等不同层面,围绕3R原则和目标,积极推动资源在企业内部、不同企业、不同产业之间的循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而且凭借较雄厚的技术经济优势和对循环经济较深刻的认识,江苏省特别是苏南循环经济实践呈现出方法先进,内容丰富,模式多样的特点。

1.2山东的“点、线、面”和“八创建活动”模式

以《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为依托,山东省将循环经济试验示范融入生态省建设之中,初步建立了具有山东特色的“点、线、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点、线、面”模式。所谓“点”,就是在企业层面,建立点上的小循环。具体做法是推行清洁生产、ISО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采用生态设计和现代技术,将单位产品的各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限定在标准许可范围之内,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所谓“线”,是按行业,建立线上的中循环。运用生态经济原理,根据行业间的关联特点,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拉长和扩大生态工业产业链,形成一个及多个行业组成的生态园区,在园区内各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有机产业链网。建立“线”上的循环经济模式,分行业制定和实行引导性标准,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在社会区域,建立“面”上的大循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开展系列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建设循环型社会为目标,在社会各行业、产业间建立生态产业体系,倡导生态文明,打造环境友好型产业群,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

(2)“八项创建”活动。山东在试验示范“点、线、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以“八项创建”活动为平台,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渗透到正在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活动之中,使“创建活动”成为循环经济试验示范的载体,大大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所谓“八创建”活动,包括创建生态示范区、创建环保模范城、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创建环境友好企业、创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创建生态市(县、区)等。在实践中,科学规划是顺利实施融入了循环经济内容的“八创建活动”的重要保障。经过几年的努力,山东循环经济的试验示范无论在数量、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1.3辽宁的“3+1”循环经济模式

辽宁省是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第一个循环经济试点省。在循环经济发展试点方案的基础上,辽宁省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循环经济“3+1”发展模式。所谓“3+1”模式,“3”是指“大”、“中”、“小”3个循环,“1”是一个产业。“小循环”是在企业层面,结合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和创建废物“零排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中循环”是指在工业园区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结合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和老工业区调整改造,辽宁建设了抚顺矿业集团、大连开发区和沈阳铁西区三个生态工业试点园区。在区域层面,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大力开展城市中水回用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提高社会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形成区域的资源利用“大循环”。一个产业是指资源再生产业和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目前的重点是发展粉煤灰和煤矸石再生利用产业,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试点以来,辽宁已有350家企业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3个试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并产生效益;建成80多个中水回用项目;与2000年相比,2003年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量分别提高了66%和59%。

1.4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与其它省市不同,贵阳市在一开始就将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纳入统一规划框架之中,2004年了《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该《规划》是经过贵阳市人大批准,具有地方法规性质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坚持生产与消费环节并重,充分考虑城市总体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整体影响。其总体思路是以效益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以改革为突破、以科技为动力,把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建和生态城市建设整合起来,为贵阳市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提供跨越式的发展模式。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的模式可以概括为“2个环节、3个核心系统和8个循环体系”建设,具体包括:抓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生产环节模式的转变,另一个是消费环节模式的转变。构建三个核心系统,第一个是产业循环系统,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个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重点包括为水、能源-大气和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子系统;第三个是生态保障系统,包括绿色建筑、人居环境和生态保护体系。推进循环体系建设:磷产业循环体系;铝产业循环体系;中草药产业循环体系;煤产业循环体系;生态农业循环体系;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循环体系;旅游和循环经济服务产业体系;循环型消费体系。在规划颁布不久,贵阳市又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地方循环经济法规—《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条例》,为贵阳市推动规划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贵阳市启动了一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现有实践模式的特点分析

总体上,江苏、山东、辽宁、贵阳循环经济实践模式较好地体现了循环经济概念的本质,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特点,而且,容易被企业和公众接受,便于操作。尽管各地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的称谓多样,但基本覆盖了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反映出了四种模式。一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模式,如山东的“点”、辽宁的“小循环”等称谓。二是循环经济的产业模式,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从企业在经济活动组织中的性质看,企业模式可以归并到产业模式当中。三是区域模式,即如何将循环经济与生态省、生态市建设结合起来,或者说解决了循环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定位问题。四是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模式。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现有实践模式,特别是其名称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对循环经济内涵的反映不清楚或不全面,明显带有地方痕迹,不宜成为国家指导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统一的概念模式,需要系统提升。例如,山东的“点、线、面”模式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字面上反映不出循环经济的本质内涵,较难用于普遍交流。辽宁的“3+1”模式存在两个缺陷:一是逻辑上对应的不好。“3”是指三个层面的资源循环特征,即“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1”又突然强调一个产业。另外,大、中、小循环的表述容易引起误解,以为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构建各种各样的物质循环圈,对循环经济的实质产生歧义。二是内涵较窄。从文字表述上看,似乎强调工业体系,没有明确生产领域的其他产业,如生态农业;同时,有关消费领域的内容也不明确或不完善。江苏模式中的“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三产业和循环型社会”叫法不够通俗,与目前已经广为接受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概念相割裂。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的理念和概念,但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继承已有生态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个中观层次上的概念和实践模式,是对生态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生态农业、资源能源新技术、绿色消费等一切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活动“低消耗、高效益、低排放”的理论和技术的集大成。所以,没有必要创造出区别于已广为接受的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的新的说法。另外,江苏模式中的“循环型社会”,主要是指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实践,特别是废物再生利用产业,但目前的叫法容易引起歧义,因为循环型社会和循环经济的外延和内涵目前在理论界尚有争议。贵阳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较好地反应了循环经济的产业模式,也较好地说明了循环经济区域模式,但“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的表述过于绕口,不够简单明了,较难为公众所理解。综上,需要根据我国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情况和循环经济的内涵,克服实践过程中的局限性,在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能统一指导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战略重点,为国家选择优先领域,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提供平台。

3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

借鉴国际经验,根据我国循环经济内涵和现有实践探索的经验,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或战略重点可以总结为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重点产业。两个重点领域是指循环经济的重点是抓住生产和消费领域。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其向生态化方向转型,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在消费领域主要是发展绿色消费和改变生活方式及行为,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四个重点产业是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及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日本称为“静脉”产业)。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是生产领域循环经济的主体和重要标志。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置产业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工业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产业、生活(消费)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产业及最终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产业(相当于狭义的环保产业),它和绿色服务业一样是连接生产与消费领域的“节点或纽带”产业,可以归到生产领域,也可以划入消费领域,它们是循环型社会的基本标志。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产业体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互相渗透、互相支撑的,并不能独立分散地构成各自的循环系统,需要有机地融合。

3.1生态工业

生态工业理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R.Frosch等人模拟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和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过程所开展的“工业代谢”研究。经过1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生态工业在国际上已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概念。简单讲,生态工业是具有较高生态效率,或者说是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高、污染排放低的工业体系。根据已有知识、技术手段和实践经验,生态工业的建立可以通过三个层面的实践来实现。

(1)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企业资源循环式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生态工业体系内的所有企业个体必须首先是实行了清洁生产的企业,它是生态工业的基本单元。

(2)生态工业园区内的资源能源共生。广义的生态工业园区有两种,一种是由企业集群形成的物理园区,园区内以资源和能量流连接成不同的循环,我国目前正在试验示范的部分园区属于该类型;另一种是园区中既有企业群,也有社区,而且企业群之间并不一定有天然的物质依赖关系。对于后一类园区的建设,我国需要创新观念和标准,把握住园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如水)与能源能够共享,每个企业实现持续改进的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园区整体生态效率最大等循环经济的关键内容即可,不宜不顾客观条件和违背市场规律去人为的连接物流和能流“循环圈”。另外,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改造现有的大批工业园区和各种经济开发区,是我国生态工业或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的重要方向。

(3)生态工业网络。在理论上,企业实行了清洁生产后,并不一定能在企业内部将其所有废物取得社会意义上的最大化再利用,必然会有一部分可以为其它企业以成本有效的方式利用,并有一部分排向环境。在现实中,也不可能将所有实行清洁生产后的企业的剩余有用废物进行利用,构建连接所有企业的物质能量链。因此,就必须通过建立工业废弃物再利用及资源化产业来消化这部分废物,同时,建立废物无害化产业安全处置那些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无法利用的废物,连接所有企业,形成生态工业网络,或者称虚拟生态工业园。针对目前我国工业产业结构特点,在建设生态工业时,应优先选择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重点研究循环经济发展的适用技术,探索行业发展模式,这些行业包括冶金、煤炭、石油、石化、化工、建材、造纸、食品等。

3.2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具有较长的历史。农业生产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应加强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大力推进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综合利用秸秆,利用和处理处置好畜禽粪便,大力发展沼气工程,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未来的发展重点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激励政策体系,在已有模式的基础上,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要求和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扩大生态农业的规模,提升各种模式的水平。

3.3消费领域

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源头”,对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程度依赖性强,短期内全面发展可能会遇到技术和经济有效性的挑战,但可以有重点的循序推进。相比较,根据发达国家经验,消费领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助推器”,是重要的战略环节。在消费领域,我国可以大力推进的循环经济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环境标志、有机食品和节能产品认证。二是生态节能建筑建设和绿色社区创建。三是倡导大众绿色消费,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鼓励公众绿色消费,如对经过认证的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实行税收优惠,而对浪费资源、危害环境的产品征收高额惩罚性税收等。四是政府绿色采购。从政府绿色采购所涉及的主体较单一,政府有义务发挥表率作用等特点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开展政府绿色采购应成为我国近期开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而且目前着手实施政府绿色采购的法律基础和市场条件已基本具备。

3.4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消费领域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环节一方面可以向生产领域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的再生资源,减轻末端处理压力,拉长产业链,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根据测算,相对于开采矿山产生的废矿,每年多回收利用1t再生资源,相当于减少4t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节省了因垃圾大量填埋而占用的宝贵的土地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美国再制造业到2005年可安排就业100万人。研究表明,再制造业、再循环产业每产生100个就业岗位,采矿业和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理业将失去13个就业岗位,两者相比,可以看出再制造、再循环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远大于其减少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生产责任者延伸制度使企业强化对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另外,从技术经济可行性看,消费领域废弃物的再利用环节在我国更容易取得突破性进展。所以,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是循环经济发展领域中的重点产业,属于“节点”产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逐渐进入消费型社会,除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外,一些新的废弃物如包装物、家电和办公电子用品、汽车和建筑材料等开始出现,所以,发展和壮大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是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3.5绿色服务业

与废弃物资源化产业一样,服务业也具有“节点”产业性质,服务和影响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服务业行业范围非常宽广,目前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先从创建绿色宾馆、绿色餐饮业、绿色商场抓起。宾馆饭店是水电和日常用品的消费大户,节水节电、中水回用、起居用品再用是创建绿色宾馆饭店的重要措施,且基本没有技术难度,只要理念和管理到位,就可以付诸实践。商场是消费品的集中流通场所,销售环境友好型产品、简化包装、不使用一次性购物袋、回收再利用包装物、节电等都是绿色商场的重要标志。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好做法和经验。在绿色服务业中,另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行业是设备、物资和耐用品租赁业,应该积极培育和扶持。租赁业可以使多用户享用同一物品,节省资源,减少污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观,从生产和消费“产品”转向生产和消费“服务”,使生产经济转向服务经济。应用这一理念,施乐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4年中,在美国等地已不再生产“新的”复印机整件,而是将重点转向为在役复印机提供维护和保养,以及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实施该经营方式后,施乐公司1992年在美国市场上节省了5000万美元的原材料购置费、后勤服务费和库存等费用,1993年节省经费达1亿美元。

4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模式

循环经济区域发展模式是在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和生态系统支撑下的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重点产业的有机组合和共生。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地区建立了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绿色服务业体系,其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发生根本转变,才有可能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构成不同产业体系之间的循环和共生体系;同时,只有建立了发达的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体系,整个区域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才能够转动起来,形成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并与可持续生产模式对接,构成区域“大循环”。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模式的另一层含义是,循环经济如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如生态城市结合起来。生态城市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是一个有丰富和特定内涵的空间概念,它标志着在一定发展阶段下,一个区域全面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这个意义看,循环经济是生态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因为循环经济的作用主体是区域系统中的经济系统,由生产体系和消费体系组成。区域系统或生态城市还包括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基础设施系统等。仅有“资源能源消耗低、经济效益高、环境负荷小”的循环经济系统并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部目标或生态城市目标,还需要有完善和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优美的生态景观、高素质的人口、公平的社会体系等来支撑。同样,仅有良好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公平的社会体系(如古代城市)的城市也不是生态城市,生态城市还要有发达的经济、高水平的生活质量和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要实现这种协调发展就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否则,“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经济系统会制约着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基础设施体系和社会系统的健康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就无法实现。所以,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是重要抓手,有了循环经济理念和循环经济体系,城市将以最节约和高效的方式运行,或者说以最节约和高效的方式建成生态城市。

因此,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模式的重点在于改造和重构区域产业和消费系统,使区域的经济活动主体向生态化方向转型;自然生态系统是区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城市功能系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也是维持城市区域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撑系统,可以将循环经济理念和方法渗透到城市功能系统的方方面面,所以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也是循环经济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是区域循环经济模式的组成部分之一;社会系统是城市服务的对象,又是城市管理和发展的机体;循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以人为本,为社会系统服务。上述五个系统中,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范围,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以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为主线,是“经济与环境”的二维概念。

5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战略转型模式

篇8

一、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海港和空港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使这一区域逐步形成了连接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国际物流中心

2001年11月天津港率先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后,大连港货物吞吐量也超过亿吨,秦皇岛港又成为中国第一个亿吨煤炭输出港。2002年12月20日,青岛港吞吐量突破1.2亿吨,跃升至世界集装箱大港15强。环渤海地区正在出现一个集装箱集散中心,年吞吐量超过300万标箱。与此同时,中国的四大集装箱码头,有三个正在这一地区加紧扩建。据不完全统计,渤海湾地区从事集装箱运输的公司就有30多家。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亿吨大港最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海运中心。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机场实现了中国民航跨区域的机场首次联合后,2001年10月,北京与天津港口岸开始直通,两市实现了港口功能一体化。天津港保税区建立了中国首家空港国际物流区,目前这里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国际物流大进大出的绿色通道。天津港保税区内的国际商品展销中心,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免税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在此地区投资最大的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副总裁称之为,“基础设施发达、人力资源充沛及工业配套能力强等优势,环渤海区域成为外资青睐的核心区域和进入中国北方市场的最便捷的通道”。由于拥有中国最密集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跨国公司渐渐开始把环渤海地区作为整体投资区域。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和运营总部,把生产基地建在天津、山东等地。

(二)行政区划限制开始打破,经济区内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逐渐形成

目前环渤海经济区内各省市行政区划的限制开始打破,各自为政现象逐渐消除,经济区内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行业开始形成主导,产业群落渐渐形成。

北京有全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天津开发区已成长为环渤海沿海经济活跃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2004年1至9月,天津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013.25亿元,同比增长40.2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左右,继续保持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93.98亿元,同比增长48.55%;实现利润总额89.22亿元,同比增长240.04%,居全国第一。统计数字表明,国内5部手机中有1部、4台录像机中有1部、3根电焊条中至少有1根均来自天津开发区,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生产基地。而山东半岛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电子生产基地。

环渤海区域同时是中国汽车工业比较发达和集中的区域,京津辽鲁汽车产业各具特色,同时,毗邻中国汽车综合性生产基地吉林,积极开展了相关配套协作。2002年6月,中国最大的微型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天津汽车集团与一汽集团联合,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重组,成为带动环渤海区域汽车及配套产业发展联合的动力。

(三)文化底蕴深厚,人力资本充足,日渐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

环渤海地区是全国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对外交往中心,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强、人口和劳动者受教育程度高,信息基础设施相对发达、数字化程度高,科学家和工程师密集、研究开发投入高、创新能力强,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具有明显优势。据北大中国区域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地区新经济指数》,环渤海地区在全国知识经济发展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北京的知识密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6倍,天津是2.83倍。环渤海经济圈拥有200多所院校和40多万科研人员,占了全国的1/4。这一地区不仅聚集了全国第一流的科研、教学、规划等机构,而且是全国最大的科技信息和图书资料中心,这无疑为发展知识密集型经济和技术密集型经济提供了雄厚的智力保证。

二、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

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相继迸发活力之后,在环渤海地区蓄势待发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比如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中小企业不够发达、体制改革滞后、产业创新乏力、产业结构雷同、港口竞争无序、市场意识淡薄等障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一)传统资源依托型工业仍占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壮大

根据36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区位商计算,环渤海地区在全国具有一定专业化优势(区位商大于5)的产品为15种,其中多为传统资源依托型,如原盐、原油、“两碱”(纯碱和烧碱)、钢铁、玻璃等。虽然这些工业产品仍有市场需求,但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受资源约束强;有的产品生产工艺落后,并严重污染环境。近些年,环渤海地区在加大对传统工业改造的同时,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材料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但迄今这些产业仍处于幼小阶段。

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实力比较强的北京市,2003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4.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8.57%(2003年北京市的生产总值为3663.1亿元),而且今年1月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9%。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科技投入不足和自主开发能力弱是重要因素。近几年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尤其是联想、清华紫光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了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但科技投入的相对比重仍偏低。2002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2.54%;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2.2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为5%—10%)。

(二)国有经济比重仍很大,体制创新上处于落后地位

环渤海地区国有工业比重不仅远高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2002年统计,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7.53%,而环渤海地区则为39.36%,最高的辽宁省达58.11%,远远高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国国有经济的比重为25.83%,高于该地区整个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24.64%)。另据北京市最新统计,2003年北京市国有经济比重为53.85%,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70.16%。在全社会固定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的比重,天津高达86.74%,北京和辽宁也都在40%以上。

由于环渤海地区工业结构偏“重”(重工业比重超过全国近6个百分点),因而从企业规模结构看,大型企业比重略高,中小企业相对较小。正是因为环渤海经济区内的国有经济比重最高,行政干预经济发展的力量比较强,市场力量决定资源配置还相对较弱,中小企业没有形成气候,致使在体制创新上,环渤海地区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

(三)产品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相对较弱

东南沿海5省市与环渤海地区5省市面积都是51万平方公里,而东南沿海的出口份额占全国70%多,环渤海地区的份额仅占20%,仅广东一省的出口额就是整个环渤海地区出口的近2倍。

环渤海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全国进出口依存度高达60.2%,环渤海地区平均为46.7%,低13.5个百分点;出口依存度与全国的差距还有所扩大,由1996年的2.49个百分点扩大到2003年的13.5个百分点。5省市间外贸依存度也有很大差距,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依存度较大,河北和山东相对较小。

利用外资的情形与外贸相类似。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环渤海地区的FDI占全国的份额较小,近些年还略有下降。2003年为25.29%,较之1999年的20.04%,增长幅度不大。环渤海地区外资区位引力(外资区位商)平均小于1,而且近些年也在下降,即由1996年的0.9443下降到2003年的0.8912。5省市中,天津和北京的外资引力较大,河北和辽宁较小;虽然从近几年的变动趋势看,北京的外资引力在不断增强,河北在波动中略有上升,而天津、辽宁和山东均在波动中有所下降。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较弱,对环渤海地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是十分不利的因素。

(四)区内产业趋同化,缺乏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

由于长期条块体制的分割,环渤海地区在项目安排上呈现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除了大部分省市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外,目前又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最为明显的是钢铁工业,各省市都自称体系,但是设备陈旧,而且往往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产品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区域内各省市大多已形成自我循环的“都市经济圈”。区域联合的意向多于实质性行动,争当“龙头”的倾向依然存在。在要素合理流动特别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项目开发和区内跨省市资产重组或共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方面,进展并不大。各自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甚至大于区内联系,在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上存在着相互竞争这一客观现实。

二、加快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突破行政限制,城市合理分工

环渤海经济区要全面展现其经济发展的实力,必须突破行政区限制,城市之间合理分工,形成完整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公共设施体系,既与世界经济和全国市场有开放的联系,又有相当的区域特色,这是实现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思路。对于突破行政限制,首先要反对地方封锁,全面清除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让各类企业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实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其次,核心区、各大城市要做好合理分工,比如环渤海的三大核心区(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中,京畿圈是首都所在地,所以这个区域应该注重全国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的作用,知识经济发展潜力大、优势明显,而且应该注重地缘政治。山东半岛在石油、石化与海洋化工、机械制造、电子、轻纺等领域有较好的产业整合机会,通过调整重组、企业搬迁和产业调整,促进传统产业优势整合。同时这个区域旅游资源丰富,统筹规划旅游路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辽东半岛是以重型机械、造船、化工等为主体的重型工业基地。对于这个核心区,在原油工业的基础上,应该积极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益,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区域中的城市来说,合理的定位也非常重要。作为全国的首都,北京应该强化商务、金融、信息、科技创新功能,疏解部分生产和服务功能。天津则要进一步发挥港口和滨海新区的作用,增强生产和制造基地功能,增强物流功能和制造基地功能,发挥已有优势的通信产业。河北要加强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出口型创汇农业,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医药和纺织等行业。在辽中地区的沈阳要增强现代服务业功能,发展现代制造基地功能;大连要发展物流功能、国际交流功能;其他中小城市要发展制造基地,加强与两大都市的产业配套。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济南要增强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青岛、烟台加强物流功能和外向型制造基地功能,其他中小城市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功能互补关系,现阶段特别要加强港口间的合理分工和物流发展的合理配置。

(二)京津协同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往往要靠一两个城市的带动,珠三角要靠广州、深圳的带动。长三角要靠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的带动。环渤海湾的经济建设,与北京和天津的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关系密切。天津要努力建成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北京要继续发挥政治文化中心的作用,同时建成为金融中心,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天津要进一步发挥港口和通信业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为主的私营经济。京津经济整合机制一旦理顺,环渤海地区就有了核心和龙头,就有了推进与辽中南地区和山东半岛经济整合的条件。

最近几年,天津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GDP已经连续多年增长12%—13%,比全国的增幅高。天津是环渤海湾地区工业竞争力最强的城市,是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的前十位,工业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天津的科技竞争力也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三,海关出口总值在4个直辖市中增速第一,完全有能力和有条件发挥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因此,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天津城市的竞争力,如进一步解放土地、劳动、资本、管理和科技,转变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等等。天津正在全力实施五大战略举措,即重点发展海河经济、海洋经济、优势产业、区县经济、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这些都是天津的优势所在,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优势产业,天津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今后将重点发展和扶植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制药与现代医药、无缝钢管和高档金属制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新能源6大支柱产业和12大产品制造及加工基地。预测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2400亿元。围绕区县经济发展,重点建设5个卫星城、13个中心镇和100个建制镇。天津约有账面净资产500亿元的中小国有企业可供境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兼并收购。为了促进境内外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必须在建立完善的一系列中介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发展产权交易市场。

在天津和北京的协同发展上,有关方面也已经有了思路。两市已在酝酿策划京津塘城际铁路专线,增建2条京津高速公路,接通京津塘轻轨交通等建设方案。随着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必然加强,环渤海地区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2003年上半年,京津地区召开京津塘科技新干线论坛,京津政府宣布了八条战略合作措施,来促进京津协同发展。这八条措施是:共同构造、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链,增创产业新优势;共同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增创竞争新优势;共同打造一体化流通市场,增创市场新优势;共同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增创科研新优势;共同促进环境协调发展,增创生态新优势;共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增创交通新优势;共同创新区域利益分配机制,增创财政新优势;共同建立各园区政府间合作、协调机制,增创合作新优势。

(三)积极推动产业整合,建成世界制造业基地

环渤海地区不仅要进一步发展制造业,而且还要发展成为以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为支撑的世界重要的制造基地之一。世界制造业正在经历从欧美日韩向中国大陆的转移,中国已经进入新的重工业化阶段,正在迅速成长为世界制造基地。环渤海地区,特别是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是中国与世界的结合部,近邻日本、韩国,同时又都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制造业集中地区之一,建设世界制造基地,既面临重大机遇又具备优越条件。

环渤海地区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从许多方面努力。比如,要加快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依靠技术创新抢占产业技术的制高点;要通过制度创新,尽快建立起机制灵活的、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体制;推动区域内产业的跨省市重组,实现环渤海地区的产业整合,以此形成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推动环渤海区域产业整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要调整不利于跨地区重组的体制和政策尤其是税制和金融体制,如改变按隶属关系纳税的办法,企业所得税全部改为属地征税;改变按行政区划贷款,银行存款不能异地贷款使用的原则,对不同地区注册的企业一视同仁,根据企业还贷能力发放贷款。二是在产业整合过程中,要加快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依托科技力量来加速产业的整合。三是要强化政府对跨地区重组企业的支持手段,如充分利用区域联合协作贷款、允许企业发行股票上市、企业兼并破产中给予呆坏帐核销及债务清偿时免息等优惠政策。四是要培育和建立跨地区产权交易市场。

(四)统筹决策,促进环渤海一体化

一个区域的发展,往往不能光就某个行政区划为出发点来考虑,要通过区域内各省市的协调统筹。环渤海地区在协调发展方面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区域统筹管理的机构。要加强区域的统筹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区域统筹管理的机构,例如长江三角洲有市长联席会议,就整个长三角的重大事项进行协商讨论,长三角的学术会议也是年年召开;珠三角也有这样类似的机构。所以环渤海要建立这样的协调和仲裁机构,重点研究制定区内产业发展战略以及协调解决区内跨省市协作、联合、重组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减少经济活动的摩擦。

(2)制定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推进环渤海的一体化,必须要制定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以避免重复建设和内部恶性竞争。尤其是面对不同的行政主体,不同的区域定位,要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复合体,规划制定和学术研究要走在前面。

(3)构建京津冀交通的网络化体系。实现区域一体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交通体系的完善。京津冀北、辽中南和山东半岛等地区,可尽快形成以通勤为轴线的交通通道,将中心城市的一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扩散到近郊、远郊以及周边城市。反过来,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可以借此承担一部分中心城市的功能,强化空间、功能上的互补。环渤海地区受传统重化工业的影响,运输对象过分偏重能源、原材料等大宗货物,铁路运输依然是长距离运输的主力,下一步要加快公路运输和城市间轨道交通发展,发挥人流、物流运输的主渠道作用。

(4)完善区域内部合作机制,比如,建立异地银行间的结算体系,企业异地注册等。

(5)消除各种关卡,建立环渤海地区统一大市场,使资源、人才、资金、企业资产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顺畅流动。

(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积极引进外资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是实现经济起飞的必备条件,要实现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绝对不能忽视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

要放宽民营企业投资领域,根据民营经济的综合投资能力,即包括经济实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等,引导他们进入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运输等现代产业。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改造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甚至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以后,可适当参股。

为促进环渤海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1999年以来,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内蒙等6省市区的工商联已经举行了4次环渤海地区非公经济发展研讨会,希望以此推动这一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在环渤海地区投资的民营企业家,要扬长避短,突出主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还要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提高他们对市场的敏感、决策的艺术、吸引人才的魅力和诚信的品格。

篇9

关键词:总部经济创新劳动价值创造

总部经济是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聚集功能和辐射功能是其显著特征。近年来,总部经济因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被许多国家或地区所重视。为鼓励总部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或地区还专门成立了研究机构,对总部经济发展的条件、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这种研究多是以总部经济形态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的,所研究的多是总部经济的形成规律和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而很少关注总部经济形态的内部活动。笔者认为,只有对总部经济的内部活动进行充分研究,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总部经济的发展。总部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其内容与内涵都很丰富,“创新劳动”就是其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就针对总部经济与创新劳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一、总部经济的核心与创新劳动的价值创造机理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其对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已为社会所认同。但其发展的核心动力——内部创新劳动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研究总部经济的发展,创新劳动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一)总部经济的核心

在总部经济中,总部集中的区域一般具有区位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向该区域流动,在价值链分工中,占据“高端”地位,获取更高的利润回报,不但能够补偿其较高的费用成本,而且能够提升本区域的产业水平,扩大本地区经济总量,提高区域经济竞争能力。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之所以形成,是以众多企业的研发、管理、营销职能与生产职能在空间上的有效分离为前提的,是以企业的研发总部、管理总部、营销总部在相应区域的不断聚集为表现形态的,是以聚集发展要素、辐射周边区域发展的形式来体现自身价值的。因此,关注总部经济的发展,除了关注总部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总部经济的重要作用之外,更应该关注总部经济的主体——各类企业总部所开展的研发、管理和营销活动,这才是总部经济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核心部分,也即创新劳动。

总部经济的主体——各类企业的研发总部、管理总部和营销总部所担负的职能,在以“生产”为中心的发展阶段,是与企业的生产职能融合在一起的。他们创造价值的功能和作用均不明显。但在众多企业的研发、管理、营销功能逐步从生产环节中脱离出来,并日渐发挥作用时,意味着一个企业发展的新时代和创新劳动涌现的新时代开始了。因为,研发、管理、营销这些不直接生产产品的工作反而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这就是创新劳动时代来临的表现。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重点阐述了“劳动”的本质问题。他认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化过程,同时还提到,“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体力和智力”。这意味着,劳动不仅包括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也包括创造精神财富的过程。而精神财富一旦附加到物质财富之上,又将会极大地增加物质财富的增长速度。

从内部分工来看,现代企业是靠以下四种主要功能的综合作用来创造价值的,这四种功能分别是:研发、管理、生产和营销。其中,管理的功能是贯彻于各个环节的,“生产”是直接提供商品使用价值的环节,商品价值的实现需在“营销”环节得以完成,而“管理”、“研发”的工作价值则要通过生产、营销环节来逐步体现。

研发、管理和营销环节与生产环节的分离,意味着它们可以以“生产”环节为依托独立创造价值了,意味着研发、管理和营销所进行的是一种抽象劳动,其创造的价值需要最终体现在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上。所以,研发、管理和营销活动所进行的就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劳动。

(二)创新劳动的价值创造机理

创新劳动的内涵就是由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复杂劳动构成的。不同层次的复杂劳动,在创造价值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般说来,技术创新是基于技术的创新,是产品或工艺技术的首次商业应用,技术创新不是创新中的技术发明阶段,而是整个创新过程,技术创新是一类特别重要的创新活动,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产业演化的主要动力。

管理创新是指对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它是企业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所做出的相应的改进和调整。管理创新劳动作为一种活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具体表现为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现在的管理创新,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也包括对企业外部资源的管理创新。

就企业内部而言,狭义的服务创新劳动主要是指围绕顾客需要所进行创新,以使顾客获得超值回报,得到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广义的服务创新劳动,则包括产品的营销推广、渠道维护、品牌塑造等诸多内容,它将在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压力下,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功能,进一步细化顾客受众群,为实现产品的更高利润而不断提高服务创新劳动的质量。

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来看,要形成价值,一般来说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人类劳动,而且必须是劳动者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过去劳动和物化劳动不能形成价值。第二,创造价值的劳动必须凝结在商品中,并进入市场满足别人的需要;不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不能形成价值。

技术创新劳动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中的作用,是通过劳动者活劳动复杂程度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的。技术创新劳动体现在活劳动上,则能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管理创新劳动能够通过管理活动作用于被管理对象,提高其劳动效率,实现更多价值增值。服务创新劳动表现为能够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便利的服务产品既有实物形态的产品,也有非实物形态的产品。在许多场合,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伴随着消费过程进入交换领域的,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以营销为主要内容的广义服务创新活动则有利于为“顾客”提供更多选择机会,便于“顾客”效用的最大化。

总之,由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组成的系列创新劳动是一种尤其复杂的劳动,它往往具有长期性、不可预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具有极高的价值创造能力,并可以通过创新成果的逐步市场化而得到进一步地实现。

二、总部经济与创新劳动的关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以研发总部、管理总部、营销总部为活动主体的总部经济形态,实际上就是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经济形态。因此,关注总部经济与创新劳动的关系,更有助于发展总部经济、促进创新劳动。从总部经济的发展条件、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和创新劳动的特征来考虑,可看到总部经济与创新劳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一)“壳”与“核”的关系

根据有关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一个区域或城市发展总部经济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区域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能够使得公司总部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知识密集性价值活动的创造。二是区域要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设施。三是区域必须具有便捷的信息获取以及良好地同异地沟通的信息通道,同时在基础性资源条件方面能够同附近周边地区形成较大的差异。便捷的信息、网络可以大大节约公司总部与制造加工基地分离导致的空间成本,进而有力地吸引银行、集团公司总部的落户。四是区域必须具备良好高效的法律制度环境,具有多元的文化氛围。五是区域应逐步形成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应覆盖金融、保险、会展、商贸、航运、物流、旅游、法律、教育培训、中介咨询、公关、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事实上,国际化程度高、对公司总部吸引力强的城市,服务业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都在70%以上,比如香港,它的服务业比重已达到了82%。高度发达的服务业、连贯性的鼓励竞争制度、完整的服务业发展战略,是提高城市经济效益与经济实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条件之一。

事实上,发展总部经济所需要的诸多条件,也就是总部经济的主体——研发总部、管理总部、营销总部所需要的条件,更确切地说,就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创新劳动所必需的。随着总部经济的发展,更多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发展要素会进一步集中,各种企业总部也会追随良好的发展条件而呈现聚集状态,从而使各种创新劳动在一个区域得以涌现。所以,总部经济与创新劳动是“壳”与“核”的关系。

(二)“渠”与“水”的关系

没有“渠”的地方有可能有“水”,有“渠”的地方也有可能没“水”,但如果既有“渠”又有“水”,则会泽被万物,让大地生机盎然。总部经济就如同是“渠”,创新劳动如同是“水”,总部经济之所以能够被各地方政府所重视,是因为这个“渠”里涌动着创新劳动的“水”,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一些企业开始将内部价值链在空间上进行分离、布局,使研发、管理、营销等功能环节与生产环节相分离,同时,许多类似企业总部在某一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进行聚集时,总部经济的最初端倪也就出现了。而这些企业总部所开展的创新劳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各个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的强弱,并从整体上决定了总部经济这一经济形态在社会中的张力大小。正如“水”的多寡决定泽被农田面积的大小一样,创新劳动质量的高低则决定着总部经济作用的强弱。

从国内外大城市的总部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它会在税收贡献、产业乘数、就业带动、经济辐射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归纳起来主要体现为“内聚效应”和“扩散效应”。

一个产业链的不同部分在同一个区域密集分布,称为产业簇群;除了按产业进行区域聚集外,不同产业的同种功能,如研发、管理等,由于需求的一致性,也能在一个区域集群分布,这称为“功能集群”。正是由于同种功能,在人才、信息等各类资源的需求具有相似性,产生了金融区、贸易区、中央商务区等一系列功能集群区。功能集群区由于主体众多,需求相似,所产生的“磁石效应”,能够吸引一大批各种服务机构在周边分布。这种成熟的服务环境,又进一步吸引与其相同的企业功能向本区域聚集,形成区域经济良性的循环和发展,这就是“内聚效应”。

总部经济截取的是各种产业的高端,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它的下游,按梯度在本区域的周边成扩散型分布,各个区域的不同功能,在地域上彼此分离,但在经济活动上,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以总部基地为代表的总部经济区处于中心位置。在这里,诞生最为关键的技术,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成为成果的诞生地,信息流、物流、人才流的中心,并将各类资源向相关区域扩散,产生了“总部经济扩散效应”。

所以,总部经济的主体——研发总部、管理总部、营销总部作为创新劳动发挥作用的渠道,其空间分布与选择,往往决定了创新劳动发挥作用的地域。

(三)“河流”与“源头”的关系

影响总部经济产生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信息技术、创新要素、资源禀赋三个方面。其中,信息技术与创新要素本身就是创新劳动成果的一部分,抽象劳动的成分在其中占有很大成分。资源禀赋包括具有不可流动性质的自然资源和具有流动性但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的资源,如人口、劳动力、技术等。所以,资源禀赋虽然具有客观存在的一面,但也有多种抽象劳动或创新劳动长期积累的原因。因此,没有创新劳动的存在,就不会产生总部经济,创新劳动是总部经济产生的前提和条件。

其实,当创新劳动本身发展到能够促进总部经济产生之后,其自身的演化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借助总部经济聚集发展要素的条件,进一步为自身作用的发挥创造了环境。正像河流的“源头”,不但促进了“河流”的产生,还为源头活水的流动创造了渠道一样,创新劳动在促进总部经济产生的同时,也铺设了有利于创新活动涌现的更大舞台。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缘于创新劳动的特有性质。

创新劳动是高创造性的劳动。这一特征集中体现在技术创新劳动上,它带来了高科技领域的意义重大的飞跃式创新,带来了多个科技领域的飞跃式的创新。如像PC机由086到P4的每一梯级,都是重大的技术创新。创新劳动是与社会结合的高知识积累劳动。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管理创新劳动上,它将技术成果与经验积累结合起来,体现了多种技术与管理理念的相推动和交织。创新劳动是市场方面的创新服务,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服务创新劳动上。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和竞争机制,使企业产生了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和压力,也促进了企业逐步建立起了“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体系。

所以,创新劳动就像“源头”一样,给予了总部经济这条“河流”持续不断的前进动力。

促进创新劳动总部经济与创新劳动之间有着“壳”与“核”、“渠”与“水”、“河流”与“源头”的多重关系,这是由二者的本质特征和内涵决定的。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创新劳动作为经济形态的核心内容,它的大量开展对总部经济的进步一直担负着提高技术含量、加快发展速度、促进优化升级的功能,这是先进生产力的表现形式,此文不再赘述。其中,就发展总部经济促进创新劳动的利好作用简述如下。

(一)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培育创新要素,降低创新劳动的成本

总部经济作为高端经济,会对一个区域的发展产生立体效应。除了税收、消费、就业等明显的经济效应外,更重要的是会给区域发展带来社会资本效应。一个地区企业总部云集,必然会带来城市文化的多元和融合,提高城市开放度,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综合条件。而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又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在该区域聚集,这一切都正好是创新劳动所需要的。同时,企业按照收益最大化原则布局产业空间结构,最大限度取得中心城市服务业发达、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最大限度利用了生产基地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优势,形成产业配套,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降低的这部分成本中当然包括创新劳动的成本。

应用经济学“中心理论”认为,总部经济形成中心区域和合作分工的关系,利用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对要素重新组合和聚集。一个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一般能更多地吸引资本、技术、人才;而其依靠地价、劳动力成本等优势,则形成比较稳定的加工基地。中心区域可能取得更高的利润,外部区域可以取得稳定的收益。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将进一步引导创新劳动向中心城市集中,在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上,创新劳动将会在中心城市更好的效果,并进而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管理方法,降低运输费用、信息成本、心理成本和时间成本,取得更高的回报价值。

(二)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优化资源布局,提高创新劳动的效率

按照总部经济的发展思路,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将实现总部所在区域、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共赢”的局面。这是一种进一步优化资源布局的做法。在总部经济模式下,通过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而形成产业链,总部在中心城市聚集,周边形成制造加工集群,进而将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把各自的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实现双赢,变水平恶性竞争为垂直价值链不同区段上的友好合作。随着总部经济内部各产业链的合理布局和相同功能总部的不断聚集,各种信息的快捷交流成为可能,从而使企业之间的合作更为紧密。这种状况,可有效提高各企业总部的决策效率、加快先进技术的转移和先进管理理念的传播,对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有着积极作用。

一些基于核心能力的“虚拟合作”也是资源优化的一种方式。这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协作方式。它是指为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快速实现既定的目标,由一家大企业联合几家各具特色优势的企业按专业化分工原则组成相对稳定的协作型网络,网络成员以各自所具有的核心能力相互补充,共同实现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研发等各项功能。这种做法对于发挥网络成员各自所长、提高创新劳动的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强创新劳动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企业不断壮大并使各种功能环节有了在空间上分离的可能,这种“分离”是产业链的进一步延长。譬如,原来制造基地的新产品被生产出来,经包装设计后,再由物流企业运送到各相关营销渠道进入市场。后来,企业为提高工作效率,推行专业化,便将新产品的包装设计业务直接委托给另外一家专业企业,原来的物流企业便从此家企业将新包装好的产品运出。这种情况的变化,看似增加了工作环节,其实是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被委托的专业企业所开展的包装设计业务也是创新劳动,而且是符合市场需要更具性价比的创新劳动,否则委托方也不可能增加工作环节,延长产业链。这就是发展总部经济延长产业链,扩大创新劳动作用的表现。同时,就总部经济的产业关联性来看,总部经济对于创新劳动作用的发挥有着更大空间。总部经济主体——各类企业总部的产品本身是服务于各种生产和销售部门,前向联系很强,同时总部的运营需要购买大量专业化的服务业产品,如广告、会计、律师、信息处理、计算机服务、金融保险、物流业等,后向联系对于总部的存在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联系的广泛程度也意味着总部经济形态中创新劳动舞台的宽阔程度。

(四)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产业升级,提升创新劳动的质量

由于总部经济对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当前各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制定发展总部经济的产业政策,促进总部经济的发展。总部经济发展的表现之一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指产业结构向协调化和高度化方向演进。它包括结构效益优化和转换能力优化。结构效益优化是指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转换能力优化是指产业结构对技术进步、社会资源供给状况和市场需求状况变化的适应能力的优化,包括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换的能力、长线产业向短线产业转换的能力、衰退产业不断消亡和新兴产业不断产生的能力。由于总部经济的发展是以总部的资源来调控整个企业的资源,是一种集约型经济,所以存在其中的创新劳动也将拥有良好的效能,进而取得较好的劳动质量。

另一方面,总部经济对服务产业有着天生的拉动效应,它的发展将会带动通信、网络、传媒等组成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带动银行、证券、信托等组成的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组成的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带动教育培训、会议展览、现代物流等组成的新型服务业的发展。这种拉动效应不但表现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上,也将表现在服务水平的提高上。这将进一步推动总部经济形态中各种创新劳动质量的提升。

(五)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形成创新文化,改善创新劳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