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4-29 17:55: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技术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人工造林更新技术
1 我国人工造林更新技术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虽然资源总量较为丰富,然而由于人口众多,因此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具有优势。同时,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足,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恶化,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有效方式,人工造林更新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人工造林更新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当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便推动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1 人工造林更新质量不断进步
近年来,人工造林更新面积逐年提升,各地本着质量优先、慎用资金、加强管理的原则,全面提高人工造林的质量。当前,各种资源较为紧张,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人工造林更新的质量势在必行。充分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手段,推动人工造林更新质量的提升和进步,成为林业工作的重心。
1.2 人工造林投资不合理
当前,我国对于人工造林的投资方面,存在着投入力度不足和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每亩的投资力度不少于200元,是国家对于重点工程的投资标准,然而一些重点工程如三北防护林,仅达到标准的一半。对于投资的分配,缺乏科学的规划,各工程投资标准不一,并且针对性差,没有根据地域特点进行划分,从而导致国家发展不平衡,严重地影响到了造林的质量。
1.3 基本工作不周全
人工造林更新作业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影响工作质量的关键要素,并与工程成本的降低和工程进度的保持息息相关。设计工作属于基础性的工作,需要科学而严谨的态度。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着设计标准不规范的情况,因此很难保证工程的质量。甚至存在边设计边施工、先设计后施工的现象,失去了设计的指导意义,无法在施工前针对工程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对于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经常是仓促解决,必然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此外,对于工程的检查和验收,一些地区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和标准来执行,流于形式,给后续工作的进行带来不利影响,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1.4 因地制宜工作不到位
作为一种植物,林木品种对于生态环境具有适应性的特点,因此在造林时应充分考虑林木的品种,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为提高土壤的利用率,还应种植混交林,防止林木品种单一的问题。此外,有些地区对于有潜力的树木品种较为忽视,而为了见效快仅种植前期生长较快的品种。这些不合理的现象,都导致了造林工程收益不高、效率低下,并严重影响造林工程的质量。
1.5 重视造林过程而忽视了后期管理
随着我国对于造林工程重视程度的增加,人工造林的面积大幅提升,然而对于工程的后期管理却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不到位。对于新造林地疏于管理,杂草丛生,对林木生长造成不良影响,林木成活率和抚育率不高。同时,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在林木种植地进行放牧和种植过多农作物的情况,不利于苗木的生长。
人工造林更新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对于提高森林覆盖率极为有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首先,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温室效应频发,而二氧化碳正是引发温室效应的关键,森林资源具有固定二氧化碳的作用,可以有效调节气候条件,降低温室效应的频率。因此,保护森林资源对于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人工造林更新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造林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次,人工造林更新技术采用人工进行设计规划和种植,林木排列规则而均匀,促进林木的光合作用,加快林木的生长速度,使林木的成熟期缩短。最后,在树种的选择上,人工造林更新技术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域特点进行自由的选择,灵活性较强,能够更好地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方便集中管理和集约经营,因此森林的生产率也相对较高。机械化程度较高,节省人力物力,适合应用现代化的经营和管理方式。
3 人工造林更新技术的发展
3.1 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合理因地制宜
实施人工造林,要考虑多种因素,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土壤的条件,以及温度、光照、水源、空气等因素都会对树苗的成活率造成影响。因此,为了提高苗木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程度,使苗木成活率得以提高,选择合适的种植环境尤为重要。
3.2 改善造林制度
第一,为了使造林规划设计更具规范性和高效性,应该提高人工造林工程施工队伍的专业性和市场化程度,这对人工造林的质量有很大好处。第二,做好检查工作和管理工作。第三,应当不断提高规划设计的市场化程度,以此来确保规划设计的整体质量。最后,充分结合3s技术提高造林的质量,对造林工程进行监督与管理。
3.3 努力探究退耕还草技术
我国辽西北地区曾经有过持续干旱的问题,这种情况可以借鉴内蒙古的灌草混交方法,按照例行灌木八米草带的分布方式进行种植,并采取隔年隔带轮流打草制度。
3.4 完善投资结构,进行标准测算
在对人工造林进行投资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造林所需费用和在安排营造林资金时,不能只考虑抚育管理费用。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只有管理好所造林木才能使林木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状况发生。
3.5 加强管理,提高人员思想意识
在人工造林更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理念是必不可少的,为更新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具体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即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将责任落实到位,避免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现象,及时发现和补救在苗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苗木成活率得以提高。
3.6 加强相关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技术培训,种植时要保持苗木立直,种植时深度适宜,苗木根系伸展充分,要有利于排水、蓄水保墒。相关种植技术都得培训到位,根据不同的地形特点采用不同的种植技术。
4 结束语
人工造林更新技术在不断发展,对我国森林资源面积的增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于我国的木材产业和资源保护的意义深远重大。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只有不断探索与改善,才能更好的保护我国森林资源,促进我国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彦彬.论人工造林更新的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6):237.
[2]许刚,侯昆龙,刘鑫.人工更新造林成效分析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07(1):48-49.
[3]佟晓光.浅谈人工造林中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2(13):191.
篇2
园林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好园林工程不仅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园林工程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掌握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从而不断促进园林工程建设。基于此,分析园林工程建设中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情况,并探究其应用途径。
关键词:
园林工程;新技术;新工艺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观念的不断更新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技术和工艺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园林工程建设,因而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园林工程建设不仅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提高城市形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因此,生态化、低碳化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能够更好地促进园林工程建设。
一、园林工程建设中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一)网络图技术
网络图技术是以流水施工为基础的作业方式,即将不同的施工类型分成若干个施工段,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同时进行施工,这能够使得在同一时间进行平行施工进而实现无缝对接。这种施工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和节省施工时间,而且能够在加强施工连续性的基础上把握整体的施工进度。实际上,网络图技术将整个园林工程建设施工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施工工序、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等都是系统中的构成要素,网络图技术将这些要素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园林工程建设,从而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人力资源和施工设备利用效率。因而,网络图技术能够更好地调动积极因素和更加利于现今园林工程管理。
(二)铺地技术
园林道路建设是园林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园林道路不仅起到美化园林和提高园林格调的作用,而且作为园林工程中的基础建设能够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因而,园林道路建设应当达到审美和实用相结合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针对园林工程中的道路施工工艺具有新的突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真空吸收工艺。在园林道路施工中应用真空吸收工艺即在真空负压的情况下进行脱水,改变了混凝土物理性能,从而增强路面混凝土的紧实程度,能够有效处理混凝土强度与使用时间的矛盾。真空吸收工艺的运用不仅能够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提高路面养护效率,而且能够提高路面工程施工效率,使得路面能在短期内投入使用。
(三)GRC和FRP塑山技术
短线强化水泥(GRC)和玻璃纤维强化树脂(FPR)作为一种新型的塑山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假山、瀑布和雕塑。不同于利用钢、砖骨架进行塑山存在易裂和褪色的问题,GRC和FRP具有轻便、廉价、耐用和造型塑造性强的优点,其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塑山技术的缺陷。GRC和FRP能够借助计算机进行辅设计,从而达到石块定位和设计创新的目标。此外,由于这两种塑山材料运输方便和分隔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得其广泛地应用于园林工程建设中,为园林工程建设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作出一定的贡献。
二、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途径
(一)改良设计
设计对实际的生产施工影响重大,园林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3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至关重要。无论是哪种设计都应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进行高效率的施工,从而达到所需的设计效果。现今的园林工程设计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如在园林工程中经常利用CAD进行工程平面处理,进一步使得工程设计更加具有现代化气息;利用3DMax进行立体建模,使得整个工程设计更加立体;利用Photoshop对立体模型进行染色。
(二)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施工过程中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首先应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进行施工设计,如假山、瀑布、植物和建筑等都应结合相应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设计。在面对不同的施工环境时应当灵活地应用相对应的施工技术,比如在平地中施工建设假山等景观可以利用GRC技术。与此同时,在多样灵活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时,应当注重对生态环保技术的应用,从而不断提高园林工程建筑水平。
(三)重视科学配置资源和后期养护
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合理有效地进行空间上和整体的资源配置。一是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和施工需求,合理安排建筑、假山和植物等的区域位置,从而实现空间利用的最大化效果。二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景观功能和作用,从而实现科学有效地配置资源。对于园林设计建设完后应当注重园林的后期保养。首先,园林工程不同于其他工程,园林工程中的植物和假山等维护周期较长,从施工设计起到施工完结后,园林工程都需要不断地管理养护。因而,在后期的养护管理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利用相应的技术实现园林的管护。例如,病虫防护技术、修剪整形技术和更新改造技术等的运用。
三、结语
该文分析了近年来园林工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并且针对其实际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需要和科技的进步,园林工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更加完善和贴切实际需要。园林工程建设主要的目的是绿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形象和品味,为人们提供一个绿色休闲舒适的地方环境,从而不断地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运用,不仅应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与施工需要,而且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视野进行优化运用,从而提升园林自身的应用价值和促进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成波.新技术、新工艺与园林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5):2076,2072.
[2]李熹.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36):182-183.
篇3
【关键词】 现代建设施工 新技术 运用 意义
建筑行业对人力、物力、财力的需求量都比较大,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但是建筑行业对新技术的需求量也很高,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提高建筑施工的科技含量、促进施工技术进步也是建筑企业长远发展的途径。
1、现代建设施工新技术的运用状况以及意义
(一) 运用状况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建筑行业新技术的运用提供了机会,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运用到建筑施工中,为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解决了很多传统技术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系数,目前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得到运用的新技术主要有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脚手架应用技术、高强度高性能的混凝土技术、新模板技术、新墙体技术、新钢筋连接技术、节能技术、防水技术、设备安装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等。
(二) 意义
现代建设施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够有效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了建筑施工的科技水平,缩短了工程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还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成本,解决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之间的矛盾,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问题,推动了节能减排,促进了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现代建设施工新技术的运用
(一) 现代建设施工新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的运用
虽然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在短时间内不能有效减少,特别是在大城市,人口众多导致人均空间小,这就促进了高层建筑的施工,高层建筑一般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而清水混凝土技术就是现浇钢筋混凝土中的新技术,它将原始浇筑面作为装饰表面,比较自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根据装饰效果的不同,可以把清水混凝土分为装饰清水混凝土、饰面清水混凝天和普通清水混凝土。由于清水混凝土技术是把原始浇筑直接作为装饰的表面,因而大量节省了施工材料的使用,从而为建筑企业节约了成本,施工也更加快捷方便,不仅能够缩短工程进度,还减少了维修工作量,使维修工作更加简便。为了适应人们对建筑物艺术感和实用性的双重追求,钢纤维混凝土应运而生,它能够在普通的混凝土中加入钢纤维,增加了混凝土的强度和延性,增强混凝土构件的耐久能力、抗裂能力,同时,它还有能量吸收的能力、抗冲击能力,因而增加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二) 现代建设施工新技术在防水施工中的运用
为了使建筑物不和水发生直接的接触,避免渗漏或裂缝的出现,在建筑施工中就要用到防水技术,要想使建筑物达到防水的作用,就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用的建筑材料必须是防水性能好的,这样能够提高建筑物的防水性能。在过去,防水作业一般采用的是沥青防水,现代建设施工新技术在防水工程中的运用主要是采用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技术,主要用于房屋的防水施工。在进行防水施工前要做好板缝、基层、节点的准备工作,防水层的涂抹有一定的厚度要求,一般要控制在一毫米以外,对防水层受气的地方要进行多次涂抹,以避免涂料流淌或者堆积的现象,涂料的多次涂抹要注意,必须在第一层涂料干了之后才能涂第二层涂料。外墙的防水施工一般应用砌砖技术,砌砖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墙面抹灰层的开裂、空鼓,在进行砌砖时,要在不同的材料之间安装钢丝网,固定好钢丝网之后再处理里面的墙面,最后完成墙面的粉刷,砌砖时要用湿润的砖筑墙,砌砖和浇筑不能同时进行。实践证明,新型防水材料和防水技术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建筑物的防水性,还能够有效抵御有害化学物质的侵蚀,并且环保无毒,应用领域比较广泛,市场前景广阔。
(三) 现代建设施工新技术在钢筋连接施工中的运用
随着建筑行业钢筋安装技术的发展,钢筋的连接问题成为制约建筑施工的一个因素,主要表现在钢筋挤压和应力方面存在问题,焊接时或者机械连接时接头在应力方面、挤压方面都不容易受到控制,这时就容易出现尺度过严,要想使钢筋技术施工中的接头面积控制在一半以内,必须使用塔搭方式,其他的构建要求不那么严格。新钢筋连接技术是直螺纹接头的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促进了施工技术的完善,这种连接方式对施工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要安装好连接套筒,再把接头中带套筒的一段和钢筋连接,套筒外露的地方按照原来的规定范围施工,连接加长丝头型接头时,要把钢筋上的螺母和套筒紧密连接在一起,再把套筒拧紧在接头位置,最后把螺母和套筒固定,这种连接方法能够使建筑设施更加固定,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在钢筋连接完之后还要进行质量检验,进行抽样检查,一般这种连接方式的质量都没有问题,合格率比较高。
(四) 现代建设施工新技术在装饰施工中的运用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建筑行业的发展为装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在装饰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装饰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之中,我国的装饰施工技术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二十一世纪以后,装饰行业在不断研究和引进新技术的基础上,使新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例如背栓系列、金属幕墙技术、石材干挂技术、木制品集成技术等等。绿色环保是现代社会装饰行业的发展理念,装饰工程有时候直接应用工业产品,新技术的出现增强了装饰施工的时代感,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和质量,绿色环保使装饰行业面临良好的发展前景,例如环保油漆或者免漆饰面工艺,迎合了节能环保的理念,解决了化学污染问题,促进了生产方式的改革,不但保护了施工人员和居住人员的身体健康,还节约了资源,缩短了施工时间。
总 结
建筑施工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能够使建筑施工依照设计的要求,根据相关技术规范,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使建筑物更加满足消费者需求,建筑施工新技术不仅影响着施工质量,也决定了建筑物的功能,建筑企业应该认识到新技术运用对工程发展的意义,不断引起、研发新技术,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安朋,刘纪海. 简析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0(17)
[2] 王丽娟,钱伟. 推广施工新技术提高工程科技含量[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03)
[3] 刘雅芳,胡彤.施工企业应做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一12—28
篇4
关键词 书写表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Expressive Writing: A New Technique for Psychotherapy
ZHANG Xinyo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Managemen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20)
Abstract A growing number of traumas in our life, how to cope with these traumas is a key factor for individual's mental health.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simple and effective psychotherapy technique - written expression, analysis of its advantage in psychotherapy. Then put forward some advices for its application.
Key words expressive writing; psychotherapy; psychology
近年来,各种灾难和突发事件频频发生,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些事件不但会伤害当事人的身体健康,还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心理创伤,其中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产生应激障碍,有些患者会患上抑郁症,产生失眠、厌食等症状,更严重者甚至会自杀。所以,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他们尽快从创伤中恢复过来。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常用的技术包括紧急事件晤谈(CISD)、认知行为治疗、眼动脱敏再加工(EMDR),研究证实这些技术对创伤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这些技术却遇到了一些困难。一方面,这些疗法对治疗师的要求高,并且治疗周期长。国内心理治疗专业的师资队伍相对薄弱, 能够承担培训任务的专业工作者稀缺, 客观的巨大需要与薄弱的专业力量无疑构成巨大的矛盾。另一方面,在中国,人们对于专业心理治疗的接受度还不够,加上收费高昂,许多个体并不愿意接受专业心理治疗。如果心理援助人员能掌握一些简单有效的干预技术,或者遭受创伤者能自己掌握某些心理干预技巧,可能更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创伤。在这里我们介绍一种新兴简单有效的技术――书写表达。
1 书写表达概述
写作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行为, 最初只是用于记录信息,后来慢慢发展成为信息表达、情感交流和创作的手段。写作与音乐、绘画和运动一样,都是一种借助于媒介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从而可以达到治疗目的形式。传统的写作治疗主要让个体通过创造性写作(creative writing),即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创作,来产生治疗功能。创造性写作强调个体通过写作进行自助、预防和自我控制,它更多针对的是在生活中遇到困扰的个体,而不是遭受慢性抑郁的病人。从20 世纪80 年代,研究人员发现对创伤经历的感受和想法进行写作,即书写表达(expressive writing)可以改善健康状况,且具有长期效果。这一实验结果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书写表达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心理干预技术。书写表达就是让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反复对困扰他们的创伤事件进行内心想法表露和情绪感受表达的写作,从而使身心健康得到改善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书写表达这种写作不同于创造性写作,它有一定的操作程序,个体可以很快学会并进行应用。该技术由Pennebaker等人开创,每天15分钟为一次,连续3天或者更长时间为一个疗程,反复写下他们对经历过的创伤事件的想法和感受。该技术的操作有如下特点:写作环境要求安静、安全,能够保证个体的书写表达不受任何干扰;对于是否使用纸笔还是电脑写作没有具体要求,只要不妨碍个体的表达即可;对于写作内容没有具体限定,只要对写作的个体产生意义,能够唤醒其内心对所有经历的想法和感受都可以,最好以积极内容为主。
大量研究表明,书写表达可以显著改善生理健康,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个人自我调节能力。个体回避某些生活事件,不向他人表露,实际就是压抑自我的过程。这一过程容易导致生理活动的异常,增加患病的几率。并且,由于个体缺少对外界的自我暴露,会导致社会支持的缺少。而社会支持的缺乏又与个体的负面情绪紧密相联,反过来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所以在保密的环境下,个体对内心世界进行书写表达有利于身心健康。
2 书写表达与传统心理治疗的比较
书写表达与传统心理治疗比较,具有如下几个优势:
第一,书写表达可以最大程度保护来访者的隐私。对于许多当事人来说,他们希望能够与他人谈论自己的“困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讨论并不经常发生。对于中国人来说,难以在外人面前表现或谈论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所谓“家丑不外扬”。即使心理治疗师允诺一定保密,当事人还是对谈论个人的烦恼感到困难。但是,书写表达却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对于当事人来说,写下自己苦恼的经历是一种文字“倾诉”,不需要与心理治疗师面对面谈话;同时,写作本身也可以起到情感释放的作用,有益于心情放松。所以,自古以来,很多人都会选择写日记来抒绪。
第二,书写表达可以增加个体的控制感。传统的心理治疗大多是治疗师主导当事人,当事人更多是被动地等待帮助。但是在书写表达过程中,个体是主导,当事人想写什么内容,写到什么程度,全部由来访者自己把握。如果在写作时感到不舒服,可以随时中止写作。所以,这种技术让个体对治疗有较强的控制感。
第三,书写表达更加经济有效。传统的心理治疗都需要很长时间才会有疗效,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目前心理治疗师的数量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书写表达这种技术,对于有识字和书写能力的人来说都可以进行,而且已有研究发现,对大部分人来说,写作过程并不需要任何指导或反馈,这样就可以把书写表达作为一种自助技术,节省治疗成本。研究也证实书写表达与其他短期心理治疗有同样疗效,所以,更少次数的治疗产生同样的效果,就更加经济有效。
第四,书写表达是一种简便的治疗方式。对于一些没有时间和条件接受专业心理治疗的个体来说,只要他们有纸笔或电脑,就可以随时通过书写表达进行自我治疗。现在由于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使得书写表达更加便利。
3 书写表达的应用建议
(1)应用领域。书写表达的临床应用包括两方面:一是病人作为应对创伤或消极生活事件的手段;二是作为团体治疗的辅助工具。团体治疗和支持团体在个体应对应激事件中越来越盛行,特别是关于慢性疾病和绝症。将书写表达与其他放松疗法结合,可以产生综合效果。此外,书写表达还可以作为“家庭作业”帮助个体在团体治疗或家庭治疗中更好地参与。
(2)适合对象。在预防心理疾病、自我治疗等方面,书写表达对于不愿意参与心理治疗,但不排斥写作的个体来说,是一种有价值的干预工具。虽然有些心理疗法被证明有效,来访者因为一些因素也有可能不接受这种疗法,比如成本太高的精神分析;也有来访者害怕治疗的不良反应,如催眠疗法;而在中国,心理治疗不被接受的原因是害怕受到他人的歧视。写作的便利和潜在效果增加了个体接受该技术的可能性。
(3)写作内容。早期,研究人员多采用书写表达与创伤经历有关的感受和想法来改善心理健康,但是会产生大量负面甚至让人痛苦的情绪。因此,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他们会随时中止写作,最终影响治疗效果。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 研究人员发现写作积极经历或积极情绪体验可以显著地改善情绪状态,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个体的幸福感。而且,写作积极情绪和相关事件的过程,是个体回忆、想象和记录积极事件和积极情绪体验的过程,因此,个体更加愿意去写作。
(4)写作程序。虽然大部分书写表达研究都是在大学的实验室或医院进行,而且写作完成后也不进行任何的反馈与评价。但有学者提出,治疗师的反馈对个体可能会产生一些效果,因为治疗师的反馈有利于个体重新思考与看待他的经历,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常见的反馈策略包括:在当事人朗读他们的写作内容后,治疗师给出反馈;治疗师在阅读了当事人的写作内容后与当事人讨论。具体使用哪种反馈,部分取决于当事人对治疗师反馈的意愿,部分取决于当事人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与治疗师分享自己写作的内容。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个体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进行书写表达,并随时获得他人的反馈(比如,在微博上个体可以通过阅读他人的评价得到反馈)。因此,这种书写表达更加有效,也更有利于应用于个体的心理自助。
基金项目:2011年度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11c23117);2010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重点文科基地招标项目《当代大学生面临的重大道德与心理问题研究》(299-X3510010);2009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项目《写作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应用研究》(299-X3209039)
参考文献
[1] 胡瑜,莫晓沁,彭燕文,桑彬彬.EMDR:灾后心理创伤干预的新技术.心理研究,2013(2).
[2] 王永,王振宏.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对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效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
[3] 王永,王振宏.书写表达及其对身心健康的作用.心理科学进展,2010(2).
篇5
[关键词] 技术创新;信息、内部管理规律;艺术性内涵
[中图分类号] F2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9-0033-03
[作者简介] 付子顺,河南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工程、企业管理与创新。
(河南 濮阳 457000)
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新的技术手段直接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企业出现的大量创新活动都与技术有关。因此,有时还把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创新的同义语。准确把握技术创新是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而技术创新把握的时机性与综合复杂性使其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可以照搬,从而显得具有偶然性和不可控性。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时,应该如何把握技术创新呢?
理性地看,把握技术创新既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技术创新把握属于技术创新管理学科研究的范畴,而技术创新管理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在总结企业实践经验基础上,归纳和发展出许多企业技术创新的规律和方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掌握这些科学知识和方法,有助于企业在技术创新把握中正确认识自己,抓住企业外部环境的机遇和挑战,在理论指导下,用科学的方法辅助技术创新的决策。就此而言,技术创新的把握是一门科学。但是,由于技术创新过程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环节,企业把握技术创新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直觉和判断,这是艺术性的一种体现。同时,正如其他艺术一样,技术创新的正确把握需要实践。能够娴熟把握技术创新的企业,一般都有着丰富的技术创新实践,通过干中学的创新实践,使企业能更加了解适合自己的技术创新规律,从中获取的第一手知识和经验,才能对企业有效把握技术创新起指导作用,为此,从该层面上来看,技术创新把握也是一门艺术,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这里所讲的技术创新把握比技术管理的总体范畴要小得多,仅仅是技术管理的一部分,重点是企业对于内外部新创技术(emerging technology)及时而准确的获取,结合自身实力、特点和技术需求做出快速和适当的反应,以及通过充分整合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实现对目标新创技术的获取、开发和投入使用。
二、技术创新外部信息把握问题
第一,新创技术来源问题。这是对某项目标技术进行资料收集所要解决的先期问题。由于技术开发总是秘密进行,许多技术专家得不到相关资料。特别是目标技术与国家安全的防卫相关时候,技术的来源就不会那么直观。相关技术可能由不知名的组织秘密进行开发,也可能是在某些大型机构所专门设立的某个分支部门进行,了解技术的源泉所在是进行资料收集所必须克服的第一个障碍。对于基础研究领域的新创技术,从高等院校和科研群体找到相应线索的可能性比较大。互联网是了解高等院校新的研究热点和项目的核心来源。企业有时会访问一个外国大学来讨论可能的合作事项,其依据就是从网络上下载到有关教授当前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而对于专业化应用导向的新创技术,一个可能的方向是该行业的领先创新型企业,因为这类企业最具有创新的倾向和动力。另一个可能的选择是行业内的竞争主导企业,这些企业为维护自身的主导地位可能会未雨绸缪地率先探索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第二,技术资料获取渠道不畅。技术知识资料可通过一些渠道予以获得,这些渠道可以按两个因素进行分类:一是资料和个体的结合程度,完全由个人掌握还是团队掌握;二是直接程度,直接从技术开发者获得或间接从其他相关人员得到。间接资料可能并不及时,也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特定的决策。相比而言,直接个人资源更加可靠和及时,然而,获取这些资料需要花费时间。而且个人之间的接触必须谨慎进行,以避免被作为工业间谍而受到。由于这些顾虑,委托专业信息咨询人员来做信息收集工作是一项补充选择。但通过专业咨询人员得到的间接信息可能会过滤掉一些有用信息,因此,一些企业倾向于自己来做收集信息的工作,以免由于专家的过滤而丢掉一些细节。
第三,专业术语和技术指标的非标准化为信息的获取带来障碍。专业技术的开发会产生许多专业术语,使交流变得更加困难。即使技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由于专业术语的晦涩,使许多高度专业化的知识仍然无法传播,而是只能存在于某些人的脑子里。非标准化的技术指标同样会带来这些问题,如性能特征,一般都仅限于某些特定技术,而且相关指标在技术演化不同阶段也会出现一些差异。这类障碍的克服需要企业进一步收集相关信息,但在一定的信息约束条件下必须靠自身的技术力量来解决。
第四,技术开发早期阶段保密性使那些跟踪技术环境的企业面临严峻挑战。知识对企业非常重要,以至于有的企业不得不采取非常规手段收集这些知识。美国与日本签订协议,限制其在开发自己的战斗机时可以从美国获得的技术。但协议签订之后,这些技术却成为其他一些国家和企业的主要目标。工业间谍活动随着市场竞争的充分和法律环境的完善其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许多企业在这种情况下的选择结果是独自开发。
虽然早期阶段的技术资料很难获取,但对许多企业来说,这些资料对发展技术战略非常重要,因为这些技术知识提供了在市场上采取行动所必须的领先时间。与新创技术出现阶段相比,在技术开发进入成熟阶段之后,相关的资料就比较容易得到。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与R&D投资相关的宏观资料完整程度存在差异,科技开发水平、科学教育水平和政府对R&D投资水平的资料在发达经济中都可以得到。这些资料提供了技术开发的相关信息,对识别长期技术变化趋势很有帮助。
三、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管理规律
第一,技术识别与评估。当一个企业认识到某项技术对新产品或过程的潜在价值后,或当他发现某种有待满足的市场需求后,就会形成推动技术创新的内在驱动力,这是技术创新的第一个步骤。为保证这一阶段及时出现以及其方向正确,企业需要加强对公司后方的管理,包括建立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联系,用科学方法得到对商业问题的基本预测,企业公关部门与创新网络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等工作。同时需要注意,由于技术争夺着企业的资源,每个企业必须决定如何在各种机会分配其资源。选择一个投资领域通常会阻碍其他投资领域的选择。因此,技术机会必须与企业的其他机会进行权衡。
第二,技术开发。在此阶段,企业提出了许多满足市场需求的设计观念。这些设计观念往往以不同的技术和目标市场为依据。设计观念的形成是一种创造,其中包含着企业对技术和市场发展方向的重要判断,在缜密考察和形成判断之后,企业才能决定是否向下一个阶段投入资源。此时设计人员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企业需要创造一种研究的文化,需要网罗与特定技术相关的各方面专家,需要赋予科研人员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通过各种思维和智慧的不断碰撞获得好的创意。
第三,商业化推广。对于产品创新,只有在新产品被成功引入市场,而对于过程创新,只有新过程的引入确实带来成本节约时,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在此阶段,如果是产品创新,企业便需要开展业务和营销战略,经常采用的市场撇指定价方法能帮助企业快速回收研发成本;如果是过程创新,企业便需要在组织内执行过程的变革,过程变革带来成本节约的同时,还会冲击企业内部原有的利益分配体制和职能管理结构,因此,特定过程的创新变革在很多情况下需要通过流程重组充分理顺供应链。
四、企业技术创新艺术性研究
通过对外部技术创新信息的把握、创新网络的利用和企业实际开展技术创新所涉及管理规律的探讨,将对企业技术创新实践带来积极的指导意义,折射出把握技术创新科学性的一面。但是,由于技术创新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由于技术变化孕育新的产业的各种可能性(导致产业集中,一些先前毫无关系的产业在技术变化影响下融合成为一个新的产业,有时可能导致某些产业的消失等),企业获取信息的各种障碍和不完全性,创新网络沟通的不充分性,技术开发的不可控性以及企业内部技术管理受到内外部因素影响所产生的不确定性,都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带来很多难以控制和把握的问题。虽然从上述分析中发现了把握技术创新的一些规律,但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无规律可循或表现出矛盾规律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同时其解决和方法选择有赖于企业个体的特点。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表现出技术创新艺术性的一面。如,企业是否需要从事基础研究这个问题,就揭示出技术创新存在的艺术性表征。
关于企业是否需要从事基础研究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持不同观点和做法的企业非常多。赞成这个观点的企业认为,在基础研究上下赌注有时的确能带来经济上的回报:杜邦公司对基础聚合体的研究发明了尼龙,Irving Langmuir获得诺贝尔奖的表面化学研究使GE能够发明革新性的电灯泡,曼斯菲尔德发明了CAT(断层扫描技术),使得EMI公司能够率先进入CT市场。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直接关系到创新的动力模型,著名的技术推动说给它提供了理论依据,说明创新的源头在于基础研究,基础研究能给企业带来巨额回报。
但是,这个观点在实际中也存在大量的反面证据。首先,由于技术本身特性的不确定性,绝大多数技术开发工作最后都以失败收尾。此外,在科学上领先从来就不是获得市场成功的先决条件。因为企业迎接激烈变革的能力不足和缺少商业应用,许多重要的发现没能给投资者带来巨额回报,例如,半导体激光(GE和IBM)、宇宙环境辐射(贝尔实验室)、扫描管状(Tunneling)显微镜(IBM)、半导体和超导体管状现象(Sony和GE)等,其中有些技术甚至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站在从事创新开发的企业的角度来看,所得到的回报和付出相比微不足道,经济回报更多的是流向其他企业而不是创新企业。有两个例子:一是日本在钢铁、汽车、消费电子类产品和半导体存储器件方面是学习者,却取得丰厚的收益并占领市场领先地位;二是戴尔和康柏在个人计算机领域所作的技术贡献与其市场份额相比存在巨大悬殊。这些事实似乎告诉这样一个规律,就是要去利用科学而不是去判断科学。一些技术巨子也赞同这种观点。例如:总结出长期引导半导体制造业发展的摩尔定律的摩尔,就指出IBM获得诺贝尔奖的发明――扫描管道显微镜(S1M),不适合公司的任何商业规划。他说:STM“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IBM从它身上什么也得不到。”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同意英特尔的哲学,即使英特尔公司本身也投入大量的R&D用于基础研究。IBM、Hewlett―Packard(HP)、AT&T、Lucent-Beii Labs,NEC和日立这些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量子系统、十亿分之一碳显像管、生物处理、分子计算或其他的数据压缩方法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数在企业实验室里进行。历史告诉我们,巨额回报是非常遥远的,那么为什么还自找麻烦呢?因为从事基础研究有许多“潜在”利益,包括创造创新开发的氛围和与科学尖端保持联系。实际上,这些潜在利益十分吸引人,以至于公司在投资于这些研究时往往并不期待研究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IBM主管科学和技术的前副总裁John A.Armstrong有一次说:“为什么在企业实验室中要支持满足好奇心的研究?存在许多原因,但并不期望超越公司本身的‘待研究的科学领域’,也就是说,不期望产生会改变公司行业特性的新的看法或发明。”因此,参加也许永远不会带来利润的研究冒险,给企业带来的是利润之外的间接回报。这种研究不仅造成了声势,还吸引了优秀的人才和研究人员,而且他们掌握的数学、化学或原子物理知识能够用来解决其他实际问题。许多优秀的公司都深谙这个道理,长期坚持对于基础研究的投入,甚至包括一些风险极大的项目。虽然绝大多数的项目投入并不会在公司全部R&D中占很大份额,也不会获诺贝尔奖,但即使没有获得科学上的突破,这些投入所带来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上述问题只是技术创新把握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个环节,从中折射出的艺术性和不确定性可以推广到过程中的许多其他环节。例如,新技术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一项新技术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同时起着创造性和破坏性的作用,创造了新的市场和机会,破坏了原有的产业链条甚至整个原有产业,此时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把握在各阶段的正确决策和整体正确决策就会出现矛盾和冲突。技术可以分为持续性技术和断裂性技术,持续性技术就是沿着S曲线的方向演化,但是,S曲线会受到技术极限的制约,由此导致的断裂性技术就会威胁到现有市场和技术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外来进攻者会更具有优势。许多产业演化的历史,都重复出现了这种现象,市场的主导企业被其他企业超越,失去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尽管这些市场主导企业拥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和资源规模,但是在面对这些断裂性技术的时候却显得无能为力,这种现象的存在已经成为管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这种新的重大性断裂性技术出现的时候,技术本身是很不完善了,如果要等到技术有实质性进展的时候才介入就会丧失市场的先机,这就成为困扰企业决策的重大障碍。企业需要从许多杂乱无章的技术中筛选出最有希望的新技术,对新技术进行识别和评估,并且做出投资规模的决策。但是这种技术本身不太完善,而且新技术的市场也没有出现,市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时候如果采用传统的决策方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难以指导企业的决策。IBM公司在复印机市场上失之交臂,就是源于其对复印机市场预测的失误。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曾说过:“无法为一个尚不存在的产品做市场研究”。但是这又是企业投资新技术之前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而现有技术评估和市场预测的工具和方法,又难以给企业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导和决策依据。新技术的复杂,市场的变化莫测以及无法预料的随机事件发生,会使得任何评估手段和工具都很难准确提供决策指导,这样新创技术的发掘、评估和决策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表现出技术创新把握艺术性的一面。技术的复杂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对技术创新把握的决策没有一种完全标准的规则,一方面需要富有想像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又需要遵循一定决策的规则,需要“有创造力的规则”,这就表现出技术创新的把握,体现出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做好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必须准确把握技术创新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正是基于技术创新把握的科学性,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才能有迹可寻,企业才可以遵循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在正确方法指导下开展技术创新工作。也正是基于技术创新把握的艺术性,技术创新才作为风险和机遇同时摆在企业面前,通过分析这些艺术性内涵,有助于企业结合自身目标和特点,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有侧重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以获取企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之路[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2.
[2]刘振武.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3][美]伯格曼,等著.陈劲,等译.技术与创新的战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傅家骥.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篇6
1.1移动通信技术特征和优势
第一,移动网络覆盖面广,使用方式灵活,扩展性比较好,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连接到移动网络中去,没有其它硬件软件设备需求,方便快捷地让用户实现网络扩容;第二,移动网络的价格相对而言是比较便宜的,移动网络在建设、维护、扩容等方面都是公开透明的,是值得信赖的网络;第三,移动网络在使用上更为方便。移动网络通过终端提供给用户丰富多彩的软件设施,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新的移动智能通信终端更是不仅仅在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上使用,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来。
1.2移动通信技术在检察业务中的应用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政府也积极地推动电子政务,将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与高新的电子政务结合起来,不但减少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还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水平和效率;检察机关也在大力发展现代信息系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外出办案时,一些办案场所比如说看守所之类的对嫌疑人进行询问时,移动信息技术可以直接对现场进行监管,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二是在侦查指挥方面,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实现上下级之间的任务分派、指挥、询问等等,可以将现场情况直接转达到指挥中心,方便了集中的部署和指挥。三是在远程协助方面,专家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对相关的操作进行远程协助;特别是在一些重大审讯现场等场合,专家可以通过语音、视频等方式进行远程指导。四是在视频会议方面,检察机关可以通过视频方式进行提审、工作汇报、在线学习等等,不同地区的人员也可以实现共同会议。五是在无线监控方面,对于那些不方便铺设有线网络的地区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覆盖,通过无线网络对这些地方进行监督管理,提高工作的效率与水平。
2移动通信技术在检察信息化应用中的发展
2.1更新思维方式,突破观念壁垒
当前我国政府和许多机构虽然开始实施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些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普及率低,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机构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因此,我们必须鼓励相关人员学习新技术、开拓新思潮、转变新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移动通信技术在工作生活的利用率。
2.2完善制度机制,统一标准规范
如今,移动通信技术并没有统一标准,不能兼容使用,带来很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政府采购限制、入网许可限制、安全保密限制、技术壁垒、标准真空、标准重叠等更是层出不穷。一方面,在政府机关移动通信应用上,我国政府进行了各种限制,没有采取合理的引导措施;另一方面,如今我国各通信运营商采用了完全自由的3G技术路线,如TD-SCDMA、CDMA2000、WCDMA等。
2.3加强技术研究,注重信息安全
检察机关信息化应用将会和公民的隐私、社会公平和安全问题联系在一起,移动应用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对提升检察机关移动应用系统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保障检察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检察机关中,信息化建设是重中之重。因此,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根本,利用当前越来越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提高我国检察机关的能力与水平,不断增强我国检察机关的管理与技术能力,保障我国的检察工作更为顺利的展开。
3结语
篇7
关键词 通信技术;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
中图分类号 TN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237-01
通信技术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很漫长的过程,相较于过去单纯的信息传递技术,而今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逐渐深入拓展到了综合信息处理技术,比如对信息的获取、传播、润色等各个方面。随着现在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技术的不断创新进步,通信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更加深入普及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以及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也使通信技术成为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所必须的硬件设施,并受到世界各方的广泛关注和大力发展。
1 通信技术对社会、经济、生活及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
1.1 通信技术对社会的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是决定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但是,技术不是能影响社会生活的唯一因素,它只是组成整个社会发展系统中及其重要的一环,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就通信技术而言,其对社会生活质量、经济发展、政治文化水平以及社会关系都有很大的影响力。马克思曾评价近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时说过,蒸汽、纺织机和电力是能够带来比人民力量更伟大更可怕的革命的。列宁也就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技术进步是导致其他一切进步的因素。
1.2 通信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通信产业研究的核心是技术,只有高端的技术才能带给他们更高的效益和利润。每项新技术的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不但能促进运营商提高自身服务质量,而且开发的新业务能多方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例如视频业务、数据业务等可以满足很多客户对手机多功能的要求。同时技术的不断进步也能生产厂商节约生产投资成本,减少对原材料的消耗,利于厂商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还可以吸引更多潜在的消费群,增加销售量,提高企业效益。面对良好的市场发展趋势,各大厂商也加大投资研发新技术,使得通信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其周边企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水平的增长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利用通信技术,企业高层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到市场需求的变化,赢得市场的主动权,及时准确的做出各项决策。同时通信技术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企业市场交易提供了便利,也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1.3 通信技术对社会生活发展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到数字时代和虚拟时代,以往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通信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一个分支,也在很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例如:以前写信必须去邮局邮寄,现在坐电脑前就发个邮件就可以了;现在的远程授课也突破了以往在教室听老师讲课的传统,坐在家就可以听课。还有视频会议、家庭办公等以前都是不可能地事,如今利用电脑和网络都可以成为现实。通信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把他们的生活中心更多的转移到家庭中来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不必天天在奔波在家和公司、学校之间,在家里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办公,或者用远程教学方式学习;过去书信来往的方式既费时也不太安全,利用电话和友人进行联系交流,不但节省时间,还更快的增强了双方感情;特别是网络购物的普及,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满足购物的欲望,非常方便;视频会议的出现使商业交流更为简便;等等。
2 通信技术在其他方面的意义
2.1 扩大了市场范围,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通信技术发展到不受地理位置的局限,不受地区、国家的市场制约,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也随之向全球化的趋势发展,像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一些巨头企业利用通信手段调节市场和调拨资金时,钻了东西半球不同时差的空子,充分发挥资金的利用率,最大程度上提高其工作效率,以获得最高利润。同时,随着国际经济交易的增多,市场全球化的促进以及网络化的发展,很多外资企业都是在交易时利用网络电子转账,极大地缩短了资金流通的时间,就可以在其他地方充分利用这些流转资金。
2.2 节约了能源消耗
通信技术在很多方面都节约了能源的消耗,例如:使用电话、网络商务、视频会议、传真等通信手段联系处理商务,不用像以往用出差解决,既节约了交通能源,在减少了出行的同时也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另一方面,网络系统的健全也利于人们掌握各种有用的信息,不用受地区和行业的限制,直接在电脑上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即可。这不但提高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将有用的信息进行整理规划也减少了对信息保管、存放的工作,使信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人们能利用资源共享,在最短时间内获得需要的信息,也节约了时间。
2.3 利用远程教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通信技术的广泛使用对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比如,利用通信卫星实现的远程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不再是课堂授课为主,使学生课外自己在家也可以随时学习,解决了很多一直存在的教育问题;而且这种教育方式也有很多优点,即进行开放式的教育,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这比较适用于成人教育和扫盲教育,用远程授课的方式使学生直接坐在家通过网络就可以学习,同时不用去学校,不必受年龄、地点的限制,使更多的人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综上所述,随着通信技术的应用普及和信息网络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发生极大地变化,以上列举的种种,足以表明通信技术对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是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岩土工程;技术工艺;创新
1岩土工程学简介
1.1岩土工程的基本介绍
岩土工程发源于上世纪60年代,是欧美国家在土木工程发展实践中创建的一种新的技术体制。其研究的目标主要有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自建立以来岩土工程已有65年左右的历史了。
1.2岩土工程与土木工程的区分
岩土工程来源于对于土木工程的实践但是两者的基本概念有所不同,土木工程是地上,地下水中各类工程的统称;岩土工程是对于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土、地下、水中的工程的称呼。可以认为岩土工程是对于土木工程中某些部分的细化称呼。
1.3岩土工程的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束缚逐渐被解开,现在的岩土工程行业的竞争非常的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的规模并不是展现实力的最重要环节,企业的技术优势才是其实力的最重要的体现。所以可以看出技术是核心环节。在提高技术的过程中把握不同的施工环境,熟练施工技术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大部分企业单位都可以做到的,于是技术的创新就成为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关键点。
2岩土工程技术的特点
2.1技术复杂性
岩土工程是覆盖多学科多专业,由此得知其综合性较强。较强的综合性也体现于岩土工程技术上,决定了在实际施工操作方面的复杂性。岩体和土体作为岩土工程中的研究对象在其生成的整个过程中受到了多变的地质变化,其本生就具有复杂性。然后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遇见特殊的地质地貌环境和特殊的天气,气候甚至施工设备、工艺都是不确定因素。此外施工人员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恰当选择。
2.2施工的不确定性和隐藏性
岩土工程在施工时得到的岩土数据范围比较为狭小和表面,而在岩土工程施工实际施工时我们常常会对于施工地点的环境造成改变。这导致岩土的结构性质被改变,这就给出了实际操作不确定的因素,也要求我们根据客观条件来进行主观的施工。岩土工程的主要施工点是岩土,岩土主要位于地下,这就造成了施工地点的隐蔽性较强。由此也可判断出施工过程和结果大多在地面上无法直接看见,这也体现出岩土工程施工的隐蔽性较强。
2.3对于整体的严格性
岩土工程技术需要整体的严格把关,对于其的格要求来源于其施工技术的难度较大,也来源于岩土施工整体变化复杂,施工的难度本身就较高。
3岩土工程的技术创新与实践的运用
3.1工程物探技术
工程物探技术是通过仪器测试出不同的变化来得出数据结论,由此让我们对于地下结构有所了解,这一技术立足于电磁理论和电学理论,可以有效提高勘探的效率,保障数据的准确。这一技术的门类很多,其中不同的类别来源不同的原理,仪器设备也各不相同。这一技术的创新对于岩土工程意义重大,以前不能解决的问题伴随着技术的更新新的方法仪器的出现变得可以解决了,以前比较难的问题也会相对容易解决。这一技术的不断更新让检测到的数据更加全面准确,这些材料数据对于施工人员的判断乃至整个工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认为工程物探技术的发展是与岩土工程技术发展齐头并进的。现阶段运用弹性波进行勘探依然是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普通的方式。这一技术在运用中的核心就是运用不同的介质通过传递弹性波的方式来反应出地下情况。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不会只使用单一的方式进行勘探,多种方式的物探才能给出更为详细的数据。
3.2PCC桩
PCC桩技术是由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研究的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这一技术适合运用于软弱土地,并且具有承载力高质量好,造价低等优点。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并且减少地基的下沉。这一技术吸收了预应力管桩、振动沉管桩和振动沉模薄壁防渗墙等技术的优点。在运用等量的混泥土这一技术可以得到承载力提高50%的效果。在同等承载力的条件下由于挤土效应小,施工耗能也可以减少50%。其加固费用低加固成果好。这一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对于我国建筑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创新推动岩土工程技术发展,创新促进节约能源,节约资源。
3.3GPS技术
GPS即全球定位,这一技术很多人认为其仅用于交通,军事方面。其实其在岩土工程方面也有着广泛的运用。这一技术主要运用测量方面,虽然我国运用此项技术的时间比较晚但是现在也已成为比较成熟的技术。就目前而言借助地面接受系统与卫星进行直接的信息传达得到数据不完全的精确,于是采用GPS的相关技术来进行测量的方法就孕育而生。这一方法准确率高,并且适用于多种地形特别是复杂地形的测量,并且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但是在测量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细节和测量方法,且设施昂贵需要提前做好计划。在测量后也需要做好记录和存档。这一技术原本用于对军方提供准确的定位但是现在也广泛的运用于岩土工程的测量。我们在对于现在技术的创新研究中需要重视不同技术的发展和综合创新多方位使用。
4结语
沿土工程中技术工艺的创新方法有很多,有的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有的需要思维的扩展,有的需要技术的综合运用。现在不同的创新技术积极涌现,其产生的原因离不开从特定的角度思考问题,离不开对于实际问题的积极探索研究。为了跟随时代的发展促进岩土工程的发展我建议研究人员从经济、环保和安全的领域来思考问题。让创新技术推动岩土工程的发展,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何小红.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4):235.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发展
1 创新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现状
创新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到建筑施工的实践活动中,具体表现在:
1.1 桩基施工技术中的CFG桩复合地基
这种新型复合地基形式通过采用高效率的长螺旋挖孔桩技术,将管内泵压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桩间土以及褥垫层组合成。CFG桩复合地基可以适用于粉土、粘性土以及淤泥质土等地质环境,大大扩充了钻孔桩基技术的应用范围,同时还具有施工方法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优点。
1.2 预拌混凝土以及混凝土输送、使用技术的创新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施工的主要原料,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的质量。预拌混凝土技术采用先进技术,将混凝土在施工前搅拌好,一是减少了施工工序,极大减少了人、物资源的浪费,并在客观上缩短了施工工期;二是标准化的混凝土能避免人工配比、拌料时的误差,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另外,通过创新技术,采用泵送混凝土输送技术,保证了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的质量稳定。在混凝土的现场施工方面,通过采用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措施来进一步的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例如,尽量使用低碱水泥、砂石料、低碱活性料等。同时,通过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采用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以及新型预应力锚夹具结合起来,有效减少混凝土板厚、高度,从而达到减轻建筑物自重、提升建筑物性能的效果。
1.3 钢筋加工技术的创新应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大多数建筑物的首选,钢筋加工质量对建筑施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钢筋的焊接方面,电渣压力焊由于不受钢筋化学成分、可焊性以及天气的影响,并且操作过程中没有明火、安全又简单,在钢筋加工中越来越普及,特别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4:1范围内)钢筋的连接,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的柱、墙钢筋,应用尤为广泛。
在钢筋连接技术方面,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技术通过滚丝机将待连接钢筋端部的纵肋和横肋直接滚压成普通螺纹,并用特制的直螺纹套筒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技术可以大大加强钢筋接头强度,100%发挥钢筋抗拉,并且操作简单高效,施工现场就可以快速进行加工。
1.4 全钢模板以及模板脚手架技术的应用
模板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在已经发展到全钢模板阶段。全钢模板具有拼接少、承受侧压大等优点,采用全钢模板预制构件时,混凝土不易泄露、构件不易变形和鼓肚,成型质量非常好。模板脚手架发展也非常迅速,例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门式钢管脚手、吊脚手架、塔式脚手架等等不但满足了建筑施工的需要,而且全面提升了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在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5 建筑防水新技术的应用
建筑物的防水一直是建筑物保养的关键,对于建筑物的寿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新材料的不断研制,新型防水材料也开始规模应用到建筑施工上。例如,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或是共混体为基料,添加适量的化学助剂和填充剂,通过密炼、挤出或延压等加工工艺制成高性能、高等级的防水材料已经开始应用在建筑物的防水施工上。
2 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大量的创新技术被应用在建筑施工上,但由于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创新技术进一步的发展空间。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2.1 部分施工企业领导认识不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日常事物管理较多,管理层在技术创新上的时间、精力往往有限,而企业技术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指导现场施工,特别是基层技术人员,由于待遇低、工作条件差,而且缺乏必要的技术基础,技术创新无从谈起。
2.2 国家、企业缺乏对技术创新的鼓励制度,创新管理方式还有待完善,以激励机制、人才培训机制为核心的创新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虽然国家鼓励大型建筑企业建立技术中心,但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绝大部分的建筑中小型企业都没有建立起专门技术创新部门,这一方面反映了建筑施工市场竞争的激烈,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家对中小型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鼓励政策是不到位、缺失的。
2.3 技术创新与市场存在脱节。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往往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具有先进技术的施工企业中标率要明显高于一些纯粹的土木施工企业,所以,技术创新能给施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施工技术存在滞后性,往往是业主(建设方)对某项技术提出要求,而企业刚好具备这项技术,导致了中标,并不是企业凭借自己的创新技术争取到的市场份额。同时,许多技术创新由于市场的不成熟和政策方面的原因,无法实际投入生产,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无形中打击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2.4 建筑施工和设计的分离制约了施工技术的创新。设计企业对建筑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方法了解不如施工企业,但施工企业施工只能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这就使得施工创新技术难以及时得到推广和应用。
3 未来施工技术创新的基本出发点
从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存在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3.1 建筑物的节能环保将成为未来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建筑业一向被视为传统行业,高耗能、高污染。在建设生态国家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也需要实现向节能环保的转变,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社会效益。所以,施工技术必须要在节能环保上引起足够的重视,促进节能环保技术的大规模创新应用。
3.2 实现建筑物的低碳排放是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通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零碳能源和新能源,开发低碳的建筑电力结构,积极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有效降低建筑施工设备、建筑物设备的耗能,建设智能环保型小区。
3.3 积极引入新材料技术,完善施工技术的创新手段。随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薄膜、扭曲面、网壳等新结构不断应用到建筑施工中,不但美化了建筑物的外形,也严格保障了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3.4 其它行业的新技术将更加广泛的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来。例如,最先应用于农业的动态喷雾技术、交通行业的热变色涂料、节能彩光系统的智能窗户等等,都已经广泛应用到建筑物的施工中,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非建筑行业技术创新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来。这些非建筑施工技术从声、热、光等环境因素出发,强化建筑与人的互动,是未来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
4 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最重要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基本条件。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苦练内功,牢牢把握创新精神,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信息网格;网格计算技术;信息连通;信息表示;元信息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15-3913-03
Owing to Younger Generation Internet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 Lattice of the Technology Analyses
ZHANG Zi-Peng, HONGXi-Jiong
(CHINA TELECOM Corporation Limited Zhuhai Branch,Zhuhai 519002,China)
Abstract: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definition having made an explanation the information net lattice first, the technology secretly scheming against with net lattice has carried out comparison and then , has proceed to have discussed that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net lattice trend , key technology , model apply , proceed to have discusse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using the information net lattice again, final the significance having discussed the technology applying the information net lattice's , the net lattice studying information to extensive computerhave important theory and carry out guiding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nformation net lattice;The net lattice calculates a technology;The connected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expresses; yuan of information
1 什么是信息网格
信息网格是要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协议规范、Web和数据库技术,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智能信息平台,其目标是创建一种架构在OS和Web之上的基于Internet的新一代信息平台和软件基础设施。在这个平台上,信息的处理是分布式、协作和智能化的,用户可以通过单一入口访问所有信息。信息网格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做到服务点播和一步到位的服务。信息网格与目前的Web服务的主要不同是一体化。它将分布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计算机、数据、信息、知识(软件)等组织成一个逻辑整体,各行各业可以在此基础上运行各自的应用网格。笼统地讲,Internet的作用是将各种计算机连结起来,而信息网格是将各种信息资源(内容)连结起来。电力网的模式是信息网格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几乎不会有人在打开电灯的时候考虑电是从哪个电站来的。Internet的情形如何呢?人们获取信息并不直接从Internet本身获取,必须告诉电脑去访问某一个网站,这就好比我们在打开电灯的开关时必须告诉它我们需要某一电站来的电一样笨拙。信息网格的目标就是让人们使用网络资源像用电一样简单。
在Internet/Web上,信息资源零散地分布在各个网络站点。而在信息网格中,资源被统一管理和使用。用户可以通过网格门户透明地使用整个网络资源。他们看到的是一个逻辑门户上的若干与自己相关的频道,而不用在成千上万个网站中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打一个不太精确的比方,信息网格相当于中央电视台,而目前的Internet/Web相当于成千上万个独立的制作组,各制作组有自己的频道、互不共享资源,只提供原始数据。
2 信息网格技术与网格计算技术
网格,是构筑在互联网上的一组新兴技术,它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让资源共享和协同问题求解能够在一个动态的、多机构的虚拟结构中进行,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功能和交互性。互联网主要为人们提供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通信功能,而网格功能则更多更强,能让人们透明地使用计算、存储等其他资源。
传统互联网实现了计算机硬件的连通,Web实现了网页的连通,而网格试图实现互联网上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它要把整个互联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的全面共享。网络发展的新趋势,就是要将万维网(World Wide Web)升华为网格(Great Global Grid)。网格就是一个集成的计算与资源环境,或者说是一个计算资源池。网格能够充分吸纳各种计算资源,并将它们转化成一种随处可得的、可靠的、标准的同时还是经济的计算能力。除了各种类型的计算机,这里的计算资源还包括网络通信能力、数据资料、仪器设备甚至是人等各种相关的资源.基于网格的问题求解就是网格计算。
网格的目标是抽象并量化计算资源,随时随地能够通过网络“定额”完成“定量”的计算相关的工作。信息网格是网格计算模型的核心组件。它使最终用户和应用程序可以获得对任何信息源的安全访问,不管它在什么地方。这种访问可以通过内部网、Internet、甚至在一个外部网(extranet)环境中的本地和分布式网络进行。信息网格提供了对异质文件、数据库和存储系统的访问,并且它支持共享数据以用于处理和大规模的协作。作为网格计算技术的一个分支,信息网格同样是基于具有基本的网格计算技术,其基础结构是一致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网格不同之处只是在于面向的应用和表现的形式不同。
3 信息网格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网格技术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研究方向。许多大公司对网格进行相关的研究开发,如微软就宣称,它的.NET技术是一种超越浏览器、超越网站的新技术,可通过Internet上所有的计算机、相关设备和服务商协同工作,提供更广泛和丰富的解决方案,按照人们指定的方式或时间来传递信息,其它世界著名的公司如IBM、Sun等,也都相继推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预计在今后5年内,我国的信息网格将初步建成Cs7中科的解决方案。利用网格技术实现信息的共享、管理和信息服务的系统称为信息网格。与信息网格相关的研究包括数据网格和企业信息平台等,我国的“863”和“973”计划已经启动国家的网格技术研究,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为牵头单位,联合国内其它大学正在开发网格操作系统,着手建立我国的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和国家信息网格系统,分布在全国5个城市的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已经初步实现统一的资源目录管理。院计算所的网格研究项目称为“织女星网格”(Vega Grid),目前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服务器方面,主要工作是研制下一代曙光高性能计算机“曙光4000”和“曙光5000”,它们将是面向网格的超级服务器,它的监控与管理将与网格管理系统无缝集成,支持多种异构系统和多种主流操作系统。
在系统软件方面,目前正在研究开发一个名为GCP的网格计算协议栈以及有效支持GCP的织女星网格操作系统。在应用方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称为“一体化智能信息处理平台”的信息网格平台软件。信息网格的研究重点为信息网格的体系结构、信息表示和元信息、信息连通和一致性、信息网格的智能化特性以及安全技术川。智能主体、信息表示、知识表示、自动推理等技术将在信息网格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4 信息网格关键技术
目前信息网络研究的重点是体系结构、信息表示和元信息、信息连通的一致性、安全技术等。
4.1 体系结构
现在的信息网格体系结构基本上采用分层结构(如图1),包括:
1) 底层的信息存储、表示、对外;
2) 呈现给用户的各层应用程序逻辑实现和集成;
3) 中间层的数据存储、接口界面、通信机制等方面。
4.2 信息表示和元信息
信息的表示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将信息存储于数据库或其他存储介质中的表示;其二是将其呈现给用户时的界面表示。
元信息抽象化了数据对象的描述,使得各种信息可以通过元素属性与值之间的关系来表达。我们将这种元信息叫做数据表示的中间层。一般来说,数据的表示可以建立多个中间层,在各个应用程序逻辑层中都有相应的数据中间层。
XML技术作为Internet信息交换的标准技术是信息表示和元信息的主要实现工具。
4.3 信息连通和一致性
信息的连通性是相对于信息“孤岛”而言的。信息“孤岛”是指将信息简单地堆积在一起,要寻找它们往往只能通过搜索程序或固定的渠道;而信息的连通性是把有一定关系的数据从逻辑上连接在一起,在不考虑安全限制的前提下,从一个信息源可以到达连通的其他任何信息源。虽然这些信息可能存储在不同的位置,但对访问者来说,它们就像是存储在同一位置,访问者不必关心它们的实际存储位置。
信息的一致性表示了信息连通后数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是信息网格在信息集成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4.4 安全技术
信息网格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信息共享的安全控制。信息网格可以跨越多企业、多系统或个人,它们对安全控制的需求和采用的安全策略可能完全不同,因此信息网格的安全控制机制应该通用的,全局的安全策略需要与本地的安全策略协调和交互,既要满足全局控制的需要,又可以满足用户自主控制的需求。信息网格的这些特点及其指导思想决定了信息网络的安全控制比一般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复杂的多。信息网络的安全控制主要包括了身份认证机制、信息访问控制机制和审计机制。
5 信息网格技术应用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5.1 资源建设特色化
基于信息网格的信息服务在网格环境下,由于信息的高度综合和集成,任何重复建设都是毫无意义的,只能造成巨大的浪费。故资源建设要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相互的协调。按照统筹规划、特色建设的思路,建设特色鲜明的专题数据库、重点学科数据库和通用数据库。
5.2 网络通信宽带化
信息网格所关心的问题不再是文件交换,而是直接访问计算机、软件、数据和其他资源,通过网络连接分布式资源,通过远程存取实现信息资源的真正共享。因而,要想充分利用其虚拟高速的计算能力,确保数据快速传输的高速网络是必不可少的。
5.3 服务协议标准化
网格要整合很多异构的资源和不同的信息系统,就需要依赖公共标准。标准是网格应用的成功关键,构建网格需要对标准协议和服务进行定义。OGSI和OGSA是目前关于网格的标准。我们所要研究的则是如何把信息网格应用的标准和网格标准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使信息网格技术应用在网格环境下发挥更好的作用。
5.4 系统保障安全化
网格环境下数据安全保障尤为重要。网格应用的最大难题是系统的安全性。由于网格的节点位于不同地域,节点之间如何安全地共享数据资源,如何保证共享数据的完整性是要着重解决的问题。网格安全主要包括网格系统安全、数据传输安全、信息存储安全等。在构建完善的安全机制的同时,还要避免安全验证耗费过多的系统资源。
6 结论
信息网格作为Internet的第三次浪潮,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注视。信息网格的实现,必将为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综合集成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晓林.信息网格――下一代信息服务平台[EB/OL]./baidu?word=信息网格.
[2] 张敏勤,网格图书馆实现知识管理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J].图书馆杂志,2003,2: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