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班子建设范文

时间:2024-04-29 17:5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企班子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企班子建设

篇1

一、扭住理论武装这个动力源

提高企业党委班子建设水平,必须始终坚持思想首先抓党建,牢牢扭住理论武装这个强大的“动力源”。一是立足于学,坚定政治信念。要以企业党委中心组学习为平台,采取通读、研读、导读等方式原原本本学,要组织专题讨论、理论辅导和体会交流深入系统学,努力学懂弄通、把握精髓。自觉先学一步,学深一些,确保思想领先,步调一致,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二是着眼于悟,统一价值观念。企业党委班子要悟透理论真谛,统一价值观念,强化精神支柱。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长期的基础工程持续深化,用党史国史鼓舞精神、激励斗志,紧跟形势任务校正思想偏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保持自觉性、先进性和坚定性,成为领导全面建设的坚强堡垒。三是转化于用,确立科学理念。科学的理性思维是企业党委班子能力生成和发展的基础。企业党委班子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破除因循守旧的经验思维,确立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以新视角看待新情况,用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灵活运用党的创新理论,使之成为分析判断、科学决策、指导实践的标准和依据,并转化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聚焦民主集中这个关键点

一是讲原则讲风格,增进企业中的民主氛围。民主集中制是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也是我党科学化、正规化、法制化建设的显著标志。企业党委正副书记,只有坚持“平等议事”原则,发扬“民主决策”作风才能保证集体决策的顺利执行。既要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又要善于聆听大家的意见,还要勇于否定自己的意见,坚持会上做到“四不”,会下做好“四听”,才能形成正副书记广纳群言、委员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二是讲科学讲实效,提升决策水平。提升企业党委科学决策水平是企业党委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要求,只有深刻认识到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辩证统一,克服“先民主后集中”的简单认识,才能经过“民主―集中―再民主―再集中”的多次反复过程,最终趋近正确意见。只有充分吃透“两头”,准确把握建设的一般规律,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上级的决策指示,才能结合实际、取得实效。三是讲分工讲配合,保证执行效力。企业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是民主集中制在领导制度上的具体运用,充分体现了“议事宜广其谋”、“任事宜专其职”的科学领导的要求。讲分工配合,就要注重加强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的事业心,确保始终把精力用在发展建设上;就要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分工负责,防止分工而不负责;就要强化配合意识,做到分工不分家,充分发挥副职和部门领导的作用,切实保证企业党委的决策落到实处。

三、紧抓作风修养这个风向标

一是任人唯贤,把握用人标准。用人导向是根本导向,企业党委班子建设要把任人唯贤作为重要准则紧抓不放。坚持把重德才、重实绩、重公论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把客观公正考评干部作为基础环节。真正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形成靠素质、靠成绩、靠实干立身的用人导向。二是真抓实干,保持务实作风。求真务实是企业党委班子必须坚持的工作方针。要按照中央“重心下移,深入基层”要求,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纠正和克服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作风不实等问题。讲究科学方法,尊重客观规律,端正指导思想,多抓对提升企业效益有效果的工作,多抓对长远发展和员工成长有益处的工作,形成老实务实扎实的好风气。三是公道正派,倡导廉洁奉公。企业党委班子要清楚“为谁服务,为谁掌权,为谁用权”,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政治本色。秉公用权,言行一致,凭公心做事、凭党性做官、凭良心做人,用良好的官德人品影响员工。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勤勉敬业、脚踏实地、清白为官、干净做事,营造纯洁健康、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四、把住依法执政这个本质要求

篇2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经营业绩完成情况

用一段话简要描述本单位面临的发展形势。

1.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营业收入利润率、研发投入强度、应收账款、存货、资产负债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现金流等指标完成情况,报绝对数和相对数(直接用数据体现)。

2.针对经营中的突出指标,简述经营做法和成效。

(二)产业转型升级(不超过4条)

各单位结合实际,各有侧重的撰写产业转型升级的做法和成效;列入地勘中心重点项目的必须撰写推进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

1.传统主业巩固深化方面;

2.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面;

3.服务领域拓展延伸方面;

4.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方面。

(三)改革创新工作

1.推进国企三年改革行动、企业化工作的举措、成效和经验;

2.科技创新工作,包括科技经费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科技项目研发、专利、标准、软件著作权,产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情况及成效,尽量数据化描述。

(四)协同合作情况(不超过4条)

1.与集团内部单位业务对接情况,主要是新增矿权数,新签约项目、签约金额,以及在对接合作中的举措和成效;

2.与地勘中心内部单位业务合作情况,区域经营联盟牵头单位简述年内开展的重点工作和成效;

3.与外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或在国内外市场拓展中的举措和成效。

(五)经营管理工作

1.在落实集团主业批复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2.在推进“三精管理”、“对标一流管理提升”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3.在“2422”压减、两非处置等专项工作中的举措和成效;

4.在制度体系建设、安全环保、疫情防控等工作中的举措和成效

(六)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

在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巡视巡察整改和专项整治以及党史学习教育等方面工作情况;党委换届、领导班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和成效;工会、共青团、企业文化工作情况;“我为群众办实事”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二、2021年工作亮点(不超过4条)

简要描述全年工作中取得的亮点。上报的亮点要简洁精练,尽量用数据化描述。

亮点标准:在集团或行业内工作领先、业绩突出的;重点工作开展成效显著、难点工作突破创新的;解决长期困扰单位发展,效果明显的;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的。

三、2022年工作计划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国企改革

中图分类号:D422.6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8(c)-0002-01

纵观国企改革发展的历程,改制分流和清理整顿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重要成果,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越是在企业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越是要加强和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在当前国企改革步入攻坚阶段,各种深层次矛盾更加凸显和集中暴露的新形势下,如果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开展,改革的政策规定就无法得以及时贯彻落实,其思想阻力就很难及时消除,国企改革的步伐势必受到严重制约。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职工的各种思想倾向和实际问题也不断出现,这对如何做好职工的思想引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引导舆论、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等方面,强化具体措施的落实,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一、积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南针”作用

基层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对改革在思想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五盼五怕”,即盼体制改革,又怕丢位子;盼机制调整,又怕降收入;盼政策落实,又怕不稳定;盼公开竞争,又怕“风”不正;盼走向市场,又怕难生存。这些思想对于搞好改革增加了实际困难。对此,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应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形势分析到位。通过对改革要求的分析把握,帮助基层领导干部和一线职工群众认清改革发展的趋势。同时,应认真分析国内外同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本企业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把思想统一到对企业改革发展的具体要求上来,统一到通过改革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上来。二是政策宣传到位。近年来,国家为鼓励深化企业改革,制定出台了许多有关国企改革的优惠政策,应利用集中宣讲、重点解释和全面引导、个别交流等方式,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这些政策、措施的优越性和时限性,尽力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工作。三是教育引导到位。联系企业发展现状和职工队伍的思想与工作实际,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切莫绕圈子、空对空。针对干部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和改革中的利益调整将使职工个人利益受到的“影响点”,加强正面教育,全力克服传统思想的“惯性表现”对改革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尽力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催化剂”作用

实践表明,虽然广大干部职工对于改革的大趋势已形成共识,但因改革事关职工的切身利益,职工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中难以自拔。对此,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重心”下移,着力克服一线职工的“惰”性思想,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思想上的担心、害怕和顾虑,充分调动基层干部职工参与支持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应做到“四个下功夫”:一是紧密联系实际,在常抓不懈,搞好“结合”上下功夫。要把深化国企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不仅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融入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群众工作之中,还应审时度势,结合各项管理工作一道去做,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从而达到借外力、聚内力、壮实力、增实效的目的。二是抓好信息反馈,在加强过程控制上下功夫。由于深化改革的复杂性,必须高度重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落实预定改革措施的影响,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确保既定目标的顺利实现。三是善于总结经验,在协调一致,搞好重点帮促上下功夫。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努力把改革理论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改革亮点,注重培养先进典型,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有针对性地做好典型宣传和帮助指导工作,切实把重点帮促工作落到实处。四是正视存在问题,在积极建议,促使改革不断深化提高上下功夫。改革就是打破常规。改革中难免存在一些不完善、不到位,甚至不适当的方法和措施。对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结合实际客观分析改革措施上的偏差和不足,积极建言献策,促使改革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

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助推器”作用

篇4

坚持思维创新,始终体现时代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运作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企业发展速度和规模扩张明显加快。在这种形势的变化下,使大多企业把注意力放在利润、成本和效益上;把工作重点放在管理结构调整上;把企业发展放在技术进步上。而在固本强基的“三基”工作上,常常会遇到“雷声大、雨点小”“今天热,明天冷”“只刮风,不下雨”“只看物,不看人”“维持现状,无所作为”“老守田园”“固步自封”的不良倾向。

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无论矛盾如何凸显,只要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点没有变,基层作为生产经营的基本单元没有变,“三基”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就不能变,“三基”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就不能变。在“变”与“不变”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方式需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这就是:“三基”工作要从“管一阵子”向“管一辈子”定位;“三基”工作要从关注物的管理向关注人的管理定位;“三基”工作要从简单化、复杂化向规范化、体系化定位;“三基”工作要从常“换频道”向“锁定频道”定位。

为体现时代性,就必须坚持思维创新,深入研究新课题,结合创建“六好”车间和党支部、“五型”班组、争当优秀员工和“标准化”车间等活动,不断推进“三基”工作的新实践。充分发挥基层的创造性,选取基础好的基层车间和班组,树标杆,抓样板,提炼新经验,培育新典型,推广新成果,努力把示范变规范、标杆变标准、经验变制度,让基层车间班组和广大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促进“三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坚持内容创新,始终体现先进性

新时期赋予了“三基”工作的新内涵:基层建设是以党建、班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基础工作是以质量、计量、标准化、制度、流程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性管理,基本素质是以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员工素质与能力。

在过去的50多年里,大庆石化始终坚持“身在大庆学大庆,铁人身边学铁人”,靠抓基层、打基础,练内功、筑堡垒,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发挥了巨大的保障和推动作用。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员工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三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课题、新挑战。我们大庆石化实业公司作为一个人员安置再就业中心,集合了大庆石化素质最差的人员。面对一个老弱病残差的弱势群体,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心”视为“三基”工作的“核心”,把“责任”视为“三基”工作的“灵魂”,抓住提升员工素质这个“总开关”和“牛鼻子”,坚持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互结合促进企业进步。在班子建设中,由于我们“既讲原则,更讲感情”“既讲权利,更讲责任”“既讲他人,更讲自己”,使“一班人”空前团结;在队伍建设上,我们通过开展“对待企业要忠心、对待事业要用心,对待岗位要热心,对待安全要细心,对待同志要真心”的“五心”活动,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责任心,形成了“企业给我一份爱,我还企业一片情”的良好氛围。

坚持方式创新,始终体现针对性

我们公司成立“三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公司“三基”工作重要问题的研究、重大部署的决策和宏观指导。企业文化部(党委宣传部)作为牵头部门,组织制订“三基”工作的具体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落实推进措施。公司机关各专业部门充分发挥专业管理优势,创新多种有效形式突出抓好制度建设、机制完善、工作组织和检查指导,坚持了方式创新,有针对性地开展“三基”工作。

在此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强“三基”、打基础这个主题,强化载体创新。一是实施文化再造,转变员工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等、靠、要”思想和由此产生的“懒、散、软”作风。二是坚持“四个延伸”,本着“人心”就是“核心”,“责任”就是“灵魂”的感悟,我们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由生产领域向生活领域延伸,由8小时之内向8小时之外延伸,由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延伸,由正式员工向临时工延伸,由此极大地调动了全员的工作热忱。三是突出“四包四保”,针对企业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我们对重点区域、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实行党员领导干部“包思想保稳定,包安全保生产,包标准保质量,包利润保目标”的“四包四保”活动,由于坚持一本“经”念到底,一件事抓出头,活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坚持机制创新,始终体现服务性

创新,是企业的一个有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机制来支持和推动,是很难实现自身价值和达到胜利“彼岸”的。

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性质和“三基”工作的本质出发,我们本着观念领航,机制先导,突出特点,根植实践的原则,进行了机制创新的探索。一是建立权责明确的工作机制,按着“谁主管谁负责,谁为主谁负责”的管理机制,我们明确了领导“8020”责任追究制,由此提升了领导干部的责任心。二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每年初签订经营承包合同时,我们都把“三基”工作纳入到承包指标中,通过月考核、季评比、年底奖惩兑现。三是建立干部动态管理机制,我们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能升不能降的传统模式,实现了不唯前嫌重表现,不唯文凭重水平,不唯资历重素质的用人机制。四是建立了新的分配机制,遵循自负盈亏、自己养活自己的方针,我们实行基本工资、效益工资、奖励工资“三位”为一体,按照经营承包合同进行兑现。五是着力构建全员培训机制。以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为基础,明确培训工作标准和目标,通过全员培训,为员工搭建成长舞台;通过择优培养,让业务骨干成为创效尖兵;通过科学选拔,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机。

坚持制度创新,始终体现保障性

企业制度,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和不竭动力,也是员工的行动指南和行为规范。而制度创新,则是思维创新、机制创新和内容创新的根本保证。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坚持做到“五同时、五结合”,即:坚持“三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同时部署、同时实施、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考核;“三基”工作在推进过程中,要与生产创效和解困扭亏紧密结合,与专业管理紧密结合,与“创先争优”紧密结合,与“爱岗敬业”教育活动紧密结合,与提高执行力紧密结合。积极探索“三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把主要成果、特色做法、基本经验固化为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建立长效机制。

这些年来,我们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形成了以生产经营管理方案为“大法”,有干部管理办法、薪酬分配办法、精细化管理考核细则等20余个相关配套的支持性文件,日常管理怎么管,具体工作怎么干,出现问题怎么办,全部用制度加以固化。

篇5

一、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大力推进依法治税,为超额完成全年税收任务奋力拼搏。

2007年,区局年初向我分局确定收入任务是元,面临着这一艰巨的任务,我分局全体干部职工抛开狭隘的任务观点,做细做实各项征管工作,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提前二个月完成区局年初所制定的税收收入任务。截止12月31日,我分局共完成各项税收收入元,其中增值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企业所得税元,比增%,(其中外企增值税入库元,比增%;所得税入库元,比增%;消费税入库元,比增%),比年初区局下达的收入任务元超收了元,超计划%。比同期元增收了元,比增%。同时办理各类退税元,兑现落实了各类税收优惠政策。

二、创新税源控管,健全联动机制,为落实科学精细管理夯实基础。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充分调动税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掌握组织收入主动权。制定相关规章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规范税务人员行为,通过干部廉洁自律自查表形式进行“一讲三评”活动(评测结果上报区局)。做好每月一次考廉日、每季一次廉政讲评、半年一次民主生活会的相关记录。建立健全党风廉政特约监察员网络,由特约监察员对税务人员工作事项全过程、全方面进行监控。定期开展“两权”监督,认真开展基层“两员”述职述廉。建立完善的税收管理员考核、激励机制,明确考核的量化标准,做到考核严格、奖惩到位,发挥奖优罚劣管理制度的真正作用,督促税收管理员更好的履行职责。

(二)注重分析,抓税收预测分析质量,提高税收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根据税源形态及特点,因地制宜地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来创新管理方式,做好日常重点税源户统计分析台帐,进一步完善分户监控档案,便于管理员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纳税人动态信息,增强监控信息的真实性和可用性。管理员、责任区每月25日前对辖区的企业逐户排查、摸清情况,编制好下月度的预测税收计划,向分局上报,月中直至月底根据企业申报修正月初上报的计划,不断提高预测分析质量。分局在每月管理员例会上要求预测偏差率超过+5%的管理员对偏差情况进行说明,并分析具体原因。分局按照预测偏差率、收入进度率等指标进行排名,并纳入考核意见,与年度评优及奖金挂钩,确保制度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由于全面掌握了税源状况,我分局每月准确率都在%至%之间,保持了较高的预测准确率。

三、加强重点税源管理,积极推进纳税评估、日常检查、涉外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

(一)责任区管理员依照“抓大、控中、定小”的工作要求,实行科学分类管理,对全局税源进行动态实时监控。“抓大”方面,我们将重点税源户中的超亿元销售大户纳入监控系统,设置税源变化台帐,按月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及时掌握税源动态,确保大头税源不落空,实现年内入库税额增幅达到%,平均税收负担率比去年同期增长%。“控中”方面,是关注中小企业的管理,规范其财务核算,提高纳税的可信度,奋力堵漏增收,年纳税额5万元以下的绝对户数下降户,比去年下降22%,年纳税额增幅达到%,平均税收负担率比去年同期增长%。“定小”方面,对小规模纳税人进行一次全面巡查,对不符合查帐征收的纳税人核定征收,年均纳税增幅达%;对个体工商户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已达到起征点的个体户实行定期定额加随票征收(对达到定额标准的个体户必须使用粘贴簿),平均调增幅度达到%,对未达到起征点的免税户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界定免征界限,年纳税额平均增幅达到%,三是加强个体税收管理,加大漏征失管户清查力度,年内新办个体税务登记率达98%以上,清查登记率达%以上;个体税收收入总量比去年同比增长%。

(2)纳税评估选案、工作实施、集体审议、评估重点、后续管理五环节程序连贯流畅开展,提高选案的科学性、准确性及针对性;健全完善纳税评估工作的操作流程、考核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在评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疑点,约谈企业了解情况,经纳税评估机构集体审议后,进行评定处理,并制作;督促纳税人补充申报,规范企业财务核算,强化跟踪管理。2007年,我分局共对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纳税评估,查补入库税款、滞纳金元,其中户企业因问题较多移交稽查部门处理。对户重点税源企业,户零(低)负税企业开展专项纳税评估,查出问题户户,查补税款元,进一步深挖组织收入潜能。

(3)通过日常检查文书资料的统一规范,促进检查内容、程序、行为的规范性及针对性。运用ctasic2.0稽查程序完成日常检查,写好管理建议以供内部传递,制定各流程的专项规范文书。分局今年已完成户日常检查,整理出具体的流程操作程序和文书的打印归档资料,并组织相关培训。采取企业申报与日常检查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执法力度,实行查前告知、查中辅导、查后建议的方式,将检查结果及时与被查企业沟通,确保日常检查公开透明度。把人性化服务贯穿到日常检查全过程中去,耐心听取纳税人的解释、建议和意见,开展查后回访工作。

(4)结合审计软件的运行,继续开展深度反避税涉外税务审计,以连续三年以上亏损和会计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的外资企业为重点开展税务审计。实施反避税、涉外税务审计工作联动机制,推进反避税与审计部门间的资源共享,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创新信息技术及调查手段,以提升反避税、涉外税务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2007年我分局完成审计户,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元,要求企业汇算清缴补缴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元,扣缴外国企业所得税元;完成反避税调查案源分析户,跟踪调查户,较好地完成区局下达的涉外审计和反避税任务,维护了国家的税收利益。

四、以税收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挖掘征管数据的增值利用水平。

五、以创建和谐分局为契机,优化税收服务,发挥职能作用。

为纳税人提供多种纳税申报方式,以节省纳税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税收成本。落实“一窗式”和“一站式”管理服务,提供点对点的直接服务,切实将文明创建落到实处。通过政策公告等方式,让纳税人及时了解各项税收政策、规定措施和征收情况。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认真开展“文明办税、优质服务”活动,简化办税流程和环节,以方便纳税人为第一原则,开通“绿色办税通道”,实行提醒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个性化服务措施,给纳税人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以发放宣传资料、征集企业意见、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来加强税企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提高企业纳税意识。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地方经济高速发展。2007年共办理各类税收优惠件,全年累计办理退调库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其中退库元,“免抵”调库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元和元。其他兑现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共计元,其中:为再就业企业户减免所得税元,为采购国产设备抵免所得税户元,为其它减免所得税元,共计减免所得税元。为不到未分增值税起征点的户个体工商户免征税款元,兑现福利企业先征后返户元。树立现代化服务理念,并积极开展“税法解读日”活动,推进税法宣传咨询服务,构筑良性税企互动环境,造就税企和谐发展,提升分局形象及社会地位,创建和谐税收环境。

六、以人为本,从严治队,倡导廉政建设,打造高素质税收队伍。

(一)构筑学习型团队,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增强教育针对性及实用性,提升税务干部执法行政能力。聘请xx税校的专业师资定期进行税收管理员培训,并组织考试验收培训成效;每周进行集中学习,重点抓好财会、稽查业务和信息化操作等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以争创“好班子”活动为平台,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各项竞赛活动。注重政治业务两方面素质平衡、协调发展,每季召开思想政治工作分析会,提高每位税务人员廉洁从政、勤政、优政意识,坚定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立场,切实打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采取感悟式教育,组织干部认真学习正反典型材料,使全体干部树立了“廉荣腐耻”的精神理念,进一步形成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和依法治税的良好氛围。配合市局“学法纪条规,做廉洁公仆”及区局“弘扬新风正气,建设廉洁xx”两项主题教育活动,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直观形象地进行倡廉反腐廉政建设教育宣传。

积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充分发挥和谐文化的载体作用,开展具有国税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落实优化服务措施,丰富服务内涵,扩展政务范围,充分考虑纳税人需求,树立优质高效服务的国税品牌形象,切实纠正和防范各种行业不正之风的发生。加强“三员两窗口”建设,擦亮行风建设窗口。树立岗位示范作用,开展2007年度争先创优竞赛活动和执法优胜单位创建活动,营造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和谐氛围,树立良好的行业精神面貌。

篇6

一、培育独具个性的企业精神,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所谓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谋求生存、发展而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基础上,经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并为整个员工群体所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是企业价值观由潜在转化为现实,由零散转化为集中,由个别认同转化为集体认同的标志,是企业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的集中表现形态,体现着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企业精神是企业的动力源泉,只要它能够真正融入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对企业持续发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企业精神的培育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因为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群体意识的精华,是企业价值观的精髓,不能自发产生,也不能由外界强加,它需要一个由分散到系统、从现象到本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不断概括、升华、提炼的过程。因此,培育企业精神要分三个步骤进行:其一,调查研究,总结分析国内外优秀企业精神的特点和本企业的现实状况,确立企业精神目标并设计出企业精神;其二,通过各种途径灌输、实践企业精神,将其贯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去,使员工以一种主人翁姿态接受并自觉实践和弘扬企业精神,使之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其三,不断适应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企业精神境界,使企业在文化创新中发展壮大。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企业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的根本在于以人为本,什么是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的地位、人的素质、人的作用,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企业管理的全部着眼点在于“人”,在于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需要、人的活动、人的能动性、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人翁意识以及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协调等等。

企业文化管理之所以成为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高级阶段,就在于它克服了以往管理理论的缺陷,克服了只重物不重人,把人作为“经济人”而非“社会人”来管理的弊端;克服了只重个体行为,忽视群体意识的的管理理念,突出了对人的情感、意识、观念的关注和对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培育,充分创造出一种尊重人、关心人、重视人、发展人的氛围,强调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世界三大旅游公司之一――美国罗氏旅游公司的高招是,别人尽力讨好顾客,他们则把重心放在激发员工的忠心和进取心上,坚持做到“员工第一”的原则。以年均增长率100%高速发展的中创软件之所以成为中国IT业的旗舰之一,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精心打造企业的团队精神,推行契约式管理,为高知人才提供最好的发展机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以“与您共同发展”的企业美好前景吸引人才,不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在强化服务意识,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客户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的“无缝对接”,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我国企业文化要树立“以人为本”和“能本主义”的管理理念,注重创造民主、宽松、优美的工作环境,更加关注人的个性的张扬和能量的充分释放,更加重视人才的再培训、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以说,不同的企业可以拥有完全相同的技术和设备,但不可能拥有相同的企业文化。在未来的企业竞争中,最激烈的莫过于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最先进的“人本管理”理念与模式,谁就可以成为竞争中的赢家。那么,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其一,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拿破仑曾经说过,一头狮子率领的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头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这充分说明了企业领导者的重要性。有了一支素质高、业务强、作风硬的领导班子,一个企业才会制定出运作高效、体系完整、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力的管理制度,制定出立足长远的高水准的企业战略,才会创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二,改革用人制度,合理选用人才。一个企业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才,人才选用的公正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的积极性,更影响着人心的稳定。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破除“任人唯亲”的积弊,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只有如此,才能及时发现人才,合理选拔人才,正确使用人才,真正尊重人才,最终为企业打造人才高地,为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三,健全民主制度,让员工直接参与企业管理。现代企业应把员工看作“命运共同体”,即把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看成企业的总体部分,每个员工都有权利参与企业的决策、管理、经营活动。因此,企业要充分相信和依靠员工,让广大员工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与决策,这样做有助于使全体员工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把企业目标转化为员工的努力方向和自觉的行为取向,有助于激发员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聪明才智,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自觉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荣辱与共,风险同担,使企业的凝聚力大大增强。美国沃尔玛公司与员工建立了一种真正的伙伴、同仁关系,这大大激发了他们参与管理的热情。他们为消减成本出谋划策,设计别出心裁的货品陈列,还发明了灵活多样的促销方式。一位员工发现花钱送货上门服务可以由原本行驶在相同路线上的沃尔玛货车代替,这个建议每年可以为沃尔玛节省开支100万美元以上;还有一位员工关于现金收支报告周转合理化的建议,每年为公司节支9000美元以上。这是沃尔玛成功的奥秘之一,值得我们借鉴。

三、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发展提供丰厚的无形资产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企业作为一个生命体,作为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经济组织,每天都与社会公众(包括供应商、顾客、新闻界、社区、政府部门等)和员工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通过它生产或提供的商品、经营的风格、服务的风貌、工作的作风等给社会公众和员工留下这样或那样的独特印象,使人产生喜欢或不喜欢、满意或不满意、好或不好等主观的整体评价。因此,一个企业的形象如何,不仅表现为它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和依赖程度,通过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大小得到证实,而且表现为它在本企业员工心目中的地位即尊重程度,通过企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大小得到检验。这“三度”、“三力”是检验企业形象好坏的非常直观和重要的标准。在这里,企业员工对社会公众来讲是企业形象的组成部分,其自身的素质、能力和精神面貌会给企业整体形象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同时,企业员工作为独立的个体,对整体的企业而言,他(她)又是一个公众,从而也会对企业产生一定的印象和评价。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形成企业的外部形象(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形象);员工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形成企业的内部形象。企业形象是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的有机统一体。

从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来讲,企业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产品力的竞争,销售力的竞争,而是已经上升为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基础的整体企业形象的竞争。在当代社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最佳资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不仅生产着大量有形的商品,创造着更多有形的物质财富,而且也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地创造着另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即企业形象。有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就可以给企业带来极高的商誉,就可以使企业与其他企业在相同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无形的竞争力取得更多社会公众的支持,赢得更多顾客的光顾,创造更多的“级差利益”;同时使企业增强商业信用,提高筹资能力,寻找到更多更好的经济合作伙伴,从而不断谋求企业的长期发展。有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还可以吸引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使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居于主动地位,同时还可以使员工对企业充满信心,增强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创造能力。可口可乐公司自信地说,假如有一天其资产荡然无存,只要有两样东西――秘方和商标还在,不出三年,就会东山再起,迅速发展起来。这说明加强企业形象建设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以优质品牌树企业形象。品牌是产品与消费者认知的综合,它是名称、商标、包装、价格、历史、信誉、文化、风格等的总和。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企业信用的标志,也是企业活动最为主要的经营手段。因为客户对企业的认同主要表现在对企业品牌的认同上。品牌对于企业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企业有没有品牌是企业竞争力强弱,以及企业优劣的重要标志。一个没有品牌的企业,肯定不是强势企业。美国营销专家拉里?莱特曾说过:“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无论对于生产型企业还是服务型企业,品牌都是企业的核心与灵魂。”

篇7

   

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M),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目前,国际通行的ISO9000、ISO9001等质量认证体系,即是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我国企业界也以是否通过该体系的认证作为衡量企业实力或者其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如何借鉴企业的质量管理形式,建立起税收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税收的全面质量管理?笔者以为,是摆在每一个税收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税收的全面质量管理,是指按照税收工作的特点,遵循“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原则,对税收工作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实施完善的管理。目的是建立职责科学明晰、监督制约严密、运作快捷高效的现代化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税收体系。它包括:收入质量、征管质量、监控考核质量和人员素质质量等多方面。

    一、税收收入质量管理

    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三大职能之一,固定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在收入上,我们偏重了“量”的提高,而没有在“质”上下功夫。“以收入论英雄”、“完成收入任务是税务干部的天职”等等观念深入人心。在税收计划的分配上,一直沿用基数、系数加因素的方法编制下达;在收入计划的执行中,又始终围绕收入来开展工作;在收入结果的认定和评价中,又把完成任务与否作为评价工作的唯一尺度。这样造成了税收在不同地区或者不同的纳税人之间负担严重不均,而更严重的后果是造成了税收占财政收入和GDP比重的持续下滑。

    提高收入质量,首先是要转变观念。转变以往任务治税的思维定式,树立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税收观”,以经济发展为依据,以公平效率为目的,牢牢树立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的思想,摒弃计划体制下的重“量”不重“质”的弊端。

    提高收入质量,其次要改变传统的计划分配方式。经济决定税收,税收来源于经济,从规范意义上讲,税收收入的增长幅度与经济发展的增长幅度是一致的,即税收增长与GDP增长同步。传统的以基数、系数加因数的方法确定税收计划,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工作,计划分配与实际税源相脱节,税收基数与实际收入误差增大,不同地区的税收任务畸轻畸重,这样,税源富裕的地方藏富于企业,造成大量欠税;税源紧缺的地方“寅吃卯粮”,收过头税。而且这种势头造成恶性循环,滋生许多矛盾。因此,税收计划分配方式应在科学确定税收基数后,使税收增长比例直接与GDP增长比例挂勾。

    提高收入质量,当然还需要调整企业结构,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理顺政企关系,使纳税人有良好的发展环境;规范收费行为,加快“费改税”步伐,切实减轻纳税人的经济负担;优化税制结构,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的配套改革等等。

    二、税收征管质量管理

    税收征管质量包括征管基础质量和征管执法质量两部分,它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之所在。

    提高征管基础质量,首先是要保证新旧模式转换到位。只有走上了“申报纳税、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微机监控”的新路子,才能实现“两个转变”。即由专管员上门收税向纳税人申报纳税转变;由分散的粗放管理向系统的集约管理转变。其次要夯实基础。基层税务机关一要抓好税源管理。税源管理可以从设置户籍管理卡、建税源清册入手,以清理漏征漏管为目标,以核对税务登记与工商登记为手段,进行经常性的清理,全面摸清“家底”。二是规范管理。从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入库、停歇业管理、非正常户认定、发票领购等多方面予以规范,严格按规章办事,按程序办事。

    提高征管执法质量,首先要完善税收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目前,不论是税收的程序法,还是实体法,都存在着与许多当前经济发展不适应的地方,尽快完善和规范税法,制定税收基本法,使税法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已刻不容缓。其次要健全税收督查体系,建立以税收征管为基础,以税收稽查为重点的税收执法督查机制。税收稽查是征管改革的重点,要充分体现其“重中之重”的地位,具体来讲可以采取“稽查负责制”和“监督复查制”等方式,增强稽查刚性,打击偷税行为。另外要建好协税护税网络,特别是加强与司法部门和金融部门的配合,严格执行税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三、税收监控考核质量管理

    监控与考核是完善征管改革,切实强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改变传统的考核方法,确保税收工作依法、公正、廉洁、高效的必由之路。99年4月份,国家税务总局以国税发[1999]52号文通知各地,以登记率、申报率、入库率等“十率”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和内涵。各地税务机关应以此为依据,细化、量化各项工作,逐步建立起一套税收质量的考核体系,使税源管理、申报管理、入库管理、稽查管理、处罚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有明确而可操作的考核标准,从而达到提高税收管理质量的目的。

税收监控管理可借鉴企业核算形式,设立三套帐户,建立监控体系。1、设立职责履行帐簿,该帐簿主要是记录工作过程的一种帐簿,依据岗位职责分机构设置。它要求将工作指令、工作执行、工作结果如实反映,用以明晰工作责任,促进工作布置和执行的文书化、规范化。2、建立监控考核帐簿,该帐簿是以需要考核的税收征管质量指标及要素为对象,以职责履行帐簿记录的内容为依据,用以采录相关数据,计算、考核、监控、评判税收征管质量的帐簿。该帐簿通过采取股室考核与单位考核相结合,从而促进对税收征管质量的岗位控制与整体控制相结合。3、建立过错责任帐簿。该帐簿是记载执法时间、执法事项、责任人员、过错事实及处理措施的帐簿。

    四、税务人员素质质量管理

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税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税收质量的好坏。要始终着力于班子建设和队伍素质提高。一是加强学历教育,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可以采取自修、自学、“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提高全员文化层次。二是业务培训。通过对税收法规和会计知识、微机应用等业务的培训,使全体人员能胜任本职岗位工作。三是抓好先进典型的引路工作。四是学好“三讲”和“三个代表”,提高政治敏锐力。

实施税收的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从税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方面入手,讲究质量意识,树立“品牌”观念,才能使税收事业蓬勃发展。     

篇8

物资装备(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物装公司)作为中国石油集团旗下从事物资贸易和装备制造的专业服务公司,“十五”期间以服务于集团公司的整体发展为宗旨,在服务中不断壮大自己,五年来,物装公司从“十五”初期的年销售收入不足40亿元,到“十五”末超过了百亿元,以年平均25以上的速度增长,一年一个台阶,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立足石油求发展

走出石油闯天下

作为专业服务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给物装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物装公司把中石油市场作为主战场,立足于服务集团公司以带动自身发展。五年里,累计为集团公司钻机改造项目和海外作业提供钻机近300台,在西气东输等管线项目和炼油化工企业改造等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中,狠抓重大项目运作,通过物资采办、招标授标、运输保险、报关商检、大型机具租赁、仓储中转等业务,超前跟踪,优质服务,发挥了专业服务公司的综合优势,得到了甲方好评。

在中石油市场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多数直属企业地处中心城市的优势,积极实施“市场社会化,经营品种多元化”的市场战略,开辟中石油市场以外的第二战场,谋求企业的更大发展。五年来,中石油以外市场开拓成效显著,贸易业务的外部市场收入由“十五”初期的不足10亿元,增加到超过17亿元;制造业务的外部收入占到总收入的43,并成功地进入了海洋市场,特别是产品出口稳步增长,所属六家制造企业全部实现了产品出口,对外销售额占总销售收入的12.4,仅20__年出口成套钻机27台,泥浆泵近300台。外部市场的开拓为物装公司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贸易与制造并重

主营业务两翼飞

上世纪末,由于石油石化的持续重组带来采办格局变化,我国加入WTO加剧了国际化竞争,“十五”初期又有出口业务整体划出物装公司,一系列的环境变化给物装公司两大主营业务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面对新的形势,物装公司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确立了指导思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审时度势地推进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千方百计地维护稳定,坚持贸易与制造并重,两翼齐飞,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理清了五大工作思路:强化企业管理、推进贸易新发展、做强做大装备制造、培育三支队伍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吴装公司全力推进企业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贸易业务按照“转变观念切入市场,转型建制适应市场,优质服务贴近市场,拓展领域扩大市场”的指导思想,推行内贸专业化、外贸一体化、地区公司多元化,市场社会化、经营品种多元化的市场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加强资源控制和业务,与国内外一批强势企业形成了稳定的关系,通过业务实现的销售收入占到全部贸易收入的近40%;二是通过提升外贸业务资质,延伸和招标业务链,通过优质服务,进出口贸易额逐年提升,近两年来以50以上的速度递增,网上国际授标金额在国内排名第十四位;三是电子商务贸易额显著增长,公司发挥自身的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主动适应电子商务,与股份公司电子商务加强沟通和合作,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的销售收入由20__年的1亿元起步,连年增长,20__年上网点击量超过13亿元;四是利用地区公司的区域优势和销售网络优势,与制造企业开展联合销售和集中采购,20__年实现内部销售8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发挥了公司整体优势,取得成效。目前,贸易业务基本完成了结构调整和战略布局,形成了中石油市场、外部市场和国际市场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

制造业务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通过对外合作、重组整合,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的指导思想,着力推进钻采、制管和动力三大专业制造板块和一个重要场合用途钢丝绳生产基地的建设。一是先后对咸阳钢管钢绳厂、宝鸡石油钢管厂和宝鸡石油机械厂进行了公司制改造,与先期改制上市的石油济柴一起,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活力。二是通过和相关企业的专业化整合,实现了优势互补,如石油济柴和青县机厂柴油机大修业务的并购,使得被并购部分由原来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左右迅速超过亿元。三是通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改造力度,提高了产能,综合生产能力比“十五”期初翻了一番,并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和更合理的战略布局,钢管辅料基地的建成投产完善了制管业的产业链,上海宝世威钢管项目的建成投产,为进一步开拓华东市场和国际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济柴厂成功地进行了“腾笼换业”,使自身装备和产能大幅度提高。四是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开放式的研发体系,加强技术引进和技术交流等,提升了研发能力,有9项新产品获得国家或集团公司级科技进步奖,新产品的销售收入比重由“十五”初的20提升到40左右。目前三大板块和一个基地的建设已见雏形,宝石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陆地钻机制造商,宝管厂近年来在长输管线市场上占有率稳居第一,济柴厂成为国内中大功率内燃机制造企业之首,咸阳厂也成为行业内公认的重要场合用途钢丝绳生产基地。

科学管理重执行

提升水平练内功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十五”期间,公司在企业管理上出台了多项措施以进一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注重管理措施执行到位,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首先是完善了公司管理模式,按照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级管理模式调整、配齐职能部门和岗位,健全、完善了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物装公司还进一步完善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议事规则,成立了战略发展等7个专业委员会,形成了决策支持系统,凡重大事项一律按照决策程序运作。同时,坚持督办落实制度,对所有安排事项跟踪督办。

物装公司还建立起比较清晰适用流程管理体系,明确管理链中各节点的职责权限、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规范了管理运作程序。健全了三级目标管理体系,形成了任务指标从公司直

至岗位的层层分解,逐级保证的格局。在完善目标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完善了预算管理体系,对生产经营进行全过程预算控制;着手建立了配套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对领导班子直至各部门和基层单位严考核,硬兑现;还强化了目标体系运行过程的动态管理,完善了各级经济活动分析制度,适时监控目标体系的运行,保证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还逐步建立了抗风险机制,近年来,公司在投资、资金安全、合同管理等方面出善各项规章制度达300多项,杜绝了无序投资、外借外投等行为,20__年仅公司本部审核备案经济合同达1800多份,规避了经营风险。

齐心协力创和谐

精神文明结硕果

物装公司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建设和谐企业。公司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职工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队伍基本稳定,公司的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公司机关连续四年保持中央国家机关文明标兵和首都文明标兵单位称号,宝管公司、宝石机公司分别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文明标兵单位称号,所属企业有12个单位获得省市文明单位先进称号。

“十一五”绘新蓝图

拓展发展新空间

“十五”已成为过去,回顾过去是为了总结发展的经验,谋求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集团公司的“十一五”发展目标鼓舞人心,特别是集团公司突出实施资源、市场和国际化三大战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空间,物装公司将一如既往地以服务于集团公司的发展为己任,在服务中不断壮大自己。

按照集团公司部署和要求,为实现物装公司持续有效较快发展,物装公司制定了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总体目标是将物装公司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物装公司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

——认真学习贯彻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围绕集团公司总体规划,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把战略落到实处。

——坚持管理创新,特别是要按照集团公司关于加强管理的一系列部署,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

——持续推进贸易业务新发展,以服务于集团公司发展为宗旨,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提升贸易的专业优势和综合服务能力的优势。

——进一步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围绕集团公司资源战略、国际化战略对装备的要求,加速推进钻采、制管、动力三大专业制造板块和一个重要场合用途钢丝绳生产基地的建设。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围绕集团公司快速发展对高新装备的要求,本着“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标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研发。

——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以零事故率为安全管理目标,以全面落实贯彻集团公司关于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各项决定和制度为重点,以在安全隐患部位配置安全防护装置为手段,进一步杜绝事故发生;强化“我们的质量缺陷就是用户的安全隐患”意识,从设计环节开始,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

——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维护稳定工作的一系列规定和部署,按照“标本兼治、区别对待、疏堵结合、统筹协调”的方针,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加强和地方政府的联系和沟通,建立维护稳定工作的长效机制,承担起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处理好企业发展和员工自身发展的关系,努力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要把企业的经营成果惠及全体员工,营造和谐企业。

面对挑战的选择

—中国__(集团)改革与发展五年

石油工业的重大改革,对中国__总公司既带来发展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

一是1998年石油石化两大集团重组,七个油田划归石化集团,而划入的炼化企业由公司的订货量很少。出入相抵,公司减少全部收入的25;

二是1999年石油集团主辅分离、主业上市,股份公司兴办电子商务、自办采办,原有的采办格局发生根本变化,物装公司市场份额和经营空间大大缩小。

三是20__年公司出口业务整体划出。不仅对公司近期效益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公司新拟定的“以出口为龙头,建设技工贸一体化集团,着力向海外发展”的战略带来重大影响。

四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跨国公司的进入,对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严峻挑战。比如卡勒皮特对内燃机市场的压力、美国国民油井与兰石联营挤占国内钻机市场份额成为最大对手。

五是各直属企业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及人员严重过剩。

面对严峻挑战,公司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员工坚定不移地服从集团公司战略决策,在集团公司整体发展中求得物装自身的发展;不管条件怎样变化、环境多么艰难,坚持整体发展不动摇;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创利润由1998年的1935万元,到20__年的14300万元。公司被原国内贸易部评为国家大型一类物资流通企业。公司本部连续四年保持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称号,从去年开始连续两年获得首都文明单位称号。

一、确定战略目标、激励队伍精神

经过反复研究调整,20__年初提出“建设有实力有影响的技工贸一体化集团”的目标,提出10年盈利予测目标为20__年1亿元、20__年1.45亿元、20__年2.5亿元;

提出由“以贸易为主导”的经营格局,向“强化制造、以制造带动贸易、以贸易促进制造”的格局转化,着力提升制造业水平、推进贸易调整;

归纳总结公司五个方面优势与五方面的机遇,组织公司上下,把挑战与危机讲透,把优势与机遇讲够,把信心和士气讲足。提出,无论环境怎样变化,整体发展的思路不变,队伍精神不散,生产经营劲头不松,效益还要年年上升。

二、强化制造业基础,提高核心竞争力

首先,公司加快了对制造企业的技术改造,共投入资金6亿元进行生产设备的升级改造。目前,宝石公司包括6个子项目钻机生产线改造已经局部完成,并介入海洋钻机开发;正在进行对英国RDS公司的收购以增强设计与国际市场开拓能力;

济柴公司以具国际水平的601型柴油机为基础开发新产品实现换代升级;目前已经与有关方面签署由市中心向市郊整体搬迁协议,可取得几亿元补偿金,为新建一流的内燃机制造基地提供了资金保证;

宝管公司完成了16项大螺旋钢管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成功研制生产了X70钢级焊管

,X80钢级焊管试制项目也获成功;在上海投资办分厂今年年底试生产,迈出制造基地战略东移的重要一步;

西仪厂ERA20__成像测井系统的系列开发、咸阳公司《钢丝绳设计制造技术引进》等正在进行。

提升制造业水平的战略见到成效。制造企业销售收入由20__年10.74亿元到20__年上半年就达9.12亿元,占全公司销售收入由26%到42%。造业由多年亏损到20__年盈利7067万元,占到全公司一半。三、实施“两化”,推进贸易结构调整

重组改制前,物装公司的国内贸易95%以上依靠集团内部市场、90%以上业务量集中在专用管。针对重组改制带来的采办格局的根本变化,大力实施“两化”战备,推进贸易结构调整

“两化”战略,即市场开拓社会化、结构调整多元化,鼓励向集团外部市场发展,同时积极争取统一引进、联合引进以及进入电子商务新流程的政策环境。20__年集团外部市场占有率实现28.1%;西安公司集团外市场销售额占贸易总额的56;昆山公司自产自销特色化工产品,集团外部市场销售量达到7成。

与此同时,公司还大力推进由买方向卖方转变,现有卖方厂家67家。招投标、设备租赁、整体引进的工作都得到推进。

四、抓住机遇解决冗员问题实现平稳过渡

20__年抓住集团公司有偿解除劳动合同的机遇,全公司有偿解除合同人员8577人,占当时人员的50.3%,有效地解决了冗员问题。积极主动同地方政府部门沟通协商,取得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及时成立专门党总支及基层支部在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中开展工作,实现了平稳过渡。

五、重组改制三步走,作强作大制造业

根据集团公司战略意图,对公司直属制造企业重组改制、借壳上市,组建中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把石油装备制造业作强作大。

第一步,对公司直属国企老厂进行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二步,通过石油济柴配股融资,收购改制企业股权,组建中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原济柴股份公司和被收购企业分别成为分公司或控股子公司。第三步,中油装备通过再融资,以市场化手段对相关企业重组整合,形成石油钻机、石油动力、石油钢管等制造板块。

从20__年8月开始,经过一年多紧张运作,完成了对咸阳厂、宝管厂和宝机厂的重组改制,分别组建起现代企业制度。济柴公司还对咸阳公司和宝管公司分别参股45和38。目前石油济柴正在创造条件,进行下一步的融资整合。

六、服务重点工程形成新的盈利能力

服务集团公司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是物装公司的重要功能,也是公司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从1998年以来,公司先后为苏丹项目、涩宁兰管线、陕京管线、兰成渝管线、钻机改造工程、炼厂改造工程以及西气东输工程等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提供服务。体现了作为中油集团物资装备专业化公司的实力。

苏丹管线及炼厂项目

物装公司组织国内6家制管厂、防腐厂联合投标,与10多家国际公司竞争,赢得从钢卷供应、钢管制造,到运输、防腐、配送一体化的综合采办商资格。按合同要求8个月制造出钢管安全运抵苏丹施工现场,是保障重大项目物资后勤需求,由传统会战模式向市场模式转变的成功尝试。

西气东输项目

一是项目批准前组织前期调研、策划,为决策提供依据和思路

1999年9月,公司组织国内专家访问加、德等国科研、制造及设备贸易等27个单位,对西气东输所需钢材钢管立足国内提供了技术和实例的依据,也为国内冶金和制管业适应性改造提供了思路。

二是项目批准初期抓紧前期备战,提出制造与采办的实施方案供业主决策

20__年3月,公司成立了由总经理挂帅的西气东输工程服务协调领导小组。下设五个组对整体供求作前期规划;对国内卷板技术状况及国外情况摸底调研;制管组负责对国内现有制管厂家生产能力与规格汇总,提出制管生产线改造的意见。并对国外供管能力、技术水平、价格状况摸底,为必要的进口着准备;设备组,负责对压缩机、烟气轮机等所需大型大宗设备进行调研,并拿出采办建议;综合组负责综合决策信息采集,并对管材、大型设备运输作前期调研。扎实有效的前期工作,保证了西气东输物资装备采办的有序展开。

三是工程建设展开之后,协调组以每周工作例会制度,组织协调物资装备的保障工作

从工程建设开始以来,公司以周例会的形式协助组织集团公司西气东输工程协调会,及时解决了设计、施工、质量、采购等多方面的问题,规划、组织、协调工程所需X70热轧卷板、钢管、弯管制造三大国产化攻关取得成功。为工程进口钢材及其它物资4.22亿美元。承担了工程各类进口物资的运输保险、港口通关、商检等全部业务。公司开发了设备租赁业务,此外,郑州、沧州等地区公司设立了5个物资中转站提供服务。接收和发送整车物资计一万个火车皮。

七、抓党风和基层建设,确保队伍稳定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在抓经营工作的同时,公司领导班子两手抓,两手都硬,五年来精神文明建设也硕果累累。公司机关连续四年保持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称号,从去年开始连续两年获得首都文明单位称号。公司系统16个所属单位中,有12个单位获得省市区政府文明单位等各类先进称号,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走在所在地区前列的目标。

去年9月公司党委在基层企业党支部开展以“建设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培养一支过硬的职工队伍、创建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促进本单位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强化企业的基础工作,促进稳定局面的保持。

篇9

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筹招商引资和经济合作工作,按照把*建设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城的目标和“和谐、创新、开放”的科技城的要求,继续坚持“两个转变”、“四个创新”的工作方向,进一步改善环境,扩大宣传,强化联动,提高效率,增强招商引资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加速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

二、总体思路

按照《*科技城*-2010年发展规划》要求,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打造百亿企业契机和*科技与人才优势,实现以龙头企业引产业,以资源引技术。以产业招商为核心,以国际、国内500强企业为重点,创新观念、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做到产业招商与区域合作相结合、承接产业转移与强化关联带动相结合、招商引资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相结合。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强化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加强“省(办事处)、市、县”联动,努力构建“政府—中介—企业(园区)”三位一体的投资促进体系。

三、工作目标

引进到位内资工作目标为140亿元,努力目标为160亿元,奋斗目标为180亿元。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50亿元,努力目标60亿元;实际利用外商投资1.5亿美元,努力目标1.8亿美元。新引进2-3家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或研发中心,新引进3家国内500强企业。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三级联动和新型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共同促进项目投资。

与省招商引资局及其驻外办事处建立新型的工作机制,使项目向*市倾斜。

1、省市县(园区)投资项目工作组

组长:*省招商引资局局长

**市政府市长

副组长:*省招商引资局副局长

**市政府副市长

省各驻外办事处主任

成员:省招商引资局各处室

*市投资促进局

*市商务局

各县市区、园区

2、市重大项目促进专业工作组

设想在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领导下,设立7个重大项目促进专业工作组,主要职责是项目策划包装,重大招商项目协调推进。

(1)四户百亿企业及工业产业项目组

组长:林新,*市政府副市长

成员:市发改委、市经委、四户百亿企业、市中小企业局、市投资促进局

(2)基础设施组

组长:*,*市政府副市长

成员: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交通局、市房管局、市国土局、市投资促进局

(3)旅游项目组

组长:*,*市政府副市长

成员:市旅游局、各县市区、市投资促进局

(4)农业产业化项目组

组长:邱明君,*市政府副市长

成员: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林业局、市药监局、各县市区、市投资促进局

(5)民项目工作组

组长:*,*市政府副市长

成员:市发改委、市经委、“827”、“九院”、市投资促进局

(二)围绕龙头企业及其产业链重点环节,全力包装项目

以长虹、九洲、华晨、攀长钢等创百亿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九院”、“827”等院所科技产业化,六大产业集群项目等产业链项目为重点,从中筛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重点包装推介内源性项目。以市场为核心,多方式、多渠道收集投资者的投资意向,有重点地策划包装外源性项目。在对现有人员进行项目包装培训的同时,聘请项目专家策划包装以市场、资源、产业配套集群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重大项目。四是建立全市招商引资项目收集、储备、动态管理平台和重点促进、跟踪项目库。

(三)重点促进重大项目,加大吸引外来投资力度

一是小分队促进。按在谈项目、签约项目、在建项目区别对待,明确联系的重大项目,在产业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收集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和重点企业相关资料和投资意向,积极组织小分队登门拜访,沟通邀请,对其中有投资意向的企业,确定专人密切跟踪,重点促进。

二是整合力量,集中推介。充分发挥省局和省政府驻外办事处作用,积极利用各种中介组织力量进行促进,按照2007年重大招商活动安排和专业招商要求,分别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宣传和推介。

三是在省局的支持下,继续抓好*-韩国企业座谈会在*重大项目的落实和促进工作,促成与韩国建立类似于四川新加坡工作委员会的长效机构,每年进行一次活动,以促进韩国在*投资。

四是在省局的支持下,抓好2007年西博会中以*为主体的中美合作交流,争取在*建成“美国中小企业硅谷”,吸引美国高科技中小企业、海外博士专家的高科技企业和研发中心。

(四)抓好重大招商活动,力争大活动出大实效

(1)在省局支持下,在韩国举办以旅游业为主招商引资为辅的*推介会。

(2)在省局支持下,搞好西博会以*为主体的中美合作活动。

(3)深圳高交会和厦洽会等国内重大活动中,强力推出*高科技中小企业招商引资项目,同时吸引更多的研发中心来*设点,并向国家科技部争取向*推荐研发中心。

(五)利用友城平台,深挖友城资源,立足招商引资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和会展活动

加强“东西合作”、“西西合作”,利用各种会展平台和友城交流,大力开展经济合作和招商引资工作;加强与友好城市的联系,收集友好城市产业资源和优势企业信息,在适当的时候派小分队前往招商,加大对友好城市重大项目的引进和落实工作,争取相关优势企业向*转移或来绵投资。

(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在请进来招商方面:

一是加强园区招商。以促进产业集聚为目标,鼓励和引导各地以一区多园、园中园等方式建设专业化园区,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外来企业的投入规模和产出效率。以“长虹工业园”、“攀长钢工业园”“韩国工业园”等园区为依托,加强联动,共同促进。

二是强化以商招商。积极动员我市龙头企业参与招商引资,通过强强联合,增强企业竞争力;围绕龙头企业挖掘配套项目,引进配套企业,延伸和做强产业链条;做好已引进的外来重点企业的服务和宣传工作,通过其发展的示范效应、带动效应和良好的口碑,引进更多外来企业。

三是推进中介招商。充分发挥商会、协会和各类专业中介机构联系广、关联强、动员快、手段活的特点,建立市局与各商会间的投资促进联盟关系,发动中介机构投身招商活动,与银行建立联合推进机制,促进外来投资实现“落地早、服务好、增长快”的预期。

四是积极探索“飞地招商”和“楼宇招商”方式。“飞地”是以优势为基础,园区为载体,承接各类投资项目和沿海产业转移的招商平台。在招商方式上,要积极盘活存量土地、闲置厂房、空置楼盘,腾笼换鸟,吸引更加优质的项目。

五是加大网络招商力度。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网站建设,整合县市区、园区招商网络资源,突出宣传功能、检索功能和项目推介功能。

六是加大民项目招商力度,积极支持中物院民孵化中心项目包装和推出,探索“827”项目孵化园,使民项目能够扩大规模,实现产业化。

在“走出去”招商方面:一是针对小分队招商针对性、实效性强和花费较少的特点,大力开展小分队招商。二是外出举办重大招商活动时要改进推介方式。改变传统的综合性推介,突出产业及产业配套条件,突出经济要素分析,突出品牌塑造。三是在分析国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趋势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分别在香港、台湾、韩国、日本、新加坡和美国等地举办专业招商会,扩大*在国际的知名度和产业吸附力,提高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和投资的有机构成。

(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实效

一是建立*招商引资一级网站,并将“*招商引资网”与四川新闻网、新浪网等联网链接,扩大影响力和宣传广度。二是制作和推出多语种的*市情和特色优势产业简介资料和多媒体,并站在投资人的立场,编撰并精心制作宣传*投资环境的宣传片。三是扩大宣传范围,在宾馆、机场、政务中心等场所广发《投资指南》和多媒体等宣传资料。四是通过*市委宣传部与*日报、*晚报、*电视台保持经常性的联络,在媒体定期不定期通报招商信息和动态。

(八)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提升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加强科级班子建设,内部调整并明确科室职责,按人事局编制新进招商人员,强化产业招商工作力量。二是加强内部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工作业绩考核。三是向上争取,配合组织部门从各级招商部门精选干部在我局挂职到招商第一线锻炼,锻炼干部的招商业务情况鉴定和任用推荐由我局负责,同时明确招商业绩突出者优先提拔任用。四是强化业务培训,重点是产业培训、招商专业技巧培训、统计分析培训、外语培训和投资促进工作方法培训。

五、建议

(一)在县市区、园区年终考核中增加外来投资部分,分值6-8分。

(二)将*市投资者服务中心设市投资促进局,在现有职能基础上增加市场化招商职能,以探索推动全市招商引资的市场化运作,采取政府雇员制引进专业招商人才。

篇10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4年全市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粮食工作会议、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以及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13年全市粮食工作情况,安排部署2014年粮食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2013年工作情况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粮食局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以实施“粮安工程”、确保全市粮食安全为主线,以“面向行业尽职责、适应市场谋发展、转变作风强服务”为重点,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全面完成了年度各项粮食工作任务。

(一)粮食宏观调控工作不断加强

全市全年粮食产量410万吨,粮食总购进572.9万吨,粮食总销售307.1万吨,转化用粮239.1万吨,年末原粮库存XX万吨。年初,保质、保量完成了2012粮食年度市级储备粮轮换;2013粮食年度轮换,在粮情不利的情况下,自筹部分资金,在轮出的同时,抢抓时机轮入,目前,玉米轮换全部完成,水稻完成80%。按照国家和省局健全应急供应网络的要求,初步确定了全市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布局。筹措优质粮源,定期组织考核,落实服务承诺,高质量完成军粮供应工作,供应保供率、质量合格率、服务满意率均达100%。以国家启动粮安工程、支持应急供应网点建设为契机,按照省粮食局要求,康平县粮食局创办了我市第一家军粮直供放心粮油店。按照国家、省部署要求,我市于2013年11月22日全面启动国家玉米临储收购工作。同时,跟踪水稻市场行情,及时会同中储粮沈阳直属库和农发行沈阳营业部,向省相关部门申报启动托市收购预案,经省有关部门批准,我市已有47家企业启动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已有15家企业启动粳稻最低收购价收购。在此期间,市及各县、区(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人员落实库点,锁定库存,并走村入户,深入调研、宣传政策,引导农民适时售粮,加大粮食收购执法检查力度,切实保证种粮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害,有效缓解了农民卖粮难现象。按要求组织开展农户种植成本调查、粮食产销和成本利润调研等工作。加强粮情监测以及预警预报,全市确立直报监测点30个,491家粮食企业按要求报送统计数据,通过综合研判分析,准确掌握全市粮食市场动态和价格走势,并按时向国家和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上报统计数据。

(二)粮食流通管理工作不断深化

全年新审批具有粮食收购资格企业58户,注销36户,目前全市具备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共计564户。在粮食收购市场专项检查过程中,共检查粮食收购主体535个,查处纠正各类违法违规行为13例,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3份,行政处罚3例,有效规范了粮食流通市场秩序。经区编办批准,沈北新区粮食局加强组织领导,充实骨干力量,成立全市首个粮食行政执法大队,切实提高了粮食监督检查能力和水平。按照国家粮食局和省粮食局部署,我们会同市发改委、财政局和农发行以粮油库存的数量、质量、管理等内容为重点,对全市检查范围内的30个粮食承储库点、6个委托检查异地存粮点、2个油脂库存点进行检查,顺利完成了粮油库存市级普查和省级复查工作,得到了省复查组的充分肯定。根据十二运沈阳赛区组委会要求,经专家考核审定,市第一粮库、沈阳香雪面粉股份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十二运粮食供应商。围绕“十二运”粮食食品安全,加大粮食专供企业质量卫生监管力度,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粮油食品安全大检查,切实杜绝食品安全隐患。市粮食局还以“服务市民、回报社会”为宗旨,分别在5个社区,组织开展“放心粮油”进社区主题宣传活动,在居民中营造了爱粮节粮、吃放心粮的良好氛围,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好评。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9周年之际,市局及各区、县(市)粮食局分别举办了粮食科技周、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健康、节约的粮食消费理念。辽中县粮食局、于洪区粮食局还会同地方广播电视台,对宣传活动进行跟踪报道,营造了依法管粮、科学用粮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粮油仓储管理工作不断巩固

全市现有粮食仓储企业252个,有效仓容XX万吨。为确保粮油仓储安全,市局认真指导企业开展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活动,严格执行“三检一化”等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了“一符四无”的工作目标,同时,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网格化建设,指导企业扎实做好防汛工作,实现了安全生产“四个为零”。新民市粮食局对辖区内153家涉粮企业的基本信息逐一进行采集、审核、登记,为进一步加强粮油仓储企业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继续推进农户科学储粮仓建设,经各区、县(市)粮食局申报及省粮食局审核,全年共建造12300个农户科学储粮仓,全市累计达到23100个,居全省之首。市局举办了“沈阳市迎全运粮食质量检验技能大赛”,加强全市粮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国家、省的部署,市粮油检验监测所申报了国家级粮食质量监测站监测能力建设项目,推动全市粮油质检机构升级改造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市级储备粮、军供粮油等粮油产品的检测力度。东陵区粮食局重新修订制发各种粮油检测台帐,有效规范了企业粮食质量管理行为。

(四)粮食产业发展工作不断推进

全市现有粮油加工企业266户,年生产能力1267万吨,粮油产品产量442万吨,工业总产值211亿元,利润总额3.14亿元。按照市政府部署要求,制定了《沈阳市粮油加工业发展规划(2013—2017)》,进一步完善现代粮油加工体系,促进粮油加工业健康发展。通过严把资金管理关、项目质量关、安全生产关,完成了重点项目的建设任务。其中:沈阳市第一粮库粮食批发市场维修项目总投资1591万元,已于2013年11月通过了市财政局、市粮食局联合验收;沈阳桃仙粮食收纳库异地重建项目总投资1351.4万元,已于2013年12月通过了市发改委、财政局、粮食局联合验收。组织企业向省粮食局申报2013年粮食流通产业发展项目2项,争取补贴资金2500万元;申报仓储设施维修项目库项目16个,其中:粮油仓储设施维修改造项目11个,粮油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5个。组织银企对接会,为全市24家民营、国有粮食企业和6家银行搭建合作平台,切实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现实问题,促进粮食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沈北新区粮食局着力规划“四大”粮油加工产业园区,粮食产业化进程全面升级。

(五)国有粮企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以市第一粮库为基础,组建了“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新集团正在全力重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流程、销售网络,拓宽经营领域,延长产业链,加快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着力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对直属企业进一步加强了绩效管理,修改完善了企业绩效考核办法,将利润和经营性收入作为年度定量考核指标,将保值增值率和经营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作为任期考核目标,引导企业在聚焦经营、推动可持续发展上有作为。指导企业拓展经营业务,强化内部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对部分直属企业领导干部工资结构进行调整,支持企业提高职工工资性收入水平,职工工资平均增长幅度超过8.5%,调动了企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加大债权清理工作力度,盘活企业资产,全年共收回外欠款533万元。经积极争取和严格考核审定,市直属粮食储备库作为唯一一家地方粮食企业成功获批郑交所指定的粳稻期货交割库。

(六)全局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按照全市统一安排,市局及所属企事业单位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同时,按照立行立改的要求,对查摆出的公务接待、精简会议文件、公车管理、办公面积超标、福利发放和采暖费报销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局纪委先后对沈阳第三粮食收储库监控防盗报警系统工程、沈阳第一粮库粮食批发市场维修工程项目、沈阳粮厦资产经营公司粮厦物业供暖用油招标项目的开标和评标过程进行了现场监督,保证了全局工程项目开评标工作的客观公正。扎实开展“小金库”专项整治和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有效防范和杜绝了“小金库”现象的发生。认真办理“96123沈阳市民服务热线”、“民生微博”的投诉和解答工作,进一步优化了行业发展软环境。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扶贫帮困活动,先后走访慰问困难职工200多人次,投入慰问金40余万元。组织所属单位团员青年参观了军区后勤史馆,增强了广大团员青年立足本职岗位、振兴粮食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综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完成创安达标建设目标。以源头预防和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市局全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08件329人次,投入资金62.7万元,确保了两节、两会以及全运会等重点时段的全局稳定。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严格落实“两个待遇”,老干部工作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局科研所、第五粮库、饲料公司、粮运公司等非生产经营性单位也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在促进自身发展、维护全局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总之,2013年全局上下团结一致,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各项粮食工作任务。在充分肯定去年工作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按照国家粮食局总体要求,我市在成品粮应急储备数量方面还需适时逐步增加。二是受政策性贷款紧缩、商业性贷款利率提高等因素影响,国有粮食企业运营资金匮乏,经营压力不断加大,主渠道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个别企业受历史债务和法律纠纷影响,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三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触角延伸还不够,面向全市各种所有制粮食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还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也是全市粮食行业转变作风、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全年工作的首要任务,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粮食工作的高度重视,这给我们做好粮食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粮食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努力做好今年全市粮食工作。今年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保障粮食供应安全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稳供保质、强化监管、发展产业、服务民生”为重点,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全面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推动沈阳粮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搞好宏观调控,确保粮食供应安全

启动粮情监测预警电子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粮情预警监测。积极开展粮食产销合作,加快建立稳定的粮源基地,合理布局粮食应急供应零售网点,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积极与市财政、农发行协调,完善市级储备粮管理办法,明确成品粮油应急储备补贴、轮换差价补贴及轮换贷款,为做好市级储备粮轮换奠定基础。把握行情,落实好轮储计划,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库存粮食安全。认真执行军粮采购、库存、费用计划,创新军粮供应模式,探索增加经营业务,增强综合保障能力。贯彻执行粮食流通统计管理办法,理顺统计指标体系,加强数据分析,提高统计效能,为搞好宏观调控提供准确依据。

(二)加强流通监管,维护粮食市场秩序

完善执法制度体系,加强监督检查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认真做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十周年宣传工作,积极组织参加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规范《粮食收购许可证》审批流程,加强粮食收购资格动态管理。认真开展粮油库存、秋粮收购市场、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等各类粮食流通专项检查,对各类粮食收储企业开展粮食质量检查和跨区县(市)域互查,有效维护粮食市场秩序。加强市粮油检验监测所建设,全力争取国家粮油标准验证实验室资质,对粮油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实施动态检验监测。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市场主导作用,鼓励和规范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加强监督检查工作,确保粮食收购市场稳定。按照国家和省要求,与中储粮和农发行积极配合,切实做好玉米临储和水稻保护价收购工作。认真开展“放心粮油进社区”、“放心粮油进军营”、“放心粮油进家庭”主题宣传活动,帮助市民提高爱粮节粮意识,倡导勤俭节约、科学饮食的良好风尚。

(三)培育行业特色,推进粮食产业发展

按期、高质量完成省粮食流通产业项目建设,完善全市粮油加工业布局和发展规划,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进批发市场、粮食物流和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提高具有“沈阳”符号的粮油品牌知名度。以重点骨干企业为依托,组建粮食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参加展洽和粮食行业交流等活动。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和帮助各类所有制粮食企业做大做强。制定“放心粮油”工程实施方案,以放心粮油店和放心主食产业为载体,采取连锁经营模式,构建“放心粮油”营销网络,逐步提升我市“放心粮油”品牌效应。完善粮食批发市场配套设施,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努力扩大市场吸纳、辐射功能,更好地彰显“蓄水池”效应。

(四)规范仓储管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

开展全市粮油仓储企业基本情况专项调查,加大仓储设施维修改造力度,组织开展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建设活动,建立仓储企业粮情调度会商制度,提高我市粮油仓储管理水平,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杜绝坏粮事故发生。推进粮油科技发展,推动低温库房建设,建立“数字粮库”示范企业,提高粮食储备质量。坚持管行业就管安全生产的原则,明确各区、县(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粮食行业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加大监管力度。落实安全生产网格化,确保实现“四个为零”的工作目标。

(五)深化国企改革,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完善沈阳粮油集团发展规划,重组做大集团资产规模,按照突出主业、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模式,全力打造享誉东北、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旗舰型粮食企业。修改完善企业负责人经营管理绩效考核暂行办法,提高粮食仓储、加工机械化水平,加快推进传统仓储向现代粮油加工、贸易、物流转型升级,做好郑交所粳稻期货交割库的运行。强化职工业务技能培训,建立合理的薪资增长机制,探索新的用工模式,正确解决职工合理诉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压缩费用,积极清欠外债,拓宽创收渠道,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大国有资产监管力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六)加强自身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转变作风,加大行业发展指导力度,认真开展“三联两帮”活动,培养和打造雷厉风行、求真务实、严于律己的过硬作风,提高全市粮食工作管理水平。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搞好局管干部队伍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工作。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认真治理“庸、懒、散”现象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大力开展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加强对直属企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工作,及时发现纠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