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价值观教育范文

时间:2024-04-29 17:55: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治价值观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政治价值观教育

篇1

新的社会形势下有新的时代要求,然而当前形势下仍有许多传统观念阻碍着当今青年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对象上,注重传统的“政治人”教育忽视“全面自由人”教育。长期以来,人类都处在阶级社会,受到阶级属性的制约,统治阶级总是尽量的用自己主导的价值观念去引导青年一代。这些统治阶级传播的价值观必然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其目的就是要把青年培养成他们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政治人”。但这忽视了人首先是一个大众的社会人,是一个世俗化的人,是一个有着多种价值需求的人。这种根深蒂固的价值选择必然会对青年的价值教育带来阻碍,违背了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主旨;

(2)教育内容上,过分强调社会主导价值的教育,忽视个体价值的引导。在当前,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大众媒体,总是过分强调社会所倡导的主导价值观,到处宣扬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处处不忘对我们进行爱国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当然,我并不是反对这些主导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对青年进行这些价值观教育是必要的,但要有个度,就是要在与个体价值观教育有效结合中才有效,不然纯粹的主导价值观教育必然“假大空”。个体价值教育是基础,忽视个体价值的引导,必然出现本末倒置,价值引导偏离;

(3)教育原则上,过分追求工具理性,淡化了价值理性。在当前对青年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引导中,往往注重实际效用,而忽视了对青年价值教育的深远意义。当今社会中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都是强调了工具性而忽视了价值性的表现,注重实际利益忽视了理想追求和信仰。用这种理论对青年进行价值观教育必然导致青年庸俗化,追求层次低级化;

(4)教育方法上,偏执于传统教育方法,无视新方法的研究和运用。在对青年进行价值观教育中,习惯运用艰涩的理论说教,忽略了青年本身是一个主体性的存在,有着自身的价值选择和判断。而且纯粹的理论灌输也不符合青年价值观发展的规律,因为价值观教育不能等同知识教育,青年掌握了正确价值观知识,不等于他们就有了正确价值观;另外,价值观教育长期以来总是注重于形式方法,比如教育内容不分主次,不顾青年主观需要与否盲目教育等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青年价值观教育路径探析

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价值观教育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青年的价值观教育路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在关注对象上,以人为本,尊重青年的主体性特征。青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这要求在青年价值观教育中必须紧紧的关注青年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必须把青年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来看待、尊重青年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根据青年自身的内在需要来作为青年价值观教育的依据,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青年进行价值观教育。以实现青年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青年价值的航标,价值观教育又注意到引导青年学会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个体在精神上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了理解青年、尊重青年、关心青年、帮助青年,总之一切为了青年。

2.2在教育内容上,要坚持主导价值,主流价值和青年个体价值的协调统一。青年价值观教育要把握好“主体价值”、“主流价值”、“主导价值”三者的整合。“主体价值”即青年所追求的比较前卫的个体价值;“主流价值”即能被社会绝大多数群众接受,并能影响未来社会走向的社会价值;“主导价值”则是我们主导意识形态文化提倡的规范价值。没有一个权威的价值主导系统,社会便没有基本规范,就会处在无序状态。但“主导价值”若离开“主体价值”太远,则很难形成价值教育的有效性。社会不仅通过法律、社会舆论和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某种价值观灌输给社会成员,而且通过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在潜移默化中将社会的价值观传递给社会成员,并使他们的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协调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此根本目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又有一系列目标体系:第一,层次性,分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那么对青年价值观教育就不仅要尊重个性,还要注重社会需要,这要求青年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要统一。在社会需要和自身需要的相互满足中不断发展;第二,实现时间上,分远、中、近期目标。这就要求青年价值观教育在内容上也要注意实现的时间和层次性,不仅要着眼当今,也要放眼未来,不仅要有基础内容教育,也要有主导内容教育。这些也就必然要求要坚持社会主导价值、社会主流价值和青年个体价值相协调统一。

2.3在教育原则上,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协同发展。在工业化、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现代中国社会正逐步走向世俗化,特别是随着实用主义、拜金主义观念的盛行,工具理性已成为社会建构与日常生活的基础,工具理性作为实用层面的建构能够解决许多社会发展问题,如提高生产效率,讲究经济与商业活动自身的规则,遵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等等。但工具理性是一种把手段当作目的来追求的理性,它无视“人是目的”这一至真的文化、哲学价值理念。因此,它不可能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价值依托和精神归宿,最终导致了人的价值理性的迷失。青年首先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其存在与发展不是仅仅满足于金钱的追逐和物质的享受,还要追求价值、理想、幸福、自由,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追求有价值的人生,追求对自己灵魂的关注与拯救,因为谁都不会对自己的灵魂拯救弃之不问,而把它盲目地交由他人来决定取舍。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社会道德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提高素质的重要工具。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集中反映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价值观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与基础,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在学校、社会中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工具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展的需要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需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精神荒芜”的青少年人群正在不断地增多,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加不懂什么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

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怎样弘扬核心价值观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从各级培训抓起。政治思想教育中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要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打造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织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要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和周边环境整治,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篇3

摘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打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环境,营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需要搭建一个平台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这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基础、舆论环境、实现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包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内容、手段这样几个基本因素,这几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包括党和国家、学校、家庭,客体是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极其丰富,丰富到任何一物、一事、一人、一理都可以在其教育过程中发挥意想不到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这个工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那么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

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十七大虽然没有具体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但却从四个方面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原则与依据。

一是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的问题。

三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解决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

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基本的行为规范的问题。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有区别的,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符合上述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条要求,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打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环境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和价值关系的观念系统,是人们对现实价值体系选择和追求的观念形态,是价值取向的反映。价值观来源于社会形态的深层结构与运行关系。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有什么样的社会才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首先是对各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社会政结构和发展状况的反映,也是对人们理想中的个人发展目标和社会关系状况的期盼。

2.营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

核心价值观既是对各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社会政治结构和发展状况的反映,也是对人们理想中个人发展目标和社会关系状况的期盼。也就是说,虽然“社会现实状况”——客观存在的经济社会政治结构和发展状况是一种教育,但只要事实的教育,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教育主体遵循教育对象成长规律,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在对事实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成功矫正。事实没有完美的。特别是“和谐、公正、发展、创新、仁爱、共享”,它们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同时又具有极其的复杂性。“近年来,有人大肆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是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应奉行的‘普世价值’以此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否定我们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十分有害的。如何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努力营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价值概念和价值理论的确立,不仅始终需要有其客观基础,也需要以其真理性认识作为前提,才能具有现实性和可靠性。如果离开了事物的客观性和认识的真理性,单纯从人们的主体性甚至仅从其主体意志出发,而讲价值和价值实现,那么就有可能滑向主观唯心主义。所以舆论的引导、良好而舆论环境对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价值观的形成除了对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舆论的导向作用,更主要在于价值主体的自我意识。价值主体实现将外在社会崇尚的价值取向内化为自我的价值观,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和感悟社会对个体价值的认同或否定,形成自我对社会价值取向。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实践平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认识真实自我的有效途径。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是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看到自己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二是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培养和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必华.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6)

[2]冯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08,(7)

[3]张忠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J].高校理论战线,2007,(5).

[4]王水兴,江晓萍.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选择[J].前沿,2008,(3).

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价值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干部职工价值观的变化及出现的新特点

研究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首要任务就是要正确分析认识和了解当前干部职工出现的价值观上的新特点,从而引导他们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一,随着我们逐步进入经济时代,过去倡导的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转变为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同时追求更多的个人利益。我们思想政治工作长期以来都提倡无私奉献,舍己为人作为一个人基本的价值目标。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过去的统一的观念逐渐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为单位、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二,丰富多样的消息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干部职工的价值选择。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社会媒体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网络的出现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各种好的、坏的社会新闻、事件经过社会媒体的渲染、传播被不断放大或扭曲。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干部职工价值观的形成和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急需正确、有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之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干部职工能够真正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第三,快餐文化的盛行使得干部职工放弃了原来一直秉持的坚持奋斗,实现长远目标的价值观念,转而更加热衷于注重眼前、立竿见影的短期行为。社会节奏的加快使现代人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急功近利,而摈弃了过去一直提倡的踏实勤奋、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这样的价值观念对单位、企业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一个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单位、企业,必然有着一批学术过硬、技术过硬、品格过硬、作风过硬的职工。其中前两者侧重的是技术条件,可以看做是一个单位、企业的“硬件”,但是后两者侧重的却是干部职工个人的品德条件,我们可以认为是一个单位、企业的“软件”。

二、积极培育干部职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在现阶段需要解决并做好的重要工作,这是因为:

第一,政策制定,理论先行。现阶段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单位、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对干部职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加深广大职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以便在单位、企业中更好地贯彻执行是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观念才能做正确的选择和正确的事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发展的大前提下,如果意识形态的工作没做好,那么就会出现大问题。

第二,转变观念,革新方法。在深化改革中,各种利益关系重新调整,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矛盾, 团结、动员、教育职工,并不断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使之把精力投入到单位、企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来。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转变工作方法,提高教育效果。改革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单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定、也必须是为经济工作服务的,只有密切结合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时刻关注干部职工的观念变化,才能切实有效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因此,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工作为单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原则,改变观念,由说教式、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转变为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服务性教育方法。因此,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从细枝末节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第三,及时沟通,科学引导。是在发展商品经济中,职工思想观念发生倾向性变化,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教育引导,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和完成单位、企业的各项指标和任务,同样也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在鼓舞人心献计献策,凝聚力量努力工作。无数事实证明了一个真理:在单位、企业中,经济工作离开思想政治会走不远,思想政治工作脱离经济工作会走不稳,只有把两者很好地、完美地结合到一起,才能实现既走得远又走得稳。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旧观念及其附属的利益关系也不断受到冲击。因此,在市场面前,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商业法则决定了单位、企业的命运,更影响着职工的利益。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以来,竞争的加剧使单位、企业难免会落入低谷。在单位、企业处于困境状况时,如何使职工振奋精神,渡过难关,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范畴了。只有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单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才能确保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这些都属于价值观的培育内容,更是我们党在十报告中反复提及并倡导的价值理念。

三、理论联系实际,真抓实干。

(一)、从“领导干部”入手,加强理论武装,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被党员、干部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成自我意识,才能为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和奉行。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板报、手机、网络等传播媒介,采取邀请专家讲座、培训辅导、宣讲报告、知识竞赛、外出学习等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干部职工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

( 二)、从 “生活小节”入手,注重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 要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践行“八荣八耻”,努力在提升人的文明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上下功夫,让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得到教育。

(三)、从“身边模范”入手,注重典型培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到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中。典型人物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杰出代表。通过学习宣传道德模范们的先进事迹,给群众以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教育,增强了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 四)、从“社会焦点”入手,提高引导水平,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能力。社会思潮是社会生活多样化的客观反映。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中,要始终坚持尊重差导、包容多样的科学态度,区别情况、辩证分析、正确把握、善于引导。对社会热点问题,多用解疑释惑、形势政策教育等方法进行引导,并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对思想认识问题,则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理顺情绪,加强正面教育。对政治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方法上坚持以理服人,对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必须严加堵截、有力抵制。既不能因为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强求一律、排斥多样,也不能因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而放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要紧密结合人们思想观念发展变化的实际,力求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在发展变动中求提高,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既坚守基本社会思想道德又向着更高理想目标前进的生动局面。

总之,要坚定不移地依靠职工群众,这不仅由于职工是单位、企业的主人,更因为单位、企业发展的动力和主体是职工群众,单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还在于干部职工群众。因此,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在面对改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对职工中出现各种各样心态才能因势利导、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保证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套,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

篇5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教育的目标以及具体路径。要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开辟校园文化教育新阵地;优化外界社会大环境。同时,要进行大胆的实践探索,让学生充分明确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目标旨在为国家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个行业领域内的竞争不断加剧,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还要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和思想高度。面对时刻在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外部环境,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每位大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都将会起到奠基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个人的成长历程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也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地位。积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提高大学生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因为其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具有深刻的政治觉悟,还能够帮助他们茁壮成长,最终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更多人才支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1、丰富思想政治理论

思想意识是引导行动的精神方法和现实指南。因此,理论传播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构建基本课程体系,并贯彻于整个课堂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深刻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时,要把握主线,以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推进大德育教育,从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内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和指导功能。

2、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由于高校受社会环境发展变化和西方一些不良思想文化的入侵,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受到西方思潮和自由主义的冲击、影响,从而导致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文化意识产生怀疑、淡漠,甚至还会存在诋毁心理。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大幅度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的思想内化和行为体现。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核心价值观,以此增强学生主动学习主流文化思想,然后引起思想的触动、进而体现于行动上。

3、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是跟风运动,而是需要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形成人人参与、家家共建的强劲推力。要力求做到,学校主导育人,[1]社会营造良好辅助氛围,共同创造优良的学习实践环境,实现社会和高校共同育人的合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必须实现上下联动,多位一体,发动社会各基层,集中思想和行动,出谋划策,贡献智慧,从而培养出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良好道德修养的高素质人才,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1、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整合传统媒体时代与“微时代”议程设置功能的合力。创新和创建“微时代”赋予高校教育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整合载体之间的综合效应,实现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为“微时代”新媒体所承载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通过校园传统媒体与“微时代”新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资源优化配置,做到教师、学生、家长都满意,切实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提高媒体传播的感染力、影响力,增强“微信息”的服务力度,做到贴近现实、贴近校园、贴近生活,[2]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展。

2、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是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和理解。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品格,从而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J同,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它当做自己行动的准则和标准。在实践课程教学中,要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系统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践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洗礼和教育。

3、开辟校园文化教育新阵地

随着文化的交流和互动的加强,如何应对文化发展对于青年价值观的挑战,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大力倡导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育人,以文化养人,大力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主义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为学生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从而为打造一个和谐、平安的校园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平台和舆论环境,以达到和实现造就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的目的。

4、优化外界社会大环境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文化底蕴深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考虑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环境因素。思考如何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内涵,利用外界社会环境和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有利因素,创新教育方式,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大学生充分的吸收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与时俱进的提升自身素质,加强自我修养,成长成为时代、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1、实践是探索真知的唯一路径

无论教师每天是怎样的宣传,真正想要确切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的认知还是需要教师引领同学们在日常的实践过程中更加明确的感受,带领同学们参加集体活动,建立相关社团,定期组织文艺节目,让同学们在日常活动中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的了解。学校可以建立不同性质的团体,教师们可以鼓励引导同学们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在社团中同学们将自己的想法得以实现。无论是何种形式的价值形式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在历经多件事情的磨练之下才能够完成最终人格的形成。青少年作为思想尚未定型的时期,如何能够正确的树立其核心价值观仍需不断努力。

2、课外活动的开展

课内教学中教师已经为同学们不断的加以熏陶,知识层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控,下面需要做的就是课外活动的开展,在课外活动的设计上教师们可以开拓个人的创新意识,不断开发新的学习项目,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了精神层面的交流。可以带领同学们去当地的英雄纪念碑附近定期扫墓献花,听老讲讲过去的战斗故事。在耳听目染当中重新在脑海里重走抗联路,让革命精神也时刻的融入到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当中。

3、充分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只有充分的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才能够从心底真正的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深入骨髓。[3]学校可以定期为同学们编撰相关的校报,可以举行校园有奖征文活动,既能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积极性,又能够提升同学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在比赛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互相帮助,老师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在新时期的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意识以及自我学习探索的意识。[4]学校可以定期的更换校园内的宣传海报以及宣传栏上的内容,板报内容应该新颖、活泼、生动的呈现当前所需要传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另外可以组织班级内的同学几个人为一小组,为板报进行素材的选取,以及内容的更新。可以根据不同同学的天赋进行不同的分工,文笔较好的可以选择进行材料文章的书写,绘画水平较高的同学则可以负责板报旁的插画工作。

五、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社会前行的主要大方向,只有从高校同学抓起,才能够将此精神推广向更广阔的社会。通过教师们的指引与同学们自身的实践相结合,相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前景一片光明。教育工作者定会为此终生奋斗不止,这既是国家的希望也是社会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顾海良,张岂之,靳诺,胡树祥,张大良,张东刚,苏雨恒,宋凌云,杨海英,王炳林,颜吾佴,郝立新,李松林.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4-5.

[2] 胡绿叶,何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探索―以苏州大学为例.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4.33-37.

[3] 郭朝辉.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实证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211-217.

[4] 杨志军,唐英福,蒋文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W理论,2015.1.248-250.

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最高抽象。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独立学院教育模式具有特殊性,而独立学院学生是具有自身特性的群体,做好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极其必要和紧迫。应对社会思潮复杂化和多样化趋势,应全力维护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领导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活应用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全新课题。

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审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第一,有助于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和觉悟。独立院校的学生较之普通高校有自己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机制、方法等方面都应有别于普通高校。第二,有助于维护独立学院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正确导向,推动独立学院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我国经济社会处于全面转型的国情、社情下,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我国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和渗透日益加剧,各种各样的不良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入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帮助学生增强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能力。高校独立学院成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不可忽视的阵地。第三,有助于独立学院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继承人。如何保证独立学院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固然重要,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敏锐的政治觉悟以及忠诚的政治立场更加重要,这决定着独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人才的思想保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第一,选择多角度地运用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主渠道作用。在秉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常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独立学院要重视当下社会思潮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特点,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方法,新途径。充分发挥教材和课堂教学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功能,做到正确、及时、有效教授知识;做到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新意、有乐趣、有启发、有感染。必须理论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现状,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用吸引力和感染力把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拉回到课堂上。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活跃的特性,要根据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大学生接受信息渠道的多元化趋势,运用新兴现代网络手段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要积极辩证地选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尝试采用循循善诱的引导方式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干扰。教师可以根据独立学院的实际,因材施教,用案例教学、专题报告会、专题讨论、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深入社会调研等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之中。

第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和精神文明全过程。这就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价值指针和方向指引。独立学院要深入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学生思想教育的全过程,并且有机地融入到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首先,明确指导思想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顶层设计。在西方腐朽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加剧的形势下,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思潮多元化、复杂化背景下,要充分认识到指导思想对学生思想的引领作用。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活跃,抵制不良社会思潮和外来腐朽意识形态的“免疫力”较弱。大力加强指导思想对其武装头脑的作用力,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培育他们成为指导思想的践行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其次,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信念追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承这一共同理想的主渠道作用,在独立学院师生中形成一致的精神奋斗目标。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角色定位,为独立学院学生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为祖国和人民最伟大利益奋斗提供精神动力。让学生们树立共同理想,实现自己的终极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更高追求。

再次,明确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通过民族精神的感染力,不断强化学生奋斗、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动力。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创先争优。依靠时代精神的感召,转化为独立学院学生后来居上,锐意进取,不畏艰难险阻,经受严峻考验的时代精神,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合格人才。

篇7

网络舆论就是通过网络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公众的态度和意见。网络舆论只是舆论产生的一种形式。由舆论本身的性质与特点决定,网络舆论极易产生负面价值观。首先,网络世界的虚拟性是网络世界中舆论产生的基础。在网络世界中,大众的年龄、学历、身份、背景等这些信息都被隐藏,在这样的背景下,同一个人可以用不同的身份、不限制次数地在网上发言,可以人为地制造舆论。简而言之,网络舆论可能是某些人或者利益集团幕后操控的结果,即所谓的“水军”制造的舆论。其次,网络的开放性和跨时空性,使信息的传播超越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一些西方国家借此大量推销它们的意识形态、价值标准、文化道德观念,这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猛烈的冲击,很容易使他们丧失政治观点和立场,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从网络盛行语看网络舆论价值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屌丝”的盛行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甘于颓废的价值观“屌丝”是近年来在网络中出现并流行的词语,在大学群体中广泛运用。“屌丝”一词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盛行,反映了网络舆论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随着它在网络中的流行,它的词义和感彩也开始发生变化。在网络流行的过程中逐渐赋予它更多的含义,如收入不高、身份卑微、长相不出众、生活平庸、不喜欢出门等等。这些新的含义迎合了现代大多数年轻人的生存或生活状态,又有自谦的含义,因此流行更为广泛。特别是在一些知名人士使用的推动下,如知名乐团“五月天”说走下舞台就是“屌丝”,“屌丝”一词的词义、情感色彩迅速发生变化。词义的变化也使“屌丝”一词在公众中的情感色彩以及公众对它的态度发生了变化。通过网络搜索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并不介意别人称其为“屌丝”,有的甚至乐意称自己为“屌丝”。事实上,“屌丝”一词在网络中词义与情感色彩的变化,反映了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本来青年时代,人应该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但是当代年轻人,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对“屌丝”一词的认同与追捧,是与当代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背离与否定,反映了一种负面的、缺乏上进、自暴自弃、甘于颓废的价值观。

2.“土豪”的盛行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拜金主义价值观随着“土豪”在网络中进一步流传,特别是“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在网络流行,以及一些商业炒作下(美国苹果公司推出一款金色的新型号苹果5s智能手机被称为“土豪金”),“土豪”一词的贬义色彩快速消失,并完全发展成为具有褒义色彩的词。在当前流行网络语中,“土豪”已经成为有钱人或者富裕人的象征,是被大众接受和羡慕的对象。不难看出在网络舆论的推动下,“土豪”一词的词义与感彩由贬义逐渐演变成褒义。“土豪”词义与感彩的变化,反映了隐藏在背后的价值观的变化。它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金钱的崇拜,是西方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反映。

3.“萌”的盛行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扭曲的审美价值观自从“萌”字出现后,在网络舆论的推动下,其描述与形容对象迅速发生变化,并在网络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萌”文化。各种萌的照片、萌的表情、萌的语言在网络中层出不穷,装萌、卖萌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网络舆论的推动下,“萌”俨然已经成为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萌”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当代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扭曲的审美价值观。美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多样性的。美可以是宏大的也可以是婉约的,可以是阳刚也可以是阴柔,可以是心灵的也可以是外在的,这种以“萌”为美的审美价值观,反映了网络舆论对当代大学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三、网络舆论价值观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将网络事件引入课堂不难看出,网络舆论价值观的形成多是从网络的某一个事件中产生的。网络舆论价值观的产生过程,一般是由网络事件形成网络舆论,再由网络舆论形成价值观,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网络舆论价值观产生的过程来看,网络事件是网络舆论价值观产生的前提条件。因此,关注网络事件并将其引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防止网络舆论价值观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关注网络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对热点事情的价值进行分析,帮助认识负面的影响。具体地讲,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密切关注热点网络事件。大学思想政治教学者要密切关注网络上的热点事件。网络事件是纷繁复杂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对网络事件进行甄别,筛选出具有教育价值的网络事件。其次要进行加工整理。要对网络事件的起源、发展经过、结果、网友们的态度等进行基本的整理。最后结合事件与网友们的态度进行分析,对价值观进行评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二是要密切关注网络热词。网络热词是网络中反复出现、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为什么关注网络热词可以有效把握网络舆论价值观呢?因为这些词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往往一个网络热词是一定时期内,在网络中盛行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沉淀,它凝固了网民的情感色彩,含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在网络的环境中去考察某些词汇的意义与特点,分析其与现实中的意义或本意的差别,对了解网络舆论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通过对网络热词语言层面的释义,去透视该词背后负载着怎样深层次的含义,以及情感色彩与价值观念。

2.净化校园的网络环境一是通过技术手段净化校园网络。从校园网的管理方面着手,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屏蔽一些非法网站,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减少对大学生上网环境的污染。二是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当前网络环境的恶化,一方面由于商业利益集团的恶意炒作造成的。另一方面一些所谓的网络名人“大V”,通过其在网络上的巨大影响力,传播一些负面的价值观和言论。这些直接误导了以大学生群体为代表的青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网络环境的恶化,虽然是由不法商家和利益集团造成的,但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大学生的盲目性有关。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显示,对3000万大学生微博用户数据调查发现,大学生转发数量超60%,其中转发“大V”的超80%。而大学生的原创微博占所发微博数量不足40%。可见目前大学生上网还十分盲目,这也是导致网络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3.改进大学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是抵制网络舆论价值观负面影响的最直接的手段,由于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宣传式的,这样的课堂模式难免比较空洞、重复、缺乏时代感与针对性。教学的内容往往是教条式地讲授,教学的方式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严重与大学的实际生活相脱节,大大地降低了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给网络舆论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是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手段。

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企业管理 积极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052-01

推动企业发展的有效动力和桥梁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对企业员工主要是从思想方面开展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使员工对企业建立起责任感和忠诚感,进而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将员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1]员工工作的积极心态和精神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具体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企业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党的政策方针和马克思基本理论教育等政治组织方面;(2)民主法治教育等行政组织方面;(3)职业道德教育等经济组织方面;(4)贴近基层和实际的个别职工方面的政治思想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价值

(一)有利于协调企业的内部思想

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企业员工的思想是否统一,因此管理者让员工对企业各项工作熟知的重要方式就是对其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从而使员工对企业管理者有较高服从度和树立坚定的价值理念,进而使员工的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得到加强。另一方面,企业员工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通过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2]一个人发展和成功的基石就是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由于人与人的知识水平存在着差异,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彼此可能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如果企业管理者不能及时解决这些矛盾,就会影响企业内部的生产环境。因此,管理者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就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员工在思想上保持一致性,进而减少员工之间的摩擦,稳定企业内部的生产环境。

(二)有利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企业的根本就是发展,但是发展的根本要求企业不但具有规范性,还要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整体提高员工的素质,从而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自觉遵守企业管理规章制度,能够自行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成一致,也能够使员工具有统一的思想和行为。[3]另外,企业管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促进企业形成和谐的企业文化。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企业要想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其关键环节就是创新,而且将企业文化进行创新的重要基础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只有如此,企业在竞争中的自身核心凝聚力和竞争力才能不断提高,进而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因此企业要想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凝聚力,就要将企业的文化建设体系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以说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就是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三)有利于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企业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良好的工作环境,其也是企业外在形象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良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导致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不完善、不到位以及不集中的问题,进而破坏了企业工作环境。在企业人事管理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使企业的战斗力得到提高,进而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营造积极和良好的工作氛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企业更多的是追求利益,忽视人性化管理,导致企业员工没有一致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较差的团体工作感,员工的工作环境没有活力。因此,企业的管理层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从员工的实际工作环境考虑,使其能够满足员工的工作需求,从而为广大员工创造出一个积极、和谐和有活力的工作环境。

三、结语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价值作用,要想使企业在激励的新形势下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明确企业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价值,从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员工树立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智育与德育内在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在新课改的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标做出了明确规定: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之中,作为三维目标中最重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往往被知识目标所掩盖,而这最终导致培养出的学生是一些分高德低的人,这是思想政治学科的失败,更是我国教育的失败。

一、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1.考试升学压力

在中考、高考的考试制度下,社会评价体制往往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学有差的标准,加之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在这些观念下,难以明确、具体地测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被许多教师所忽视。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知识目标上,放在了如何拿高分上,考试升学这一目标成为最主要的目标。无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缺失与我国的教育评价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2.教师个人素质

新课改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但由于教育与实践的脱节,许多老教师思想固化,并不能跟上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中仍旧采用原有的教学方式,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具有内隐性与抵抗性,一味“灌输式”教学极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对教学的抵触,不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达成。另一方面,有的教师本身对教材的把握度不够,在教学观念上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施认识不足,在教学的设计中,并未多花心思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这一目标之上,认为将知识点讲透就是目标的达成,这也导致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缺失。

3.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中不同教学对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民主有序的课堂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生成;而在专制的教学氛围中,虽然有时候课堂看上去井然有序,但并非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自然的,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并不感兴趣,更别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因此在价值观的引导上学生也更加容易被接受。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策略

1.提高教师素质

(1)以教材为基础,提高教学研究力。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教材的研究,特别是就思想政治学科本身时代性、发展性等特性而言,教师更应着眼教材,把握教材,从教材出发,剖析时代的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的知识培养,还要重视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深刻挖掘教材中隐含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根本,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

(2)更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新课改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则应该教会学生回归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对知识、对人生的探索。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才会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2.健全社会评价体制

新课改下,教学评价更应多元化,在对学生知识考查的基础之上,更应注重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知识的学习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将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改变现有体制下只看分数的现象。

3.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合力的作用

学校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是集中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地方,而家庭则是学生主要生活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具有直接的作用,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也需要家庭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教育方面,学校要与家庭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上达成一致,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在学校和家庭所得到的认知是一致的。而这最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全社会要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强有力的合力。

教书育人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探索的问题,中学思想政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忽视应引起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注。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只有当三维目标都能实现时,思想政治课堂才能称作是真正的有效课堂,培养的学生也才会是健全人格的学生。

篇10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个性化;生活化;幸福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内涵 

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概念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体现为我关系,所表明的是主客体关系的重要概念,以客观对象的需求对人的需要满足来衡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关系中,客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主体主要是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广大受教育者及身处其中的个人和社会。因此,广义上,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可以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践活动满足广大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需要的效用,是作为客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践教学活动同作为主体的社会的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这种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在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主体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狭义上,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可以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践活动满足广大受教育者和社会需要的效用。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主要包括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是第一要义,使发展承载了科学的内涵与人文意蕴,彰显了人文关怀的时代价值。“坚持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最集中的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核心价值就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和核心价值。所以以人为本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定位是必然的结果。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文关怀价值层面相契合。 

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基本原则 

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那么如何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体现人文关怀的基本价值,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也就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面临的重大教学问题。由于人文关怀内涵丰富,其教育的方式方法多样,笔者认为应主要把握三大基本原则,才能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个性化原则是内容、生活化原则是核心、幸福化原则是目标。 

1.个性化原则是内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人格,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那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也就不例外,必须让它具有个性化。一切的管理条文、规章制度都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人格角度出发,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思考,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尊重个性至上,培养健全的人格至上,要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满意,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去发展自己,关怀他人,发挥潜能,超越自己,走向世界。个性化教育就是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以社会法律为行为底线,以自己健全的人格为核心,尊重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会自己负责,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照顾自己,树立基本的、健康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基本的处世原则,克服缺点、发挥优点。当然,也应该容忍别人的缺点,给自己和别人提供发展的空间,使自己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 

2.生活化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核心,生活是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 

高校的大学生活也不例外,这也是人的本质,只有把一切融入自己的生活,个人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必须生活化才会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化、生命化。高校应当采取各种办法、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注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社会建设者。 

3.幸福化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目的 

幸福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归属和目标,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例外。从某个层面来说,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幸福是需要教育的。以育人为崇高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 

总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要目标内在统一起来,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人文关怀教育的平台和着力点,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文关怀素养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要把这三个基本原则贯彻下去,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人文关怀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