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俗文化范文

时间:2024-04-29 17:5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民俗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民俗文化

篇1

一、农村民俗文化出现危机原因分析

(一)目标群体-农民文化的主流人员逐步缺失

改革开放的步伐正在日益加快,使得传统文化向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推进。生产力的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变革,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青年农民逐渐变成了农村民俗文化的主要传递者,他们大多都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里去工作,留下老人和孩子,从而导致民俗文化主要观众的流失,农村文化逐步走向了下坡路。

(二)形式和内容问题

时代的变迁导致了农村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先进于农耕时代形成的乡村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文化已经满足不了现代观众的要求,这样现代观众很难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特别是青年观众表现的非常明显。传统文化在表现手段上已经跟不上现代化的发展,很难满足人们对现在生活的需要;传统文化在内容上也很难和当今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等保持一致。

(三)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农村文化的计划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互矛盾,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主导管理机制依旧对现今的农村文化管理机制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先由县级文化行政部门提出相关管理机制要求,各乡镇文化站来执行具体的管理实施方案。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把经济文化发展看得越来越重要,规模空前,导致文化的社会价值在面对经济的巨大光环时变得毫无光彩,“文化专员不专干”成了一种流行,他们转变思想,到乡镇管理以及计划生育等具有经济效益的岗位去工作。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政府降低对文化发展的重视,许多文化事业单位不得不面临被“砍掉”的危险,文化产业发展更是寸步难行。

二、保护对策

(一)弘扬民俗文化精神

现代化城市建设为新农村的发展树立了榜样,这就要我们把建设立足点定在独特文化的创新上面来,把乡村民俗特色打造成特色经济链条,依照这条思路,既要形成创新民俗文化,还要将民俗文化的弘扬建立在营造民俗文化产业园的基础上;不仅要保留民俗文化的传统,还要不断的创新民俗文化。对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同时,认真钻研民俗文化从中汲取比较好的部分,丢弃民俗中不好的部分,坚持积极向上、符合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方向,发扬传统民俗文化精神,扩大其影响力,让民俗发展创新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新里程。

(二)加快民俗文化创新

民俗文化以一种文化形式存在着,它也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形式中的一种,它不断的适应着人们变化的新生活。内容创新是民俗文化创新的一种,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创新形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民俗文化创新以其机动灵活的特点跟随着现代文化流行的步伐,这就让传统民俗文化不得不抓住现代民众的生活和审美习惯,从而促使民俗文化不断走向创新。

(三)加大政策扶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传统文化是否被“边缘化”的决定权就放在了政府的扶持上,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守护和扶植成了政府主导机制的一大部分责任。政府对民俗文化的挖掘、搜集、整理、研究等方面投入专项资金已达到抢救性保护的目的。保护的重点放在农村民俗传统文化的优秀项目、绝技、传人和名作;通过以音像、文本或者超文本等形式将其事物形态以静态或动态的方式再现或表现出来;在博物馆中保存其原本的面貌;农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应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作为总体规划,强化对民俗文化保护的立法工作,确保农村民俗传统文化受到法律保护。

(四)建立民俗文化版权保护机制

完整的产权保护制度可以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形式,在我国很多行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保护制度。版权的制度保护范围包括保护民俗文化形式、保护民俗文化衍生的商品以文化特色形式进入市场、保护民俗文化品牌影响力。版权制度的保护在精神价值上更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从根本上实现了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从长远来看民俗文化将成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不可或缺,保护民俗文化版权是对地方精神信仰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

篇2

农民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主体,是农村经济社会最主要的建设者。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核心和关键。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兴农民,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发展农村经济

发展农村经济,是提高农民素质、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由于农村经济长期以来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较大,农民的生活并不富裕。落后的经济条件无法彻底解决农村的教育问题,从而影响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鉴于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发展农村经济。一方面要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农业问题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改进农业生产技术,通过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知识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由于其自身的优越性,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如积极促进农村信息、金融等行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可以开阔农民的视野,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引导农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更透彻和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农民应对市场变化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只有发展农村经济,才能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二、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村建设城为乡风文明的美好家园,必须切实改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保障农村有专门的文化活动场所,另一方面要保证农村各种文化活动的设备、器材、道具和服装到位。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用时代的要求审视农村文化,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农村文化,用改革的精神推动农村文化,努力从理论和思想上、体制和机制上、方式和手段上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农村文化工作做得更加具体、更加实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农村文化阵地。

三、稳步增加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这就要求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把文化体育经费和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规划,确保增幅不低于财政增长比例。为真题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应当以多种渠道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通过积极争取博物馆、体育馆、县级流动演出车、影剧院、乡镇(村)文化站等项目建设,力争为干部、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基础性平台。要采取有效措施,建好、管好、用好县乡村宣传文化中心(站、室),并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同时要抓好西新工程、东风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同时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加大教育力度,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地方政府应将农业教育列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制定一系列实施科教兴国和科教兴农的战略。

四、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农村文化产业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农村信息产业、娱乐产业、精神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推动新农村文化的发展。

第一,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并建立一条农村信息化“高速公路”,为农民素质的提高提供平台。目前,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农民主要依靠农户之间的交流来获取信息,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的农户之间的交流已不能满足他们获取信息的要求。这就要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为农民提供多种获取信息的渠道,如通过科技杂志、农业书籍、网络、文化信息交流站等。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建立全国性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加快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和技术的普及,为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

第二,发展农村娱乐业,开阔农民的视野。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娱乐产业,吸引各地人们前来参观旅游,对开阔本地农民的事业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浙江横店影视城,随着电影行业在该地区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餐饮业、住宿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巨大的商机和经济利益。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而且增加了农民见识,开阔了农民的视野,对农民的文化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地不少农民学习外语接待外来游客。

篇3

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化,富裕起来的农民在建设家乡、改变家乡旧貌的同时,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三次调查问卷(2002、2004、2006)整理得知,农民求知、求富、求乐的需求逐步高涨起来,现有的文化生活已满足不了农民现实的需求,单一的扭扭秧歌、跳跳舞,乏味枯燥,没有新鲜感;整体的农民大军都步入了麻桌、牌坛、教堂或三人一帮、五人一伙聚在一起拉家常、侃大山等,没有真正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群体活动场所。如何组织起来,满足需求,是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调研中,文化馆成员来到了西阳镇狼头村,见到了马力和村支书李太荣,村支书介绍说,“自从有了这个大院,农民闲下来的时候,都会到这里活动,村里的治安好了,赌博现象少了,觉得生活更有滋味了。”他的一席话,道出了农村文化大院的无穷魅力。使调查成员受到了很大启示。

二、建立新基地,重塑新生活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永吉文化馆因势利导,以实施先进文化引领战略为核心,构建和谐新农村,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为主战场,着力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采取以文化局为中心,以乡镇村为统帅,以文化馆为服务体系的一条龙措施,利用各级行政部门扶持、帮助、指导等形式,开辟一条文化馆具体抓、文化站配合抓,引导、鼓励、激发农民自办的新路,探索求实,努力将文化大院打造成集教育、学习、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大院。营造新基地、打造新生活。经过长时间的协同共建,截止2009年,永吉共建集经济文化、旅游文化、餐饮文化、抵制“三俗”等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大院25个。时刻以崭新的面貌活跃在永吉大地,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彰显农村文化建设的成功所在,绽放了永吉农村文化建设的芳香。

三、促基地发展、普科学知识、传致富信息

来到马鞍山文化大院,你会亲眼目睹墙壁上的几幅国画作品的隽秀清润,书架上的书籍琳琅满目,而前来文化大院学习的人们,更是人流如织。村民任柯靳高兴的说:“文化大院不仅是我们提高知识的阵地,更是我们致富的指路明灯!2008,我从书上学到了玉米地膜覆盖育种技术,并拿出地来实验种植,结果亩产增产260多斤,增收近200元。”如今,该村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楷模。

几年来,针对农民群众盼致富而缺信息、少技术的实际,县文化局、图书馆等为各文化大院送去了科普书籍和光盘,村委会与文化大院共同不定期的聘请农技专家为群众答疑解惑,进一步提高了农民致富本领。

永吉县的每个文化大院,都建有高标准的图书阅览室,采取政府配发一批、乡镇干部捐一批、农民自己配一批的方式,为文化大院配备了丰富的书籍、刊物、光碟、VCD等资料,文化大院已成为农民获取知识及休闲娱乐的新基地。同时,这里也成了中、小学生周末、假期的好去处。

四、敞开新窗口、愉悦群众身心,净化村风民风

扶持和发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发掘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用积极向上、优秀的群众文化覆盖广大农村,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基层的群众思想意识,提升乡风文明,是永吉文化大院建设的重要目的。农民自发的组织在一起,撰稿、创作、编排节目,自己演唱和表演身边的好人好事,亦或歌颂党的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和效益,深受农民喜爱。

撮落村文化大院的骨干苏正德说:“没参加活动以前,我是全村有名的麻坛老将,因为打麻将把自家的大米都卖了,弄得孩子哭老婆叫。自从参与了这里的活动,渐渐的产生了兴趣,把老婆也拉进来了,与赌场彻底“拜拜”了。”

下达村麒麟山庄小剧场导演刘亚珍介绍说:“每当音乐响起, 平日忙于家务的一个个大姑娘、媳妇、大妈、大叔、大爷们,他们在舞台上那种愉悦的表情、郑重的态度,虽说动作上有些不到位,但一个个都俨如大腕明星,引来围观群众的一阵阵喝彩和掌声。”

口前镇玉关村文化大院袁吉祥等人,几年来在“三村”文艺队里一直是骨干力量,多次自编自演。2011年,为永吉县司法局参加地区汇演创作的三句半《说普法》,深得观众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这些文娱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使赌博、封建迷信等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农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了,精神面貌也更加积极向上了。

五、搭建新平台,化解群众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北大湖镇“三、一”村文化大院齐野,经常把村里的文艺骨干“拢”到一起,吹拉弹唱、扭秧歌、开舞会、组织唱歌比赛,吸引了许多村民来看热闹。

篇4

农民自办文化,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农民自办文化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及农民自身的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情况,近期,**区文化局组成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农村,采取听汇报、看材料,现场考察等形式,开展农民自办文化调研活动。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篇5

一、引言

在国家大力提倡三农政策的前提下,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外关于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者及其市场细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乡村旅游影响、乡村旅游营销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国内真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兴起, 始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学者研究主要从概念界定、发展动因研究、乡村旅游的经济性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乡村旅游的属性特征分析、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探讨等方面进行研究。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应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品位。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对比可以看出,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的方面已非常之多,但是把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本文以民俗文化视角下研究乡村旅游,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能为专题民俗村以及乡村旅游寻找新模式,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位与内涵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乡村民俗主题旅游产品是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吸引物,突出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旅游产品,这是全面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的一个有力手段。

(二)研究区域概况

陕西关中平原的范围是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此次我们选取了关中地区四个典型的乡村民俗旅游地,以臊子面为特色的宝鸡岐山北郭村,以农民画为特色的户县东韩村,以泥塑为特色的宝鸡凤翔六营村,以关中民俗体验为特色的咸阳袁家村。

(三)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与随机访谈的形式,对于案例地的游客进行调查,调查日期为2015年3月到4月间,历时20天。调研地点选择在礼泉县城及袁家村景区,岐山北郭村,凤翔六营村,户县东韩村选择游客比较集中的地方和游客进行随机交谈。

三、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综合模式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大部分还属于低级阶段,以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主题乡村民俗旅游村属于民俗旅游接待专业户时期,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体验传统生活习俗富的民俗旅游活动为特点。

案例地的民俗旅游发展模式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乡村民俗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以乡村民俗风情为载体,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其内容包括地方特有的风俗。礼泉袁家村就是以关中民俗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

(二)乡村组织型

通过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北郭村,六营村,东韩村,袁家村都是集体规划,统一建设。

(三)“领头羊”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在离客源地比较远的乡村,农民更信任那些“示范户”。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

(四)景区带动型

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是以比较有知名度的旅游景区为核心,借助附近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发展为乡村旅游目的地。陕西关中地区以袁家村与北郭村为典型代表。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模式有三种发展方向: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模式有资源驱动模式向投资驱动模式变化发展;产品应品牌化 集群化,这是提升关中乡村民俗旅游的必经之路;开发主体应多元化,这是集聚乡村旅游开发资本,这是提升乡村民俗旅游品位,获取规模化效益的重要前提。

四、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及发展建议

(一)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创新模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1、建立乡村民俗俱乐部:旅游者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乡村俱乐部享受到一体化服务,并通过订购乡村旅游线路,向自驾车群体旅游提供自助式全程服务。

2、主题农园:形成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承载农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和DIY创意空间等功能。

3、童年到乡村:基于追寻儿时的记忆、寻找传说中的桃花源里避世文化的理想空间,旅游体验也成为现代最为时尚和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活动和产品形态。

(二)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建议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亟待解决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产品层次粗浅化、乡土文化城市化。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关中地区大部分乡村旅游是以农家乐的形式,未来乡村旅游应鼓励企业进入,实行“企业+农户”形式,实行市场化经营。

篇6

关键词:戏剧编撰农村题材新视野多重类型

中国有着浩瀚久远的农耕历史,在农业文明滋养中繁衍生息的人民群众迸发出无穷的智慧,也让淳朴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从古至今,农村流传着许多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人文轶事。特色化的生活习俗、审美观感、人际关系更深远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蜕变。20世纪以来,中国的戏剧剧本编撰从萌发逐渐步入成熟,在面世的作品名录中,农村题材作品的数量占据着极为庞大的比例,所涉及的题材类型也丰富多彩。在新时代创作风潮的引领下,农村题材戏剧形成了全面的推陈出新,找到了与以往不同的路径方向。

一、对改革问题的深层文化剖析

长久以来,农村题材戏剧的一个重点编撰方向便是由贫富差距形成的对立,进而产生不对等的社会矛盾。因此,如何通过改革引导农民摆脱贫穷,走上富裕的道路是现当代创作中一个长期的话题。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农村面貌已然旧貌换新颜,今天的农民也不可与过去同日而语。题材戏剧需要推陈出新,不能固守几十年前的思维,必须深入农村实地采风考察,切身感受今天农村在致富过程中新的矛盾节点。也需要透过现象,看到今天农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在重新观察过后,剧作家们如梦方醒。今天的农村在改革过程中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自变,其间所经历的种种经验、教训、困惑、纠结,以及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富时不同人表现出的淡定、贪婪、疯狂、怯懦,均形成大小不一的社会矛盾体,其中的百般滋味恰如一个个活生生的精彩剧本。在抛弃以往二元对立的“形式主义”和“经验主义”后,眼前的农村题材剧本编撰拥有一片美好的“现实主义”世外桃源。剧作家陈彦敏于1990年创作的眉户现代戏《九岩风》,讲述了村支书潘月明抵制矿主,卧薪尝胆扶植栽培新人大学生木秀林,带领村民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开拓新路,最终使乡村走上致富之路。作品中虽涉及正反角色,但与以往作品题材最为重要的区别在于:剧本不再一味渲染村民的孱弱和无知,而是以现实主义的精神揭示改革过程中村民的觉醒、求索、抵抗、坚韧。新题材允许弱势一方犯错,并详实记录了知错改错的过程,这样的戏剧创作精神如一股清流,令人耳目一新。无独有偶,唐建华创作的彩调剧手稿《凉水井》也有类似的戏剧特色。桂北山区的村主任为求致富,带领村民种植金橘,由于市场供求信息出现差错,导致丰收的金橘没有销路,全体村民与村主任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外地经商的村主任儿子为挽回父亲形象,帮忙寻找销路,却将自己拖入泥潭。几经挫折之后,局面渐渐打开,村主任儿子在摸索中发现了金橘产业的重大商机,卖掉了城里的公司,回乡带领群众重新创业。这一剧本彰显了苦尽甘来、破茧成蝶的戏剧内涵。现实意味浓烈的戏剧情节对改革重新定义:改革不是战胜保守或黑恶势力就能成功的,而是在一次次挫折和失败中顽强求生,最终才能柳暗花明。这部作品体现了农村群众对贫困生活的挑战,也是对自我的挑战。新农村题材戏剧剧本编撰所呈现出的改革主题是复杂的矛盾综合体,它将改革的过程无限放大,让观众清楚看到其间发生的各种思想和行为羁绊。深刻的文化反思洞察改革过程中最为根本的思维、意识、习惯等因素造成的现实困惑。

二、对农村道德伦理与人际关系问题的新探

20世纪短短百年的时间,中国社会经历了战火洗礼、政体更迭、文化变迁、经济转型。这些变化在大中型城市缓慢推进,但在农村群众的意识形态中则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当市场经济大潮彻底打破了农耕文化的平衡时,大量文化信息元素在短时间内迅速冲入农村文化群落中。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人自身的完善和进步,但也不可避免的引发人心人性的阴暗面。这一类型的戏剧剧本编撰主要涉及到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两个维度:社会层面主要关注的是社会焦点问题,体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明碰撞中出现的共性症结。房纯如和杨舒慧创作的《富有的女人》描述了宝山村改革精英何凤英在致富道路上重利轻义,不惜用卑鄙的手段骗取村民的利益,以满足自己的利欲熏心。在她的侵蚀下,村委会主任也逐渐变得腐化,用权力为金钱开道。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村民张汉杰,用诚信和正义感坚守着朴实的农村传统美德,也用默默无闻的坚毅品质在温暖和拯救那些堕落的人性。1990年创作发表的剧本《闹龙舟》则体现了农村人际关系中的不正之风。还有唐建华创作的《我是你爸爸》、《留守妻子》、《全家福》等作品,将戏剧矛盾聚焦于农村前往城市打工人群的农村家庭问题,将“留守亲属”的困惑和痛苦从多种戏剧维度阐释。个人层面主要是针对具有个案特征的戏剧故事,深刻表达个人道德观、价值观和情感观的新时期变化,并以小见大形成启发。比如:曹宪成创作的《民以食为天》讲的是农村妇女姚赛花等人不甘在农村过平凡的生活,向往城市的灯红酒绿。出走之后才发现都市生活的无法驾驭,经历了欺骗、虐待、羞辱之后,身心俱疲地回到农村,选择了重新回归家庭。类似的故事也出现在《二月天》和《啊!乔老板》等作品中。这些创作题材共同的特质在于:在农村改革建设过程中,一些农村人的道德品质被城市社会风气中的有害思想毒瘤侵染,误入歧途的农村人无法坚守传统道德品质,因此饱受身心伤害,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类农村题材戏剧作品中,没有大开大合的改革浪潮,也没有对英雄人物的歌功颂德,而是用平实的语言和客观的观察,对新社会环境中农村群众的心态变化和道德标准进行深刻的反思。作品在竭力讽刺和批判的同时,也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发人深省。

篇7

福州是福建的省会,地处祖国东南沿海,靠近宝岛台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和对外开放度都很高的地区之一。福州在她悠久的历史和特殊地理位置的背景下,经过多年的文化积淀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

1.1 特点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是中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的真实写照,而对于整个福州的民俗文化而言,“十里不同风,一乡一习俗”就是对她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的形容,在这里你会看到古色古香、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不同民俗文化。福州的民俗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1 兼容性强

福州地区包含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无论是王审知招纳中原人士建立“教闽中秀士”,还是后来清代的“五口通商”等,南下的闽人和百姓以及近代的向西方学习的浪潮等,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经过不断的融合,形成了独具福州特征的文化。

1.1.2 多样性

福州民俗文化的主题是多元性的,由于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从早期的土著文化习俗到根深蒂固的汉族传统文化习俗,福州的民俗文化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并且融合了其他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在饮食、婚丧嫁娶、语言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习俗。

1.1.3 开放性

福州的民俗文化是一种扎根于福州本土的地地道道的乡土文化,但是它并非完全封闭,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它都广泛吸收来自国内外的一切优秀文化习俗,并不断加强与外界的合作和交流,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

1.2 形成原因

福州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其历史发展和地理位置分不开。福州是传统上福州十邑的统称,发展建城具有 2200 多年的历史,夏代属于扬州地区,殷商是七闽之地,是战国时的越国所在地,秦时为闽中郡,历代收容了很多南下的入闽人士和百姓。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近代紧随“五口通商”之后,成为中国首批被迫开放的门户口岸之一,不断吸收国外的文化,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直接和西学接触,培养了大批的现代化人才,是我国科技、文化、教育、军事的先河之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共同冲击下形成独具福州特点的民俗文化。

2 福州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

由于不同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的影响,福州的民俗文化不但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在这些特点的映射下产生了不同内容的习俗文化。

2.1 福州饮食民俗

民以食为天,福州的饮食民俗主要表现在菜系上,福州菜是闽菜的主要代表,有着独特的风味,它的配菜用料和调味料都是以当地的材料为主的,善于用糖,福州人在做饭炒菜的过程中喜欢用糖来调味,口味以“甜”为主,兼顾酸、淡。在福州的菜肴中,最常见的就是汤了,地方有“百汤百味”的说法,汤是整个闽菜的精髓所在,福州的菜品上千种,其中有“佛跳墙”等这种名扬天下的美食。

2.2 福州婚礼民俗

自古到今,福州的婚礼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为了调节自己单调的农耕生活或是紧张的现代生活,在婚礼上创造出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婚嫁习俗,主要以追求热闹的气氛为主。在福州,女儿出嫁要在中午之前,并且在迎亲的过程中还要撑红伞,不能让太阳照到新娘的脸上,这是婚礼上一个重要习俗。

2.3 传统节日民俗

在传统节日上,福州不但有地方色彩的民俗节日,如拗九节、中元节、乞巧节等,而且在中国传统的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冬至等),节庆活动也具有浓重的地方特色。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在农历的正月二十九,也有孝顺节、送穷节之称。节日早上,家家户户都要用糯米、红糖、花生、红枣、芝麻、桂圆等煮成粥,用于祭祀或是赠予亲友。在清明节这天,福州的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去踏青,上山扫墓,在福州有一种清明的节贡品——“清明稞”,每当扫墓回来人们都会折松枝带回来插在门上用来消灾避邪。

2.4 福州方言

福州的地方语言以福州本地话为主,这也是当地人在平时交往中使用最多的语言。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显得比较亲切,福州话在语句上的来源基本就是人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在福州话中,用于生活的语言丰富多彩,并且具有浓重的文化气息。在福州的语言特点中,俗语是最不可少的,例如福州人通常称“蛇”为“七缠、八吊、九横路”,因为在福州由于气候潮湿,所以在七八月间,常常会看到有蛇或是盘在屋檐、或是吊在房梁或是横在路的中间。福州的语言听起来轻快自然,犹如委婉悦耳的音乐,令人回味无穷。

3 福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文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一种“无形的生产力”,并且在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成为 21 世纪最具潜力的发展行业之一,成为各地重点的发展项目。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化旅游等四个方面,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它的发展在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不但让人们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有了更深的挖掘和更深刻的理解,在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上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地利用传统文化和民俗发展旅游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福州是一个经济和传媒技术都比较发达的城市,人们运用当地的文化习俗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取得了成功,并且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已经有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福州开发较早,交通便利,对外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并且汇聚了各式各样的人才,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民俗、传统建筑发展旅游业和与当地文化相关联的附属产品和加工工业,使得城市的文化产业呈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在福州近郊和部分农村,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发展,但是远远没有城市那样繁荣,农村由于条件有限、基础设施不全、经济发展滞后、交通不便等问题的影响,造成农村的文化产品一直得不到好的开发,即使有几个小的剧团在演出,也只是出于娱乐,没有经济效益可言。

4 福州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重要意义

4.1 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

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极大地促进文化相关产品及服务的生产、消费,利用民俗资源发展旅游业以及产品加工业,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福州的产业结构得到不断的调整和升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的长足发展。

4.2 传承民族文化

福州在大力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对于本市的传统文化经过了细致的挖掘,然后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文化产业的繁荣不仅仅带来的是经济效益,更多的是社会效益,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更让人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更深刻的了解,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4.3 缩小农村和城市的差距

福州在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于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给予农村大量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号召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中投身农村的文化建设,为农村的文化事业贡献力量,这不仅能够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缩小农村和城市的差距。

4.4 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福州依托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国内外的游客到福州观光旅游,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福州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扩大了福州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

5 福州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战略

福州人民对于生活的品质和高消费的意识比较看重,福州的商人也是赫赫有名,发展福州民俗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福州文化产业的开发,要做到以下几点:

5.1 依托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丰富的民俗资源是基础,可以使产业迅速起步,并且也是产业得以发展壮大的主体。利用福州民俗中饮食习俗、婚嫁的习俗以及特色的节日等内容,开发旅游资源,提高资源利用价值。

5.2 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面对福州丰富博大的民俗资源,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限制,不能面面俱到地发展,而是要着重推出地方的特色民俗,形成主打产品,进行发展,例如着重中充分调动人们的感官,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增强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展品;其次,科技馆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科技旅游场所,必须在服务与观众的满意度上下功夫,在时间上作相应的调整。比如,泉州市科技馆为了做好服务,在寒暑假、周末、“五一”和“十一”黄金周期间均照常开馆。

5.3 加大对农村文化产业的支持

由于经济条件、交通和政策的限制,拥有丰富民俗资源的农村一直得不到充分的开发,近几年来,文化产业的开发、大城市的文化资源在内容上逐渐进入瓶颈期,这对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为了避免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损失,使文化产业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对农村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势在必行。

5.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要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对于一些社团、剧团、文化产业公司的建立、外商的投资等要降低门槛。政府要放宽对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限制,2004 年 8 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非公有制经济在进入文化产业的开发建设中完全合法,有利于提高文化产业的开发速度和质量,可以为文化产业的开发注入大量的资金。

篇8

[关键词]:城镇化; 传统民居; 微山岛; 演进与保护

1、绪 论

1.1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大量分散居住的农民在搬往设施更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时,分散的小村落和古民居在加速消失。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中国古村落数量从2005年到2015年10年之间消失了数十万个,折算后相当于每天消失300个自然村落。古民居作为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直接体现,在传承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微山岛作为城镇化背景下典型的产物,保护好微山岛民居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微山岛传统民居的保护国内外还未被研究,随着城镇化背景下不断出现的传统民居大面积地被现代住宅所取代和部分消失,国内现阶段对城镇化背景下的民居有着很强的保护意识,研究和保护传统民居成为一个非常有学术前景的领域。

2、微山岛的传统民居现状物质构成与文化内涵存在的问题

2.1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微山岛常住人口,老年人口居多。中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从微山岛的调查发现,其中老人的数量大大超过了国际社会划定的老龄化标准的基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年村落岛,这和微山岛交通不便、环境制约等种种问题,很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有直接的关系。

2.2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岛屿占地面积9平方公里,岛上没有任何学校,如有适龄儿童上学,需到岛外的学校去上学。多数在外读书的孩子,家长选择在岛外租住民居房屋,条件简陋不堪,调研考察时发现,有的屋子只有一张床和一些简单的做饭工具,学生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归属感,使得很多学生很早便辍学去外地打工。

2.3传统建筑问题

2.3.1传统建筑的自然性老化

由于自然环境的风化和其他非人为破坏因素的影响,微山岛也同样面临着一些建筑的保护问题,传统建筑的自然老化,微山岛现存的传统建筑为砖木结构,自然的风吹雨淋,阳光暴晒等不可抗拒的原因,出现了门窗剥落,木质腐烂,墙体坍塌等衰败景象。

2.3.2农村住宅的更新重建

岛中有仲子庙建于唐开元年间,现柱体表皮剥落,多数居民的传统房屋进行原地拆除新建水泥砖房的居多,新旧混杂,现存的传统民居逐渐变少,村落整体风貌呈现代化建筑替代了原有的传统建筑。

2.3.3居住条件的不足,村落空心化现象严重

微山岛传统民居生活空间比较狭小,采光不足,通风状况不好,缺少卫生间和厨房,一般烧火煮饭是用砖石搭建的灶台,由于现代化的新型做饭辅助器具如液化气以及一些做饭电器的使用,砖石搭建的灶台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原有的传统建筑满足不了人们的居住条件,有些村民也选择去岛外居住,房屋空置不用,造成村落的空心化现象严重。

2.4民俗活动传承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疏于记录和固态化,很多传统技艺都通过口耳相传。因而常常是转瞬即逝的,不可再生的。假如传承者一旦转行或者去世,在没有进行及时的记录保存情况下,基本无法恢复或再生。

3 、保护方法与建议

3.1改善老龄化问题

微山岛人口大量外流的原因是因为产业化收入单一回报率低,改善老龄化的问题。可以开发新型产业,种植大面积新型有特色的农业产品,开发老年产业,适合老年人岗位的需求,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青年创业提供帮助,做好交通和公共基础设施,对村民进行宣传敬老、爱老、养老道德教育。

3.2提高村民文化素质

微山岛可以建设一所学校,供岛内17个村落使用和培养儿童的教育工作。对村内无工作的人员进行宣传教育,提高认识水平。建设村内图书馆,供村民查阅种植、养殖知识等。

3.3 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

微山岛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传承人的继承和缺失,二是村民对民俗活动的不重视。解决办法可以对传承人进行筛选、普查、推举,明确责任和义务,在岛内建设公共活动区域,经常举办民俗活动,使村民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的同时自觉保存民俗活动的原真性。

4 、传统民居质量评估与保护

根据微山岛的整体布局建筑分布质量情况,将微山岛的房屋分为三类:一类建筑是保存质量非常完好的建筑,二类建筑是保存较为完整,整体建筑结构保存较好,门窗有些许破坏,经过修缮可以继续使用,三类是建筑质量比较差,建筑结构已经老化、腐败,呈危式,不可居住。

4.1相应保护措施

一类建筑――保存维护建筑

这些一类建筑具有历史文化信息,包括建筑本身的结构、室内装饰、雕刻、绘画等等,保持周围环境的原生态,拆除周边不协调建筑,适度开发建筑旅游和人文历史旅游,发挥其科研作用。

二类建筑――保护修缮建筑

在保护的基础上,要对其进行维护和修缮,在不破坏原建筑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其外部结构和室内装饰,拆除周边不协调建筑,传统民居要相应增加和改善厨房和卫生间的使用条件。

三类建筑――近期拆除建筑

在规划措施上:近期拆除现状建筑。考虑用地置换,对用地进行功能调整和重新定位。

结语

相对于现代居室而言,我国传统民居是适应当地气候及其他自然条件的有机产物,它的生成和发展,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研究城镇化背景下的民居建筑的意义在于对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对传统建筑技术的发扬,而不是以简单的形式模仿来保护和培育地域建筑的文化特色。针对传统民居保护现状严峻的事实,应由政府出面,加强宏观调控,保护传统民居的特色,还要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深入宣传传统民居的历史文化特点、营造技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传统建筑的价值和地位,使广大群众有效的接受优秀历史文化的熏陶,增强自身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篇9

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城市,所下辖的乡村幅员辽阔,农业发达,特色突出,这些都为开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愿望,丰富了沈阳旅游的内涵,而且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但是,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并制约着沈阳乡村旅游的发展。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为沈阳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帮助。

一、乡村旅游的含义及开发形式

(一)乡村旅游的含义

乡村旅游是指在农村地域内,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林牧渔业生产、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古镇村落、农家生活等自然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开发设计,为城市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的一种新的旅游活动。它包括乡村农业观光旅游以及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民俗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业。

(二)乡村旅游的开发形式

1、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

开放乡村旅游区的的果园、菜园、花圃、茶园等,让游客入内亲自采果、拔菜、赏花、享受田园乐趣,这不仅仅能够体现出乡村独具特色的绿色景观,还能给游客带来不同的观光体验。就小韩村来说,每年的固定时间都会开房村内的温室大棚以及各个菜园果园等来供游客采摘等,并收到了很好地娱乐效果。这也是国外农业旅游最普遍的一种开发模式。

2、以农庄或农场为主形成的教育型乡村旅游

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旅游。这是将农业生产和科学教育想结合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农园中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配备的家具设备及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耕作技术等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3、民俗文化村类型

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农村某些地方具有特定的民俗风情、文学艺术、园林建设、文物古迹,如衣着、饮食、节庆、礼仪、婚恋、丧葬等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城镇居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可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建设民俗文化村,举行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以招徕游客观光、度假和休闲以形成独特的民俗旅游村。

4、康乐型乡村旅游

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是指在自然风景优美、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良的景观地带建成的,以满足旅游者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的场所。这也是目前很多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最多的开发形式。

二、沈阳小韩村乡村旅游景区个案分析

(一)研究区域概况

沈阳小韩村乡村旅游度假区项目座落在于洪区光辉乡双树村,紧邻沈彰产业大道,处于规划中的四环快速公路和五环高速之间,由小韩村农业专业合作社投资三亿元开发建设,占地总面积三十二万平方米,分为小韩村蔬菜工厂和温泉会所两大区域。其中蔬菜工厂分为科技展示区、生产示范区、育苗培植区和配套设施区等四个功能区,是中国农科院高新技术转化基地,也是全国第一家现代化蔬菜工厂。度假区中包括温泉、采摘园、种植园等。各个功能区彼此相通,但又各具特色。

(二)小韩村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观念落后。对发展乡村旅游还缺乏足够认识,观念和理念还比较落后,由于受到我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传统的影响,现在的农村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乡村旅游这个新词的具体意义。而且由于在开发的过程中可能要涉及各个农村家庭的经济利益等等问题,小韩村在初期的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动员民众将种了几辈子的土地转让出来用作旅游开发,以及如何让民众转变延续千年的农耕思想,而这些都是开发中所要解决的大问题。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对乡村旅游的人事不足以及观念等落后的因素都会形成乡村旅游的障碍。

2、市场单一、混乱。乡村旅游市场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经营方式单一,管理混乱。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如同其他乡村旅游一样,小韩村的乡村旅游在操作过程中,许多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这就导致了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而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这样的直接后果是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物循环中,严重制约了该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3、品牌意识较弱。小韩村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等方式向外界宣传其旅游产品,没有形成一定的良好品牌,品牌效应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品牌,吸引力不强,效益不高,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因为没有良好的品牌,强大的吸引力,因此游客访问率偏低而导致经济效益不高,这是在开发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尤为严重的问题。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较大教育宣传力度,转变观念

过去,认为旅游只是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的“专利”乡村旅游资源不被重视,因而对开发和发展乡村旅游特别是农业型的旅游不屑一顾。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老是在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及其衍生出来的人工微缩景观上做文章,或重复建设,或修修补补,不求开辟新天地。旅游开发者的思维深受“观光旅游”的束缚,缺乏开拓思想和创新意识。小韩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为了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在开发的初期,开发商首先从村干部开始做思想工作,在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的前提下,再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在得到民众的支持后,小韩村在后续的开发和经营的过程中不断吸取国内为成功的乡村旅游发展案例,如吸收成都“农家乐”模式中的精华,开展采摘活动,种植活动等。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小韩村乡村旅游管理者应注意最新的旅游趋势,创新旅游项目,新的活动等等,并通过这些手段来维持乡村旅游的长期发展。

(二)合理规划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加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有利于改变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这些小韩村做的很好,在发展的过程中,小韩村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和文化资源,将它们恰当的结合到旅游开发中,并且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开放农业种植园,在不同的季节让游客有不同的采摘体验,尤其是对城市旅游者,他们对农村的生活有一种天生的好奇感,也正式利用这一点,小韩村的乡村旅游开展了亲手种植农作物体验,让那些没有在土地中劳作过的人有了新的对农村的体验,另外他们还组织有当地特色的活动,野外烧烤,篝火晚会,民间游戏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很好的突出了本地的特色。

(三)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增强品牌意识

国家旅游局针对当前国内外旅游者“回归自然”的热潮,推出了“98华夏城乡游”和“99生态环境游”,我们应抓住这一美好的历史机遇,大力宣传和推销乡村旅游产品,同时还应建立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组织、城市饭店、度假区之间的联系,加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合作与联合促销,重视乡村旅游信息网络的建设,力争使我国旅游业再上一个新台阶。在这样的政策领导下,小韩村抓紧这一机遇,充分利用自己的现有资源,合理开发,并在宣传上做足了功夫,电视,网络,报纸,各个旅行社等等可以用到的宣传手段全都用上了,印制旅游宣传手册、通过短信平台发送促销信息、与酒店进行合作宣传等等,这些宣传手段得到了很好地效果和回报。在加大宣传促销的同时,小韩村旅游管理团队应当就自己的品牌发展做一些规划,如宣传的同时设计自己的旅游标志、标语,开展更多的活动,对参与员工包括旅游者进行一定的品牌意识的引导。品牌意识的增强有助于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质量,这将对景区将来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加强培训引导,增加农民收益

乡村旅游开发要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社区重要的产业。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把乡村旅游做活、做大、做好,就得加大社区参与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努力开拓乡村旅游的本土特色,增加旅游收益,使广大农民真正受益。

篇10

[关键词]发展;民俗文化;新思路

石家庄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习俗在原始社会就有了萌芽。历朝历代的民间风俗在这里逐渐形成文化积淀,许多习俗沿袭至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民间新的风俗也在不断产生。新老风俗,共同形成了今天石家庄民俗文化。城市的民俗特色产业是城市的名片。挖掘和发展民俗文化特色产品,有利于提高石家庄市的知名度,推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一、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资源发展现状

在文化部召开了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颁牌仪式上,石家庄市晋州、井陉和正定等县(市)、乡(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晋州营里书画、井陉拉花、井陉晋剧和正定常山战鼓等古老的民间文化的瑰宝,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晋州营里书画可称得上“耕读传家名扬书画”。这里的农民大多传承了书画技艺,拿起锄头是种地的把式,放下锄头是作画的行家里手。书画在营里镇成为一项带领农民致富的产业。全镇目前形成了“家家户户有字画、民间团体挑大梁、领军人物多创作、民众参与助成长”的局面。

久负盛名的常山战鼓是河北正定民间艺术的优秀代表。据《正定县志》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常山战鼓已具雏形。因正定历史上是常山郡所在地,故而得名。井陉晋剧有了很大发展。

井陉拉花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刚柔相济誉满神州。起源于宋、元,盛于明清,形成并流传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境内。尤以东南正、庄旺、南固底村的拉花最具代表性。井陉拉花推陈出新,扬名海内外。2008年井陉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井陉拉花”还被评选为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入选“石家庄市十大城市名片”;河北省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并入选河北文化形象名片。

藁城宫灯目前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工艺纸雕宫灯、红纱灯、大型电动彩灯等三大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且出口十几个国家,初步形成乡镇、村、家庭为单位多层次制灯企业,达到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不仅给当地农民找到就业机会,还助推了藁城地方经济发展;紫铜浮雕是晋州市民俗文化产品的精品,在古代民间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技术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紫铜浮雕”、“紫铜圆雕摆件”等系列、品种繁多的高档工艺品,蜚声海外;无极剪纸刀巧夺天工,独创“公司+剪纸加工户”的经营模式,初步形成剪纸创作、生产、营销一条龙的产业模式,逐步形成了“政府扶持,部门引导,民营为主”的无极剪纸产业发展机制。被誉为“民间艺术奇葩”的井陉拉花,获得新生。辛集农民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誉为“诗洋画海金束鹿”,农民画产业发展迅速。

二、挖掘发展石家庄民俗文化产品面临的问题

党的十把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文化产业获得飞速发展新的契机。随着石家庄文化消费需求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变,民间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了和空间。石家庄市抓住机遇,将发展民俗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挖掘和发挥民俗文化的优势,推动其向产业化、现代化、规模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挖掘发展石家庄民俗文化产品面临一些问题:

1、基层政府部门对民俗文化产品重视保护的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民间工艺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的职能分部在不同机构,不利于形成统一有力的领导;二是政府投入的普查、保护民间工艺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的资金相对较少,使的民俗文化的研究、抢救和保护工作的开展,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2、一些民间工艺、民俗技艺失传或濒临失传。主要原因:一是家族型带徒方式限制了民间工艺技能和民俗技艺的广泛传播。二是却乏民间艺术传承人,现有的民间艺人许多已经年老,并且民间艺人的大量流失,使许多民间工艺技能和民俗技艺的传承出现断层问题。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民间工艺,由于经营困难,很多民间艺人放弃经营,改行转业。三是随着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和新风俗的形成和发展,一些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的民间工艺和民俗文化失去活力。

3、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没有形成合理机制

旅游产业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力度不够;民间工艺品和民俗文化产业化经营化、规模化程度低。

三、挖掘发展石家庄市民俗文化产品的新思路

对民俗文物和非遗保护工作,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全面贯彻《文物保护法》和2011年新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1、创新思维,统筹安排:要以先进文化引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有由于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体现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所以我们不能任其逐渐消亡,必须采取有利的保护措施,使石家庄市民间传统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2、普查、抢救、发展并举:石家庄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必须保护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否则,历史文化名城就成了无源之水。要全面普查我市民间工艺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拓展渠道筹集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资金;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建立和完善长效性和永久性的民间工艺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资料库,以此为基础要实行分级保护制度,逐级建立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落实权责。要明确管理主体,逐步改变多个部门共同管理的局面;要保障从事民间传统文化研究、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经费,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使他们更加有效地开展研究和保护工作;“非遗”保护正需要唤醒民众的自觉行动,要坚持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相结合,使多种保护主体共同发挥作用,互为补充,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保护体系。

3、注重培养人才:人才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当前我市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教育和培养更多的民间艺术人才。要抢救杰出的民间艺人,使起民间艺术有优秀的传承人;采取优惠政策,对民俗文化各行业的领军人物优先扶持,造就一批叫得响,影响大的民间艺人;例如正定常山战鼓的表演队伍,都是经过师徒传授的各村农民组成。经调查,正定县内到目前为止,常山战鼓表演队伍发展到174个,人员16000多人。已建立了三个常山战鼓培训基地,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常山战鼓表演骨干。此外,还要做好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的理论研究工作。

4、挖掘资源,立精品,创品牌:要开阔视野,整合资源、引资融资,注重加强民俗文化之间的特色与特色链接、特色与市场链接、特色与外界链接。谋划具有全局意义的有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可传播性发展的整体思路,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抓好民俗文化品牌建设,城市的特色产业是城市的名片。要大力打造民间工艺和民俗文化产业,才能促进石家庄特色产业的发展。要树立用历史、吃民俗,变废为宝,文经结合的地方文化战略思想,积极发展民俗文化事业。针对石家庄市庙会文化内容十分复杂的情况,建议组织“新型”的庙会改革活动;要树立文化环保意识,扶持藁城乱弹这一稀有剧种。

5、积极宣传推广经验

例如,晋州营里镇提出了“文化兴镇、和谐营里”的发展目标,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农民主建、部门支援、农民享受”的民间文化发展工思路。营里镇不仅制定处农村文化活动发展规划,而且以此作为考核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的重要指标。通过政府拿一点、企业赞助一点、爱好者凑一点的方式,每年投入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达100万元。,组织书画爱好者外出参观学习、邀请知名人士现场授课、举办文化沙龙等形式,吸引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全镇目前形成了“家家户户有字画、民间团体挑大梁、领军人物多创作、民众参与助成长”的局面。

正定县深挖区域民俗文化资源,提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并举。常山战鼓这一民间文化得到全面深入的普查和挖掘,在继承和保护其原有特色和精华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使“常山战鼓”的品种不断丰富,使其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常山战鼓成功入选“非遗”成为其传承和发展的新契机。在正定政府支持下,东、西杨庄常山战鼓传承人已在当地办起了培训班,创建了“非遗传习所”,带动周边多个村庄的村民参加到此项活动中。常山战鼓成为当地农民在传统的种养业之外的又一致富途径。

[参考文献]

[1]袁学骏,《石家庄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中国文联出版社《与时文存》,2002年11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