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管理范文

时间:2024-04-29 17:5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本课程管理

篇1

[关键词]学科模块课程纲要 课程校本化 问题与对策

教学中的模块,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通过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而设计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和建议。新课程模块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模块具有综合性。凡模块都以一个特定主题作为该模块组织的核心,模块中的所有内容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设置。主题是模块的灵魂,每一模块所蕴含的主题都指向明确的教育目标。学生在模块课程中所获得的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种在主题统摄之下的结构化的知识框架。

第二,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模块以科目内相对独立的内容为基础,并围绕特定的主题内容, 对学生的经验和社会生活等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

第三,模块具有开放性。模块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原有的课程内容组织的梯状序列,使课程内容得以用多开端、多系列、多层级的方式进行组织,从而实现了课程内容的纵横沟通及相互联结。模块注意整合学生的经验及相关内容,这样就有效地沟通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既可使相应的科学、技术最新成果及时进入高中课程,又为教师和学生的经验介入课程提供了合理性和开放空间。

一、编制学科模块课程纲要的必要性

1.编制学科模块课程纲要是贯彻新一轮课程改革精神的要求。新一轮课改的核心是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因为有了选择,学校、教师、学生便有了责任,便有了教和学的主动权,才可能有办学、教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可能培育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因为有了选择,教学内容便可以剔除“繁、难、偏、旧”,便可以更加贴近时代、生活和学生实际,便可能减轻师生过重的不合理的负担,从而更好实施素质教育,体现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要求。

2.编制学科模块课程纲要是学校进行课程管理的要求。学校对教师的课程管理常规上大多限于教案或教学进度表,前者往往不能综观全局,实际意义受到局限;后者将课程管理的功能严重缩水,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教得如何、怎么评价,学校难以顾及周全。从目前的管理机制看,只有学生分数一个标准,这与教学的实际状态有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纲要有利于学校在新课程背景下对课程、教与学和评价进行科学的管理,从而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规范化的需要。

3.编制学科模块课程纲要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素质、加快教师成长的需要。首先,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模块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具体说有利于教师明确本模块在学科课程中的地位与价值,明确本模块与学科课程整体的逻辑关系,明确知识点与课程目标间的逻辑关系,最终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模块和课程;有利于克服以往对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非常清楚,而对各知识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模糊,对各章节间的逻辑关系和课程的总体要求不很明确的问题;有利于克服常常缺乏比较清晰的中期规划,容易局限于一堂课的得与失,对模块、学科的总体把握失之偏颇的问题。其次,有利于教师审视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课程设计过程中,必然有许多美好的设想,但再好的设想也要基于现有条件,如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的可行性、教学方法和策略实施的可行性、实验室条件等,编制课程纲要有助于促进教师重视教学的合理性。课程纲要的撰写是教师的集体行为,学科的集体审议也非常重要,只有经过学科审议后的课程纲要才能真正进入实施阶段,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科发展的持续性。第三,发挥导教、导学、导练、导考功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编制学科模块课程纲要要求教师综合深入研究新课程教材、新教学参考书、国家和省颁教学标准要求以及国家和省颁考试说明等材料,在此基础上方能形成。所以,它是提高课程综合利用效率的需要,是进一步提升办学档次和提高学校竞争力的需要。

二、编制学科模块课程纲要的具体要求

1.提高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第一,国家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它是面向全国的基本要求,在达到其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我校作为国家级示范高中完全有可能将目标适当调高,对实施过程作适当创新,对评价方法和标准作适当改进,以使新课程的实施更符合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更有力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及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二,积极探索在课程标准指导下,按照学校、教师、学生教育教学的实际,以保证、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为目标,合理调整必修、选修科目或模块的教学顺序、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如政、史、地、生必修内容可以对同一模块,在一学期内全年级采取分两组对开的办法。第三,进一步加强对选修课的研究,在充分考虑高考方案的导向和学生发展实际的前提下,做好学生的选课指导;尤其要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分类指导,加强对文、理实验班的选课指导;在总结体育和健康课按兴趣选择实行分项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做好艺术课、信息技术课等按兴趣、基础选择的准备,按新的选项组织形式上课。第四,每模块施教前三周,学科委员会要按照课程标准,依据学校、教师、学生实际,制定出本模块的课程纲要,包括:教学目标,课时安排,内容整合,实施策略,考试评价、保障要求等六个方面。施教前两周内,各教研组在认真学习、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修改意见,施教前一周的上半周,学科主任在征求学科委员会有关成员意见的基础上签字并上交教务处审批,施教前一周的下半周分管校长召开教务处长、年级教学干部会审批并签发至年级、学科组教师、学生。课程实施计划一旦下发,各部门、各任课教师,均以此为据开展工作。

2.加大学校课程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开发更多高质量的校本课程,构建起支撑、保障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凸现办学特色的重要元素。要按照我校“基础宽厚、人格健全、特长突出、国际视野”的课程目标,启动校本课程发展计划和开发机制,以项目组建设为保障,整合现有课程资源,拿出来一批水平较高的课程供学生选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提高质量;确保3年时间内,使校本课程稳定在20~30门之间。

(1)学科领域。①语言与文学领域。以开发阅读和表达类课程为主要方向,如我校语文将课前演讲整合为“演讲和交流”,将现有的课外阅读训练整合为“阅读与欣赏”;将英语的课外阅读整合为“新视听英语”、外教所上口语课整合为“口语和交流”等必选课程。②数学、科学领域。我校将现有适当拓展的教学内容、活动,整合为以提高学科素养为目标的必选课程;将现有竞赛辅导训练、质优生提高等教学活动,整合为以发展特长为目标的任选课程;把为不同选修选考的学生开设的实验性、实践性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实践精神的活动课程整合为相关任选课程。③人文和社会领域。我校在以前有关选修课、兴趣活动的基础上,兼顾学生需求、时代精神和本土特色,每学科均开出1~2门任选课程。④体育与健康、艺术领域。我校将特长生的专业教学整合为相关任选课程,将活动课整合为按兴趣选择的任选课程。⑤将原有分散进行的以补习提高为特点的特需生教学活动,整合为以打好基础为目标的任选课程。如语文基础、数学基础、英语基础、物理基础、历史基础、化学基础、政治基础、生物基础、地理基础等课程。

(2)活动类。①我校将班会整合为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为目标,包括不同模块、专题(如心理和健康、礼仪和修养、学习方法指导、升学及职业生涯规划等)的必选课程。②学校将体育节、艺术节、知识节等活动作为专题,累计整合到相关模块,纳入到相关必选课程中。③将修学旅行、各种社团活动等整合为任选课程,④将校外名家讲座和校内学科骨干教师讲座等微型课累计整合为相关任选课程。

(3)实验班课程。加强实验班课程建设的步伐,既要注重总结经验教训、又要虚心借鉴他人的做法,更要立足现实大胆创新,在此基础上编制出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文、理科课程体系。徐州一中实验班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重点班,它是在考入一中的学生中通过特定的学科知识能力测试选的,是在某方面有一定潜能的学生组织而成的,在教学中遵循兼顾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特长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对各学科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对国家课程必修部分课时适当压缩,压缩下来的课时用于选修,确保了我校各年级实验班教学迅速提升层次。

(4)完善学分制管理。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拟定并完善《徐州市第一中学学分制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对教师、学生,教和学的有效引领和管理,确保教育教学有效进行,确保学生修习足够学分,高质量完成高中学业。

三、编制学科模块课程纲要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校在学科《模块课程纲要》编制过程中常常出现下列问题:

1.模块课程元素构成上没有按照模块六要素进行总体规划,停留在传统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师课堂要求等层次上。这主要出现在高三年级的部分学科复习模块课程纲要的编写上。

【对策】模块课程纲要是以纲要的形式呈现某门课程某一模块各种课程元素的文本:一般由教学目标、内容整合、实施策略、考试评价、课时安排、保障要求等构成。课程纲要与教案、教学进度表的主要区别是:课程纲要完整地体现了课程的六个元素,教案则往往只关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进度表主要包括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安排,课程纲要反应了教师对将要实施的某模块教学的整体思考。

2.模块教学目标上,有的目标太抽象,把学科目标当模块目标;有的使用动词太空泛,目标设定可行性不足,或者只强调知识忽视其他目标;有的过多的渲染课程地位性质,对目标定位模糊不准,以“目的”代替“目标”。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有的含糊其词,难以评价。如“培养学生崇高理想”或“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如“使学生树立……观点”。

【对策】要明确基于模块的课程纲要要充分考虑模块的三维目标,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实现,而不是把与知识直接相关的教学内容作为划分课时的唯一依据。要充分考虑留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空间,以便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更加有效地实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3.模块内容整合上,往往拘泥于现有教材,知识素材使用缺乏宏观把握,也缺乏合理细化优化、合理取舍、合理删繁、合理提升。在这一点上,我校历史和外语学科模块内容的整合更多的体现了开放性特征,整合的力度也更大些。

【对策】基于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可将模块再分解为若干个单元。对于整个模块的教学时间的划分,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根据内容的不同实现阶段,可将一个模块划分为几个单元(或主题),相应地 把时间进行单元(或主题)划分。需要注意的是要强调不同单元(或主题)内容的内在连续性,同时也在一定的教学时段内保持主题内容的相对完整。简而言之,一可以增:新加内容,如补充材料,或主题活动,实验操作等;二可以删:删除重复的,不符合标准的,不必要的内容;三可以换:更换不合适或不合理的内容;四可以合:整合不同知识点或不同学科的内容;五可以立:打破原来学科内容的次序,开发全新的内容。

4.实施策略上,对教师、学生、教材、方法等要素在合理组合上缺乏变通性,显得僵硬。特别是在学生学习方法上没有体现新课程探究互动精神要求的贯彻,难以实现目标的三维性。

【对策】基于模块的课程纲要要充分考虑有效互动教学方式的运用;设计出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要重视教学双方的交流、沟通,注重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善于根据总体内容、具体章节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运用相应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运用不同学习策略,从而真正学会学习。课程纲要不仅是教师教学设计方案,也是学生学习的蓝本,它描述了学习的目的地,画出了学习的路线图,指明了学习的运动场,所以,课程纲要写出来后,与学生分享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强化和能力的提高。

5.课时安排上往往是大而化之、模糊概念、缺乏严谨性。

【对策】基于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在将模块再分解为若干个单元基础上,对于单元(或主题)的教学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划分,从而更有利于接近日常的教学安排,即课时的安排。传统的课表编制中对同一学科的课时一般不会有连排的情况,而模块教学的课表编制则可以有两节连排的课时,以保证在有效、连续时间内解决一个相对独立的问题。对单元(或主题)的教学内容的划分应该能做到相对独立的问题与课时的相对对应。

6.考试评价只强调结果评价、成绩量化评价、知识评价、教师单方评价,使评价缺乏全面性、教育性、多元性、发展性、过程性,因而不具备科学性。

【对策】基于新课程标准要求,课程评价要实现:①在评价内容方面,重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评价。②在评价标准方面,重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③在评价方法方面,重视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方法。④在评价主体方面,要逐步形成由学生、教师、家长、学校领导共同参与的评价主体。⑤在评价重心方面,突出被评价者在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的表现,更好地发挥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7.保障要求上,编写者往往不了解教学设施的配备情况,不能根据模块课时内容要求选择教学设施设备,造成可利用资产闲置或因未能及时申购相关教学设备因而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的后果。

篇2

一、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

1.开发主题应依据本学校、本区域的人文和乡土特色选定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农村学校的地理环境、教育资源、人文资源、办学宗旨、地方特色、教师和学生等,都需要开发者慎重分析和研究。只有以校为本以人为本,在对学校诸多因素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和内容。

我县三小的校本课程《乡土文化――乐亭皮影》就是依据区域文化优势和学校特色而开设的。乐亭县素有全国皮影之乡的美名,“乐亭影”(也称唐山皮影)是一种光影交集的民间艺术,是集剪纸、雕刻和民间的舞蹈、音乐、说唱等于一体的传统表演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实为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因而学校选择开发了《乡土文化――乐亭皮影》这门校本课程。课程从三年级起设,分为四大专题:皮影雕刻、染色操耍、皮影舞蹈和健身皮影,选课学生有500余人。学生们的皮影舞蹈《影娃娃》还曾在中央电视台3台的“艺苑风景线”栏目播出。本课程在省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成果展示研讨会上进行展示后,被评为省校本课程优秀成果。在2011年12月份首届河北省校本课程教学展评活动中《小小皮影戏》一课,荣获全省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2.开发理念上应注重学生的发展

校本课程是一种“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学习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开发农村学校的校本课程,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指向学生的发展,指向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指向学生能力的提升和个性的张扬,指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乐亭大鼓是我国北方的主要曲种之一,发源于乐亭县,靡声于京、津、冀东及东北三省广大地区。享誉中外的“冀东三枝花”之一的乐亭大鼓已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乐亭大鼓的曲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中、长篇书目有《杨家将演义》《呼家将》《包公案》等数十部;短篇唱段有《双锁山》《大闹天宫》《拷红》等100余段。乐亭一小依据本校教师资源和学生需求开设了《乐亭大鼓》校本课程,不仅传承了这一独特的曲艺形式,而且结合剧本、表演的改写、改演和再创造,使学生对我国历史、民风、民俗以及传统道德等有了近距离的形象接触,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创作能力,激发其表演天赋都有着极大的益处。可以说这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成功的、有效的。

除开发出具有区域乡土特色的课程外,有的学校还开设有“爱的教育”、“可爱的乐亭”、“古诗文诵读”、“礼仪”、“书画”、“民乐”、“暖棚育桃”、“果树嫁接”、“花卉培养”、“貉子养殖”等多项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年级、时间和过程空间等进行选择。这些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够与农村学校的教育理念相一致,能够与农村学生成长的需要相一致。

3.开发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应与综合实践活动等其他学科相整合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力求达到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把综合性的知识和技能有序地自然地蕴涵在校本课程中。要充分利用和结合校内校外的资源,加强沟通和整合,促进各学科与校本课程有机地融合,并淡化学科上的界限。开发者在进行内容选择和设计时,必须依照农村学校的实情,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的生活、社会、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农村独特的区域优势,蕴藏着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能够弥补学校其他课程资源的不足。

例如李各庄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我与小树共成长”就结合了“植物的生长奥秘”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做到了有机整合。每位学生种植管理一棵小树,实名挂牌承包,从浇水、施肥到看护,根据树的生长变化情况认真做好管理和生长日记,使选课的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课程还融入了绿化与环保主题,使学生在活动化的课程中又得到了道德修养的升华,找到了与“品德”课程的最佳结合点。乐亭二小利用与县交警大队的历史渊源关系和学校资源优势开设的“小交警”校本课程,紧密结合实践活动,也取得了异曲同工的课程效果。

4.课程的呈现方式应注重过程设计重视研究性

农村学校的校本课程也要重视研究性。因为贴近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开发的校本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过程。只有具备研究性的课程才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和发展。校本课程的呈现形式有多种,如选修课程、综合课程、学科课程等。在开发中,必须注意过程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地探究、实践和活动,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和拓展生存空间必备的素质,从而体现校本课程对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农村学校的校本课程只有具备研究性,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性,才有利于学生不断创新,健康发展。

例如古河小学依据附近村庄民间传袭的剪纸艺术而开设的校本课程“剪纸”,在课程评价过程中就淡化了对学生作品优劣的评价,而是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感受和问题的探究。剪纸的艺术魅力在于创作者把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认识、感悟以剪纸这种特殊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是他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课程把中国的民间剪纸与外国剪纸进行比较,从构图、形象、到色彩以及细节表现等各个方面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认识到中国剪纸更强调装饰效果这一结论。各庄小学开设的“课本剧”校本课程,注重的也不是选课学生演技的好与坏,课程重视的是学生对语文知识、剧本创作与设计的运用和过程研究,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诸如此类的校本课程就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学生的需要和终身发展服务的。

二、校本课程的有效管理

1.制定校本课程管理制度

一是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和领导保障,负责校本课程的管理和评价工作;二是校本课程的认定,由负责开发的教师选好课题,并写出课程简介,再向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申请。经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论证审核后才能确立;三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地区和学校特色;四是课程老师按要求写好《课程纲要》并及时上交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经领导小组审议后方可执行:五是授课教师耍加强班级管理,每次上课都要点名,并将学生的到课情况报教务处:六是加强督查考核,教师的业绩与教师年度工作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挂钩:七是设立专项经费,满足校本课程开发经费的需求,对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2.严格执行课程开发申报程序

一要明晰学校的办学理念,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要通过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二要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自主申报课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还要撰写《课程纲要》。三要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对《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

三、校本课程的有效评价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

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学生选课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从以上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

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最终的学分要把这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学生的评价。

四、农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反思

1.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基础

校本课程资源是有广泛综合性、特色性和地方性的。尤其是在农村学校,它展现的形式是丰富多彩、富有个性的,可以是对现行国家课程进行加工、补充,也可以是一本书一张纸,还可以是一人一事、一物一景。它强调的是面向全体,力求创造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必须坚持活动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的活动意识,利用农村广阔天地,突破“课程”等于“教材”的狭隘课程观,迈出课程开发就是编写教材的误区,只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都可提取充实成为优质的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对已开发的课程还要根据其适应性、有效性进行及时增删或补充。

2.课程开发成败在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民主课程管理政策,是一种课程开发自上而下的高度放权。但现在看来,部分学校领导、教师尚未意识到开发校本课程是自身的责任和权利,仍然把校本课程开发看做是上级行政、校长布置的任务,实施过程中往往抵挡不住国家课程的“冲击”,课时经常被挤占。再加上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不断创新、备课繁琐,耗费精力,所以就出现了学生喜欢,教师厌烦,应付了事的现象……这将严重影响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健康发展。鉴于此,校长要千方百计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像开发学生的潜能一样开发教师潜能,加大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真正让教师自觉地从课程实施者转变成集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于一体的课程改革主体。唯有此,才能成功、有效地开发出适合“这一个”的校本课程

3.提升课程开发水平关键在校长

校本课程的开发给了学校更多的自主和自由,但它却没有现成的经验和统一的模式,需要学校结合本校、本地资源创造性地实践和探索。我们走过了从借鉴挖掘、整合优化到形成特色的不平凡之路。从课程启动到专题培训,从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到《课程评价管理(试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如何提升课程的领导水平,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开发实施管理机制将是课程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特别是“组织实施”和“评价改善”将是今后加强管理的难点。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实际是对学校课程实施的整体规划的建设,其中校本课程开发是龙头,校本资源开发是基础,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是双翼。只有通过以人为本的校本管理这一纽带的科学整合,充分发挥校长对课程规划的设计和领导作用,才能不断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水平。

篇3

关键词:初中;校本课程;整合教育资源;建立监督体系;认真做好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这就使得如何开发校本课程成为现代初中学校需要考虑的热点问题。校本课程要符合学校、学生、教师的需要,在促使初中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同时,还可以不断鞭策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素养,从而提高学校在本地的竞争力,提升学校在教育领域中的专业地位。然而,现在很多学校即使开发了校本课程,也是理论居多,对于本校的现实情况的关注也不够,使得实施校本课程的效率低下。下面,笔者从整合教学资源、建立监督制度与及时做好总结三个方面,讨论实施与管理校本课程的具体策略。

一、整合教学资源

校本课程的内容是一个有机、系统的整体,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教师与学校要综合考虑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并能开发学生智力发育的内容为主。因此,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教师与学校要综合考虑学生与自然、社会、他人之间的关系,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国家在规定校本课程内容时,主要设计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学校可以搜集当地资源,形成一套能够紧密联系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的校本课程,使得初中生能够接受全面、真实、有用的课程教育。比如,我校在重阳节展开了“关爱老人”的德育教学活动,通过网络搜集重阳节的相关知识,与学生所在的社区合作,让学生为本社区的老人送温暖。学生可以陪着老人聊天,也可以为老人送去一些礼物,使初中生能够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树立关爱老人的意识。

二、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很多学校虽然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依然没有将其列入学校的整体计划之中,导致实施校本课程成为教师的额外工作。初中学校的教学压力比较大,学生直接面临着他们人生中第一次重大考试――中考,因此他们的学习负担比较重。而教师的主要工作便是让学生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帮助他们进入理想中的重点高中,这就使得大部分的教师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他们没有过多的精力实施校本课程。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对课程的监督力度不够。因此,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学校就必须建立良好的监督体制,鞭策教师不断投身于实施校本课程的工作之中,激发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我校为了促进本校校本课程的顺利展开,由校长作为第一负责人,以下分设教导主任、各学科优秀教师等,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不仅如此,我校还鼓励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看法,如果发现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中有不当行为,可以向监督小组反映。教师之间也要互相监督,彼此促进,共同发展与

进步。

三、及r做好总结工作

总结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环节之一,这不仅包括教师所开展的基本课程教学活动,也包括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校本课程在我国发展历时较短,学校与教师能够借鉴的经验较少。再加上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学校依据本地、学校、师生等多方面的实际需求,开发出能够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因此,在实施校本课程的时候,学校必然会遇到一些预料之外的问题,因此,全校师生必须要及时做好总结工作,定期探讨在实施校本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说到问题、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办法,促进校本课程的健康发展。我校每月都会开展一次总结大会,并鼓励全校师生参与会议。在会议中,教师要客观评价本阶段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指出阻碍校本课程发展的问题,然后与其他教师一起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将其应用在实践中,检验方法是否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学生也可以选派代表,阐述他们的想法,学校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将有价值的建议纳入校本课程体系中。

总而言之,校本课程是促进初中生成为独特人才、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素养、促进学校不断健康发展的重要教学手段,有效实施与管理校本课程,成为当代每个初中学校都要认真思考并落实的工作。教师要认真整合当地资源,综合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展开特色教育活动;学校要认真做好监督工作,建立完整的监督体系,保证整个校本课程的有序发展;教师与学校要定期认真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使得校本课程能够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东至三中是省级示范高中,多年来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结构,完善管理方法,重塑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质量,基本上达到学生满意、家长满意、教师满意、社会满意。但因城区另一所省示范高中办学历史悠久,占有生源优势,我校处于夹缝之中。我们审时度势,决心突破重围,在压力中挖掘动力,在困难中寻找希望。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教育教学质量的增长点,应立足课堂45分钟上,而45分钟的效率,取决于课堂之外的效能,也就是教学研究。将教师引领到教育教学研究上来,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提升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有了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而能全面调动学校管理者、各科教师广泛参与到研究中来,校本课程开发、使用、管理与评价的课题自然成为我们的首选动因。当然一切考虑的终极点还是学生。

如果说动因不算复杂,那么《东至三中校本课程开发、使用、管理与评价研究》课题本身的具体意义就非常明晰。

1.落实新课改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按照新课程计划,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特别是校本教育课程的实施,不仅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也增强了课程的针对性和互补性。

2.减轻学生压力的需要

目前学生从进入中学的第一天就开始为升学而竞争,每天都沉浸于各学科的习题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高中的分科更是限制了他们学习课程的范围,学习的课程都是围绕着国家考试科目而设,关注学生兴趣爱好的课程几乎没有。校本课程强调以人为本、趣味性和开放性,让学生能够参与进去,这样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能力,而且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减轻压力,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得到放松。

3.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的需求

国家课程强调统一性和普适性,很难考虑到个别学校、学生的差异,难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而校本课程就要求开发者注意学校实际,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有选择的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发挥,个性化教育的目的就能得以实现。

4.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意味着教育管理中一种权力的下放”,教师能够根据自己对学校和学生的了解,开发出符合本校特色和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自主意识,使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

5.规范教育教学管理的需要

学校将校本课程的外延进行了适当拓展,我们的校本课程,不仅是学科方面,而且是能使三中所有人都受到针对性教育的“课程”。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也是受教育者,他们所需要的校本课程,除专业知识外,还有管理知识体系、校园文化教育等方面的。

所以,我们的校本课程就呈现了一种立体层级性特点。即课程开发的全面性,课程受众的多样性,课程形成的整体性。

二、校本课程研究的内容

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开发出比较规范完备的且具有三色的校本课程。

1.各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

这是校本课程研究的主体。根据国家的三级课程管理,针对当下高考的统一性情况,研究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减轻学生压力、优化课堂艺术,也可根据学生的特长,因人而异。能否根据普适性,自主合理编制出校本教材,尤其编制出既能拓展补充,又能突破学科界限,具有“知识交融”的校本教材。

2.校园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

真正的校园文化应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显性又有隐性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不断累积的。具有指向明了、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无不浸染其色彩,长久置身其中,作风、气质与风貌都具三中人的特点。

3.班级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

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意味着一个好班级。班级管理是具体、烦琐、讲究艺术性的工作。虽然说学生的发展取决于学生这个主体,但班主任的“主导”不同,学生培养的层次和结果不同。开发一套可具操作性和启发性的班级管理校本课程,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4.校级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

学校的领导,说到底是思想的领导。将全校员工引领到正轨上,打造思想好、作风硬、业务精、富有学习力的团队,校长就必须有扎实的功底、前瞻性眼光和高超的艺术。同样学校中层管理相关业务各有特点,这就决定了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工作做了、做好、做精,是三种截然不同的境界。倘若以“求精”为目标,以“拿来”为依托,以分工为平台,开发出一套促进自我发展、带有学校特色、交流共进的相关校本课程,就能起到“校长―中层―教师”的三级联动,其管理效果将呈几何级增长。

三、校本课程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应由各小组“了解现状―提出问题―寻求对策―形成模式”,要求在组内了解先前校本课程的随机开发状况,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探求适合本校实际的新的校本课程,初步确定能编制校本教材的校本课程。简而言之,就是要“广泛收集―论证筛选―确定目标―着手编制”。并且做到组内互动,上下联动,集众人智慧,重探究过程。

2.研究方法

(1)搜集资料法。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和教学中,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编制”着校本课程,将我们原先积累的,没有成型的校本课程收集起来,进行反思筛选,看哪个能继续用,哪个有编制校本教材的可能。

(2)文献查阅法。教研的过程实际也是学习和完善的过程,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明了校本课程的内涵,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

(3)合作探究法。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也是违背申报课题初衷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通过头脑风暴法,去集思广益。

(4)改编新编法。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拓展、筛选、整合、改编,也可以根据需要新编。

四、校本课程研究的突破预期

我校将校本课程的外延大大拓宽了。将面对学生的校本课程当作研究的重中之重,但并没有囿于其中,而是将视角放在三中人上来,“基于三中,立足三中,由三中人去做,由三中人受益”应是本课题研究的特点。终身学习理论告诉人们,一个人必须保持长久的学习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三日不读书,就觉得自己面目可憎”的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三中人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通过课题研究逐步形成“三中人人人爱学习,个个爱思考”的新局面。涌现一批观念新、有灵魂、有特长、有智慧、有行动力的骨干群体。

篇5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实施 校本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与实施同样需要学校领导的引领和组织。没有学校领导的重视与发起,仅仅依靠教师自发地研究和组织显然难以推进。因此,校长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首先要成为自觉的发起者,领导部门领导共同学习与研究,统筹规划和编制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为年级和班级课程实施提供宏观指导。

(一)充实和完善教研室的力量,发挥研发和指导的职能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领域,作为一种校本课程,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需要学校在实践中边学习、边研究、边探索。

学校可依托教研室,充分发挥教研室的课程研究职能,适当充实教研室的研究人员和研究力量。围绕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研室可以发挥其研发、规划、设计、培训、指导和评价的职能。

(二)建立课程咨询委员会,发挥专家咨询和指导作用

校本研究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群体行动研究的优势,但也难以克服自身理论研究薄弱的缺陷,因此,在一定意义上需要依靠专家的理论培训和指导。学校在依靠自身内在力量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以专家为主体的学校课程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的理论指导、咨询、审议、评价的职能,能够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课程咨询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审议和论证的职能,课程专家帮助学校集体论证和审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培训和指导的职能,课程专家要根据需要对学校教师进行理论培训与指导,不断提高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三)建立相应的辅助组织,推进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全员参与、合作指导。因此,它客观上需要学校建立相应的辅助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委员会,这一辅助组织能够从纵向与横向的层面,将学校各职能部门、教研组、学年组以及全体教师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以团队为基础的全员参与的、立体的、交叉的、开放的、合作的、高绩效的阶梯型推进组织系统,以发挥教师群体的自主性、创造性与协同研究与指导的作用。

促进委员会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从纵向的角度自上而下建立起不同层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促进委员会。

宏观层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委员会,由校长、教育副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主任、学年组长和学科组长等人员组成。其职能是从宏观的层面研究、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方案。

一、加强政策和制度建设,增强课程实施的效度

(一)建立合作的指导体制,为课程实施提供人力保障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全员参与的学校行为,需要整合校内外的人力资源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合作指导,因此,学校需要建立以班主任为主、科任教师为辅、家长志愿者为补充的合作指导体制,以更好地增强对学生主题学习、综合活动的集体指导、小组指导和个别指导。学校可以成立校内外合作指导人材库,在校内广泛地建立以班主任为主、科任教师为辅的合作指导队伍;在校外和社区建立以家长志愿者为主、社区具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为辅的合作指导队伍,形成校内外有机结合的合作指导体制,广泛地开发和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人力资源,增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力量和能力。

每个班级由一名班主任、一名科任教师、若干名家长志愿者和社区人员组成合作指导力量,在指导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以班主任为主、科任教师为辅、家长志愿者为补充”的基本原则。班主任教师负责全程学习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包括校内外有关活动的集体指导、小组指导和个别指导;科任教师协助组织与指导,主要负责校内外活动的小组指导和个别指导;家长志愿者和社区人员主要参与学生校外学习活动的小组指导和个别指导。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得到全面指导和个别指导,在跟踪指导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校内外人力资源的聪明才智和合作指导的能力,提高学习活动的质量与效率,而且还能够保证学生在校外的安全。

(二)建立开放的教研制度,为课程实施提供质量保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与各学科课程同样需要教科研制度作保障,尤其是在起步探索阶段,更需要学校为教师们提供研究、交流、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以确保这一课程高质、高效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由于涉及到了全校行为,体现了不同学科的合作指导,因此她的教科研制度与单一学科课程教研制度有所不同,她需要以年级为单位按照同学年的主题学习和主题活动,将不同学科的教师整合起来,开展开放的、合作的研究。一般而言,我们需要建立如下开放的、多元的教科研制度。

一是建立校级教科研制度,以学校为单位,以教研室的人员、学年组长、学科组长为主体,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讨交流活动,重点围绕着学年主题学习、综合活动的实施方案、计划、过程、评价、管理等问题开展论证、研讨与交流,使学校能够宏观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进程,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整。

二是建立年级教科研制度,以学年为单位,由同学年组的不同学科教师组成,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讨活动,重点围绕着主题学习、综合活动的指导问题开展研讨活动,做到及时交流与反馈。

三是建立校内外合作的交流研究制度,从学校到年级和班级可以分别建立不同层面的交流研究制度。在学校的层面上,可以课程开发中心为主,邀请校外相关的专家、学者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论证、研究、审议、评价工作;在年级的层面上,学年组长可根据学年主题学习、主题活动的需要,邀请校内专家、学者、家长开展研究和交流活动;在班级的层面上,以班主任为主,邀请科任教师、家长开展交流活动,努力做到及时反馈信息。

(三)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为课程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国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将其确定下来,使其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具有了合法地位。那么,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这一课程的有效实施。具体包括如下的规章制度。

1.制定计算教师工作量制度

2.制定设施设备使用制度

3.制定检查与评价制度

4.制定激励和奖励制度

二、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课程实施的环境保障

篇6

关键词: 聋哑新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改革

教育部新颁布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是我们进行聋校课程改革,全面发展特殊教育的指导性文件。《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提出:“课程设置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聋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以人为本”是这次课程设置方案的核心理念。学校要坚决地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做到更新观念、科学管理、创新管理,努力开创聋校课程改革的新局面。

一、更新教育观念,全面落实实验方案

在我们的聋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长久经来都存在着这样一个认识:聋哑学生的生理缺陷,是造成他们学习困难和与正常人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补偿教育,而忽略了对聋生的能力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新方案中明确提出,要以学生为本,注重潜能的开发,着眼于各种能力的培养,为他们成功走上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因此,作为聋校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聋校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中包含七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公民意识;二是价值观念;三是社会责任感;四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五是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六是三大能力,即自理、社会适应和就业能力;七是做“四自”、“四有”的一代新人。因此,校长要具有高瞻远瞩的创新精神,用新课程的理念引导教师,帮助教师,改革评价机制,引导教师着重从教法、学法等方面入手,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改之路。

二、新课程培养目标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必须自觉更新观念,不断地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积极主动投身于教育创新的研究和实践之中。同时,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也势必会发生很大的转变,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学生人生成长的引导者;在对待教学的关系上,强调“教学相长”,强调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发现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创新型教师的转变,以便更好地融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体制

新方案的课程设置原则充分体现了聋教育的特点,以人为本,以德育为核心,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宗旨,为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全面提高聋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指明了方向。“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体制是与以“章”为本、以“权”为本的管理模式完全不同的管理理念。校长要营造民主和谐、人和政通的管理氛围,运用激励原则,激发教师工作的活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强调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做到办学以教师为本,教育以学生为本,尊重教师,关爱学生,做到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一切为了教师的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成才,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四、建立以德立校的多维德育格局

育人德为先。校长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工作中勤政廉洁,率先垂范,从而凝聚人心,团结力量,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要抓好教师的师德建设,培养一支品德高尚、学识精深、敬业爱生的教师队伍,做到以德立校,以德育人,进而形成和谐有序、积极向上的校风和学风。学校要建立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课外实践活动、共建活动和家长学校为辐射带的多维德育格局,努力培养“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具有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建立适应聋校教育改革的课程评价体系

聋校这次课程改革打破了过去聋生教育着眼于聋生的缺陷,注重补偿教育的落后观念,明确提出了“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课程设置原则,原有的以分数为主衡量、评价学生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了,因此必须建立一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的新课程评价体系,对原来的课程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进行反思和重建,重视对聋哑学生的综合性评价,关注个体的差异和学生的发展潜能,尽可能缩短聋生与普通学生的差距,为他们成功走上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聋校即将实施新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给广大聋校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必须更新理念,与时俱进,形成新课程指导下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建构适应新课改需要的教育教学模式,扎扎实实推进新课程改革,为促进特殊教育健康、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篇7

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和选修制的基本课程管理制度。而事实上由于每所高校的规模、历史沿革、院(系)结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均有不同,涉及到课程的规划、实施、评价等课程管理的具体内容也会因校而异。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加大,在传统的以行政力量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需要。为了满足这种现实需要,亟需改进现有的课程管理制度。本文将从课程规划、实施、评价以及课程管理人员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程规划

课程规划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指南,反映学校的价值和办学宗旨,并应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不断更新。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视域下,高等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合理规划学校发展规模、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内容的编排与组织等。具体而言,在微观层面应关注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在宏观层面则应该加大对课程开发的力度,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实践中,首先,要强化课程管理意识,并进一步落实到实际行动,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管理,使课程管理与高校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协调,并最终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其次,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将课程的决定权和选择权给予师生,同时可以采取调查、统计等科学的管理手段,了解同类大学的课程设置情况以及社会用人需求,再结合本校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对本校的课程规划做出改进,使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进入社会。第三,在学校的组织结构上,可以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协调学校内部各院系的关系以及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对社会需求进行调研、评估,统筹推进课程改革和发展,提高课程管理的水平。

二、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即教学的具体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习得知识与技能,进而获得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课堂教学质量是决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近年来,在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推动下,各高校不断探索着课程的实施方式,以期提高教育质量。

在课堂组织形式上,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属性采取大课讲授或者小课讨论的形式,做到一方面能够提供全面、多样化的本科教育,增加学生的选课空间;另一方面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要逐渐向启发式教学、研究型教学转变,加大实践和实验教学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引导,等等。在教学手段上,通过利用互联网、电子资源以及其他多媒体技术手段,创造条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结合实际项目或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团队合作与分析思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以检查课程编制和实施是否达成了教育目标,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并为改进课程提供依据。现阶段许多高校都在组织推行课程评价,但针对的大多是课程实施的微观过程,如学习质量与效果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满意度评价等,而对课程的总体编排以及具体至某门课的结构安排等缺少相应的评估,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全局把握,不仅在不同课程所授知识之间存在断裂,难以将其进行有效联接,同时也难以把握某一门课的学习目标,使得学校效果差强人意。为此,高校在进行课程评价时应有宏观理念,加强对课程编制过程及最终培养结果的评价,科学判定大学的教育思想、理念是否落实在具体的课程之中,课程目标是否实现。与此同时,应该科学评定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以及实际的教学效果、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够与社会需求及学生需要相符合。

通过合理的课程评估,能够引导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办出特色。在评价形式上,可以由校方或学院组织,采用学生、专家和同行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在此可以以学生评估为主,通过分析学生意见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程质量。在评价方法上,注意定性和定量、课程与课堂相结合,尽可能做出最合理的评估结果。此外,可以通过对教学成绩好,积极改革和创新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教师进行教学经费奖励的方式,表彰其为本科教学做出的贡献,同时引导其他老师重视课程评价,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和建设中来。

四、课程管理人员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管理职能的部门由教务处行使。教务处作为日常教学管理单位通常承担着大量行政管理的工作,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和经验解决问题,相对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同时也缺少改进工作职能的主动性,在课程管理上投入的精力相对不足。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计划,建立一只具有专业水平的管理队伍十分必要。

篇8

【关键词】校本课程 校本教材 文化重建 学生发展 教师成长

校本课程就是学校自主决定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其核心是“校本”。对于“校本”的概念界定,人们一般都理解为“以校为本”,这种理解似乎言简意赅,但因其表述过于笼统,学术界更倾向于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Change(1998:130)对其所作的解释,即“有关课程的设计、内容、组织和呈现以及教学、学业评定等主要的决策都必须在学校这个层面上进行。”

“从学校课程发展历史来考察,校本课程的历史和学校教育的历史几乎一样悠久。古代学校的课程在较大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是由学校或私塾教师自己决定的,那时在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校本课程。但是所谓现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则是作为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形态。”(王国华等,2013)作为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形态的校本课程,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的一次课程改革运动。“由于它代表了课程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向,所以影响非常广泛。”(刘世民、张永军,2013)

我国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建设也在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国家教育部明确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方面构成的,同时还明确规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到12%,这就从国家行政层面对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强而有力的课程政策保障;另一方面,不少地区的中小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已经相继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毋庸讳言,不少地方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也程度不同地暴露了一些诸如因价值取向的偏差而貌合神离的问题、因课程灵魂的缺失而导致课程体系支离破碎的问题、因诸多环节的省略而徒留校本教材形式的问题、因课程开发孤军奋战而致使课程建设质量低下的问题。(郭继东,2004)其实,现在看来,校本课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远远不止这些。这些问题都是校本课程建设中产生的具有探索和发展性质的问题,这些问题本身只是表现为现象,而只有研究和解决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才具有理论研究的价值和实践纠偏的意义。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在这里试就如何正确处理校本课程建设的诸方面的关系展开讨论,以期对从根本上破解校本教材建设中的难题有所裨益。

一、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

我国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是在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保障与支持下、主要依赖于学校内部驱动进行的,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正确处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

国家课程,一方面体现了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课程观,其统一性要求远远大于学校实施教育的个性化需要,另一方面,国家课程永远都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校本课程只能是对国家课程的个性化补充、拓展和延伸。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各有优势,是不能相互取代的。以国家课程为主,加强二者之间的整合与互补,应该成为处理这两者之间关系的基调。

以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贯穿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国家课程为例,其四大板块之一的“研究性学习”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就大有文章可做。学生在科学课程中学到的科学知识与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学到的尊重、理解、包容、合作等文明礼仪的道理,在语文课程中学到的语言文字与表达方法,在数学课程中学到的计算、作图与数理统计、分析等知识与方法,均可共同作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这一板块的实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课程基本解决了知识的建构与传授的问题,但是不足以解决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运用问题,至少可以说,在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中,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践空间还是很大的。针对这一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校本课程建设就有了自己的空间和课程实施的价值。

事实上,由于国家课程的教材编写总是表现为分学科进行的“各自为战”,因此,多门学科教材之间不仅存在课程目标上的相互重复,而且也存在内容上的彼此交叉。如: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目标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等等。科学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均有这些目标。“统计显示,3至6年级的国家课程科学、品德与社会,与地方课程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的交叉重复率达到48%至61%。”(崔秀梅,2013)因此,通过对国家课程的适度整合,开发出相应的校本课程,无疑对更好地促进国家课程的实施和校本课程的自身建设是极其有益的。

二、校本课程的多样化与学生的个性化的关系

从教育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校本课程的起因来看,校本课程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乃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程建设上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必须承认,国家课程更多强调和突出的是统一性和普适性,没有可能做到考虑到每一个学生作为学习个体的差异,也没有可能照顾和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潜能、特长、志向、理想等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因此,在校本课程建设上,必须坚持多样化,而不能满足于一所学校开发一两门或仅仅几门校本课程,因为只有做到了多样化,校本课程才有可能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内在需求。

要做到校本课程建设的多样化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求,就必须“构建课程领导共同体”,让校长、教师、专家、学生、家长和社区各方面力量参与其中;要做到校本课程建设的多样化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求,必须“倡导校长、教师、学生共享课程权力,共同领导课程变革之观点”;(杨四耕,2013)要做到校本课程建设的多样化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求,在技术路径上,就必须切实保证作为教育服务对象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教师的首创精神和激发、保护他们参与领导课程开发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主要地通过教师、学生自主申报校本课程主题,对其从科学性、可行性及实施的主客观条件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认真而充分的调研和甄别、筛选和评估论证,将最终确定校本课程以菜单形式供师生双方进行双向自由选择。(刘滨雄,2013)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板块的实践操作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基于这一实践路径。

三、校本课程的前瞻性与社会的发展性的关系

与学校其他一切工作一样,校本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谓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利于社会生存和参与社会竞争、促进社会进步的人。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必须处理好校本课程的前瞻性与社会的发展性的关系。

现在,不少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建设处于低水平的、没有多少课程含金量的、消极应付的运行状态,没有真正考虑到校本课程建设本身能否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养、专业素质的要求相契合。把一些简单的、完全停留于模仿层次的手工劳动与制作作为校本课程,就是当下校本课程建设中司空见惯的一种做法。这种徒有虚名的校本课程,已经从根本上背离了设置这门课程的初衷!

笔者以为,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应当在全面体现素质教育诸要求与内涵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进行独立人格和批判、质疑精神的培养,突出对学生进行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笔者还认为,当今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教育都显得更为迫切,而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家课程本身都是很难做到促进学生跨学科能力的发展的。因此,在这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的空间很大。

那么,什么是跨学科能力?对此,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颁布的《定义学科能力:转变课程与评价观》做出了这样的阐述,“跨学科能力包括思考能力、个人与社会能力、交际能力等3种具有内在联系的能力。”(康叶钦、李洁梅,2013)对跨学科能力培养的关键是把握这三种能力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将这三种能力割裂开来、分散于多门校本课程之中,即绝不可以在某一门校本课程中培养这一种能力,在另一门校本课程中培养那一种能力,而必须将这三种能力的培养统一于校本课程实施整个过程,尽管在实施课程的具体环节中会对某一种跨学科能力的培养有所侧重。

四、校本课程建设与学校文化重建的关系

“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血肉关系。”(郝德永,2002)最近十年差不多是我国教育史上中小学校长最为关注学校文化建设的十年。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然而,社会的浮躁情绪的弥漫使得中小学教育也难以置身其外。一些学校为了搞学校文化建设而搞学校文化建设,结果难免走上“形而上学”的道路。殊不知,“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陈树生、李建军,2010)离开了课程文化这个核心,学校的文化建设这个“毛”就会因为课程文化的“皮之不存”而无处附着!

“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是再生产主流文化的工具,而校本课程则是再生产亚文化的工具。”(刘世民、张永军,2013)与具有严格统一规定性的国家课程相比,校本课程建设中的亚文化对于学校文化的重建更具有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和魅力,其优势和魅力集中而显著地表现在因校本课程的“校本化”而必然带来的学校文化的鲜明个性化。与那些由学校领导们刻意标新立异、主观上人为干预并强势推进的具有标签性质的学校文化特性不同的是,基于校本课程建设而逐步实现的学校文化重建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由里向外的、能够体现师生共同信念和学校文化价值追求的循序渐进的建构过程,而不是一个近乎运动式的、为了追求“标签”效应而人为“打造”的学校文化的怪胎。

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重建的关系主要地是在如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上体现出来。就一所学校而言,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向究竟是校长或学校领导班子说了算,还是校长、教师、学生、专家、家长、社区代表等多元决策;在若干校本课程中,哪些被确定为选修性校本课程,哪些被确定为必修性校本课程;哪些校本课程被确定为覆盖全员、一以贯之的长期课程,哪些校本课程被确定为个性化选择的短期课程;具体某一门校本课程的实施最终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等等,这些无不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学校的文化。试想,如果教师或学生,或者教师和学生,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连最基本的话语权都没有,人们就很难想象这个学校所声称的学校文化中的“民主”究竟为何物!如果学校不能够保障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修按照其真实意愿进行自主选择,而是被教师“抓壮丁”般地拉过去上课,人们就无法相信这个学校所声称的学校文化中的“弘扬个性”真的存在。

五、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关系

在对待中小学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关系上,现在普遍地存在着一个误区,似乎只要编写出一本校本教材,校本课程的建设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课程就是课程,而不是教材,教材只是为课程的实施而服务的教与学的若干材料中的其中一种材料。更何况,对一所学校的那么多个性差异迥然的学生而言,某一种校本教材是没有任何可能去满足那么多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的。

为了规范和方便校本课程的实施,学校当然可以组织力量编写为之服务的校本教材,但是,这样的校本教材往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例如,张家港市第二中学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世纪的公民,他们就组织开发了《责任文化》校本教材(顾逸飞,2013)。由于这门校本课程涉及到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等方方面面的教学内容,又是面向该校全体学生的,只有通过初一至初三年级连续三年的学习才能完成使用周期,因此编写这本校本教材无疑是必要的。

在处理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关系时,必须注意两点:第一,校本教材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更多的校本课程的教材是隐性的,非具象性的、非物化的。例如,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的其中一门校本课程《职场模拟》,就不可能采用物化的校本教材形式去组织教学;第二,校本教材有预设与生成之分。尽管任何教材的预设到了投入教学阶段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生成的现象,但是确有一些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地依赖于创生,而较低程度地依赖预设。例如,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小学的其中一门校本课程《凤凰文化》是专门研究学校所处的福永街道凤凰村民风、民俗、民歌、民谣,这门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搜集、整理和研究这一主题的资料信息,课程目标实现的其中一个物化结果就是形成《凤凰文化》专著。当然,这样的专著将来有可能反过来又会成为未来该校学生的校本教材。

由此可见,校本课程的时效性、灵活性、动态发展性等特点和校本教材开发的使用范围、周期、效率及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等因素决定了并非所有校本课程都得拥有相应的校本教材。实践表明,既不需要、也没有可能为每一门校本课程都研发校本教材,且决定校本课程实施水平的根本因素也不在于其是否拥有相应的校本教材。

六、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英国课程学家劳顿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技术的变化、教学思想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变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方面: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的成长、学校特色的形成。校本课程开发还会促使教师在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上的自我超越,激发教师的专业进取精神和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其自然结果就是引发教师专业发展。(傅建明,2002)

然而,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一些中学校长和中学教师的身上散发着一股不屑一顾的浓烈情绪,他们固执地认为校本课程建设有碍学生对升学考试学科的学习,分散教师的精力,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这种主观臆断是极其有害的!

实践和研究表明,校本课程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改变对知识本质的看法,为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变提供可能,并不断增长其实践性知识。张家港市第八中学教师朱成,原本是一位英语教师,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很有限。就是这样一位英语教师,自从十年前接受了学校的《建模·车模·海模·航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任务后,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不仅把这门校本课程开得越来越好,而且在学生参加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建模、车模、海模、航模大赛频频获得大奖的同时,他本人也获得了许多殊荣。如今,他已经成为全省屈指可数的金牌中学科技辅导员之一。

无独有偶,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教授Shoshana Keiny(1993:86)对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作了多年的实证研究,其所跟踪研究的三个案例无不表明,在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的过程中,老师们通过合作互助,沉醉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不断审视和修订课程目标,确确实实经历了一个专业成长过程。

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其中值得关注和认真对待的方方面面的关系还有很多,课程的选题与策划、课时的整合与安排、国家课程的学科性知识如何在校本课程中加以跨学科综合运用等,还有待广大同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抓住了校本课程的“校本”这两个关键词,只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确确实实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内在需求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校本课程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最终都将是能够迎刃而解的。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学校和谐教育研究”(项目编号:FFB050989)的子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Hargreaves Andy, Lieberman A, Fullan M, Hopkins D W.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Change: Part One[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1998.

[2]王国华等. “131”校本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与实施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2013(3):92-97.

[3]刘世民,张永军. 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重要价值取向[J]. 中国教育学刊,2013(4):44-47.

[4]郭继东.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误区探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04(8):18-19.

[5]崔秀梅. 课程整合:给学校课程做做减法[JN]. 中国教育报,2013-06-12:(9).

[6]杨四耕. 提升课程领导力是学校课程变革的核心[JN]. 中国教育报,2013-05-20:(11).

[7]刘滨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获突破[JN]. 南方教育时报,2013-05-31:(22-23).

[8]康叶钦、李洁梅. 加拿大:课程改革走向“个性化”[JN]. 中国教育报,2013-06-21:(7).

[9]郝德永. 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

[10]陈树生、李建军. 课程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J]. 教育发展研究,2010(2):84-87.

[11]顾逸飞. 责任文化[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12]傅建明.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J]. 教育发展研究,2002(9).

篇9

[关键词]本科课程管理制度改革举措

[作者简介]郭德红(1966-),男,河南洛阳人,中央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北京100081)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财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基金2010年度立项项目“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本科课程管理运行机制优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G20106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146-02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财经类大学,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国民经济管理人才的重任,其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国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国内著名财经类大学提高教育质量,培育高素质创新型财经人才的背景下,从优化本科课程管理机制出发来探讨提高教育质量问题,可以直接切入高等教育的核心领域,即大学课程,有助于更为直接地探讨人才培养问题。

一、国内著名财经类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来确定本科课程管理运行机制,是教育管理的基本常识。优化财经类大学的本科课程管理运行机制,必须从分析财经类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入手,通过人才培养目标的素质要求,来分析我国财经类大学本科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举措,使本科课程管理运行机制真正发挥保障和促进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功能。

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在教育部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过程中,国内著名财经类大学均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各自学校的办学定位,重新设定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虽然表述不同,但细致分析,其所包含的人才基本质素质还是有很强的共通性。例如,中央财经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富有高度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能力、良好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品质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精英人才。上海财经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厚基础、宽口径、文理渗透、专通结合,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学术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的人才。西南财经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优良的人文素质,勇于和善于在日后的激烈竞争中不断开拓和创新的金融及其他财经管理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确立了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凸显“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人才培养特色。东北财经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高标准、国际化”为办学指导思想,培养“有知识、会做人、善做事的现代人和创业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善于创新、基础宽厚、专业扎实、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从国内六所著名财经类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培养基础宽厚、知识结构复合、专通结合、综合素质优良和具有国际视野的精英人才,是财经类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共同追求。

二、本科课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课程管理强调行政职能,服务和咨询功能缺失。我国大学课程管理手段有行政命令、部门规章、评估和督导等多种形式,它们都属于行政性管理手段。行政性管理手段适用于课程管理中的限制性目的,但是不能充分发挥课程管理的服务功能和咨询功能;有利于上级对下级课程的控制,却不利于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另外,课程管理在手段上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使得课程管理的辐射范围有限。因此,探寻多元化、现代化的课程管理手段势在必行。①

2.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论证不够充分。专业培养方案科学和稳定与否,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在于对培养目标和专业内涵的理解上出现了问题。设置专业时,没有做整体考虑,没有进行充分调研、分析,再加之论证不深入、不严肃、走过场,导致培养方案制订不科学、不具前瞻性。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问题之后,必然会大幅度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了教育质量,这些都是本科教育的大忌。

3.先导性课程开设不足。财经类大学对先导性课程的开设没有明确或强制规定,忽视了基本原理和概念框架的讲授。先导性课程对专业课程的教学非常重要,在这方面的缺失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导致专业课程的讲授非常吃力。

4.重视实际操作技能掌握,忽视专业基础理论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育中,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非常重要,但这些技能的掌握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理论 学习的基础之上,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的支撑,学生只能成为一个“工匠”,而不是成为一个有综合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精英管理人才。

5.学生选课自由度不大。学生选课自由度不大,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这一方面与课程和教学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相关;另一方面,也与财经类大学能够提供给学生的课程门数有限即课程设置不够丰富有紧密关联。财经类大学由于自身学科设置限制,不能够像综合性大学那样为学生提供大量和丰富的选修课程。

三、财经类高校本科课程管理改进举措

大学课程管理机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明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通过制定和贯彻课程政策,对课程的规划、实施、评价和更新过程等管理环节,进行决策、指导、服务、调控和监督的系列活动。对照我国财经类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切实改进和优化我国财经类大学的本科课程管理运行机制,这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财经类人才,实现财经类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将有重要帮助。

1.以整体知识观指导本科课程规划。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不是所提供课程的简单汇总,而是对多种学习体验与学习序列选择的组织,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最终获得丰富而有意义的知识积累,为学生提供全面而又完整的本科教育,从而获得学士学位。因此,在本科课程体系规划上,财经类大学应根据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的指导思想,以整体知识观为指导,整体思考本科课程体系建设,克服本科课程体系的几大类学科简单的拼装和叠加,而要向课程设置整合转变,突出培养学生的批判力、思维力和判断力。在具体改革思路上,可以淡化专业界限,拓宽学生知识基础,按一级学科构建本科课程体系;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财经类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人文和科学课程的学习并将此作为教学战略的基础;探索构建跨学科的高级探索性课程,使本科课程体系更为结构化,发挥本科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作用。

2.积极探索跨学科课程设置。以本科跨学科的探索性高级课程为桥梁,促进专业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的衔接。在国家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强、知识面广的人才。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言,由于创新已经从传统的依靠单项科技突破转变为依靠跨学科融合而形成的集成创新,因此,也需要学生具有跨学科专业的知识。在本科教育中,学生通过学习跨学科课程,可以克服专业过于狭窄的弊端,整合本科阶段的学习,积累一种整体化的学习经验,掌握科学的方法,具备良好的思考、推理和分析能力及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全面的眼光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应对科学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为克服财经类大学受学科设置的限制,本身无法像综合性大学那样给学生提供多科的、宽泛的教育等不足之处,财经类大学可以通过采取与其他学校合作开设课程的办法,完善自身课程体系,弥补自身不足,为学生提供宽泛的教育。

3.严格教学要求,确保课程实施质量。我国本科教育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培养的缺失,与传统的灌输式的本科教育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本科教学管理要求不严格有重要关系。我国大学的本科课程管理机制比较落后,呈现粗线条的管理状态,即使有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但在制度的执行力方面常常大打折扣,影响了制度的实施效果。因此,必须严格本科教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做更多课堂讲授之外的工作。在每门课开讲之初,教师要列出参考书目录,并且在每节课之前,教师还要列出这节课所需阅读的内容及课程提纲,要求学生阅读的论文或者书的章节应精确到页,并利用学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将资料全部上网或是告知学生图书馆的目录,保证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和其他手段阅读到所有材料。因为充分的课前准备,可以给学生创造最完整的学习条件,而教师的课堂讲授,则应建立在学生已经阅读了这些材料的基础上,省去大量背景知识介绍的时间,把重点放在对关键疑难问题的讨论和分析上,放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上。②这样的教学要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使其主动进行探索和思考。持之以恒,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一定会不断得到提高和加强,而学生养成的主动学习习惯则会使其受益终生。

4.建立课程与教学质量跟踪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本科课程和教学质量,离不开科学的评价体系。一个成熟的评价体系不是理论推演的结果,而是在实践的互动中诞生的,其中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目标与评价方法的互动是极为重要的环节。首先,成立校级课程委员会,任何本科专业及课程的开设都必须接受课程委员会的评审,并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反映。其次,考试结果每年均要聘请外校的评委来予以及时审核,审核内容不只针对考试本身,更要涉及对课程教学内容与结构的审核,并反馈给所在院系。再次,建立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委员会,由学生担任主任,认真听取学生的评价与建议,并向相关院系及部门反映意见结果。最后,学校应组织经常性的无记名问卷调查,征询学生方面的看法及对教学工作的评价。③

5.严格课程更新程序,建立课程淘汰机制。建立严格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机制,使学生所学知识能紧跟学术发展前沿。在本科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改革上,需要建立组织体系严密的课程更新管理制度,做到大学内部涉及课程管理工作的各方责任明确,避免课程更新的随意性,使该项工作更具科学性和制度化,以便整体推进本科课程与教学体系改革,使大学本科课程的发展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同时,建立课程淘汰机制,以课程经费分配方式来控制开设课程的质量。大学应规定二级学院承担本科教学所得到的经费来自于学生的选课费,学生选修了课程并参加考试后,学生的选课费才划拨到开课学院。如果教师授课质量较差,或选课学生数少,开课学院得到学生选课的经费也应相应减少。④

[注释]

①黄连金.浅谈高校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8(6):63.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成本;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能够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手段,而教学改革则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所进行的针对性地改革。改革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将对自己近几年在高职的授课过程中所总结的一些新的体会,与各位同行分享。

一、“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就是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需要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以某一具体任务作为主要的教学线索,并将教学内容与其进行较好的融合,随后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教学模式中提到的任务主要指最终的学习目标,可将其分为几个小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能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又能使其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的改革改变了过去循序渐进的知识积累过程,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并使之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驱动力,将不同小任务作为阶段性目标,最终实现整个任务目标。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并具有互相协作的精神,以形成互相提问、互相讨论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学到知识,又能提高学习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实践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只是学习情景创建者、学习资源提供者等辅助的身份参与其中。在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将其以模块的形式分为不同的项目完成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可以两种项目学习方式进行,分别为跟学项目和独立完成项目。

1.跟学的项目。此种模式中老师作为主导,由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完整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进行任务目标的分析,并对完成目标所需要的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最后由师生一起努力完成。以物流成本流程为例,老师可以先向学生系统地介绍物流成本控制流程,然后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进行演示。

2.独立完成的项目。独立完成项目中作为主导的角色由老师转变为学生,作为项目主持人,学生需要具备独立完成项目实施的能力,完成该项目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学生需要对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认真地研读和仔细的分析,从而形成对物流成本管理各项条款的系统认识和充分了解,以便合理运用。其次,确定合理的项目目标任务。以物流成本管理课程为例,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不同的模块以完成教学任务,其实现路线为认知-实践-应用,在不同模块下进行任务设计时,要确保统筹兼顾。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应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经典的、操作性较强的任务,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真正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总目标方向的确立以相关知识为指导,并结合实际的操作流程,最终将设计出的项目模型运用到实践当中。学生必须弄清楚自己在项目中的位置和作用,并能够大体估计出完成项目所需要的时间周期,同时通过该项目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完成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此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手段,以保证项目目标的完成。通过独立项目的完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另外在学生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从而使得学生形成对物流成本管理知识的全面认识。

二、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在熟练掌握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应该根据不同学生所具有的特点因材施教,从开发非智力入手,运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工具创造真实的情景,认真组织好每一堂课的教学,从现实中提取具有典型性的实例对教材进行补充,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并提高知识的实践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

三、帮助学生做好复习工作

考试中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复习工作同样非常重要。所以要提高对复习工作的重视,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复习。分阶段,有计划地安排复习内容,确保心中有数,认真筛选复习的练习题、测试题等。对不同层次的题目进行辅导和练习,老师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课外作业量并适当提高难度;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要耐心指导,百问不厌。另外,对学生的作业应认真修改,并做好每一次的讲评工作。并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复习指导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成绩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张世军.物流成本管理案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