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如何理解范文

时间:2024-04-29 17:5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商管理如何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商管理如何理解

篇1

一、 加强宣传,形成“上下一致,只争朝夕”的推进氛围

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上新台阶目标,需要全体上下在观念上的认同与行动上的自觉。经过年度工作会议和局领导的大力宣贯,这一目标已经为全体员工所知,但知不等于行,行不等于果。因此,运用各种场所和机会进行宣讲,开展讨论和撰写论文,各个专业也围绕目标制定专门方案,都是为确保知而后行。必须把建设目标形成方案,落实为阶段性的目标,落实为每月、每周的工作,才能检查工作进度和效果,才能不虚度2011年,尝到“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上新台阶” 的踏实成果。

二、 加强评价、考核,细化落实设备管理的安全责任

实现“上新台阶”建设目标,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执行,需要推进运行分析,还需要规范资料管理、规范设备巡视的开展,缺陷的处理等,这些都必须有人负责落实。

实践告诉我们:没有措施,目标等于零;没有检查,措施等于零;没有追究,检查等于零。在明确目标、措施、职责这些被乘数后,对岗位的评价、考核就是全部努力成果的最后一个乘数,是满分与零分的最后转折点。

在细分岗位职责明确后,没有一套设备运行的评价方法,就没有对比,造成“干好干坏一个样”,打击其积极性,对工作的结果也没有了控制力。按“比、学、赶”思路,首先要完善比的方式、方法。

如何“比”各个所、所长、运行组长、员工的工作优劣?--设备管理的首末位奖惩。作为设备运行单位,首先就是把设备运行的指标高低以及过程管理的评分高低,与所、所长、组长、员工年度评价挂钩。一是尝试季度的设备运行质量评比积分,根据调度日报和日常抽查,形成各所、个人的排名,对首名奖励,对末位的个人、供电所给予“黄牌”警告。二是开展半年一次的综合的运行查评,对首末位的所和所长进行奖惩。促使所长等主要负责人自觉努力改善运行管理、运行培训、运行分析等各方面工作,克服“踢一下,动一下”的等、靠、要现象。

三、加强指标提升建设,形成可以量化的工作指引

设备运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任何工作总有数量化的评价方式,设备运行管理水平的高低通过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现,包括线损率,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指标,包括跳闸率,故障率等。

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上新台阶,必然要求指标“上新台阶”,这取决于我们“上台阶”的业务管理水平和设备健康水平。因此,必须明确哪些是关键的主要的评价指标,分析影响指标优劣的管理、设备两方面的因素,在管理制度、配网改造方面明确需要采取的针对措施,双管齐下落实年度计划并分步实施。

四、 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完善的规划和严厉的执行。

在工作量巨增的情况下,没有完善的制度群,就无法规范人的各种无序行为,清城局500多名员工就无法形成安全生产管理上台阶的合力。安全生产制度群建设要有效,首先要全面承接南网、省公司的要求,结合自身进行制度群建设的“需求分析”,明确需要完善的主要方面;其次,有了明确的建设目标,采用借鉴和消化的方式,编制符合自身的制度内容,并在试行适当时间后进行修编。

在事故学习中,我们常常感叹的是100分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敷衍应付、层层衰减,最终只有90分或0分。因此“排头兵”的制度必须有严厉的监督、执行力度。例如,新加坡历史上有突出的不洁行为―常有人在电梯间小便,为此采取了被认为严厉、不近人情的措施:在电梯间安装摄像机,凡被拍摄违反者均在电视台公开播放并处巨额罚款,而今新加坡人们养成爱护环境的文明习惯,花园城市享誉世界。员工形成严守规范的习惯,才能够确保“上台阶”的效果。

五、加强班组队伍建设,形成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再雄伟的目标,再精良的装备,没有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支撑,等同“海市蜃楼”和“纸老虎”。但是,仅仅依靠局的培训,无法在短期内大幅度提升安全生产人员的素质,关键是依靠班组自觉培训和员工自觉学习。主网设备管理部门的技术考试成绩优异,与他们平时注重通过考试来引导员工自觉学习也有很大关系。此外,香港的警察部队等也推行进阶考试。

可见,通过考试引导员工的学习,促使员工学习的内容符合企业的利益,,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因此,定期在局内部组织应知应会知识和技能的考试,以及结合中高级工考评等外部的技能评价手段,作为引导员工“我要学”和促进所层面的培训的有力措施。

六、加强资料和现场建设,形成安全生产管理的亮点

设备资料和现场建设体现了管理水平的高低,更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排头兵建设离不开高水平的设备资料和现场建设。

篇2

独当“多面”话工管

工商管理既然是既然企业管理人才的,自然就需要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流程。例如,会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生产营运管理等,任何一门课程拎出来都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它的主要课程分为三类:管理类、经济类、其他类。管理类的课程比重最大也最重要,包括管理学、财务管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等。经济类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等。其他类的课程同样不可小视,它们很可能是你以后的就业岗位,如: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等。

两年多的学习使我逐渐掌握了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的技巧,我总结有四:

一是理解并记住各种学科及相关的名词解释,了解该知识点应在何种情况中应用。

二是对于强化基础知识学习。为此我理出几条基本线索,在理解基础上按系统、按类别进行理解性记忆。

三是多看相关评论文章,分析并加以分类,并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四是多读经典专业书籍,比如罗宾斯的《管理学》、格里高利・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菲勒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凯勒的《战略品牌管理》和迈克尔・R・所罗门的《消费者行为学》等。其实,阅读书籍与专业有无关系都不重要,关键是培养你的涵养、知识面,为你今后成为企业的领导者、组织者打下基础,学会经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工商管理专业的学习内容很广,所以不少学生会觉得无一技之长。其实,这个专业是个“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专业,大量的学习成果,都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才能得到验证。

《中小企业创业实务》是温州大学工商管理系刘洋老师主讲的一门创业课程,是温州大学特色课程之一。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学,他倡导教学活动贯穿于课堂内外,鼓励学生从课堂中走出去,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创业实践中去。刘老师在创业教学课中,自创了一种“创业小组教学法”,在开设这门课的教活动中,首先要求班级里5―6人按照自愿的原则成立一个创业小组(创立模拟公司),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自选项目进行创业实践,实行企业化运作,根据所学的创业知识进行创业项目运营和创业团队管理。这不仅仅是为了盈利性目的,更为重要的是把我们变成创业的主体,让学生从听课者变成实践者,激发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从一个创业者的角度体会市场需求、客户满意、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与风险等专业知识;从一个创业者的角度来体会职场中的人际交往、资源整合、团队合作等能力。

篇3

工商管理专业是现在高校普遍开展的课程,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必须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但是,当前很多学校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之处,所以,学校需要根据现有状况及社会需求,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切实有效地建立完善的专业实践能力培训体系。

关键词:

工商管理;实践能力;实验;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和锻炼企业实际管理工作,在实际学习中,以实用性和操作性为准,以自己学到的知识点为企业管理工作提供服务,这就需要知识水平、能力、素质都一流的应用型管理人才。由此可以看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要比其他专业学生在实践上要求更高,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在教育过程中适应这一要求,加强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1.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

(1)案例教学效果不明显,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很多学校在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上,较多地模仿MBA教育模式和案例,其目的是保证教学效果,高校学生与MBA学员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距,但对企业的了解和感受经验不足,缺乏工作经验,所以,对案例分析没有太多深刻认识,导致案例教学方法效果不明显。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际管理方法和在企业管理中应该运用的管理工具储备不足,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经验,大多是照本宣科,没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深入解决问题。

(2)实践教学缺乏有效支持,效果难以保证。工商管理课程很多都需要进行社会实践,虽然安排了实践环节,但是没有良好的现实环境对其进行支撑,很多情境都是创设出来的,硬件与软件不够先进,没有办法支撑整个实践效果,所以,只有很少的实践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更多情况是相关课程不能得到广泛应用和支持。对于学生来说,虽然知道实践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良好的实践环境支持,技能和知识支撑效果难以保障,很多情况下不再进行额外的课程实践。

(3)专业实习与学生实践相背离。工商管理专业实习需要学生进入企业管理一线,参与企业实际管理,但是,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会让学生刚开始就参与最实质管理性工作,学生只能作为旁观者学习一些简单的、机械的工作内容,对企业管理工作知之甚少,更不要提专业知识方面的提高,实践效果不明显。

2.如何提升工商管理学院学生的实践能力

(1)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师资水平是学生实践效果的有效保证,是适应时代需求的有效表现形式,所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刻不容缓的问题。针对现在实际情况,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出一些意见:首先,由有资深经验的教师授课,主要传授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经验,应该找一些优秀的教师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给教师一些学习的机会;其次,在一些比较大的、综合的案例上,让不同专业教师在案例上进行不同方面的讲解,为学生提供不同学习机会,让教师学习到不同的教学风格,提升教学水平;再次,鼓励教师对案例进行深入理解,通过对案例的编写提升案例写作能力;最后,加强教师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的互动与交流,让师资队伍更国际化。

(2)构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在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训计划布置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并且在课程开始的每一个环节都与实践相联系,完善课程、实习及课后实践等,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环环相扣,组成良好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对专业知识及基本能力培养,把相关课程与教学实践各环节结合在一块,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加入实践教学内容,然后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实际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及团结写作能力,把相应内容添加到教学内容之中,是对知识技能及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保证。同时,对学生学习能力考察有据可循,知道应该如何考察学生的学习和实习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听取专业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让教师积极参与实践内容修订和编写工作,课程与实践之间有更密切的关系,对学生和教师都有非常大的提升作用。

(3)切实改善专业实验条件。从目前企业实际管理情况来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信息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支持,教学实践中,对软件使用进行实验和模拟,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更快地了解相关软件的操作工作,提升学生对实际工作的认知,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要想在信息技术和软件技术实践上有所收获,学校需要有较大的软硬件投入,满足专业学生的实习情况,不仅有软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对后续维护及实践环节的投入支持,教师需要投入更大精力在试验教学上。

(4)积极改革专业实习方式与内容。专业实习不仅是课程内容而已,必须要有稳定的、有实力的实习单位,还需要有足够时间到单位进行实习,需要学生与实习单位、学校与实习单位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企业管理工作之中。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和一些高校的创新作坊,让学生做真正的管理者,然后管理工商业的组织机构,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解决学生没有找到好的实习单位的问题。

(5)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主要因为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换位思考,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内容与工作结合起来,有更多的心理体验。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不同学习和讨论小组,建立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通过相互沟通、交流、合作获得问题的答案。小组学习过程是交流和分享经验的过程,学生相互示范、指导,保证知识、技能都有所提升,让学生渐渐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分析、如何处理问题,最后保证在合作中不断前进。

3结语

总之,工商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注定要有不同的教育模式,只有加强专业实践培养模式,通过各方面鼓励,才能保证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学校需要把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成为有特色、有优势的学科,为社会输送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光明.工商管理学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实现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6(14):241-243.

篇4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2002-2007年国内正式发表的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文献进行检索,对文献年度分布、文献类型分布、文献主题分布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出328篇有关工商管理实验教学的文献。6年间,国内刊物上发表的工商管理实验教学文献数量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献的专业分布方面,工商管理实验教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工商管理实验教学的作用、工商管理实验教学的模式、工商管理实验教学的内容、工商管理实验教学的方法等领域。这表明,2002年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高校工商管理学科办学质量和竞争能力,国内相关学者开始关注和重视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的理论研究。在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的体系构成、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的方法、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课程建设等一系列方面,开展了专门的研究。笔者认为,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不仅可以推动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可以为国内高校的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建设实践提供借鉴。

一、实验教学对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的影响作用

学习工商管理知识与技能有很多种方法,不同方法的学习效果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占重要比重,学生完全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住所学知识,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实际运用能力普遍较弱。

基于此,2000年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刘凤泰副司长在“全国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上,突出强调“经济管理实验室和其他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应该得到重视和加强,尽快改变我国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和其他文科专业实验教学相对落后的局面”〔1〕。敖利玲提出,21世纪企业管理专业教育面临着多层面挑战:来自管理教育自身发展的挑战、来自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来自多元文化的挑战、来自管理实践变化的挑战,这些挑战对未来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商管理类学科的实验教学具有以下作用:①提供感性材料,使理论联系实际。②加深和巩固管理理论与方法。

③加强能力培养,使学生成为“多面手”。④从整体上使管理学科所有课程的教学水平上一个大的台阶。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的目标是,推进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改革的需要;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吴军强提出,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教学育人的基地,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科研的基地,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学科建设的基地,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创新的基地,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基地。

国际上众多知名机构的研究证明,读到的信息,我们能学到10%;听到的信息,我们能学到5%。因此,如何借助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升,加深印象,巩固学习效果。

二、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的构

实验。第四层次:开放性实验的设置,为那些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探索精神的同学提供广阔的空间。

在实验教学模式方面,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基于操作应用的实验教学模式,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一般是训练某个专业应用软件包的使用,成了社会上某些软件公司的软件产品的操作使用培训课程;二是基于理论验证的实验教学模式,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强调的是“理论的验证”。因此,对实验教学的要求很低,有时只需要几个课时,实验项目的设计牵强附会;三是基于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侧重的是利用现代管理技术解决专业理论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四是基于知识创新的实验教学模式,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侧重于知识的研究和创新,一般都是面向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型实验室的实验教学模式。

没有资源的实验室与一般计算机室无异,不能称之为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经济管理专业实验的资源主要包括:专业信息资源、软件资源、实验项目资源、实验教材资源、专业队伍资源和专业技术资源等。实验教学体系,包括3个实验教学平台,即实验教学硬件平台、实验教学软件平台、实验教学辅助环境。

三、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的内容

应根据自己学院的主要服务对象和行业、学院教学特色和特长、管理对人才的阶段性需求、实验项目在学科中的影响、实验学科之间的衔接关系及实验条件,重点投入抓好几个核心实验,再以核心实验为基础,进行相应的扩展。这样既保证了学科基本理论的扎实性,又充分照顾到相关专业实验的系统性,还从学科角度避免了实验之间的重复和空缺。

工商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其应用范围很广。从目前来看,可以建立六大实验教学系统:商务技巧开发训练系统、运作模拟系统、运作模拟仿真系统、管理岗位操作模拟系统、EDI模拟系统、会计实验模拟系统。

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内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的构成。

为避免目前实验教学验证性实验多、设计性实验较少的缺点,实验课应当按大学科独立设课,整个实验课系统进行分层次教学。第一层次:主要是以演示验证、模拟操作性实验为主。第二层次:主要以设计性实验为主,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的主要阶段,实验的方案、步骤和所需的仪器设备的选择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选择调配仪器、软件。第三层次:开设综合性选修实验,设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选修实验项目,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选做一些实验项目,或者让学生自己设计开发实验项目,利用实验室的装备进行

钟守机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包括:(1)工商管理信息计算机化、网络化。工商管理方式已由传统作业方式转变为以计算机为基本工具的网络化的现代信息获取与处理方式。各种工商管理专门领域都有丰富的管理软件,如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等。这些软件同样是运行于高性能计算机、网络化环境。

(2)广告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化。企业CIS、产品广告设计与制作、平面美术设计、三维动画制作等都是工商管理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基本上采用计算机设计、制作。

四、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的方法

工商管理学科的实验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种类型:案例型实验教学方法和模拟实验教学方法,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与专长。

案例教学(CaseTeaching),又称案例研究(CaseStudy),是1870年由当时哈佛法学院院长克利斯托夫·朗戴尔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根本性的改革的基础上而创立的,后为哈佛商学院所采纳。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与举例教学法及传统教学法比较,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明确的目的性、客观真实性、较强的综合性、深刻的启发性和突出的实践性。

管理模拟教学(BusinessSimulation)是管理参与式教学法(EngagedLearningTechniques)的一种,它在教师创设的管理情境和模拟的经济环境下,利用模拟情境或模拟软件,将参与的学生按团队分成若干个竞争企业,通过学生模拟一系列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使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其方式和过程可以看出,管理模拟教学具有如下特点:实践性、综合性、参与性、合作性。管理模拟教学作为参与式教学法的一种,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据2001年的统计,属于美国大学商学院联合会核心会员的382所美国大学中的绝大部分(372所),如Wharton、Harvard、Simon、Johnson、Sloan等商学院,基本上都引入了商业模拟课程或方法,来辅助提升教学水平。不仅在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会计与财务等课程中广泛使用管理模拟,从事模拟软件的研究与开发,而且经常开展全美或地区性的管理模拟竞赛。常见的管理模拟方法包括:角色扮演、计算机模拟、博弈、训练模拟等。

五、总结与展望

篇5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面临着市场化、国际化的挑战,迫切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然而,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承轻创新、重单一型轻复合型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落后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创新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并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工商管理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还不太科学,人才培养处于“大一统”的状态,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培养的毕业生“千人一面”,与市场需求错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缺乏对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它涵盖了企业家才能,同时又有着更多的内涵,如冒险精神、效率精神、诚信精神、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等,这些都是企业家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有调查显示:在美国,每16个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欧洲,每2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日本,每3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而在我们中国,每200人中还找不到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这个调查结果为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敲响了警钟。当前毕业生就业都倾向于到现有的大公司去任职,而不愿到小企业去工作,更不知道自己如何兴办企业。这与他们在校期间学校没有为他们作好充分准备不无关系。

 

(二)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缺乏实用性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我国工商管理的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而管理专业教学却明显落后,除课程设置外,教材和教学内容问题相当突出,虽然现在大多采用的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优秀教材和国家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但多数是繁杂系统的理论知识,缺乏重点,对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内容又不够深入,实践性较差。

 

(三)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不足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和输出机构,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地调整培养计划,使人才培养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和时展的需要,工商管理教学更应如此。然而,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并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定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差,在人才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涵义

 

针对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各高校纷纷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①创新意识培养,是指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②创新思维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方式方法,用来处理某种事情或事物的思维过程。③创新技能培养,是指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结合专业特点,我们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突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激发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培养主体意识

 

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与主体意识。自由包含了思想自由、个性发展的自由和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自由。自由探索的热情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提升其竞争意识、团队协作能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竞争能激活人的活力,是开拓创新的动力。竞争离不开协作。现代工业与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 “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技术集成”,这种特征告诉人们,发展需要超越个人知识的局限性。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竞争取胜的必要手段。所以,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竞争意识、协作能力已迫在眉捷。

 

三、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加强对教学实践性环节方面的建设

 

有关院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表明,约有17%的大学生毕业后即可独立工作,83%的毕业生要经过二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锻炼才能上岗。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工商管理教育必须改进教育模式,增加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在实际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技能。具体体现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管理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岗位的适应能力。

 

(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我们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并被主动掌握,这就是新型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投入身心、情感、理智去亲身经历,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并成为具有团队协作、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相比,不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将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融合与统一,从而形成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综合创新。

 

(三)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长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弱于逆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出现极强的求同现象。要想打破这种“趋同现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篇6

关键词:企业转型;工商管理;重要性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健康蓬勃发展。在改革开放潮流的引领下,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断得到完善。在这样的形势下,一些市场的新环境也随之出现,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型。企业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充业务范围,才能够在新环境下稳定健康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工商管理的执行情况不是很理想,难免会有企业铤而走险,做出一些违法的行为,需要工商管理部门的监督和引导,使这些企业转型成功的同时,保证了市场秩序。

一、企业的重要性

企业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占据了很大的地位,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重大的贡献。企业的顺利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和国外市场竞争的法宝,国家必须重视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企业的转型过程中,国家应当予以帮助和支持,完善工商管理,帮助企业转型,工商管理要作为一个领导者,平衡好市场秩序和企业转型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市场经济的秩序,还要引导和帮助企业。企业和工商管理都需要深刻分析自己,摒除陈腐思想,找到转型的突破口,以创新为核心指导思想,工商管理发挥自身的优势,改变地位为企业服务。

二、工商管理部门在企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下,企业必然是只看着自己的利益,在此基础上进行转型和发展。这种时候就会出现一些违反市场规则的行为,甚至是违法乱纪的行为。工商管理部门就应发挥自身的执法职能,维护好整个市场秩序,保证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一)监督作用

经济不断发展,每个企业都希望在市场中站稳脚跟,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必然优先考虑自身的利益,在进行转型时,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有些竞争力不足的企业就会铤而走险,做出很多违法的行为,这不仅对其他企业不公平,还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工商管理应该站在整个国家利益的角度,不偏袒任何企业,对企业进行监督,一旦出现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还市场一个稳定,创一个公平竞争环境。

(二)引导作用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是以个独立的经济体,转型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自身的更好发展,绝不会考虑其他企业和国家的整体发展。倘若每一个企业都是以这样的思想去转型的,那么市场必将乱来套,严重的情况会使市场受到重创,甚至秩序混乱,毫无章法可言。因此,工商管理部门要做好引导作用,端正企业的思想,合理合法、健康的完成转型。

(三)依法执政作用

当前国家正在进行依法治国建设。工商管理的工作内容较为特殊,在执法时,接触到不同的人和受到巨大的利益诱惑。在进行监督和引导的时候,只是靠嘴说,不动真功夫是不行的。所以一切都要有法可依,工商管理部门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违法企业严惩不贷。才能树立威信,达到执法效果。执法的同时也要保证自身的廉洁,合理发挥作用,帮助企业顺利转型。

(四)服务作用

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困难,如生产理念、设备问题等。工商管理在做好监督、引导、执法的同时,要关心和帮助这些企业,竭尽所能为他们提供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每一个工商管理者都应该树立服务意识,作为人民的公仆,就是为民服务的。给企业提供法律法规的支持和培训,积极给予企业转型的建议,使得企业顺利转型,得到健康长期发展。

三、在企业转型中工商管理如何发挥作用

工商管理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对自身进行赶紧和调整,发挥在市场管理中的作用。首先,要不断提升工商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能力,把自身的业务能力做到最好,不断积累经验,拥有很高的职业素养,更好发挥自身职能。其次,要管理好内部,攘外必先安内,只有自己内部稳定,才能管理好企业。做到分工明确,每个工作人员要充分理解自身的工作,将自己的分内工作做好,划分清楚权责范围,才能高效执法,提高执法力度。最后,工商管理要对企业转型非常熟悉,考虑到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拟定好各种规章制度。对企业能否转型,如何转型,什么样的转型能够得到审批做出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对于不符合的企业要指出其不足,指导其进行完善。这样既能发挥作用,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语

工商管理在企业转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有了工商管理的存在,才能有合理的市场秩序,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这些都喝工商管理的监督、引导和服务息息相关。在企业转型中,要积极发挥工商管理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合理科学的发展指导,监督规范。使我也能够适应新环境中的各种变化。要加大对工商管理的自身建设,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提高执法能力,制定出合理的战略目标,为企业转型提供切实帮助,保证我国市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江丽红 单位:广州市亿恺文档资料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彦梅.企业转型发展中工商管理的重要作用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05:112.

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工商管理;案例研究

1.中小企业工商管理的实证研究

本次实证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将从以下方面对中小企业工商管理工作进行研究:首先考察中小企业管理者对工商管理内涵的理解;其次从中小企业部门设置方面研究企业工商管理;除此之外还从中小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方式上研究;最后我们将从企业的信息反馈机制的方面研究中小企业工商管理。

经调查研究,从管理者对工商管理内涵的理解方面看,不少中小企业管理者对于工商管理的内涵认识不深刻,他们一谓的认为员工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具备基本的管理能力就是工商管理,并且多数的管理者不赞同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反而觉得对员工进行培训是增加成本、浪费时间。即使同意对员工进行培训,管理者通常报着急功近利的想法,希望员工在接受工商管理培训后立刻就产生相应的效果。从中小企业部门的设置看,很多企业没有设置工商管理专职部门,只是由相关部门代为管理,这种设置部门的方式使得工商管理工作缺乏目的性,使得工商管理工作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从中小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方式上看,13%的中小企业认为工商管理工作的培训实际就是用说教的方式将相关知识传授给培训者,培训过程中缺乏创新,不能激发员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进行培训时不少员工反映仅授予理论知识而没有相应地实践工作作为指导同样不能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从企业的信息反馈机制来说,中小企业当中有67%的企业通常不设置信息反馈机制,对工商管理工作的效果不进行评估了解,仅有34%的企业通过信息反馈机制来了解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对于存在的漏洞继续完善。

2.中小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管理者对工商管理内涵理解不深刻

通过上述实证研究我们不难看出管理者对工商管理工作的内涵不能全面了解,以急功近利的想法来对待工商管理培训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一方面只看重时间、效果忽视员工自身的接受能力,只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只看重基本素质的培训不注重员工能力的提高不能达到工商管理培训的预期效果。同时从投入成本上计算工商管理培训的价值既不能积累员工的经验又不能提高员工自身的技能。

2.2中小企业在部门设置上忽略工商管理部门的作用

工商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当前中小企业部门设置上看,并不单独设立工商管理部门,单纯的由其他部门代为行使工商管理工作,不但失去了工商管理的真正意义,使得工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能得到体现,更不能被员工重视起来。

2.3工商管理培训缺乏创新

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过程中,由于培训过程采用授课的方式进行,所以只是单纯的将理论知识传授给企业员工,不能在教授过程中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工商管理培训工作并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不能使得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得到掌握。

2.4企业缺乏信息反馈机制

上述实证研究表明大部分中小企业不设置信息反馈机制,员工不能将培训知识的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到相关部门,使得工商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无法反馈,工商管理培训的效果无法衡量。

3.完善工商管理工作的对策

3.1加强企业管理者对工商管理的培训

企业管理者是企业能够长久发展的重要人物,企业管理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整体企业的兴衰。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传统思想观念之下,我国中小企业在工商管理方面仍处于落伍状况。为了早日弥补我国中小企业在工商管理方面的不足,培养更为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我们必须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工商管理知识培训,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3.2设置独立的工商管理部门

面对当前工商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我们中小企业应该设置独立的工商管理部门,使工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员工中得到体现,切实明确工商管理工作的目的与意义。由专职部门对工商管理培训工作进行负责,制定规范的培训制度、新型的培训方法以及相应的效果评价制度,使得全体员工都对工商管理重视起来。

3.3改善工商管理工作的培训方法

中小企业的稳健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与指导方针帮助其健康发展。其中工商管理培训尤为重要,根据以前进行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经验和效果,目前我们尤为强调改善工商管理培训的方法,提出了在考虑各类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不同的培训计划,实施科学的培训管理,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助于达到工商管理培训的预期效果。

3.4设置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

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是企业整体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企业能够及时全面获取管理过程中的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各个部门存在的不足,有利于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方便企业管理者、各层领导以及基层员工值得交流,有利于企业制定出更有可行性的管理制度。对于中小企业工商管理工作来说,制定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有利于将工商管理培训的效果进行衡量,及时获取培训工作的不足之处,以便作出调整。

4.结束语

中小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各中小企业应定期开展工商管理培训工作,不断发现企业工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对策,建立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工商管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广西新未来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欧阳洁. 企业工商管理培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6-71.

篇8

一、工商管理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还不太科学,人才培养处于“大一统”的状态,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培养的毕业生“千人一面”,与市场需求错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

尽管近年来各高校普遍认识到培养能力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的工商管理教育仍然停留在理论灌输和简单的案例讨论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归根到底是能力培养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较为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注重培养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进行分析的能力,而对培养学生针对问题提出独到见解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重视教给学生如何采取稳定可靠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对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则不够重视。

(二)企业家精神培养缺位

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它涵盖了企业家才能,同时又有着更多的内涵,如冒险精神、效率精神、诚信精神、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等,这些都是企业家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有调查显示:在美国,每16个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欧洲,每2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日本,每3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而在我们中国,每200人中还找不到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2]这个调查结果为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敲响了警钟。当前毕业生就业都倾向于到现有的大公司去任职,而不愿到小企业去工作,更不知道自己如何兴办企业。这与他们在校期间学校没有为他们作好充分准备不无关系。

(三)忽视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化是永恒的。企业经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所以有人认为如今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年代”。“管理无定式”,究其原因就在于环境是随时变化的,因此对于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是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关键的能力之一。反观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只注重教给学生关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如何运作、如何管理的知识,而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对企业外部环境(如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方面)发展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而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企业所遇到的重大问题都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

(四)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关注不足

当前,两个互相联系并正在加速的趋势是:经济向服务型发展和企业向信息密集型发展,这种趋势对工商管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财务、会计、营销、管理)都要应用信息技术,都要搜集、处理、传递和利用大量的信息。今后的商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据于信息技术。显然,在工商管理教育中,仅仅开设一两门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是不够的。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针对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各高校纷纷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创新意识培养,是指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2)创新思维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方式方法,用来处理某种事情或事物的思维过程。(3)创新技能培养,是指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4)创新情感培养,是指创新的情感动力,包括独特的创新目标,为提高人类美学价值而创新的高尚情操,为优化个体创新功能而掌握创新技巧的热情。[3]

结合专业特点,我们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突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培养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

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与主体意识。自由包含了思想自由、个性发展的自由和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自由。[4]自由探索的热情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培养竞争意识、协作能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竞争能激活人的活力,是开拓创新的动力。竞争离不开协作。现代工业与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技术集成”,这种特征告诉人们,发展需要超越个人知识的局限性。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竞争取胜的必要手段。所以,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竞争意识、协作能力已迫在眉捷。

(三)培养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复合的能力结构

从知识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既要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较宽的学术视野,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既要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从能力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是多元复合型人才。既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创业和实践应用能力,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

三、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创新型管理者。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铸造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具有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功能,是刻不容缓的命题。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力培养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求转变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观念,注重人才素质的特质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学计划,同一种教学方法,结果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其实,每个学生在知识结构、个性心理特征、兴趣和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实践证明,某些独特的品质往往是其创新素质的表征。因此,强调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就首先要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大学应该更多强调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一种终身学习的兴趣,一种探索问题的意识。

(二)深化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

在课程体系上,从学生应有的管理知识、能力、素质来总体优化设计,进行工商管理系列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在加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建设时,注重提高学生知识素养的新型课程的设置,增加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可选择性,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破现有课程的界限,注重系列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构建“能力主导型”管理系列课程的新体系,引入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地方经济特色相结合的课程,比如《中小企业创业管理》《三国演义与孙子兵法》《商务沟通》等中西结合、融会贯通的课程;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精选教学内容,吐故纳新,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在传授经典内容的同时,必须渗透现代管理的观点和方法,为现代管理适当地提供展示的窗口和延伸发展的接口。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倡体验式教学等现代管理教学方法

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和“鼓励创新”的社会背景下,用人单位更注重大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掌握与运用知识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高校学生越来越注重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教学及实践活动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享受获取信息的乐趣并培养专业情感,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达到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并被主动掌握,这就是新型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投入身心、情感、理智去亲身经历,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并成为具有团队协作、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相比,不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将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融合与统一,从而形成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综合创新。

(四)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

教育能否为新世纪培养出理想的创新型人才,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型的教师来培养。创新型教师要具有如下特征: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具有创造性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具有远见卓识,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和喜欢学生求异、创新,等等。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对理论有深入的研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一个卓越的课堂组织者。教学方式从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能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改革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人们才意识到,就算是华尔街的企业精英,若无足够的危机管理意识,也无法很好的挽回金融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而在我国当前的工商管理教育中,基本都是针对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进行研究,而没有对企业创建初期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对策进行学习,更没有对企业面临破产清算时如何尽量减少企业经济损失的应对措施进行探索。这就体现出了我国工商管理教育内容的确实,容易使学生在面对金融危机时不知所措,难以力挽狂澜,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改革工商管理教育模式,从创业教育、危机教育、实践教学等层面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

1、当前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教育内容的缺失

在对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教学课程的内容基本都是围绕企业经营战略制定以及企业内部行为管理这两个方面开展,却很少有涉及到创业初期的管理内容,如注册、登记、报税等事宜;也没有针对企业濒临破产时所做的危机管理教学内容,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来讲是极为不利的。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不断产生和灭亡中得到发展,企业自然也不例外。而现有的工商管理教育却将企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割裂开来,只研究企业运营阶段的管理,而没有对企业创业阶段与破产阶段的管理进行研究。这种教育模式下的企业管理者在面临金融危机时,完全不懂得应该如何应对。而当企业倒闭后,只能加盟其他公司,或自主创业。而在此情况下加盟其他公司势必要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而想自主创业,又没有接受到相关的教育和培训。这样就会使其陷入两难困境,给其未来的发展造成很大不便。

除此之外,当前的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商管理教育内容中,还存在一种缺失现象就是企业管理之间的联系都被阻断。也就是说,目前的教育内容是将企业各个管理活动一一分解开来,如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等等,这固然可以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某一个管理环节,但是却使其成为了孤立课程。也就是说,学生仅仅只学会了企业管理的某一个环节,却不知道这个环节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管理环节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在处理企业管理事务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各项职能管理无法共同发挥作用,企业管理水平自然也很难得到提高。企业一旦出现金融危机,不能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的各个职能管理只能会加快企业破产的速度。

2、金融危机下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措施

作为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本身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就比高等院校学生略差一些。若在工商管理学习中只是紧跟高等院校的工商管理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自然很难提高其所具备的竞争力。基于此,笔者认为,应该在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教育方面进行一定的改革,从金融危机的角度来培养学生对危机的应对能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2.1引进大学创业教育

一是关于创业教育,主要包括创业理念和创业家精神,创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创业企业管理等。考虑到大学创业教育应当尽早进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依次开设相关的创业课程。对于创业实践类课程组织编制指导手册,指导学生处理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辅之以创业管理案例,分析创业企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二是创业教育培训,可运用仿真计算机平台,通过应用软件模拟创业过程中的创业者测评、创业项目论证、创业过程管理、创业风险管理等,尤其是全面模拟真实企业的创业运营管理过程,让学生在虚拟商业社会中完成企业从构思、规划、注册、创建、运营、管理等所有决策,将所学转化为实际动手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三是创业教育实践。在前期学习和培训的基础上,通过组建创业专家支持团队,评估大学生有潜力的创业项目,并尽可能提供智力帮助,孵化创业项目。

2.2引进企业危机管理

面对不确定的内外部环境,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总是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和风险,特别是此次金融危机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如何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承担和转移风险等,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为此,在工商管理教育中,一是要强化企业风险意识,引导大学生居安思危,随时分析和判断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现和评价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内外部风险因子;二是学习和运用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和手段,合理分解或化解风险,防患于未然;三是学习掌握与破产清算相关的知识,在企业经营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争取企业相关利益者的最大收益,直至化“危”为“机”,为企业寻找新的出路。

2.3整合课内外实践教学

一是加大课堂教学实践力度。在传授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案例讨论、情景仿真、角色扮演、视频教学等手段,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真实的商业环境。根据工商管理教育实践指向的特点,加大课内实践教学力度。建议可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开展实践,一方面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二是积极开拓第二课堂。目前各个学校设有相应的学生社团,他们在培养学生或者独立形式,或者以团队形式开展管理工作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他们会带着问题思考研究,直至找到满意答案。三是社会实践。如果说第二课堂还多数局限于校内的话,则社会实践则更多地将课堂延展到了社会。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其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有了更深更真切的体验,能更好地理解学校传授的知识和理念,这无疑有助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反过来,它又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第二课堂实践,便于今后更好地与社会对接,大大缩短进入社会的磨合期。

3、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教育中,我们必须要积极引进危机教育和创新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培训教育,使学生掌握更多企业管理技能,以更好的应对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提高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创业大赛;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互动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4?0009?04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大学生创业热潮风起云涌。大学生创业不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使学生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辟第二课堂,而且还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以实现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构想。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院校的重大任务,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近年来,无论在国家或在省区层面,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各高校都积极参与其中,希望通过大赛推动创业教育开展,同时也可借助这一平台提高学校知名度。另一方面,广大大学生从自身兴趣爱好,以及提升自己创新创业技能的角度也积极参与到这一赛事中。目前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大学生创业大赛主要包括:由团中央等单位主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和创业”挑战赛等。而参加创业大赛,需要参赛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储备,因此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创业大赛实践之间必然存在密切的联系。

一、创业大赛实践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互动融合的意义

从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内容与流程来看,首先需要学生通过市场调查,形成一个创意,并运用相关知识与方法,将创意转变为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创业计划书;而创业计划书将包括公司发展战略、创业产品与服务、公司筹资与融资、产品与服务的市场推广、公司财务预测、组织架构与内部管理等相关内容。目前,工商管理类课程,如战略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与创业计划书中各组成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目前工商管理课程教学状况而言,主要偏重于理论教学,即在课堂上主要向学生传授该门课程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而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则要求其各组成部分具有更强操作性和针对性。笔者基于历年指导大学生创业大赛的经验,发现学生在完成创业计划书过程中,在将专业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仍然存在着困难。从参赛学生方面来看,经过创业大赛训练的学生往往觉得以前在课堂上模糊的理论和概念,变得清晰生动,并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从创业大赛实践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如何互动融合,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角度,来探索课外实践指导与课堂理论教学模式,显得十分必要。

目前,高校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对大学生而言,概念比较抽象,尽管一些专业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教学,但由于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依然不如人意。如市场营销学STP战略,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仅仅知道这个名词,至于如何应用于实践,则感觉非常迷茫。大学生创业大赛要求学生通过运用各类专业知识,将一个具体创意变成具有潜在价值的商业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工商管理类专业理论的实际综合应用。另一方面,尽管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在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参加创业大赛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学完成后,仍然存在很多困惑。因此本课题研究显得极有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通过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提高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创业大赛;同时,丰富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践环节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是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有益尝试。

第二,在指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的实践中,将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再认识过程还原出来,并反哺于课程教学,从而使更多学生能够分享这种隐性诀窍,以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创业大赛实践与课程教学融合互动的研究,对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是对高校课堂教学与学生第二课堂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教学模式的深度探索。

二、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的影响

以《市场营销学》为例。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是以培养创新型应用管理人才为目标,而管理科学的综合性、权变性与边缘性又决定了工商管理类学生必须具有宽广的专业基础、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综合能力。[1]同时,工商管理类教学还要注重学生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培养,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完成创业计划书的过程,正是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联系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但目前高校在工商管理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建构过程出现障碍,进而影响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