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的养殖新技术范文

时间:2024-04-28 18:1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黄鳝的养殖新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黄鳝的养殖新技术

篇1

联系电话:027—87715452

联系人:亦佳老师

小吃类:

1、正宗西安烤面筋技术

2、公婆饼配方技术资料

3、灌汤包子技术配方

4、正宗台湾鲜奶麻花王技术

5、正宗台湾手抓饼技术

6、西安宫廷香酥牛肉饼

7、西安八宝玫瑰镜糕技术配方

8、陕西凉皮配方

9、韩国泡菜技术

10、山东杂粮煎饼技术

11、朝族咸菜制作工艺

12、湖南牛肉面技术配方

13、广东葱油饼

14、正宗天津狗不理包子技术

15、麦多馅饼技术

16、西安肉夹馍技术配方

17、意大利风味披萨制作技术配方

18、蛋挞做法技术

19、水煮牛杂制作技术配方

20、45种冰激凌(冰淇淋)的技术配方 21、金丝枣糕王技术

22、十里香阿妈妮泡菜技术

23、扬州蛋炒饭技术

24、正宗福建千里香馄饨技术

25、台湾烤鸟蛋(爆喜鸟)技术

养殖类:

1、竹鼠养殖新技术

2、蜈蚣养殖新技术

3、人工养殖捕鸟蜘蛛

4、新法养蚕与蚕病防治

5、怎样养鹿

6、蝈蝈的养殖技术

7、蝇蛆养殖新技术

8、蚕的科学饲养及病虫害防治

9、桑树栽培与病虫害防治

10、大麦虫养殖技术

11、中国矮马养殖技术

12、葡萄架下养黄鳝 网箱养黄鳝

13、蟾蜍的养殖与加工技术

14、稻田养殖河蟹新技术

15、节约型养鳖新技术

16、鱼场日常管理技术

17、克氏螯虾(龙虾)养殖技术

18、泥鳅高效益养殖技术

19黄鳝集约化养殖技术

20、冬棚养殖南美白对虾

种植类:

1、韭菜高效益栽培技术

2、辣椒栽培技术

3、莴笋栽培技术

4、姜的新法栽培技术

5、大棚香椿栽培技术(上、下集)

6、绿色大豆芽栽培管理技术(上、下集)

7、茄子新品种栽培技术

8、黄瓜配套良种及其栽培技术

9、玲珑南瓜栽培技术

10、人字架冬瓜栽培技术

11、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12、彩色大白菜栽培技术

13、月季栽培技术

14、蝴蝶兰的栽培与管理

15、草莓大棚栽培技术

以上每项技术加光盘300元,批零兼营,优惠多多。

运费说明:

篇2

黄鳝网箱养殖病虫害较多,大致可分为5类:一是生态性疾病,主要是收购运输、养殖中管理不善,导致生态失衡而引起的,如发烧病、发狂病等;二是细菌性疾病,如腐皮病、赤皮病等;三是真菌性疾病,如水霉病等;四是寄生虫病,如棘头虫病、毛细线虫病等;五是各种虫害,如水蛭、水老鼠等。由于发病初期很难观察到,一旦病症明显就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对于黄鳝网箱养殖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国内众多专家、学者、技术人员提出了不少有效技术。要以“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为方针[1],保持黄鳝养殖箱内外的生态平衡。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经验,现总结如下。

1常见生态性疾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技术

1.1发烧病

发烧病主要在运输途中发生,主要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密度过大,黄鳝分泌的黏液过多,积聚发酵,溶解氧降低造成的。该病的症状为:黄鳝互相缠绕,体表黏液大量脱落。在预防上,应严格控制装运密度;套运泥鳅,利用泥鳅上下蹿游特征,防止黄鳝相互缠绕;在运输箱中添加生姜片,每箱100 g[2]。治疗需要及时更换新水。

1.2发狂病

发狂病一般在初夏和晚春发生,主要是鳝苗刚下箱后,由于天气、环境等突变造成应激反应强烈,降低鳝苗体质,使其生理代谢紊乱,影响黏液分泌,使鳝苗体表的皮肤失去抵抗力,导致病毒侵袭感染而发病。病鳝没有食欲,常在箱内或缠绕在水草上似箭状快速游动,类似发狂;呼吸困难,头伸出水面,张口;身体以“S”和“O”状旋转挣扎,全身肌肉表现痉挛发抖;用手接触其身体,有僵硬感,体表没有明显外伤、溃烂,黏液少或无粘性黏液脱落[2]。预防上,在运输中,保持水温稳定及水环境优良,以尽量减少环境变化造成的应激;为增强黄鳝体质,可将维生素C、复合多维等拌入饲料中投喂,以降低应激反应。治疗上,可在箱内外全池泼洒速健V9 0.3 g/m3水体;然后在患病网箱内泼洒植物抗毒C 10 mL/箱[3]。

1.3出血病

出血病在苗种投放前期或成鳝入冬前易发,是由于苗种质量不好,或天气因素如连续低温、降雨等恶劣环境,造成黄鳝抵抗力降低,而使细菌、病毒交叉感染的一种综合征。病鳝晚上将身体部分露出水面,白天将头部露出水面,体表布满血斑,而且血斑的形状各异,偶尔全身有弥漫性出血症状,最明显的部位是腹部;红肿,口腔、鳃部都有血样黏液,解剖肝脏肿大、黑褐色、无弹性,腹腔、肠道充血。预防上,可用聚维酮碘10 g/m3水体浸洗鳝体。治疗上,首先进行全箱消毒,可选用戊二醛,第2天全箱泼洒聚维酮碘1 g/m3水体;配合内服药物,如止血药物、抗病毒药物、大蒜素等,连服7 d;用菌毒净1 mg/L对全箱泼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三黄粉3 g/kg、鳝康宝5 g/kg进行投喂[4]。

2常见细菌性疾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技术

2.1腐皮病

腐皮病常在夏秋季节发生,主要是放养密度大、苗种规格不一致、分箱操作不当、网箱浸泡有问题等因素造成鳝体受伤,使细菌感染所致。病鳝体表有黄豆粒大的圆形、椭圆形的红斑,呈点状充血发炎,最明显的部位是腹部两侧;病鳝头常伸出水面,游动乏力;严重时其表皮腐烂,出现溃疡,严重的骨胳和内脏露出,偶尔可见肠道、充血发炎。预防上,应尽量避免鳝鱼受到损伤;立秋后,控制水草面积,保持网箱内有15%的空水面;在白露前和寒露前,用生石灰30 g/m3水体遍撒网箱,连续撒3~5 d。治疗上,可用聚维酮碘1~2 g/m3水体进行消毒;将蟾蜍去头,在池中拖动[5]。

2.2 赤皮病

赤皮病在春末夏初高发,大多数是捕捞或运输造成外伤,从而使细菌侵入皮肤而引起的。病鳝体表局部有出血发炎症状,鳞皮脱落,特别是腹部和两侧比较严重,呈块状脱落。预防上,可用漂白粉1 g/m3水体,对水全池均匀泼洒。治疗上,可将病鳝放入2.5%食盐水浸洗15~20 min;或者用2.5%~10.0%的食盐水擦洗患部。

2.3 细菌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病在夏季最为流行,主要是黄鳝吃了腐败变质的饵料或饥饱不均,使肠道有寄生虫寄生等所致。病鳝行动比较慢,没有食欲,体表特别是头部发黑,腹部有红斑,红肿,轻压腹部会流出黄色或红色的黏液,肠内无食物,局部或全部充血发炎。在预防上,平时投喂时拌入少许大蒜素投饵,不投喂腐败变质饵料,及时清除残饵,防止水质恶化;用生石灰30 g/m3水体,清池消毒。治疗上,以内服与外用药物相结合为原则,每5 kg黄鳝用磺胺噻唑5 g或呋喃唑酮1 g拌饵投喂,连喂3~5 d;每5 kg黄鳝用大蒜素3~5 g拌饵投喂,每隔5~7 d连续投喂3 d;每10 kg黄鳝用地锦草、辣蓼或菖蒲500 g煎汁,拌入饲料内投喂,连续喂3 d;外用药物常用生石灰10 g/m3水体,或漂白粉1~2 g/m3水体,或禽用红霉素溶液2~3 g/m3水体,浸泡黄鳝10~15 min。

2.4烂尾病

烂尾病在高密集养殖池和运输途中比较易发,且不容易治疗。其是由产气单胞菌中的一种细菌引起的疾病。病鳝尾部充血发炎,然后肌肉坏死溃烂,严重时尾柄或尾部肌肉腐烂,只有尾椎骨露在外面。预防上,应加强黄鳝池的水质与环境卫生管理,避免细菌大量繁殖。治疗上,可用聚维酮碘1~2 g/m3水体进行消毒;用呋喃唑酮0.24 g/m3水体,全池泼洒;用金霉素0.25 U/mL浸洗消毒患病黄鳝;将蟾蜍去头,在池中拖动。

3常见真菌性疾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技术

常见真菌性疾病主要是水霉病,在晚春、早冬最为流行。该病主要是由于黄鳝相互咬伤、机械损伤或致害生物侵袭致伤,而伤口被水霉菌感染所致。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几天后患处有棉絮状的菌丝向外长出,并迅速在体表蔓延扩展,成为肉眼可见的“白毛”,肌肉糜烂;患病黄鳝离穴独游,没有食欲,最后消瘦死亡。预防上,可用生石灰消毒,注意操作过程中避免鳝体受伤。治疗上,可用5%碘酒或1%孔雀石绿软膏擦抹患处;用2%~3%食盐水浸泡病鳝 3~4 min,连续浸泡2~3 d;更换新水,全池泼洒0.04%苏打水和0.04%食盐水。

4常见寄生虫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技术

4.1棘头虫病

棘头虫病主要是棘头虫的头部钻入黄鳝肠壁黏膜后,破坏组织,常裹在胸壁黏膜内形成包囊,使肠中其他致病菌进入肠壁,引起发炎所致。病鳝几乎没有食欲,体色变青发黑,红肿。解剖后可以看到肠内有白色条状蠕虫,体长8.4~28.0 mm,可以收缩,吻部牢固地钻进肠黏膜内,从而引起肠道充血发炎,严重时可造成肠穿孔。预防上,可用90%晶体敌百虫0.05 g/m3水体,全池泼洒。治疗上,每100 kg黄鳝用甲苯咪唑和左旋咪唑0.2~0.3 g,拌饵投喂,隔2 d后再用同样方法投喂1次;每50 kg黄鳝用90%晶体敌百虫40~45 g混于饲料中投喂,连喂6 d。

4.2毛细线虫病

毛细线虫病主要是毛细线虫的头部钻入肠壁黏膜层,通过破坏组织,使肠中其他病菌可以侵入肠壁,引起组织发炎溃烂。病鳝腹部向上,头伸出水面,体色发黑,红肿;解剖后可以看到后肠内有乳白色、细小如线、体长2~11 mm的毛细线虫。预防上,可以用90%晶体敌百虫0.05 g/m3水体,全池泼洒。治疗上,可以用水浸泡兽用敌百虫片(0.5 g/片),然后碾碎,按0.1%的量拌饲料进行投喂,连喂6 d;每50 kg黄鳝用90%晶体敌百虫5.0~7.5 g拌饲料进行投喂,连喂6 d。

5常见虫害的发生症状及防治技术

5.1水蛭

水蛭危害的患病黄鳝活动迟缓,食欲减退,影响生长。用肉眼可见到出血点,大量寄生时鳝体会流血不止。预防上,可在放苗前用生石灰进行彻底清塘。治疗上,在苗种下箱前用聚维酮碘10 g/m3水体浸泡10 min;用禽畜类血放入箱中诱杀水蛭[6];用10 mg/L的CuSO4浸洗鳝体10~20 min。

5.2水老鼠

水老鼠可以咬破网箱,位置在水面上下几厘米处。预防上,每天早上提起网箱四角,上下检查网箱,发现箱内有残饵应及时捞出。及时修补网箱被咬洞口,经常在养鳝池四周用鼠夹捕鼠和投放鼠药灭鼠[7]。

6参考文献

[1] 刘文燕.黄鳝网箱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4):326,328.

[2] 程咸立,邓德虎,边光中,等.池塘网箱黄鳝病害的预防与治疗[J].水利渔业,2005,25(1):66-67.

[3] 吕代钧.黄鳝网箱健康高效养殖技术[J].农家顾问,2011(2):39-42.

[4] 柳富荣.鱼塘网箱生态健康养殖黄鳝技术研究[J].现代渔业信息,2010,25(1):3-6.

[5] 周羽英,张华东.黄鳝网箱养殖新技术[J].新农村,2011(1):32.

篇3

一、基本情况

是县,位于东南部、东北部,全县总面积1581.53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其中渔业人口(含专业、兼业)5.13万人,全县水面9.89万亩,水产养殖面积7.3万亩。2012年渔业总产量10415吨,其种水产品产量4889吨,特种水产主要以养殖鳗鱼、泥鳅、黄鳝、鲶鱼、黄桑鱼、鲟鱼、乌鳢、虾、蟹、棘胸蛙等为主。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153030万元,其中渔业总产值41209万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26.9%,渔民人均年收入802元。

二、机构编制人员情况

县设立水产技术推广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数4名、实有人数5名,其中: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3人、非专业人员1人。县级推广站从事病害防疫测报工作人员3人,其中:专职2人、兼职1人。

乡(镇)设有农技推广综合站10个:总编制数126名、实有水产岗位人数10名,初级职称10人,乡(镇)水产岗位从事病害防疫测报工作人员10人,兼职10人

本地区推广站以外从事测报工作人员共有6人,主要来于6个监测点养殖户(技术员)。

三、县级站能力条件情况

1.实验室面积142.85平方米,配备采样车1辆。

2.实验室仪器设备:2008年购置54台套、2013年购置17台套,现已经使用,主要用于水环境检测、水产品质量检测、病害检测。

3.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情况:现有防疫员(兼职)2人、检测员1人、测报员1人。

四、县级站经费情况

由于县财政困难,到目前为止,没有拨付水生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专项经费。县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自成立以来,县农粮局在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挤出一定的资金专用于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水产防疫技术推广、水产品检疫、水产养殖点监测、预报和县、乡水产技术推广人员下乡等工作经费,从而确保了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工作的正常运转。

五、水产养殖情况

全县池塘养殖面积19576亩、占养殖面积的26.8%,水库养殖面积7224亩,网箱养殖面积1200平方米、工厂化养殖199249平方米、莲稻田养鱼36021亩、其他养殖9880.3亩。

主要养殖品种:“四大家鱼”、鲤、鲫、鳊、鳗鱼、泥鳅、黄鳝、鲶鱼、鳜鱼、鲟鱼、黄桑鱼、甲鱼、虾、蟹、棘胸蛙等。

养殖苗种:自繁20%、外购80%,主要外购地:日本、广东、福建、宁都、瑞金等引进。

水产养殖因病害造成的损失:2010年247万元、2011年231万元、2012年211万元。

六、水产病害防治工作

1.建立了县级水生动物疫病检测档案,每月通过全县6个病害检测点现场检测抽样和水质在线检测系统监测。

2.每月将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编印在《渔业》,发至全县十个乡(镇)、6个监测点和水产养殖企业(户)、农粮局政府公开信息网。《渔业》简讯和病害测报月报表上报至部、省、市主管部门。

3.利用远程诊断与省水产品检测中心会诊,诊断疑难杂症;利用API查细菌类、药敏实验;开展水产品药残快速检测。实验室检测常态化,为方便养户,在政府公开网、实验室门口公示了实验室工作人员联系电话,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确保检验、检测工作随叫随到,几年来,为养户做鱼体解剖163余例、水质监测330多例,指导养户防病、治病600多例,常见鱼病(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打印病、竖鳞病、肤霉病、鳃霉病、打粉病、小瓜虫病等)能在实验进行诊断,为养殖户排忧解难,有效地控制了鱼类病害发生,确保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深受养户好评。

4.每年坚持举办2-4期水产养殖技术与鱼病防治培训班,每期学员30-50人,自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以来,共培训学员480余人,建立了学员信息档案,有培训计划、培训教材。

5.印发病害防治宣传资料,近几年发放5000余份。

七、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工作

1.开展了流动和固定的水质监测工作。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古樟)安装了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监控中央室设备安装在县水产站办公室,进行全日制24小时监控,对大型养殖水面定期进行流动监测。2012年全县病害监测面积1530亩、2013年新增一个水质在线监测点85亩,全县监测面积1615亩。

2.近几年主要监测到的病害有鳗鱼烂鳃病、子环虫病;常规水产品主要有: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草鱼出血病、竖鳞病、打印病等,疾病诊断方式:临床、借助显微镜、实验室检测和养殖场地现场检测。

3.检测方式:采取养殖现场取样、养户送样;驻地监测员自身诊断、送实验室诊断,建立了检测管理制度。

4.检测员专业技能:曾多次参加过省、市培训学习、从事病害防治工作二十多年。

5.检测员检测工作纳入绩效考评,2012年刘湖北同志荣获省渔业局水产病害测报优秀工作者。

八、工作措施

1.领导重视。为了使我县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建成后投入正常运作,我局成立了“县水生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水产的副局长任副组长,局人秘股、水产站、科技信息站、计财股等为成员单位。形成了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局相关股、站相互协调的工作运作机制。

2.明确职责。县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所做的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建立了专职、兼职水生动物防疫员、检疫员、测报员岗位工作职责,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

3.强化服务。一是开设了县水生动物防疫咨询服务窗口。水生动物实验室常年面向社会服务,做到免费服务,热情周到。三年来实验室共接待水产养殖户咨询610多人/次。二是设立全县了水产养殖病害监测点6个(特种水产3个点、常规水产3个点);三是开展了水质在线监测工作;四是开展了水产优良品种的引进、养殖新技术的推广(沟凼式莲田生态养鱼新模式)。

九、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实验室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有待提高,由于专职的两名技术人员年龄偏大,而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更新较快,对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要求过高,有时会影响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部分仪器设备还在调试摸索阶段,建议业务主管部门能为技术人员提供培训和实践机会,培养一批年青的技术骨干,充分发挥仪器设备最佳功能。

篇4

[关键词] 荔波县 渔业养殖 稳定发展 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269-01

近5年来,我县水产工作按照省、州渔业发展思路和渔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实施我省重点渔业推广项目“山区生态渔业新技术推广”。通过项目实施,加快了我县水产养殖业发展,特别是我县城郊渔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池塘效益显著增加,树立了多种渔―农―牧生态渔业养殖示范。为农民增收作了积极的贡献。其发展因素分析如下:

一、有充分的环境条件和自然条件优势

1.充分的环境条件:荔波位于贵州省最南端,隶属黔南地区,少数民族县,全县总人口为16.7万,总面积为2441平方公里,荔波交通发达,有独荔公路、荔麻公路、荔金公路、荔三公路,距贵新高速路74公里,到贵阳3.5―4小时,到麻尾、独山火车站1.5小时,广西金城江3小时。

2.自然条件:荔波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地区,县城平均气温18.3℃,平均海拔430米,无霜期达到300―330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照日数达2000―2300小时,鱼类生长期达10―11个月,渔业资源丰富,无工业和生活污染、环境优美,是贵州南部生态旅游县,为渔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二、有较大的经营市场和消费市场

1.荔波已作为国家级旅游县开发和支线机场建设,促进了我县旅游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县发展宾馆、酒店200多家,煤矿、机场、农贸水产品交易市场20多处,星级宾馆酒店120多家,给荔波渔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发展生机,近年来,荔波旅游客流量逐年增加,知名度逐步扩大,年均客流量达到120多万人,促进了餐饮业快速发展。

2.在民族生活方面:水产品深受地方民族喜爱,特别是水族的“端节”、“毛节”,七月半、八月十五和国家“节庆日”,全年有10多次水产品销费机会,以及地方的红、白、喜事等给我县水产品开拓了巨大消费市场。

3.在销售方面:我县鱼类价格畅销良好,价格持续稳定,出现上升不降趋势。目前我县常规水产品市场价格为鲤鱼、罗非、草鱼、鳙鱼18―20元/公斤,鲢鱼14―16元/公斤,名优鱼类泥鳅、黄鳝、大口鲶、武昌鱼等40―60元/公斤。野生河鱼类常规品种30―40元/公斤,特优鱼类为70―100元/公斤。每年还从异地购进300多吨水产品来满足县内市场。市场潜力好,带动了我县城镇郊区养鱼发展的积极性。

三、良种推广效应方面的作用

为了发展本县渔业生产,调动农户养鱼生产的积极性,鱼种生产是水产养殖的基础工作,解决农民养鱼良种供应问题是水产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县水产站从实际出发,在县局领导的重视下,组织职工集资、贷款、筹集资金,采用池塘流转方式,先后利用城郊农户池塘40亩,组织开展我县水产良种、苗种繁殖、培育推广工作,在生产中,先后从江苏无锡、海南、广州、广西等地引进优良鱼种建鲤、丰鲤、鲫鱼、南方大口鲶、单性罗非、和四大家鱼苗种进行培育推广,解决了养殖户鱼种生产质量问题,同时加大推广、宣传水产养殖新技术,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提高了池塘养殖效益,带动了城郊养鱼户生产积极性。

四、积极推广项目示范和养殖示范

近年来,主要在城镇郊区推广了良种养殖示范,80:20池塘高产示范,池塘生态综合养殖示范(鸭―鱼、猪―鱼―菜、草―鱼―果、草(菜)―鱼模式)。在示范中,使农户获得了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我县坡坪村养鱼大户蒙荣美同志一家5口人,每年养鱼面积20亩,果树68亩,养猪10多头,年均渔业收入达到10多万元,纯收入4万多元,人均0.8万多元;建设村的养殖大户蒙永坤同志,全家4口人,养鱼面积7亩,实施名特优品种养殖,一年养两批,进行轮捕放养,利用80:20高产技术,年均收入8万多元,纯收入3万元,人均0.7万元。罗家寨的养专户罗建凡同志,全家6口人,承包山塘水库10多亩,进行鱼―果结合,发展山塘生态养殖,每年收入10万多元,纯收入5万多元,人均纯收0.8万多元。时来村的养鱼大户覃兴国同志,全家6口人,发展池塘生态养殖,自筹资金2万多元,发展畜―鱼―菜模式养殖13亩,年均收入10万多元,纯收入5万多元,人均纯收入0.8万多元。以上同志,仅仅是城郊的部分代表,还有许多示范养鱼户通过实施科学养殖走上了致富,步入了小康,有的当了老板, 有的加入经商,有的扩大了规模,承包了山塘,继续发展渔业生产,为城郊养鱼发展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示范效果。

五、城镇郊区渔业发展的有效技术措施

1.确定养殖模式:根据养殖户的鱼塘条件和经济善,因地制宜采取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模式。有的安排在鱼塘边建舍养猪、养鸭、养鸡;有的在鱼塘周围空地种果树、蔬菜;有的种植优质牧草进行种草养鱼。

2.鱼种放养措施:主要是根据养殖户的经济条件和鱼塘条件来确定品种放养。条件好的以大规模投放为主,确保高产要求,水质肥的鲢鳙鱼比重大,占40%;水质瘦以草鱼、鲤鱼为主,占80%。一般鸭―鱼结合以鲢鳙鱼占40%,鲤鱼占40%,草鱼占10%,搭配鲫鱼、罗非、团头鲂等占10%。主要鱼种放养规格为50―100g。

3.养殖技术方法:①鱼种下塘前对池塘进行彻底清塘消毒;②采用鱼种大规模放养,并进行药浴消毒和药浴免疫,提高抗病力;③为了确保鱼种质量,县水产站组织好苗种培育引进工作;④在饲养中,推行全价鱼料科学投喂;⑤为了降低成本,推行优质牧草种植养鱼技术;⑥推行适当上市、轮捕轮放养殖技术。

4.饲养管理措施:要求养殖户做好生产记录。①苗种放养情况记录;②饲养管理日常情况记录;③饲料使用、投喂情况记录;④鱼病观察防治记录;⑤示范户生产情况及信息反馈记录;⑥资金投入记录(自筹、信用社贷款生产用途记录);⑦效益分析记录。

篇5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近年来,我县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立足资源特色,发挥比较优势,通过抓基地、强龙头、拓市场,选准着力点,从加大扶持上入手,结合各地实际,创造性地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1、总体规模增长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全县各地把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抓手,不断创新农村经营组织形式,注重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全面发展。20xx年底,全县拥有各类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500余个;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达到9.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达10万余户;约占全县总农户数的30%,其中直接带动农户5.1万户;全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全县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年增加收入达3.1亿元。

2、龙头企业不断壮大。通过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县涌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20xx年,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家,省级龙头企业发展到5家;在这6家龙头企业中,其中产值、销售收入达亿元以上4家,达5000万元以上2家;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到16家;其中产值、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的5家,达1000万元以上的11家;县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27家,其中产值、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的9家,达500万元以上的12家,300万元以上的达6家; 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个数发展到78个。这些龙头企业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是我县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力量。龙头企业在带动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推动技术进步、产品质量安全和培植农产品知名品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中坚力量和带动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支柱。

3、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日趋明显。全县已形成了一批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的主导产业。如46万亩军山湖清水大闸蟹养殖、80万平方米菌菇,33万亩双低油菜,46万亩水稻、20万亩芝麻、10万亩花生、10万亩大豆、12万亩果业、5万亩油茶、3万亩茶叶、年产20xx0吨禽蛋、300万羽水禽、100万头瘦肉型商品猪,6万头肉牛、12万亩瓜果、10万亩湿地松、3万亩花卉苗木、2万亩药材共18个生产基地,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并呈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20xx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8.56亿元,其中养殖业总产值22.34亿元,粮食总产量456875吨,油料总产量40800吨,生猪饲养量超过98.14万头, 农民人均纯收入5527元,比上年净增500元。

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全县出现了合作社、协会、联合体等多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的势头。到20xx年底,全县拥有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5家,其中,农业部示范点5家,省级示范点7家。按行业划分,种植业27家;畜牧业73家;渔业9家;其他6家。拥有社员和会员1250户,带动农户1.2万户,农民社(会)员人均纯收入8500余元。

5、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完善。各地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注重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更趋牢固和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趋于多样化,主要有合同形式、订单形式、合作方式按利益返还形式、股份合作和按股分红形式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日趋活跃,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利益、实行行业自律和行业保护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形式正逐步向“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办企业的方向发展。

二、存在问题

1、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竞争力和带动力较弱。一是我县省级龙头企业尤其是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实力偏弱。二是企业加工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我县2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只有50%左右是加工型企业,而且这些加工型企业中又是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企业少。规模小、竞争力弱,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也较弱。

2、企业融资困难,银企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我县龙头企业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是融资困难。一是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大 多数产值在亿元以下,抗风险能力较差,有效的抵押物不足,银行信用等级不高,较难获得银行贷款。二是由于农业投入大,见效慢,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银行放贷的风险相对较大,致使银行对龙头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三是担保机构实力较弱,担保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获取贷款的机会。

3、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多尚未建立起市场运营机制。目前我县农业龙头企业仍是生产什么就卖什么,不是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这种方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发展过程中必将因市场的波动而出现较大的变化。另外,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由于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通常比较关注短期收益,农户利益很容易受到损害,很多与龙头企业签订的种养借贷合同难于兑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今后几年是全面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时期,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特色产业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县将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提升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把工作重点放在培植龙头、引资发展、优化服务、形成合力等方面,使我县的农业产业化工作有一个新的提高、新的跨越。

1、充分发挥政府和职能部门的作用。重点强化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宏观规划和引导,一是重点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在农业产业化的实施过程中,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愿合约、利益联动、风险分担、共同发展”的取向从利益机制和运转约束机制两方面入手,对其市场主体行为加以指导。二是引导市场加速建设,在推行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市场网络,建立健全流通服务体系,形成一个以批发市场为主框架、以各农贸市场为支撑、以各商贸城为网络、以农民产销组织为补充的四大市场流通服务体系。三是注意对主导产业的引导、培育和发展,而不是一哄而起、盲目上马和盲目投资。四是建议县政府设立产业化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贷款贴息、新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

2、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加快特色和市场竞争力大的农业产业建设。第一,把畜牧业做成强势产业,大力发展生猪、(奶)牛、家禽生产,对新建的年出栏商品猪5000头(猪舍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小区),对新建的存栏能力100头以上的(奶)牛场,对新建年出栏100万只以上的规模家禽养殖场,建议县财政给予8—10万元的一次性项目扶持。第二,把水产业做成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鱼蟹、黄鳝、甲鱼等特色渔业。对新开发集中连片养殖基地,养殖300亩以上的;对新开发甲鱼养殖、黄鳝网箱养殖连片300亩以上,且带动农户100户以上的;建议县财政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项目扶持。第三,着力抓好蔬菜、食用菌、水果、油茶、茶叶、药材、芝麻、花生和花卉苗木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对新开发集中连片300亩以上且获得无公害级别证书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议县财政给予6—10万元的一次性项目扶持。第四,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抓好“一大四小”工程,充分利用本地林业优势发展效益农业。

3、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配合省、市产业化办实施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工程,培育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对新获上级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年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他组织;建议县财政给予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4、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供销社、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创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新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协会,建议县财政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同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

5、多渠道筹集产业化发展资金。目前我县龙头企业大多是个体私营性质的民营企业,经营较为灵活,初期发展较快,但发展后劲不强。其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管理不强,20xx年,我们将鼓励企业走联合发展之路,实行股份制经营,走大联合大发展之路,同时,协调金融部门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加大对产业化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困难。同时,筛选重点项目组织申报,争取上级资金扶持。

篇6

吉利乡历任领导班子重视民生、经济建设,对地理和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合理利用,使吉利乡走上了快捷的发展道路。自1983年国内最大的单系列炼油装置――洛阳炼油厂(今洛阳石化总厂)建成至今,吉利乡已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乡镇之一。

投资沃土

吉利北依太行,南濒黄河,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连南贯北,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207国道、连霍高速、太澳高速、焦枝铁路、陇海铁路、洛阳航空口岸或穿境而过,或近在咫尺。该乡辖区内城乡公路自成一体,形成了发达的交通网络。

吉利乡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秀美。距小浪底10公里,是观赏“高峡平湖、千岛卧波”黄河美景的最佳驿站。国家投资22亿元在辖区兴建的西霞院水利工程竣工后,自西霞院大坝至小浪底之间20平方公里的水面与国家级黄河湿地保护区连为一体,届时吉利山环水抱,碧波萦绕,一派江南水乡风光,将成为黄河旅游热线上观光度假的崭新景区,成为洛阳的璀璨明珠。同时,吉利乡境内历史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如武王会盟台洛阳古战场西周铜爵北魏石窟黄河古渡万佛山等,与吉利邻近的有龙马负图寺光武帝刘秀陵唐代文豪韩愈墓明清大书法家王铎书院等古迹。

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的集散条件、丰厚的旅游资源及文化内涵,使该乡成为河南省向西部辐射山西、陕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成为一块极具发展潜力的投资沃土。

依靠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吉利乡大力推进工业强乡战略,现在已形成了以建筑建材、化纤加工等为龙头的支柱产业链;为改变农村种养结构,改善农民收入,以花卉种植、中草药种植、淡水鱼养殖、畜牧养殖四大主导产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格局也已初步形成;围绕西霞院工程,以娱乐、餐饮为主题的旅游业正在形成中。

栽下梧桐引凤来

对外来客商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让吉利乡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高速公路。

凡外地客商来吉利乡投资兴办企业,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制度。由乡政府经济发展一部和二部为投资者协调办理土地使用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全部开业手续。在外已经有良好信誉的企业,来吉利投资,实行“一照先行,余证后补”制度。

吉利乡为外来客商提供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并协调解决与洛阳石化总厂在原料供应、产品销售方面的问题。

凡到吉利乡投资的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企业均按国家和省、市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予以执行。凡外来投资企业,固定资产超过500万以上(建筑业除外),均可在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专户,专户资金由企业无偿使用。乡政府每年拿出50万元人民币作为贷款贴息,鼓励企业发展。

外来客商开发研制新产品或就地转化科研成果,乡政府在科技“三项”费用安排上优先考虑。

……

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为吉利乡的发展吸引了投资项目。目前,吉利乡500万元以上项目6个,总投资额达7000余万元。其中,投资额2000万元的洛阳吉利区环洁石化产品综合加工项目、投资额1000万元的洛阳解放商用汽车服务中心投资额600万元的油项目已顺利建成。同时,由洛阳东晟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设的依水湾农业生态观光园、由洛阳九丰药业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建设的太阳能热水器加工项目、投资额600万元的中石化加油站扩建项目正在施工。

此外,焦作新锦绣投资有限公司可降解快餐盒项目江苏南通水产研究所渔业养殖及鱼产品后加工项目香港生命元素有限公司果汁饮品项目以及里村集贸市场11万平方米改造项目也已取得明显进展。吉利人又通过参加洛阳牡丹花会等一系列招商活动,完成引资项目5个,引进资金9050万元。

2009年,吉利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亿元,同比增长7.2%;乡级财政收入达900多万元,同比增长15.7%。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都来自于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一个智慧的领导集体。

农业规模化经营见成效

规模化农业生产模式的推广,让吉利乡在发展的高速公路上稳步前进。

在发展新兴农业方面,吉利乡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并通过示范对比等手段,使农民对规模化农业生产模式有了客观、充分、全面的认识,从而加快了规模化农业生产模式的推广步伐。

2009年,吉利乡改造冶戌马洞权庄坡底等村蔬菜基地1100亩,使全乡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500亩,保证了蔬菜供应充足。通过示范引进,种植中药材200亩,优质大豆500亩,苗木花卉2000亩。全乡高效农业种植达到7000亩。

在畜牧养殖方面,吉利乡以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辐射带动全乡生猪养殖发展,使生猪饲养量达到14万头。土鸡长毛兔梅花鹿等特色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家禽饲养量达到70万只,长毛兔饲养量达到1.3万只,梅花鹿饲养量达到500只。

在水产养殖方面,吉利乡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引进黄鳝泥鳅等多种水产品种,增加淡水养殖面积300亩,使全乡渔业养殖面积达到5500亩。

篇7

关键词:沼气池;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沼气池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在我国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在农村中推广也是三起三落,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国家在吸取以前多年沼气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应用新技术,创新建设模式和加强服务网点建设的途径,重新在广大的农村中推广沼气池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沼气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家推动功不可没,同时又有它自身的诸多好处,作为一名沼气建设一线的工作人员,我是深有体会,现结合实际工作谈一谈沼气池的综合效益。

一、经济效益

1.节约资金。

建设一个十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年四季可以连续运行,有效使用期20年以上。在保持饲养四五头猪解决原料来源的前提下,年产沼气800—900米3,提供沼渣30—35米3、沼液20吨左右。沼气、沼渣、沼液均可充分利用。1、沼气用作日常炊事,供全家一日三餐,年平均节煤2吨左右,节省燃料费可达1200多元;2、沼气用作照明,年可节约电费200元左右;3、沼渣、沼液用作肥料,年产沼肥5000公斤左右,节约化肥约400元左右。由于沼肥无病菌和虫卵,能够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还可节约农药。沼肥还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4、用沼液代替农药,进行喷施,防止农作物病虫害,年可节约农药开支200多元;5、沼液作为饲料填加剂,喂养鸡、鱼、猪、牛等,年可节约饲料费500多元。用浓度1%沼液作为有机物复合添加剂喂猪,日增重为640—660克/头,降低耗料48—60公斤/头,多盈利40元/头左右。沼渣沼液喂牛羊鸡鸭,可提高母畜怀胎率,鸡鸭产蛋率。沼渣沼液一般没有病源菌和寄生虫虫卵,猪、牛、羊喂沼渣、沼液不易患病,毛色光亮,生长健壮,棚圈少蚊蝇。据有关资料分析,牛羊喂沼渣沼液,牛日增重300—400克/头,羊日增重50—60克/只。

综上分析,一年中,一口10立方米沼气池可为农户节省开支3000元左右。

2.产生效益。

(1)沼液深加工:

沼液中营养成分相对富集,是一种速效的水肥,也是很好的饲料添加剂。

制作花肥营养液:花肥营养液用于做花卉的液面肥和杀虫剂。500ml葡萄糖瓶市场售价2元/瓶,批发价按1元/瓶,每天收集精细沼液10公斤,灌装20瓶,售价20元,除去包装费用,年获利7000多元。

制作饲料填加剂:沼液经过加工过滤,可以喂猪、喂牛、喂鸡、喂鱼。喂猪可以缩短饲养周期1个月左右,成本降低35%左右;喂牛每天可以增加产奶量两公斤多;喂鸡可以增加产蛋率;喂鱼可以促进鱼类更好生长。

制作植物杀虫剂:沼气发酵原料经过沼气池的厌氧发酵后,含有抑菌和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激素、抗菌素等有益物质,可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和提高植物抗逆性。 1、防治农作物蚜虫;2、防治果树红蜘蛛;3、沼液防治大麦黄花叶病; 4、沼液防治西瓜枯萎病; 5、沼液防治小麦赤霉病。此外,沼液对棉花的枯萎病和炭疽病菌、马铃薯枯萎病、小麦根腐病、水稻小球菌核病和纹枯病、玉米的大小斑病菌以及果树根腐病菌也有较强的抑制和灭杀作用。

制作植物浸种剂:沼液中富含多种水溶性养分,用于农作物、果树等植物浸种、叶面喷施和灌根等,吸收率高,收效快,一昼夜内叶片中可吸收施用量的80%以上,能够及时补充植物生长期的养分需要,强健植物机体,增强抵御病虫害和严寒、干旱的能力。在干旱时期,对作物和果树喷施沼液,可引起植物叶片气孔关闭,从而起到抗旱的作用。

(2)沼渣深加工:

沼渣是沼气发酵后残留在沼气池底部的半固体物质,含有丰富的机质、腐殖酸、粗蛋白、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是一种缓速兼备的优质有机肥和养殖饵料。

配制营养土。营养土用于花卉和特种作物的育苗,二两袋装花肥市场售价1元/袋,批发价按0.5元/袋,每天收集精细沼渣5公斤(干料),可装50袋,售价25元,除去包装费用,年获利8000元左右。

做有机肥:粗糙的沼渣可以做基肥、做追肥,还可以与碳铵堆沤、与过磷酸钙堆沤做有机肥。按每天收入5元计算,年获利1800元左右。

栽培食用菌:沼渣还可以用来栽培蘑菇、栽培平菇、栽培灵芝,获得更大的利润。

沼渣养殖:沼渣还能养殖蚯蚓、泥鳅、黄鳝、土鳖虫等,间接创造效益。

另外,沼气池带动养殖业的发展,保持饲养四五头猪,一年出栏两至三次,出售10余头猪,每头猪纯收入100元,可增收1000元。

综上分析:一年中,一口8立方米沼气池的沼渣、沼液深加工产品全部销售,至少能收入两万多元。

二、生态效益

发展沼气可推动农业向无污染无废物的方向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消除环境污染:通过沼气发酵可以消除人畜粪便等农业及生活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并可以杀灭粪便中部分病菌和寄生虫卵,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2.减少农药用量和污染:施用沼肥或叶面喷洒沼液,能使作物基本不发生病虫害,从而可以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生产出无公害的绿色产品。

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变废为宝、综合利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农业持续发展。

4.改良土壤,增加农田肥力:耕地长期施沼肥,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各种养分的含量,有利于促进作物生长和增产。

5.减少生态人为破坏:建设沼气池解决了农民生活能源,可减少对薪柴的砍伐量,减轻农田及草场压力,增加牲畜的饲料来源,有利于保护自然植被。

三、社会效益

1.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打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模式,安排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沼气技术人才。

篇8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秋冬水产开发工作会议。县委、县政府连续几年就水产工作专题召开会议,充分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对水产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水产工作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用扎实而富有成效地举措,切实抓好当前秋冬水产开发,巩固和扩大“水产大县”建设成果,努力推进我县水产业新一轮大发展。刚才,6个乡镇、村、渔场和专合组织的代表介绍了经验,讲的很好,做得更好,值得我们学习,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还受到了表彰。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视差距,找准优势,坚持重抓水产不动摇

重抓水产,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立足实际作出的“五抓”重要决策之一。近几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坚持把水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强化工作措施,积极对上争取,创新投入机制,优化养殖模式,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全县水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呈现出力度大、氛围浓、模式优、效益好的良好态势。与过去相比,最近几年,全县水产结构调整力度大、高效模式推出多、对上争取效果好、产业发展速度快,成绩有目共睹。去年,我县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水产大县”。当前,我县已经进入水产大县向水产强县跨越的新阶段,虽然我们有了一定的工作基础,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依然很多,实现公安水产的大发展、大提升,任务还十分艰巨,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对此,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有深刻地、清醒地认识。

(一)我县是农业大县,但产业特色不明显,水产是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公安一直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商品油生产基地,粮、棉、油等主导产品产量在全国都具有重要地位。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产品市场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地域特征明显、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特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发展特色农业,已经成为各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去年我们组织党政干部学习考察的河南、山东一些县市,之所以农业经济发展得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地方都成功地开发了自己的特色产业,拥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名牌农产品。而反观我县,我们长期以来都满足于吃传统主导产业的老本,除了粮棉油,真正拿得出手、叫得响的特色农产品少之又少,市场形势一旦发生变化,危机就迎面而来,农业效益上不去,市场竞争打不赢,农民“卖难”现象时有发生,这也与我们农业大县的称号极不相称。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就必须大力发展我们自己的特色产业,用特色产品打开市场、提高知名度、带动结构调整。而在现有条件下,我县特色产业中基础最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也只有水产业。经过近年来的大力推进,我县水产业养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利润空间不断增大,新品种、新模式、新亮点不断涌现,其发展潜力和前景是其它任何一项都无法相比的。更为重要的是,水产品消费还有很大潜力可挖。目前,韩国年人均消费水产品超过70公斤,取代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均水产品消费国,而我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仅13公斤。联合国粮农组织保守预测,未来30年内世界水产品消费量将从现在的人均18公斤增加到21公斤,可见国际国内水产品生产和消费还有相当大的拓展潜力。因此,大力发展水产业,是培植我县特色产业、推动全县农业提质增效的现实选择,势在必行。

(二)我县是百湖之县,但资源利用不充分,水产发展还具有广阔空间。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实现人水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让农民致富增收,是科学发展观在水产业发展中的具体体现和根本要求。我县滨临长江,河流湖泊众多,水库塘堰星罗棋布,低洼农田十分广袤,水产资源极为丰富。全县宜养水面有54.77万亩,大小湖泊百余个,其中万亩以上的大湖有4处,大小河流18条,沿河水系发达、养殖条件优越。同时,我县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特别是楚丰农产品大市场的建成,为加速水产品流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县对湖泊、淡水资源的利用还很不够,养殖水面开发力度不大,一些湖泊、沟渠淤塞严重,很多可以开发的资源还没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至今年上半年,全县放养水面只有27万亩,占宜养水面比例不到50%;水产品营销网络不够完善,流通大户少,外销能力低,区位和交通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这些既是我县水产发展的薄弱环节,更是我县水产发展的空间所在、潜力所在、后劲所在。只要我们切实利用好优势、发挥好优势,搞好统筹规划,狠抓水产开发,我县水产发展就能够更进一步。

(三)我县是全省水产大县,但优势依然不足,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省水产大县的命名,给我县水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应该看到,水产大县的命名,全省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既是上级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和加压。实事求是地讲,这个称号一定程度上是我们争取的结果,不能完全说明我们工作上做到了尽善尽美。从我县水产业内部来看,渔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脆弱,鱼池淤塞老化问题突出,渔业水电路基础设施不配套,生产条件低下,综合生产能力不高;渔业现代化支撑体系不强,技术服务队伍素质偏低,渔业检测手段空白,苗种生产管理薄弱;产业化水平不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与基地联结不紧,竞争力与辐射带动力不强;渔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渔业生产积极性减弱等等。与全省其他水产大县相比,洪湖市水产养殖面积71.2万亩,水产品总量33.2万吨,渔业产值31.5亿元,监利县水产放养面积78万亩,水产品总量22万吨,渔业产值21亿元,都远远超过我们;浠水县名优水产品占水产品总量的比例达到80%以上,而我县只有不到20%;江夏区近年来共有66个水产品获得“三品”认证,“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更是全国闻名,而我县水产品虽有品牌,但知名度普遍不高。这些差距和问题都充分表明,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水产大县、水产强县,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因此,我们决不能躺在“水产大县”的称号上沾沾自喜,止步不前,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以更高的工作热情,更快的发展速度,更有力的工作措施,自加压力,奋起直追,努力缩小差距,实现赶超。

二、紧盯目标,狠抓关键,把握水产发展的重点

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水产业的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加快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实现水产大县向水产强县跨越,这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任务。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围绕到“”末,全县水产放养水面达到3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15万吨,渔业产值达到15亿元的目标,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力争在四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推进我县现代渔业建设。

(一)做大板块基地,壮大水产发展规模。有板块才有规模,有规模才能争取市场。近年来,我县在水产板块建设上做了积极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形成了鱼鳖混养、“”、“二年段”网箱养鳝、团头鲂专养及小龙虾野生寄养等五大特色水产板块,总面积超过15万亩。但在板块产业链建设上,还缺乏整体布局规划,“有点不成线,有线不成面”,没有形成优势水产品板块结构,缺少高标准、高档次的版块核心区。发展现代渔业,前提是规模化、专业化,而我县水产板块规模化程度较低,缺乏竞争力。各地各相关部门要着眼板块连接和提档升级,进一步下大力抓好板块基地建设。一是要扩规模。按照填空、接线、连片的思路,突出抓好板块基地跨区域连接,建设大基地、大板块。要在稳定水面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前提下,鼓励水面合理流转,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各地要以水产开发为契机,选准模式,培植典型,发展一批水产专业大户,努力把分散经营的农户引向专业化、集约化,形成各具特色的“板块经济”。要鼓励和支持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实行经营权流转,抓好以土地季节性租赁为主的规模经营。要结合水利、血防等综合治理工程,加大水面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垦殖线以下的低湖区改造升级力度,努力扩大板块规模。二是要调结构。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重点发展经济效益好、有市场前景的“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特别是要以侯家湖、北湖、崇湖、淤泥湖为核心,引导周边相关乡镇,大力发展网箱养鳝、鱼鳖混养、“”、团头鲂养殖、小龙虾野生寄养,推进集约养殖,壮大名特优品种,提高养殖效益。三是要上水平。要以板块核心区为重点,按照“鱼池标准化、道路网络化、排灌机电化、养殖高效化”的要求,以崇湖渔场和北湖渔场为样板,加大板块基地建设力度,做到“三个100%”,即道路硬化100%、鱼池护坡100%、“三机”配套100%,全面提高我县渔业硬件水平,提高板块基地的质量和档次。力争到“”末,全县建成侯家湖、北湖、崇湖、淤泥湖等4个高标准示范基地,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二)推广生态养殖,提高水产业综合效益。生态养殖是转变水产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养殖效益的必由之路。各乡镇要围绕“一镇一品、一区一品”的高效农业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一是要加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力度。要坚持从整合资源入手,按照“小改大、浅改深、低改高、旧改新、单改混”原则和“水深3米、护坡硬化、集中连片、排灌配套”的标准,加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力度,不断优化池塘标准化改造的区域布局,确保到“”末,全面完成改造鱼池10万亩以上,新开挖精养鱼池3万亩以上的任务。要按照“大进大出,进出自如,大排大灌,排灌分家”的要求,认真抓好渔业主产区水电路、桥渠涵等配套建设,改善水产养殖环境和生产条件,切实解决好渔业主产区排灌难、用电难、运输难等问题。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扶持,充分挖掘政策潜力,采取“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民资投入、渔企联结、项目拉动、信贷扶持”等多种手段,千方百计筹集改造资金,集中财力保证池塘改造升级顺利推进。二是要大力推广高效模式。一方面,要加大优质高效养殖模式推广力度。近年来,我县探索的多种养殖模式,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产品质量;既解决了低洼田冬闲撂荒,又不污染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两年段”网箱养鳝、“”、鱼鳖混养三种模式,被收录进《湖北渔业科技入户十大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向全省推广。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本着“结构调优、规模调大、质量调强、效益调高”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引导渔民重点推广,提高资源利用率及产出率,提升我县水产效益。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以城郊周边养殖水域为重点,打造一批集养殖、垂钓、娱乐和餐饮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基地,拓展渔业功能和发展外延。三是要抓好渔业标准化生产。去年,市政府制定了25个水产地方标准,为水产养殖指明了方向。各地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指导渔民规范养殖,不断健全水产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指导渔民建立养殖日志,逐步推行鱼病处方制,提高水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强化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加强对苗种生产、水产投入品使用、养殖“四项记录”以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建立完善可追溯制度,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继续深入抓好无公害产品产地“一体化”推进行动,提高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率。要积极创建、推广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去年,淤泥湖被农业部划定为国家级团头鲂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北湖渔场被授予“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要再接再厉,重点抓好崇湖渔场和北湖渔场技术升级改造,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力争到“”末,全县新增健康养殖示范场10个以上,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8个以上。

(三)培育市场主体,推进水产产业化经营。实现水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化经营是关键,龙头企业是支撑。一是要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企业。近年来,我县水产品加工能力虽然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水产品加工规模小,加工企业少(仅双港、弘扬、五星3家),加工品种少,加工转化率低,技术含量低,增值能力低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大龙头、大产业、大基地”的思路,在精深加工上作文章,在引进培育、扶持壮大上下功夫,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动员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引进一批有实力、有规模的加工型龙头企业,提升我县水产业加工增值能力,推动渔业产业化经营。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认真解决好加工企业在融资、市场、品牌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重点支持双港、弘扬、五星等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增强辐射和带动能力。力争通过努力,引进和培育2家产值过1000万元的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要整合资源,引导民间资本向水产业流动,培育更多的本地养殖大户或加工企业。二是要大力培育专合组织。要借助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完善“协会+企业+农户”、“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全县养殖业规模的扩张,推进产业化进程。要在加大对现有水产养殖专合组织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加速培育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的水产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努力在“”末新增渔业专合组织5个以上,打造省级知名专业合作组织2个以上,切实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和渔民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三是要大力拓展水产品销售网络。要进一步整合我县的物流资源,积极组建销售信息网络,健全渔业流通市场服务体系。重点是要加大楚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开发建设力度,促进全县水产品批发商、经销商在楚丰水产品市场聚集,形成以楚丰大市场为龙头,集产地集散市场、大中城市窗口市场和网络市场于一体的水产品流通体系,畅通水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搞活水产品流通。四是要努力打造水产品牌。当前,要以县内水产品牌为重点,积极策划注册“牛浪湖白鲢”、“旭峰黄鳝”等一批特色水产品商标,实现品牌销售;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参加各种集中推介活动,以宣传创品牌,以品牌创市场。力争每年创建1至2个国家级或省级水产知名品牌。要通过品牌建设,逐步把我县的水产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把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四)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渔业发展保障能力。健立完善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确保水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是要抓好水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大专院校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加强合作,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加快苗种培育力度,重点抓好狮子口黄鳝苗种繁育基地、淤泥湖团头鲂苗种基地、崇湖黄颡鱼及甲鱼苗种基地、毛家港镇玉湖鳜鱼苗种繁育基地、曾埠头四大家鱼良种基地等五大特色苗种基地建设;要认真做好科技入户工作,扩大科技普及范围,通过重点培育科技示范户、提高示范户的科技水平,扩大新模式、新技术的推广普及范围,做到关键技术到户、良种良法到池、实用技术到人,真正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示范户为核心、广泛连接周边养殖户的技术传播网络,达到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区,实现增产增收。要切实抓好科技培训工作,利用好当前秋冬农闲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以好懂、易学、宜用的形式,及时向农民传播新技术、新信息,提高广大渔民科技应用水平。二是要完善水产公益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水产主管部门、水产服务中心及中心驻地乡镇、服务区域乡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顺监管和服务体制,整合现有技术力量,让以钱养事、有人管事新机制真正落到实处。三是要加强水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要以乡镇水产服务中心为主体,依托长江水科所,加大水产品从生产到餐桌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检测力度。要抓紧落实县级水生动物防治站项目建设,尽早投入运行,健全监管网络。要积极支持一批运作规范、带动能力强、影响较大的专业合作社添置水产品检疫检测设备,保证水产品质量。

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夯实水产业发展的基础

加快发展现代渔业,是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认真落实好水产业发展的各项基础工作,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全县水产新一轮大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抓规划,推动水产业科学发展。规划是发展的龙头和基础。目前,我县“”规划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明年即将启动,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及早准备,及早谋划,认真做好新一轮水产业发展规划的准备工作。要注重调查研究。水产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水产业发展趋势,摸清我县目前宜渔资源的规模现状,包括资源条件、外部环境、发展前景等,为编制规划打好基础。各乡镇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按照建“水产大镇、水产大村、水产大户”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突出本地特点和特长,高起点地做好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发展规划。要注重规划的衔接。把新一轮水产业发展规划与治理水污染、防洪减灾、血防灭螺、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村组规划、乡镇规划、部门规划与全县总体规划层层衔接,做到大中小规划相协调,县乡村规划一盘棋,确保我县水产业科学、健康发展。

(二)抓开发,扩大水产业发展增量。当前,正值秋冬农业开发的关键时期,各地要抢抓时机,强化措施,加大水产开发力度,抓紧落实水产养殖面积,积极开发水产资源。对虎东地区海拔高程在32.5米以下,虎西地区海拔高程在34.5米以下“遇雨就渍”的低湖田,要逐步开挖成精养鱼池或回行鱼池。对不宜开挖成精养鱼池的低湖田,要重点推广麻豪口小龙虾野生寄养项目。在开发过程中,要推广黄山头、麻豪口、狮子口、闸口等乡镇的经验,灵活采取租赁转让、以田入股合作经营、土地置换、“企业+农户”联合开发、“村集体+农户”集中流转等一系列方式,因地制宜搞活土地流转,实行水产集中连片开发,促进水产规模经营。要创新投入方式。要借鉴林权抵押贷款方式,积极推行“水域滩涂养殖证”抵押贷款等新的融资模式,争取金融部门的信贷投入。各乡镇要积极探索以农民个体投入或土地入股为主体,以招商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动员全社会参与水产开发,形成政府主导、乡村主动、农户主体的水产开发格局,切实解决水产发展资金难以筹措、设施难以配套等突出问题。

(三)抓管理,增强水产业持续发展能力。一是要加强渔业秩序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继续抓好长江禁渔期制度实施,重点抓好淤泥湖保护区建设、渔业增殖放流和各种专项渔政执法行动。要切实做好禁渔期渔民生产生活的安置工作,确保社会稳定。全面实施养殖证制度,逐步提高养殖证和捕捞证的核发率,严厉打击电、毒、炸鱼等渔业违法行为和违法分子,保护水域渔业资源,维护正常渔业生产秩序。要加强渔政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渔政装备设施,提高渔政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执法水平。二是要加强水域生态管理。要坚持开发水资源与保护环境统筹兼顾,特别是要保护好饮用水资源,进一步加大珍珠禁养宣传和整治力度,依法查处渔业污染事故,对严重污染水源行为,水利、环保等部门要加大治理和打击力度;要加大畜禽养殖粪便污染处理力度,鼓励养殖户实行粪便无公害处理,切实保护水源环境,促进我县水产业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加强渔业水上安全管理。加大渔业船舶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力度,健全渔业水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保障水上安全。

篇9

关键词:水产品;安全;控制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TS254.7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水产品安全事件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水产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目前,水产品就其对社会的影响来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安全水产品的供给可提高公共生活水平、改善消费者饮食平衡、扩大社会就业人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另一方面,消费者因食用不安全水产品引发疾病造成对自身健康的损害,以及这种疾病对社会其他公众造成的危害。

对水产品安全问题的控制对策及采取措施上,首先要让人们更多的了解选购水产品,最终达到居民普及的状况,这样在购买时已经降低了水产品食用安全性的风险,居民根据选购知识可以判断购买的水产品是否有问题,其次政府从养殖、捕捞、加工等环节加以监管,执法人员严格执法,专业人员不断完善水产品安全法律保障体系,使我们的水产品食用安全性逐步提高。

1 了解鉴别选购水产品

1.1 常见水产品的感官指标

1.1.1 黄鱼

黄鱼的感官指标见表1[1]。

1.1.2 带鱼

带鱼的感官指标见表2。

1.1.3 青鱼、草鱼、鲢鱼、鲤鱼、鳙鱼

青鱼、草鱼、鲢鱼、鲤鱼、鳙鱼的感官指标见表3。

1.1.4 青虾(河虾)

青虾(河虾)的感官指标见表4[2]。

以上列举是居民平时常吃的水产品,当居民了解这些感官常识后,在购买时只要仔细看就可以避免购买不安全的水产品。

1.2 水产品的食用原则

通过感官鉴别的方式实现对水产品及其制品品级的确定,在此基础上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对水产品及其制品进行处理:首先,在出售的过程中,新鲜水产品或良知水产制品并不受任何限制。其中,黄鳝、河蟹、甲鱼、乌龟及贝壳类在出售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其是鲜活的,如果出现死亡的情况则不能够进行出售或者加工。其次,在出售的过程中,次鲜水产品或者次质水产质量有着严格的出售限定时间,只能够在限定的时间段内进行出售,不可贮藏,在出售的过程中出现变质情况应该及时按照腐败食品进行处理。最后,变质水产品及其制品禁止食用或作为食品加工原料,要根据水产品及其制品的腐败变质程度对其进行处理,例如腐败变质程度较低的可以用作饲料与肥料的加工,腐败变质程度较高的应该进行毁弃。

2 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的控制措施

控制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对于减少水产品安全性事件的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水产品中药物残留即农药、兽药、渔药残留。针对目前我国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的现状,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2.1 加强农药管理

严格规范农药的生产和销售,堵住高毒农药和识别不规范的农药的源头,防止这些农药流向市场。

我国农药管理是以农业部为主体,国家发改委、环保、卫生、供销、工商、技监、林业、安监、商检、公安等部门共同协作,已经出台《农药生产管理办法》、《农药管理条例》、《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合理使用规范和最高残留限量标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农药的生产、销售、使用进行规范[3]。今后应该对上述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加强上述法律法规的宣传,同时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尤其对一些中小企业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净化农药市场。另一方面,对于农药标签的不规范标注行为也要加大整治力度,是农业生产人员能够买到合格规范的农药,这是合理使用农药的重要前提。

我们还应给农民更多的机会培训,使农民掌握合理使用农药的知识。合理使用农药是降低农药残留的关键环节。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该通过举办培训班,散发相关宣传资料使农民掌握合理使用农药的知识。同时农技推广部门要根据农产品中的农残检测结果适时对推荐农药品种进行调整,并指导农民严格控制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进一步降低农药残留含量。

2.2 加大对水产养殖用药研究的力度

加大对水产养殖用药研究的力度,应建立起完善的水生生物特点药理实验模型,对水生生物药物吸收、分布及转化等规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养殖水产品的休眠期进行全面的把握,并据此制定出科学的停药期。同时,还应该掌握渔药的使用方法,对无污染、无残毒的药物加大开发力度,形成一条无公害的水产养殖链。

2.3 健全药物残留检测体系,加强对水产品流通企业的监督,制定和完善药物残留限量标准 虽然我国各地都建立起了相应药物残留检测体系,但是这种监测体系覆盖面还很小,达不到全面阻止残物超标产品进入市场的要求,需要对这种监测体系进一步进行完善。我们还可以考虑像畜产品定点屠宰那样建立起其他水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水产品市场准入是实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工程,是保证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的重要举措。建立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虽然给渔民和经营者增加了很多限制,但从长远看是有利的,有利于消费者建立信心和实行优质优价。有关部门要在大的水产品批发、零售市场建立监测点,加强对入市水产品的检测和检查,使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对药物残留超标的农产品,按照有关规定,采取不准上市、不准销售和就地销毁等行政措施,从销售渠道上把关,要在水产品生产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中,首先配制药物残留快速检测设备,对上市前的水产品进行检测。合格的贴上统一标识,入市销售或专柜销售。打出自己的品牌,取得更好的收益,区别于一般水产品。从经济利益上引导农民使用新技术,取得更好的收益,从而达到控制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的目的。

2.4 开发生物农药和开发降解技术

在高毒农药限用和禁用后,开发安全替代品已经成了当务之急。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关于生物农药的范畴,目前国内外尚无十分准确统一的界定。生物农药多利用天然动植物原料生产,产品选择性强,对人畜无害,对生态环境影响小。有些生物农药还可以诱发害虫流行病,不但对当代害虫有效,还对后代或者翌年的有害生物种群起一定的抑制作用,有着明显的后效作用。今后应当开发出更多的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扩大生物农药的使用范围,逐渐取代化学合成农药。

即使是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的水产品,也并非是绝对安全的。农残检测合格只意味着该水产品的农药残留含量低于现行法规规定的最高含量。在这些水产品中仍然含有一定量的农药残留,如果能采用一定的方法处理采收后的水产品,降低其中的农药残留量,则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对于那些农残含量在标准附近或者略高于标准的水产品,也可以通过降解的方法使其合乎食用要求。

为了逐步消除和从根本上解决药残对环境和水产品的污染问题,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除了采取上述措施以外,还应积极的研制和推广使用低度、低残留、高效的药物新品种,尤其是开发高效的生物农药。进一步加强环境中药物残留的监测工作,建立“从养殖场到餐桌”的监管机制。

总之,我国目前水产品药物残留的现状不是很乐观,但是真正要消除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使大家都吃上不使用药物的水产品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参考文献

[1]谢达尧.鱼病常用药物合理使用[M].金盾出版社,2010.

[2]傅德成,等.食品感官鉴别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1.

篇10

1.1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

1.1.1按照地理区位因素分类

(一)资源型县域经济。

资源型县域经济是指县域经济的发展依托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例如丰富的矿产、森林等进行规模型的发展相关产业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有效持续发展。该种发展模式典型分布于我国山西省以煤炭资源为基础而发展的县域经济。

(二)区位优势性县域经济。

区位优势型县域经济是指县域经济的发展依靠地理区位,临近大型甚至特大型城市。在这类城市进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积极的承托相关产业,从而形成产业集聚化现象,最终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此类发展模式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三)区域人文优势型县域经济。

区域人文优势性县域经济是指县域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历史沉淀的基础上,丰富的人文资源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经商的历代传统形成民营经济的发展。此类发展模式最为著名的是温州、宁波一带的民营经济。

1.1.2按发展程度因素分类

(一)发达国家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发达国家县域经济是指存在于发达国家的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发达国家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的县域经济也曾面临拖累整体国家经济的不利局面,通过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改变农林牧副渔的生产率,同时及坚持市场选择、政府主导以及政策法规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了城乡差距,使发达国家的县域经济趋于稳定。

(二)发展中国家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中国家县域经济是指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在发展的一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中国家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最大特点是经济发展分布不均(例如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县域经济明显好于中西部县域经济的发展),偏向于资源型经济,同时对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不高和再开发力度不足,导致严重的资源破坏以及环境问题的出现。

1.2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

(一)劳动力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据最新的人口普查表明,现如今中国城乡人口占总人口的49.68%,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相比较之前的人口普查数据,出现了城镇人口比例上升,农村人口比例下降。而在农村人口中更多的是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劳动力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是现如今劳动力广泛积聚于大型城市,县域经济出现劳动力相对短缺的现象,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三大产业比例协调的矛盾。

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上,如何正确的协调三大产业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会决定此类县域经济的发展结果。同时,县域经济的不同分类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不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三大产业的比例不同。所以如何正确的协调三大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

二、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关系

2.1农村城镇化的概念

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农村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重新分配的结果,导致的是非农产业由农村向城镇集聚,是一种渐向的人口流动过程。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较明显的表现为:①人口由农村转移至城镇;②非农产业的集聚化现象日渐突出;③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地区内传统农业在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下,生产效率提高,农业大生产化时代到来。

2.2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如何完成资源的再整合以及农村城镇的建设问题都是艰巨的难题。与此同时,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成功对于整体经济以及局部经济又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全局的意义。

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整体经济状况低于全国总体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农村经济又面临发展不均衡的状况。面对种种农村经济的问题,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对于经济全局的作用尤为突出。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一步,在发达国家历史经验上,通过“市场机制、政府主导、政策支持”等多种方式实现的城乡一体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小现有的城乡差距,同时对于经济的整体长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当中,因地制宜的选择重点产业的发展,政府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利用市场的决定作用,去发挥潜在资源的内在价值,从而实现农村城镇化。

(二)农村城镇化建设对微型经济体的意义。

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广大的农村居民,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化的生活方式逐渐进入了农村,同时经济水平的提高,生产要素的再组合改变了以往的农村居民的经济生活状态。农村居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将传统农业特色产品进行整合,实现了大生产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有些农村居民在城镇化过程中利用农村劳动力、地租廉价的优势,进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2.3农村城镇化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2.3.1农村城镇化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型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的涌入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在带来这些城市繁荣的同时,也给这些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城市管理以及交通等诸多问题。久而久之,随着这些特大型城市的成长,面临着产业转型的问题,这些剩余劳动力不得不再次面临就业困难的窘境。然而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在市场机制的决定作用的发挥下,县域经济亟需大量的劳动力承接由这些特大型城市转移来的相关产业,此时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加速的同时,给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3.2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县域经济产业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涵盖面包括城镇和农村两个主要的方面。在城镇这一块,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城镇面积的扩张,大量的占用农业用地,建设工业园,发展工业,这样的建设确实可以保证经济的发展,但也面临着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所以农村城镇化建设对于县域经济产业的协调有着巨大的作用。广大的农村地区一直都是依托传统的农业维持基本生计,农业城镇化的建设,市场机制的进驻,可以为传统农业的大生产提供可能,通过各种资源的重新整合,因地制宜的发展相关传统农业,带动经济要素的发展,实现县域经济产业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江西省余干县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

3.1重点产业建设现状

江西省余干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物产丰富,毗邻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是传统的“鱼米之乡”,在传统农业当中,渔业和水稻种植业的比重占据明显优势。所以在农村城镇化建设当中,渔业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对于余干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经过近几年余干县渔业和水稻种植业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同时在发展中又面临着相应的问题。传统农业的突破: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当中,渔业的发展在政府引导下的改变技术的基础上,顺应市场机制,积极向大型城市供应淡水鱼,取得了较大的收获。渔业在“科技入户”的指引下进行“数字养殖”,从鱼的品种、水质的监控、投放鱼苗的时间的选择都进行精确化。乌鱼的池塘养殖面积达到8470亩,黄鳝网箱养殖达到6310箱。同时,乌鱼的死亡率为2.9%,较先前年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水稻种植业方面,余干县也在推进科技种植,运用地理GIS技术对土壤环境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政府加以引导,推动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的问题:作为农村城镇化的重要一环,渔业和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同样存在发展难题。首先,在科技入户上面临技术交流困难的难题,由于网络在农村的覆盖面不足,相关技术的传递上面临着比较大的困难;次之,农村现有人口中,比较易于接收新技术的青壮年由于外出务工,在技术传达度上不甚理想;最后,对于传统农业的相关经费存在短缺现象,致使渔业和水稻种植业者生产积极性不高。

3.2余干县县域经济新兴产业布局现状

余干县在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发展的同时,对城镇布局进行了规划,在黄金埠镇建立了工业园区,工业园的建设是基于黄金埠发电厂建设发展的工业园区,现如今,已成为涵盖医药、电力、建材、机械、食品、纺织、服装开发等行业的综合园区。综合相关因素不难发现,黄金埠工业园区的建设有以下几点优势:交通便利,运输便利:紧邻济广高速,并有江西省第一条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与之相连,距离南昌昌北机场和景德镇机场仅一小时车程,距离江西省道路交通枢纽城市鹰潭仅30分钟车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抓住大型城市的转型契机,积极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大型城市纷纷发展高科技密集型产业,纷纷向内地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时机。利用自身劳动力廉价的优势,集中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积极承接服装、电子装配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这些举措有利于解决劳动力就业难题的同时,对于发展县域经济的新兴产业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余干县政府在努力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通过“寄宿制学校工程”建设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实施“均衡教育工程”保证农村优质教育、实施“教育阳光工程”解决教育乱收费问题。上述工程在很大意义上有利于解决人口素质问题,同时,为了保证相关产业的技术专业难题,余干县加大推进“职业教育”,县政府投资500万元,兴建了6000㎡的县职教中心,有力的解决了相关产业的一线工人缺乏的难题。

3.3余干县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所在

城镇化布局呈现混乱局面,造成较严重的房屋浪费问题。余干县在农村城镇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设当中,采取的是以工业园的发展为中心,临近县城布局新兴产业,带动城镇化进程,而远离县城的农村地区依托自身资源,促使传统农业市场化转型,推向市场。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临近县城布局新兴产业出现了城北、城西、城东各种工业园兴起,但又未能长效发展的尴尬局面,废旧厂房出现搁置现象,同时工业园附近的环境问题日渐严重。长此以往,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会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难。经济资源的再开发不足,三大产业平衡度依旧不足。在余干县的农村城镇化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设当中主要着力于解决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问题,对于第三产业这种高附加值、高回报率的产业的布局出现了明显的漏洞。余干县在城镇化建设初期强调要建设成为“省会城市南昌的后花园”,在完善了相关的基础设施之后,没有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第三产业,致使现如今三大产业的发展不平衡日趋明显。

四、县域经济农村城镇化建设经验

4.1农村城镇化建设经验分析

4.1.1江西省婺源县农村城镇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江西省婺源县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兼带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县域经济类型。从历史资料来看,婺源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山区县,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发潜在经济发展因素——旅游经济,使县域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2012年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5%(现价),财政总收入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外贸出口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城镇化率提高2.5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城镇调查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及节能减排严格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而作为婺源县支柱产业的的旅游业更是达到全年接待旅客41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8000万元,综合收入10亿元的成绩。

4.1.2安徽省怀宁县农村城镇布局发展县域经济。

安徽省怀宁县自1998年县城搬迁以来,进行了怀宁县开发区的建设。到2014年上半年,怀宁县实现财政一般预算9.8亿,其中税收收入6.94亿,增长15.8%,规模工业增长值46亿元,增长13.5%,全社会规定投资61.9亿元,增长20%。现如今,怀宁县开发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开发区的建设上进行分期建设,一期规划建设综合园区,二期规划建设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精密电子等专业园区,三期规划建设新型建材、新兴能源等专业园区。在开发区的建设上严格按照“全面建成、企业驻满、拉开框架”的步骤进行,同时交通网络、学校、广场等基础设施完善,逐渐形成农村城镇化建设推动县域经济的典范。

4.2余干县农村城镇化建设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