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疗保险类型范文

时间:2024-04-28 18:11: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医疗保险类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医疗保险类型

篇1

关键词:医疗保险;住院费用;公费医疗;补偿比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038-02

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支柱的三大社会医疗保险在我国建立,标志着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初步建成,老年人群因生理和健康原因,易受疾病风险影响,是医疗服务利用较多、医疗费用较高的社会群体之一。关于医疗保险和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及医疗费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关注的问题是,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险对中老年人的住院医疗费用及其住院自付医疗费用产生何种作用和影响,其影响是否因医保类型而有差异。

一、数据、方法和描述性统计量

数据来自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3年数据,调查对象为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家庭和个人,用于研究样本共16 948人。简单分析样本发现,不同医疗保险类型的中老年人其住院总医疗费用和住院自付医疗费用存在差别,在中老年人的住院总医疗费用方面,公费医疗最高为36 165.38元,其次为城职保16 792.39元、城居保13 197.33元,新农合最低为10 066.42元,最高的公费医疗为最低的新农合的3.6倍,城职保为农合的1.7倍;在中老年人住院自付医疗费用方面,最高的公费医疗为11 090.24元,其次为城职保为6 361.03元,城居保为7 970.21元,最低的新农合为6 042.42元,最高的公费为最低的新农合的1.8倍,城职保为新农合的1.3倍。使用对数线性模型估计医疗保险类型与住院医疗费用的关系。因变量为住院医疗费用和住院自付医疗费用。自变量为医疗保险类型,包括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均为虚拟变量。控制变量包括个体社会经济特征、健康状况、家庭特征,主要有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子女数量、患有大病、慢性病数目、医疗服务可及性、自评健康状况。

二、实证研究、结果及相关分析

将住院总医疗费用和住院自付医疗费用对自变量回归,结果(见下表)。由于本文主要关注医疗保险类型,因此只列出医保类型的回归系数估计结果。

在上表中,不同医疗保险类型的参保人之间,在住院医疗费用上有显著差异,在住院自付医疗费用上也存在显著差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相比,参加职工医保的中老年人的主要医疗费用高出93%,城居保高出57%,公费人群高出142%。在住院自付医疗费用方面,与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者相比较,享受城职保的中老年人的住院自付医疗费用高出41%,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者高出66%,而享受公费医疗中老年人高出10%。对比发现,在医保报销前,住院医疗费用方面,公费医疗人群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群高142%,报销后,公费人群的自付住院费用只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10%。在对各类医疗保险的住院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进行分析后发现,参加公费的参保人的实际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比例为64%,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参保人的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为61%,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实际住院补偿比为42%,参加新型农村合疗的中老年人参保人的主要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为41%,在四种保险状态类型中最低。医疗保险补偿相对降低了医疗服务的价格,在参保者收入不变的情形下,使得参保人可能消费更多的产品和医疗服务,从而使不同医疗保险类型的参保者之间的主要医疗费用体现出明显的区别。总结而言,不同医疗保险对中老年人住院总医疗费用、住院自付医疗产生的影响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应从医疗保险费用补偿机制角度分析,即较高的补偿比相对降低了医疗服务的实际价格,鼓励参保人使用更多、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使得住院总医疗费用有明显差异。

篇2

1研究方法

1.1调查方法

2011年5-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定宝安区、南山区和福田区3个调查地区。各区分别选取3所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共计9所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前来社康中心就诊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1.2问卷内容

社区居民调查问卷包括4部分:①基本情况:包括了性别、户籍类型、参保类型、文化程度和职业等12个条目;②认知情况:包括了预防接种及社会医疗保险支付等8个条目;③预防接种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态度:包括了接种二类疫苗意愿以及利用社保支付预防接种意愿等11个条目;④预防接种纳入社会医疗保险行为:包括了7个条目。

1.3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利用SAS9.2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中,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及分类资料的比较采用检验。当P值小于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基本情况

共发放调查问卷1062份,有效问卷1005份,有效率94.6%。测量Cronbach’sα系数为0.74,内部一致性较好。调查对象女性居多,青年占绝大多数,文化程度多在大专及以上,职业以管理、技术人员为主,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各半,家庭收入多在5000~10000之间,医保类型多为参加综合医疗保险。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认知情况

问卷中设置了6个问题以调查对二类疫苗纳入社保支付信息的了解程度:①г自费疫苗是否属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②下列疫苗中哪一种属于自费疫苗?③您看到过“社会医疗保险支付预防接种”的相关报道吗?④深圳市综合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参保人的预防接种费用吗?⑤深圳市综合医保个人账户支付预防接种费用是否有账户累计额限制?⑥深圳市综合医保个人账户是否可用于支付参保人家属的预防接种费用每道题答对计1分,答错或者答不知道计0分,平均分为1.75±1.57分。按照个人基本情况变量分组对预防接种知识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户籍、家庭平均月收入、医保类型的调查对象,对二类疫苗纳入社保支付信息的了解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3意愿情况

调查对象对使用社保支付二类疫苗支持程度较高,900人(89.6%)认为将预防接种纳入社保支付范围有必要,主要原因包括:个人健康需要和降低接种费用等。认为二类疫苗纳入社保支付范围没有必要的原因包括:很少接种疫苗不需要、支付方式繁琐和纳入的疫苗不实用等。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职业3个因素对深圳居民是否愿意使用社保支付二类疫苗有显著性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3讨论

深圳市2007-2008年传染病暴发疫情监测显示,报告病例数最多的前5位病种中,包括二类疫苗可预防的流感、水痘和感染性腹泻[6]。这些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极易在幼托机构、中小学和工厂发生暴发,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7]。深圳市医疗保险保障范围由单纯提供医疗服务向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过渡,投入到预防接种这样的利国、利民、利己的低成本高效益的多盈项目是优先选择。深圳市已经将少部分人群接种二类疫苗纳入了社会医疗保险支付范围,2008年《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规定“综合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积累额达到1个月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其超过部分可用于支付其本人的预防接种费用”[8],但目前覆盖人群远达不到社保参保人的五分之一。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群体对预二类疫苗纳入社保支付信息的了解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比男性了解的信息更多;文化程度越高越了解;流动人口了解信息显著少于户籍人口;参加劳务工医保者比参加综合医保者了解信息更少;管理、专业技术人员信息了解更多。2008深圳市相关政策出台后通过电视、报纸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宣传,但因为实施时间较短,满足条件的参保人较少,大多数公众并不知情。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对二类疫苗纳入社保支付持支持态度,单因素分析发现,青年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管理、技术人员及服务业人员认为有必要将二类疫苗纳入社保支付范围的比例显著较高。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预防接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医疗保险应该向更为积极的健康干预发展[9]。预防接种作为一种投入产出高的健康保障领域,有计划支出一定比例的社保基金投入其中,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10]。

篇3

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是指掌握医学、管理学、金融保险学等基础理论,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与财务知识,熟悉医疗保障领域的基本理论、法规与政策,能够运用医疗保险专业技能和方法,创新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与运营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岗位与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紧密相关,由职业岗位要求所决定的人才内涵也将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而不断演变。总体来说,医疗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理念、制度构思到制度设计再到制度实施的过程,是发现医疗保障规律、创新医疗保障知识、转化为医疗保障实践的过程。按照医疗保险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不同可以划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两大类人才。理论型医疗保险人才富有创新能力和研究兴趣,主要承担发现医疗保障规律、创新医疗保障知识的重任;应用型医疗保险人才把发现的规律、创造的知识变成可以实施或接近实施的制度形态,主要承担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制度运营管理与操作的任务。同时,依据应用型人才运用的知识和能力所包含的创新程度、所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还可以将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进一步细分为专家型、管理型和实务型等不同层次的人才类型。专家型人才主要依靠所学专业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将医疗保障原理及知识转化为制度方案与政策设计;管理型人才主要从事医疗保障产品开发、运营决策与管理等活动,将医疗保障制度与政策转化为具有某种保障功能的产品并制订相应的运行规则;实务型人才则熟悉医疗保障运行规则与业务流程,依靠熟练实务技能来实现医疗保障产品的各项具体功能。基于医疗保险人才内涵以及对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职能的基本认知,可以归结出医疗保险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要素。

二、新医改对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新医改就我国医疗保障改革目标、体系框架、制度运营、监督管理以及信息技术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改革要求,从而对医疗保险人才培养,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1.强调理论联系实践,突出知识的应用性。

新医改要求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改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其目的是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弹性,更大范围地覆盖不同群体特征的民众,方便民众就医,体现医疗保障制度在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等方面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必须理论联系实践,准确把握现行医疗保障制度特征,发现医疗保险制度衔接和异地就医服务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障碍,运用管理学和医疗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创新医疗保障制度和政策设计,改进管理方案和运营规则,构建高效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有效化解制度衔接问题,消除各种就医结算障碍。

2.融合不同学科知识,集成多种专业技能。

新医改要求强化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控,完善支付制度,积极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建立激励与惩戒并重的有效约束机制。这就要求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必须熟悉医疗卫生政策法规、疾病分类与病案管理、药品目录与处方管理、健康风险管理、医疗保险的核保与理赔、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医疗卫生财务会计等业务内容。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必须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与专门技能,能够将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相融合,把保险技能、医学技能、风险管理技能系统集成,善于运用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开展工作,对医疗服务实施有效监控,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

3.不断学习,勇于创新。

新医改要求发挥市场力量,创新医疗保障的经办管理模式,发展以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必将对医疗保险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产生影响,也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作为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具备与医疗保障的实践要求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和验证,才能将不同学科知识不断融合,技能不断集成,具备适应岗位变动的能力。我国医疗保障改革碰到的许多新问题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其复杂程度之高,很难从教科书上或国外经验直接获得答案,需要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查阅资料,探索规律,总结经验,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医疗保险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在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政策法规、运营管理、技术工具等方面善于学习、善于借鉴、善于总结、不断创新、大胆实践。

4.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凝聚团队协作精神。

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是新医改核心内容之一,是关系民生的重大改革。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保证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使医疗保障制度惠及广大的参保人群,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同时,医疗保障制度是一项业务范围广、利益关系复杂的疾病风险保障制度,涉及制度设计、政策规划、管理决策、组织实施和评估评价等工作,这些工作单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险从业人员通过合理分工、明确功能、精心组织、有序协作向民众提供广覆盖、分层级、多样化、高效率的医疗保障服务。因此,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是确保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新医改背景下完善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1.制定基于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内涵的培养方案。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依据高等教育改革纲要,结合办学理念、办学资源与办学定位,围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按社会需求设专业,按就业要求设课程,结合课程与学生特点灵活施教”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来说,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回应医疗保障改革的基本要求,既要加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也要重视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适应新医改对医疗保障改革的新要求,避免出现“功底浅薄,后劲不足”的现象。同时,鉴于当前大多数高校医疗保险专业归类于管理学科,习惯于依据管理学专业特点制定培养方案,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医疗保险专业的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特点。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有必要适当淡化专业的学科特点。高校应在牢牢把握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内涵的基础上,从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要素结构来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

2.优化医疗保险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基本载体。医疗保险专业课程体系应包括通识基础课程、大类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和跨学科选修课程。其中通识基础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知识结构、技能和素质。同时也可以考虑开设通识课程选修课,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基本素质;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则着重为学生打造较为扎实的医学、经济学、管理学、金融保险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核心课程要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保留7门课程,以交叉学科课程为主(如医疗保险学、保险精算学、保险统计学、医院管理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课程),反映专业的交叉性学科特征。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和实务性相结合,突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性和应用性,体现医疗保险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专业方向和跨学科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实施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以供学生自主选择,达到扩充学生的理论知识视野和培养职业素养的目的,使学生更加明确医疗保险职业与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为将来选择就业,从事职业活动作好准备。

3.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培育职业精神、拓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于实践教学,在制定培养方案时需要专门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与理论课程体系相配套、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由实验课、实训课、学科竞赛、学生科研、毕业实习(论文设计)等多个环节构成,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开设的实验课;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保险经营、医疗保险、社保管理、卫生监管、医院管理与病案管理等课程内容的实训课或短期实训;以专题演讲、程序设计、数学建模、市场营销等形式组成的学科竞赛内容以及由“三下乡”、“挑战杯”、大学生科研活动以及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指导等形式构成的社会实践与专业综合实践活动。经过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团队精神、职业技能,达到“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激活创新、服务社会”的目的。

4.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篇4

模式下产生的政策处方也许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因此作为行为经济学,它在经济学分析中融入心理学的见解,确定传统理性假设的重要差异,并且能借此提高我们对推动医疗保险的参保率的理解和改善政策设计。

【关键词】医疗保险 行为经济学 参保意愿 医疗政策

一、引言

就传统经济学理论而言,它在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方法中是有内在逻辑与潜在的盲点。当社会效益不能同私人利益和市场产出相匹配的时,标准经济学方法把针对医疗保险覆盖率的公共政策确定作为一种独有的角色。大致上,标准经济学理论在决定覆盖范围上是专注于价格和信息所扮演的角色。当社会开始关注低收入或者患病人群的资源重新分配、以及解决可购性的问题时,相关政策能够控制价格和转移对象,例如通过补助或者公共计划以达到更理想的政策覆盖率。或者当信息问题导致医疗保险市场缺乏平滑功能时,原因例如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国家政策能够通过例如授权等类似的管理条例或政策来处理这些问题产生的后果。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第三因素,即个人决策的心理状态,它在推动承保范围覆盖效果上扮演一个核心角色。隐晦的说,标准方法采用的是依照购买决策或参加医疗保险的通常假设,并通过完全最优个人人简单反映了一个合理的估计。但是通过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成果指出个人很难在他们私人利益中做出最优选择(即使他们不能对大量的社会目标进行区分)。此外,心理行为上的因素也同传统经济学因素相互影响,比如价格和信息复杂化了他们的政策措施和最终的效果。

二、医疗保险覆盖模式与不完全参保

在美国大约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缺少医疗保险。这一数据表明其主要问题是可支付能力的问题,因为在2011年作为雇主资助的家庭政策,其平均每年的医疗保费是超过了15000美元。大约三分之二的未参保人群的家庭收入是中等偏下,并且大部分未参保个体是成年人,对于他们,公共政策并不是那么的慷慨大方。因此,医疗保险改革应当专注于可负担能力的平衡以及权衡控制提高覆盖率的成本。除了收入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因素导致保险的非完全覆盖,因为大部分未参保人群是已经能够参加公共或私人保险(他们的成本是非常的低)。最近的估算数据显示大约85%的具有参保资格的儿童是没有参加私人保险并且大约50%的未参加私人保险的成年人在CHIP已经注册或是参加了医疗补助计划。许多未参保者是有资格参保但是并没有参与这项计划。

该表展示的是比较医疗补助计划和CHIP以及其他重要的公共医疗保险计划(不同类型的医疗补助)。表一对比了以参保险人群为根据的参保率。大约99%和96%的有资格参保的个人是分别参加了国家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A部分(医院)和B部分(内科)。国家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的一些数据特点也许是高参保率的原因。因为国家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的参保资格与参保模式并不意味着有关而是主要在参保资格年龄的要求上(65岁),而参保成本是非常低(国家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B部分的保费是同保险模式有关,而与参保注册资格没有关联)。没有任何程序是要求证明其参保资格,然而对于残疾人群而言,参保过程是非常的不同。在医疗保险D部分代表的是一种混合情况,在这一部分里面一些具备参保资格的个人仅当他们选择该项计划后才被纳入保险范围,而另外一些人(同样是具备该资格的人)能是无意识地被参保。相对应的,相比医疗保险其他部分而言,D部分的参保率是更低,但是比医疗补助计划的参保率稍高一些。估计有93%合格的参保个体已经参加了国家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D部分,而这部分个体没再有再参加处方药保险。

对此现状存在两问题,第一个问题,仅承担不起保费这一结论是不足以解释观测到的覆盖率不足问题。对于这些被拒绝参保的人群而言可行的政策实际上是能够承担这笔费用,并有估计表明政策能够承担大约25%到75%的未参保人群的费用。即使是家庭年收入在75000美元以上,也仍然有8%的个人是未参保,并且这部分人群也是占了未参保人群的20%。第二个问题,标准模型预测在低薪模式下雇主部分的医疗保险费最终是由低收入劳动者自己负担。

表1 美国医疗保险各种类覆盖率

三、医疗保险参保的心理学分析

医疗保险覆盖面的传统经济学分析集中于市场力量的作用和市场失灵,典型的是给予以个人决策为背景的假设。这一标准假设是个人最佳地评估他们的医疗保险选择的成本和收益是基于固定偏好和选择他们能获得的最好的收益,但这受到他们财富和收入的约束。行为分析将给予的假设作为前提并且考虑个人决策在医疗保险覆盖率和参保率中的作用。

(一)过多选择和其复杂性

心理学的过度选择是指当选择的数量不断扩大的时有众多的选择而使得人们变得不知所措并因此未选择任何东西。一项关于当个人被给予众多的选择的实验表明他们是不太可能做出购买行为,而这与标准假设是相互矛盾的。关于这个解释有若干证据,例如,在退休计划中当雇主提供多种选择时,雇员往往不大可能会参加退休计划。过多选择的特殊状况与心理学更为普遍的研究结果有联系,这种联系即个人因难以选择而犹豫或者放弃,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有时候会试图完全地避免选择。选择一个医疗保险计划是种复杂的选择,在这种困境中明显的显示在美国医疗保险D部分个人是正在最佳地选择计划。这种复杂性的结果是它也许会抑制参保率当个人犹豫拖延或者放弃选择。

(二)缺乏对成本和收益的理解

如果投保的复杂性决策并没有完全使我们对选择放弃,那么当它导致保险覆盖的成本和收益的错误理解时它可能仍然会影响参保率。并且个人容易误解复杂的价格时间表。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无法感知一些价格,这对获取社会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在医疗保险的中,多种因素也许会导致个人很难去正确理解价格和成本。例如,个人在雇主资助计划(然而,新的法律通过要求雇主向雇员披露该计划的全部成本来改变这一现状)中很难去断定保费的真实成本。为了获得预期准确的预期成本的预测,人们也许也是不容易弄懂医疗保险价格的多层次性,它包括保费和各种费用平摊条款。

此外,医疗保险计划本身的知识有时候是一种有限的方式,这种方式能束缚保险覆盖率的提高。例如,Currie和Gruber (1996) 发现对于在其他福利项目中有更多经验的具有参保资格的女性而言,她们在医疗补助计划中的参保率更高,这也可能反映了她们没有足够的经验去更好地理解这类计划。对于医疗保险在减少风险方面的优势而言,个人可能很难达到一个准确的、一致的、主观的评价。人们倾向于高估幸福医疗状况变化的影响,但是相反,这也能增加保险参保率。

(三)关于风险的误解

存在一类特殊的困境,即个人与参保决定,该困境可能是正确评估与各种潜在医疗状况有关的风险。例如,人们倾向于更注重低概率事件,然后才是高概率事件。同时个人在做风险评估时有自我偏见,例如,有证据显示人们倾向于过于乐观以及低估不良结果的可能性。对风险的误解影响了投保决策。实验证据表明,假定的保险购买决策对风险的认知是敏感的(Johnson et al. 1993)。在任何特定的情况下这些认知是如何影响保险覆盖率的大小和趋势最终都是实证问题。注意,这两种动力可能应用到“年轻”(指的是大量未参保的年轻人)的情况中,但是现在还不清楚这种情况是否是被预计作为占据主导地位。虽然更愿意接受风险仅仅是反映其偏好,但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一定程度上的易错以及有偏见的风险认知。

(四)偏见与自控能力的局限性

过度选择、缺乏理解和风险的误解能使得人们很难去做出最优决策,但是对于最优的覆盖类型而言这并不是唯一的,甚至是并不是最重要的行为障碍,即个人也很难发现最优选择行为或者很难完成他们的决定。例如,一组关于个人行为上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毅力是有限的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所做的决定是不一致的。人们有时候因为即时成本而延缓自身行为,以及人们倾向于更加关注当前的损失和收益,而其次才是再去考虑未来的损失和收益。时间的不一致性和现时偏向型偏好影响着医疗保险参保决策。个人的时间非一致性偏好也许是浅视或拖延的。这也许会降低医疗保险参保率,因为相比累积增长的收益,人们是更加注重现时所产生保费成本。这一证据是符合现时偏向型偏好,即相比后期支付中对成本分担的预期水平的敏感度而言,在短期支付中消费者对保费更加敏感。

(五)渠道因素的敏感性

一组与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密切相关的研究数据表明,人类行为受各种上下文线索所影响,或决策是通过渠道因素而形成。这些语境因素能让渠道行为朝向或偏离一个特定的决策结果。这一决策结果似乎是微不足道的成本,有时也被称作为麻烦成本,相比标准模型决策所认为的,它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例如在雇主资助的退休保险计划中自动被参保注册将大幅提高保险参保率。 对于医疗保险覆盖率而言,渠道因素的关键意义是减少复杂性,提供信息以及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选择,这可能仅是一个部分解决增加医疗保险参保率的方案,如果有障碍,即使是非常小的障碍,但仍然坚持自身意图而参保。这类型的行为因素有助于解释信息活动中普遍的一些非利好消息,

(六)社会比较的影响

标准经济学模型的另一个差异表明人们也许并不是一直都是利己主义的。他们也关心他人的福利,公平和社会准则。反过来,公平观念和社会准则也是能影响决策和个人行为。在其他领域,研究发现,凸显社会准则能鼓励利社会行为,例如通过对个体与他们的邻居的行为进行比较。

有一些证据表明这些影响对医疗保险覆盖的作用。例如,站在雇主的角度,发现这些证据是符合计划选择的社会影响。对于医疗保险覆盖率而言,社会比较的影响的意义是增加覆盖率也许在社会水平中会自我强化―越来越多的人参保,拥有医疗保险标准的个人也许会变得更加强壮和更具影响力。同样,如果保险覆盖面是授权允许和给予鼓励参保的社会态度更多的支持,他们也许仅比罚款更有效。在其他的情况下这是真实存在的,例如收入的守法纳税。

参考文献:

[1]毛群安.美国医疗保险制度剖析[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

[2]Arrow, K.J. Uncertainty and the Welfare Economics of Medical Car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5).

[3]Bertrand, M., S. Mullainathan, and E. Shafir. Behavioral Eco- nomics and Marketing in Aid of Decision Making among the Poor.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2006,(1).

[4]Handel, B.R. Adverse Selection and Switching Costs in Health Insurance Markets: When Nudging Hurts. NBER Working Paper no,2011.

[5]Heiss, F., D. McFadden, and J. Winter. Who Failed to En- roll in Medicare Part D, and Why? Early Results. Health Affairs ,2006,(5).

篇5

一、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

在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信息系统在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完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能够减少医疗保险工作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医疗保险办公室无法对医疗保险行为进行及时的监控,做不到事中监控、事后监管工作。一些具有医疗保险待遇的人由于缺乏对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导致其难以及时享受到医疗保险待遇。

(二)医保政策普及性不够

医疗保险工作开展的质量对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意义,需要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人员加强对医保政策的普及和宣传,提升医保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医保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但是在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下,政府和社会保险部门相应出台了更多的医疗保险政策,加大了医疗保险工作的难度。复杂化的工作影响,新医疗保险政策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宣传。

(三)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不完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落后于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发展,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采用的是收支平衡、总量控制的管理手段,具体来说医院根据医疗保险改革标准要求为患者提供更为完善的医疗服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医保资金有限,无法支付医院的医疗费用,导致医院在为患者提供服务的时候,受到资金的限制,无法充分满足患者的就医需要。另外,医院遇到的参保患者类型较多,包括城镇职工、学生医保、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多种类型的医疗保险,不同医疗保险对应不同的需求,在具体的操作执行上存在很多困难,不利于医院医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医院医保基金的有限性和医疗保险服务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医疗服务是一种主动和被动结合的医疗消费模式,具有无限性的特点,但是受医院医保资金限制的影响,在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无法为参保人员提供完善化的医疗保险服务。另外,在医保制度的深化发展下,医疗患者能够自己选择所需要就医的医院,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医保固定化的量化指标之间存在冲突。

二、对医疗保险管理的完善措施

(一)建立完善化的医院医疗保险信息系统

医院医疗保险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视,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根据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持卡就医政策、及时结算业务的推行。同时,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简化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提升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效率,满足更多参保人员的需求,促进医院医疗保险事业更好的发展。三、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医疗改革的深化发展下,对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进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医院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关人员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优化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提升医疗保险工作的管理水平。

(二)加强对医院医疗保险的政策宣传

第一,加强对医院医疗保险最新动态的掌握。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需要将最新出台的医疗保险政策及时向院领导汇报,组织相关科室,结合医院发展实际制定出适合医院建设发展的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制度,优化医疗保险管理流程,保证每一名参保人员都能享受到自己的基本权益。第二,提升医院医务人员对医疗保险政策的重视。医院需要提升医院医务人员对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视,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医疗保险拒付现象的出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每年举办医疗保险政策、医疗保险拒付常见问题分析,从而更好的促进医疗保险事业建设发展。第三,开展医院医疗保险培训。加强对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医疗保险政策讲座,对医院全体人员开展全方位的医疗保险政策培训。

(三)加强对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清醒认识

医疗保险制度在实行之后,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涉及到医院、参保人员、医疗保险组织的共同利益。为了促进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关人员加强对医患人群、对医疗保险管理要求的了解,根据医院医务人员医疗管理面临的困境,及时找到解决困境的策略。另外,针对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之后,医院内外部经营发展环境的变化,需要参保患者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维权理念和消费意识,医院也要重新布置自己的医疗保险管理战略,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

(四)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管理机制

第一,完善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组织机构。医院医疗保险制度要更加规范、有序,实现对医疗保险各项工作的明确分工,根据不同工作职责对不同人员加强监督管理。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需要加强学习各项医疗保险政策制度,保证及时解答患者咨询各项政策。同时还需要在医院内部全面落实医疗保险制度管理机制,调动社会各种积极力量完善医院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第二,完善医院医疗保险各项规章制度,提升医院医疗保险制度的服务性。医院医疗保险制度的制定需要实现定点医疗管理和传统医疗管理服务的结合,构建高效的医院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模式。

篇6

命定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社会医疗保险面临时代背景变迁带来的新挑战。卫生医疗服务的模式变化和自身改革使得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卫生医疗领域面临重大调整,而这些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到一定程度的必由之路。社会医疗保险的改革和发展要与这个大背景相适应,重新考虑功能使命定位,在社会发展和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下三个方面的时代背景变迁将关系到未来社会医疗保险的发展,值得重视。

(一)现代健康观和医学模式的变化,对于传统的医疗服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将深刻影响到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的服务模式。第一,医疗服务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预防保健的思想贯穿在生命的全过程,重视三级预防。第二,医疗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医生除诊治疾病外,还应当通过社会医学诊断,发现居民的健康问题,进行健康指导和健康促进,指导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第三,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卫生服务的整体性,在进行躯体照顾的同时,也要对普通人群和病人进行心理服务,了解影响病人的心理因素,加强心理护理和心理康复工作,不断丰富心理服务的内容和措施。这些影响的结果是,各国越来越重视预防和早期治疗,越来越重视健康宣传和咨询服务。 (三)社会发展客观上要求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健康指标,而不再满足于患病后在经济上减轻一些负担。1997年初,我国做出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到2000年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到2012年在全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卫生体系,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在经济发达地区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欠发达地区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的目标。同时,我国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内在地包涵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要求,按照小康社会的内涵,国家有关部门曾对小康社会下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标准提出了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临界值,其中婴儿死亡率和人均预期寿命等指标与健康水平有直接的关系。由此可见,这些发展目标不仅对治病,更重要的是对防病、对维护居民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国际经验为不断提升社会医疗保险功能提供了有力证明。全球医疗(健康)保障制度多种多样,但是从保障项目的内容来看,所有类型都可以分为医疗保障模式和健康保障模式两种。一般来说,医疗保障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保障项目仅包括疾病诊治和药品费用,也有一些国家包括疾病津贴,但不包括预防保健项目的支出。健康保障模式的特征是保障项目一般包括预防、保健、医疗和护

理康复以及各种医疗保健补贴在内的“一揽子”卫生健康服务项目。如英国、加拿大、西班牙、以及一些原英殖民地国家,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医疗保障模式多见于不发达国家和实行社会保险的国家;健康保障模式多见于发达国家和实行国家卫生健康服务制度的国家。但是这些已经发生变化,一些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和采取医疗保障模式的国家,也纷纷向健康保障转型,将预防内容纳入医疗保险的项目。德国早在1883年实行了疾病保险,至今一直坚持社会医疗保险的模式,但医疗保险内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医疗保险的功能使命定位是增进健康、防止疾病,早期发现疾病、治疗疾病、医疗康复及病人护理等。根据有关规定,依据个案情况,符合医学必需的预防性健康检查项

目由保险公司提供;同时法律规定医疗保险公司必须向国民进行健康教育,所有医疗保险公司用于卫生宣传的经费每人每年不能少于5马克,包括国家医疗保险公司在内的相关机构,都要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健康咨询。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韩国的国家健康保险公司也将预防作为使命之一,非常重视健康检查,尤其是督促自雇职业者进行健康检查。免费对40岁以上者提供两年一次的健康检查。符合健康保险目录要求的被保险人,可以申请每年一次的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检查,女性可以申请乳腺癌检查,已诊断有肝脏相关疾病的人可以申请肝癌检查。国家健康保险公司支付常规健康检查的全部费用,但癌症检查费用被保险人需承担50%。日本在应对老龄化方面取得了经验,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老人的健康水平以及预防特殊的生活习惯病。日本制定了“特定身体检查”与“特定保健指导”两大基本方针。各医疗系统将使用保险金开展“身体检查”和“保健指导”。这就意味着,以前仅作为治疗疾病使用的保险金,今后可用于疾病预防,这是一项根本性的制度改革。该法案已通过,将于2008年开始实施。我国台湾省的全民健保定位为向全体居民提供适时、适度的包括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健康教育等广泛性的医疗服务。以上国家和地区是公认的典型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它们已经由单纯的疾病保障向健康保障转型,这种现象不是孤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应该看作是一种发展趋势。

四、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功能使命定位和未来发展目标。医疗保障模式和健康保障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保障项目不同,而不在于制度类型和保障水平的高低。提倡健康保障的概念,并不是提倡医疗高消费,也不意味着增加更多的投入,而是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医疗消费,更加有效地提高健康水平,同时,由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需要得到越来越多的预防、保健、护理和康复等服务。这些都要求医疗保障模式向健康保障模式转变。

(一)应该实行积极的疾病干预政策。“小病”和“大病”不能截然分开,更不能用费用高低来划分,干预“多发病和常见病”从健康角度和经济角度看是最有效率的,因此,在社会保险领域应该重新审视对卫生医疗的干预政策,按照社会医学所证明的规律,既要干预“大病”,更要干预“小病”,这样才能提高健康水平。

(二)探索在社会医疗保险中引入预防和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社会医疗保险不能只管去医院看病的人、只管得病的人,否则就是对健康群体的一种不公平待遇,是一种消极的干预。现在有了成熟的经验和医学科学证明,一些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完全可能的,一些简便易行的预防和自检或体检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而晚期发现则意味着巨额医疗费用和预后不良。针对性的预防最有效率,也最可取。

篇7

    一、现行医疗保障制度构架

    我国的医疗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其主要标志就是确立了新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与此同时,针对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缺陷,逐步发展了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并针对弱势群体建立了相应的医疗救助制度。尽管目前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还没有覆盖农村居民,但一些农村地区仍然保留或新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上各类医疗保障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国务院于1998年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经过5年多的实践,截至到2003年6月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已达1.0094亿。全国大部分地区(98%)都启动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标志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统一的医疗保障管理系统基本建立;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基本平稳;医疗保险的保障机制基本得到发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已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首先,它对促进国企改革和社会稳定发挥了作用。在一亿多参保人员中,65%是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二是促进了参保人员的就医方式和医疗消费观的转变,参保人员比过去有了更多的就医选择权。三是推进了医疗服务和药品服务市场的竞争和健康发展。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以及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等管理措施加强了对医疗服务供方的约束,促使其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服务;四是抑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势头。据统计,1990——1998年卫生系统综合医院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年增长率分别为25.0%和23.7%,2001年分SU降低为9%和5%.

    (二)各种类型的补充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是有限的,因此,国家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在实践中,除了国家公务员补充医疗保险外,各地还摸索出多种形式的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模式。如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以社会保险的方式运作的补充医疗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举办的补充医疗保险;由工会组织经办的职工互助保险等。

    (三)医疗救助制度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以员工正式就业的工作单位(企事业单位或国家机关)作为参保单元;二是缴纳保险费与享受待遇相联系。它将没有在正规部门就业的人口和没有能力缴费的单位的职工排除在现行制度之外,其中有相当部分的人属于低收入或没有收入的弱势群体。因此,针对医疗保险制度性缺陷,一些城市纷纷出台了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制度。以北京市为例,2001年12月,北京市民政局与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联合出台了《北京市特困人员医疗救助暂行办法》,从2002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主要内容是对弱势群体的医疗费用予以减免。

    综上所述,经过5年的改革和建设,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体制转轨和機制转换。在体制上,完成了从原来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福利型向社会医疗保险型的转轨;同时,在新制度下,实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费用分担,医疗服务竞争(定点医院),费用控制(结算方式)以及社会化管理等新的运行机制。在制度层面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以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补充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互助、商业医疗保险和职工互助保险)为补充,以社会医疗救助为底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医疗保险制度评估

    尽管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总体上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进展还不尽人意。新制度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还很多,有些问题还十分严重。有必要对医疗保险制度,特别是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理清今后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思路。目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问题是:

    (一)社会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狭窄

    截止2003年6月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经突破一亿人,但从总量上看,医疗保险覆盖面只相当于城镇就业人口(2001年)的42%,在三大社会保险中是参保率最低的。

    从结构上看,基本医疗保险主要覆盖的是国有企业和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还包括部分集体企业的职工。大量的其他类型企业的职工,非正式就业(灵活就业)人员,城市弱势群体(低收入或下岗、失业职工,残疾人和孤寡老人,进城的农民工,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等),以及农民还没有被制度所覆盖。

    总体来说,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还是相当有限的,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还没有制度上的医疗保障。据卫生部的统计资料,200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已经达到4700多亿元,其中居民个人支出近2900亿元占其61%,说明能够享受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还是少数人。

    (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尚未真正形成

    尽管目前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但合作还有明显欠缺:一是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二是现有体系中各个层次的运行还没有纳入正轨,成效并不显著。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区医疗服务等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配套

    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是关系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医疗卫生体制包括医疗机构(主要是医院)的补偿机制问题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问题。就一般的意义讲,医院补偿机制就是指医院获得收入的方式。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医院的性质是非盈利的和福利性的,其经费基本上来源于财政或企业(单位)拨款,医院的其他日常性成本则通过医疗服务的收费来补偿,因此,医院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也不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对国有医院的补偿政策也有所变化,补偿的规模逐渐降低,医院以经营收人为主,追求经济效益成为医院的经营动机。为了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政府允许医院从他们销售药品中获得15%~30%的价差作为补偿。在中国,90%的药品是由医院零售的。在追求利润的诱导下,医院常常给患者开大处方,特别是多开国外进口或由外资企业生产的价格高昂的药品。

    药品的生产和流通领域也存在着严重问题,普遍存在的现象致使药品虚高定价,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医院“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药品生产和流通体制的弊端,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顺利运转形成了严重的冲击。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除了要面临人口老龄化、疾病普遍化和医疗技术的提高等自然原因带来的费用压力外,还要承受由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滞后所带来的考验。不少实行医疗保险制度的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医疗统筹基金人不敷出的局面,这对于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配套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医院、医保机构和患者三方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关系紧张。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政府部门下发了一系列旨在规范医院行为的文件,对医院的选择、用药、诊疗项目、费用结算方式以及定点药店的选择都做了明确规定。特别是不少城市的医保机构,改变了过去与医院实行“实报实销”的“按项目付费”的费用结算办法,而采用对医院约束力更大的“总额预算制”。这种结算办法增加了定点医院的压力,甚至出现了医院与医保机构的冲突。

    医院和社保机构的矛盾,也导致了参保患者的不满。他们认为虽然参加了医疗保险,但事实上却得不到医疗保障。这将会动摇他们对医保制度的信心和对政府的信任。

    (四)政府对医疗资源投入不足

    改革以来,政府投人到卫生医疗事业的资金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个人支出增长迅速。1997—1998年低收入国家(人均年收入在1000—2200美元之间)的公共健康支出占其财政支出的平均比例为1.26%,中等收入国家(人均年收入在2200——7000美元之间)的平均比例为2.25%,而中国只有0.62%.即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公共健康支出仍然处在非常低的水平。国家卫生医疗资金投入不足,是宏观上医疗保险资金短缺的一个原因。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比例为:单位缴纳职工工资收入总额的6%左右,个人缴纳本人工资收入的2%左右(具体缴纳比例,不同省区有所不同)。由于没有医疗基金的积累和沉淀。对于在实行新制度时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他们的医疗保险资金就构成一笔“隐性债务”。在没有其他渠道的资金解决老人医疗保险“隐形债务”的前提下,仅靠在职职工缴费来负担自己和已经退休老人的医疗费用,必将使医疗保险基金的压力增大。这也是造成不少地区医保基金年年超支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基金也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对医疗保险基金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老年人的发病率和患慢性病率都要远远高于中青年人,而供给医疗保险基金来源的在业劳动人口所占的比例却在减少。其结果是“医保基金短缺,每个在职职工所要承担的医疗保险责任越来越大。”医保基金筹集的有限性和医疗需求的相对无限性,是医疗保险运行的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在今天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相对不足的背景下更加突出。

    政府财政对医疗资源投入的不足,对医疗保险制度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医疗保险基金始终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与此同时,由于医疗服务结构的不顺,没有合理地分解患者的医疗需求,使资金流向高成本的大医院,使有限的医保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

    三、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构想

    我国未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以追求社会公平为目标、以民生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基于这样一种指导思想,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的价值导向应该是公平性和普遍性;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够享有医疗保障。而实现公平性的关键措施就是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通过多层次的医疗保障网络的设置来覆盖所有的社会成员,并满足他们不同的医疗需求。

    (一)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当今世界,健康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在医疗保障领域,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享受医疗保障已成为各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尽管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还不可能是全民统一的制度,但是建立适合不同群体要求的医疗保障制度,还是可以实现的。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国家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险制度,目的是保障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平稳运行了5年多,覆盖面在逐步扩大。对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来说,它的参保对象的界定是非常明确的。但不少企业由于经营困难,缴不起保费,致使这些企业难以被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所覆盖。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紧要对策就是做到“应保尽保”,让制度外的职工也能进入制度的范围。针对困难企业目前参保难的状况,应对现行政策做出某些调整,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尽可能地将这些企业纳入到社会保险体系中来。基本医疗保险要确保覆盖所有的职工,并使职工能够切实得到按照政策规定的基本医疗待遇。

    应加快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妥善解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以外的费用负担。使参保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一旦发生大额医疗费用时,可以通过补充医疗保险途径得到补偿。补充医疗保险可以有多种形式,但利用市场的优势(商业保险)来经营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针对灵活就业这种新的就业形式,政府应该建立特殊的医疗保障制度。对灵活就业者宜采用灵活多样的管理办法。具体来说,在参保方式、缴费办法、待遇给付、基金管理和服务等方面都要有不同的安排。

    发展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弱势群体的后顾之忧。对于弱势群体中没有工作或失去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如残疾人)就医,要给予更多的帮助,使弱势群体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能够得到享有健康的权利;不致因贫困而放弃这一基本需求。

    尽快建立与完善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形成农村新型的合作医疗体系。据调查,“全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户占农村贫困户的比例已经达到35%左右,每年大约有1305万农村人口面临因生病而倾家荡产的危险”。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国家已经开始关注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2003年1月16日国务院颁布的《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中指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应该是,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特殊医疗保险、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和农村人口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所构成。在这个医疗保障网络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和保障。

    (二)未来发展目标

    我国医疗保障体系近期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特别在全国农村建立起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我国还不可能用“一个”制度覆盖所有的人口。因此,医疗保障体系必然是针对不同人群的各种医疗保障制度的组合。尽管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内部结构参差不齐,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医疗保险待遇也有所差异,但却可以在现有条件下,做到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发生疾病,尤其是身患重病时有所依靠和指望。因此,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是我国短时期内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最佳选择。

    从长期来看,建立全民健康保险制度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最终发展目标。如前所述,“健康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共识,对健康权利的尊重和维护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体现。每一个公民,无论其职业、地位、年龄、性别、出生地等有何不同,但医疗服务和保障的需求是同样的。当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提高,物质基础更加雄厚,整个社会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更加深入的时候,我国就有条件建立起统一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

    四、政策建议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的最迫切的任务之一,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为了尽快实现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和完善的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政府对医疗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为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奠定基础

    政府的资金投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医疗服务供方(医院)的投入,二是对其他医疗保障制度,如灵活就业群体的医疗保险、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和农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投入。

    对医院,政府应考虑适当增加财政资助的比例,从补偿机制上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需要强调的是,在医疗保障的投入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将承担相应责任,两级政府应该进行合理的分工,而不仅仅是光靠中央财政拨款。当然,对于政府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应该有必要的监督,确保资金真正用于医疗保险参保人的服务上面。

    对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外的其他医疗保障制度,各级政府有责任投入资金。同时,医疗救助制度提倡慈善捐助和多种筹资方式。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方向,就是建立由政府和其他多种社会力量,如非政府组织、慈善机构、企业和个人等共同编制社会保障安全网;对于农民合作医疗制度,各级政府也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已经明确了政府出资的标准,即地方财政为每个农民每年补助10元。关键的问题是政府应切实覆行职责。同时,对贫困地区,中央政府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保证农民得到医疗保障。

    (二)医保、医疗、医药“三改联动”,创造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的良好环境

    医疗、医保和医药是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三个组成部分,只有三个方面协调运作,才能保障整个医疗系统正常地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医疗、医保和医药在医疗系统中的定位和相互之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三项改革必须联动,齐头并进。

    首先,政府对公立医院或其他非盈利医疗机构正确定位,通过适当的补偿机制转变医院“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其次,政府要下决心彻底解决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中的问题,扭转药品虚高定价的局面。第三,调整好医疗保险供、需、保各方利益。有这样,才能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的医疗制度改革目标。

    (三)发展杜区卫生事业,理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功能。在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中,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应该是双层或三层机制。即小病、常见病在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社区医院就诊,大病、重病在较大的医院就医。社区医院的医疗成本比较低,患者能够得到比较及时和实惠的服务。

    为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首先应当大力培养全科医生队伍,使其成为社区医疗服务的主力军;第二,鼓励医生或医生团体在社区开办诊所,诊所或医院既可以是新设立的,也可以是由区级(一、二级)医院改造的;第三,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医疗服务领域,并鼓励社会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捐助;第四,将社区医疗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社区医院或诊所视同定点医院。

    (四)加快社会医疗保障的立法步伐,为医疗保障制度的推行提供法律保证

    医疗保险实行三方付费制度,所以,规范需方、供方、保方三者的责任和行为,特别是加强医疗行为监管,严格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发生十分重要。因此,要尽快对医疗保障进行立法。对于医疗服务的供方,严格医保定点医院、定点零售药店的准人资格,医保经办机构通过与定点医院、药店签订合同来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需方,也要用法律来约束其就医行为。通过分类给付,增加个人费用意识。对出借、冒用医疗保险卡者要受到一定的经济赔偿或停用的处罚。对企业和单位,要通过法律手段强化基金的征缴力度。基金上缴要按时和足额到位,保证医疗保险基金有长期、稳定的来瓯对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也要有相应的行为规范,并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同时有义务向社会公示其管理的业绩,并接受公众的查询和社会监督。

    (五)扶持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真正形成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至少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划分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范围,补充医疗保险应该交由商业医疗保险经营。为此,应用法律的形式界定社会保险的经营范围,对于社会保险管辖范围的,商业保险不应插手;而属于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以外的领域,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也不应干预。

    二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的政策。目前的优惠政策力度还不够大,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比如补充医疗保险费在一定额度内(工资总额的4%)予以税前列支;对经营补充医疗保险的公司,保费收入减免营业税;对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部分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等。

篇8

[关键词]城镇化;医疗保险;法律保障

[中图分类号]D922.1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6-0034-03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早在1944年时期就已经开始,1979年卫生部在总结合作医疗经验的基础上,与农业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农村合作医疗章程》。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扶持下,到1980年,全国约有90%的行政村实行了合作医疗。[1]而目前,我国施行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模式主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它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区别于以往的合作医疗制度,主要在于它以县(市)为单位统筹,由政府组织,并给予财政补助和支持,资金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具有较强的社会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辽宁省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贯彻国家的基本政策和制度,结合自身发展特点,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在城镇化过程中,顺利解决了部分农民的医疗保险问题。

一、辽宁省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现状

根据2012年人口抽样调查推算,辽宁省常住人口438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81.5万人,乡村人口1507.5万人[2]。在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健全保障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是必然趋势。辽宁省从2000年起启动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制度,为辽宁省城镇化发展中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险发挥重要作用。

从辽宁省居民医疗保险层面上看,当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本格局已经确定,三大医疗制度在城镇化发展中,制度分设、基金分立、体制分割并存的局面在解决城镇化发展中居民医疗保险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辽宁省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推进,到2009年年底,全省已有97个涉农县(市、区)全面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县、乡、村全覆盖,参保农业人口达1968万人。除已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民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身份的转变,进入城镇居住或务工,未参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民可以选择参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二、辽宁省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医疗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层面,农民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建立,但保障范围有限

目前,辽宁省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已经基本建立,在农村,大部分农民已经自愿选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而由于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具有户籍限制,制度设计以不同人群为覆盖对象,缺乏总体规划,导致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农民身份发生变化,户口已由农业户口转入非农业户口,原本在农民身份的时候没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民,他们不能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而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相比,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率较高,但由于身份转变后造成的限制,使得农民不能再参保费率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同时他们又无能力负担参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迫使在城镇化发展中身份转变的这些农民放弃参保城镇医疗保险。

(二)政策层面,省政府、各市政府推出惠民政策,但实施执行难

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辽宁省政府、各市政府为更好的保障城镇化中转变身份后的农民的医疗保险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出台了多重有利保障农民医疗制度的政策措施,但由于农民奉行“积谷防饥,小富即安”的观念,同时在城镇化过程中取得征地补偿款,使得“短视”的农民安于现状,更不愿意拿出部分资金参加政府推出的各种惠民的医疗保险政策,导致有好的政策出台后,在实施执行阶段遇到严重阻力,使得无法贯彻落实,农民的远期利益无法得到保障。[3]例如,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辽宁省阜新市政府根据《关于阜新市“城中村”改造被征地农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制定了相关参保政策,即城镇化过程中身份转变的农民可以按照城镇居民医保政策办理参保手续,且在参保时,政府承担部分费用,但截至目前,仍有部分农民不愿意参保。

(三)法律法规层面,无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

目前,辽宁城镇化发展类型属于政府主导下的城镇化。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政策先行,为了妥善解决农民在城镇化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政府积极出台配套的政策文件,但在政策推出之后,却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时跟进和有效实施。导致在农民医疗保障制度方面,遇到问题,无法寻求法律救助,农民权益受到损害时,不能诉诸法律解决问题,致使农民为了维权,无奈之下选择上访等其他方式,这样既不利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更给政府开展医保工作增加了较大的难度。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制度的实施予以保障,在管理中,缺乏相应的管理规范,致使政府在对农民医疗保险进行管理中,无法可依,管理效率不高,管理难度较大。更由于没有法律保障下的政策实施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得到解决,也阻碍了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由于没有明确法律规定在医疗保障制度中的各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现行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分别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和计生委等部门分块监管,既不利于政策之间的衔接,也增加了行政管理的成本。

三、完善辽宁省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对策

针对目前辽宁省城镇化过程中,在农民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调研的实际情况,对现存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合理统筹,打破身份限制,总体上扩大保障范围

城镇化发展客观上对医疗保险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医疗保险制度具备更强的保障居民权益的能力。为了更好的保障城镇化发展中农民的权益,必须针对现有医疗保障体制进行合理统筹,现行的医疗保险多数实行县级统筹,抗风险能力较低,要将医疗保险基金实行市级统筹,一方面可以提高医疗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提高医疗保险的信誉,另一方面,有利于参保人员的自由流动。[4]目前,城镇化发展使得更多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进入城镇居住或务工,这样的情况下,政府不仅要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应有的扶持,更应在基本的医疗保险方面为他们提供保障。调研中,阜新市玉龙新城所在的细河区,为加快全域城镇化的发展,让农民在转变为城镇居民的过程中得到实惠和保障,政府负责为转变身份后的农民缴纳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其个人不需缴纳参保费用,并按照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相关规定,在达到缴费年限后,按规定比例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5]如果可以在此政策基础上,取消身份上的限制,让身份转变后的农民可以自主选择参加新农合医疗保险或者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以更好的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费率相对较低,可以降低农民在参保上的费用和政府所要负担的参保费用。例如,沈阳市人社局在[2010]124号文件中规定,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工作,对于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不得以户籍等原因设置参保障碍,外地来沈务工的灵活就业人员和打零工的农民工也可以参加我市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打破身份限制方面,沈阳市做出了表率。

(二)改变自愿选择参保的模式,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居民自愿选择为基础,在制度设立之初是为了更好的推行政策实施。但正是由于自愿选择,导致遇到在城镇化发展中农民不愿参保的现象,医疗保障制度变得力不从心。通过调研发现,在各地的城镇化发展中,农民获得土地征收补偿款之后,满足于眼前的利益,受农民长期担心受穷没钱的观念影响,农民在得到大笔补偿款后,哪怕是拿出一小部分来参保都不愿意,这样导致政府有再好的政策,实施起来也是阻力重重。[6]所以,为了更好的保障农民权益,在参保模式上,可以变自愿为半强制的方式,在选择参保的险别上,农民依然有完全的自,在城镇中有单位的可以选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希望以后获得更好的保障可以选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缴纳较少费率的可以选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在参保与否上,强制农民必须参保,这样,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身份发生变化的同时,要求农民在取得补偿款的同时,选择一种自认为最合适的参保方式,从而在解决身份变化的同时,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险问题,这样既可以使农民的权益得到保障,又可以减轻政府政策推行的阻力。

(三)大力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有效保障农民权益

辽宁省在解决农民医疗保险制度上必须做到以法律形式保证实施,而不仅仅是以社会政策的形式来解决制度上存在的问题。辽宁省各市政府应当重视农民医疗保险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为医疗保险提供完备的法律法规,即提供相应立法和各种具体的法律制度体系。根据辽宁省实际情况和城镇化发展中遇到的农民医疗保险的问题,结合相关政策,以法制的形式使医疗保险权益得以充分实现,确立农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法律地位。同时建立相应法律法规对政府管理医疗保险进行监管,更好的保障医疗保险制度管理分工明确,管理有效,同时,在遇到医疗保险纠纷的时候可以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及时解决问题,使农民的权利得到充分有效保障。在辽宁省的医疗保险制度中,尚有部分问题甚至连政策都并无规定,这更是对法律法规及时出台的强烈要求,为了更好的保障农民权益,完善相关立法和法律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农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断贡献力量,如今,随着城镇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农民放弃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国家必须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尤其是大力解决农民医疗保险中存在的法律问题,重视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民医疗保险制度,不仅仅对于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且对于减少社会冲突和矛盾、为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安定的社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绿林,李绍华.医疗保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9.

[2]辽宁省统计局.2012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押//liaoning.nen.com.cn/system/2013/02/21/010240835.shtml.

[3]许伟.困难群体医疗保障问题探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7,(6).

[4]李清宇,蔡秉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与法律缺憾初探――以甘肃省山丹县为例[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5).

篇9

摘要:从1998年到现在我国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但是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就参保而言我国城乡医疗保险还存在政府盲目追求新农合参合率,最需要补助的低收入者参与度低等问题。就有看病就医来说,我们依然存在看不起病的问题。同时,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城乡医疗保险;新农合;问题

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医疗保健,它是早期人力资本理论中重要的健康投资内容。就个人健康投资而言,医疗保健包括人们参加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就医行为。前者是预防疾病风险的有力保障,后者是人们面临失去健康时所采取的一种必需措施,它可以给人们带来可见的效用和经济利益。我国实行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帮助我们更好的实现医疗保健,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

一、我国医疗保险现状

我国的城乡医疗保险主要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三个部分组成。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险制度都是依据人民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参保人员和缴费标准与政府补助标准各不相同。比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针对有工作的人员设计的,政府不予以补贴,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各级财政依据本地区的情况进行补助。这些医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看病就医的意识,减轻了人们的负担。

二、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医疗保险的参保问题

1.对于城镇居民,虽然我国的这三种医疗保险基本覆盖所有的百姓,但是还是有一些人不能够享受到政策的优惠,比如企业经营困难的职工,他们本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但由于企业经营困难,他们的医疗保险被搁置下来,又因为他们也不符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标准,也不能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就无法惠及他们。

2.对于农村居民主要存在四个问题。第一,由户籍混乱带来的参合困难。有的农民虽然在本地有房,但在外地买房居住,因而参加外地的新农合而给本地政府工作带来困难。第二,有些政府盲目追求参合率带来的问题。每年政府会给各镇下达新农合参合率指标。就泸州市而言,各村为了达到参合标准,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直接到基层给农民做工作,宣传成本较大。而且一些有工作的农民虽然已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但为了支持政府的工作还要再次交纳新农合费用,但一旦这类农民需要医疗费用补偿,往往只能享受一种保险的补助。还有一些农村小孩,不但要在学校的半强制下参加商业保险,还要在政府的半强制下“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医疗。这让一些农民陷入了双重保险甚至是多重保险的境地。第三,由于很多农民外出务工造成的参合困难。基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一些村的情况,由于外出务工农民在外地就医,异地医疗费用需暂由本人全额垫付,出院后将相关资料交所属医保经办机构才能申请报销,申报相对麻烦,而且起付标准相对较高、报销相对较低,所以外出务工农民的参与度不高。并且这些农户常年在外务工,给政府宣传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第四,低收入者参合率低。叙永县参合情况表明,叙永县北面(经济条件较好的马岭镇,江门镇等)的参合率高于叙永县南面(经济条件较差的两河镇,后山镇等)。这个可能是由于新农合以大病统筹为主,小病仍然是用农民个人医疗账户来支出,而经济困难的家庭小病常常采用拖的方式应对,大病即使可以报销一部分农民仍然负担不起,再加上他们的保险意识不强,所以参与度不高。

(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的住院补偿依次递减起付线可以缓减大医院的压力,但是部分乡镇卫生院的条件没有跟上,难以解决人们看病的困难。一些乡镇卫生院以预防为主,帮人们进行疫苗接种和就诊一些小病,但不具备看大病的人才和设施,村卫生站条件更差。所以虽然一级医院以下卫生院、站等补贴最高,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看病的困难。

2.从下图1可以显示,地区越发达的地方,新农合的人均筹资越多,这与当地人们的富裕程度和物价水平相关。但是总体来看,越发达的地方补偿受益人次占参加新农合人数的比例越高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下图可以看出(补偿受益人次)/(参加新农合人数)>1 的地区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较发达地,而(补偿受益人次)/(参加新农合人数)

(三)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存在问题

1.三种医疗保险制度都采取了大病统筹的做法,而人们大病报销的住院费和医药用受到医院等级和可报销药品种类的限制。如有的重病人需要依靠输入营养等价格较贵的药品维持生命,但是营养液不在可报销药品范围内。又如有的病人的病只能在大型医院就医,而大型医院的报销比例最小。

2.城乡医疗保险工作涉及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卫生部门等多个部门,可能造成工作重叠,效率降低,相互之间推卸责任等问题。

三、对策

首先要加快一卡通的普及,简化医疗报账的程序,使信息整合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同时将参保人员按生活状况划分等级,直接将一定的补贴费用按等级划入一卡通,切实兼顾老百姓的小病,预防大病。其次要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改部分自愿参保为强制参保,保障偏远地区人民的利益。其实这些都是知易行难的问题,还需要决策者综合各方面因素协调各方的利益来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可喜的是近年来,从增加报销药品的范围到即将实行大病补充保险,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相信随着医保改革的不断深化,这些问题能得到解决。(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王俊华.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模式比较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3(06):21-24

篇10

北京大学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京、津、渝、鲁、晋、辽等地调研中发现,虽然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但各地城乡居民中都存在期望参加三大医保中其他种类医保的愿望。

本文数据来自辽宁省的实证研究。调查分为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区县级医保中心、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对样本地内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600份。

满意度总体分析

截至2010年底,辽宁省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009.8万人,占全省人口的91.7%。按照居民实际参加的社会医疗保险进行分类,计算各类居民在医保的报销比例、报销程序、缴费、定点医疗机构和总体评价方面的满意度(共21个变量,见表1),结果显示,居民对三种社会医疗保险各方面的满意度基本一致,对所参加医保总体上均表示满意,并愿意继续参加(见图1)。

其中,对于报销比例的总体满意度,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参加者都表示一般;对于报销程序和医保缴费额度的总体满意度,三类参保居民均表示满意;对于定点医疗机构的总体满意度,三类居民均表示一般。三类参保者均认为,门诊、大病和住院的报销比例应该提高,尤其是在对门诊报销比例方面的满意度最低;且普遍对报销程序不了解;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收费均评价一般,这也是对定点医疗机构各方面评价最低的一项。

三类参保居民满意度差别,主要集中在报销比例和起付线上。对起付标准,城镇职工和新农合参加者表示满意,城镇居民表示一般;在对报销比例上,城镇职工表示满意,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参加者表示一般;在住院、大病报销比例上,城镇职工和新农合参加者表示一般,城镇居民表示不满意。

在对报销时间和报销程序的满意度上,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参加者虽都表示满意,但各自满意度均值存在一定差异。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对报销时间和报销手续满意度高,而新农合参加者满意度较低。

三类参保居民对“报销手续”、“报销地点”、“报销时间”知晓率,在“报销中是否感觉报销手续繁琐”上回答不知道的,分别有17.20%、31.50%、18.80%,在“报销中是否感觉报销地点远”上回答不知道的,分别有11.70%、21.30%、16.40%,在“报销中是否感觉报销的时间长、进度慢、不及时”上回答不知道的,分别有16.30%、31.50%、17.60%。

满意度聚类分析

为细致研究居民对三大医保的满意程度,按照居民对三大医保制度的报销比例、报销程序、缴费和医疗机构不同方面的满意度进行分类。利用600个样本中的21个相同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人群分为3类(见图2)。

第一类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具有个人年收入高、家庭年收入高、家庭年支出多、年龄大、男性多的特点,对所参加的医保总体满意。此类人群认为很有必要同时提高门诊和大病的报销比例,使其收益水平等得到实质性提高。

第二类人群的人口学特征为家庭年医疗支出少、个人年收入少,家庭年支出少、家庭人数多、农村户籍人口多、受教育程度低,对所参加的医保总体比较满意。此类人对报销比例的规定和报销程序均不了解。

第三类人群的人口学特征为家庭年医疗支出多、家庭年收入少、家庭人数少、城镇户籍人口多、受教育程度高、年龄小,对所参加的医保总体满意度最低。此类人群对报销比例及报销程序不知道,对报销比例不满意,对缴费额度的满意度一般。

对医疗保险的总体满意度评价,第一类人表示满意并愿意继续参加,第二类和第三类人评价一般,愿意继续参加。

对报销比例的总体满意度,第一类人和第二类人评价一般,第三类人不满意。

对报销程序的总体满意度,第一类人满意,第二类人和第三类人表示不知道。

对缴费额度的总体满意度,第一类人和第二类人满意,第三类人评价一般。

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总体满意度,三类人都评价一般。

选择意愿分析

如允许居民自由选择医疗保险种类,需要分析居民的选择情况和做出选择的原因,及其带来的政府支出变化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调查对“您目前享受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什么”和“最适合您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什么”两道问题的结果进行列联表分析(见图3)。

期望参加的医疗保险与实际参加的医保类型相同的居民数量,均未在同列中占最大比例,这部分人仅占居民总数的26.50%。由此反映出,现有按户籍和就业情况划分的医保,只能满足约1/4居民的需求。

73.50%的被调查者希望参加的医保与实际参加的医保类型不一致:城镇职工医保的参保者中,有27.20%(65人)选择了城镇居民水平的医保,5.86%(14人)选择了新农合水平的医保,55.65%(133人)选择了其他水平的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的参保者中,12.26%(11人)选择了城镇职工水平的医保。10.11%(9人)选择了新农合水平的医保,43.82%(39人)选择了其他水平的医保。新农合参保者中,2.04%(6人)选择了城镇职工水平医保,1.60%(4人)选择了城镇居民水平医保,60.80%(152人)选择了其他水平的医保。结果显示,现阶段的医保不能满足辽宁省大部分居民的需求。

采用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影响居民选择的人口学变量,并建立居民选择医保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按现行户籍划分的医保模式只能部分地满足居民的医保需求,居民对医保的选择受多因素影响,并非单一条件即可决定。家庭年医疗支出、职业、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是否参加商业保险,是影响居民选择医保的重要因素。

自由选择的可行性分析

使用问卷调查中的数据进行弥散测算,得出选择各类医保水平的人数比例:选择城镇职工水平医保的占7.83%,选择城镇居民水平医保的占17.00%,选择新农合水平医保的占18.83%,选择其他水平医保的占56.33%。将其作为权重,可得辽宁居民正在享受和期望的医保水平的加权值(见表2)。

其中,实际发生的报销比例是全年实际报销额占实际医疗支出的比例。其影响因素包含自费医药、不能跨区域报销、政策执行不利以及居民自身原因可报销但未报销等。可供选择的水平指的是,按照课题组在辽宁预调时,当地百姓所提出的希望享有北京市现行的三大基本社会医疗保险,由此分别算得的平均水平。

将此三大医保的平均水平,作为统一制度框架下可选择的三种医保水平,是考虑到在省级成功构建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制度后,要逐步实现全国统筹,均衡地区间的医保水平,实现国民同等待遇,保障国民在医疗保障上的平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