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五年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4-04-24 17:31: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五年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五年发展规划

篇1

发展战略管理制度

主要拟定部门

制度版本

2019年X月X日

审批说明

经XX次董事会?审议通过

黑龙江凯伦达科技有限公司

发展战略管理制度

黑龙江凯伦达科技有限公司

发展战略管理制度

第一章

第一条为了加强黑龙江凯伦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伦达公司”)发展战略管理,规范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提升战略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及时性,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凯伦达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发展战略是指公司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分解实施具有长期性和根本性的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等的活动。

第四条凯伦达公司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一)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二)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可能导致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

(三)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危及公司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责

第五条董事会?是战略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对凯伦达公司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年度经营计划和各项重大战略事项等具有最终决策权,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公司战略管理组织体系由董事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发展规划部、相关职能部门构成。

第六条凯伦达公司应当明确战略与发展委员会的职责和议事规则,对战略与发展委员会会议的召开程序、表决方式、提案审议、保密要求和会议记录等作出规定,确保议事过程规范透明、决策程序科学民主。

第七条

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科学论证,形成发展战略建议方案;必要时,可借助中介机构和外部专家的力量为其履行职责提供专业咨询意见。

第八条战略与发展委员会成员应当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其任职资格和选任程序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第九条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是公司战略管理的归口部,负责组织编制公司发展战略、总体规划、主营业务规划、职能工作规划和专项规划,指导公司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公司财务部、生产部、采购物流部、行政人事部、研究所、质检部等职能部门均为公司战略管理的重要部门,负责凯伦达公司相关职能工作规划的制定与管理。

第十条子公司以凯伦达公司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为指导,由战略与发展委员会负责组织发展战略与各类规划的制定与管理。

第三章

战略研究与规划制定

第十一条根据凯伦达公司战略管理流程和战略体系,凯伦达公司层级战略及规划编制工作程序如下:

(一)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根据战略与发展委员会统一部署、凯伦达公司统一安排,结合凯伦达公司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凯伦达公司规划前期战略研究工作,布置落实规划前期战略研究任务。

(二)凯伦达公司各相关职能部、研究单位根据所承担的战略研究任务与要求,组织开展重大问题的战略研究,提出今后发展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并体现在公司五年总体规划和三年滚动规划中。

(三)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原则上在规划期前一年组织凯伦达公司总部各职能部及子公司开展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提出规划目标体系、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案。

(四)凯伦达公司总部各相关职能部及子公司根据所承担任务与五年规划编制大纲要求,研究提出各自五年规划的草案建议,按工作节点报送公司发展规划部。

(五)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分析梳理凯伦达公司总部各职能部及子公司的五年规划草案建议,研究提出公司五年总体规划草案,经组织研讨和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后,形成公司五年总体规划,经董事会?审议后,提交股东大会审定。

(六)公司五年总体规划经股东大会审定后,以公司文件形式下达实施。

第十二条根据凯伦达公司战略管理流程,公司主营业务(产业)规划编制工作程序如下:

(一)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根据公司主营业务方向和规划编制要求,对子公司上报的五年规划草案建议进行分析与梳理,组织编制公司的五年规划草案(各产业五年规划编制大纲根据各自行业特点,由编制单位确定)。

(二)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根据产业特点和所属行业,组织研讨和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后,形成公司产业五年规划,经董事会?审议后,提交股东大会审定。

(三)公司各产业五年规划经公司股东大会审定后,以公司文件形式下达实施。

第十三条根据凯伦达公司战略管理流程,公司职能工作规划编制工作程序如下:

(一)公司各相关职能部根据公司五年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和各部工作职责,研究提出各自职能工作五年规划草案,按工作节点报送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并向公司领导汇报(各职能部五年规划编制大纲根据各职能工作特点由编制单位确定)。

(二)公司各相关职能部根据发展规划部以及公司领导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公司五年总体规划草案要点,对各自规划草案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形成公司各职能工作五年规划,报送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提交董事会?审议后,提交股东大会审定。

(三)公司各职能工作五年规划经公司股东大会审定后,以公司文件形式下达实施。

第十四条根据公司战略及规划体系层级,子公司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程序如下:

(一)子公司根据公司关于编制五年规划的指导意见、工作方案和编制大纲要求,研究提出本单位五年总体规划草案,按工作节点报送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

(二)子公司根据公司五年总体规划草案和相关产业五年规划草案要点,对自身五年规划草案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形成本单位五年总体规划、产业五年规划和职能工作五年规划。

总体规划按工作节点上报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

(三)子公司五年总体规划经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组织审查和批复后实施。

第十五条根据公司战略流程闭环管理要求,凯伦达公司、子公司三年滚动规划编制工作程序如下:

(一)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根据相关要求和凯伦达公司改革发展需要,组织开展凯伦达公司、子公司三年滚动规划编制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二)子公司按照凯伦达公司的指导意见和编制大纲要求,编制各自三年滚动规划,并于每年三月底前上报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并抄送公司各相关职能部。

(三)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对子公司上报的三年滚动规划进行审查备案;

在分析梳理子公司的三年滚动规划基础上,组织编制凯伦达公司三年滚动规划,经董事会?审议后,提交股东大会审定。

第十六条

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对审议通过后的发展战略进行分解,形成年度工作任务。

第十七条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应通过下发文件、组织会议和主题宣传等方式,将发展战略及其分解落实情况传递到公司各管理层级和全体员工。

第十八条凯伦达公司分解“公司年度工作任务”,形成各部的“部年度工作计划”,各部的计划应体现“发展战略规划书”中的战略目标和规划。

第十九条公司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落实“年度工作计划”。

第二十条公司以战略、计划为基础,建立业绩考核制度,进行业绩考核。

第二十一条凯伦达公司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发展战略实施情况的监控;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对于明显偏离发展战略的情况,应当及时报告凯伦达公司战略与发展委员会。

第二十二条由于经济形势、产业政策、技术进步、行业状况以及不可抗力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应提出“战略目标调整建议”。

第二十三条“战略目标调整建议”履行相应的决策审批程序,并根据凯伦达公司章程等规定提交股东大会审批。

第四章战略规划评估与修订

第二十四条五年规划评估工作程序如下:

(一)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负责组织凯伦达公司、子公司五年规划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建立健全评估制度,布置评估任务和提出评估报告大纲等指导性文件。

公司五年规划评估分为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和期后评价三类,年度评估工作原则上在第二年上半年进行;中期评估工作原则上在规划期第三年进行;期后评价工作原则上在规划期最后一年的下半年启动。

(二)年度评估。

以凯伦达公司总体规划、年度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计划及各职能部、子公司年度工作计划中的战略目标(指标)为重点,由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负责组织公司年度发展评估工作,编写年度发展评估报告并上报总经理办公会。各职能部、子公司在规定时间内向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提供相关数据信息。

(三)中期评估和期后评价。

公司总体规划、产业规划的中期评估和期后评价由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负责组织或委托咨询机构进行,评估报告上报总经理办公会;公司职能工作规划、子公司总体规划的中期评估和期后评价将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公司发展规划部组织评估、委托咨询机构评估或由各单位自评等方式,评估报告上报公司领导并抄送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

第二十五条凯伦达公司、子公司的规划评估报告是修订各自五年规划和下一年工作计划的基本依据。凯伦达公司各职能部、子公司根据各自负责管理的战略目标和各类规划执行情况、内外部条件变化,原则上在五年规划中期评估后研究提出战略目标和规划内容修订方案建议,并按照本办法相关规定履行逐级审批程序。

第二十六条凯伦达公司内审部负责或组织咨询机构对公司重大投资项目、资本运营项目、资产经营项目等重大战略事项的执行情况进行后评价,研究编写评价报告和相关建议,并向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报告。

第二十七条公司行政人事部会同相关考核部对公司总部各职能部负责人、子公司领导班子开展年度绩效和任期战略目标考核评价工作,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五章

第二十八条

在董事会?授权下,本制度由凯伦达公司发展规划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九条

本制度自公司董事会?审批通过之日起实施。

篇2

论文摘要: 师资培养是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作为教育行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师资培养过程中有着不同于普通院校的特点。本文从高职教师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内涵及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并从教育发展规划、职业能力发展规划、终身学习发展规划三方面阐述了高职校职业发展规划管理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作用。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11]16号)文中指出必须把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全面推进和落实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然而长期以来职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试从高职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中师资培养的角度谈谈教师的职业发展。

一、高职教师普遍存在问题

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院校教育的重要标志是其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这就要求学校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高度重视实践、操作、应用技能的培养,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学校教师要具有“双师素质”能力,即除了要具有系统的相关学科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能力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素养,而这正是在大部分职业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我校某系为例,38名专业教师中直接来源于大学毕业生的教师33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86.8%,只有13.2%的教师来源于企业,而绝大部分的专业教师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培训,这显然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原因,因此如何更快更有效地促进职校教师职业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内涵

由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决定,教育部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也明确了“双师素质”教师的要求,因此高职教师职业发展应当从“双师素质”角度出发,既要包括学科技能专业性,又要包括教育教学专业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思想品德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的完善。教师必须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和人格,只有如此才能形成执著的事业心、顽强的工作精神、科学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协作关系,才能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科技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更新。教师必须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及人文教育知识,走综合发展的道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全面发展的教育者。

3.实践能力与研究创新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使教师除了传授专业基本知识理论外,更重视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教师要向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训练操作的“双师型”方向发展。

三、高职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教师职业生涯是与教师本人在学校教书育人等一系列活动相关联的职业经历的模式,它包含两重含义:

一是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是指教师本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而实施的管理,它是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的,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管理实现个人的发展愿望。

二是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是指组织针对个人和组织发展需要所实施的职业生涯管理,组织从本组织成员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出发,有意识地将之与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和规划相联系、相协调、相匹配,为成员职业上提供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帮助、支持成员职业生涯发展所实施的各种政策措施和活动,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实现成员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的同时实现组织的目标和可持续发展。

我校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研究》课题组曾对江苏省33所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3所学校中75.8%的学校曾经要求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但是仅有9.1%的学校对一些关键性的岗位人员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职业发展规划方案。同时通过对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校的130名教师进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在118张有效卷中认为学校提供关于教师职业发展信息的占37.3%;学校对青年教师有一套有效的指导措施的占33.1%;学校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提供机会的占31.3%。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学校均对教师做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要求,但是能够根据高职校发展和学校人才需求制订相应职业发展规划,并对教师进行倾向性引导培训的并不占多数。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他对“双师素质”教师的需求,如果仅凭教师一己之力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摸爬滚打,势必造成教师对职业规划的盲目性和所取得职业目标满意度的低水平。因此高职校管理部门根据学校发展和人力资源规划的需要,在学校中制订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相适应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引导教师主动进行职业生涯管理,使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和组织生涯规划管理和谐发展,将会更有效地推进学校师资培养的建设,推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推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四、高职院校职业发展规划

职业教育教师既面临着一般教师的专业成长任务,又有着特殊的专业成长轨迹,从高职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角度出发进行高职校职业发展规划,应当在职校教师的教育性、职业性和学术性三方面出发进行规划。

(一)教育教学发展规划

教育教学能力包含教师的基本素养、学科知识背景、对学科知识结构的认知、对学生认知发展的认知、学科教学的各项能力等五项内容。在教师发展初级阶段,尤其对青年教师要加强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目的是让年轻教师学习教育教学基本理念、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师基本素养,为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履行教师职责打下基础。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岗前培训机制,使青年教师有培训渠道;要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使青年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有压力、有动力,以激励青年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的自觉性。

我校从2008年开始进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尤其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制定了完善的培训培养和考核管理办法,使青年教师在相关机制的引导下很快地完成从职业准备期到职业适应期的转变。

职业学校的教育特点与普通学校的教育特点有着明显的区别,职业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传授一个职业,教师在学习传统的教育方法理论的同时也要进行《职业教学论》和《职业科学》两门职业教育关键学科的学习。学校在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管理时要将这两门学科的学习纳入教师职业生涯学习内容进行培训。

(二)职业能力发展规划

《国家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明确了职业教育对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职教师资的职业能力培养对职教教师的成长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它包括教师对职业活动的了解,对职业活动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等,学校在进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规划时应突出培养教师职业技术科学知识和职业实践能力。

由于我国对职教师资培养的制度的暂时不够完善,我们无法完全借鉴德国职教教师的定期企业顶岗制度,以全面获取本专业范围内的实践知识和技能,了解企业内部问题和社会状况。但是学校在进行师资培养时应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深化校企合作关系,重视对教师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师对行业的指导作用,建立职教教师的企业实践制度,将企业顶岗制度化。

我校在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视教师的企业顶岗制度,近几年一直采取“请近来,走出去”的教师培养方式,对专业教师进行企业文化、生产流程、工艺路线、岗位人员职责和需求等进行培训,同时将教师派到企业进行岗位顶岗,与企业亲密接触,采用“培训归来话感受”的方式让大家共同分享所获取的企业文化、实践知识等内容。通过这些对教师的培训培养方法让职教教师逐步向“双师素质”转换。

(三)终身学习发展规划

对教师终身学习发展规划的制定也是对教师学术性的培养,职教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全面学习观念,才能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教育者。广博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学科基础、基于实践的科研能力是一名教师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中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基础,终身学习发展规划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学校职业发展规划的基础。

五、结语

师资培养是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校师资培养的研究有助于激励教师潜在的寻求发展欲望,使教师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有依托,有助于推进学校人力资源层次提升,加强高职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学校做到“职得其人,人尽其才”。

参考文献

[1]蒋旋新.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职教论坛,2006,VOL20.

[2]王维婷.五年制高职校教师职业生涯与专业发展联动的调研报告,江苏教育,2012(06).

篇3

三十年前,中国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设为标志,实施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而深圳就是以不断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功实践。

当前,世界经济已缓慢复苏,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却继续呈现。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

总体看,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艰难曲折。在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国内的土地和劳动力等成本的不断上升,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在当前的全球形势下,以往过度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今年三月,中国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未来五年中国要着力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促进使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在规划纲要中首次将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将是中国今后五年发展的一大亮点。目前,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已经编制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生物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高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基于全球科技创新的成果。因此,在中国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必须深化国际合作,必须深入参与全球化的研发、全球化的生产和全球化的市场。

近年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中国与相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与空客、波音、英特尔、微软、日立等著名高技术跨国公司的合作扎实推进。为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在世界各国新兴产业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相信,与世界各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互信,提升合作层次,拓展合作渠道,丰富合作形式,着眼未来,一定能深化相关产业领域的国际合作。

为此,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将努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对外开放。中国发展新兴产业将坚持走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道路。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促进全球多元化的创新资源投向中国的新兴产业。

第二,提高合作层次。中国将为境外企业来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境外研究机构和企业在中国建立各种形式的研发中心。中国也将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吸引高端国际人才投身于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

篇4

【问题】节能环保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外部性,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使得其在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

首先,与国外产业发展情况相比,我国环保产业存在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等问题。截至2009年,全球最大环保企业威立雅集团营业收入为320亿欧元(约合2800亿元人民币),第二大环保企业苏伊士集团营业收入为123亿欧元(约合1080亿元人民币)。目前,我国大型环保企业年营业收入大多在20亿元-30亿元人民币。

其次,中小企业难以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节能环保产业面临着一堵墙,这堵墙就是技术创新型公司很难进入政府或者国企的采购体系,而政府恰恰是这个产业主要消费者。尽管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出台很密集,但政策更多的是浮在了上面,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能享受到,下面的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可能享受不到。节能环保公司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这种企业很脆弱,如果政府不采取切实的鼓励措施,这种企业很难生存下去,更别提发展壮大了。

其次,我国金融机构与节能环保企业的“对接”仍然存在障碍,制约着资本密集的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以节能服务公司为例,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时,需要预先垫付资金,随着实施项目的增多,资金压力不断加大,如果没有融资支持,公司发展就会难以为继。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初期通常规模较小,自有资产不足,往往因为缺乏抵押物、担保物而得不到银行贷款。过去,金融业对于传统产业的支持,往往通过“大贷款、大项目”来实现。而节能环保产业不同,需要的贷款方式更灵活、周期更长,这就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运作难度和风险,因此要创新信贷产品、拓宽担保范围。

最后,整体投入严重不足。虽然最近10年来,中国对于节能环保产业的投入逐渐增加,然而相对于整个产业发展的需求,这样的投入还非常有限。在我国污水、垃圾处理等收费制度尚未健全情况下,节能环保企业运营资金短缺问题突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技与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目前节能服务公司以自有资金为主,占全部投资的65.2%,其次是银行信贷,占全部投资的28.1%。

【对策】在即将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报告所拟定的24个重点支持方向中,环保产业共涉及其中3个,即:污水处理、固废无害化处理和大气污染物防治,各方向均明确了未来产业发展的路线图。而《“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分报告更明确了环保三大方向重点工程的规模目标,其中仅新增污水处理日处理规模一项就达近亿吨。与此同时,为配合规划的落实,环保部还将集中出台一系列涉及各行业共计百项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由此,万亿级环保产业未来五年发展路线图雏形正日渐清晰。

总报告中勾勒出的环保产业发展路线图中既包括了水、气和重金属污染防治,也包括土壤修复,既包括烟气脱硝问题,也包括一些危险化学品处理问题,既包括产品、材料的发展,也包括环保服务业的发展。政策的意图是从治理水、固、气三层面立体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城镇生活污水、工业污水以及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是“十二五”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未来5年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理的具体规模目标,其中提出到2015年全国新增污水日处理规模达9000万吨,比“十一五”目标高出一倍。其他诸如全国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规模、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城镇污水管网建设能力等,也都提出了具体目标。环保产业路线图中还提出要制定包括税收、绿色信贷、金融等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确定了产业鼓励和限制的技术、产品,同时强调要以经济杠杆来撬动市场。根据测算,“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市场规模将超3万亿元。

篇5

未来五年,农机化科技发展要以主要农作物机械化共性技术等研究为重点

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指出,今后五年农机化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按照“自主创新、加速转化、提升产业、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农机农艺相结合,产学研推相结合,努力改善农机化科技保障条件,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技术转化能力,为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要以农机化技术有效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农机化科研条件逐步改善,农机农艺融合、产学研推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不断完善,农机化科技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为目标,围绕制约不同区域、不同作物机械化的共性技术,重点开展机械化耕作、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和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农机鉴定与检测技术研究;突破主要农作物机械化关键技术,完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加快设施园艺、设施养殖、渔业和农产品初加工装备与技术研究;加快牧草和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研究;加强农机化软科学研究。要在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创新体系;加强政策扶持,保障经费投入;加强联合协作,健全创新机制;实施重点工程,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深化技术交流等方面为农机化科技发展提供保障。

未来五年,农机化教育培训要以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

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以农业机械化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创新教育培训内容,改进教育培训方法,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优化教育培训队伍,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期间,规划每年培训农业机械化管理、科技和实用人才550万人次以上,其中管理人才队伍每年培训20万人次以上;科技人才队伍80万人次以上;实用人才队伍,450万人次以上。要以提高政策执行能力为目标,加大农业机械化管理干部培训力度;以提升技术支撑能力为目标,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人员培训步伐;以提高作业服务能力为目标,增强农机实用人员培训效果;以提升教育培训能力为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实用技能为目标,加快农业机械化职业技能开发。要继续实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的扶持力度,完善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管理制度,营造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良好氛围。

未来五年,农机化技术推广要加快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普及应用

要以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机械化技术推广为重点,加强体系建设、创新推广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努力实现薄弱环节机械化突破。总体目标是:农机化技术创新能力、技术集成能力、推广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0%提供技术支撑。十二五期间,要重点推广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经济作物机械化关键技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机械化技术,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化技术,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丘陵山区农机化技术等。要通过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农机企业、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民等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的投入力度;加大农机化技术推广项目的论证和立项工作力度,科学谋划项目,增加项目储备。加强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以全程机械化生产方式为主,加强先进的农机化和农艺技术集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农机科研、教学、推广、生产单位协作机制,进一步促进产学研推结合。加强农机、农艺等部门的合作,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机械化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融合。

未来五年,农机试验鉴定要大力提升鉴定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规范化水平

总体目标是:到年,形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特色突出、管理规范”的全国农业机械试验鉴定体系,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制度更加完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工作与农业机械化发展更加协调,技术支撑保障更加有力,服务“三农”的作用更加突出。全国农业机械试验鉴定能力实现新突破,部级鉴定能力范围在现有基础上再提高50%,部省两级鉴定能力覆盖14大类57种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制度进一步健全,程序进一步规范,管理更加科学;试验鉴定人员依法鉴定意识明显加强,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技术规范和标准健全,特色更加突出;农业机械产品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评价等基础理论及方法研究取得新突破,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技术科技含量明显提高。重点加强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50-70马力节能环保型水田拖拉机、高地隙拖拉机,高性能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机、甘蔗收获机、油菜收获机、棉花收获机及大中型配套机具的实验室建设。合理规划,整合资源,有重点、分层次地进行部省两级鉴定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大基本建设投入和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及试验鉴定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的国际影响力。

篇6

关键词:物流地产;物流政策;项目定位;融资规划

“物流地产”概念目前没有统一界定,大多数学者认为物流地产是物流业务的不动产载体,不仅包括为单个企业量身定做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分拨中心和物流仓库,也包括按照城市产业布局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物流地产是根据客户需求,建好物流设施后,返租给客户,并提供物业服务,实现稳定的资产回报;物流地产开发主体为房地产开发商、物流运营商、专业投资基金;物流地产的客户群主要包括制造商、零售商、物流公司。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定期在南宁召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和北部湾经济区启动建设等推动下,南宁市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物流总量规模不断增大,物流地产成为南宁市投资热点。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南宁市物流地产发展环境和发展态势,并对促进南宁市物流地产健康发展的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南宁市物流地产发展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物流发展政策是促进南宁物流地产发展条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关于加快广西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充分发挥南宁作为自治区首府城市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强大的集散功能,集聚东盟和华南、西南、华中的物流资源,引进国内外著名物流运营商,构建区域性物流信息网络和国际化物流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保税物流、商贸物流,把南宁全力打造成为国际区域通运输枢纽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提出加紧建立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等保税物流系统运行协调机制,探索海、陆、空保税物流领域优势互补的发展途径。提出加快建设和整合支撑国际物流与保税物流基础设施,形成集运输通道、物流园区、配送中心、通关口岸、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国际物流通道网络。随着《南宁港总体规划》、《南宁市区域通枢纽中心建设规划》、《南宁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南宁市公路水路和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南宁市道路运输业规划》、《南宁港六景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宁市公路网规划(2010-2020)》、《南宁商贸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规划的陆续出台,南宁市物流地产将呈现政策拉动需求的快速发展模式。

(二)产业环境: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是南宁物流地产发展基础

2010年,南宁市道路运输方面,营业性道路运输累计完成客运量8855万人,较上年同期增1054万人,同比增长13.51%;客运周转量167.34亿人公里,较上年同期增20.6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4.04%;货运量完成1.66亿吨,较上年同期增0.33亿吨,同比增长25.01%;货运周转量完成245.33亿吨公里,较上年同期增47.7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4.18%。水路运输方面,累计完成货运量1986.0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403.58万吨,同比增长25.5%;货运周转量累计完成53.89亿吨公里,较上年同期增10.3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3.7%。港口方面,南宁市全港港口货运吞吐量共完成485.4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1.9%。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南宁市物流交通运输业保持快速发展趋势,将对物流地产产生直接需求的拉动作用。

二、南宁市物流地产发展态势分析

2010年,南宁市交通运输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投资99.45亿元,其中:道路运输业完成585257万元;水上运输业完成71762万元;航空运输业完成15656万元;管道运输业完成25883万元;装卸搬运及其他运输业完成23044万元;仓储业完成224945万元,;邮政业完成13536万元。到2011年初,南宁市基本完成四大物流园区的建设,为南宁市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宁市加快各个专项物流项目建设进度,部分物流项目已经投入运营,部分正进行后续的建设工作,物流地产总体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如下表:

三、南宁市物流地产发展存在问题

(一)南宁市物流地产项目建设发展定位问题

虽然南宁市政府出台了《南宁市现代物流总体发展规划》,对南宁市的物流基础设施(大部分属于物流地产范畴)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但是相关企业在进行物流地产项目投资建设时,并没有按照政府的发展规划来进行物流地产项目建设发展定位论证,而是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和利益驱动进行决策,忽视市场导向,忽略政府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布局规划,导致物流地产项目规划不充分、征地困难、配套设施不全、重复建设严重,空置率较高、占地面积大和运营效率低,后期发展困难重重,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市场的需要。

(二)南宁市物流地产项目建设发展资金问题

物流地产开发建设存在投资量大,回收期长(一般情况,上规模的物流地产建设周期为3年,市场培育期2年,第5年才有稳定的营业现金流)、盈利渠道有限的特点,特别是南宁市物流产业没有成熟的产业供应链支撑,物流运营规模小,物流业务盈利低,导致物流地产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回收慢,资金短缺严重的问题。因此在政府支持物流地产建设项目政策既定的前提下,在进行物流地产投资前,要做好项目融资规划问题。

(三)南宁市物流地产项目建设管理机制问题

为了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南宁市出台了相关的物流投资优惠政策,特别是优先考虑审批物流地产项目土地使用权等。受到廉价土地的吸引,各类企业纷纷进入物流地产业进行圈地。由于缺乏充分的市场风险和自身能力评估造成盲目投资开发,缺乏前期的策划和论证,对风险估计不足,在没有行业了解和能力储备的情况下盲目跟进,导致了物流地产发展定位不准确,重复建设严重、规划不充分,造成了物流地产使用率和运营效率低下,物流地产网络不完善,没有形成市场竞争优势,严重影响南宁市物流产业的发展。

四、南宁市物流地产发展建议对策

(一)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划投资物流地产

根据物流产业的政策规划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关于加快广西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南宁市政府《南宁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若干规定》,《南宁商贸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等相关物流产业政策以及即将实行的《南宁港总体规划》、《南宁市区域通枢纽中心建设规划》、《南宁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南宁市公路水路和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南宁市道路运输业规划》、《南宁港六景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宁市公路网规划(2010-2020)》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结合本身的资源优势,选择南宁市物流产业急需的和配套的物流地产进行投资建设,在政府的政策框架内进行优化选择,以便得到相关支持和优惠,减少政策风险。

(二)做好物流地产建设发展定位分析论证

物流地产是为物流产业发展服务的,做好物流地产市场的调研、分析和细分,建立特色鲜明的专业物流地产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南宁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间,“着重发展铝加工、机械与装备制造成为主导产业,努力提升现代化工、轻纺、新型建材、特色造纸及纸品深加工、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大力促进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加快形成区域性产业优势”,这些产业发展产生的物流地产需求是进行物流地产建设定位的重要方向。根据南宁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物流规划,南宁将这重发展建设南宁保税物流中心、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及其物流配套设施、江南物流园、金桥物流园、安吉物流园、南宁内河港口物流中心、南宁空港物流产业园区、南宁空港综合保税区、南宁地区县域物流分中心以及专业物流中心等。以这些物流重大项目作为南宁市物流地产规划、论证、发展和建设的重点,才能构建合理的物流地产网络,推动南宁市物流产业的发展。

(三)做好物流地产建设发展融资规划设计

一般情况下,大型物流地产建设期为3年左右,还需要2年左右的市场培育期,投资回收期为10年左右,合理资金供应和使用对物流地产项目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技术资本和管理经验外,筹措资金的能力成为进入物流地产市场的门槛。物流地产的投资风险与商业房地产投资风险比较类似,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遇到国家金融政策调整导致融资方式和条件变化,势必会增加物流地产开发和经营的资金成本,甚至造成资金链断裂,使得资产经营活动难以继续进行。因此,做好物流地产建设发展融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全球最大物流地产企业普洛斯,通过物流地产基金模式进行规模扩张。由于政策环境的不同,不能盲目采用普洛斯物流地产基金模式,结合我国实际,借鉴采用商业地产融资策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可采用的融资方式有:银行贷款融资策略(注意资信体系的建设和企业信誉度提高,银行贷款可成为融资的主要来源);合作开发融资策略(寻找一家或几家有经济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开发,缓解自身资金压力、转嫁金融风险);利用外资融资策略(利用外资的方式可分为两种,即利用国外直接投资和国外间接投资);信托融资策略(借助权威信托责任公司专业理财的优势和运用资金的丰富经验,通过实施信托计划,获取资金收益)。

参考资料:

[1] 敬春菊,《山西物流地产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年第5期。

[2] 陈建校,《我国物流地产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物流技术,2009年第28卷第4期。

篇7

【关键词】 人力资源现状 分析 对策 建议

为实现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建设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生产经营稳步、持续、健康发展,结合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剖析目前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公司未来五年人力资源进行了分析、预测,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1. 公司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截止2010年12月30日,公司在岗员工516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4人,职能处室19个,输气站7个,燃气处下辖各中心7个,管理所8个;工程处下辖7个施工队,巡线稽查处下辖稽查队1个、巡线队5个。燃气居民用户17.5万户,工业用户177户,燃气长输管线及城市干线建成近860公里,年供气量达2亿m3。

1.1员工年龄结构情况

公司全员平均年龄为35.4岁,其中50岁以上员工70人,占员工总人数的13.57%;40岁至50岁员工75人,占员工总人数的14.53%;30岁至40岁员工136人,占员工总人数的26.36%;30岁以下员工235人,占员工总人数的45.54%。

1.2员工学历情况

研究生11人,占员工总人数的2.13%;本科学历174人,占员工总人数的33.72%;大专学历122人,占员工总人数的23.64%;大专以下学历210人,占员工总人数的40.7%。获得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员工总人数的59.5%,公司员工文化层次总体比较高,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较高素质的人才储备。

1.3专业技术人员情况

公司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84人。正高级职称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人数的0.54%;副高级职称2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人数的15.76%;中级职称25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人数的13.59%;助理职称及技术员12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人数的70.11%。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35.66%。

1.4人工成本利润率情况

我公司2010年人工成本总额3660.4万元,利润16511万元,人工成本利润率为451%。燃气行业平均人工成本利润率为91.1%,人工成本预警线为63.7%,我公司人工成本利润率远远高于燃气行业平均水平。进一步说明了企业生产运行良好,经济效益较高,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公司供气结构合理,经营管理到位,但人工成本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也突出地显现了公司人员不足的问题。

2. 目前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2.1有利因素

2.1.1公司为国有控股大型一类企业,定位以服务为主的公用事业。企业以“惠泽民生、服务社会”为己任,注重行风建设,在我市广大用户和社会各界口碑较好,认可程度较高,企业形象好。

2.1.2目前,公司日平均输气量55万m3,90%以上为工业用户,居民用户不足10%,用户结构合理,经济效益较高,业绩良好,受外界经济形势波动,干扰较小,员工收入稳定,社保、福利健全,劳动关系融洽,对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

2.1.3公司人力资源储量较充足,特别是以30岁以下员工为主,有利于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和执行。

2.1.4员工总体素质较高,公司关注员工个人发展,任人唯才,唯绩,近期还将进一步完善一线员工的成长路径,构建较为完备的员工培训体系,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2.2制约因素

2.2.1公司员工年龄结构呈宝塔型,年龄越大人员越少,以30岁以下员工为主体,人才资源储备比较充足,但存在两方面结构性矛盾。一是相对充足人才储备与可以当期使用的中层管理人才的矛盾,中间出现一定程度的断层;二是成熟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占比例较低。

2.2.2公司尚未搭建起各类人员发展、成长途径。公司按类型可分为行政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一线操作工人三类,但上升通道仍然以行政途径为主,职业发展通道过窄,且职务级别对员工收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诱使各类人员往行政序列上挤,不利于各类人员立足岗位、钻研业务。

2.2.3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上的差异,公司薪酬总体水平不低,但存在不平衡问题,导致对中、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操作工人缺乏吸引力,而且这部分人才也正是公司的不可或缺的刚性需求。

3. 未来公司人力资源发展对策及建议

3.1人力资源战略目标

针对我公司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为有效解决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配合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近五年我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要实现以下目标:

3.1.1做好人员定责、定员、定编(三定)工作,按照公司实际运营需要,确定公司职能部门职责和人员编制,根据公司发展和工作量的增加,有计划地招录和配备员工,确保人岗匹配,人事相宜。

3.1.2进一步完善约束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宽泛的多渠道成长途径,吸引和保留高素质专业型、技能型人才,鼓励员工岗位成才,提高绩效,多做贡献。

3.1.3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重点是培养和引进一批文化层次较高、素质较好、技术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特别注重刚性人才的培养、选拔和引进工作,努力打造一支适应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员工队伍。

3.2人力资源规划构想

3.2.1人员需求缺口预测

公司居民燃气从业人员232人,人均服务用户1:754户,跟据国内燃气行业1:620户,在现有用户数不增加的情况下,目前居民燃气从业人员还需增加50人。如果以公司每年3.5万户的发展速度估算,未来5年内,居民燃气从业人员还需增加283人。

根据现有人员的年龄结构,未来5年内,陆续退休人员将达到43人。

因个人原因辞职、解聘及疾病等其他不可预料因素也可能导致部分岗位的空缺,参照公司“十一五”期间人员流失率0.85%的水平,随着长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员流动也将呈加快趋势,未来5年间,人员流失率按1%预计,这部分缺口将达到40人。

综合考虑燃气行业的未来发展、人员变动等情况,未来5年内的人员总需求为416人,平均每年为84人。

3.2.2提高员工素质

鼓励专业对口的管理人员考取法律顾问、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二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师、二级注册结构师、工程保价师、理化检验员、无损检测员(射线Ⅱ、磁粉Ⅱ)等相应执业资格证;鼓励专业技能人员,考取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管工、起重工等相应专业技能资格证。对于技术紧缺型人才,采取事业、待遇、感情留人政策;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力争做到一线操作员工重点培训、急需紧缺人才抓紧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强化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加强培训,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为公司安全平稳供气提供人才资源的保证。

结束语:

结合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建立 公司“十二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组建一支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团队,持续和系统分析企业在不断变化条件下对人力资源的发展要求,使公司人事政策、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 《关于长春市部分行业人工成本情况及预警线的通知》(长人社[2010]69号).

[2] 劳动部[1997]261号.

篇8

年我乡在村实施“兴林富民示范村”创建工作。如今,根据县“十一五”规划要求和县林业局的统一部署。村三亩田下200多亩毛竹抚育基地已初具规模,毛竹产业逐步走向产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并带动了全乡各村毛竹产业发展。现将我乡发展毛竹产业的有关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主要成效

经过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兴林富民”毛竹示范基地已初具规模,并逐步形成了以为中心的毛竹产业带;竹制品开发初见成效,形成了竹衣夹、竹签、竹工艺品、竹笋干等多个品种的产品;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毛竹产业已成为我乡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一是提高了毛竹林产出效益。通过兴林富民示范村创建。以点带面带动了全乡的毛竹低产林改造。原来只有0.2元/斤的老、弱竹全部达到0.33元/斤以上;冬笋的产量从原来的50斤/亩增加到现在150斤/亩,每亩增加农民收入500多元。这对于我乡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活跃农村市场经济,另方面转变了传统的农业经营习惯,还就地安置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了农村社会秩序。

垦复抚育200亩,二是树立了一批兴林富民的典型。兴林富民”示范点在村实施后带动了全村毛竹垦复抚育的又一轮热潮。全村完成一般抚育450亩。扩鞭20亩,新规划发展200亩。现在毛竹价格每百斤达30元,上半年全村毛竹销售收入50余万元,全年人均收入可达2800元。村民鲍士米全家六口人,共有竹林面积24亩,经垦复抚育,增加了产量、提高了效益。目前为止,采挖冬笋400多公斤、春笋1000多公斤,光竹笋一项收入就有4000多元,再加上毛竹收入1.8万元,平均亩产达1000元。

其中毛竹林6400多亩,三是加快了毛竹产业化进程。乡有林地面积66949亩。人均2.5亩。目前抚育改造了1200亩、新发展800亩。今年又成立了一个以中天衣夹厂为主的乡毛竹专业合作社,新增竹木加工企业6家,全乡达19家;新竹材加工企业注册林产品商标3个,家庭式竹木加工点增加到8家,经营毛竹原竹销售达50多人,有力地推进了竹产业化进程。

二、主要做法

实现富民强乡”要求,按照“推进率先发展。立足毛竹资源优势,抓好示范,以点带面,加快我乡毛竹产业开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从加强组织领导着手,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示范村创建工作列入全年的重点工作,创建期间,乡干部做到时间、精力、人员三集中,全力以赴投入到该项工作中。

提高种植积极性。认真分析了本乡的区位、资源交通优势后,一是广泛宣传发动。确定了生态立乡、林业富乡、工业强乡”工作思路,把毛竹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主导产业来抓,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高效毛竹基地。去年,全乡党代会上我提出了五个一”工作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树一大产业—毛竹,明确提出通过五年努力力争全乡毛竹达到万亩的工作目标。日常工作中,将毛竹作为一项重要事情来督查和部署;每季度的村书记、主任例会和每周的乡干部等会议上,毛竹发展情况都要有汇报;舆论造势上,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发展毛竹的产业扶持政策、种植毛竹的致富典型,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毛竹。通过层层宣传发动,毛竹产业的发展意义、发展思路及有关事宜在乡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农民发展毛竹的热情空前高涨。

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扶持意见》设立专项资金,二是出台奖励政策。大力鼓励发展和壮大毛竹产业。政策是新发展毛竹基地连片5亩以上的经县林业部门验收合格,每亩给予400元补助(含上级补助)实施毛竹基地抚育管理,连片50亩以上,经县(乡)林业部门验收合格的一般抚育管理每亩给予60元补助(含上级补助)翻土等深度抚育管理每亩给予12

农户们纷纷发动亲戚朋友帮忙新栽毛竹、抚育竹园,0元补助(含上级补助)政策出台后。把我乡毛竹产业推向一个新的。

带动毛竹发展。中天衣夹厂在乡已经有数年的历史,三是培育龙头企业。竹制品年销售产值130多万元,起到领头雁的作用,很大程度地带动了乡竹制品企业的迅猛发展。年,乡又新引进了竹木品加工工艺厂,进一步抬升了毛竹的销售价格,促进了农民增收。

拓宽致富新路。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与农民之间的合作,四是创新经营机制。成立了以马家坑和龙溪村毛竹专业户为主的乡毛竹生产协会,以中天衣夹厂为主的面向全乡范围的乡毛竹生产专业合作社。通过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和共同经营,使毛竹产业形成了新型的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企业为竹农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并承担市场风险,这一新型的经营机制使农户尝到甜头,同时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达到农户和企业双赢的效果。

提供技术支撑。乡坚持科技兴竹的指导思想,五是加强科技服务。全面开展科研、技术推广和人才培训工作。今年投入资金8万多元,劳动力1000多人次,分别在去年入冬后和今年6月中旬对示范基地实施了2次翻土,并追施复合肥。对基地内的生产道路进行拓宽和改造,灌溉、排水和水土保持等基础设施进行了综合配套。

细化目标任务。如何使毛竹这大产业能真正树起来,六是制订发展规划。如何使五年新发展3000多亩毛竹的目标落实到位,主要通过制订规划求保障。县林业局的帮助和指导下,乡林业站专业人员通过对各村宜竹山地资源的调查,制订了分年度、分村的多模式毛竹发展规划,从而使毛竹的总体规划更具操作性。

篇9

集团公司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认真筹备,开好会议,并作出重要批示:“要不断加强和改善青年工作,注意对青年工人基本素质的培养,立志岗位成才,为公司发展服务。”对集团公司团青工作,对培养青年人才成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三年来,在集团公司党组的领导下,集团公司团委从抓制度建设入手,积极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积极开展青年双推工作,在服务企业发展、服务青年成才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各级团青组织的引导和带领下,集团公司4万多名青年员工,已经成为企业的生产骨干,创业的先锋,在企业的各个岗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集团公司青年员工队伍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可信赖的、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同志们,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六届五中全会更具体地提出了“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集团公司将在学习领会《建议》的基础上,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写作网更多资料制订和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广大青年和团青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借此机会,我代表集团公司党组提四点希望。

一、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青年实现自身价值,成就人生目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趋势、发展条件和面临的矛盾与挑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发,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愿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奋斗目标,描绘的发展蓝图是令人振奋的,是鼓舞人心的。各级团青组织要积极引导广大青年认真学习领会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锻炼自己,在实现十一五规划的伟大实践中,在建设我们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的劳动中,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成就人生目标。

二、紧密围绕集团公司中心工作,在推进实施集团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建功立业

集团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坚持用十六大精神统揽改革发展全局,三年来,集团公司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到目前为止,集团公司已经在资源、体制、结构、管理、区位、人才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为集团公司今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现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精神,集团公司正在制订《集团公司产业发展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揽集团公司发展的大局,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实现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年要发挥优势和作用,着力推进实施集团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以集团公司当前重点工作为载体,广泛开展导师带徒、技术比武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实际行动统一到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上来。在推进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要把艰苦创业的精神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只有增强核心竞争力,努力降低成本,努力节能降耗、加强管理,才是出路。青年人一定要做表率,要在建设节约型企业中作出应有贡献。广大青年要认识到,在艰苦创业中,企业的各个岗位都大有可为。团青组织要带头树立艰苦创业精神,引导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立足本职,埋头苦干,奋力拼搏,勇挑重担,努力创造优异成绩。

二是要把锐意创新的思路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繁荣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一些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科研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环节。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创新是推动国家不断创新的重要动力。我们国有企业的广大青年是创新的生力军。青年人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具创造活力,是创新的希望所在。各级团青组织要在带领青年建功立业开展五项工程中,把握青年特点,适应企业需要,挖掘青年潜能,因势利导,把青年人的创新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企业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贡献才智。同时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拓宽团青工作新领域、寻求工作新路子。

三是要把培养人才的目标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各级团青组织要自觉担负起促进青年人才健康成长的职责,发挥特色作用,使之成为集团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阵地。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推行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开展培养教育工作。要切实落实双推工作意见,拓宽发现和选拔人才的视野,做好铺路、搭桥、穿针、引线工作,营造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有利于施展才干、有利于促进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的氛围。

三、注重提高能力,切实加强团青组织的自身建设

在集团公司新的发展时期,团青组织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更为重大,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团青组织自身建设,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青年。

要以提高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为保障,切实加强团青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高学习能力为抓手,建设学习型团青组织,不断探索创新企业团青组织建设的新路子。要巩固现有组织体系,创新建团方式,灵活设置团青组织,实现组织体系的优化和完善。要严格落实《集团公司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条例》,团青工作标准不能降,团青组织结构不能散,干部配备和待遇要到位。

要以提高服务能力为出发点,竭诚服务青年。同志多次强调共青团要把竭诚服务青年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竭诚服务青年,要做到心里装着青年,凡事想着青年,工作依靠青年,一切为了青年。要尊重青年的创造,倾听青年的呼声,反映青年的意愿。要把引导、促进青年成为学习型青年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青年人要自觉接受社会发展中的新思想、新学科、新知识,成为一专多能和“精一门、会两门、懂三门”的复合型人才。

要以推进共青团事业发展为目标,加强团青干部队伍建设。团干部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关键,是共青团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主题。同志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座谈时,对团干部提出了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要求。广大团青干部一定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要树立刻苦勤奋的学习风气,坚持学以致用,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珍惜所从事的团青工作岗位,不断磨炼丰富自己,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要加大对团青干部的培养力度。对团青干部要实施强化管理,重点培养,从战略高度形成系统的梯次培养结构,多为他们创造成长条件。

要以提高凝聚能力为重点,认真搞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开展团员意识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要贴近时代、贴近企业、贴近生活、贴近青年,把正确地思想灌输和积极地启发引导结合起来,把解决青年的思想问题和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帮助团员青年真正解决好信仰、信念、信心与信任的问题,从而增强对企业改革发展的必胜信心。

四、以开创党建带团建工作新局面为基础,加强对团青工作的领导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企业的支撑。集团公司青年员工占员工总数的55%,是一支建设能源企业集团的生力军。

集团公司党组高度重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文件,规范和指导系统团青工作。集团公司总经理在历次集团公司重要会议上都特别强调了加强团青工作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各级党政领导关心青年,大力培养和使用青年人才,并希望广大团员青年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

篇10

你们好。

我叫,今年岁,学历,个人工作经历介绍,首先,我要感谢各位领导给我一次与其它同事公平竟争的机会,我竞聘的岗位是市规划发展科和市场开发科的科长。这两个科室都是我们到位的主要职能科室,与原来的规划与市场开发科相比,这两个科室的工作任务肯定更重、胆子也更沉,但我相信自己能够在这两个岗位上发挥自己所学,给各位领导作好助手、当好参谋,同时也给自己一个锻炼和提高的机会。我认为自己竞聘这两个岗位的优势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我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大学期间我学习的就是旅游专业,对这个行业有比较清醒地认识,同时比较注重提高自己理论素养,大学里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工作后也没有放弃学习,自己购买了大量的书籍,供闲暇时间阅读,平时也能通过互联网等积极学习其他知识,使自己的知识面得到扩展,理论水平得到稳固和提高,有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

二是积累了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参加工作以后,我一直在规划与市场开发科工作。两年来,在分管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工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积累了一些实际工作经验,对规划和市场开发工作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今年1月份,被单位聘任为规划与市场开发科科长,这是领导对我自身工作的肯定。虽然现在规划、市场开发科一分为二,但我相信,在各位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我能够胜任这两科的工作,做出与岗位相符合的工作实绩。

竞聘这两个岗位,对我来说是一次机会,但更多的是对自身能力的考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的工作,不辜负领导对我的培养和信任。在这里也谈一点自己对今后工作的一点想法。

规划发展方面:

1、尽快编制完成全县旅游“五”发展规划。根据舟山市海洋旅游“五”发展规划、嵊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规划、嵊泗列岛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本,尽快编制出台嵊泗县海洋旅游发展“五”规划,在今后五年里更好的指导全县旅游业发展。

2、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普查成果。在年,我们配合势力进行了全县旅游资源普查,普查结果已经出来了。利用这次资源普查的成果,汇集开发价值较大的资源,建立旅游项目库,明确嵊泗将来的旅游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

3、加强景区建设规划管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参与县内重点旅游项目规划和各景区、景点的详细规划的评审。加强对全县景区规划的管理,禁止随意开发建设,确保每个建设项目都有科学的规划为指导,并负责监督有关单位严格落实既定规划方案。

4、积极申报a级景区。今年我参加了浙江省旅游局举办的旅游区质量等级评定员培训班,从我县旅游区的建设情况看,基湖核心景区是最有希望成为我县首个a级景区的单位,接下来要指导和帮助他们做好a级景区的申报工作。并随着我县各旅游区的开发建设,随时做好个新建项目的a级景区申报、推荐和评定工作。

5、优化结构,开发旅游产品。以休闲度假为突破口,贯彻“重点旅游工程优先开发、特色旅游项目优先发展、大旅游产品优先完善、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优先打造”的发展策略,大力开发渔家乐旅游、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等具有海洋特色的旅游产品。

6、做好各乡镇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指导工作。目前大多数旅游乡镇还没有编制自己的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开发方面以自主开发为主,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规划科要发挥自身职能,指导各旅游乡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走科学发展之路。

市场开发方面:

一是深入开展市场调查,高起点制定宣传促销方案。在主要客源城市和来嵊游客中间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旅游消费群体成分、了解嵊泗列岛在游客心中的形象地位,以此为基础,制订旅游市场开发计划和宣传策略,并提前做好每年的年度实施方案。

二是协助实施旅游节庆,举办主题活动。协助做好每年一届的中国嵊泗贻贝文化节期间旅游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同时通过与网站、电视台等合作,每年举办一次较大规模的主题活动,逐步打响嵊泗旅游的品牌。今年与浙江电视台合作举办的海鲜总动员、自驾车之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是做好宣传队伍的组织工作。组织下属旅游企业参加每年全国各地举办的旅游交易会等活动;在各主要客源城市和潜力城市举行几次较大规模的旅游推介会,条件成熟的话,组织“大篷车”宣传,努力开拓客源市场。

四是转变传统促销方式。一直以来,政府都是我县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的主体,各旅游企业参与。今后,要努力转变这种传统的宣传方式,政府部门逐步淡出旅游宣传促销的舞台,而由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自主开发旅游市场,争取客源。

五是做好嵊泗旅游网的筹建工作。目前已与中国博客网达成初步协议,由他们负责为嵊泗旅游网的设计及维护,

我们提供信息。下一步要做好全县旅游信息的收集工作,网站建成后做好网站信息的更新和日常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