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范文

时间:2024-04-24 17:3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教育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学教育学

篇1

论文关键词:化学教学,环保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摇篮,它向人类提供了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各种自然资源,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面对全球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危机,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然而目前中学化学环保教育主要存在一些问题:如环保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没有和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环保教育的方式偏重于课堂讲授理论知识,没有和环保实践活动相联系;没有针对环保教育的专门教材和授课教师,现行的化学教材中相关的环保知识较为分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收集和整理资料,开展化学实践的次数相对较少;环保教育的考核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迫于升学的压力,教学任务繁重,所以教师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考试科目的教学中,对环保教育的关注度明显不够等。所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环境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在化学新授课中渗透环保教育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育学论文,教材是知识的基本载体,教师应抓住这一阵地,紧密联系教材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了解环保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逐步培养环保意识。中学教材有许多和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材适时的、适量的将潜在的环保内容渗透到各章节的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在讲授水与氢时,强调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水资源的缺乏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肆意排放又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以此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在讲授空气和氧气时,应引入大气污染的相关内容,讲解造成大气污染的两大因素: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其次结合国际重大的空气污染事件来说明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和对人类健康的伤害;在讲授碳族元素时,向学生渗透二氧化碳地大量排放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煤气中毒的实质是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是血红蛋白丧失运输氧气的功能,使人窒息,让学生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在讲授农药和化肥一章时,应补充说明土壤板结,土壤污染的相关知识,以及和使用化肥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绿色无污染食品的定义和普通食品的区别等。

二、在化学复习课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新授课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只是一些环保教育的零散片段,学生掌握的环保知识是孤立的、不连贯的,在复习课时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已有的环保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如复习到大气污染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一些会造成大气污染的各类物质进行归纳和总结,如碳氧化合物的污染。分别介绍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再补充一氧化碳会使人中毒,轻者昏迷重者死亡,二氧化含量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使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让学生思考该怎样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复习到硫氧化物的污染时教育学论文,应着重讲解硫氧化物造成的污染主要是酸雨的危害,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被氧化成三氧化硫,进一步形成酸雨会腐蚀建筑物,使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还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通过在复习课上讲新课中讲解的环保知识进行联系,归纳总结,这样既深化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认识,又提高了学生对会环保知识的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1.实验操作规范化.

规范的实验操作不仅是试验成功的重要保障,更是减少污染的关键所在。教师的示范操作比课堂操作更具有感染力,因此,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指导学生实验,教师都要做到实验操作准确、规范,力求让学生掌握准确的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通过言传身教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例如在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量取转移、物质的称量、物质的加热、过滤等基本操作中,准确、熟练的动作可避免药品因洒落、挥发等造成污染。一是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应提醒学生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是有毒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气密性不好不仅会使实验效果不明显,还会使有毒气体外泄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师生的健康。例如在二氧化硫和氯气的制备实验中将尾气通入到碱液中便能防止尾气外泄造成污染。合成硫酸时过量的二氧化硫应用氨水吸收。制备盐酸时用水吸收多余的氯化氢气体,制备硝基苯等挥发性较强的有毒物质时,应安装一个冷凝管回流有毒气体。二是在实验结束后,对固体废弃物、废液的处理也要力求规范,如废酸不能随意倒在地上,它会腐蚀水泥地面,也不能倒入下水道中,它不仅会腐蚀金属管道,更严重的是会造成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应放入指定的容器中,不能放回原瓶,以免污染剩余药品。实验操作的规范化不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又牢固的树立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化学实验微型化

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微型化学实验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试验新方法,它具有实验现象显著、药品用量少、污染程度小、反应时间短、便于操作等特点,备受化学工作者的青昧,成为当今国际化学实验改革的主要趋势。由于在微型化学实验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都很少,因此,微型化学实验不仅大大节省实验经费的支出,更减轻了实验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如做硫在空气中燃烧的试验教育学论文,按常规的药品用量来做,硫粉需要0.3-0.5g生成的二氧化硫为0.6-1g,换成微型实验来操作硫只用0.02g,生成的二氧化硫仅为0.04g,实验效果完全相同,但药品用量却是大大减少。在做乙炔的制备及性质的实验时,如采用少量的电石和用注射器滴加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即可使反应速度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时要节省了原料,实验效果也较为理想。在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时将试管换成点滴板来操作,不仅能取得同样明显的实验效果,还减少了废液的排放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化学实验微型化,其经济效益、环保效益、教学效果都是很显著的,既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树立有独特的功效等。

3.实验设计综合化

中学化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大多都是用单一的实验来说明物质的某一个性质,要想全面了解物质的所有性质便要重复做多次的单一实验,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又会造成药品的浪费,还加重了实验场所的污染。所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设计综合性实验,把几个分散的相关实验组合成一个整体、连续的做一系列实验,使一个实验的产物成为下一个实验的原料。这样既节省了药品又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很好的检查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经济和环保意识。如:我们可以将氯气、次氯酸纳、氯酸钾的制取实验和氯气氧化性的验证实验设计成一个综合实验(尾气用氢氧化钠吸收),这样既能节省药品用量又缩短了反应时间,又能防止氯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外泄造成空气污染。又如在消去反应中将环丙醇变成环己烯,环己烯继而成为合成己二酸的原料,这三种物质进一步被用于第三个实验。

4.进行多媒体教学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针对一些试剂昂贵或有毒(苯、苯酚、砷化物等)、易发生爆炸、实验现象不易观察、污染较大的实验,目前还无法通过改进实验来实现其绿色化或减轻污染,对于此类实验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课件(CAI)模拟仿真实验,例如:氢氧化二铁的制备实验现象不明显,教师在演示该实验时学生不易观察到实验现象,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若用多媒体模拟这一实验教育学论文,便可以把实验现象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如,氯气、氯化氢等有毒气体的制备实验,在实验室操作外泄的气体会对师生的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改用多媒体模拟该实验,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到反应原理、掌握操作方法、观察到实验现象,既加深了记忆,又消除了因实验而造成的污染和对师生健康的危害。

四、在化学课外活动中透环保教育

课堂固然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场所,但是环保教育的本身便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仅仅依靠课堂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作为课堂的延伸和拓展教师可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可利用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水日、世界无烟日等环保纪念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普及相关的环保知识,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更深刻、清楚地了解;教师可以将环保感兴趣的同学组织起来成立环保兴趣小组,检测学校附近工厂的空气状况和污水的处理及排放情况,让学生将所学的环保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良好的运作空间;充分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宣传栏、手抄报等多种媒体采用文字、图片、数据宣传环保知识给予学生心灵上的震撼,让学生明确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意识到环保重要性和紧迫性;组织环保知识竞赛,检查学生对环保知识的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对环保知识的了解等。

参考文献

[1]曹伟.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武汉师范大学,2007

[2]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S].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陈静.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意识的渗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8):116

[4]岳天军,刘凤霞.化学实验教学与环境意识的培养[J].理科科学探究,2008(2):55

[5]冯燕萍.浅谈化学实验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J].湖州师范学报,2003,25

[6]彭.冯伯虎.绿色化学教育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48(4):48

篇2

个性是学生参与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性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当中,注意观察学生心理特征与他人的区别。刚刚走入新的学习环境的新生,对一切都感觉良好,对未来充满希望,总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因此,我们在教学当中,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心理过渡,更多地将运动技术融入到体育游戏当中,采取游戏与练习相结合的形式。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普遍具有思想单纯,活泼好动但耐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特征。但是不同的学生又往往有不同的表现。例如,有的学生聪明伶俐,反应敏捷,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种体育技巧;有的学生性情开朗,关于交际,似乎没有忧愁;有的学生性发表稳重,踏实肯学,但又显得胆小怕事……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我们必须对其个性差异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三年前,我担任新生体育课时,有一个学生总是喜欢跟着教师喊口令,于是我不假思索地对他提出了批评。但是,课后我了解到,该学生在其他教师的课上也是这种表现。于是,我与他进行了单独谈心,肯定了他表现自己的欲望和胆量,提醒他注意场合、注意影响,否则只是“乱搅和”,引起其他同学和教师的反感。后来,与班主任沟通,我让他当了班里的体育委员,使其名正言顺地在同学面前高喊口令,显示才华。三年来,他处处以身作则,注意团结同学,积极参加课内外活动,成了教师的得力助手,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显著地提高。由此来看,我们只有认真观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个性,并加以正确引导,就会使师生在愉悦的氛围当中实现“双赢”。

二、保持平衡,及时疏导由体育竞赛活动所带来的不良情绪

易冲动,好争强,乐于表现自己是青春期学生的共性。中学时代的男生多喜欢打篮球、踢足球,而女生更热衷于踢毽子、打乒乓球。具有相同爱好的学生又往往三五成群地形成了一个个的小团体。体育运动为青年学生创造了交流和发展的平台。与其他学科不同,体育是以竞技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对成功与失败的反馈非常及时,可以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情绪自控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学生形成较强的心态调整能力,这也正是体育学科的优势所在。在体育课堂的竞赛活动当中,教师同时兼任着导演、参与者和裁判的三重角色。作为导演,教师应该做好情境创设,使学生清晰地了解体育活动的方法和规则,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判,告知学生活动的难点和要点。作为裁判,教师要把握好评判标准,既要使学生感受到规则的严格,又要让学生体会到参加体育比赛所带来的快乐,要及时发现学生在体育活动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烦恼、愤懑、泄气等心理倾向,对给予耐心、正确地疏导。作为参与者,教师就应该放平心态,与学生处于同一起点,共同玩耍,而不以教师自居,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育竞赛对于学生的心理和成长都是极为有利的。但是,必须注意,体育竞赛活动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也会给学生形成打击和心理摧残。作为竞赛,有胜者就必然要有失败者。胜利者自然欣喜若狂,失败者难免沮丧,甚至心存不满。如果教师只是在比赛结束时简单地宣布结果,极有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结果。而如果在胜利者加以激励和肯定的同时,注意引导失败者正视失败,找出问题与不足,重拾信心与勇气,则会赢得一个“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

三、预留时空,给予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由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较之于文化知识,自学能力更加重要。具体到体育学科来说,自学能力集中体现为自锻能力。因此,体育教学当中,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学地锻炼身体的方法。中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压力,承受着家庭和社会给予的压力,学习时间紧、节奏快。这使得他们在参加体育锻炼时,会根据自己的爱好、个性、能力和体育基础,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形式。而且,随着其年龄的成长,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会更强,个性也会更趋于成熟和稳定。因此,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术之后,我们应该给他们一定的活动空间,在每一节课当中有意识地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其自主学习,使之在宽松、自由和富于个性化的学习氛围当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体育爱好,弥补自己的不足,获得更加有意义的进步。在此过程中,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引导和帮助。这样一来,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沉闷和被动的状况,更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并非由学生决定一切,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放任自流,而是围绕既定的目标,按照课堂教学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自主性学习。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 中学生素质 学工实践 办学成效

一、引言

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承担着国家未来富而强的建设重任,关乎着国家的兴衰。由于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少生、优生国家战略的影响,新生的一代是生活在温室中的,他们往往少了老一辈的人(同龄时)奋发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已经成长起来的中学生,尤其是即将面临以后择业、就业、大学该如何选专业的思考的高中生,一直从事学校学习,对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对社会生产制造、对自己所学和学习东西的实用性、应用性及未来职业的定向,等等,都充满迷惘。如何提高他们社会责任感,如何让他们适当了解和体验父辈们所从事的劳动、亲身体验产品的生产制造?如何让他们了解所学知识怎样转化成生产力?如何让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定向有一个切入点?本文提到了中学生学工素质实践。并通过青岛市每年8000高二学生在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学工实践的实例,论证了中学生学工实践的成效和积极意义。

二、学工内容

青岛市里所有学校高二的学生每年下半年,都要依次在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学工实践。学工人数,每年8000多人。学工时间为一周。每个学生的学分共为10学分,由学工带队老师给出,最终学分要记入学籍档案。

学工内容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安全教育。

主要让他们了解生产设备、工厂秩序、安全知识等内容,使他们了解生产,增强遵规守纪的能力。在安全教育过程中让他们了解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的现状、组成、发展、功用,培养何种人才,以及培养的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车间有很多不同型号的机械设备,他们以前都没接触过,学工过程要用到,安全注意事项很多,一一强调到位。让他们知道车间就是工厂,他们现在就是工人,他们要掌握最基本的工人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度,比如必须穿工作服、戴安全帽、排队进出车间,服从车间所有的制度,服从车间师傅的统一管理,按时完成分配的任务,等等。在安全教育期间安排一次社会调查,参观大型现代工业企业,并邀请企业专家进行现代企业文化讲座。

2.参观基地。

主要让他们了解现代加工制造的设备、组成、功能和车间的运行模式,使他们看得见、摸得着;使他们有一个切身体会和思考,增进对实际制造业的了解。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主要有焊接车间、机械车间、机电车间、数控车间、汽修车间、模具车间等几个大型车间组成。带领学生依次参观,使学生对车间有一个立体、直觉上的了解,参观由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老师介绍和学生演示组成,让他们了解车间机器的运作和功能。

3.机械小产品制作。

这个环节是一个主要的环节。这个环节的设计及每一个模块编排都是实训基地老师们精心思考、研究和挑选的,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实增强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内容安排的目的使他们在学习和实做的同时了解到当前制造业的发展和一些产品的设计制作流程,并能够亲身体验;同时了解当前一些产品制作所凝聚的劳动,对父辈和从事劳动的社会大众有一种敬佩感;学习平凡岗位的无私奉献和回报社会精神;使他们与自己所学的知识适当接触,并从中体会到知识转化成劳动力的过程,以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定位有一个切入点;机械小产品制作主要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强他们的成就感、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达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的目的。

参观完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后,每个班要抽签决定今后几天的专业产品制作内容、所在的车间和带队老师。由于部分产品的专业技术性较高,学生对相关知识了解得较少,对加工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基地带队老师要从本工种的现状及发展开始讲,尤其强调实做的产品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相关的识图、设计和制作的知识,并示范指导学生完成产品的制作。为了激发学生热情,使学生有所学、有所获,做出的产品既实用又有技术性,制作项目主要安排以下几个模块。

钳工制作:制作錾口榔头,制作酒瓶起子(很多不同的风格类型),制作小火车模型。

电子产品制作:装配迷你小音箱,装配调频收音机对讲机,制作数字万年历,装配语音控制小车,制作语音控制机器人。

数控加工产品:数控车床加工国际象棋子,数控铣床加工变形金图案,线切割加工帆船工艺摆件。

汽车一级维护:检查机油,更换发动机机油及机油滤清器,检查冷却系液面高度及其防冻能力,清洗空气滤清器及更换滤芯,汽车灯光的检查。

精细化工产品制作与日用品分析:洗涤剂的制备,护肤类化妆品的制备,食醋总酸度的测定,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

这些项目都是老师们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学东西,体验社会生活,体验理论实践结合,体验日常生活产品的制作等方面着手而精心设计的,具有非常好的社会实践性。

4.作品点评。

这个环节,让学生们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认识,同时对优秀的作品有一个认识,让他们了解优秀作品和非优秀作品,它们的差距在哪?怎样改进?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自己找缺点并改进方法。

学生做完作品,指导老师们要给出最终的成绩,并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最后根据作品的情况进行总评,进行表彰。在作品表彰结束后,每个学生的作品都自己带走留作纪念,让学生们对学工的锻炼的记忆更加深刻,强化了学工的意义。

三、学工的成效及意义

在学工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热情很高,组织性、纪律性非常好,产品都能按时完成,车间安全运作良好。对学工的成效及意义,经过调查及多次和学生交流,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了当前制业的发展和一些产品的设计制作流程,并亲身体验。

学生反映产品的实做带队老师把相关的制造领域的发展、制造的新技术、制造涉及的范围,以及我国制造业的不足,以后他们努力的方向对他们进行讲解,扩展了他们的视野。很多学生说老师在对实做项目进行讲解时,就设计流程、制作步骤一一给他们介绍,并且最终他们还亲身实做,扩展了视野及思考范围。

2.了解当前一些产品制作所凝聚的劳动,对父辈和从事劳动的社会大众有一种敬佩感。

在产品制作的每一个过程学生都亲身体验。一些学生的产品作废了,学生们也深有感触。在学工实践过程中,很多学生意识到并不是付出了努力就一定能得到回报,或者有时付出很大努力只取得一点成就。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认真、细致、加倍仔细才能成功,使学生看到产品涉及的劳动价值。学生们说,这次实践活动使他们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工人有了一种敬佩感,并表示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要学习工人们这种有所担当的责任感。

3.与自己的知识适当接触,并从中体会到知识转化成劳动力的过程,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定位有一个切入点。

在产品的制作流程中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又运用到以前所学到的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比如读图时许多几何标注他们要懂,加工制作过程很多计算他们要会,精细化工产品制作中一些化学反应要用,等等,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精度及质量。

学生们都深有感触地说,他们感到以前所学的很多书本上的东西都很实用,并且第一次明白了知识转化成劳动力的过程。

学生们说,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他们想到了很多问题。比如:他们现在会什么,不会什么,想干什么,现在应该怎样去努力,等等。这使他们未来职业的定位有了一个切入点。当然也有一些学生说以后不会干这个,说很累。由此他们开始思考自己想干的适合自己的职业,提前思考职业规划的职业问题。

4.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学工作品需要他们亲自动手或几个人合作才能完成,最后留作纪念。因为学生平时很少动手,并且不少好吃懒做,这种训练增加了他们动手动脑能力。学生们都兴奋地说,他们手中的产品都是他们自己做的,是他们亲手创造的奇迹,说他们很有成就感、自豪感。这激发了他们的主观创造性、自觉劳动性,寓学于乐性。

5.学习平凡岗位的无私奉献和回报社会精神。

因为还处于学校学习阶段的他们最终要回到社会中来,他们当中有很多人要在平凡岗位上从事平凡工作,所以让他们提前体会到平凡岗位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回报社会的精神,能够为他们今后将要或想要从事的职业做准备,更激励他们为了将来的职业规划在现在的学习中更加奋进。学生们说,通过这次学工实践活动,他们看到了工人师傅们在平凡岗位的无私奉献,这让他们认识到现在要更加努力学习。

四、结语

参加过学工实践的学生都在谈论通过学工实践他们今后将要或想要从事的工作并不像以前想象的那样遥不可及。同时他们也很敬佩师傅们那种乐于奉献的精神,这是他们将要学习的。他们最终都要以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他们表示他们将会好好学习,以最好的方式回报社会。最好的方式他们虽然没具体说出,但是通过这次学工实践,他们已有了方向。

通过以上对中学生素质教育学工实践的成效和意义的总结可以看出,中学生素质教育学工实践对当前的中学生而言,是一项极其重要并且具有长远意义的实践活动,它对当前中学生的影响积极而有效。

参考文献:

[1]学工实践教程编委会.学工实践教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0.

[2]粟媛.实践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N].文汇报,2007.8.2.

[3]孙克信.调查研究活动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焦金满.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7,(7):72.

篇4

论文摘 要:学校的体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艰巨使命。体育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为便捷。从体育的本质来看,它不仅造就人的体质,使人具有健康的体魄,还造就人的心灵,使人具有健康向上、团结互助的品质。体育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导力量,应转变观念,提高自身修养,改进德育工作方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使中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推动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中学体育教学自身的性质和任务蕴涵着或表现出鲜明的德育功能,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有以下功能:积极引导中学生去追求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追求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集体荣誉。体育教学通过培养学生情感、意志、毅力、信念、习惯达到育人的目的,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时时处处都有,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应自觉坚持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中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准的提高,使学校体育教学更好地为学校德育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内容

1.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2.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3.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5.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

6.注重身心健康与个性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竞争进取的精神

二、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做到以下方面

1.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是教育工作者信奉的至理名言。“以身立教”“身正是范”是学校体育工作者所遵循的基本工作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如何教育好学生,作为教师,既要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教师高尚文明的言行,以身作则的形象,对学生的思想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自身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德育渗透的前提。让体育任课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以改变教师光抓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的旧观念,提倡德、智、体、美等诸育共同发展。 转贴于  3.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

(1)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学生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如跑、跳、掷、基本体操、游戏、球类等。在这些内容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往往是游戏,因此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教学中渗透德育无疑是最好的捷径之一。

(3)结合组织教法进行德育渗透

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完成各种练习任务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如在跳箱、跳山羊教学中,往往会有不少的学生由于恐惧心理而完不成学习任务,这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加强保护措施,用行动和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的精神,消除他们对障碍物的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

(4)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校组织的各种代表队是由学校各类体育项目的精英组成。做好这一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促进学校群体工作的开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这些体育尖子生在各自的班级中往往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他们的一举一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班级中其他同学对体育的态度。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可以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为群体水平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把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之中,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利用体育教学鲜明动态性和群体性,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身体练习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能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成长,就能保证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和任务的完成,就能为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鸥.面临考验的教育学边界:关于教育学三分科的理论思考.教育研究,2000(2).

篇5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行为都有了不同

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重要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到我国的中学体育教学始终在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或单纯的身体锻炼的低层次上止步不前,普遍忽视对中学生体育精神要素的挖掘,忽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当然,中学体育教学离不开传授体育的技能知识,离不开身体锻炼,这毋庸置疑,问题是我们应该把追求的目标定在何处,这一点应当引起重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到中学生的人格形成,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人格精神起到重要作用。这应是我们中学体育教师思考的重点,是中学体育教学追求的高层次要求。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

社会学家曾证言认为,任何一种社会活动或现象,当它仅仅体现为技术层面时,它是低层次的,不成熟的。当它进入到人的精神意识的层面,并影响到人的人格、心理、意识及行为时,那它就进入了成熟的科学的阶段。历史上中外教育家们都没有摒弃体育的教育功能,一再明确地把体育做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体育对人的身心的教育和影响是独特的,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什么是体育精神呢?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体育精神的教育是中学体育教学中更高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忽视,应该用体育精神对中学生的全面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对中学生人格精神的价值在于:培养中学生愉快的生活态度,较强的身心适应能力,个性的发展,个人行为的规范化、责任感,与同伴的合作精神,竞争、拼搏、信心、荣誉的信念,公正地看待问题,遵守规则和规定,遵从社会法规。在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尽管其技术手段、比赛方法、胜负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的体育精神是相通的。学生一旦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就已经开始接受体育精神的影响和教育,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人格精神。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和深化,这是一个高层次的战略目标,我们应当在体育精神的挖掘、提炼上,在体育精神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狠下一番功夫。

三、用体育精神进行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培养。人格教育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的日趋健全、完善人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对中学生的人格教育,一般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社会认知,在体育的社会交往中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人是社会的细胞,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社会交往活动,是社会的一个缩影。要让中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去认识体育的实质,从而达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的目的。在体育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竞争,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意识。在体育的相互交往中学会相互尊重、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这是一种健康的人格品质,将会成为一个人的永不衰竭的生活动力。

(二)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培养积极参与意识,发挥人的自主精神。

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或是集体项目,都要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讲究个人行为的规范性和道德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增强参与意识。在运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独立的观察判断,独立地应付突如其来的赛场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点、特长,发展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

(三)培养学生的是非感、正义感。

体育运动是严格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健康文明的活动,教育学生遵从规则与规定,按规则允许的精神去认识问题,辨别是非,不斤斤计较,不小肚鸡肠,不装孬使坏,不投机取巧。尊重事实,弘扬正义,对的就支持赞扬,错的就批评摒弃,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人格精神。

(四)注重中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

价值观、人生观是一个人看待、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是调节和控制个体行为的高层次的参照系。体育运动是一种对抗游戏,是人的身体、意识、心理和智慧的对抗,也是技术、战术的技巧对抗。要让学生学会辩证、客观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实事求是,遵从事物的客观规律,趋近事物的本质。学会靠真才实学、靠真正实力、靠智慧技巧、靠人格精神去战胜对手,取得胜利,不断追求体育的真义和价值,实现人生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愿望。

(五)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顽强意志。

篇6

关键词:当代;中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有效渗透;策略

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对整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身体素质提升、思想意识健康、心理素质不断加强等,为了更好地进行中学体育德育教学工作,本文展开了分析,首先分析了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并具体分析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化中学内部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培训力度和加强对团队学习理念的培养等策略,希望对体育德育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1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在中学教学工作中,进行体育教学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体育是一项多方面的运动,在其体育运动中往往包括智慧、体质和意志以及精神等要素,对于整体的人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行体育教学工作,是一项涉及终身体育的基础性工作,在中学阶段进行体育课堂教育是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在整个体育教学工作中,其主要包含多种特征,不仅仅是要进行体质教学,同时要进行心理教学,同时还要进行情感教学工作。如果想要将整个体育教学工作进行的更加高效,那么就必须要综合把握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特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学迎来了重大的改革,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观念和教学形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整个体育教学取得了重大进展。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有一定不足和局限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也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教学形式,主要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对整个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有一定不良影响,整个体育教学工作会导致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定下降,影响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2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往往与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其中不仅仅包括对体育运动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对相关的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将整个体育理论学习与整个体育运动实践结合在一起,才有助于将整个体育教学的效果有所实现。在进行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身体运动的培养,同时要将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保证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提升。在学生的体育教学中,要把握好学生的体育教学基础,借助体育教学进行思想道德的培养,不仅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整个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和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3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针对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德育教学工作要能够考虑到现代社会阶段的院校的办学条件和能力,对于整个学生的培养计划和相关的办学支持力等因素,另外还要能够将其中的体育教育德育渗透与教学课程和教学活动的开展联系在一起。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能够采取先进性的教学方式,尽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考虑在内,对于整个德育教学工作提供一个大概的方向策略,进而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进行教育功能定位。

3.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老师的主导作用是重要的,但是其中整个学生的思想意识活动对整个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教育只有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认同接受,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体育课渗透德育教育时,要特别强调确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迪和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外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需求,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3.2强化中学内部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培训力度

教师的自我教学能力和德育意识是对教学工作开展有着最为直接影响的因素,所以在教学工作开展的同时,加强对中学教师的内部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培训力度,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样也能够提高整个中学体育德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在培训方面,可以聘请相关的技术前辈和学术教授为整个培训过程进行指导,一心一意地去加强德育教学能力。以达到教师教学能力有所提高的效果,最终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

3.3加强对团队学习理念的培养

现阶段,在中学校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过程中,要能够加强对团队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教学分组的方式对整个班级或其他形式的群体进行划分,设置小组任务,对学生个体进行分配任务,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的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要严格遵循工作规范,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自律能力,以提高自主能动力,为以后在社会中的适应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4倡导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健康意识教育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时代感知和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精神。而这时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都有较大活动空间,因为竞争是体育突出的特点,各项体育运动都具有竞争性和对抗性,尤其是比赛时,它往往使参加者承受高强度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并且还必须在这种强负荷中去争取。同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正确的身体姿势会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加强教育和训练,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让学生知道体育和美是紧密相关的,在强化训练中,逐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姿态。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措施,要求学生按计划完成规定的量和强度,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较大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在练习中会产生许多心理反应,在此情况下需要坚强意志克服一系列的心理反应,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3.5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体育教学常常以对抗性练习和教学比赛的形式出现,通过比赛既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能状况、身体素质,以及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等要素,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毅果断、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以及胜不骄、败不妥、服从裁判、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因此,运动竞争是技术、战术、智力的竞争,是身体素质的竞争,也是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竞争。竞争的实质是挑战自我,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前进的过程。随着人类的进步,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文化正在形成。在强烈的运动竞争中经常有意外伤害事故发生,这往往会妨碍正常的体育教学工作,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也会给受伤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和损失。所以在激烈的竞争和训练中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应当引起每个体育老师的重视。

4结语

总体来说,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对整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身体素质提升、思想意识健康、心理素质不断加强等。为了更好地进行中学体育德育教学工作,首先要明确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科学分析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化中学内部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培训力度和加强对团队学习理念的培养等措施,不断提升体育德育教学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兰洪亮.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下半月),2016(10):93.

[2]纪.论德育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赤子(上中旬),2014(13):89.

篇7

要灵活变通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与愿望,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从而提高英语思维能力。除此以外,教师还要设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学生的求知欲强烈,学习兴趣就浓厚。教师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疑问,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务必要发挥。教师要尽一切努力和全体学生共同创造和谐而又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吸收知识以及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

二、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材不仅增加了内容,加深了难度,而且也增加了很多知识点。这一切必然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即学生要具备较高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因此,在初始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根据学习的内容,教师应想方设法使课堂活动生动有趣,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英语学习方法。如怎样做到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课、课后及时复习、精选课后作业、归纳总结五个学习环节,如何掌握好基础知识,如何阅读与理解语境语篇,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等;又比如指导学生建立难题和错题集,让学生明白学习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中需要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以减少知识的漏洞,夯实基础知识。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学,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同时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排疑解惑。

三、注重课堂教学,搞好初高中学习的衔接

高中英语教学要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教学。教师要教育学生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巧妙联系起来,注意复习和巩固旧知识,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要特别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探新的效果。

四、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树立学习信心

篇8

关键词:英语教学 思想品德 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没有政治课那么系统、全面,它具有本学科内在特殊性,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分散在诸多课文内容之中,要适时地、针对不同教育题材、不同的课文进行因材“治德”,也就是把思想道德教育恰当地寓于句、篇理解之中,寓于听、说、读、写之中,寓于语言教学过程之中,寓于掌握知识与培养交流能力的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

一、讲解文化背景知识,渗透社会主义教育

中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还应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的思想和道德的教育更好地贯穿于教学之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如在高中英语《The Necklace(项链)》中,通过整篇课文的教学,使学生知道:What did cause Mathilde and Pierre ten-year hard work? Why was she looking another woman so older? 讲解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追求虚荣的心理,互相攀比追求奢侈的生活,人与人之间冷漠的人情,特别是有钱人和穷人之间体现得更为突出;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平等互助就像一个大家庭的成员。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祖国及今天的幸福生活,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

二、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教育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是年轻一代应具备的思想品质,然而当今的学生却没有勤俭的意识和习惯,他们不管家庭的经济承受力,盲目攀比、讲吃喝、追求时髦穿戴、上网等,结果会跟Mathilde(《项链》中人物)一样。所以应该让学生们知道:Our country is still a developing one. We are not richer than any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We must work hard for getting much knowledge. Then we can improve our creative abil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will be raised. After that, we can make our state richer and stronger. So everything we used must be saved and repeatedly made use of. We should prepare to lead a hard life during this period. 从而教育学生只有生活简朴,学习刻苦,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做一个求实上进,朴素自然的年轻人。

三、充分利用各种题材的课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同自己祖国的历史一样悠久,源远流长。只有对祖国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知之深、晓之全,才能爱之真、情之切。在高中教材《Paper(造纸术)》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命感。授完课后提问 How do you think 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China? 学生讨论后总结:China is one of the ancient countries of civilization in the world. Paper-making, Printing, Gun-powder and Compass are four great inventions. The ones show the wisdom, the creative thinking of anci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It was the four inventions that brought out a tremendous change in way of life. As Chinese, we are proud of being Chinese. We are proud of our ancestors. 那毕竟是过去的发明,今天面临高科技的发展,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学生们面临的任务就是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基础,努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四、充分利用阅读课内容,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爱岗敬业的精神

对于学生而言,敬业在未来,现在则要刻苦钻研各门文化课,学有成就,就业就不难。学完《Jobs(职业)》后,达成如下共识: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the wide use of computers and the rapid increase of population, there are fewer job opportunities.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school-learners and laid-off workers to find a job. It is impossible for every job-seeker to find a good job. So it is important for those who have got a job to love the job and to devote to the post.为适应社会的竞争,迎接未来高科技的挑战,面对就业难的现实,今天必须刻苦学习,练好本领,为科教兴国而奋进。

五、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教育学生遵纪守法

遵守纪律,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任何一个中国公民都应知法、守法,维护法律权威。通过学习高中课文《Nature(自然)》,让学生们清楚知道: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保持生态平衡、爱护生态环境是迫在眉睫的大事,要不然我们的子孙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地球。同时开展法律教育,We must obey the laws of our country. Anyone who breaks the law will be punished.这样学生既学到了英语知识,又受到了遵纪守法的教育。

六、充分利用活素材对学生进行讲礼貌,以诚待人教育

篇9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 审美教育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国内英语教育工作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大多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但中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大部分只体现在分数上,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还是不高。本文旨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审教育,以此提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学会去发现、欣赏语言美以及创造美的语言。

一、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英语教学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普遍薄弱,而且缺乏创造力。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低下,常常厌学心理,有些学生甚至产生讨厌老师和家长的心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必然会导致学习效果的不理想,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此外,教师教法方法、内容以及教学活动仍需创新,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学会发现美、创造美,只有这样,英语学习效果才能提高,而且中学生的身心也得以健康地发展。

二、审美教育的突出优势

1.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审美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内在动机,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众所周知,人人爱美。而当学生有了审美体验之后,会主动自发地进行英语学习,从而减轻学习的压力,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2.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智力。审美教育能拓宽中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可以提升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比如阅读英文诗歌、欣赏英文歌曲。学生在欣赏这些语言美的同时,头脑中往往会浮现一些画面,这样不仅体会到了学习英语的快乐,还能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学生通过欣赏诗歌、歌曲等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出自己的作品,这不仅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还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审美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审美教育可以塑造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提高学生体验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的能力。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成为社会需要的全方位素质人才。

三、教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审美教育的策略

1.补充教学材料。课本上的资料并不足够为学生提供审美教育,因此教师需要在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帮助下查找一些适用于中学英语审美教育的材料。课本上是语法及语言结构讲解居多,因此,教师可以应用一些视频以及歌曲进行英语教学。这样不仅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培养他们欣赏英语语言魅力的能力。

2.分组进行教学,教学活动多样化,给予鼓励。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英语较好和比较薄弱的学生组成。这样学生可以互相合作,共同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和效果。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生间的合作意识,比如小组讨论,角色表演等。同时,在学生进行英语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多给与鼓励,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给与口头奖励。这样学生才能提高学习的自信,在发现自身美的同时,更好的理解语言美。

3.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除了课本等纸质材料,教师还可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比如在讲到水果名称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水果的图片或拿实物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可以更直观的理解,而且会加深记忆。教师还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视频进行英语教学,比如一些台词简单的,但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短片以及电影等。

4.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首先,教师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并积极地参与。教师应时刻询问学生的学习感受,并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还能促进个性化发展教师还要关心课后学习的情况和效果,与家长保持沟通。只有这样,学生可以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发展健全的人格,才能发现语言美和世界美。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审美是培养兴趣的首要条件,学生只有懂得发现美、欣赏美,才能对其英语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提高学习效果,从而创造出美的语言。总而言之,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得以身心全面发展。教师要以美的眼光进行教学,学生应以美的眼光进行学习,只有这样,英语学习才会变成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也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全方位的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芳,曹丽坤,蒙昌敏.论美育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6(6).

[2]姚晓南.论审美教育与健全人格闭[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1996(4).

篇10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206-02

在很多人的思想观念中,中职学生不仅学习不行,思想品德更是差劲。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为先已经是不容置疑,可是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德育教育应该是班主任的事情,是班主任工作范畴,一般都是班主任通过班会课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然而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的今天,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些心理变化决定了他们对传统的正面说教颇为反感。因此,寻求一种新的符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德育教育方法迫在眉睫。原来那种在一个班级里,只靠班主任一个人来承担全班几十个学生德育教育的重任的做法,已经是不切实际了,这就迫切需要其他任课教师都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着德育教育,班级的所有教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真正做到班级的德育教育,所有老师都有责任。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下面我就自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教师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影响和教育学生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不会轻言放弃一个后进生,我的理念是要从最后一个抓起,我在第一节课上就告诉所有学生:"我们是一个整体,要共同进退。"并且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在努力的实践着自己的教学理念,长此以往,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养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行,从而整个班级呈现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如教师的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以及平时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智育、德育巧妙结合,相得益彰,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很好的影响。

2.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贯穿着德育教育

2.1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自信心。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中职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这方面的素材,结合有关教学内容,介绍我国数学史的发展和我国数学家的杰出成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用数学史实、数学家的事迹激励学生,促其积极向上,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教育方法。例如,在给学生讲授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时,我告诉学生,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就已经记载了著名的"贾宪"三角(也称杨辉三角),这是世界上最早给出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排列,它比欧洲最早发现这个表的法国数学家帕斯卡要早四百多年。

2.2 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数学教学中,创设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助于德育的渗透。例如,在讲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之前,我们可以先给学生讲述"2008年9月25号,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一标志我国航天科技取得又一次跨越式胜利的伟大创举,再引入所要讲的课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激励了他们立志为献身祖国的建设而努力奋斗的热情。

2.3 开展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而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例如,暑假期间,让学生到工厂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工厂使用的机器设备及对员工的要求,开学后让学生谈体会。通过此类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有一种紧迫感,也理解了学校的严格管理,有利于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组织学生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和观看影片,了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DD用鲜血和生命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作为老师,应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一切温暖,通过一系列"爱"的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在日常生活中去感激社会对自己的关爱。

2.4 根据数学的学科性,在数学训练中培养良好个性品质。学校教育要让学生形成并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这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中职生来说,多数人以后从事的工作大多与数学这个学科关系不大,但数学知识结构严谨,推导缜密,体系深邃,求证精确等等方面的特性,决定了它在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培养上独特而巨大的作用。20世纪欧洲的一些教育家和哲学家发现:"数学有制怒作用"、"数学教育能使粒心的少年变得细心,能使性格粗暴的人变得温顺起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训练,就能自觉与不自觉地养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如对"法则"的理解训练,就能让学生懂得"万物皆有法",从而懂得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收敛自己的不良行为,长此以往,养成自律的品质;解题时,找隐藏条件,寻多种解法,久而久之,就能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不断探索的品质。

3.在课后的数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