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引导范文

时间:2024-04-24 17:3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引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设计引导

篇1

关键词: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控制

1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活动日益频繁,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日渐增多,城市规划的控制和引导变得十分重要。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经济模式的转型,城市规划领域的大环境以及政策形势也不断发展变化,这就客观上决定了城市规划本身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既需要有总体上的把握,保持法律的刚性;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个体不同需求,保证市场的灵活性、包容性。

08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把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作为法定规划,在整个规划体系中相当于实施性规划,与具体建设活动密切相关。而控制性详细规划涉及城市设计的内容较多,如确定规划区域的空间结构骨架、各地块的用地功能风貌和道路绿化系统等。我们可以在控规中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考虑不同空间序列的关系,形成城市设计总体概念与结构,以“城市设计概念图”加以表达将空间形态、建筑风貌的要求以指标的形式确定下来,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单体设计。由于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缺乏城市设计研究,国家尚未出台有关城市设计层面的相关规范。造成了控制指标制定不尽科学、控制手段执行不力等问题。这种状况不仅阻碍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顺利实施,同时对城市空间环境也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因此,研究体现城市设计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2 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关系

现代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两者之间有明显的不同,同时两者又是相互交融与互补的,在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修建性详细规划中都包含了城市设计的内容,按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中城市设计定义是对城市体型和空 间环境所做的整体构思与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主要是对城市局部地区的空间环境作进一步控制与整合,将同地与空间转化易于限定和控制的符号、文字、数字,用分析和规划控制引导指标形成对不同层次间的界定与表达,并要近远期结合,针对不同地段的城市空间做时序上的统筹安排,并提出不同的控制意见,同时由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地块划分较为机械,小地块之间互联不够,运用整体城市设计的手法可解决控制性详细规划系统内部无法克服与协调的病端。

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在内容上的密切联系。控制性详细规划所采用的规定性指标与城市空间环境密切联系;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形成建筑外观特征的引导性指标与建筑体型环境紧密联系。城市设计研究内容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具有很大程度的同一性,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的科学性建立在城市设计研究的基础之上,城市设计研究对促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完善和深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城市设计成果不仅包括城市空间形态设计内容,同时更加强调制订城市设计准则、指导纲要等管理控制性要求。

3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的科学性建立在城市设计研究的基础之上,城市设计研究是控规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促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完善和深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几乎所有控制指标都与城市设计有关,深入的城市设计研究能对控制指标做出有效指导和起到完善作用,具体以下为例。

3.1城市沿河、山、街的规划设计

沿河开辟一定深度长度的带状公园,不允许有任何的高层建筑及占地大的建筑,但可布置隧道出入口、地铁。桥坡等交通设施,布置体育场地、森林公园、儿童游戏场地等。沿河考虑亲水性设计,分为沿河道路、人行道、绿化区、亲水性区、河流五大部分。建筑区仍以绿化为主,建筑要相对集中,构成高层群或一组建筑群等,并用快车道联络,多立交,以确保交通畅通。严禁在江边建设板式建筑,考虑把沿河建筑物高度轮廓线放在城市设计的首位。破坏河流自然环境,使建筑凌驾于河川自然环境之上是不可取的。有些地方水面较小,可采用“伸爪”式的设计理念,扩大水面,开辟海河两岸带状公园。树丛、草坪、水面融为一体,体现江河的自然性,并扩大了视野。沿山建筑物或构筑物压低比例尺度体量,其高度不高于山脊线的3/4,突出自然景观的主体。沿街建筑必须考虑视线通廊,由外向内慢慢提高,结合城市结点系统,局部做些变化,使得城市天际线丰富,沿街建筑退后道路必须留有足够的建筑后退红线,若仅把道路仅当作建筑间距,会不利于交通和居住。

3.2 城市设计与城市交通

在城市交叉口的建筑不能阻挡司机的视线,建筑物应建在视距三角形以外。严禁建筑物在交叉口区域设置进出口。地块出入口离交叉口至少大于70米。城市规划师有时要综合各种因素对十字形交叉口建筑布置应做协调平衡工作,如建筑物挖角,保证通车视距(交通工程师要求);突出建筑物,加强建筑物在交叉口处的地位(建筑师要求)等。做好道路横断面设计及布置附属交通设施如公交站、路边停车带及出租汽车专用路边停车场地也是城市设计的具体体现。

3.3 城市设计与高层建筑

城市设计就是城市形象设计。直接影响城市形象的就是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是多点视线范围的焦点。围绕高层建筑的周围,要有视线通廊的设计考虑,让它的周围在不遮挡的情况下即使距它很远,也能见到它。因此设计高层建筑不单单是建筑设计问题,而是城市设计范畴内的问题。在古代,我国的古塔和西方的教堂往往成为城市的中心,它们的高度成为本地区的限高。在现代,高层与环境、高层群之间的调和问题应放在首位。现代高层建筑要防止两个倾向。一是建筑形式单调,建筑风格雷同,单调乏味;二是毫无表情,没有建筑文化内涵等。观赏建筑的空间十分重要,即人的视线范围。从城市设计角度,除了近景、中景、远景外,还有借景、框景、背景、底景、对景、静景及活动景均要考虑。

4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城市设计指标控制的主要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

(1)城市用地指标控制: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土地与建筑使用兼容性,居住用地根据地块开发需要,最多可兼容10%的商业建筑面积。

(2)城市环境容量指标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人口容量。

(3)城市建筑形态指标控制: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线距离、沿路建筑高度、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

(4)城市交通控制内容: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位(面积);建筑设计引导及控制。

(5)城市配套设施控制: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布置和管理的要求。

在以上控制内容中的前四项属地块控制指标,可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规定性指标是必须严格遵照的指标;指导性指标是参照执行的指标,其目标是贯彻发展规划和开发控制的意图,将控制要素具体布置为布局引导。为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建筑设计提供依据,引导城市建设有序进行。城市设计的研究成果,应通过抽象、概括转译成控制指标体系,具体落实到相应的建设地块上进行控制,以便作为土地招议标底条件和融入修建性详细规划,在建设中付诸实施。

4.1城市用地指标控制

规划地块内有大量可建设用地,地块划分以保持用地性质的完整性和唯一性并有利于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土地出让为原则,地块界线一般依据道路红线以及土地权属界线,同时结合现状的土地使用情况和规划需要进行调整和确定。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按以下方式解决。

4.2城市环境容量指标控制

4.2.1 容积率控制。

在城市设计指导下进行容积率分区控制。控规应以成熟的城市设计方案或设想为根据,确定容积率指标。不同区域根据不同的城市设计构思,就会有不同的容积率分区。在城市滨水或靠山等环境景观要求较高的区域,需要将容积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城市传统保护区或有保留价值的城市旧城区域,由于考虑保护规划区城市肌理和整体空间格局的需要,也需要将其设定为一个容积率较低的区域;对于城市中心区域,由于大型商业服务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用地较为集中,可以将其设定为容积率较高的区域。

4.2.2 建筑密度控制。

在常规的操作下,一直是以二维平面建筑密度的限定来控制城市三维实体空间,忽视建筑空间密度的存在,且常以这样的一条规律作为建筑密度界定的依据之一,即在容积率确定的情况下,建筑层数越高,建筑密度越小;建筑层数越低,建筑密度越大。但关键是,当建筑物垂直投影总面积确定下来时,建筑密度就己经成为定值,不会因为建筑层数的改变而变化。

这样的规律只有在建筑的各层平面不发生面积变化的情况下才适用。我们所要控制的建筑空间密度与建筑的平均楼板面积有关,即建筑空间密度=平均楼板面积/用地面积。且建筑密度和建筑空间密度控制内容没有必要在整个规划区域内强求统一,用地性质不同,控规的控制重点和两者的控制力度应该允许有所区别。商业金融应该严格控制建筑空间密度,适当放宽对建筑密度的限定。文化娱乐用地面积上相对充裕,只控制建筑密度就可以满足城市空间的要求。

4.2.3 绿地率控制。

深化地块绿地率控制,规定地块绿地率控制标准和要求,提供绿地一般的植被配置参考,根据不同用地性质地块公共空间和景观的需要,提出特定的绿地布置要求及绿化建设的时序原则。如城市滨水地区地块强调通过绿地建设将自然水景引入规划区域;城市中心区地块则应考虑绿地布置结合城市开敞空间、道路系统的建设,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4.2.4 人口容量控制。

即规划地块内部每公顷居住用地的居住人数,通常以上限控制。另外还有居住户数、建筑形式与体量及风格要求,其他环境要求。

4.3 建筑形态指标控制

4.3.1 建筑高度控制

1)从街道空间角度控制建筑高度。在街道空间D/H 值控制研究中,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认为1≤D/H≤2 是空间的最佳比例,这是个值得借鉴的经验数值。在高层建筑投影面积控制研究中,上海市的作法值得借鉴:

A≤L×(W+S)

其中,A-建筑以1:1.5 的高度角在地面上投影的总面积;

L-建筑基地沿道路规划红线的长度;

W-道路规划红线宽度;

S-建筑后退距离。

2) 街道空间宽高比与建筑最佳高度协同控制。街道空间宽高比与建筑最佳高度协同控制的方法是:先通过城市设计整体研究,对规划区进行分地块建筑高度控制,提出各个地块建议的建筑最佳高度。然后,将地块建筑最佳高度值与沿街建筑高度控制值进行比较,修正沿街建筑高度控制数值。

4.3.2 建筑体量控制方法。

对于低层、多层建筑的体量进行控制,首先需要明确与建筑体量相关的控制要素。控规可通过建筑最大外墙面宽分类控制的方法实施小尺度空间格局地块的建筑体量控制。

对于高层建筑体量主要在以下三方面进行控制:第一,高层建筑塔楼外墙控制线;第二,高层建筑塔楼平均楼板面积和建筑高宽比;第三,高层建筑裙房的位置及高度。

4.3.3 建筑形式和色彩控制指标

1)选定参照建筑。参照建筑的选择,有以下几个原则:艺术性原则,要丰富城市空间环境;代表性原则,它应是某一时期特定风格的代表作;历史性原则,它应在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或与重大人物、事件相联系;延续性原则,它的存在应使周围环境具有一种历史沿革上的延续感。具有以上特征的这类建筑是城市特色的载体,可对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建筑的形态设计产生影响。

2)分级确定控制区域。控规对建筑形式和色彩的控制要求,不能一概而论,应在规划范围内根据不同的用地性质和所处的不同位置有区别的对待。根据控制对象的重要性差异,可进行如下分区:重点控制区,它要求控规对建筑形式和色彩做出较详细要求,并严格执行;一般控制区,在整体统一协调的前提下,由下一层次规划或建筑设计自由决定;自由选择区,控规对这类区域在建筑形式和色彩方面无具体控制要求,设计可自由发挥。

4.4 交通引导性指标

4.4.1 机动交通组织。在城市总体交通规划的指导下,控规中合理组织规划区域的交通线路,包括货物装卸线、公交线、市政交通线,保证人们集散方便、货物顺畅运输,并能满足消防、防震等抗灾应急的需要。此外,城市面临自行车、自备车、外来车、公交车的停车问题,控规中需要保证数量充足的停车泊位,同时注意停车场库设施使用的方便性和视线掩蔽。

4.4.2 步行交通组织。在控规的相关图纸中需清晰表达重要步道系统的具置和宽度设置。步行交通组织还需重视交通转换点的设置,包括自行车与行人、公交车与行人、地铁与行人的交通转换以及不同高度层面上的步行交通的衔接。

4.4.3 道路交通设施控制。在控规中加强交通设施无障碍设计控制,突出以人为本的观念,交通设施与人行活动相关的部分应具有人性化的尺度。加强交通设施绿化建设,在交通设施上设计一定的绿化空间,对改善城市环境和交通设施形象大有益处。

4.5配套设施规划布局引导

规划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主要依据规划人口分布,同时综合考虑周边人口分布及公共服务情况。规划以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完善区内各项配套设施为目标,采用集中分布的原则,分级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例如必须综合考虑(1)教育设施:学校、幼儿园;(2)行政管理设施: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社区、警务室;(3)医疗卫生设施:社区卫生服务站;(4)文体设施:文化活动站;(5)商业设施:肉菜市场;(6)市政设施:公共厕所、公交车首末站等等的合理规划。

5结 语

值得说明的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城市设计技术层面的研究内容及指标体系,但面对经济、政治因素对控制性详细规划顺利实施的种种干扰,仅仅依靠技术层面上的更新是不够的,还需要关注更多经济、管理、实施上的内容。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只有创造良好的规划局面才能推动开发建设的健康发展,保证各方面利益的均衡。未来的规划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篇2

[关键词]微课程;视频;注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8-0105-03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8.021

近年来,“微”字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点词汇之一,微信、微博已经成为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常用工具,与此同时,微课程(或称微课)在教学活动中也日渐兴起。2012年底,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拉开了帷幕,这是微课程正式登上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舞台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微课程的概念及视频录制要求

微课程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而“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後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也有学者认为,微课程是1-5分钟的以概念图形式给出全部结构的内容介绍,这种结构的微课程主要优点是它允许把一节课分为多个学习对象,这些学习对象按顺序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事件。

在国内,有些高校学者、区域教育研究者近年也开始对微课程进行研究制作,对其概念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胡铁生从信息生态的角度出发,认为“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资源类型,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黎加厚根据教学论的系统观,认为“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通知中,教育部将微课程定义为: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通知对微课程的视频录制提出了明确的录制要求,即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能较全面真实地反映教学情境,能充分展示教师良好的教学风貌;课程时长在20分钟以内,采用单一视频形式,可采用多机位拍摄,以满足完整记录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二、微课程教学视频的注意引导必要性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功能有三种,一是选择功能,即选择符合个体需要的、与活动目标相一致的信息予以加工,抑制并排除那些无关的、无意义的信息干扰,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二是维持功能,即让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保持在意识之中,直到达到活动目标为止,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集中性;三是调节功能,即当人的心理活动一旦偏离了预定的方向和目标,由于注意的参与就会被及时发现并调整,保证心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微课程的“微”一是指体积小,适合网络传播,能让学生通过手中的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这种便利性是微课程区别与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二是指时间短,10~20分钟之间,适合在当今紧张的生活节奏下使用,无论是在等候,还是在休息,学生抽空就可以学习。三是指选题微,要选取教学环节中的某一个知识点、专题或实验活动,进行充分论述,适当加入趣味性更利于微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

微课程的这三个特点,对教师和教育技术人员提出了挑战。正如电影的拍摄难度要高于电视剧,主要原因就是电影比电视剧更加浓缩,不仅演员要演得好、情绪到位,镜头也要运用得好,每一个镜头都要具有表意性。微课程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要通过有限的时间,来表达更多更优质的教学信息。要将教师视频、学生视频及多媒体演示等内容进行科学的导播策划,使其适时呈现,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为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在视频中添加注意引导信息来为学生提供视觉导航,方便其快速及时地选择关注点,维持关注度,调节注意偏离,使学生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交替配合下,对视频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微课程视频的注意引导理念

1.以教学设计保持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预先有一定的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微课程中,对讲授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保持有意注意的适宜方法。受时间限制,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掌握好教学的节奏,消除与课堂无关的干扰;授课过程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生动的贴近生活的问题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授课过程中经常提出问题,是及时提醒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的好方法。如讲授《光的偏振》,这本是一个干涩的物理知识,但如果以“如何简单鉴别日常佩带的墨镜是偏振片,还是染色片?”这个问题为引子,就为课堂增趣了不少,讲授过程再适当添加教师的设问或提问,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有意注意保持,使教学效果越发明显。另外,不建议以温习上节课内容作为引子,因为微课程的受众不是固定人群,学生对微课程的选择是以按需选择为主要依据的。

2.以镜头语言吸引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新异刺激的直接影响下,个体不由自主地对该刺激物给予的关注。刺激物和人本身的状态都会影响无意注意,包括刺激新异性、强度、活动变化、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人的兴趣需要、情绪状态、健康状态和知识经验等。

对于特定的学生,在根据自身特点选定了某个微课程後,吸引其无意注意的主要就取决于刺激物的状态,可以通过镜头的切换来吸引注意。如当教师镜头过长,并且所讲内容未在PPT上显示时,可以切换到全景镜头,这种镜头的变化属于刺激物的变化,利于吸引无意注意。要尽量让微课程的每个镜头都在表意,要么在表述知识,要么在调节注意。知识内容本身的变化也是吸引无意注意的一种方式。

四、微课程视频的注意引导方案

教育部对微课程的要求是相对宏观的,而每节课的录制工作则应该从微观的小方面着手,力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信号输入方式

在微课程的录制过程中,可以在教室中布置三台摄像机、两个无线麦克,并将教师使用的PPT通过网络传输到导播设备中,导播人员根据授课情况进行现场切换,系统结构如图1。

其中,三台摄像机分别负责拍摄教师近景、学生景和教室全景,要保证拍摄主体的画面构图良好,平衡式构图和九宫格构图都是常用的构图方式;两个无线麦克一个由教师佩带,一个摆放在学生中,教师麦克的声音信号长期接入导播设备,学生麦克的声音只有在切换到学生镜头时才以淡入的方式接入;PPT图像通过iVGA模块传入导播设备,实现教师机屏幕包括鼠标移动轨迹在内的显示图像的全面传输;通过导播设备对视频信号及音频信号进行实时切换。教师讲课结束後,授课视频即初步录制完成,经教师对所录视频的科学性进行再次核准後,稍加修饰即可最终完成。采用这种录制方式,导播可以实时监测到各路信号的基本情况,并根据实时授课内容进行适时切换,减少了後期制作时对三路信号反复切换的繁杂工作,适合大批量地录制微课程。

2.PPT的设计制作

微课程的录制一般都在教室、演播室或礼堂内完成,受授课地点的限制,一些微观的或不适合在教室内展示的内容都需要在PPT中展示给学生,因此,要重视PPT的设计制作。图文并茂、直观生动是PPT制作的最基本要求。此外,由于微课程本身就很短,PPT的显示时间就更加有限,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找到视觉关注点,需要添加必要的视觉导航标识,如用箭头、颜色、下划线、闪烁等标出当前所讲内容在PPT中的位置,或用圆形、方形等形状圈出所讲内容在图片中的区域等。图2即为《生物电现象》课程的PPT,页面左侧用红线着重显示教师正在讲授“去极化的过程”,右侧教师用鼠标引导学生注意“钠通道所在位置”发生的现象。在添加了这些注意引导标识後,学生可以快速地找到视觉关注点,教学效果良好。因此,精心设计的PPT在微课程中会给学生的注意力选择、维持及调整带来巨大的作用。

3.师生互动环节设计

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微课程也不例外。恰当的提问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恰当的演示会调动课堂的积极性。而在微课程中,这些恰当的视频表达需要两方面的保障,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即教师对授课内容及过程的合理设计,另一方面就是摄像和导播人员的默契配合。在微课程录制之前,摄像和导播人员要与教师提前沟通,对互动环节的出现时间大致了解,保证在这一环节中师生的所有活动都能较好地呈现在画面当中。课堂氛围不被打断,教师和学生的情绪保持连续性,才会使微课程视频成片具有更好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4.画面切换设计

各信号源分工不同,在视频中所起的作用也略有不同。对信息源的适时切换,可以使整个视频张弛有度,适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维持其注意力保持。

学生在观看教师视频时,一般是相对放松的状态,这是学生上课时关注最多的视觉落脚点,也是视频中最常用的信号源,学生主要通过观看教师的肢体语言,聆听教师的讲授声音来学习。指示性的手势语及声音提醒都可以引导注意,并可以作为信号切换的切入点。在观看PPT时,学生一般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PPT上的内容往往是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来详细解读的,当教师讲到概念性的或者需要图式才能领会的知识时,就必须要切换到这路信号。PPT中的视觉导航标识和教师的提示性语言能帮助学生快速找到关注点。学生视频主要用于互动环节,如提问、演示等,适时地切换会带来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全景视频可以用来缓解长时间使用教师视频所带来的视觉疲劳,调节学生的注意力。适当使用蒙太奇手法,根据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导播,会使微课程逻辑连贯、富于节奏感。

篇3

关键词:城市公园;新媒体;导视系统;设计

随着城市园林化和园林美观化的提出,我国的城市公园设计不断快速发展。即使如此,众多一线城市的公园设计中仍会出现导视系统设计单一和规划简单的问题,这不仅给游客在休憩娱乐中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也给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带来了严重的不便。对于城市公园导视系统中存在的信息传递和流通呆滞的问题,不仅需要设计者努力的探究学习,更需要公园建设者在规划过程中加重对其导视系统设计的关注度。

1 导视系统概述

所谓导视系统也叫“视觉导向系统”或者“视觉识别系统”。导视系统主要起到导视作用,它能够为使用者指引方向让人们最方便舒适的展开游览活动。导视系统的形式有很多,有的是符号,有的是标志,有的是广告牌,也有的是手势。导视系统的设计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设计过程中全面考虑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感受。狭义的导视系统视觉,包括指作用的符号和图形符号在空间中的表达方式。在社会经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城市公园的导视系统设计必须改变传统的设计方式,并不断完善自身。

2 新媒体下城市公园导视系统设计现状

2.1 缺乏数字化媒体的结合

报刊、电视以及广播的飞速发展也同样引起了新媒体的不断崛起,互联网技术、可视化技术和数字技术已经在现实世界中变得不可或缺。众所周知,导视系统的设计是以服务他人为核心的,便民性是它所有属性中的关键所在。

现代城市公园的导视系统设计虽然逐渐地与数字化媒体结合,但其结合的功能和效果却一直差强人意,定位导航和互联网可视化操作在公园中都是必需却未能安排布置的一部分。因此才会出现人们经常因搞不清木制标识牌上的方向而迷路,甚至走回头路的状况,这不仅浪费了游人的时间,而且更使得公园的整体格局规划遭到质疑。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中出现的类似状况应主要归咎于其导视系统设计缺乏数字化媒体的结合。

2.2 缺乏人性化设计

在景观设计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公园不仅成为公园设计中的主要部分,而且它还是一个城市、一个地方政府,甚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实力的体现。作为人们休憩活动、娱乐旅游和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所,城市公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对于它的存在和发展不能随意置之。虽然现代城市公园的导视系统设计对于人性化的关注在不断提升,但对于特殊人群(如残疾人、老人和儿童)需求的考虑却一直未能满足。例如,标识牌设置过高,致使残疾人和儿童无法看到其内容;或者利用玻璃制作导视牌,导致老人和残疾人因光线而不能直视,需要其调整视线角度才可看清。

2.3 缺乏特色

作为公园形象设计的一部分,导视系统不仅能够体现城市公园的人性化关怀,而且它也是公园文化的象征,导视牌的设计、色彩和风格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其所在公园的文化色彩。但对于如此重要的设计环节,很多公园却未能给予关注。设计风格呆板、色彩单一以及文化气息淡薄的问题在城市公园导视系统的规划中屡见不鲜,不仅如此,众多公园的导视牌还存在着盲目模仿甚至互相抄袭的现象。因此,如此简陋的导视系统根本无法满足游人的需求。

3 新媒体引导下城市公园导视系统的品牌化传达

3.1 更加紧密结合新媒体的公园导视系统设计

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导航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服务行业和旅游行业都相继开启了智能化操作模式。而对于城市公园而言,新媒体的结合应用都还在启蒙阶段,甚至公园导视系统的设计人员都还未萌生新媒体应用的想法。为了加快城市公园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步伐,设计工作者应该紧跟潮流,开发思维,不断对新媒体技术做出尝试。例如,公园的导视系统中可以考虑加入可视操作台,或利用GPS技术将公园的道路和景点输入互联网系统中,再使用导航技术实现其精确定位。如此一来,新媒体技术就会作为公园导视系统的催化剂,致使其用最少的人力创造出更高的导视效果。

3.2 更加人性化的城市公园导视系统设计

“人性化”设计作为各行各业的一个关注焦点,它的出现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需求的不断提高,而且也说明各行业的设计者对于产品真实体验以及使用感受的高度关注,这一点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由于游人的需求不同,城市公园的设计除了需要考虑私密空间和开放空间的规划布局之外,其更需要考虑不同人群对公园导视系统的要求。例如,对于行动不变的残疾人和幼小的儿童而言,设计者应该设置高度适中的指示标志和便于通行的公园道路。而对于老人而言,考虑到其视力的衰退,设计者应该在导视系统中加入讲解导航功能,这样的设计规划在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基础上,更充满着城市公园对每一位游客的人性化关怀。

3.3 更加美观有趣的城市公园导视系统设计

在游客的概念中,一旦提及现代公园导视系统的设计,很多人都会选用“木质”“刻板”和“红色”作为描述导视牌的词语,这个调查直观地反映出了现阶段城市公园中导视系统的外观形象问题。设计者应该明白只有通过独特的形象设计、多元化的布局方式和绚丽的色彩搭配,才能够让导视牌绽放出奇异的色彩,才能够起到标志性的作用。首先在色彩上,通过对导视牌周围环境的考察之后,设计者应选择与其协调搭配的色彩来吸引游客的注意。其次在造型样式上,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设计人员可利用既富有鲜明文化气息又不突兀怪异的标识牌来作为公园文化特征的一部分,这会使得导视牌犹如艺术品一般精致独特。最后在悬挂方式上,规划人员应采用多元化的方法进行,如悬挂、粘贴和落地等互相搭配使用。

4 结语

基于以上对导视系统设计简单的探究和分析,我们应该逐渐意识到城市公园中的导视系统不仅仅代表着指路牌或者索引标志,它更像是一个公园和一个城市的文化象征,根据不同导视系统的设计,游客可以深层的挖掘出当地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因此,希望设计者能以本文的探究为基础,对未来的导视系统做出更详尽、周全的规划和设计。

参考文献:

[1] 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

篇4

关键词:大型农机具;发展空间;雏形;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38-1

1大型农机具在我市有发展空间

从2006年年底,桦甸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领导班子就谋划对我市劳动力情况、可机械收获土地量进行调研、论证,结果是全市农业收割主要依靠人力,费工费时且效益低下,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发展农业机械化。加上近年来国家实施阳光工程和春风工程等工作,大约有48%的农民工外出打工和从事多种经营,这部分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文化水平相对较高,而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逐年减少,总体素质较低,老龄化趋势明显,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农业机械的日益普及和作业成本的降低,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改善生产条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机械化水平,要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就必然要求机械化替代手工劳动。国家实行“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在农村引起极大反响,拉动了农业机械的市场需求,促进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仅2007年桦甸市农民就利用农机具补贴政策购买大型拖拉机、玉米收割机40余台,2008年~2012年每年都有所增长,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处在观望中;桦甸市具有机械作业的良好基础,全市约有可大型机械种、收土地面积80000多公顷,这一切条件都为成立农机合作社奠定了基础。

2经过一年多的运作,成立了桦甸市第一个农机合作社

桦甸市主要农作物品种是玉米,因而桦甸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决定考察玉米收割机,王凯校长带领技术人员到“中国收获集团”、“山东宁联集团”、“九台市农机制造厂”、“榆树市华裕制造厂”等多家企业考察,参加农博会,多次参加玉米收割机现场会,并拿到第一手材料,最后确定购置山东宁联机械厂生产的玉米收割机二台,于2009年秋与金沙乡农业站联合成立了桦甸市第一个拥有玉米收割机、四轮拖拉机、手扶拖拉机,一台面包车单一的试验性以玉米收割为主的农机服务合作社。

经过几个工作周期的运行,取得了一些经验,让农民看到了农业机械用于农业生产,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粮食生产成本,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机械化耕种作业服务,较好地解决了土地承包到户分散经营与产业化经营的矛盾,提高了耕地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农机户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机作业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新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和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

3带动农民成立了“桦甸市桦农农业机械化服务合作社”

利用大型机械进行春耕、秋收示范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同,经过几年的发展也壮大了自己,目前桦甸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拥有玉米收割机4台、水稻收割机2台、80马力以上大拖拉机5台、40马力拖拉机3台、复式旋耕机2台以及深松机2台;于在2012年由桦甸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和农业站牵头成立了桦甸市第一家有成员70人的“桦农农机合作社”。该合作社是一个由所有入社成员自带农机具联办,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民主管理、实现共同发展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注册资金350万元。

4农机专业合作社将会产生的作用和效果

4.1农机专业合作社具有纽带作用

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农机手与作业市场连结起来,提高机具利用率,避免农机具重复购置、浪费资本,增加社员收入,实现规模化生产。

4.2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提高社员的协作意识,维护社员的合法权益

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技术上互帮互学,利益上互助互利,信息上争相传播,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争取平等权利的意识,避免了自身利益受到侵害。

4.3为农民提供各种农机专业服务

为农民提供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农机专业服务,同时经营涉及机耕、机播、机收、运输、农机修理、信息技术咨询、小型农机具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必将推动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加快桦甸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机化服务产业链条促进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为合作社在桦甸市得到长足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5

关键词: PXI总线; 通用化; 信号调理; 数据采集; 多层软件平台

中图分类号: TJ760.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5048(2015)03-0054-04

Design of a Universal Test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for Infrared Imaging Seeker

Huang Li, Yang Bo

(China Airborne Missile Academy, Luoyang 471009,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testing demands of a new infrared seeker system, a universal test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infrared imaging seeker is designed, which bases on PXI standard bus structure and multilayer software platform.According to the design idea of generalization, the system uses integrated board to structure virtual instrument. It has multichannel, highprecision A/D, D/A and digital I/O,and has mass data handling capacity. It can meet the testing demand of variant infrared imaging seekers, and can solve th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problems of the infrared imaging seeker.

Key words: PXI bus; generalization; signal processing; data acquisition; multilayer software platform

0引言

红外成像导引头具有作用距离远、 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但其导引系统原理和结构复杂, 传统的测试系统已不能满足研究需求, 本文提出的红外成像导引头通用测试评估系统基于PXI标准总线结构和多层软件开发平台, 通过获取导引头在各种工作状态下的全部参数和图像数据, 实现对导引头的状态控制、 数据采集、 图像显示、 状态显示、 参数测试、 数据分析、 结果记录、 图像回放等,

收稿日期: 2015-01-18

作者简介: 黄莉(1983-), 女, 贵州铜仁人, 工程师, 研究方向是目标特性测试。

满足单元、 多元、 成像导引头的测试与评估。

1总体设计思路

红外成像导引头通用测试评估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硬件部分主要由嵌入式控制器模块、 各种通用功能板卡和信号调理电路组成; 软件部分由底层、 逻辑层、 表现层三种结构组成。

该测试评估系统采用集成板卡来构建虚拟仪器组成测控系统, 性能较高的PXI标准总线结构能够采集高度数字、 图像信号。 具有多通道高精度A/D、 D/A和数字I/O, 数据吞吐量较大, 系统集成度较高。

图1红外导引头测试评估系统结构

2硬件通用化设计

PXI总线计算机系统各类硬件板卡一般只具备标准的电气接口和物理接口, 不能直接与导引头在电气和物理上互连。 因此, 系统在总体结构上设计了一套通用接口适配部分, 导引头首先与接口适配单元相连, 进行必要的电气信号和物理接口转换后再与PXI总线计算机硬件板卡相连。

2.1通用接口适配部分

通用接口适配部分设计方案采用以NI公司的模拟量调理系统SCXI为主来构造整个系统的适配调理单元, 以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一致性、 测试精度和信号带宽。 如图2所示, 通用接口适配部分包括A/D、 D/A、 数字I/O调理单元, 以实现输入输出模拟信号的隔离、 放大、 衰减和数字图2信号调理单元结构

信号的隔离功能。

由于不同型号产品的数据传输协议不同, 如传输数字红外图像信号可采用低压差分串行传输的LVDS协议、 高速串行传输的Hotlink协议和模拟图像Video信号, 因此需要将不同数据格式进行调理, 将其转换后再与PXI总线计算机硬件板卡相连。

航空兵器2015年第3期黄莉等: 红外成像导引头通用测试评估系统设计采用LVDS形式进行传输时, 图像采集卡只能采集16 bits宽度的并行图像数据, 二者之间必须进行串并转换, 这一功能由通用串并转换图像调理卡完成。 该卡主要利用FPGA和PCI桥接芯片实现, 首先将接收到的串行LVDS数据进行串并转换, 将转换后的数据存入FIFO缓冲区, 然后构造数据传输时序, 生成字同步信号, 同时读取FIFO缓冲区中的数据, 要确保字同步信号的上升沿在数据的有效时间内, 高速数据IO卡根据字同步信号的上升沿对数据进行采样, 从而获得有效数据, 其工作过程如图3所示。

图3LVDS信号的调理过程

测试导引头与导弹飞控数据传输功能时, 红外导引头采用双口RAM与飞控进行数据交换, 需要对双口RAM的数据进行读写测试, 但是双口RAM的总线信息为并行数据, 不宜远距离传输。 因此, 必须在导引头附近把双口RAM的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 再经过RS-422传送到测试评估系统。 转换电路利用RS-422收发器MAX3077E发送和接收RS-422的串行数据, 同时利用FPGA实现数据的串并转换。 双口RAM到RS-422的转换过程如图4所示。

2.2通用集成采集卡

采集的导引头信号通常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包括高频率信号、 低频率信号、 大幅值信号和小幅值信号; 数字信号包括静态数字信号和高频数字信号。 要测试这些不同种类的信号, 就要根据被测信号特点并结合对象的数据吞吐量、 实时性要求、 精度、 分辨率和带宽要求等方面来选择不同性能的数据采集卡, 既要满足信号要求, 又要避免资源浪费。 作为通用的测试平台, 采集卡采用PXI总线方式, 该总线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 实时性好以及扩展性强的特点。

图4双口RAM的转换过程

3软件通用化设计

在测控系统中数据种类多样, 采集、 处理以及显示的要求各异, 如果没有约束任由模块之间纵横交错, 互相调用, 相互依赖和影响, 其复杂程度和依赖关系的增加既会带来更多的潜在错误风险, 也会增加日后代码维护的难度及工作量。

本文将其分成三种功能模块, 分别是软件底层、 软件逻辑层和表现层, 结构如图5所示。 其工作过程为: 首先通过表现层的“控制组件”下发测试命令, 经过逻辑层的“控制适配”部件翻译成底层硬件板卡可以识别的命令, 底层硬件板卡执行数据采集命令后得到了相应的数据(包括图像数图5软件层次结构图

据), 该数据返回到逻辑层, 经由“数据转换组件”变换为合适的形式供给用户界面显示, 或经由“数据存储组件”处理为适合于存储的数据存放起来。

这种设计可以使得测控软件结构清晰、 层次分明、 分工明确、 独立性强, 还可减少耦合, 具有便于修改和后期维护的特点。

3.1软件底层

软件底层直接和硬件的测控板卡发生联系, 它们对硬件板卡进行直接操控, 以便从被测产品获取信息(如图像信息、 模拟量数据和数字量数据), 或将数据或命令发送到产品。 各硬件板卡有通用的API接口函数, 底层软件将这些API函数按照功能统一封装为不同的类, 两个基类分别为任务类和任务配置类。

(1) 任务类

硬件采集卡可以实现多种采集功能, 统一称为任务。 在软件设计中将这些任务抽象成类, 这些类由一个基类(BaseTask)派生而来。 在基类中定义这些任务共有的属性, 例如启动任务、 停止任务、 安全地清理任务、 获取任务配置对象、 清理占用资源等。

(2) 任务配置类

每一个任务对象包含了相应任务类型的任务配置对象。 对于任务配置的处理同样采用类设计的思想, 即所有任务有统一的任务配置基类(TaskCfgBase), 这个配置类中, 存在所有配置文件公共的行为, 包括保存配置、 读取配置、 检查配置。

涉及到具体的任务, 不同任务有不同的执行流程, 但通过底层软件的设计使得不同板卡执行采集任务的流程基本一致: 首先创建任务配置对象, 再创建数据采集板卡的核心任务, 将任务对象与配置对象进行绑定, 启动任务, 最后清理任务, 释放资源。

3.2软件逻辑层

逻辑层包括数据滤镜框架、 图像滤镜框架、 数据存储组件、 数据库组件等模块。 数据滤镜框架将不同板卡的不同格式的数据流转换成统一的格式; 图像滤镜框架将采集到的原始图像及状态信息数据分离与转化; 数据存储组件将采集来的不同数据包(包括图像、 数字量、 模拟量等)进行统一存储; 数据库组件负责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以及保存设置和维护数据采集与发生过程中所需要的参数。

逻辑层将不同硬件板卡采集的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和协调, 将用户界面发出的控制指令“翻译”为针对某个板卡可以识别的操作命令。 这种设计可以将与硬件板卡进行交互的底层和显示信息的用户界面隔离开来, 在用户界面与底层硬件之间架设了一个相互沟通的桥梁, 使得整个系统的扩展性更强, 结构更清晰。

(1) 数据滤镜框架

通用类型数据滤镜框架包括动态解算数据组件和解析规则配置器。 由于数据都是以数据包的形式进行传输, 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压缩和解析其格式, 数据参数信息的多样化决定了压包和解包的算法必须是动态的。 动态解算数据组件又包括动态数据压包和动态数据解包两部分, 源端根据动态数据包定义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打包组帧; 接收终端读取该定义便可将参数信息存贮到一个容器中; 获取动态数据包以后, 根据容器中参数信息序列, 可以将该参数的实际值解算出来并存进容器; 使用时, 通过参数名称便可在存贮容器中查找到其对应的数值。

(2) 图像滤镜框架

图像滤镜框架的结构如图6所示, 图像数据在滤镜之间传递, 滤镜将图像数据处理之后输出, 在经过了所有的滤镜链之后得到最终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 图像滤镜框架包括图像显示、 图像编码和图像解码滤镜, 为了实现纯图像数据的显示, 封装了第三方库LeadTools一部分功能, 定义图像显示滤镜类ImaqDisplayer, 创建其对象并调用功能函数即可实现图像显示等功能; 图像存储采用编码滤镜file_encoder, 将图像数据按照规定的文件格式进行存储; 图像解码滤镜file_decoder从存储文件里读取数据包, 并实现数据包的分离, 以便将图像数据和其他状态数据分开处理。

图6图像滤镜框架

3.3软件表现层

软件表现层作为与用户交互的界面, 负责对用户登录的管理、 测试方式和测试项目的选择、 测试命令的下发和命令执行后最终结果或状态的显示, 包括控制组件、 数据显示组件和图像显示组件。 控制组件用来对测试评估系统的具体测试任务行为进行控制; 数据显示组件将图像中包含的状态信息以及采集的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进行显示; 图像显示组件将采集的图像数据转化为图片进行直观显示。

4结束语

本文所设计的红外成像导引头通用测试评估系统采用集成板卡构建虚拟仪器组成测控系统, 基于PXI标准总线结构, 具有多通道高精度A/D、 D/A和数字I/O、 数据吞吐量较大, 系统集成度较高。 硬件设计通用调理适配单元, 对导引头输出的信号进行统一调理适配, 使信号具备标准的电气接口和物理接口, 通过调换不同的通讯协议和数据采集板卡实现红外单元、 多元及成像导引头的通用测试评估; 软件设计通用化, 采用底层、 逻辑层、 表现层的层次结构, 对于不同产品测试仅需对表现层进行重新搭建按照通用化的设计思想研制, 在实际应用中满足了不同型号红外成像导引头的测试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 杨士义.某型空空导弹总体测试系统设计 [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2(2).

[2] 韩惠莲, 王浩.基于虚拟仪器的导弹测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1, 19(3).

[3] 郑f宇, 董德新, 贾明勇.基于PXI总线的红外导引头性能测试系统设计[J].航空兵器, 2010(4).

[4] 樊尚春, 周浩敏.信号与测试技术[M].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1.

[5] 朱刚.基于虚拟仪器的模拟试验台测控系统设计[D].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 2007.

(上接第53页)

[2] 刘延国,何洪庆.多脉冲能量控制在战术导弹中的作用[J].推进技术,1998(5):110-114.

[3] 曹熙炜,任军学,王长辉,等.软隔板双脉冲发动机二级点火延迟试验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38(2):244-246.

[4] 朱卫兵,张永飞,陈宏,等.双脉冲发动机内流场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2,32(1):114-117.

[5] 刘世东,张辉,杨小良.脉冲发动机级间隔离技术研究[J].航空兵器,2011(4):55-57.

篇6

关键词: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机械设计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1.“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概述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来源于德国职业教育,是指希望学生通过实际参加企业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将企业的职业行樽魑学习目标,以此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国内的应用应结合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教学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项目引导,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明确专业目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该教学模式对知识点进行划分,通过安排任务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项目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机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应用该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理清思路,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项目的设计和选择,加强教学引导工作,有效处理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特点、师生关系等问题。

(1)机械设计课程的理念。依照机械设计课程专业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需要将职业行为融入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明确工作过程中系统化的设计理念,以“教、学、做”一体化为特征,根据“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开展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教学内容以工作需求为目标,科学组织教育活动,根据实际工作场景实施教学活动,将真实项目作为教学载体以丰富机械设计课程环节,明确课程标准,将获得职业资格作为学习依据。

(2)机械设计课程的特点。在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避免形而上学的项目任务观,需要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任务的设置。引导型项目需要由学生共同讨论完成,在课程设计范围内进行自由选择,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自行设计项目的类型和主题。驱动型任务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任务来完成,通常有成熟的设计任务作为参考。在项目及任务的设置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的意义,明确设计目标,在保证教学可行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机械设计课程的师生关系讨论。为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教师在制订机械设计课程项目任务时,需要将教学内容隐藏于各大任务中,根据“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将完成设计任务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教师进行项目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驱动下,科学有效地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以提高所学知识的利用效率,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完成教师制订的机械设计课程任务。在应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过程中,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需要选择专业的企业及行业专家进行指导,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更符合市场要求。通过企业及行业专家根据岗位调查和课程知识结构,共同设置教学情景模式,模拟工作任务、流程和企业环境,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专业素质作为教学目标,结合机械设计课程特点,设置引导型项目和驱动型任务,包括理论知识、实验等内容。确定学习领域后,依照工作任务搜集学习情景资料,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项目融入情景实施方案,以项目为载体,以教学过程为导向,顺应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特点开展教学。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机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有利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课本的中心地位,促进实践教学环节。应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需要结合机械设计课程理念和特点,明确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沥青道路路面反射裂缝成因防治

Abstract: Paving asphalt overlay on Concrete Pavement Reinforcement, it will easily cause damage for the stress and load stress effect on temperature, asphalt overlay o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In order to reduce and delay the reflection crack of pavement, according to many years of design experience, causes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crack in half rigid base 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Keywords: asphalt road; pavement; reflection crack; causes;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反射裂缝,是指路面基层先于面层产生裂缝,并将基层裂缝反射到面层。基层裂缝和初始缺陷在温湿循环应力和荷载重复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在面层底部产生应力集中,首先导致面层底部开裂,随后逐渐由面层底部向上扩展,最终使裂缝贯穿整个面层,形成反射裂缝。根据形成的不同原因可将反射裂缝分为两大类:荷载型反射裂缝和非荷载型反射裂缝。荷载型反射裂缝是指半刚性基层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半刚性材料基层底部产生拉应力超过半刚性材料的抗拉强度,底部开裂,且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底部裂缝逐步扩展到上部,并使沥青面层产生开裂破坏。

1反射裂缝对路面的危害

反射裂缝会对路面性能和耐久性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不利影响包括:

1)防水性降低。路表出现任何裂缝,都会使路表水有机会进入路面结构内部,甚至进入对湿度敏感的路基土中。

2)引起路基过大压应力。由于存在裂缝,造成路面板体不连续,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将加大板体边缘的变形,从而在裂缝处传递过大压力至路基顶面。

3)增大路面应力和变形。上述的路面结构板体边缘变形,会在路面结构内(尤其基层)产生很大的应力和变形,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将缩短这些结构层的寿命。磨耗层沿裂缝的破坏。在车辆、水分、霜冻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磨耗层常会沿裂缝发生骨料或小块沥青的剥落。

反射裂缝不仅使路面使用性能老化,影响行车舒适性,而且导致路表水下浸,影响到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更为重要的是,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和周期性变化环境温度的影响下,常常使得裂缝迅速向四周扩展,大大缩短了罩面层的使用寿命。因此,反射裂缝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所面临的一大技术难题。影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的因素很多,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十分复杂,只有进行大量研究分析和实践总结,才能找准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2反射裂缝产生的原因

(1)反射裂缝产生的原因,由于半刚性基层材料属于水硬性材料,当基层建成以后,基层内部的物理化学反应要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基层材料的强度和刚度也随着龄期的增长而不断加强。所以这一类材料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都比较敏感。如果施工条件不好,就有可能导致基层产生干缩性温缩裂缝,而其下卧层与该层之间的磨阻作用抑制了其收缩,从而在该层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此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则发生断裂。这种裂缝一般发生在使用期间的初冬季节,也可能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基层铺筑后到尚未覆盖沥青面层之前。当半刚性基层开裂以后,在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层间的裂缝处形成一个薄弱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的共同作用,在该点的沥青面层底面产生应力集中,如沥青面层较薄则会引起开裂。

随之,在行车和大气因素的反复作用下,裂缝逐渐向上扩展,直至沥青表面。这种裂缝通常称为反射裂缝。反射裂缝一般为横向裂缝,其间距大小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沥青面层的厚度,以及半刚性基层和沥青层材料的抗裂性能。当日温差变化较大,沥青面层较薄和半刚性基层和沥青面层材料的抗裂性能较差时,则裂缝间距较小;反之,则较大。

2.1半刚性基层自身的特性

半刚性基层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承载力,但其材料自身的缺点使得已建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通车一两年后便出现了大量的反射裂缝。究其原因,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水分的不断挥发和混合料内部的水化作用,材料矿物晶体或凝胶体间层间水的作用和碳化收缩作用等会引起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干缩,同时半刚性材料中的主要成分存在不同的温度收缩性,使得无机结合料整体在其不均匀的综合效应下产生一定的温缩。再加上半刚性基层施工中的养护不充分,集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不当等原因,收缩裂缝往往无法避免,只是程度不同。收缩裂缝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射到路表面,会给路面的整体结构带来一定的破坏。同时雨水和外来杂物顺着裂缝就可能渗入基层,从而引起基层、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力下降,或滞留于层间。在行车荷载高速作用,极大的动水压力会冲刷基层,使其丧失支撑力而导致沥青路面产生唧泥、网裂、路面变形等病害。

2.2旧水泥路面原有裂缝的延伸和扩展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是一种刚柔相济的复合式路面结构,理论分析表明, 行车荷载和温度变化是引起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产生反射裂缝的主要原因。由于旧路面板上存在接缝和裂缝、错台、脱空等病害,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加铺层路面结构内部应力的不均匀分布使得原有水泥路面在裂缝两侧产生应力集中引起剪切型反射裂缝即荷载型反射裂缝。温度变化也使路面结构在裂缝两侧产生水平位移,产生了张拉型反射裂缝即非荷载型反射裂缝。为此,反射裂缝的发生也将严重影响沥青加铺层的使用寿命,是“白改黑”工程的一大技术难点。

上述两种情况,在其方法上能较为合理的模拟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和扩展发展规律,但是存在较大的误差。由于尺寸效应的缘故,其中无论是初始裂缝的产生次数,都只能在同等条件下对比不同材料的抗裂能力。

篇8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控制与引导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是一个承上启下,衔接规划、管理与实施以及具体体现城市设计构想的关键性编制层次,作为法定规划之一的控规,其控制指标中大量涉及城市空间形态和建筑形态的要求,其指标的科学性需要好的城市设计支持,由此可以看出,运用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是完善控规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有助于解决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三维空间研究不够,指标控制不合理,公众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提高控规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本文以下内容将对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2、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落实城市设计观的意义

2.1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城市形态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做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在控规阶段引入城市设计,能充分协调各方面利益,确定合理的开发规模,形成美好的城市形态和城市环境,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2.2 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指标体系

在控规阶段通过城市设计,可以合理确定地块的开发强度,还可以对地块的三维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和分析,处理好各地块建筑形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从而确定科学合理的指标控制体系。

2.3有助于规划引导和实施管理

强调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结合,就是将城市设计的意图和要求转化为规划控制的设计条件,进而对项目从规划角度进行引导和控制,通过对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等指标的合理控制和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建筑环境的引导,有效的指导规划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2.4 有助于规划的公众参与

城市设计能更加直观的反映建筑的形式、色彩、高度和周边的环境,因此也更容易被公众所理解和接受,也便于公众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得城市规划阶段中的公众参与真正落到实处。

3、城市设计的原则

城市设计是指为达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审美或者技术等目标在形体方面所做的构思,它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形体,就其对象而言,城市设计包括工程项目设计、系统设计、城市或区域的设计三个层次,其原则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3.1与城市规划相协调的原则。

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虽然研究侧重点和方法不同,但都具有相似的研究对象-城市物质环境,而且二者在研究内容和管理运用上都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因而城市设计应注意在设计研究上密切联系城市规划,在管理运用上和城市规划互为配合和补充。

3.2弹性控制原则。

城市设计的弹性是指城市设计在外力作用下的伸缩性和其回旋余地,是体现城市设计渐进性和适应城市发展的不可预见性的重要特点,坚持弹性原则,不仅是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结合的需要,还能够为设计师提出更加宽松的设计环境,在市场化的今天,也便于具有长期性、经常性的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

3.3重点和一般相结合的原则。

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城市设计对于城市空间环境的控制不可能在全市范围全面展开,而应当对重点地段进行重点控制;二是城市设计编制的控制内容应突出重点。第四,控制和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其主要是从技术上解决好控制和引导的度,控制太弱、引导太强就使城市设计的调控作用失效;控制太强、引导太弱又限制了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活力。

4、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的途径分析

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合主要有三个不同的途径:

4.1城市设计思想观念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合。

现代城市设计已经从最初的物质环境的目标发展到包含更为丰富的人文关怀、精神要素和精神目标的思想观念而存在,它代表人类对自身居住环境的价值观和一种城市理想。这种思想观念在实际运作实践中又表现为认识论和方法论贯穿于控规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一是城市设计综合方法论对具体的控规编制过程起着指导作用,是控规指标确定的重要参考内容;二是城市设计观念作用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目标体系,使城市设计观念向下层次系统和运作环节渗透;三是城市设计观念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评判理念标准的重要部分并影响方案的选择过程。

4.2城市设计技术方法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合。

城市设计的设计技术是对城市体形空间环境进行设计所采取的手段,它包括:空间设计手法、美学原则、心理学知识、功能分区等,它通过对设计要素的发掘及相互关系的组合、界定来创造理想的空间环境,实质上是基于系统方法的综合设计方法。城市设计的设计技术与控规的结合主要成果的综合表达:一是将城市设计的设计内容以图纸的形式单独表达,制定城市设计导则,作为控规的文本附加内容;二是城市设计的成果内容表达在控规的相关图纸上;三是将城市设计做出重点地区可能的意向形态设计,为下一阶段的详细规划、建筑设计以及规划管理提供形象上的参考。这三种方式都是将城市设计的设计技术成果以规划文件和规划图纸的形式表达,与控规的成果体系发挥同样的作用。

4.3城市设计策略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合。

城市设计的策略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结合有两种方式:一是城市设计策略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开发条件的内容,成为建设方确定开发方案,测算经济成本的依据;二是城市设计策略作为控规的文本内容,成为控规指标调整的依据,这样城市设计就能够将控规对开发建设的消极控制变成积极的引导。

5、基于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主要是构建开发过程的步骤和行动纲领以及激励机制等,其中开发步骤和行动纲领是指在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而制定的优先发展策略和合理的分期开发顺序,并提供能促进这一过程开展的财政策略、公共政策等。激励机制是主管部门根据市场原则,对开发者做出有利于公众利益的建设行为时,给予财政、税收和开发政策上的优惠,目前,常用的策略有容积率奖励或转移、特定区域制度、开发权转移、功能转移和联合审批等。

5.1容积率转移或奖励制度。

容积率奖励是城市空间开发中,为鼓励开发商的某些有利益城市公共利益的行为而在既定的开发量基础上增加额外的建筑面积,容积率转移指在城市空间开发中,因某些因素导致的空间开发收益损失可以转移在相邻或具有相同地值的开发活动中补偿。

5.2特定区域制度。

针对某些环境、条件较为特殊或因发展历史等原因已形成较有特色的地区地段而设置的,目的是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保护有特色区域,虽然在我国目前尚没有成功的案例,但对于古建筑和理智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3开发权转移。

是一种将限制性地带的项目开发转移至其他地区进行建设的综合技巧,开发权转移的目的是在于保护有传统历史意义或已成为城市标志的旧建筑物。

5.4功能转移。

是对地块功能的可变性和功能调整范围给与一定的弹性,当地块的某些规定在实施中有可能发生变化时候,进行功能转移或改变,避免重要的公共在调整中被牺牲,历史遗留的土地使用权和单位用地分割零碎、空间各行其政的问题得以解决,可以进行用地调整、产权转移,增加了土地的实用价值,使得地价上升,弥补了损失。

5.5联合审批。

是当开发用地面积较大或开发商和业主较多的情况下,为保证相邻若干地块或重要公共空间的整体开发效果,同时避免开发建设行为各行其是,对整体的城市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开发,由政府组织多个开发商、业主,一并提出建设方案进行一并的建设审批,协调不同业主需要,促成城市公共空间形成和优化。局部景观非常重要的地段,可要求相互联系紧密的建筑和地块,采用联合报批的方式,统一其建筑形式、风格、材料、色彩,底层的界面和地下步行系统等,联合审批提供了规划管理者一个统一评价、协调的机会,也给以建筑设计者一个了解周边建筑设计情况的机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管部门需要原有的指标控制外,提出需要规划管理进行联合审批的范围,并且规定范围内建筑联合审批的要点。

6、结尾

本文以上内容首先对城市设计的原则进行了介绍,随后分析了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的重要意义、结合的方法和途径,最后研究了基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城市设计策略,表达了观点和见解,另外,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就是,在进行城市设计过程中,在完善各项制度、体制和理念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引导群众的参与,提高其参与度,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集思广益,更好的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当代城市规划导论》陈炳钊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王世福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9

关键词:城市设计旧城风貌改造运用

1城市设计含义

城市设计利于深化城市规划,利于打造环境宜人、功能适用的城市。关于城市设计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专家对于城市设计的理解和界定也不一样,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提到了空间环境,空间环境是一个三维的含义,是城市中的实体、空间有机结合的产物,这二者组成的大环境有着显性的特征,很容易被人们感知到。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城市的设计一定要和经济的建设发展相关联,要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通过优化城市的整体形象来加大招商力度、引发购物热潮、吸引人才就业。城市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是振兴城市经济,同时,也有助于管控城市的发展,使城市的发展趋向和谐,保留城市的特色,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现在,城市设计关注的环境除了包含最基本的美化城市的含义之外,这几年也逐渐深入到城市的其他层面诸如物质层面,虽然这一效果不能短时间地展现出来,但是这一出发点,将使得我们的思维得以拓展。

2城市设计在旧城风貌改造中的重要性

一座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代谢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得城市功能不断改进、提升。城市从成立开始,旧城风貌改造就伴随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它可以看成城市的一种自我调节功能,是城市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经济、社会在不断地进展,旧城中的设施慢慢老化,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旧城结构设计不合理、功能太集中,当出现人口过于集中、居住资源过于紧张、环境污染太严重等问题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要求工业企业远离市区,同时人们的居住需求也在向外扩散,旧城的功能落伍需要重新为其配置必须的交通、基础设施、商业圈,通过这样来提升城区的综合功能。旧城风貌改造的设计和整个城市的功能息息相关,设计和功能分别可以看做是形式和内容,内容主导形式,形式服务内容,旧城风貌改造的完美,便是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很显然,在旧城风貌改造过程中,城市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旧城风貌改造过程中的城市设计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3.1掌握旧城的空间布局基本规律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不仅仅是一座独栋建筑物的功劳。城市的整体美貌,要得益于数栋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独特融合的整体视觉以及广阔丰富的空间。一座城市是人们居住的场所,同时也是凸显城市特色的基地。为了让新城和旧城做到和谐优美,必须要探索、掌握旧城的空间布局规律,旧城广阔的空间,为城市建设和理念创新提供了足够的场所。有关专家指出,旧城风貌改造要遵循三个原则,即相互协调、善于表现以及有机协调的原则。而关于空间艺术,有很多艺术理论交织在城市建设中,例如:图底理论、联系理论等均为很常用的艺术理论。常用的城市设计手法包括:侧面封闭、边沿连续、结构跨接、室内外光线融合得到、突出暗示等等,这些手法的使用,有助于勾勒出线条优美的的建筑结构,同时综合考虑人们的生活实际需求、城市的文化底蕴,让建筑场所的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更具特色。

3.2突出旧城的文化特色文化的特色和城市的空间结构息息相关,文化的特色,通过艺术的手法能够得以进一步地延伸,达到感受、文脉等更高级的文化层次,让文化的深度更深、内涵更丰富。旧城风貌改造时,设计的侧重点应该是场所,人们对城市的感觉取决于对场所基础特点的第一印象,总结城市中场所的基本特征,从中提升出一些通用的概念运用到城市的设计建设中去,这是旧城风貌改造最常用的。因而,场所要比建筑物本身优先考虑;尊重文化并向历史借鉴经验;增设适应于社区每个层次的场所功能;人性化设计;注重步行;和社区充分沟通并尊重他们的需求和建议;增加场所的长久实用性;场所变化小规模进行尽力提升场所的舒适程度、可观赏价值。

3.3把旧城的生命活力激发出来。促使某一地段复兴繁荣,是旧城风貌改造的重要任务。通过旧城风貌改造,可以让城市形象重塑、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大力带动城市经济的再次发展。而旧城风貌改造过程中,要秉承整体和谐的理念,尊重历史的同时做到改革创新,尽量考虑城市中每个层次的需求,保持社会平衡。

4旧城风貌改造中的城市设计要点

4.1保持城市设计的可延续性

一个完美的城市设计计划,需要积极听取社会各界各层次(包括城建部门、设计部门、当地居民等等)的建议,尊重他们的想法。城市设计不能只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时间段,要实施到城市的整个规划建设过程中去,让设计具有可延续性。一般来讲,详细的规划设计是针对于旧城区的某一片区,总体的规划设计则是针对于整座城市的设计,它更具宏观调控的作用,高瞻远瞩,更讲求整体性,它把整座城市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

4.2发挥城市设计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城市设计对城市中每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具有引导和控制的能力,以此来保证城市建设有序、长久的进行。在当下的城市建设环境下,城市设计对于旧城风貌改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显而易见。一是,现在常用的控制性规划,主要用来控制土地的使用方向和开发强度,这里的开发强度指标(包含绿地覆盖率、容积率等等)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一座城市的环境实效。在容积率、建筑密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不同的设计理念引导和控制,会让城市彰显出的外部环境大不相同。二是,现在城市的开发,多是由开发商承接,他们往往只关注工程的实际利润,而忽视了工程承载的社会使命和环境使命,这就要求在城市建设设计初期就要从整体出发,让设计来引导和管控城市环境的发展动向。

5结束语

总之,旧城风貌改造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势地貌,城市中独具特色的小街小巷、千年古树、历史悠久的古建筑,要加强有效的保护措施,发挥它们的景观作用,同时,还要把城市的特有文化有机融合到城市的建筑中去,形成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色。用科学合理的城市设计,引导旧城风貌改造工作健康地进行下去,也从整体上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

作者:郑伟 单位:中元国际(海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10

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内涵相当丰富。中国是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经济发展相当不平衡,各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各地城镇化进程、成果、政策、模式也会不一样。所以中国的城镇化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镇的过程。而这其中城市设计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必须强化它的权威作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郭恩章提出:城市建设应当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人性化设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确定为主导方向,通过城市设计,达到方便市民生活、适居的目的,并有力的支撑特色城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自主创新是城市设计的永恒主题[2]。

1城市设计的角色

1.1.城市设计与城市经济

由于工业发展,使城市经济效益提高,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活动随之增多,为城市带来的外部效益也越大。城市设计对于促进城市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少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工业开发需要建造大量的厂房和提供工人住房,不仅刺激了设计需求的产生,而且城市开发成为一项资本积累的必需过程;第二、建筑业可以成为主要的经济支柱,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间接经济效益也十分巨大。当然,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能为城市开发提供良好的条件,如城市有能力投入资金建造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和公用事业设施,然后,这一切又促进了城市设计的进一步发展,这样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设计构成了良性循环。在英国伯明翰(Birmingham)城,历史性主题的提出表明对传统的保护,对于缓解从工业化城市经济向后工业化城市经济转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还为城市不断注入生机活力[3]。

1.2.城市设计与城市文化

文化可以看作是一个很复杂的实体,一个过程,一个产物,一种生活方式,一件艺术品,一种生产模式,一种消费模式(Montgomery,1990)。文化是某种方式和价值的表达,不仅仅是艺术和学问,还包括普通的和法律的行为(Williams,1981)。通过文化来展示城镇,在场所营销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更好地表明了城市的质量,从而能更好地吸引投资和增强市民自豪感。许多城市只有强调自身与众不同,突出比其他城市更具优势,更有特色,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争取到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是主要面临的问题,也是城镇化的关键。[4]笔者认为高品质的城市环境的改善是刺激和吸引投资的关键。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重视城市生存品质,重视城市文化内涵和历史魅力的前提下,城市设计是连接两种主体的一个比较好的技术方法,由此,融入了文化因素的城市设计对城市建设的干涉更为有效。

2、现阶段我国城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整体系

一个设计究竟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外部空间设计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有无一个相对明确的城市设计大纲的引导是一个关键环节,而我国相当一部分建筑师从事的“城市设计”实践恰恰是在大纲欠缺或大纲的内容尚不十分明确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实践中,规划和设计往往融合在一起,在大多数的详细规划中,或多或少地包含了城市设计的某些内容,如控规中制定的关于建筑形体的一些指导性指标,而总体规划中的一些分项,如城市景观、城市风貌的规划也类似于城市设计,但始终是局部的、缺乏系统性的规划。

2.2、注重物质规划,轻实质内容

在大规模特色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传统规划的工作方法显现出弊端,城市设计因三维整体形态的模型或图纸展示易使人产生直观感和新鲜感而受到推崇。但是将来一块块分而开发的基地如何与漂亮的设计模型取得一致,规划管理如何实施等核心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对具体规划建设指导意义不大。

2.3、无法律效力

城市设计至今未进入我国城市规划法定体系,仍属非法定规划范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法定程序的缺失,因此造成规划成果无法律效力、难以融入城市规划体系的局面。其编制审批程序也由各城市自行确定,有的城市报市政府人大、有的报当地城市规划委员会或城市规划部门审批。各地方的标准、要求和运作机制五花八门,深浅不一,影响了城市设计的品质,并难以有效推进城市建设。上述问题是我国现代城市设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很多,克服和纠正的难度也比较大,但笔者对它的未来前景是充满信心的。

3、对策及建议

做好城市设计就等于给城市建设定了一个调,提供了决策和建设的依据。在现行规划体制下,当务之急是确立城市设计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的体系,根据城市规划的不同层面内容,相应地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分区(组团)城市设计、详细(重点街道、地段)城市设计等不同层次的工作,并从各个层次对单体建筑设计进行引导和调控。

3.1、城市设计层次的划分

3.1.1第一层次:总体城市设计城市规划资料集中将城市设计定义为:在对城市自然现状特点以及城市历史文化传统深入挖掘提炼的基础上,更具城市性质规模,对城市形态和总体空间布局所做的整体构思和安排。构成城市的物质要素形式纷繁复杂,有街道、桥梁、河流、厂房、住宅、商场、公园、雕塑、办公楼、教学楼等,在同一时刻城市中还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行为活动,有工业生产、商业贸易、家居生活、休闲游憩等,这些要素并不独立,它们同处于一个时空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形成城市这个复杂的巨大系统。而事实上,这些大量的建筑和景观都有着各自特殊的功能要求和形象要求,并分别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过程,无法保证最终的城市整体效果。这就需要总体城市设计来加以整合,确保这些建筑和景观符合城市的需要,使各要素、各建筑景观融为一体,共同形成和谐统一的城市整体形态和风貌。3.1.2、第二层次:分区(组团)城市设计分区(组团)城市设计是根据城市局部地段的不同性质设计的。按照规划对区块的功能要求,对土地使用、空间布局、建筑体块、绿化、交通、市政设施等从设计的角度提出要求和具体方案,保证分区内的具体建筑和景观能够符合该组团整体形态的需要,使这一局部地段(块)的各建筑协调一致,并能融于这个城市整体环境之中。如旧城区,一般历史文化积淀多,社会结构稳定,人口密集,商业繁荣。要尽量保持传统风格,不要轻易破坏城市肌理,拆改中要精心设计,在改善提升功能的同时,努力保持原有的文化气息;新区建设中,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格局,在注重社会结构建立的同时,着力体现民族文化传统、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融合。3.1.3、第三层次:详细(重点街道、地段)城市设计重点街道、地段的城市设计是当前城市设计的当务之急,也是现实可行的。重点街道、地段是城市标志性开放空间,是展现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风景。一个城市中的建筑数量庞大、功能形式多种多样,城市中一条街、一个标志性地段它所包含的建筑数量、形态和功能也不一样,这是城市功能和文化多元的表现,也是城市开放包容的表现。因此,详细城市设计对城市重点街道、地段的空间环境进行维护整合,并融入城市生活的新的功能与要求,通过对街道、地段的空间,包括街道(地段)建筑形式、空间尺度、颜色与符号以及生活方式的人性化设计,为居民提供使用方便、视觉舒适、层次丰富的街道环境和地段风景,唤起市民对城市历史的共鸣和对城市文化的认同。

3.2、规范引导设计内容

在现阶段城市设计注重物质规划、轻实质内容的普遍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点作为控制要素来作考虑:基于城市整体风貌控制目标的城市风貌分区,包含建筑风貌分区、建立色彩分区;基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控制目标的城市竖向分区控制,包含城市地标形态;建筑高度和密度分区,城市轮廓线控制等;基于公共资源分配和组织目标的城市公共空间网络建构;基于城市自然生态格局保护目标的城市绿地、水系、景观系统;为更好的落实上述内容的要求,应以导则的形式作为设计成果的主要形式。导则应清晰、简单和明确给参与建设的各方以明确的导向性。[5]上述几点应自上而下地指导各分区建设,同时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也通过同类或不同类要素之间互相协调整合,完善各层面各要素系统的整体建构,避免出现只注重漂亮模型或图纸而忽视自身特色及在城市中地位的现象。

3.3、确定城市设计法律地位

针对城市设计无法律效力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实施城市设计过程中,应以立法形式确立其法律地位,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将城市设计实施成为准立法和执法的过程,最大有效地发挥城市设计的作用。通过对城市开发执行、开发控制及对各类设计执行设计控制的操作,以此作为公共利益的开发预期并控制城市开发因素,这些开发预期的设定必须以一定的制度作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