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前置范文
时间:2023-04-07 16:0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宾语前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AninvestigationofTheBookofSongsshowsthatitscategoriesofobjectfrontingbasicallyagreewiththoseinprose.Therelationshipbetweenobjectfrontingandrhymepresentsustwocategories:thefirstcategorywasdeterminedbygrammaticalconditionswhichallowednovariationonthepartofthepoet,suchasthefrontingofsomeobjectpronounsbuttheseconddependeduponthepoet''''sdeliberatevariation,suchasthefrontingofnounobject.Asaresult,whenthepoetwasorganizinghislines,hetriedhisbesttomakeanobjectfrontinglineoccurattherhymicalfoot.InTheBookofSongs,thoselineswhichfellintothe“noun+BE+verb”patternmightbedeformedbecausetheydepartedfromthecontext.
KeyWords:TheBookofSongs;objectfrontingline;rhyme
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问题,作为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自《马氏文通》起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对于这一特殊语序的类型、分布、性质、历史演变以及产生的动因,几代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拟在前人及时贤研究的基础上,考察《诗经》中各类宾语前置句的分布情况,探讨《诗经》中宾语前置句的使用与韵律的关系。
一、《诗经》中宾语前置句的类型与分布[注:下文在描写句式的时候,“动词谓语”简称“动”,名词(包括名词短语)简称“名”,代词简称“代”。]
《诗经》中的宾语前置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其中包括疑问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其他句式中代词宾语前置;二是名词(包括名词短语)充当前置宾语,其中包括有语法标记和无语法标记两类。其具体分布见下表1。关于《诗经》宾语前置句的考察,时贤已有文章发表,如杨合鸣1993[1]、韩晓光1995[2]、伍桂蓉2004[3],本文对之梳理,是为了说明宾语前置的原因。考察《诗经》,其宾语前置类型与散文基本一致,并没有像后代的格律诗那样(如杜甫《秋兴》中的“香稻啄余鹦鹉粒”、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素衣莫起风尘叹”之类),出现有别于散文的特殊形式;只是有些宾语前置的类别出现频率要大大高于散文,如指示代词“是”作宾语前置、名词宾语前置,等等,这既有时代因素,又有诗歌韵律的因素。
二、宾语前置与韵律的考察
押韵是中国古代诗歌韵律的基本要素。通过对《诗经》中宾语前置句押韵情况的分类考察,可以看到,它们的分布大都以协韵为目的。
(一)否定句代词前置宾语韵律的考察[注:韵脚、韵部均依照王力先生《诗经韵读》。]
1.关于“不”字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考察
表2“不”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表
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词谓语为韵脚动词谓语不为韵脚
前置(43)3763013
后置(7)0725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否定句代词宾语到《诗经》时虽然已经有部分后置,但前置仍是主要形式(约86%);前置句的使用虽并非完全受韵律的影响,但多数前置句都处在韵脚的位置(约69.8%)。略举数例:大车槛槛,毳衣如。岂不尔思?畏子不敢。(《王风•大车》)(槛、、敢,谈部)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郑风•褰裳》)(溱、人,真部)
以上为不处在韵脚的代词宾语前置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周南•汝坟》)(肄、弃,质部)
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召南•行露》)(讼、讼、从,东部)以上为处在韵脚的代词宾语前置句。
“不”字句,其前置的代词宾语仅见“我”、“尔”,未见第三人称,其原因或许正如丁声树先生所指出的,否定副词“不”与前置宾语“之”已凝固成词,合音为“弗”了的缘故。
2.关于“莫”字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考察
表3“莫”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表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词谓语为韵脚动词谓语不为韵脚
前置(16)133160
后置(2)2020由上表可见,“莫+代宾+动”16例,无一例“动”不是处在韵脚上与上下协韵。举例如下: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庸阝风•》)(指、弟,脂部)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小雅•四月》)(纪、仕、有,之部)
“莫+动+代宾”式仅见2例:
其一为《卫风•竹竿》中的“远莫致之”,该例出现在第一章,为说明问题,兹将第一章全文转引如下: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淇、思、之,之部)“远莫致之”正处在偶句押韵的位置,“之”为韵脚所在,该章押“之”部韵,“之”未前置,正是为了押韵。
其二为《大雅•民》中的“爱莫助之”,该例出现在第6章,第6章全文如下:人亦有言:德车酋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举、图、举、助、补,鱼部)
第六章为变相句尾韵,韵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此外,该章“之”字五出,构成整齐的“动+之”排比句;显然,如果该句“之”前置,采用“莫+代宾+动”式,则破坏了该章固有的韵律。
考察《诗经》“莫”字句,从代词宾语后置出现的频率来看,与散文似乎无别,
[注:考察甲骨文、西周金文,未见“莫”字句;《尚书》亦未见“莫”字句。考察《论语》、《孟子》、《左传》、《韩非子》、《吕氏春秋》等5部文献,结果如下:
“莫+代宾+动”在《论语》有7,《孟子》14,《左传》8,《韩非子》8,《吕氏春秋》24;“莫+动+代宾”,在《论语》为0,《孟子》为0,《左传》为2,《韩非子》为1,《吕氏春秋》为0。
上述统计数字表明,“莫”字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是很严格的,“莫+动+代宾”式,在散文文献中只是偶见,列举如下:“吉莫如之”(《左传•文公十三年》)、“莫能逢之”(《左传•宣公3年》)、“人莫救之”(《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后置代词宾语均为“之”。]实则不然。散文中“莫+动+代宾”式偶见,可视为受“主+不+动+代宾”式的影响而产生的偶然现象;[注: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上古汉语用代词作宾语的否定式动宾结构,宾语先置,这是一条规律,但是宾语不先置的例外情况在殷墟甲骨刻辞中就出现了……否定式受肯定式语序的类化,可能从殷商就开始了。”]
而《诗经》中出现的“莫+动+代宾”式,则是诗律使然。
3.关于“无”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
考察《诗经》“无+代宾+动”3例,“动”都处在韵脚上与上下协韵。列举如下: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庸阝风•载驰》)(尤、思、之,之部)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衤去兮。无我恶兮,不故也。(《郑风•遵大路》)(路、衤去、恶、故,铎鱼通韵)(二)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韵律的考察
1.“是+动”(30例)的押韵情况
据考察,《诗经》中只有“是+动”句而无“动+是”句,即指示代词“是”单独作宾语一定要前置。“是+动”句(“是+动”连用者,前一个“是+动”除外)“动”都处在韵脚的位置上,举例如下:
祝祭于礻方,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小雅•楚茨》)(礻方、明、皇、飨、庆、疆,阳部)
维此良人,弗求弗迪;维彼忍心,是顾是复。民之贪乱,宁为荼毒!(《大雅•桑柔》)(迪、复、毒,觉部)
2.其他“代宾+动”的押韵情况
其他“代宾+动”3例,“动”都处在韵脚的位置上,与上下协韵: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小雅•节南山》)(岩、瞻,谈部)
上帝甚蹈,无自昵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小雅•菀柳》)(昵、极,职部)
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小雅•菀柳》)(瘵、迈,月部)
《诗经》中,“代宾+动”句一览表:
表4《诗经》“代词宾语+动词”句一览表
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为韵脚动不为韵脚
“是+动”291300
其他“代宾+动”3030
合计330330肯定形式代词宾语前置句(“代宾+动”)33例,都出现在四言句中[注:仅有1例出现在杂言中:“君子是则是效”(《小雅•鹿鸣》)。],“代宾+动”中的“动”均处在句尾韵脚的位置(“是+动•是+动”格式中前一个“是+动”除外)。
(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押韵情况考察表5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押韵一览表类型四言杂言在韵脚不在韵脚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29)263209经考察,《诗经》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动词也以在韵脚位置的为多。略举数例:
害害否?归宁父母。(《周南•葛覃》)(否、母,之部)
国步蔑资,天不我将;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大雅•桑柔》)(将、往,阳部)
以上在韵脚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邶风•谷风》)(求、救,幽部)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秦风•终南》)(堂、裳、将、忘,阳部)
以上不在韵脚
(四)名词(包括名词短语)宾语前置押韵情况考察
名词宾语前置包括带语法标记与不带语法标记两种情况。带语法标记的,根据语法标记的不同,又分“宾+是+动”、“宾+之+动”、“宾+斯+动”、“宾+来+动”、“宾+于+动”、“宾+胥+动”等6类,如下: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唐风•山有枢》)(枢、榆、娄、驱、愉,侯部)“宾+是+动”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秦风•车邻》)(邻、颠、令,真部)(宾+之+动)
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小雅•宾之初筵》)(抗、张,阳部)(宾+斯+动)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大雅•江汉》)(浮、滔、游、求,幽部)(宾+来+动)
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大雅•崧高》)(翰、蕃、宣,元部)(宾+于+动)
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大雅•瞻》)(富、忌,职之通韵)(宾+胥+动)
不带语法标记的,如: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邶风•日月》)(出、卒、述,物部)
具体分布如下表:
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其韵律特点,诚如冯胜利先生所言,是“加重动词的分量”[4]237,韵脚必须重读,而该句式的重音恰恰是落在句末的“动”上,与韵律要求相一致,这恐怕就是诗人在韵脚所在刻意选择该句式的重要原因。
(五)几点思考
1.考察《诗经》韵脚所在,或句句押韵,或隔句押韵,但偶句押韵是《诗经》最常见的押韵方式。
《诗经》中宾语前置与韵律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受语法条件制约、诗人不能随意改变的,如疑问代词宾语前置、“是+动”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注: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现象在甲骨卜辞中即已出现,如“贞:祖辛不我害?贞:祖辛害我?”参见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等等;一种是诗人刻意改变的,如名词宾语前置句(带语法标记的宾语前置句,以及不带语法标记的“东山自出”之类)。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诗经》在句子安排上(尤其是后者),总是尽可能地将宾语前置句安排在韵脚所在的位置。宾语前置句的分布以在偶句为常。
考察《诗经》中各类宾语前置句不出现在韵脚的比例: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约31%)、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约21%)、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约9.86%)、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0)。不同类型的宾语前置句受韵律的影响大小不同,形成如下序列: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上述序列表明,从左至右,在句式的选择上,语法条件的制约逐渐削弱,而韵律的制约逐渐加强。
2.“是+动”句集中出现在《大雅》、《小雅》,当与时代有关。考察上古文献,“是+动”式仅见于西周时期,东周已经消亡,这与该式在《诗经》中的分布是一致的。
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中,可以看到早期的“是+动”式:[注:金文例句转引自潘玉坤《西周金文语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西周中晚期:子子孙孙其万年永是宝用。(晋侯棘人马方壶)
西周晚期:子孙是尚,子孙之宝,用孝用享。(丰伯车父簋)
西周晚期:其万年令冬(终)难老,子子孙孙是永宝。(殳季良父壶)
比照铭文之程序语“子子孙孙永宝用之”[注:严格地说,西周铜器铭文之程序语是“子子孙孙永宝用”、“子子孙孙永宝”、“子子孙孙永用”,即以动词后不带宾语为基本形式。考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编《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记有“永宝用”、“永宝”、“永用”者800余器,记有“永宝用之”、“永宝之”、“永用之”者仅21器而已。],
“是”代替“之”,置于动词之前。《丰伯车父簋》中,“尚”、“享”同属阳部,《殳季良父壶》中,“老”、“宝”同属幽部。我们推测,用“是+动”代替“动+之”,或许是为了协韵的缘故。[注:前辈学者有一种说法,即“古语残留说”,认为古汉语的前身是一种底层结构为SOV型的语言,后来变成了SVO,“是+动”是史前SOV型汉语的残迹。]
为什么协韵要将代词前置?或许如冯胜利先生所言,代词一般是轻读音(“代词在韵律学上叫做‘弱形式’”[4]),将代词“是”前置,动词居后,可以收到“加重动词”之功效;动词处在韵脚的位置,而韵脚又为重音所在,二者相得益彰。当然,这样说,还要解释下面的问题:一是解释代词入韵问题;二是解释变相句尾韵的问题。《诗经》中存在着代词入韵的现象,如:“三岁贯女”(《魏风•硕鼠》)之“女”,“不入唁我”之“我”(《小雅•何人斯》)(按:《诗经》中,“我”字处在句尾者30例,押韵者2例),“如何如何,忘我实多”(《秦风•晨风》)之“何”,显然“弱形式”亦可押韵,要重读。再有,存在着变相的句尾韵(即句尾是语气词之类的,如《伐檀》之“兮”,《》之“之”),句尾不是重音所在;“兮”虽可以延长,而“之”似乎是要轻读。这两个问题或许与音乐旋律及其诗歌重音有关,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考察。
3.名词宾语前置,是诗人可以刻意选择的,因为名词宾语的位置本该在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后。考察《诗经》,名词宾语前置句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处在韵脚所在的位置,正说明了这一点。关于名词宾语前置句,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无论是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如《小雅•节南山》中的“四方是维,天子是毗”),还是不带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如《邶风•日月》中的“东方自出”),在散文中都可以见到(如《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中的“吾不免是惧”、《左传•昭公十九年》中的“室于怒,市于色”)。只不过在散文中或许只是偶见,除凸显焦点之外,或许并无特殊的修辞目的;而在诗歌中则是为了使诗句富于变化,为了协韵,而刻意地安排罢了。可见,《诗经》不像唐宋时期的格律诗那样,并无特殊于散文的语序,只是在语序的安排上,句式的运用上,要服从于韵律。
《诗经》中,凡名词宾语前置句均为四字句(约91.5%),或变相的四字句(即“虚词+四字句”,如“维迩言是听”、“匪先民是程”之类);前置宾语不得超过两个音节;动词谓语皆为单音动词;语法标记与动词之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如否定词、助动词);句末不得带语气词,等等。[注:考察同一时期的散文文献,带标记的宾语前置句已有长足的发展。如《左传•昭公元年》:“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论语•公冶长》:“吾斯之未能信?”《国语•楚语下》:“则何上下之有乎?”显然,散文中该句式要相对自由得多。]
这些音节限制正是《诗经》的名词宾语前置服从于韵律的体现。
4.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其语法标记除了在春秋、战国文献中常见的“是”、“之”之外,还有“于”、“来”、“斯”、“胥”等。考察《诗经》“于”、“来”、“斯”、“胥”等标记集中在《大雅》、《小雅》、《豳风》之中,据前人考证,《大雅》、《小雅》大多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豳风》亦西周末年的作品。这表明,带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在其初始阶段,其语法标记是不固定的,《诗经》中这种句式语法标记的多种多样,正是这种句式在西周末年、东周初年语法标记尚未固定的反映。
三、关于“鲁侯是若”、“万民是若”的讨论
“鲁侯是若”、“万民是若”二句诗出自《鲁颂•宫》。兹将原文转引如下: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徂来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关于这两句诗,自古以来即有歧解。分述如下:
“鲁侯是若”:
第一,清代钱澄之《田间诗学》:“毛云:若,顺也。远人来服,则鲁侯从而顺其情,以抚安之也。”
第二,明代季本《诗说解颐》:“若,顺也。谓顺鲁侯之德也。”
高亨《诗经今注》:“若,顺也。此言都服从鲁侯。”
“万民是若”:
第一,郑玄笺:“国人谓之顺也。孔颖达疏:民既以之为顺。”
清代钱澄之《田间诗学》:“‘万民是若’,言万民皆心顺之,以为合理也。”
高亨《诗经今注》:“‘若,顺也’。此句指庙貌庄严,万民对它肃然起敬。”
第二,宋代朱熹《诗集传》:“治其宫室寝庙,以顺万民之望。”
《诗说解颐》:“‘万民是若’,顺万民之心也。”
清代严虞忄亨《读诗质疑》:“于是修旧起废,治其宫室寝庙,以顺万民之望焉。”
为什么同一诗句会有歧解呢?
依第一类解释,“鲁侯”、“万民”是主语,“是”是“若”的宾语,则该句式为“名主语+是宾语+动”,依第二类解释,“鲁侯”、“万民”是宾语,“是”只是一个语法标记,则该句式为“名宾语+是助词+动”。因为“鲁侯是若”、“万民是若”,其句式都可以描写为“名+是+动”;所以,在句法平面上的“名+是+动”实则包含了“名主语+是宾语+动”、“名宾语+是助词+动”两种句式,是一个多义格式。[注:参见殷国光《古代汉语句法中的若干歧义现象》,《语文研究》1984年第2期。]
《诗经》中,凡符合“名+是+动”句式的诗句脱离了语境(或语境不明),都可能有歧解。
例如《鲁颂•宫》“上帝是依”:第一,元代许谦《诗集传名物钞》:《鲁颂》亦云“上帝是依”,谓天之神凭依姜女原之身而生后稷也。
第二,宋代欧阳修《诗本义》:毛谓“依其子孙”者亦非也。其上下文方言姜女原生后稷时事,与上帝依其子孙文意不属。据诗意,依犹赖也,谓上帝是赖者,言姜女原赖天帝之灵而生后稷无灾害尔。
又如《商颂•长发》“百禄是遒”:第一,孔颖达疏:“故百众之禄于是聚而归之。”
第二,元代朱公迁《诗经疏义会通》:“故能聚此百禄耳。”
总之,《诗经》宾语前置句类型多与散文一致,但一些前置句的出现,与诗歌韵律关系密切,一些歧解句与语境联系紧密,一旦语境模糊或丢失,就可能歧解。
[参考文献]
[1]杨合鸣.《诗经》句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2]韩晓光.《诗经》中的宾语位置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5(3).
篇2
关键词:《诗经》;宾语前置句;韵律
Abstract:AninvestigationofTheBookofSongsshowsthatitscategoriesofobjectfrontingbasicallyagreewiththoseinprose.Therelationshipbetweenobjectfrontingandrhymepresentsustwocategories:thefirstcategorywasdeterminedbygrammaticalconditionswhichallowednovariationonthepartofthepoet,suchasthefrontingofsomeobjectpronounsbuttheseconddependeduponthepoet''''sdeliberatevariation,suchasthefrontingofnounobject.Asaresult,whenthepoetwasorganizinghislines,hetriedhisbesttomakeanobjectfrontinglineoccurattherhymicalfoot.InTheBookofSongs,thoselineswhichfellintothe“noun+BE+verb”patternmightbedeformedbecausetheydepartedfromthecontext.
KeyWords:TheBookofSongs;objectfrontingline;rhyme
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问题,作为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自《马氏文通》起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对于这一特殊语序的类型、分布、性质、历史演变以及产生的动因,几代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拟在前人及时贤研究的基础上,考察《诗经》中各类宾语前置句的分布情况,探讨《诗经》中宾语前置句的使用与韵律的关系。
一、《诗经》中宾语前置句的类型与分布[注:下文在描写句式的时候,“动词谓语”简称“动”,名词(包括名词短语)简称“名”,代词简称“代”。]
《诗经》中的宾语前置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其中包括疑问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前置宾语,其他句式中代词宾语前置;二是名词(包括名词短语)充当前置宾语,其中包括有语法标记和无语法标记两类。其具体分布见下表1。关于《诗经》宾语前置句的考察,时贤已有文章发表,如杨合鸣1993[1]、韩晓光1995[2]、伍桂蓉2004[3],本文对之梳理,是为了说明宾语前置的原因。考察《诗经》,其宾语前置类型与散文基本一致,并没有像后代的格律诗那样(如杜甫《秋兴》中的“香稻啄余鹦鹉粒”、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素衣莫起风尘叹”之类),出现有别于散文的特殊形式;只是有些宾语前置的类别出现频率要大大高于散文,如指示代词“是”作宾语前置、名词宾语前置,等等,这既有时代因素,又有诗歌韵律的因素。
二、宾语前置与韵律的考察
押韵是中国古代诗歌韵律的基本要素。通过对《诗经》中宾语前置句押韵情况的分类考察,可以看到,它们的分布大都以协韵为目的。
(一)否定句代词前置宾语韵律的考察[注:韵脚、韵部均依照王力先生《诗经韵读》。]
1.关于“不”字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考察
表2“不”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表
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词谓语为韵脚动词谓语不为韵脚
前置(43)3763013
后置(7)0725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否定句代词宾语到《诗经》时虽然已经有部分后置,但前置仍是主要形式(约86%);前置句的使用虽并非完全受韵律的影响,但多数前置句都处在韵脚的位置(约69.8%)。略举数例:大车槛槛,毳衣如。岂不尔思?畏子不敢。(《王风•大车》)(槛、、敢,谈部)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郑风•褰裳》)(溱、人,真部)
以上为不处在韵脚的代词宾语前置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周南•汝坟》)(肄、弃,质部)
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召南•行露》)(讼、讼、从,东部)以上为处在韵脚的代词宾语前置句。
“不”字句,其前置的代词宾语仅见“我”、“尔”,未见第三人称,其原因或许正如丁声树先生所指出的,否定副词“不”与前置宾语“之”已凝固成词,合音为“弗”了的缘故。
2.关于“莫”字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考察
表3“莫”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表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词谓语为韵脚动词谓语不为韵脚
前置(16)133160
后置(2)2020由上表可见,“莫+代宾+动”16例,无一例“动”不是处在韵脚上与上下协韵。举例如下: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庸阝风•》)(指、弟,脂部)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小雅•四月》)(纪、仕、有,之部)
“莫+动+代宾”式仅见2例:
其一为《卫风•竹竿》中的“远莫致之”,该例出现在第一章,为说明问题,兹将第一章全文转引如下: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淇、思、之,之部)“远莫致之”正处在偶句押韵的位置,“之”为韵脚所在,该章押“之”部韵,“之”未前置,正是为了押韵。
其二为《大雅•民》中的“爱莫助之”,该例出现在第6章,第6章全文如下:人亦有言:德车酋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举、图、举、助、补,鱼部)
第六章为变相句尾韵,韵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此外,该章“之”字五出,构成整齐的“动+之”排比句;显然,如果该句“之”前置,采用“莫+代宾+动”式,则破坏了该章固有的韵律。
考察《诗经》“莫”字句,从代词宾语后置出现的频率来看,与散文似乎无别,
[注:考察甲骨文、西周金文,未见“莫”字句;《尚书》亦未见“莫”字句。考察《论语》、《孟子》、《左传》、《韩非子》、《吕氏春秋》等5部文献,结果如下:
“莫+代宾+动”在《论语》有7,《孟子》14,《左传》8,《韩非子》8,《吕氏春秋》24;“莫+动+代宾”,在《论语》为0,《孟子》为0,《左传》为2,《韩非子》为1,《吕氏春秋》为0。
上述统计数字表明,“莫”字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是很严格的,“莫+动+代宾”式,在散文文献中只是偶见,列举如下:“吉莫如之”(《左传•文公十三年》)、“莫能逢之”(《左传•宣公3年》)、“人莫救之”(《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后置代词宾语均为“之”。]实则不然。散文中“莫+动+代宾”式偶见,可视为受“主+不+动+代宾”式的影响而产生的偶然现象;[注: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上古汉语用代词作宾语的否定式动宾结构,宾语先置,这是一条规律,但是宾语不先置的例外情况在殷墟甲骨刻辞中就出现了……否定式受肯定式语序的类化,可能从殷商就开始了。”]
而《诗经》中出现的“莫+动+代宾”式,则是诗律使然。
3.关于“无”字句代词宾语前置考察
考察《诗经》“无+代宾+动”3例,“动”都处在韵脚上与上下协韵。列举如下: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庸阝风•载驰》)(尤、思、之,之部)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衤去兮。无我恶兮,不故也。(《郑风•遵大路》)(路、衤去、恶、故,铎鱼通韵)(二)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韵律的考察
1.“是+动”(30例)的押韵情况
据考察,《诗经》中只有“是+动”句而无“动+是”句,即指示代词“是”单独作宾语一定要前置。“是+动”句(“是+动”连用者,前一个“是+动”除外)“动”都处在韵脚的位置上,举例如下:
祝祭于礻方,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小雅•楚茨》)(礻方、明、皇、飨、庆、疆,阳部)
维此良人,弗求弗迪;维彼忍心,是顾是复。民之贪乱,宁为荼毒!(《大雅•桑柔》)(迪、复、毒,觉部)
2.其他“代宾+动”的押韵情况
其他“代宾+动”3例,“动”都处在韵脚的位置上,与上下协韵: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小雅•节南山》)(岩、瞻,谈部)
上帝甚蹈,无自昵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小雅•菀柳》)(昵、极,职部)
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小雅•菀柳》)(瘵、迈,月部)
《诗经》中,“代宾+动”句一览表:
表4《诗经》“代词宾语+动词”句一览表
类别出现于四言中句数出现于杂言中句数动为韵脚动不为韵脚
“是+动”291300
其他“代宾+动”3030
合计330330肯定形式代词宾语前置句(“代宾+动”)33例,都出现在四言句中[注:仅有1例出现在杂言中:“君子是则是效”(《小雅•鹿鸣》)。],“代宾+动”中的“动”均处在句尾韵脚的位置(“是+动•是+动”格式中前一个“是+动”除外)。
(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押韵情况考察表5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押韵一览表类型四言杂言在韵脚不在韵脚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29)263209经考察,《诗经》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动词也以在韵脚位置的为多。略举数例:
害害否?归宁父母。(《周南•葛覃》)(否、母,之部)
国步蔑资,天不我将;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大雅•桑柔》)(将、往,阳部)
以上在韵脚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邶风•谷风》)(求、救,幽部)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秦风•终南》)(堂、裳、将、忘,阳部)
以上不在韵脚。
(四)名词(包括名词短语)宾语前置押韵情况考察
名词宾语前置包括带语法标记与不带语法标记两种情况。带语法标记的,根据语法标记的不同,又分“宾+是+动”、“宾+之+动”、“宾+斯+动”、“宾+来+动”、“宾+于+动”、“宾+胥+动”等6类,如下: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唐风•山有枢》)(枢、榆、娄、驱、愉,侯部)“宾+是+动”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秦风•车邻》)(邻、颠、令,真部)(宾+之+动)
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小雅•宾之初筵》)(抗、张,阳部)(宾+斯+动)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大雅•江汉》)(浮、滔、游、求,幽部)(宾+来+动)
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大雅•崧高》)(翰、蕃、宣,元部)(宾+于+动)
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大雅•瞻》)(富、忌,职之通韵)(宾+胥+动)
不带语法标记的,如: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邶风•日月》)(出、卒、述,物部)
具体分布如下表:
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其韵律特点,诚如冯胜利先生所言,是“加重动词的分量”[4]237,韵脚必须重读,而该句式的重音恰恰是落在句末的“动”上,与韵律要求相一致,这恐怕就是诗人在韵脚所在刻意选择该句式的重要原因。
(五)几点思考
1.考察《诗经》韵脚所在,或句句押韵,或隔句押韵,但偶句押韵是《诗经》最常见的押韵方式。
《诗经》中宾语前置与韵律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受语法条件制约、诗人不能随意改变的,如疑问代词宾语前置、“是+动”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注: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现象在甲骨卜辞中即已出现,如“贞:祖辛不我害?贞:祖辛害我?”参见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页。],等等;一种是诗人刻意改变的,如名词宾语前置句(带语法标记的宾语前置句,以及不带语法标记的“东山自出”之类)。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诗经》在句子安排上(尤其是后者),总是尽可能地将宾语前置句安排在韵脚所在的位置。宾语前置句的分布以在偶句为常。
考察《诗经》中各类宾语前置句不出现在韵脚的比例: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约31%)、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约21%)、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约9.86%)、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0)。不同类型的宾语前置句受韵律的影响大小不同,形成如下序列: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肯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上述序列表明,从左至右,在句式的选择上,语法条件的制约逐渐削弱,而韵律的制约逐渐加强。
2.“是+动”句集中出现在《大雅》、《小雅》,当与时代有关。考察上古文献,“是+动”式仅见于西周时期,东周已经消亡,这与该式在《诗经》中的分布是一致的。
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中,可以看到早期的“是+动”式:[注:金文例句转引自潘玉坤《西周金文语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西周中晚期:子子孙孙其万年永是宝用。(晋侯棘人马方壶)
西周晚期:子孙是尚,子孙之宝,用孝用享。(丰伯车父簋)
西周晚期:其万年令冬(终)难老,子子孙孙是永宝。(殳季良父壶)
比照铭文之程序语“子子孙孙永宝用之”[注:严格地说,西周铜器铭文之程序语是“子子孙孙永宝用”、“子子孙孙永宝”、“子子孙孙永用”,即以动词后不带宾语为基本形式。考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编《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记有“永宝用”、“永宝”、“永用”者800余器,记有“永宝用之”、“永宝之”、“永用之”者仅21器而已。],
“是”代替“之”,置于动词之前。《丰伯车父簋》中,“尚”、“享”同属阳部,《殳季良父壶》中,“老”、“宝”同属幽部。我们推测,用“是+动”代替“动+之”,或许是为了协韵的缘故。[注:前辈学者有一种说法,即“古语残留说”,认为古汉语的前身是一种底层结构为SOV型的语言,后来变成了SVO,“是+动”是史前SOV型汉语的残迹。]
为什么协韵要将代词前置?或许如冯胜利先生所言,代词一般是轻读音(“代词在韵律学上叫做‘弱形式’”[4]),将代词“是”前置,动词居后,可以收到“加重动词”之功效;动词处在韵脚的位置,而韵脚又为重音所在,二者相得益彰。当然,这样说,还要解释下面的问题:一是解释代词入韵问题;二是解释变相句尾韵的问题。《诗经》中存在着代词入韵的现象,如:“三岁贯女”(《魏风•硕鼠》)之“女”,“不入唁我”之“我”(《小雅•何人斯》)(按:《诗经》中,“我”字处在句尾者30例,押韵者2例),“如何如何,忘我实多”(《秦风•晨风》)之“何”,显然“弱形式”亦可押韵,要重读。再有,存在着变相的句尾韵(即句尾是语气词之类的,如《伐檀》之“兮”,《》之“之”),句尾不是重音所在;“兮”虽可以延长,而“之”似乎是要轻读。这两个问题或许与音乐旋律及其诗歌重音有关,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考察。
3.名词宾语前置,是诗人可以刻意选择的,因为名词宾语的位置本该在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后。考察《诗经》,名词宾语前置句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处在韵脚所在的位置,正说明了这一点。关于名词宾语前置句,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无论是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如《小雅•节南山》中的“四方是维,天子是毗”),还是不带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如《邶风•日月》中的“东方自出”),在散文中都可以见到(如《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中的“吾不免是惧”、《左传•昭公十九年》中的“室于怒,市于色”)。只不过在散文中或许只是偶见,除凸显焦点之外,或许并无特殊的修辞目的;而在诗歌中则是为了使诗句富于变化,为了协韵,而刻意地安排罢了。可见,《诗经》不像唐宋时期的格律诗那样,并无特殊于散文的语序,只是在语序的安排上,句式的运用上,要服从于韵律。
《诗经》中,凡名词宾语前置句均为四字句(约91.5%),或变相的四字句(即“虚词+四字句”,如“维迩言是听”、“匪先民是程”之类);前置宾语不得超过两个音节;动词谓语皆为单音动词;语法标记与动词之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如否定词、助动词);句末不得带语气词,等等。[注:考察同一时期的散文文献,带标记的宾语前置句已有长足的发展。如《左传•昭公元年》:“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论语•公冶长》:“吾斯之未能信?”《国语•楚语下》:“则何上下之有乎?”显然,散文中该句式要相对自由得多。]
这些音节限制正是《诗经》的名词宾语前置服从于韵律的体现。
4.带语法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其语法标记除了在春秋、战国文献中常见的“是”、“之”之外,还有“于”、“来”、“斯”、“胥”等。考察《诗经》“于”、“来”、“斯”、“胥”等标记集中在《大雅》、《小雅》、《豳风》之中,据前人考证,《大雅》、《小雅》大多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豳风》亦西周末年的作品。这表明,带标记的名词宾语前置句,在其初始阶段,其语法标记是不固定的,《诗经》中这种句式语法标记的多种多样,正是这种句式在西周末年、东周初年语法标记尚未固定的反映。
三、关于“鲁侯是若”、“万民是若”的讨论
“鲁侯是若”、“万民是若”二句诗出自《鲁颂•宫》。兹将原文转引如下: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徂来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关于这两句诗,自古以来即有歧解。分述如下:
“鲁侯是若”:
第一,清代钱澄之《田间诗学》:“毛云:若,顺也。远人来服,则鲁侯从而顺其情,以抚安之也。”
第二,明代季本《诗说解颐》:“若,顺也。谓顺鲁侯之德也。”
高亨《诗经今注》:“若,顺也。此言都服从鲁侯。”
“万民是若”:
第一,郑玄笺:“国人谓之顺也。孔颖达疏:民既以之为顺。”
清代钱澄之《田间诗学》:“‘万民是若’,言万民皆心顺之,以为合理也。”
高亨《诗经今注》:“‘若,顺也’。此句指庙貌庄严,万民对它肃然起敬。”
第二,宋代朱熹《诗集传》:“治其宫室寝庙,以顺万民之望。”
《诗说解颐》:“‘万民是若’,顺万民之心也。”
清代严虞忄亨《读诗质疑》:“于是修旧起废,治其宫室寝庙,以顺万民之望焉。”
为什么同一诗句会有歧解呢?
依第一类解释,“鲁侯”、“万民”是主语,“是”是“若”的宾语,则该句式为“名主语+是宾语+动”,依第二类解释,“鲁侯”、“万民”是宾语,“是”只是一个语法标记,则该句式为“名宾语+是助词+动”。因为“鲁侯是若”、“万民是若”,其句式都可以描写为“名+是+动”;所以,在句法平面上的“名+是+动”实则包含了“名主语+是宾语+动”、“名宾语+是助词+动”两种句式,是一个多义格式。[注:参见殷国光《古代汉语句法中的若干歧义现象》,《语文研究》1984年第2期。]
《诗经》中,凡符合“名+是+动”句式的诗句脱离了语境(或语境不明),都可能有歧解。
例如《鲁颂•宫》“上帝是依”:第一,元代许谦《诗集传名物钞》:《鲁颂》亦云“上帝是依”,谓天之神凭依姜女原之身而生后稷也。
第二,宋代欧阳修《诗本义》:毛谓“依其子孙”者亦非也。其上下文方言姜女原生后稷时事,与上帝依其子孙文意不属。据诗意,依犹赖也,谓上帝是赖者,言姜女原赖天帝之灵而生后稷无灾害尔。
又如《商颂•长发》“百禄是遒”:第一,孔颖达疏:“故百众之禄于是聚而归之。”
第二,元代朱公迁《诗经疏义会通》:“故能聚此百禄耳。”
总之,《诗经》宾语前置句类型多与散文一致,但一些前置句的出现,与诗歌韵律关系密切,一些歧解句与语境联系紧密,一旦语境模糊或丢失,就可能歧解。
[参考文献]
[1]杨合鸣.《诗经》句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2]韩晓光.《诗经》中的宾语位置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5(3).
篇3
关键词:园林;水景;滨水植物;配置
Abstract: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water landscape effect, deal wel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ter garden plant, can build a spectacular landscap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geographical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of water plants, bulkhead plants, water plant configuration combined with different water form the local plant community system, build the plant space level, do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water purificat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effect.
Key words: landscape; Waterscape; Waterfront plants; configuration.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水景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园林规划建设中,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各类水体的植物配置不管是静态水景,或是动态水景,都离不开花木来创造意境。本文结合自己的感受和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与分析滨水景观的植物配置。
不同的植物类型在滨水景观中的运用
根据植物与水分的关系,可分为水生、湿生(沼生)、中生、旱生等植物生态类型,它们在外部形态、内部组织结构、抗旱和抗涝能力以及景观表现上都是不同的。在园林应用方面,水景植物根据其生理特性和观赏习性可以分为水边植物、驳岸植物、水面植物三类,在不同的地域和气候条件下植物的种类又各不相同。
(1)水边植物
水边植物的作用在于丰富岸边景观视线、增加水面层次、突出自然野趣。在北方,常植垂柳于水边,或配以碧桃、樱花,或栽几丛月季、蔷薇、迎春、连翘,春花秋叶,韵味无穷。可用于北方水边栽植的还有旱柳、栾树、枫杨、棣棠,以及一些枝干变化多端的松柏类树木。南方水边植物的种类更丰富,如水杉、水蒲桃、榕树类、羊蹄甲类、木麻黄、落羽杉、乌桕、椰子等,都是很好的水边造景植物。
(2)驳岸植物
园林水体驳岸的处理形式多样,植物的种植模式也有很多种。在驳岸植物选择上,除了通过迎春、垂柳、连翘等柔长纤细的枝条来柔化岩石混凝土砖的生硬线条之外,还能在岸边栽植一些花灌木、地被、宿根花卉以及水生花卉如鸢尾、菖蒲等。另外,许多藤本植物都是很好的驳岸绿化材料,如地锦、凌霄等。
(3)水面植物
水面植物是水体绿化不可缺少的植物材料,可细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等。水面植物的栽植不宜过密,要与水面的功能分区结合,在有限的空间留出充足的开阔水面展现倒影及水中游鱼。南北水面植物的差别不是很大,有荷花、睡莲、菖蒲、鸢尾、芦苇等。漂浮在水面和沉入水中的则以水藻类植物为主,如金鱼藻、狐尾藻、水藓等。垂柳和迎春,让细长柔和的枝条下垂至水面,遮挡石岸,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鸢尾、黄菖蒲、地锦等来局部遮挡但忌全覆盖、不分美丑,增加活泼气氛。
二、不同形式水体的植物配置方式不同
(1)规则式园林水体
水景多种多样,一般分为自然式和整齐式两大类,前者包括水池、溪流、瀑布等,后者包括整形式水池、整形式瀑布、喷水池等。文中只谈规则式水池旁边的植物配置。规则式水池的边缘线条简洁、轮廓分明,外形多属于几何形。大型整形水池主要在于取得倒影,经常保持一平如镜,旁边很少种植植物,以免遮掩了水中倒影和落入池中的树叶造成污染,而四周宜于铺设草坪或配置花坛,以形成开敞视野。小型水池中则常种植水生植物,甚至可以在水面全部栽满植被或者均匀整齐地摆放盆景,最好使用同一类植物。
(2) 自然式园林水体
大水面水体,大的水面植物配置一般宜采用大手法,即用高大的树种、成片成带的栽植方式。水体沿岸的植物在形态和色彩上的四季变化,是构成优美水景的重要因素。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使滨水景观达到四季有景:如春季嫩绿色枝叶的落羽松、红棕色嫩叶的香椿;夏季满树粉红色花丝的合欢、黄花如伞覆盖的栾树;秋季具有秋色叶的池杉、水杉、落羽杉、三角枫、乌桕等;冬季可欣赏到苍劲枝干的苦楝、悬铃木、梧桐、构树等,都是用来丰富水景季相色彩的好材料。
小水面水体。此类水体多见于自然式水池或小溪流。宁静的自然式水池不宜种植五颜六色的花灌木,植物配置及树种选择种植一些高大的乔木为好,显示出大自然树林的朴素和宁静气氛。在自然式的水池旁配置竹类、棕榈科等单子叶植物,可以给人带来十分简洁、静雅、亲切的感觉。园林中人工造的小溪流不仅要在形状上采用自然式,而且在种植上应以自然和乡土树种为主,以显示出野逸的自然之趣。
三、植物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与效果
(1)美化环境
滨水植物具有造景功能,并在城市滨水景观绿带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用不同的色彩点缀着滨水岸线及驳岸,使水面和水体变得生动活泼,加强了水体的美感。不同形态和色彩的滨水植物,会引起人们的各种心理活动和戏曲性效果,挺立在水中的宽叶香蒲和芦苇,阳光下的倒影或在薄雾笼罩的朦胧姿态,使人浮想联翩;月下的芦苇和荷塘的月色,诗一般的宁静,给人一种神秘之感;而菖蒲、睡莲、慈姑、鸢尾、千屈菜等,美丽的花朵竞相开放,迷人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2)净化水质、固土护岸
滨水植物不仅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针对城市滨水水系中存在的复杂多样的污染,在设计配置滨水植物群落时,应选择抗污染和对水污染具有净化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目前已知对水污染具有较强的净化作用的湿生滨水植物有芦苇、香蒲、水葱、灯芯草、菖蒲、慈菇、凤眼莲、水花生、菱、杏菜、金鱼藻等。由于水系对物种迁移扩散的廊道作用,外来湿生水生生物如水葫芦、大米草、一枝黄花等对水系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引起广泛的重视。总之,在城市滨水沿岸地带种植滨水植物会使水质清澈、水体生态稳定,并且能够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因此说滨水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恢复功能。
用植物根系具有较强的穿扎固土能力,在坡面上和消落区(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间的水位变化区)种植耐水湿的乔灌木和地被植物,一方面减少地表径流,另一方面防止或减轻水流、波浪对河岸的侵蚀和冲刷,起到固土护坡作用。同时,植物的根茎叶的生长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与性能,提高了土壤持水性,增加了土壤抗侵蚀能力。所以岸边种植滨水植物既能保持水土起到固土护岸作用,又能提高河岸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所以通过种植植物来固土护岸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可行的生态护坡形式。
滨水植物是良好的绿肥,又是好的饲草,它们营养丰富,生长很快,水中的氮、磷被它们吸收后转化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所以在种植滨水植物时,可有目的地挑选一些利用价值较高的滨水植物如绿萍、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等。
所以在城市滨水沿岸地带有适当的选择不同滨水植物不仅能够美化水体景观还可以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
总的来说,在滨水地带各种滨水植物群落的合理布局和科学培育,帮助构建出滨水景观绿色型的生态水体,不仅美化了环境,更重要的是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景观自然优美、生态功能持续稳定的城市水系和园林水景。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李尚志著.《滨水植物与水体造景》.第一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日)河川治理中心编.刘云俊译.《滨水自然景观设计理念与实践》.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吴家骅著.叶南译.《景观形态学》.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丁圆编著,滨水景观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0
[6]董冬,何云核,吴根松编著,水生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探索,2007,13(5);59-61
篇4
关键词:基岩海岸;园林植物;滨水景观带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从广义上讲,滨水植物不仅包括湖、池、河、溪等水边或水面的植物群落,还包括堤和岛上的植物群落。在园林中对滨水植物的分类按其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可分为: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海生植物、岸边耐湿及岸边不耐湿的乔灌木等。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沼泽或岸边潮湿地带的植物。在滨水景观带的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进行科学的选择与配置园林植物,这样才可以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景观,这对于城市滨水景观带的生态功能和景观营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滨水景观带园林植物利用概述
从调查中可看出,多数城市的滨水景观带内,园林植物的应用种类较为丰富,其中木本植物近400种(含种下等级,下同),草本植物80余种。以某市为例,其中乔木层植物140种,占37.6%;灌木层植物75种,占20.3%;地被植物70种,占18.8%;藤本植物10种,占2.7%。出现频率在50%以上的乔木树种有水石榕(Elaeocarpushainanensis)、鸡蛋花(Plumeriarubra)、垂柳(Salixbabylonica)、小叶榕(Ficusmicrocarpa)、短穂鱼尾葵(Caryotamitis)、蒲葵(Livistonachinensis)、黄葛榕(Ficusvirens)、落羽杉(Taxodiumdistichum)、红花羊蹄甲(Bauhiniablakeana)、串钱柳(Callistemonviminalis)等25种,出现频率在50%以上的地被种类有花叶艳山姜(Alpiniazerumbet Variegata)、春羽(Philodendronselloum)、肾蕨(Nephrolepisauriculata)、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白蝴蝶(Syngoniumpodophyllum'WhiteButterfly')、沿阶草(Ophiopogonjaponicus)、美人蕉(Cannaindica)和龙船花(Ixorachinensis)等16种。
在应用的植物种类中,棕榈科种类最多,达22 属25 种; 其次为桑科,达3 属19 种; 第三是禾本科,有11 属16 种; 第四是桃金娘科,有7 属16 种( 表2) 。乔木和灌木共有216 种,其中常绿植物181 种,占83. 8%; 落叶植物35 种,占16. 2%。
二、滨水景观植物的配置方式
滨水植物,是指适应河、湖、海沿岸湿润环境的植物,包括沿岸的乔灌木、草本、藤本以及生长在近岸浅水区的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它是由不同分类群且能够完成生活周期植物通过长期适应滨水环境而形成的群体,通常由岸际陆生植物、水源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组成。滨水景观植物造景中.植物的种植形式有孤植、列植、片植、群植等。孤植式是指乔木或灌木的孤立种植,孤植一方面能是增加遮阴的效果,促使天空和水面显得更加开阔,另一方面是增加景观效果,突出植物的树姿和叶色的美丽。滨水景观在造景中不仅要满足城市的景观轴线和文化长廊的要求,绿化植物的配置还应讲究艺术构图,产生最佳效果。
三、可亲水式水景
亲水性是人的天性,因此也是评价一个滨水景观好坏的指标。从滨水游览的需要出发,利用植物景观的空间特点,创造出动静结合、开闭变化的游憩空间,以满足不同活动类型的需要。此类水景常具一定水面空间,再配有旱伞草、纸莎草、鸢尾( Iris tectorum) 、水葱( Schoenoplectustabernaemontani) 、美人蕉等水生植物。如珠江公园一处亲水式水景,以落羽杉和水松( Glyptostrobuspensilis) 作为景观的上界面,无论从美学上还是生态上,都与水面及沿岸相适应; 用常绿树南洋杉( Araucariaheterophylla) 作景观的背景,其效果极佳; 在夏天利用落羽杉、池杉遮挡太阳侧光简便且有效,太阳当空时,水面便映衬出美丽的绿色倒影; 铺装以缓坡的形式斜伸水边,在给人增大水体面积感觉的同时,为游人提供亲近水面的机会;水面种植的水生植物梭鱼草、再力花、水葱与空白水面保持合适的体量与比例,形成很好的视觉效果( 图1) 。
图1可亲水式水景
四、与建筑小品结合式水景
滨水植物景观的布置还常与花架、廊、亭子等园林建筑或园林小品结合,滨水植物造景注重水生植物与建筑物在体量、比例方面相协调,以充分展示水生植物的景观美和园林建筑的造型美。而水生植物的线条较为柔和,姿形多样,色彩亦丰富。若用水生植物点缀水面,与建筑色彩搭配协调,使景观更富有美感。广州常用的种类有荷花、睡莲、旱伞草、纸莎草、梭鱼草、再力花、落羽杉和池杉等。如广州云台花园,白色网状园林小品为视觉焦点,以深绿色大王椰子( Roystonearegia) 、散尾棕( Arengaengleri) 作为背景,再力花、梭鱼草、旱伞草作为前景,彩色地被红龙草( Alternantheradentata'Ruliginosa') 、金叶假连翘( Durantaerecta'Dwarf Yellow') 和美人蕉点缀其中。整个景观体量适宜,让人倍感舒畅、惬意,犹如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画( 图2) 。
图2与建筑小品结合式水景
五、人工式驳岸水景
人工式驳岸的驳岸形式较为死板,因此在造景时常结合地形变化采取沉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配置。如将沉水植物狐尾藻( Miriophyllumverticillatum) ,浮叶植物睡莲、王莲( Victoria amazonica) ,挺水植物旱伞草、纸莎草、荷花等配置在同一水域中,同时注意岸边乔木、灌木、地被的搭配,达到在丰富水体景观的同时,弱化单调的驳岸形式,维持丰富的景观效果。也可利用驳岸流畅的线条,与水面形成倒影,产生对影成双、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广州黄埔公园人工式驳岸水景中,在草坪坡面上,以不规则的株距种植了垂柳,构成了滨水景观的上层植被,结合下层美人蕉做为地被( 图3) 。
这种植物配置在打破驳岸单一形式的同时,丰富了相对单一的草坪景观,将植物集中在上层和地被,中层留出透景线给游客观看对岸的景色,使空间通透性更佳,视觉变化也更为明显。
图3人工式驳岸水景
六、如何提升滨水景观带的的观赏价值
要提高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塑造城市的美好形象,需要借助园林艺术来造景,而植物引种和植物造型是提高观赏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宁波在造型植物运用方面尚处起步阶段,建议加大投入,提高植物造型技术与水平,加强在实践中的应用。园林技术人员需结合巧妙的技艺和巧夺天工的构思,遵循树木整体性及树木生命周期的生长发育规律原则相结合,采用整形修剪、搭架造型对园林植物的外貌、线条、色彩等方面进行处理,从而创造出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景观。开发具有潜力的,并且适合我市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如珊瑚朴、金丝梅等,不但可以增加物种的多样性,而且还能增添景观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滨水景观带园林植物的选择,要充分尊重植物的生态、习性,综合考虑时间及空间等要素的影响,科学合理的搭配植物的种类,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在总体的滨水植物配置上要维护生态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长远的景观效益。
参考文献
篇5
从大的方向来看,宾语前置一般分为两大类型,即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
一、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的情况有两种: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有两个必须满足的条件就是“否定句”和“代词”。这是判断文句是不是宾语前置的标准之一。否定句就是表示否定的句子,无论句中是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还是有表示否定的动词“无”、不定代词“莫”,这种句子都叫否定句。如果在这种句子中,它的宾语是代词,那么,宾语一般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如“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一句中有否定代词“莫”和代词“之”,宾语“之”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所以这句话属于宾语前置,其正常语序应该为“保民而王,莫能御之也”,翻译为“保全百姓而称王,没有谁能够抵挡他”。
2.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有两个必须满足的条件就是“疑问句”和“代词”。这也是判断文句是不是宾语前置的标准之一。在古代并没有标点符号断句,所以在阅读古文典籍的时候,文句句末并没有问号,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疑问代词来判断它是不是疑问句。在古代汉语里,疑问代词一般有“何、谁、恶(作代词时读wū)、安、焉、胡、奚、曷、孰等”。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一句中有明显的问号提示,同时又有疑问代词“何”,所以这句话属于宾语前置,其正常语序应该为“大王来操何”,翻译为“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东西没有”。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必须明确以下几方面内容:
1.判断动词宾语前置的标准是“在否定句或在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的时候要前置”。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整个句子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也不会把宾语前置。如“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一句中虽然出现了不定代词“莫”,但不属于宾语前置。
2.常用的代词有“我”“吾”“余”“彼”“女”“尔”“之”等,有些词(如“君”“子”“等”)虽然有一定的称代作用,但因为它们终究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所以,即使在否定句中作宾语也不前置。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句中,“君”在这里作名词,所以这句话不属于宾语前置。
3.在一般的陈述句中,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唯……之……”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一句的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之”在句子中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在句子还原以后应该去掉。
4.在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或者是为了强调宾语,可将副词“唯(惟)”翻译成“只”“只是”或者“专一”“一定”等,助词“之”“是”只是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不翻译。
二、介词宾语前置
在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宾结构。
1.疑问代词作宾语,和介词组成介宾结构,疑问代词要前置,即疑问代词要放在介词的前面。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奚、曷、胡、安、焉”等。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一句正常的介宾结构应该是“以何解忧”即“用什么来缓解忧愁”,“何”在句中前置了。
2.有时候为了突出宾语,即使介词所带的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也要把它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以介词“以”和“于”为常见。如“室于怒,市于色”(《左传・昭公十九年》)一句中的“室于”应是“于室”,“市于”应是“于市”,“室”和“市”都是宾语,为了突出“室”和“市”,便把宾语提到“于”的前面。
3.有时候表方位的名词或时间的名词作介词的宾语,那么也会放在介词的前面。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鸿门宴》)这里的“东”“南”“北”“西”都是方位词,都充当“向”的宾语,放在前面,以示强调,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向东”“向南”“向北”“向西”。
三、其他宾语前置
在宾语前置的类型中,还有一些不是很常见的。如在指代性副词“见”“相”作宾语时表示“动作偏向于某一方”,表示的是从单方面发出,而非互相的关系,有称代的作用,可代称“你”“我”“他”“它”等。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一句中的“相”释义为“我”,该句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在文言文阅读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仅次于状语后置句的出现频率,所以把握它的句法特点是很有必要的。不过无论句式怎样变换,文言文句式可以依据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和标准来分析,所以我们要想真正地掌握好文言文的各种句式,一方面要准确把握语法要求,另一方面要有流畅的现代汉语语言表达能力,两者结合,才能有效地解答文言文阅读中的句式题。
跟踪训练
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沛公安在
2.下列各句中,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下列各句中,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今以钟磬置水中
B.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微斯人,吾谁与归
4.下列各句中,与“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客有吹洞箫者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战于长勺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下列各句中,与“刘备天下枭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为天下笑者,何也
C.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D.岁不我与
7.下列各句中,与“请勿见笑”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B.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8.下列各句中的黑体词“见”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渐见愁煎迫
D.府吏见丁宁
9.下列各句中,与“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相”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D.相见常日稀
10.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杂然相许
(6)古之人不余欺也
参考答案
《特殊句式之倒装句(上)》
1.C(A、B、D三项宾语前置。C项是普通的陈述句)
2.C(A项主谓倒装。B项定语后置。D项是定语后置)
3.D[A项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应该为“今以钟磬置(于)水中”。B、C两项定语后置]
4.D(题干的句式与D项一致,状语后置。A项是判断句。B项和C项定语后置)
5.C(A、B、D项都是状语后置。C项是宾语前置)
6.A(题干的句式与A项一致,都是判断句,而其他三项宾语前置)
7.A(题干的句式与A项一致,宾语前置。B、C两项是被动句。D项是普通句子)
8.D(A、B、C三项都是被动句。D项中的“见”表示动作偏向于某一方,宾语前置)
篇6
一、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二、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①介宾倒装
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②谓宾倒装
例:“何有于我哉?”(《论语》)“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2)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僵卧孤村不自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4)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
例:“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此”。“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5)其他,表示强调。
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辞》)“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三、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3)数量词做定语后置
例:“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四、介宾结构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何有于我哉?”(《论语》)全句为“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篇7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用“者”或“也”表示判断。(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分三种情形:用“……者,……也”表判断;句末用“者也”表判断;单用“者”或“也”表判断。
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用“即、乃、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二、被动句
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文中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有以下:
1.用“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2.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为”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3.用“见”、“见……于……”表示被动,“于”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特别提醒:“见”字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放在动词之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
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三、省略句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
① 承前省。例: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尽死;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② 承后省。例: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③ 对话省。例:(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 省略谓语
例: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行)三四里。
3. 省略宾语
①省略动词的宾语 例: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
②省略介词的宾语 例:竖子不足与(之)谋!
4.省略介词(于、以、自、从)等
例:赐之(以)彘肩。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四、宾语前置句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疑问代词有“谁、何、孰、焉、胡、曷、奚、安”等。
例: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要求具备两个条件:宾语必须是代词;必须是否定句。否定词有“不、未、毋、莫、无、非、否、弗”等。
3.①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②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特别提醒:有“是”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一个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的格式。
4. 介词宾语提前(在文言文中,介词的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不然,籍何以至此?
奚以知其然也?
五、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标志“于、以、乎”。
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具告以事。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六、主谓倒置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放在主语之前。这种情况很少,往往出现在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七、定语后置句
指古汉语中将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后的现象。有四种情况: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④中心词+数量词
篇8
一、弄清考纲,关注考点,这是其中最亮的珍珠,可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文言文阅读的考点我们从考试说明来看,可以分为理解、分析综合两个大的考点。
1.理解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根据近五年来山东卷的情况来看,文言文的考察比较稳定,四个选择题的考察方式几乎一致,甚至在题干的设计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和训练方向主线就是人物传记。这样文言文的备考主线就确定了。
二、落实一轮复习,砸实课本的知识点,做好知识串联,实现有效迁移
砸实课本的知识,做好知识串联,实现有效迁移,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首先:在一轮复习中整理出和高考密切相关的实虚词,配合例句,进行整理。
以必修一《劝学》《师说》为例:
虚词积累(扣合高考18个虚词来积累)
A.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介词,译为“从/比)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于,介词,后面引出对象)
(2)而
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连词,表修饰)
知明而行无过矣 (而,表递进)
蟹六跪而二螯 (而,表并列 )
实词(扣合高考120个实词积累)
1.故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因此 所以)
2.疾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强,急速)
3.假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借助)
4.就 金就砺则利 (靠近)
5.绝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6.致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到达)
7.劝 劝学(劝勉)
第三:选修部分史记选读的复习,也可以有效的补充和拓展文言实虚词,最后形成庞大的文言文的知识树,这样,几乎可以涵盖高考规定的知识点。
三、重点掌握与高考密切相关的语法知识,使知识点能够正确运用
以山东卷高考题为例: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考察的是使动用法。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考察的是名词作动词。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考察的是名词作动词
这几年的高考题目显示,在文言文考察题目,除了选择题,在句子的翻译上,依然涉及相关的语法知识。综上所述,语法知识是主要指各种句式和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整理:
对句式的理解,就是对文意的理解,所以,准确的判断句式,就是读懂的前提。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是一个备考的难点,如何更好的吃透这个知识点呢?关键在于记住古代汉语基本的标志性的词语和规律。
1.判断句一定是符合“什么是什么?”
在这期间,有些添加常见的判断句式标志“……者……也”,有些是用“乃、则、即、皆、诚”等替换判断词“是”;有些没有判断词,仍然符合“什么是什么”的句式!
2.被动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一定是“什么被什么”
这个句式的基础上,“被”可以替换成“于、见、为、为…… 所、见……于”等,有些没有被动词,但是翻译成现代汉语一定是符合“什么被什么”。
3.宾语前置句
这是古代句式表达疑问和否定的句式时,固定的表达形式。按照我们的语法习惯,一个句子应该是“主语+谓语+宾语”,古代规定是“主语+宾语+谓语”,所以从我们现代汉语的角度叫做宾语前置句,依据这个出发点就能帮助我们有效的判断出是否前置。有时也有难点: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这是一个宾语前置,首先从我们的语法角度分析,如果把它看成一个主谓句,它缺少宾语,翻译成“句读不知道,疑惑不解决”,感觉不符合我们的语法习惯,而且它准确的主语应该是人不知道句读,不解决疑惑,所以判断主谓语不是最好的解释,应该是宾语前置句。翻译为“(有的人)不了解句读,不解决疑惑。”所以,这个句式很多教参定为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还要记住特殊规定:“唯……之”的固定用法和“是”做代词充当宾语也要前置。
4.定语后置句
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是:(定语)主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古代汉语的结构特点是:主语(定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
根据现代汉语的标准叫做定语后置,一般加“之、者”等标志性词语。
5.省略句
这种句式比较简单,根据主谓句的基础句式,判断即可,主要见于主语和宾语的残缺。
宾语包括主宾和介宾,准确的判断,有助于准确的翻译。
篇9
关键词:特殊句式;文言文教学;句子结构
最近,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最基本的古文文言句式不甚理解,如:“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明显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而学生就是一股脑儿乱猜,有的说定语后置,有的说宾语前置。归根结底是他们根本都不懂什么是状语,定语,或是宾语。提问学生是否在初中阶段学习过基本的语文语法知识,都一致说现在已不学,我一直从事高中教学,对初中教材不甚理解,一天,我专门去翻阅初中教材看是否有对中学语法知识的讲解。翻阅所有的初中教材没有一处对汉语语法知识进行介绍。
进入高中,特殊句式在文言教学中已看作一个重点和难点,因此把这一知识点介绍给学生是必要的。其实,汉语语法古今有很多相通之处,首先要知道构成一个句子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这六种主要成分。主语、谓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是全句陈述的对象,一般由名词或代词承担;谓语是在主语的后面,是说明主语的,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承担;宾语用在动词的后面,是动作行为的对象,一般也是由名词或代词承担;补语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后面,加以补充说明;定语用在名词的前面修饰名词;状语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修饰动词、形容词。
所谓句式,就是指句子中各部分组成的方式。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古今汉语的句式基本上是相同的,当然古汉语中有的句式是特殊的,这在古汉语中叫特殊句式。这也是接下来要讲的重点知识,也是学生在古汉语学习时的难点知识。
所谓特殊句式,就是句子的结构与我们现在的结构组成存在着区别和不同。其中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类型: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2.有时“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主谓直接表判断的,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如:秦,虎狼之国。(司马迁《屈原列传》)
3.用副词“乃、则、皆、诚”等表判断。如: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人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当立为国君,应当立为国君的是公子扶苏。
4.用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
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5.用“非”“未”“弗”“无”“莫”“毋”等否定词表示判断。
如:予本非文人画士。
总之,如果这个句子能翻译出判断词“是”或“不是”就可以归为判断句。
二、 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翻译为“被”。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于……”表示。
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用“受……于……”的形式表示。
如: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文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2.省略谓语。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四、倒装句
1.主谓倒置句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正常语序应该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句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指把充当句子成分的宾语提到了动词或介词前面了,本来正常的语序是宾语应放在动词或介词后。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归为宾语前置句: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提到动词或介词前。
(2)在宾语前置句中有“之”“是”有时可以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
4.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
以上所列四大类是文言中常见的四种特殊句式,对于学生来说,倒装句的分类又是比较难理解的部分。
学生在文言学习中要想真正理解特殊句式,就必须从最基础的语法学起,否则也是隔靴搔痒。学生从初一开始接触到文言教材,我认为在学生开始学习文言知识的时候就应当适当地给学生补充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这样对他们以后的文言理解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2004.
篇10
介词又称作前置词,表示名词、代词等与句中其他词的关系,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介词后面一般有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作它的宾语,表示与其他成分的关系;
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介词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表语、补语、定语或介词宾语;同时介词的用法也很灵活,同一个介词可以
表达多种意义,介词可以分为时间介词、地点介词、方式介词、原因介词、数量介词和其他介词;
介词一般用于名词或者代词前面,表示该词与句中其他成分的关系;
介词后面的名词或代词称为介词宾语(如果是人称代词,则要用宾格);
- 上一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 下一篇:谜语大全
精品范文
1宾语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