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教育成效范文

时间:2024-04-24 17:31: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纪律教育成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纪律教育成效

篇1

1.一般意义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途径

第一,开展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和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

第三,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

第四,研究一般少年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订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第五,鉴别和利用课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仅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第六,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2.微观层面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要途径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学校教师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应该加以高度的重视和充分的运用。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更为细节的部分。所以,教学活动的资源是微观层次的课程资源,与一服课程资源的开发相比,它更强调特定群体和情境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开发和利用这类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研究小学生的普遍兴趣和能给他们带来欢乐的种种活动,既有利于发现多姿多彩的不同奖赏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和取得良好学业的信心、习惯,又可以启发教师打开记忆的宝库,从自己以往与学生交往的经验中挖掘出大量有益的参考资料。教学方式特别是学习方式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就学习动力而言,研究普通小学生的种种活动与兴趣,尤其是调查语文课程受教对象的兴趣和活动,可以归纳出能够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手段、工具、设施、方案、问题,以及如何布置作业、安排课堂内外学习等诸多要素,帮助学生尽快达到课程的目标要求。

(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各门功课的选材都应该取舍得当,为此不但需要了解学生目前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而且应该兼顾他们的差异,设计大量方案,组织多种活动,准备丰富的材料。因此,掌握学生现有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水平以利因材施教,收集适应技能高低和知识多寡不同的各种活动和材料,是语文课程选材的必要依据。

(3)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为学生提供的反馈资料,特别是向学生指出语文学习中的差错并分析原因的反馈资料,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找出课程学习中的难点。教师甚至可以自己尝试收集学生常犯错误的资料,设计和整理成各种特定技能和知识领域的核查表,从而及时提供反馈资料。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安排课外实践应是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外有机会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

(5)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教学工作本身就是很复杂的,因而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与思考。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教学日志、研究小组和个人教学心得、同事指导、他人帮助、同事建议等自我评价和合作总结的手段、方法和策略,提高自我总结和反思的教学水平。称职的教师都应该懂得如何去利用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各种资源,懂得在面对某种学习的需要时如何去掌握建立在研究或有效实践的基础上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既要能钻研教学,又要能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其他人分享。

篇2

[关键词]创业教育;法制教育;课程设计;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100-03

总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大大激发了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创新,也是一种责任,在全民创新创业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从事一定职业的劳动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人的教育,是职业和创造相结合的教育。[1]创业法律教育是基于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涉及相关法律事务需要运用的法律知识和处理法律事务技能的教育。这种法律教育与普通法律教育不同,n程设计密切联系创业学生的创业意愿,立足于地方法律法规和政策,着重培养基础法律知识,课程设计注重针对性和应用性,强调处理事务能力,强化应对法律事件的变通能力,努力使创业的大学生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

创业教育法律课程一般不作为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来安排,但可以参考当前主流的学习领域课程设计模型进行课程设计,主要的设计依据有:1.由实际的创业教育法律课程设计的要求决定,首先让学生通过学习来掌握基本法律知识。要确立法律意识,培养法律事务处理能力,离不开法律知识,因为教育对象是要在创业中解决涉及法律问题事件的学生;2.学习领域课程设计模式自身具有较大兼容性,可以进行法律课程的设计,因而对创业教育法律课程开发也适用。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具有比较完善的课程设计理念和课程设计框架,对于普及性的法律知识教育课程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3.学习领域课程设计流程符合应用性的法律课程开发的过程。学生从事创业主体设立起始、业务经营、人事管理及主体撤销等过程都涉及各方面的法律问题,在对法律事务筛选的基础上要选择重要的法律事项作为学习领域,可将课程设计转化为一般性的课程标准。所以,法律课程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结构化,也要具有普适性,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可以满足这样的要求。[2]

一、高职创业教育中法律课程设计状况

高职教育的培养理念与本科有所不同,高职教育更注重以职业技能、技术应用培养为主,所以其课程设计理念也有所不同。为适应学生就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增加了法律课程教学内容。当前,创业教育法律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有:一是课堂式法律知识教育,这种模式利用课堂讲授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短期的教学活动来认知和了解法律法规知识。这种模式能确立学生粗浅的法律意识,必须要在具体的创业中检验法律素质。二是案例式法律教育,任课教师通过设计案例,模拟在创业过程产生法律纠纷的场景,让创业学生参与到法律事务处理中,从而提高法律事务处理能力。三是混合式法律教育,这种模式是在讲授法律专业知识的课堂中培养法律素质,同步为创业学生提供法律咨询,甚至由教师组成法律顾问小组,跟踪服务创业的全过程。但是从高职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设计来看,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存在不少问题,还需逐步完善和优化。

二、高职创业课程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因为创业课程是新生事物,课程对象更是特殊的在校学生群体,虽然不缺乏创业经验丰富的个体,但毕竟是少数。高职院校在摸索着各自的法律课程设计,在百花齐放的局面下各有特色,但也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

(一)创业领域内的法律课程设计认识误差

高职院校在法律教育课程设计方面处于摸索的起步阶段,尽管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已经引起院校的高度重视,但对法律知识教育的意义等认识其还不够重视,认为创业是学生的事,与教师自身无关。第一,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开设创业法律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就如教授专业课程设计一样,对法律教育课程的特殊性理解不够透彻。第二,高校教师对创业法律教育的作用不去主动了解,对创业法律教育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到点,总认为创业法律教育本应该是法律专业教师负责的,因此其在具体教学中不能向学生灌输法的精神。第三,经济社会发展层次也决定了法律的被重视程度,依法办事还没有形成普遍的共识,社会对高校法律课程教育了解得不够,支持也就更少了。这些都导致了创业法律教育课程设计发展缓慢,缺乏统一规范的课程和培养准则。

(二)“创业”+“法律”双师型队伍缺乏

创业教育课程在我国起步算比较晚了,创业法律教育课程师资建设更是新生事物。创业教育本身需要从创业品质、冒险精神、团队领导能力方面进行培养,内容涉及广泛,是一件十分现实的实践活动。因此要求创业学生具有较高的应变能力,更要求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和市场竞争意识。当然,教师如果是创业者的话,那就更完美了。而学生创业的激情或许要比安分守己工作的教师更为容易带动其他学生,调动他们的创业积极性,虽然这样的创业者未必能够开发出一整套创业法律知识课程,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他们的存在。此外,教育部举办了“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进行培训,培养了一批创业教师,但是教师培训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5]高职院校还缺乏吸收创业学生作为创业教师的勇气。

(三)创业的法律课程设计尚未形成体系

当前,创业法律教育课程设计依靠院校的统一安排,创业学生较少有自主选择空间,学生都在被动地学习,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创业意愿,也不管学生创业的进度,课程设计模块化、标准化和结构化严重滞后。法律课程设计还是停留在说教式的知识灌输上,案例分析和实验课堂较少。由于创业的不可重复性,特别是涉及法律事务的情况,具有天然的不可重复性,学院也不可能与企业或者公司进行联合实践活动。

有限的创业基地实践活动辐射范围较小,创投基金资助下的孵化企业和创业项目成功率低下,无法为创业法律课程设计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结果是创业法律教育课程设计上缺乏实践优化,内容雷同、知识乏味、门类单纯,没有充分考虑创业过程的差异性。

(四)创业法律课程设计缺乏权威参考模式

很多高校都是独立设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模式,各自为政,各显特色,始终缺乏权威的设计规范来指导课程设计。虽然院校统一的创业法律课程设计也许是基于创业学生的个性特点,但由于没有权威的参考设计规范,其缺乏创业系统性思维和创新市场公平竞争精神。整套法律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照搬法律专业课程,偏离创业中心目标,知识结构混乱,让学生无所适从。学院派的教师教学也只是单纯讲解法律知识,无法引用更鲜活的创业实践,去调动创业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缺乏法律技能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三、创业法律课程设计实践

(一)教学目标

法律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把握创业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让学生确立防范创业风险的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交易规则的意愿,提升学生创业中预防法律纠纷缠身和解决法律纠纷的技能,全面提高创业者主动运用法律工具维护自己的合法正当权利的能力。[3]课程教学目标是任何教学活动必须追求的结果,是学生在通过学习后应达到的新状态,是预设的知识教学效果,是教师评估教学对象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认真学习课程之后,创业者具备能够根据具体现况选择创业行业法律主体的能力,基本能独立完成主体的创立、变更、撤销等相关商业管理程序性手续,依法制定法定主体治理的章制度去规范员工管理,主动利用法律工具来保护自身正当权益,审核主体各类契约的执行和控制契约的履行,及时依法解决劳动和契约纠纷问题。

(二)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是法律课程设计的核心,应具有面向创业者的特色,又要区别于法律专业课程设计,能满足创业者的基本需求,适应创业者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首先是涉及创业主体创立,主体设立条件、主体的优缺点、名称登记规定、法定流程、治理内容和行政许可等问题,都需要创业者十分清楚,明确到文字的描述,要准确无误,不能产生歧义。其次是产权保护法律事项,专利申请与保护、商标和秘密保护、产权合法利用、侵权的责任等,专利是创业主体竞争力核心,创业者一定要保护好。再次是契约签订事务,交易的合法流程、签约谈判、形式和内容、执行与毁约责任等,契约事关创业主体的法律文书存在形式,千万马虎不得。第四是主体治理的规章制度,必须依法制定、依法执行,如员工招聘辞退、产销流程、争议仲裁等,创业者要能够及时、依法妥善解决争议的事务。这些都是基本的教学内容,是每个创业者要直接面对的法律规制。

(三)教学载体

教学载体是使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认知和掌握的技能,是实现师生间交流的内容和方法的中介。而针对法律教育,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重要且常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法律课程目标确定和课程内容的相融合,是模拟法律事务产生场景,让创业者尝试解决法律事务的仿真式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形式。课程案例教学是选取典型的创业法律事务事例,设定创业者将要面对的法律事务处理,包括主体设立、内部管理、经营活动、劳资纠纷、资格终止等几个模块,各个模块可能预设的法律问题,及提供可参考解决法律依据和形式,甚至是处理不当的估计后果都可以设定。

(四)教学评估

面向创业学生的法律课程考核与评价,应注重采用课程过程性考核,因为现实中创业的不可复制性,还有创业者的知识运用能力的差异,创业资源整合能力的高低,只能采用过程性评估的方式,一般来说,也只能是阶段性或者个案的评估。评价内容包含有法律条款概念的理解认知度,法律事务处理技能的掌握情况,课程设计中的法律法规的理解水平等。[4]评价形式主要是任课教师的调查报告,而不是像专业课程设计评估,还需要考试、回答问题、写作业之类,这都与日常创业面临的千变万化的经济社会情况不符合。

四、创业法律课程设计思考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新认识创业法律教育

创业法律教育不仅是解决当前创业中法律事务问题的重要途径,还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使其自觉运用法律工具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提高处理法律事务能力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要重新确立教育理念,重视创业法律教育,调整好法律专业知识教育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将创业法律教育作为创业教育培养的主要内容之一。要结合创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执行能力,为长远发展作铺垫。创业者应深刻认识到法律教育的重要意义,要积极学法,自觉用法,勇于护法。

(二)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保障课程建设落到实处

师资队伍素质的保障和提升是高等教育成功的重要前提。要创新课程设计和教学,需要有一支高素质、强技能、重创新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要开创师资增员新机制,邀请既有创业经验又有实践经验的创业人士担任教师,其创业成功或者失败的故事都是非常好的案例,需要充分利用;还要加强对创业法律任课教师的培训,选派专兼职创业教师参加高层次培训,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直接资助教师参与创业实践,丰富创业法律应用经验。

(三)规范课程设计,完善法律课程体系

创业法律课程设计是实施创业法律教育的前提,要注重创业法律意识、基础法律知识的系统学习,还要模拟处理法律事务的实践和训练。根据法律教育目标,要初步设计法律课程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结构,扎牢基础知识课程,普及通识教学,增加特色课程,侧重法律知识的应用等内容。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外派教师参加创业法律事务解决过程,通过现实的法律应用实践,补充法律课程设计仅仅依赖课本知识的不足。

(四)鼓励创新教学,开拓课程教学模式

创新是要求突破传统和现成体系,是社会活力所在,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法律总是倾向保护现有的体系、体制。因此,创业法律教育要保证足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要让学生保持旺盛的创业状态,又要使其注重运用法律来保护自身合法利益,充分采用案例分析方法,让更多创业学生参与其中,注重培养法律意识。要开展创业法律知识应用技能比赛,在比赛中锻炼创业学生的法律事务处置应变能力,提升创业法律教育水平。

五、结语

创业学生面向社会和市场进行创业,是非常值得政府和社会鼓励的,但其风险也是不可避免的,非常有必要进行保护。第一,基本的法律意识和基本的法律事务处理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创业中规避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创业时涉及主体的选择、融资投资、治理经营、管理、纠纷等法律事务,如无相应的法律意识,就容易滥用权力;如缺乏法律能力,就容易掉入陷阱,还可能违法犯罪。第二,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能力有利于学生降低创业治理成本和提升自我竞争力。执行市场规则是创业初期树立品牌形象,赢得客户的根本。经过法律规范规划和依法管理公司事务可降低成本和规避风险,确立公司治理的诚信形象。第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时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并能及时、恰当地解决法律纠纷。当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有法律意识的学生会及时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当法律纠纷产生时,掌握法律工具的学生会根据法律规定来选择合法的途径解决,避免违法违规地解决纠纷。创业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能力可以通过系统的教育和技能培训获得,而针对性强的教育课程设计是关键。

创业法律教育是适应政府、社会需求而进行的创业教育内容之一,法律课程设计是其中关键的环节,虽然当前高职院校没有高标准的教学课程设计模型,但是相信高职院校的专兼职教师通过大量实践,总能把创业法律课程设计架构好,完善好。

[ 参 考 文 献 ]

[1] 韩广.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探索[J].企业导报,2012(7).

[2] 潘伟琪.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时代经贸,2013(4).

[3] 崔玉隆.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法律课程开发探索[J].职业教育,2014(27).

篇3

关键词: 《法律基础知识》 教学实效性 中职教育

《法律基础知识》是我国中职学校学生的必修课。但由于其课时设置相对较少,授课内容又丰富繁杂,这就导致老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往往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地位,加之其内容较抽象,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十分严重。中职学生生源多为初中毕业生,年龄还小,未成年,又基本上都是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鉴于中职学生的年龄和生源的这些特点,借助基础课程《法律基础知识》教学,给学生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有必要结合教学实践,探讨通过一些措施提高中职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1.结合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课程如果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积极性。作为中职院校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法律基础知识》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然而法律又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理论性较强,如果缺少适宜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在对课本理论进行阐述的同时,还应对其加以延伸,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将生活中熟悉的事件或场景引入课堂,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进而更好地学习。另外,《法律基础知识》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做一个守法公民,并能够正确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简单来说,就是学以致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联系实际,贴近真实生活。

如张某为装修房子,去工商银行取款,经过一系列手续后,从柜台取出10000元,凭条上填写的是取款,但营业员一时疏忽大意,在输入交易信息时,将取款误当做了存款,而且向张某出具了存款通知单。如此一来,张某的工商卡金额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10000元。张某当时并不知情,出门后才发现,但他并没有返回,而是很快离开了。第二天,工商银行通知张某退款,张某却不同意,拒绝退款。问:此事件涉及哪些法律知识?法院应当如何判决?

再比如,张某到一家大商场买了许多装饰材料,商场对其质量信心十足,并言如有质量问题可以退换。回来后,张某请朋友鉴定,才发现部分材料存在质量不过关的情况,于是和朋友重返商场要求退货。但商场坚决认为所有材料都是经严格检查后才进入商场的,不承认这些材料出自商场,反而怀疑张某对商品进行了掉包。问:在此事件中,涉及哪些法律知识?张某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

这样的事例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学生易于接受,通过这些案例将课本上的内容教授给学生,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交流,学会独立思考

《法律基础知识》的实效性不理想,与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不少中职院校的教师都是照本宣科,陷入了本本主义,实践证明,这种单方面的理论灌输,起不到任何效果,只会令学生更加厌倦课堂。部分教师的主观性较强,常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掺杂进来,试图让学生接受,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对法律的理解产生偏差,或过于狭隘。新课改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规律和所需,然后采取相适的方法进行教学。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让其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法律案件进行分析,以此加强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课堂上采取小组讨论法,虽分成小组,其实还有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交流过程中,都是将自己思考的结果与他人分享,还能倾听他人意见,取得更好的效果。

前段时间,国内有两大案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引起了很大的讨论,一是事件,二是李天一事件。法律教学必须注重时事,讲究一定的时效性。在课堂上,讲到行政法或民事法等内容时,可让学生对这两个案件进行分析,并与其他人积极交流。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其实就已经在消化课本理论知识了。如贪污受贿、行败,“腐败的根源在哪”,行败往往由于少数国家或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的权力不受控制,无限自由。任何人把自己的权力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都是不被允许的,其最终根源在于法制的不健全。

独立思考除了能吸收理论知识,对客观案例进行评价外,更重要的在于反思,即学生在思考中升华自己,保证不会触犯法律,严格约束自身,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3.学以致用,体现价值

学生一般把学习《法律基础知识》课程的目的理解为懂得法律知识,遵守法律知识,不做违法的事情。其实在教学中,可以渗透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民事纠纷、违法案例,以及学生了解的网络案例、新闻案例等,让学生用所学的法律基础知识,加以分析,从而体会到法律知识的实用性,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是有用的,有价值的。

4.完善考试评价体系

合理可行的考试评价体系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增强其实效性,在现行教育中,主要有两种考评方式,一是检测性考试,主要是检测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评价性考试,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测试其对某个现象进行识别判断和处理的能力。不少中职院校的教师采用的是第一种方式,由于该课程理论较多,完全可以凭死记硬背掌握知识,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不学、考前抱佛脚的状况。

其实,考试只是一种手段、一个途径,真正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就必须改变以考试分数为标准的这一社会现象,逐渐向政治、文化、科学等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向靠近,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在课堂外,教师应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如辩论赛等。同时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其成长背景、思想文化,并聆听学生的诉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书面考核上,课堂作业、闭卷开卷考试皆可,最好采取口试的形式,口试即在课堂上老师当场提出问题,短暂的思考后由学生回答,这样能加快其思考速度,增强语言总结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再者,还可以提高其积极性,有足够的能力判断是非,将所学应用到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

5.联手政法部门,通过法律讲座强化法律知识教育。

学校与所在街道派出所、交巡警中队形成合作教育关系,聘请当地派出所的领导担任法制学校的副校长,每学期安排两次法律教育方面的讲座,主要邀请派出所警官或者交巡警官做相关法律基础教育讲座。他们为学生带来了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的法律知识讲座,通过联系实际,解读一个个生动鲜活、触目惊心的青少年犯罪案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成为中职生法律基础知识普及教育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中职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走上工作岗位,面向社会,因而这样直接用社会生活中的内容作为讲座的法律教育,拓宽了学生的认识视野,使学生在学校就能看到社会的另一面,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就《法律基础知识》课程而言,只要老师有效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将社会和生活中发生的实际案例与课本联系起来,并联合各种社会力量进行教育活动,有效启发学生,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就一定能有效提高《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水平,实现中职学生法律基础课程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管梦影.法律基础知识教学浅谈[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9(2).

篇4

关键词:CEO;教育层级;R&D;效率

一、 引言

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程度不仅要靠每年巨大的R&D经费投入,同时还需要这些R&D投入的高效率使用。然而,当前已有文献主要是针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直接以企业为观测对象的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文献却比较少见,直接研究高管特征对企业研发效率影响的实证文献就更少。为此,本文尝试引入成本法来度量每个企业的研发效率,并以企业CEO的教育层级为切入点,以期考察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为从微观行为角度揭示影响企业研发效率的因素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二、 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与假设发展

1. 成本法度量的提出。按照我国2007年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R&D投入的处理采用有条件的资本化处理。具体而言,首先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5个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①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②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③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④有足够的技术、 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⑤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可以发现,对于企业的研发投入要资本化为无形资产,必须同时严格满足这5个条件。进一步可以认为这符合条件的资本化金额代表了研发投入中获得成功的部分。因此,按照这个准则,企业本期研发投入的资本化为无形资产的金额与本期研发投入的总额的比率,可以反映出企业研发投入的效率。该比率的数值越大表示企业研发效率越高。笔者并把这种度量方法称为成本法,因为反映研发成功部分的资本化金额和研发投入的总额都是基于企业当时所付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价值。这种成本法度量的优点是可以克服以前文献中采用专利数量、新产品、新服务数量等度量方法存在的种种弊端,大大增强了不同企业之间的直接可比性。

2. CEO的教育层次与研发效率。

(1)CEO教育层级体现了CEO的知识存量、认知能力。Hambrick和Mason (1984)认为组织是其高层经理的的反映,组织的结果被视为组织内高层经理的价值和认知基础的反映,一个人的正规教育蕴含丰富而复杂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基础。Cohen和Levinthal (1990)比较详细地说明了个人的知识(包括专业知识)的缺少可能妨碍新知识的形成。Mowery和 Rosenberg(1979)指出技术进步的速度在知识强度大的地方比在弱的地方快得多。Nelson(1982)通过构建数理模型严密地阐明了基础知识在R&D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尽管教育与培训通常能提供高水平的专业性知识,但是,也存在教育、培训的质量差异。在最优秀大学的学生被认为获得显性知识的最高水平,从最好大学接受教育的每个人也被认为有更多更好的知识和有更高的学习和积累隐性知识的潜能(Hitt et al., 2001)。专业知识教育的价值通常在他们整个职业生涯都起作用(D'Aveni, 1996)。Bantel 和Jackson (1989)认为接受更好教育的高管具有更强的认知能力,因此会产生更新颖和富有创造力的成果。类似地,Kimberly和Evanisko (1981) 表明更好的教育通过提高认知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具有更强的创造力。

(2)CEO教育层级对知识流量和知识创造力的影响。Hargadon和Fanelli (2002)按时态把知识的研究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静态的,即知识存量,主要集中于当前的知识如何被复制和利用以实现某种结果(例如一定的财务业绩);第二类是动态的,即知识流量,主要强调知识(尤其是新知识)如何促进组织创新成果的产生(Kogut & Zander, 1992)。这两类知识之间存在重要的共生关系。企业拥有当前一定水平的知识(或秘诀),这些新知识必定在某一程度时会导致有价值的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出现(Boland & Tenkasi, 1995)。因此,当前知识会影响新知识的创造程度,刚形成的新知识又以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形式变成当前知识。

篇5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085-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继《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之后,理工、经管等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处理“随机”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考虑到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从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平台几方面进行探讨,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目前教学现状

笔者根据多年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经验对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主要有四个方面:(1)教学内容一成不变,一本教材多专业通用,例题与练习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致使学生不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对后续课程以及专业课的影响和作用,学习时缺乏热情和主动性。(2)教学手段单一,大多采用板书+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一些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虽然缓解了教师书写的压力,但由于形式过于呆板,课件内容固定,教师不能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学生处于被动的听课状态。(3)现有相关教材多注重概率统计的理论,而对如何操作软件来解决实际问题介绍得很少。由于学时有限,教师也将精力主要放在理论内容的讲解和计算上,使得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停留在理论层面上,造成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脱节。(4)理工科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多以45学时为主,课程安排一般为两周三次课,时间安排不够紧凑。学生在课后对课上的内容只能凭记忆进行总结和消化吸收,如果不能及时复习内容,就会造成知识的积压,影响后面的学习。面对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改善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1.将案例教学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实用性强,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均可运用概率统计的知识和方法来解释。教师在讲授某个知识点时,不妨将相关的生活实例融进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抽象的定义、公式更为直接易懂,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介绍贝叶斯公式时,可借用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狼来了”的故事来理解和体会贝叶斯公式。故事讲的是一个放羊的小孩,在两次欺骗村民说“狼来了”后,第三次狼真来了,而没人相信的事。接下来利用贝叶斯公式进行分析。设事件A表示小孩说谎话,事件B表示狼来了。先做一些假设:村民对小孩的信任程度一般,即P(A)=P(■)=1/2,而说谎的小孩喊狼来了的概率P(B|A)=0.2,说真话的小孩喊狼来了的概率P(B|■)=0.6。那么当小孩第一次说谎喊狼来了的时候,村民对小孩说谎的印象P(A|B)由贝叶斯公式计算得:P(A|■)=■=■=2/3。这时注意到村民对小孩的说谎的概率由0.5上升到0.667,可记P(A)=2/3,P(■)=1/3。小孩第二次说谎喊狼来了的时候再次利用贝叶斯公式得P(A|■)=0.8。通过以上的计算表明,在村民上过两次当后,对小孩说谎话的概率已经由0.5修正到0.8,面对如此高的说谎概率,试问村民听到第三次小孩喊狼来了,怎么还会去上山呢?可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禁不起谎言的消磨。对生活中一个大家都熟识的寓言,通过全概率公式的分析,将结论量化,更容易理解。再比如讲解数学期望这个重要的概念时,可以将期望概念的起源故事即“赌资分配问题”介绍给学生。所谓的“赌资分配问题”是17世纪中期一位赌徒向数学家帕斯卡提出了一个困扰他很久的问题:甲乙两赌徒相约,利用掷硬币的方式进行赌博,各出50法郎,谁先赢三局即可得全部赌本100法郎。当甲赢了两次,而乙只赢一次时,因事需终止赌博,那么赌金如何分配呢?当这个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时,不少学生产生了兴趣,并给出了自己认为合理的答案,这时教师进而引出正确的解法。1654年帕斯加提出最多只需再玩两次就可结束此次赌博,这两次可能出现的结果分别为:甲甲、甲乙、乙甲、乙乙。对于甲来说只要出现四种可能结果的前三种,甲都胜出,故甲得100法郎的概率是3/4,得到0法郎的概率为1/4,从而甲应期望得到100×3/4+0×1/4=75法郎。其意指,若再继续此种赌博多次,甲每次平均可得75法郎。从这个解法中引出数学期望的概念即E(X)=x1p1+x2p2。除引用有趣的案例外,教师还可以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让实验教学走入课堂,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在各方面的应用性可以通过例题呈现给学生,而实践性在现有的教学环节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概率统计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选择一些题目进行简单的操作,向学生展示概率计算和统计分析的基本步骤。课后提供相应的练习,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较自然地掌握计算机的实现过程,较好地解决了实践与教学相脱节的问题。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多采用板书+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在以教学效果为主的前提下,二者可以相互补充,扬长避短。无论是板书还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都要有个度,比如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计算,适合用板书来讲解,达到师生互动的良好效果。而定义、定理的陈述、图形的演示可以利用多媒体,一方面省去教师书写的压力,另一方面借助多媒体展示图形能更好地理解问题。此外也可以考虑将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成果穿插在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介绍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时,不妨先借助著名的高尔顿钉板试验,通过不断地调整试验次数和演示次数,将小球堆积的效果图与正态分布曲线相比较,从而分析引出中心极限定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理解中心极限定理的思想。

4.结合专业特点,精选例题。为了更好地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教师可以根据所教学生专业的特点,选择和专业贴合较近的例题,这样学生在学习时,能较好地了解该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的影响和作用。比如给金融、经济专业的学生上课时,关于数学期望和方差的概念,不妨可以通过一个关于风险投资的问题来理解。例题:某人有一笔资金,可投入两个项目:房地产和开商店。其收益都与市场状态有关。若把未来市场划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其发生的概率分别为0.2、0.7、0.1。通过调查,该人认为购置房地产的收益X和开商店的收益Y的分布如下表,问该人资金应该流向何方?

先计算数学期望(即平均收益)E(X)=4(万元),E(Y)=3.9(万元)。从平均收益看,购置房地产利益比开商店多0.1万元。再计算两者的方差,D(X)=15.4,D(Y)=3.29。方差越大,收益的波动越大,从而风险就越大,显然购置房地产的风险要比开商店大得多。综合考虑,该投资者还是选择开商店。

5.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网上资源丰富,但学生想找到合适的内容就不太简单,而且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笔者依托学校提供的平台建设适合各阶段学生的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包含教师精心选取的内容,既可以节省学生的时间,又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包括概率统计的各章课件、校级教改成果-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课视频、各章节知识点总结、各章习题答案、历年期末试题、考研辅导材料以及国内一些大学历年期末试题几个模块。其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课的视频可供学生随时观看,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且该形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从而将学生由被动的课上学习转化为课下的主动学习,解决了课下每周仅有一次答疑时间的局限性,学生可以根据针对个人情况有选择地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较全面、完整地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组织在一起,使学生在利用平台学习时,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并辅以习题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通过试卷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三、结论

本文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网络实验平台等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改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同时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教学改革是无止境的,要根据学生层次、教学内容等不断地进行调整,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茆诗松,程依明,濮晓龙.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设计 教学实效性

[作者简介]孙由体(1965- ),男,江苏宿迁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社政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淮安 223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自筹项目“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设计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CG2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34-03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教育变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如何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需要,增强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实效性依然是教学中远未解决的一大难题。换言之,如何将党和国家的课程培养目标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机统一,努力实现让“基础”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仍然值得继续探讨。深入教学一线不难发现,成功的教学必有成功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因此,搞好“基础”课的教学设计可以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突破口。

一、搞好“基础”课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1.有利于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教学设计是抽象的教学理念向具体的教学操作转化的枢纽。从根本上说,“基础”课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过程,学生是教学的重心,适应其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教学设计的开始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高职大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情感需求、学习风格和学习兴趣,教师在决策过程中往往会优先考虑这些信息,从每一个环节思考如何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适应性。

2.有利于实现“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协调一致,提高教学实效性。教学设计所采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是系统方法,设计的重心是放在教学总体思路的把握与优化上,教学的具体问题应该融会贯通到教学的整体设计中。“基础”课教学设计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其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又是这个系统中的子系统,只有使这些子系统之间保持协调一致,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设计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实现其预设的精彩。

3.有利于实现“基础”课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基础”课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时间、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相关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还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和运用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策略,从而为在规定的教学时空范围内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提供保证。

4.有利于增强“基础”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高职大学生喜欢课程。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汲取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最新理论成果,强调师生的双主体性,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避免了简单说教;注重多种媒体的选择,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整合相关教学资源,选择容易启迪并引发学生共鸣的教学内容以及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进而端正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设计的理念和基本原则

1.“基础”课教学设计必须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是人们对教学活动持有的基本观点和信念的总称,是人们对如何组织实施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方案,方案不同,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也会不同。“基础”课作为高职院校德育主渠道之一,应该确立“以学生为本、有效服务于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面发展需要”的教学理念。贯彻这一理念,“基础”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教学实效性为落脚点,以解决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深入的理论分析为基本途径,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将课程培养目标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机结合,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2.“基础”课教学设计必须坚持三项基本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一门课程该如何上,首先要有一个整体设计。设计者要立足整体,把握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整体与环境的相关性和约束性,揭示教学系统的运动规律,最终达到系统的整体优化。对于“基础”课教师来说,要遵循整体性的原则,教学设计的要义在于解决好教学总体思路的厘清、教学框架的安排问题,包括选择什么内容,采取哪些教学步骤,各教学环节之间如何衔接,组织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运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等。教学总体思路清晰明确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基础”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体现理论性,没有深入理论分析的教学,即使课上得再热闹,也不能给学生真正的收获。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绝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理论的教育,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实践的教育、养成的教育。”①因此,“基础”课教学不能从理论到理论,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彻底改变空洞说教、脱离实际的僵硬灌输形象。只有从高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实际需求出发,从教学各个环节来思考如何适应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特点,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所面临的困惑,教学才有针对性,才有吸引力与感染力。

三是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原则。任何课程的教学过程结构都应该是“双主体互动式”的,教师是教学过程教的主体,学生是教学过程学的主体,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不断推进的过程。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基础”课教学设计中,一方面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多扮演指导者、组织者、点拨者和激发者的角色,教是为了学,不能为了教而教,在考虑“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等问题时,更要考虑学生“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怎样“设计”更适合于学。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着重解决好两个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如何增加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在“基础”课实际教学中,容易产生的现象是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无动于衷。究其成因,或者是教学内容没有以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基础,缺乏磁性;或者是教学过程只反映了国家意志、教师意志,而忽略了学生意志,使学生失去了热情;或者是教学方法简单化,陷入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使教学过程失去了探索性,“归根结底违背了教学过程‘双主体’结构、通过‘双主体互动’实现教学目的的规律。”②

三、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设计的基本路径

1.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作为规定教学活动方向的重要指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以解决“为什么教”“为什么学”的问题。高职院校“基础”课承担着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其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始终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二要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我们培养学生一方面要照顾到他的学问和修养,一方面又要照顾他将来的职业和工作岗位。”③三要适应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让学生喜欢课程,觉得这门课程对他们有帮助。四要体现“基础”课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从而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精神动力和科学思维方法。

2.分析学生学情,把握教学起点。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而有效是建立在全面分析学生学情、准确把握教学起点的基础之上的。现在的高职大学生属于“90后”,一方面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竞争欲强,思维活跃,兴趣爱好广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另一方面,调查发现他们来上大学的主要目的是“学好专业技能,找个好工作”或者“谋求进一步深造”,“基础”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高,许多人发出“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在学德育课,到大学还有必要学习吗”的疑问,教材内容有许多似曾相识,认为学习“基础”课是浪费时间,有抵触排斥的心理,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框框,“要是不考试我才不学呢”。这样的学情现状,表明“基础”课注定是大学里与生俱来最难讲授的课程之一。因此,在“基础”课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只有全面分析学情现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找准教学突破口,帮助学生逐步端正学习动机和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让“基础”课成为高职大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

3.分析提炼教材,组织教学内容。“基础”课教学设计接下来就要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05方案”与以往相比,一个重大区别是统一使用列入中央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全国高校不分层次,“一本通”。从这个视角来看,“基础”课教材的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应成为教学安排的根本依据,是对教学内容的基本规范。当然,这决不意味着教学要完全照搬教材,教材的基本功能是给学生学习的,阅读教材的主体是学生。对教师来说,研究“教什么”,就是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的过程,就是认真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体系、重点难点的过程,就是能动地运用教材、提炼教材、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的过程。一句话,就是要解决好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过程。“基础”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重点必须以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需要为主线来构建教学体系,将党和国家的课程培养目标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机统一起来,教学内容是:以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为主要内容,以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引导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法律素质,成为“四有”新人。在设计“基础”课教学体系时,整体上可以按理论教学2学时、实践教学1学时,即“2+1”的方案来构建,实行理论教学专题化、实践教学项目化。

4.分析教学条件,制定教学策略。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还要对教师自身条件、学生学习条件、教学班级规模以及教学环境等教学条件详加分析,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以解决“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基础”课教学过程实际效果如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策略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因此,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工作的中心任务。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特点,在时间、形式、方法、媒体、情境等多个维度上对教学活动做出巧妙的设计,涉及教学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教学情境等因素的总体考虑。其中,要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的呈现顺序,对每一部分教学时间合理分配,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教学方法犹如过河的桥和船,对于提高教学实效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基础”课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很难通过一般讲授的方法“教”出来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将教材文件化的语言表述转换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语言来表达;要善于运用相关教学资源创设生活化情境、问题化情境、活动化情境等,激发高职大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行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5.做好评价设计,促进目标实现。“基础”课教学设计的最后一步还要解决好如何及时获得和有效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以激励学生有效学习,这就是教学评价设计。一般说来,要针对“基础”课教学的不同阶段设计相应的教学评价:在教学前要有“准备性评价”,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内容,是否具备所需要的认知基础和价值判断;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形成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已达到的水平,必要时还应进行“诊断性评价”,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成因,对症下药采取补救措施;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要设计“总结性评价”,以把握教与学的最终效果及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做出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方案应该是“基础”课教学评价设计的重点,评价的价值取向是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内容不能仅仅是看学生知道了多少知识,而应着重考察学习态度的改善、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要在“知行合一”的素质养成激励性评价上下工夫,把任课教师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班级评价和校外实践基地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当然,教师也要根据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对教学设计做出相应修改,使教学设计方案更趋合理、更加有效。

[注释]

①袁贵仁.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学员座谈时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6.

篇7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特点;思想变化规律;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259-02

我国正在向制造业大国迈进,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大学生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在生产一线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将他们培养成高素质人才,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变化规律,从而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进行养成教育,以期达到我们人才培养的目标。本课题研究对象着重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以接地气的方式,从不同的方面对高职学生的思想变化过程进行跟踪,客观准确地分析其思想变化特点,通过对影响学生思想变化的主要因素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和人生观。

一、职业院校学生思想变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提高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职业院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必将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走过一个多世纪,期间在1949年后高等职业教育几乎名存实亡。1980年创办天津职业大学又重新开启高等职业教育,直到1996年国务院颁布《加快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重新确定了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是由于普通本科院校扩招使得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学生存在的思想多变性也在逐渐显现,在国内近期很多学者聚集在高职学生的思想变化特点的研究上,例如重庆文理学院老师撰写的论文《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特点现状研究》一文指出“和普通高校大学生群体相比,他们显得更为特殊,在中学阶段多数存在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不好、缺乏自信等问题,升入高职院校后,由于社会上存在歧视心理,他们面临更大压力,在思想和行为上需要更多教育和引导。这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特点,提供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此,国内学者的研究侧重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具体或微观思想特点进行剖析,多数从学生个人家庭生活背景、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学校课程设置是否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等方面对学生思想行为轨迹进行研究。在国外,学者多从与思想变化密切相关的文化、道德、公民素质教育及高等教育目标的选取等大环境角度出发考虑影响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因素,这些研究也正好符合我国现在实行的素质教育。例如,Charles Benson对美国职业教育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增进人类幸福这一中心思想。国外学者是置身于宏观视角对接受职业教育学生的思想变化进行指引。在这一点上,国内外研究者所追求的职业教育理念仍然是统一的,都建立在教育规律基础之上,能科学地指明职业教育前进的方向。

二、分析高职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想状况,呈现其思想变化轨迹和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从其体现的价值观念看,总体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具有明显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和时代意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对社会贡献的程度决定个人的价值大小。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不断地提高自我修养,完善自我的知识技能结构,力争成为社会需要的人。但在接受职业教育过程中,学生们在不同时期呈现一定的思想变化,且具有共同特点。从高职学生的入学来源来看,目前我国高校招生政策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未达到高考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对口录取的中专、技校毕业生和职业高中毕业生;三是“3+2”学制高职录取的初中毕业生。由此可见,生源类型多样,学生素质整体差异较大,是一个个体发展很不平衡的群体。这部分学生心理必然存在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都不相同的特点。

1.入学初期,高职生刚脱离高考失利的状态,步入一个新的环境,也怀揣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理想,准备开始新的学习旅程。此时,他们具有显著的自我独立意识,想学得一技之长。

2.从大一下半期进入大二期间,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学习方面,除一部分学生跟随老师的教学安排有条不紊地学习外,还有一大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积累薄弱,理解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特别是工科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掌握专业技能方面出现困难,同时对高职培养目标及所学专业缺乏了解,学习积极性显著下降;生活方面,自理能力有所加强,但生活自律性稍差,不良的生活习惯在一些学生中显现;工作方面,很多学生在入学时会积极投身于学校社团活动,但在组织社团活动过程中,强烈的自我意识与淡薄的合作精神产生对立,表现出脆弱的心理承受力。

3.毕业前半年进入实习期,也是学生在职业选择方面容易产生迷茫的时期,现实工作环境与理想工作环境的差异,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高要求与自身职业能力的差距,身体情况与工作劳动强度的不匹配,使得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前景产生恐慌。我们从与学校教育相关的因素分析高职学生思想特点。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所造成的心理不平衡。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与所有步入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一样,也肩负着多彩的理想,对于就读学校的办学规模、学习与生活条件、专业前景都抱有较大的期望,但学校的现有条件不能最大限度满足这种期望,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二是思想上的较高预期与自身较低能力的相互矛盾削弱了进取心。入学初期,许多学生寄希望于新环境能使自己脱胎换骨,但由于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在中学阶段产生的依赖心态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刻苦精神仍显不足。三是自我意识强烈带来人际关系失调。高职学生虽已成年,但中学的单一生活使部分学生的心理仍处于较为简单的状态,对集体生活及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难以适应。四是表面的自尊和潜在的自卑并存造成了较大的心理矛盾和冲突。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但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普通高校的同学面前,又觉得低人一等,有自卑感。五是经济压力造成心理负担过重。高职院校的学费较高,加上住宿费、书费和生活费,给学生心理造成一定压力,对于贫困地区学生来说压力更大。

三、研究针对学生的思想变化轨迹和特点所采取相应养成教育方法和策略

养成教育的方法和策略需构建切实可行的学生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觉成才。《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三个要点:一是坚持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二是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坚持全面发展,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高职院校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思想教育中的引导作用。首先,在新生报到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学校是一个温馨且充满活力的大家庭。其次,军训过程及入学教育又体现学校是一个严谨的受教育环境,作为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锻炼意志品格、提高爱国意识的重要契机。(2)发挥学生社团在思想教育中的管理作用。学生社团活动可围绕学术,引导兴趣,倡导公益,同时要使所学专业与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相结合,使社团成为学习研讨、认识社会、锻炼能力、成长成才的平台。(3)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教育中的疏导作用。学校心理健康咨询教师可根据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班级的心理辅导委员要积极配合心理健康咨询教师,做好同学的心理疏导工作。(4)发挥社会实践在思想教育中的能动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已把社会实践纳入课程,努力探索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结合、与就业结合、与创新创业结合的新模式,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5)发挥校园媒体的宣传作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功能,结合图、文、声、像,传播积极健康的舆论信息,并加强校园网的管理,倡导绿色网络生活。(6)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文体活动场所,让学生尽力发挥特长,在充满活力的文体活动中提升个人素养。

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变化规律的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成教育是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同时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有健全的人格、开朗的性格,最终拥有幸福的人生。

Research on the Law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Chang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ultivation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YANG De-cai LI Xiu-feng ZHANG Yu-ying

(Ulanqab Vocational College,Ulanqab,Inner Mongolia 012000,China)

篇8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Privat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Teaching Reform

FENG Yonggang

(Zhengzhou Chengg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ongyi, He'nan 451200;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Luoyang, He'nan 471022)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basic course") a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values, ethics and legal concept. In this paper,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private colleges curriculum courses exist repeat content, single teaching method, the evalua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other issues, from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reality,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and practice of management, teaching aspects of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evaluation methods were active exploration and reform, so this course really plays its role in fostering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ethical standards and legal literacy.

Key words privat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teaching reform

1 民办高校及其学生的特点

民办高校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同于普通公办高校教育的特点:民办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课程体系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就学生而言,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思想素质偏低、自我意识浓厚和实用主义思想较重。民办高校自身及其学生的上述特点要求我们在进行“基础”课程改革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立足学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改革措施。

2 民办高校“基础”课现状和原因分析

实效性不强是目前民办高校“基础”课面临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既有课程自身的问题,如课程内容不够新颖、内容陈旧,缺乏说服力等。也有教师方面的原因,如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等。此外,也与民办高校学生重视不够,对课程内容存在抵触心理等因素有关。具体而言,民办高校“基础”课存在的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程内容重复单一、缺乏新颖性

现行“基础”课的许多内容都是学生在中学政治课上曾经学到或接触过的,并且与开设的其它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重复,这就大大地削减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新鲜感,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地学习。同时,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较为稳定,近些年对教材内容修改和更新较少,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涉及较少,课程内容难以做到与时俱进,一些内容“假、大、空”,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

2.2 教学方法陈旧,无法激起学生兴趣

当前民办高校对“基础”课采用的主要授课方式是“填鸭式”的“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理论灌输的过于强烈,忽视了实践锻炼,致使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地发挥,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

2.3 评价体系片面,不够完善

目前,民办高校“基础”课主要是以分数作为评价指标,考核方式仍是“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模式,这种唯分数是从的单一评价体系只能从一个侧面考察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在学习这门课后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制素质的实际提高效果缺乏全面、真实的反映。

3 民办高校“基础”课课程改革的措施

3.1 丰富更新教学内容 (下转第149页)(上接第89页)

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能够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基础”课老师需要在现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扩充,可以采取专题教学的模式,把内容相似或相近的章节整合为一个专题,突出讲解高校“基础”课与中学政治课以及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互区别的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实效性、针对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要紧密结合时政热点和社会新动态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拓展,保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内容要始终关注生活实际,以“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为原则,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生活,使学生能够做到关注时事,与时俱进。

3.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础”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着眼点主要在于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质。而这一目标单靠课堂的理论灌输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这些道德观念和法律常识,将学到的理论内化为自身的日常行为,才能达到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的目的。为此,需要“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在课堂上,要善于组织多种教学活动,例如:课堂讨论、主题演讲、时事分析等,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开辟第二课堂,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锻炼的平台,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生活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将课程中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在更广阔的空间展开,使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强化教学效果。

3.3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应该看到,传统的理论灌输方式在教授知识方面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这并不是唯一的方法,要想增强“基础”课的吸引力,活跃课堂气氛,应该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颖的、为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情景模拟、主题演讲、课堂研讨交流、学生述课、案例导学、视频观摩互动等教学方法不仅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可以作为“基础”课借鉴和利用的有效教学方法。

3.4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教学考评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基础”课在评价方式上应该变传统的以认知为主的片面考核为全面的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整个课程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导向,把考核划分为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和实践考核,把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社会实践知识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结合起来,凸显“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具体而言,平时考核可以参照学生的出勤率、上课发言讨论、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撰写调查报告等这些指标。期末考核主要采取传统考试的方式,着重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实践考核则考查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和效果。这样,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式考核方式,全面考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的提高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万明.应用型民办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刍议[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8(9).

篇9

P出=I2R=E21(R+r)2R=E21(R-r)21R+4r.

在获得表达式后,我们直接给出P出-R变化的图象,通过一定数量习题的练习就认为形成了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实际学习中,学生对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图象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熟练的只是在线性函数上,而对于复杂函数解析式相对应的函数图象是什么样还没有真实地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为了教学的便捷,我们只是按照“学生应当能理解”这一默认的方式进行教学,用直接给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记忆,势必然造成“这不是真正的函数图象,而是经验性的描述!”这一认识.同时,对函数图象形状的理解和单调性以及其变化规律将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上述教学形式虽然我们引导学生通过演绎推理获得这一结论,但对于“数”和“形”不太熟悉的对应图景我们缺失了通过实验探究这一体验形式真切获得可感知的函数图象,这无疑“短路”了“数形合一”的思维发展.从实际调研和听评课后的反馈来看,教学效果不好实质上是灌输式教学.没有经过理论推导,直接硬性接受这一结论,虽然能解决一些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这一结论将会逐渐淡忘,这种给予式的学习不利于知识的形成和学科能力的发展.从学生后续性应用和知识前移的角度来评定,这种方式并没有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再者,由于我们过分注重电源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增减性,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把P随R变化的图象绘成关于R=r对称的曲线,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错误的认识.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知识的形成必须经过体验和感悟,通过丰富的表象并对其抽象形成规律的过程才能完成知识的形成,通过概念的区别进行强化,通过知识的应用达到提高和深化.为此,理论推导和实验探究相结合是形成电源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规律的前提,函数与图象相统一是深化理解规律的基础,通过分类问题的求解是实践学以致用的发展点.教学中只有做到上述三点,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学科思维力才能真实地得以培养.

基于学生初等代数基础的限制,我们对电源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函数关系务必要从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的角度来形成,只有建立在实验探究基础之上的理论推导和应用,才会形成事实意义上的知识.在形成电源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函数关系时,我们要通过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并重的方式,才能形成真实可信,可迁移和应用的认知,也只有通过这一方式才能达到思维力的培养.为提高基于问题自主探究的有效性,将实验探究的实施位于教学之前,理论探究位居之后,这对于加深理解有着积极的意义.为呈现这一教学设计思想,我们不妨将教学流程设计如图1.

深化该认知点的学习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并重、相近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相关应用三个环节实施教学,教与学的过程才富有真实的成效.

1通过实验探究形成学生可信的电源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函数图象

建立在实验探究基础之上的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函数关系图象的形成,是有效形成该认知的关键.为凸显如何获得P出-R函数图象这一认知点,我们应当根据教学资源的实际进行设计.一是以实验操作为手段,采取描点法作图获得函数图象的操作性探究,第二种是根据实验室状况通过数据采集器,运用计算机描绘函数图象的第二类方式.从实际教学来看,两种方式对于形成认知都比较富有成效.

1.1以实验探究和描点法作图为体验方式的探究性教学

以如何设计测量电路,选择什么样的实验器材,如何形成有效的实验记录,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形成直观的函数图象,这是实验探究的关键.提高教学有效的方式体现为如何实施有效的任务驱动,如何引导学生连接电路、测量数据和描点法作图,如何组织各学习小组展现学习成果,为此教学中我们应当抓住如下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基于经验提出探究的问题.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形成可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度发展,经过一般性逻辑推理形成可探究的问题,这是形成问题实施有效探究的前提.为此,提出如下问题来驱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当外电阻R变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如何变化?请同学们猜猜看,并简要谈谈你的猜想依据!学生经过自我探究和小组合作流,必然会形成如下猜想:

(1)外电阻增大时,电源输出电流减小,所以输出功率也要随之减少;

(2)外电阻增大时,电源输出电压升高,所以输出功率要随之增大;

(3)外电阻增大时,电源输出电压升高,而输出电流要减小,由公式P=UI可知,当外电阻为某一阻值时电源输出功率应出现最大值.

当上述问题一一呈现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我们不妨采取“极端法”来提出如下问题:当外电阻为零时(即短路),电源输出功率为零;当外电阻无穷大时(即断路),电源输出功率也为零;当电源所接上的电阻既不是零又不是无穷大时,它输出的功率均大于零,那么电源对外的输出功率是否为“先增大后减小”呢?

第二个环节是对猜想进行合理的评价.这种评价不是对猜想结果的评定,而是基于探究问题的求解,引导学生推演探究实验的原理,这是形成实验原理的前提.同时要在如何引导学生基于探究的目的设计实验的要求,并根据原理合理地选择实验器材,进行有效和安全地安装,这是实施实验操作的前提.测量什么物理量,探究什么,这是基于实验目的来设计表格,进而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形成结论的前提.

第三个环节是展示成果.教师的引导应体现在上述问题的设计和展现不同学习小组的研究成果上.包括展示实验原理、电路设计、比赛各学习小组连接电路的快慢和优劣,记录数据表格的设计,如何采取描点法作图获得P-R的函数图象,如何根据图象获得有效的结论.

找四个小组利用实物投影仪投放记录的数据及做出的P出-R图象.下面是其中一个学习小组测量获得的数据表格(表1),其中r=5.4 Ω:

第四个环节是必要的补偿性练习.由于所学初等代数的限制,我们总习惯于线性函数表征物理规律,而对于电源的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函数关系是非线性的,为了降低描点法作图如何绘制P出-R图象这一难点,在描点法作图之前我们复习回顾电源的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函数变化的规律就成为降低这一认知难点的前置性补偿.为此我们应当复习和展示如下内容:如图2所示的电路,借助电压-电流传感器得出U-R图象.电压-电流传感器相当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作用,它们通过数据采集器和电脑相连,可实施以图象的形式表现U-R的动态关系.从图3可以看出:

(1)当R增大时U也随之非线性增加;

(2)当外电路断开R∞时,U=E;

(3)当外电路短路时U=0,短路电流I=E/r (一般不允许外电路短路).

第四个环节是引导学生描点法作图,获得电源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函数图象.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平滑曲线连接”和函数变化关系非线性变化这两点,从而获得及与实验数据真实可信的图象.

通过对坐标纸上若干点用平滑曲线连线,形成可直观观测的P出-R图象.在描点法作图时,为了节约坐标纸的使用空间,尊重实际测量选择的外电路电阻与对应的路端电压的数值,我们在建立坐标系的时候,往往是从某一个值开始,如图4所示.

第五个环节是基于描点法获得的图象如何进行有效地分析,这既是提高实验素养的关键,更是深化理解电源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规律认知形成的关键.为此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这是增强感知获得丰富表象形成认知的基础.

(1)根据计算和作图分析,电源输出功率与外电阻有什么变化规律?

(2)当外电阻增大时,电源输出功率是否一味地增大?

(3)当电源的输出功率为一定值时,是否对应外电路唯一的阻值?

(4)当外电阻与等效内阻相接近时,电源输出功率为最大,是否电源的效率也为最大?

(5)当外电阻从零开始变化,描绘得出的P出-R图象如图4所示,试分析描绘得到的函数图象在同一个电源输出功率时为什么会出现两种可能的电阻值?

(6)同一输出功率对应的外电路电阻值R1,R2存在什么关系?

(7)分析峰值所对应外电阻的物理意义?

1.2以直观性观察为主的探究性实验

测量数据,描点法作图如图5,分析图象获得结论这是常规实验探究的基本做法,但由于本节课要解决电源的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函数图象,耗时较多,如果再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方式获得电源输出电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函数关系不太现实,因此利用电压-电流传感器输入计算机,绘制形成P出-R图象,在增强直观性,提高可信度的前提下实施实验探究比较可行.借助电流-电压传感器得出P出-R图象如图所描绘的所示.

2理论探究形成电源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2.1电源的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函数图象如图6所示,在不同的区间具有不同的单调性

(1)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Pmax=E2/4r,电源的效率最高也只是50%;

(2)当R

(3)当R>r时,函数图象单调递减,随外电阻R的增大电源输出功率越来越小,电源的效率仍在增大;

(4)当P出

根据P出=E21(R1+r)2R1=E21(R2+r)2R2,

可得R1・R2=r2.

(5)从函数图象形状来看,单调递增和单调递减并非关于R=r对称.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而其效率不一定越高.从能量利用的角度来看,我们希望电源的效率越高越好,但从理论上,这要求外电阻要增大,这意味电源的输出功率在不断减小,当电源外电阻趋向于无限大(外电路断开)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减小为零,在实际中没有意义,故在实际中利用同一电源的能量时,既要考虑电源的输出功率又要兼顾电源的供电效率.

电路中涉及到电功、电功率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时,基本思路是依据部分电路电阻的改变判断总电阻的变化,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干路电流的变化,干路电流的改变引起电压在电路里重新分配,从而使各用电器电功率尾随变化,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相互关联的动态变化问题.因此处理这类问题遵循的原则是不变优先的原则,即先从不变的地方入手,从而分析研究对象电功率的变化.根据实际场景我们分为外电阻变化和恒定的两类.

(1)若用电器的阻值是变化的,通常采用等效电源的方法得出E′和r′,实将用电器获得的最大电功率问题转化成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问题来处理,当且仅当R=r′时Pmax=E2/4r′;

(2)当用电器的电阻是固定不变的,我们通常用P=I2R或者P=U2/R来求解.

2.2电源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在不同区间内单调性的应用

求解电源的输出功率时我们要判断外电路的电阻在什么区间范围内,即判断外电阻在0≤R≤r和r≤R≤Rmax那个区间,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其极值(不一定是最值).也就是说,电源输出功率由于随外电阻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具有严格的单调性才存在极值问题;有严格的有界性才存在最值问题.

(1)当RA≤r时,R1

篇10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德育;现代审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267-02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在政策指导和推动下,中等职业教育有了可喜的发展,不管是从招生数量还是教学质量上都有着显著的提高,更多的中等职业教育开始注重内涵发展。然而,中等职业教育在可喜发展的同时,由于其以职业为本位,近年来在职业教育与德育上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审视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现状,是一个亟待正视的问题。考察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的现代瓶颈,主要存在德育目标定位不清、德育内容与现实不符、德育方法滞后陈旧、德育评价单一倾向等,解读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问题的现代根源主要有理念上重视技能教育、忽视德育工作;生源上总体素质下降、加大德育难度;环境上社会环境复杂、影响德育成效等原因,基于此,提出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的现代找寻,即理念上理清德育目标、树立正确德育理念;制度上完善相应制度、确保有效德育实施;载体上丰富课堂教学、提升中职德育效果。

一、问题考察: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工作的现代瓶颈

中等职业教育在以职业本位的理念指导下,专业教育与德育出现“两条腿”不平衡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德育目标的定位不清、德育内容与现实不符、德育方法的滞后陈旧、德育评价的单一倾向等问题。

1.德育目标的定位不清

“所谓德育目标就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指引,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德育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德育工作与德育成效。德育目标从层次上可分为最高德育目标与阶段性德育目标。最高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终极追求,是德育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所要实现的结果。阶段性德育目标则是一定时期、一定阶段所要实现的结果与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相对于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有其特殊性,具有职业性、定向性、应用性等特点,因此德育目标在阶段上也要注重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对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行为、职业能力、职业情操、职业操守等方面的培养要加强。然而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德育目标存在目标泛化,或是最高德育目标与阶段性德育目标混淆的现象,从而使德育目标出现定位不清与成效不理想等瓶颈。

2.德育内容的衔接不当

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德育目标在操作实现上的具体体现。由于德育目标的定位不清,德育目标存在目标泛化,或是最高德育目标与阶段性德育目标混淆的现象,使得德育内容上总体呈现“空”、“高”、“全”等现象,而与现实的行为衔接不当。在教育上往往强调理想等最高目标,而是具体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行为、职业能力、职业情操、职业操守等方面着力不足,从而使学生存在“理论是理论的,操作是操作的”两张皮现象,进而出现德育成效不理想的状况,也反过来对德育内容的信任度与内化力也有所削弱。

3.德育方法的滞后陈旧

德育方法是为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所采取运用的各种教育方法、手段和活动形式的总和。德育方法的恰当与否,也直接影响德育的成效。然而,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德育在德育方法仍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主,德育方式显然呈现滞后陈旧的特点。德育方法既在形式上停留于说教形式上,德育手段也较为落后,不能根据现实的生动事件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也不能通过拓宽第二课堂,以德育的理论外化于实践,使德育停留于理论的空喊层面,德育方法的滞后陈旧也是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的现代瓶颈之一。

4.德育评价的单一倾向

德育评价是对德育的效果和价值所作出的评价和判定。德育评价仍然停留在写操行评定或考试分数的层面,呈现单一倾向。既有评价主体的单一,评价方法的单一,也存在评价形式的单一与评价过程的单一。

二、原因解析: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问题的现代根源

解读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问题的现代根源主要有理念上重视技能教育、忽视德育工作;生源上总体素质下降、加大德育难度;环境上社会环境复杂、影响德育成效等原因。

1.理念上:重视技能教育、忽视德育工作

中等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放在技能教育上,而忽视了德育工作,进而德育工作存在德育经费不足,设施陈旧、师资力量薄弱、理论功底有限,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德育实效。在重视技能教育、忽视德育工作的理念上德育评价也往往是简单化或形式化处理,由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撰写评语或简单给个分数即完成教学评价,而未将师生评价、生生互评相结合,也未将平时表现与理论内化相结合,也未开展相应的实践教育,而仅仅将德育工作停留于应付层面,理念层面的重视不足则是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的现代根源之一。

2.生源上:总体素质下降、加大德育难度

教育对象是教育成效的重要影响因子,近年来随着高校与高职的扩招,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存在总体素质下降的现象,由过去中职学校招收的是大学落榜的高中生和重点高中落榜的初中生的生源素质,转变为招收的是普高落榜的初中生,而且学校为了经济运转和生存,还要招收比录取分数线低许多的低分生等,生源上总体素质下降,也加大了德育难度。学生在入校之初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对学习本身存在一定的叛逆,德育工作在教学形式、教学定位、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缺失也加强了其对德育的反感与抵触,也成为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问题的重要因素。

3.环境上:社会环境复杂、影响德育成效

利益多元化给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消极因素影响。市场经济自身的追求利润、强调物质利益的特点影响了学生的人生价值趋向。二是社会不良思潮、不正之风向学校渗透侵蚀。随着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在商品大潮和各种思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也渗透到校园中来,给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带来了不良影响。三是网络文化对学生的冲击。开放的互联网对他们的影响使得他们在获得大量健康有益的信息的同时,也看到了有害的内容。

三、对策探索: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工作的现代找寻

解读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问题的现代根源主要有理念上重视技能教育、忽视德育工作;生源上总体素质下降、加大德育难度;环境上社会环境复杂、影响德育成效等原因,提出理念上理清德育目标、树立正确德育理念;制度上完善相应制度、确保有效德育实施;载体上丰富课堂教学、提升中职德育效果等对策。

1.理念上:理清德育目标、树立正确德育理念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灵魂,理清德育目标、树立正确德育理念即一方面要确立最高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并处理好最高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关系,突出具体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行为、职业能力、职业情操、职业操守等方面的教育,将最高目标与阶段性目标有机结合,使德育目标不仅停留于宏观层面,也体现于具体的操作层面,将德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需要。另一方面要确定正确的德育理念,即清晰界定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没有德育,一切教育都失去了指引与灵魂,要准确定位其重要性,并能在相应的师资、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改进。

2.制度上:完善相应制度、确保有效德育实施

通过规章制度和纪律条令的宣传、学习、贯彻、督查等活动,使全体学校人树立法纪观念,自觉约束和端正个体行为,以形成正规合理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达到德育的目的。如《学生手册》编辑了学生在校期间有关学籍规定、学习纪律、宿舍纪律与卫生管理、学习奖励、思想政治品德评定、违纪处罚等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的规章制度,既指导了学生的日常行为,提高了学生的规范意识,也对部分学生起到了警示作用。对班级管理,学校有《班级目标管理量化管理考核制度》、《班主任管理规范》、《教师全员值班制度》等等,使德育和管理工作真正有章可循,有章可依。

3.载体上:丰富课堂教学、提升中职德育效果

课堂教学是德育教学的最重要与最直接的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提升中职德育效果也是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工作最重要方面。丰富课堂教学可以在教学方法上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演讲法等,让同学能够融入其中,提升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学形式上除课堂式的师生对话教学,还可以引入现代媒体设备的视频教学、录像教学等,增强课堂的活跃性;在教学内容上既要强调理想式的宏大教育,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讲解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与困惑的问题,从德育的角度以解答,使其真正感受德育的价值与意义,进而将其内化与外化。诚然,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对接也是德育工作提升成效的可尝试途径,包括与学生的实习与社会实践、社会活动、课外活动等相结合也是可尝试的提升方式。简言之,针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的困境,从理念上理清德育目标、树立正确德育理念;制度上完善相应制度、确保有效德育实施;载体上丰富课堂教学、提升中职德育效果是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工作的现代找寻。

参考文献:

[1]檀传宝.教师德育专业化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刘济良.德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李小鲁.学校德育的创新发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