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设计导则范文
时间:2024-04-24 17:3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园城市设计导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植物 绿色空间 城市公园
中图分类号:J522.3 文献标识码: A
1植物在城市中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发展,城市中的开敞空间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在狭小的空间中人们感觉到心理的压力,渴望一种辽阔的视野,而且城市的污染程度随着城市的发展也逐渐增多,人们急切的需要清新的空气。植物是生物链中的供给者,自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地球植物化学物质循环的推动者,在改善城市空气的同时也成为城市创造美丽造景的条件。
2绿色空间理论概述
2.1公园系统论
“美国造园之父” F・L・Olmsted从生态角度将自然引入城市,还推动了美国自然风景园运动,即自然不规则公园和住宅区城市公园。他提出的公园系统论主要观点有:(1)国家公园、城市公园和自然保护是维护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必需,公园建设是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改良的重要手段。城市公园不仅是娱乐场所,更是自然的天堂,主张在城市心脏引进乡村风景。(2)尊重和保护自然。公园规划应尊重一切生命形式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尽量不改变地形和自然环境,尽可能保持自然美,使其与人工美融合。他规划的公园采用自然式布置,注重大面积自然意境。(3)其理论核心是,重视生态环境,系统地把公园有机相连,突出植物景观和自然景色。
2.2自然风景论
1841年,A・J・Downing提出保护自然、接近自然的风景园理论。他认为,国家公园、城市绿地及自然保护不是奢侈,而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必需,呼吁建立城市“绿色开放空间”。
2.3景观规划生态论
1969年,I・L Mcharg出版的《Design with Nature》提出景观生态规划论,即把自然资源与风景规划结合的人造自然生态系统思,推动城市绿色空间规划成为城市区域自然保护和土地使用的规划。其主要观点有:(1)一切自然因素、生物及其存在形式,都是顺应自然过程和适应环境的结果;(2)生态决定风景,合理规划的实质是有效使用资源。风景园林规划必须遵循生态原则,根据自然特征、生态系统及土地状况,确定城市土地最佳利用方式。
3中国当代城市绿色空间
中国当代城市被誉为重城,它的意思指沉重,缺乏灵活性、可变性、高能耗、高污染。城市之于自然之重,城市是自然中的“黑洞”,不断吞噬和摧毁着外部的自然,而城市内部的自然被鼓励并不断消耗:当代中国城市对于自然缺乏弹性、还原性和可持续性。未来的城市主义主张建立一种相对重城而言的轻城,轻的意思是弹性、可能性、灵活、清洁、节能、便利。轻城中的轻环境,指自然景观以其功能综合化特性成为未来城市的主要组成元素,生态、清洁、并充满着发展变化的弹性和可能性。自然景观可以满足人们对休闲娱乐活动的需求,促进社会不同人群的交流,并由于数字科技的附着,使其也成为工作、学习、交流的完美平台。同时自然景观可以与交通基础设施结合,提供更绿色舒适的出行享受。合理区域的自然景观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优良便捷的居住载体和土地弹性储备区域。自然景观用作城市农场可以在满足生态和休闲的同时提供更多的粮食和耕地保障。
3.1城市绿地
城市规划中对生态学理论的应用,使人们对城市绿地有了全方面的综合功能的认识,城市绿地功能除了保护城市环境、改善城市气候且成为城市减灾防灾的空旷地带外,在使用功能上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活动、观光旅游、文化宣传等场所。从美化城市的角度看,绿地能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城市绿地的构成主要是地被植物,地被植物分为(1)基础型地被:植株低矮,以覆盖地面为主,应用范围广,可大面积种植,不需频繁修剪,体现或替代草坪作用。如麦冬类、白三叶、扶芳藤等。(2)骨干型地被:城市各类绿地中广泛应用,以色叶低矮灌木为主,群植、组合配置,或通过修剪进行高度、造型控制,稳定性高、延续时间长。如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等。(3)点缀型地被:主要观赏地被植物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同一绿地内用量不大,多用于花坛、草坪、林缘,或与骨干型地被配置。如鸢尾等。
3.2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后期建设的公园主要是为本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城市公园的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植物是创造城市公园的主体,对改善城市气候、调节人们心理的重要因素。不同植物所表达的意思不同,因此植物构造出的景色也就不同。西方国家喜欢将植物通过人工的塑形,创造出不同的景物,最典型的就是英式园林;我国崇尚的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因此景色都是植物的本色,通过植物的不同含义来构造出不同的美景。
4城市公园中道路景观设计构思
4.1途径公园的沿途
城市公园的位置会临近道路,在不同的车速情况下所看到的景色不同,虽然城市公园的服务主体是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比起小汽车,乘坐大客车可以越过栅栏、围墙、树篱和路堤的顶部看到更多的景观,而骑自行车或步行时则可以看到更多细部。如图所示,车速不同,视角也就不同,此图显示了如何运用沿途的交通速度确定线路边沿的变化尺度、景观持续时间以及开阔度大小。
(摘自西蒙・贝尔《户外游憩设计》)
4.2入口
如果入口是有一条通道与公路连接,必须考虑到几方面的因素:
(1)交通工具从入口处转向公路的视线问题,因此此处不应种植高大的树种以
(摘自西蒙・贝尔《户外游憩设计》)
免遮挡视线;
(2)竖立标示提醒正在驱车接近的司机,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减速;
(3)入口处的路面要妥善处理,以便使司机安全刹车,同时入口处的路面要慎重选择,防止有松散物质掉落到临近的公路上;
(4)入口外观应该使人觉得有吸引力并觉得安全,因此在靠近城市道路附近要考虑设立信息和安全须知栏,但不能影响能见度和吸引力,入口处应当整洁美丽,
让人觉得轻松愉悦。
4.3通行步道
城市公园是居民们休闲娱乐的地方,公园内是禁止机动车辆通行。随着自行车运动的发展,更多的人参与到自行车运动中,城市中的自行车郊游团越来越多。现代自行车运动更加专业,速度也较普通自行车要快,如果将这种特殊的自行车运动融入到城市道路中,会给城市道路带来一定压力,而且专业的自行车性能也得不到发挥,将此类运动跟公园结合起来又会给在公园休闲娱乐的人们带来干扰。轮滑和滑板逐渐成为青少年的活动项目,轮滑和滑板的具有速度快、灵活度高且表演性强等特点。但是公园中的步行节奏比较慢,这种灵活性的活动项目与慢行会有冲突。
结合以上两点以及美国的一些实例提出一些构想:
(1)在公园中设立两种道路,一种是仅允许步行者通行的道路,还有一种是自行车及轮滑、滑板等通行的道路,这两种系统用黄色的线进行分割。
(2)道路周围景观设计要注意不宜种植低矮的灌木,可以种植草坪,地被植物或者乔木,乔木分为小乔、中乔和大乔。草坪和地被植物具有相同的空间功能特征,即对人们的视线及运动方向不会产生任何屏蔽与阻碍作用,可构成空间自然的连续与过渡。
4.4公园内道路周围的植物选择
城市公园中基本都是步行道,与周围景观通常会用树篱进行分隔,树篱是由小型灌木构成,小型灌木的空间尺度更具有亲人性,而且其高度在视线以下,在空间设计上具有形成矮墙、篱笆以及护栏的功能,而且由于视线的连续性,加上光影变化不大,所以从功能上易形成半开放式空间。
利用植被建立小规模景观以及大规模景观,还可以考虑路径设计中的趣味性内容和风景,同时公园的道路也要建立无障碍步行通道,必须沿途保持一条没有树枝妨碍视障人士的无障碍步行道。
公园道路周围也适合种植一些大乔木,夏天起到遮阴的效果,冬天没有叶子的树枝也是一种独特的景色。
5结语
城市扩张式的发展导致城市的开敞空间逐渐缩小,城市公园成为了居民需求的首选。城市公园的道路系统有别于城市一般的道路,主要以步行道为主,其中穿插一些自行车和轮滑运动,这些道路应多选择草坪或地被植物,完全的步行道路可以选择乔木。无障碍步道周围的植物选择要考虑不会有树枝妨碍到视障人士的出行,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公园的入口处要充分考虑车辆、人员的分流和视线问题。植物是构造城市美景的重要因素,它能够柔和建筑的金属的灰色冷漠的情调,构成城市的美景。
参考文献
[1] 王保忠,安树青,宋福强,何平,张智俊,李明阳.美国绿色空间理论、实践及启示[J].人文地理,2005,(5):32-33
[2]刘斌.城市园林绿地地被植物应用调查[J].科技风,2011:216
[3]城市中国.2011,45(2):94-95
[4]西蒙贝尔,陈玉洁.户外游憩设计[M] .原著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旅游规划与设计―节事城市旅游[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5(1):58-60
[6]孟华.西安城市东部绿色生态环境分析―以灞河生态区绿色空间的生态规划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5―6
[7]张文,范闻捷.城市中的绿色通道及其功能[J].国外城市规划,2000,(3):40-42
[8]苏雪痕.植物造景[M].中国林业出版社
篇2
关键字:城市设计导则控制要素实证研究
Abstract: first, urban design guideline that involved in the design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 and design part of the main control content; Sec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area of the urban design guideline actual case, analyzes the region on the main control factors of the specific provisions. With the method of the theory with the practice, the paper in urban design guideline on how to control and guide the relevant factors, the guide urban construction, urban design guideline for the play of certain positive meaning.
Key word: urban design specification control elements empirical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城市设计导则控制要素的分类
2城市设计导则的主要控制内容
2.1设计总则的控制内容
2.1.1整体风格控制要素
在充分理解街区特色、历史文脉、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根据用地的主要性质,提出塑造地区风貌特色的整体要求。当单元内同时存在两类或三类用地功能时,以占地较大的用地类型为准,同时应指出各类型用地的位置和面积。
2.1.2空间意向控制要素
描述单元的整体空间形态和城市意象,对重要特色区域、地标节点、视线通廊等主要意象元素提出控制要求。包括描述不同区域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主要地标节点或制高点的位置,视线廊道或景观轴线的方位、走向、对景等控制要素。
2.3街道控制要素
根据城市的交通组织、街道界面性质以及城市道路的不同使用功能,将街道分为交通型道路、景观型道路、商业型道路及生活型道路。针对不同类型的道路分别提出总体控制的要求。
2.4开放空间控制要素
结合开放空间系统的整体组织和布局规划,对开放空间的绿地(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及广场(交通广场和游憩集会广场)进行控制引导。对公共绿地及街头绿地进行重点控制。
2.5建筑控制要素
提出建筑群体组合的整体布局、高度、体量、风格、外檐材料及色彩的控制与引导的建议。包括描述建筑高度分布的整体趋势、布局形式、天际线景观及地标建筑的位置;说明不同高度分区的位置及主要建筑类型;控制高层建筑高宽比;提出建筑风格的总体要求;根据不同的风格分区及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外檐材料与建筑色彩。
2.2设计分则的控制内容
2.2.1街道控制要素
根据设计总则划定的道路类型,对城市道路的建筑退线、建筑贴线率、建筑主立面及入口门厅及机动车出入口位置提出控制与引导要求;对道路交通设施与建筑群体、公共空间关系提出引导性安排。
2.2.2开放空间控制要素
主要包括绿地和广场。确定各类城市绿地和广场的类型,包括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广场的分类、等级和主要功能,并提出规划控制要求。
2.2.3建筑控制要素
包括建筑体量、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建筑外檐材料及建筑色彩。建筑体量控制指对地块内部建筑的三维体量提出控制和引导;建筑高度控制指对高度限制、高度分布、地标建筑位置及天际线线趋势提出控制要求;并对建筑类型和风格意象提出引导要求。
3某地区城市设计导则控制要素的实证分析
3.1设计总则控制要素的实证分析
3.1.1整体风格控制
规划区内建筑应注重整体空间形态。地标建筑簇群化、建筑层次丰富、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层层深化,形成一个系统有序的整体风格。在对现状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切合本片区实际的规划内容,运用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理论和方法,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景观风貌规划经验,在规划的内容、深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体现出地区的特色与个性。 规划片区主要体现现代人文景观风貌和滨水景观风貌特色。整个风格设计围绕展现现代化生活、工作等文化主题为主基调,以南部片区围绕河流水系打造滨水空间来展开。规划最后形成两条主要轴线,一条为南北向的现代风貌轴,一条为沿河滨水风貌轴。现代风貌轴建筑立面应采用简约、欧式的现代风格,增强可识别性;滨水风貌轴安排休闲、娱乐为主,采取亲水的设计手法,更多的强调一种自然的和谐美。
3.1.2空间意向控制
该区作为商务中心和多片居住组团区域。商务中心区域的标志性建筑作为天际线控制的最高点,是该区域最突出的地方。区域中央南北向的开放空间是最为重要的景观轴线。在规划末期,要保证形成滨河及中央景观轴两条重要的开放空间,实现周边的视线不受遮挡。
3.1.3 街道类型控制
该区街道分为交通型道路、景观型道路、商业型道路、生活型道路四种街道类型进行引导控制。
1)交通型道路:该路以快速交通为主,建议减少人行道宽度,并应采取人车分流措施。新建建筑不得占压红线、绿线,并进行退让。退让绿线距离不得小于5米。居住建筑商业裙房部分贴线率应不小于40%,商业地块建筑贴线率应不小于50%。建筑主立面及入口门厅禁止面向交通型道路设置,机动车出入口不应面向国道设置。
2)景观型道路:滨河路。该路以慢速交通为主,尽可能为行人提供驻足观景场所。新建建筑不得占压红线、绿线,并进行退让。退让绿线距离不得小于5米。居住建筑商业裙房部分贴线率应不小于50%,商业地块建筑贴线率应不小于70%。建筑主立面及入口门厅宜面向滨河路设置,机动车出入口不应面向滨河路设置。
3)商业型道路:禁止沿路停车,将两边建筑红线退缩的铺地与人行道相结合、一并设计与施工,从而增加人行道宽度,保证人行道连贯性。增设休憩设施,在满足车行功能的同时提升空间环境品质。道路两侧地块沿街建筑控制线长度不超过150米的地块建筑贴线率应不小于90%。保持商业街连续的街道界面。
4)生活型道路:新建建筑不得占压红线、绿线,并进行退让。退让道路红线距离8-10米,退让绿线距离5米。居住建筑商业裙房部分贴线率应不小于50%。
3.1.4 开放空间控制
该区开放空间包括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与广场用地三种开放空间类型。
1) 公共绿地:主要体现于中心区的综合公园,以及沿河形成一条带状公园,通过各个居住组团的社区公园进行串联,结合商业中心区的专属绿地实施3处街头绿地的铺设。
2) 规划区内设置公共绿地:绿化率高于30%。沿主干路两侧控制15米宽的防护绿带,次干路两侧控制5-10米宽的防护绿带。此外,规划范围内需对沿岸控制25米宽的防护绿带。
3) 广场用地:火车站前广场为主要广场用地,并于商务中心设置一处游憩集会广场。
3.1.5 建筑控制
1) 建筑高度控制:沿水系建筑高度控制在50-70米,高度约18层,站前广场综合区北部高层建筑高度控制在100-150米,南部高层高度控制在60-100米,控制在30层以内,最终形成由河向北的逐渐增高的连续界面,展现规划区的都市面貌和时代气息。沿内部步行系统两侧的建筑高度不宜过高,控制在20米以内,控制在6层,符合空间要求。2) 建筑主要色彩的控制:高层办公以暖白色,浅黄色,蓝色为主色调,裙房建筑以浅灰色、米白色、浅黄色为主色调,以鲜黄色、橘红色等鲜亮颜色点缀,展现站前办公区的时代感及活力氛围。居住建筑以暖黄色为主色调,辅以灰色、褐色,部分小区临商业区可以亮灰色为主色调,以自然过渡。混合区建筑色彩应有所区别,商业部分与居住部分应有明确的界线。
3) 建筑风格:商业、办公采取现代化风格,采用上下统一的处理手法,以平屋顶为主,鼓励增加屋顶绿化,丰富城市第五立面景观,建筑整体风格统一协调,突出屋顶的装饰,强调与周边一致,同时营造满足其标志性地位的特色建筑及环境。高层居住建筑顶部采用适度收分的处理手法,多层居住建筑以坡屋顶为主,建设屋顶阁楼。
4) 建筑材料:商业建筑高层主体建议以涂料为主,展现商业街舒适放松的购物氛围。建筑高度在24-50米,玻璃幕墙在外立面所占比例不宜大于50%,建筑高度在50米以上,玻璃幕墙在外立面所占比例不宜大于60%,提倡使用多种形式的玻璃,在视觉上形成一种新鲜感和立体感,但立面图案不应特别突出。低层裙房可使用浅色石材或者砖块,街墙立面上部外墙应协调与周围建筑的关系,对建筑整体起补充作用。不宜使用大面积反光材料。高层居住建筑主体可使用涂料为主,多层建筑则可使用涂料与饰面砖为外檐材料。应选用可循环、可回用和可再生的建材,选用蕴能低、高性能、高耐久性和本地建材,并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3.2设计分则控制要素的实证分析
3.2.1 街道要素细化
以该区域某用地性质为商业的地块为例,规定该地块周围主要街道后退绿线距离为10米、建筑贴现率为90%。同时规定建筑主立面及入口门厅位置设置在该商业地块的主要道路旁,机动车出入口位置位于地块的支路一侧。
3.2.2开放空间要素细化
以该区域某用地性质为公共绿地及防护绿地的两个地块为例。规定公园绿地的绿化配置以观赏性植物为主,应有自然形态的步行道路与小型景观广场,绿化占地比例不得小于50%;规定道路防护绿地的绿化占地比例不得小于80%,沿道路种植当地特色行道树,同时绿化带内种植观赏树木并设计图案花带。
3.2.3建筑要素细化
以该区域某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的地块为例。规定该居住地块内新建小高层建筑宜作塔楼后退处理,建筑顶部应适当收分,采用坡屋顶,高宽比不小于2.0:1,宽厚比不大于2.0:1;建筑高度在24米至60米之间;建筑风格为现代风格;建筑外檐材料以涂料为主;色彩以暖黄色调、亮灰色调为主导,不宜采用大面积纯色和深色。
4、结语
城市设计导则通过对城市中相关控制要素的理性规定,来指导对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对城市整体空间品质、环境品质的提升,实现对城市开发更加合理的控制与引导。
参考文献:
[1]孔德志.小城镇中心区城市设计理论方法及控制导则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2] 高强.城市设计导则对空间形态的控制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3]李洁.控制与引导建筑形态的城市设计方法初探[D].天津:天津大学,2008.
篇3
【关键词】公共政策;城市设计;政策分析
1公共政策简述
公共政策通常被认为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公共政策的本质就在于其公共性,政府通过对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考量,在减少主观差距和减少客观差距之间做出选择,进而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其最基本表现即:公共性、权威性和合法性。
2公共政策中的城市设计维度
2.1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通常不如法律法规严格精确,但比法律法规更具有可变性。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之一,根据范围和规模大小可分为:微观政策,即某一个体从某一行政管理机构那里寻求有利的裁定、许可等行为,例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具体事项;中观政策,即与特定政策领域相关的某些关系模式,例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类专项规划;宏观政策,即吸引广泛注意或争论的政策,参与者极其广泛,例如城市总体规划等。
2.2城市公共政策中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符合城市公共政策的基本要求。从城市的角度出发,无论城市发展目标、组成要素的发展政策还是有关城市规划编制的政策,所有关于城市发展的政策应当是一个完整体系。“城市规划与城市中的各项组成要素是紧密相关的”,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所有政策,“应当与城市政府的所有其他政策是相互匹配的,相互促进的”。
2.3具象的城市公共政策——城市设计
维度“城市设计是一个实际生活问题”,对城市空间形体进行规划,使城市具有合理的三维空间,它补充了传统规划对空间形态控制要求和建筑形体关系的缺乏。完整的城市设计过程是物质性过程和社会性过程两个维度的有机整合,涉及设计实施、运行保障体系和过程组织机制等内容。其中,城市设计中对有关城市体型、空间环境等提出的具体设计和控制导则,可归为公共政策的客体部分;为保障城市设计运行的总体策略、评价体系甚至公众参与则可归为公共政策的主体部分。
3城市设计中的公共政策分析实证案例A:
宁波市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规划对宁波流域段和中心城区段分别进行了框架格局和要素管控分析,将奉化江、甬江、余姚江不同流域区段划分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为确保中心城区滨江绿地的公共性、完整性,保证滨江道路的通达性、连贯性,将滨江空间划分为五个区段、九个中心节点以及保护更新类、改造升级类、拓展培育类和转型发展类四大功能类型,对其发展策略和开发强度等进行引导;确定了18处核心管控区域,形成良好的滨江景观天际线,对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指标分别予以界定。该规划是介于宏观和中观的导控型城市设计,公共政策侧重点不在于具体导则,而是宏观设计原则,尽管控制全面且力度大,但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控制弹性。
实证案例B:
宁波南站区域综合规划与城市设计专项研究规划为实现南站地段“宁波高铁时代人文活力品质客厅”的功能定位,提出了绿脉延续、文化廊道打造、生态系统链接、步行休闲体验等设计策略。基于上述目标,对开放空间系统、步行系统、水岸景观系统做了分析梳理,并将其中5个组团11个重点区块作为设计亮点,以具体开发项目为切入点,空间设计引导为主线,辅以交通组织布局和建筑风格建议。该城市设计还针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部分经济技术指标进行校核,对南郊公园中心绿地的景观及地下空间进行了创新设计。该规划是介于中观和微观的方案型城市设计,公共政策以标准控制来体现,在力度上公共政策的控制态势强大,针对性强,但其控制弹性却相对较小。
城市设计所确立的基本公共政策包括:
规划实施政策(如容积率等技术经济指标),规划推进政策(如功能业态引导等),促进社会协调政策(如土地混合使用等),促进政府协同政策(如交通组织统筹等),完善决策过程政策(如公众参与)等。能否达成以下四方面的相对平衡,可视为公共政策在城市设计中的衡量标准。第一,“多数人”利益与“少数人”利益的平衡。在城市设计中,由于建筑退界、容积率等刚性指标,开发商(“少数人”)利益实际被削弱,政府运用公共政策保证市民(“多数人”)对公共空间享有权、视觉眺望权等诸多利益。案例A中,鄞奉-长丰区块要求“建筑高度不超过40米”,案例B中,B组团3号地块建议“西侧支路取消,形成滨河景观绿带”,开发商均受到了利益的严格控制。第二,主体利益与客体利益的平衡。城市设计中的开发和改造满足了主体利益,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剥夺客体利益。这一点在案例B中犹为明显,由于火车南站地段为宁波中心城核心区域之一,开发建设势必损害原有土地和房屋产权人的利益,公共资源被更多占用和消耗,交通更为拥堵,原住民的迁移,区域原有的社会属性被破坏都很难复原。第三,政策稳定与政策创新的平衡。
过于稳定的政策会使城市流于平庸,但过分革新的政策容易存在风险。案例A前身是《宁波市三江六岸滨江发展管控与滨水空间建设指引》,最终完善成稿并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决议,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稳定城市公共政策。案例B是基于《宁波市火车南站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动态更新调整,在尊重现有法定规划的基础上强化城市门户节点特色,是对原有政策的创新。第四,政策数量与政策质量的平衡。案例A中“方桥滞洪湿地斑块须保证集中3平方公里规模的生态涵养空间,严格限制城镇开发与建设活动;结合生态涵养与农田,可建设适度的旅游、游览、休闲等配套设施。”这样的条款在整个规划中数量众多,其内容多为原则性指引而非指标化限定,弹性与刚性兼顾。公共政策内容越细,单个政策的涵盖面就越窄,可供自由发挥的领域就越少,城市设计作为政策本身容易失去导向的宏观作用。
4结语
公共政策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寻求公共问题的解决,第一,减少主观差距,降低或转移公众的期望值,缓和公众的不满情绪;第二,减少客观差距,即公共政策着眼于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尽力解决公共问题。城市设计作为空间设计和政策制定的结合,不仅关注视觉审美,更注重环境品质提升、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等要求。各层次各阶段的城市设计应得到公共政策的全面保障,实现利益价值的相对均衡和绩效指标的实现,从而使公共政策在城市设计中真正发挥作用,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孙施文王富海,城市公共政策与城市规划政策概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0,130(6):1-6
[2]庄宇,试析城市设计中的三个基本问题[J].城市规划汇刊,2000,(1):74-80
[3]冯健刘玉,中国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展望[J].城市规划,2008,32(4):33-40
[4][美]戴维•戈斯林玛丽亚•克里斯蒂娜•戈斯林,美国城市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10-216
篇4
【关键词】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观;城市设计;乌兰浩特新区罕山西街
关于规划角度的城市设计与建筑角度的城市设计的争论,在我理解,仅仅是城市设计阶段的不同,层次的不同,尺度的不同而已。根据其不同的阶段、层次、尺度,可将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定义为宏观城市设计,依次类推,控制性详规阶段为中观城市设计,修建性详规阶段为微观城市设计,包括绿地、广场、街廓的微观环境设计都可纳入这一层次。
由于生产力和人口的高度集中,城市问题十分复杂,城市规划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与艺术以及市民生活等广泛领域。城市规划是一种动态性、综合性、政策性和地方性的工作,尤其在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尤为体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我们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确定规划区各类用地的和适用范围,重点是“四定”工作即规划用地的定位、定性、定量以及定服务设施,同时还有道路定线、市政基础设施设计、以及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细则。
控规中的中观城市设计根据控规的工作内容有其如下的工作原则:
1 景观形象的多样性,丰富空间层次
针对影响城市景观形象的主要因素,确定相应设计理念,从空间结构、建筑形态、环境设施和道路绿化等要素中提出城市设计导引准则,达到对控规用地范围内总体形象的把握。形成整体、连续、由多种空间组成丰富有序的景观系统,突出景观形象的多样性,丰富空间层次,从而将绿化开敞空间、广场开放空间、住区聚落空间和行政办公区区等多种空间形态进行有机组合。
2 城市景观突出空间序列和地段特点
针对控规设计题目,在景观设计中突出街道的空间序列性,以线性空间组织点状景观元素,形成个性元素的有序结构,为城市意象创造完美意蕴。在设计中强调地段将成为城市未来新区行政与生活中心的特点,添加城市新鲜、活跃因素,突出城市新区的活力。
3 培育文化内涵,建构地方特色
在对城区整体概念把握的基础上,以街区景观为主题、结合区域特点、挖掘历史文化背景,设计中体现城市文脉。完善公共空间内的街道设施,合理组织雕塑、铺地、围栏、标牌、绿化、广告等各种造景素材,提升公共空间的人文品质;设置街区绿地、建构城市文化,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的城市街区新景观。
4 现实的可操作性
对控规范围内的各个地块,从总体形态、空间结构、建筑形态、主要界面、环境设计等五个方面提出详细的控制导则,旨在将城市设计意图落实到每一街地块;确保在现实的规划管理操作中有充分的参考依据和标准,增强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
5 完善近期形象,顾及长远利益
设计原则需要强调的重要一点是在设计中要远近结合,保证近期设计不阻碍、损害和限制城市长远利益的发展,形成有效的发展可持续性。
乌兰浩特位于内蒙古兴安盟,总规中的定性为:全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罕山西街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定性为:处于全市主要发展方向上,以多层居住用地为主,集中体现乌兰浩特生态型、园林式的小城市特色的高标准、现在化设施齐全的新城片区,也是全盟的政治、文化中心。设计过程中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如下的设计目标:
5.1 针对罕山西街街区将作为城市未来新区的行政与生活中心,在设计中塑造出以城市型景观为主,自然与人工景观交融、具有自身特色、整体性强的景观形态,引导人们的休憩行为与审美情趣,形成强景观性,强功能性,强公共性的良好城市中心区;
5.2 确定城市设计标准,通过空间结构的重组、建筑形态的控制,景观环境的优化,营造出新世纪、人性化、高品位的城市中心街区景观;
5.3 确定行政、生活、休闲的城市中心功能,创造层次丰富的公共空间系统,形成空间序列明确、景观节奏清晰、环境设施丰富、绿化植物配合的良好外部环境。
在具体的设计中,根据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分区景观的重点控制要素为节点、标志、区域、路径、边沿等五要素。在控详中相应以节点、序列、重点区域以及地标等为核心,强调城市设计的景观控制性,综合控制街区的城市景观。
重点节点的控制
罕山西街的重点景观区段称为节点,是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和城市形象的增强点,是人们往来行程的集中焦点。是一个区域的象征。这里划分为三类共计4个。其中,人民广场节点为活跃积极的开放空间,发挥着组织空间格局的主导作用,是区域的“核心”,罕山西街和铁西大路、经八路、科尔沁大道三个道路交叉口或地段为重要处理节点。
重点区域的控制
区域是二维平面,是城市内中等以上区域的分区,观察者从心理上有进入的感觉,具有共同的特征。本街区在城市设计中所需强调的重点区域有人民广场、行政办公区、商业副中心、二类居住区以及东部的下沉式公园。
罕山西街控规的城市设计中还具体论述了各主要道路街景的城市设计,同时考虑到乌兰浩特的实际情况,设计中还具体讨论了广告的控制性设计,在这不做具体论述。
参考文献:
[1]《城市意象》[美]凯文•林奇著
[2]《城市设计》[美]E。D培根等著
篇5
关键词:建筑顶部造型;城市设计;城市天际线;区域风貌
前 言
作为城市地表之一,建筑屋顶对于建筑自身以及城市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来考量建筑顶部的造型,显然与建筑单体设计突出个性的视角不同,它的设计应始终以整个区域设计风格的协调为基础,每一栋建筑最终的成败与否都关系到城市风貌资源的储备及发展。随着当下城市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引导控制日趋科学与理性化,建筑顶部造型也通过与城市设计的配合以及与大环境的互动融合,对场所文脉、时代背景等产生更加生动的投射和反馈,它的出色与否,对建筑本体、场地及区域的长期发展也将产生更为复杂和深远的影响。
1 超高层建筑顶部造型设计实例
某商务区项目占地面积1.1km2,总建筑面积367万m2,项目建成后主要功能是商务办公、宾馆酒店、高档公寓、商业等。城市设计是整体把握建筑及其场所塑造具体化的关键环节,它的实践者也通常以一个不同学科间“协调者”的姿态出现,并尝试以更具前瞻性的途径来实现发展的优化。这其中,区域风貌始终是一个重点研究对象。在该项目中,规划部门严谨遵循城市导则,启动了非常详细的专项学术研究来进行相关设计控制,这一长期的综合研究与协调过程,都为最终形成宏伟别致的区域风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首先,从整体造型构思来说,在城市设计的初期,该区借鉴了澳大利亚悉尼Dr.Mary Booth公园以及美国费城特拉华湾、巴尔的摩内港等地的成功经验,提出近水与亲水、景深与层次的概念,并依此理念设计了“一带三庭”的整体空间模式(如图1所示)。
由南北方向的带状绿地、亲水平台、内湖及彩带岛形成一条滨水带;沿滨河西路设置三个城市“中庭”作为区域内颇具序列特征的公共开放空间,其中的中部中庭包含两个独立地块。从空间效果来看,将城市中庭和生态绿带以一种艺术化与立体化的手法贯穿全局,使区域整体产生了颇为丰富的空间层次感,三个城市中庭也分别赋予了不同的主题,这样就使本身缺乏独特区域风貌的建筑场所具备了别具一格的空间特征,为建筑单体与区域的组合提供了良好的空间背景和衬托条件。而要进一步形成打动人心的建筑风貌还需要对城市天际线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作为对建筑单体,尤其是建筑顶部造型设计调控的理性依据。
随后,建设工作进入了专项设计阶段,展开了包括交通规划、地下空间规划、景观设计、城市色彩控制以及城市照明设计五大专项,并创造性地展开了更为深入的第二轮城市设计,在这一阶段适时引入了城市天际线及建筑顶部造型研究这一专项,配合各专项设计综合汇总,并结合对天际线的考虑进行更为详细的建筑物顶部造型调控。
2 城市天际线与建筑顶部造型的关联
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城市,都存在着一个公众意象,也就是许多个体印象的叠加。倘若要使一个人在环境中生活游刃有余,这种公众意象是必需的。在一些著名的城市设计案例中,这种城市意象是清晰而明快的,“张弛有度”、“虚实有理”、“高低有序”是理想城市天际线的审美标准。如芝加哥、纽约等著名现代化都市,天空中的建筑轮廓已经在悠长的建设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成为勾绘整个区域风貌重要的视觉特征,具有鲜明标志性的建筑顶部造型便是城市天际线中最重要的点缀及形成立体天际轮廓的关键点。
城市设计处理空间形式的特点,不仅仅在于尺度的大小,更在于处理空间形式的方式。阐释建筑顶部造型与城市天际线的形成关联,其实应从非常人性化的尺度来进行研究,也就是当人身处场所之内及周边,在该区域天际线可视的移动过程中,如进入城市的高速公路、江河航道、空中航线等,以及城市的不同高点如高层建筑、观光点等足够欣赏区域风貌的位置来对其进行鉴赏。建筑顶部的造型是否提高了区域辨识度,在满足整体区域造型协调、空间层次丰富的前提下,能否成为该区域的标志性高峰,与临近区域的整体的尺度关系(如图2所示)等都是城市天际线造型的考察标准,也是建筑顶部造型具体化的重要前期工作。
在中央商务区的建筑单体设计启动之前的第一次城市设计中,已经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研究来预设这个问题。综合来讲,序列开敞空间已经起到了缓冲高层建筑群压迫感的作用,又为整体空间的立体构成提供了舒缓的基底环境。线性道路景观,以及不同表皮的建筑单体将串联成流动的空间风貌,在此空间造型的基础上,通过城市通道人的视角考察天际线的造型,能够预设有效的城市轮廓,本着韵律、节奏和有序的原则描绘出理想化的区域天际线造型,并能够落实相应的建筑制高点(如图3所示)。
城市设计导则要求沿海河形成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面向水面一侧建筑高度逐渐降低,有利于滨水景观资源的共享。参考黄金分割的比例,规划了一个主峰,两个次峰三座地标建筑,形成城市天际线的三个高点。层层退台式的建筑高度变化,让城市的天际线拥有丰富的纵深变化和更好的视觉效果。在规划中,采用由滨水地区向地块中心高度依次上升的原则,结合退台、架空等设计手法,力图将最好的景深关系体现在方案中(图4、图5)。
通常,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高层建筑,往往被称为“地标”。作为城市五大意象元素之一的“地标”,它的作用是从一大堆可能的视觉对象中被挑选出来并突显出一个单独的元素,是一种外部的点状参照物,突出的空间可见性造就了地标,对于这类地标来说,最关键的物质特性就是唯一性,或是某些在周边环境中显出独特、令人难忘的外观。于是,多数情况下,一个独具特色的建筑顶部造型可以衍生为该建筑的形象代表,因为它的轮廓代表着该建筑成为一个永久性的概念,这也是优秀的建筑设计在城市中生根发芽并成长为城市文脉一部分的过程之一。为了能更现实地落实城市天际线的预设,对建筑单体设计提出了建筑顶部造型的类型,这也为后期的具体修改和调整打下了协调基础(图6)。
3 高层建筑顶部造型设计的确定
在该地区整体设计工作之后,项目进入到第二轮城市设计阶段,各专项工作开始各自展开实施,并通过交流和汇总工作,完成相互之间的配合调整。在涉及到建筑顶部造型的相关专项中,如交通设计、景观设计和城市色彩等,结合建筑单体的初步设计方案,为实现一步一景的理想区域轮廓线开展了进一步的现实模拟,这包括汇总地块和建筑方案、绘制整体的区域建筑风貌图、在交通设计与景观设计相互整合的基础上,在重要道路进行天际线的人视角模拟,建筑色彩的赋予以及建筑方案的深化设计等工作,都为理想化的区域天际线形成垫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也为建筑顶部造型的具体落实提供了更为全面理性化的科学依据。在交通专项与景观专项的配合研究中,在人行视角下置入阶段性建筑方案进行城市天际线的现实模拟演示,在中心景观大道及生活景观通道的视角模拟中,建筑顶部造型的具体效果在其中非常直观地展示出来,并形成整体建筑风貌的阶段性轮廓。
在城市色彩专项中,不同的区域及建筑体量给予了不同的色彩定位,也从侧面影响着最终的城市风貌形成效果及建筑顶部造型的最终确定。在进行这些综合性工作的过程中,项目统筹人员依照地块顺序来汇总建筑顶部造型的修改意见,并制定更为具体的指导方案来推进建筑顶部造型的详细修改工作,各个单体建筑的顶部设计,严格依照区域整体的预设轮廓完成设计和方案修改,以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建筑风格和区域景观文化。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工程和整个建筑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建筑作为区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形式表达方式,必须被赋予鲜明的文化气质和精神内涵。在我国当今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应特别关注新建筑、新景观对城市传统文化的建设与传承。作为建筑外在表达关键形式之一的顶部造型,在具体设计中应恰当处理形体、符号、尺度、颜色和气质这五个关键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使传统文化和先进技术在现代城市中得到完美的融合。
参考文献
[1]王小嘉.当代建筑屋顶造型表现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
篇6
合理的功能定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码头模式”影响下的泽伊达斯功能组织与新交通方式结合,在外与大区域功能互补、在内各区域功能合理混合。在整体功能定位上,泽伊达斯明确区别于阿姆斯特丹中心,不与其贸易、娱乐功能竞争,而是与其形成互补;在内部各功能区定位上,泽伊达斯首先保证各有侧重,并在各片区主导功能明确的前提下,引导居住、办公、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合理混合,避免功能单一化。泽伊达斯以合理的功能定位为基石,保障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功能混合有助于提升土地效益和地区活力。政府在此过程中通过政策扶持和控制居住功能比例两大策略实现对功能合理、有效混合的引导。首先,在前期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吸引行业领先的巨头企业总部入驻(如20世纪末ABN-AMRO和ING的新总部建设),在行业巨头的吸引下,商务办公、商务接待、居住和文化娱乐设施迅速集聚,衍生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混合功能[6]。其次,以居住功能作为一个地区实现真正功能混合的基本条件①,当地政府规定每个建设区必须包括办公、居住和公共娱乐的功能,并以25%~75%为项目居住功能所占比例的阈值[7]。泽伊达斯从西到东三个功能区历来分别以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车站枢纽、会展中心为三大主导功能。从1998年泽伊达斯规划至今,政府的两大策略发挥作用,逐渐形成功能合理混合的三个功能区:西区以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以及周围的居住、商业、酒吧、餐馆为主,提供学术探讨和对外交流的场所;中区凭借车站综合体优势,拥有高比例的居住,将成为高密度的城市中心;东区建设展览和会议中心,配备低密度的住宅,是毗邻阿姆斯特河的泽伊达斯门户。各功能区从早期的功能单一,逐渐形成目前居住、商业和公共设施在三大功能区各有侧重、相互平衡的局面:每个功能区内部功能混合,居住、办公、文化娱乐各有侧重,但整体上泽伊达斯地区的居住、办公、文化娱乐三大功能比例为29:38:33,几乎各占三分之一,保持与阿姆斯特丹地区相当比例(表2)。
2传统出行方式:生活方式可持续的保障
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的便捷交通容易对传统出行方式造成冲击,城市外部空间易缺失地域性。大型项目尺度大、功能单一、缺乏个性的特点,也容易让项目本身缺乏场所感。泽伊达斯获得由技术创新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为保护传统采取一系列措施,即:通过对传统出行方式的维护和鼓励,营造有归属感的城市公共空间;现代技术提升城市运作效率的同时,与传统生活方式的互相尊重、相互融合。荷兰传统的出行方式有:步行、自行车、有轨电车和运河上的船舶,已成为荷兰的名片,也成为荷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的标志。传统的出行方式孕育了完善的城市绿道、畅行无阻的自行车专用车道、有轨列车专用道、船只往来的林荫水道,也营造了极富情趣、亲切宜人的流动空间。泽伊达斯在陆路交通上将传统出行方式与新道路结合,形成多样的、自发的、可持续的传统出行网络。
2.1保障步行的高度可达性
为保证居民生活的便捷与公共活动的空间连续性,泽伊达斯针对步行空间进行了系统规划,并通过构建完整的步行体系和营造舒适的步行环境两个方面保障步行的高度可达性。泽伊达斯通过将大量快速交通和铁路设施转移地下,在地面上解决泽伊达斯地区南北之间的联系,为构建完整的步行体系提供可能。首先,在地区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之间、重要城市功能板块之间通过设计短捷的步行直达通道,构建主要步行网络。这使人们通过步行系统即能便捷地共享整个地区的公共活动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城市街道不再单一作为机动车交通走廊,更加强调多种类交通复合,并为步行道路预留足够的空间。泽伊达斯以此为基础构建次要步行网络,覆盖各个街区。此外,各城市广场、绿地等内部设计合理的人行活动流线,并被串联到整个网络中,形成泽伊达斯完整的步行体系(图8)。营造舒适的、具有吸引力的步行环境是保障步行高度可达性的重要因素。泽伊达斯对其步行环境的营造提出以下措施:(1)人行道至少3.5m宽,行人穿越道路时间充足;(2)引导建筑沿街基底开放,以连续的柱廊为主,形成具有通透性、趣味性的步行环境;(3)休闲娱乐设施附近区域实行机动车限行;(4)人行道加强与周围绿带和邻近街道的联系。通过对安全性、趣味性、延续性的引导,泽伊达斯形成贯穿整个地区的新步行网络。
2.2完善自行车与自行车专用道建设
荷兰一直处于使自行车出行变得安全、便捷、富有吸引力的政策前沿,其自行车出行分担率高达27%,高密度的自行车道覆盖是根本保证[8]。在码头模式交通改造的影响下,城市道路向现代主义明确功能分区的布局方式发展。泽伊达斯为保护自行车出行方式进行以下规定:(1)自行车的行车安全是关键;(2)内部的自行车道网络需要考虑建设密度并依据使用者的特点来制定,车站保证自行车的可达性并提供相关设施,南北向和东西向都需要被自行车道网络覆盖,同时保证车站和绿地的可达性;(3)所有的街道配建自行车专用道,部分街道机动车限行;(4)保证充足的自行车数量以及布局覆盖整个城市的自行车存放点(预计超过10000辆自行车,以及超过11000个自行车停放点),停放设施沿着大量休闲娱乐设施聚集的地方设置,例如大学、剧场、购物中心;(5)办公区或者居住区需要配建室内的自行车停放点,公共建筑的设计也把自行车停放纳入考虑(图9)。
2.3有轨列车与列车轨道
对于阿姆斯特丹的人来说,有轨电车比巴士更有情感意义。泽伊达斯用有轨电车创造归属感,使该地区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即使是在主要的道路上,也要保障有轨电车的线路。有轨电车五号既是当地居民日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也是联系了众多重要节点(包括博物馆、广场、公共空间等)的主要旅游路线(图10)。
3街道计划:以街道为框架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导则
大型交通设施项目普遍具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当地的交通状况能够产生革命性的改变。但目前的交通改造往往片面追求机器的便利性而忽视传统,大量追求通行速度的道路取代传统的街道,使大型项目引导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尺度巨大而呆板。泽伊达斯以保证街道的活力作为可持续性城市设计的基本要求,尽可能避免“码头模式”对传统街道空间的破坏。为此,DRO②通过了“街道计划”(thestreetplan),以引导整个泽伊达斯地区的城市设计。街道计划明确以矩形的街道网格来界定城市街区,成为控制城市外部空间的总体框架。与泽伊达斯相邻的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主要以居住功能为主,南北的肌理有明显差异(表3)。街道计划中,通过城市街阔和连续的街道界面,在街区层面与北部贝尔拉格规划的战前城市肌理产生对话;而超过30m标准高度的建筑形成天际轮廓线,其建筑相对松散的布局方式,则是二战以后规划的典型形态,与南部城市肌理呼应。泽伊达斯采用历经考验的典型结构,使其街道系统与周边区域产生自然的契合关系。不仅在交通上联系南北,在城市肌理上也成为衔接南北的重要纽带[9]。在具体的外部空间营造阶段,街道计划通过控制、建议、工作计划三个方面的内容对实际建设进行引导:控制,即以屋顶轮廓线和柱廊的连续性为基础,控制建设区的划分,保障街道网络的延续性,并鼓励建造细节灵活可变;建议,即根据不同街道的宽度、街道功能划分、不同功能组合提出三种宽度的道路剖面的建议(图10);工作计划,即把南北联通、水运环线建设、市区风貌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等建设内容列为多个具体的项目,成为构建城市外部物质空间的切实行动。工作计划以图示的方式体现在街道计划图上,作为城市建设的工作大纲(图11)。具体来说,南北联通除了以现有道路实现外,还通过水运联系、慢行交通联系使其得到加强;水运环线则由地区内的水系向北与阿姆斯特运河联通、向东与阿姆斯特河联通而形成;市区以低密度、多植被为都市风貌特征在东、西两端分别与阿姆斯特丹最大的开放公园和阿姆斯特河衔接,与自然环境友好相处。街道计划不是一个蓝图规划,也不是一个传统的城市规划或者建筑设计项目,准确的说是以重构街道为行动框架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导则。以此为指导,泽伊达斯的建设不以终极蓝图为目标而强调转型过程中各个项目的落地性。
4总结
篇7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 规划指引城市设计 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品质的重要方面,是城市价值与吸引力的表现,是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随着在中国现代城市的社会结构中出现类似于西方社会学中的公共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公共空间就逐渐成为市民社会这种新构成展开、发展的容器,从而成为现代城市生活实现的物质基础。
中国的大城市在经过了前期的高速发展后,正处于城市品质发展的上升时期,逐渐转向更为理性化、精细化和人性化的发展趋势。从注重量的发展,转变为注重质的提升。随着城市的功能趋向复合化和多元化,将会越来越重视通过高质量的空间环境来激发公共生活的多样化。
一、城市公共空间含义特征
1、城市公共空间的界定
公共空间,顾名思义,“公”对应的概念是“私”,这是一对社会学概念。其主体对应的也是公众和私人这样一对社会学概念。在城市中,凡是涉及到公众的场合都可以被称为城市公共空间,这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外在表现上,这类空间是对公众开放的;第二,在内在含义上,这类空间是与公众的生活和利益相关的。
城市公共空间,将这一定义延伸到城市的层面, 既包括对城市所用人都可以使用的广场、公园、绿地、各类步行道,也包括建筑实体的开放空间,它是市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场所,同时,它又是城市生态和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包含与生态、文化、美学及其他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元素。
2、城市公共空间的人工塑造性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工因素占主导的城市开放空间,具有景观、宗教、商业、社区、交通、休憩性活动等功能。[1]是人工改造的环境,它有别于城市开敞空间,虽然他们两个均属于城市开放空间的两大系统,但是,城市开敞空间是城市中以天、地、山、河为界,视线开阔深远的区域,这些开敞空间,有些可以供人活动,有些只能作视线远眺。其主要功能在于调节城市的生态平衡、提供自然休憩环境。
3、城市公共空间的多样性
它几乎涉及到了各种城市空间类型,既包括室内空间也包括室外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决定了它们中的许多空间供公众使用,这一特点导致许多公共空间并非室外空间,而这些室外的公共空间容易给人造成一个错觉,使人们往往倾向于认为公共空间指的就是街道、广场一类城市开放空间。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与根源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必不可少的空间类型,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社会动物,与其他人的交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理需要。公共空间正是城市人这种生理需求得以实现的物质依托。
1、城市公共空间正逐步沦为失落的空间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经历着城市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给城市生活带来了一系列变化,也产生了城市功能紊乱,交通效率降低,生态环境恶化,城市肌理破坏,城市特色和识别性消失等等问题。
许多城市的建设往往会出现避“虚”就“实”的情况,因此而产生了诸如城市中建筑紧逼道路,缺乏滞留场所和市民活动空间等忽视城市公共空间的情况。城市公共空间被交通与各类建筑侵蚀,无序的发展可能为城市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障碍。城市公共空间通常不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成为最易失落的空间。
2、问题产生的根源
(1)市场与计划的博弈
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的建设完全由政府部门组织制定计划、控制建设进度,城市就是政府意愿的终极蓝图的完全落实。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对经济的发展和资源配置的作用日趋明显,在城市建设方面甚至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正是因为市场的力量及其特性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与城市公共空间不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相矛盾,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和市场存在博弈,从现状我国的城市建设中来看,在这场较量中,市场占据了优势。,
目前,依据《城乡规划法》及《土地管理法》,我国土地使用权的两种形式:划拨和出让。当前及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出让开发,以市场为主导的土地开发占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比例越来越重。
(2)法律法规的管理制约体系缺失
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城市没有系统的公共空间的目标层面到实施层面的行动计划。房地产开发在利益的驱使下,更多注重投入产出效益,往往会使建筑单体建设一定程度上脱离城市外部环境的约束而自行其是,如不恰当地增加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缩小建筑日照间距及减少必要的配套设施等。政府部门没有明确的条文对开发商提出的诸如将公共空间私有化等要求的合理性进行判定,并通过规定的程序对开发商的诉求进行审批。同时,现有的政策条款中也缺乏对于违规侵占公共空间者的惩罚规定。
(3)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认识片面
由于受土地权属及建设用地功能分区的思想影响及制度制约,建设投资渠道的单一化和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认识局限于“发展经济”和“提升城市形象”,忽略了城市公共空间是否能真正促进公共生活的丰富多样;另一方面,由来已久的考核制度,过度追求城市公共空间的形象而缺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布局、规模与体系的分析与研究,不重视空间的功能运用,导致公共空间开发的不合理。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层次性与存在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整体且具体的存在,在不同尺度下,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按照建设规模和服务范围等因素,大体可以包括大型公共空间、中型公共空间和小型公共空间。[2]
大型公共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广场、交通枢纽、生态景观公园等举行大型活动、市民集会及演出的场所,它在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中具有聚焦、借对、轴心、提示、标志等意义。中型公共空间包括居住区级公共绿地及其公共活动场地、城市综合体的活动场地,重要的商业步行街、滨水绿带等,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它具有串联、聚拢、制导、接续、延伸和包容各分散点的作用。小型公共空间包括半私有的街坊绿地、以及私有公共空间如建筑物附属广场、建筑中庭空间等。
大型公共空间是作为城市形象和地方特色代表的公共空间,成功的大型公共空间往往能够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和外来游客的吸引点,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中小型的公共空间服务半径较小,具有数量多、使用率高、可以极大提高日常生活品质,服务对象主要是本地居民,对于切实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的人性化和宜居性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从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角度来看,这三个层次是有其结构。三个层次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形成一定的衔接互动的关系,忽略或轻视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城市的总体空间形象。
四、基于层次性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指引
城市公共空间,其包含的内容,涉及的利益主体等都是非常复杂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建立,应该是系统性,战略性,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落实。“规划指引”是指以城市现实(问题)为规划目标导向的、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的具体路径、过程要求、技术和方法。[3]形成规划对城市公共空间管控的最佳政策组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法定规划+规划导引+公众参与+其他。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指引,应该建立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层层引导与控制,并且结合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形成奖惩分明的制度,规范化设计、建设与管理。
1、建立多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控制引导体系
城市公共空间的“质”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后,质变成为必然的结果。对于城市公共空间而言,局部的空间质量再高,整体的结构不明确甚而无序, 仍然不足以称道。因此,塑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首先要明确城市总体的公共空间结构,如城市中高层建筑的分布、城市轴线的走向、节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控制等;在此基础上城市公共空间的框架结构才可能不会因地块的分期开发而失落。
从公共空间系统与其他城市系统的关系来看,建立彼此间良好的耦合关系也是确保公共空间充分发挥其职能的基础。[4] 各个层级的城市公共空间与不同层次的城市交通系统、防灾系统、绿地系统、公共服务系统衔接,可以形成功能完备、品质高端的公共服务系统;结合城市人口密度进行各个关键节点有效衔接,可以使公共空间的人流组织和疏散更有效,使公共空间的便利高效使用。在规划设计引导上,对应不同层次的法定规划,在相应层次上有所侧重的进行控制和引导。同时,对于公共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应该具有前瞻性,并进行用地的战略性控制和预留。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的不断冲击,守住城市的要害。
2、发挥城市设计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
基于功能安排的城市规划编制中,往往是先确定强度控制体系,再确定景观控制体系(或城市设计导则)。由于现行城市规划管理制度是以二维的土地使用为核心,通常只对强度控制体系中,包括土地用途、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等在内的几项指标以刚性的要求进行管理。为增强规划的现实适应性,这些强度控制要求往往以建设控制低限的要求出现,即这些指标往往只以不对城市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为标准进行确定,反映的是最基本的要求。[5] 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与城市搞品质的生活空间塑造存在着冲突。
引入城市设计作为辅助手段,实现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互动融合,更重要的是对法定规划进行必要的补充,实现综合多方因素的科学决策。当前规划管理中,控规实行的是单元控制,对于短期内无法做到全面研究的城市,对于城市重要的节点区域,进行系统的城市设计,进行量化指标,有形的空间视觉效果可以有效指导城市建设,对于指导审批、指导建设,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城市设计是协调建筑空间和城市关系的关键。在城市设计的指导下,公共建筑的建设需要改善城市的物质环境,形成完整的步行街、交通和停车场体系,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具有连续性。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这对孪生学科须通力协作,才能共同促进城市机体正常高效地运转,创造高质量的空间环境。以良好的物质环境来促进公共活动,特别是商业、娱乐和文化活动,并通过建筑公共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相互渗透,把建筑内外的各种社会活动联系起来,融为一体,形成连续的动态交流关系,实现公共建筑空间的城市意义。
3、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的管理体系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一种公共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中,公共空间建设是公共开发的重要内容,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运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土地、经济、园林、市政、公交等多个政府部门。
政府作为城市空间开发的引导者,要在经济效益、社会公平、空间正义之间取得平衡。应该建立明确细致的引导机制,将现有原则性的法律条文,结合不同实际情况,将政策条文细化和体系化,比如针对私有公共空间的引导,南京、上海、哈哈尔滨等大城市都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出台了相应容积率奖励管理办法,其实在实际的规划落实层面,这部分还有深入研究的空间,比如拓宽容积率奖励政策的范围等。在综合考虑社会作用、建设和维护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对私有公共空间的类型进行细分,根据不同类型设置不同的奖励额度。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控制与协调机制。
4、鼓励公众参与与多元化投资建设渠道
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水平,就需要全民互动,共同去解决问题。香港在公屋的公共空间建设中,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其中设计,形成了很多充满活力的,体现出居民意愿的设计,促进居民形成了强烈的社区归属感。
要“活化”城市公共空间,还要拓宽公共空间的建设渠道,特别是需求众多的中小型城市公共空间,鼓励私人资本在私人产权的用地内进行公共空间的建设,并进行维护和管理。
五、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建立从设计、建设、运营、形成高标准的交往场所是一个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和完善的过程。只有不断的积淀,推敲,才能在设计上创造场所的记忆,在管理中,把握空间的尺度和方向,才能梳理不同要素的特征,将其归结,形成丰富而不混乱的空间;在公众参与的互动中,只有聆听了使用者的感受,掌握他们的所需及基本规律,才能创造出有记忆的空间,综合以上多种因素的达成,才能激发城市的活力,展现城市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赵蔚城市公共空间的分层规划控制[J].现代城市研究,2001(5),
[2] 张庭伟,于洋经济全球化时代下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与管理 [J]. 城市规划学刊,2010(5)
[3] 王宁 中国语境下“规划指引”的内涵思辨和制度解释――兼对中国式规划管控方式的反思[J].规划师,2013(8)10-15
篇8
“三提升”活动开展以来,市城乡规划局为高质量做好对标定位工作,精心组织、认真谋划,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在继续深化学习和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自查、征求意见和座谈等多种形式,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争创目标和推进措施,为提升规划标准、设计水平、管理效率夯实了基础。
一、明确目标,创优争先,抢占城乡规划制高点
从全市2010年的48项规划编制、重点工程规划项目中推出21项具有**特色的规划编制、设计精品。
1、规划设计在全省创建“五个一”示范工程:1项“十佳建筑示范工程”、1项“十佳公园示范工程”、1项“十佳节能示范小区”、1项“棚户区改造示范工程”、1项“‘山中城’建设示范工程”。
2、三项规划编制达到全省一流水平: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市域镇、村规划全覆盖,市县(区)城市规划区、重点镇规划区建设用地范围内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
3、八项重点工程规划方案设计力争达到省内设区一流水平:市民广场、明湖公园、国际商务接待中心、华北天然气结算中心、文化艺术中心、铂金时代广场(二期)、尚峰国际改造工程、五一广场综合改造工程。
4、八项重点地段城市容貌整治和景观建设规划设计达到省内设区城市一流水平:五一路、胜利路、滨河路、清水河路、纬三路、古宏大街、张宣大道两侧、快速路两侧。
5、创新规划管理体制,批后跟踪监督管理力争达到省内设区城市一流水平:规划编制管理、规划实施管理、规划监督管理、规划监察管理。
二、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实现规划工作新跨越
一是深化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按照“提升旧城区、完善高新区、建设新城区、开发洋河南区”的要求,积极推进中心城区南移,形成组团式建设、一体化发展、同城化管理。按照“一城七区多组团”的格局,以清水河和洋河为主轴,坚定不移地推进河道治理、路网建设、水系完善等重点工程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同时,加强对县城规划的指导,组织开展好“规划大师进县城活动”,着力提升县城建设水平。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规划编制体系。
二是严格规划实施管理。完善建设项目选址审批的分级管理制度,按照《河北省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工作规程》,明确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责任和工作标准。
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落实中心城区统筹范围,进一步理顺规划管理体制。严格落实一区(禁建区)、五线(红线、绿线、蓝线、紫线、橙线)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严格控制各类建设项目的容积率、居住用地容积率的上限,严格执行规划修改的工作程序,确保不再发生随意变更规划或调整容积率等问题。
三是加强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规划管理技术手段。积极推进城市数字化辅助决策系统建设进度,适时推进数字规划成果的运用,全面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手段,初步实现规划基础数据管理数字化、规划设计网络化、方案展示虚拟化,扩展信息化成果覆盖范围。
四是完善城市设计和景观整治规划。按照省《关于加强城市容貌整治与景观建设的意见》,在完成规划设计集中攻坚的基础上,结合我市2010年城市容貌整治和景观建设的主要任务,对丹拉出入口、张承五一路出口、所有互通景观提升等15项重点风貌区、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和景观整治进行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确保规划的落实和执行。
五是加强新民居建设和名镇名村保护。依据《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和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乡镇总体规划,2010年5月1日前,完成第二批省级农村新民居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申报工作,组织专门人员认真编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与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一并上报省政府审批。
六是全面深化建设项目阳光审批工程。深化“阳光规划”,建立健全公平、公正、透明的规划管理制度。明确各类规划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监督等事项,扩大公开公示范围,保证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规划公示制度、规划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快规划展馆建设。
七是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充分利用市、县、区自然和人文资源,充分发挥建筑大师的重要作用,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突出单体建筑的个性化和艺术性,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围绕大型公共建筑及重要功能片区建设,重点培育和倾力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高环境品质的精品片区、街道、公园和单体建筑,实行目标化管理,打造一批具有地标性的精品力作。
八是切实加强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建设。强化《城乡规划法》的学习培训,年内,举办城市规划管理和技术培训班两次,邀请国内外城市规划专家对市局及各县区规划管理和规划编制工作人员、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定期组织召开规划工作研讨会,积极探索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的新模式、新思路。充分发挥**建院驻地优势,对干部职工进行全面培训,持续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和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篇9
【关于城市建筑风格】
城市建筑风格是集中体现城市特色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的城
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最能反映城市特色的建设风格却缺乏主调。市区内的建筑中式、欧式、现代式风格并存,且散落在市区内各地段上,难以形成相对统一和谐的建筑风格,也导致整个城市缺乏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目前,**的城市已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期,应适时确立城市建筑风格的主调,以逐步形成**的城市特色。我们认为,要确立一座城市的建筑风格主调,主要宜从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地域文化、经济水平等方面因素来考虑。而在这些诸多因素中,又要抓住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不可替代性的方面来考虑城市建筑风格。从**的实际情况看,作为江南水乡的地理位置,**虽然具有代表性,但不具备不可替代性;作为古越国的地域文化,因为有邻近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更是不具备代表性和不可替代性;惟有经济水平,**在全省位于前列,在全国也有较大的知名度,是最具代表性和不可替代性的。
因此,**作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他的城市建筑风格主调,应该定位在现代式较为适宜。特别是城市新区,现代化的道路框架已经形成,众多的高层、大体量的建筑群也将拔地而起,适时确立现代式建筑风格,对于新区现代化都市氛围的形成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在城市的某些地段上也可以有其他的中式、欧式风格的建筑。
【关于城市建筑色彩】
城市建筑色彩也是反映城市个性特色的重要元素之一。由于诸多的原因,**的城市建筑色彩也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随着老城区的改造、新区的崛起、钱江世纪城的即将开建,适时确定城市建筑色彩主调也显得非常必要。
城市建筑色彩既是城市的重要景观,也体现城市的精神面貌。当人们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时,首先要观赏的就是建筑景观,而色彩又是建筑重要的外包装,最直观,也最易于感知。特别是城市中竖向大体量的建筑色彩,给人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强。人们在观赏建筑时,色彩的感觉占到70%。因此,城市建筑色彩的协调与否,决定了这座城市第一景观的好坏。同时,建筑色彩又往往被人们感知出许多象征性的寓意。像旧时的北京紫禁城,采用金黄、朱红色为其建筑的主色调,以体现皇权的高贵与威严;再如现代化的工商城市深圳,以清新、明快的白色为城市建筑主色调,充分体现了深圳这座城市改革开放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此外,色彩本身所具有的一些属性,象温度上的冷暖感、面积上的大小感、距离上的远近感、重量上的轻重感等,对人们的生理、心理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从地理性、宜人性、传统性来考虑城市建筑色彩的主调,使人的观感愉悦、精神爽快。从**所处的地理环境看,由于有北干山、西山矗立在市区中心,城市建筑的主要背景色彩是绿色,从美学角度和国内外一些城市所定的主色调来看,与此相协调的色彩应以冷色调为主。这既符合江南城镇建筑传统粉墙黛瓦的特色,又能反映**人民刚毅、务实、勇于拼搏的精神面貌。
【关于城市历史建筑】
城市历史建筑是指一定时期内建造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它既是城市历史的“石头史书”,更是城市文脉的所在。
历史是根,文化是灵魂。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其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如何,决定了该地区、该城市的生命力如何。**自公元2年建县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文化脉络的延续,是通过文字资料的记载和建筑物、构筑物的物资形成记录下来的。这个文脉的延续,既是先人们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精神和物质财富,也是后人们在建设和发展自己的家园中可以得到启迪和借鉴的所需经验。因此,保护历史建筑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当然这个共识是在国内外各城市高度重视历史建筑和我们已经付出一定的代价的大环境下所形成的。
但是,我们目前仍然面临着如何认定保护历史建筑的问题。如建筑的年代、建筑技术、性质、代表性等方面的认定。人们往往把一些具有百年以上的建筑视为历史建筑,而忽视一些具有一定年份将要成为历史的建筑。像老城区中原先已被拆除改造的城河老街及两侧的商业和民居建筑,对它的认识是一致的。而对一些具有一定年份的工业建筑的认识还不到位。如位于城区中心地段的杭州市发电设备厂的部分老厂房。这些厂房建于1958年,已有近50年的历史,建筑技术上采用大型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清水墙围护,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近现代工业文明的象征。因此,我们认为,这些厂房具有一定的保留价值,对其的整体拆除应慎重,建议结合新区步行街的建设规划,选择有代表性的厂房建筑予以保留。既可以用作大型的工商展览,也可以为我们这座城市增添历史的厚重感。
【关于城市天际轮廓线】
城市天际轮廓线是城市竖向空间由南向北或由东向西不同制高点所连起来的曲线。
优美的城市天际线是城市竖向形态的空间
表现,是城市的体形。城市体形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个体形应该是适度的,过高、过胖、过瘦都是不行的。心理学中有这么一个实验数据,人的一次性记忆,一般有7组数字或7个单词左右。专家们按这个数据原理推测,人们观赏以制高点为主而形成的天际线,最佳的正面视觉效果,应该是由7个制高点或梯度为一组而形成的天际线。否则,错落而无致,就会产生烦和乱的感觉。如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天际线,从外滩向浦东看,这个天际线是由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等7个左右的制高点组成。因此,按一般经验,由高楼形成的城市天际线,在安排高层建设时,块状疏密相同、带状高低起伏成线进行
有效地控制。
从我区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规划编制深度的原因,往往注重经济技术指标,对于艺术层面的天际线缺乏考虑。即使规划文本中涉及了,如我区新区的城市设计,但在具体的实施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没有落实好。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一方面要加强规划的研究,另一方面在实际的规划管理中要把好关。当前,要格外注重机场路和风情大道作为视点指向的,新区高楼密集的金城路及市心路两侧高层建筑高度的研究和规划控制,努力促成这两条道路竖向空间形成优美的城市天际轮廓线。
【关于城市开放空间】
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城市地区的土地和水不被建筑物所隐蔽的部分。开放空间可分为自然与人为两类,自然包括天然旷地、山地、江河;人为则包括农场、果园、公园、广场、道路。
城市开放空间相对于城市实体空间来说,能提供人们的户外公共活动、休闲、娱乐场所,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品质;有机组织城市空间景观和人的行为,行使教育、文化、休憩的功能;改善交通,
提高运输通行能力。重要的是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的生命力。
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机体,某种意义上说城市也是有生命的。城市开放空间好比人的呼吸系统,吸收城市中的各种废气,引入空间的新鲜空气,特别是成规模的大型山林、公园、花卉苗木基地、河道等绿色生态开放空间是城市中的绿肺,更是能调节局部小气候,净化城市空气。一旦城市中建筑密度过大,开放空间狭小,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就会导致人们常说的“热岛效应”、水涝、空气污染、交通拥挤等城市病的发生。如上海市中心区夏天的温度明显要高于其周围的郊区2至3度。再如墨西哥城是一座拥有824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由于其无限制摊大饼式的扩展,连周围山坡都变成建设区,山林植被遭破坏,丧失了蓄水功能;再加建筑密度又高,整座城市被钢筋水泥覆盖着,一遇暴雨即成严重的内涝。
由于城市开放空间在城市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历来受到世界各城市的重视。如南京城东干道城市设计,制订了容积率转移和开放空间补偿奖励导则,鼓励开发商为城市公共环境,诸如临街连续廊道空间或绿地贡献空间,其损失可用容积率补偿,规定每贡献有效公共空间1平方米,奖励3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全世界最昂贵的城市空间是纽约的曼哈顿,其规定临街建筑每贡献1平方米有效公共空间,奖励10平方米建筑面积。因此,在曼哈顿街区各高楼大厦临街底层一般都留有供行人通行的连续廊道。在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方面,纽约曼哈顿有早在1851年就规划预留和之后建设的全世界最大的纽约中央公园,面积达3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区45个人民广场的面积;美国第二大城市芝加哥于1901年建设的中心广场———格兰特公园面积达1平方公里。这些广场公园对调节城市局部小气候,改善城市景观,无疑是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区中心城区开放空间的保护和建设,应该说也是取得一定的
【关于城市道路交通】
城市道路交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当前各城市政府和市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不仅要从影响城市交通的城市规模、城市空间布局、道路功能结构、交通组织结构、交通管理、市民素质等方面系统来考虑,更要从这些诸多因素中寻找出关联度高的因素来重点突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借鉴国外发达城市的经验,结合国内城市的实际,充分发展低等级的城市支路,不失为一种缓解城市交通的有效方法。
城市道路一般由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组成。从城市道路等级功能来说,快速路一般承担市际间的交通功能;主干道承担区际间的交通功能;次干道承担区内交通及生活功能;支路和联系主干道与次干道之间的道路。城市支路在道路等级中处于最低,但它起的作用却是最大的。它就像人体内众多的毛细血管,主动脉的血通过毛细血管将血输送到人体内的各脏器官,营养肌体组织。同时,又起到瞬间的血库作用。城市支路也一样,主次干道的车、人通过支路输散到城市的各组织单元。同时,也起到停车库的作用(一般支路可以停车)。此外,支路两侧的小型商业设施还能满足市民的一般生活需求。这样发达完善的支路系统,就能滞留大量的车、人,可以有效的缓解城市主次干道上的交通压力。从国外的一些发达城市及我国的港澳地区看,这些城市的支路系统是比较完善的,从而也使这些城市的道路线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8公里以上(我区城区是5
篇10
关键词:上夹河;地域性特色;萃取;评价;领域圈。
1上夹河镇地域性特色概述及风貌特征定位
1.1上夹河镇地域性特色
上夹河镇隶属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是新宾县成立的第一个满族自治乡,是典型的山地特色和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小城镇。境内群山环抱,诸水萦绕,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另外由于历史悠久,境内遗存着相当数量的文物古迹,其中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另外还有许多古战场和历史故事,这些文物古迹是研究满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2风貌特征定位
新宾县县域满族特色风貌带的空间布局隐约呈“龙形”格局,自西向东分布着6个不同主题的风貌组团,分别是:猴石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赫图阿拉和清永陵风景区、新宾镇、岗山风景区、平顶山风景区。它们分别展示自然风光、皇族古建筑群、生态景观史、红色革命史为主题。
通过新宾满族“龙形”风貌带的分析可以得出,上夹河镇位于西部的龙头的位置,与其它五大景观风貌组团相比,其独特之处在于 “一世英豪肇兴之地,现代满族诞生之地”的历史。因此上夹河镇风貌特色的主题定位为:清前史迹,突出满族。
2研究方法及工作流程
2.1现状调查
为了达到对上夹河镇的地域性特色及现状风貌建设的深入认识,课题组在2010年4月到2010年11月先后4次在上夹河整个镇域范围展开调研工作,调研对象包括镇域范围的山体、水体、村落、遗址。调研的收获在于:①对上夹河镇地域性特色有初步的认识;②认知地域性特色要素的分布特点有所了解;③大量收集上夹河镇自然环境、历史、满族特色的资料,为下一步工作的展开做准备。
2.2地域性特色要素的萃取
通过对上夹河镇现状的了解和资料的整理、分析和课题组得讨论,通过符号学、图式认知、意象认知等方法,对上夹河镇的地域性特色要素进行了萃取,萃取包括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人工要素三个方面(如图表1)。
图表1:地域性特色构成要素及要素特征
要素分类 研究要素 研究要素的内涵与特征
自然要素 莲花山、苏子河、特色物产 莲花山,山形优美,泉水潺潺,怪石林立,洞穴通幽;苏子河,新宾县的母亲河,新宾重要的文化遗产廊道;特色物产,山高林密(以次生林、阔叶林为主),土特产丰富(人参、五味子、林蛙、鹿茸等)。
人文要素 满族民俗、努尔哈赤生活征战之所、萨满文化 满族民俗,女真人崛起之地,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具有浓郁的满族特点;努尔哈赤生活、习武之处;三次古勒山之战的发动之所;萨满,满族信封的主要宗教。
人工要素 根艺市场、腰站民俗村、古勒城、高句丽山城、罕王路、民居、文物、古迹 根艺,女真人传统的手工艺;腰站民俗村,全国唯一一处“爱新觉罗氏”集居村庄,历时近400年;古勒城,建州女真人的古城,是三次古勒山之战发起的主战场;高句丽国的古城,也是后燕与高句丽数次交锋争夺权位之所;罕王路,清朝统治者东巡谒陵祭祖,修筑的“盛京御路”;阿塔故居――辽宁省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满族民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另外还有许多古战场、古城墙、石刻等。
通过对地域性特色资源的萃取,可以看出上夹河镇的地域性特色可以概括为:自然山水风光、清前和前清史迹、满族特色三大特征。这些特色应该并且必须作为上夹河镇特色风貌研究的核心精神体现出来。
2.3风貌保护现状评价
对上夹河镇风貌现状的评价从自然山水、清前和前清史迹、满族特色三个方面展开,其中对自然山水风貌的评价主要从山水景观的景色优美程度、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人工改造影响、对小城镇风貌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对清前和前清史迹的评价主要从文物保存现状、历史事件的影响和认知度、重要历史建筑的保护现状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对满族特色的评价主要从满族建设风貌的评价和民风民俗的延承两方面进行,其中对满族建设风貌的评价分为腰站民俗村、镇区和一般村庄三个层次。
通过对风貌现状的评价总结上夹河镇地域性特色风貌存在的问题,并预测未来发展面临的威胁,作为规划研究重点解决的核心问题。
2.貌资源的梯度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录影、实地踏勘等基础性研究,我们采取直观定性的方法对上夹河镇地域性特色风貌资源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确定了一级景观风貌资源9处、二级景观风貌资源10 处、三级景观风貌资源 12处,共31 处,评价结果见表2:
表2:风貌梯度的定性评价
等级 自然山水资源 清前和前清历史 满族特色
一级 苏子河、莲花山、五龙山 古勒城、高句丽山城
罕王路、 肇宅、腰站、镇区、
二级 五龙河、得胜水库、 胜利石硼、东、西安乐堂、扎喀关、玳岷关、 胜利村、古楼村、河西村、
三级 南嘉禾河、天桥岭、三块石、 黑机革城、扎喀关、玳岷关、马尔墩寨、沙济城、 五龙、马尔墩、大堡、南嘉禾、徐家、吕家
在确定风貌资源的宏观分级基础上,本文对于景观风貌核心点的确定采取了定量分析的方法。评价因子权重的获取来源于项目组20位老师和同学的打分,根据权重排序,得到上夹河镇风貌体系核心点的定量评价表。风貌要素的权重评价方法见表3:
图表3:风貌要素权重定量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价因子(权重值) 总权重
要素价值 要素影响力 附加值
A1
A2
位次 1 2 3
通过对于风貌要素的定量分析,我们确定了上夹河镇核心风貌的要素,分别是莲花山、古勒城、腰站民俗村、和上夹河镇镇区四部分。
2.5领域圈理论指导下的风貌体系的构建
对于上夹河镇风貌定位和现状评价有了结果之后,下一步工作是根据“领域圈”原理进行风貌体系的构建,构建结果包括三个层级的风貌领域圈。第一层次风貌圈的划定主要依据资源的分布情况、地形的变化、以及村庄行政界线的情况进行划定。根据风貌评价梯度评价结果,第二层次风貌圈主要包括分布集中、又能体现本风貌圈主题的风貌资源。第三层次的风貌圈的划定根据风貌资源的定量分析,分别是莲花山、古勒城、腰站民俗村、和上夹河镇镇区。通过以上关于风貌领域圈的划定分析,上夹河镇风貌体系的构成包括6个第一层次的风貌圈,分别展示清前史迹、自然山体、自然水体、满族特色的风貌主题。第二层次的风貌圈有三个,沿罕网路呈局部集中的分布形态。第三层次的风貌圈有4个,分别是:古勒城风貌区、莲花山风貌区、腰站民俗村风貌区、镇区建设风貌区,它们集中展示了:清前和前清的历史史迹、自然山水的风貌、正统的满族民俗村、现代满族小城镇的风貌。
通过对上夹河镇风貌领域圈的划定,我们将上夹河镇风貌体系的结构确定为两轴、一带、五区的布局。
2.6风貌节点的城市设计及控制到则引导
风貌体系规划的最后一步工作是对核心风貌节点进行城市设计和规划导则的说明,对于规划确定的第三层次的风貌区从历史追忆――现状分析――规划理念――规划示意――导则控制几个层次展开,最终确定核心风貌节点的规划设计。其中控制导则主要通过用地、建筑、交通、开敞空间、生态系统、景点组织、色彩、植被等8个方面的控制进行地块风貌建设的引导。
3结语
本文较为详细的阐述了上夹河镇风貌体系研究的方法和工作流程,希望此研究方法和规划设计流程能够为小城镇风貌规划的制定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