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4-04-24 17:3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高考;高三复习;数学知识点;有效性

近年来,我国中学教育有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大发展、大进步,全民的知识素养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高三复习工作也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发展到复习模式的标准化、系统化、完备化,形成中国中学教育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现在,作为一名常年在高三指导学生数学复习工作的数学教师,都在高三数学复习计划上执行着一个不成文但约定俗成的程序化的流程,即高三数学的一轮、二轮、三轮复习. 同时,在检验我们复习效果的措施上,绝大部分省市都会在几个城市之间或者地区之间在高考前的三月、五月组织一模、二模,甚至三模考试. 我们的高三学生和高三教师经过高三这一年像上述模式化的学习和工作后,在高考结束后随之到来的成功与成就的体验后,又都伴随着同一个感觉:累、枯燥. 这一负面的感受折射出我们的高三数学复习教学到底有多少是有效的,值得我们教师去研究、反思.

[?] 知识重现的有效性

现在全国有10多个省份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我们江苏省的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了第八届高中学生(新高一),江苏省的新课程下的新高考也已进行了七届(2008年~2014年). 数学新高考在知识内容、试卷结构、试题功能上和以往的老高考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但是在试卷的形制、命题的模式上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江苏新高考中,文、理第Ⅰ卷合卷有20个试题,14个填空题、6个解答题,理科加试第Ⅱ卷,4个解答题. 本人统计了近几年来新课改省份的数学高考试卷,发现数学高考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点细化到数量一般为80个左右,而一个高中生在高中三年的数学学习中所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总量是多少呢?如果将我们的高中数学教材中所涉及的数学内容也细化到知识点数量,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大约是800多个(不包括理科附加部分). 从这个数据,读者可以清晰地发现,要在一张数学高考试卷的20个试题中来全面呈现800多个数学知识点是不现实、不可能的. 因为学习的知识点与考查的知识点的比例高达10∶1.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高考试卷(江苏省)的题目数量是20个恒定的. 我们的学生在高中三年中又做了多少个数学题目呢?我们可以这样计算,一个高中生一天做10个数学题目(算是比较懒惰的学生),三年我们算学习时间1000天,那就有10000道(其实大家都知道现实情况远远超出这个数量). 10000∶20=500∶1,这已经是一个很惊人的比例了.

以上两组数据说明什么问题呢?问题就是高三复习过程中的数学知识点重现的有效性. 第一组数据说明了数学高考对所学数学内容进行知识点考查时有重点、对数学思想方法考查有倾向性.

[?] 近五年江苏省高考试卷所涉及知识点分布的统计分析

首先,我们来分析近五年(2010~2014)江苏省高考填空题命题所涉及数学知识点的重点方向. 读者可以仔细阅读这五年的试题分析,从14个填空题的知识点中对比后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五年新高考考查的14个填空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分布是基本一致的.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概率、导数、统计、算法、复数、推理、向量七部分应用类数学的核心内容,在五年新高考中均有涉及,且在填空题中都有分布,体现出新课程理念比较注重数学应用,对于不同于以往老教材的教学内容是高考考查的必备考点. 这说明,平时我们在新课教学上就应重视这部分新增教学内容,深刻理解这部分内容并非是大学中高等数学内容的简单下放,而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数学生活化”、“数学应用化”、“数学大众化”理念的推行,旨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改造生活的作用,数学推动社会科技发展的力量.

再从解答题考查的知识点来分析,读者不难发现解答题的命题设置还是比较稳定的,继承了中学数学中的经典数学内容,但是,在考查解答题所需的数学工具、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呈现知识点所要借助的载体上呈现出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逐步灵活多样的趋势. 在同一知识模块的考查上,命题时既考虑到知识点、数学工具、思想方法的选择,也考虑到试题出现位置的变化,体现出新课改的命题在注意保持稳定性的同时又避免死板造成八股形制,这说明我们的课改并不是摒弃一切旧的东西,而是继承经典,传承发展,对于数学中经典的数学工具、数学思想还是始终渗透在我们的新课程教学中.

最后我们来看看理科学生的四十分附加分:由于附加题加试时间仅为30分钟,命题所受的局限性会比第Ⅰ卷大,因为内容要涉及选修2系列和选修4系列的多章内容,命题确实有着很大的难度. 从知识点的分布可以看出,这五年的试题内容的选择已经做到了选修2系列和选修4系列的全覆盖,在难度上基本保持一致. 选做题考查基本知识,必做题考查学生的能力.

通过上述分析,第一组数据要陈述的观点是:高三复习的本质是知识的重现,要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逐步提高,就必须提高所复习内容知识重现的有效性,而提高这一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就是我们教师要吃透考纲重点,通俗地讲就是要会“押宝”,当然这里的“押宝”不是“押题”而是“押方向、押重点”,以此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第二组数据又说明什么呢?许多高三学生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我平时做过的试题高考是不会出现的. 包括我们教师本身也有这方面狭隘的理解. 而通过第二组数据,笔者要对高三学生大声疾呼:“高考试题就是我们平时做过的试题,尤其是我们曾经做错的题目. ”很明显,高考的20个试题不是空中楼阁,它就来自于我们学生所付出的10000个题目,只不过,呈现知识点的载体有所变化而已. 因此,在高三复习阶段,如何发挥选用例题、习题、试题的功能和有效性十分重要. 而且,要重视学生错例的整理、再现工作,而不是盲目、简单机械、重复地做一套又一套的模拟试卷.

[?] 时间分配的有效性

还是来看数据,高考数学应试时间是2个小时(不算理科附加),也就是说,学生在展示自身数学素养与能力高低上也就是这2小时,而我们的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时间总量是多少呢?至少1000小时,每天1小时(包括数学课的40分钟),也算1000天吧. 学习时间:一锤定音的考试时间=500∶1,又是500∶1. 这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来说压力是很大的,长期的学习而积累下的成果要在2个小时内得以体现,需要合理地安排数学知识的学习时间量与复习的分配,要提高学习与复习时间的有效性. 现在,我们高中数学教学时间安排的通常做法是:高一学完必修1、3、4、5,高二学完必修2,选修系列,高三一年复习. 这样就造成高中阶段的800多个数学知识点有近600个分配在高一,而高考所涉及的数学内容在比例上有接近65%的分值是高一所学的内容. 这样带来的问题是,虽然我们有高三一年充裕的时间去复习,但是由于高一的教学任务过于紧迫,造成学习时间与复习时间分配的有效度不高. 高一的新授知识学生掌握并不牢固,到了复习阶段使得复习与新授内容的界限很模糊,而且复习时间过长,学生容易出现疲劳感和所谓的“高原期”,降低了复习提高的效率. 因此,必须提高时间分配的有效性,应该适当减轻高一的教学任务,在新授课的时间分配上倾斜一点,压缩一下高三的复习时间分配,这样效果会更好.

[?] 考前模拟的有效性

篇2

[关键词] 培养反思探索

解题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学生的学习如果缺乏解题反思,往往印象很浅,思维的深刻性及批判性就得不到发展。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思维活动,它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1]引导学生解题反思,能促使他们从新的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与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揭示问题的本质,探索一般规律,并进而产生新的发现,同时有助于学生优化思维品质,提升数学能力。

一、反思是纠正错误的重要手段

当代一位科学家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因此,反思错误,弄清哪些地方易犯错误,回忆自己解决问题的结果和过程,找出错误的根源,分析出错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有知识缺陷造成的,有能力缺陷造成的,也有逻辑上、策略上造成的,更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因此在解完一个题目后有必要对解题的正误做进一步的思考并及时总结。纠错反思可改善学生思维能力和习惯,提高解题能力。一是反思所学知识,培养知识的全面性;二是反思心理定势,克服思维定“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三是反思隐含条件,提高思维的全面性。

二、解题反思的有效途径

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就必须把学生从“题海”中领出来,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反思,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

1.反思解题规律,培养学生深入钻研的习惯及探索精神,提高解题能力

同一类型的问题,解题方法往往有其规律性。因此当一个问题解决后,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方法,认真总结解题规律,力图从解决问题中找出新的普遍适用的东西,以帮助今后的问题解决,提高解题能力。

【例】[2]为了估算河的宽度,在河对岸选定一个目标点P,在近岸取点Q和S,使点P、Q、S共线,且直线PS与河垂直(图4)。接着在过点S且与PS垂直的直线a上选择适当的点T,确定PT与过点Q且垂直PS直线的b的交点R。如果测得QS=45米,ST=90米,QR=60米,求河的宽度PQ。

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如图5,转化为解相似三角形的问题。

教师分析讲授完例题之后,让学生反思这道题的解题有什么规律。通过反思,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而推广出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钻研的良好习惯,提高解题能力。

2.反思解题的思维过程,开阔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解题的关键是从已知和未知中寻找解题途径。学生在做完一道题后的反思,不仅是简单回顾或检验,而应根据题目的基本特征与特殊因素,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联想,反思自己的解答是否有错,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若解答正确则想一想有无新的解题途径;若有另解则应分析比较,找出最佳解法,最后再总结一下解答此类题目有无规律可循,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变换和化归的训练中得到培养和发展[3]。

3.反思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素质

日本数学家、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惟有深深铭记头脑中的是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都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 [4]在解题时如先思考题目特征,寻求基本思想方法,或在每一次解题后都对自己的思路做出评价,对解题过程中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概括。这样长此以往,学生不仅能巩固知识,避免解题错误,还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对问题的再认识转化为一个学习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数学思维,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因为,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知识的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总之,反思最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会自己反思,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能够自觉地进行反思,逐步养成一种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积极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能优化认知结构,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反思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林婷《反思及其教学功效》[J](《数学教学通讯》2002.11)

2.林群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林婷《数学探究性教学中应树立几种意识》[J](《数学教学通讯》2005.1)

篇3

【摘要】基于数学活动经验的特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究、反思、应用的过程,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真正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和素养。

关键词 探究;反思;应用;基本活动经验;积累

十年课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课程标准中的地位由“配角”一下跃升为“主角”,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具有内隐性、个性化、发展性等特征,数学活动经验的形成过程也具有内隐性、多样化等特征。一般来说,数学活动经验是在数学学习探究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是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积淀形成的,是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逐步深化的。

一、经历探究过程,让经验有效积淀

经历是获得基本本活动经验的重要方式,学生积累的基本活动经验,需要和探究性学习联系在一起,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将活动所得不断内化和概括。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简单的周期问题》把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水平的简单周期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着重观察若干个物体有规律的排列,发现并描述排列规律,还要根据周期规律对后续排列作出判断。这些内容与任务,能激发探索规律的热情,提高发现规律的能力,培养遵循和利用规律的态度。教学按“初步观察周期排列现象——深入研究周期规律——根据周期规律作出简单判断——回顾探索规律过程”的线索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在“初步观察周期排列现象”环节,教材呈现一幅情境图,由近到远依次是盆花、彩灯、彩旗,它们都有规律地摆放着。摆放的顺序(即周期规律)都表现在颜色上,比较醒目,容易看出来。通过仔细观察与比较,体会“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三种物体都是一组一组地排列的”,“同一种物体中,每组的排列完全相同”。学生获得的这些体会,就是对简单周期现象的初步感受,表明他们已经进入研究周期规律的学习状态。

“深入研究周期规律”环节是探索活动的重点所在。先研究盆花的排列规律,再研究彩灯、彩旗的排列规律。盆花的排列规律是重中之重,对它的研究会影响对彩灯、彩旗的研究。研究盆花排列中的周期规律,应该明白把几盆看作一个周期,同一周期内是怎样排列的,应该培养表达规律的习惯或能力。

彩灯的排列规律、彩旗的排列规律,虽然比盆花稍复杂一点,但有探索盆花排列规律的经验为基础,困难不会很大。通过提出问题“彩灯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放手学生独立探索、自主交流。关于彩灯的排列规律,应该找到“4盏为一组”“每组都是红灯、紫灯、绿灯、紫灯的顺序”。至于彩旗的排列规律,应该找到“4面旗为一组”“每组都是先两面红旗、再两面黄旗”。彩灯与彩旗的排列规律都可以选择适当的办法表达出来。

因此,精心设计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高质量地经历探究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二、经历反思过程,让经验有效内化

“经历了”不等于“真正获得了”,反思体验才能加深认识。经历同样的过程,凡是加强反思体验的,学生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一般较为深刻、细腻、全面;反之,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就是肤浅、粗糙、不完整的。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认识分数》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借助手上的材料,找出了“1/2”:

学生交流的时候教师提醒:完整地说说你是怎么找出来的?(把谁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老师再追问:为什么这些图形不一样,每一份的大小也不同,但我们找到的都是1/2强调:只要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两份,其中的任意一份都是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

这样,引导每一个学生进行自主反思,特别是“为什么这些图形不一样,每一份的大小也不同,但我们找到的都是1/2”的这个追问,更加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本质的理解,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整理所获取的经验,把获得的新经验内化到自身的经验系统之中。

三、经历应用过程,让经验有效深化

学生获得的经验需要在具体的应用中逐步深化,教师要想把数学知识转化成学生的一种能力,就要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将储存于头脑中的原理、定律、法则转化为技能,实现由储存知识向探究知识、由再现知识向创造性解决问题转化,并让学生通过操作、运算、探究、体验等具体活动实现这种内化。而数学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丰收的果园》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八单元结束后安排的一次场景实践活动,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同时能综合运用认数、计算和方位等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在原来的教材中只是一道思考题,而现在是作为一个全新的内容放在“综合与实践”领域进行一节课的教学。教学素材是将一个表面涂色的大正方体的棱进行2等分、3等分、4等分、5等分……再平均切成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正方体的特征等相关知识,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在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中,把握问题的共性,从而发现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大正方体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篇4

课堂教学被人誉为一把“利剑”,可以劈开思维的混沌,开启智慧的火花,舞出绚丽的剑花,带领学生走向成功。课堂教学固然重要,有效的评价也不可或缺,由于其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既改进教师的“教”,又促进学生的“学”,既关注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学习的过程,既发掘学生的优势,又发现学生的不足,所以评价被称为另一把“利剑”。很难想象,脱离了评价的课堂教学会是多么的单薄,而脱离了课堂的教学评价是多么苍白,教师应该将二者进行融合,才能达到“双剑合璧”的境界。出于这样的思考,我校在确定“自主探索”研究课题的同时也确定了“评价推进”研究小组。在一年多的实验中,评价推进组和自主探索组相互配合,自主探索组在台前展示体现课程新理念的有效课堂,而评价推进组则主要通过设计一些创新试题,分别组织普通班和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测试,并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反馈给自主探索研究小组,做好幕后跟进工作。自主探索小组根据测试所反馈的信息对他们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研究,针对测试中所反映出的问题,设计教学案例并实施教学,课后再次组织学生进行后测,检验教学效果,同时也检验试题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二、实践阶段

(一)创新评价试题,反思课堂教学

从“双基”到“四基”,从关注结果到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的核心理念。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公民的数学素养;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自主探索研究小组,关注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开展“渗透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研究。那么渗透效果如何呢?我们为四年级学生设计了一份能评价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建构的试题,组织四年级的三个班学生进行测试。(其余三个班,作为对比试验班级暂时未参加测试)

1. 测试中所反映的问题。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以下两道题学生完成的情况不太理想。

1.观察下列算式,想一想有什么规律,横线上应该填什么?

1+2+1=(1+1)+2=?摇 ?摇

1+2+3+2+1=(1+2)+(2+1)+3=?摇 ?摇

1+2+3+4+3+2+1=(1+3)+(2+2)+(3+1)+4=?摇 ?摇

1+2+3+4+5+4+3+2+1=?摇 ?摇=?摇 ?摇

利用上面的规律,请你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2+3+……+9+10+9……+3+2+1=?摇 ?摇

1+2+3+……+19+20+19……+3+2+1=?摇 ?摇

1+2+3+……+29+30+29……+3+2+1=?摇 ?摇

2. ?摇……

(1)根据上面的圆片层数与总个数之间的关系,填写下表:

(2)按照这样的规律放圆片,如果摆10层,一共需要( )个圆片;如果用了240个圆片,那就刚好摆了( )层。

2.测试结果分析。

(1)第1题:正确率不高,但失分情况却呈现多样化。

通过对学生试卷的统计,我们发现:四年级学生能找到规律,正确解答第1题只占23%;从解题过程上看,有60%的学生,因为未完全发现数与式中的规律,所以对半题,错了半题,其中模仿意味很浓;另外有6%的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手,交白卷。

从试卷分析中我们看到第(1)题学生仅仅靠机械模仿和计算就能完成,因此学生完成情况较好。而第(2)题要应用发现的规律写出各题得数,学生完成得相对较差,完全暴露了部分学生还处于机械模仿的状态,无法自主探索发现数量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还未真正建构起数量之间的模型关系。

(2)第2题:不是探索规律而是依葫芦画瓢。

第2题中,前面有算式样例示范,95%的学生完成第(1)题,可是最后一空失分的学生重高达64%。试卷批改结束后,我们对学生展开了一次“访谈”,意在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解题时的想法和错误的原因。当问表格中的数据你是根据什么填写时,大部分学生只是将算式与图形对应观察,他们发现算式的积是圆片的个数,而且算式都是1×2、2×3、3×(?摇?摇)两个连续自然数相乘,而对于表格中的每个数字的含义是什么,他们没想太多。可见,我们的学生探索得到的只是算式表面规律,并不具有从算式中抽取数学模型的想法和能力。

3. 评价反思。

通过测试和研讨我们发现,这两道题目都属于数学建模的题型,学生错误率高的原因是他们的建模能力还比较欠缺。我们反思:课堂中我们虽然有意识地在为学生渗透建模的思想,但学生实际的建模能力还是不容乐观,我们在观察中发现学生在数学建模的能力形成上面临两大难关:(1)通过观察实际情境,从中发现问题,探索出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2)通过抽象,将简单的现象利用数学符号表达成模型关系式的能力。

(二)利用评价反馈的信息、精心设计教学案例

围绕如何突破上述两个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我们的自主探索课题组开展了尝试性的探索研究,利用评价反馈的信息,精心设计《植树问题》一课,力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

1. 案例说明。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为学生设置“在240米的路一边种树(两端都要种),需要几棵树?”这样一个大数据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要求学生进行验证。由于数据太大,画图验证的方法无法使用,在学生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自然地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化繁为简。而后,师生共同探索讨论从简单问题入手,通过列表、画图找规律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起植树问题(两端都种)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回头看”,总结建模的一般方法。这看似简单的回头看,把建模的“经历”提升为“经验”。有了建模的经验后,教师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模型的思想自主探索其他情况下(包括在封闭图形上)的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建模能力的提高。那么实际的效果是怎样的呢?评价是检验教学实效的唯一依据。

2. 以评促教、检验成效。

课后我们马上对上课的班级实施了测试。以下是两道题两次测试的对比统计情况。

从测试结果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学生感悟和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他们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能充分地进行大胆的猜想、小心验证,并通过画图等策略帮助自己发现、总结规律,能真正地建立起数量之间的模型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测试的结果还是不够理想。由此我们想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逐步渗透并引导学生不断感悟,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建模能力。

三、实验的阶段体会

篇5

一、第一多;就是多探究

教育教学中多去探究是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有效的教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如代数式、方程、函数、不等式等,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等过程。

例1 完成下列计算。再根据计算结果探索规律。

1+3=?

1+3+5=?

1+3+5+7=?

1+3+5+7+9=?

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历观察(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中,不要仅注重学生是否找到了规律,更应关注学生是否进行了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进一步探索。教师也可提供帮助,如列出如下的方阵,以便学生从数与形的联系中发现规律:

1+3=4=22

1+3+5=9=32

1+3+5+7=16=42

1+3+5+7+9=25=52

进而鼓励学生推测出1+3+5+7+9+……+19=102。

此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个问题推广到一般的情形,推出1+3+5+7+……(2n-1)=n2。当然,应该从认识到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有待进一步的证明。

二、第二多:就是多质疑、多猜测

在教学中,质疑与猜测是教育教学的灵魂,有好多问题易得出错误结论,必须通过实际的计算和测量才能验证你的猜测。

例2:一个由3个大人和4个小孩组成的家庭去某地旅游,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4张全票,则其余人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家庭旅游算团体票,按原价的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原价均为每人100元。这个家庭选择哪家旅行社花的费用少?比较随着孩子人数的变化,哪家旅行社收费更优惠?

再如,一个长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底端是否也滑动1米呢?

像这样提供一些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不能一口就说出其结论,都需要列出有关的函数、方程来进行计算、验证。当然,在未计算之前,可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不断去猜测,最终通过计算来验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三、第三多:就是多反思

这一多主要是针对教师在教学中的反思。一是反思在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是否获得了一定的训练,有没有创新。二是反思教材内容设计是否面对全体学生,即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探索性练习是否学生都能参与。三是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知识要点有没有遗漏,以利于下节课中进一步补充完善。

四、第一少:就是减少对学生的控制

新课程致力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教师必须改变对学生的看法,转变学生观,同时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实现有个性的学习,这对于教师来说无疑使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在教师观念中,长期以来教师就是知识的化身,就是权威。现在一下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跟学生成为平等的关系,教师很难适应。但是,无论如何,教师不能把学生作为客体、对象化的存在,而是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把积极、主动的、有个性的学习还给学生,减少对学生的控制。

五、第二少:就是减少学生的作业量

由于个别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各科的教师为提高自己学科的学习成绩,给学生布置较多、甚至超量的作业,把学生压的喘不过气来,成天除了作业、还是作业,作业捆绑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无心也更无力来主动预习和学习功课,长期处于疲劳和疲惫的状态,这样恶性循环下去,致使学生厌倦学习,甚至造成过早的辍学。

篇6

关键词:高校;教师;自身发展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思维活跃、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思维能力,较易接受新的思想及知识,促使教师也要不断接受新鲜事物,不断追求前沿知识,拓展知识领域,开阔视野。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使得终身学习观的社会的普遍重视,教师更是成为直接实践者。这些因素均成为促使教师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各种途径的学习、培训,不断促进自身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从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乃至教育家的成长过程。

继续学习是教师发展的源泉。”在现今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加快,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我们昨天所学的知识到明天也许就会被淘汰,具有“一桶水”的教师再也难以立足讲台。信息时代需要教师要有一个源源不断的知识源泉,教师的源头活水来自于教师的继续学习,教师要树立自我专业成长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要成为专业发展的自觉实践者和受益者。教师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向书本学习;教师要养成读报和听新闻的习惯,跟上时代脉动,向社会学习;教师要养成网上学习的习惯,通过网络向全国知名教师和专家学者学习。

不断实践是教师发展的根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书本上学来的理论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去消化、吸收,并将其内化成自己教育思想理念的组成部分才算学以致用;从他人那里学来的经验模式只有放在实践中去体会、去融合,并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才算学以拓境。实践出真知,教师要了解学生,需要躬身于教育实践,只有跟学生近距离接触,才能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掌握他们的成长规律,找到最优施教策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要着眼全局,需要躬身于社会实践,社会就是一所大学,也是一本最大的百科全书,教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工厂车间、学生家庭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教师还要善于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质。

技艺精湛是教师发展的追求。墨守成规、照本宣科的教师其专业永远也无法获得发展,只有把教育当做一门艺术去追求、去研究、去创造才有可能会成为名师、大师,才能达到最高境界。教师讲究教学艺术就要精心选用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如观看观赏法、陶冶法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得法才是好办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去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教师就要巧妙处理课堂教学诸环节。课堂教学几个关键环节处理有如下技巧,新课导入方法:课堂到到一定阶段学生进入大脑疲劳期,需要创设,创设的方法有启发式、议论式、探究式、形象式、“歧路分析”法。教师讲究教学艺术就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与教学模式。大凡优秀教师,都有鲜明的教学个性,魏书生的民主,窦桂梅的激情,于永正的幽默,独特的个性将他们造就成为名师;大凡名校,都有独特的教学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都堪称成功的范例,名校的教学模式也是由名师创建的,。教师只要在以上诸方面有足够的积累,做到活学活用,并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够练就精湛的教学艺术。不断创新是教师发展的源动力。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教师的创新才能是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能够针对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情景的特点,有的放矢地提出新见解,创造新方法。

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重要渠道;教育科研能给教师的生活带来无穷乐趣,也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教育科研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进行系统的探索,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师的教育科研要以研究教材为立足点。教师只有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教材背后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道德体系,才能全面落实国家的课程计划和学科的课程标准,才能实现国家的教育意志。教师的教育科研要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教师只有研究学生,掌握他们身心发展规律规律,才能找到适合每一名学生的教育方法,才能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育科研要以教学反思为落脚点。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是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一名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特质和习惯,教师的反思就是对自己教育实践活动的反复思考。教师要反思成功之处,对其加以推广;教师要反思不足之处,对其加以改进;教师要反思课堂再生资源,对其加以利用;要反思教学再设计,使其更加完善。教师教育科研要以“解决问题、揭示规律”为生长点。每一名教师都要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都要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工作就是研究”的意识,把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个个问题作为课题,从而揭示出教育的内在规律,推动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教师的自身发展是一个在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自主探索、不断反思、渐进提高的过程,有其客观规律性。广大教师要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和教学效率,就必须自觉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和学生共同成长。

篇7

【关键词】 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反思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实践的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反思学生学习的规律、反思数学教学的目的、手段及经验的认识,以提高自我教学水平,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活动过程。

一、高中数学实施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1.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手段。反思性学习顺应了当代教育所提倡的“学会学习”、“问题教学”和“终身学习”的要求,它是一种在学习中探索问题的本质,并在探索的过程中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反思性学习会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形成一种有方向的、自觉的、主动的、有策略的行为,从而改变传统的那种机械而被动的教学方式,并能发现有创意的新知识,同时提出有新意的方法和问题,以实现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目的。

2.是思维活动的动力和核心。反思行为是人的思维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和源泉。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学会反思性学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学生要是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就证明其在反思的进程上前进了一大步,这在为反思提供很大的动力的同时,也为反思提出了其核心内容,然后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只有不断反思,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有有创造性。因此,我们可以说反思是思维活动的动力和核心。

3.教学活动在本质上具有反思性。教育理论家杜威认为,教师是反思的实践者,20世纪初,他提出并强调了反思的情境是具有探究性的和不确定的。他提出反思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模式,反思既是自己回忆以前的一种心理活动,更重要的是能找出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1.塑造反思氛围。这个适宜环境应该是民主、开放和外向,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思考、批评争论。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倡和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挑战,允许他们发表与教师不一样的观点;敢于向课本挑战,鼓励他们提出与课本不一样的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与权威不同的结论。

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这一知识点时,我发现课本的导入材料,即高斯解答l+2+3+……+100的方法,导入效果不是非常好,大多数学生觉得这是天才的“神来之笔”。因此本人经过比较研究,决定用课本上一道习题:一列数71,51,31,11,x……有什么规律?你能讲出x是多少呢?利用这道题作为引入问题,学生在课堂中反应热烈,积极参与反思和探索,并提出了几种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实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构建反思机会。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锻炼能力,从而使学生能主动发现和寻求问题,而不只是教会他们解答问题。“问题为起点,结论为终点”的教学模式应该被取代,学生应该带着更高层次的问题走入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不断给学生提供反思的机会。

3.明确反思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反思的时候,更需要让学生明确反思的对象,学会反思的方法。反思在数学的学习中包括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反思,对所接触的数学规律或思想方法的反思,尤其是在解决数学题目后进行的反思。解题后的反思可以让学生从具体问题解答中总结出适用的解题方法。

例如,在讨论的函数f(x)=x+(1/x)的性质时,反思性教学会使我们进行不一样的反思,如当x>1的时候函数f(x)单调递增,那么当x0时,函数f(x)=x+(1/x)越来越趋近于f(x)= 1,即f(x)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学生画出大致图形后就可以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同时对整个图像的印象也会很深刻。如此学生便不仅能牢固地掌握知识,还开启了反思性思维。

4.养成反思习惯。学生的反思日记可以作为他们学习的一种总结,是学生们对自己记录下来的感受所做的一种整理。反思日记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自己作为学习者的认识规律和情感,可以让他们了解如何更好地去组织自己的学习。反思内容可以为:自己学到什么,怎样的教学方法最适合自己,极力避免或最反对的学习任务是什么,等等。反思日记也便于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反思性教学理论向人们诠释了现代教育的本质以及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它的精神正激励着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我相信,反思性教学模式一定会以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教师的目光。

【参考文献】

[1]刘为民.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方法浅析[J].学周刊,2011,(4).

[2]安永军.新课程下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篇8

一、要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教师首先应该要有反思习惯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经常对自己在教学中的理念、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反思。教师只有在教学中进行不断的反思,让自身具备开放的心态以及教育意识,才能对学生进行自觉反思指导,使学生具有反思性学习的习惯。教师的反思主要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的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反思课上例题为学生示范。例如,对习题条件的变化如加强或减弱,对结论的推广和引申,多角度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教师要在反思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反思的方法。课堂教学中,我们对例题的讲解和思考方法、解题思路等如果掌握得不深入,我们可以通过反思的方法,让学生针对例题进一步再认识、再理解、再提高、再加深印象。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示范反思方法,对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学会反思的方法是非常有好处的。

二、除掉不良的行为习惯

反思涉及一系列相应的态度和德性。教师要想完成整个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首先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和方法去深刻地理解教育教学的本质,并建立起观念和相应的技术理性的结构体系,所以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和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保持好的行为习惯,改造坏的行为习惯。其次,还要广泛地提高综合素养。教师必须认真地检讨自己的言行,在教学工作中是否具有公正的品质、足够的勇气、宽广的胸怀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否有耐心的亲切感。许多的品质风格会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教学观、知识观、评价观。当然,随着教师经验的逐步积累和丰富,在教学工作中会随时对自己的教学实施控制。这也是优秀教师成长的标志和途径。

三、加强对学生反思学习习惯的培养

反思是在我们学习和认识过程中强化意识、进行监控、自我调节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学生具有良好的反思习惯时,他们才能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进行自觉反思。我们可以通过严格、合理、规范的要求,来帮助、促进他们形成这样良好的反思意识。当然,反思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样,只需要简单的回顾和分析,而是要从一个新高度、新的层面、新的视角来分析和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掌握一些反思策略和方法,使他们更好地运用这些方法,并让学生懂得制定反思计划和实施反思计划。反思性分析,包括“自我评判、自我完善、总结经验、提炼方法、优化探索、深化拓展”这六个反思的环节。很多的数学问题的解析大多是在通过反思概括出普遍适用的条件化、策略化知识。例题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常用内容,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例题讲解后的反思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分析解题的过程和结果,找出有错误的地方,分析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2)剖析在解题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的原因,以防类似错误再出现。

(3)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好的、更捷径的方法来进行解题。

(4)反思自己是不是在整个解题过程中学到新的东西和方法,这才是我们反思所需要的终极目的。

四、加强系统性的理论学习

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并加以分析,才能使主体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扩展,因此理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反思意识,增强我们的反思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课堂讲解应用题后,我们教师要抓住“审题”这一点,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应用题时能够轻车熟路地解答。很多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经常会忽视或忘记这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了解一些应用题的方法,却效果并不明显,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未能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总结,不能从解题过程中得到我们所说的经验也未能吸取到应有的教训。讲完应用题后,学生的反思一般情况主要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解题过程中的关键。

(2)所采用的计算方法的理由是什么?

(3)能否有某种技巧值得借鉴。

(4)解题过程中的误解想法。

(5)总结解题规律。

例如,学习分数应用题:“小红买来15支铅笔,比圆珠笔少1/5,买来的圆珠笔多少支?”当学生列出算式15+15×1/5=18时,就要引导学生质疑,学生很快发现18支圆珠笔是不可能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呢?在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审题”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反思:抓住关键的条件“比圆珠笔少”来理解,通过反思大家明白了“铅笔比圆珠笔少”,并不等于“圆珠笔比铅笔多”,进行画线段来分析,引导学生明白“多几分之几”和“少几分之几”要看清以“谁”为标准,从而使原来的认识结构得到调整。最后师生总结,得出解答类似应用题的一般解题规律。

五、典型错误的辨析,自制习题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置解题陷阱,让学生陷进去,把典型错误暴露出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探索出正确的解题途径。这是学生消除错误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制一本错题集,并及时总结归纳。要求学生将自己感触最深的解题错误摘录在错题集上,并且寻根求源以防再错。培养对“错题”“不会题”的反思与领悟,写出自己思路被“卡”的情况并分析原因。这既是对解题思路补充的反思,又是帮助学生跨越学习“高原”的一个窗口。教师应当研究学生所犯的错误,把错误看成是认识过程和认识学生数学思维规律的手段,并在学生检查和改正自己的错误的实践中进行练习,利用学生所犯的错误来促进他们加深对数学要素和规律性的理解。

篇9

关键词:高中生物;能力生成;联系生活;课堂反思

常言道:学以致用。可是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已经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淖,往往通过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来包抄考试题目,岂不知这样一来违背了教育是提升学生知识,并能为实际生活服务的初衷。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广,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以能力生成为指导的教学方法逐渐回归课堂,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抽象理论说教和烦人的题海包抄,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出发,设定符合他们认知发展的教学方案,激活学习兴趣,驱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鉴于此,笔者结合近些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以能力生成为指导的高中生物教学进行归纳与总结。

一、课堂伊始,激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好奇心强,但是也有很强的叛逆心理,如果教师一味地滔滔不绝地宣讲抽象理论,肯定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如果我们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导入和呈现知识,就能有效激活他们的求知欲,牵引他们进入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良性状态。

例如,在教学“遗传规律”这部分知识时,我们可以通过故事来进行引导:曾有一位模特喜欢卓别林,她的情书这样写道:如果我们结合我们的孩子将像我一样漂亮、潇洒,又像你一样幽默可爱……”先用大家比较热衷的爱情话题牵引大家的兴致,然后再趁热打铁抛出实质问题进行引导: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他们走到一起的话,他们的后代一定像她说的漂亮、潇洒、幽默、可爱吗?如此设计问题,在课堂伊始就激活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活了学生主动探索与学习的动力,实现能力生成的第一步。

二、联系生活,拓展知识

俗话说:知识源于生活。我们身处自然界,周边肯定充满了形形的生物现象,所以我们在教学生物时,不应该一味地让学生盯着课本,那样束缚思维,不利于构建知识,生成能力。例如,如果学生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感觉抽象,就引导他们想想自己在跑步后是不是感觉到肢体酸胀,那就是由于剧烈运动机体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给机体带来酸痛的感觉。还有,高中生都喜欢看韩剧,韩剧里大家喜欢吃的酸酸的泡菜,也是乳酸菌在无氧环境下发酵而产生的乳酸。

结合实际生活,可以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有效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为学好生物树立信心,是实现能力生成的第二步。

三、鼓励动手,注重实验

生物作为一门传统的自然学科,其探索认知离不开动手实践,这才是迁移知识、生成能力的关键肯綮。现行的生物教材在单元内容中都设计了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选题探究活动,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调查和动手实践来完成学习任务,有效完成知识生成。比如,在学习“的组织培养”这一章节内容之前,我首先鼓励学生课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织培养的探究实验,并要求他们将培养组织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与整理。等到真正上课的时候,则以PPT的形式向全班学生讲解自己小组在探究实验活动中的点滴心得以及深刻体会。如此设置,让学生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让他们亲身实践完成知识迁移,全面提升理解和运用能力,是知识生成的重要环节和步骤。

四、及时反思,迁移知识

反思是对课堂的回顾,反思可以发扬优势,弥补不足。每堂课我们都不能忽视教学反思过程,一方面教师通过反思寻找自己的教学漏洞,从而弥补不足,提升教学技能;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反思完善自我认知,提升探索能力,让基础知识和技能在不断反思中得到矫正和强化,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总会给学生留白,给他们时间回顾知识,并用新学的知识来解释有关生物的热点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诱导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应用技巧,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新学的知识进行迁移和内化,最终生成技能。比如,我们现在就可以针对长江打捞死猪的事件,引导学生分析猪链球菌怎样传染,死猪被无良养殖户丢到江水会不会污染下游的饮用水资源。这样结合时事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思想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但利于大家及时巩固知识,激发探索兴趣,还能帮大家树立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信心,最终由知识生成技能,这样的课堂才是流畅的、高效的。

以上是笔者结合新课改理念从以生为本的角度对以能力为指导的高中生物课堂实践的体会心得与讨论。概括地讲,课堂教学不能再沿袭应试理论教育,而是要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出发,通过有效的趣味导入来激发兴趣,通过联系实际和实验探究来完善认知,最后再通过反思来归纳总结,提升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积极参与学习互动,那么生物课堂就渐入佳境了。

参考文献:

[1]张艳霞.试谈高中生物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J].校长月刊,2005(12).

篇10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学史;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效性”成为了当下课堂教学的最高追求!那么,对于高中物理学科而言,有效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意味着让我们教师的课堂不必要的消耗减少,最终实现教得轻松、学得幸福。如何做到呢?

一、发掘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的物理教学课,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应该将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而应该更多地挖掘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探索历史,从中提炼方法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价值,让学生体验科研探索中的艰辛和乐趣,从而学习理想化建模和类比思维的科学方法。

例如,《库仑定律》安排在人教版物理教材选修3-1的第一章第二节,其核心内容就是库仑定律,这是电磁学理论的基础性内容,阐述了带电体之间最基本的规律,同时也是衔接电磁学与力学的桥梁,为学生整个电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奠定基础。在教学处理上,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掘库仑探究相关规律的历史过程,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理想模型法和类比法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知识习得的同时,感受科学思想的洗礼。

学生通过学习,有如下的感悟:由库仑定律的探索过程可以发现,类比思维在物理研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如果没有万有引力的类比,仅仅只是实验数据的积累,不知道该项结论何时才成被建立起来,事实上,整个静电学的发展,都是借鉴了万有引力已有研究成果而取得的。此外,有鉴于库仑的实验精度并不高,而库仑定律又是电磁学中的基础性定律,因此它的精密度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后世科学家也运用了大量更加精妙、更具科技含量的实验对其进行证明。1972年的实验表明,相关偏差如果存在,也不会超过3×10-16,由此可见,类比思想下推导出的库仑定律是一个非常精确的物理定律。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安排,学生自然而然更想着去把库伦定律掌握好,最终在课堂互动中总结和生成“对库仑定律的理解”:(1)点电荷,这是一个可以类比于“质点”的理想模型,即当带电体的距离远大于它们自身大小时,其形状和大小对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作为理想模型,这是一种科学的抽象。(2)规律表述中强调了“真空”一词,事实上在空气环境中,库仑定律依然可以近似成立,但是其他介质的影响不方便对学生进行拓展,因此和学生解释时,则简单说明,本规律和实验被约束在真空环境下进行。(3)规律的拓展:任何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多个点电荷组合而成,因此如果知道电荷的分布特点,理论上可以通过库仑定律以及力的合成将两带电体之间的静电力进行求解。

二、从说题和听课的角度,我们教师应该对教学进行自我反思

反思是促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对“教学语言的组织”的帮助,为什么相同的教材,不同的老师能够让平时班级慢慢地分化,教学语言组织能力存在差异,尤其是“说题”和“讲题”环节上。同一个问题的讲解,不同教师的处理手段是不一样的,其对知识的挖掘、解析和拓展都有着程度和角度上的差别。从语言组织上来看,说题应该包括问题隐含条件的剖析、关键字句的强调以及知识能力考点的显化,教师要用简练而恰当的语言说出题目的隐含状态和过程,讲解常规方法和解题技巧,论述问题的变换和拓展。例如笔者处理一道力学综合题时,有一段如下的教学录音片断。

师:给同学们安排以下三个任务:(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2)对比运动过程的前后两个阶段,分析差别;(3)找出问题的突破口。

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开始思考,同时笔者在黑板上准备好两个示意图。

生:解题突破口在于摩擦力。

师:可以,那么传送带与物体间的摩擦力有什么特点吗?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别在以下情形下进行讨论和总结:(1)传送带静止,物块会因为滑动摩擦力而发生减速,最终以平抛的形式落在点Q;(2)传送带反向运转,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情形不变,则物体减速后,仍然以平抛的形式落在点Q;(3)传送带正向运转,考虑到其速度取值大小上的差别,因此物块将落在点Q或者点Q的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