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法实施条例范文

时间:2024-04-24 17:3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法实施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法实施条例

篇1

很多建筑物,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由于这些问题,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消费,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可见,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工作不仅很重要,同时也很必要。作为业主(甲方)或者项目经理,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以及施工过程中,应该如何更进一步做好这项管理工作

1.出现和产生问题的原因

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牵涉到从设计、施工到项目经理、甲方,多专业技术工种,多单位部门的方方面面,归纳起来主要有几点:

1.1技术质量方面

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多,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

再者,由于现代建筑的个性化,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少有类同,这也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问题。

1.2管理方面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地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

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2.做好协调工作的方法

2.1充分认识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从设计、监理到施工的各单位首先要从对业主、用户负责的角度认识问题,要从履行合同中自己的责任义务的角度,认真对待协调问题。

同时,从提高行业标准,施工和管理水平上讲,做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有关的技术管理人员首先要认识到协调工作的重要性,才有可能真正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2.2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加强管理,是指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3.加强协调管理的措施

3.1技术协调

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图纸会签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

同时,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从图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3.2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甲方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

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此时的工作已从图纸阶段进入实物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更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同时也最容易解决和补救。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少到最小。

3.3组织协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项目经理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不论是会签、会审还是隐蔽验收,所有制定的制度决不能是一个形式,而应是实实在在,或者说所有的技术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签名应承担相关责任。这些只有在统一的领导基础下,并设立相关的奖罚措施,才有可能一级一级落到实处。

3.4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作为技术管理人员,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包括: 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

3.5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

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在搞好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施工中不遗琐碎,不留后患。

4.结语

篇2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暖通空调;温湿度独立控制;设备选型

引言

2001年美国大规模发生炭疽菌事件、2003年全球范围内SARS疫情蔓延、国内空调系统二次污染超标等现状致使人们对传统空调系统的安全性提出质疑[1]。由我国科研人员提出,目前在国内外迅速发展的空调系统温湿度独立控制设计方法已在多项工程中得到应用[2]。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较常规空调系统不同,其将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分开,具有更加灵活的调控优势和节能潜力[3],目前该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多集中于中高层,对空调系统要求更加严格的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法研究较少。本文重点介绍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在超高层建筑空调系统中的设计方法,结合实例探讨其应用效果。

1 建筑概况

上海某超高层办公楼平面图如图1所示,该建筑地上共48层,总高度232m,办公楼总建筑面积180000m2,其中地下3层,建筑面积48000m2,用于停车场、员工办公及机械设备等。办公楼周边为6层裙房,用于会议、餐饮及商场,主楼首层和2层布置门厅及机械设备。

超高层建筑空调系统的科学设计往往能够做到较大效果的节能目的,从而节约社会资源。综合国内外已有的暖通空调设计经验,本项目采用温度和湿度独立控制的暖通空调设计布置方法,将用于处理显热系统同处理湿度系统分开,协调完成办公楼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考虑到环境条件和自身建筑特色需要,该建筑暖通空调中主要管道位置如图1建筑平面图所示。

2 空调系统中温湿度独立控制操作原理

空调系统中温湿度独立控制操作原理如图2所示。整个空调系统分为显热控制和潜热控制两部分,各自完成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的工作。

显热控制具体操作流程主要如图2上半部分,调节阀门1能够控制系统中制冷剂的流量,调节阀门3可以控制处于冷凝换热器中制冷剂的流量以及换热量,通过调节阀门1和调节阀门3的控制让制冷剂和空气在冷凝器中发生热交换,即可实现温度控制目标。图2下半部分展示了潜热控制部分的具体操作流程,左下角的调节阀门2能够控制系统除湿溶液浓度同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气-液换热器部分换热的量值,调节阀门4用于控制同空气进行换热的冷凝换热器部分除湿溶液换热的量值,而调节阀门5可以控制除湿溶液的流量,从而控制制冷剂在换热器之中发生换热时的换热量值,通过调控调节阀门2、4和5即可实现湿度控制的目的。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负荷计算同常规空调系统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但由于其由两种系统来承担热和湿的处理工作,计算需分为温度和湿度两部分完成,同时需要考虑渗透风影响建筑负荷值。对于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的设备选型设计原则及建筑实际中的操作同样分开进行。

3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3.1 温度控制系统的负荷计算方法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中的温度控制系统需要承担建筑物室内的显热负荷,主要调节由于门窗射入太阳辐射热量、围护结构传导热量以及人员设备产生热量等。建筑物室内的显热负荷计算方法同常规空调系统中的计算方法相同,依据空调设计手册及规范标准进行。当送风的温度比室内设计温度低时,通常新风送风可以承担一部分室内的显热负荷,此时温度控制系统计算显热负荷等于建筑室内的全部显热负荷减去新风送风部分承担室内显热负荷所得差值。

室内温度的设计值取tn,新风送风的温度ts,当tn大于ts时,可得新风送风要承担显热负荷值计算方法如公式(1)所示

(1)

式中:cρ-空气定压热容值,单位KJ/(kg・℃);

ρ -空气密度,单位kg/m3;

G -新风量值,m3/h

有上述分析可知,温度控制系统负荷计算方法如公式(2)所示

QT=QS-QhS (2)

但如果tn小于ts,新风所承担的室内显热负荷可以不计,此时温度控制系统承担全部的建筑显热负荷以及新风同室内温差形成显热负荷之和。

3.2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备选型设计原则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备是主要的建筑显热负荷承担者,主要有高温冷源、输配系统和末端显热设备组成。

由于温度控制系统所需冷水温度为15℃至20℃,中高层建筑使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即可满足其高温冷源的冷水的需要,但超高层建筑所需水温条件往往需要对其进行处理。上海地区年平均地面温度28℃至32℃,一月份平均地面温度4℃至6℃,可以利用间接蒸发冷却的方法制备稍微高于露点的2℃至3℃冷水用于温度控制系统高温冷水。常规空调系统需要5℃至7℃冷水才能满足显热需要,因此,独立的温度控制系统电机的制冷效率可以很大幅度的提升。从因地制宜和自身条件考虑,独立温度控制系统可以自由选取高温冷源设备形式,基于高温冷源承担负荷的设计方法,较常规空调系统更具灵活性和合理性。

3.3 该项目温度控制系统设备实际选型方案

对高温冷水机组选型必须基于温度控制系统负荷计算结果合理配置,并且需要全面考虑使用冷水机组造成负荷率等条件的影响。该项目中使用了LSBLX T1400型12台机组,每台的设计参数:额定使用功率为165kW;额定冷量为1400kW;额定工况的COP取8.0。根据显热负荷和建筑物实际情况计算得出输配系统阻力和流量值,根据计算结果设计输配系统设备选型,该办公楼使用了冷水泵、冷却塔和冷却水泵各12台,分四段设置,每段各3台。冷水泵的额定流量为300t/h,扬程59m,其额定功率38kW;冷却塔的额定流量270t/h,其额定功率7.5kW;冷却水泵的额定流量270t/h,扬程57m,其额定功率34 kW。

4 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4.1 湿度控制系统的负荷计算方法

湿度控制系统使用含湿量比室内设计状态更低的干燥的新风输入以承担全部建筑物潜热负荷,另外,其送入的新风温度调整可以实现部分承担建筑物显热负荷的要求。湿度控制系统所承担负荷是通过室外设计新风经过处理直到所需要达到的设计送风状态,实现这一过程所投入能量值。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中,新风一方面是建筑物内人员生产生活所需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室内多余湿度及CO2等排除实现所需要的条件。因此,建筑物内所需要新风量值是综合考虑工作人员舒适度环境、湿度要求及其他要求而确定的。

通过计算确定了新风的量值以后,就要确定送入新风的含湿量指标,继而确保可以充分除去建筑物内多余产湿量。新风送风的含湿量dn与室内实际含湿量ds关系如公式(3)所示

W=?籽G(dn-ds) (3)

式中 W是建筑物内部产湿量,单位g/h,主要是由室内人员、植被、外露睡眠和渗入的空气所产生湿量,按照常规空调系统计算方法运算。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以通干燥空气进入室内的方式消除建筑物内部所有潜热负荷。这种情况下送风的温度对室内的气流场分布以及对人员舒适度影响都非常明显,所以设计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过程中,必须合理控制送风的温度。另外,几种处理新风方式的原理都有所不同,必须针对其原理结合工程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处理方式和送风温度。冷却除湿的方法进行空气处理时,先降低空气的温度,当温度降低至露点以后,空气中的水蒸气转变为液态水得以析出,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接近饱和的空气,需要将较低温度的空气再加热才可以送入建筑物。溶液除湿的方式是直接处理空气直至所需要送风状态,然后直接送入室内。

4.2 湿度控制系统的设备选型设计原则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中的新风直接承担除去建筑物内部余湿、创造并保持建筑物内部优质空气等任务。其中要得到干燥的空气即为湿度控制系统所要实现处理空气的职能。假设室内设计的要求温度26℃,室内相对湿度60%,办公室内部人员产湿总量109g/(人・小时),此时如果不考虑除此之外产湿量,按照人均设计新风需要量30m3/h,由公式(3)计算可知,式中室内实际含湿量ds为9.5g/kg,也就是湿度控制系统输入干燥空气9.5g/kg才足以控制室内舒适湿度。新风除湿方式差异也决定了各种方式所具备的性能差异也较大。我国的西部地区室外的空气由于较为干燥,能够直接通入湿量干燥新风即可除去余湿,但沿海地区必须进行空气处理,不能直接引入。

4.3 该项目湿度控制系统设备实际选型

该项目所处环境为高湿度地带,通过对该工程中新风量的需求和负荷计算结果分析,选择了主要湿度控制系统设备为HVF-TFIL-10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系统所设置的湿度控制系统送风温度比室内温度稍低,承担部分建筑内部显热负荷。

5 结束语

超高层建筑空调系统中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具有调控灵活和节能等多项优势,在其设计计算和设备选型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设计要求。首先,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与传统空调系统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但由于其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分开计算和设计,必须综合考虑两者能够达到的最优设计要求。其次,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选择高温冷源和新风处理机组设备必须考虑建筑所在地空气温度、湿度及地域特点。最后,该项目的运作经验表明,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设备经过合理配置,比常规空调系统性能更高且具有更高的节能潜力。

参考文献

[1]李洪欣,陈远,李淑展.基于实践应用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分析[J].制冷与空调,2013,13(7):104-107.

篇3

[关键词]建筑业管理 终身责任制 工程质量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197-01

随着《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以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深入贯彻落实,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保证工程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固疾难医,屡禁不止,还呈现出新的趋势、新的特点,严重干扰着建筑市场秩序,危害工程质量,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坏的影响。现就某市建筑领域的工程肢解发包、转包和违法分包现象作了如下调查和研究。

一、 某市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现状

1、 基础工程与主体工程肢解发包现象普遍存在

通过《公共资源交易网》不难看到,很多建设项目把基础工程发包给一个施工企业,主体工程又发包给另一个施工企业。仅今年就有9例桩基础工程肢解发包。这种明目张胆的肢解发包行为,为后续工程质量监管留下居多隐患,特别是不利于项目建成后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追究的落实。

2、 装饰、装修工程肢解发包现象严重

根据《建筑法》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新建、扩建、改建以及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装修工程都必须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的质量监督。该市人民政府于2009年出台了《室内装饰行业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由经信委监管。据了解,经信委职能是对室内装饰工程实施监督,其招标所用资质也是室内装饰协会颁发的室内装饰资质。该市很多建设单位为了规避监管,将室外装饰、改建、扩建工程也作为室内装饰工程发包了。装饰工程很大程度上涉及主体结构部分,由于没有实施质量监督,部分装饰施工企业人为的破坏了原有建筑物结构安全,留下隐患,缩短建筑物使用寿命,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无法落实。

早在2011年住建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建市[2011]86号文)明确要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查处建设单位将施工总承包单位资质范围内的工程发包给两个及两个以上单位的肢解发包行为,今年住建部又出台了《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暂行)》,明确界定“建设单位将一个单位工程的施工分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不同的施工总承包或者专业承包单位的,属违法发包,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仅要对建设单位作出行政处罚,还要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处以罚款。拒不整改的,不予办理质量监督、施工许可等手续。对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应同时将建设单位违法发包的行为告知其上级主管部门及纪检监察部门,并建议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从这些法律、法规、文件的出台,足以看出肢解发包的危害之大,也说明地方肢解发包问题之突出。

3、施工单位转包、违法分包屡禁不止

(1)部分企业为了谋取利润,在没有征得招标人同意的前提下或者是通过关系,将项目转包给他人,至于施工成本、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等一些问题,原中标人一概不理。这种行为势必使二手承包商在工程成本中获取利润,导致工程偷工减料、粗糙劣质。

(2)部分项目经理私下转包或多次转包。这些项目经理大都是挂靠企业的。他们在挂靠时办理投标报名手续期间,就已经交了部分挂靠费用,若中标后,还将按中标价比例提成;而挂靠中标的项目经理自己想得些纯利润就转手给他人承建。所以有的工程能被项目经理转包二三个人,而招标人却全然不知详情。

(3)有些施工企业将中标工程视为直接分包的自留地。有的中标企业与招标人合同签订后,私自将主体和关键性工作转包于他人施工。在工程招标时,中标企业的投标文件中就已经载明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而中标企业私自转包于他人,不论其转包于谁,其资质如何,都是错误的。

二、建筑工程施工肢解发包、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存在的原因分析

1、部分建设单位,为了“广交朋友”,“一个粑粑哄几个人”不惜肢解发包,谋取个人好处,中饱私囊。

2、招标人对自身应有的权力认知较少。有些招标人严重缺乏对承包商的监督管理知识,他们不知道中标的项目经理原则上不允许更换,特殊情况下更换项目经理须严格把关,并到住建部门履行法定的程序。

3、有些招标人意志不坚定。有的施工企业本身就不准备组织人员施工中标工程,因此千方百计施展技俩引诱招标人,经受不了施工企业或项目经理言行套骗的招标人就放弃原则。

4、相关监督管理部门配合不到位。相关部门标后监管不到位,没有认真的正确对待,而是任行其事、敷衍了事。

三、扼制建筑工程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的几点建议

1、准确认定各类违法行为。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建市〔2014〕118号)规定,准确认定建筑施工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

2、开展全面检查。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对在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承发包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建设单位有无违法发包行为,检查施工企业有无转包、违法分包以及转让、出借资质行为,检查施工企业或个人有无挂靠行为。

篇4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冲突;N270;注意;抑制

中图分类号:R741.044, Q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1)002-0150-06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1.02.省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the conflict processing system for dual-attribute conflict under different attentive conditions.Methods: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were recorded in 15 subjects while they were performing a dual-attribute matching task.Visual stimulus spots were sequentially presented in pair,which were of four categories:①C-P-,color same,position same;②C-P+,color same,position different;③C+P-,color different,position same;④C+P+,color different,position different.Participants were instructed to discriminate whether the attributes of the first stimulus(S1)were the same as those of the second one(S2)in pair in two different session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ttention instructions:attending to color(Ac)and attending to position(Ap).Four conditions,match,task-irrelevant conflict,task-relevant conflict,conjunction conflicts were included.Results:In the time window of 201~ 350 ms after the onset of S2,an ERP component N270,was elicited in all the conflict conditions with the amplitude enhanced in the task-relevant mismatch.The amplitude of N270 in the conjunction mismatch condi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ask-relevant mismatch condition in Ac or Ap session.The N270 amplitude of the task-relevant condition was equal to that of the summation of the task-irrelevant and the conjunction conditions.Conclusion:The decrement of N270 may reflect an active suppression for the processing of the irrelevant conflict under top-down inhibitory modulation.

【Key words】 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conflict,N270,attention,inhibition

(Chin Ment Health J,2011,25(2):150-155.)

外部世界的信息进入脑内,经过分析处理后存储在记忆系统,当后续刺激的信息与存储在脑内的信息不同(冲突)时可诱发出事件相关电位成分N270[1-5]。该成分的出现与信息的物理特征无关,即无论是颜色冲突[2]、形状冲突[3]、位置冲突[4]等均可引出此负波。由此推测人脑内存在一个冲突处理系统负责对冲突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N270就是反映该系统活动的电生理学指标[1-5]。注意系统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控制机制调节其他信息处理系统的活动。注意刺激的某个特征可使处理该特征的神经细胞活动增强,而处理未被注意的特征的神经细胞则活动减弱。这说明注意对其他系统的自上而下的调节过程包括易化与抑制两个方面[6-7]。前期研究发现注意能够调节冲突处理系统的活动,尽管N270的出现并不依赖于注意,但注意可使其波幅增高[8]。而当注意含有双特征冲突的信息(颜色和形状)中的一个冲突特征时,N270的波幅降低,低于只含有注意相关冲突状态引出的N270波幅[9-10]。这一现象是否与注意对冲突处理系统的调节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此外,一些研究已证实,人脑对视觉信息的分析处理存在两条通路:腹侧通路又称颞枕通路,主要负责物体的识别(如:颜色和形状特征);背侧通路又称顶枕通路,主要处理物体的空间位置特征[11-12]。前期有关双特征冲突处理的研究中,两个特征都是经腹侧通路处理的[9-10],而当一个特征由腹侧通路处理而另一个特征由背侧通路处理时,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有相同的结果出现尚不得而知。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同时具有颜色和位置双特征(分别由腹侧通路和背侧通路处理)的图片组成刺激对,对人脑冲突处理系统处理双冲突信息的工作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7年12月通过广告有偿招募15名健康志愿者参与本试验,男性8人,女性7人;年龄20~27岁,平均(24±2)岁。入组条件:所有受试者均达大学文化水平,视力正常或校正至正常,否认神经及精神疾病家族史。

1.2仪器设备

美国Neuroscan(Neurosoft,Inc.Sterling,USA)多导脑电诱发电位工作站的STIM系统控制视觉刺激的呈现,SCAN系统同步记录脑电波。

1.3刺激组成

刺激由216对直径为2 cm的圆点组成。每个刺激同时具有两种物理特征:颜色特征和位置特征。3种颜色(红、黄、兰)和3种位置(屏幕中央点、水平轴上左右各距中央点100 mm的2点)随机组合成刺激,先后呈现的2个刺激构成一对刺激。每一刺激对中第一个刺激(S1)的起始点与第二个刺激(S2)的起始点间隔500 ms,持续时间分别为300 ms。每对刺激间隔5 s。每个刺激的平均视角校正至1.1°。刺激对有4种组合:(1)S1和S2的颜色、位置均相同即匹配状态(C-P-);(2)S1和S2的颜色相同,而位置不同即位置冲突状态(C-P+);(3)S1和S2的颜色不同,而位置相同即颜色冲突状态(C+P-);(4)S1和S2的颜色、位置均不同即双冲突状态(C+P+)。这4种组合刺激对的概率相等且在屏幕上随机呈现。

1.4试验程序

安装完毕,受试者坐于屏蔽室内一张舒适的椅子上,两眼注视屏幕中心的一点,眼睛距屏幕中心1 m。刺激系统控制刺激在屏幕上的呈现。受试者的任务为辨别前后出现的2个刺激特定属性是否相同,相同时左手按键盒的一个键,不同时右手按键盒的另一个键,要求一旦识别即尽快按键。根据任务的不同,实验分为两部分进行,每部分刺激均由上述4种类型组成,但两部分分别随机化。第一部分(Ac),受试者只需注意颜色特征,即判断S1和S2的颜色是否相同,并做出相应的按键反应,不管位置如何。第二部分(Ap),受试者只需注意位置特征,即判断S1和S2的位置是否相同,并做出相应的按键反应,不管颜色如何。每位受试者在实验中左右手反应平衡。10次练习后,刺激事件顺序呈现。

使用银/氯化银电极,依国际标准10/20 系统自头皮20个电极部位(Fp1,Fp2,F7,F8,F3,F4,Fz,T3,T4,T5,T6,C3,C4,Cz,P3,P4,Pz,O1,O2,Oz)同步记录脑电。双耳联合电极作为参考电极。电极皮肤阻抗在5 kΩ以下。水平眼动监测电极位于双外眦外2 cm,垂直眼动由左眼眶上下处记录。信号经放大器放大,滤波0.05~100 Hz,采样频率为1000 Hz,数据储存于硬盘待分析。错误反应及混有眼动的脑电事件被去除。每个导联及每种状态的ERP被分别叠加,每种状态至少有40个事件参与叠加,叠加的时间区段为1700 ms,自S1前200 ms 至S2后1000 ms,并取S1前200 ms 的电压均值作为基线。

1.5数据分析

将刺激对类型与两个任务结合起来,归纳为4种状态:Ac/C-P- 和Ap/C-P-属于匹配状态;Ac/C-P+ 和Ap/C+P-中的冲突特征是与任务不相关的,称注意无关冲突状态;Ac/C+S- 和 Ap/C-P+中的冲突特征是与任务相关的,称注意相关冲突状态;而Ac/C+P+ 和Ap/C+P+中既有与任务相关也有与之无关的特征冲突,称为双特征冲突状态。重点观察大脑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四个部位的电活动,将F3和C3部位的平均电压作为左额、中央部位的电压,将F4和C4部位的平均电压作为右额、中央部位的电压,将P3和O1部位的平均电压作为左顶枕部位的电压,将P4和O2部位的平均电压作为右顶枕部位的电压。应用STATISTICA 7.0统计软件,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注意任务下各种类型的刺激诱发出的ERP 的波幅变化。对于行为学数据,则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所有状态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所涉及的统计学检验均以P

2 结 果

2.1ERP结果

Ac和Ap两种注意任务诱发出的ERP曲线的组合见图1,它包括匹配(Ac/C-P- 和Ap/C-P-)、注意无关冲突(Ac/C-P+ 和Ap/C+P-)、注意相关冲突(Ac/C+P- 和 Ap/C-P+)和双冲突(Ac/C+P+ 和Ap/C+P+)4种状态。在201-350ms的时间窗内,除匹配状态外所有的冲突状态均引出了N270,4种状态引出的ERP波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35,P=0.021)。两两比较显示,注意相关冲突引出的N270波幅高于注意无关状态和双冲突状态(P

分别在Ac和Ap两种注意任务中用C-P+、C+P-和C+P+减去C-P-获得的差异曲线见图3A。注意相关冲突的差异曲线的N270电压最高,双冲突状态的N270电压高于注意无关冲突但却低于注意相关冲突状态。注意相关冲突的N270波幅等于双冲突和注意无关冲突状态的N270波幅之和,方差分析显示这两者波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F=0.91,P=0.743;Ap:F=0.27,P=0.254)(表2)。在差异曲线的地形图上(图4)可见到不同任务、不同状态的N270都主要分布在中央和顶区。

2.2行为学结果

表3显示了两种注意任务中各种刺激状态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在同一注意任务中,4种刺激状态间的反应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56,P=0.038)。两两比较显示,冲突刺激的反应时间比匹配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P=0.025),双冲突状态和注意相关冲突状态的反应时均长于注意无关冲突状态的反应时(P=0.033),而双冲突状态和注意相关冲突状态的反应时

3 讨 论

注意系统在认知活动的各个层次发挥着作用并与脑的其他部位相互影响。由于信息处理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在任何一个时刻,呈现在人眼前的成千上万的信息中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被人脑进一步加工处理。因而,选择性注意即从诸多信息中选择出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就显得至关重要[13]。另一方面,这种选择还必须同时依赖于对无关刺激的抑制才能完成[14]。早期选择理论认为选择过程发生在刺激的感知阶段,此时信息尚未被分析识别;晚期选择理论则认为选择过程发生在识别与反应之间,所有的信息都能被处理,但只有一小部分能引起反应[15]。但这两种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现存的实验结果。本文同意Corbetta等的观点:注意的选择机制作用在信息处理的各个水平[15]。选择性注意对初级视觉皮层的自上而下的调节既包括对被注意特征的易化,也包括对未被注意特征的抑制[16]。这一机制同样也作用在冲突处理系统,使得被注意和未被注意的冲突特征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理。在本实验中,注意相关冲突和注意无关冲突均能引出N270,这说明冲突处理系统能够自动启动。注意相关冲突的N270波幅高于注意无关冲突提示注意使相关冲突的处理活动增强[8]。

本研究结果显示,当双特征冲突同时存在而只注意一个特征时,无论是注意颜色还是注意位置,双冲突状态引出的N270波幅低于注意相关冲突状态。该结果与前期注意颜色和形状的ERP研究结果一致[9],说明无论对于均由腹侧通路处理的两个特征,还是对于分别由腹侧和背侧两条通路处理的两个特征,冲突处理系统均采用同一处理模式。本研究还发现,注意相关冲突状态的N270波幅等于双冲突状态和注意无关冲突状态的N270波幅之和,即双冲突状态减低的N270波幅值与注意无关冲突状态的N270波幅相当。双冲突状态N270波幅的减低与注意的抑制性调节有关。冲突处理系统对冲突信息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处理注意无关冲突只需要该系统中的一小部分神经元活动即可完成,而一但冲突被注意,该系统中的所有神经资源就被调配参与冲突的处理,使该系统的活动达到饱和。双冲突状态下,两个同时存在的冲突就会相互竞争有限的神经资源。按照注意任务的指令,为了确保注意相关冲突准确而迅捷的处理,注意自上而下的抑制机制作用于冲突处理系统中的数量相当于处理注意无关冲突所需的一部分神经元数量,使注意无关冲突的处理被抑制。由于被抑制的神经元不可能再参与注意相关冲突的处理,使处理注意相关冲突的神经资源减少,反映为处理其活动的N270波幅就减低。抑制注意无关冲突处理的过程伴随有冲突处理系统中神经资源的消耗,说明这并非单纯而被动的抑制过程即某种因素作用于神经元使之失活,而是在注意的调节下,这部分神经资源主动地活动但不是去处理无关冲突而是与记忆系统建立联系,使得注意无关冲突暂时保留在工作记忆中。

总之,当选择性注意一个刺激特征时,颜色冲突、位置冲突及颜色和位置的双冲突均可引出负波-N270。双冲突状态的N270波幅减低提示在注意系统自上而下的抑制调节下,冲突处理系统的一部分神经资源被消耗从而抑制了注意无关冲突的处理。

4 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32导联)技术,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在研究人脑的认知活动过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存在空间分辨率不佳的缺陷。尽管我们在冲突处理系统的存在和工作机制的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仍然未能从结构水平上确定该信息处理系统的位置及组成。在今后的研究中采用事件相关的功能磁共振技术可能会使我们对N270以及冲突处理系统的意义有更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Wang YP,Tian SJ,Wang HJ,et al.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voked by multi-feature conflict under different attentive conditions[J].Exp Brain Res,2003,148:451 457.

[2]Tian SJ,Wang YP,Wang HJ,et al.Interstimulus interval eff-ect o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N270 in a color matching task[J].Clin Electroencephalogr,2001,32:82-86.

[3]Cui LL,Wang YP,Wang HJ,et al.Human brain sub-systems for discrimination of visual shapes[J].Neuroreport,2000,11(1):2415-2418.

[4]Yang J,Wang YP.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licited by stimulus spatial discrepancy in humans[J].Neurosci Lett,2002,326(2):73-76.

[5]Mao W,Wang Y.Various conflicts from ventral and dorsal str-eams are sequentially processed in a common system[J].Exp Brain Res,2007,177(1):113-121.

[6]Ghatan PH,Hsieh JC,Petersson KM,et al.Coexistence of attention-based facilitation and inhibition in the human cortex[J].Neuroimage,1998,7:23-29.

[7]Slotnick SD,Schwarzbach J,Yantis S.Attentional inhibition of visual processing in human striate and extrastriate cortex[J].Neuroimage,2003,19:1602-1611.

[8]Wang HJ,Wang YP,Kong J,et al.Enhencement of conflict processing activity in human brain under task relevant condition[J].Neurosci Lett 2001, 298(3):155-158.

[9]Wang YP,Cui LL,Wang HJ,et al.The sequential processing of visual feature conjunction mismatches in the human brain[J].Psychophysiology,2004,41:21-29.

[10]崔莉莉,王玉平.注意对脑内双冲突信息串行处理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7,4(5):28-30.

[11]Felleman DJ,Van Essen DC.Distributed hierarchical processing in the primate cerebral cortex[J].Cereb Cortex,1991,1(1):1-47.

[12]Ungerleider LG,Haxby JV.“What” and “where” in the human brain[J].Curr Opin Neurobiol,1994,4:157-165.

[13]Corbetta M,Miezin FM,Dobmeyer S,et al.Attentional modulation of neural processing of shape,color,and velocity in humans[J].Science,1990,248(4962):1556-1559.

[14]Garavan H.Right hemispheric dominance of inhibitory control:An event-related functional MRI study[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9,96(14):8301-8306.

[15]Corbetta M,Miezin FM,Dobmeyer S,et al.Selective and divided attention during visual discrimination of shape,color,and speed:functional anatomy by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J].J Neurosci,1991,11(8):2383-2402.

篇5

关键词:EPC总承包项目 施工分包招标 评标办法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陆续颁布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也对建设工程招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结合几年来施工分包招标工作实践,以项目(后文中简称“项目”)施工分包招标为例分析总结评标办法的特点及其注意事项和解决办法,以供同行借鉴。

1 项目施工分包招标的特点

1.1 项目的特点决定了施工分包招标工作难度大。一方面,项目的特点是工程投资规模大、工艺复杂,各种制约因素较多(如不安全因素、影响进度的因素较多),对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和工程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基于上述特点,只有通过科学、高效地实施施工分包招标,合理、合规和合法地遴选专业化的工程施工队伍和管理队伍,才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规避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的制约和保障项目施工及管理的顺利进展。另一方面,项目涉及专业分工多,通常情况下,项目施工分包数量较多,对施工队伍的择优选取要求较高,给施工分包招标工作带来较大难度。

1.2 项目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施工分包招标需要统筹规划、悉心筹备和审慎实施。为了确保施工分包招标工作的顺利实施,在项目筹备阶段,首先应参考项目总进度计划进行招标规划。继而结合项目实际进展情况和需求陆续进行招标。项目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对施工招标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对所有拟参加施工分包投标的企业的技术实力要求相应也较高。通常招标人通过合理地制定评标办法及其细则来保障评标委员会对技术标评标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从而准确判断投标人是否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技术要求中对HSE、质量和进度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2 项目施工分包招标的特点决定了评标办法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②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建设工程招标通常采用建设部规定的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综合评估法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它评标办法。项目的施工分包招标主要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或综合评估法。在招标前期准备阶段,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评标办法的类型二者选取其一后,制定评标办法及其细则。

2.1 项目施工分包招标的特点决定了评标办法的类型。项目施工分包招标多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或综合评估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是指根据该评标办法,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报价为最低投标价的投标人,应当推荐为中标候选人。一般适用于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者招标人对其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招标项目。综合评估法则是指通过该评标办法,衡量投标文件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评价标准,通常可以采取打分的方法。一般适用于技术复杂、性能标准或者招标人对其技术、性能具有特殊要求的招标项目。

2.2 招标人诉求决定评标办法的制定。为了防止投标人围标,串通抬高中标价格,招标人通常测算最高投标限价。在评标办法中申明投标人的商务报价高于最高投标限价的为不可接受的报价,等于或低于最高投标限价的为合格商务报价。

考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招标人不得规定最低投标限价”,招标人规定最低投标限价将被视为不合理限制投标竞争。第五十条规定“标底只能作为评标的参考,不得以投标报价是否接近标底作为中标条件,也不得以投标报价超过标底上下浮动范围作为否决投标的条件”。招标人采取将所有合格商务报价同招标人测算的标底进行对比计算商务标得分的方法将有可能被视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鉴于上述原因,招标人通常在评标办法中规定将所有投标人的合格商务报价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出的平均报价乘以调节系数K(0

3 如何通过评标特点制定评标办法实现预期招标目的

3.1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一般适用于技术、质量要求不高或投标竞争激烈的招标,如地基处理(桩基)工程施工或临时设施建造的分包招标。技术标在满足招标人要求的情况下,合理最低商务报价者中标。

主要特征是以投标文件是否能完全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投标报价是否低于成本价为大前提,以合理最低商务报价,即经评审的、不低于成本的最低投标价为标准,最终以投标价格作为中标的决定性因素。

评标注意事项及解决办法:招标人应设置最高投标限价,若投标人的报价高于最高投标限价将被视为不可接受的报价。招标人对第一阶段技术标评标合格的投标人的商务报价进行商务标评审,合理最低商务报价者(或折算为商务标得分最高者)中标。

在对技术、质量要求不高的项目进行招标时,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固然有其优点,但评标办法的选择和运用还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第一,工程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等项目本身的特点决定,不能片面追求商务标中价格的高低而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还需要重视投标人的具体施工方案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等技术力量方面的因素;第二,考虑评标的可操作性,投标人的商务报价是否低于其个别成本的评判较为困难时,慎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以避免演变为不合理的最低价中标。在对技术、质量要求较高的项目进行招标时,采用综合评估法更为合适。

3.2 综合评估法。一般适用于技术、质量要求较高的招标,如安装工程施工或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分包招标。对价格、HSE、质量、工期、施工组织设计、企业信誉和业绩等因素逐项打分,进行综合评标,技术标满分和商务标满分均为100分。技术标得分t和商务标得分c通常分别占总得分s的p%和1-p%,即s=t×p%+c×(1-p%)。

主要特征是以投标文件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为前提,根据招标文件中载明的标准和技术条件,将投标报价、技术因素和企业业绩、实力等因素的评审结果综合在一起,形成对不同投标文件质量的优劣比较,确定中标候选人排序。一般采用量化评分的办法综合投标价格、施工方案、进度安排、生产资源投入、企业实力和业绩等各项因素的评分,按最终得分的高低确定中标候选人排序,原则上综合得分最高的投标人为中标人。

评标注意事项及解决办法:招标人应设置最高投标限价,若投标人的报价高于最高投标限价将被视为不可接受的报价。招标人对投标人的技术标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技术标得分t;然后招标人对第一阶段技术标评标合格的投标人的商务报价及优惠条件等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商务标得分c;最后通过计算技术标得分t与商务标得分c之和得到的总得分s最高的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

无论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还是综合评估法,在商务标评审阶段,招标人通常在评标办法中规定将所有投标人的合格商务报价进行算术平均后乘以调节系数K,计算出评标基准价格。招标人将所有合格商务报价同评标基准价格进行对比,依据超过评标基准价格上下浮动范围的百分比计算商务标得分。既能防止投标人以低于成本的报价中标,又能防止投标人围标,串通抬高中标价格。

招标人将所有合格的商务报价on(o1、o2、o3…on)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出平均报价a=(o1+o2+o3+…on)/n,再将平均报价乘以调节系数K得到Ka作为评标基准价格。

所有合格商务报价on同评标基准价格Ka进行对比计算商务标得分c。c等于评标基准价格的为100分,每高于评标基准价格1%,扣h分,每低于评标基准价格1%,扣m分(通常h>m)。

如果on≥Ka则c=100-(on-Ka)/0.01×h

如果on≤Ka则c=100+(on-Ka)/0.01×m

综上所述,合理、合规和合法地运用评标办法及其细则才能保证建设工程施工分包招标的质量。同时,建设工程的实际需求又要求招标人应因地制宜地运用评标办法。随着建设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工艺越来越复杂,对评标办法及其细则的研究也应与时俱进。只有在严格贯彻各项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评标办法及其细则进行不断地探究和优化才能保证招标工作越来越高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000.

篇6

【关键词】工程造价 管理 动态控制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工程造价主要是指构建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可将其视作工程通过建设所得到的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所需要的一次性费用的总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其所涉及的固定资产会以再生产的形式进行流动,使得资金运转效率加快。建筑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那么必然要对项目管理及经济管理进行强化,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必须落实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通过实施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把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标准,从而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

2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宏观上来看,我国建筑行业整体工程造价管理水平较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程度提升,但在部分环节上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依然表现了一定不足,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相关法律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家针对于建筑工程造价早就颁布了相关法律规定但随着市场及行业的快速发展,部分法律规定却表现出了一定滞后性,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形势的要求,甚至少数法律规定与工程造价管理出现了格格不入的情况。同时,相关法律法规无法完全涵盖工程造价管理范围,即存在法律监管漏洞,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时效性产生了一定影响。(2)工程造价与管理环节连贯性不强。实际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的过程中,在不同的环节,需要其他管理配合,才能将其落实到位。例如,在工程造价实施前,需要对工程整体情况进行细致估算,并以设计方案作为参考,才能为工程造价后续实施提供基础。若设计与估算环节未能得到充分落实,必然会对工程造价具体实施产生影响。换句话说,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配合、监督的过程。然而,很多项目实施过程中,并未将工程造价与其他环节关联起来。造价部门与其他部门也缺乏联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成效性。(3)合同执行不够到位。施工合同是业主方在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然而,很多业主对合同管理并不重视,导致合同执行不够到位,对工程管理造成了一定程度影响。同时,由于合同执行问题,可能会造成业主及施工方之间的利益纠纷,甚至会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进度产生影响,并影响到项目整体质量。

3优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建议

3.1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完善。为了促进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管理规范化实施,政府及管理部门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完善,让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有据可循,有法可依”。以《建筑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是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的必然性选择。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合同法》、《价格法》、《招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招投标法实施条例》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作出相应的完善,从而构建出一个健全的、完整的工程造价管理法律监管体系,促使相关行为规范化实施,以此来强制性地提升造价管理水平。

3.2全员贯彻全过程控制意识。在新形势下,工程造价管理具体实施不能总是抱着传统模式不放,而是要“推陈出新”,更新理念。对于整个建筑行业而言,树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在具体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注重造价本身的特性,从工程造价的基本属性出发,将责任与造价管理联系起来,形成有效的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于人。在责任制导向下,所有相关人员都参与到工程造价管理当中。由多方提供各种信息,让造价管理人员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依据,以提升造价的成效性。另外,在造价思维及方法上,要善于吸取国外先进理念,让工程造价管理能够与国际化趋势相契合,促使造价水平不断提升,让整个造价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3.3加强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传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建筑产品实际需求,甚至会对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阻碍,更新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也就势在必行。在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基础上,应该积极构建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体系。该体系不仅承载了传统造价体系当中的预算、决策功能,还可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建筑企业通过动态控制工程造价,可随时随地掌握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材料消耗及项目资金链情况,能够大幅度提升工程造价准确度。实施动态控制模式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对工程项目信息数据进行整合性分析,可及时发现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并可进行针对性修复,从而提升工程造价管理质量。

3.4进一步规范合同管理。严格实施合同管理,有利于降低工程变更频率,避免不必要的索赔,能够让建筑项目顺畅实施,并为工程造价创造出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要对合同细节充分把握,严格审核,特别是对合同变更部分,以此来获得准确的工程量及资金量。在此基础上,造价管理人员制定出审核意见鉴定书,并将其上报给上级管理部门,由上级部门审批,以此来保证工程造价管理充分发挥作用。

4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期间会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在优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全过程原则及动态性原则,让造价管理能够与实际情况相对应,使之充分发挥成效,为建筑企业实现效益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晁月霞.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

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1):33-34.

[2]刘永德.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J].建筑与预

算,2016(01):5-8.

[3]曾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方法[J].江西建

材,2015,(19):245-246.

篇7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 诚信体系思考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伪造业绩、串通投标、履约失信等等诚信缺失问题,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推进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行政、社会监督,维护公平竞争的招投标市场秩序势在必行。

一、招投标各方失信行为

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只要招投标各方中有一方存在失信行为,就可能导致整个招投标活动呈现不公平,使其他守信者成为“受害者”。

1、招标人失信行为

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不招标,将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规避招标;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不按照规定在指定媒介资格预审公告或招标公告;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改变中标结果;擅自提高履约保证金,强制要求招标人垫资等。

2、投标人失信行为

使用伪造、变造的许可证件、提供虚假的财务状况或者业绩、虚假的项目负责人等情况参加投标;不遵守开标会场纪律,干扰开标、评标秩序,对招投标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以他人名义或允许他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接工程;通过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谋取中标或者向中标人索取好处费;中标后,无正当理由不按时办理中标通知书等手续或者放弃中标,擅自变更、终止合同,无正当理由不按时缴纳履约保证金及差额保证金。

3、招标机构失信行为

超越资格许可范围、明知委托事项违法而进行业务;采取行贿、提供回扣或者给予其他不正当利益等手段承接业务;泄露应当保密的与招标投标活动有关的情况和资料;与招标人或者投标人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工程招标资格证书。

4、评标专家失信行为

应当回避而不回避,擅离职守,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评标,私下接触投标人,向招标人征询确定中标人的意向,诱导投标人澄清和补正,对依法应当否决的投标不提出否决意见。

5、监管部门失信行为

对同一性质的不同当事人的违规行为,处罚标准不一;监督不力,对违规行为查处不严。

二、招投标各方主体失信的成因

工程招投标中发生失信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表面上是违规操作、无序竞争,实质是利益驱动,根源在于法制观念淡薄、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力等。

1、利益驱动。一是招标单位中掌握决定权的个别人,为了获取私人利益,千方百计与投标人和中介机构串通,使得“自己的队伍”中标,从中获得巨额“好处费”。二是一些机构为了获取更大经济利益,主动帮助招标人、投标人串通投标。三是随着招投标市场的逐步发展与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对 “僧多粥少”的局面,招投标各方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达到各自的目的而不择手段,采取串标手段获得中标。

2、法制观念淡薄。招投标主体各方当事人对《建筑法》、《招标投标法》、《招投标法实施条例》、《民法》、《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不熟悉,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或者明知故犯,心存侥幸心理,存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

2、制度不健全。由于各项法规政策的不配套、相关部门配合不力,对维护招投标市场的信用机制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信用制度建设的严重滞后。《招投标法实施条例》中虽规定国家建立招标投标信用制度,但并未出台相关配套实施办法,尽管有些地方可能制定了一些信用考核机制,但由于缺乏通用性和相关性,导致其参考性及实用性存在一定难度。

3、失信行为查处难。《招投标法》、《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均规定资质挂靠、串标等失信行为是违法违规的。但现实中,投标人资质挂靠、串标和围标等行为,行政主管部门实际工作中很难查证,即使调查取证,也很难认定。

4、监管不力。目前招标投标监督体制并不顺畅。现行招标投标管理体制,对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管由多个部门负责。这种多头管理的格局容易引发矛盾和相互推卸责任,造成监管不力。同时,对失信的当事人,没有统一的明确的惩罚规定,处罚也可能因为标准不一致,而导致不公平。这样致使失信行为的风险成本相对较小。

三、加强工程招投标诚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要建立公正、规范、健康、有序的招投标市场,应从信息化建设、第三方信用报告、诚信“投标”制、多方位监督等方面,营造浓烈信用氛围,形成“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社会氛围。

1、加强信息化建设。 一是建立“一网三库五系统”工程电子招投标平台。“一网”就是统一电子招标投标网;“三库”就是公司信息库、评标专家信息库和投标人信息库;“五系统”就是网上投标报名、业务监管、办公自动化、电子评标、电子监察等五个系统。电子标书制作模块使用统一模板格式,固化通用条款,凸显专用条款,同时对招标条件备案、招标公告、招标文件等实行行业部门和综合监管部门“双审”。二是网上全程留痕。电子招投标全过程中的事项受理、经办人的处理、重要节点操作等自动记录,在网上留下痕迹。纪检、财政、审计、住建等部门可实时查看,防篡改数据、扩大权限等问题的发生。实现综合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行政监察部门在同一平台上对交易过程实行实时同步监管、同步预警纠错。

2、应用第三方信用报告。制定《企业信用评价指导性标准和规范》、《信用信息征集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在参与本地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投标时,必须使用企业信用评级报告。企业信用报告由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设定企业信用报告有效期年限,有效期内企业信用报告可重复使用。区外投标企业可向属地或该地区信用评级机构申请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报告采用本区制定的“标准”和“格式”, 促使投标企业更加重视自身的信用状况,而且招标单位更加关注投标企业的信用状况。

3、推行“诚信投标” 承诺制。一是投标人在投标前签定《诚信投标承诺书》,并与投标文件同时递交。对于不提交承诺书的投标人,其投标文件将不予接收。对于违反承诺内容的投标人,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二是推行“公正评标” 承诺制。评标专家在评标前,签定《公开评标承诺书》。对于不在承诺书上签字的评标专家,不得参加评标工作。对于违反承诺内容的评标专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三是推行“诚信” 承诺制。招标机构在提交招标文件备案资料时,应提交《诚信承诺书》,对于没有签定《诚信承诺书》的机构,其提交的备案资料将不予接收。对于违反承诺内容的招标机构,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4、建立全方位监督机制。一是科技监管。建立电子监控系统、评标专家语音通知系统、评标区域门禁系统、刻录系统、变声答辩系统等监督平台系统,运用网上异地评标系统和电子化招投标系统,让招标投标活动全程阳光运行。二是内部监管。内部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各个关键节点和环节,对所有进场交易的项目,采取“统一受理、分步操作,定岗定责、流水作业,规范透明、全程监督”的运作模式,责任分段承担,风险相互控制,权力相互制约,办事相互监督。三是联合监管。建立纪检、监察、财政、审计、检察、住建、招管办等部门联合监督机制,形成一个综合监管体,负责对招投标事项联合审议、对招投标过程联合监督、对施工合同履行联合管理,确保联审有高度、联监有广度、联管有力度。四是社会监管。增强工程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度、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实行社会监督员监督制度,聘请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新闻媒体的人士为招投标社会监督员。对项目招投标、评标、定标过程进行实时监督,按照文件规定的工作程序进行监督、行使权力和承担义务。

四、结语

要使工程招投标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诚信体系建设在招投标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必须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必须杜绝招投标主体各方不诚信行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2、姜磊.关于加快工程招投标诚信体系建设的思考《江苏工程招标投标》2014(3)

篇8

一、党政领导职责

1.镇长王世德对全镇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2.党委委员、副镇长、政法委书记颜家政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全镇烟花爆竹、职业健康、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及其它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分管职责权限内的安全生产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

3.镇党委委员、纪检书记霍修菊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全镇国土、建筑系统及其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做好土地复垦拆迁安置中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分管职责权限内的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

4.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胡松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检查食品安全、宗教场所安全、计划生育工作安全及其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工作,对分管职责权限内的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

5.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全镇工业企业、中小学校、广电、卫生院、网吧、文化娱乐场所、校车安全及其它分管部门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做好校车安全、工业企业、青少年防溺水工作及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对分管职责权限内的安全生产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

6.副镇长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全镇交通、新农村规划与建设、农业、农机、水利、防汛、森林防火、供电及其它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分管职责权限的安全生产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

7、副镇长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检查集镇与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机关后勤、工商、质量技术监督、旅游安全及其它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分管职责权限内的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

二、镇安全生产成员单位(部门)“一岗双责”职责

(一)镇党政办

1、负责把全镇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驾护航。

2、组织实施《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省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严格执行统一规范、统一审查、统一制度;

3、协调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在实施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过程中产生的争议;

4、代表镇政府负责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

5、负责全镇重大安全生产会议、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打击“三非”(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行为)、加强对“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

6、集中精力抓好“安全生产年”活动宣传工作。

(二)镇纪检监察办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七条、第七十八条,《省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等有关法律规定,对安全生产成员单位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镇属各部门和村委会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情况实施监察;

2、受理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失职渎职违法违纪行为的投诉与控告;

3、参与较大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督促落实责任追究;

4、参与对各村(居)、企业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情况的考核和镇组织的安全生产检查。

(三)镇安监所

1、组织制定订全镇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目标、预案、指导和督促全镇单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承担镇安监所办公室的工作。具体职责是:组织镇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督查;负责组织全镇重大事故调查处理和办理结案工作;组织协调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协调全镇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

3、依法行使全镇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权,按照分级、属地原则,指导、协调和监督有关部门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职能;对各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4、负责全镇安全生产信息,综合管理全镇生产安全伤亡事故统计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统计、分析工作;

5、组织实施对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特种设备除外)进行检测查验、安全评价、安全培训评价,并进行监督检查;

6、组织、指导全镇安全生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监督检查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工作,加强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岗位人员安全培训,加强农民工安全技能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和监管水平;

7、依法监督全镇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材料、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查处违法行为;

8、依法监督检查职责范围内(即工矿商贸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情况;依法监督检查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情况;监督检大危险源监控、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依法查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

9、依法监督检查镇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职业病防治、非煤矿山、工矿商贸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事项。

10、承办镇人民政府、县安全生产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镇国土资源所

1、负责做好土地使用权出让、划拨等变更时的安全工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必须同时考虑安全问题;要充分考虑建设用地地质条件,对建设项目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进行安全性预评价;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城市燃气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等21项制度落实情况实施专项监察;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乡)规化法》的规定,做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查时的安全工作,坚决打击非法建设;

4、在制定中长期城乡规划和审批具体建设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从源头上堵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5、负责街镇道路挖掘许可证的行政许可;影响交通安全的,应征得交警部门的同意;督促施工现场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围设施;

6负责街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工作;负责街镇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7、规范建筑市场,严格建筑市场准入、工程招标、工程监理以及工程质量和安全;

8、组织开展对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法制宣传教育培训;

9、指导建筑行业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0、组织建筑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全镇建筑行业的事故统计、分析工作。

(五)镇农办

1、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农业机械的安全管理和森林自然保护区的防火安全监督检查;

2、组织全镇农业、林业安全生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3、制定重大森林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组织全镇农业、林业系统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负责全镇农业、林业系统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工作。

(六)镇电灌站

1、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负责镇内水利设施(水库、山塘、水电站等)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病、危、险山塘水库的管理,防止决堤、垮坝事故的发生。除泄洪特殊需要外,开闸泄水必须兼顾上、下游船舶、房屋、农田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负责全镇水利安全生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组织汛期水利安全大检查;

3、制定重大汛情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组织水利设施、水利施工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本系统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工作。

(七)民政办

1、负责做好重特大事故和重大灾情的救灾抚恤工作,负责拨款、社会捐款(物)的接收、分配等工作。

2、负责镇敬老院安全管理工作。

(八)派出所

1、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依法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等法律、法规。

2、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条第(二)项,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依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指导、组织实施《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运输许可证》、《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的行政许可,并实施监督检查;积极配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日常监管,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暂停许可供应炸药、雷管、导火索等民用爆炸物品;

3、在镇政府的组织领导下,与有关职能部门共同负责道路交通、火灾和爆炸事故的抢救,维护重特大事故现场安全秩序。组织或参与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负责全镇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统计、分析工作;

4、依法配合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文化娱乐场所、小商品市场、宾馆、学校、幼儿园、卫生院等公共场所的安全工作;

5、参与对各村、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工作;

6、负责制定道路交通、民用爆炸物品公共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镇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队在遭遇暴力抗法行为时,应及时组织警力赶赴现场救援。

(九)供电所

1、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监管条例》;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加强对电力设施的定期检修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4、监管电力市场运行,规范电力市场秩序,依法对电力市场、电力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5、负责电力高压线路、小水电站、变电站的防雷减灾工作;

6、配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没有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非法生产企业停止供电。

7、负责组织全镇电力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分析工作。

(十)中心校

1、组织制定全镇小学、幼儿园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组织指导上述单位开展安全生产知识法制宣传教育;

2、督促和加强对在校学生、教职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能力;

3、加强对学校在开展劳动技能教育和参加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安全监督,确保学生安全;

4、严禁学校以任何形式、任何名义组织学生从事接触易燃、易爆、有害等危险物品的劳动或者其他危险性活动;

5、严禁学校将校内场地出租作为从事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场所;

6、配合公安消防部门,督促学校、幼儿园整改火灾隐患。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内容,保证每学期安全教育不少于3课时;

7、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组织制定防震减灾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把防震知识列入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

8、负责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9、协助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并参与较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负责全镇学校的事故统计分析工作。

10、做好学生防溺水工作。

(十一)镇卫生院

1、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条第(六)项的规定,负责危险化学品的毒性鉴定和危险化学品事故伤亡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负责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并查处违法行为;

3、负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对未采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证擅自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或者医疗卫生机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由卫生院依法查处,规范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

4、负责核查《食品卫生许可证》,重点监督检查饮食行业的食品卫生状况;

5、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医疗救护;参与全镇医疗卫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和负责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工作。

(十二)工商所

负责对企业登记中涉及安全生产要件的审查;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对有关部门撤销许可的企业,要依法督促其办理手续。并加强对商品交易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检查。

三、村居职责

村(居)安全管理工作由村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安全协管员负责落实。各村(居)安全协管员建立并完善各村(居)的基础数据台帐,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明确辖区内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责任人,以及责任目标,负责协管区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基本情况的调查摸底,按照“一个企业一档”模式分别登记建档,形成本级安全管理数据库;督促、帮助各生产经营单位完善安全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安全档案,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协助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对辖区内的重点安全隐患单位实施重点监控,定期开展网格内企事业单位、烟花爆竹、在建项目、居民小区、交通道路、河道、塘坝等的安全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生产经营活动单位和在建项目安全责任落实情况、设施和器材配置的完好情况,以及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用电、用气是否规范等;全面收集安全隐患信息,将检查情况记录备案并及时上报镇安委会;督促相关责任人对本区域内的安全情况进行排查。

四、“一岗双责”责任追究制度

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及其他安全领导组成员单位责任人,应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制度,对忽视安全生产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失职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村(居)属地企业一年内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一次死亡1人或重伤3人以上的事故,或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即对该村(社区)实施“一票否决”,该村本年度内不得评为各类先进,且主要负责人不得评为各类先进。

五、奖惩制度

1、对安全生产工作表现突出,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成绩突出,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给予通报表彰或奖励。

2、对经常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整改经费,按要求及规定标准整改事故隐患效果显著的给予表彰奖励。

篇9

    1 发达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化概况

    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一般执行强制规制,其规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立各类建筑节能的标准体系;另一方面是通过立法明确建筑节能的管理模式和具体的实施办法,保证建筑节能标准的有效执行。从建筑节能标准化涉及的领域来看,它涉及新建(改建、扩建)建筑节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运行节能管理、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以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的应用等多个方面。由于前三者是目前建筑节能涉及的主要方面,而且新建(改建、扩建)建筑节能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依据的标准和法规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以下将从新建建筑节能及建筑运行节能管理两个方面分析美国、欧洲各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建筑节能标准化概况。

    1.1 美国

    美国由能源部负责全国的能源节约工作。在新建建筑节能方面,1975年美国采暖、制冷及空调工程协会首次颁布了标准“ASHRAE 90新建筑物设计节能”,之后该标准大约五年修订一次,最新的版本为2004年版。以该标准为基础,1977年12月美国官方正式颁布并推行了《新建筑物结构中的节能法规》,并在45个州内收到了很明显的节能效果。在建筑物运行节能管理方面,1973年,美国政府开始实行联邦政府能源管理计划(FEMP)[1]。该计划用于引导政府各部门更为有效地利用能源。它除了涵盖新建建筑、建筑改造、设备采购、水电煤气和负荷管理外,重点包括建筑节能管理、运行和维护。其职责是帮助政府机构用最有效的办法实施能源管理,获得更高的能源效率以节省纳税人的费用。该计划的实行成为了降低能源使用费用、减少美国政府财政赤字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在,FEMP已成为美国政府能源政策的一部分,并用立法和政府命令的形式固定下来(见表1)。

    此外,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来推动建筑节能法规和标准的实施。首先,采用经济政策对法规和标准实施进行激励。1978年颁布的“能源政策法”详尽地规定了建筑节能的经济支持问题。例如,为州一级地方政府开展节能工作(能源调查、执行国家能源计划等)给予补助费等。其次,制订市场准入制度对新的建筑节能进行全程监督,建筑节能监督管理工作贯穿从设计到施工直至验收的建筑修建全过程。第三,制订“能效标识”制度来推进节能产品的使用。环保署(EPA)和美国能源部(DOE)联合推动了“能源之星”项目,获得“能源之星”标识的产品必须超过该类产品相应的最低能源效率标准。为了促进能耗标识产品的推广应用,美国政府在公共设施购置中优先选用带有“能源之星”标识的高效节能产品。第四,推行建筑节能统计和审计制度。目前,美国已经建立了相关建筑能耗统计数据库;纽约州等州还实施了包括建筑节能审计在内的能源审计项目。

    1.2 欧洲国家

    在新建建筑节能方面,欧洲很多国家没有过住宅性能认定标准,但都通过各种法规的确定来保障新建住宅建筑的节能。1985年,欧共体理事会《关于技术协调和标准化的新方法决议》,依该方法制定的“建筑产品指令”对建设工程提出了包括建筑节能在内的六项基本要求。瑞典1967年制订的《住宅标准法》中涉及新建建筑的节能,采用符合该法规制造的材料配件来建造住宅项目就能获得政府贷款[2]。在建筑运行节能管理方面,基于自身气候的原因,目前欧盟各国的运行节能管理的重点是供热锅炉管理。不仅每个国家制定了锅炉效率及节能导则,整个欧盟还成立了节能指导委员会,通过立法推动整个欧盟的节能工作。具体采用的措施包括欧盟推出了锅炉效率导则,定义了锅炉分类并规定了生活和商业供热锅炉的最低热效率要求并按此进行运行节能管理。

    欧洲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推行建筑节能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实施。首先,在经济激励政策方面,德国、瑞典等国家先后采用了经济补助、减免税率等手段鼓励建筑节能。其次,德国和丹麦分别实行了“建筑物能耗等级标识”和“建筑能耗标识制度”推进建筑节能产品的使用。第三,实行了能量统计和审计制度。如英国对境内已建和在建的工业建筑、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等进行了全面的统计,丹麦对住宅用户实行了免费的供热节能审计[3]。

    1.3 日本

    日本是节能管理体制和机制最完善的国家之一,从政府和地方都建立了完善的能源管理机构和咨询机构,还普遍建立了民间节能组织。其建筑节能法规和标准主要集中在新建建筑节能方面。早在1979年该国就颁布了《关于能源合理化使用的法律》,并于1992年和1999年先后修订过两次。该法规规定了新建建筑建设方的义务:即对于建设的新建筑,要使建设方和设计方在建筑物建设时就想方设法提高建筑物的能量利用率,但该法律并不作为罚款的依据。为了使所制定的法规得以执行,日本政府为此制定了许多具体可行的监督措施和必须执行的节能标准,并确立了明确的节能目标。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日本分别制定了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的节能标准,其中公共建筑同样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进一步细分为宾馆、医院、百货商场、办公建筑、学校等5个类型,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节能标准[4]。

    2 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化现状

    2.1 建筑节能管理体制方面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节能起步较晚。1994年,建设部为了促进建筑节能工作,成立了节能工作协调组与建筑节能办公室,并多次下发关于实施建筑节能标准的通知,推动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随着对建筑节能工作重视的逐步加强,2006年9月建设部在科技发展中心又设立了建筑节能中心。但目前各个地方上的建筑节能组织机构还是临时性的,而且分属不同部门,相互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协同工作机制。

    2.2 建筑节能法规和标准制定方面

    1997年,我国颁布了最早的与建筑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第90号]以下简称“节能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主席令[第91号]以下简称“建筑法”)。1999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布实施了《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它是《节能法》最早的配套规章,其后有关部委陆续制定了节电、节水、能源标准管理、节能产品认证管理、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以及铁路、交通行业的《实施<节约能源法>细则》。截至2004年6月,有20多个省市先后颁布了总计约70项以《节能法》实施条例或者实施办法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法规。大部分是对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强制性条文作出明确规定。2005年,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及《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对民用建筑的建筑节能作出了具体规定(见表2)。

    除了上述法律法规外,我国还制定了一些与建筑节能相关的标准。首先,新建建筑节能方面,我国现行国家标准主要集中在建筑设计领域,其体系如表3所示[5]。

    而建筑运行节能方面,我国已制订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用于空调通风运行管理的“GB 50365-2005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以及用于锅炉运行管理的“GB/T 3486-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 15317-199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和“GB/T 17954-2000工业锅炉经济运行”。此外,围绕推行新型建材和进行建筑墙体改革,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新型墙材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例如,“MT/T 5011-1995节能墙体EPS外保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近年来,随着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推进,我国又制订了“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一些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标准。

    2.3 建筑节能法规和标准实施方面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与建设节能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但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建筑节能法规和标准实施效果不佳。建设部2000年对北方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结果显示,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只占同期建筑总量的6.4%。到2000年底,在全国城乡既有的房屋建筑中,达到采暖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仅有1.8亿平方米,仅占全部城乡建筑面积的0.6%,还有27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差、供热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

    3 国内外建筑节能标准化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在建筑节能标准化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下面我们将从建筑节能标准化管理体制、法规和标准制定、标准实施的管理和监督、经济激励政策、建筑能耗统计制度以及能效标识制度六个方面对国内外建筑节能标准化进行系统地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化工作的若干启示。

    3.1 建筑节能标准化管理体制方面

    从发达国家建筑节能的发展历程来看,建筑节能经济是一种以外部经济特征为主的经济,公益性很强,仅仅依靠市场的调节很难奏效,因此,建筑节能及其标准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推进和主导。为此,发达国家纷纷成立了负责节能工作的政府机构,建立了较完善的建筑节能标准化管理体制,通过政府职能在建筑节能领域内的不断强化,积极推动建筑节能标准化的发展。如美国能源部专门设立了国家节能办公室,法国设立能源节约厅,日本的经济产业省由资源能源厅的节能新能源部专门负责节能事宜。在上述国家机构之下,发达国家很多地方政府也建立了统一的节能管理机构。这些机构都围绕节能设定了很明确的职责,为建筑节能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推行提供了重要保证。而我国目前只有建设部2006年9月在科技发展中心设立了建筑节能中心,各个地方上的建筑节能组织机构大多是临时性的而且分属于不同部门,相互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协同工作机制。建筑节能标准化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建筑节能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建筑节能机管理体制上的成功经验,尽快完善建筑节能管理体制,加强政府在建筑节能上的推进力度。

篇10

关键词:构建主义;高职工程监理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230-02

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以知识灌输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模式已经让位强调认知主体的教育模式,即构建主义教育模式。在构建主义教育理念指导下,强调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即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直接传授知识,而是积极创设构建主义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鉴于高职工程监理课程的特点,以构建主义进行高职工程监理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探索,更加具备实践意义。

一、概念的界定

高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实践需要,适应生产建设与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要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即重点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建设监理专业人才,定位于工程施工阶段的现场监理,兼顾工程施工管理与招标管理,即监控工程建设的事前事中事后,责任重大。在当今“一路一带”宏观战略方针指导下,培养优秀的工程监理专业人才,是工程建设新形势下的迫切需求,因而对高职工程监理专业的实践性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性教育,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策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过程,并不是将知识像搬砖一样的直接转移“堆砌”到学生的大脑中,而是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一砖一瓦”地建构坚实的自我知识结构,从而将知识化为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实践证明,当知识真正成为自我认知的时候,其运用才可以得心应手,而不是死搬教条,缺乏灵活性。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知识学习,尤其是着重于实践的高职工程监理课程的学习,赋予了新的意义。

二、高职工程监理课程设计的现状

目前,高职工程监理课程设计,仍大量沿袭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痕迹,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讲解、板书,对于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的利用往往只限于展示与呈现,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而已。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就像散置的建材,东一堆,西一堆,不仅没有构建成知识的大厦,还容易丢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学模式为: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组织者与促进者,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情境的创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从而实现所学知识的有效建构,并进一步提高高职工程监理专业的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因此,教师在高职工程监理课程设计上的改革与探索意义重大。

三、高职工程监理课程设计的改革措施与实践探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即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互动,将学习内容主动生成“信息储存”,并能够在实践中得以灵活运用的过程。心理学家指出,建构,包括两个过程:第一步是自动发生的,是“内部经验”受到“外部事件”刺激后的自发意识,只是信息的粗略转换与储存;第二步是有意识的控制下发生的,是对外来信息的进一步加工与建构,这一过程受到个体意图的影响较大,换而言之,也就是说,建构过程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更大的关联。鉴于此,教师在高职工程监理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过程中,可以采取下列策略。

1.实施“支架式”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缺乏针对性,只是根据教材要求照本宣科,却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教学效率。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进行了改革,即从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入手,设计高职工程监理课程。如果借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工具来比喻,那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起“脚手架”。教师在高职工程监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按照五个步骤开展。

第一步:围绕当前学习内容,按同学们的“最邻近发展区”建立概念框架(搭建“脚手架”);

第二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内容(利用“脚手架”);

第三步:适时点拨,启发学生独立分析与思考(在“脚手架”上攀爬);

第四步:组织同学们协作学习与讨论(依靠集体的力量继续攀升);

第五步:作最终点评(协助同学们最终完成“脚手架”攀爬任务)。

比如,教师在讲授“建设工程监理招标方式与程序”这一内容时,可以先为同学们讲一个生活化的例子:“同学们,你们毕业之后,是不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啊?假如有一个男生到了结婚年龄,仍然没有女朋友,家人是不是要操心?……他的家人会通过什么方式为他找对象?……同学们说得好,一种方式可能是花一些广告费在报刊上登征婚广告,花费要高一些;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周围的亲戚朋友介绍与相亲,这样范围要小一些,费用也省一些……再下一步,男女双方,从相亲到结婚还是要经过相处与了解的,当双方同意结婚了,就可以到民政局拿结婚证,走向婚礼的殿堂了,是不是?……”然后,教师话锋一转:“建设工程的监理招标的过程是这样的:招标的准备;发出招标的公告或投标邀请书;组织资格审查;编制和发售招标文件;组织现场踏勘;召开投票预备会;编制和递交投标文件;开标、评标和定标;签订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等程序。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把建设工程的监理招标程序与婚龄青年从相亲到结婚的环节进行一一对应,谁来做一做?”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教学情境下,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很高涨,通过同学们的积极思考和热烈讨论,得出这样有趣的“对应关系”:建设工程的监理招标――征婚;组织资格审查――见面之前初选;编制和发售招标文件――单方发出邀约;组织现场踏勘――男女双方相互了解;召开投票预备会――发出求婚信号;编制和递交投标文件――求婚;开标、评标和定标――定婚;签订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等程序――拿结婚证。

从上述授课内容可以看出,教师先从同学们日常所了解到的生活常识说起,也就是从同学们的“最邻近发展区”出发,巧妙地搭建了充满情趣的“脚手架”,让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过程,并自然而然地顺着教师的教学思路,从“最邻近发展区”攀爬到预定地点,从而将所学到的知识完成了完美的建构。实践证明,教师采用建构主义理念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将获取的新知识顺利地建构了自我知识框架,从而真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2.实施“抛锚式”教学。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混混噩噩”,即所谓的“填鸭式灌输”法。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开展“抛锚式”教学,所谓“抛锚式”教学,即教师在高职工程监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主题,抛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如抛锚的轮船般,要求学生在教师设定的问题上进行思考与分析,并分组交流与讨论,从而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到相应的答案。也就是说,让学生直接通过自主探索去“得到”结果,而不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被动地从教师的“灌输”下“知道”结果。比如,教师在讲带领学生学习“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与收费标准”这一内容时,可以给学生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出答案:建设工程监理有哪些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建设单位具备哪些条件才可以领取施工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有效期多长时间?《建筑法》对工程发包与承包有什么规定?《招标投标法》对投标文件有哪些规定?招标方式有哪些?对开标招标评标有什么规定?《合同法》总则有哪些?何谓“要约”与“承约”?何谓无效合同?何谓可撤销可变更合同?解除合同有哪些规定?对建设合同有哪些规定?对委托合同有哪些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各方主体质量责任与义务有哪些?各类工程最低保修期是多长?《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各方主体各有哪些安全责任?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有哪些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是什么?对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有什么规定?《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对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的规定是什么?关于投诉与处理的规定是什么?《规范》GB/T50319―2013有哪些内容?项目监理机构人员的任职条件是什么?工程项目目标控制及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内容有哪些?《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中服务计费方式有哪些?费用标准是什么?

教师运用多媒体将这些问题呈现后,组织同学们分组讨论,得出答案。当然,教师也不能放散羊一样的放任自流,而是在确定学习主题之后,为学生提供找出答案的方法与源头,鼓励同学们自主学习,并组织同学们分工合作,相互对照,提高效率,加深记忆;最后,对于同学们给出答案的正确性与完成任务的时间性做出评价,以确保同学们自主学习效率。

上述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构建主义教学理念下对于高职工程监理课程的新颖设计与大胆改革,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自主寻找所得到的答案,远远比被动听来的结果,更加饶有兴趣且记忆深刻,从而使书本知识顺利成为学生自身知识架构的一部分。

建构主义理论着力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即内因是根本,外因是重要条件的理论开展教学探索与改革,在高职工程监理课程教学中,积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巧妙架构同学们的自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桥梁,诱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自我架构,并成长为一种学习能力,从而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更好地工作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