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新技术范文

时间:2024-04-24 17:3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科学新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科学新技术

篇1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新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声、光、色、形俱全,综合表现力强,又不受时空限制,通过图像的翻滚、移动、闪烁、重复、定格、色彩变化及音响效果,能够给学生新异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假设的情境中,联系已有知识或日常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引发思维、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潜水艇的游弋)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潜水艇在水中开。

生:我看到了潜水艇在水中航行。

生:潜水艇一会在海面上游,一会儿沉到海底。

师:你们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生:潜水艇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生:潜水艇为什么能潜水?

生:潜水艇为什么能上浮与下沉?

生:一般的船到了水里只浮在水面,而潜水艇为什么沉下去又能浮上来?

师:这节课我和同学们就一起研究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好吗?

这里的课件应用取代了老师的单一讲解,也比老师演示实验来得清晰,直观,更理想化,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许,有人会说,这里用课件还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更直接了当呢。刚开始我也这样想,可仔细想来,这位老师的设计安排还是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因为刚上课,学生还不懂潜水艇为什么能够沉浮的原理,更谈不上可以自己操作潜水艇研究了。因此,这里的课件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很快便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强烈地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愿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科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分析观察的能力。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逻辑思维阶段,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还依赖于通过感知形成表象、建立概念的获取知识的阶段,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提供的不是单一的外部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可以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对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十分有益的。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做过著名的实验,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能听到又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的教学。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声音、图象、文字、颜色、光彩、视听并举,使学生左右脑并用,多种感官全方位调动,全身心投入,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更直接、更全面、更立体,使学生情绪振奋,思维更活跃。

案例:《搭纸桥》一课,老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师:大家知道吗?我的家乡承德有著名的避暑山庄,那里的景色秀丽,风景宜人,尤其是桥很有意思,看完录象后谁能提出有关桥的问题,看谁提的问题有水平。

(如诗如画的风景,学生看得入神)

生:为什么那两座桥300年了还不塌?

生:桥这么结实,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桥不塌会不会与桥的形状有关?

生:我觉得可能与桥的材料有关。

……

多种信息的刺激,使学生思维活跃,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课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带着自己的问题,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定会积极思考,认真研究的。

在一堂信息技术与自然教学整合课《寻找人类的第二家园》中,通过老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浩瀚的太空,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学生在老师制作的网页中自己寻找资料,作出种种设想,并且去论证自己设想的可行性。由于有了课件,使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大大拓宽,超越地球,飞向太空。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 “情境”)相联系的,通过多种媒体网络可以创设生动、直观、形象、接近实际的学习情况,可以有效地激发联想,唤起长期记忆的有关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能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的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课堂上多种媒体学习环境的情境创设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传统的课堂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况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不能激发联想,难以提取长期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由于多媒体和网络能提供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象、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大容量信息,又具有灵活的形式,资源共享、超媒体、交互性等特点,甚至还能创设更接近实际情境的虚拟实验学习环境空间,给学习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

篇2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学科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217-0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成为承载知识、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是发挥教师教学创造性、提升学生主体性、活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崭新的模式,它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应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一)抓学生学习兴趣的兴趣,发挥其学习主体作用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已经普及。这是一种图文并茂的人机互动的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感官上的刺激。学生面对这些,产生了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好奇心,才能将自己完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学生的兴趣上来了,教师再趁热打铁,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主动地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给了学生一个看得见,听得见的空间,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通过画面、声音获取信息,获取知识点,这样比单一的讲课效果要好得多。学生能够在音画上获取自己喜欢的,并将其保持在记忆中,可想而知,教学效果一定会好于以往的传统教学。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育教学中,认得思维的展开是需要环境的。在多媒体提供的声像图文信息中,学生最容易将自己的思维发散开来,这种直观性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很好地利用多媒体,将所教知识融合到信息中,能够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课堂,这对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这样的土壤中学习、创新、探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成了事实,而不是空谈。

(四)有利于提高课堂效果

为了增添课堂的活力,丰富教学内容,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走进课堂,成为许多老师的教学手段。学生是主体,学科教师是客体。教师为了有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把教学活动变得直观、形象,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新颖独特,充满吸引力,诱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始终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能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厌学现象,同时也能提高教学效率,改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枯燥关系,使课堂气氛活跃、融洽。

(五)为学生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多媒体教学能够给学生一个更加宽阔的学习空间,它的画面、声音、动态视频等功能,能够让学生将自己融于情景中,进而被感动、被吸引、被震撼。使以前那些枯燥的知识变成带有感彩的故事,将这些抽象的知识简易了,变得具体化了,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灵活地掌握知识,并将自己变成学习的主人。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具体运用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开发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拓展教学渠道,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

1.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把多媒体手段带入课堂,从图像、色彩、动画、声音等方面给学生以诱导和刺激,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巧妙设疑,解决问题。疑问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古语曰:“学起于思,思缘于疑。”有疑才有思,思则能解疑。

3.做好演示实验,扩大观察视野。教学中涉及实验时,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在讲台上进行实际操作会很难全面展示,加之有些实验仪器离学生很远,观察时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3.突破“语言障碍”,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加速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教学中,很多内容比较抽象,教师不好解释,学生不好理解,而运用多媒体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教学知识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需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新的舞台,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现代化的整合,逐步实现有效教学,让学生与老师用新的方式进行互动,进行沟通。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教学工具和学生学习的工具。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 整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到生产方式都将进行全面的变革,为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文化基础是当前学校教学工作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目前国际上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使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各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的教学手段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参与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由此,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学科的整合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出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人机交互、即时反馈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外部给学生的刺激也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既看得见又听得着,还可以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

二、现代信息技术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还包含图形、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其他媒体信息,教学中假如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一个教学情景,那教学效果将大大提高。就数学教学而言,目前更提出要贴近生活,强调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促进数学模型思想的发展。

1、整合教学模式──根据学习任务的具体性质确定学生取向的数学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介人数学课程领域,可以通过新旧数学教学模式的整合促进新数学教学模式的生成,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数学教学价值取向。整合后的数学教学模式应当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自主数学活动空间和主动能动的数学活动时间,保证有必要的师生互动活动、生生互动活动以及学生与数学媒体的交互活动,通过数学课程中内在活动性的张扬而促进学生真正的数学理解,推进数学学习任务的进展。例如,几何画板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让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做数学”的环境,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做“数学实验”,这样就能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数学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数学结论。再如,在课后学生可以利用一些辅导软件来复习和巩固某些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自己决定进度,针对自身情况逐步深人地复习己经学过的知识内容,提高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

2、整合认知工具──从促进学生主体的潜能和优化认知过程出发。

教学型的认知工具在学生的数学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学习过程的所有阶段,无论是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以及环境条件、运算方法等,都可以通过教学型的认知工具激发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强化主观能动性;

(2)教学型的认知工具不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训练数学技能的理想工具,而且还是促进学生个别化学习的教育平台;

(3)由于教学型的认知工具常常有及时的反馈控制,能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独立性,减轻了教师的日常负担,可以用更多精力观察全面情况,或对学生作更多的对症下药的指导。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新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人们越来越认同这样的数学学习观:学习数学不是一种旁观者的活动,需要学习者积极的参与,这种参与极好地体现在学生对数学对象和关系所做的处理上,这种参与有待于不同类型数学认知工具的进一步整合,通过整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功能优势互补。转贴于

三、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学科课程内容整合的影响

整合课程内容是从时代性、技术性、教育性出发,适时适度地推陈纳新,并有意识地防止无用信息及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泛化和异化。

篇4

一、计算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来源于好奇心,“好奇”是学生的天性,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主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利用计算机教学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用“股票成交走势图”动画课件,让学生由好奇而产生兴趣,从而感受身边有数学,生活中需要数学,使其真正体验到人类离不开数学。

2.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呈现过程,突出重点、难点。

数学教学重点在过程,它是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拓展、创新的过程。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为教学提供强大的情境资源,能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像演示,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具体化,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例如从网上下载“正方体转动的影子”三视图课件,给学生展示结论的形成过程,就能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扩充信息,增大容量,提高效率。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容量,优化教学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动画则更生动形象,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和移动、颜色的变换更能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其效果当然就会更好,用彩色版本教材的教学效果优于黑白版本的教材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二、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计算机

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是通过利用课件来实现的。利用课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搞好教师的教和促进学生的学。下面我具体谈谈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

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和音频等,可以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出现,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提高认知水平。教师可利用这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而可以做到更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大提高课堂利用率。

2.利用计算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是数学发展的动力,现代数学教育更是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数学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可考虑把学生分成6―8人一个小组,每组共用一台计算机。教师提供问题,学生利用计算机提供的环境,积极思考、讨论,动手演算,解答这个问题。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教师在教室里的角色更像学生的辅导者或帮助者,他们设置环境,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刺激学生解答问题,并为学生提供他们需要使用的工具与资源,以便学生能够建构知识。

3.利用计算机复习、作业。

练习作业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教师可利用计算机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做成一些智能题库,课后巩固和熟练某些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智能题库不仅提供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图像,而且有语音解说和效果音响,文、图并茂,具有很好的视听效果。教学内容的组织多按章节划分知识点模块,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取进度,个别系统逐步深入地学习,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补充课堂学习的内容和加强概念的学习。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教学内容进行练习,并能及时得到指导。教师也可以利用智能题库随意生成程度不同、内容不同的电子试卷,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考查。

三、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数学教学课堂的反思

1.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授课教师解决难点教学问题,因而应让计算机成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授课。而且,每一节课不要是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可,否则容易进入用计算机代替黑板的误区,至于什么内容适合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用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讲清楚的内容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比较合适”,具体说有以下几方面:从常量到变量的过渡,如函数;从静态到动态的过渡,如三角函数,点的轨迹;从平面图形向空间图形的过渡,如柱、锥、台;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如数形结合;教学资料的汇总,如图片、声音、录像的合成;探索性问题,如多边形的内角和,等方面。

篇5

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以它崭新的面孔走进课堂,先进的技术,崭新的模式,图文并茂的特点,创造出了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化信息教学空间,帮助化学教学,提高了化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067-02

一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课程的教学,过去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实验演示、挂图展示、模型示意、理论推演等.这些手段虽有效但不高效,随着各种图形、界面、动画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有吸引力。在化学教学中,特别是在艰涩难懂的概念、难以想象的微观状态或过程等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显得尤为突出。

1.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程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如在教学《单质碳的性质》时,采用多媒体导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弹出一幅郑板桥的古字画,一边听着美妙的音乐,一边在屏幕上用文字设疑:“这幅字画为什么会年长日久而不褪色呢?”这样让学生目观其型,耳闻其声,心有所思,激发学习兴趣,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

像这样,播放一段录像,倾听一段录音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环节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降低了学习难度,突破了教学难点

在化学中,有许多抽象知识,如分子、原子、离子、物质的溶解等等,它们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由于分子和原子等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没有一个具体的感官形象,仅靠教师讲述,学生难以理解,若将这一类抽象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既可大大降低其难度,又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浓厚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认识,简化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中间环节,建立科学的理念,而多媒体在这一方面则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学习研究离子化合物NaCl的形成时,用计算机模拟出钠原子和氯原子(含最外层电子),并将名原子进行着色,然后利用动画使钠原子最外层的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上,同时,钠原子失去了一个电子成为了钠离子,并伴随着电子层由三层变为两层,氯原子在得到了一个电子后成为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由七个增至八个,形成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NaCl。这一过程既能形象地描述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成过程,又能让学生明白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就形成了离子化合物。

3.利用多媒体实验课件,使化学演示实验更加色彩纷呈。

许多化学实验有毒,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化学实验中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而利用多媒体,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它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喧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

如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移开酒精灯,后才将导气管移出水槽;②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③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往浓硫酸里倒;④点燃没有经过验纯的氢气等等,这些操作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的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若能将这些违规操作过程及产生的严重后果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模拟给学生看,如点燃没有经过验纯的氢气,氢气就会发生爆炸,若将这一过程通过计算机动画的形式模拟出来,再配以爆炸后破碎的试管图片和爆炸的巨响声,就能给学生以震憾的效果,可让学生对这些违规操作及危害形成深刻的印象,使他们彻底改正这些违规操作行为。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了习题课和复习课的效率。

篇6

一、有利于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积极情绪。教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奏好了这堂课的“序曲”。这对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敲响了动人心弦的第一锤。利用信息技术网络的丰富资源和综合效应,创设集声像、音效于一体的适宜情境易如反掌,学生如身临其境,探究的兴趣很快被激起,激活。有了兴趣,学生就能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育情景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时,课件出现一个服装店的动态情景视频,视频中人们正在买衣服,这样让学生从再现的生活情景中直观感知了大名额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更加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整节课学生都保持愉悦的心情,直观的知识呈现和灵活的练习训练,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好,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二、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乐学,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知识抽象性的特点与小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一对矛盾。运用CAI,可以通过“变色”、“闪烁”等手段,不仅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充分显示出来,而且积极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刺激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找到事物间的联系,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掌握不好,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断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有这样一题:许多正方体有序的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出共有多少个。这样的题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来演示每一层正方体重叠的情况,让学生通过演示一层层的数出总个数,清楚明了且效果良好。

三、多媒体动态模拟演示教学,化抽象为形象,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利用计算机模拟操作比教师用其他手段演示更形象、逼真, 把它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 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米、分米、厘米的认识”时,测量线段的长度,先将尺放大显示在屏幕上,然后用闪亮、移动的方法介绍测量方法,再显示正确与错误的一些测量方法让学生判断,最后指导学生进行测量。这样教学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克服了使用中的难点,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四、有利于明确主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倡导者,起主导作用,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体,但处于被动和受教育的客体的地位。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之后,教师更多的处于协助者和合作者的地位,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行使主人的权力,与学生一起去面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确认。对于教师,由于微机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部分功能,教师从课堂的识教中部分的解放出来,这样可以有效地发挥其主导作用,使之在教学中的激发、引导、启迪、组织、交往、评价的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教师“教”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加强。

五、有利于增加信息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十进制计数法一课时,对于数产生的历史,我利用电脑设计,把有关新资料(文字、图形、声音等)制成CAI软件,在课上讲解,填补教学不足;上课时还可自如操作鼠标或键盘,显示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画面,并能个别重复,放大或倒置演示;为了因材施教,照顾不同教材或学生的需要,可以配上大量相应有趣的练习,加快节奏,增大容量,提高效率,真正显示辅助教学的优势。发展学生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六、运用多媒体精心设计练习课件,有利于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就练习而言,单一的依靠小黑板、卷子、书本等传统的呆板的练习形式,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乏味,表现出厌倦。数学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维目标的培养,需要形式多样的练习。这时交互式的多媒体练习课件就能以其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发挥其作用,它能使练习、复习等环节轻松、愉快,能使学生在练题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在玩中学的有趣的事。

七、要恰当的使用多媒体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堂;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249-01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也是高度抽象的概念,由于它科学简洁的数学语言,严谨的逻辑体系,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都使得相当数量的学生难于理解数学。现代化的数学教学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这就需要我们在数学课的教学中,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以促进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拓展眼界、丰富心理活动最主要的推动力。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可见激发和培养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与严谨性,使学生认为其枯燥乏味、难懂难学,也就很难自主产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信息资源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当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学生的心情往往非常愉快,兴致也很高,他们被电脑中优美的动画、先进的教学设计所吸引。教师将这种兴趣及时引导到教学内容上来,效果就会很明显。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重点。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作课件,用以优化教学效果和节奏。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化中探究问题

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具体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四、能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快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也为教师提供了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的信息反馈。

五、有利于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通过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的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网络互动交流式的学习环境,视眼开阔,多彩多资,浩瀚无穷。

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篇8

【关键词】美术;信息技术;兴趣;传承和交流;观察;创新精神

在素质教育响彻祖国大地的今天,以及新课程的实施,有效整合学科之间的联系成为时展的必然。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正好迎上了这个机会,其实各学科之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只要把这种联系有机的整合好,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学生。美术教育同样如此,提高全民艺术素养关乎民族的发展与未来,怎样做好艺术教育应该是全民的义务和愿望,更是我们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怎样做好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成为我们当前的有待解决的课题。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取得的独特作用,开始关注美育的教学,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因为青少年的美术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关乎民族的发展与未来,也是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时代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习惯以及敢于创新的生活态度,成为年轻一代家长对教育的共识;从而美术教育也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还处于应试教育阶段,评价的机制和方法还是以成绩论英雄,以至于中小学阶段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美术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有待推进,过于强调学生的考试科目,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将谈谈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带来的好处。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特别是欣赏课,需要展示大量图片,供学生观赏,仅仅书本上的几副插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利用多媒体播放幻灯片,并加以文字说明,效果非常好。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表现在绘画课,往往是教师示范一次,学生再画,或教师边讲解,学生边画。这样就会造成基础较弱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利用多媒体播放名师绘画视频,让学生掌握方法步骤。然后练习,教师辅导,效果会更佳。趣味性:可以利用多媒体上活动课、手工课,甚至播放学生喜欢的动漫作品或电影等,会增加美术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激情。通过课程整合,有助于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使得美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成为了一种新趋势、新方法,达到与美术课程的完美整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审美素养。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通过美术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也是资源的整合,加上现代电脑美术的出现,进一步拉近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充分运用好美术的媒材和形式,通过信息技术展示现代视觉艺术,增强学生多种感官的冲击、有效增强了学生审美教育的机会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生学习美术课的热情和动力等。

通过观摩录像、画册,对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讨论,就避免了过去老师一人讲的局面,也增强了视觉效果,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比如莫奈的《睡莲》、齐白石的《虾》、毕加索的《公牛》等组画的对比欣赏,既增强了视觉效果,又增长了知识,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讨论、发言的积极性。通过摄影作品的欣赏学习,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参与的激情和愿望。欣赏中外画家的美术作品,还有利于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丰富的教学资源

过去的美术教学,一本书、几张画片等,就是一节课,想想我们来自农村的学生,许多人看都没看到几张画,怎样提高欣赏?甚至于在他们头脑里还没有形成对美的正确判断,就被扼杀在美的摇篮里。现在好了,有了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资源。丰富的资源有助于养眼,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应用多媒体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通过图形、声音、视频等来直观地呈现事物和现象,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来达到教学目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从而使这节课达到既有趣又有意义。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技术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际活动,而美术课程向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意实践的心理品质。在美术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活动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即鼓励学生收集信息、交流讨论、最好是让学生自己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组内成员具体分工,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使学生达到努力探索的精神。在生活方面,我将广告、招贴画、摄影欣赏引入美术欣赏教学,将这一艺术形式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独立的创造个性。扩大欣赏中的“阅读”量,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美术作品,积极地参与鉴赏活动,增加美术创新与鉴赏的实践经验,在丰富而广泛的欣赏实践中,接触美术文化所呈现的生动性、丰富性,对于美术欣赏水平的提高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四、总结

美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去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丰富学生的观察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随着当前教育的不断发展,为现代美术课程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美术现代化教育带来了挑战,教师要不断探索美术教育规律,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的美术信息素养。总之,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湖南美术出版社

[2]美术教学参考(美术鉴赏)湖南美术出版社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体育教学 合理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现代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实践中充分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有力地促进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的改革,推动教育方法的更新,推动教育教学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和是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任务,也是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和为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新一轮课改要构建新型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与媒体等四要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将发生新的转换。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和,为学生学习和展示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营造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融合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会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

(一)创设图画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美。

“语文教育是审美教育。”它是体现寓教于乐,感染陶冶,从怡人到感人到育人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突破口,能使学生产生追求“真、善、美”这一崇高美好欲望的精神内驱力。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在教学中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可感的画面,悦耳的旋律,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心体验,通过感官和心智去感受作品所赋予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美的语言,使审美教育和认识教育和谐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去寻找多种答案。

例如《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动画后,可以增加一些设置:如玻璃球、铁块等等。然后提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比方“除了课文里面讲的可以用石籽放在水瓶里让水溢出来,还可以用其他什么办法?”或者“如果你们自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等等这样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一个问题可以用很多方法来解决或者说一个问题可以有几个正确的作案,使学生不要拘泥于形式上的回答解决问题。

(三)创设故事情境,接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以至用。

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学习过程应是开放的、自由的和相对宽松的,应是有活力的。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课堂,成功地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在快乐中获取了知识,语文课堂显得充满活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一道,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其特殊优势,使其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服务,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步伐,使语文课堂教学展现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变得愈发精彩。

(四)现代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与传统写作教学相比,把多媒体、网络引进写作教学,明显提高了作文教学的质量。1.创设情境,激感。情感是作文的原动力,没有激情,写出的作文必然平淡无奇,枯燥乏味,而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可为学生创设的一定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冲动。2.搜集素材,讨论构思。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作文教学时,学生可随机调用计算机提供的相关资源或到网络上寻找有用的素材,这样写作起来就不怕无“米”下锅。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引发其好奇心,而好奇心是推动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动力。多媒体进入数学课堂,为我们带来了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以及多变的图像,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各种数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促使他们发挥学习的方动性与积极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难点,揭示抽象面纱。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活动过程进行处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利用计算机课件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鲜艳的画面,悦耳的声音,对学生形成了强烈的多样刺激,使学生正确认识了长方体各部分名称,并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长方体表象。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探究,初步发现了长方体的特征,这时利用课件就能发挥助学、验证发现的作用。

(三)运用信息技术,展示过程。

优化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地、充分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应创造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四)运用信息技术,可扬长避短,省时高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五)运用信息技术,突出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视野。

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了过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有效提高运动技能。

篇10

[关键词]现代推销技术;改革;创新

1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越来越多的课程从线下走到线上。面对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如何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该如何实施线下课程,笔者在“现代推销技术”混合式课程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不断创新与改进,针对混合式课程的线下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2反思教学内容,优化整合教材,教学素材与时俱进

一门课程要想讲得好,首先要有一本好教材,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师绝不能拘泥于一本教材,也不能生搬硬套地按照教材内容讲,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至少要参考4~5本教材,从众多教材中取其精华,提炼出每一堂课最需要的素材。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有更多的信息可以学习和掌握,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收集和筛选经典案例充实教材,让课堂教学内容得到充分深入和拓展,这些素材要典型而新颖,要与时俱进,要抓住时事热点,也可关乎娱乐新闻,既可以是阿里巴巴、腾讯等大企业的推销案例,大师、企业家、娱乐明星的经典推销案例,也可以是身边的小商铺推销案例;既可以是线下的经典推销案例,也可以是线上线下充分融合的典型推销案例,只有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补充,才能够弥补教材本身的不足。同时要对授课所用教材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优化,在分析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学生后续学科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深入反思,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学生差异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来参与,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很有帮助。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有些性格内向、腼腆、胆小的学生参与度不高,有些学习态度散漫、不认真对待课程的学生会拒绝参加,那么提高这部分同学的推销能力就有困难,同时对整个课堂的活动气氛也有影响(有时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在不断地尝试和改进中,笔者发现,不能强制要求同学来参加,但是可以从侧面去引导他,设计的活动要因人而异。比如,在训练同学们寻找客户的方法这一实践技能的时候,可以设计2~3种活动方案:方案A是根据给定的任务,通过情景剧的方式把寻找客户的方案表演出来,选择这一方案的同学加分最高(假设10分);方案B是根据给定的任务,把寻找客户的方案写出来,然后在课堂上讲出来,选择这一方案的同学加分次之(假设6分);方案C是根据给定的任务,把寻找客户的方案写出来就可以了,选择这一方案的同学加分最少(假设2分)。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会根据各自的能力与需求选择方案,无论选择哪一种都会加分,当然加分越高难度越大。但是他们也会发现方案A和B虽然也差4分,但是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方案讲一下并不是很难,这同方案A表演出来相比,太容易做到了,于是很多腼腆的同学也跃跃欲试,选择方案B,最后方案选择完之后,全班只有极个别同学选择方案C,绝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方案A和B。经过几次的演讲,那些曾经选择方案B的同学们积极性提高了,有不少同学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去挑战难度更大的A,那些曾经选择方案C的同学,在大家的影响下,也开始尝试方案B了,所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十分重要,教学不能急于求成,找对方法,每一个学生都会有所进步。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不断创新

“现代推销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周当中,应至少安排1~2次的课堂活动,一个学期下来,这样的课堂活动累计至少也有十五六次,如此大量的实践活动,怎么能让同学们一直保持积极性、新鲜感、活跃度、参与度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不断改进和推进新的教学方法,在原有的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创新更多的方法,如挑战训练、对抗训练、实践推销、角色表演、趣味活动等新的教学方法,同学们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学习推销技能,既能提高自己的推销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5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销有方法,推销无定法”,虽然学习了经典的推销技巧和方法,但是教师应给学生补充大量的其他方法,例如接近顾客的方法,教材上讲了8种,我又给大家补充了8种,同时也会告诉同学们接近客户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方法都是有经验的推销员不断总结和创新出来的,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方法诞生,每一位推销员都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到或者创新出最合适自己的方法。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创新自己的方法,只要你的方法行之有效,就全组成员分上加分。在这样的激励下,同学们在小组讨论的时候特别积极,经常会看到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甚至还主动找老师进行辩论,在同学们的带动下,经常会有新的方法诞生,用新思维去解决传统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效果是笔者所预期的,也是同学们喜爱的。除此之外,课堂讲授环节中,教师应经常设问,让大家去思考,然后找到更新的推销手段来解决问题,笔者发现创新思维活跃的同学经常不按套路出牌,举一反三,但是解决问题的效果却很好,在这样的训练下,同学们的创新思维也锻炼出来了。

6采用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温故而知新

“现代推销技术”课程是一门在线开放课程,2017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双创在线开放课程。笔者要求同学们在平台上自学下次课的知识点,同学们通过学习微课视频和在线资料,不仅能对下次课的知识点有所了解,同时如果课堂上掌握不太好,也可以在课下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有了在线开放课程,线下课程的教学就压缩了理论知识的讲解,用大量的时间来实践、来演练。例如,教师可以布置实践推销的任务,要求大家利用每堂课的前10分钟,在班上进行真实的现场推销,每次限定2~3名同学,一个学期下来每一名同学都必须参与。推销效果最好,出单率最高的前三组同学会加平时成绩。每一次推销,教师应花3~5分钟进行点评,和大家一起总结这次推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在不断地总结中,同学们在每次课堂上的推销小活动就会越来越好,懂得分析客户的需求,活学活用最近学习的推销方法,这不仅提高了同学的推销兴趣和推销技能,也为接下来的推销实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利用在线开放平台,这门课程的作业形式也进行了改革,小组讨论的作业,我会要求大家在课堂完成,并书写在实验报告纸上。个人作业我会布置在平台上,根据课程进度依次作业,同学们可以利用个人的业余时间随时随地去完成。鼓励同学在平台上互相讨论推销技能和方法,在线提问、在线答疑也成为教师和同学们线下互动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