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管理技能范文

时间:2024-04-24 17:3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务管理技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务管理技能

篇1

论文摘要: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商务英语语言基础和优异的商务交际能力。本文分析了经管类专业学生商务交际能力的内涵以及现有专业英语课程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商务英语课程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商务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娴熟的专业技能和灵活的商务交际能力。据世界贸易组织估计,至2010年年底,全球1000强企业中70%的员工的母语不是英语,所以他们必需使用英语进行企业内部沟通,与世界各地的供应商及客户进行沟通交流。

目前阶段,国内各大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都要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与专业应用能力,如物流专业的学生要学习物流英语,国贸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外贸口语和函电写作,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学习会计英语等。但是,专业英语是否满足经管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奠定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专业的商务交际能力,值得我们予以探讨。

1 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商务交际能力的内涵分析

因为专业和学校的不同,又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全国各大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差异很大。基于培养充分适应经济全球化,胜任国际商务交际活动的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要,我们可以确定经管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商务交际技能。

1.1 商务英语沟通能力

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从事经济管理活动的商务人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商务沟通能力。和别人沟通的时候,我们不仅在传递信息或表述事实,同时也在表达感受和陈述意见。在经济活动中,商务沟通可以是公开演讲,可以是贸易谈判,可以是主持会议,也可以是小组讨论。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尽早培养商务沟通能力,从而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1.2 商务英语写作能力

商务写作能力对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商务写作有以下两大基本功能:传达信息和表达意见。商务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能,才能在商务活动中代表本机构有效的传达信息和表达意见。用来履行这两种功能的各类商务英语文件包括:通知、备忘录、分析报告、商务信函、商业简报等。这些商务文件的写作必须纳入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大纲,在学习中予以掌握。

1.3 跨文化交际能力

著名跨国公司文化差异研究专家戴维A利克斯认为,凡是跨国公司大的失败,几乎都是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结果。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市场开拓、贸易往来、市场调研、宣传策划等工作,有较为频繁的机会与来自全球各国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接触和交往。因此,在市场、劳动力和资金都全球化的今天,要积极培养学生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现有专业英语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差距

但是,目前各大高校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各种专业英语课程,显然不能完成上述培养目标。下面我们以物流专业英语为例来分析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与经济管理类专业人士商务交际能力培养要求的客观差距。

物流专业英语的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除了使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物流专业英语词汇,提高英语的阅读、听说水平外,还应使学生在学习物流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课程的任务: 转贴于

(1)掌握一定量的物流专业英语词汇;

(2)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

(3)熟悉物流企业的管理技巧与方法;

前导课程:《大学英语》、《物流管理概论》、《供应链管理》、《综合运输》。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由此可见,物流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是围绕物流专业词汇和物流专业知识展开的,在教学任务上偏重的是对物流专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这对上文提出的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能直接起到发展培养的作用。

3 通过商务英语课程培养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

前面我们分析了经济管理类专业英语的自身局限性,那么商务英语如何能够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

3.1 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

商务英语最明显的特点是语言技能和商务背景知识的密切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以英语为主要的工作语言,与同事、合作伙伴和境外客户进行流畅有效的商务沟通。但是这些学生大多不具备任何的商务经验,因此,在今后的商务实践活动就面临着沟通不畅的问题。商务英语课程可以以商务交际活动为主线,设置虚拟的商务活动场景,模拟相关的商务活动,通过求职面试、部门分工、商务谈判、内部协商、市场调查和处理投诉等相关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

各类常用的商务英语文件包括:通知、备忘录、分析报告、商务信函、商业简报等。如备忘录可以用来向公司员工通知公司内部政策的变化,也可以寄给客户作为进一步协商的依据。分析报告可以反映市场行情的变化,也可以作为市场准入的依据。商务简报可以通报某个项目的进展,也可以为领导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商务英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类型的商务英语文件,讨论各种文件的特点和功能,并且提供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商务文件写作练习,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各类商务应用文的写作要领。

3.3 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商务英语教学更需要强调文化差异,使学生了解文化差异,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胜任今后的商务工作。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讲解,将语言传授和国际商务活动中相关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商业社会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老师可以灵活运用交际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利用各种真实语料来模拟商务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化差异,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发达的今天,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只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开设经济类专业英语的同时,安排学生进行商务英语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商务沟通能力,商务写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展他们的视野,使他们成为真正实用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商务英语 口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在全球商业活动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对于商务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也越来越受到欢迎。在众多的高职院校当中,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的课程,但是很少有相关学校可以有效的进行商务英语的口语教学,所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对薄弱,这也是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及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

1.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新概念,关于它的界定仍在不断讨论中。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它应由态度(attitude)、知识(knowledge)与技能(skill)三方面构成。笔者认为还应包括文化理解能力和交流能力。所谓文化理解能力,指的是在交流过程当中可以充分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存在的感知、情绪等差异,并以包容的态度进行交流;所谓交流能力指的是可以在有效克制文化背景差异的情况下,迅速的建立交际关系,解决出现的潜在的交际问题,达到最终的商业目的。

2.现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就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状态来说,口语是教学过程当中的弱项,其实不仅仅是在商务英语教学当中,在其他的外语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但是不同于一般的外语教学,商务英语的教学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在工作当中有效地进行商务交流,达到既定的商业目标。实际上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当中,最大的问题不是学生发音不标准,而是没有将英语当做一种工具加以利用,对自己的口语没有信息。因此应当从这个方面来解决目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弱的问题。

二、影响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

1.主观因素。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历来接受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都具备很强的发散性,但是西方国家更加注重思考的直线型,这就导致了在主观因素上中西方的不同。对于西方人来说,交流的过程当中更加注重具体事物的逻辑分析,但是汉语当中交流的过程更加注重对整体意思的概括。例如在语法当中,汉语的时间顺序是年月日,但是西方人的时间顺序则是日月年,中国人在听到表扬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谦虚的否认,而西方人更多的是欣然接受。这种传统教育造成的主观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客观因素。能够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客观因素很多,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制度因素、教育方式因素、社会导向因素三个方面。所谓制度因素,是由于目前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英语交流功能的使用,如果考试当中不考口语,那么学生就没有动力去学习商务英语口语;所谓教育方式因素,是由于我国教师在进行商务英语教学的时候,更加注重对英语和商务知识的灌输,不注重实际应用教育;所谓社会导向因素,是由于目前的社会风气大多是就业论,所以学生会认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没有用,只要找到工作就行。

三、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突出学生在口语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来说,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应当避免教师的填鸭式教学,采用更加灵活开放的形式,让学生开口说话。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让课堂的氛围更加轻松。通过采用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也乐于开口说英语。同时应当积极的进行行为引导,在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课堂环节设计之后,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激励和教育,当学生不敢开口说的时候,应当给予及时的激励,对于学生口语所出现的错误,应当及时的纠正,在课堂教育完成之后,应当对学生的优点进行放大表扬,激发学生后续的学习兴趣。

2.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应当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跨文化交流意识的认识,一般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例如可以模拟一个商务宴会的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文化背景的客商,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找到跨文化交流的重点和难点,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一些商务交流的失败案例,向学生说明这种商务活动当中对文化背景理解的重要性。

3.利用体验教学传播跨文化知识。体验教学是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当中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成功案例。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会国际商务礼仪,并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要做好体验教学,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一些影视作品进行讲解,一方面学生对这种方式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有针对性的了解某些重要场景下的交流方式和交流特点。如果有条件,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方式开展教学。

4.充分利用实践机会,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学习语言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同样要想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也应当使用实践的机会进行。鼓励学生参与英语演讲、英文歌剧排演、和外教交流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直接与外国人进行对话交流,或者是通过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实践学习。

参考文献:

篇3

一、深入贯彻“四个统一”,发挥首都工商职能,努力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四个统一”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履行职责、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工作目标和基本任务。将“四个统一”贯彻到市场监管实际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队伍素质,提升监管水平。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为首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强化大局观念。创新工作机制,使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将积极履职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转化为主动、高效的工作。

二是围绕科学发展观、2008年奥运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贯彻科学准入理念,完善市场主体准入规则,积极促进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发展,为多种所有制主体资产重组和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为优化首都产业结构做好服务。

三是进一步规范交易行为和竞争行为,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和完善,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积极构建服务型工商,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一是积极推进准入服务改革,完善市场准入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三级公众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网上登记服务系统的全面应用,进一步提高注册登记工作效率。完善电话预约、网上预约等工作模式,不断改善服务环境。进一步完善自助式电子服务系统,搭建多渠道咨询服务平台,对投资者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二是深化年检制度改革,提高年检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网上年检系统功能,通过电话预约年检、上门年检、集中年检等举措。全面提高年检效率。在年检中,对不同信用级别的企业实施差别化服务,保证无违规记录企业快速通过年检。

三是深化工商行政指导,提高监管服务水平。通过行政提示短信息、网络互动平台等新的行政指导渠道,进一步提高行政指导的即时性、互动性、便捷性。在对行政指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制度、程序,使行政指导工作更加规范,更有效地应用行政指导提示事项办理、消除违法隐患、纠正轻微违法、引导科学消费。

四是整合工商信息资源,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充分研究利用信息资源,定期专业研究报告。通过翔实的数据和科学的分析研究,反映市场发展的客观情况。为投资者、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有益参考。不断扩大工商信息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形成一系列较为完善的工商服务产品。

(三)创新和完善维权体系,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消费环境。

一是继续推进12315两级调度指挥体系建设。2007年,北京12315投诉举报系统共处理信息39.79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239.67万元。通过整合社会信息资源,建立信息预警机制,对执法力量实现定位、定人的信息调度指挥,使现有执法力量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切实提高对消费热点问题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对市场秩序的控制力,

二是积极推进社区工商工作站建设,通过流动工商工作站和网上工商工作站的建设。使基层维权工作进一步贴近百姓日常生活,解决百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是以食品安全为重点,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积极推进执法抽检、市场自检和经营户送检相结合的三级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加大对重点地区、重要商品监测抽查的力度,并及时监测抽查的结果,通过消费提示、消费警示等方式。引导公众实现健康消费。

四是有效利用社会监督,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网络,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将市场监管触角延伸到基层。通过举报奖励等方式,更好地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引导公众支持并参与市场监管,促进行业自律水平不断提高。

(四)规范执法行为,强化专业素质,树立良好的首都工商形象。

一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通过细化自由裁量权、应用行政执法案件管理系统、建立罚没物品公物仓等措施,实现对案件查办全程的监控和规范,克服执法的随意性。减少执法人员以权寻租的可能,保证工商严格依法行政。

二是继续倡导以“甘当主力、甘当苦力”为核心的首都工商统一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强化队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不推不拖,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积极履职,真诚配合。培养干部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工商事业的职业信仰。

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惩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深化廉政文化建设和干部廉洁自律教育,不断推进具有工商职业特点的廉政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通过举办“工商开放日”、基层工商所向监管服务对象开展述职述廉等活动。拉近与百姓的距离,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纪律作风督察和节日督察,强化基层纪律作风建设。充分利用内外监督合力,促进机关作风的改进。

二、不断推进“四化”建设,构建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提升首都工商行政管理水平

积极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努力实现监管领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充分认识到。只有深刻领会推进“四化”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在具体工作中注重创新性和实效性。努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才能做到高效、高质、高水平监管,促进首都工商履职到位。

(一)深化市场监管改革,构建市场监管长效机制。

一是继续完善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的经济户口动态监管机制,夯实市场监管的基础工作。着眼于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切实减少辖区市场秩序问题的存量。进一步深化对经济户口动态监管数据的整合分析,客观评估市场主体成长周期和市场秩序状况,建立市场秩序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加强以信用信息平台为基础的信用体系建设,构筑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信息总量目前已经达到1127.2万条,要进一步提高汇集信用信息的规模和质量,建立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的综合执法信息服务平台。继续完善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的制度和标准。深入推进信用信息的社会化应用。

三是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健全消保维权体

系。近年来,我们逐步建立了蔬菜、水产、鲜肉、豆制品、调味品等25个大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制度,采取备案、抽检、下架、退出四项措施,确保了首都流通领域重点商品的质量安全。通过全面应用商品质量监控系统。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落实商品准入制度,实施分类监管。提高商品质量监管制度化水平。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商品流通数据的综合分析。把握商品流通的基本规律、重要商品的流通特点以及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中的局部性、多发性问题,从而准确锁定监控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监管方案。

四是规范契约行为,深化合同监管。通过制定和推行60余种合同示范文本,我们目前已在商品房、汽车、旅游等领域构建了完整的签约体系。围绕市场监管重点、垄断行业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将继续扩大合同示范文本应用领域,建立合同欺诈预警机制,加强对不公平格式条款的治理。切实维护交易安全。

五是完善电子商务监控系统。维护互联网交易秩序。目前北京市工商局利用电子商务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全市6万余家电子商务网站的全面监控。通过监控数据下放和网络违法线索筛查,实现了对互联网交易秩序的有效规范,有力地震慑了网络交易违法行为。结合落实《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规定的电子商务监管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电子商务监控数据在日常监管中的应用,将网上巡查与网格监管紧密结合,重点加强对网络违法行为的发现、跟踪和取证能力。

六是继续强化有形市场规范化管理,稳步推进监管模式创新。结合贯彻《商品交易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全面提升市场规范化管理水平,确保在奥运会召开前100%达标。根据市场风险度和信誉度,科学评定商品交易市场的信用类别,实施分类监管,逐步建立有形市场秩序评价体系。

(二)积极推进工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升市场监管专业执法能力。

一是继续完善三级公共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保证全市登记注册工作标准统一。程序规范,口径一致。强化平台的服务功能,完善登记政策信息化、受理核准规范化、绩效考核标准化、微笑服务人性化的服务体系建设。严格规范准入流程。确保登记数据的真实、准确,降低市场秩序风险。

二是加强以风险预警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市场秩序控制力。通过对辖区市场秩序特点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找出可能带来市场秩序风险的关键点和关键环节。建立风险分析机制,深入分析风险的来源和发展趋势。根据风险的类型和等级,确定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建立风险控制机制,确保有效控制市场秩序。

三是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执法资源配置。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着力培养拥有丰富监管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和具备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充分挖掘现有潜能,对现有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加强整合和调配使用。我们在全系统推行岗位职责管理,通过细化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共制定5436份岗位说明书、12272项工作规范、14518项工作流程,解决了“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干得怎样”的问题,干部管理更趋规范化,为构建“数字工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是积极推进工商执法装备的标准化建设。近年来,围绕建设数字工商,提高监管效能的目标,北京市工商局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原则,不断改善执法装备。我们将继续强化现代化的装备对工商执法的保障,完善移动执法终端的应用。配备现代化的特种装备车,通过装备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科学的流程管理,切实提高工商执法效能和服务水平,

一是进一步强化工商数据管理,夯实经济户口监管数据基础。通过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内、外网及各应用系统数据层面的整合和集成。不断完善登记、企监、信息、档案等相关部门的数据衔接工作机制。建立数据录入、更新、维护、检测、修补的长效制度。对工商系统掌握的信息资源进行更有效的整合利用。

二是通过智能化监管系统的应用,推进市场监管方式的创新。近年来。北京市工商局相继建设了互联审批、企业信用信息、食品安全监控和企业网上年检等四个重要的市级电子政务平台。12315投诉举报系统、广告监测系统、企业登记系统、电子商务监控系统等重点应用系统也先后投入运行,通过工商行政管理综合业务、政务管理和统计分析三大应用体系,保证了工商部门对市场竞争和交易行为的有效监控,也使公众在办理企业登记、年检申报、消费投诉等事项时更加快捷、方便,享受到了高质量的政府服务。

三是创建工商技术中心,为市场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提高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管及商品质量控制能力,我局组建了商品质量控制技术中心和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实验室技术要求。实验室环境、硬件设施以及分析评估能力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通过专项分析工作的不断深入,有力地促进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逐步健全,大大提高了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的技术含量。

(四)积极推进工商法治化建设,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一是清理执法依据,积极促进市场监管立法工作。2007年北京市工商局对655件法规进行了清理,理清了工商153项具体职责。明确了工商行政执法依据。案件管理系统得到全面应用,案件评查和执法监督工作继续推进,推动了执法水平的稳步提升。历时3年,修改30余稿的《北京市食品安全管理条例》已获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为进一步提升首都食品安全及奥运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具有工商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结合北京工商实际情况,北京市工商局正在编制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五年工作规划,以权力观教育为核心。形成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健全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体系;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以依法依纪查办案件为重要手段,强化惩治腐败工作机制。

三是针对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效能监察和综合治理。将围绕重要岗位和重点环节。深入开展效能监察和执法监察。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运行规范,充分发挥各种监督形式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利用科技手段有效规范执法行为,堵塞制度漏洞,杜绝执法寻租,确保执法公平。结合工商实际,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实现“阳光工商”。

三、紧抓奥运契机,全面提升首都市场秩序整体水平

2008年。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和残奥会,是北京对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是首都城市管理、政府公共服务实现飞跃式发展的难得机遇。也是工商部门提高市场监管水平的重要契机。

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们将立足工商职能出发,扎实做好各项奥运市场秩序保障工作。加强重点地区的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抓好奥运期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做好奥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体系、明确监管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为保障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落实各项奥运保障措施,全面提升首都市场监管能力。

篇4

高职商务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商务、策划、管理等方面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但是,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对商务管理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计与学生的实际岗位能力要求仍然存在偏差。这需要高职院校对商务管理专业课程设计进一步完善,使课程设计与学生的实际岗位能力要求相吻合,更快的适应社会的需求。DACUM,是项目课程开发的英文缩写,它是CBE——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教育模式运用的一种职业分析的系统方法。用DACUM法开发高职商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通过针对该专业企业所需的职业岗位,让学生详细、具体的掌握每项工作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在高职商务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中应用DACUM法,使商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可以有效避免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更能适应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1)应用DACUM法开发高职商务管理专业课程,对商务管理专业职业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描述得具体,为商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相应的信息基础;

2)应用DACUM法开发高职商务管理专业课程,为商务管理专业课程提供了具体的标准;

3)应用DACUM法开发高职商务管理专业课程,有利于加强用人单位与商务管理专业的联系,促进校企合作;

4)应用DACUM法开发高职商务管理专业课程,有助于培养更加符合用人单位职业能力与水平要求的学生。

2DACUM法在高职商务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中应用的目的

用DACUM法进行高职商务课程的开发,为高职商务课程开发的单项任务分析表、知识结构表、能力结构表、课程体系结构表的开发和形成提供了依据,为整个课程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DACUM法确定高职商务管理专业所要求的各种综合能力及相应专项技能,从而开发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商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研究目标包括:

1)定义高职商务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2)对高职商务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各种综合能力有了明确的定义;

3)根据高职商务管理专业学生可能从事得的职业定义其所必需的各种专项技能;

4)描述高职商务管理专业学生从事相应职业必须满足的各种要求。

3DACUM法开发高职商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过程分析

3.1成立高职商务管理专业DACUM图表开发小组

专门成立高职商务管理专业DACUM图表开发小组,小组成员有来自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的管理人员、课程改革工作小组成员以及部分专业骨干教师组成。

3.2将成员分成若干小组,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具体调查内容如下:

3.2.1对高职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的分布情况调查

针对高职商务管理学生的实际情况,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调查形式。在调查过程中应结合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亲身经验以及企业的需求,保证对该专业职业分析的全面性。

3.2.2对高职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相应岗位能力调查

针对商务管理专业就业面广、分布的岗位多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对在不同岗位工作的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访问得出不同岗位对所需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不同要求,如商务管理毕业生认为重要的课程、技能等。

3.3对调查数据和信息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提出高职商务管理专业技能的含义,开发出包括专业名称、专业技能操作评定标准、专业能力领域和专业所需技能的高职商务管理专业DACUM图表。

3.4根据高职商务管理专业DACUM图表中的所需的相应技能要求,开发出与各项技能相对应的学生学习资料。

3.5按照学习材料的内容实施教学,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这项技能,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3.6总结并形成系统的整合模式及高职商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有效支撑资源。

4基于DACUM法高职商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构建

4.1对高职商务管理专业的需求分析

4.1.1需求岗位分析

企业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出的商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同类型的企业需求层次不同,集中表现在:现场管理人员和企业行政、销售集中在高职。用人单位认为他们做事成熟,实践能力强。因此根据高职商务管理的专业性质,企业更需要现场管理人员、企业行政、销售等。

4.1.2需求岗位能力调查分析

在高职商务管理专业学生基础知识方面,企业既重视高职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管理素质,也重视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英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我们在制定DACUM表时要特别突出这一点。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收集来自企业一线大量的真实可靠的信息和数据,经过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终于开发出了商务管理专业的DACUM表,为单项任务分析表、知识结构表、能力结构表、课程体系结构表的开发和形成提供了依据,为整个课程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2高职商务管理专业DACUM的工作分析

篇5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项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层级规格及其培养策略研究”(立项号:R2013B021,项目负责人:谈黎虹)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基于对企业电子商务岗位招聘信息的内容分析,对浙江省电子商务岗位群人才核心技能进行调查统计。从电子商务岗位之间技能需求的差异的角度探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层级规格要求,并提出相应的电子商务专业分层级多元化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浙江省;电子商务;岗位核心能力;层级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其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量与日俱增。本文试图以市场为导向,从企业需求及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出发,确定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岗位方向定位。通过对浙江省相关企业电子商务岗位群人才所需要的核心能力进行调研分析,从电子商务岗位之间技能需求差异的角度探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层级规格要求,并提出相应的电子商务专业分层级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普高及职业院校开展有效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对策建议。

1、研究设计

1.1 内容抽样

本研究利用我国知名网上招聘网站: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对企业电子商务岗位招聘广告的分析,以电子商务岗位为

关键词 进行职位搜索,对相关职位信息进行搜集整理。通过对招聘信息样本抽样的分析,将电子商务岗位划分为技术类、商务类和综合管理类3类岗位群,每类岗位群又细分为多种岗位,最终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电子商务就业岗位[1]。技术类岗位群有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互联网软件开发工程师、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网站构架设计师、网站建设、网页设计/制作/美工等具体岗位,商务类岗位群有网站客服、网络营销、SEO搜索引擎优化、产品专员/经理/总监、网络推广专员/经理/主管/总监、网站营运专员/经理/主管/总监等具体岗位,综合管理类岗位群有电子商务专员、电子商务经理/主管/总监、网店店长等。通过检索电子商务岗位名称并进行人工识别和过滤无效的岗位信息,依据学历要求即本科、大专高职及中职,分层级分别获取最终有效样本360个,总共1080个样本。

1.2 构建岗位技能类目

经过研究及分析,电子商务岗位技能应包括3个维度,分别为技术技能、商务技能和综合技能。如表1所示,按每个维度包含的技能指标和具体能力[2]计,共有10个技能指标和56个具体能力。

1.3 内容编码

通过查看招聘广告信息中电子商务岗位能力要求,通过直接打分法记录频数,某项核心技能出现计1分,否则计0分。当查看样本内所有招聘广告信息中电子商务岗位能力要求后,技能得分就是该项技能出现的频数。

2、内容分析及结果

2.1 核心技能要求统计分析

本文使用spss19.0分别对本科、大专高职、中职学历等级要求下企业招聘广告的技术、商务维度的核心技能进行频数统计,排在前10位的技能指标如表2所示。

本科学历主要要求电子商务人才的技术技能,技能指标集中在网站建设与维护方面,其核心技能要求包括b3、b2 、b1。此外,对商务技能也有一定的要求,技能指标主要集中在营销管理和网络营销方面,其核心技能要求包括g1、e2、g5。可见,本科电子商务毕业生比较适合互联网软件开发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技术类岗位与商务类中的管理类岗位。

大专高职学历主要要求电子商务人才的商务技能,技能指标集中在网络交易和网络营销方面,其核心技能要求包括f7、e1、e2、e3。技术技能指标主要集中在图片拍摄与处理以及办公自动化,包括c2、d2。可见,大专高职电子商务毕业生比较适合客服岗位、营销类岗位以及美工岗位。

中职学历主要要求电子商务人才的商务技能,技能指标主要集中在网络交易和网络营销方面,其核心技能要求包括f7、f1、e3。技术技能指标主要集中在办公自动化以及图片拍摄与处理,包括d1、c2。相对于大专高职学历的电子商务人才要求,中职学历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更侧重于商务技能。可见,中专高中电子商务毕业生比较适合客服岗位与营销类岗位。

使用SPSS19.0对本科、大专高职、中职学历等级要求下1080个招聘信息的统计,如表3所示。在前5项技能指标统计中,从单一核心技能的要求看,“专业资历”指标是企业在招聘时最重视的,88%要求具备工作经验。同时也比较重视“人际交往”中的“团队合作”、“职业素养”中的“工作认真负责”、“承受工作压力的能力”与“语言表达”。

2.2 技能指标的综合分析

为了具体考察本科、大专高职、中职学历等级要求下的电子商务人才岗位能力需求情况,从电子商务岗位之间技能需求差异的角度探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层级规格要求。分别以本科、大专高职及中职为层级划分,统计分析了每类360个岗位样本,如图1所示,列出了每个岗位招聘广告包含的技能指标平均数。对于综合技能,除本科学历要求的电子商务人才对“i专业资历”指标较为关注外,其他无论哪种学历层级要求下,“h职业素养”“i专业资历”“j人际交往”的技能指标都比较受关注,没有太大的差异。此外,本科学历要求的岗位需求对技术指标中的“b网站建设与维护”核心技能较为重视;大专高职学历要求的岗位需求对商务指标中的“e网络营销”核心技能较为重视;中职学历要求的岗位能力需求对商务指标中的“f网络交易”核心技能较为重视。

3、研究结论

1)在电子商务专业技术类岗位要求中,针对不同的学历层级,对技术维度核心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本科学历要求最高,大专高职学历要求次之,中职学历要求最低。其中,本科学历尤其重视“b网站的建设及维护”技能,而高职大专学历则要求“c图片拍摄处理”和“d办公自动化”。

2)在电子商务专业商务类岗位要求中,对于不同的学历层级,对商务维度核心技能的要求也有差异。对于高职大专与中职学历,“e网络营销”与“f网络交易”要求较高,其中大专高职学历要求最高,而中职学历特别强调“f网络交易”中的客户服务技能。本科学历对“e营销管理”的要求相对较高。

3)在电子商务岗位要求中,不管哪一学历层级,都非常重视综合维度核心技能。尤其是“专业资历”,一般企业招聘都要求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此外,“人际交往”、“职业素养”也比较受重视。因此,这些指标要求都超过了对于技术和商务的要求。

4、建议

1)对于不同的电子商务专业岗位,针对不同的学历层级和技能需求,进行层级设置,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如表4所示,1级和2级为中职学生就业岗位,2级和3级为高职学生就业岗位,3级和4级为应用本科学生就业岗位。不同的岗位层级可与电子商务国家职业标准相对应。各院校须明确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根据岗位需求,改革教学内容。除了共性课程外,可设置特色课程和选修课程,着力于个性化培养。

2)划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层级规格,建立分层级专业标准培养体系。

以网络营销岗位为例分析电子商务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岗位任职能力要求的关联性以及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层级规格的划分,并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标准。图2为电子商务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岗位任职能力等级的关联图。

3)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针对“专业资历”的要求,各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践和岗位技能的培养,通过顶岗实习、“学中做”、校外企业实践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积累工作经验。同时,各院校可以通过企业培训、电子商务竞赛、文化素养选修课程等方式,培养并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商务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人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施民宪,谢菁. 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的电子商务职业能力调查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328(36):28-31.

[2] 邓之宏,邵兵家,段建. 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岗位人才核心技能需求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29(11):136-140.

篇6

[关键词] 培养模式 人才内涵 商务领先(business leading) 英语跟上(English following) 商英结合(business and English combining)

一、引言

长期以来,商务英语专业到底是姓“英” 还是姓“商”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商务英语专业不是简单的商务+英语。就商务和英语而言,他们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兼容相互补充的。经过往届就业信息反馈调查,我们觉得高职高专类型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吃的还是商务这口饭。就广东地区来说,毕业生一般在本地或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小企业里,先是跑跑跟单,然后接触一些业务的洽谈,有些还负责一些外运公司的联系工作或接待工作。他们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相比虽然有一些英语上的优势,可以在某些场合发挥一些没有英语背景的毕业生所不能发挥的作用,但是他们极少会像纯英语专业的学生那样靠英语谋生,因为他们的英语还达不到那个程度。高职商务英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这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高职商英人才内涵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对外贸易逐年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对国际商贸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温。90年代开始,商务英语专业在高等院校迅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数量从1998年的386所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近1100所,其中职业技术学院872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0.5%。在近1100所高职院校中,450多所开办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近20多年里,不但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办商务英语专业,而且中职学校也在办商务英语专业。高职商英人才规格与其他两种类型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不同参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高职商务英语在知识上强调够用和实用,而本科商务英语在知识上强调扎实的英语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它们之间的差别就是“专”与“宽”的差别;在人才类型上,高职强调技术应用型,而本科强调复合性;在岗位群上,高职强调商务第一线工作,而本科强调商务管理工作;另外,高职商务英语与中职商务英语的差别就是“高”与“中”的差别,即在知识和能力要求上,高职比中职高,高职岗位群比中职广。高职商英人才规格概括起来就是培养“有知识”、“有技能”、“有素质”的“三有”商务人才。“有知识”,即知识扎实,知识包括文化知识、英语基础知识和商务基础知识;“有技能”,即语言技能和商务技能娴熟,技能包括商务谈判、商务贸易、商务翻译和企业管理等;“有素质”,即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和涉外素质高,职业素质包括求职礼仪、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创业精神等,涉外素质包括谈判技巧、商务礼仪等。与本科和中职教育不同,高职商务英语知识上更加强调够用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商务基础知识,技能上更加强调应用英语进行各类商务活动的技能,素质上更加强调涉外素养和商务意识。

三、LPC培养模式

1.LPC含义

商务英语专业是中国高等院校新兴的一门独立学科,“语言+专业”的结合界定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复合性,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的专业特点,这已成定论。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仍然没有很好地回答英语与商务之间的关系:是商务>英语?还是商务英语,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或电子商务专业+专门用途英语;假如商务

“商务领先”指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中尽早树立和培养学生商务意识,把商务意识贯穿教学全过程;“英语跟上”即英语是商务活动中的武器,商务英语的特色就是体现英为商用:“商英结合”即在教学不但注重商务意识和商务技能的培养,而且注重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训练,做到两者有机结合。

2.LPC与课程结构分析

专业设置一般要经过市场调查,确定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然后到课程结构分析。课程结构分析是要把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即“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转化为专业(实训)课程,形成由专业核心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组成的课程结构。

根据调查,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主要工作岗位是商务文员、商务秘书、商务行政助理等,这些岗位独立性不强,它们之间相互兼容,从事这些岗位的人都是商务活动第一线的专门技术人才,他们的工作任务主要有商务接待、商务谈判、商务翻译、外贸实务、商务报关与跟单等。依据徐国庆(2007)的工作任务逻辑三种关系模式的划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工作任务属于并列式,如下图。

从LFC教学模式可知,工作任务与专业(实训)课程并不能――对应,结合商务英语的复合性,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模块:英语课程,商科核心课程,商科非核心课程。以往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开设的多数是普通英语,商务英语专业就成了英语+商务或商务+英语。为了增强学生的商务意识,英语课程模块应该遵循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和商务意识相结合的原则,开设商务与英语相结合的课程如商务英语精读/剑桥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听力,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口译等。商科核心课程主要有进出口单证、商务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和电子商务等。根据学生反馈,如果这些课程是英文版的话,对他们来说学习实在太难,学起来总有丢此失彼的感觉,因此,这类课程尽量使用双语教材;而商科非核心课程(如商务礼仪或商务谈判技巧,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市场营销,文秘实务或行政管理实务,报关实务,跟单实务等)最好使用中文版教材,因为这些课程主要拓展学生商务意识和商务技能,假如它们是双语版教材或英语版教材,学生会增加学习负担,这对高职生学习也有难度。

3.LPC与课程教学

目前制约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因素主要是教师商务素养。据全国19所高职名校的161名教师所做的统计表明,69.5%的教师为本科,80%的教师为非师范英语专业毕业,70%为毕业直接入现职,无任何教学或企事业工作经验,22%入现职前有教学经验,仅8%入现职前有企事业工作经验,54%最近五年内从未有过任何形式的进修。多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缺乏在实际的商务环境中的实践经验,本本主义严重,仅是纸上谈兵,只能理论到理论,内容到内容,本身不具备在商务环境下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提高教师的商务素质或商务意识迫在眉睫。培养有商务素质教师的途径一是靠培训或继续教育,二是靠下企业锻炼,三是靠自我提高。“自我提高”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亲自参与”或“亲自体验” 各种言语和商务情景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商务意识。从高职教育性质和高职学生现状来看,高职商务英语的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目标商务情景展开,以必需的语言知识和准确的言语形式为基础,以学生今后工作任务的言语功能为核心,通过大量的与其工作任务相关联系的语言资料和商务语料的输入和科学训练,强化学生的目标情景语言输出,加强其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切实做到商务与英语相结合。

4.LPC与实训实习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能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们不能说从高职商务英语出来的学生英语和商务什么都可以做,这是不实际的。从事商务活动第一线的专门技能人才至少具备一般的商务接待、商务谈判、商务翻译技能和熟练的外贸实务、商务报关与跟单技术。个体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整合的状态;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要掌握技能、掌握知识,以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要注重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要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姜大源,2007)。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的复合性,我们可以通过商英结合的实训实习方式加以整合商务英语个体专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具体做法如下:

(1)提高校内实训效果

可以说,校内实训是个人专业能力训练的主战场。校内实训包括课内实训和整周综合技能实训。一年级以语言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为主,实训形式主要是课内实训;课内实训应以情景交际法和“大脑风暴”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中还应该积极主动培养学生的商务意识和职业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商科技能奠定扎实的基础。二、三年级主要围绕商科技能展开实训,实训形式有课内实训和整周综合实训;课内实训多以任务型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而整周综合实训则以模拟教学法、行动体验法和案例教学法教学为好;在这阶段中,教学应该特别注意“英为商用”的原则,创造语言环境,切实做到商英结合,突出商英特色。

(2)加强校外实习管理和考核

校外实习一般可以分为专业认识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校外实习是个人职业能中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训练的主战场。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实习教学也应该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不要因为这种实习是校外进行,以无法监控为理由任其自由。为了提高校外实习价值的最大化,管理者应该制订系列有关校外实习过程管理文件,加强管理、监控和考核,如制定实习管理文件、实习教学大纲、教师实地检查指导实习记录单、管理人员巡回检查实习记录单、学生实习手册、实习经历证书、学生实习考核鉴定表,等等。

四、结语

商务英语全称是English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s(EBE),属于特殊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商务英语专业是新兴的专业,它的培养模式一直是学者探讨的热门话题。LFC(business leading,English following,business and English combining)像是一种教学模式,又像一种教学理念。提出“商务领先”诣在增强学生的商务意识,提高创业能力;“英语跟上”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言语能力,彰显专业特色;“商英结合”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复合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常德教育科研网:http//jks.省略

[2]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2000年3月15日)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学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2000年

[4]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03.5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9)

篇7

1前言

近年来,网络交易迅速兴趣,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了适应这种情形的出现,很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培养了大批的电子商务人才。尽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对口的工作,同时很多电子商务企业也面临用工荒,这说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 养的方向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导致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困难情形的出现。通过与企业多次的接触和调研,我们发现凡是就业比较理想的学生一般具有较高的电子商务专业水平和较强的职业能力。

2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特点

电子商务是个新兴的专业,涉及专业比较广,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也有商务方面的知识。对于从事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而言,首先要具备计算机网络知识,对计算机软件、硬件都十分熟悉,对网络设备的使用、维护熟悉,还要具有熟练的网络操作技能。其次,对网站策划、网络运营、网站设计、网站开发等方面比较熟悉,对电子商务系统安装、调试和维护都要十分熟练。再次,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管理能力,市场经济变化迅速,商品信息层出不穷,对于从事电子商务职业的人才而言,要对网络推广、广告营销、市场信息的搜集、分析、处理等比较在行。最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电子商务工作尽管不需要付出很多的体力,但是工作也比较辛苦,加班时间比较长,需要长时间电脑作业,因此需要认真负责、吃苦耐劳,要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同时近年来,网络信息安全不容忽视,很多电子商务企业都遭受过网络攻击,给企业的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因此从事电子商务职业的人才也需要具备网络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遵纪守法,严守公司规章制度。

3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上还大量沿袭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大量的理论知识的讲授,造成很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读死书的情况,缺乏实践操作技能,缺乏对具体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综合能力不强,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

(2)电子商务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情况不断出现,这就需要在电子商务教学中要不断地补充新知识、新技术,贴紧时展的步伐,但是很多高职电子商务教学中依然使用传统的教材,知识点过于陈旧,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电子商务教学需要。

(3)很多高职也都引进了大量教学软件,但是很多软件设计存在缺陷或者与企业实际运行情况相差甚远,学生在软件的练习中只习得了一些皮毛,接触到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离期望值相差很大。

(4)定位模糊,专业性不强。高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都比较晚,有的就是简单的本科教育的翻版,对电子商务学生的就业定位不清,导致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无论是计算机技术、网络营销还是广告策划、企业管理课程都要上,就业范围也很广,从银行、海关、证券行业、制造行业到外贸行业等都涉及,这就导致学生没有核心技能力,就业缺乏针对性。

(5)实践环节薄弱。高职培养的学生是从事一线工作、技术过硬的应用性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然而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依然过于重视理论课程的讲授,实践环节比重较轻,而且实践环节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些学校实践场地和设备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再就是很多学校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导致实践环节过于随意,实践什么内容、实训多长时间、实践考核等都流于形式。大部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是刚毕业的研究生,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机会和工作经验,无法给予学生一些实践上的指导。

4提高电子商务学生职业能力的措施

4.1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职业规划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如何培养既懂商务管理,又懂技术应用的综合性人才是一个难题。为此,学校要加强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得学生掌握跨管理、信息技术、商务运营、计算机网络等门类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可以在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学校资源以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专业再进行细分,以“宽口径、厚基础”为思路,有针对性地、多方向地培养人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相关企业中的商务运营、网站管理、客户支持三个大的方面,将电子商务专业按能力模块,进行分方向教学,考虑将该专业分为商务管理和技术应用方向,从第四个学期开始,每个学生在继续学习本专业共同的必修课的同时,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选修该方向的强化课程,以利于形成专业特长和培养个人核心竞争能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2以赛促练、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参加大赛对于提高学生电子商务水平、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或者校级等各种实用性比较强的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而且与校内实践相比,大赛往往有比较严格的比赛规则,还有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模拟平台,学生参加这样的大赛,有真实的企业竞争环境,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且由于目标明确,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会增强其对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样的大赛往往是以团队性质参赛的,学生分为几个团队一起训练,可以培养起团结合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大赛不仅对学生有重大的帮助,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也有积极意义,为了取得好的成绩,为了更好的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教师也不断强化对学生技能的培训,教师会主动的进修和学习,使学科的教学工作有的放矢,改善实践教学效果。当然由于大赛名额有限,往往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被选参加这样的大赛,其他学生难以有锻炼的机会。为了全面的提高全部学生的技能水平,学校要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将技能竞赛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根据比赛的要求和规则,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调整和整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把竞赛项目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开展诸如电子商务网站网页设计竞赛、网络美工竞赛、网络营销竞赛和网络创业竞赛等多种技能竞赛活动,充分发挥技能大赛的促进作用。

篇8

    [论文摘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社会对具有商务英语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本文从行业先导和工学结合这两个方面,分析如何培养集语言技能与专业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涉外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

    一、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具备从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适应开放的外向型企业开展商务活动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通过对语言基础课、语言技能课的学习,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通过商务知识、商务技能课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商务知识和技能,能听懂外商一般的商务洽谈,能使用英语和外商进行一般的业务洽谈和交流,能读懂外商的信函业务单证和文件等,能用英文书写一般的商务文书。具体来说定位于国际贸易业务员、外销员、跟单员等具备从事国际商务业务工作上岗资格和能力的专业人员。

    二、行业先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纷纷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办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协作完成教学计划,校企共创考核方式等方面正在做着尝试,有了初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基础。在教改和实践创新基础上,我们滨州职业学院进行了大胆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采用了“语言能力+商务管理和操作能力+行业知识技能”构成的商务英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本培养模式以高职高专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为导向,以高职高专教改和教学实践为基础,深入探讨和实践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这种行业先导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行业先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思路,在商务英语专业传统的“语言能力+商务管理知识+商务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加上行业知识技能和特色,创建以“语言能力+商务管理和操作能力+行业知识技能”为核心的崭新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了以就业为主导、以行业知识技能为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行业人才培养新路。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应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形成以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专业发展实际为依据,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以校外实训基地为重要补充,校内校外有机结合,构建全方位的工学结合平台,有力地促进人才的培养,形成与行业一线单位合作的有效机制。

    1.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首先,可以在实训室安装国际贸易实务实习平台,引导学生进行逼真的商务活动模拟训练。每位学生都拥有一家自己创办的模拟公司,独立在网上虚拟从事国际货物买卖交易。学生在主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养成敏锐的市场意识、良好的商业交往能力以及快速应变、理性分析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模拟实习中主要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有目的地不断创设仿真商务场景,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和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深度运用。

    其次,还可以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让学生多接触外贸企业中真实的应用文献如一些单证、说明书、手册、专利、合同、广告等。对于一些常见应用文体如通知、商业函件、个人简历、合同等,要求学生能做到填得出,写得好。

    最后,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加强专业教学和管理,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界的管理人员、专家和行业协会的代表担任委员,成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和考察,商讨专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审定专业教学计划,协调管理学生实训,指导学生就业。

    2.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首先,校外实训可以是到实习基地参观、请基地人员现场教学等。校外实训可以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专业认知实习和岗位认知实习,如有能力还可担任兼职业务员,指定老师加强指导,组织优秀学生参与实践,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其次,注重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可使学生“零距离”接触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产业的结合,与社会的融合,保证其科学先进性,使学生和受训者参与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的实际运作,通过实践使受训者更深刻地了解并准确把握岗位技能、要求、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和企业运作管理模式等。校外实践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要充分挖掘资源,与企业加强联系,只有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结束语

    对于商务英语这个较新的专业,要紧紧围绕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采用行业先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握实践性和实用性的专业特色,坚持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知识、商务操作技能并重的原则,就一定能够将商务英语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培养出有特色、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林:创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7,(7)

    王金洛:“工学结合”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杨筱玲: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J].《市场现代化》,2007,(6)

篇9

关键词: 本科院校 商务英语 职业技能 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

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服务公司和企业,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全国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已从以前开设的纯语言类或文学类专业转向于服务社会、有利于就业的英语专业方向,商务英语专业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已经成为英语专业最重要的一个专业方向,由于其就业前景良好,深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青睐,报考此专业的学生逐年增多。按照国家教育部专业设置政策和规划的要求,全国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开设的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方向应当是为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为蓬勃发展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培养在外贸进出口公司、对外文化交流机构、外事部门、涉外企业、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管理业、旅游业等领域从事翻译、管理、研究工作的英语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培养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应该是具有多种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一、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必要性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逐步转为外向型市场经济,由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全球一体化加速,社会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人才。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是社会的需要,也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全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开设的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崭新的挑战。高校培养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应当既要拥有丰富的语言专业知识、良好的外语水平,也要熟练使用网络技术,且熟识贸易专业知识,精通世贸组织的规则。高校应不断修缮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现状,为社会培养适应这个特殊时代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更好地对外文化交流机构、外事部门、涉外企业、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管理业、旅游业等领域服务。

二、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

商务英语专业虽属于英语专业,但它与英语专业也有颇多不同之处,其培养的人才拥有的技能也应区别于英语专业人才拥有的技能。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如下:第一,商务英语专业仍属于英语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当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的各项活动,同时也应具有较宽厚的英语和人文知识基础。因而,在基础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中,应侧重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第二,商务英语专业也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该专业培养的人才能熟练运用英语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掌握宽泛的商贸专业知识,精通世贸组织的各项规则,为将来从事的商贸活动打好基础。第三,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还应具有职业用途英语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的教学特点,其教学应倾向于言语功能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让语言服务于所要从事的商贸活动,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和积累。

三、如何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

1.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才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源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2000)。《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应该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商务英语专业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将语言知识与商务知识放在同等的位置,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商务知识的学习融为一体,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在商务英语课程的教授中,商务专业知识应为主线,而英语是学习这些知识的媒介,服务于这些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教学的目的是融商务知识学习与语言知识学习为一体。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体现如下原则:将商务专业知识作为主线,注重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加强应用能力训练,鼓励个性发展,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多实践,在实践中积累商务英语职业技能。根据该原则,在四年制的本科学习当中,可要求学生在低年级时打好扎实的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基本功,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在高年级时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并从中积累丰富的职业技能,以适应将来社会的需求。

2.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由于商务英语专业的特殊性,与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捷径,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校企合作机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校企间的交流与合作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建立校企实训基地。学校应与相关的企业建立长期的实训基地,到企业参加实训的过程可使学生与企业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实现“零距离”接触,使学生学得更多、学得更实、学得更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的实际运作,通过实践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并准确把握岗位技能、要求、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和企业运作管理模式等。二是成立企业专家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了专业的长远发展,为了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与社会和经济接轨,培养合格的人才,学校应聘请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成立企业专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向这些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取经,学习相关的实践知识,因为只有企业才能正确地传达社会需要怎样的商务英语人才。同时,也要让每一位担任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参与到会议中来,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和教学计划,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3.建立合格专业的师资队伍

优秀专业的师资队伍始终是实现人才培养的最强有力的保证。商务英语既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对教授课程的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作为这样一个兼容性很强的跨学科专业的教师,其必须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系统的商务知识,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人才。目前,各高校从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专业英语课的教师,他们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了英语语言的基本技能,然而,仅仅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知识的复合性和能力的应用性要求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复合性和实践性。但是大部分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欠缺商务背景,缺少在社会生产实践工作岗位应用外语的经验,即“双师”素质差,所以很难满足培养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如果我们的教师是只懂英语知识而不知商贸知识的“单一型”教师,他们又怎么能培养出“复合型”的商务英语人才?因此,当务之急是教师必须率先“复合”起来,复合型的商务英语教师是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关键。

为高效解决这一问题,本科院校的外语学院(系)要积极鼓励本专业的老师自主进修商贸英语专业知识,所有的专业课程都由自己系部的老师担任,绝不从商学院外聘教师,努力开发自己的特色课程,让商务英语专业形成自己的特色,努力实现教师队伍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化和提高,以满足专业教学和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4.开展多种多样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在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反映了劳动者具有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特殊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可谓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敲门砖。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必须是具有多种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四年本科学习中掌握多种多样的技能,考取与本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全国翻译资格证书、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证书、国际商务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报关员证书、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证书等。与学历文凭不同,职业资格证书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了学生是否具有从事该职业的实践能力水平,更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开展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是商务英语专业长远发展的保证,相关院校应首先鼓励授课教师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吃透考试题型,参透应试技巧,在此基础上,组织老师开授面向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班,让更多的学生可以考取就业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争做合格的商务英语人才。

四、结语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赋予了本科院校为国家培养高级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作为向社会输出高素质人才的港口,本科院校的外语学院(系)要具有大胆创新的精神,不断优化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勇于探索和开发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办出自己的商务英语特色。此外,相关院系还应重视学生校外实践环节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充分利用本科院校所在大、中城市涉外商务活动频繁的优势,多为学生提供操练的平台,创造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机会,例如:组织学生志愿者参加政府的招商引资活动、企业公司的资料翻译活动或现场口译活动等,以特色教学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当然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还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蔡芸.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

[2]陈勇,肖云南.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理念及教学目标确立的问题[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篇10

根据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需要,把营销技能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因此,围绕网络营销技能所需的六大意识和七大核心技能构建了特色鲜明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实践课程体系。

1、六个意识

商业意识-指电子商务人才需要有国际眼光和灵敏的嗅觉,遇到商业机会要快速反应、精于算计;实践意识-指电子商务人才在从事营销活动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大胆实践和积极实践;创新意识-指电子商务人才要有强烈的创新欲望,敢于标新立异,做事敢为人先;品牌意识-做人要有人品,做事就要创名品,做人做到人人喜欢你,做事做到人人需要你;团队意识-指电子商务人才要有充分的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要敢于协作和勇于协作;系统意识-要站的高、看得远。

2、网络营销七大核心技能

网站规划、评价能力:主要明确电子商务人才需要具备网站规划能力、网站运营评价能力、静态网页设计能力、动态网页设计能力和网页美工能力等;营销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电子商务人才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商业模式创新能力、营销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等;网站编辑和网站管理能力:对环境有敏锐的嗅觉、对热点的捕捉能力、看待问题有独特的视角、内容组织能力和图文图像编辑能力等;网络营销与管理能力:要求电子商务人才要具备网络推广与营销能力、搜索引擎营销能力、营销的策划能力、文案撰写能力以及营销实施监管能力;平台招商与客服能力:要求电子商务人才要具备平台招商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和网络客户服务能力;网店经营与管理能力:要求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网店运营能力、网店产品和物流管理能力、网店推广能力和网店促销能力;品牌策划与推广能力:要求电子商务人才必须具备塑造品牌核心价值的能力,从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三个方面营造产品或服务的核心价值。

3、电子商务核心实践课程群

营销创新;网络推广;商务网站经营;热点专题策划;平台招商与客服;网店经营与管理;品牌策划与推广;电子商务创业。

二.真实、开放环境下核心实践课程的实现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网络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真实、开放环境下才能实现,为了配合核心实践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建设了实训平台-网络促销联盟,平台集教学和学生实训为一体,通过设计合理的实训流程把核心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贯穿到所有的实训项目中,以具体的企业营销项目为主体,从前期的项目招商、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销策划、产品和服务推广、品牌策划与推广到最终的客户服务,形成一套课程实训的体系,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核心实践课程的教学和实训中,着重培养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