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29 01:11: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典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由于我国的教育教学模式正处于完善阶段,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师需要突出小学语文中的经典诗词教学内容,利用经典诗词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充分的提升,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还能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确保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更加深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创设情境对于小学语文经典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分析教学
(一)加深学生对经典诗词的认知和理解
由于小学经典诗词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且经典诗词缺乏趣味性,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往往无法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导致经典诗词的教学效果较差,而情境构建的方式能够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形成一定的知识认知。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能够逐步产生对经典诗词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感知经典诗词带来的韵律美,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加深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对诗词的整体认知水平。
(二)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能力成熟的重要时期,对于经典诗词的认知较为浅显,传统的诗词教学方式无法突出学生对诗词的个人理解和思考,导致经典诗词的教学效果较差,而创设情境的方式能够有效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感受,体会诗词的魅力,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强烈的诗词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在小学语文经典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针对性,能够以良好的环境实现对学生的感染,让学生能够产生更加深刻的诗词认知。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求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特点,明确学生基本的诗词认知水平,为了充分发挥教学情境的积极作用,教师需要确保情境中涵盖经典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思想等内容,促使经典诗词在情境中以现代化的形式呈现到学生的面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就目前我国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经典诗词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来看,由于教师缺乏深刻的情境认知,对于情境的设计缺乏主观思考,导致情境的创设缺乏针对性和规范性无法有效加深学生对经典诗词的认知和理解。在小学经典诗词教学过程中,由于诗词内容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文学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无法体会诗词的平仄变化,而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经典文学体验,不仅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性,还能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是,经过相关教学研究和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对于创设情境的认知有一定的偏差,所掌握的情境创设方法和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情境的构建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情境的创设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仅需要对经典诗词有着较为深刻的认知,还需要通过各个方面对经典诗词的因素进行应用,让情境更加贴合经典诗词教学的需求。现阶段,由于教师所掌握的情境创设方法比较传统、落后,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对学生的指导,学生无法真正投入情境中进行具体的学习,促使创设的教学情境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在情境中形成具体的教学模式,导致情境的应用效果较差。
三、创设情境在小学语文经典诗词教学过程中的优化策略
(一)利用经典诗词故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发展时期,对于经典诗词的认知和理解不够深刻,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诗词的独特魅力,需要语文教师进行情境的创设,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方法,确保以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引导,使得诗词情境更加真实、有效。大部分传统的经典诗词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可以以经典诗词的相关故事为引导,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教学情境中,充分发挥经典诗词教学情境的积极作用。另外,经典诗词的相关故事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能够作为学生思维发展的触发点,激发学生对经典诗词的思考和认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获得深刻的诗词感受和理解。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望洞庭《忆江南》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首诗词的故事内容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得班级中形成一定的文艺氛围,教师可以收集相关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融入情境的诗词氛围中,引导学生感悟江南对于诗人的独特意义,体会江南的文化氛围。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使得教学情境更加有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上,而是进行知识的拓展,使得教学内容增加经典诗词,经典诗词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学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充分重视语文经典诗词教学,让经典诗词内容真正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需要注重设计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确保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自主投入情境学习中。多媒体在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情境的生动性,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因素实现对学生的引导,使得情境的创设更有效。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上册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本首诗词主要描写山岭,有着一定的宏观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山岭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词中所呈现的景色,不仅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情境中,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容。
(三)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投入情境中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强,为了确保教学情境设置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教师需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真正投入情境中。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体会到经典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变化和思想体验,促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诗词认知,实现对我国经典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赋予经典诗词新的教育意义,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角色扮演主要是让学生对写作经典诗词的诗人进行扮演,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情境的趣味性,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体验。例如,在进行小学六年级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服饰、道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呈现诗词的内容,构建较为全面的诗词场面,让学生有情感的朗读和表演诗词内容,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变化。
(四)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增加情境的文学内涵
教学情境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学情境中能够获得更加自主的诗词体验,由于经典诗词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情境中能够设置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和完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经典诗词所蕴含的文学内涵。教师在设置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根据教学情境所创设的主题进行具体的设计,确保教学活动与情境主题较为贴切,能够帮助学生收获更多的诗词知识,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通常情况下,教学活动的设置主要为游戏的形式呈现,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结合经典诗词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设计,确保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例如,在进行小学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教学活动,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表现和展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简单的引导和帮助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诗词场面的描述,每位成员描写一句话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
(五)以诗人角度出发,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和丰富
在古诗词课堂上开展情境教学,只是单一的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来讲,不足以更好的对情境进行创设。所以,教师可以深挖古诗词中的语文要素,并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扩展,帮助学生更好地代入到诗人的视角中,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真情实感。诗人角度作为主要的切入点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加有效的诗词认知,以诗人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诗词内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渐产生诗词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的拓展从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教学情境更加丰富,延伸教学情境的价值。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经典诗词内容并不多,教师在教学情境的引导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诗人的诗词汇总为中心实现教学情境的拓展和延伸,深化教学情境的意义。例如,在进行杜甫经典诗词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诗人的具体情况出发,向学生介绍杜甫的生平经历,感受杜甫的诗词变化,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望岳》为课外诗词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诗词理解,实现教学情境的拓展和延伸,这样一来,也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诗词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应用“同境异情”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文学创意
在教学情境中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促使学生对经典诗词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经典诗词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可以采取同境异情的教学方法,实现经典诗词知识的拓展,让学生准确把握经典诗词的情感基调,激发学生的文学创意。实际上,同境异情的情境创造方式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诗词创作方式,在掌握写作技巧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思路的创新,完成诗词的写作,让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创作自信,提高学生的诗词创作水平,在学生的自主创作过程中也能够对经典诗词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进行经典诗词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诗词意境的创作,让学生在理解诗词意境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文学创意,从而体现学生对经典诗词意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七)安排学生进行朗读,使得诗词的意境得以突出表现
在经典诗词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深入感知其中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由于经典诗词具有一定的音律美和意境美,大部分的小学语文经典诗词能够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赋予一定的情感,不仅能够加深对于诗词的印象,还能够体会其中的意境美。因此,教师在设置经典诗词的教学情境过程中可以增加朗读情境,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深入感知和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经典诗词进行断句,划分朗读过程中的重音和轻音,这样一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朗读的效果,使得朗读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另外,学生在朗读情境中需要投入其中,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对经典诗词进行反复品读,分析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内容,有效感染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能够更快进入到经典诗词的意境中。为了确保朗读情境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可以利用相关工具和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更快进入朗读的状态中,教师可以在校外租古代衣服,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身穿古人的衣服,体会古人在写诗过程中的动作,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新,在此基础上富有感情的朗读经典诗词,这样一来,使得学生能够迅速进入经典诗词所营造的画面中,在画面中能够感知诗人的情绪,同时能够体会诗人写诗的意境,带给学生更加突出的诗词美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认知处于发展时期,对于经典诗词的认知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文学素养,传统的诗词教学方式无法引导学生形成自主的文学意识,而教学情境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更加深刻的诗词认知,促使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素梅.感受诗词魅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策略浅谈[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2).
[2]岳俊.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实践研究[J].人生十六七,2018(6Z).
[3]尼珍.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策略探微[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1(4).
[4]田文红.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探析[J].学苑教育,2020(32).
篇2
关键词:经典诗文 兴趣 自主拓展 学科整合
经典诗文是中国浩瀚文化星空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汉语言特点最完美的结合,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最完美的呈现。如何继承和发扬古圣先贤的智慧精华,滋养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生根基,从而有意识的、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与行为,是每个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课题之一。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经典诗文诵读的效率也就成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一、有效教学,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那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呢?我的办法是: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兴趣。经典诗文中,有许多乐府诗,琴声悠扬,歌曲婉转,学生都能跟着节奏朗朗上口。这就避免了进行大量朗读给学生造成的疲倦与乏味,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经典诗文诵读的兴趣与积极性。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中心小学的戴建荣老师吟唱教学法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让孩子们学得乐此不疲。是啊,正是经典诗文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让我们能够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人说王维“诗中有画”。确实,有些古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如果把绘画引入古诗教学,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兴趣,事半功倍。记得学习《江南》一诗时,我边吟边画,在黑板上依次画出碧水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飞舞的彩蝶、水中四处嬉戏的鱼儿、娴静的彩莲姑娘,而学生无形中将自己构想成了画中的主角,想象着自己划着小船,唱着渔歌,在碧波荡漾的荷塘中采莲,观看鱼儿欢快地嬉戏。而学习《江雪》,我则让学生自己画一画大雪覆盖下的江面和独自一人在渔船上垂钓的老翁,学生便清晰地认识到孤独、凄凉的诗词情调。诗成、画毕,学生仿佛进入了诗的情境中。学生经过探究交流,结合自己画的诗意图,便能整体感受到诗中的画面和意境,使他们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
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多种媒体都可以参与到古诗教学中来。学生可以从屏幕上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也可以在音响中感受“处处闻啼鸟”。不管用什么方法,目的都是为了调动学生学古诗的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探索,去发现。
二、寻求策略,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指出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课堂上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有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机会。
我认为古诗教学重点除了放在读读背背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应以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营造一个有活力的古诗教学课堂为突破口。学生有了学习古诗的兴趣,就会自主地进行,如此课堂就有活力,而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无疑是一个良性循环。自主就是古诗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能力。
有些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启发一般从字词着手,逐词逐句理解,往往把一首完整的古诗教得支离破碎,学生只能看到诗歌的局部,不能感受到诗歌的整体美,从而失去了主动探索的兴趣。我认为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安排教学过程,从全篇着手,从整体出发,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积极性。例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这一首诗时,教师精心设计了这一问题:你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古诗,兴趣倍增。他们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相互讨论等办法寻求答案,各抒己见,教师再适当加以点拨,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另外,在自主有活力的课堂中,要以读为本,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大量事实证明:学生学古诗,如果单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习惯。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初读古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画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读得正确流利。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力。自读后,可指名个别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接着教师声情并茂地示范读,以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同时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然后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轻声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这样的古诗教学课堂,学生读诗不下二十遍,学生读得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大多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是根本不成问题。教师就应这样将朗读贯穿古诗教学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课外延伸,丰富积累
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拓宽诵读教学的时空。
篇3
2、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圞月。——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3、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4、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5、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6、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7、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篇4
一、根据育人目标,开发校本课程
桂林路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生源绝大部分都是附近各村的孩子,学生的习惯养成和经典文化底蕴有待提高,学校结合 “智善、文雅”的育人目标,在校长的引领和指导下,依据北师大版《国学》教材为蓝本,开发出校本国学课程,制订出适合我校校情的桂林路小学国学课程体系,共12册,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学期一册。把国学教学与古诗词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品读经典,学做谦谦君子。
国学经典课程的每一册都有教学计划和学习评价表,方便教师和学生有效落实课程。每一课包括四部分:正文、汉字演变、日积月累小故事、诗歌赏读,还穿插有综合实践和自编歌曲。每课内容长短适宜,便于分散学习,不会加重负担。国学课程的课件、视频、录音资料齐全,方便教师教学使用。每周二和周四的早读时间,语文老师都会利用视频资源进行教学。学生对国学课程和诗词学习的兴趣很高,很多孩子从原来的不熟识、不感兴趣到逐渐喜欢吟诵并带动家长和同伴学习。不仅如此,就连放学排队时间,学生们都背诵诗词,郎朗书声浸润校园。同时,国学课程中包涵的孝道、勤奋、节俭、厚德等因素,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涵养尊重、孝心等道德品质。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古诗背诵热情,学校构建并实施了古诗考级评价机制,每人建立古诗背诵档案,所有同学全部参加考级,由低往高,层层考核。过关后,考评人在考核记录档案上签字。每学年大部分学生能够背诵200首左右的古诗,不少孩子达到了300首以上。
二、运用多种策略,推动课程实施
(一)充实诵读时间,打造诗意新人
学校每周二和周四早读是国学诵读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教师利用生动的课件和灵动的动画再现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在轻松和愉悦中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进行品读和吟诵。不仅如此,学校每周一节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也安排了诗词诵读的时间,巩固当周的学习内容;每天中午、傍晚的路队课程,是展示国学诵读的时间,朗朗的诵读声伴随着学生们离校;每天早上、中午学生入校时间以及每个下课铃声,都是播放诗词音乐的时间。
(二)加强方法指导,激发诵读热情
在诗词诵读教学中,教师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带领学生学习古诗中的字词句,领会诗文大意;二是借助丰富灵活的教学课件生动直观地演示诗词意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理解故事,提升品德修养;三是师生互动,共同演绎故事情节,再现经典场景;四是小组讨论交流探讨、思想火花碰撞,不断提升品悟经典诗词的魅力和价值。
(三)细化课程评价,加强道德修养
学校德育处定期检查班级国学课的开展情况;每天放学路队背诵国学和诗词,大队委和执勤教师根据各中队背诵情况给每个中队打分,每月评出路队诵读优秀中队,计入中队考评;每学期末,各中队都要进行古诗考级比赛,根据国学学习课程评级表进行学生自评,同桌互评,每年级四个中队的学生分成四部分到其他中队抽查同学和家长背诵情况,评选出背诵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家长到校接受表彰。
每学期,我们多次开展国学诵读日活动,各班都展示了国学诵读成果,每个年级组也都在集体诵读活动中齐声诵读经典,校园里书声琅琅,浸润在浓浓的书香氛围中。2015年第七届奎文艺术节,各中队以国学教学成果展示为主题,全校所有同学走上舞台,个个精彩亮相,不少班级还有老师、家长同台演出。整台节目以诵读为主,融舞蹈、童谣、儿歌为一体,同学们或吟、或诵、或唱、或舞,在音乐的伴奏下,声情并茂地演绎了经典诗词。2016年奎文“六一节”演出,国学诵读成果展示,同样是重头戏。学校自己谱曲的诗词歌曲,成为节目的压轴戏。
这些活动如春风细雨,滋润孩子心田,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实践证明,经典诵读是提升学生品行修养的有效途径。在国学经典的浸润下,学生的性情变得平和了,创作力更强了,胸怀更广阔了,人格更健全了。
三、引导学生创作,点亮诗意童年
(一)晨诵写诗,与黎明邂逅
在国学诵读的激发下,学校郭老师带领雏鹰中队的学生开始了诗歌仿写和创作之旅。每次晨诵课老师都会精心准备,按照师生互相问安、复习旧诗、推荐新诗、吟诵拼读、仿写创作的模式开展。就这样,雏鹰中队的孩子们从美妙的童谣里收获着晨诵的美好。自从开展晨诵以来,师生读了《这条路》《向着明亮那方》《金鱼》《海浪》《紫云英地》《秋天的信》等金子美铃的诗歌,后来又读了金波、冰心等优秀诗人的现代童谣。每天在与黎明共舞的二十分钟里,孩子们与美文一同成长,同时也收获着自己的惊喜。学生们都成了小诗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小诗出现在晨诵的课堂上。
每天的晨诵内容学生们都积累在晨诵本上,这里既有名人大家的诗作,又有学生自己尝试创作的小诗,每个孩子都能在晨诵里有所感悟和收获,他们往往语出惊人,这也是他们由蛹化蝶的开始。同时根据每周的晨诵,老师还指导学生制作自己的“美文手抄报”,来丰富班级的晨诵课程。就连班级里最调皮捣蛋的小宇同学也在黎明晨诵的陶冶下不断成长,他变得懂事了,体验到了集体的温暖,他在晨诵本上这样写道:我是一条小鱼,我很平凡,甚至,也不绚丽;但是,我有集体,有胆量,我敢于向天下所有以平等待我的眼睛说,我是一条小鱼!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郭老师带领学生创作了12本班级诗集。
(二)乐读诗词,为创作增色谱新曲
晨诵诗词的仿写创作让学生们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随着学校对古诗词教学的深入,在《诗韵奎文》校本课程的学习中,学校继而创造了乐诗教学法,即“四步八正教学法”:
第一步,正读正音(听一听,读一读,自读,多形式朗读);
第二步,正义正字(理解字句,理解诗意,理解内涵);
第三步,正韵正律(学唱歌曲,学会律动);
第四步,正心正行(养成习惯,培育心灵)。
乐诗教学中强调诵读,重视学唱,对于诗词的涵义,则不求甚解。这样的教学,取舍有度,化繁为简,在不增添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唱会了诗词歌曲,也就基本学会了诗词。
按照乐诗教学模式,春笋中队的师生们又开始了古诗词的仿写探索,老师指导学生先从写景和记事等浅显易懂的诗词入手,每当学完一首古诗后就指导学生通过换一换的方式仿写诗歌,学生的创作热情高涨,在学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后,晨晨同学创作出了一首自己的小诗《游黄山》:毕竟黄山六月中,风光不与八方同。怪石嶙峋花样多,苍茫岁月更峥嵘。老师指导学生每月仿写一首古诗,每学期共有4本诗集刊出。
四、践行育人国学,体验生命历程
除了国学诗词教学活动,学校还结合每月一事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地实践国学课程中倡导的孝道、勤学、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在文明家庭、美德少年评选中和孝亲敬老的奎文志愿者活动中,孝敬父母长辈、规范言行、文明待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慰问敬老院老人……学生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更深切地体会到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孝道,感受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义。
篇5
关键词:诵唱法;古诗词;适时反馈
《广东省义务教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2年版)》中要求:“古代诗文教学要以诵读积累为主,以整体感知为主。以课标推荐背诵篇目和教材设置精读课文作为重点学习内容,其他篇目则以学生自读为主,独立思考。要防止学生走向字字落实、句句讲解的繁琐串讲模式。”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在素有“诗国”之称的国度里,古诗词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值得我们回味品评。今天,古诗词不仅纳入高中生能力考查的范围,还起到学习语言、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作用。所以,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古诗词教学。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
在高中阶段,学生在三年的时间要学习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选修1-15,共20本书,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唐诗宋词,可以说教材已为我们实施古诗词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载体,但纵观我们的教学实践,情况却不容乐观。
我从教师教学和高中生学习古诗词两个角度,分两个层面来看目前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1.教师层面:教法落后,课堂低效
当前,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往往存在一种模式化教学:“解题―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文学常识―分析关键字―解释句子含义―概括主旨或诗人表达的情感―赏析写作特色”。篇篇古诗词逐字逐句串讲,老师讲得多,学生自己体悟得少,且僵硬、呆板的教学方式多年不变,结果必然造成古诗词教学的低效,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激情,让最富空灵性、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诗词失去了它特有的魅力。在日益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教育中,打造高效课堂成为当下的流行趋势。因此,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已显然不适合新时期教学的要求。
2.学生层面:兴趣不强,成绩堪忧
随着现代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当下流行文化和快餐文化不断冲击着学生的知识构成,学生阅读空间日渐狭小,阅读品位日渐降低,出现不少学生认为学古典诗词落伍、不够现代的现象。此外,很少有学生是因为喜欢古诗词、觉得古诗词美才去读,更多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动机就是为了应付考试。
目前,古诗词俨然成了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个瓶颈。高中古诗词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学生对古诗词毫无兴趣,或者毫无知识需求,学习就很难持久下去。可见,进行古诗词教学,首先要挑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如果让古诗词走进课堂并能扩展到生活中来,教师教学能用一种比较轻松的方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得以激发并促进,那么我们的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感悟古诗词艺术的魅力所在。
二、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出路――诵唱法
古诗词一般利用短短的几十个字和涵盖率很高的词,却表达了无比丰富的内容。一般说来,古诗词给人的感觉就是晦涩难懂,让人捉摸不透。如果不是把《唐诗三百首》全部背会,如果不是欣赏了很多的宋词与元曲,如果不是在反复地吟诵中逐渐体会诗人内心充盈的感情,仅靠平时的现代汉语知识来阅读古诗词,都是很难理解的。因此,我们要读懂古诗词,就必须心里有对古诗词的积累。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从而达到积累的目的呢?我认为方法无需很多,只要学生能够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地去做,一招即可,那就是――诵唱法。
1.认识“诵唱法”
诵唱法,又可称为诵唱古诗词背诵法,是指在学习古诗词时,利用现代多媒体播放技术,将古诗词配曲演唱出来而达到背诵目的的方法。此法是借鉴了现代青少年喜欢说唱、以歌代诵的特点而创造出来的方法。
诵唱法,就是反复地实现“唱―诵―唱―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古诗词的词句牢牢印刻在学生的心里,久久不忘。以诵唱来带动整个古诗词教学可以简化头绪,重视学生的自我理解和感悟。不同形式的诵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涵咏诗歌,体悟诗意诗情,探求诗歌内在的深层意蕴。这种方法特别受学生的喜爱,每天只要有一个学生唱起了第一句,全班学生就会津津有味地投入到诵唱的行列中,没有老师的邀请,没有学生说古诗词题目,学生自发性地诵唱着,而且唱得那么整齐、那么投入、那么动听。时而活泼轻快、时而优美抒情、时而激昂奋进,悦耳的歌声久久地回响在教室里。
2.实施“诵唱法”
(1)形成合力,搜集整理资料。单凭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此时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之间既分工又合作,班级里形成合力,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现代网络资料等高科技手段,收集所有能够诵唱的古诗词,或是收集所有与古诗词有关的文学常识等辅助资料。
(2)引导诵唱,体悟感知。在诵唱时,加入作者、写作背景等文学常识的介绍,增加学生对古诗词文学常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对词句蕴含感情的理解。
(3)适时反馈,激励创新。导入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在诵唱时,提醒学生温故知新,鼓励学生创造性发挥。
(4)创造机遇,提供舞台。借鉴青少年表现欲旺盛的生理特征,利用文学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周活动等,提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和舞台,能更利于诵唱古诗词活动的顺利开展。
(5)方法得当,拓展延伸。古诗词中有大量典范、精美的语文材料,我们平时多积累些千锤百炼、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以积累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性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诵唱古诗词不仅利在古诗鉴赏等题型,也利在其他题型的考查,如写作等。此外,适当由古诗词拓展到其他题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多方面、多角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历来是一个诗的国度。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社会原因、教育的急功近利等因素,我们的古诗词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师要自我反省,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求改变。当然,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且也教无定法。古诗词的教学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一成不变的方法都将是死路一条。但是,只要我们勇于踏出探索的第一步,用积极向上的思想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最终,古诗词教学定会迎来喜人的收获。
篇6
【关键词】经典诗词句 作文 写作思路 方法 技巧
一、抒情对比:怎一个愁字了得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中的千古名句。此词怀旧感伤,情景交融,感情沉郁,凄丽绝尘。夜深人静,秋分瑟瑟,作者眼望残月如钩,不知何时,一股寒意浸过心头,不禁黯然神伤,仰天长叹,发出无言的哀伤,所有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在心底涌动,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秋κ人是一个痛心难耐的季节,也是一个他无法回避的时节,在他眼里,秋总是烦与愁的,所以诗人把对故国的思念、昔日美好生活的追忆以及国破家亡的悔恨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无法排遣的痛苦寂寞与秋结合起来,以麻丝喻离愁,化抽象的情感为具象,把离愁别绪的心理形象地表达出来,生动地体现了秋之恼,愁之深,恨之长。
在所有人眼里,秋并非是愁的名片。其中刘禹锡的《秋词》这样写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同样是对秋的感受,诗人未借秋抒愁,尽管作者被贬,人生不顺,命运不济,但他却不悲观消沉,而是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热情、生动的笔锋,热情歌颂秋天的壮美,大加赞赏秋日风光的无限美好,表达了诗人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为逢秋必悲的人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这种一反常态、与众不同的写作手法无不是我们借鉴的经典之作。
二、比喻对比:问世间情为何物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古以来,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演绎着不同的爱恨情仇。同样是写爱情,但不同的爱情观就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不管是悲情的、还是甜蜜的,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去写,各别具一番韵味。“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出自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的词作《摸鱼儿・雁丘词》。此词是一首咏物词,因大雁殉情而死被感动所作,寄托词人对殉情者的哀思。全词紧扣一个“情”字,以雁拟人,谱写了一曲凄恻动人、凄婉缠绵的爱情悲歌。在词中,作者驰骋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塑造了大雁忠贞爱情、生死相许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悲剧。在中国古代歌颂忠贞爱情的佳作中,大凡不能长相思守、忠贞不二的爱情,都以悲情收场,活为你的人,死是你的鬼。然而出自北宋诗人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诗中明写天上双星,暗指人间情侣,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讴歌了人间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三、议论对比:人生几何
秋去冬来,当无情的岁月之轮把人们送到人生之旅的终点时,方感过往的良辰美景早已远去;当感知许多事心有余而力不足时,不禁叹息人生苦短,光阴易逝,青春不再。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如是描写:“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比喻老年生活美好,但难逃岁月逝去的悲观无奈,诗句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仅是迟暮者对美好人生的眷念,还有孤寂与恐慌,俨然对“逐渐失去”的暮年消极悲观。而东汉诗人曹操对暮年的人生态度恰持乐观心态,在《龟虽寿》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讲述了诗人虽到晚年,但不甘衰老,不愿服输,不舍退隐,仍想驰骋千里,积极奋发,努力不止,表达一种老当益壮的奋斗精神。此诗以豁达、开朗的笔法将暮年融述理、明志、抒情于一体,道尽了人生笑对度晚年,最美不过夕阳红。老年不再是落日黄昏,不必为晚霞落叶悲伤,要正视现实,顺其自然。
四、事例对比:是非成败转头空
西楚霸王项羽用他辉煌的人生谱写了兵败乌江的挽歌,他的传奇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女词人李清照铿锵有力名句,她对楚霸枭雄项羽的精神和气节大加褒奖,项羽,为了无愧于七尺男儿之身,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为了无愧于江东父老所托,就应不肯苟且偷生,只能自刎乌江,以死相报。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作者以一个“不肯”之笔来神韵,强调“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豪气。然而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恰恰相反,他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没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诗句这样写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假如项羽回到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东山再起,卷土重来。诗人以假想未然之机会,表达了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用意却是批评他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把握时机,不善于得人、用人。
以上经典诗词中正反性的写作思路和对比手法使我们的写作深受启发,比如作文题“互联网疏远了(拉近了)人际关系”“学会听话(不听话)”“有志者事竟(未必)成”“大丈夫不(要)拘小节”“发声(聆听)比聆听(发声)更重要”,“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别议,“虽败犹荣”等等。
【参考文献】
[1] 张俊红、林华爱. 正反观点型作文的写作思路[J]. 新校园:学习版,2011.
篇7
关键词:古诗词 教学 方法
古诗词是我国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我们要利用儿童时期的特别记忆力,引导学生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为学生做一种终生受益的文化准备。
一.巧用绘画法。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画。在诵读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简笔画勾勒出古诗的情景,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古诗意思,便于诵读和记忆。如寇准的《咏华山》,引导学生诵读“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一句,简笔画勾出――一座高高耸立在群山之中的华山;诵读“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时,一边在华山之上添画太阳,一边在华山山腰画上朵朵白云。简单明快的线条,留给学生直观形象的记忆,学生读起来一定有滋有味。又如骆宾王的《鹅》一诗,图画背景是一个两边长满绿树的小池塘,一只雪白的鹅正在水面上弯着长脖子朝天空叫,水下是清晰可见的红色脚掌有节奏地划动着,“绿”“白”“红”色彩艳丽,煞是好看。
二.借助故事法。古诗中,有许多是诗人所经历的一些事情,如果在教学时加以改编成一个富有情趣的故事,那么学生在会读的基础上,一定能理解古诗背后的道理。如在诵读《游子吟》一诗时,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孟郊要出远门,夜已很深,母亲还在油灯下为儿子一针针一线线地缝衣裳,衣裳千针万线,缝得密密的,生怕儿子回来太晚,衣服穿破没人补。第二天,孟郊上路了,他看到路边的小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心想:母亲的恩情不就像这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也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通过一边讲故事,一边诵读古诗,学生会觉得生动有趣。
三.再现情景法。古诗词都有一定的情景,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鸣。如教学《锄禾》一诗时,我给学生播放了这样一段录像:农民伯伯起早摸黑地播种、插秧,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地除草、松土、施肥……最后画面定格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上,无需过多解释,学生便能深深地体会到农民劳动时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然后又播放几个生活小镜头:一个学生将吃不完的馒头随手扔到垃圾桶里;一个学生将一大碗白米饭倒进垃圾箱;几个学生在田间放风筝,踩坏麦苗……看了这几个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小镜头,有的学生低下头露出羞愧之色,有的学生露出生气愤怒的神色。我说:看了这些情景,你想对这些小朋友说些什么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将这样两个生活情景带进课堂,学生的印象无疑是深刻的。无需太多时间,学生既能很快熟记古诗,又能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四.问题引领法。不管懂不懂,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文,因为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紧接着采用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来快速地理解。如教学《小儿垂钓》时,我们引导学生用读诗文的形式来回答问题,反复诵读。问:“蓬头稚子”干什么?答:蓬头稚子“学垂纶”。问:“谁”侧坐莓苔草映身?答:“蓬头稚子”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时谁“遥招手”?谁“怕得鱼惊不应人”?再如《登鹳雀楼》,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学生读“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人看到此情此景,又想到了什么?学生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五.反复吟诵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因为古诗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读古诗文所能变的花样是在读的方式上,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配乐读,或加手势表演读,或范读领读,或齐读默读,或个别朗读背诵,或提问征答等。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其实古诗的语言极富音乐美,教师可以经常向学生传授一些朗读古诗的基本技巧,如停顿、重音、语速等,同时明确相对应的符号,如停顿“/”,重音用“.”,延长用“-”等。比如旧版音乐教材中有一首歌《春晓》,旋律优美,便于吟唱。学完这首歌,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将别的古诗也拿来唱,唱得不亦乐乎。
篇8
一、中华古典诗词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内涵
医乃仁术、贵在“仁心”,渐已成为一种共识。大家都不会怀疑对于医学生的人文道德教育而言,“仁”是最核心的内涵和命题。何为“仁”?中国文化具体到汉字都博大精深,从解字上看二人一体乃为“仁”,“仁”就是他者与我合为一体的一体观,他痛亦我痛、他乐亦我乐,彼此时时体谅、处处尊重,因此而生发一种慈悲的大爱。在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中,教师往往会关注到这种情怀的重要性,也常会去思考如何培养医学生的这份“仁心”。
教师当然可以借助案例、文本的阐述,启发学生的大爱情怀,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仁”这种高尚的爱,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养成是有次第的,它的根基便是我们往往因为太过日常而不会特别关注的“孝心”。“仁”这一博大爱的情怀,正是从家庭最天然、最基本的“父子亲爱”开始的,试想一个对父母都不能真正做到爱心、爱行的人,如何能对其他相关或不相关的人生出真正的爱。正如古训所言“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1]
因此,生发医学生的“仁心”,如果绕开了对“孝心”的培养和关注,那便是一种没有根的嫁接,背离了自然规律,也就很难达到理想的预期。可能我们用了很多的事实和方法在某一刻打动了学生,却不能很成功有效地使之内化为本心的自觉。古典诗词赏析对医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也要特别注意这点。古诗词当中确实有很多启发“爱”的名篇,但是我们要在这种种美好的“爱”中――爱亲与友、爱家与国、爱自然及万物,找到关乎“爱”的原点――“孝爱”的篇章,着重深化和升华,如此才能更好地纵横延伸,培育“仁”的大爱境界。
古典诗词里启发“孝爱”之心的诗,有的是医学生在大学以前学习过的,比如唐代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对于这种自小了熟于心的亲情诗,大学里再赏析虽重复,也未必不可,但必须另辟新径,更多地引向实践的新层面。比如考虑到大学生大都开始尝到别亲离乡的滋味,教师可以引领他们回忆分别、关注每一次的分别,甚至亲自体验穿针引线、密密缝的感觉等,以实践来生发新意、升华情感。
更重要的是在古典诗词的丰富矿藏中,从来就不缺乏启发医学生“孝爱”之心的经典作品,教师完全可以从更高的层次、更新的角度去遴选佳作,给医学生带来崭新的体验和深刻的启示。
关乎孝亲之爱的古诗词,最早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诗经》,如《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3]便细腻展现了父母对子女恩重如山的抚育,字里行间淌满作者深切的忆念和不能终养的沉痛。
到了诗词最繁荣的唐宋时期,更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孝亲”诗,许多名家都从不同角度,妙笔诠释着人间的“孝爱”。比如白居易的《慈乌夜啼》,“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4]
这首诗通过对慈乌鸟丧母后种种行为的细腻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慈乌对母恩的深切感念,最后笔锋一转指向现实中的某些人,对比之下其心尚不如禽,禽中的慈乌则堪与孔门中以孝行著称的曾参作比。这首诗对慈乌之孝刻画得精妙而传情,完全可代入读者的情感细细体会,所有的描绘最后铺垫出“人或不如鸟、而鸟胜人”的慨叹,题旨引人深思。
如果说《慈乌夜啼》是从正面引领学生“孝爱”情感的佳作,那么白居易的另一首诗《燕诗示刘叟》则以汲取教训为旨,负面展现了不孝的苦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细腻呈现父母对儿女泣血之爱付诸东流之后,戏剧性地指出此乃人生的复制,引出对“不孝”的警示。全诗如下:“叟有爱子,背叟逃去,叟甚悲念之。叟少年时,亦尝如是。故作《燕诗》以谕之矣。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5]
这是白居易擅长的讽喻诗,因受现实中真实人事的触发而创作,不直写人事,而是以燕子的故事来启示当事者、警示读者。诗人用大量细致的笔墨描写了梁上双燕艰辛的育儿过程、浓浓的爱子之情以及子羽翼丰满后不再归来的思子之伤,却在末尾说道:“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看似对悲痛的燕子而说,实是点醒当事人,即诗序中的“叟”――儿子现在所做的不正是你当年所为?而你正在遭受的一切,不正是当年也让父母遭受过的吗?整首诗无论是对双燕育子之劳和育子之情的细绘,还是对思子之悲的刻画,亦或是最后点醒当事人的一番言语,都有很多演绎的空间引导医学生去品味和思索。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正如前面分析过的,如果说“爱”是人间的大道,医者的大道,那么孝爱恰恰就是这个大道的根本,而中国的古典诗词从来就不缺乏“孝爱”主题的作品。对于医学生的古典诗词赏析教育,教师要有意识地用心发现和关注以“孝爱”为内涵的经典,从一切“爱”的原点――孝亲之爱,去培养医学生的爱心,在“孝爱”情感的坚实基础上,提升其他爱的情感、孕育“仁爱”的高尚境界。
回观实践,在以古典诗词赏析来提高学生的情操方面,我们已经习惯并熟稔于用它来启发学生爱国、爱集体、爱人民等情感,但对于最重要的一切爱的基点――孝亲之爱,却有所忽视,而这恰恰是培养医学生仁爱之心最重要的基石。
二、中华古典诗词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路径
古典诗词有着丰厚的人文内涵,但对于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而言,它却是一个无尽的富矿需要去开掘。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有一个共通的问题是:在古典诗词鉴赏时,我们往往不能回避一些已经被反复学习过的“大家”,因为如果刻意避开他们,就等于避开了文学中的经典,避开了古典诗词中最深刻的一些内涵。可是这些“大家”对于医学生而言往往会因为过于熟稔,而失去了鉴赏的兴味,尤其在从小学到高中以升学为主旨的教育中,对这些名家的解读常常会被概念化、类型化,冲击了学生的审美兴致。对于课程紧、学习压力较大的医学生而言,如果古典诗词赏析失却了独具的美感,不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舒缓,对作家作品第一眼便相看生倦,又何谈进一步引入深层次的内涵。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常常不仅有深刻性,更具有丰富性。我们在引导医学生赏析一些熟悉的名家时,如果用心、全面、立体地去观照赏析对象,则完全可以发现一些新的角度、新的话题,打破约定俗成,避开“烂熟”,激发起学生崭新的解读热忱。
(一)在中国历史上,医学与古典诗词的名家名作常常联袂。从小的方面来说,有些诗词名家因为个体的疾病经历或孝侍亲人的目的,对医学有特别的钻研,并常表于诗词。从大的方面来说,中国的诗词名家都根植于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他们的学养源泉或儒或道或释,或兼而有之。而儒道释三家向来有兼修医学、行医救人的传统,道医、佛医、儒医古已有之、源远流长,因此很多诗词名家同时也是医学和养生方面的达人。
比如上文提到的白居易,诗歌创作中就有大量与医药学相关的诗篇,受到不少研究者的关注。他呈现在诗歌中的医学体悟,很多都来自于自身疾病的治疗经验,从养生到医理到治病,都有论及,其中很多方法和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值得关注和借鉴。《试论白居易的医药学思想》[6]这篇文章对此做过较为详尽的分析。
又如,以爱国、豪壮的特质为我们所熟悉的大家――陆游,他不仅是一位有很多养生心得、并在实践中获益、特别长寿的诗人,更时常行医出诊,救治过大量百姓的医生,所到之处颇受欢迎和拥戴。他的养生经验和行医事迹,也在诗歌中有较多的体现。比如颇为著名的扫地诗――《冬日斋中即事》,“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去,延年直差易。”[7]即着力推荐了实用易行的扫地养生方法,清晰介绍了这一养生法的多重好处和功用。又比如在《山村经行因施药》这首诗里,陆游又生动地描述了自己时常为乡间百姓治病、妙手仁心颇得百姓爱戴的情形。“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欢欣夹道迎。共说向来曾活我,生儿多以陆为名。”[8]乡亲们看到陆游,都特别欣喜、夹道欢迎,都说“先生啊,您曾经救过我啊!”这个村的百姓甚至为了感念诗人的救治,为孩子取“陆”为姓,这在特别重视子嗣传承的中国传统社会,是多么隆重的感念!
除了较为突出的白居易、陆游外,把诗歌当成为医学养生等内涵表达载体的,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古典诗词名家,比如苏轼、刘禹锡、杜甫等,他们在医学养生方面都有不少出人意料的事迹甚至贡献。
古典诗词赏析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医学生专业学习的内涵和兴趣,将这些诗词名家兼医学养生达人介绍给学生,并选择相关的优秀诗词进行赏析,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诗词名家的医学风采,体味古诗词中蕴含的医学理念,打开医学生古诗词鉴赏的新视野,更多地激发出他们赏鉴的热情。
(二)除了结合医学生特点,从他们备感亲切的专业内涵入手,引入对古典诗词的赏析,还有很多其他的角度也可以尝试,让医学生在耳目一新的感受中,走近诗词大家。
综上所述,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其高度和广度往往是成正比的,温婉大气的李清照,也有过闺中的娇俏,以及不让须眉的气度;豪情万丈的苏轼、陆游等,也曾柔情似水。而这些灿若星辰的诗词大家,除了上文提到的,很多与医学有不解之缘外,还往往涉猎天文、地理、历史、军事等众多领域,并成就突出。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用心和耐心去发掘,就一定可以在看似过于熟悉、概念化了的大家及其作品背后,找到新突破口,给身处学业压力下的医学生带来崭新愉悦的审美感受,进而有可能在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中,让深刻的内涵随“细雨春风”潜入学生的心灵,更有效地被他们接纳吸收。
比如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有两个熟悉的标签――豪放派和爱国,简单重复这种标签式赏析,无疑是兴味索然的。但是如果细心观照和发掘,就会发现这位宋朝词坛的代表人物,在这两个特熟的标签之外,其实还有许多丰富的立面,足以让我们找到激发医学生兴味的新视点。
仅就辛弃疾的创作来说,不仅有田园风十足的乡间诗词,可多重解读的经典情诗,还有在诗词名家中颇为罕见、喜感十足、打破一贯正统形象、以“戒酒”为主题的小品式词作――《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读者不妨一看:“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人间鸩毒猜。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之即来’。”[9]
整篇词以拟人化的手法,把酒杯的狡黠、词人的无奈描写地情态淋漓。即使词人以摔碎而威胁,酒杯仍因为熟稔好酒之人的特点而胜券在握,退下时不仅毫无恐惧还大胆埋下撩逗词人的伏笔,让人忍俊不禁。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与词人一贯英雄形象的巨大反差,堂堂丈夫竟被大胆的小酒杯弄得颇是无奈,占不得上风,一番对话神情毕现、充满诙谐。英雄词人褪去了熟悉的高大上,变得特别接地气。如果我们能从这首颇为优秀却很别致的词切入对辛弃疾的赏析,让医学生们意外地看到英雄词人下里巴人式近于平常、又十分谐趣的另一面,让学生产生亲切而陌生的审美感,再逐渐升华到那些富有深刻内涵的经典作品,稍加提点,便可以充分调动医学生的兴致,在充满新意的宽松情境中让一些必需的情操春风化雨、润入心田。
总之,对于医学生而言,在古典诗词赏析中,教师不仅应当把“仁爱”之心的培养作为重点,更要特别注意具体地将“仁爱”落地生根在“孝爱”的基础上,从古典诗词种种爱的内蕴中,精选与“孝爱”相关的内涵,用心考量、设计和引导赏鉴,从这一切爱的原点出发培养学生的爱心,才能“本立而道生”。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可以在古典诗词的丰富矿藏中,用心遴选有新意的“孝爱”作品。即使是学生已经熟稔的作品,也可以进入教育的视线,可以更多地引向实践层面生发新意。此外,教师一方面可以充分结合医学生专业学习内涵和兴趣,把这些诗词名家中的医学养生达人引荐给学生了解,把这些达人与医学相关的优秀诗词推荐给学生赏析,让学生因亲近而喜爱、因喜爱而热忱;另一方面,还可以从其他多个角度,以新奇为准则,以兴趣为导向,陌生化地引入对名家的欣赏,并将这种欣赏引向更深刻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唐)李隆基注,[宋]刑爵梳.孝经注疏・圣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3]王云五著,马乘风(持盈)注译.诗经今注今译[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4]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谢思炜.白居易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张英强.试论白居易的医药学思想[J].中医文献杂志,2001,(4).
[7](宋)陆游.陆游集(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6.
[8](宋)陆游.陆游集(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6.
篇9
——好莱客,整体衣柜领跑者。
二、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广告语
——心中巨龙,雄健犹从容,长歌豪迈,还看新时代。
三、长荣航空企业形象广告语
——安心如意长荣情。
四、新华保险广告语
——乐享人生,新华保险。
五、圣像集团广告语
——领先,创未来。
六、大益普洱央视广告语
——茶有益,茶有大益。大益普洱茶。
七、泰康人寿广告语
——真情爱家,国泰民康。
八、吉利熊猫广告语
——更多安全,更多爱,吉利熊猫。
九、大自然地板广告语
——动,风起云涌;静,物我两忘。万物皆自然,我爱大自然。
十、安婕妤广告语
——安婕妤,成就美丽人生。
十一、中信银行广告语
——信念,让热情永不止息。
十二、公牛安全插座广告语
——公牛安全插座,保护电器,保护人。
十三、天语手机广告语
——天语手机,科技也流行。
十四、新希望乳业广告语
——新起点,新高度,新生活,新希望。
十五、长城安全电脑央视广告语
——无忧之选,长城安全电脑。
十六、美羚羊奶广告语
——美味健康,美羚羊奶。
十七、oppo手机广告语
——倾听你的心声,oppo手机。
十八、巴迪斯集成天花广告语
——活性空间,快乐生活。
十九、国珍品牌央视广告语
——天地造化,生命至尊,健康正道,有我国珍。
篇10
1、绝不放弃希望,努力向前进;哪怕地狱门后边的道路充满荆棘和苦难!
--阿瞬
2、在战场上,哪里还有空考虑累不累的问题!怕伤了眼前的敌人,算什么好汉?必须打败敌人!不然敌人得胜,便会让很多无辜的人受到伤害。
--加隆
3、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肉体归根到底只是这个世界上的借用品。
--童虎
4、圣斗士的优劣并不全取决于圣衣,最重要的是能够燃烧自己的小宇宙使之爆炸的人就能够获胜!
--穆先生
5、没有希望,生存就失去了意义。希望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的。不要丧失信心,要努力奋斗!要突破任何恶劣环境的困难……然后产生希望!
--星矢
6、任何纯洁的人,为了生存都会杀生,吃肉和鱼,或者采花、杀昆虫等……还有憎恨别人或伤害了别人……其实谁都不想做这样的事。如果这些都算是罪恶,那么人类本身为了生存都是在犯罪吗?
--阿瞬
7、不杀一只小虫,不折一枝花,这样度过一生的人实在没有。人不是神,所以不管是那么善良的人也会无意间做点坏事。这就是生活。为了生活只能这么做。
--雅典娜
8、虽然在有限生命的身体上受到无限伤害,但是人类的生命中潜在着奥妙的本能,它可以再次无限地发挥出来。这种力量有时候可以产生超越神的奇迹!
--雅典娜
9、因为人类有缺点,也有不足之处,所以必须互相帮助。
--紫龙
10、我们是广阔宇宙中的一个小小生命,我们生命中的小宇宙永远燃烧着。比起那些追求时髦的人,我们的生命充实多了。我们不论生存在什么星宿下,都会过得很壮观。虽然留下伤痕,但那是为了更好地成长。
--星矢
11、奋战通常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并不是为了眼前的胜利,而是为了未来……
--紫龙
12、为了爱,人类能够非常温柔,也能非常坚强!
--雅典娜
13、你抛弃了友谊和眼泪,就毫无胜利的希望了!
--星矢
14、或许这世上真没可信的人,但我仍相信友情。
--紫龙
15、一枝枯萎的鲜花,不会再盛开。人、鸟、虫……光辉的星星都只有一次生命……
--奥路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