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概论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4-04-24 17:3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概论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衔接;延伸;架构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入门概论性课程,也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几乎所有的旅游相关专业都开设这一课程,取用的名称也多不同,如有《旅游学概论》、《旅游概论》、《旅游学导论》、《旅游学基础》等。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旅游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然而,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正是由于其基础性地位,导致该课程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频繁的与后续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或理论发生交叉、冲突,教师在教学中深感这一问题的困扰,学生在该课程学习中多未有体会,但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却逐渐显现出来,并且随着专业课程科目的增加,这种交叉和冲突现象会越来越突出。这种现象和问题,迫使笔者探究解决之道,并最终付诸于文字,以期与同行交流切磋。
一、衔接与延伸式教学架构思维的提出
《旅游学概论》使用的教材,目前多以李天元主编的第六版《旅游学概论》为主。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围绕着旅游活动、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的相关特征及基本规律展开。该专业的后续课程,实际也多是围绕着以上内容展开,是以上内容的深化和细化。知识内容上的延续与递进,不仅仅是逻辑的需要,更为该专业学生学习扎实的知识所必需。但是,这种延续与递进,就为该课程与后续课程知识内容上的衔接与延伸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显然,如果处理不好这种衔接与延伸,势必然造成知识内容上的重复,造成学生重复性的学习。这种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不仅仅是教学的失败。旅游管理专业本身的理论框架就未真正建立,如此以来,该专业理论框架体系的建立则将更加举步维坚。知识内容的重复和理论框架体系的混乱,可能会导致某些学生甚至怀疑这个专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鉴于此,笔者认为做好该课程与其他后续课程知识内容上的衔接与延伸,并探索出与之相符的衔接与延伸式教学方法,已成为必须和当务之急。
二、衔接与延伸式教学内容的架构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核心与基础的《旅游学概论》课程,内容上的衔接和延伸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或者说,该课程衔接与延伸教学内容的架构主要从两点入手。一是,从专业宏观角度,从专业涉及到的学科知识大背景角度而言,要做好内容上衔接与延伸的架构。这一种架构,我们称之为外部衔接与延伸,或称为外延上的衔接与延伸。
该课程涉及到的大的学科知识内容是极广泛的,大致涉及到:管理学、经营学、经济学、营销学、资源学、地理学、文化学、产业学、策划学、规划学、设计、服务学、法律法规、心理学、美学、统计学、财务学、会计学、公共关系学、商务谈判、环境学、历史学等等学科内容。与以上学科知识内容衔接延伸架构的原则,就是要把握好以下这些关系:总括与分支、宏观与微观、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也就是说,旅游学概论中所涉及到的旅游历史、旅游资源、旅游规划、旅游交通、旅游管理、旅游经营、旅游文化、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环境等等方面的各个知识内容,隶属于相应的大背景知识,或者说只是所属领域的分支。如旅游历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旅游资源是资源学的一个分支;旅游文化是文化学的一个分支;旅游规划是规划学的一个分支等等。
我们以旅游历史、旅游管理经营为例,再做进一步说明:学习旅游历史,首先应尽可能的掌握或通读中外历史,然后再将旅游历史放入历史长河中,进行专门性系统性学习。同样,学习旅游管理与经营,应首先将管理学经营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然后再去学习旅游管理与经营的专门知识体系。旅游历史与历史学、旅游管理经营与管理经营学,虽然分属于不同的课程科目,但在知识体系上是属于与被属于的关系,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这种关系,就是一种天然的衔接和延伸,是任何人都无法将之割裂的一种衔接关系。历史学是旅游历史的基础,旅游历史必须在历史学浩瀚的材料中剪辑编撰。管理经营学不仅是旅游管理经营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市场管理、文化事业管理等等管理知识领域的基础。管理经营的原理、方法、原则、理论核心等等内容,是旅游管理经营知识的源头,它们支撑着旅游管理经营知识体系框架的建立,也规定和左右着旅游管理经营理论框架体系发展的方向。
按照上述思路推导下去,我们容易得到这样一个共识:我们仅学括性的宏观知识就已够用,再学习与其衔接的分支知识似乎成为多余。这种“共识”显然是片面的,在此,我们仍旧以旅游历史、旅游管理经营为例,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应当看到,旅游历史、旅游管理经营,虽然与历史学、管理经营学有天然的衔接,但也是历史学、管理经营学的延伸。衔接与延伸是齐头并进的,旅游历史是历史学的延伸,但与历史学又不相同或大不相同。旅游历史是研究旅游、总结旅游的专门化的历史。旅游管理与经营与之类似,是研究旅游管理、旅游经营的专门性知识,是适合旅游管理、旅游经营的专门性知识的集合。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如果只学习历史学、管理经营学,不学习旅游历史、旅游管理经营方面的知识,或者说用历史学与管理经营学课程分别替代旅游历史与旅游管理经营课程,后果是严重的。倘若将这种观点推导下去,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或者管理学专业的学生,不用再学习旅游历史、旅游管理方面的专门知识就可以精通了。反过来也一样,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只要学习了旅游历史、旅游管理,就可以达到历史学、管理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了。
从专业微观角度,做好《旅游学概论》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与延伸,是做好该课程衔接与延伸教学内容上架构的另一个切入点,这一种架构,我们称之为内部衔接与延伸,或称为内涵上的衔接与延伸。
《旅游学概论》内涵上的衔接与延伸,主要指该课程知识内容与后续课程知识内容上的衔接程度。以旅游资源、旅游文化、旅游规划为例,这些知识内容在《旅游学概论》课程讲解中都会涉及到,在后续课程《旅游资源学》《旅游文化学》《旅游规划学》等相关课程中,同样还会作专门讲解。在《旅游学概论》课程中,对这些知识内容作哪些讲解、哪些重点讲、哪些略讲、哪些不讲等等,必须要与相关的后续课程做好衔接和延伸。否则,在《旅游学概论》中多讲了,就必然造成其他相关后续课程讲解中的重复。若是少讲了,其他相关后续课程讲解中就容易出现理解偏差或无法正确理解的可能。
三、衔接与延伸式教学方法的架构
对于《旅游学概论》课程外部或外延上衔接与延伸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有必要采取如下教学架构方法寻求解决。一是,局部调整法,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专业培养方案,旅游管理专业也不例外。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通常将《旅游学概论》课程放在大学新生入学第一学期讲授。这虽然凸显了这一课程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地位,但从衔接与延伸的角度来看,实际上这种安排并不十分完美。从该课程外延上的衔接与延伸角度来看,实际上,管理学、美学、文化学、资源学、经营学等等相关课程,应作为该专业的先行课程,或作为该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是极有必要的。也就是说,将这些课程放在《旅游学概论》课程讲授之前进行讲解十分必要。
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不同,专业培养方案也不尽相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也是随着学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专业名称虽然相同,但所设置的专业课程、基础课程却有一定差异或差异较大。有些学校可能会设置管理学、美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的学校可能将文化学或文化资源学作为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一点毫无疑问,限于学生学习时间,无论哪种学校,都不可能将管理学、经营学、文化学、资源学、美学、规划学等等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全部列入学生培养方案中,只能将其一种或几种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纳入到培养方案中。对于纳入到该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基础课(如众多学校通常都将管理学纳入到专业培养方案中),应放在第一学期讲授,应放在《旅游学概论》讲授之前先行讲授。
对于无法或没有纳入到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又与《旅游学概论》课程具有天然衔接性的课程,就需要教师采取简介讲授法去衔接与延伸,这就是《旅游学概论》课程外部或外延上衔接与延伸教学架构的第二个方法。以历史学和《旅游学概论》中的旅游历史为例,可以较充分说明这种方法。旅游历史的学习,必须要结合旅游发生发展的大背景来讲解,如结合经济、军事、文化、交通、人口、地理位置等等进行讲解。而这些知识内容,是历史学的内容体系。如果让学生通读历史,或者教师通讲历史,这都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除了布置课余时间大量阅读外,最有效的办法应是教师首先对中外历史作最简化的简要介绍,只要做到让学生掌握了历史大背景、串联起历史大线索、回忆起历史大事件,这就基本达到再讲解旅游历史的要求了。
教学是双向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以学生能动的掌握和实践利用为最终目的。因此,让学生自主进行衔接与延伸的锻炼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旅游学概论》课程外部或外延上衔接与延伸教学架构的第三个方法:自主式衔接法。以交通学和旅游交通为例,教师可只讲授旅游交通方法的知识内容,对于交通法规、交通线路、交通布局、交通管理、交通工具、交通文化等等知识内容,教师既不作专门讲授,也不进行提纲式简要介绍,可作为作业或作为课外阅读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理解、自主总结,并最终与旅游交通进行知识上的衔接与延伸,厘清交通与旅游交通知识上衔接与延伸的关系。为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可选取合适时间,对学生进行测试、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自主衔接延伸的效果,当然这也是对学生能力培养和锻炼的有效方法之一。
篇2
荣耀中董事长谈到,这本书是首部运用科学原理诠释鲜味奥秘和系统阐述鸡精调味料工艺的专著,也是“太太乐”人结合企业20多年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将翻译成英文、日文出版。
作为中国第一批下海创业的企业家之一,荣耀中30年来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始终致力于对鲜味科学的不断探索和研究:“这是一门边缘科学,至今很少有人能正确回答鲜味是什么,全世界字典里也没有对‘鲜’字正确的描述和定义。‘鲜’是除酸、甜、苦、成之外,人类的第五种味觉,是味蕾对蛋白质中呈鲜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的感知和反应,也是人类最晚认识到的一种味觉。人对鲜味觉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
在《鲜味科学与鸡精调味料工艺概论》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鲜”字的起源、“鲜”字的科学定义、鲜味如何呈现、鲜味相乘的原理、鲜味的工业发展以及鸡精的呈味呈香机理等等,既有科学原理又结合实际生产操作,使读者对鸡精生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较全面客观的理解。
20多年来,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突破了两个世界难题,那就是生鲜料加工以及解决抗氧化与保持鲜味之间的矛盾,将中国传统的制药技术运用于鸡精,该技术领先于国际复合调味品业。如今的“太太乐”已经实现从技术研究、产品生产、品牌塑造到标准制定的行业引领。“我们不再落后。”荣耀中董事长认为,现在很多中国食品工业技术已经达到世界水平。“我们的鸡精标准,高于目前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鸡精标准。不管是在质量指标、特性指标上,还是在卫生指标方面。作为鸡精标准的起草者,我们为中国食品感到自豪。”
“太太乐”不仅以产品领“鲜”行业,还致力于鲜味文化的传承。除了出版这本鲜味科学书籍,“太太乐”还将拍z一部六集纪录片《鲜味秘密》,将鲜味文化传播于众。
篇3
关键词:文化;概念;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159-01
我们生活在文化之中,文化无时不刻的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行为,我们的所言所行又体现和创造着文化。文化与我们的关系极为密切,然而,“文化”究竟是什么?
“文化”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概念,我们很难给它下一个明晰、确定的定义。在1952年,美国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C.克拉克总结出仅是从1871年到1952年的八十年中就出现的160多种“文化”的定义,迄今为止,有关“文化”的定义也是层出不穷,可谓莫衷一是。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在各种语言中“文化”的词源意义存在着客观的分歧,导致各自的阐释不同;另一方面,“文化”涉及的范围极广,研究者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出发,彼此的视角和研究范围不同,结论也自然不同。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文化”其实是“人文教化”的简称,“文”原指鸟兽皮毛的花纹、色彩,系指各色交错产色的纹理,后来引申为包括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礼乐制度、法令条例、文雅的仪表、与“武”相对的教化方式等,有时还作为动词使用。“化”的本义为生成、变易、造化,《易・系辞下》中“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便是此意。其引申意义则为教化、培养。“文”与“化”最早的并联使用,见于《周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总体来看,“文化”在中国古代汉语中的使用并不频繁,而古文中“文化”的词义,也基本上指向精神文明,具有文治或教化之意,与武备、武功相对,体现一种“阴柔”的治国方略。
在西方,“文化”有着极为复杂的词义演变历程。“文化”在德文中为Kultur,在英文与法文中都为Culture,它们是从拉丁文的Cultura而来,Cultura可追溯的最早的词源是Cultus,Cultus的意义有多种: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敬神。耕种和居住可以说是物质活动,而敬神与思考可以说是精神活动,这些明活动显体现出人的思维与创造轨迹,因此从的语源上看,西方的“文化”不但有物质方面的意义,还有有精神方面的意义,同时,还体现出人类的创造因素。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Cultus逐渐被Culture取代,并被赋予了深层次的意义,《牛津词典》就有认定,在1510年culture一词就具有精神、人文的意义,词义中具有为增进某种事物的质量而作努力的一类内涵,后逐渐引申出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义项,这与古汉语中“文化”的“人文教化”的含义比较接近,并且同样是多作为动词在使用。中国古代汉语中的“文化”与西方传统语言中的“culture”在词义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化”是与武力征服相对的文治教化,偏重于精神领域。而“culture”则是从对土地的耕种引申到对智慧的“耕种”,兼顾了物质与精神的意义,其本意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随着“culture”的内涵逐渐扩大,该词逐渐衍变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最早把“culture”作为名词使用的,是德国法学家S.普芬多夫(1632-1694)。他认为,“文化”是社会人所创造的东西和依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之和。最早将“文化”作为学术用语使用的是人类学之父英国学者泰勒,他在《原始文化》(1871年成书)一书中指出:“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 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这一定义在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在《文化概念》中指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样式的系统,既包含显兴式样,有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是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这里克里克洪提出“文化”是为一个群体所有。
现代汉语中的“文化”一词是二十世纪初由西方经日本传入中国的。对于“文化”中国学者也有自己的观点,梁启超指出“文化者,人类心能开释出来之价值的共业也。”“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一切内容。”梁漱溟认为“文化试试吾人生活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中国文化要义》,路明书局,1949)。指出“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钱穆先生认为,“文化即是人类生活之大整体,汇集起人类生活之全体既是文化。”(《文化与生活》,见《中华文化特质》,世界书局,1969)
现代对于“文化”的定义因研究视角不同而众说纷纭,目前为多数人所认同的观点是文化可归结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两种:“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据1979 年版的《辞海》载。)人们根据不同的出发点又可以将文化进行分类,例如,根据历史变迁,可以将文化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根据地域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西方文化、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美国文化等;根据文化的形态又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态文化等等。
篇4
关键词: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概念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5-0131-01
文化旅游是我国旅游业近来年的重头戏,许多省市争相将文化旅游列入政府报告和规划,部分地区甚至将其直接列为区域战略性支柱产业。文化旅游前期的科学规划、开发,以及后期相关产业的高效运行、利益保障都离不开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文化旅游概念的界定。但现在学术界对于文化旅游的概念的清晰界定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给出的定义要么过于宽泛包含一片、要么过于狭隘以点带面,使得旅游企业在涉及文化旅游时常常误入歧途,投入高大、收效小,导致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不高。鉴于此,如何对文化旅游进行科学定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研究现状
将“文化旅游”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期刊”部分上进行搜索(搜索时间为2014年7月1日),一共有3 528篇文章,按文章发表年度进行统计,2000年全年仅有43篇文章,之后逐年增加,到了2006年全年发表文章为150篇,之后进入到快速增长阶段,2013年全年有558篇文章。在首次检索的基础之上又别以“概念”或“定义”作为主题词进行2次检索,有108篇文章。笔者通过对检索出的文章进行总结,发现学者们对于文化旅游概念的认识没有达成一致,并且出入不小,而且各种概念定义也都较为粗略。
2 国外研究综述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美国与加拿大的学者开启了文化旅游方面的研究。
1977年,夏西肯特・格波特与罗伯特・麦金托什在《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中将提出了“文化旅游”这个概念,将文化视作文化旅游的关键,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旅游只是一种形式,游客在旅游中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而文化正是加深了解的纽带,“文化旅游”还作为一个独立章节出现在书中。
1985年,世界旅游组织以人们通过旅游所获取的内容为视角将文化旅游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文化旅游从广义上讲是“为了满足个体的各种需求而参与的增长见识、扩展视野、改进所处环境的一切活动”;文化旅游从狭义上讲是“人们为了满足基本的文化需求而开展的活动,包括民俗旅游、古迹旅游、节庆旅游、朝圣旅游、演艺旅游、朝圣旅游等”。
1991年,欧洲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ATLAS)对文化旅游给出了概念性定义(人们出于获得或满足文化需求而离开自己常住地,去往文化资源所在目的地的非营利性活动)和技术性定义(人们为了获取与或满足自身文化方面的需求,到古代遗迹、艺术文化表演、艺术演义等文化资源所在地的全部非营利性活动)。
1994年,Reisinger认为文化旅游是一些对文化体验有兴趣的人前往旅游目的地后所发生的一切活动。沃尔(Walle,1996)认为应该从游客的理解方式与理解方式对文化旅游进行定义,强调从游客的思想形态对文化旅游的概念进行界定。
1999年,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上通过的《国际文化旅游》也对文化旅游进行了一定阐述,它将文化自身和所处环境看作是文化旅游的核心。这里所指的文化环境,包括了旅游目的地自然景观资源、历史文化景观资源,也包括了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
国外学界对文化旅游的界定要么泛化倾向明显,要么局限性较大,但多是将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行为界定概念,认为人们对于文化方面的特殊需求是文化旅游的源动力,是文化驱动了文化旅游。
3 国内研究综述
魏小安在《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1987)中最早在国内学界提到了文化旅游这一概念,但是作者并没有对文化旅游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确定,仅仅在文中提及旅游业不仅只有经济性,还有很强的文化性。
国内不少学者从各自研究领域和认识角度出发对文化旅游概念进行了定义,进行归纳主要分为如下四类。
3.1 将文化旅游视作旅游产品
蒙吉军、崔凤军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企业为提供的一种能够满足旅游消费者特殊文化需求的一种旅游产品。包括历史古迹旅游、博物馆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等类型。这一类学者多是文化自身、游览方式、体验形式与过程出发,把将文化旅游产品等同于文化旅游。
3.2 将文化旅游视作旅游类型
马波将文化旅游看作是一种普通的旅游活动,是旅游活动多类型化的一种体现。郭丽华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者根据个人文化修养和对不同文化的向往,离开自己的文化环境前往异地体验感受不同文化的一种全方位满足的旅游活动。
3.3 文化旅游是一种意识
部分学者从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将文化旅游视作一种“意识”。郭丽华认为,不能仅把文化旅游看作是一个旅游产品,它是旅游企业根据旅游消费者的需求而创造旅游产品的一种思路,是旅游企业对于旅游消费者需求的一种认识。
3.4 一切旅游活动都是文化旅游
有学者指出所有旅游都是一种文化旅游,任何旅游活动中多多少少都有文化的东西在里面,文化旅游这个概念不应该作为一个独立概念提出来,这种提法不过是想让文化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和驱动旅游发展。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验。持反对意见的则学者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大概念的一个分支,文化旅游依赖于人文旅游资源而存在,依赖于人们对文化的向往,那些靠自然资源或者人工娱乐设施作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显然不应看成是文化旅游,即使这些旅游中多少包含了一些文化的成分。
4 结 语
通过对国内外文化旅游概念研究学术成果进行梳理归纳,我们可以发现:
①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学者们对“文化旅游”进行定义时都是先泛化再局限、从抽象到具体。
②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的根本,对于文化旅游概念的界定必须从文化旅游资源出发才能具备现实指导意义。
③文化旅游是以文化的差异性为先决条,只有旅游消费者对于异质异地文化有了渴望和需求他才会前往目的地对该类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体验。
④我国学术界对于文化旅游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较少有学者能够从系统的角度对文化旅游进行定义。
⑤部分学者简单将文化与旅游两个概念进行叠加,“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两个概念相互混淆、不叫区分,把文化旅游简单看成是旅游开发中对文化资源的挖掘。
最后,如果要对文化旅游做一个定义,笔者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通过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并以此满足自身文化方面的需求而达到身体和精神愉悦的一种过程。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方克力.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 刘宏燕.文化旅游及相关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5,(S1).
篇5
大学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要将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其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与心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它是指大学生均应接受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使学生从不同的理解模式来认识现象,获得知识,开阔视野,了解与人生相关的知识、原则和方法。通识教育强调课程功能的广泛性,强调一门科目的多功能性,即每门科目都应当具有完成德、智、体、美几方面教育的任务,发挥德、智、体、美几方面教育的功能。通识教育理念打破了我们多年来对教育方针理解的单一的、纵向的思维方式,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一个和谐的完全的人的整体活动。推进通识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我国近年来对其进行了大力研究和实施。本文以“汽车文化基础”通识教育课程为例,分析了开设该课程所涉及的学科,说明了其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国内高校汽车通识课程开发现状
目前高校均设置了“计算机文化基础”,但尚未开设“汽车文化基础”这门课程,只是在理工科专业开设汽车通识教育课程,如汽车概论、汽车文化、汽车服务工程等课程。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对人们生活影响巨大,高校开设“汽车文化基础”这门通识课程十分必要。笔者认为,汽车文化基础是与汽车有关的知识及其衍生服务的总称,它不是汽车概论、汽车文化、汽车服务工程等课程的简单整合,而是建立在文理多学科基础上的通识教育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但使大学生了解与汽车有关的多方面的知识,而且使学生更多地思考人与社会、资源、交通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国内高校汽车通识课程开发现状方面,朱余清等提出了高等教育在普及汽车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认为汽车文化教育具有全民性、长期性和专业性的特点,高等教育在汽车文化教育中又具有特殊地位。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汽车文化教育方面还远未达到普及程度,主要表现在:汽车教育的课程开设不普及,一般只限于设有汽车专业的理工院校,非理工科院校的这一课程开出率几乎是空白;汽车文化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以课程选修为主,缺乏内容生动的讲座、宣传活动等;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和适用的教材,使汽车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国高校理工专业开设的这方面课程最早的当推“汽车概论”课程[2,3],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对汽车总体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其一般包括汽车结构特点、基础理论、设计要求、使用性能、保养维修、交通法规、驾驶的基本方法、汽车的新技术等。高校开设“汽车文化”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具有理解汽车文化的能力,其内容涉及汽车原理、汽车修理、维修保养、购车指南、驾驶技巧、汽车保险、汽车历史、车迷天地、名车欣赏等[4]。目前,一般笼统地将汽车文化定义为在汽车发明和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汽车文化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产物,反映社会的形态、审美倾向、人的竞争意识以及思想文化的潜意识。中国的汽车文化尚未成熟。汽车文化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工业设计,它是从社会、经济、技术、艺术等角度,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进行综合性设计;品牌文化,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包括产品的定位、产品的价值取向、企业文化的积淀等;边缘文化,它是汽车同其他文化种类的结合,如汽车摄影、汽车会展、汽车运动、汽车报刊、汽车收藏、汽车模特、汽车俱乐部等。而“汽车服务工程”课程内容一般包括:汽车维修与检测、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贷款、汽车租赁、汽车出租、汽车美容、旧车交易、有关法规等。汽车服务工程泛指新车出厂后进入流通、销售、购买、使用直至报废、回收各个环节的各类服务工作组成的有机服务体系,其所涉及的领域很广。这三门汽车通识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满足专业需要,其内容有些是重复的。
篇6
《体育旅游概论》(柳伯力,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年版)就是应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体育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在市场,而且可以衍生出很多新的供给产品,因而体育旅游聚集了广泛的关注点。特别是随着现代化交通工具大量普及,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渐变得多种多样,人们开始了解到乡村旅游迅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旅游方式。而体育旅游也是一种独特的户外休闲娱乐活动,它和乡村旅游存在许多相同的地方,只有把乡村旅游和体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促进二者的发展壮大。而且,两者的结合对于更好地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乡村旅游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总体来说,《体育旅游概论》一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作者对乡村体育旅游的论述是非常新颖的。一直以来人们对体育旅游关注的重心都在城市,而相对地忽视了乡村的体育旅游。乡村地区丰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体育旅游资源促进了体育旅游活动的开展。目前,乡村旅游活动和体育旅游活动逐渐融合为一体,而体育旅游活动也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体育旅游概论》一书就从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两个方面论述了体育旅游对乡村的影响。首先,体育旅游对乡村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有助于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助于带动农村经济增长,有助于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作者又阐述了体育旅游对乡村社会价值的影响,例如可以促进农民的健康,更新r民的观念,提高乡村的知名度,有利于乡村景观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作者还指出了体育旅游可能给乡村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促进乡村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办法与措施。
第二,论述内容全面,结构完整、视角广阔。本书论述内容全面,论述了与体育旅游相关的多个方面。比如,生态旅游的萌生和发展,生态旅游包含的生态旅游资源,如何去开发生态旅游市场,生态旅游与社会经济、城乡发展、社会休闲、生态环境等的关系,生态环境该给人们的文化体验,以及生态环境的各种分类,生态环境安全救援体系。此外,作者对书中某个知识点的论述也是多元的。比如,作者在阐述中国学者关于体育旅游的定义的时候,就从三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即社会学角度、市场学角度和旅游学角度。这种全方位的论述,不仅彰显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作者活跃的思维习惯,而且让人们对体育旅游有更加透彻的认识,拓展了读者的眼界。
篇7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继承
一、铭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走来的印记
与古埃及文化、古巴比伦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希腊文化相比,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比较纯正的、生命力绵延悠久的。钱穆先生曾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绵延就像是由一个运动员坚持的长跑,从起点不断跑向终点。他还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文化可以产生出文明来,文明却不一定能产生出文化来。”【1】也就是说文化是一种精神的东西,文明是一种物质的东西。在这里,我们对文化和文明的定义没有必要深究,但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这里需要了解我们的文化形态,也就是文化精神的“成长”。
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卓尔不群,它在这漫长的接力赛中,才能濯淤泥而不染,屡挫不败。在传播中未曾中断也未曾丢失本体。是什么铸就了它如此顽强坚韧的性质,我认为这要从它的起源说起。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地理环境因素、人文因素、国家载体的实现等等,这些都可以归纳为它的内部因素。在探讨中国传统微博话的起源的外部自然因素和内部人文因素时,我们常常会涉及到“中国”这个词,我们应该知道在不同的时期“中国”一词有着不同的含义。比如在先秦时期,“中国”它有地域、民族、文化的含义,与“四方”【2】是相对的。有的时候它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文化发展较快地区,用来与“四夷”【3】区别。而在汉、唐、元、清时期,“中国”的含义屡有变化,民族中国与文化中国都有延伸。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发展在王强、包晓光先生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4】一书中被分为四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文化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创生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代转型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制度凝定与丰富、发展和普泛化时期。无论在哪一时期都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铸就了它不屈不挠的坚硬品格。
二、深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和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凡的包容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它从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它总是有这种无与伦比的会通精神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这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的精神。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先生在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的著名的对话中提到的:“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上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地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5】正是因为这种包容的精神,使得中国文化有了非凡的融合力,这种融合力将亿万华夏儿女紧紧凝聚在一起,赋予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特有的亲和力。
值得我们自豪并铭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与外界文化交流接触时,既能包容借鉴,有能始终以本土自创的文化为主体。因此,在漫长岁月的磨砺下,中国传统文化仍能保持它始终一贯的体系和特点。我们以佛教为例,自古佛教就有“源于印度,成于中国一说”。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充实下,经过中国人自身的发展和塑造,可以说越来越像中国人。同样,佛教的传入也丰富了中国的音乐、雕塑、绘画等艺术,佛教中的禅学也使中国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得到了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超越了宗教,对鬼神敬而远之的基本文化传统。正是在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的渲染下,每个人才能把自己置身于现实社会中,考虑自我的生存之道。而孔子提出的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着其特定的道德规范,每个人既处于无常的关系中,又处于国家的宗法政治关系中,他们并不矛盾,每个在这个社会体系中,既履行着一定的权利,同时又承担着一定的义务。整个社会因此会显得井然有序,稳定和平。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延续力。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发展至今的文化。事实上,在漫长的发展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就如万里长江,正如张应杭先生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书中说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犹如万里长江,是由无数高山上的涓涓细流汇合成的一条奔腾的大河,它一直向前发展,从不中断,直到汇入大海。”【6】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它凝聚了中华各民族的智慧,形成了独特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体系,它不仅使本民族熠熠生辉,也成为世界一道靓丽而恢宏的风景线。
三、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的精髓,引领时代前进的步伐
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并不仅仅只是拓宽知识面,作为中国人,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祖国一无所知,那是不可理喻的。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继承”二字谈何容易,光是一个问题就能让年轻无知的我们这一代摸不着头脑。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立国之道,但翻开历史的篇章,又有几人真正做到了这种程度?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我们都不能先将事情的结局定格,这样,我们才会有努力的资本。我们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态度上,要有一种崭新的姿态。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对它要有正确的态度。“五四”运动以来,复兴儒家文化掀起一股热潮。而近代以来,一些知识分子他们以儒家精神的继承者自命,力图恢复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为拯救中国人的精神,使中国走向自强提供良方。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新儒家”的价值取向引人注目。它不排斥“西学”,将“西学”引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中。换种说法也就是说,主张“中体西用”。对于这一理论,李泽厚先生认为,无论是表层还是深层,这种理论都有难以克服的内在理论缺陷:“在‘四期说’看来,如果传统真的死了,今日靠几位知识分子在书斋里高抬圣贤学说,恐怕是无济于事,救不活的。‘四期说’以为,正因为传统还活着,还活在尚未完全进入现代化的中国亿万百姓的心里,发掘、认识这种经千年积淀的深层文化心理,将其明确化、意识化,并提升到理论高度以重释资源,弥补缺失,也许,这才是吸取、同化上述欧风美雨进行‘转化性的创造’的基础。
注释: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3】《诗经.小雅.六月》序:“四夷交侵,中国危矣”。
【4】王强、包晓光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昆仑出版社,2004。
【5】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页。
【6】张应杭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2]王强、包晓光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昆仑出版社,2004.
[3]张应杭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流行文化;渗入;对外汉语口语教学;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彭增安和陈光磊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概论》里指出:“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它既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又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的使用离不开文化的作用,离开语言,文化就没有了依附,就成了无本之术,无源之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的文化内容应该与学生的日常交际相结合,这样的结合会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1]
丁迪蒙在《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技巧》中指出:“作为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语言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与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心理和习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是文化发展的结果;同时,文化的发展也促使语言更加丰富和细密,文化又借助语言得以不断发展。语言和文化的发展虽然是相互促进的,但语言形式和文化形式却基本上是平行发展的,语言与文化是共生的。[2]
刘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指出:语言和文化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都是人们出生以后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获得的,文化所具有的民族性、社会性、系统性以及不断发展的特点,语言也同样具备。一种文化不可能没有与之相应的语言;抽去文化内容,语言也不能独立存在。文化的形成需要语言来表达,文化的保存需要语言,特别是书面语的记载。[3]
因此可知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语言与文化谁也不能离开谁而单独存活。我们知道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教授母语为非汉语人的汉语,所以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必须融入文化的因素。文化的种类很多,包括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等。我们在教授学生主流文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非主流文化的因素。作为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流行文化”也应该融进语言教学中。因为口语课也属于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本文主要是研究“流行文化”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2.“流行文化”的定义与特征
2.1流行文化的定义
关于“流行文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高宣扬认为,“流行文化”是时装、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这个总概念所表示的是按一定节奏、以一定周期、在一定地区或全球范围内,在不同层次、阶层和阶级的人口中广泛传播起来的文化。[4]
杨帆认为,“流行文化”是社会上大多数成员参与,并以物质或非物质的形态表现出这个时代人们的心理状况与价值取向的社会文化,它通常借助于这个时代先进的媒介工具传播与消亡,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5]
李兴武认为,“流行文化”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娱乐为目的,以流行趣味为引导的世俗的大众日常生活文化。[6]
根据“互动百科”的解释,“流行文化”包括消费文化、休闲文化、物质文化、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通俗文化等概念。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说,还可以包括头条新闻、政治时事、社会热点,等等。
通过以上各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流行文化”理解为大众所喜爱的并热情追求的一种潮流文化。
2.2“流行文化的特征”
看完关于流行文化的定义,我们再来看一下“流行文化”的一些特征。
一是前卫、时髦,颠覆传统文化,这样就很容易引起青年学生的共鸣,具有时尚性;二是比较容易理解,具有通俗性;三是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具有煽动性;四是容易被青年学生接受;五是流行文化存续的周期相对较短,更新换代快,符合青年学生好动而又富有变化的性格特点。六是流行文化在某些程度上具有世界性,有些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例如“音乐”、“舞蹈”等等。[7][8][9]
3.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渗入流行文化的必要性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话题应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抓到学生的兴奋点,与学生有隔膜的话题,学生就很难表达出来。那么,学生就会采取一种冷漠的态度,感到无话可说,这就不能完成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应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渗入“流行文化”是一个能帮助学生对口语教学产生兴趣的方法。
3.1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原则要求渗入“流行文化”
3.1.1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教学法遵循的是“我教你学,我讲你记,我问你答”这种模式;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种没有变化的教学法很容易把语言教学搞得枯燥无味,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致课堂上出现尴尬的局面;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目瞪着两眼茫茫然,或者不停地翻词典,甚至打瞌睡。所以现代的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更多地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老师要用趣味教学法,将课堂上训练游戏化,让学生成为主角,教师大部分时间只充当导演,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创造性,收到很好的效果。从“流行文化”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把“流行文化”融入口语教学中,学生会很感兴趣,所以会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和创造性。
3.1.2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对外汉语课堂还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紧张和恐惧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结果。“流行文化”的渗入就有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3.2口语表达的过程需要“流行文化”的渗入
陈昌来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指出:“口语表达是人脑对意义进行编码处理,并由发音器官来执行,最终将意义装换为声音的过程”。[10]
只有当学生对某一个话题感兴趣的时候,储存在大脑中的语言材料才会很容易地激活,他们才会有话可说。如果叫他们去讨论一个令他们十分枯燥的话题,那他们可能不去搜索已经储存在他们大脑中的记忆。这样即使想说点什么,也没有语料支撑。那么就会导致口语交际过程的失败。所以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我们必须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流行文化”是广受青年学生喜爱的文化,我们的留学生也大部分是青年人,所以在口语课上渗入“流行文化”必定会受到他们的欢迎。
4.“流行文化”所要涉及的其他方面
“流行文化”的定义和特征我们了解了,但是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我们要慎重选择,因为有一些所谓的“流行文化”是对青少年有害的,如“流行文化”中的“奢侈文化”我们就应该避免。但当作话题来谈谈好与坏也是可以的,必须引导正确的文化观。尽量选择一些对他们有益的“流行文化”。
篇9
>> 传播学视角下微信营销的利与弊 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的兴起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微信的发展 传播学视角下基于微信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研究 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微信红包的兴起 传播学视角下的微博研究 从传播学角度看微博的兴起 传播学视角下的微博传播模式和社会功能 传播学角度下微信公众号的发展 浅析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学意义 传播学视角下政务微博的发展路径探析 传播学视角下微博符号性的三维分析 传播学视角下透视:微电影的大发展 传播学视角下的政府体育微博研究 传播学视角下的新闻定义的演进 传播学视角下的“人肉搜索”现象 教育传播学视角下的“灭火教育” 传播学视角下的唐代藩镇 论传播学视角下的“说服” 传播学视角下的“媒介审判”现象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10-25.
[2][5]魏超,张骁.微信的功能和属性分析[J].出版广角,2014(6).
[3] [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尔的社会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136.
[4][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6.
[6]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34.
[7]李琼.角色转换与身份认同:不同社会化媒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以微博与微信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篇10
关键词:设计学 设计艺术学 环境艺术设计
设计的主体是人,以人为设计中心、为人服务;设计的终极目的便是要为人类创造出舒适的、理想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再现人类自身的生存价值和持续发展观念。可以说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开始慢慢加强,逐渐产生出了环境设计的概念。
一、设计艺术学科中所涉及的有关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
(一)设计艺术学的概念
设计艺术在处理好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同时,更偏重解决好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格外重视所设计的产品对人的心理与生理所产生的作用。给设计艺术下的定义:是指以设计艺术的纵向历史发展和横向的理论研究为对象,针对设计发展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以及经过不断验证提炼的艺术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和凝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前瞻性和规律性的理论指导,是对设计艺术活动的理性思考。设计艺术几乎包括了设计艺术学中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和内容
设计是时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环境艺术是以科学美为前提,进而表现出功能美;以功能美为基础来达到完善科学美的目的。在人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事物的的原则驱动下,人类对环境的艺术化处理,即环境艺术设计,是改良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生计质量、创造出理想生活的一种有用手段,环境艺术起码包含城市规划、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公共艺术、城市雕刻、壁画、和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的内部空间。
(三)设计艺术学科中有关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设计艺术学科是一个具有归纳、多元交织、权变的特别学科。由于其学科的本性决定了,它与新的材料,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会观念、新的艺术形式、新的创造发明等等,它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甚至会因为某个因素让其发生变革。因此,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设计主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艺术设计的范围及其理论研究的内容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
自然环境为出发点,通过人为的空间分割、规划、设计和景观营造建设手法,采用各种艺术、技术的手段,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基础上,协调人、社会、自然环境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此营建出优质的生活、生存环境。“它包括建筑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室内环境设计,绘画,雕塑,广场设计,围绕主体建筑相关的外部等路桥和辅助设备,城市规划设计也属于这一范围”。
(二)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跨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因为它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艺术,其决定了和建筑学、美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有机结合。
三、环境艺术设计在整个设计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环境艺术设计是多学科的综合
1.环境艺术设计是多类型的设计
环境分自然因素环境和人造因素环境,自然环境经由人工的设计、划分、营建、艺术化处理而成为人造环境。人工环境按照空间形式可划分为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按功能可划为居住环境、商业环境、工作环境等。设计界和设计理论界由于对环境艺术类型的区分并无统一的准则和方式,所以多半是根据空间形式来进行分为建筑环境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和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等。
2.环境艺术设计综合多学科
环境艺术是一门综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美学等的艺术,是一种人为的艺术和自然环境表现形式的艺术。环境艺术设计即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求,又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推动了环境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环境艺术设计对当下建立设计艺术学科有了新的认识
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把经济、意识形态、技术、社会特质加以重视;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诸多要素中,将技术、科学、人文、美学等和其他商业因素加以融合,成为一体,大大扩展了设计艺术学的深度和广度。资源问题、生态问题、设计形态问题是21世纪我国设计艺术发展的三大主题。环境设计对未来社会文明的思考,不能简单地理解与市场结合即可,而是要有长远发展战略的眼光,如何进一步解决未来新的社会问题和进一步更新现有的设计语言?因此,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更应以“知识整体”的观点为立足点,不断的在整个系统中吸取新的理论、方法、方式,促使设计艺术学逐渐的完善和成熟。
(三)环境艺术设计在设计学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环境艺术设计是理论和实践的综合体,其设计理念、设计手法、设计思维、设计表达等都离不开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同时其设计理论通过设计实践得以全面深华。环境艺术设计如果没有具体的设计事例来说明就会显得空洞;具体的环艺设计实例没有抽象理论的作依托就难以达到解决问题的实际。
(四)环境艺术设计的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化发展观
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化发展,是环境艺术设计所关注的问题,也是设计学对所有设计未来发展的期望。当今,可以说“绿色”已经成为环境的代名词、是生命的象征。环境艺术设计的意义就是要为人类创造出、规划出更为合理的生存空间、生存环境。环
境保护是人类文化的延续,是保护人类的生存印记,文化遗产是唯一的,是不可再复制的,破坏了永远无法恢复。环境艺术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化进步的“产品”,不同的文化孕育不同的环境艺术,特定的时期产生特定的环境艺术,并带有特定的时期烙印,是没法复制的。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继承是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源泉,创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
四、结论
设计艺术学是一门多角度、多交叉的专门学科,虽然其发展晚、问题多,但其在我国设计学科的发展和壮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艺术设计学科体系发展的需要。它所涉及的有关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的理论及其方法,对当下我国环境艺术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系统的理论研究基础,并指导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往健康的方向发展。设计界、理论界都坚信,设计艺术学在我国的前景会越来越广,前途一片光明。参考文献:
[1]陈健.环境艺术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