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收支管理范文
时间:2024-04-24 17:3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金收支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收支两条线 主要特征 管理模式
一、什么是“收支两条线”
收支两条线管理,指政府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财政非税收入的一种管理方式,即有关部门取得的非税
收入与发生的支出脱钩,收入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由财政根据各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标准核定的资金管理模式。
二、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主要特征
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是财务集中管理的模式之一,要求企业具有很强的预算管理能力,否则无法实施高效的收支两条线管理。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无论是“收”还是“支”都是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的,而同时“收”的集中管理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基础;“支”的资金集中管理为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提供了条件。采取收支两条线的模式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集团公司的一种选择。无论采取收支两条线的何种模式,其核心是“收”和“支”要分开管理,除了集团企业自己的财务管理制度要配合外,也需要银行的高度配合。因此,一家集团公司在选择合作银行时会考虑合作银行的服务网络、银行资金调拨效率、合作费用、资金监控服务手段、资金信息服务能力等。
三、解决“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问题
1、围绕企业经营目标的实际,实施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各成员单位编制日常经营支出所需资金预算上报公司本部,公司本部据以作出公司总的资金安排,公司财务部门根据公司审定的资金预算给各成员单位下拨资金,各成员单位自行结算。另外为保证预算的真实合理,公司本部需建立合理有效的预算审批制度,并严格执行。对于一些预算外的必要支出还可以建立补充审批制度。
2、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公司能够利用财务信息网络系统实行有效的集中管理,通过建立局域网直接形成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管理信息系统”,这样成员单位无需在外部银行设立帐户,只需在内部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内开设帐户进行财务核算,总部可以随时直接查询、审批、指导成员单位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核算,对凭证的取得、填制,传递和审核,帐簿的登记和结算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报送等各环节,都要把关守口,并统一进行融资和投资等重大决策减少现金持有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如通过协议建立“企业-银行网络结算系统”以实现企业与银行的信息互通,保证信息上通下达。
3、要实现“收支两条线” 及实施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对财会人员的要求相应较高,不仅要熟练掌握财会核算知识和技能,还必须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及网络等高科技手段进行操作,尤其是成本和管理会计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在资金集中管理中更为重要,另外各种制度和纪律的严格执行是整个体系得以维持和运行的保证。所以企业必须建立财会和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技能。
4、在实行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如帐户使用和管理制度、账目核对制度、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内部结算制度、预算审批和执行制度,奖惩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等,并保证其落实到位。
四、如何管理“收支两条线”模式
1、企业应有意识地围绕现金流转这一核心,借助于收支两条线这一平台,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构建适合于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在实施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企业应注意加强有关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流程,并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其落实到位。[3]以现金流转为核心来进行财务管理这一观点正在被理论界和实务界越来越多的人士所认同。只有控制现金流量才能确保收入项目资金的及时回笼及各项费用支出的受控,才能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在预算管理中,各项预算项目应以现金流为控制源头。
2、下属单位可不在银行开户而在内部银行或财务结算中心开户。加强银行帐户的管理、在实行收支两条线过程中,应对现金收支部门或分支机构银行帐户的开设、使用和清理实行严格的集中管理。单位应就收入户和支出户的使用同银行签定协议,利用银行资源来维持收支两条线管理。设有内部银行或财务结算中心的单位。
3、[4]在管理模式中,进一步强调结算纪律,如当回收入的现金应及时缴存收入户,超过规定限额的现金必须通过银行支付,以及不难白条抵库等。不仅收入的现金不得直接用于开支,银行收入户的资金也不能直接用于开支,所有支出的资金来源只能是支出户。
结论;在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之前,各成员单位是在“以收减支”后上缴资金,虽然实行了预算管理,但由于资金收支由各成员单位自己掌控,集团总部无法发挥控制功能,预算管理不可避免的流于形式;在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后,由于资金集中、统一支付,各成员单位的所有收支活动都由总部根据预算进行严格审核和控制,使得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得以体现,有效性得以发挥,从而保证了集团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黄秀珠:浅析集团资金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引进与咨询,2005,(4)
[2] 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6.9
篇2
关键词:资金;收支;两条线
“收支两条线”是政府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财政监督的一种有效管理模式,主要指具有收费职能的部门或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应收取的行政事业费(基金)按规定由执收机构(代收银行或有关单位)收取并全额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部门和单位的人员经费、共用经费和所属的特殊经费等由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纳入本级综合财政预算统筹安排。目前,许多企业特别是集团性企业大多采用“收支两条线”原理实施对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矿区服务事业部便是其中之一。
一、资金收支两条线的优点
通过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有利于建立高效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可以使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是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
(一)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可以在资金管理与矿区服务系统的长期和短期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前提下统筹兼顾
实施资金收发两条线管理,可以协调好矿区服务系统各单位的收入与支出、筹资、投资等各项经济活动,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资金成本,有利于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可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铺平道路
由于资金集中管理、统一支付。各单位的所有收支活动都由事业部根据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使得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得以体现,有效性得以发挥。从而保证了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有利于建立新型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
目前,现代企业管理理论都认为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而现金管理又在财务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矿区服务系统可以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为平台和切入点,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四)实施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可以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通过分设收入和支出账户以及对与收入现金对应的应收账款进行动态管理,将资产运行和资本运营有效结合,可以规避“小金库”和“账外账”发生的风险。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引入资金收支两条线这一新的科学的资金管理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实现的方式。
二、矿区服务系统资金收支两条线的实施情况
矿区服务系统结合矿区业务的实际情况,通过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流程、优化账户、科学规范运作,使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
矿区服务系统目前的资金管理模式是集团公司层面的“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支出分别开设一个银行总账户,即收入总账户和支出总账户。收入总账户下设收入分账户;支出总账户下设支出分账户。收入账户采取零余额管理模式;支出账户采取透支与预算拨款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1 收入账户采取零余额管理模式
开户银行周一至周五16:00将各单位的收入分账户资金全部上划到事业部收入总账户,16:30将事业部收入总账户的资金全部上划到集团公司矿区服务总账户。上划后事业部及各单位的收入账户余额为零。
2 支出账户采取透支与预算拨款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事业部支出总账户实行透支管理模式。事业部每周四向集团公司上报次周的资金计划,集团公司每周五将事业部上报的资金计划提交给指定银行,指定银行以此额度控制事业部次周支出总账户的透支额度。每个营业日,支出总账户的对外支付由银行在额度之内保证对外支付。每个营业日终了,由银行根据支出总账户当日的发生额补平支出,清算后支出总账户余额为零。在透支管理模式下,每个营业日开始和终了时,支出总账户资金余额均为零。
3 拓展网上银行功能
为确保资金安全,事业部与开户行签订了网上银行协议,将事业部银行账户全部纳入网上银行监管。事业部对所有账户拥有查询、转账权限,并对银行账户实行动态监控,有效控制资金风险。
(二)资金计划管理
资金计划是否准确关系到资金结算业务能否顺利开展。事业部资金计划包括年度资金计划、月度资金计划、周资金计划和紧急用款申请。各单位按年、月、周编报资金计划,按日管理、按周控制额度。当出现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用款但资金计划又不足时,可以通过紧急用款申请来增补计划,以确保款项的及时支付。
各单位上报的年度资金计划、月度资金计划和周资金计划,经事业部审核后上报集团公司审批方可执行。集团公司依据事业部上报的资金计划,对事业部的支出总账户进行透支补平。事业部依据各单位上报的资金计划对各单位支出分账户进行预算拨款。
1 资金计划编制
在编制资金计划时,要与财务预算相结合,参照年度财务预算收支金额,考虑跨年应收应付款项、非付现费用、税费流入流出差额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度资金计划。按照矿区服务业务开展情况,将年度资金计划进一步分解为月、周资金计划,分期进行资金流入流出控制。
在编制资金计划的过程中,还要做好三个方面的沟通工作。与领导的沟通,避免由于领导出差等原因造成资金计划的浪费;与部门的沟通,让其确定本部门当期的付款金额;与相关业务单位的沟通,确定与其当期的资金流量,作为编制资金计划的基础。
2 资金计划执行情况
事业部每月仔细分析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召开资金计划执行情况交流会,倾听基层单位的意见,查找资金计划执行结果偏离资金计划的原因,进行内部讨论后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将各单位资金计划执行情况予以通报。督促各单位重视资金计划的编制及执行,合理预计本单位资金流量,提高资金计划的符合度。
3 未达款项管理
资金收支两条线运行之初,事业部的未达款项非常多。开出的支票如果不能及时划走,就要占用下周的资金计划,因此未达款项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资金计划的执行符合度。针对这种情况,事业部通过采取上报未达款项统计表、与开户银行进行周对账、缩短办理付款业务时间、将支票返存、专人监控网银等方式来减少未达款项。
(三)资金结算管理
事业部根据实际工作和付款性质的重要性,将结算业务分为内部结算和外部结算。内部结算是指矿区内部单位相互提供劳务而发生的款项结算。外部结算是指对矿区以外单位发生的结算业务。
1 内部结算
对于矿区服务系统内部发生的劳务结算,通过签认“内部劳务(产品)资金转移签认单”,由提供劳务方持此单据到事业部办理款项划转。
2 外部结算
从资金安全和工作效率两方面考虑后,将外部支出结算分为委托付款和非委托付款。委托付款统一在事业部办理,非委
篇3
随着手机的发展、用户期望的提高、以及LTE等更先进的空中接口在设备中普及,这些都会对移动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无论是通过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云端进行工作的忙碌商业战士,资深游戏玩家,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其他人士,移动设备的用户都有两点共同之处,其一是希望无论何时打开手机,各项功能都能正常运行;其二就是大家都为电池问题所困扰。
当然,短期的应急方法是有的。例如,一些iPhone手机壳能够充当第二块电池,从而延长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不过代价是手机的外形尺寸显得极为笨重。效果是有的,但这并没有解决核心问题。这些设备需要大量的电能并且要频繁充电,绝大多数时候会给用户造成不便。
影响因素
一系列因素影响功耗,继而影响设备电池的续航时间。对于智能手机等较小的移动设备来说,热管理是一个关键性的难题。高效的热管理能够延长电池续航时间,并阻止废热散失。还有几种方法如外壳设计等也能帮助降低温度。
降低温度不仅能够节约设备中的电量,还能维护设备本身。移动设备的可活动部件不多,所以磨损不是问题。然而高温造成的损害却是一个真正的麻烦。过热不仅会损害设备的短期性能,因为会降低速度以防止热失控,还会影响内部元件,引起长期的性能问题。
其他弊端
对更高数据速率的需要加重了功耗问题。本质上,需要高速处理的数据越多,功耗问题就会越一严重。考虑智能手机的性质:这些设备不仅仅只是电话,它们能播放音乐和视频文件,以及视频流,还可以充当照片存储设备。“身兼多职”需要逼真的图像和声音、内存存取以及通过HSPA+和LTE-运行的高速宽带网络连接,而这些都是耗电巨大的。非但如此,用户通常还会在后台打开E-mail或Facebook等应用。这意味着数据吞吐速率通常是最大峰值运行,导致更高的时钟频率,而这两者都将产生更多的热量一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同时,终端客户一直在要求设备“身兼”更多任务、图像效果更佳。这导致了热问题,而且偶尔会造成设备一下子突然关机。
底层软件对解决设备中的这些问题起到了很大作用。硬件改造也很有帮助。设计师能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进行热模拟。制造商通过热模拟评估每个元件的温度限制和辐射量,并监测其在GSM、3G和LTE环境下的表现。在理想情况下,温度限制和一切预警系统的实施应当对终端用户公开透明,因为在用户发现问题之前似乎一切都正常无误。热软件管理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充电情况以及温度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出于安全和性能考虑,上述一切都会进行校准——也会进行温度校准(因为温度过高会引起无线电数据丢失或降低CPU性能)。
还有其他基于硬件的选项来管理热耗散。例如,一个印刷电路板可能是智能手机、USB适配器或miniPCIe卡中传热的关键部分,所以在布局平面图时应将热因素考虑到。机械设计规则能帮助避免在元件中出现“热点”,在笔记本电脑等较大设备中,空气流和热量分配器能保证最有效的冷却。
合理设计能够带来很大的改观。例如,瑞萨通信技术为智能手机开发了一种通信处理器,集应用处理器和Cat-4三模LTE调制解调器于MP5232平台的一个单芯片上。一系列技术的应用将功耗降到最低,其中包括更高级别的集成,芯片加工工艺转向28nm制程等高级工艺。技术规模越小,设备使用时的动态功耗就越低。该平台使用先进的功率域分割技术,只打开特定使用情况下需要打开的部分,以及先进的时钟架构以降低功耗水平。瑞萨通信技术设计还混合使用自主底层硬件控制来决定正确的功率状态,以及智能软件来管理系统级功率控制。
消费电子设备越小,如何规划散热路径、使其得到高效应用或将损害降至最低则越困难,因为体积小意味着热的移动范围更小。ASIC、尤其是数字基带设计在这时挑起大粱。它们能够关闭一些功率域,尽可能降低泄露。芯片内部时钟控制能影响数字基带的功耗。如果设备处于空闲模式时采用时钟门控,总体功耗就会降低。在芯片中使用更低的自适应频率和电压也有帮助,因为高频率和高电压会消耗更多功率。
篇4
北京市1996年度企业城镇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费收支决算工作于1996年12月1日开始。为作好此次决算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为保证北京市1996年度企业城镇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费收支决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统一印制下发《1996年度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费收支决算表》(以下简称《决算表》)及附表,同时下发填报说明及指标解释,各参统单位要严格按填报说明及指标解释填报《决算表》。
二、我市从1996年开始,对养老保险基金实行零点决算制度,即以财务核算年度为基金决算年度,相应的统计口径为上年的12月月报至当年11月月报数据。鉴于1995年12月月报数已进入1995年决算,因此1996年的基金决算期为1996年1月至11月,1996年12月的月报数据将进入1997年决算。
三、为便于新老决算年度的衔接,按季报表的单位1996年第四季度的报表提前一个月上报,即12月5日前向上级社保机构报送1996年第四季度的报表(表中只含10、11月两月的数据,12月份的数据与1997年1、2月的数据做为1997年第一季度的报表数据,以此类推)。
四、凡在1996年中隶属关系发生变化的企业,以统筹报表隶属关系实际发生变化之月为界分别填报汇总,即隶属关系变化前部分,仍报原主管部门,并由原主管部门汇总;其后部分报现主管部门,由现主管部门汇总。
五、根据京劳险发〔1996〕233号文件规定,军队企业从1996年1月起,企业缴费比例由工资总额的19%下调到16%,已按19%多提部分在决算中调整。
六、各区县、局总公司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除报《决算表》外,同时报送软盘。
七、《决算表》由参加本市统筹的基层企业于1997年1月1日前报主管部门;区县、局总公司按企业所有制性质分别汇总后一式两份于1997年2月1日前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八、各类报表必须字迹清晰,不得涂改。表头、表尾必须填报齐全。
篇5
首先,选定流程图符号。流程图符号是流程图的语言,它由一系列几何图形符号组成。目前,还没有全国统一的流程图符号,世界各国的流程图符号也不一致。本着简易、形象和公识的原则,笔者设计了一套流程图符号:
其次,确定流程图主线。流程图通常以控制流程为主线,自始至终绘制,并涉及分支流程走向。
第三,确定流程图重点。流程图应重点反映控制点、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并显示各种不相容职务的分离。
第四,编制流程图说明。鉴于在流程图中难以显示各控制点的控制措施,因此要另行编制文字说明表,以配合对流程图的理解。该文字说明表应主要反映各控制点的控制措施以及对应的控制目标。通过该表,可将流程图符号难以表达以及控制流程不便涉及的控制措施,充分、详细地显示出来,从而弥补流程图的固有缺陷
下面以现金控制系统为例,演示其具体设计。
一、控制目标
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有关财务制度,现金管理主要应实现下列目标:(1)保证现金收支正确合法。企业应该根据现金管理的相关规定,对有关现金收支业务,严格审核其内容,正确计算现金数额,如数收付现金,避免错收、错支及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2)保证现金结算及时适当。企业应该合理安排现金收支时间,适当选择现金收支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提前或逾期付款而占用资金和影响业务的进行。(3)保证现金存储安全完整。企业应该严格保管现金,安全放置现金,超过限额部分的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防止现金遭受抢劫、盗窃,以及被贪污、挪用等损失,保证货币资金安全完整。(4)保证现金核算真实合规。企业应该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财务管理制度要求设计现金收支凭证和核算账表,如实记录现金收支业务,正确核算现金收支数额,监督并反映坐支、私分、私存和非法占用现金等违纪问题,并提供真实、准确的现金核算信息。
二、控制流程
结合现金收支和核算程序,将其控制流程整合为:(1)授予权限。企业管理部门或业务部门规定或指派业务人员办理有关现金结算的经济业务,对于大宗或特殊现金收支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应作专门批示。(2)制取凭证。发生现金收支业务时,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作为收付现金的书面证明。如企业间银行提取现金,要签发现金支票,以支票存根作为提取现金的书面证明;收进职工的上交款,要以开出的收款收据副联作为收款的证明;支出采购费用或收入销售货款,要以发票正联或副联作为收付款项的证明。(3)签审凭证。业务经办人员应在现金收支原始凭证上签字,必要时应填清业务内容、用途,部门负责人应审核签章。例如,企业向银行提取现金,要由出纳员在现金支票上注明款项用途并签章,财会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加盖财务专用章;支付采购货款,要由采购员签字,采购部门负责人审签等。(4)审核凭证。会计部门收到有关现金收支业务原始凭证后,由会计主管人员或指定的分管会计负责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凭证,可拒不受理或责成经办人员补办手续。(5)编制凭证。分管会计根据审核合规的原始凭证,填制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签章后通知办理现金收支事项。(6)收付现金。出纳人员复核收付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按凭证所列金额收付现金,并在凭证上加盖“收讫”、“付讫”戳记。(7)复核凭证。稽核人员或指定人员审查收款凭证及付款凭证。审查合格后,签章传递。(8)登记日记账。出纳人员根据经过复核的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9)登记明细账。分管会计人员根据审签合格的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相关明细账。(10)登记总账。总账会计编制总账记账凭证,经复核后登记总分类账现金科目。(11)盘点现金。出纳人员每日营业结束后,结算出现金日记账的收支和结余额,清点库存现金实有数并相互核对。(12)送存银行。对于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由出纳员登记现金送存簿后,及时送存银行,并收取现金送存回单。(13)核对账簿。月末由稽核员或其他非记账人员核对现金日记账和有关明细账及总账,如发生账务误差,报经批准后予以处理。(14)清查库存。定期或不定期地由清查小组盘点库存现金,并同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根据清查结果编制现金盘点报告单,填列账存与实存的符合情况。
三、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
在上述控制流程中,主要应设置下列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1)审批。业务经办人员办理现金收支业务,须得到一般授权或特殊授权。经办人员须在反映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上签章;经办部门负责人审核原始凭证,并签字盖章。审查原始凭证可以保证现金收支业务按照授权进行,增强经办人员和负责人员的责任感,保证现金收付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避免乱收乱支、假收假支及现金舞弊等现象的产生。(2)审核。会计主管人员或其指定人员审查现金收支原始凭证。主要审核原始凭证反映的现金收支业务是否真实合法,原始凭证的填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审核无误后,签章批准方可填制现金收付记账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可以保证现金收付凭证真实合法,提供正确的现金收付的核算依据,保证出纳人员收付现金正确、合法。(3)收付。出纳员复核现金收付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按照凭证所列数额收付现金,并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戳记及私章。为了加强现金收付控制,必须建立严格的出纳责任制,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即出纳员必须根据经过审签的记账凭证收支现金,而不能直接根据原始凭证办理现金结算;出纳员不能编制收付记账凭证,不能兼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簿的登记工作及稽核工作和会计档案保管工作;现金支票、印鉴不能全部由出纳人员保管;非出纳人员不能兼职现金管理工作等。加强现金收付控制是保证现金实物安全完整的主要环节,对于明确现金收付责任,防止贪污、挪用、私存现金,以及重付、漏收现金等都具有重要作用。(4)复核。稽核员审核现金收付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并签字盖章。复核记账凭证可以保证现金收支业务的正确性和会计核算的真实性,防止记账失实和及时纠正收付错误。(5)记账。出纳员根据现金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分管会计人员根据现金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对应科目相关明细账;总账会计登记总分类账 分工登记现金账簿可以保证现金收支业务有据可查,并保证各账之间相互制约,及时提供准确的现金核算会计信息。(6)核对。稽核员或其他非记账人员核对现金日记账和有关明细账、总分类账,如有误差经报批准后予以处理,稽核人员签字盖章。核对现金记录可以保证账账相符,现金核算信息正确和现金实物安全完整。(7)清点。出纳人员每日清点库存现金,并与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发现现金短缺或溢余,应及时查明原因,报经审批后予以处理。每天清点现金能够防止现金丢失和收支、记账发生差错,经常保持账实相符。(8)清查。由财务部门主管、审计人员和稽核人员组成清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清查库存现金,核对现金日记账。清查时,需有出纳人员在场,核对账实并根据清查结果编制现金盘点报告单,填制账存与实存的符合情况,如有误差须报经批准后予以调整处理。清查有利于加强对出纳工作的监督,防止贪污盗窃和挪用现金等非法问题的发生。
在现金内部控制系统各控制点中,“审批”、“核对”和“清查”最为重要。由业务部门进行的原始凭证审批,可以保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法性,这是控制的第一关;由财会部门进行的账账核对,可以保证现金收付和会计核算的正确性,这是及时发现金收付和现金账务记录错误的主要环节,对于保证会计、出纳人员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由清查小组进行的库存现金清查,可以保护现金安全完整,这是保护现金实物安全的最后一环。因此,这些环节都是现金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控制点。
四、现金业务控制系统流程图
篇6
设计内部控制的总体思路是:借鉴内部控制理论,参考内部控制范例,根据内部控制法规,结合企业管理实际。设计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定期进行评价,并根据业务变化而随时修改。内部控制的评价和修订职责,可以分配给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目前我国关于内部控制的法规制度,主要有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中国人民银行《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银发[1997]199号),另外财政部正在制订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在此基础上,设计内部控制还应遵循以下五条具体规则:
1.相互牵制原则
相互牵制原则,是指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分配给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位,分别完成。即在横向关系上,至少要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接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检查和制约;在纵向关系上,至少要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以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其理论根据是在相互牵制的关系下,几个人发生同一错弊而不被发现的概率,是每个人发生该项错弊的概率的连乘积,因而将降低误差率。需要分离的职责,主要是: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
2.协调配合原则
协调配合原则,是指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街接,从而避免扯皮和脱节现象,减少矛盾和内耗,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协调配合原则,是对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充。贯彻这一原则,尤其要求避免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做法,而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从而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经营任务。
3.程式定位原则
程式定位原则,是指企业单位应该根据各岗位业务性质和人员要求,相应地赋予作业任务和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和处理手续,明确纪律规则和检查标准,以使职、责、权、利相结合。岗位工作程式化,要求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以此定奖罚,以增加每个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4.成本效益原则
贯彻成本效益原则,即要求企业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因此,在实行内部控制花费的成本和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要保持适当的比例,也就是说,因实行内部控制所花费的代价不能超过由此而获得的效益,否则应舍弃该控制措施。
5.整体结构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必须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并覆盖各项业务和部门。换言之,各项控制要素、各业务循环或部门的子控制系统,必须有机构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架构。这就要求,各子系统的具体控制目标,必须对应整体控制系统的一般目标。
二、内部控制的划分方式
单位总控制系统,一般适宜按照业务循环划分为子控制系统。在“内部控制范例”部分,曾列示了若干组合的业务循环。实际工作中的业务循环划分及其取舍,主要取决于企业业务特征与需求。
通常情况下,应该包括下列于控制系统。
1.信息处理控制系统
(1)手工信息控制系统
(2)计算机信息控制系统
2.货币资金控制系统
(1)现金控制系统
(2)银行存款控制系统
3.存货控制系统
(1)采购控制系统
(2)存储控制系统
(3)领发控制系统
4.固定资产控制系统
(1)固定资产购置控制系统
(2)固定资产退出控制系统
(3)固定资产折旧控制系统
5.成本费用控制系统
(1)工资费用控制系统
(2)生产费用控制系统
(3)产品成本控制系统
6.销售控制系统
(1)销售(非托收承付)控制系统
(2)销售(托收承付)控制系统
7.投资控制系统
(1)短期投资控制系统
(2)长期投资控制系统
8.财务成果控制系统
(1)销售利润控制系统
(2)营业外收支控制系统
(3)利润分配控制系统
近来管理界认为,应该将预算控制、物流管理、人力资源政策,作为子控制系统加以设计,我们认为这种强化管理控制的做法,是可取的。必须强调,各行业或各单位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内部控制的划分方式。
三、内部控制的设计步骤
设计内部控制的步骤,主要是确定控制目标,整合控制流程,鉴别控制环节,确定控制措施,最终以流程图或调查表的形成加以体现。
1.控制目标
控制目标,既是管理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又是实施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也是评价内部控制的最高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总是根据控制目标,建立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因此,设计内部控制,首先应该根据经济活动的内容特点和管理要求提炼内部控制目标,然后据以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内部控制要素,组成该控制系统。
国外对内部控制的目标,一般都在内部控制的定义中加以表述。例如,本文(内部控制概论》部分曾经述及,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定义中,提出了四项控制目标;COSO委员会提出了三项控制目标等。
我们将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概括为六项:
(1)维护财产物资的完整性。
(2)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3)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
(4)保证经营决策的贯彻执行。
(5)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6)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守执行。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六项目标均为基本目标或一般目标。在每项基本控制目标下,还可细化为若干具体控制目标。例如,第二项基本目标“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即可分解为:(1)保证会计凭证的准确性;(2)保证会计账簿的准确性;(3)保证会计报表的准确性等几项具体目标。而第(1)项具体控制目标“保证会计凭证的准确性”,又可进一步分解为保证会计原始凭证的准确性、保证会计记账凭证的准确性,第(2)(3)项具体控制目标同样也可分解为若干更具体的控制目标。
2.整合控制流程
控制流程,是依次贯穿于某项业务活动始终的基本控制步骤及相应环节。控制流程,通常同业务流程相吻合,主要由控制点组成。当企业的业务流程存在控制缺陷时,则需要根据控制目标和控制原则加以整合。
3.鉴别控制环节
实现控制目标,主要是控制容易发生偏差的业务环节。这些可能发生错弊因而需要控制的业务环节,通常称为控制环节或控制点。控制点按其发挥作用的程度而论,可以分为关键控制点和一般控制点。那些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甚至决定全局成效的控制点,对于保证整个业务活动的控制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即为关键控制点;相比之下,那些只能发挥局部作用,影响特定范围的控制点,则力一般控制点。如材料采购业务中的“验收”控制点,对于保证材料采购业务的完整性、实物安全性等控制目标都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是材料采购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控制点;相比之下,“审批”、“签约”、“登记”、“记账”等控制点,即是一般控制点。需要说明的是,关键控制点和一般控制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某个控制点在此项业务活动中是关键控制点,在另外一项活动中则可能是一股控制点,反之亦然。
4.确定控制措施
控制点的功能,是通过设置具体的控制技术和手续而实现的。这些为预防和发现错弊而在某控制点所运用的各种控制技术和手续等,通常被概括为控制措施。如现金控制系统中的“审批”控制点,就设有:(1)主管人员授权办理现金收支业务;(2)经办人员在现金收支原始凭证上签字或盖章;(3)部门负责人审核该凭证并签章批准等控制措施。银行存款控制系统的“结算”控制点则设有:(1)出纳员核查原始凭证;(2)填制或取得结算凭证;(3)加盖收讫或付讫戳记;(4)签字或盖章;(5)登记结算登记簿等控制措施。以上两个控制点的差异,说明由于其控制的业务内容不同,所要实现的控制目标不同,因而相匹配的控制措施也不相同。因此,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控制目标和对象设置相应的控制技术和手续。
四、内部控制的设计形式
内部控制的设计形式,主要有内部控制流程图(Internal Control Flowchart)、内部控制调查表(Internal Control Questionnaire)和文字记录(Narrative)。下面简要介绍内部控制流程图和内部控制调查表的设计。
1.内部控制流程图
内部控制流程图的绘制步骤,主要如下:
(1)选定流程图符号
流程图符号是流程图的语言,它由一系列几何图形符号组成。目前,我们还没有全国统一的流程图符号,世界各国的流程图符号也不一致。本着简易、形象和公识的原则,我们设计了下面一套符号(见图3)
(2)确定流程图主线流程图通常以控制流程为主线,自始至终绘带,并涉及分支流程走向。
(3)确定流程图重点
流程图应重点反映控制点、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并显示各种不相容职务的分离。
(4)编制流程图说明
鉴于在流程图中难以显示各控制点的控制措施,我们认为另行编制文字说明表,以配合对流程图的理解。该文字说明表,应主要反映各控制点的控制措施以及对应的控制目标。在“现金控制系统流程图说明”(见表3)中,第一个控带点“审批”,应实现的控制目标为“保证现金收付真实、合法,并按照授权进行”,对应的控制措施为“授权办理现金收支业务;经办人员在现金收支原始凭证上签章、部门负责人审核该凭证并签章批准”;最后一个控制点“清查”,对应的控制目标为“保证现金完整、正确、账实相符”,应实施的控制措施为“清查小组盘点库存现金:核对现金日记账;编报现金盘点报告单”。通过该表,就可将流程图符号难以表达以及控制流程不便涉及的控制措施,充分、详细地显示出来,从而弥补流程图的固有缺陷。
2.内部控制调查表
编制内部控制调查表,关键是针对需要调查了解的控制系统及控制点,设计拟调查的问题条款。调查问题的提出,要紧紧围绕控制系统中各个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即对控制点设置的各项控制措施,逐一设计调查问题条款,并补充控制环境、一般控制等调查问题条款。
(1)设计步骤
设计调查问题一般可分三步进行:一是确定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调查目标;二是根据调查目标,确定所要调查的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三是根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拟定具有针对性的调查问题。
(2)调查表的格式
调查表的格式,通常有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其要素包括:调查单位、调查项目、调查时间、调查问趣、调查答案、以及被调查人、审计负贡人和审计调查人等。其基本格式,详见下面的“内部控制调查表”(表4)。
五、货币资金控制系统设计
下面以货币资金控制系统为例,演示其具体设计。货币资金控制系统,可以具体划分为现金控制系统和银行存款控制系统。
1.现金控制系统
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现金管理制度和结算制度,加强现金管理,并接受银行监督。单位财会部门作为管理现金的职能部门,应该建立现金管理责任制,配备专职出纳人员,负责办理库存现金的收支和保管业务。企业非出纳人员不能经管现金收付业务。一切现金收支事项都必须以审核签证的会计凭证为依掘办理,及时登账,定期清点,做到收支正确、手续完备、账存与实存相符。
(1)控制目标
根据《现今管理暂行条例》和有关财务制度,管理现金主要应实现下列目标:
1)保证现金收支正确合法。企业应该根据现金管理规定,按照有关现金收支业务,严格审核业务内容,正确计算现金数额,如数收付现金,避免错收错支及违法乱纪问题的发生。
2)保证现金结算及时适当。企业应该合理安排现金收支时间,适当选择现金收支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提前或逾期付款而占用资金和影响业务进行。
3)保证现金存储安全完整。企业应该严格保管现金,安全放置现金,超过限额部分应及时送存银行,防上现金遭受抢劫、盗窃,以及贪污、挪用等损失,保证货币资金安全完整。
4)保证现金核算真实合规。企业应该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财务管理制度要求设计现金收支凭证和核算账表,如实记录现金收支业务,正确核算现金收支数额,监督并反映坐支、私分、私存和非法占用现金等违纪问题,并提供真实、准确的现金核算信息。
(2)控制流程
结合现金收支和核算程序,我们将其控制流程整合为:
1)授予权限。企业管理部门或业务部门规定或指派业务人员办理有关现金结算的经济业务,对于大宗或特殊现金收支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应作专门批示。
2)制取凭证。发生现金收支业务,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作为收付现金的书面证明。
比如,企业间银行提取现金,要签发现金支票,以支票存根作为提取现金的书面证明;收进职工的交款,要以开出的收款收据副联作为收款的证明;支出采购费用或收入销售货款,要以发票正联或副联作为收付款项的证明。
3)签审凭证。业务经办人员在现金收支原始凭证上签字,必要时填清业务内容、用途。部门负责人审核签章。例如,企业向银行提取现金,要由出纳员在现金支票上注明款项用途,并签章;财会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加盖财务专用章;支付采购货款,要由采购员签字,采购部门负责人审签等。
4)审核凭证。会计部门收到有关现金收支业务原始凭证后,由会计主管人员或指定的分管会计负责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凭证,可拒不受理或责成经办人员补办手续。
5)编制凭证。分管会计根据审核合规的原始凭证,填制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签章后通知办理现金收支事项。
6)收付现金。出纳人员复核收付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按凭证所开列金额收付现金,并在凭证上加盖“收讫”、“付讫”戳记。
7)复核凭证。稽核人员或指定人员审查收款凭证及付款凭证。审查合格后,签章传递。
8)登记日记账。出纳人员根据经过复核的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
9)登记明细账。分管会计人员根据审签合格的收付凭证,登记相关明细账。
10)登记总账。总账会计编制总账记账凭证,经复核后登记总分类账现金科目。
11)盘点现金。出纳人员每日营业结束后,给出现金日记账的收支和结余额,清点库存现金实有数,相互核对。
12送存银行。对于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由出纳员登记现金送存簿后,及时送存银行,并收取现金送存回单。
13)核对账簿。月末由稽核员或其他非记账人员核对现金日记账和有关明细账及总账。如发生账务误差报经批准后予以处理。
14)清查库存。定期或不定期由清查小组盘点库存现金,并同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根据清查结果编制现金盘点报吉单,填列账存与实存的符合情况。
(3)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
在上述控制流程中,主要应设置下列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
1)审批。业务经办人员办理现金收支业务,须得到一般授权或特殊授权。经办人员须在反映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上签章;经办部门负责人审核原始凭证,并签字盖章。审查原始凭证,可以保证现金收支业务按照授权进行,增强经办人员和负责人员的责任感,保证现金收付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避免乱收乱支、假收假支及现金舞弊等问题的发生。
2)审核。会计主管人员或其指定人员审查现金收支原始凭证。主要审核原始凭证反映的现金收支业务是否真实合法,原始凭证的填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审核无误后,签章批准方可办理现金收付记账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可以保证现金收支凭证真实合法,提供正确的现金支付和核算依据,保证出纳人员支付现金正确、合法。
3)收付。出纳员复核现金收支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按照凭证所列数额,收付现金;并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戳记及私章;为了加强现金收付控制,必须建立严格的出纳责任制,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主要是:出纳员必须根据经过审签的记账凭证收支现金,而不能直接根据原始凭证办理现金结算;出纳员不能编制收付记账凭证,不能兼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簿的登记工作及稽核工作和会计档案保管工作;现金支票、印鉴不能全部由出纳人员保管;非出纳人员不能兼职现金管理工作等。加强现金收付控制,是保证现金实物安全完整的主要环节,对于明确现金收付责任,防止贪污、挪用、私存现金,以及重付、漏收现金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4)复核。稽核员审核现金收支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并签字盖章。复核记账凭证,可以保证现金收支业务的正确性和会计核算的真实性,防止记账失实及及时纠正收付错误。
5)记账。出纳员根据现金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分管会计人员根据收付凭证登记现金对应科目相关明细账;总账会计登记总分类账。分工登记现金账簿,可以保证现金收支业务有据可查,并保证各账之间相互制约,及时提供准确的现金核算会计信息。
6)核对。稽核员或其他非记账人员核对现金日记账和有关明细账、总分类账;如有误差报批准后,予以处理;稽核人员签宇盖章。核对现金记录,可以保证账账相符,现金核算信息正确和现金实物安全完整。
7)清点。出纳员每日清点库存现金,并与日记账余额进行核批发现现金短缺或溢余,应及时查明原因,报经审批后予以处理。每天清点现金,能够防止现金丢失和收支、记账发生差错,经常保持账实相符。
8)清查。由财务部门主管、审计人员和稽核人员组成清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清查库存现金,核对现金日记账。清查时,需有出纳人员在场,核对账实;根据清查结果编制现金盘点报告单,填制账存与实存的符合情况;如有误差须报批准后予以调整处理。通过清查,有利于加强对出纳工作的监督,防止贪污盗窃和挪用现金等非法问题的发生。
在现金内部控制系统各控制点中,“审批”、“核对”和“清查”最为重要。由业务部门进行的原始凭证审批,可以保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法性,这是控制的第一关卡;由财会部门进行的账账核对,可以保证现金收付和会计核算的正确性,这是及时发现金收付和现金账务记录错误的主要环节,对于保证会计、出纳人员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由清查小组进行的库存现金清查,可以保护现金安全完整,这是保护现金实物安全的最后一环。因而,这些环节都是现金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控制点。
(4)现金业务控制系统流程图
按照现金控制流程,以及该系统需要设置的控制点和控制措施,可将现金业务控制模式以流程图的形式,设计为“现金控制系统流程图”(图4)和“现金控制系统流程图说明”(表3)。
(5)现金业务控制系统调查表
针对现金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点、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可将现金业务收支内部控制模式,以调查表(表4)的形式反映如下:
2.银行存款控制系统
企业应该按照银行开户办法规定,申请开设银行账户,企业发生的各项结算款项,除允许用现金结算方式直接以现金收付外,其余款项必须通过银行划拨转账。为了加强银行存款内部控制,企业应该建立银行存款管理责任制,由会计部门出纳人员专门负责办理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会计部门应该认真执行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和结算制度,做好银行存款的核算工作,随时掌握银行存款的收支动态和余额,搞好企业货币资金的调度和收支平衡,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供应。审计部门应该通过对银行存款内部控制系统的评审,促进单位加强银行存款管理,防止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1)控制目标
根据《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及企业财务规定,控制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应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保证银行存款收付正确合法。企业应该严格按照银行管理条例办理银行存款收付业务,认真审核银行存款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正确计算和准确收支银行存款金额。
2)保证银行存款结算适当及时。企业必须按照银行规定的结算方式办理各项收支款项,按不同结算方式的使用范围、条件和结算程序,及时、合理安排货款结算时间和办理结算手续,避免逾期托收、误期拒付、透支存款以及结算方式不当而影响资金使用效率和耽误购销业务。
3)保证银行存款安全完整。企业应该严格管理银行存款,认真核对存款记录,妥善保管结算票据、专用印鉴和支票,及时核对银行存款和办理支票挂失,严禁出租、出借银行账户和转让支票,确保银行存款安全完整。
4)保证银行存款记录真实可靠。企业应该按照财务制度规定,正确记录银行存款业务,如实核算收入支出活动,认真核对银行存款记录,保证银行存款记录真实可靠,随时提供准确的银行存款财务信息。
(2)控制流程
由于银行存款结算方式不同,其收支流程和业务环节也有差别,下面我们择其主要业务环节组成控制流程。
1)授权经办业务。业务部门负责人根据单位规定和业务需要,授权业务人员办理涉及银行存款收支的经济业务或收付往来账款事项。
2)签订结算契约。经办人员办理经营业务,应同对方商定收付款结算方式和结算时间等,以合同或其它契约方式加以明确。
3)制取原始凭证。业务经办人员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作为办理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书面凭证,如购货发票、销货发票等。
4)审签原始凭证。业务经办人员在原始凭证上填清业务内容并签字盖章;业务部门负责人或指定人员审核签字,批准办理托收或承付等结算手续。
5)审核原始凭证。会计主管或指定人员审核原始凭证及其反映的经济业务,批准办理银行存款收支结算,对于不合规定的凭证,应拒绝受理或责成经办人员补正手续。
6)制取结算凭证。出纳员根据已审签的原始凭证,按照会计规定手续和结算方式填制或取得银行存款结算凭证。如办理货款托收需填制托收承付结算凭证,办理货款承付需取得银行承付通知单等。
7)办理结算业务。出纳员送交或留存结算凭证及有关记录,向银行办理存款收付业务。
8)审核结算凭证。会计主管人员或指定人员审核结算凭证回联,并同原始凭证进行核对。
9)编制证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签的结算凭证及原始凭证,编制银行存款收付记账凭证。
10)复核记账凭证。稽核员或指定人员复核记账凭证及所附结算凭证、原始凭证。
11)登记日记账。出纳员根据审签的记账凭证,逐笔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12)登记明细账。分管会计人员根据审签的记账凭证,登记相应的明细分类账。
13)登记总账。总账会计按照规定的核算形式登记总分类账。
14)核对账单。由非出纳人员逐笔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查清末达账项。
15)编制调节表。由对账人员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经审核后据以调账核对。
16)核对账账。由非记账人员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有关明细账、总分类账。如发生误差报经批准后予以处理。
(3)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在上述控制流程中,主要应确定如下控制环节和控制措施:
1)审批。业务部门批准的业务人员办理有关银行存款事项或经办有关业务,需核实原始凭证内容并签章,交业务部门负责人审核并签章;超出业务部门权限规定的银行存款收支业务,须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并签字盖章。审批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可以保证业务办理的正确性和合法性,加强经办人员的责任感,避免违纪违规情况发生。
2)审核。会计主管人员或指定人员审核原始凭证和结算凭证,签章同意办理银行存款纬算。审核原始凭证,可以检查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保证银行存款结算正确有效;审核结算凭证,可检查银行存款结算是否正确,保证存款安全和核算正确。
3)结算。出纳人员根据审签的凭证,或按照授权办理银行存款收付业务;出纳员办理结算前,复核原始凭证及有关合同文本;按不同的结算方式填制结算凭证或取得结算凭证;结算凭证应加盖财务专用章和出纳员私章;财务专用章、签发支票印鉴和财务负责人印鉴应由主管会计和出纳人员分别保管;转账支票和结算凭证必须按编号顺序连续使用;作废的转账支票应加盖“作废”戳记;收代款项后应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戳记;非出纳人员不得经管银行存款业务。按此办理银行存款结算,能够有效监督银行存款收付工作,防止套取存款、出借账户和转让支票等弊端的发生。
4)复核。稽核员审核银行存款收付记账凭证是否附有原始凭证及结算凭证,结算金额是否一致,记账科目是否正确,有关人员是否签章等,审核无误后签字盖章。复核记账凭证,可以发现银行存款收付错误和记账凭证编制差错,保证银行存款核算正确。
5)记账。出纳员根据银行存款收付记账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人员根据收付凭证登记相关明细账;总账会计登记总分类账银行存款科目;各记账人员在记账凭证上签章。登记银行存款账,可以保证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可查性,防止或发现结算弊端,及时提供可靠的银行存款核算信息。
6)核对。稽核员或其他非记账人员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有关明细账、总分类账;如有误差报经批准后予以处理;核对人员签字盖章。核对银行存款账簿,可以及时发现银行存款核算错误及记账失误,保证账账相符和记录正确。
7)对账。由非出纳人员逐笔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末达账项。核对对账单,可以及时发现企业或银行记账差错,防止银行存款非法行为发生,保证银行存款真实和货款结算及时。
在以上控制点中,“审批”、核对“、对账”至关重要。其中“审批”、“核对”控制点具有同现金控制系统对应控制点相同的重要性;“对账”控制环节,对于保证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同银行存款记录相符,以及纠正各方差错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它们是银行存款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控制点。
六、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案例
上述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模式,是比较概括的一般演示模式,而不是通用模式。实际工作中,在设计内部控制系统时,可以借鉴其思路,而不能照搬该系统。各单位必须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加以具体调整和修订,甚至完全重新设计。
下面是我们为某商业企业设计的采购控制系统,其同上述货币资金控制系统,除了基本思路、主要形式接近外,无论是详尽程度还是具体格式,都有很大差异。实际上,我们为各客户设计的内部控制系统,彼此也从不相同。
我们采取的方式是,经过调查、论证和沟通后,首先绘制采购和付款控制流程图(图6),然后逐项说明采购业务中涉及的采购政策、选择供应商、供应合同、采购订单处理、收货处理、退货处理、发票与收货单验证、供应商表现分析等控制环节的控制目标和控制要求,以及付款业务各控制环节的控制目标和控制要求(后者从略)。
采购控制
1.采购政策
控制目标:明确采购的职责和范围
2.选择供应商
控制目标:选择可靠的供应商,以最合理的价格购得质量合格的产品。
3.供应合同
控制目标:供应合同的条款有效、经过核准并符合公司政策和国家法规。
4.采购订单处理
控制目标:所有采购业务业务都应被准确地记录和核准
5.收货处理
控制目标:只接受定购并符合质量要求的货物,准确记录实际收到的货物。
6.退货处理
控制目标:所有退货都应被准确记录并受到监控。
7.发票与收货单验证
控制目标:所有发票应与采购收货单相匹配。
篇7
关键词 : 高校无现金结算 趋势必然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1、无现金结算的具体方式
1.1学生缴费实现无现金结算
学校财务部门将学生应交的学费、公寓费、教材费等费用,按照物价部门审批核定的收费标准,以及学生信息录入到学生收费系统中。学生只需按照应缴纳的费用存入缴费卡中,学院财务人员定期进行批扣处理,将批扣成功的学生基本信息和扣缴金额制成数据包,发送给发卡银行统一扣缴,完成学费、公寓费、教材款等费用收缴工作。少数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批扣成功的道财务处POS机刷卡缴费。
2、日常报销实现无现金结算
日常报销的无现金结算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职工工资、学生的奖助学金主要功过银行形式将资金转到带发行后;由公务卡消费的,再踩履行报销手续后由财务人员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直接转入到是公务卡中,完成还款;日常现金报销,通过财务报账系统和网上银行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在会计人员编制记账凭证的同时,将支付信息自动导入到银行支付系统中,再由出纳人员核对无误后发出支付指令,完成支付结算,实现无现金的支付。
3、校园“一卡通”收费的无现金结算
所谓“一卡通”,就是在同一张卡上实现多种不同功能的管理。校园“一卡通”的使用,学生基本可以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3]像食堂就餐、超市购物、学生上网等校内有偿服务均可不再收取现金,而是将所得收入都直接划转到相应的财务账户之中,有利于学校集中调度这些闲散资金,改善学校资金运作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收益。除此之外,银行的"一卡通”系统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籍、奖贷、人事等部门原有的管理系统数据对接,持卡人可以共享“一卡通”的公用数据,查询个人信息,如本人的基本档案、学习成绩、消费明细、科研课题等信息。
2、高校实施无现金收支结算的优势
2.1、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国家高等教育投入也随之增加,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财务人员每天需要处理的收支结算业务量越来越大。按照传统的收支结算方式,每天会有大量现金流入或流出,给财务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总会担心收到假币或扎帐时不平。实行无现金收支结算后,当需要收取现金时,可以通过就近的银行网点或POS机刷卡来完成,而不用接触现金,这样即可以彻底解决收假钞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现金的保管及运送成本,确保资金安全;而财务报销及借款业务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来完成,既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2.2、规范收费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采用无现金结算方式,可以避免出纳人员在现金收取过程中出现少收或收到假钞的风险。校园“一卡通”的使用,像食堂、浴池、超市等有偿服务机构不再接触现金,而是通过校园卡的支付功能,直接将款项转入指定的账户中。这样即可以杜绝“小金库”现象发生,防止腐败,也可以使他们的收入更加透明,更加集中。有利于学校调度这些闲散资金,改善学校资金运作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3、高校实现无现金结算,有利于实现财务管理的现代化
无现金收支结算是时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无现金收支结算显得更加方便快捷。像学生学费、公寓费等各类费用的收缴,教师工资以及学生奖助学金的发放可以通过银行代收、的方式完成;零星收费可以通过使用POS机刷卡完成;随着公务卡制度的不断推广,日常报销业务可以通过“银校直联”将高校的财务报账系统和网上银行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实现无现金报账,实现财务管理的现代化。
2.4、优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在收费方面,实行无现金收支结算,学生可以将应交的学费、公寓费存入指定的银行卡中,通过收费软件,将费用批扣划到指定的银行账户中,完成学费、公寓费的收缴工作,大大降低了财务人员和银行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财务日常报销方面,高校将财务管理软件与银行管理系统进行无缝对接,报销事项在审核人员完成后,由出纳人员发出支付指令,几分钟内将报销款项存入到报销人员指定的银行卡中,转账业务则通过网上银行转入对方单位账户中,轻松时尚,方便快捷,为教职工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渠道,体现了以人文本的服务理念,提升了财务服务质量。
3、对高校实行无现金结算的建议
无现金收支结算虽有以上诸多优势,但如同其他新兴事物一样,在推行初期还是会遭到很多质疑和阻力,这就对高校的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3.1解放思想,加大宣传力度
无现金结算作为一种全新的支付方式,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如同其他新兴事物一样,在实行过程中还是会有遇到很多阻力,财务人员应统一思想认识,更新观念。运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和措施广泛宣传和积极推广无现金收支结算的好处,以及未来财务制度的发展趋势,要把无现金收支结算工作同预算单位公务卡改革进程和学校园“一卡通”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争取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推行初期,可以采取“双轨制度”,使大家有个适应期,在此期间多收集反馈信息、不断改进、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方便广大教职员工,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使教职工、学生从心理上认可和接受这种结算方式,进而在全校推广。
3.2加强业务素质,提高业务水平
无现金收支结算业务打破了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许多都是新思维、新知识、新领域,这对财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使用POS机刷卡还是使用网上银行结算;无论是学费批扣还是校园“一卡通”的使用,都需要财务人员具有较高的结算业务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熟练掌握一些与财务有关的银行结算业务。学校方面也要采用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各类无现金结算收付业务的培训。
3.3规范财务规章制度,强化内部控制
高校财务部门要建立健全的资金结算制度,特别是无现金收支结算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加强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有效防范资金风险。规范银行卡、电子支付业务的控制程序和操作流程,明确银行卡以及电子支付业务的职责和权限,建立银行卡和网上结算日记账,定期核对,确保账卡相符。加强内部控制,按照财务制度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严格避免“一人多权”,有效防范风险。严格履行规定的支付信息保密业务,妥善保管银行卡、电子证书及密码,采取各种先进措施提高银行卡和电子支付产品的安全性。[4]
1、浅谈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下的无现金结算周芦慧业务技术・2010-12:18-21
2、信息时代下无现金收支结算在高校中的应用 李洋,张东刚 经济纵横・2009-8:102-104
篇8
关键词:金融统计;制度;问题;对策
基层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其业务范围比邮政储汇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业务品种也增多,功能进一步增强。但是,金融统计业务仍按照原邮政储汇局体制下的统计制度执行,加之,基层分支机构统计基础管理薄弱,统计队伍素质极低,导致基层邮政储蓄银行金融数据难以准确、完整统计,进而影响全辖汇总金融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应尽快予以修订完善。
一、邮政储蓄银行金融统计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1.没有设置专门的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向人行报送的报表由财务会计部门的人员兼职报送,没有专门负责统计的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更没有制定金融统计及相关的职责制度,会计人员对金融统计制度不了解,很难保证邮政储蓄银行报表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影响了全辖金融统计数据的质量。
2.信贷报表未按“全科目”数据报送。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报表模式仍按邮政储汇局体制报送,向人民银行报送的数据主要是储蓄存款、现金、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存放同业款项、应收及预付款项、应付及暂收款、短期贷款等项指标,而其损益类指标一直未纳入金融统计“全科目”数据统计中,导致全辖金融统计报表数据不全、不真实。
3.报表对转人行项目归属不准。会计人员由于不熟悉统计项目,对一些统计项目只凭自己的理解,存在报数不准的现象。如邮政储蓄银行陆续开始办理小额存单质押贷款业务。据调查,对此项业务邮政储蓄银行只是其内部对业务量及相关内容进行统计,而在向人行上报的人民币信贷统计报表中只在“短期贷款”中填入数据,而细分项目中随意填报,有的全部报入“农业贷款”中,有的报入“其他短期贷款”项下“个体户及个人经营性贷款”中,也有的报入“个人消费贷款”中,一种贷款归属不一致,致使邮政储蓄银行报表中反映的数据与实际不符。
4.邮政储蓄银行不报现金业务报表。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以来,一直未向人行报送现金报表,它的现金业务由其开户行进行统计代报。据调查,开户行将邮政储蓄银行存取的现金业务全部统计入该银行现金报表中的“储蓄存款收入”和“储蓄存款支出”项目中。而实际上邮政储蓄银行的现金收支业务除涉及储蓄存款收入、储蓄存款支出外,还有商品销售收入、服务业收入、城乡个体经营收入、居民归还贷款收入、汇兑收入(支出)等项目,将以上数据一概归入“储蓄存款收入和“储蓄存款支出”项目,造成金融系统现金收支统计数据严重失真。
5.基层邮政储蓄银行电子化管理簿弱。基层邮政储蓄银行从未开发金融统计系统软件,更没有与人行转换的统计系统,向人行报数以手工操作为主,数据准确性较差。据了解,基层邮政储蓄银行向人行报送的数据需向四个系统(即公司业务系统、储蓄业务系统、小额信贷业务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中查询取数,而且部分数据还直接查不到,需向省行询问查询得到,如短期贷款项下的明细贷款项目及委托存款及投资基金必须从省行系统中取据,然后手工录入人行系统报送,因此准确性很差。
二、完善邮政储蓄银行金融统计制度的建议
1.加强邮政储蓄银行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基础管理。邮政储蓄银行应确定专门的统计业务部门,编制自身的金融统计制度。一要尽快实现统计数据归口管理;二要合理配备统计业务专职人员,并制订相应的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加大对统计人员的培训考核力度;三要提高统计操作的电子化程度。尽快开发邮政储蓄银行金融统计信息系统,完成与人民银行统计系统的电子接口,实现全科目数据电子接收。四要加强统计工作的内部监督与检查,提升统计工作整体水平。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邮政储蓄银行的统计工作真正达到全面、及时、准确的要求。
2.修订邮政储蓄银行人民币信贷全科目统计指标,确保邮政储蓄银行各项业务真实统计。第一,在邮政储蓄银行全科目统计指标“其他短期贷款”和“其他中长期贷款”项目下增设“短期质押贷款”和“中长期质押贷款”指标,要求邮政储蓄质押贷款业务先按期限统计在相应项目中,再按用途分类归属到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项目下,对个人消费贷款再按用途进一步细分;第二,将其损益类报表数据纳入相应的信贷收支统计表中。
篇9
[关键词]企业 财务 预测 分析
一、企业财务预测的概念
预测是指通过调查和分析对事物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事先做出的估计和评价。财务预测属于经济预测,一般来说,财务预测是对企业预算期内的利润、现金收支情况以及财务状况等各个方面做出的预测。按照企业财务活动的内容划分,财务预测包括:
1、投资预测
企业是否投资某个项目,事先要对项目的投资额、项目寿命期内的营业现金流量、终结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并在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投资预测的方法与资本预算的编制原理是一致的。
2、筹资预测
筹资与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具有密切的关系,投资和经营活动会产生对筹资的需求,同样也会产生资金来源。就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而言,企业资金的来源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来自于企业积累部分的留存收益;其二是来自于企业外部的融资,包括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由于留存收益取决于企业实现的税后利润及利润分配政策,并由此影响到企业外部融资数额。因此,筹资预测最终归结为外部融资需求预测,它是建立在利润预测基础上的预测。
3、利润预测
利润预测包括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一切与利润形成有关项目的预测。具体包括:(1)销售收入预测;(2)成本费用预测;(3)营业税金及附加预测;(4)营业利润预测;(5)投资收益预测;(6)营业外收支预测;(7)利润总额预测。其中销售预测是利润预测的关键,也是企业进行其他财务预测的前提。
4、现金收支预测
企业的筹资、投资和经营活动会产生现金流入和流出。现金收支预测是对金业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收支及其结余数进行的预测。预测结果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现金流入结构、现金流出结构以及现金流量净额的变化情况。现金收支预测的数据来源于其他项目的预测,预测的方法与现金收支预算的编制原理相同。
二、企业财务预测的作用
1、财务预测是确定企业财务计划的关键
预测实际上是一种预见性。要确定一定时期的财务计划,企业首先要对计划实现的前提条件进行预测,预测是确定企业财务计划前提条件的关键。如果能准确的预测未来,计划工作就会变得简单化。预测在计划工作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充分说明了预测的必要性。
2、财务预测能帮助管理者认识到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
财务预测能帮助管理者认识到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其对未来环境的茫然程度减少到最低,以便使他们能够面向未来。准确的财务预测,不仅能够推测出事物发展和环境变化的趋势,而且能够描述未来一定期间内其发展变化可能达到的状态和程度,从而为决策提供预期环境。
3、财务预测可以帮助管理者提高计划与决策的可行性
财务预测能够揭示环境发展变化的趋势,预期变化环境中可能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从而提高财务计划与决策的可行性,防止片面性。
4、财务预测可以帮助管理者事先估计计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后果
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最优化的方案,为实现最终盈利目标提供有效依据。同时财务预测可以帮助企业寻找出管理环节的漏洞和不足。企业要做好财务预测工作,一般要通过以下步骤来实施,包括:确定预测目标;搜集和分析数据;选择预测的技术方法和计算公式;评定事物内部和外部各种条件变化;计算和整理数据,并做必要的修正等。
三、企业财务预测的方法与分析
1、成本习性分析方法
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变动与业务量变动之间的依存关系。研究成本习性的目的是为了从数量上掌握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成本按其总额与业务量变动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类型:
(1)固定成本。凡是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随着业务量的增减变动而变动而是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为固定成本。如房屋及设备租金、折旧费、保险费、管理人员工资等都属于固定成本,它们一般不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单位固定成本线是一条随着业务量不断增大而向下递减的曲线。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业务量是降低单位业务量中固定成本的一项基本措施。
(2)变动成本。凡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为变动成本,如原材料成本、销售成本、计件工资等。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大小之间的关系。变动成本总额是一条与业务量保持正比例关系的直线。但单位变动成本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单位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大小之间的关系。从变动成本习性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要降低变动成本,主要应从降低单位业务量的成本入手。
(3)混合成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成本项目同时兼有固定和变动成本性质,也即在一个成本项目中,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这两类成本都存在。
2、利润预测方法
利润预测就是为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对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活动的规模和水平做出的预测。利润预测涉及与利润形成有关的所有因素,如业务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及税率等。利润预测不仅决定着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管理的目标,而且可以通过对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寻找财务管理的重点,同时也为企业编制期间预算打下基础。
四、结语
企业的财务预测是企业投资管理的一项重要分析工作,对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 编制原则 编制程序
会计管理中,现金流量表,是企业会计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具体显示企业特定时期内现金动向信息。相关报表使用者通过现金流量表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以及经营成果, 便于正确评估企业的运营潜力和发展程度。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是财务会计报表编制工作中的难点,本文结合自己对现金流量表的理解与认识,阐述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一、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结构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通常分为主表和附表两大部分。主表部分是以“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流量净额”为基础,采取多步式,分别针对经营、投资和筹资等经济活动,进行分项报告企业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主表的各项目金额反映的实际上是企业每笔现金流入、流出的数量归属。附表是现金流量表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细分为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等部分。附表的实质是必要补充的信息材料,附表的各项目金额是相应会计账户的当期发生额或期末与期初余额的差额。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则及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较为复杂,编制时应按分类反映原则、合理划分原则、灵活适用性、重要性体现以及人民币折算原则,针对企业投资、经营、筹资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合理划分,并以人民币货币形式进行分类统计和计算反映。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通常包括如下几种:
1. 总额法与净额法
所谓的总额法,是指现金流量中的现金流入量、流出量分别以总额列示,收支互不相抵。
净额法则是现金流量按照项目以收支相抵后净额列示。但对于金额大、周转快、期限短的项目现金收支以及那些代客户收支的现金则只以净额列示。
2. 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就是通过现金收支的方式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进行反映。
间接法则是以本期的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根据其依据计算出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现行会计准则规定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来计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计算
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营业收入净额+本期应收账款减少额(-应收账款增加额)+本期应收票据减少额(-应收票据增加额)+本期预收账款增加额(-预收账款减少额)。如本期有实际核销的坏帐损失,应减去。如有收回前期已核销的坏帐金额,应加上。
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营业成本+本期存货增加额(-本期存货减少额+本期应付账款减少额(-本期应付账款增加额)+本期应付票据减少额(-本期应付票据增加额+本期预付账款增加额(-本期预付账款减少额)。
③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工资,福利费 +(应付工资期初数-期末数)+(应付福利费期初数-期末数)。本期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工资 =(期初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期初数)+(计提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计提数)-(期末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期末数)。
④支付的各项税费之和=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费+应交的税金(增值税-已交税金)+消费费+营业税+关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
2. 在投资活动中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①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收回的本金及收益+长期股权投资收回的本金及收益+长期债券投资收到的本金。
②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长期性股权、债券投资收到的现金股利及利息
③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收到的现金-相关费用的净额。
④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按实际办理该项事项支付的现金。
⑤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收到购买股票和债券时支付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股利,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投资活动项目以外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
3. 附表项目的内容编制
现金流量表主表编制后,还应在附注中对现金流量表采用直接法反映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进行核对和补充说明。净利润是现金净流入的主要来源,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应以净利润为基础,按收付实现制的原则,将净利润按计提资产减值准、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财务费用等等各项目调整为现金净流入,并且要剔除投资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采用间接法列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对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等项目进行调整。很多不涉及现金收支的但能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资产和负债情况的投资筹资活动信息,对以后各期的现金流量会产生重大影响,应在附注中进行列示和披露。
四、结束语
总之,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会计管理的财务报表形式,对于企业财务运转信息和经营成果的反映有着重要影响,科学的编制和适应现金流量表,有助于推动企业经济的良好运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俊峰.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分析》[J].价值工程,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