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围虾养殖新技术范文

时间:2024-04-24 17:3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围虾养殖新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围虾养殖新技术

篇1

一、发展现状

1.养殖面积不断扩大2002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6515.4公顷,其中海水养殖面积12686.45公顷,占海水可利用面积41%,淡水养殖面积3828.95公顷,占可利用面积58%。分别比1992年的5351公顷和2998公顷扩大7335.45公顷和830,95公顷。

2.养殖产量大幅度增长2002年全市水产养殖总产量达到316747吨,比1992年的30620吨增加了286127吨,增长934%。其中海水养殖产量85754吨,淡水养殖产量45744吨,分别比1992年的14449吨、16171吨增加71305吨和29573吨,增长493%和183%。养殖产量占整个渔业的比重也不断提高,由1992年的19%上升到2002年的63、5%。

3.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我市十分重视科技进步的作用,加强实用技术的研究以及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引进推广高产、优质、高效海淡水养殖新品种,使养殖平均单产不断提高。2。。2年全市养殖平均单产19.18吨/公顷,其中海水养殖单产6.76吨/公顷,淡水养殖单产n.95吨/公顷。

4.解决了大批渔业劳动力,渔民平均收人逐年增加至2002年全市有渔业乡(镇)4个,渔业村26个,渔业户数25427户,渔业人口106778人,其中从事养殖生产的渔业专业劳力29785人,渔业兼业劳力20169人。养殖生产者年平均收人达到36162元,比1992年增长153写。

5.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到20()2年我市建成水产养殖种质资源保护区2个,保护品种有西施舌、红肉河兰蛤、中国绿螂、蓝园够、金色小沙丁鱼等。汕头片区25万亩贝类护养增殖保护区、东从澄海市北港口起,西至潮阳市海门湾止,10米等深线内目前尚未发展人工养殖的大面积浅海、滩涂。本区域有较丰富的西施舌、红肉河兰蛤、中国绿螂等贝类自然苗种。按市人民政府颁布的《汕头片区贝类护养增殖保护区及实施管理暂行规定》进行保护和管理。汕头港外表角至勒门列岛、南澳岛一带内海为黄花鱼幼鱼保护区;上列区域20米等深线以内海域为蓝园鳝、金色小沙丁幼鱼保护区;南澳岛周围20米等深线以内海域为幼鱼幼虾保护区。以上保护区,规定于每年一定期间内为禁渔期,禁止拖网渔船及捕捞这类幼鱼幼虾为主的其他作业渔船进人生产。

二、主要经验

1.政府重视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各地都能因地制宜、调整养殖结构、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正确引导发展生产,并依法进行管理。200。年7月,汕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决定》(汕市发〔2000〕25号)。各级渔业主管部门根据汕头资源的实际情况,提出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重点发展贝类养殖,特别是太平洋牡砺、西施舌、文蛤等优质贝类的养殖;进一步发展粤东藻类特色品种,开展紫菜、海带的产业化经营。

2.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养殖业的科技含量不断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近几年我市各级渔业科技部门得到有力的加强,到2002年共引进新技术30多项,新品种50多个,相当部分已在汕头安家落户,并成为主养品种。斑节对虾已代替了本地长毛、墨吉对虾;太平洋牡砺已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海水网箱养殖从零开始,现已发展成规模生产,并引进、推广水下软体网箱养殖,接下来将积极探索、试验大型抗风浪网箱,以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海水珍珠在南澳的试养成功并规模发展,填补了我市空白;花妒、美国红鱼、卵形鳗够在我市海水养殖中体现出一定的优势;鲍鱼的人工养殖及品种改良在我市也逐步兴起,并取得较好效益;大黄鱼、鱿状黄姑鱼、鲍鱼、太平洋牡砺的人工育苗技术在我市得到突破。传统的鳗鱼养殖由硬池转向软池发展,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红罗非鱼、中华鲜、美国牛蛙的引进成功,增加了淡水养殖的高值品种,中华绒鳌蟹的移养和成功育苗,更开辟了中华绒赘蟹南苗北养的新模式。

3.建成了大规模联片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水域滩涂开发利用得到长足发展,建成了潮阳的榕江片,潮阳、河浦的三屿围,澄海市的莱芜围、六合围、澄饶联围,南澳猎屿岛海区四个万亩联片的海水养殖生产基地,以及升平区牛田洋垦区大面积养殖区。外封闭内循环的科学养殖模式在逐步被群众接受和应用。大规模联片生产基地的形成使我市各地的养殖规模得到稳定发展,养殖效益进一步提高,养殖生态环境得到有力保护。

三、存在问题

汕头发展水域滩涂养殖业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汕头水域滩涂资源虽十分丰富,但从地理位置上看,除汕头港外,其余的西至潮阳的田心湾,东至澄海北港口,南澳岛周围几乎全部是开放型的海湾,汕头又地处台风多发地带,每年受到直接影响台风有6一7个,发展浅海的人工养殖,受台风影响很大,增加了资源开发难度。淡水养殖方面,由于受到特区城市建设和保护农田需要,也不可能大规模发展。

2.分散性、个体化的生产经营结构不利于水域滩涂资源的迅速利用。汕头的水域滩涂养殖业绝大部分是家庭式经营。在目前资金缺乏,病害严重的情况下,生产者所走的路子是维持简单的生产。即低投人、低产出,低成本、有微利,这样的经营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社会效益低下,养殖场地因得不到彻底的整治而逐渐老化,生产者承担风险的能力差。这是加速开发利用水域滩涂的障碍。

3.种苗生产严重滞后。种苗是水域滩涂养殖业的一大基础,现有汕头水产养殖种苗生产设施和生产能力与水域滩涂的规模化生产不相适应,只有少数对虾育苗场,简单地调剂养虾的种苗余缺,除此之外,鱼、虾、贝、蟹、藻的种苗有相当部分要从外地购进,这势必带来生产成本的提高、成活率降低、病害多,不利于全面发展。

4.病害多,防治措施简单。汕头地处亚热带地区,温度适宜细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加上温差大,鱼类和甲壳类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容易发生病害。特别是九十年代初期,大面积突发性虾病发生后,海水养殖的病害一直得不到较好的解决,病害问题严重威胁着生产者的利益、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

篇2

(一)浅海、滩涂海水养殖和海珍品增养殖取得显著成效

为实施“海上辽宁”、“海上山东”的战略,辽宁、山东两省充分发挥地处辽东、山东半岛和北黄海、渤海湾的优势,利用浅海、滩涂积极发展水养殖业。1996年,辽宁、山东两省海水养殖产量分别达到111万吨和259.7万吨,占海产品总量的43%和54.5%。为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两省又积极开发海水增养殖业,实施了对虾人工增殖放流和海底底播工程。辽宁省自1985年开始生产性放流以来,共放流1~3厘米幼对虾125亿尾,回捕产量达1.9万吨,直接经济效益6.5亿元,社会效益达2.8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10,居全国领先水平。海底底播是近些年来新兴的生产领域,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大连市长海县是一个海岛县,全县底播增殖面积40万亩,重点发展鲍鱼、海参、海胆、虾夷扇贝等海珍品,以及文蛤、杂色蛤、魁蚶等品种,产量共达8万多吨,初步建成了一个以底播增殖为主的海底庄园。山东省长岛县的海水养殖区现在已由近岸浅海扩展到深水大流海区,养殖品种由传统的海带、扇贝扩大到鲍鱼、海参、虾夷扇贝等海珍系列养殖,养殖形式也由单一的筏式养殖转变形成为海上筏养、海底播养、陆上工厂化养殖等多种养殖形式一起上的新局面。在列岛周围70万亩海域,初步形成了上、中、下水层综合利用的“蓝色牧场”。1996年全县海产品产量30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达20.87万吨,养殖收入6.58亿元。浙江省在合理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之后,也确立了以养殖业为主的发展思路,海水养殖取得显著发展。1996年,全省海水养殖面积达到85.82万亩,产量达39.51万吨,列全国第六位。1997年,浙江省桃花海洋渔业公司和象山港渔业公司,分别从福建省引进欧鳗和大黄花鱼种苗,采取大面积海水人工养殖,并获得成功,由于经济效益显著,预计将会有更大发展。

(二)建立了新型的海洋捕捞机制,积极发展远洋渔业

浙江省濒临东海,大陆架渔场面积达34050万亩,是浙江省陆域面积的两倍多。著名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丰富的渔业资源加速了浙江省海洋捕捞业的发展。1996年,全省渔业总产量达342.14万吨,其中海洋捕捞占259.72万吨,居全国首位。针对我国近海传统鱼种结构的变化,浙江省积极采取对策,使海洋捕捞结构从以沿岸近海为主,初步实现了向外海发展的转变,远洋捕捞作业已发展到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极大地促进了海洋渔业的发展。1996年,全省外海渔获量已占海洋捕捞总产量的61%。远洋渔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并具有了一定规模,去年产量达13.4万吨。

(三)积极开发水产品加工业,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辽宁、山东、浙江三省渔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本省水产品保鲜加工业的迅速掘起。水产品加工是水产品增值的重要环节,也是今后海洋经济增值的发展方向。为瞄准国内国际市场,浙江省首先发展冷冻小包装和方便食品,在此基础上又开发了海洋药物等产品,使水产品获得显著增值。1996年,全省水产品加工总量达60余万吨,加工产值63.8亿元,水产品加工综合能力列全国前茅。

二、对我国水产品需求潜力和海洋渔业资源潜力的分析

据农业部渔业局测算,1995年全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为20.5公斤,人均消费量为11.6公斤,但消费极不平均,沿海地区有的高达40公斤,而内陆一些地区人均消费不到1公斤,所以内陆地区水产品的消费潜力是很大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高蛋白、低脂肪,食鲜味美的水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如果按每人每年增加1公斤水产品消费来计算,5年就需要增加600万吨的产量。而根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后几年每年人口将净增加1400万左右,满足新增人口对水产品的消费就需增加水产品产量16万吨。因此,应充分挖掘渔业资源的潜力,以满足人民对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一)提高养殖单产的增产潜力

我国海水养殖单产整体水平不高。“七五”期间,海水养殖单产平均为442斤/亩;“八五”期间,海水养殖单产已提高到677斤/亩。随着我国海洋渔业的迅速发展,相应的良种体系、渔用饲料体系、病害防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养殖优良品种的引进及池塘改造等,“九五”期间,我国海水养殖单产达到800斤/亩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扩大养殖面积的潜力

我国15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和滩涂面积约为2亿亩,按现有科学技术水平,可进行人工养殖的面积为4000万亩。到1995年止,已利用的浅海和滩涂面积为1074万亩,仅占可养殖面积的26.8%。由于养殖技术、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用于养殖的面积将不断扩大。如:山东省长岛县就已在30~40米水深的海域进行养殖,并获得成功。另根据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我国近海30米等深线所围浅水面积为4.8亿亩;40米等深线所围浅水面积6.2亿亩。由此足以说明,我国扩大海水养殖面积潜力是很大的。

(三)开发外海和远洋渔业资源的潜力

据资源调查,我国部分外海还有一定的渔业资源蕴藏量。仅南海外海海域就有近100万吨。稳定近海,调整远洋捕捞结构已势在必行。外海海域特别是公海海域渔业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随着我国远洋渔业生产能力的扩大和同第三世界国家渔业合作的日益发展,远洋渔业产量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据农业部渔业局提供的资料,预计到本世纪末,远洋和外海渔业产量将增加50万吨。

三、目前我国海洋渔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近海捕捞过度,造成渔业资源渐趋枯竭

近海捕捞是一项投入高回报率也高的产业,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我国渔业生产管理机构的执法力度又相对薄弱,因此海洋捕捞出现了无度、无序的现象,造成我国海洋渔业传统资源渐趋枯竭。以舟山渔场为例,大、小黄鱼和墨鱼等传统经济鱼类已形不成渔汛,带鱼也趋于小型化、低龄化。如1996年冬汛结束后,在捕获的带鱼中,每尾在100~150克的占一半左右,而且渔业总产量中带鱼比例与1995年同期相比下降一成多,比上年减少4~5万吨。

(二)渔业病害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近年来,受综合因素影响,海区生态环境恶化,海洋渔业病害日趋严重。对虾、扇贝、鲍鱼、海带等均不同程度受到病害影响,且危害品种有扩大蔓延之势。1993年爆发流行性虾病后,全国对虾产量由1991年的22万吨锐降至1994年的6.4万吨,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累计经济损失年均达100亿元,对虾养殖业遭到毁灭性打击,极大地挫伤了虾农养殖积极性。虽然一些地方坚持以防为主和以混养为主的方针,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大面积对虾养殖病害的防治,至今仍没有某个地方或单位研究出彻底有效的解决措施。渔业病害已经愈来愈成为制约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三)我国近岸海洋污染日趋严重

渤海、东海、黄海近岸海域都不同程度受到来自三方面的污染。其中,陆源污染占整个海洋污染的80%,船舶污染占15%,海水养殖、海洋矿藏开发造成的污染占5%。污染造成的后果是海水富营养化,诱发赤潮。如辽宁省1996年出现赤潮32次,每次最长时间达7~8天,严重影响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四、几点建议

(一)严格执法,加大实施休渔制度的力度

为保护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应加强对海洋渔业捕捞的管理,严格划定我近海休渔区域,建立健全休渔制度。据了解,浙江省舟山渔场在对带鱼实行了两个月的休渔期后,今年捕获的带鱼普遍比往年大出一指宽。辽宁省今年比往年晚一个月捕获海蛰,

增收5亿多元。这充分说明休渔制度有效可行。因此建议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充分利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严格执行休渔制度,以确保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组织科研院校联合攻关,加强渔业病害的防治研究

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面积的海水养殖一旦发生病害,很难找到立竿见影的方法和技术。因此,建议国家科委与沿海省、市、县各级政府,采取多渠道集资的办法,积极扶持科研院校加紧进行渔业病害防治的基础性研究和预防性研究,并将其列入国家计划,以确保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建议国家从大农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把用于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和良种的1亿美元专项经费,划出一部分用来支持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

(三)在黄海北部海域建立渔业经济技术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篇3

水产养殖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从20世纪50年代起,水产养殖产量从1950年的2.56万t增长到2009年的247.7万t,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5%[2]。2008年,菲律宾水产养殖产量(水生植物除外)位居世界第9位,产量为74.1万t,为世界水产养殖产量(5255万t)贡献了1.4%(FAOWorldAquaculture2010)。据初步统计,水产养殖从业人员人数为226195人(2002年菲律宾渔业统计)。菲律宾的水产品养殖品种养殖种类包括遮目鱼(Cha-noschanos)、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mossambicus)、鲤鱼(Cyprinuscarpio)、鳙鱼(Aristichthysnobilis)、胡鲇(Clariasbatrachus)、尖齿胡鲇(Clariasgariepinus)、丝足鲈(Osphronemusgouramy)、尖吻鲈(Latescalcarifer)、石斑鱼(Epinephelusspp.)、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印度对虾(PenaeusIndicus)、墨吉对虾(Penaeusmerguiensis)、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ensis)、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Scyllaoceanica)、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龙虾(Panulirusspp.)、翡翠股贴贝(Pernaviridis)、鲍鱼(Haliotisasinine)、以及海藻(Eucheu-maspp.,Gracilariaspp.,Caulerpaspp.)等[3]。目前主要的养殖对象有8种,为海藻、遮目鱼、尼罗罗非鱼、斑节对虾和罗氏沼虾、鳙鱼、牡蛎和贻贝等,其中海藻养殖贡献最大,达174万t,其次是遮目鱼和罗非鱼等(表3)。海藻的养殖主要在池塘以及公共水域进行养殖,而鱼虾类的养殖方式因养殖对象、养殖环境等因素而不同,以2009年为例,淡水养殖产量约为30.8万t,以池塘和网箱养殖为主,咸水养殖产量达约30.8万t,以池塘养殖为主,而海水养值产量较低,仅约为8.1万t,主要通过网箱和网围养殖。下面通过查阅FAO、BFAR等国际国家权威机构资料和利用笔者在菲律宾进修期间所做的调研和考察,结合该国水产养殖的主要对象详细介绍该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海藻是菲律宾水产养殖中最成功的水产品之一,主要用于国内消费和出口,在历年的水产养殖产量和产值中贡献最大。2009年,海藻养殖产量占总的水产养殖产量的70.23%,达174万t。在菲律宾海藻产量前3位的地区为ARMM(位于棉兰老岛Mindanao)、IVB、IX、VII区,分别为约68.3万t、45.1万t和22.5万t。蕨藻(C.lentil-lifera)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麦克坦岛的咸淡水养鱼塘中最早进行商业化养殖的种类[4]。1973年,“tambalang”品种的发现使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生长速度20d内可以扩大1倍。麒麟菜(Eucheuma)在菲律宾的成功养殖使该国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交叉胶红藻(CarrageenanBearingRedSeaweed)生产国,贡献了近72%的产量;其次是印尼、马来和桑给巴尔(菲律宾海藻工业协会,2004)。其主要有两个商品化的养殖品种EucheumaCottonii和Eu-cheumaSpinosum,分别用于提取交叉胶Kappa和Iota,作为添加剂主要应用在奶制品、制药、人和宠物食品加工等食品和工业中,主要产品有精制和半精制交叉胶(Refinedandsemi-refinedCarrageenan)、碱处理海藻片(AlkaliTreatedChips)和海藻干制品(RawDriedSeaweed)(BFAR)(菲律宾海藻工业协会,2004)。红藻品种Gracilaria和Ge-lidium也是菲律宾人食用的藻类,但是主要作为一种琼脂原料使用。海藻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菲律宾海藻工业协会(SIAP)、省海藻发展委员(PSDCs)、渔业和水生资源局(BFAR)、棉兰老岛公平增长(GEM)项目提供的政策和技术支持。遮目鱼(Milkfish)作为菲律宾水产养殖业中最普遍的养殖对象[5],2009年遮目鱼养殖产量达34.8万t,占总产量的14%。20世纪50年代,遮目鱼的咸淡水养殖开始兴起,1995年开始推广到海水网箱和围网养殖。最早的养殖方法是采用来自潮间带的天然鱼苗,利用咸淡水在养鱼池塘养殖遮目鱼,特别是咸淡水池塘养殖完全依靠天然饵料进行养殖之后,遮目鱼的养殖在菲律宾掀起了水产养殖业的热潮。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遮目鱼养殖范围扩大,包括在该国最大的淡水湖拉古那湖内湖开始采用竹栏和网栏养殖。80年代初,遮目鱼养殖达到最高峰,1984年产量达8.3万t,随着淡水养殖对象的不断开发研究和养殖技术推广,遮目鱼的养殖逐渐被其他养殖对象如罗非鱼、鲶鱼等取代,养殖规模和产量远远低于咸水养殖。20世纪90年代,遮目鱼的围栏养殖扩大到浅海湾和河口地区,特别是在林加延湾地区,遮目鱼养殖很快扩展到淡水和海水的固定或浮动网箱养殖。商业饲料的研发和销售也有效地带动了遮目鱼网箱养殖的快速发展[4]。

2009年,咸水、海水和淡水养殖产量分别为22.5万t、7.9万t和4.3万t。目前,作为菲律宾的“国鱼”,遮目鱼的原种场、孵化场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加上遮目鱼的各项基础生物学、去骨技术、营养与疾病、物流加工等各项研究和配套设施的配备比较完整和齐全,遮目鱼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养殖,为菲律宾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人民的日常膳食中提供优质的动物蛋白营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罗非鱼类主要是非洲的本土品种,在菲律宾并没有在生长性状、生长速度以及品质等方面与之相媲美的养殖品种,但是正是这种引进的养殖品种在2009年为菲律宾的水产养殖产量贡献了10.53%,达26.1万t。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mossambicus)首先于1950年从泰国被引进到菲律宾。这种鱼由于颜色深、个体小及外观差,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并未被该国消费者所接受[6]。1972年,作为浅色品种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的引进很快获得了养殖户和消费者的欢迎,是目前菲律宾乃至亚洲太平洋地区水产养殖的主要对象。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尼罗罗非鱼在浮式围网内繁殖技术的发展和在浮式网箱中采用投饲生产尼罗罗非鱼促进了商业化生产。由于缺少对尼罗罗非鱼进行遗传性能改良的研究,以及与莫桑比克罗非鱼的近交衰退,导致了尼罗罗非鱼种质退化。1988年在亚洲开发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资助下,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ICLARM)在这一年开始实施一项计划,为低成本可持续水产养殖开发改良的罗非鱼品系并实现了吉富(GIFT)罗非鱼的生产和养殖推广。至此,养殖户可以很容易获得改良的罗非鱼苗种,加上养殖投入品的可获得性、商品饲料的开发应用、技术推广的有效实施以及政府与渔民、国内和国际组织的全面合作,罗非鱼养殖规模和产量迅速扩大,从1981年到2001年增长了5倍多。虾类一直是咸淡水遮目鱼养殖的套养品种,有些地方也出现了单养。目前主要的养殖品种有斑节对虾、墨吉对虾、热带硬棘大鳌虾类和罗氏沼虾等。1969年至80年代中期,菲律宾的虾类养殖业处于斑节对虾养殖初期的产品促销和市场推广阶段,首先主要是试出口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基于出口的带动,虾类养殖规模和产量开始快速增加。随后,虾也成为菲律宾的主要出口水产品之一(金枪鱼、海藻和海淡水虾类),2009年虾类出口额达5510万美元[1]。#p#分页标题#e#

养殖事故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初期,疾病泛滥造成养殖产量的大幅度削减。以斑节对虾为例,1990年产量为38.4万t,1992年48.4万t,而1991年仅为30万t[2-3]。目前,菲律宾的渔业和水生资源局的下属淡水站和国际组织SEAFDEC/AQD的研究人员在虾类养殖技术及其推广、良种保护、繁殖生物学、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控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为菲律宾强劲的虾类出口提供了雄厚的科技支撑。但是由于菲律宾的饲料行业发展迟缓,菲律宾虾料均需从国外进口,这是限制菲律宾虾类养殖业快速发展的瓶颈。2009年虾类饲料进口额达837万美元,占国家渔业进口总产值的4%,主要来源于泰国(占80%)[7]、中国台湾(16%)、新加坡(1.3%)、中国(0.4%)、荷兰(0.16%)和美国(0.01%)[1]。在SEAFDEC/AQD总部和淡水站的科技人员目前正在实施有关罗氏沼虾的繁殖生物学、杂交育种、营养生理和饲料以及原种保护的研究项目,相信在未来几年里,随着科技的助推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菲律宾虾类养殖规模和产量将会快速增加,也必将带动菲律宾虾类的饲料开发、加工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水产养殖业的加工、消费与贸易情况

鱼货主要是鲜品,70%以上鲜销。其余为腌制或熏制,冷冻品很少,鱼货质量好。笔者在考察Panay岛的Capiz省和Aklan省水产品加工和市场情况发现,各地政府比较支持企业和渔民开展海淡水产品的加工和销售。Capiz产业和贸易局局长表示,当地政府正在积极推进水产加工企业开展水产品加工和销售业务,以Capitan和Apami两个商标的遮目鱼和沙丁鱼产品为主进行市场开发,目前正在谋划通过展销会等形式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表4)。而Aklan省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在2008年受到Frank台风的袭击,各项加工设施均受到破坏,基于投资成本较高,目前只是加工一些去骨的遮目鱼冷冻产品,以不同风味和形式为主,没有注册商标,均以Aklan遮目鱼为宣传广告,主要面向当地和周边市场的高阶层消费者。水产品是菲律宾人民主要的蛋白质食物来源,年人均消费水产品为38kg/人,每天消费104g/d,占总的食物摄入量的11.7%(2003年)。菲律宾人民习惯吃鲜鱼为主,腌制和熏制的在农村也比较流行。相对于城市人口,农村人口消费较多的水产品,因为水产养殖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产品,而且基于交通等物流成本,农村的水产品价格较城市便宜。在菲律宾,一般有四类中间商人:经纪人、批发商、批发兼零售商和零售商,其参与该国水产养殖产品流通和销售。这种市场销售模式使得城市中水产品的价格超出了城市人均的购买能力,即使是水产养殖产品的最大市场马尼拉也不例外[9]。

当然,在各个岛屿的渔港及其附近的农贸或水产专业批发市场也为当地人提供了较好的市场销售途径和水产品供应。菲律宾的出口贸易主要是规模化养殖和捕捞业贡献的,2000年的进出口总量分别为24.2万t、20.0万t,贸易顺差为4.13亿美元,到2009年,水产品进出口总量达29.2t、19.6万t,贸易顺差为4.52亿美元(表5),主要出口美国、日本、香港、法国、西班牙、台湾、德国、新加坡和中国大陆等。金枪鱼、海藻、对虾和沼虾类是菲律宾三大主要出口的水产品,在2009年占出口总量和总值的69%(136389t和4.84×108美元)。2009年,金枪鱼出口尽管相比2008年在产量和产值上有所下降,但是仍是第一大出口水产品,产量和产值分别达103947t和3.27×108美元,产品形式主要新鲜、冷冻、熏制和干制、罐装,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日本和香港。而海藻的出口为水产养殖产品的出口贸易贡献最大,产品形式主要是交叉胶,占海藻产品总出口额的87%,主要出口美国、德国和英国。而对虾和沼虾类以新鲜和冷冻形式出口到日本、美国和韩国,为菲律宾水产品的出口贡献了5.51×107美元。而进口主要是价值相对较低的冷冻鱼类,主要是金枪鱼、鲭、沙丁鱼,价值为1.27×107美元,主要进口国为中国大陆、台湾、巴布亚新几内亚、日本、印尼、越南等国家和地区。

水产养殖管理机构

由于菲律宾气候不稳定,菲律宾的捕捞渔业经常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因此,菲律宾政府鼓励养殖户大力发展渔业养殖。在政策和科技研究方面的不断投入使得菲律宾水产养殖业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极大的发展和完善。为了加速和推动渔业的整体发展,并且同时通过有效地保护渔业资源,使海洋保持一个良好的生产状态,菲律宾专门成立了渔业产业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能是:为国家的鱼类和海产品资源的管理、保护、保存和使用制定和建立综合的政策与指导方针,从而为捕捞业的发展建立一个健康的投资环境,委员会特地为制定政策而详细比较和审核各种数据和信息。菲律宾现在主要的渔业行政管理机构是渔业和水生资源局,隶属于农业部管辖。该局对国家的鱼类和水产资源的管理、保护、发展、使用和分配具有法律权限和责任,但都市水域由有关的行政机构和城市政府部门负责。在行政区中心的鱼栅和藻类养殖由渔业和水生资源局负责。所有的行政和城市章程及决定中,凡是影响渔场的,都提交自然资源部长审核,只有在审核通过的情况下,才可以生效,渔业和水生资源局有权调整监督鱼类和水产品的生产、捕捞和收集。

渔业和水产养殖业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菲律宾具有比较健全的渔业和水产养殖法律法规体系,对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菲律宾《环境法规》(1988年)为菲律宾自然环境方面的所有措施奠定了基础,这些措施涉及大气质量、水、土地使用、自然资源及废物管理等问题,其中的一章专门针对渔业和水生资源,要求政府制定合理的开发机制。菲律宾《渔业法规》(1998年)对渔业和水生资源的开发、管理、保存和利用作出了规定。该法的第二章第III条(第45-57款)涉及水产养殖。《渔业法规》由农业部负责执行。在农业部,分管渔业和水生资源的副部长负责制定政策和标准,并行使全面的监督权。渔业和水生资源局(BFAR)是管理和开发渔业和水生资源的机构。《农业和渔业现代化法案》(1997年),该法案对旨在提高农业和渔业部门收益而实现现代化的措施作出规定。《渔业法规》强调的是渔业和水生资源的管理、保存和保护,而《农业和渔业现代化法案》则以增加产量和鼓励迅速向工业化转变为重点。国家农业和渔业委员会在农业和渔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协助农业部开展监测和协调工作。根据环境和自然资源部重组法案(DENR)(1987年)建立了环境管理局,它包括前国家环境保护理事会、前国家污染控制委员会和前菲律宾环境中心。还根据该法案设立了保护区和野生动物局。应当注意的是《渔业法规》包含若干渔业和水生资源局与环境管理局相互交叉的管理范围。这种交叉或者明确,如水生动植物群落中珍稀、受威胁或濒危物种的分类或鱼区分类;或者含蓄,如制定沿海综合管理框架和水质标准的确定、监测和评估。以上主要是菲律宾有关水产养殖业的基本法律,菲律宾政府在水产养殖批准系统、土地和水资源使用权、环境影响评估、水和废水处理、外来鱼类的引进和控制、病害防控、药物和饲料生产、食品安全和水产养殖投资等方面均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10]。据悉,近年来,菲律宾开始制定实施在水产养殖领域的美洲和欧洲标准的HACCP体系,确保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p#分页标题#e#

水产养殖科研、技术推广和教育现状

历届菲律宾政府对水产养殖业都大力扶持和投入,由于长期重视加强渔业管理,使菲律宾的海洋渔业生态资源得到良好的保护。为提高渔业产业发展水平,渔业局负责安排特殊技术援助和训练计划,并为渔业教育研究和教学活动提供援助。经调研了解,菲律宾水产大学很多,比较有名的是菲律宾大学,在Miagao渔业科学学院,对培养渔业和水产养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各省、市中的一些国家高校和省属高校也含有水产相关专业,如AKLANStateUniversity就设立了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专业。近年来,菲律宾政府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渔业生产的重要保证,政府首先健全并加强领导机构,分工明确,各行其职,重视制定远近结合、量力而行的水产养殖科研投入政策,注重科研的投入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并强调科研工作密切结合生产实际,以带动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菲律宾渔业和水生资源局下属的海水站、淡水站和观赏鱼站,科研与技术推广并进,积极推进该国的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在水产技术推广上,主推海藻、尼罗罗非鱼、对虾和沼虾等主要海淡水品种的养殖技术,并通过建立渔业社区、渔业协会或水产养殖合作组织,连接企业、市场与消费者,使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组织保证。并积极争取国外资金和技术援助,东南亚水产养殖发展中心的水产养殖部(SEAFDEC/AQD)作为国际组织坐落在菲律宾Panay岛的Iloilo省,在促进区域合作和地区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该国政府积极争取FAO、NACA、东盟、日本、美国、欧洲国家和中国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的项目和技术援助。在近3a来,菲律宾政府就已派出30多名渔业官员和技术人员来中国参加由我国商务部、农业部、科技部等主办的援外水产技术培训班和研修班。

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篇4

为了加强新城区建设,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区委、区政府坚持了按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用新农业观全面协调发展,围绕建设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大农业的目标,把城市知识密集的优势和农村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结合起来,把科技作为“龙头”产业抓,让每一位劳动者成为新型农业军。

一、与大专院校挂钩,建立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

近两年,武汉市新洲区政府与华中农业大学和华科院合作,引进了38个新品种,办起了18个科技示范园,培训了有文化、有经验的农民技术员750人,他们对新农产品的推广,做到了操作科学化、管理专业化、精细化,对土壤、水质、空气不断检测调整,使其适应作物生长的要求。全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高营养蔬菜达到98个品种,产量28万吨,成为武汉市最大的有机蔬菜园区。

二、加强与外地交流,引进品种,学习技术

新洲区旧街姚河村过去是种绿茶,近两年,该村派人到江苏省天木湖地区引进新品种白茶,这种白茶适宜在风化石土上种植,“丁字型”的扎根生长,每年砍一次,实行胎移。他们去学习了育苗技术、种植管理技术、采摘制茶技术后,回村种植了3000亩,此茶氨基酸含量占12.86%,比绿茶高出4倍,有利于利尿、排毒、口感又好,今年销售价格每斤2000多元,成为高档礼品。旧街肖畈村1300亩耕地,其中水田1100亩,一向是种稻谷、早晚稻两季,每亩收入1000多元。近两年,他们从江西、湖南引进湘莲新品种“太空莲”,种了1000亩,亩收入3000至4000元,比过去增收2~3倍,每年增收200多万元,户平增收1万多元,农民喜笑颜开,说“湘莲改变了我们低收入的命运,一个新产品带来家家走向富裕。”现在带动了周围4个村,共800户参加,并组成了专业合作社,年产莲籽30多万斤,是全区第一个湘莲生产专业村。

三、大力宣传普及科技知识,应用经济有效的新技术

首先是抓各个生产领域的技术弱点,从点到面,一项项的突破,上大项目。在林业方面,推广应用了高效农田防护林技术、果树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低效林改造技术、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葡萄设施栽培技术、生态景观林栽培技术。为了推广这些技术,开展了“科技宣传周”活动,出动宣传车30多次,印发资料1.5万册,同时办林业技术培训班50多期,已培训2万多人。水产方面,推广了黄颡鱼、鳝鱼、小龙虾、大口鲶4个养殖新品种,推广了鱼池改造技术,12万亩精养鱼池,去冬挖泥建坡整形2万亩;推广了数字化养鱼技术,每个大鱼池每天增氧3小时;不用或少用药,多用微生物制剂,提高水质,防治疾病;推广混合饲料,不同鱼种喂不同营养饲料,不同沉性或浮性饲料,以保障营养充足而又安全。还推广水质检测技术、网养技术、加工技术,使水产成为一项综合性的科技产业。

四、建立科学技术服务体系,让各产业、各生产领域的急需技术能够“一沟水到田”,迅速解决障碍新技术实施的种种问题

首先是建立科技人员服务组织,如农、林、牧、水产技术站和各专业科技协会、技术推广中心,还建立多种专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分工指导,一站指导一个街镇,一个专业协会带动一个大产业,一个专业合作社帮助一批专业大户,形成普及新科技的服务网络。全区水产行业已注册的协会就有7个,包括鱼苗繁殖、鱼面加工、小龙虾养殖、鳝鱼养殖等等,它们不仅传播技术,还帮助解决饲料、肥料、渔具、鱼药等供销服务问题。通过这些技术组织与大城市相关部门联络,常年挂钩服务的有北京鱼经公司、武汉合缘公司、武汉华盛公司、四川通威公司,请它们派技术人员和经营人员前来水产养殖户办试点,组织参观交流,现场传、帮、教,对技术的普及起了很好的作用。

五、必须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

发展和应用高新科技是传统农业、简单的再生产农业向现代农业、科技型农业转变,向农工商建立服务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型农村经济转变的大战略,必须不断研究和解决好前进中的问题。从调查看,要注意几点:

(一)要提高农民整体科学素质,这是当务这急,也是长远战略。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提升,要提高要素产出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这就必须首先提高农民科技知识水平。

(二)建立有机菜产业群,制订统一标准,严格监督体系。对各种蔬菜、水产类、瓜果类,确定一批规模较大的有机产业园。所谓有机蔬菜、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是个混合概念,统称“绿色食品”。凡当前有机产业园,必须做到标准规范化,要按国家规定,禁止使用农药、激素、合成色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同时,要有监督体系、认证体系,违者按规定处理,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

篇5

20*年,全市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70亿元,约占GDP的四分之一。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39万吨,实现水产品产值132亿元,水产业总产值达到309亿元。其中海洋渔业增加值达到58.8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65%;完成特产税3.2亿元,占全市农业特产税的86%,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1%;渔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618元,是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7倍。可以说,海洋与渔业经济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村经济的主导行业、地方财源的中坚力量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经过调整,渔业内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活力明显增强,效益明显提高。经过调整,渔业内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活力明显增强,效益明显提高,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布局逐步优化。在渔业内部,行业结构趋于优化,资源配置日益合理。全市捕捞产量由*年的112万吨调整为20*年的101万吨,养殖产量由125万吨调整到138万吨,捕捞、养殖、加工三个主导行业的产值比由1:1:1.2调整为1:1.3:1.5,实现了以捕捞为主向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的重大转变。在渔业外部,传统的渔业产业链条被拉长,海洋医药保健、船舶修造、海洋运输、盐化工和滨海旅游迅速崛起,初步形成了以海洋食品和船舶修造等为主的海洋第二产业,以滨海旅游和海上运输等为主的海洋第三产业,一个以渔业为基础、门类较齐全、经济技术水平较高的现代海洋三次产业体系已经形成。

2、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膨胀。远洋渔业增势迅猛。*年以来,全市新上远洋渔船近69艘,现有远洋渔船总数86艘,作业领域拓展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海域,作业方式发展到鱿鱼钓、金枪钓、拖网等,初步实现了由过洋性捕捞向大洋性捕捞的转变。名优养殖迅速崛起。两年来,全市新上海参围堰养殖7000亩,虾池造礁增殖5000多亩,新增海参养殖1.5亿头;新上鲍鱼筏式养殖1000亩,筏养总面积达到约*亩,新增鲍鱼养殖5000万头;新上工厂化养鱼40多万平方米,总面积达到80多万平方米;新上网箱养鱼8000多个,总数达到2.3万个,深水网箱从无到有,发展到100多个。名优养殖产值占养殖产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精深加工日新月异。全市新上精深加工项目30多个,新增加工面积15万平方米,培植了“好当家”、“泰祥”、“威东日”、“宇王”等一大批精深加工骨干企业,全市有100多家企业通过了HACCP、ISO9000等各种国际质量、卫生标准体系认证。精深加工产值占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休闲渔业快速发展。全市先后有西霞口、好当家等10多个企业投资发展休闲渔业,开发建设了成山头、小石岛等一大批休闲渔业区。海洋运输,西霞口水产集团、石岛供销集团先后开通了到韩国的客货运输航线,全市家渔业企业建立了远洋运输船队,发展货轮50多艘,从事国际、国内海上运输业。

3、一批骨干特色产品脱颖而出。以牙鲆、大菱鲆、石鲽等为主的海水鱼养殖系列产品,新增养殖总量3000多万尾,全市总存养量达到6000多万尾,其中大菱鲆700多万尾,年产量近3万吨,年产值近20亿元;以海参、鲍鱼、海胆等为主的系列海产珍品。其中海参总存总量达到2.5亿头以上,年产值8亿多元;鲍鱼总存养量达到1.2亿头以上,年产值近5亿元。以海带等为主的海藻系列产品,年产量40多万吨,产值10多亿元。以杂色蛤、扇贝、牡蛎等为主的贝类系列产品,年产量近90万吨,产值25亿元以上。以“好当家”、“泰祥”、“宇王”等优质名牌产品为主的精深加工系列海产品,发展到400多个花色品种,年产量20多万吨,产值40多亿元。

4、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快速崛起。到20*年底,全市产值过5000万元的渔业企业达到60多处,其中产值过亿元、纯益过千万元的渔业企业近40处,产值过两亿元的14处,产值过5亿元的7处,最高的好当家集团年产值11亿元以上。这些渔业企业集团年实现产值在100多亿元,其产值和效益都占全市水产业总产值和总效益的40%以上,成为全市海洋渔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结构调整中,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制定完善政策促结构调整。为搞好全市海洋渔业结构调整的宏观调控,充分调动基层抓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发挥好政策性资金的投入导向作用,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海洋与渔业发展的意见》,决定“十五”期间,市财政每年拿出不低于500万元的专项基金,对海洋与渔业发展进行鼓励扶持。各市区除按比例搞好配套处,要从渔业缴纳的特产税中每年拿出5%左右,作为渔业发展专项基金。具体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上级及自身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政策驱动,对远洋渔业、渔民转产转业、深水网箱养殖、标准化建设等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和项目进行大力鼓励扶持。到目前,除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外,市财政共发放远洋渔业奖励资金110万元,深水网箱奖励资金3*万元,新品种引进资金60万元,标准化基地建设资金30万元,渔船报废拆解补助资金30万元,充分调动了基层抓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尤其是在捕捞渔船、渔民转产转业过程中,我们坚持国家补助与地方配套相结合,拆解报废渔船与新上项目相结合,于20*年底在全省率先集中拆解报废渔船60艘,今年又集中拆解报废172艘,是山东省目前一次性拆解捕捞渔船数量最多的一次。

二是抓好示范带动促结构调整。我们认为,抓园区、建基地不仅可以引资金、引项目,而且可以出经验、出成果,对深化海洋与渔业结构调整,推进海洋与渔业工作总体上档升级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因此,我们将抓园区、建基地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园区和基地为载体,落实海洋与渔业结构调整的各项政策措施。在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上,我们争取建立了全国唯一的海洋渔业现代化示范区,建立了7处省级渔业示范园。在科技进步上,建立了全国唯一的海洋水产科技示范园、两处国家海洋“863”计划产业化基地,建立了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全国海水养殖科教兴农与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以这些基地和园区为依托,先后承担了三倍体太平洋牡蛎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全雌牙鲆鱼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工厂化养殖水净化系统技术研究、大洋渔业资源开发环境信息应用服务系统、深海潜网设备和高产养殖技术、EPA、DHA营养物质的海洋微藻饲料开发技术、海水鱼病免疫检测药物疫苗研制等17项国家海洋“863”计划项目。推广了虾池养参、潜网养殖等10多项新技术、新成果,先后举办了无公害技术培训班、名优养殖培训班等各种质量、技术培训班10多次,参训人数达500多人,极大地促进了新技术、新标准的推广应用。在标准化建设上,争取建立了全国海带养殖加工标准化示范基地、全省放心水产品基地和3处省级渔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到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级各类示范园区和基地40多处,对深化海洋与渔业结构调整,加快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三是培植龙头骨干促结构调整。龙头骨干企业既是海洋渔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又是重要的载体。抓好骨干龙头企业的结构调整,不但可以促进企业自身的转轨变型,实现快速发展,而且将对整个海洋渔业结构调整起到强力拉动作用。因此,我们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将大企业、骨干企业作为工作重点来培植。一是以荣成远洋渔业有限公司、靖海、大鱼岛、马山、华海等渔业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远洋渔业。荣成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荣远渔业有限公司、大鱼岛大洋渔业有限公司先后取得了农业部远洋渔业企业资格,仅此以这3家重点企业为依托,全市就外派远洋渔船66艘。二是以华新海大、寻山、好当家等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名优养殖。通过扶优扶强,寻山集团深水网箱养鱼发展到近20个,华新海大、好当家工厂化养鱼增势迅猛,分别发展到8万和7万平方米,成为亚洲最大的工厂化养殖场。三是以好当家、泰祥、宇王、俚岛、威东日等为重点,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好当家集团先后与日本、韩国、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合资举办了11处食品加工企业,形成了年产5万吨的规模,研制开发了水产、蔬菜、面食、肉类四大系列200多种产品,年创汇3000多万美元,成为全国重要的冷冻食品加工出口基地。四是以西霞口、好当家、马山集团等渔业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休闲渔业。西霞口集团投资1亿多元对成山头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先后建起了三星级宾馆、渔村公园、放养式野生动物园等项目,20*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收入3000万元。好当家集团投资3亿元,兴建集高尔夫球场、水族馆等为一体的“闻涛度假村,打造旅游精品工程。马山集团投资1.2亿元,对天鹅湖旅游业进行高起点、高品位设计规划和建设,将其开发成集旅游、度假、疗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四是狠抓对外开放促结构调整。在海洋与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我们将对外开放作为一个重要举措,面向国际市场,通过建立出口导向型的产业结构布局,使海洋与渔业结构调整不断走向深入。一是加强标准化建设,靠标准化生产促进结构调整。制订了《*市渔业标准化“十五”规划》,率先组织专家研究制订了太平洋牡蛎、菲律宾蛤仔、刺参、缢蛏、牙鲆、虾夷扇贝等7种产品的21项地方质量标准和养殖技术规范,目前,全市已经有30项地方渔业质量标准获省技术监督局备案公布。在全市规划建设了海带浅海养殖示范区、牙鲆鱼工厂化养殖示范区、虾池综合利用示范区、扇贝浅海养殖示范区和滩涂贝类养殖示范区,确立了15处渔业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出台了《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管理办法》,在水产养殖的饲料及生长、水质、病害防治等各个环节建立生产日志制度,全面推行有标、采标、达标生产。目前全市已有近10家企业和21种水产品通过了全国无公害水产品及产地认证。在全市开展了水产品药物残留整治工作,对规范养殖生产、确保水产食品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实施标准生产和强化质量管理,全市取得HACCP、ISO9000等各种国际标准质量、卫生体系认证的企业达100多处,对突破各种贸易、技术壁垒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加快结构调整。海洋渔业累计合同利用外资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近2亿美元,建立了200多家三资企业,实施了200多个利用外资项目,加快了结构调整的国际化进程。三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靠国际市场拉动结构调整。积极拓宽出口渠道,全市发展水产品销鲜船近百艘,从海上直接向日本、韩国等出口鲜活水产品。调整传统的贸易方式,在稳定一般贸易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扩大加工贸易规模。20*年,全市出口水产品23.5万吨,创汇3.14亿美元,创汇额较上年增长11.7%。水产品同机电、服装一起成为全市三大出口商品之一。

我们在海洋渔业结构调整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受资金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捕捞渔船渔民转产转业的压力较大;传统产业仍然占据较大比重,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待进一步成长壮大;远洋渔业、名优养殖、精深加工、休闲渔业等优质高效产业等发展步伐不快,渔业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和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促进渔业结构的大调整、在转型,实现渔业经济的大跨越、大发展。主要工作重点是:“打造一个现代化的远洋捕捞船队,建设一条优质水产品养殖产业带,培植一个世界性的加工贸易基地,建设一个环沿海岸线的休闲渔业区,培植一个区域性的水产物流中心”。

“打造一个现代化的远洋捕捞船队”,就是以大洋渔业为重点,以过洋渔业为补充,多元化投入,产业化发展,集团化经营,逐步形成钓、围、拖等作业方式兼容并蓄的远洋渔业发展格局。到“十五”末,在经济效益稳定增长的前提下,远洋渔船力争达到150艘以上,远洋捕捞产值占海洋捕捞产值的比重力争达到20%以上。

“建设一条优势水产品养殖产业带”,就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布局,成区连片,建设一批优势水产养殖区,形成一条环海岸线的优势水产品养殖产业带,提高养殖业的总体规模和水产。以荣成、环翠、乳山为重点,建成全国重要的海珍品养殖基地;以文登、乳山等为重点,建成全国重要的虾类和贝类养殖基地;以荣成、环翠等为重点,建成国际性的鲆鲽鱼类养殖基地;以荣成、环翠等为重点,建设世界最大的海藻养殖基地。

“培植一个国际性的加工贸易基地”,就是以现有精深加工企业为依托,狠抓加工贸易这个重点,以加工贸易促招商引资,以加工贸易促出口创汇,将*建设成为面向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性的加工贸易基地。争取到十五末,全市加工贸易出口额达到3亿美元以上,占全市水产品出口创汇的比重达到60%以上。

篇6

洞庭湖湿地概况

湿地内的传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传统农业利用模式,它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4种主要的生产模式。洞庭湖湿地区域种植业、养殖业和捕捞业一直是支柱产业,耕种、养殖、捕捞和狩猎行为都与湿地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种植业依赖耕地,畜牧业依赖牧草地,林业依赖林地,渔业依赖可利用的水面。水的涨落和携带的泥沙形成了广袤的洲滩提供了土地资源,为屯垦造田提供了空间。湿地可以提供牧草,为发展传统的畜牧业如牛、羊、鸭、鹅、鱼的饲养提供了可能。湿地也可以提供草地滩涂,因而成为人们扩种芦苇、栽种杨树的首选地。湿地最大限度地提供了水域,因此成为了渔业捕捞的天然场所。但是由于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开发,超标排污,管理不善,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服务功能降低,长江流域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现在狩猎业基本消亡,种植业侵占湿地,捕捞业资源萎缩,畜牧业缺乏空间,传统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加剧了资源的消耗和破坏,为了持续有效地利用洞庭湖湿地资源必须向循环旅游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构建洞庭湖湿地旅游循环旅游经济模式

1.湿地景观旅游

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地球上内陆湿地中最具特色的湿地类型之一。由于洞庭湖属过水性湖泊,呈现出“水满为湖、水落为洲”的动态水文景观特征,整个湖区既有明水,又有泥滩沼泽、苔草沼泽、芦苇以及沙滩等,是多种湿地旅游资源景观的综合体。但由于旅游经济和历史等原因,最富有自然生气的水域湿地环境和多样性生物资源的旅游景观价值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近几年虽然组织了一年一度的观鸟节,但由于湿地景观缺乏有效保护、改造和组织,造成湿地景点凌乱分散,整体乏善可陈。为把洞庭湖湿地营造成为“鸟类的天堂,动物的乐园,植物的王国”,我们要顺应“合理、永续、非消耗性利用自然资源”的国际主流观念,积极发挥湿地的生态效应,主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形成和完善湿地景观;积极发挥湿地的社会效应,通过向公众展示湿地,使之成为公众的“博物馆”,达到全社会都来关注、保护湿地的目的;积极发挥湿地的可持续利用效应,处理好保护核心区与合理利用非核心区之间的关系。除了自然景观,洞庭湖湿地还有岳阳楼、君山、鲁肃墓、屈子祠、城陵矶和湖中岛一明山、朗山等人文景观,同时洞庭湖区域还留传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如娥皇女英泪洒君山、柳毅传书、九下洞庭考察、蒋中正四上岳阳楼等,这些都赋予了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集神、奇、新于一身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应采用投资少、生态效益好、养护成本低、成景与生产结合、野趣浓厚的以植物景观改造为主的方法。具体要遵循“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改造思路,通过农居搬迁、河道清淤、植物复种、生态驳坎、房屋整修等各种措施,对湿地的水体、地貌、动植物资源、民俗风物、历史文化等进行科学的挖掘、保护和恢复,从而打造特有的湿地生态品牌。

2.湿地休闲旅游

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特别希望到郊外农村寻求新的旅游空间,欣赏田园风光、享受乡村情趣,实现回归大自然、陶冶情操、休闲健身的愿望。洞庭湖湿地处于南北相对较发达、东部沿海发达区向西部相对落后区的过渡位置,其铁路众多,水运网密集,交通十分便捷。湖泊周围动植物资源丰富、环境优美,自然风光秀丽,水体小气候效应使湖区气温趋于温和,具有夏季凉爽、冬季温暖的特点,适宜度假休闲。

洞庭湖区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农田水利设施较为完善,农业生产自古以来就十分发达,盛产粮、棉、麻、茶、苇等,大宗农产品及茶叶、蚕茧、蔗糖等产量在湖南均排前三位,是国家重点的农副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商品率达50%以上。因此利用高新技术,建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强化生产过程的生态性、趣味性、艺术性,组建多姿多趣的农业观光园,为游人提供观赏和研究农业生态环境的场所,利用开放成熟期的果园、菜园、瓜园等,供游客观景、赏花、采果,体验那种自摘自食的农耕生活,享受田园风光。洞庭湖区特殊的湿地环境,拥有大量的哑河、池塘、小型湖泊,极适宜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其特种水产养殖极大地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也可为游客开展水上垂钓、观赏特种水产以及享受美味水鲜等开辟了游乐活动的最佳场所;同时低山丘陵区有大量的野生动植物,且珍稀濒危种类较多,是开展野生动植物观赏的最佳场所,可适当划出一定的人工养殖狩猎区,为游人提供观光、狩猎和参与牧业活动。此外,洞庭湖区开发历史悠久,多民族杂居,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可利用农村地域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民俗活动或民族特色浓厚的村庄,建立乡村民俗农庄,开展假日休闲旅游,让游客寄宿农家,干农家活、吃农家饭、谈农家事、享农家乐,充分体味浓郁的乡情民俗文化。

构建洞庭湖湿地产业系统循环旅游经济模式

1.合理利用立体空间循环发展模式

洞庭湖水生资源丰富,湖内有鱼类上百种,其中银鱼、鲥鱼、胭脂鱼等在国内市场都具有一定知名度。此外,在湖区洲滩上还有白枕鹤、白头鹤、白鹳、黑鹳、白尾海雕、中华秋沙鸭、大鸨等珍稀鸟类和绿头鸭、罗纹鸭等狩猎鸟类。鸭(鹅)、鱼、鳖、虾分别生活在水体的上、中、下等不同层次,进行鸭(鹅)、鱼、虾混养,可充分利用各水层的光照、生物饵料和氧气,提高单位面积资源的利用效率。

洞庭湖湿地还有面积广大的宜林地区,可充分利用这部分林地的生长空间,在用材林、果林、涵养林的林地间培育喜荫耐湿的旅游经济效益高的蘑菇、木耳、金针菇、平菇等食用菌类。

洞庭湖湿地旅游经济植物资源丰富,据现有资料统计,该区植物资源中可利用的药用植物有360种,工业用植物218种,食用植物174种,农业用植物(绿肥、饲料等)80种,全区野生植物的蕴藏量约为176万吨。区内植物如野芹、菇子杆、芦笋、蓼米是倍受城市居民喜爱的绿色食品。柑属的柑、桔、橙、柚等为本区栽培历史悠久的常绿果木林。药用植物厚朴、杜仲、何首乌是名贵中药材,资源丰富、蕴藏量大、开发前景广阔的主要有青蒿、益母草、鱼腥草、中华水芹、藜蒿、湘莲、芦苇及水烛等。

2.形成产业系统循环发展模式

以产业为链条,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连成一体,使上游产业的产品或废弃物转变成下游产业的投入资源,通过多层次产业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在同一个产业系统中,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和农业有机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从而使资源和能源消耗少、转换快,废弃物利用高,减轻环境污染。

目前洞庭湖湿地利用的一种综合利用价值极高的维管束植物——芦苇,处在资源旅游经济的原始状态,只卖原料,没有深加工,主要用作造纸原料,一般以2.2-2.5吨芦苇生产1吨纸。实际上利用草浆造纸废水在盐碱荒地上种植芦苇,能改善土壤质量,使退化成盐碱荒地的芦苇湿地得以修复,所产的芦苇又可作为造纸的原料。芦苇还可以加工成纤维板,用于建筑业;编制手工业产品,出口创汇;打成苇帘,用于各种遮阳帘;提取甲醛和糖醛,用于化工工业和医学工业;茎叶加工成混合饲料,喂养家畜和家禽等,用途非常广泛。

3.立足废弃物循环利用发展模式

篇7

关键词:鱼类遗传与育种学;实践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146-03

鱼类遗传与育种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应用性及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鱼类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良种繁育和品种推广等育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选育、品种改良等问题。针对传统的鱼类遗传与育种学以理论讲授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以提高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为教学理念,以强化学生专业实践操作技能为目的,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鱼类遗传与育种学实验的教学的内容一直采用传统遗传实验项目作为基础性实验(占全部实验项目的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目前的实践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验证性实验,其特点是知识单一,综合性实验少,设计性实验更少,甚至缺无。尽管这些实验也覆盖了综合性和研究性的实验项目,目的在于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但是水产专业特色明显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专业领域的深入了解,更不利于学生专业思想的培养。自1996年以来,以鱼类性别控制育种为代表的水产高新技术纳入国家863计划以来已有18年之久,中国海洋大学以及全国各科研院所在水产生物育种学领域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诞生了全雄黄颡鱼、全雄罗非鱼、全雌牙鲆、全雌半滑舌鳎、“异育银鲫中科3号”、“大连1号”杂交鲍鱼、“黄海1号”中国对虾、“北鲆1号”、“北鲆2号”、“蓬莱红”栉孔扇贝、“海大金贝”虾夷扇贝等鱼类新品种。这也极大地促使我们采取更多积极的措施将这些较为成熟的前沿成果和尖端技术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采用更多创新性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这些育种成果。

一、鱼类遗传与育种学实验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与生产、企业脱节。传统的实践教学主要参考上世纪90年代或本世纪编制的参考资料,这些参考资料对于培养学生的入门的实验知识和能力非常有效。但随着数以万计的水产私营企业快速发展,呈现出规模化、专业化和多样化特点,且现在水产养殖品种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养殖理念和形势也有了深刻变化,已从单一、低产的养殖模式转变为多样、高产、低碳、安全和环保的养殖模式。以简单、陈旧的参考教材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理念已不能满足现在水产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专业化,出现课堂实践教学与养殖生产、水产养殖企业的需求脱节。教学中的上述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埋没了学生的专业修养和创新能力,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低下、片面,以致出现水产企业机构和水产工商企业对水产人才的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而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又找不到满意的工作,造成水产人才资源流失的矛盾。

2.学生融会贯通专业系统知识的能力有限。目前的实践教学基本上是依附于单一理论课的验证性实验,其特点是操作的演示性、知识单一性,综合性实验少,设计性实验更少,甚至缺无。即使开设综合实验或者创新性实验,也是局限在本门理论课程中,只能培养学生注重掌握书本中实践知识和单一、少量的知识点,而将课程间一脉相承的专业系统知识和技能分割开来讲授或训练。以生产实践中的泥鳅多倍体育种知识为例,传统的课程主要讲解育种原理等,实践课程则是实验员去菜市场购买泥鳅,分组发放给每个实验小组(5~6个学生/组),学生进行温度休克诱导,一堂实践教学课程基本结束,然后学生撰写基本一致的实验报告。这类传统实践教学的问题在于:(1)很大比例的学生不清楚实验目的,无亲自动手参与实验过程的情况下就结束了实践教学,学生参与和思考及发现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2)实验考核简单,主要就是一纸实验报告或者期末类似于理论考试的实践理论测试。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得不到训练和提高。而在生产实践中,泥鳅多倍体育种需要先观察其胚胎发育时序与水温的关系,要通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分析多门专业课程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实践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特点就是连续性,种苗的繁育、选育均需要较长的时间才可能开展,而现有的教学体系中,学生实践的时间安排较为零散,好多内容根本无法开展,学生和教师疲于应付和完成教学计划等。

3.重理论,轻实践。目前鱼类育种及繁育企业日益专业化、精细化,育种企业、养殖企业及科研院所等均装备有诸多先进的、专业化的仪器设备等,他们需要有扎实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水产育种专业人才。鱼类遗传与育种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大锅饭”,以分组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教学,部分同学不珍惜参与实践操作机会,以“眼”操作。毕业论文方面往往是根据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只涉及很狭窄方向的部分内容和少量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应用。社会实践活动也往往有较大的局限性,部分学生蒙混其中。学院和实践单位对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也缺乏完善的评价标准,流于形式的成分较大,难以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实践教学、毕业论文实践及实习等均未能使大部分同学接受足够、规范、专业和严格的操作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有限,学生很难做到独立思考分析生产实践问题、不能独立地开展技术工作。就业后,缺乏自信、心虚,较难快速适应社会需求,所学专业知识不能马上就派上用场,甚至在工作岗位上重新学学专业知识和技术。

针对上述问题,国内水产专业院校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修订培养方案、精品和网络课程建设,合理安排各类课程的比重、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与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很大程度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成效。内江师范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在借鉴兄弟院校的课堂和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针对“实用技能型”鱼类育种人才培养还做了改革。

二、内江师范学院水产养殖专业所做的改革

1.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鱼类遗传与育种学中育种学部分内容的应用性极强。水产动物育种学包括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育种方法,在现代水产动物生产中,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并重。育种学实验要求专门的场地,配备专业设施,并具有极强的季节性且周期长。如果实践性教学环境与条件良好的话,能大有力推动教育改革的实施。我院周围有几家大型的并且具有一定规模的鱼类繁殖养殖企业,而且我院与部分单位保持着合作;学校的实习基地里面具备方便从事鱼类繁殖的必需设备与设施;同时建立实验室。上述措施对满足实践性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建设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不但为在校生的实习提供了较为稳固的实习场所,而且很好地把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践与试验场的科研、生产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自己体验生产全过程,深入了解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明确学生独立完成某项工作的必要性,由此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间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2.减少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课学时,组建新的实验系统。鱼类育种与遗传学的技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所以必须减少理论课的课时,增加实践性课时,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并掌握这项技能。理论课时不应超过百分之三十。同时还应建立并完善“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基础性实验”的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实验体系,降低基本操作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占比,使创新性、综合性、应用性、设计性实验占百分之七十以上。让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积极参与杂交育种、选择育种、多倍体育种及雌核发育育种的全部过程。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对鱼类遗传学和育种学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而且还达到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从而能更加独立、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首先我们将淡水鱼类动物细胞遗传学部分添加到实验讲义中,如鱼类多倍体诱导和倍性检测、鱼类细胞核DNA相对含量测定等,通过增补实验项目的方式,将这些最新成果渗透到本科教学中。接下来以鱼类遗传育种领域最新的成果和进展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和更新了实验内容,特别是补充育种学实验部分。实验讲义由原来的15十五个实验项目,更新为综合性实验、试验设计、基础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等三大类近三十个实验项目,充分突出了水产专业的特色特点。

3.开放与互动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方面,应避免灌输式教学。通过开放课程,让学生与老师形成互动。由老师拟定题目,让学生自己先去去搜索资料材料,并整理。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展现出来,与老师和同学形成互动。与此同时,还要利用好已毕业学生的优势。每个月争取请到一到两位在知名企业就业的学生回到学校,与同学分享从业经验,为同学们解疑释惑。而且还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另一方面,有时候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课程的内容,有必要将课堂搬到养殖场或者实验室。例如,某些鱼类雌性比雄性长得快、个体大,因此,进行全雌化养殖可以提高群体生长率,提高产品肉质规格和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结合养殖生产,设置鱼类雌核发育实验,通过运用物理射线(X、叮或UV)或化学药品使遗传失活,并用失活后的继续激活卵子发育,最后通过抑制极体的排出或抑制第一次卵裂使染色体加倍,培育出具有存活能力的雌核发育二倍体。

4.构建网络平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原有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制作讲义时,我们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讲义制成各种多媒体课件,同时通过网络平台,让同学们对将要学习的讲义内容有所了解。对于讲义中不理解的内容,可以提前标记,并可以在老师授课时提出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也有利于教师授课。同时我们还开放计算机机房,让学生随时可以登录网络平台,了解相关资料。

5.实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实验被单独设里课程后,学生不再像以前一样轻视实验课(之前实验成绩只是占总成绩的30%)。通过我们长期的实践教学认为,实验课与理论课应各占百分之五十最为合适。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测评等多元化评价体系,采用成果评价、实验理论、平时成绩、实验(习)报告、实验操作考核等多样化考核方法,从实验操作和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及实验报告(或论文)进行综合评价,并设立创新学习奖励分值,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评价。在实验课程设计上分为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允许学生对实验进行自我设计,老师通过对学生自我设计的实验的可行性、方向性和严谨性等做出评价。鱼类遗传与育种实践教学综合化和应用化模式,旨在改变传统实践教学中以课程为独立单元开展验证性、演示性的实践教学。以应用实践和生产案例为导向,形成实践教学的专业系统化。

参考文献:

[1]李国喜,康相涛,张书松.《特种水产动物养殖》选课学生状况调查与教学内容设计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1):160-161.

[2]周志刚,朱正国,吴嘉敏.水产养殖本科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9):88-90.

[3]吴清江,桂建芳.鱼类遗传育种工程[M].上海:上海科学与技术出版社,1999:197-200.

[4]楼允东.鱼类育种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40-145.

[5]吴萍.我国鱼类多倍体育种的研究进展[M].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5,14(1):72-78.

[6]库夭梅,温小波.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4,(3):45-48.

[7]李文红,程光平,马瑞宁.水产养殖学本科专业课程改革途径初探[J].高教论坛,2012,(4):74-76.

[8]向枭,陈建,段彪,等.水产养殖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196-198.

[9]张永正,施振宁,方美娟.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06,(1):12-16.

[10]张永正,施振宁,方美娟.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12):47-49.

[11]田雪,王磊,聂国兴.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河南水产,2014,(03).

[12]叶华,郑曙明,黄辉.《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36).

[13]朱华平,卢迈新,黄樟翰,高风英,杨丽萍.鱼类遗传改良研究综述[J].中国水产科学,2010,(01).

[14]徐康,段巍,肖军,陶敏,张纯,刘筠,刘少军.鱼类遗传育种中生物学方法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4,(12).

[15]饶友生,柴学文,周敏,王樟凤,朱学农.普通师范学院生物专业遗传学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与创新[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06).

篇8

【关键词】围海造地 充填大砂袋围堰 陆域吹填 施工技术

前言

围海造陆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古老的方式,也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及生产空间的重要手段。围海造陆工程主要是在拟建海域修建围堤、围埝等,并采用吹填淤泥、填筑建筑土石料等手段再经过地基处理形成可用陆地。

围海造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面技术应用,对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工程材料等都有较高的要求。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我国也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围海造陆工程技术,适应了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

1 工程简介

湛江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围堰工程,位于广东省湛江东海岛经济技术开发试验区北部,与湛江市区隔海相望,距湛江市区约为40公里。本工程为陆域形成工程,分A1~A4-1、A4-2、B区6个吹填区域(图1),总计围海造地面积约927.44万O,疏浚回填土方总量7316万m?。建设围堰总长为23.761km, 吹填顶标高为7.0m(A1区吹填为8.2m)。

一期施工区域为:B区和A4-2区,两区吹填造地总面积为467.79万m2,疏浚方量为3955万m3,围堰总长度为11.45km。

2 主要施工工艺方法

本项目包括砂袋围堰、陆域吹填2个主要的施工工艺。

主要工程内容有:围堰基槽挖泥及中粗砂换填、充填大砂袋筑堤、土工布铺设及混合碎石倒滤层抛填、二片石垫层抛填、抛填块石护坡、安装砼扭王块防护结构、现浇砼胸墙、摊铺级配碎石及泥结碎石路面,围堰陆域吹填(图2)。

2.1 施工工艺流程

围海造陆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3。

2.2 围堰基槽开挖及中粗砂换填

(1)围堰基槽开挖采用常规施工工艺,挖泥船安装DGPS定位仪,通过计算机以图形的形式实时显示并控制挖泥船在施工区的相对位置和开挖深度。

(2)本工程围堰基槽水下挖泥,采用3组4m3抓斗船组,采用平面上分段分区、立面上分层的开挖方法,根据设计图纸具体情况,每区按10×10米的方格网分块施工;开挖时立面上分层逐次加深施工,每层不超过2米(图4)。基槽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验槽,合格后马上进行换填砂施工,换填砂采用皮带船配合抓斗船回填工艺(图5)。

2.3 充填砂袋围堰施工

(1)充填砂袋由土工编制布制作而成,编织袋采用长方形,袋的尺寸视围堰不同高度上的断面宽度再加上退档尺寸缝制,长度为20~30米,加工时留出充填管口,每只袋视容积不同设置充填管口,管口直径约25cm,长60厘米,充填完成后将管口扎紧。

(2)砂袋放线由由全站仪定位,将砂袋搬运到围堰轴线上,并使砂袋摊滚方向为围堰轴向;将砂袋充砂袖口与砂泵出管口相连,砂泵管口缠一层无纺布,再将管口插入充砂袖口,并用铁丝绑牢,开启砂泵,向袋内充砂,单层充填厚度宜为0.5~0.6m(图6)。

2.4 围堰堤身防护施工

2.4.1 无纺土工布铺设

根据设计要求对坡段进行测量放样,明确铺设位置,土工布采用人工铺设(原泥面较低处需趁低潮施工),部分深水区采用工作驳船配合人工进行铺设,通过施工定位船施打定位钢管,利用土工布上的扣环与钢管联系固定,同时绑上小砂包使土工布沉入水底(图7)。无纺土工布铺设完成后,及时使用混合碎石倒滤层进行覆盖。

2.4.2 堤身、护底石结构施工

(1)堤身外坡防护结构施工

1)施工采用水上与陆上结合施工的方法,水上采用500t驳船结合1.6m?反铲挖掘机进行石料抛卸,陆上反铲挖掘机配合施工(图8)。当水深较浅无法通过水上方式运输石料时,只能采用陆上运输,将石料抛卸在围堰顶部临时路面上,然后通过挖掘机进行抛卸和理坡(图9)。

(2)护底石抛填

1)护脚块石的抛填根据水深实际情况采用陆上或水上进行施工。陆上施工通过石料运输车将石料运达各施工点,将石料卸在围堰后方,再由长臂反铲挖掘机抛填至围堰外坡脚,最后,趁低潮使用短臂反铲挖掘机进行平整(图10)。

2)对于深水区的护底块石采用抛石船进行抛填,采用水上驳船配长臂反铲挖掘机进行抛填。采用载重量500t的自航铁驳的自航抛石铁船组成抛石船组。方驳的定位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以及原先已经设立的控制标志。抛填时按施工分段进行,每段施工要边探水边抛填,勤对标志、勤看水位、勤测水深。前后段注意搭接位置,避免漏抛和重抛。

2.5 陆域吹填

2.5.1 施工顺序及安排

(1)陆域吹填施工采用分层施工,本工程根据围堰形成高度分层吹填。吹填施工期间,围堰外侧防护结构各个工序同步推进。

(2)绞吸船施工时采用DGPS定位,并结合绞刀头深度指示仪控制开挖深度。绞吸式挖泥船采用分区施工。开挖时根据潮位变化控制绞刀头的下放深度。本工程吹填采用2500m3/h以上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施工,该种船型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广泛的一种施工船型,具有挖掘、输送、排出和处理泥浆等疏浚工序一次完成的优点,在施工中能够连续作业。

(3)吹填区标高到达+5.3m以后,适时调整绞吸船(船舶)的投入,在确保围堰的稳定与安全性前提下,满足现场施工生产需求。

2.5.2 吹填管线的布置

1)管线的布置采用直线形布置,尽量避免因陡坡、急弯而产生负压。吹填管线按布置位置可划分为:陆上排泥管线、水上排泥管线,在施工布置中要避免影响通航和围堰护坡工序施工。

2)围堰前沿以北350米必须采用潜管连接且所有管线不得交叉,如必须交叉时,交叉点选择在深水区或围堰边;第二层吹填除接岸口必须延伸进吹填区跨越围堰顶外,其他管线不得沿围堰顶布设。

3) 吹填分三层进行,第一层吹填接岸口应选择在该条管线铺设区域最短排距位置,每次接岸吹填离围堰内侧不小于30米;第二层吹填时沿第一层布管顺序倒退依次施工,每一接岸口尽量向淤区重心推进,同时提高管口,当吹填土承载力允许,逐步吹填至设计高程;第三层吹填时,接岸口正好在第一层吹填时的接岸口附近,沿围堰内侧布管,此层吹填管末端出口选用散淤喷口以减小管口冲坑,然后沿围堰方向逐步吹平。

4) 相邻接岸口之间的距离控制:第一层吹填时相邻接岸口间隔,按围堰内侧泥面落差1.5米水平距离的两倍计算,但不小于500米,且距离错车平台不小于60米;第二层吹填时相邻接岸口间隔,按围堰内侧泥面落差0.7米水平距离的两倍计算,但可以尽量利用错车平台外沿,延长每个接岸口吹填时间;第三层吹填时相邻管线间隔,按管口泥面落差0.4米水平距离的两倍计算,主管线沿围堰内侧布设。

2.5.3 吹填区排水口设置

(1)吹填施工时排泥管出泥口尽可能远离排水口,加大泥浆在吹填区内的流程,必要时在内设置拦污栅,以尽可能地延长吹填泥浆的流程,降低吹填区内的泥浆流速,使吹填泥浆充分沉淀,提高沉降效果,减少对周围海域的污染。

为减少吹填区的泥砂损失,施工时注意控制泄水口排除水流的泥浆浓度;当吹填土有特殊要求时,根据有关部门指示的泥浆浓度排出水流。

(2)本项目吹填排水口采用溢流堰式,预埋钢管和集水井的方式,以及埋管式排水口(后期吹填造陆中使用)。由于排水口的出水流量较大,为防止溢流口处水流对围堰的冲刷,排水口的出口抛块石及碎石,防止水流冲刷堤脚形成深坑影响围堰稳定。

2.6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6.1 原材控制

(1)土工编织布采用300g/O丙纶长丝机织土工布,其技术指标要符合技术规格书的要求,用于加工充填袋的土工布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突入使用,充填袋的厚度约为500~800mm。

(2)无纺土工布材料进场前,须取样(每10000m2一个样)送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具备质量检测资格的检测单位检验,土工布的各项物理力学和渗透性等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对存放过长或已出现老化现象的土工布一律不进、不使用。

(3)进场石料的规格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4)各分项施工之前,对进场石料按规定取样送检,在强度(石料饱和抗压强度≥30Mpa)符合设计要求,且石料必须是不风化、不成片状、无严重裂纹的岩石,不带泥土,否则做退场处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同样应按批次对石料进行抽检,确保工序施工质量。

2.6.2 过程控制

(1)充填大砂袋施工

1)砂袋紧靠当层前一砂袋放置,然后由工人剪掉线绳,拔去包捆用的无纺布,并沿轴线摊铺,摊铺时,使模袋中心点稍微向前一模袋偏移50厘米,保证充灌时的预留收缩量,使充灌后,相邻两袋能够相互贴紧,不得出现通缝,层与层之间必须错缝施工。

2)砂袋充灌先充中间,再充边缘,用人工对袋装砂进行踩压,加速袋装砂的固结,使砂袋饱满密实,若袋装砂未达到85%饱满度要求,需进行二次充灌;袋体经充填后,及时将袋口扎紧。

(2)无纺土工布铺设施工

1)土工布在坡顶搭接长度不小于1m,在坡脚外伸保护长度不小于2m。相邻段土工布的拼接工作,若条件许可可以现场利用手提缝纫机拼接相邻段土工布,若无法采用拼接则采用搭接方式,相邻段土工布水下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m,水上不应小于0.5m。

2)作为砂袋围堰防护的“生命线”,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施工时严格控制过程质量,不得破损。同时做好密贴,不得出现空鼓等现象。

(3)堤身外抛石施工:

1)护底、堤身及坡脚应分段呈阶梯状配合施工。

2)垫层施工时,首先由测量定位拉铅丝确定坡肩线和坡度线位置,然后沿坡面放置Φ48钢管,间距10~20m。

3)水上驳船施工时做好定位标志,通过测量放线在坡脚位置插标志旗杆,驳船靠近围堰进行石料抛填,石料随护坡斜度向坡脚散开,然后利用挖掘机将石料按照设计要求铺开理顺。随石料抛填,当船舷处水深不能达到驳船吃水要求时,应向后方移船进行抛填,同时抛填过程中做好测量标记工作,防止漏抛和多抛。

4)现场监测控制制度化,利用常规测量控制手段,对抛石工序做全面、精确的监控;抛填过程,及时进行测量验收检查。

(4)陆域吹填

1)绞吸船施工采用分层梯进方法开挖。充分利用潮汐差在同一开挖路径上分层开挖,在减少抛锚次数的同时降低挖深。

2)吹填施工时,需加大泥浆在吹填区内的流程,必要时在区内设置栅栏,以降低吹填区内的泥浆流速,提高沉降效果。施工中必须加强对出水口的监测,一旦发现水体中悬浮物浓度超标,必须调整施工方法,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

3)掌握挖泥区实际地质情况,做好相关记录,在第三层吹填时,绞吸船合理挖取挖泥区砂土资源,有效控制吹填区吹填土质,留取砂土作为吹填管线前移及道路修整使用,可以缩短管线拆接时间,提高绞吸船的施工工效。

3心得体会

通过湛江市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围堰工程围海造陆工程,项目施工中应侧重如下几方面开展:

(1)精心组织项目策划

1)项目驻地及预制场地的选址尤为重要,需要充分考察当地施工环境,选择在施工场地附近,且远离村庄密集区域,场地面积满足生产需要,同时,满足供水、供电等条件。本项目在驻地与预制场选址上就是选址不当,以致给施工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

2)总体施工方案的确定要统筹考虑,方案的选择要合理、可行、经济。本项目策划时,陆域吹填形成、围堰袋装砂及围堰护坦等分项工程施工,其特点决定了只能选择水上施工;但项目处于浅海漫滩区,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从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经济效益等4个方面对水上陆上施工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最终选择了陆上施工机械作业工艺。实践证明,项目部通过项目策划选择陆上施工工艺,安全、质量、进度、效益均获得较好的保障。

3)在项目施工组织策划时,需侧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形成流水作业;集中力量抓好关键工序。本项目中,吹填造陆施工中没有意识到后期吹填施工中分块、分区的重要性,吹填区陆域形成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2)强力推行程序化管理

1)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团队;

2)明确职责权限,规范项目部各类人员的管理行为;

3)制定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措施。

(3)加强安全管理、突出防范重点

1)做好安全管理基础工作:牢固树立了“以安全促效益”的理念,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强化员工安全生产履职行为,加强安全检查及安全宣教工作;做好危险源动态监控工作。

2)加强应急预警 抓好船舶防台。

(4)高度重视外部协调工作,为项目开展创造条件:

本项目填海工程施工海域面积大,覆盖了几个村的海上养殖区以及沿岸虾渔塘,村民阻工现象十分频繁;项目部专门成立了以书记牵头的协调专办,积极配合指挥部、地方政府化解外部干扰,以确保施工现场正常施工。

(5)设立课题研究,促进施工技术发展:

本项目施工中发现还存在一些的问题未能解决,在今后的类似施工中,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一步进行探讨,并希望能够作为一个专业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完善设计。主要如下:

1)围堰沉降预估

围堰施工设计时,根据基底钻探的土质情况,设计人员会预估一定的沉降量,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施工方对沉降进行准备测量,并根据施工时间得出最终的沉降量,与设计量进行比照,从而指导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

2)流失量的预估

各个地区土质不同,造成不同的流失率,在施工中争议较大,采取什么方法能够准确确定流失量是值得探讨的地方。窃以为从测量绞吸船水下挖泥量和陆域成型工程量两方面进行对比,可较为准确确定最终流失量,以指导今后设计。

3)围堰安全、稳定警戒值的确定

目前吹填施工中,随着吹填工程量加大,围堰稳定安全是整个工程中的重中之重,目前为止,所有吹填项目都有相关的监测设施,但仍然出现许多围堰垮塌的安全质量事故,如何设定围堰的稳定警戒值仍是需要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一个课题。

4.结语

上述就是本项目围海造陆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技术,项目实施中受各种因数的影响,在陆域吹填、围堰监测方面存在不足,在今后围海造地施工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施工技术的重要性,积极推广运用新技术,不断积累、总结,以创新的思维引领我国围海造陆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董志良, 张功新,李燕,胡珩,罗彦.大面积围海造陆创新技术及工程实践.水运工程,2010(10)。

[2]董志良,刘嘉,朱幸科,张波云,高铭新.大面积围海造陆围堰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水运工程,2013(05)。

[3]JTS 207-2012,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规范。

[4]JTS 181-5-2012,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

篇9

关键词:高效生态农业;对策与建议

中国分类号:S18l(25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1)10―0120―0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东营市河口区农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取得突破性胜利,全力推进河口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1 河口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

1.1 区位优势独特

从发展区位看,河口区位居环渤海经济圈和沿黄经济带的结合部,是山东半岛连接京津冀的重要交汇点,是东北与中原两大经济区的通道。特别是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纳入新一轮国家重点建设规划,对处于延伸区的河口在产业发展上将产生重大的互动影响和需求。

从山东省发展层面看,河口区位于山东“一体两翼”北翼的最北端,是北翼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前沿城市。具有面向东北亚、日韩市场,背靠广阔腹地的区位优势。国家和省对“海洋经济”特别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支持,更给河口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1.2 自然资源丰富

河口区境域为黄河冲积而成的新陆地,是在海、河、陆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独具特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成陆时间最短和最年轻的土地,亦是我国最后一块未被规模化开发的处女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显著。

1.2.1 土地资源丰富

河口区人均土地1.24hm2,人均土地占有量居全国沿海各市县区之首,其中耕地面积农业人口人均0.34hm2。除此之外,还有滩涂面积6×104hm2、苇地2.67×104hm2、未利用土地9.8×104hm2,开发潜力较大。

1.2.2 水产资源优势凸现河口区东、北两面临海,海岸线长254km,-5m等深线海域面积13.3×104hm2,-10m等深线海域面积23.3×104hm2,为鱼、虾、蟹类的产卵、生长、索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发展海淡水养殖的理想场所。

1.2.3 能源资源潜力大除油气资源外,河口区年平均有效风能4―20m/s,北部沿海风能密度约648kW/hm2,年有效风速小时数达到3639h,是东营市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域,开发潜力大。

1.2.4 生态观光旅游资源特色突出

黄河人海口原生态和独特湿地景观,黄河三角洲保护区珍奇的飞鸟走禽和五颜六色的天然野生植物,以及区内宏伟的围海大堤、林立的钻塔提油机等,均为河口区发展休闲观光和生态旅游奠定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1.3 基础设施完善

1.3.1 交通便利河口区南临东营飞机场,荣乌高速、东港高速等交通干道贯穿其中,交通便利。境内东营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黄河经济带连接东北亚的最佳海陆通道枢纽。区内公路纵横贯通,新盐路、辛河路、滨海路、孤滨路与新港路、滨孤路、河虎路、防潮堤路“四纵四横”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目前通车里程已达1234.8km,公路密度74.9km/km2。

1.3.2 基础设施完善河口区地处油田腹地,电力供应充足,电信、数据交换系统等比较完备,是东营市的卫星城,具备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设施条件。

1.4经济基础坚实

近年来,河口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具备了工业支持农业的条件。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40亿元,是“十五”末的2.6倍,年均增长2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00元。

1.5 人文环境不断优化

河口文化属黄河三角洲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以农业为主的文化,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又赋予了可农、可渔、可盐的便利条件,故求真务实、广纳兼容是黄河三角洲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历史上,河口属自然灾害多发区,黄河人海口多次改道、决口、漫流,沿海地带又经常受到海潮的袭击,生存环境相对恶劣,这种艰苦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三角洲人吃苦耐劳、勇于抗争的意志,也形成了一种勤劳朴实、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在黄河三角洲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有石油文化等新的文化因子进入三角洲地区并融汇其中,表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特征,进一步丰富充实了当地文化的内容,构筑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地域性文化格局,对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 河口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面临的制约和挑战

一是农业自然资源配置差,退化比较严重。河口区尽管人少地多,待开发土地面积大,但土地瘠薄,耕地质量差。草场资源载畜量低,退化比较严重。

二是粗放式资源消耗型增长模式对农业产业升级构成约束。目前,河口区农业比建区时呈倍数增长,但农业的增长是以高资源消耗和粗放型经营取得的,资源型和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至今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比较低。

三是农业产业化层次低,对高效生态农业的提质增效构成约束。目前,河口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加工链条短、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和知名产品品牌。

四是支撑和引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制尚未形成。目前,河口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农业文化观念相对薄弱,这将对河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产生约束。

3 对策与建议

3.1 做大做强特色支柱产业

充分借鉴先进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在产业选择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生态型、节约型精致农业,把农业品种结构、区域布局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做大做强能充分发挥河口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的特色产业。

紧紧围绕“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和“十二五”规划,推动农业由分散布局向规模化、基地化、园区化转变,由低端向高端高质高效转变,重点建设“一带两园四基地”,一带就是依托河口区西部黄河故道流域,打造高效生态农业产业观光带;两园就是黄河口海洋经济产业园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四基地就是绿色有机冬枣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海参养殖基地、大闸蟹养殖基地、现代畜牧业基地。

在形成特色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带的基础上,

加快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和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依托河口区农副产品加工区,积极创建招商引资和技术改造的平台,加大实施产业招商力度,集聚更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导,集农产品加工、交易、种子种苗、科研开发于一体的农业块状经济新格局。同时,要发挥农业资本经营的优势,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把农产品种养基地逐步延伸到区外,拓展河口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全面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3.2 用科技支撑和引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积极推进技术创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农业工业化发展路子。

加强种子种苗工程建设,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名特优新为重点,以优化品种、品质为突破口,加快新品种的引进、培育、繁殖、试验、示范、推广步伐,推动高效生态农业质的提高。

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按照“强化公益,搞活经营”的原则,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主动走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主战场,通过创办和领办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基地、示范园区、示范企业,促进高效生态农业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合协作,组织科技攻关,实行产学研结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应用,着重在设施栽培技术、农业生物应用技术、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技术、农业污染治理技术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科技贡献率、投入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为抓手,采取一对一结对、手拉手指导、面对面授课的方式,广泛开展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增强农民专业技能和吸收现代科技的能力,造就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产业农民,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普及转化。

3.3 培育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把推进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的重点放到培育土地产出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生产主体上来,鼓励专业大户、农场企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招标承包、长期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以较高的土地租金和股份分红吸收农户的承包地,促进耕地、水面、林地的规模化、企业化经营。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业产业化、农户组织化、生产标准化水平,增强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鼓励工商企业投资现代农业,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和标准化农产品出口基地,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有实力的专业合作社到市外省外建立基地、开拓市场。

3.4 构建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积极创新农业服务形式,大力推进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农村合作银行为后盾的“三位一体”的服务联合体建设,努力构建以政府部门的服务和管理为保障的集技术、信息、金融、营销等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平台。

建立健全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改造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现代农业物流中心,逐步形成联通全区、辐射全省的农产品连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网络。

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培育若干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依法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品牌。

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和质量检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有效整合各种信息网络服务资源,为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

3.5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是生态化的农业,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方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资源从粗放开发利用转向节约利用、集约利用、循环利用和永续利用。立足河口区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合理的循环农业模式,促进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提升农村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篇10

人口问题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出生率和成活率迅速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引起全球人口急剧增长。

世界人口递增的时间越来越短。工业革命时期1800年到1839年,世界人口由10亿增加到20亿,到1960年为30亿,1975年为40亿,1987年7月为50亿。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比重由50年代的66.8%上升到80年代的74.9%。至2000年全球人口增加到61亿,其中85%的增加大多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而在未来的30年中,人口增加率将会减缓,到2030年时,世界人口,的总数将为80亿。人口增长率将达到历史性的低点。

从文化教育程度看目前,全球有9.6亿文盲,其中1.3亿儿童。发达许多成绩优秀的高中龄毕业生不愿选择理工等相对艰苦的专业,使得在培养艰苦岗位上所需合格人才陷于困境。发展中国家无力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人才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流失更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危机。以印度为例,到1990年为止,在外谋生的科学家和熟练技术人员达41万,到2000年达54万。

从健康的角度看人口素质,许多疑难病、奇特病的增加表明人口素质的下降。如艾滋病、变异链球菌、奥罗凯病毒、登革热病毒、非典病毒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吞噬人类的生命。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

人口总规模萎缩,人口老龄化。1991年,瑞典老人比重18%,英国16%,日本12%。造成的问题: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劳动力老龄化③生产率低④社会问题多。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农业人口多,出生率高,“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恶性循环。引发的社会问题是,①贫穷与饥饿②失业③奇型城市化,其后果是失业加剧,人口分布奇型,出现大量工棚区。

(2)

温室效应

地球大气中起温室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CO2)、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氟里昂以及水汽等。它们几乎吸收地面发出的所有的长波辐射,其中只有一个很窄的区段吸收很少,因此称为"窗区"。地球主要正是通过这个窗区把从太阳获得的热量中的70%又以长波辐射形式返还宇宙空间,从而维持地面温度不变,温室效应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数量和品种,使这个70%的数值下降,留下的余热使地球变暖的。从19世纪末以来的百年间,由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3-0.6℃,因而全球海平面相应也上升了10-25厘米。到2100年全球的平均气温会增高多少?IPCC的第一次评估报告中预计相应升温1.5-4.5℃,海平面上升70-140厘米。第二次评估升温1.0℃一3.5℃,海平面上升最可能值为50厘米。海平面的升高直接威胁到沿海国家以及30多个海岛国的生存和发展。

(3)

厄尔尼诺

位于南纬4~14°的秘鲁是世界上产鱼的大国之一,这个国家的鱼粉产量占世界首位。这是由于秘鲁沿海存在着一支旺盛的上升流,也就是说,在那一带海区里,除水平流动的海流外,还有不断地从海底深层向海面涌升上来的上升流,这种上升流能把海底丰富的磷酸盐和其他营养盐分带到海洋上层,滋养着世界上著名的秘鲁渔场。如果这支上升流减弱或是消失,这样,临近赤道区的暖流就会入侵,引起秘鲁沿岸海域的水温升高,经初步研究发现厄尔尼诺现象平均5年左右发生一次,发生的时间长短不一,短则几个月,长可达二年。当地居民把这种暖流的季节性南侵,由此引起的海面水温升高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现象在一般年份,这种现象大约隔几年就会在圣诞节前后发生,向南侵犯的范围只能到达南纬几度,待到来年3月,海面水温又恢复常态,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鱼类和鸟类没有多大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各年发生的状况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年分暖水入侵的距离远些,有的年分则近些。暖水入侵强盛时,可抵达南纬十几度,这时秘鲁沿岸水温就会迅速增高,生活在这一海域里适应冷水环境的浮游生物和各种鱼类,就会因环境的突变而大量死亡,与此同时,以鱼为食的各种海鸟,也会因缺少食物大批死亡。

经多年观测研究,发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不仅对秘鲁沿岸带来灾害,甚至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异常。每当厄尔尼诺现象严重时,常发现全球一些地区或是暴雨成灾、洪水泛滥,而另外一些地区则是久旱无雨,农业歉收。科学家们把这种带有全球性的气候变异与厄尔尼诺现象紧密联系起来,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很紧密的关联,全球气候异常的前兆往往可以从上年或年初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状况中找到。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对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机制也有了新的认识,对厄尔尼诺现象最初含义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只有发生在中、东赤道太平洋地区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升高,通常要持续一年以上的增温现象才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4)

臭氧层变薄

臭氧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总量只占大气的百万分之0.4。在一般温度下,为气体状态,呈浅蓝色。大气中的臭氧绝大部分集中在平流层25--30公里范围内,称为臭氧层。可是如果把臭氧气体统统压缩到地面大气压力情况下,单位面积上的臭氧层厚度只有薄薄的3毫米。这个薄薄的臭氧层,能够阻止太阳光中99%的紫外线,有效地保护了地球生物的生存。如果减少到正常值的50%以上,人们形象地说这是个臭氧洞。南极臭氧洞2000年9月3日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超出中国面积两倍以上。最近十年北半球的臭氧总量减少了3 .6%,引起皮肤癌、白内障、免疫力下降等疾病。强烈的紫外线会使农作物、微生物产量大幅下降。甚至会危及海洋20m深处的鱼。

(5)

土壤过分流失,土地荒漠化扩展

土壤最重要的成分是"有机质",它由微生物和动植物的代谢物组成,是土壤的养分。土壤的养分和水分不足以使大量的植物生长的状况就是土地沙化。沙化土壤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物,沙壤粗糙如砂、保水能力很差,即便有植物生长,也十分稀疏。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100-400年。但,现在全世界35%的土地荒漠化。

非洲的荒漠化问题在全世界最为突出;但所有大陆都存在荒漠化。在亚洲,70%的干旱耕地约100万公顷面临荒漠化。荒漠化每年给全球造成的损失达423亿美元,据联合国1995年统计,全球荒漠化面积为4.56×107km2,几乎等于俄罗斯、中国、加拿大、美国的土地面积的总和。有9亿人的生命受到荒漠化摧残。

(6)

酸雨

酸雨不仅对淡水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又使土壤酸化,并危害植物根系和茎叶。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植物受到危害,动物和微生物相继受到影响,破坏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科学家曾经试验给植物浇酸水,只要水的pH值低到3以下,水稻、松树、向日葵等叶子表面就会出现坏死斑点;显微镜下观察叶子表面的毛孔和气孔都受到损害,严重影响光合作用。而且酸水夺去了植物体内的钙镁等物质使植物逐渐衰弱。植物叶子变黄就是因为镁不足,叶绿素难以合成的缘故。松树等针叶树所以对酸雨特别敏感,是因为针叶树全年不落叶,酸雨造成的损害会在针叶中逐年积累起来。酸雨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例如,冬小麦在pH为3.5的酸雨影响下将减产13.7%,pH为2.5时更减产34%。大豆和蔬菜也易受酸雨危害,使产量和质量(蛋白质含量)下降。在欧洲大陆的最北部北极圈附近地区,许多地区的苔藓和地衣因酸雨而消失,所以出现了“地衣沙漠”的名词。

另外一个严重问题是,酸雨还使土壤中的铝、汞等十分有害的金属离子游离出来。这不仅对陆地植物,而且对水生的动植物都是十分有害的。欧洲和北美几千个湖泊鱼类灭绝成为死湖,这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过去加拿大等国家曾试验在湖中和农田中加石灰中和酸性,但是湖中鱼仍不能存活,农田施用石灰有些情况下也不起作用,主要就是因为湖水和土壤中因酸化溶出的金属铝、铜、锌、镍等离子毒性并没有消失的缘故。

人类活动造成的酸雨成分中,以硫酸为最多,一般约占60%一65%,硝酸次之,约30%,盐酸约5%,此外还有有机酸约2%左右。硫酸主要是因为燃烧矿物燃料释放的二氧化硫,其中最大的排放源是发电厂、钢铁厂、冶炼厂等,还有家家户户的小煤炉。目前全世界人为释放的二氧化硫每年约1.6亿吨。硝酸是由氮氧化物形成的。氮氧化物气体主要是在高温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例如,汽车发动机燃烧室中,以及矿物燃料在高温燃烧时都会放出氮氧化物。氯化氢的人工源除了使用氯化氢的工厂以外,焚烧垃圾(塑料制品中有大量的氯)和矿物燃料燃烧时也都会释放这种气体。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自然源相比数量上虽然大体相当(即各占约50%左右),但是因为自然界自我清洁能力有限。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形成酸雨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如果形成酸性物质时没有云雨,则酸性物质会以重力沉降等形式逐渐降落在地面上,这叫做干性沉降,以区别于酸雨、酸雪等湿性沉降。干性沉降物在地面遇水时复合成酸。酸云和酸雾中的酸性,由于没有得到直径大得多的雨滴的稀释,因此它们的酸性要比酸雨强得多。高山区由于经常有云雾缭绕,因此酸雨区高山上森林受害最重,常首先成片死亡。

1979年11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环境部长会议上,通过了《控制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并于1983年生效。《公约》规定,到1993年底,缔约国必须把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为1980年排放量的70%。目前世界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措施有:

1、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

2、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

3、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

4、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烟气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气体。不过,脱硫效果虽好但十分费钱。例如,在火力发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费用,要达电厂总投资的25%之多。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难之一。

(7)

森林面积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热带雨林地处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赤道周围的三十三个国家,形成一条带子,占地球陆地面积7%,是全世界最关注的环境区域。热带雨林对地球和人类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最主要的有:

1) 它为地球半数以上的生物物种提供了栖息和生存地,因此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2) 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如:巧克力、坚果、水果、胶类、咖啡、木料、橡胶、天然杀虫药、纤维和燃料;

3) 它是一座天然药库。从医疗手术中使用的麻醉剂,到避孕药丸,再到治疗高血压、白血病、帕金森病、恶性淋巴肉芽肿病、多发性硬化症等难症和绝症的药物,热带植物给人们提供了药效很好的成分,已用于临床;

4) 它可以大量吸收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因而能够帮助减少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具有维护地球气候平衡的功能;

5) 它能大量吸收降雨,储存淡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洪水的发生;

6) 它为地球上近一亿人口提供着生活资源和生存基础。

热带雨林只分布在中美州、非洲、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我国的云南和海南岛有热带雨林,是珍贵的地球财富。

(8)

环境污染加剧

任何不属于空气成分的物质大量进入空气之后,空气污染就发生了,比如:燃烧释放出的黑烟。在城市和农村,空气里常常含有少量或微量的其它气体成分,比如:一氧化碳、氮和硫的氧化物、甲烷、臭氧、硫化氢、碳氢化物、氯氟烃(CFCs)以及各种悬浮颗粒物。大自然中的植被(树木、灌木和草)可以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和多种空气中的污染成分和颗粒物。所以,在植物茂密的地方,空气往往很干净、清新。但是,如果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过高,植物也会受到毒害。水污染本不是人类有意制造的,只因为无知,人类才做了这毁掉自己生命之源的蠢事。水体本身有一定的自净能力,那是水生生物的功劳。植物可以吸收废水中的成分变成自己生长需要的营养,微生物可以在溶解氧的帮助下分解水里的污浊之物, 把它们转化成干净的二氧化碳和水。于是,大自然中的水流才得以保持清澈透明。但是,当我们把过多的生活和工业污水排入水体(河流或湖泊)中,超过了水的自净能力,毒害了能够吸收和分解污物的水生生物时,水体污染就发生了。汽车排放的酸性物质氮氧化物会与空中的水蒸气直接形成酸雨,对城市环境和森林地区造成酸雨危害从食物到垃圾,从垃圾到肥料,从肥料再滋养食物,循环往复。这是一个十分珍贵、充满智慧的传统生活经验。当今的发达国家对垃圾处理进行了反复深入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仍旧是:堆肥是处理垃圾最好的办法。汽车排放的铅粒,泄漏的汽油对公路旁的农田、地下和地表水体有直接的污染作用。现在全世界有13亿人居住在未达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