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核心范文
时间:2024-04-23 15:4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3年11月4~7日,笔者有幸赴华东师范大学参加校长培训活动。期间聆听了钟启泉教授《静悄悄的革命:课程改革与教师文化》及其他专家的讲座,访问了华师大二附中等几所名校,笔者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确实是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核心要素。
一、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必然要求
不少教育工作者以为,国家课程最为重要,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处于次要位置,这次学习,校长们感受到,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价值上是同等重要的,均指向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i大家还达成了共识:国家课程需要校本化实施。
众所周知,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教师有权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减、调、改、换,以增强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但事实上,教师长期过于迷信教材,雷打不动地教授课程内容,致使课程实施趋同现象严重,校本化实施做得非常不够:因此,各所学校有必要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有机整合。
1.学科间整合。在各门学科间总有些内容是相连的,分科教学一是浪费了时间,二是影响了效果,三是知识与能力培养零碎化。如,在教学天火之谜时,就可以将语文学科与科学学科进行整合,使学生既学到雷电知识,又培养了科学素养和语文素养。
2.教学方式的整合。听了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特级教师倪闵景《大数据教育时代与绿色指标》的讲座后,笔者感到教学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因为大数据时代已经切切实实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而我们的教学方式却过于单一,手段过于陈旧,与时展不合拍,已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现象应该有较大改变。当然,教学方式的整合,还呼吁突破课堂的时空,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社会,将教与学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3.教学人员的整合,学科间的教学人员应该加强往来,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学科,不能与他人不交往。将教学人员整合起来的有效方法是:使每个教师都参与班本课程的建设,参与到完美教室的建设之中。班本课程与完美教室的建设不应该也不能成为班主任的专利。各教学人员都应发挥自己的特长,围绕班级愿景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出谋划策,各展其长,使班本课程成为班级建设与学生发展的助推器。
二、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充分体现
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学校文化不是空洞的口号,学校文化应充盈在校园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学校文化可以是可视的,更多的则是可感的。课程是围绕一定的教育目标,能够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与文化应是统一的。课程是学校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
1.校本课程应基于学校及周边资源。学校是社区的一部分,是地域中的一个实体,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较大。教师及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已成为无形的积淀。因此,校本课程一定受到学校及周边资源的影响,脱离周边资源而另起炉灶建设校本课程,一是使校本课程成为无源之水,缺少根基。二是增加了实施难度,久而久之就会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校本课程应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思想是学校工作的魂之所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东桥小学追求“尚美教育”,学校成了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围绕“尚美教育”,学校开发了音乐、绘画、手工、书法等十多个班本、校本课程,利用地方和校本课程课时实施,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在,不少有识之士呼吁,每周用半天时间集中实施校本课程,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3.校本课程应是动态变化着的。课程不等于教材、教材是实施课程的载体之一,而非全部。即使是校本教材,也应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善,不断与时俱进,以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校本课程千万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校本教材要为学生的活动留下足够的空间,不能成为知识点的堆积。校本课程的实施还应体现选择性,学生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参与其中,成长自己:
三、校本课程是教师成长的有力推手
教师是实施校本课程的主体力量。教师成长与校本课程质量的提升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增强课程意识,要认识到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是有机相融的整体,三级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1.教师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上要有话语权。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理解国家课程的目的、意义与体系,并结合本地本校本班实际进行适度地调整与整合。即教师不能成为国家课程的奴隶,而应成为国家课程实施的主人,将国家课程融人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上要有话语权,学校要敢于放权。
2.教师要形成自己的班本课程或校本课程。教师的存在价值不完全在于不折不扣地实施国家课程,教师要形成自己的课程。可以是学科课程,也可以是活动课程;可以是校本课程,也可以是班本课程,如完美教室的缔造等。拥有属于自己的课程,是优秀教师区别于平庸教师的显著标志。华师大二附中的大多数教师都有自己的课程,且深受学生喜爱。这也铸就了该校教育教学的辉煌业绩。
篇2
一、课程开发的立足点
(一)学校的文化渊源
绍兴鲁迅中学以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的名字命名。鲁迅先生一生从事教育,对教育有诸多自己的论述,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对“立人”思想的阐述:“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掊物质而张灵敏,任个性而排众数”,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屹然独立于天下”。这种思想的文化基础是“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学校以 “立人”作为立校之本,可谓对学校发展的意义重大且深远。
(二)本地的生活习俗
每个人都离不开时代的影响,鲁迅也不例外。先生的作品,有太多的绍兴印记:从主人公名字的命名到孩子的游戏,从所说的话语到渗透人心的思想、生活习惯等,都有体现。我们要让学生读懂鲁迅,必须先让他们了解鲁迅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绍兴传统文化。先生的思想,有太多的绍兴人思维;先生的灵魂里,有太多的绍兴人烙印。鲁迅中学的学子,有必要对先生有相对全面的了解,以更好地承继“立人”文化。因此,我们引导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开发与“鲁迅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以便对学生系统地进行“立人”教育。
二、课程的框架
我们首先构建了以鲁迅“立人”教育思想引领的学校特色文化框架(如图1),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以“立人”教育思想为核心的学校课程体系框架(如图2)。这两个框架是学校校本课程群得以顺利开发并彰显鲁迅文化特色的哲学基点和强有力的依据。
三、课程的实施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追求课程开发精品化、课程教学条理化、教学管理系统化和教学评价多元化。
(一)课程研发精品化
做精做细做实一直是学校追求的目标,为使研发的课程有特色、成精品,我们首先确立了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思路。①坚持以鲁迅“立人”教育思想引领课程多元化发展的办学思路,为具有不同智力潜能的学生多元发展构筑人人成才的立交桥,为学生的多元发展和多元成才铺设多元化通道。②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立人”核心思想,夯实高中生文化底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提高技能、提升能力、展示自我、实现发展的机会。③加强对课程的整合研究,借助城区学校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开辟学习和实践基地,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从高校、职校、社区、家长中聘请兼职教师,还聘请外籍教师,为课程改革注入活力;构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注重学生特长发展和能力培养的多样化校本课程,使不同的学生通过学校课程的学习能够学以致用、学技相通,多元发展;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充分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更新教育思想和变更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单纯的管理者、教育者转变为既是管理者、教育者又是服务者;思想教育由单向的教育转变为双向的沟通,课堂教学由单向的传授变为双向的互动。
其次从三个维度入手,进行研发实践。①思想上宣传。先在全校层面进行整体发动,校长着重提出学校在新一阶段的行动方向,指出新一轮课改的思路,以使全体教师在心里有个底。②理论上引导。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对全校教师开展分层分批的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培训,从理论上引导教师们认识校本课程,了解课程开发的含义、要求和操作方式。③行动上实践。校本课程的研发实施分三个步骤:教师申报—评委初审—学校复审。符合相关条件的申报教师填写《鲁迅中学选修课程开发申报表》,由学校分学科课程评审小组根据标准审核申报表。初审通过后,教师撰写500字以内的课程简介和教材说明提交复审。复审通过后,将该课程移交学生选课指导中心,正式作为学生的选修课程,并将教师写好的课程简介(含上课教师的基本信息)传入内网,让学生按既定程序进行自主选择。对于语文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我们特别强调必须与鲁迅有关,做出特色。我校专门开发的“鲁迅文化课程群”,内含16门与鲁迅先生相关的课程,其中有4门被评为省精品课程。
(二)课程教学条理化
我们遵循“网络准备—年级发动—学生选课—适度调整”的程序,尽量做到选课有序。
第一步,为配合学生顺利选课,信息技术组教师加班加点,自主研发出相应的网络选课平台(现已经加入省平台)。学校将分好类的课程挂在内网上。高一各班级上报并核实每位学生的基本信息,如身份证号码、姓名中有无错别字等,年级统一后由信息技术教师传到内网上,并设置好每位学生的用户名及密码,以便他们自行选课。
第二步,年级组召开班主任会议,落实浙江省课程改革方案的精神,明确学生选课的具体操作要领。
第三步,利用下午和晚上的自修时间,高一学生分批进机房,在机房里,每位学生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内网,先看课程介绍,再选适合自己兴趣和口味的课。学校规定每门课的选课人数在10~40人之间(小于10人不开班),且不得由他人代选。
第四步,各班选完后,信息技术教师整理选课情况,查出未选课或选课不成功的学生名单,报年级组,由年级组通知班主任,班主任再告知学生重选。
我们尽量做到教学安排合理。在时间上,每周二和周四两个下午,另加周三第7节的修身课,共计8课时。在课表编排上,因为上课的并非全是高一年级的教师,在教学时间上可能会有冲突,所以课务由教学处统一协调,努力做到“四落实”——上课教师落实、教学时间落实(一旦确实,不再变更)、上课地点落实(除原行政班外,另外再根据需要开辟上课教室)、上课对象落实(每 位上课教师做好点名及课堂管理工作,学生处则负责对逃课学生的处理)。在走班上课方面,我们采用选修课教学打破原行政班上课的形式,由学生走到设定的教室去上课。经过不断完善,目前运作一切正常。
(三)课程管理系统化
1.教师管理
教师管理的相关规定如下:
(1)各开课教师应做好各项开课常规(计划、教案等),做好学生出勤记录(如有学生缺席应及时报学生处)工作。
(2)教师在开课过程中应及时听取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教学计划,经教学处同意后执行。
(3)教师应做好每个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过程记录和结果评价等工作,在课程结束后到教学处做好归档工作,主要包括教案和课程资料、学生评价等。
(4)学校在各类评职评优中适当优先考虑开设选修课程的教师,课程管理委员会可以通过学生调查、家长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开课教师实行考核,考核结果将与课程津贴的发放及奖励直接挂钩。
(5)鼓励教师通过进修、培训、自学等方式拓展自己的选修课程教学经验,凡课程被确定为拟开设课程,开课教师可在考核中得到适当加分。
2.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如下:
(1)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在学校公布的学校课程拟开设目录中选择课程,所选课程经确认后不予更改。若学生所选课程因学校因素未能开课,学校将通知学生重新选择。允许学生到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社会机构修习选修课程。学生学完一个模块,经考核或认定合格(必须向学校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2)学生应按照学校安排在指定时间到指定教室上课,认真参加选修课程的学习,不得随意缺课,必须完成必修课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否则不能取得该选修课程的学分。若学生中途需要退出该选修课程而选修其他课程,必须以书面形式向学校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可以改选课程(只能得到改选课程的学分)。
(3)学生应做好选修课程学习记录,积极参与课程的建设,有权向任课教师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要求。在达到出勤率的要求并参加该课程的考核后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成绩按优、良、合格、不合格记录归档。
(4)学生拥有课程的评价权,每学期学校将安排学生进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委员会根据评价结果做好调查与分析,计入开设该课程教师的考核中。
3.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的相关规定如下:
(1)课程规划处在学期末做好下学期的课程计划,在新学期开学前2周确定开课课程和选课名单,学期初正式上课。
(2)各类课程教学的常规工作按鲁迅中学原教学常规要求实施。
(3)定期做好各类教学常规检查,开展相关的教研活动。
(4)做好课程资料收集、归档等工作。
(5)课程的资源和经费保障: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根据教师特点和教师意愿相结合的原则,开设选修课程;学校保证课程开发资金、上课津贴、精品课奖励津贴以及与选修课教学相关的设施设备完善资金。
(四)课程评价多元化
1.课程评价的立足点
课程评价立足于学生的自评和教师的考评两点。
(1)以学生自评为基础。第一,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的唯一方式,除平时必须做好的考勤评价记录外,还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一次考查,考查形式可以是调研小报告、心得体会等。第二,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记录,并以此作为“优秀学生”的考核条件。第三,学生成果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将成绩优异者的成果记入其学籍档案。
(2)以教师考评为依据。第一,教师教学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第二,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第三,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第四,教学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入该教师的业务档案。第五,教学处检查、记录平时的教学情况(含学生出勤情况、教师教学状况)。
2.课程评价的特点
课程评价呈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过程程序化、学分认定多元化等特点。
(1)评价主体多元化。我们尝试让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以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校本选修课程的评价,试图以校内校外两个维度、四个层面的评价,作为对学生的最终评定。这比由教师的单一评价反映的结果更客观、更全面。
(2)评价内容全面化。这主要针对学生而言。学校和教师在新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在学生评价的标准和内容方面,体现全面发展的精神。除学生的成绩外,还重视学生其他潜能和特质的发展,尤其是探究和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我们不仅评价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
(3)评价方法多样化。我们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结合起来,较常用的方法有:作业——除书面作业外,还有实验操作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口头交流作业等;测验——以随堂测验或专题小测验为主,重在诊断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结果;观察——课堂上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并通过成长记录、小调查、情景测验等方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潜能、不足以及发展需要。
篇3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信息技术;教学整合
在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日益要求专业化的今天,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课程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果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举措。在先进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环节中课程设置、类型、教学以及评价等方面的有效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素养与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协调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整合的模式解读
传统教学模式设计中关注的主要因素有三:教材、教师与学生。典型的模式是教师通过个人对教材的理解,以迅速有效的传授知识为首要目的,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教具作为教学手段传递知识内容,知识的传输渠道极为单一,即:教材教师学生。教师听命于代表权威的“教材知识”,向分数要成绩,缺乏个人教育性教学的深度加工;学生服从于教师的指挥,在短时间内接受“被传递”的知识,变成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容器。这就使传统教学模式凸显出尖锐的矛盾,教师无法行使主导教育的权利,学生无法取得自我发展的主体权。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指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充分发挥优势:交互式的数字化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任务驱动,意义建构贯穿学习过程;自我评价与互评交流有机结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及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媒体不再是教师传递知识的渠道,而是学生学习、交流、自主发展的有效工具。师生不再是管理与服从的对立关系,而是平等对话交流的合作关系,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目的。
二、新建本科院校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的误区分析
在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基础薄弱、缺乏本科办学经验等原因,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落后。部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较低,或者已经适应了专科教学形成的传统教学方式,对信息技术接受较慢,课件制作技术还有待提高。例如存在将课件做成电子书或电子教案,形式单一,色彩对比、字体大小、画面内容未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教育教学思想的误区。部分教师存在盲目依赖多媒体教学的现象,忽略了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教学效果较差。例如学生反映有个别教师课件播放及讲授速度过快,教师只关注自身多媒体课件,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不利于学生学习。
3.教育责任感的缺失。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但这并不能成为教师摆脱“工作负担”的借口。相反,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是对教师提出的更大的挑战。从多所新建本科院校多媒体使用情况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部分教师对课程内容不熟悉从网上直接下载课件、朗诵课件内容,学生反响恶劣。
三、突破误区、合理整合应用的有效途径
整合过程中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突破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过程中的误区,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1.树立科学务实的教育教学观念。信息技术与教学中所谓的“整合”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论上,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符合一定条件要求的前提下,凝聚成一个较大整体的发展过程。合理引入信息技术后教师不再是信息资源的主体,而是要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3]。教师要协调好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各取其长,使多媒体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益教益学的勃勃生机。
2.优化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机、网络、影视等先进教学手段的辅助下为学生提供富有创意和变化的学习情景,使传统“黑板、粉笔”教学不易实现“教育情景”、“教育现场”得以创设,易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间的成功转化,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兴奋的情绪,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核定整合标准,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新建本科院校要明确学校定位,发挥自身的优势,制定好专业创新发展策略,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而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学校教育的特色和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在制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标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2)创设教学情境,用丰富、形象展示的教学内容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3)优化学生认知,开拓学生展示聪明才智的渠道,确保学生切实掌握目标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话教育研究,2005.
[2]叶力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5.
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生物地理学 课程改革 工作过程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67-02
Cours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Biogeography at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Wang Mantang
(School of City and Civil Engineering,Zaozhuang University,Zaozhuang Shandong,277160,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biogeography’which was the specialized course of the major of geographical science,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basing on the theory of structuralism curriculum,we reformed the curriculum concept,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 We also established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basing on working-process orientation.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Biogeography;Course reform;Words Process direction
近15年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已由精英教育发展成大众化教育。2014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建本科院校要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同时开展应用性研究[1]。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而专业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工科专业改革方向很明显,可以从“学科―行业―职业”链的视角进行改革。但是一些理科专业如地理、生物等专业,究竟如何改革还处在讨论的阶段[2]。
应用型本科能否实现,课程改革是关键,也是其难点。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那么在课程建设中,如何把专业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很多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1 课程现状
生物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生物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生物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地球的生物圈,即了解地球上的生物分布及其分布规律。通过学习生物地理学,学生应掌握生物地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生物地理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学会应用生物地理学原理解决现实生活中越到的实际问题。
生物地理学的内容零散,记忆性知识多,推理性知识少,且学生从初中就已经接触此部分内容,没有新鲜感,学习动力不足。由于该课程记忆性内容太多,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效率低,学生大多采取考前突击,不重视学习过程。从近四年生物地理学考试试卷分析发现,学生对于名词解释、简答题这样需要记忆的题目得分率较高,达到70%左右,而需要进行分析、理解的试题得分率低,只有20%左右。由此看出学生善于记忆而不善于思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刻不容缓。
2 构建结构主义课程理念
针对目前课程存在的现状,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构建新的课程理念。我国高等学校可分为三种类型:学术性研究型大学,专业性应用型大学和职业性技能型院校。不同类型的高校将采用不同的课程理念,研究型大学采用理性主义课程理念,职业技术性大学采用功利主义课程理念,而应用型大学采用结构主义课程理念[3]。结构主义课程理念关注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注重学科的知识结构,提倡从发现中学习,注重学生对高深学问的自我意义建构,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通过“意义建构”组织课程,形成一个网状课程体系,强调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对于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4]。
基于结构主义课程理念,我们运用如何认识新事物和如何完成一项科研任务建构生物地理学的课程内容。生物地理学是一个新的事物,首先学生需要认识生物地理学。在认识生物地理学的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认识新事物的方法和能力,而且学生还知道生物地理学是研究地球上生物分布及其分布规律。那么如何完成生物分布及其分布规律这项科研任务是学生面临的新任务,也是生物地理学课程重要内容。我们引入科学研究的“3W(Why, How, What)”模式,帮助学生完成这项新任务。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三个问题:为什么地球上生物不是均匀分布的?如何进行生物分布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生物分布及其分布规律的结果是什么?这三个问题构建出生物地理学的核心理论内容。最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习完生物地理学,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生物地理学?学习生物地理学有什么用处?我们将讲授生物地理学应用之一生物多样性。通过学习,一是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二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摈弃学习无用论的思想。
3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构建系统实践课程体系
重视基础,强化应用,提高素质,加强学生的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是我们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终极目标。有了好的课程理念,还需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且构建系统的实践课程体系,这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在教学方法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地球上生物分布规律,内容都是描述性知识,内容简单但繁琐,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既锻炼学生讲课能力,又达到学习这部分专业知识的目的。再比如一些基础知识,如生物分类,这部分内容从初中就开始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学,然后通过相关的实验来检验学生学习的状况。
生物地理学围绕着如何进行生物分布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因而,这是是整个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重点,也是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首先,学生学会解读研究题目,学会在动手做实验前前期准备工作的流程。学生要知道研究生物分布及其分布规律的目的和意义、基本研究任务、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接着学生还需要具备生物分类基本知识。然后培养学生如何进行野外调查。最后学生要通过已学知识,开展一项设计性实验。通过一系列实验,由基础实验到综合实验再到创新实验,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实践体系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考核机制
目前,大多数本科院校的考试方法以笔试为主,一般在期末进行,这种单一的方法导致学生容易只看重结果,不注重平时的学习,有时还导致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而作弊。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而考核学习效果的方法应多样性、综合性和动态化。
工作过程导向,是一种管理学思想,是指为达到工作目标而采用的行为逻辑结构[5]。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理论强调过程的重要性。学习也是一个过程,学习效果的考核不能仅仅依靠一次期末考试成绩而定。因此,改革考试方法必须重视过程考核。考核的方法也应该灵活多样,学生最终成绩将由期末考试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实验成绩、面试成绩、上课回答问题情况和上课出勤率等几部分组成,适当减少期末理论考试的分数比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我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7):34-36.
[2] 陈新民.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7):27-30.
[3] 潘懋元,周群英.从高校分类的视角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3):4-7.
篇5
摘 要 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是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积极性,强化经济管理,开展科室成本核算。必须实行严格的内部经济核算制度,应用企业成本学来管理,按照平等竞争和自我负责的市场经济原则扩大科室经营自,强化以科室为单位的成本经营意识,以促进科室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 科室成本核算 增收节支 全方位目标考核 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进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有的实行财政全额管理,有的实行财政差额补助,单位自负盈亏。我单位一直实行差额拨款,随着单位人员的不断增长,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收费项目不断取消,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积极性,强化经济管理,开展科室成本核算。
一、实行科室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一)实行科室成本核算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科室成本核算应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理性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们要围绕以服务为中心这个主题进行思考,要从根本上降低科室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浪费,就必须实行严格的内部经济核算制度,应用企业成本学来管理,按照平等竞争和自我负责的市场经济原则扩大科室经营自,强化以科室为单位的成本经营意识,以促进科室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科室成本核算是改善当前卫生事业经营状况的必要手段。
(二)成本核算是量化管理的核心内容
成本核算是管理决策的有效依据,科室决策增加了成本意识,有利于各种开支的节约。各科室根据自身实际,开展创造性工作,有效地促进了人力和物力的合理使用和配置。在实行成本核算后,消耗材料等办公费用支出明显下降,职工增强了节约意识,注重控制成本,通过成本核算建立健全相应的经济管理制度,并做好成本预算及成本核算。通过全员、全方位的管理,使科室朝高质量、低消耗、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二、科室成本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明确各科室职能和分工,确定各科室收入范围,制定科室全年收入任务
财务科设置一名成本核算会计,按科室划分登记收入明细账,各科室设立一名记账员,每月与财务科对账,核对收入支出情况。几个科室协同完成的工作任务,制定收入分成比例,分别计入相应科室。查体科、化验室等服务科室实行量化管理,按查体人数和化验项次确定任务和奖金提成比例。按近三年各科室平均收入扣除临时性不确定收入确定本年度科室收入任务,完成任务后按规定比例提成。
(二)明确科室支出的范围,业务材料成本和管理费用分别计入各科室
业务成本包括药品材料费、化验成本、科室招待费、委托业务费(疫苗接种、查体、监测提成),管理费用包括各科室领用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汽油费、租车费、差旅费、会议费、印刷费、电话费等。对办公用品、试剂、易耗品等实行了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的管理方法,并要求会计科每月或每季度进行盘点及时查找盈亏的原因,做到责任到人,责任到科。在费用开支管理方面建立了经费审批制度,实行定员、定额管理。化验成本计算出定额后按查体人数或化验项次分摊,汽油费由总务科按用车记录统计,招待费由办公室开具派餐单按标准就餐后方可报销。总之,各科室要协同协作,共同配合,互相牵制,这样才能既满足工作需要,又能最大限度节省开支。
(三)年终经济指标考核
科室经济指标完成后,发放全额工资,超额部分按规定比例计算奖金。
效益=总收入-(药品费+材料费+化验费+科室业务招待费+委托业务费)
毛利=效益-(低值易耗品+办公费+汽油费+租车费+差旅费+会议费+印刷费+电话费)
(四)综合目标考核
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走效益型内涵发展的道路,在开展成本核算时要成立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小组,以“优质、高效、低耗”为宗旨,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综合目标管理核算体系实施细则,形成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活动的运行机制,强化质量考核,包括服务质量、效益指标、效率指标,避免各方面追求经济收入,重收轻支及“乱收费”等不良倾向的发生。我单位制定了10条精神文明目标考核细则和10条科技兴防目标考核细则,包括政治思想、工作纪律、服务质量,新项目开展、科研论文等内容,考核总分100分,不达目标者相应扣分。实发奖金数=按规定提取奖金额*综合目标考核分数。
成本核算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成为建立现代化科学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切入点,它将深入到对分配机制改革,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增收节支,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确保卫生防疫事业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双丰收。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跨学科;案例研讨;职业技能;社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033-04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0号)规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要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该规定所谓“应用型”,指的是法律人才所具有的法律实务技能;所谓“复合型”指的是法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结合。“应用型”与“复合型”的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过程,涉及到建立“国内—海外联合培养机制”、“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教师实务知识更新、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教学管理改革等一系列工作。笔者认为,“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是以上诸项工作之核心。因为“课程和教学内容”直接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决定了教学管理制度的配套。而前两个培养机制的建立并非高校自身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当前高校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必须把“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置于重中之重,用最大的力量来抓出成效。
一、跨学科课程设置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对于法科学生而言,“复合型”知识指的法科知识与非法科知识的结合。对于法科学生进行“复合型”知识的培养和教育,是当今世界主要国家法学教育的潮流。在美国,法学教育是本科后教育。其法学院的入学条件之一是已经完成大学本科学业,已取得一个非法律专业的文科或理科学士学位。这种模式把一般意义上的人文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入学环节保证法律教育的跨学科性。美国法学院的这种“本科”被称为J.D。在美国,要想从事律师等法律事务工作,只能读法学院的J.D,而且大部分州的律师资格考试只对有J.D学位的人开放。政府部门、律师事务所、公司企业的法律部门在招聘时更看重的是J.D教育[1]。英国法学本科教育大致与我国相同,是高中升大学后的本科起点教育。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in Higher Education)是独立于政府的非营利性教育质量保证机构,每6年对全英的高等院校进行审计和质量评估。其颁布的学科基准声明(Subject enchmark Statement)是对学科教育质量进行监督和维护的标准。其于2007年颁布的法律《学科基准声明》之附录A把法学专业分为四种:纯法律专业、法律与其他学科混合学位专业、兼/辅修法律学位专业、法律适用技能型专业[2]。由此可见,英国把法律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的两种教育方式——混合学位、兼/辅修学位视为法学的两种学位模式。澳大利亚法学院提供三种本科教育模式:一种是三年制的法学学士,这是对已经获得非法学专业的学士学位的人员提供的一种法学教育,其需要专职学习三年(兼职6年),各科成绩合格可获得法学学士学位(Bachelor of Laws,LLB);第二种是四年制法学学士学位,与我国的基本相同。第三种是五年制法学学士学位,即双学位教育(双LLB),学生获得法学与另外一专业混合的学士学位,这种教育模式是绝大多数学生所选择的。澳大利亚法学教育的显著特征就是这种双学位模式[3]。在混合法律课程要求的背后,其基本思想是为法律学生提供一个广泛的文科教育,以扩展他们的知识范围和技能。因此,大多数提供法律课程的澳大利亚大学作出规定,要求学习法律的学生必须将法律学位与另一个学士学位综合起来,除非已经完成了先前的大学学业。最受欢迎的传统混合课程包括艺术、科学、商业或经济。而在几所大学里,学习法律同时攻读的学位有:社会科学、媒体研究、金融实务、亚洲研究、新闻学、旅游、通讯和信息技术。商业方向的学位并非是唯一的可与法律混合的职业性学位,然而他们在混合法律学位课程中是最受欢迎的[4]。日本法学本科教育既是职业教育,又是法律知识和素养的教育。据此,日本形成了“法学部”和“法科大学院”两大法学教育机构为载体的法学教育格局。“法学部”属于本科层次的法学教育;以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培养学生法律素养为目的;“法科大学院”属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法学教育,以法律职业教育为主。学生由“法学部”毕业生和“非法学部”大学毕业生组成,其比例为7∶3。学制分别为2年和3年。“法科大学院”以法学理论和法律实务教育为主,现行司法考试内容是根据“法科大学院”的课程而设计,只有法科大学毕业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司法考试。“法学部”注重基础和素质教育,学制为四年,前两年很少学习专业课程,基本上是通识教育,后两年才进行专业教育。[5]。其法学职业教育的任务留给“法科大学院”完成。法国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特别强调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渐进式的专业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求使受教育者经过3至5年逐步细化的法学学习,成为能够胜任某一法律领域工作的人员。其学生在法学本科3年修业过程中,前2年的教育基本上属于通识教育。所有学生学习内容相同,从第3年开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偏好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规划个人未来职业发展道路。法国法传统上实行公、私法分立。法学教育也因此划分为公法类学位与私法类学位。但从全国看,法国法学基础教育的课程主要包括法学及邻近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主要部门法学、外语和计算机等应用知识与技能三大类。为了增强法学教育的跨学科性,法国最近几年加大了基础理论课程的多样性。目前,这类课程主要包括法学导论、法学方法论、法制史、法哲学、比较法、经济学与经济史、会计学、货币与金融问题、政治思想史、比较政治体制、政治社会学、政治史、国际关系史等综合性基础课程。目前,法律就业市场不仅特别需要“术业有专攻”的学生,而且格外青睐“复合型人才”,如要成为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商事律师,除了要具有律师资格外,通常还要具有在工商管理学校、政治学院等大学学习的经历,最好是取得工商管理硕士文凭[7]。法就是社会生活的事理、道理,或者说,法是用专业文字表达出来的生活道理。广泛掌握和理解社会生活的知识,深入体悟生活道理,是理解法律的基础。所以,法学人才必须是掌握复合型知识的人才。根据以上世界各主要法律教育发达国家的做法,我国必须把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法学人才,作为当前卓越法律人才教育与培养的重要任务。考虑到我国高等教育的高度行政统一化体制,高校的教学自较小,各高校的法学院目前在学生入学条件(例如是否要求学生已经具有一个非法学学位等)和学制方面(在校学习期限)不能进行太大改动,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于法科学生进行“复合型”知识培养之途径就只有两条:一是在16门主干课之外增加非法学课程,将非法学课程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但是,这方面的可操作幅度很小。二是引导、鼓励法学本科生辅/兼修二专业学位。这方面的可操作性较大。学生可利用周六周日和寒暑假时间来再修一个非法学专业的学位。如果在校四年修不完另一专业的学位,可以在法学本科毕业后的1年时间里继续攻读该非法学专业学位,同时准备司法考试。法科学生攻读另一个非法科学士学位,是以上所列国家法学本科培养的潮流。现在,中国有些大学的法学院已经开始了跨学科的学位教育,其模式各有不同。
二、案例研讨课是学生真正掌握法学理论的唯一途径
卓越法律人才除了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以外,还必须扎实地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扎实地掌握法学专业知识是其具有法律应用技能的前提。没有专门知识,何谈专业技能。所以,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普通法系国家,都无一例外地特别重视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教学,都是采用“案例研讨”的方式来阐释法学理论,来进行法学基本知识的教学。这些国家都是采取“先总括、后具体”,“先理论讲授、后案例讨论”的配套教学模式。仔细分析可知,用案例研讨的方法进行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学活动,是完全符合法律知识发生规律的。法学理论来源于对生活案例的总结,或者说是对生活案例的类型化。法律调整就是从具体案例上升为类型指导的过程。自然的、具体的、不定型的生活案例,只有经过立法者的定型后,才能上升为法律规定。立法者将生活案例上升为法律规定的过程,实际就是一种抽象和概括的过程。立法的抽象和概括过程具有如下特点:(1)它舍掉生活行为个案的某些外部环节、非本质特点、差异,而抽取出其共同的东西。(2)它在思维中将生活行为个案的不同方面隔离开来、剥离开来,将所要着重研究的那一方面抽取出来,而将其他方面暂时地舍弃掉。(3)它将生活行为个案的现实复杂关系“简化”为逻辑上的关系,着重研究这种简化了的关系的变动情况及其制约条件。根据立法的这一本质,人们对于抽象、概括的法律规定讲授、学习,只有将它(该法律规定)还原到生活案例的情境中,才能真正地理解它,才能清楚地解释它,才能学习到它的本来面目和实质内涵。既然立法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那么学习法律就必须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展现过程,必须将一条条抽象的法律规定,展现为它所原本来自的生活案例。法律的教学活动必须遵循这一规律。美国的案例教学模式主要训练学生识别争议的精确要点及顺利解决争议的能力。这种方式首先要求学生面对争论时,能够通过筛选判例找出切合案例的法律规则,然后以此为切入点,为有利于己方的解决方案据理力争。美国的判例教学法是与学徒制、讲授制教学法进行了长时间的竞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是与从个案中寻找法律规则这一普通法体制取得优势地位分不开的。普通法的唯一特性就是实践性需要[8]。在英国法学本科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一门课教学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可以分为主讲课(Lecture)、讨论(Seminar)、案例分析课(Workshop)等形式。主讲课一般为每周1次,每次55分钟,多数情况下,大班上课(30~60人),在教师主讲课上,学生会获得复印的书面材料或者视听材料内容的学纲,在学纲中列有每章推荐的参考书、文章等。课程内容一般是介绍该课程的基本概念、课程结构、重难点等。主讲课的教学难度不大,是为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而指导学生的导修性课程。讨论课一般为每两周1次,每次55分钟。小班上课,通常每个班12名学生左右,并配有一名指导教师,有时指导教师也是该课程的主讲教师。指导教师指挥和控制讨论课的内容以及进度。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发言进行评论和记分,有时甚至点名让学生发言,通过分数的杠杆调整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案例分析课,一般每两周或者三周一次,每次55分钟,小班上课(不超过20人)。5人一组围成圈,一般分为4小组。每小组选出本组代表进行小组总结性的发言,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每组分析的事实问题、法律问题、有无责任、理由、辩护结论和依据等。教师针对每组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9]在澳洲大学的法学院,案例研讨也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例如在西悉尼大学麦卡瑟分校法学院,法律学士学位为全日制学习,包含有24门持续一学期的课程。其中16门核心课。核心课每周4学时,原则上是这样分配的:1学时讲授,2学时讨论,1学时技能指导[10]。讨论课内容基本上是案例研讨。在德国法学本科教育中,学生所修课程类型包括课堂讲授、练习课、专题研讨课三部分。(1)课堂讲授。承担课堂讲授工作的教授注重授课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旨在向学生全面传授法学基础知识。教学时比较注重抽象。法学教材也注重对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进行解释和分类。学生听完教授的某门课程后,期末时并不需要考试。(2)练习课。该课是必须通过考试拿学分的课。练习课主要是案例分析,考试方式包括闭卷考试和拟定论文两个方面。闭卷考试进行3次,拟定论文进行2次。闭卷考试的时间通常为3小时,内容为案例分析。论文则可拿回家去写,为期3周时间。学生只要通过一次闭卷考试和一次论文,即可取得这门课程的学分。通常情况下,闭卷考试的及格率为1/3。(3)研讨课。一般选择某个专题进行讨论,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专题时宽时专,无一般规律可循,但总的来说比较专。学生须在参加研讨课之前的较长时间内择定题目并撰写论文。然后在研讨课开始之前提交论文,并向参加研讨课的同学分发。上研讨课时,由学生宣讲论文,介绍自己的观点和论证思路,并进行论证,,然后在教授的主持下由其他同学发表意见,进行评论和批评,展开讨论。教授实际扮演主持人的角色。这种研讨课经常到外地甚至国外举行[11]。
在法国的法学本科教学中,讲授课和辅导课、讨论课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讲授课一般在几百人的阶梯教室进行,以教师讲授为主,无指定课本,但开学之初教师会列出参考书目,学生如有疑问,可以在课堂上随时举手或以便条形式提出,也可以在课间或课后与老师单独交流、讨论。讲授课的教师一般由具有一定年资、威望的教授担任。授课内容以概念、原理、理论为主。但多穿插经典案例和最新案例。辅导课则采用小班制,一般在20人左右,任课教师通常为年轻教师,在读的博士生或校外聘请的法律实务工作者,如律师、公证人、法官等,辅导课以案例教学为主,夹杂实例分析。如果说讲授课侧重法学理论、法律原则的讲解,那么辅导课则重在原理的应用和发现原则的例外。在辅导课上,教师不仅通过具体案例向学生解释相关法律原理、原则,而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原则对法院的判决进行分析、评判。辅导课的学生则必须课前认真准备,课堂上积极发言,辅导课课堂表现通常占期末成绩的30%,因此单纯从取得学分、完成学业的角度看,学生也要在课前认真做好准备[12]。通过上述举例可知,案例研讨课是各主要法学教育发达国家向学生传授法学原理、讲授法学基本知识的主要形式。在上述国家的法学教育中,讲授课在一门课的教学中所占用的学时并不多,一般占1/3左右,也不需要考试。学生要想拿到该门课的学分,必须花大力气参加该门课的案例研讨课或辅导课。案例研讨课或辅导课要考试,是该门课学习任务的最核心部分。这种教学方式是符合法律知识发生规律的。
如前文所述,案例分析或案例研讨是掌握某一抽象法律规定或法学理论的唯一方法。没有相对应的案例分析,根本无法理解或掌握相应法学原理。所以,我国应当确立以案例教学为核心的多元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在对案件事实的讨论中感悟、领会法学知识,培养自身对法律事实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与单纯的经院说教相比往往会事半功倍。因此,在把握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探究案例的实现方式,并以案例教学为中心,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对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13]。
然而,我国法学院当前的做法与此背道而驰,一门课全部是讲授课,没有与之配套的案例研讨课。这种情况必须改革。改革的最佳方案是: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必须为每一门主干课程配套《案例辅导教材》。我国法学本科的16门主干课往往都是统编教材,各高校法学院各自编教材往往也很难突破统编教材的框架和内容。但是,各高校法学院自编为主干课配套的《案例辅导教材》,将其作为案例研讨课的参考教材,是切实可行的。为了进行此项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对于本科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改革讲授课独打天下的局面。每一门课的讲授课所占课时不能超过该课时的一半,另一半课时必须进行案例研讨。老师通过学生在案例研讨课上的表现和考试成绩来评定其本门课的成绩。这是世界法学教育的通行做法。所以,当前各高校法学院的每门主干课的教师组,必须收集典型、疑难案例,根据法学基础课的知识点加以分类,并根据对应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并汇编成书,作为每一门法学基础课的强制性的配套教学内容。
三、强化法律思维与方法、法律应用技能和社会能力的教学内容
法律思维与方法课,主要指《法学理论》、《法制史》、《法律思想史》、《法律逻辑》、《法律方法论》等课程。现在,世界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强化法律思维与方法课的教学。法律应用技能包括法律分析和推理能力、协商和争端解决能力、法律调查方法的能力、辩论和说服能力等。社会能力包括学生将来融入社会的能力,包括职业道德、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现在,法律教育代表性的国家的法学教育都大幅度地增加了教养学生上述能力的课程。美国法律教育属于典型的职业教育,学生侧重于实用课程的学习,对理论性课程关注较少。除选修课和必修课之外,各法学院均要求学生在三年的学习期间每年都要学习法律写作和职业道德课程。法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十大技能:法律分析和推理能力、协商和争端解决能力、法律调查方法的能力、法律通讯和信息利用的能力、沟通和谈判的能力、组织开展法律工作的能力等。为了保证未来律师的素质,有的法学院还非常重视法律职业道德课程设置和学习,如俄亥俄州在1975年要求各法学院院长宣誓学生已经接受了10个小时的《职业责任法典》的教育。印第安纳州要求学生必修“法律伦理学”之类的课程[14]。在英国法学本科教育中,第一学年学生要学习的四个模块均是必修课:职业技能、法律程序和法律制度、公法、合同法、刑法;第二学年,学生要学习四个模块:三个是必修课,包括土地法、侵权法、欧盟法,选修一门;第三学年,学生要学习四个模块:只有一门必修课是衡平和信托法,其他三门均为选修课,而选修课内容各个法学院各不相同。[15]这些课程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如下能力:一是专业知识;二是专业知识应用/问题处理;三是专业资料收集和研究;四是分析、评价批评性判断和综合分析;五是自主学习;六是与人交流和文字表达;七是其他技巧。澳大利亚的法学院现在也日益将重心放在所谓的“技术”课程上。在法律学士学位教育中学院教授给学生的技能主要包括:(1)多领域的一般技能,如会见顾客、洽谈和纠纷调处、分析和解决问题、书面和语言交流。(2)特殊技能,包括辩护、起草文件、法律研究(特别是集中在有关计算机化研究方面)、伦理学和职业责任。(3)学生实习计划,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广泛的法律工作环境,如私人法律服务、政府部门、公司法律部门、法庭、社区法律机构等。(4)目前法学院正在力图推出法律实践训练计划(PLT),将其并入法律学士学位教学计划中[16]。总之,上述所列国家的法学院不断地增加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类的课程。这些课程被称为社会能力培养课。这些社会能力包括:会见顾客能力、洽谈和纠纷调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辩护技巧、起草文件、出具法律意见能力、团队能力等。这些国家的法学课程不断向培养这些能力的方向拓展,甚至专门为培养上述某一项能力而专门开设课程。为了顺应法学职业教育的趋势,我国高校的法学教育的课程必须向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方向拓展。其基本方式有两种:一是在一些部门法、专项法的教学中,把法律职业技能培养贯穿其中,针对某一专门法,讲授一项专门技能;二是开发培养某一种法律职业技能的专门课程,并将其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引导学生选修。另外,我国的法学院还要开发一批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课程。这一课程群主要承担改变学生的传统思维方式的任务。要使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发生如下变化:变“传承性思维”为“创新性思维”;变“过度抽象思维”为“经验、例证型思维”;变“过度逻辑思维”为“发散、跳跃、非逻辑思维”;变“寻找必然性思维”为“破除标准答案思维”。教师也要改变教育思维,变“培养学术大师目标定位”为“培养能工巧匠的目标定位”。承担上述法律思维与方法教育的课程群包括《法哲学》、《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法律解释学》、《律师办案技巧》、《法律知识应用技能》、《思维观念和方法论哲学》、《知识发生学》、《法律逻辑》《西方法律思想史》等课程。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前一阶段所学的法律基础知识的综合归纳能力,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是怎样产生的、应当如何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其对法学基础知识、理论、制度和规则的认识,提高其法律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韩慧.论律师界对美国职业性法律教育之影响[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干部管理学学报,2008,(3):105.
[2][15][英]卡罗琳·斯蒂文斯.英国法学教育质量的标准和保证——英国QAA2007年法律《科学基准声明》述评[J].张朝霞,译.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1,(1):124.
[3]栾爽.澳大利亚法学教育透视[J].国家教育行政学学报,2010,(10):91.
[4][10][16]许洪臣,张琨.澳大利亚法学教育发展概况[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106,107,108.
[5]辛崇阳.日本法学教育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8,(3):88.
[7][12]张莉.道器一体,学以致用——法国法学高等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0,5(1):45,46.
[8][美]詹姆斯·马克塞纳.美国的法学院制是否可以作为日本法学教育的模式?——比较视野下的先决问题[J].王进,译.法学教育研究,2010,(2):237-238.
[9]张胜利.英国法学本科教育和律师职业教育对我们的启示——以英国西英格兰大学(UWE)法学院为例[J].天津法学,2011,(2):105-106.
[11]肖德芳.德国“双轨制”法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宜宾学院学报,2006,(9):124.
[13]江国华.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研究[J].河北法学,2012,(4):58.
[14]韩慧.论美国法律教育的职业化取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8,(13):38.
[17]邵建东.德国法学教育最新改革的核心:强化素质和技能[J].比较法研究,2004,(1):111.
篇7
关键词: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学风建设
参照国内外高等学校分类标准,高校类型可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三大类[1],而近年一些地方性的新建本科高校又提出了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口号,这一类高校往往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专业教学与和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实践实习基地不足和学生学风有待加强等多方面的不足[2]。尤其是学风建设对于新建本科高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但这类高校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氛围淡薄等问题。
近年,铜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围绕“如何推进学风建设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学风”、“如何进一步完善学业警示制度”、“如何有效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等有关学风建设的专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促进了我院的学风建设。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科技竞赛为依托 创新创造促学风
近几年铜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在诸如智能汽车大赛中取得了全国二等奖、安徽省一等奖和二等奖等许多项科技竞赛优异成绩。这些荣誉的取得是我学院始终注重构建创新教育体系的成果。我院从新生入学起,就将大学生创新创造所取得的成绩在新生中展出,重点组织二年级的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并加强在各项创新赛事、科技竞赛中锻炼三年级的学生,并组成创新科技团队在全学院的各年级中开展广泛的经验交流。通过讲座、大赛、经验交流,帮助全学院各个年级的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素质,亦形成了“以教育促认知,以活动促行动,以赛事促成果”创新教育体系。我院学生现在更是踊跃报名参加智能汽车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汇联杯”电子竞赛等各项科技竞赛,在这些创新创造的竞赛活动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了自身探索真知、刻苦钻研的学风。
二、职业证书为抓手 真才实学促学风
我院作为铜陵市电工技能鉴定机构,每年都多次与铜陵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铜陵市人力资源考试院共同对我院学生报名参加的电工类职业资格开展鉴定工作。我院每年还组织信息类、通信类学生参加华为TD-SCDMA通信工程师考核。现在我院学生都踊跃报名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核,已形成一股人人考证之风。职业鉴定考核的开展不但使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更是使得学生在获得一定工程实践锻炼的同时,培养了勤奋好学、不断攀登的学风。
三、校企合作为媒介 以生为本促学风
我院始终秉承“赤诚相见、真诚相待”的原则和怀揣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真心与许多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在此基础上还先后与省内外企业联合创办了“蓝盾班”、“华为班”、“安徽电信工程班”等合作班。我院还邀请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许继集团、安徽蓝盾光电子公司、合肥求精电子和安徽六国化工等企业积极参与到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中来,通过这样的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新模式,让我们的大学生未出校门,就真正深入到企业中去,从而实现了“学院与企业零距离、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在这一系列的校企合作中,既增强了我院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是培养了理论联系岗位、注重实际应用的学风。
四、评奖评优为动力 示范带头促学风
我院10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名学生一直以来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励,我们充分发挥他的示范带头作用,以他为核心成立了学习兴趣小组,该团队目前已经自主研发出一套功能齐全的单片机开发设备,这是我院一直以来高度注重发挥评奖评优同学的示范带头作用所取得的又一成果。我院同时还高度重视每次学风优良班的评选工作,首先是在全学院所有班级中充分宣传,再通过学院的党政联席会议对申请的班级内进行好中选优、优中选精,最后,将评选上的班级的经验做法向全院班级推广。通过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示范作用,在全院形成班班争先进、人人学模范的学风。
五、学业警示为手段 惩治结合促学风
我院每学期期初,都会要求所有辅导员对上学期各班级考试成绩进行详细的汇总、分析,对成绩出现较大滑坡的同学立即了解情况、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对已经出现三门以上挂科现象的同学(注:《铜陵学院学生管理手册》规定一名学生在校期间累计达到四门课挂科,不发放学位证书),立即发放学业警示通知单,并及时与出现成绩滑坡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结合每名同学的具体情况,与家长共同制定挽救办法,同时在班级里还发动成绩优秀的学生一对一帮助学业困难的学生,这样既帮助了学业暂时出现困难的学生,更是培养了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学风。
六、院班两级点名互动 管理督促提学风
我学院现在形成学院层级和班级层级两级的上课点名机制,我们学院要求,每个班级上每堂课时(不论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都安排有专门的同学点名,并要求每名任课教师在点名册上签名确认,这是班级层级的点名。我们学院还有学院层级的抽查点名机制,由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牵头带领班级辅导员老师,对班级上课点名的属实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核实,对于点名不属实的班级,我们不但要追究点名同学的责任,还要对任课教师提出批评。通过这种两级的点名机制,使我学院学生的逃课率、迟到率大大降低,对学习有懒惰想法的同学形成了一定的威慑作用。
七、总结
总之,学风建设不仅关系学校自身的健康发展,更是每名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我学院会继续充分利用好校企合作这一有力契机、考证拿证这一有力抓手、科技竞赛这一有力带动、评奖评优这一有力推动、学业警示这一有力措施,将学风建设作为二级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Z).教发[20042号].
[2]赵巧.地方性本科高校培养模式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4):19-22.
篇8
我校是一所民族学校,目前在校师生共计15个民族,其中有14个少数民族。因此,我校在礼仪教育中把少数民族礼仪教育放在了核心位置。那么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中华优秀的礼仪文化作为小学生德育的载体,开发《小学少数民族礼仪》校本课程并组织实施呢?
一、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是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构成。其中校本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充分开发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优势,为学校特色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然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是靠个人力量能够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学生等共同参与的。为此,首先我校成立了《少民族礼仪》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究小组,明确了责任,合理分工,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开发网络;其次制定行之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使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确定校本课程的目标
根据我县少数民族分布情况及我校实际情况,计划在小学六年内学习14个少数民族的部分礼仪。具体目标如下:
篇9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增长,而课程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手段,也是决定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教育改革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校本课程开发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根据自己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周边地域经济的发展等情况进行课程改革,并且尽快地适应市场和经济的发展变化,体现出本校的特色,使培养出的学生具有竞争优势,从而也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壮大。伴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其研究已成为职业院校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一、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最早的定义是在1973年7月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所辖机构“教育机构革新中心”举办的“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上由学者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界定的。我国学者吴刚平将“校本课程开发”定义为:“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并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可将“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在具体的职业院校环境中,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哲学、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根据当地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以教师为主体,企业行业人员和课程专家参与的课程开发策略。因此,相对于普通教育校本课程而言,它更具鲜明的实践性、专业性、动态性与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与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受到诸如国家文化传统、政策取向等多重交织的因素的影响。所有的上述因素都会对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其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更高的条件,也更显专业化与复杂化。
二、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地方课程开发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它在目标观、课程观、教学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职业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首先明确其指导思想,受到正确理念的支配。”
(一)目标观:以就业为导向
“从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就业率,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职业教育的课程应直接地反映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故职业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毕业生就业为目标和根本指针。把促进就业作为职业校本课程开发的最根本目标。
(二)课程观:以能力为本位
从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出发,职业教育能力型课程开发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它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组成。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我们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确保各项能力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即以能力为本位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应该由教师变成学生。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靠学生自己主动的建构知识、形成能力、调整态度,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教师的职能由以“教”为主变为以“导”为主,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设计者、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以全面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要切合学生的资质与兴趣上的个别差异,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教师不能毫无选择地教授教科书的全部内容,要配合学生的背景及需要、学校社区的条件,选择、调整或改编教科书的内容、甚至自行编撰,以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纬度中进行的,是每一位在职业学校任教的教师都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对我国来说,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凸现职业院校的特色
职业院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仅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积淀形成了各院校自身的特色、而且能自觉把触角伸向经济建设的前沿,及时学习发展变化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创建新的学校特色。各职业学校可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利用各校的优势,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构建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凸现学校的特色,保证学校持续性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技术应用型和技能操作型人才的重任。”因此立足地方区域经济,及时把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变化,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是当今广大职业院校进行内涵质量建设的核心。
(三)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如果说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是全体和部分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那么,校本课程则是为满足特定学校学生发展之需的基本资源”。职业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他们在教学一线,于学生朝夕相处,最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学院的教学资源,他们能够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课程开发设计教育活动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自身个性也得以发展。
篇10
1.1课程开发质量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本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开发水平直接决定教学质量。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指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具备的外部条件,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央、地方、学校的课程政策、教育投入及补贴、地域特点、本地区以及本校的经济文化状况、本校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等。内部因素是指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具备的内部条件,包括: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开发水平、学校的硬件设施及教材的编制、校长的领导能力及管理水平、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态度、学科专家的参与指导、社区和家长的配合程度等。只有充分考虑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各方面因素,才有可能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1.2教师教授质量
教授质量主要由教师决定。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同水平、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对校本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课堂管理水平及课堂行为、教学方略、教学手段、自我评价、教学质量意识等因素,都会对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3学生学习质量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具体实施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提高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质量,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价值追求之一。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众多,外部因素包括为学生学习校本课程而提供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场所等。内部因素包括学生的前学习成绩水平,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识程度、学习动机、学习方略、兴趣爱好等。
1.4教学管理质量
教学管理质量也是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管理质量受教学管理的设备条件、教学管理的环境、管理人员的素质(如学历、教育科学理论水平、教学实践经验、管理实践经验、能力、创新意识等)、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方略、教学评价指标等因素的影响。
2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
2.1提供民主开放、良好的开发环境
校本课程开发应以本校培养目标与教育宗旨为出发点,着力满足学生需求、培养学生个性、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体现办学特色,并且积极配合国家与地区课程的开展,使三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这就要求学校建立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使教师与学生乐于承担责任,积极进取,勇于追求成功。
2.2联合校内校外力量,共同开发
我国目前正处于课程改革的起步阶段,除了依靠学校这一最关键力量,还应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机构的作用,组织校内校外各方力量在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联合开发校本课程。学校是校本课程的领导与决策核心,但并非意味着学校要包揽课程决策与编制的全部工作,校本课程要更多地体现独立自主、灵活多样的特征,同时也需要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社区团体、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相互借鉴与交流,机械制造企业的本质来看,其无法脱离生产而存在,生产就是企业生命和企业主体。因此,机械制造企业改进生产技艺务必加强各部件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通过产品设计的标准进行工艺改进。其次,尽量调整和优化生产流程,在原有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做到优化生产,缩短流程。例如,有条件的机械制造企业可以引进一些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积极运用自动化数控设备。
2.4优化材料费用
机械制造企业中材料是生产的重要基础,也是生产成本中比重很大的一个部分。因此,优化材料费用对于企业成本降低来说不失是一条相当重要的途径。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以及材料价格的上涨,机械制造企业在材料采购中务必做到多方信息的掌控。机械制造企业采购部门在采购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材料费用的优化:
(1)选择采购之时应当多方调查、货比三家,尽量选择价廉物美且供货方信誉较高的商家。
(2)建立健全采购部门的监管制度,尽量做好每一批材料采购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化,确保材料的采购没有漏洞和“吃拿卡要”现象。
(3)构建材料采购、储存、会计审核等业务的规范,确保采购的艺体系能够按章办事。管理部门做好材料的损耗核准,最大程度避免材料的无故浪费。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