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性质范文
时间:2024-04-23 15:4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校本课程在我国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也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以及未来的创新型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校本课程的ff-~与利用本身就具有探究的性质,文章从创设适宜探究的课程开发制度、创生多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习惯三方面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利用探究性实现的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利用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利用本身就具有探究的性质,校本课程在我国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也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以及未来的创新型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探究本性及其意义
探究就是探索研究、探寻追求的意思。即通过调查、探讨等方法获取事实、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方案的活动。所以,人们解决问题的活动就是探究,无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还是个体的成长史,都是在探究和学习中不断发展和成长起来的。
首先,“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后,发达国家开始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道路,由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参与开发课程。英国学者斯腾豪斯所领导的“人文课程计划”及随后编制的“种族关系”的课程方案,其实质就是倡导一种教师成为探究者的校本课程开发,这就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探究性的历史的必然性。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源头,有的学者认为,早在古希腊时期和我国东周时期,苏格拉底和孔子就以学校为场所,透过教育现场中的师生互动设计课程。
其次,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来看,它不是以理论上的建树为主要任务,而是以直接服务于实践,改进实践为目的,它的特点是应用性与情景性。不是为了寻求与国家课程的一致性,而是充分考虑一个学校独特的课程环境。校本课程三种以实践为宗旨的特性决定了探究是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它要求课程开发者从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所处的环境的实际出发,运用恰当的方法收集必要的事实材料,研究的结果要回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上。
第三,探究是一种过程,有一定的活动程序或阶段,无论那一个领域的探究都要经历以下的活动过程或阶段:形成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检验假设,作出结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正好体现了这些过程。这种探究性表现在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之中。塞勒等人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一般遵循以下过程:感知问题,即学校人员要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分析问题,即发现问题后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确立目标,即制定一个可行的目标~寻找解决途径,即寻求可能的解决对策——找到解决对策——采用或改变现成的课程或新编(开发新课程)——开始使用,即经过试用后推行新课程——评价——继续采用。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研究。通过对问题的分析、选择和整合,对重组后的课程进行反思与评价,从而进一步完善课程,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
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一种探究活动。我们知道,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主动发现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集资料,运用合理的方法、手段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经验,这就是一个探究过程。对于教学的探究性,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都做过生动的阐述,例如,孔子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思、习、行的过程,“思”和“行”就具有探究的性质;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实质上也是强调学习的探究性,美国的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杜威的“做中学”就是要求教师应创设或提供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自己构建知识。
综上所述,可见探究性是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本性,她不仅表现在教师自身在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探究,也包含了学生学习探究。今天我们强调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探究本性,既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课程活动自身本性的反映。
二、校本课程开发利用探究性实现的机制
在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创设条件和机制,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层次性、有效性。
1.创设适宜探究的课程开发制度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管理制度和氛围给予支持。现实中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在许多学校,大多表现为教师个人行为,层次水平较低,或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的积极性不高,这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目标上过分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关,因此我们的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没有时间精力、也不愿意去开发新的课程。为了让教师们有效开发利用校本课程,首先就要从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人手。
第一,学校要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组织相关人员组建民主化、制度化的团队和管理机制,营造团结合作的氛围,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集体的事业,需要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的合作、理解、支持与交流,只有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才能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学校应打破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为主的教研活动,实行跨年级、跨学科的教研活动,组织观摩、评议、经验交流、案例研究等活动,开展优质课评比、提供展示集体智慧和个人风采的舞台,并形成制度化。
第二,鼓励教师求索与创新。一方面,要把校本课程的开发纳入到教学研究中,积极广泛地开展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将研究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边研究边反思,使教师从被动的课程执行者逐步转变为课程的研制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另一方面,对教师选用、改编、新编的又能形成序列的校本课程教材、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以及教学反思给予适当奖励,并作为教师科研成果记入教师的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考核、晋级、评优的重要条件。
第三,课程开发是一种专业活动,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培训,正是这方面对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学校要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工作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如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应的校本培训,支持他们外出学习,培养课程开发并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另外,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而教师平常的工作繁忙,授课负担重,因此,学校应对参与教师的工作进行调整,保证教师的研究时间和空间,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开设提供物质条件等。
2.创生多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发展教师与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程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把课程的概念窄化为课程表上的教学科目,认为课程就是教材,甚至认为课程就是书面的“教科书”。因此课程的实施就成了讲授书本的内容,课堂教学就成了“填 鸭式”的灌输;另外,课程评价的标准就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熟练程度。如果我们的评价侧重于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考察,那么就会促进教师积极探究新的课程类型,引导学生参与,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学生由接受式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需要一定的课程载体的。对于那些注重学科知识体系,逻辑严谨的课程,学生采用以接受式为主的学习方式可能更合适,对于一些活动类、实践类的课程,就应采取以自主探究和发现式为主的学习方式,新型的课程形态的开发能够为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开发着眼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新课程,如校本德育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或主题实践活动课等,这些课程的核心领域就是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它有四个最主要的特征:一是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发利用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整体性发展。二是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来发掘课程资源,构建校本课程,它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生成性。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四是自主性。即活动的自主性。从主题的选择、活动的设计、到开展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完成的,遇到困难需自己去克服,在克服各式各样的困难中去探索去创造,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培养。活动的成果往往也是创造的结果,是学生开动脑筋、创新的成果。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利用是实现课程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最好途径,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开发利用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师探究的过程,教师通过参与课程开发而拓展知识增长能力,提高专业形象,不断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3.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习惯
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起点,探究活动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有人曾对学生的“主动探究”问题进行了调查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与能力越来越差,这与我们传统的、整齐划一的分科课程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探究氛围。实践证明:要让学生有探究的欲望,首先就要有安全的心理环境。新课程非常强调师生关系的平等,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与老师在平等交往中展示自己的能力,给学生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促使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在宽松、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共同交流、共同发展”。第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能力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认识活动;探究需要对所面临的对象进行系统、周密、精确、审慎的观察,从而探寻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第三,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能力就是把调查的目的、对象、方案、范围、注意事项等具体化,完成一个调查任务的过程。通过适当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与整理资料,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获得能力的发展。第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综合实践能力是在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获得信息,解答问题中的问题,综合能力无一例外地遵循科学探究的一般规律。教师在坚持组织实践活动中,始终以学生亲历的探究过程作为主线,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放在第一位。第五,持之以恒,深化探究效果。对陌生知识、未知领域的自主学习,从不懂到懂是需要有一定的过程,当这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要不怕失败、勇于向困难挑战,培养吃苦、独立的精神,克服胆怯,增强自信心。在实践中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不断发现在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为解决这些问题去观察、对比、综合分析、判断,创造性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小学 形体课程 开发与实施
教育肩负着关怀每一位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重任,而健康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美,因此形体教学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黄金时期的小学生尤为重要。在小学,形体课程主要通过形体训练、集体舞和有氧健美操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调整基本形体姿态,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我校在形体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实施方面采用了以下策略。
一、立足校本,借鉴整合,整体建构形体课程结构体系
1.强化一二年级课程。
一二年级每周1个课时的形体校本课程,以“塑造匀称形体、提高柔韧素质”为主要目标,其中包括把杆练习、站立基训、地面(含垫上)基训、少儿韵律舞蹈等内容,为夯实形体学习的基础,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强化:
(1)进一步明确各类教材的目标。把杆练习主要训练学生身体平衡、基本姿态、控制能力和转体动作的稳定性,建立准确的肌肉感觉;地面基训主要提高学生前庭分析器的平衡机能,训练肌肉收缩和放松的协调应变能力,增进骨骼系统的正常发育,增强关节灵活性和韧带柔韧性;站立基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基本形态,修正斜肩、驼背、低头、斜视等不良体态;韵律舞蹈练习在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同时,协调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群,逐渐形成挺拔的体态和优雅的举止。
(2)系统梳理和整体布局课程内容。将原有课程内容系统从韵律操舞、站立基训、把杆基训和地面基训四个维度进行梳理,去除一些重复内容,力争做到目标明确,内容递进(见下表)。
(3)增加形体知识和小游戏。每个学期合理安排形体基础知识,教授健身和形体训练的简单方法,同时增加一些形体小游戏,将形体训练、柔韧练习等内容有机融合在游戏之中,寓学于乐,增强形体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
2.整合三—六年级课程。
系统深入地学习形体课程,才能使形体课程的价值最大化。我校以“锻炼健康体魄、培养优雅仪态”为主要目标,逐步整合资源将形体课程有序地向高年级拓展。整合的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原有江苏省省编教材中的基本舞步、集体舞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可以学习形体和韵律,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会合作,感受集体美;二是舞蹈考级材料中的各种组合动作,如头组合、胸肩组合、踢腿组合、压腿组合、腰背肌组合等,既可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又可发展学生各部分的柔韧性;三是《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无论是《好朋友》《阳光校园》还是《小白船》,都考虑到了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规律,且具有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和时代性。
二、立足生本,分层推进,系统实施形体课程
校本形体课程的实施不是仅仅开设几节课,而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系统地从教学、大课间和体艺“2+1”文体活动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
1.实施生本化课堂教学。
(1)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教学内容简单易学时可采用全班教学;分组练习时,让学生比一比,看谁做得最好,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或利用优秀生的示范作用感染其他学生,使他们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观察和纠错能力;针对特殊学生,根据个体的不同身体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评价标准,实行个别化教学,实现不同学生的差异化发展。
(2)游戏、竞赛与讲解示范相结合。形体教学有许多专业性较强的基本功练习,训练效果虽然明显,但学生会感到枯燥和疲劳,因此,小学形体教学必须将游戏、竞赛与传统讲解示范相结合。或两人一组相互比一比,谁的腿压得直、踢得高、控得稳;或用形体游戏克服学生好动和注意力分散的毛病,使之较长时间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
(3)课内知识与课外练习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分组创编练习,将课内所学知识、技术和课外创编结合起来,这样既提高自我创编能力,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选修内容,可以是相同的练习动作,不同的练习难度;可以是相同的练习目的,不同的练习动作;可以是若干个已掌握的动作串联等等。
2.整体化推进大课间活动。
自2010年开始,学校集中力量成立了形体操开发项目组,开发了融基本体操、芭蕾基本功、舞蹈、音乐、健身操为一体的校本形体课间操,它是以健康、韵律、柔美为特征的有氧练习操。通过动作柔和、姿态优美且富有韵律感的形体操,在养成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3.分层推进课外活动。
系统化设计的形体课外活动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此我校十分重视形体课外活动的整体设计。形体课外活动旨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享受团队合作竞争和展示带来的快乐。
(1)学校艺术节班级精英齐上阵。每年六一前夕各班同学都要自主创编精彩的健美操,参加学校的健美操表演。展演的那天,各班健美操的“精英”经过精心准备逐一上台角逐,学生团队精彩的配合,总是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2)全员齐聚共跳集体舞迎新年。在每年的迎新年活动中,学校都会安排各年级轮番登场跳集体舞。为了跳好这支舞,各班从体育课到课外活动课,都要进行无数遍的练习,各个年级组还要进行彩排,从入场到退场都要作精心的安排。每位学生在这样大型的表演中都充分感受到形体表现的和谐之美。
三、扎实训练,主题创编,形体俱乐部提升课程品位
1.长年训练,夯实基础。
学校长年进行专业化、趣味化的训练。在低年级段重视学生基本动作的训练,发展协调、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从中年级开始利用不同难度的健美操,巩固和提高基本技能,如反复进行后踢腿跳、吸腿跳、开合跳、弹踢腿跳等跳跃动作,让学生在有氧运动中提高机体耐力。与此同时,逐步增加韵律操等有氧运动,以各种强度的肌肉活动使肌肉纤维变粗,进而达到塑造体型的目的。以运动负荷刺激内脏器官和呼吸系统,发展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2.主题创编,以美育人。
从四年级开始,逐渐以生活化、主题化的啦啦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个性,该活动深受俱乐部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无论在音乐的选择上还是在动作的创编上,啦啦操都紧密结合学生当年生活中的大事或者是本地区的地方特色,既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又便于学生理解和表现,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2010年恰逢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我校创编了一套以世界杯主题曲《Waka Waka》为背景音乐,以非洲原始舞蹈和草裙舞为操化动作的啦啦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腰间的草裙迅速拉下自动卷成花球,这个创意非常新颖、独特;2011年恰逢本市打造“江南水乡”旅游城市,我校创编了一套以民乐弹奏的《茉莉花》为背景音乐,以扇子舞为操化动作的啦啦操,配以改良旗袍式的服装,尽显江南女孩的明媚动人。
实践证明,基础扎实,有主题、有内涵的健美操,能显示出学校健美操的审美和创新水平,也锻炼出了一批又一批创造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运动员。
四、立足人本,评价反馈,多维建立形体课程促进体系
1.内容选择自主。
形体课程的评价旨在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评价主要从态度与参与、知识与技能两方面入手:态度与参与占总权重的40%,包括课堂表现25%,集体舞表演10%,校级比赛5%;知识与技能占总权重的60%,其中包括知识技能1、知识技能2、知识技能3,在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中,允许学生每学期在学习的知识技能中自主选择三项进行测试。
2.注重评价反馈。
形体课程评价不是仅仅在学生成绩单上开辟“形体”课程评价一栏,将成绩告知家长和学生,而是要求任课教师上好学期成绩点评课,及时和学生一起判断形体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分析形体学习的进步与不足,帮助学生改进形体课程的学习,不断取得进步,增强自尊与自信,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
篇3
一、目前植物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未落到实处。
目前,在植物学教学中,一般采用先理论后实验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2]。以课堂为阵地,以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学计划为指导,重视了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注重课时计划的完成。实验教学则依附于理论教学,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缺乏统筹安排,两者的目标和分工也不明确,既有重复,又有脱节、遗漏的现象。有的实验内容过于简单、粗糙,验证性实验的比重偏多,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尚未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的实验。实验方法一般以“灌入式”为主,每次实验都有统一的实验指导,统一的操作方法,统一的模式和要求。这种机械的操作和模仿,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做过的实验印象不深,实验的收效甚微,难以提高学生的能力。[3]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指导性文件中,对实验教学部分如何培养能力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和培养措施,专业教学计划中也没有充分反映出来,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未能落实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去。
2.植物标本室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系统完整的标本,无论对教学、科研,以及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标本室作为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鉴定、分类单位,应该在培养学生的标本采集、制作、鉴定、分类能力,及野生植物开发利用能力、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但是目前我们的植物标本室,仅为教学提供部分植物标本,只发挥了标本贮藏室的作用。
3.植物学教学没有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特色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这就需要很多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植物学课程教学本来较容易体现地方特色,扩大学生在地方特色植物和经济、药用植物方面的知识,通过强化植物学野外实习,增强学生在植物资源调查、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但目前培养的学生,在植物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动手能力等方面根本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对具有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能力人才的需求。
4.植物学教学内容没有反映出学科发展的趋势
21世纪植物科学发展的趋势将突出地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4]:一是不仅植物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间相互渗透与交叉,学科间的界限逐渐淡化,而且植物科学与化学、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各门类,乃至社会科学的相互交流、学习,在技术、观念、思维上都得到新启发,大大促进了植物科学的发展。二是与应用有关的植物科学领域发展迅速,植物科学的研究将会更加密切地与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能源、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三是分子生物学带动了植物科学的发展,而目前植物学教材未能反映出上述学科发展趋势。
二、植物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无论何种模式的课程,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的设计、课程的实施、管理和评价,都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分科与综合、统一与多样、选修与必修、学科内与学科外的关系。植物学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改革在处理这些关系时,应坚持“四个统一”的原则。[5]
1.分科与综合的统一
植物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这是分科教学的基础。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植物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它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它需要独特的研究方法对它进行研究,这是植物学与其他学科分科的基础。二是植物学科内部也发生着学科分化,产生了许多分支学科,如果不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则很难掌握植物学的全貌。另外,不同专业对植物学知识的需求和依赖是有区别的,生物工程专业植物学课程不同于生物科学、生物教育以及植物生产类专业。但同时,由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愈益明显,体现着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科学技术上的许多重大突破,得益于交叉科学的发展。因此,植物学课程改革和教学也应体现这种趋势。
2.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对国家的课程开发而言,要制定课程的统一标准,在课程标准指导下,实现教材多样化。在课程管理上,国家允许学校在一定范围内开发课程。对学校来说,实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就是一方面保证国家课程标准的有效实行,一方面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发适合当地条件的课程,因地制宜地搞好教学。在植物学科上这个特点更为突出,全国各地的植被特点、生态环境多种多样。因此,全国统编的植物学教材不可能适应全国各院校的教学需要,所以,编写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植物学教材,是植物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3.选修与必修的统一
必修课是某学科所必需掌握的基本内容,而选修课是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多方面兴趣或在某一方面深入学习的需要而开设的。目前,植物学在课程设置上基本都是必修课,执行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与当地的生产、生活联系不紧密,学生普遍感到植物学枯燥,因此,适当开设一些学生喜欢的选修课或讲座,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不仅可以解决植物学课时紧张的矛盾,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植物学的兴趣。
4.学科内与学科外的统一
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学科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意义,而忽视学科课程以外的活动等的教育意义。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真正学好植物学,课堂学习只是一部分,教学实习和经常地用植物学知识观察周围的植物生态环境对于掌握植物学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植物学课程及教学改革要在搞好学科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设计、组织好教学实习,培养学生观察周围植物生态环境的方法和习惯。
三、植物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设想
1.根据专业构建植物学课程体系
我院生命科学系目前有生物工程、生物科学和园林三个专业,但随着学校的发展,生命科学系拟申报新的专业。因此,在植物学课程体系改革规划上应有前瞻性。将原有的单一植物学教学,拓展为两个类别的教学内容,既能使各专业都能掌握最基本的植物学知识,又照顾不同专业的特点。两个类别的植物学课程分别为:专业基础课类的开设《植物学》、《植物生物学》、《植物生理学》;专业课类的开设《植物分类学》、《园林植物学》、《药用植物学》等。涉及的专业有生物工程、园林、生物科学、生物制药等四个专业。随着专业的增加,只需增开专业课。这其中,以生物科学的本科生的《植物学》课程为主干,建立理论课与实验课两个教学系列,将原有的植物学课程划分为植物学和植物学实验两门课。植物实验课单列,并且将每次课2学时改为3~4学时连续进行,提高实验课质量。
2.增设选修课和专题讲座
由于课时的限制,植物学的许多内容不可能都进入必修课内容,因此,还需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选修课的开设应根据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学科发展,以确保选修课的整体水平;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以达到满足个性化培养的要求。但两者应有机结合。
3.加强教材建设,贯彻课程改革思想。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课程改革的思想要在教材上有所体现。长期以来,我们的植物学课程教材都是使用华东师范大学陆时万等主编的《植物学》。该教材的优点是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但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大,东西南北的植物种类均有极大差别,因此使用全国统编教材,针对性不强,实用性欠佳。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编写适合本地区情况的教材及实验指导用书。
4.建立植物学野外实习基地
植物学野外实习是植物学理论知识与自然界密切结合的重要手段。通过野外实习教学,使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应用植物学知识完成调查研究任务。选择一个良好的实习基地是搞好植物学野外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应选择交通较方便、植物种类较丰富、有条件解决大量人员食宿的地方作为野外实习基地,进行植物学野外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 程焉平、倪福太.植物学课程整体教学改革与实践.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29~31
2 李东林、叶爱华、张 智、滕艳芬、李四红、滕德斌、谢 刚.电化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植物学课堂实验教学[J].高等农业教育,1998.1:72~75
3 张乃群.高等师范院校植物学教学改革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105~107
篇4
论文关键词:理论;教育;学校
作为生活教育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理论,由于受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重视”:一是重视课程内容的社会生活性、实用性和时代性;二是重视课程对象,即儿童的兴趣和发展需要,重视儿童的活动,强调做中学。陶行知的这种课程思想称之为生活课程理论。
一、传统课程的三大弊端
陶行知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特征是:教人用脑不用手、理论与实际脱离、读书与生活脱离、说的与做的脱离、学的与用的脱离。反映到课程上,就是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不符合社会实际、不符合生活实际、不符合个人生活的需要、不符合课程本身发展的需要,更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在批判传统教材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生活力”为目的的生活课程理论,并给出了编写生活课程的“五大原则”,鉴于生活课程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核心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与和谐性,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用陶行知先生生活课程理论的“五大原则”来引领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用生活课程理论的“五大原则”引领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指示我们说: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教学做合一指示我们说:做什么享用什么书。陶行知先生的主要意思就是说要为“用”而编书,为“用”而读书。部颁、省颁计划、大纲、教材往往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灵活性的特点,更不太适合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就业市场的需求。所以,特殊教育职业教育要大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大力开发校本课程,使之体现职业教育和残疾学生特点。
(一)社会、个人及生活事业本体需要的原则。在陶行知先生看来,学校是为社会培养活的国民的场所,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学校教学就应该满足社会的种种需要。目前特殊教育学校很少有专用的职业教育教材,所采用的职业教育教材不能较好的适应残疾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将来个人社会工作生活的具体需要,所以需要特殊教育学校要考虑到残疾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将来事业工作可能的需要,结合他们的身心特点,把握好残疾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纳入到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之中去,有的放矢的开发适合残疾学生谋生的职业教育校本课程。
(二)以实际生活为中心的原则。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社会实际生活主要有五种,即:健康的生活、劳动的生活、科学的生活、艺术的生活和社会改造的生活。结合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开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时,必须以残疾学生将来的实际生活为中心,对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五种生活可以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弱化社会改造的生活,强化健康的生活和劳动的生活,使残疾学生适应社会和能够促进他们个人发展的内容。 转贴于 (三)“用处最大最多最急的事物在课程中占有优先权”的原则。这种用处最大最多最急的事物优先的原则,指导我们在开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时,一定要考虑哪些职业技能才是残疾学生将来谋生所迫切需要的。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不断的反问自己,哪些职业技能才是残疾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所需要优先掌握的,并且要考虑哪些内容是最需要的,哪些内容是次需要的。
(四)“活”的生动有趣的原则。陶行知先生认为,作为受教育的学生,他们并不是“白板”,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和情绪情感体验。特殊教育学校在开发职业教育校本课程时,要适应学生不同性格发展的需要,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责任心和创造性。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不断吐故纳新,紧扣时代脉搏,构建连续、动态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
篇5
【关键词】就业导向;职业性本科院校;课程建设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进程中,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满足我国社会对高层次职业性人才需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以及现存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内外部条件的影响,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一、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的界定及特征
我国大多数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都经历了高职阶段,在高职阶段学校的办学定位就是培养社会需求的实用技能型人才,然而办学层次由高职上升为本科以后,一些民办院校在办学定位方面却有意淡化职业性教育,在办学定位方面,受传统思维习惯和固有办学模式的影响,以及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的分类指导很不到位的情况下,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往往照搬照抄传统的学术型大学,定位为学科型而非职业性大学。有些院校虽然在文字表述方面定位于职业性本科院校,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却不能体现其职业性的核心理念。
民办本科院校在科学界定其办学定位时,应充分考虑其办学的历史传承、体制机制、学生基础、内外环境,不能盲目跟风,要体现其职业性教育的一脉相承,本文对于民办本科院校的定位为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即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职业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培养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职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本科层次人才。剖析本定义,主要特征体现为五方面:一是以培养职业性人才为主要目标,也就是说职业性本科院校应该以职业性人才的培养为主体;二是培养层次为本科,不同于研究生或高职;三是必须以教学为中心,职业性本科院校也要开展科学研究,但研究应多为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研究,紧贴教学需要,为教学服务;四是培养规格要求宽基础、厚实践,强调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特别强调主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理论
不同的办学定位体现出不同的课程设置理念。一般认为,研究性大学旨在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基础的拔尖创新学术型人才,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结构的合理性。职业性大学旨在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应用”是核心,强调人才培养目标对职业的直接适应性,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与职业、行业相关的实用型、职业性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要求是“广、浅、新、用”,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特别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德国著名职业教育学者布莱梅教授及其团队在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该理论主要强调三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任务化,即根据工作岗位任务,将所需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把必备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工作情境归纳为具体化的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二是教学过程职业化,即以工作过程的业务环节为顺序,按照教学工作的规律,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构建教学体系; 三是能力要求综合化,即在专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融入对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该理论于2003年引入我国,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就是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进行课程开发。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强调课程教学服务于职业发展的实用性,将教学工作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彼此独立;二是强调职业工作的整体性,而不是缺乏有机联系的知识点、技能点的简单组合;三是强调课程开发以工作过程为体系,注重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而不是学科的完整性;四是将专业能力培养与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强调适应职业发展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理论与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契合点:职业性
职业性本科院校的核心目标是培养职业性人才,在课程设置和开发方面,必须体现其职业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强调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职业发展的功能。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理论从满足职业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出发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强调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和职业性,与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的职业性要求不谋而合。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理论从本质上分析,就是面向就业和创业的课程建构,而职业性民办本科教育强调的应用性也就是一种为工作做准备的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倾向性或就业导向性。
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理论的职业性本科院校课程设置要求
1、设置理念
课程设置理念是人们进行课程设置时坚持的基本思想和观念。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主要形成了两种传统的课程理念,一种是理性主义,一种是功利主义,前者注重高深学问本身的价值,后者则注重高深学问的社会功用。很显然,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性本科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秉承后者,强调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具体体现为以下方面:
(1)适应职业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按照职业发展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职业性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既不能像研究型本科院校那样开设大量的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课程,也不能像职业性院校那样忽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是在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既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又要重视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增加培养学生诚信、合作、责任等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课程,并注重把职业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和实践实训教育的全过程和全方位。
(2)注重实践教育教学,凸显应用性本质特征
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的核心在“应用”二字,要求在课程设置中必须体现实践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一是要切实提高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从数量上保证实践教学;二是要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三是必须重视实践教学专家和人才的积极引进,重视实践教学团队的建设;四是探索以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为宗旨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总之,在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全过程中必须凸显实践教学的地位,根据职业性民办本科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能力要求,构建分类设计、分层施教、分步实施、独立设置的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3)整合优势资源,以特色体现课程设置的创新性
特色是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每一所院校都有其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点,关键就是要找准其优势,挖掘其特色,整合其资源,打造其品牌,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发展特色的整体思路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层层递进。而课程的设置必须体现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的定位,以特色课程支撑特色专业。对于职业性本科院校而言,课程设置体现的特色性和创新性必须立足于两方面:一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包括过去、现在,还有基于现实的对未来发展的合理规划与预测;二是必须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4)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职业发展可持续力
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围绕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对人才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要求,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课程,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堂外专业素质拓展训练以及实习实践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实践创新培养体系,使学生在实践与学习中培养敏锐的判断力和洞察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创新意识,开拓创新思路,以提高职业发展需要的可持续能力。
2、设置人员要求
目前,大多数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建构课程体系,往往模仿或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模式,由专业学科带头人领导的教学组织进行,由于他们更加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建构的课程体系往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不能适应职业性本科院校对职业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必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人员构成。学校应该成立一个由学科带头人、一线教师、社会中介职业发展专家、企业资深人士以及往届毕业生组成的团队,在充分论证和探讨社会对职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以培养职业性高级人才为目标,构建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
3、设置程序要求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理论要求课程设置必须紧扣工作需求,掌握工作流程以及必备素质,因此,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进行课程建设时必须进行翔实的专业以及课程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课程建设目标。基本环节及要求如下:
(1)扎实的专业社会调研
课程支撑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做好专业调研是进行课程建设的第一步。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应组织专业人员通过深入社会、企业、人才交流中心等机构进行调研,掌握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素质要求,制定较为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2)详实的课程建设调研
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课程调研。这是大多数职业性本科院校忽视的一方面。进行课程调研,一方面要走出去,掌握社会对该专业人才标准要求,了解性质相同层次相当的兄弟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另一方面,紧密结合本校特色,扎实推进纵向调研,了解专家、学生、社会企业届人士、教师对课程开设的建议和意见。
(3)合理的课程体系构建
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课程建设的框架。首先确定需要设置课程的数量,哪些是理论课,哪些是实践课,并确定各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权重;其次确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比例,包括理论课程中的实践学时以及独立的实践课学时;再次按照课程内容的相互衔接确定课程开设的时间顺序;最后确定每门课程考核的方法。
(4)卓有成效的课程实施
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并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实施过程和效果才是重中之重。职业性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实践性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课程实施时,必须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提高实践课程的实效性。而这一点正是大多数职业性本科院校的弱点。实践课形式单一,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薄弱,实施过程控制不严格,实施效果较差等是存在的主要问题。
(5)灵活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
课程考核和评价的标准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的实施。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的课程评价要体现灵活性和有效性,尤其要重视学生、用人单位对于课程建设和实施的评价,探索校内外全员参与的课程评价和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3.16
[2] 丛森著.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篇6
〔关键词〕低年级;智障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13-0014-04
低年级智障学生虽暂未进入青春期,但存在正常的性本能,心智发育迟缓导致他们易出现种种与性相关的行为问题(如男生在公开场所玩弄生殖器、女生当众谈论胸部发育问题)。鉴于中、高年级智障学生出现更多与性相关的行为问题,引起了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关注[1-3],上海市卢湾区辅读学校、天津市河西区启智学校专门开设了青春期教育课程。相对而言,低年级智障学生的性教育需求被忽视。在“预防性与养成性教育先行”的理念指导下,开发低年级智障学生的性教育校本课程刻不容缓。
一、低年级智障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依据
(一)理论依据
2012年,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中小学性健康教育大纲试用与修订”项目组提出“自我实现的性教育”理论。该理论以人本主义为导向,以个体差异为基础,提出建立点面结合的性教育系统,将团体教育与个体咨询相结合,并把性教育的主要内容纳入马斯洛的七个需要层次中:生理需要――性需要;安全需要――亲子关系、性保护;归属和爱的需要――同伴关系、亲密关系;尊重需要――异往中的自我;认知需要――对性的好奇心,认识“性”;审美需要――性与审美;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格完善[4]。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本课程立足于低年级智障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班级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性生理、性心理和性安全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调查依据
本研究从性生理、性心理、性安全三方面了解智障学生对与性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师及家长对智障学生与性相关知识、技能的教学程度,其中性生理知识与技能包括“生长过程” “男女性特有健康问题的处理”,性心理知识与技能包括“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与家人的交往和对婚育的指导”“与其他人的交往和对友情、爱情的指导”“传媒中性信息的处理”,性安全知识与技能包括“害的预防”“安全”。此外,本研究对学生年龄、教师教学程度、家长教育程度作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学生年龄显著影响他们对性生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但不影响他们对性心理、性安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换言之,性生理知识与技能需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在相应的年级进行教学;性心理、性安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可以在任何年级开展。
此外,本研究调查本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对低年级智障学生性教育内容的态度,要求教师、家长选择对低年级智障学生的前三项性教育内容,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教师和家长对“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和“与家人的交往和对亲情的指导”的选择比例相当,并且超过五成,即这两项内容均被教师、家长视为低年级智障学生的学习重点,需用较多的课时去教学。另外,教师和家长对“生长过程”“与其他人的交往和对友情的指导”“害的预防”的选择比例均多于20%,两者比例悬殊,即这些内容需出现在低年级智障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中。至于其他内容,教师和家长均较少选择,低年级智障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可暂不考虑。
二、低年级智障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
(一)制定课程目标
参考已有的普通学校低年级学生性教育课程[5,6],结合本校教师、家长对低年级智障学生性教育内容的态度,本课题从 “生长过程”“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与家人的交往和对亲情的指导”“与其他人的交往和对友情的指导”“害的预防”五个领域制定低年级智障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的目标,详见表2。
(二)编写课程内容
依据上述课程目标,本研究从 “生长过程”“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与家人的交往和对亲情的指导”“与其他人的交往和对友情的指导”“害的预防”五个领域编写低年级智障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详见表3。
(三)明确课程实施策略
本研究建议低年级智障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实施“性教育课教师―其他课教师―学生家长”的协同教学策略。
在课前协同阶段,每个单元教学开始前,性教育课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家长一同了解学生与性相关知识、技能的基准线水平(包括性教育课教师用评量表前测;性教育课教师向其他课教师访谈;性教育课教师让家长填写调查表),确定该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另外,性教育课教师充分尊重家长意见,通过协议书询问家长是否愿意让学生学习该单元的内容。
在课堂协同阶段,性教育课教师与其他课教师合作授课,例如与生活适应课教师共同负责学生的如厕训练,与班主任共同开展预防害的教学,与宿舍区的生活辅导教师共同关注学生的穿着行为。另外,性教育课教师借助家庭作业,与家长沟通每周的教学内容,以便家长在课外继续辅导。
在课后协同阶段,每个单元教学结束后,性教育课教师与其他课教师、家长一并评价学生与性相关的行为表现(包括性教育课教师用评量表后测;性教育课教师向其他课教师访谈;性教育课教师让家长再次填写调查表),反思协同教学的经验和教训。
(四)构建课程评价体系
本研究从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时间、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五方面构建低年级智障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
其中,评价主体有性教育课教师、其他课教师和学生家长。评价对象即每一名低年级智障学生。评价时间为课堂教学中或单元教学结束后。评价内容是学生与性相关知识、技能,或其他与性相关的行为表现。教师的评价标准分为“无论教师如何提示,孩子都不会做”“教师拉着孩子一起做”“教师示范动作,孩子会模仿着做”“教师指××,孩子会做”“教师只用陈述句提示,孩子会做”“教师只用疑问句提示,孩子会做”“不用教师任何提示,孩子会做”七个等级,依次计0、1、2、3、4、5、6分。家长的评价标准分为“孩子很多时候不会说/做”“家长教,孩子有时不会说/做,有时会说/做”“家长教,孩子很多时候会说/做”“孩子有时会自己说/做”“孩子很多时候会自己说/做” 五个等级,依次计0、1、2、3、4分。
三、低年级智障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实施效果
本研究采用教学实验法,运用上述低年级智障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的目标及内容,自编性教育教材(共“男孩女孩上厕所、穿衣服”“我的家、我的学校”“有人给我东西”“有人带我走”“它们是隐私部位”“可以掀起衣服看隐私部位吗”六个单元),抽取15名低年级智障学生(男生8人,女生7人)组成实验班,每周上两节性教育课,每节课40分钟,历时四个学期。每个单元教学开始前及结束后,性教育教师自编评量表(如“男孩女孩上厕所、穿衣服”评量表,评量学生与性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结果发现学生在教学后与性相关的知识、技能均比教学前有显著的进步,详见表4。
此外,从其他课教师及学生家长的访谈结果可见,低年级智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运用所学的与性相关知识、技能,例如上厕所时关门、在家里想吃东西时向家人求助,看到教师或同学能主动打招呼,隐私部位不适时到隐私场所才掀起衣服查看。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智障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编号:2013B29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小燕. 智障学生的青春期教育案例[J]. 现代特殊教育,2012(5):53-54.
[2]戴慧敏.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智障儿童青春期性教育[J]. 课程教育研究,2013(7):6-7.
[3]孙春霞. 如何引导智障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J]. 现代特殊教育,2014(9):37.
[4]上官芳芳,李d. 中美青少年性教育的理论建构比较[J]. 国际生殖健康 / 计划生育杂志,2012,31 (39):197-202.
[5]胡萍. 中国儿童性教育全彩绘画读本:成长与性(上)[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刘文利. 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129—03
应用型本科教育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而产生和发展,以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知识、技术及文化支持为主旨。因其在人才培养目标及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设计上,都与一般学术本科教育有所不同,所以,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办学实际出发,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科学规划,优化创新,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质性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使命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因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质要求,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之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和针对性。
1 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规格和特征。“应用型人才”相对于“学术型人才”而言,指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工程观、工程智力及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应用型人才通常分为三类,即工程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应用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是一种把学术型人才所发现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以直接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工程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等的人才。由此可以看出,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现场型高素质工程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性通才教育。
作为一名现代工程师,应具备与现代化工程实践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构建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时,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形成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发展”为根本。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方面的特征是“复合性”和“应用性”。“复合性”是指具有特定的跨学科知识;“应用性”是以一定的广度、深度为基础。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能力方面的特征是“综合性”和“实践性”。“综合性”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实践性”就是能够以成熟的技术和规范为基础、熟练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技艺的操作运用。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素质方面的特征是既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又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因为,专业知识的运用、技能的发挥,往往与个人的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身体条件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关系密切,这些非专业素养将直接影响到专业工作完成的效果和质量。
2 思想政治教育在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使命。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特殊使命。对于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达到一般意义的育人要求,还尤其应立足办学实际,根据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质性,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激励引导学生奋发学习、立志成才、顽强拼搏。通过这些教育,将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助于他们拓宽视野,从而达到“复合性”和“应用性”的知识结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并特别强调实践育人,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激励人、鼓舞人、教育人。通过这些教育,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从而达到“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能力结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就是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思想道德素质正是工程应用型人才素质要求中最重要的方面。因为现代工程技术的复杂性、综合性、社会化特征,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在做事时,要回答能否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合理地解决问题,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解决了学生素质结构的“专业性”和“非专业性”有机统一、互促共进的要求。
二、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理论与实践都已表明,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亟待完善、亟待创新。应综观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教育改革、学生成才等多方面现实需求,构建符合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际的多元、立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1 以“大工程观”的角度为统领,实现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大工程观是将工程教育与科学教育进行比较后提出的概念。责任意识是大工程观的灵魂,操作综合、价值综合和审美综合分别是大工程观在经济、社会、文化等三个方面的体现,三者的统一则是大工程观的系统的全面展现。大工程观融汇了工程与科学、艺术、管理、经济、环境、文化,体现为工程的综合性。操作的求真、价值的求善、审美的求美,注定了真善美是大工程观的终极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这使得真善美的追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师,要求应以大工程观的视角,围绕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来调配教育资源和优化教育组成,以综合化的学科领域视角重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应、甚至脱轨的倾向,实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嵌入和有效匹配,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2 以“大德育观”的维度为拓展,实现从封闭式教育到开放式教育的转型。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大德育观)是高等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教育观,它主张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人本化、教育主体全员化、目标定位层次化、教育方法系统化。大思想政治教育观是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方法论,体现为“时时可育人、处处可育人、事事可育人、人人可育人”。大思想政治教育观释放的是开放教育的理念,异于传统的基于校园的封闭式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必须以大思想政治教育观去规划设计、构建实施完善的工作体系,避免出现教育的盲区、盲点,实现对校内、校外学生学习生活过程的全覆盖。当然,开放式教育还体现在方式、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3 以“大实践观”的向度为深化,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育人的融合。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客体的关系首先是实践关系。大实践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紧密结合与互相支持,正是认识与实践的不断循环与提高。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符合实践观,是其在大学教育领域的直接运用。社会实践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能力特征又特别强调“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如何实现理论教育和实践育人有效贯通,如何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有效衔接,如何实现社会实践与实习实训有效融合,如何实现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结合,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提高专业素质,增强专业技能,达到实践能力的规格标准,并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是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4 以“大文化观”的高度为提升,实现从工程教育到工程文化教育的跨越。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中和社会历史运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体系,以及其他各种心理的和精神性的成果。文化由人创造,而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影响人、培养人、发展人的土壤,对人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于以人为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追求。这也符合人学理论和人本思想。因此,构建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之下,突出高等教育“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特别是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树立融入文教育、科学教育、工程教育于一体的工程文化教育观,致力于培养既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具有优秀的道德品格,既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又具有高尚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
三、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内容选择
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以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旨,做到育人目标明确、组织机构健全,制度保障完善、机制运转顺畅,管理程序严谨、教育内容充实,方法手段现代、专业队伍有力。
1 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应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一是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任何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都应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二是突出公民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法制观念教育。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工程实践中,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这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提出了更高要求。
2 以意志品质锤炼为根本。要突出意志品质的锻炼和团队精神、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现代工程实践表明,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善于团队协作,善于沟通,共同创造工程精品。要突出诚信意识、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实践中是否有能力将事情做成,考验的是是否有很强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应立足于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学生行为的规范管理作为推进其他工作的基础。规范学生言行,提升学生文明素质,通过规范的管理促进学生的行为养成,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
3 以工程文化教育为载体。培育兼具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是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新追求。要突出工程文化、工程伦理的教育,突出人文素质、艺术素质的培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紧密融合,不断丰富工程文化教育的内涵,让学生在工程文化背景中受到熏陶,从而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和文化素质。利用工程文化教育载体,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践能力是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创新精神是工程应用型人才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际为主导的知识转化能力,培养学生注重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探索、研究和发明,是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4 以现代教育方式为手段。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趋向于开放式教育。要秉承开放性,打通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壁垒。让学生直面社会现实,在现实社会中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开放式的社会环境中,让大学生参与生活、了解生活、正确对待生活、切实体验生活。让学生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应利用网站、博客、微博、QQ群、短信、飞信等现代信息手段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既要达到教育的及时性,还要增强对学生的可控性。
篇8
摘要:1999 年以后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在升本之初,多模仿研究型大学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构建;近年来虽然明确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但在人才培养中学术型的烙印依然明显。从职业教育理念出发,分析其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的建议,将有助于其更好地体现自身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
前些日子,一位在某银行担任营业部主任的朋友跟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他们单位去年接收了两名即将毕业的会计专业的本科生实习,他将一名学生安排做了理财经理助理,向客户介绍理财产品,帮助客户填写购买理财产品的单据;将另外一名安排跟资深柜员实习,待熟悉业务后承担柜员岗位工作。一周下来,担任理财经理助理的因文字书写不规范遭遇窗口多次退单。在柜员岗位实习的也迟迟未进入角色。朋友后来了解到他们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类似财经文字书写、点钞及货币真伪鉴定等财经基本技能训练;也没有学过商业银行柜员实务这样专门针对银行柜员岗位设置的课程。他有些感慨,对我说: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很多单位要求招来的人立刻上岗,不会给培训的机会;为什么学校不能开设一些类似财经基本技能训练和商业银行柜员实务这样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既能节省用人单位的培训成本,也有助于学生顺利就业。由此我也想到有些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不能熟练办理银行结算业务、不会办理纳税申报等。这些都是个案,但也能反映出当前部分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将从职业教育理念出发,以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为例,分析其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的意见。
一、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以会计专业为例,其培养目标一般描述为: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中高级会计人才,但实际课程设置却常与此偏离。详细情况可见表1:
从表1中可见该专业设有28 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合计1560 课时;除设置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外,还设置了高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管理等较为高深的专业理论课程,主要为学生考研提供知识储备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数学课程。另外学生还至少要再学习不少于6 门、合计216 课时的专业选修课,以扩展知识面或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但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并不充足;而且缺少出纳实务和商业银行柜员实务这样直接针对毕业生初始就业岗位的课程,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财经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办税能力的纳税实务课程等。
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考研,有助于他们向职业领域的更高层次发展。但并不利于学生胜任出纳、银行柜员、会计核算等初始就业岗位,也没有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虽然专业的培养目标被描述为应用型中高级会计人才,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可以定位为财务总监或其他财经高管;但初涉职场,他们第一个岗位往往是企事业单位的出纳或会计核算、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助理、银行的柜员等。在胜任这些岗位的基础上,随着知识的精进、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一段时间后,才会得到迁移和提升,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那么,如何从职业教育的理念出发,充分发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优势,改进其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使学生离校易就业,就业能称职;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呢?
二、如何改进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1.调整高等数学课程设置
在上表中可以看到本科会计专业在学生最富学习激情的前三个学期分别开设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数学课程,合计198 课时。如此设置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为学生考研提供知识储备,二是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办学之初模仿研究型大学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三是因为数学专业生源萎缩,数学教师教学工作量不足,无奈只好因人设课。客观地讲,学生如果未来不考研或不进行较为艰深的学术研究,学习这三门课程的意义不大。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的是从事会计及其他相关财经类工作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学生报考研究生比例不足20%,这种课程设置显然不太合理。
笔者建议:为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并有助于学习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在第一学期可设置高等数学,60课时较为合适;在第六、七学期,针对有考研意愿的学生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设置为选修课。这样既可以在前三个学期增加专业课时比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利于考研学生应试。
2.开设出纳实务课程或专题
如前文所述,出纳常常是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第一个岗位,该岗位要求任职者能完成库存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进行会计核算,登记相关日记账,资金清查,保管收付业务的相关资料及印鉴,编制内部收付款报表等工作任务。
较少有学校在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置出纳实务,出纳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碎片化存在于基础会计(凭证、账簿、财产清查)、财务会计(货币资金的核算)和经济法(银行结算法律知识)等课程中,缺少系统性。笔者建议在中级财务会计之前开设出纳实务,同时略去中级财务会计中货币资金核算章节;或不单独开设出纳实务课程,而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开始部分加入出纳实务专题,使学生系统掌握出纳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走出校门第一步便可胜任出纳岗位工作。
3.开设商业银行柜员实务课程
商业银行无疑是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大户,学生如果有幸入职银行,第一个岗位多是柜员。在胜任柜员工作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向业务主管和支行行长等高层次岗位发展。柜员每天直接面对客户,除了要掌握国家关于存贷款、资金结算等业务的政策,柜面业务处理的操作规程和会计核算方法,票据、单证以及专用印章的使用方法等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规范的柜员服务礼仪、娴熟的银行基本技能等。
本课程直接针对柜员岗位,培养学生从事该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可适当扩展商业银行会计和银行业务管理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开设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
会计基本技能实训也可称为财经基本技能实训,本课程由财经文字书写、点钞和货币真伪鉴别、凭证整理装订、台式计算器使用和小键盘录入等实训项目组成。
本课程可独立设置,也可将各实训项目分散融入基础会计和出纳实务等课程中。如果缺少师资可聘请实际工作领域的业务骨干、技术能手进行指导,甚至学校提供相应的条件(如帮助购买点钞纸、组织收看教学视频等)让学生自修也可以,但必须引起学生重视。除了进行课程考试外,还可定期举行技能竞赛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课程既为其他会计专业课的学习提供了技能储备,又有助于学生毕业后马上适应实际工作。
5.将税法课程和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课程合并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办税能力为目标。所谓综合办税能力,即“确定某项经济业务是否交税、由谁交税、交什么税,交多少税和怎样交税,税中、税后如何进行会计核算”的能力。
建议将税法课程和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课程合并,合并后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办税能力为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税收基本理论、基本规定,形成独立运用税收法规和会计理论对涉税业务进行正确的税款计算和会计核算、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的能力;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6.开设手工和电算一体化的会计综合实训课程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在第七学期开设,其实训内容是对学生以往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大融合。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消化和巩固会计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毕业即能上岗,胜任会计工作。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开设手工与电算一体化实训,让学生在手工实训后再用电算化软件将实训内容做一遍,效果会更好。
实训中老师将耗材发放、任务布置完毕后不必堂堂跟随,可设置固定的时间进行集中指导。为避免与其他年级学生上机课时冲突,电算化实训可利用机房闲置时间进行或让学生在个人电脑上安装财务软件来完成实训。
课题名称:
篇9
关键词:财务管理,课程设置,应用型
论文项目来源及编号: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B12381S)
教育部在2012年9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三条中明确提出:“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此,作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通常开设的财务管理专业,应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要求,充分分析课程体系现状,结合自身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满足服务地区市场对人才需求,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1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截止到2012年4月24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国403所民办普通高校中,民办本科院校为87所。通过对87所民办本科院校分析,除了少数几所特殊专业性本科院校外,超过95%以上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同时,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且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为41所,其中,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及西北地区分别为1、9、16、4、5、0及6所,占所有民办本科院校的47.13%。
目前,通过对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现有课程设置分析得出以下三个方面情况。
1.1 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
财务管理专业是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有经济、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培养主要学习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虽然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划)都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在课程设置上很难体现出财务管理专业特色。一是课程设置偏向会计学专业,大部分课程是以会计学专业要求的课程为主,对于财务管理专业涉及的课程主要为《财务管理(学)》(或分为初、中级)与少数院校设置《高级财务管理(学)》等专业课程,没有具体对财务管理专业本身进行细化和深入开设相应课程来支撑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课程设置偏向金融学专业,强调金融学涉及证券投资相关课程,以此来代替财务管理专业本身要求的内容。如此以上课程设置使得财务管理专业失去了其自身应拥有的课程体系来实现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就难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教育部对财务管理专业介绍培养目标和要求,更不可能实现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因此,这也是大多数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同时开设会计学、金融学与财务管理专业的原因所在。
1.2 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一方面没有完全实现在时间和内容上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理论实践前后衔接等效果。对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安排在时间上混乱,如专业核心课程《财务管理》在哪个学期开设各有不同,甚至出现学科基础课中没有完整体现必须开设的必修课程有哪些,以及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不规范等主要问题。
另一方面,课程对应教学大纲过多强调理论内容,对实践课的要求相对较弱,而“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能仅限于课堂和理论,更需要实践课程的强化。如此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到财务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适应。
1.3 课程设置名称混乱
通过对国内41所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计划)调查分析,针对同一门课程,各院校在课程名称上不一致,如专业核心课程《财务管理》名称存在“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学”、“财务学”、“公司财务”等课程名称。另外,涉及专业相关实验实训课程名称设置更加混乱,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各院校使用不同实验实训设备及软件,这些实验实训设备及软件不同造成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学目的差异,从而带来同样实质内容的实践课程名称设置不同。
2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完善建议
针对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结合此类院校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具体设置和调整财务管理专业时,应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原则,促使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后付诸实施后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此需在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计划)时,势必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素质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和区域市场人才需求实际,将人才培养方案(计划)涉及的课程结构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教育课程等平台和相应模块,而且每个平台(或模块)均由若干个课程群组成,按相同或相近学科构成。即每个课程群教学组都是以学科为基础、课程群为核心构建,充分体现人才培养方案(计划)目标要求和应用型人才定位,如图1。
图1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
2.1 公共基础课程平台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同其他专业一样,都必须符合《高等教育法》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必须包括思想政治与教育和通用基础课两大模块,而且各模块涉及相应课程应在整个培养期间内逐步深入,成为专业教育平台各模块基础并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作用。
1.思想政治与教育模块
该模块培养要求和目标主要是实现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身心健康、良好的思想品德。此模块主要涉及包括军事、军事理论、安全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式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德育实践、健康教育、体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课程。
2.通用基础课模块
通用基础课模块是为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平台提供学习基础,具体来说一般包括有语文(主要指财经应用文写作)、英语、高等数学(如微积分、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线性代数)、计算机等内容课程。
2.2 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设置重点不仅表现在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学习,还应在此基础上,由易到难、在时间上体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逐步深入,这就需要课程设置能够在时间上形成循序渐进的推进开展。此平台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和内容上逐步深入可以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及专业实践课程四大模块,其中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在时间上通常贯穿于前三个模块中涉及相应理论知识课程后随之开设的实践课程。
1.学科基础课程模块
对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按照教育部对财务管理专业介绍,应以经济学与金融学为理论基础,会计学为商业语言,管理学为工具或手段,以达到执业需要为目的的课程体系。因此,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应涵盖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等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课程。
(1)与经济学有关课程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2)与金融学有关课程主要包括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
(3)与会计学有关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税法等。
(4)与管理学相关的学科基础课程一般主要开设管理学原理、公司战略、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等。
通过以上课程设置,有利于拓宽专业的知识面,并为后续专业必修课和方向选修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的设置奠定较为宽泛的专业基础。
2.专业必修课程模块
专业必修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关键所在,是专业教育课程平台的基本内容,其设置目的是为了系统地介绍财务管理专业知识。
为了全面深入反映财务管理专业,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应设置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或公司财务、公司金融)、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财务分析、投资学、专业英语等主要核心课程。
3.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模块
专业方向选修模块是为了扩大专业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开拓专业视野,培养创新能力以及适应人才流动和择业需要而设置的。民办本科应用型院校应根据具体实际条件和区域市场需求设置适用应用型选修模块。
此模块主要满足培养出人才能够从事实务工作的需要,具体课程设置可根据 目前市场的执业方向来设计,如培养出的人才希望从事与会计、审计相关的职业,可开设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资产评估、咨询与签证服务、内部控制等课程;如果希望从事与金融相关的职业,可开设投资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证券市场与证券投资分析学等课程。
4.专业实践课程模块
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必须在公共基础课程、相应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必修课程开设之后。此模块主要是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具体包括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与校外实习。
(1)专业技能训练。在这部分开设认识(或手工做账)实训、财务会计实训、财务管理综合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税务实训、审计学实训等,分别安排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税法、审计学等课程开设之后。
(2)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在这部分应开设手工会计综合业务实训、会计电算化、ERP模拟实训、毕业设计,分别于财务会计及所有专业核心课程之后。
(3)校外实习。校外实习课程安排在上述所有模块完成之后,此部分内容有效实施需要校企合作以及实习基地的建立。
上述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平台+模块”体系设置中,“厚基础”专业培养通过公共基础平台的搭建奠定,旨在培养人才具有全面素质;财务管理专业教育课程平台拓宽了专业知识,培养了人才关键能力,同时也突出了专业的学术特色和执业特色,形成了“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其中,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设置,满足不同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方式、职业生涯设计方面差异所提出特殊要求,为人才自我设计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在结构上与人才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一致,符合此类院校培养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36-41.
[2]向德伟.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3(7):56-58.
[3]李炜.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2010(7):111-112.
[4]阮坷,刘鑫春,张才志.地方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探析[J].会计之友:教育园地,2012(4):117-119.
[5]Gunter,M.A.,Schwab,J.H.Instruction:A ModelsApproach
[M].Boston:AllenandBacon,1990.
篇10
【摘要】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洛塞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成本-效果。方法:将我院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组及B组,A组给予国产洛赛克,B组给予进口洛赛克,比较两组的成本-效果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C/E高于A组,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仍相符,从经济角度考虑,A组比B组更经济合理。结论:对于经济状况一般的患者,宜选用成本-效果较好的国产洛赛克。
【关键词】国产;进口;洛塞克;消化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R656.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83-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经胃镜检查确诊;男64例,女46例;年龄16~72岁,平均40.7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4例,胃溃疡33例,复合溃疡13例;临床表现上腹痛、反酸、嗳气、恶心等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均为良性溃疡,青霉素皮试为阴性;用药两周前停服其他与溃疡、胃炎及抗HP 有关药物,血、尿常规检查及肝功能检验均正常;按照随机原则,设A组60例和B组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溃疡部位、大小、数量、主要症状比较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及方法两组均给予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国产洛赛克(常州四药制药厂生产)20mg,1日2次;B组给予进口洛赛克(阿斯康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1日2次。疗程均为4周。两组均不用其它止血及抑制胃酸药物。
1.3疗效评定标准疗程结束后以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为依据。痊愈:溃疡及周围炎症全部消失;显效:溃疡消失,仍有炎症;有效:溃疡缩小≥50%;无效:溃疡缩小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
2结果
2.1成本(C)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及隐性费用等[1],由于本研究只统计2组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具有比较意义的直接医疗成本,故计算直接成本时只计算药费。由于其它用药均想同,所以只计算洛赛克的费用,费用均按2008年河南省南阳市有关规定制定的药价标准计算:国产洛赛克3.7元/片,进口洛赛克13元/片。A组完成治疗需要3.7×2×7=51.8元,B组完成治疗需要13×2×7=182元。
2.2总有效率(E)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成本-效果分析B组的C/E高于A组,从经济角度考虑,A组比B组更经济合理。每增加1个效果单位所花费成本,即增加的成本-效果比(C/E)。如果在两种效果相同或无明显差异时,则应考虑如何降低费用。两组方案的成本由低到高排列,以A组为参照,得到C/E,见表2。
2.4敏感度分析为了了解参与分析的数据发生变化时对结果的影响,判断结果的可靠性,必须进行敏感度分析。选择药费下调10%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与表2相符,见表3。
2.5不良反应两组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最多见,A组4例,B组3例,且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因而在计算成本时,未考虑药物不良反应所需的治疗费用。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