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修习情况范文

时间:2024-04-23 15:4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修习情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本课程修习情况

篇1

一、“多彩课程超市”的设置情况

2011年9月初,我校开始在三至六年级设置“多彩课程超市”,共包含17门课程,每个星期五下午授课,采用走班制教学。2014年9月,学校完善了“多彩课程超市”的课程,增设了模型、巧手编发、家政小能手等,共设5大类30门课程。上课时间也由原来的两节小课,变成现在的一个小时。目前,二至六年级教学方式采用走班制、一年级采用走师制。

二、“多彩课程超市”的实践

1.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1)“多彩课程超市”提升了教师的自主地位,赋予了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利,增强了大家的课程意识,有助于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2)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水平。首先,我们从理论学习入手,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师认识。其次,积极搭建平台,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帮助教师答疑解惑。最后,学校积极提供外出学习机会,让大家走出去开阔眼界,激发科研积极性。

(3)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已经成为我区教师晋级的一个重要条件,这反过来又成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一大动力。

2.拓展校本课程门类和科目

“多彩课程超市”是基于本地、本校的资源和需求而开发的,其目标和意图很明确。我们根据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调查问卷,不断完善校本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由学生和教师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定制。

3.构建本校校本课程

我校从实际出发,制订了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对本校课程作出顶层设计。教师根据校本课程规划方案设计所教课程的实施路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志向和需要,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修习。任意选修学科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加深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能力而设置的,旨在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多样性、灵活性,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并增强课程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使之能满足学生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这与实现“学生有个性”的办学理念相符。

4.校本课程纲要的撰写

为了进一步丰富“多彩课程超市”的内涵,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我校课程超市的老师们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科特色,自主编写了“多彩课程超市”系列课程纲要。教师在校本课程纲要审议中起到了主体作用,增强了课程纲要的实用性。

三、“多彩课程超市”的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是我们实行“多彩课程超市”的重要一环,我们注重评价的整体性、过程性,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催化剂。评价包括课程纲要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学生学业评价,其中,课程纲要评价、课程实施评价采取教师自评和集体评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学生的评价通过活动、提交作品、考勤等途径进行,采用等级制,并纳入学生成长档案。

篇2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6号)和《*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浙教基〔20*〕60号)、《*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浙教基〔20*〕135号)的精神,指导学校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选课制度,努力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培养目标,结合我省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对我省普通高中选课制度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建立选课制度是为了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和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选课制度要有利于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保证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开设多样的选修课程;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兴趣和需要,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要有利于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鼓励学校根据学生的需要,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富有特色的课程设置。

二、基本要求

选课是指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人生规划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从选修Ⅰ和选修Ⅱ中选择修习的课程。

(一)高中学习期间,学生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要修习一定的课程,还必须修习一定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总学分达到144学分以上,其中必修学分不少于110学分、选修ⅠA不少于16学分、选修ⅠB不少于12学分、选修Ⅱ不少于6学分。

(二)学生每学年在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习领域和选修Ⅱ中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

(三)学生应根据人生规划,在选修ⅠA和选修IB模块中自主选择,在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上学期,每周“走班”不少于两个单位时间。

(四)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修习更多的选修ⅠC和选修Ⅱ课程,促进有个性的发展。

三、组织与管理

(一)成立选课指导委员会。学生选课指导委员会主要由校级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科负责人等组成,负责全校学生选课指导工作的领导、规划、组织和协调等工作。选课指导委员会下设各学科选课指导小组,主要由各学科任课教师组成,具体负责学科的选课指导工作。

(二)制订学校的课程方案。普通高中学校的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必须依据《*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和《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有关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校的课程方案,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确保学生学习任务的全面完成。

(三)制订学生选课的课程清单。学科选课指导小组根据学校课程方案,讨论本学科所能开设的模块课程数、能接纳的学生数及对场地设施的要求等,并提出本学科的开课方案以及课程说明,报选课指导委员会。选课指导委员会对各学科上交的方案进行整合、协调,并考虑教室、时间、科目分布等因素,统筹安排形成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清单。

(四)建立健全导师制。普通高中学校应为每位学生指派一位保持长期联系的导师。导师的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学习辅导,要重点做好选课指导工作,帮助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合理分配学分、制订课程修习计划。

(五)制订选课规程和方法。普通高中学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制订明确和清晰的选课操作规程和方法,包括选课的流程、时间规定、开设条件、确认方式等,确保选课工作有序进行。

(六)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普通高中学校要根据本校课程方案和选课机制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该手册主要内容应包括学校课程政策、选课的目的、供选课程的简介、选课的规程、授课教师信息和方法以及与选课相关的表格等。《学生选课指导手册》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见附件。

四、基本程序

(一)在每年高一新生入学后,向每一位学生发放《学生选课指导手册》,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和家长学习,了解学校课程计划和课程设置情况,明确选课要求和方法。

(二)由班主任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自己的人生规划、兴趣和发展潜能,合理地选择课程,填报个人选课计划。

(三)学校对学生选课情况进行汇总并依据学生选课结果进行调整,或者调整课程编排方案,或者指导部分学生重新选课。最后选课结果要由学生和家长(监护人)签名,学校存档。

(四)学校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组织行政班和教学班,确定各班和各科的学期课程表,安排教师、教室和教学设施,并向学生公布。

(五)学生根据学校公布的课程表,制订个人的课程表,并按照学校安排的时间、地点,在相应的教学班进行学习。

(六)原则上学生按学年选择课程,按学期进行必要的调整。学校应在每学期末向学生和家长公布课程设置变更情况,以方便学生及时调整修习计划。

五、应注意的问题

(一)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精神,指导普通高中学校选课制度的建设,做好选修课程开设的条件保障工作。

(二)应十分明确选课的主体是学生,选课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过程。学校教师、家长或监护人、高年级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选课提供指导和咨询,但不能包办代替,学校不得搞“一刀切”。

(三)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的规定制订学校的课程方案,同时要综合考虑学校师资状况、课程资源、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制订合理可行选课规划。

在高中三年内,学校要统筹安排好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的选课工作,尤其要保证高三下学期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

(四)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选课指导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兼顾学生的发展方向和职业选择。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课程修习的需求。有条件的学校可试行选课试听制,为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选择研修课程的机会。

(五)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有效解决选课、排课、编班中的操作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应依托校园网、开发选课软件和数字化的课程管理与评价系统,为学生的选课提供帮助,汇总学生选课情况,进行课程编排,并为师生和家长提供查询和互动的平台。

(六)学校必须制定有关条例,加强对开设选修课的教师和课程资源开发的管理。

附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学生选课指导手册》是学校提供给学生和家长,用于介绍学校课程方案和选课制度,以指导本校学生完成选择修习课程的材料。

《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选课的目的和意义。

(二)本校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简介,包括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授课教师、学时安排、学分要求等。

(三)普通高中各科目的选课指导,包括思想政治、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科目。

各科目的选课指导建议应突出介绍科目的课程结构、模块或系列的主要内容,以及根据学生的兴趣、志向、自身条件和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要求,给学生选修本科目提出具体的选课指导意见。

(四)对毕业后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选课基本要求。

(五)各学年学生选课清单,应包括课程代码、开设科目、授课教师、学分分配、上课地点和上课时间等。

(六)学校选课操作规程和方法。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 困惑 课程 矛盾 坚守

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于2004年秋季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启动,现已扩展至江苏并将继续扩大实验范围。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更新教育观念,重构课程文化;变革教材内容,重构教材体系;更新教学方法,重构方法体系:语文课程充满了活力。但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又给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困惑,如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定位问题、选修课程服务主体问题、选修课程评价公正性问题。新困惑又在滞碍着课程改革实践。因此,审视选修课程实践,对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人文教育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语文选修课程是国家课程还是校本课程

“所谓选修课程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9]这类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学校、教师。“(它)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10]“人们习惯上将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称为校本课程。”[11]课程专家也指出,选修课程与校本课程因划分标准不同不能归为同类课程。选修课程是与必修课程对应的,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对应的。然而语文选修课程的目标究竟如何定位?这又成了语文选修课程实践的焦点问题。

课标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选修课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实际水平……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7]显然,课程改革设计者希望教师参与选修课程开发,并逐步成为开发的主体。教师在实践中确实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广州65中学沈在连等开发的“广告语言鉴赏”,长沙明德中学的张建斌开发的“《离骚》研究性学习指导”,长沙一中高阳平等开发的“《人间词话》选读”,常州二中语文组开发的“《论语》选读”等选修课程都成了课程开发的典范。然而,我们在课改实践中也看到,语文选修课程开发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许多学校还不具备开发具有校本特点的语文选修课程实力。学校要开设语文选修课程,就只能围绕高考可能考的、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科目开设,所开设的选修课程突出共性特征,缺少个性特征。教育行政部门基于当地高考实际,又确立了相应的选修教材,这就导致选修教材开发权上移。教师也只好把选修课程当做必修课程来教,选修课程的校本特征也就被淡化了。选修课程实践与目标的错位成了课改的新问题。

(二)如何克服语文选修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

课标要求,学生可以在第一阶段的五个系列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这种限制性的选修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共性基础。学生可以在第二个阶段的若干门课程中任选3门,这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第二阶段的选修课将直接引发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课标指出:“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7]课程资源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和学校文化资源。学校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性和地域性,难以改变。而最具活力的因素──教师在开发课程时又面临许多困难。首先,教师课程理论知识的欠缺将影响课程开发;其次,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将影响课程开发;再次,经费短缺也将成为课程开发的障碍。

我们在课改实验学校调查时发现,班级少的学校,教师很难按课标要求开足开全选修课。以一个有18个班的学校为例,每一个年级6个班,三个年级共有9位语文教师。高三3位教师要抓高考,高一3位教师要教必修课程,只有高二3位教师可以开选修课。假如高二每位教师一学期开设3门选修课(当然,这是不现实的),3位教师也只能开9门选修课。即使这样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缓解矛盾,一些学校不得不强调所有语文教师都必须开设选修课,如此选修课程质量也就不得不打折扣。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语文选修课程资源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如何化解这对矛盾又将成为一个新的难题。

(三)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评价的公正性能否继续坚守

选修课程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采用何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都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事,它往往关涉社会利益再分配的大问题。高中课程改革开展两年多了,国家的课程评价方案至今没有出台,广东、海南、山东只公布了评价方案的讨论稿,人们还在等待、观望。从隋代到现在,考试评价一直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评价方式。虽然近年来人们批评考试制度,但是很少有人怀疑考试评价的公平性。课标要求:“选修课的评价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7]这些要求没有错,专家们提出的观察评价、档案袋评价、过程评价等方法正逐步推行,评价正在走向多元化。比如,李贵明老师在“现代诗歌的鉴赏与写作”选修课程中要求“背诵10首诗歌,了解10位现代诗人,创作一首诗歌”。[12]显然,这些属于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李老师还提出非量化评价指标,即“言谈、举止、态度、习惯等”。[12]广大教师正努力用多元评价的方式评价学生。但是我们也不能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有的教师为了留住选修学生刻意降低评价标准;有的教师迫于高考压力随意降低评价标准;有的教师迫于社会人情压力降低评价标准;等等。人们不禁提出:语文选修课的评价还能坚守公平性原则吗?学生们提出选修不同的模块,将来高考怎么考?如果高考考查选修内容,那么选修模块之间考查难度值能保证一致吗?……

参考文献:

[1]程红兵.建平中学模块课程建设[J].中学语文教学,2005,(9):3.

[2]裴娣娜.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范畴及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04,(6):13.

篇4

一、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构建和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一)制定和完善学校课程规划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教育部

(二)开齐开足必修课程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引导学校切实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对于因师资、设施等原因没有按时开设的通用技术和生物等课程,学校要创造条件尽快在第二学期开设;如第二学期仍有困难的,必须在高二年级开设,要增加周课时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必修教学模块。学校要积极开发网络和当地的社会资源,如采取空中课堂、网络教学、播放光盘、与高等院校、职业学校、企事业单位合作等措施开展教学活动,千方百计开齐课程。省教育厅将组织条件较好的学校对部分课程的课堂教学,采取网上即时播放、制作教学光盘等形式推荐给需要的学校使用。对于没有按规定开足课时的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学校必须尽快调整教学安排,补足课时。思想政治课要按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和(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的要求,每周开足两个课时的必修模块和一个课时的时事政策及其他专题教育。

学校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参与社会实践:要从制度、时间、师资、内容(选题)、评价等方面落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保证研究性学习等活动类课程的正常开出。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资源,内容要注意跨学科和综合性。

(三)努力丰富选修课程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尽早成立学生选课指导小组,收集、整理选课资料,编制选修课开设方案,研究选课指导和管理,选聘或安排教师学习培训等。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社会及相关资源,最大可能地丰富学校的选修课程,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选修Ⅰ的开设应达到《陕西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和《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的最低要求。选修Ⅱ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要努力创造条件,保证按要求开设,不能因为困难或者为了应试需要,将选修Ⅱ的课时用于其他课程。各学校应至少开设一门具有地方特色或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应逐步增大校本课程在选修Ⅱ中的比例。

二、加强高中新课程的教学质量管理

(一)进一步完善学分认定方案,规范学分认定工作

各学校必须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学分认定原则、要求、程序和纪律的有关规定,认真制订和完善学分认定方案,并将方案转化为体现不同学科特点的各学科学分认定方案。

学分认定一定要体现管理功能,要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纳入评价认定的范畴;应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完成作业的情况、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情况、从事与修习内容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及阶段性测试成绩等;应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和任课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要防止艺术类、技术类科目和活动类课程在学分认定上放松要求或弄虚作假。

(二)切实开展模块考试考核工作

模块考试考核指模块修习结束后举行的全面、系统的考试考核,是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其中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学习领域中的必修和选修I模块的考试考核,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学校应严格依据课程特点和课程标准研究制订考试考核办法和命制试题。考试考核的形式要多样,体现学科特点,有利于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内容要反映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目标的达成情况,要注意把握好难度,课程要求既不能随意拔高,也不能任意降低。

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及所有学习领域中选修Ⅱ的考试考核,由任课教师制定考核方案并报学校审查通过后实施。认定学分时,必须有学生参与活动的原始记录档案。其中,研究性学习必须有学生的课题方案、研究过程记录和成果结题报告;社区服务必须有活动项目、时间、学生的体会和被服务者意见等;社会实践必须有学生参与的时间、态度评定等。

(三)建立学业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各地要建立普通高中学业质量监控保障的组织机构,成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教研及相关部门参加的质量监控领导管理机构,研究制订规划,建立规章制度,组织实施日常工作;成立由教研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质量保障服务机构,研究分析监控结果,指导学校业务工作,帮助学校提高教学质量。要逐步建立教学质量监测制度,定期进行抽样检测。另外,在每个学科全部必修学分规定的模块学习结束后,还要组织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工作。

质量抽测是通过采样检测,及时反映教学中的经验和存在问题,以便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控。质量抽测可以采取抽检学校进行学分认定时考核的试题与成绩、抽检活动类课程学习记录、纸笔测试以及非纸笔测试等形式。质量抽测包括在一定范围内统一进行的学科模块考试。模块考试的组织、实施在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有监督检查指导的责任,以保证考试的公正、客观、准确以及正确的导向性。各级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应该在不增加学生经济负担的前提下,组织对部分科目和学校进行统一的模块考试。各级进行质量抽测应相互衔接,避免重复,测试工作应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实施。

学业水平测试是在学校进行了学分认定的基础上,对学生修习必修模块学业水平的检测。各学科的学业水平测试,全体学生均要参加。测试主要采用闭卷纸笔考试方式,考试范围是该科目的全部必修学分所规定的模块,命题将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我省选用的教材版本。

三、切实组织和实施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工作,各地、各校要按照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陕教德[2007]8号)精神,严肃对待,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一)成立评价组织机构

省教育厅将设立评价项目组,负责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制定、实施和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管理各地上报的评价数据;各市要制定本市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指导、监督县(区)教育部门、学校认真开展评价工作,审核、上报评价数据:各县、校要制定工作细则和规章制度,具体组织实施;班级要成立评价小组,具体负责本班评价工作。

(二)明确评价主体和依据

各地、各校应遵循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原则,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结合起来。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学生主要行为表现的实证材料为依据,主要包括:班级日志等日常记录资料,关键性作业、作品,各类课程学习的阶段性或终结性考试、考查成绩,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记录和证明,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表彰、获奖证明,以及特长鉴定、医学检查等证明,关键性评语,自我描述等。提供的各项实证材料,要求实事求是、真实可靠,切实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各校从高一新生入学开始,就要认真做好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认真填写《陕西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及时、准确、规范地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

(三)切实加强综合素质评价的制度建设

篇5

[关键词]学科模块课程纲要 课程校本化 问题与对策

教学中的模块,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通过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而设计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和建议。新课程模块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模块具有综合性。凡模块都以一个特定主题作为该模块组织的核心,模块中的所有内容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设置。主题是模块的灵魂,每一模块所蕴含的主题都指向明确的教育目标。学生在模块课程中所获得的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种在主题统摄之下的结构化的知识框架。

第二,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模块以科目内相对独立的内容为基础,并围绕特定的主题内容, 对学生的经验和社会生活等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

第三,模块具有开放性。模块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原有的课程内容组织的梯状序列,使课程内容得以用多开端、多系列、多层级的方式进行组织,从而实现了课程内容的纵横沟通及相互联结。模块注意整合学生的经验及相关内容,这样就有效地沟通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既可使相应的科学、技术最新成果及时进入高中课程,又为教师和学生的经验介入课程提供了合理性和开放空间。

一、编制学科模块课程纲要的必要性

1.编制学科模块课程纲要是贯彻新一轮课程改革精神的要求。新一轮课改的核心是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因为有了选择,学校、教师、学生便有了责任,便有了教和学的主动权,才可能有办学、教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可能培育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因为有了选择,教学内容便可以剔除“繁、难、偏、旧”,便可以更加贴近时代、生活和学生实际,便可能减轻师生过重的不合理的负担,从而更好实施素质教育,体现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要求。

2.编制学科模块课程纲要是学校进行课程管理的要求。学校对教师的课程管理常规上大多限于教案或教学进度表,前者往往不能综观全局,实际意义受到局限;后者将课程管理的功能严重缩水,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教得如何、怎么评价,学校难以顾及周全。从目前的管理机制看,只有学生分数一个标准,这与教学的实际状态有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纲要有利于学校在新课程背景下对课程、教与学和评价进行科学的管理,从而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规范化的需要。

3.编制学科模块课程纲要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素质、加快教师成长的需要。首先,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模块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具体说有利于教师明确本模块在学科课程中的地位与价值,明确本模块与学科课程整体的逻辑关系,明确知识点与课程目标间的逻辑关系,最终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模块和课程;有利于克服以往对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非常清楚,而对各知识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模糊,对各章节间的逻辑关系和课程的总体要求不很明确的问题;有利于克服常常缺乏比较清晰的中期规划,容易局限于一堂课的得与失,对模块、学科的总体把握失之偏颇的问题。其次,有利于教师审视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课程设计过程中,必然有许多美好的设想,但再好的设想也要基于现有条件,如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的可行性、教学方法和策略实施的可行性、实验室条件等,编制课程纲要有助于促进教师重视教学的合理性。课程纲要的撰写是教师的集体行为,学科的集体审议也非常重要,只有经过学科审议后的课程纲要才能真正进入实施阶段,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科发展的持续性。第三,发挥导教、导学、导练、导考功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编制学科模块课程纲要要求教师综合深入研究新课程教材、新教学参考书、国家和省颁教学标准要求以及国家和省颁考试说明等材料,在此基础上方能形成。所以,它是提高课程综合利用效率的需要,是进一步提升办学档次和提高学校竞争力的需要。

二、编制学科模块课程纲要的具体要求

1.提高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第一,国家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它是面向全国的基本要求,在达到其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我校作为国家级示范高中完全有可能将目标适当调高,对实施过程作适当创新,对评价方法和标准作适当改进,以使新课程的实施更符合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更有力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及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二,积极探索在课程标准指导下,按照学校、教师、学生教育教学的实际,以保证、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为目标,合理调整必修、选修科目或模块的教学顺序、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如政、史、地、生必修内容可以对同一模块,在一学期内全年级采取分两组对开的办法。第三,进一步加强对选修课的研究,在充分考虑高考方案的导向和学生发展实际的前提下,做好学生的选课指导;尤其要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分类指导,加强对文、理实验班的选课指导;在总结体育和健康课按兴趣选择实行分项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做好艺术课、信息技术课等按兴趣、基础选择的准备,按新的选项组织形式上课。第四,每模块施教前三周,学科委员会要按照课程标准,依据学校、教师、学生实际,制定出本模块的课程纲要,包括:教学目标,课时安排,内容整合,实施策略,考试评价、保障要求等六个方面。施教前两周内,各教研组在认真学习、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修改意见,施教前一周的上半周,学科主任在征求学科委员会有关成员意见的基础上签字并上交教务处审批,施教前一周的下半周分管校长召开教务处长、年级教学干部会审批并签发至年级、学科组教师、学生。课程实施计划一旦下发,各部门、各任课教师,均以此为据开展工作。

2.加大学校课程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开发更多高质量的校本课程,构建起支撑、保障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凸现办学特色的重要元素。要按照我校“基础宽厚、人格健全、特长突出、国际视野”的课程目标,启动校本课程发展计划和开发机制,以项目组建设为保障,整合现有课程资源,拿出来一批水平较高的课程供学生选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提高质量;确保3年时间内,使校本课程稳定在20~30门之间。

(1)学科领域。①语言与文学领域。以开发阅读和表达类课程为主要方向,如我校语文将课前演讲整合为“演讲和交流”,将现有的课外阅读训练整合为“阅读与欣赏”;将英语的课外阅读整合为“新视听英语”、外教所上口语课整合为“口语和交流”等必选课程。②数学、科学领域。我校将现有适当拓展的教学内容、活动,整合为以提高学科素养为目标的必选课程;将现有竞赛辅导训练、质优生提高等教学活动,整合为以发展特长为目标的任选课程;把为不同选修选考的学生开设的实验性、实践性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实践精神的活动课程整合为相关任选课程。③人文和社会领域。我校在以前有关选修课、兴趣活动的基础上,兼顾学生需求、时代精神和本土特色,每学科均开出1~2门任选课程。④体育与健康、艺术领域。我校将特长生的专业教学整合为相关任选课程,将活动课整合为按兴趣选择的任选课程。⑤将原有分散进行的以补习提高为特点的特需生教学活动,整合为以打好基础为目标的任选课程。如语文基础、数学基础、英语基础、物理基础、历史基础、化学基础、政治基础、生物基础、地理基础等课程。

(2)活动类。①我校将班会整合为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为目标,包括不同模块、专题(如心理和健康、礼仪和修养、学习方法指导、升学及职业生涯规划等)的必选课程。②学校将体育节、艺术节、知识节等活动作为专题,累计整合到相关模块,纳入到相关必选课程中。③将修学旅行、各种社团活动等整合为任选课程,④将校外名家讲座和校内学科骨干教师讲座等微型课累计整合为相关任选课程。

(3)实验班课程。加强实验班课程建设的步伐,既要注重总结经验教训、又要虚心借鉴他人的做法,更要立足现实大胆创新,在此基础上编制出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文、理科课程体系。徐州一中实验班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重点班,它是在考入一中的学生中通过特定的学科知识能力测试选的,是在某方面有一定潜能的学生组织而成的,在教学中遵循兼顾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特长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对各学科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对国家课程必修部分课时适当压缩,压缩下来的课时用于选修,确保了我校各年级实验班教学迅速提升层次。

(4)完善学分制管理。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拟定并完善《徐州市第一中学学分制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对教师、学生,教和学的有效引领和管理,确保教育教学有效进行,确保学生修习足够学分,高质量完成高中学业。

三、编制学科模块课程纲要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校在学科《模块课程纲要》编制过程中常常出现下列问题:

1.模块课程元素构成上没有按照模块六要素进行总体规划,停留在传统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师课堂要求等层次上。这主要出现在高三年级的部分学科复习模块课程纲要的编写上。

【对策】模块课程纲要是以纲要的形式呈现某门课程某一模块各种课程元素的文本:一般由教学目标、内容整合、实施策略、考试评价、课时安排、保障要求等构成。课程纲要与教案、教学进度表的主要区别是:课程纲要完整地体现了课程的六个元素,教案则往往只关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进度表主要包括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安排,课程纲要反应了教师对将要实施的某模块教学的整体思考。

2.模块教学目标上,有的目标太抽象,把学科目标当模块目标;有的使用动词太空泛,目标设定可行性不足,或者只强调知识忽视其他目标;有的过多的渲染课程地位性质,对目标定位模糊不准,以“目的”代替“目标”。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有的含糊其词,难以评价。如“培养学生崇高理想”或“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如“使学生树立……观点”。

【对策】要明确基于模块的课程纲要要充分考虑模块的三维目标,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实现,而不是把与知识直接相关的教学内容作为划分课时的唯一依据。要充分考虑留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空间,以便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更加有效地实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3.模块内容整合上,往往拘泥于现有教材,知识素材使用缺乏宏观把握,也缺乏合理细化优化、合理取舍、合理删繁、合理提升。在这一点上,我校历史和外语学科模块内容的整合更多的体现了开放性特征,整合的力度也更大些。

【对策】基于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可将模块再分解为若干个单元。对于整个模块的教学时间的划分,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根据内容的不同实现阶段,可将一个模块划分为几个单元(或主题),相应地 把时间进行单元(或主题)划分。需要注意的是要强调不同单元(或主题)内容的内在连续性,同时也在一定的教学时段内保持主题内容的相对完整。简而言之,一可以增:新加内容,如补充材料,或主题活动,实验操作等;二可以删:删除重复的,不符合标准的,不必要的内容;三可以换:更换不合适或不合理的内容;四可以合:整合不同知识点或不同学科的内容;五可以立:打破原来学科内容的次序,开发全新的内容。

4.实施策略上,对教师、学生、教材、方法等要素在合理组合上缺乏变通性,显得僵硬。特别是在学生学习方法上没有体现新课程探究互动精神要求的贯彻,难以实现目标的三维性。

【对策】基于模块的课程纲要要充分考虑有效互动教学方式的运用;设计出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要重视教学双方的交流、沟通,注重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善于根据总体内容、具体章节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运用相应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运用不同学习策略,从而真正学会学习。课程纲要不仅是教师教学设计方案,也是学生学习的蓝本,它描述了学习的目的地,画出了学习的路线图,指明了学习的运动场,所以,课程纲要写出来后,与学生分享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强化和能力的提高。

5.课时安排上往往是大而化之、模糊概念、缺乏严谨性。

【对策】基于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在将模块再分解为若干个单元基础上,对于单元(或主题)的教学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划分,从而更有利于接近日常的教学安排,即课时的安排。传统的课表编制中对同一学科的课时一般不会有连排的情况,而模块教学的课表编制则可以有两节连排的课时,以保证在有效、连续时间内解决一个相对独立的问题。对单元(或主题)的教学内容的划分应该能做到相对独立的问题与课时的相对对应。

6.考试评价只强调结果评价、成绩量化评价、知识评价、教师单方评价,使评价缺乏全面性、教育性、多元性、发展性、过程性,因而不具备科学性。

【对策】基于新课程标准要求,课程评价要实现:①在评价内容方面,重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评价。②在评价标准方面,重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③在评价方法方面,重视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方法。④在评价主体方面,要逐步形成由学生、教师、家长、学校领导共同参与的评价主体。⑤在评价重心方面,突出被评价者在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的表现,更好地发挥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7.保障要求上,编写者往往不了解教学设施的配备情况,不能根据模块课时内容要求选择教学设施设备,造成可利用资产闲置或因未能及时申购相关教学设备因而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的后果。

篇6

关键词: 书法艺术; 美术教育;

一、书法教育的现状与美术教育的关联性

1. 书法教育的现状

书法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中的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较高的文化价值。以往,在固有教育思维的影响下,书法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部分学生的书写水平和书法鉴赏能力不足。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发展,而且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基于此,中小学书法教育逐渐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从2013年春季开始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1]。由此可见,书法教育的地位在不断上升。

目前,大部分学校对于书法课程的重视程度已经明显提高,但是部分学校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师,书法课程教学往往由学校的其他学科教师负责,而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书法的实际体验。部分教师的书法教学模式和内容单一,过于追求学生书法技能水平的提升,没有较好地引导学生结合历史文化学习、掌握书法[2],这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发展。如果教师将书法融入现代美术教育体系,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体悟书法作品的艺术特征和传达的情感态度,则更有益于学生书法能力的提升。

2. 书法与美术教育的关联性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这段文字从艺术表现上谈论了书法和绘画的关系。其实中国古代的汉字就极具艺术性,如中国早期的象形文字,字形就像图画一样,包含美的元素。由此可见,书法和绘画在很早之前就是密切相关的。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书法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美术形式。创作者运用特定的工具材料(毛笔、宣纸、墨等)创造性地书写汉字,可以表达自身独特的审美意趣。创作者运用不同的书写技法、墨法和章法,会产生不同的形式美感。书法兼具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同时体现创造性、实践性,这与中小学美术课程的特征相似。同时,书法教学主要由临摹和创作两部分组成,这与美术教学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推动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将书法艺术融入美术教育,发挥二者的优势,更有利于现代美术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二、书法学习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1. 有利于促进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

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和现代艺术的发展,艺术的表现方式和美术教育都需要新鲜的血液,以适应时代的蓬勃发展。中国以往的美术基础教学方式以素描、水粉为主,追求具象而形似的绘画效果,美术教学较为理性,相对缺乏对学生自我意识与情感的培养。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美术教学体系,发挥二者的优势,能进一步促进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书法艺术历经不同朝代的变迁,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书法一直是文人墨客抒发内心情感、表达真实思想的艺术形式,是能表达传统文化意境和民族情操的艺术。将书法艺术的元素注入现代美术教育,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具有时代特点和传统文化特色的美术教育模式。

2. 有利于学生理解美术基础知识,增强艺术表现力

书法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字体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如篆书的“横平竖直”、隶书的“蚕头燕尾”、楷书的“外拓内擫”、行草的“笔断意连”等,这些都是学生在书法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础技法。教师在书法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点和线的感悟力,有利于学生对点、线、面等美术造型基本要素的理解,丰富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在笔墨技法上,书法与国画有很多相通之处。二者运用的工具相同,在笔墨表现上是一致的。书法注重笔法、章法、结体以及墨法,即运笔时的提按、平动、绞转,墨色的干湿浓淡,字体的间架结构,字与字之间的距离、留白,等等。这些技法都可以被运用于美术创作,丰富艺术表现手段。

3. 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增强文化自信

书法世界丰富多彩,不同字体有不同的特征和韵味,如,楷书字体方正、规矩严谨,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等等。不同书法家的字也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的浑厚,有的古拙,有的庄重,有的柔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喜好选择一种或多种字体临摹和创作,如,个性严谨的学生可以选择《多宝塔碑》和《九成宫醴泉铭》,个性活泼的学生可学习《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等。这有利于学生发展自身的艺术个性,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书写风格。

书法被认为是最抽象、最能打动人心的艺术形式之一,书法作品往往蕴含着创作者丰富的情感意趣。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碑帖风格也各不相同,不仅有常见的五大字体,而且有“瘦金书”“台阁体”“飞白书”等丰富的书体。每一个时期都有其正统的“官方字体”,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差异和文化内涵。通过学习书法,学生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体悟经典书法作品中书法家的真挚情感和人生态度。如,颜真卿《祭侄文稿》(图1)中的家国情怀、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放浪形骸、苏轼《寒食帖》中的豁达大度等,无不体现出艺术家的性格和精神品质。学生通过临习这些经典作品,结合教师的讲解,可以感受到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三、推动书法艺术融入美术教育的策略

1. 重视书法教学,推动书法艺术进入美术课堂

2011年,《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提出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明确指出要充分认识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部分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开展受限,书法课程教学质量不佳,以致部分学生接触书法的机会较少,书写能力的发展受到影响。书法教学不仅包括技法上的训练,而且渗透着德育、美育、素质教育。书法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若不重视书法教育,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学校必须重视书法教育,重视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要推动书法教学融入美术教学,学校可设置专门的书法基地,引进优秀的专业书法教师,以此提高书法教学质量。教师可结合先进、科学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书法学习中获得感悟,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 创新课程设计,应用多平台教学方式

以往的书法技能训练较为枯燥,学生容易丧失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巧妙地将书法和美术相结合,创新课程设计,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如,在教授小学三年级美术课程《中国龙》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写出小篆的“龙”字,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字,再写出行书和草书的“龙”,告诉学生这是同一个字,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之后,教师用图片展示龙身体的各个部位,与相应的动物形象展开对比,并用楷书写出课程的主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龙”字的演变过程,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书法鉴赏课程中,教师也可以使用慕课教学方式,用动画模拟汉字的演变历程,以视频展示书法家的成长故事,如欧阳询“流连观碑”、颜真卿“拜师学书”等。这样,学生可从故事中感悟书法家的人格魅力,与书法作品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提升书法鉴赏能力和书写水平。

3. 开发书法特色校本课程,开展课外书法活动,营造书法学习氛围

目前中小学有指定的书法教材,但教材不一定适合每个地区的每一名学生。为此,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开设书法特色课程,推动书法艺术进校园。除了开发校本课程,学校还可以在每个年级开展“一笔一画写人生”的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每天的书写练习提高书写水平,从写好字、做好人入手提升道德修养。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各类书法教育特色活动,如书法现场比赛、师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等活动,并在校园中展示名家经典楹联书法作品和师生书法作品,创设书法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书法、用书法[3]。另外,学校可定期邀请书法专家学者到校为师生授课,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书写意识和能力。学校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建设以书法特色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结语

将书法艺术融入现代美术教育,不仅能为美术教育注入新的元素,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书法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美术教师在提升美术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多学习书法知识,巧妙推进书法与美术的整合,促进现代美术教育发展,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弘扬。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篇7

一 武术精神的内涵 

中华武术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双重影响,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在其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日益形成为后世人所崇尚的“精忠报国”“匡扶正义”“济世救民”“自强不息”“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这些观念都蕴藏在中国武术文化当中,而其最深层次的就是武术精神。武术精神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时,它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武术精神就是武术修习者们普遍认同,并且共同去遵守的一种品格,其内涵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武德修养 

《说文学武》中说:“中国武术,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而中华传统武术更是奉行“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这一武学精魂。诸多武学门派均要求习武之人要有武德,有“武以观德”之说,将此作为习武之人的首选,并代代相传。习武之人对“德”的追求并非只体现在武学各门派的清规戒律之中,而是将武德奉为其行走江湖的处世原则,重道是习武之人必备的武德,而正直则是其立身之本。中国武术要求修习者的品行必须要与社会道德联系在一起,力求做到“德艺双修”,将此作为习武者修身养性的一种手段,在磨砺自我坚强意志的同时,将其内在的修炼转化为修习者的一种自觉行为,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2 道德观念 

中华武术是在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伴随漫长的岁月所逐渐生成的传统美德,和其日益积淀下来的文化思想,最终形成了“匡扶正义”“济世救民”“见义勇为”“以武会友”“和谐共处”等价值观念。武术精神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人与社会之间所奉行的道德观念,而武术精神中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则是个人与他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多重关系的结晶。 

3 民族精神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祖国的山河面临破碎之险、神州濒临沉沦之境,无数深具爱国情感、民族精神的武林豪杰凭借其精湛的武艺,执剑御敌,舍身报效国家。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它与一个国家的强盛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中国武术中所崇尚的“精忠报国”“匡扶正义”“见义勇为”“修身养性”等,都是尚武精神的一种体现。武术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学习武术,培养武术精神,既能有效激起当下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 培养高校大学生武术精神的重要性 

1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武术精神的培养,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一种需要 

高校教师可引导时下大学生观看世界武术比赛,使他们得以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切身感受到选手们那种以取得优异成绩为荣的自豪感,这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尊、自强、自信,对祖国产生无比深厚、高尚、神圣的挚爱之情,从而以贡献个人全部力量、誓拿金牌作为一个人的最大光荣。传统武术精神融入中国当下特色和世界意识中,才能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贡献其应有的力量。一直以来,“绝对服从”的意识成为了我们民族精神的主要导向,怀疑精神与创新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所匮乏的,而修习武术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习武者在武术技击的对抗中,需要不断地去怀疑,方能寻找出战胜敌手的方法和技巧,在这个寻找方法的过程中,其本身就是根据对手变化的招式不断改变自己的攻防动作的创新活动,唯有如此,方能提高习武者对武术功法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不断创新自己的技术动作,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2 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武术精神也是爱国主义的体现 

高校大学生通过修习武术,了解我国史上诸多武林人物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历史事件,并在修习武术的过程中形成热爱祖国、忠贞为国甚至舍身报国的爱国主义节操,这些就是中华武术精神的精魂所在。大学生对武术史上英雄事迹的认同,就是对武术精神的最好传承,这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武术精神的前提,同时也是引导国人培养大学生肩负起历史责任的基础。南宋有抵抗金人入侵、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明朝有南平倭寇、北御蒙古的名将戚继光,近代有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王子平等诸多武林豪杰,都曾在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无论是戚继光的“封侯非吾意但愿海波平”的爱国精神,还是电影《叶问》中的一代宗师,当民族遭遇危机时都见义勇为,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这都是中华武术精神的真正体现。因此,我们必须要将武术的历史教育纳入到高校的基本教学中,从而使得武术更具大众化和通俗化,培养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武术精神,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 培养高校大学生武术精神的策略 

1 完善武术教学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要实现对高校大学生武术精神的培养,必须要将武术教学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评优指标。传统的武术教学只偏重单一的功法技术,现在要进行全面的武术教学改革,保留原有的各个武术拳种的动作文化,同时在此基础上对其套路的有关编排进行合理地创新,力求做到简单与实用并举,让大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丰富的内涵,并且学起来也更加容易。与此同时还要编著影响面大、流传甚广的武术类理论指导性教材。比如,具有时代感的有关救国救民的历史人物,他们身上都具有深厚的武术文化内涵,将他们的图像与事迹编著成册。选择一些流传甚广、影响较大,并能充分体现中华武术文化特色的拳种,开设校本课程,从中摸索出符合高校学情的武术教学机制,构建多课程管理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武术文化方面的理论指导教材,从而不断完善当前高校武术教学课程建设,深化高校武术教学改革。 2 加强高校武术师资队伍建设,借助武术教学向高校大学生渗透武术精神 

在我国众多高校中,除了上述所言武术教学课程有待进一步完善外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当前我国众多高校普遍都存在着武术师资力量十分薄弱。许多高校甚至没有专业的武术教师,一些武术课程也只能是让体育老师一并担之,于是武术教学就成为体育教师临时抱佛脚的一种行为。大学生面对教师的这种“现学现卖”的僵硬式拳脚功夫,直接导致了他们对武术文化丧失了敬畏之心。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大学生们对武术丧失兴趣,严重地甚至厌学武术,更谈不到培养其武术精神了。对此,高校必须要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引进专业的武术人才,要求既能向大学生传授武术功法技术,同时还能在日常的武术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武术精神,做到身教胜于言传。此外,还可以为本校的武术教师提供一些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使得教师本人的能力不断地得以提高,从而更好地胜任其本职工作。 

3 加大对武术文化的宣传力度,举办“弘扬武术精神”专题系列讲座 

对高校大学生武术精神的培养,应从多方面着手。在校内,可以聘请资深武术从业人员,或在武术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人员来校举办有关“弘扬武术精神”这一专题的系列性讲座,既丰富高校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也有效地向广大师生宣传武术文化这一概念,为弘扬武术精神打好坚实的基础。在校外,高校要多争取一些与武术协会、兄弟学校等的武术类交流活动,无论是理论知识方面的研讨,还是功法技艺上的切磋,都要尽可能多地为大学生们提供对外交流的平台,从而使得大学生们的武术精神在各种交流活动中得以有效培养。此外,身为高校的武术教师,肩负着对武术文化的宣传和武术精神传承的双重重任,因此教师在传授武术功法和武术文化时,还可以向大学生们推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武术搏击类顶级栏目《武林风》,让大学生们在观看《武林风》中选手的精彩表现,从而得以更全面、更真实地感受中华武术的魅力,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武术精神。 

高校大学生是我国较高层次的文化群体,经由高校师生对传统武术文化、武术精神极富创造性的研究,对武术文化的传播和武术精神的传承,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辐射能力。当前形式下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加大对高校大学生武术精神的培养力度,将有利于今后我们对传统武术的有效挖掘,武术精神也将伴随武术的传承和时代的发展,将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这都有利于我国传统武术文化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音乐教育;高职院校;综合素质

一、在高职院校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及其重要。第一,音乐教育抒情达志、陶冶情操。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拥有着灿烂优秀的民族音乐,这些正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生动教材,通过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能加深大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更能激发强烈的民族凝聚力、自豪感和自信心。二是,大力开展音乐教育能够让学生学习、了解和欣赏到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掌握音乐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提升大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正确的审美观,从而达到潜能开发、个性发展的教育目的。三是,通过音乐教育在培养和充实大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中具有不课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二,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发展良好的形象思维。在人的审美过程中,只有具备良好的思维创造以及良好的心理和独特个性,审美活动才能开拓发展,激发幻想,进而转换成为创造才能、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开展音乐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引导和培养审美的过程。人在音乐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审美的直觉和想象能力,不断激发和强化创造的冲动,从而培养和激发创新创造能力和精神。四是,音乐教育是促进和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属于上层建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大力开展音乐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音乐教育是学生美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是办学理念存在偏差。受“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等社会上一些普遍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重学生技能实践而忽略全面素质教育。究其根源,则是对教育本质、教育价值观存在的不正确、不全面的认识,没有“以学生为根本”,立足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一些高职院校更是根据市场设置专业和课程,把学校办成了培训场所,“技能为王”的思想倾向严重,忽略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这都是高职院校在开展音乐教育中的障碍,而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自上而下全面改革。二是音乐教育资源匮乏。我国的高职院校兴起于80年代,兴盛于90年代,许多高职都是从中专学校升级合并而来。在规模、实力以及院系的构建上,从根源中就少有艺术、历史等院系,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资源匮乏。因此,许多高职生缺乏人文意识,在校的教学活动中缺乏人文精神熏陶,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也就无从说起。从很多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上就能看到这一问题。三是办学环境存在弊端。高职院校中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目前尚未形成。对现有基础上一些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开展来看,内容和形式上都相对比较简单单调,没有形成范围大、参与广、吸引强的浓厚天地。从高职院校在建设中的规划、设计,到对艺术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设计和各项艺术活动的具体实施,都缺乏和谐统一。

三、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要改革教育模式,把音乐教育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高职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之中。在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上,依据学生专业实际,制定符合现代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合理、科学开设以音乐艺术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为目标的音乐鉴赏等类型的课程;在课程的修习上,采取选修的形式;在课程建设中,把音乐美育提高到与其他人文素质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切实进行音乐课程建设,制定与学生专业课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教学大纲,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选编适合高职生的音乐类校本课程教材;把音乐教育纳入学生课业考核评价体系,使音乐教育占有一定比例的学分,作为人才培养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要大力开展以音乐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领略音乐的魅力、感受艺术的熏陶、促进个性的发展。在活动的组织中,可以成立大学生艺术团、艺术协会等业余团体和群团组织;在艺术团的发展上,可以成立合唱团、交响乐团、舞蹈团、曲艺团、民乐团、话剧团、歌剧团、小品队等;在活动的形式上,把教学内容和艺术活动有机结合,把课堂学习与集中训练相结合,把日常训练与大赛演出相结合,把迎新晚会、歌手大赛、舞蹈大赛、器乐大赛、节日庆典等单项活动与大学生艺术节等综合性活动相结合;在活动内容和要求上,坚持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目标。三要大力建设音乐教育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在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发挥音乐专业人才的特长和优势,通过音乐选修课程的教学、音乐艺术教育的鉴赏和多元多彩的音乐教育活动等形式,使高职学生得到良好的音乐艺术教育。四要科学制定和分步实施音乐教育计划。对三年制的大学专科学生,可以在第一学年结合其专业课程,多设置和开展音乐艺术鉴赏类课程,着重从其审美意识、能力、情感的培养等方面开展音乐教育;到大二、大三学年,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其审美能力,多设置和开展一些实践类课程和活动。期间,进一步探索建立起校际之间或学校与社会艺术团体之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王宁一,杨和平.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7.

[2]于润洋.音乐学文集[C].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2.

[3]袁静芳,姚亚平.音乐学文集[C].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

篇9

    一、韩国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全球化创造性人才教育”理念的确立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社会、经济、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教育环境与条件的变化,面向全球化、信息化、多样化的教育体制的变化,科技与知识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需求者要求的变化等都对教育体制和课程提出了变革的要求,这也成为韩国1997年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之后历次大纲修订的主要推动力。

    李明博政府提出,在2007年修订的课程尚未全面实施之前,2009年对基础教育课程再次进行修订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世界环境和国家地位的变化;第二,再度调整人才培养战略的要求;第三,消除顽固性问题以实现宽松和创造性的学校教育。[1]实际上,前两个方面存在对应关系,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需要以及国内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人才规格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同时,革新人才观,调整人才培养战略,也是应对世界环境变化和国家发展需要的必然。基于上述认识,韩国指出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背景在于第二个方面,新的人才培养战略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必须从“以技能型人才为中心向以创造性人才为中心”转换,从“国内型人才向世界型人才”转换,这成为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球化创造性人才教育”理念的雏形。

    学校教育的“顽固性问题”指的是,历次课程改革包括2007年对第七次教育课程进行第四次修订后的课程均未能缓解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与“私教育”现象过热的问题,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寻知识的好奇心,全国所有的学校都在运营国家指定的相同的教育科目和内容,导致学校的自主性和多样性不足。同时,以教学活动为主的教育导致学生在多样化的体验、奉献、前途发展教育等宽泛的人性教育等方面存在不足,遭到很多批判。[2]因此,消除顽固性问题以实现宽松和创造性的学校教育也成为2009年韩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背景性因素。

    基于上述背景,韩国明确提出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的修订方向是要实现“学习感兴趣的知识,体验愉快的学校”。即:减少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再只是零散的、片段式的知识和理解教育,而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不再是以记忆为主的教育,而是实践关怀与共享精神、涵养创造性与人性的教育。在课程修订的过程中,教育科学技术部提出了“未来型课程”的构想,明确此次课程改革旨在提高课程的适切性、合理性、多样性和自主性,并最终确立了“全球化创造性人才教育”的课程理念。

    二、韩国2009年修订后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与构成方针

    韩国2009年修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更加强调对全球化的应对和追求人性化的全人教育,倡导由传统教育向全球化、信息化、开放式教育转换,提出教育要进一步深化由以教育提供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注重由划一的均等主义教育向自由与平等相互协调的教育转换,因此新课程在课程的性质、追求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构成方针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一)新基础教育课程的性质

    新基础教育课程是依据韩国《初等与中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为实现中小学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的国家课程,也是中小学校制定、实施校本课程共同的、通用的标准。对新基础教育课程性质的具体规定包括:1)同时追求国家整体层面的通用性和地区、学校、个人多样性的课程;2)强调学习者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3)教育部门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课程;4)将学校教育体制向以课程为中心的方向进行改善的课程;5)维持和提高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质量水平的课程。[3]

    (二)新课程追求的人才培养规格

    在“弘益人间”思想引领下,陶冶国民人格,培养自主生活能力成为民主市民必备的基本素质,追求理想人生,能够为实现民主国家发展和人类共荣理想贡献力量。基于上述教育理念,新课程追求的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包括:1)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个性发展和用于开拓前进道路的人;2)在具备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新的构思和挑战发挥创造性的人;3)在对文化素养和多元价值有所理解的基础上追求有品质的生活的人;4)成为能够与世界沟通的世界公民,能够以关怀和共享的精神参与共同体发展的人。[4]

    (三)新课程的构成方针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的构成方针更多地体现了修订前后课程调整的具体措施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具体包括以下8个方面:1)构建能够培养实践关怀和共享精神的创造性人才的课程体系;2)新课程由小学1年级至初中3年级的共同课程和高中1年级至高中3年级的选择课程构成。修订前的韩国基础教育课程由“国民共同基本教育课程”和“以选择为中心的教育课程”构成,其中小学1年级至高中1年级是国民共同基本教育阶段,高中2年级和3年级是以选择为中心的教育阶段。修订后的新基础教育课程由“共同教育课程”和“选择教育课程”构成,名称上有所变化,并缩减原来10年的“国民共同基本教育课程”为9年的“共同教育课程”,高中3年全部为“选择教育课程”教育阶段;3)打破课程编排和实施的僵化现象,设置年级群,通过各年级间的相互联系与合作实现课程编排和实施的灵活性。在年级群的设置上,将小学1年级至高中3年级划分为5个年级群,其中小学分为3个年级群,每2个年级为一个年级群,初中3个年级和高中3个年级各为一个年级群;4)考虑共同教育课程在教育目的上的接近性、学问探究对象与方法上的临近性、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性等,重新分配科目群。以小学3-6年级为例,修订前的课程设置为国语、道德、社会、数学、科学、实科、体育、音乐、美术和外语(英语),共10个科目。修订 后,按照组建科目群的原则将相关科目合并,现行的课程设置情况为国语、社会/道德、数学、科学/实科、体育、艺术、英语,共7个科目(群);5)在选择教育课程的过程中,为使在强化基础教育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的合理学习成为可能,将选择教育课程划分为4个科目领域,并规定每个科目领域必须修习的学分。这4个科目领域分别是基础、探究、体育与艺术、生活与教养,将高中8个科目(群)划分为上述4个科目领域,其中基础领域包括国语、数学、英语,探究领域包括社会和科学,体育与艺术领域包括体育和艺术(音乐/美术),生活与教养领域包括技术与家政、第二外语、汉文和教养;6)通过减少每学期修习的科目数量减少学生的学业负担,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活动;7)整合目前的能力培养活动和特别活动,新设能够实践关怀与共享精神的“创造性体验活动”。创造性体验活动作为教学科目以外的活动,与教学科目是相互完善和补充的关系,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实践所学的知识,培养懂得分享和关怀的兼具创造性和人性的未来型人才。改革前韩国中小学的活动课程由“能力培养活动”和“特别活动”组成,能力培养活动包括学科能力培养活动和创造性能力培养活动,特别活动包括自主活动、适应活动、开发活动、服务活动和例行组织活动,鉴于创造性能力培养活动与特别活动的相关领域之间存在内容重复以及之前的活动课程效果不佳等问题,2009年修订的课程中将这两个活动合并为“创造性体验活动”;8)通过改善学校课程评价和教学评价、实施国家层面的学业成就度评价等强化课程质量的管理体制。[5]

    三、韩国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已有的研究成果[6]对韩国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已经做了相关介绍,因此笔者仅从“课程与课时的变动情况”和“创意性体验活动的增设”两个方面做补充论述。

    (一)课程与课时的变动情况[7-8]

    1.小学的课程与课时变动情况

    小学取消了“我们一年级”课程,之前该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针对一年级小学生开展适应学校生活的教育,取消后将这一适应性课程的课时分配到1-2年级群的创造性体验活动中,在创造性体验活动中开展适应性教育。修订前3-6年级的课程设置情况为国语、道德、社会、数学、科学、实科、体育、音乐、美术和外语(英语),共10个科目,通过引入科目群的概念,修订后的小学课程设置情况为国语、社会/道德、数学、科学/实科、体育、艺术和英语,共7个科目(群)。

    在课时变动方面,与1-2年级群创造性体验活动的课时有所增加不同,3-4年级群与5-6年级群在此方面的课程均有所减少,修订前这两个年级群的能力培养活动与特别活动的课时数分别为238课时和272课时,修订后的创造性体验活动的课时数均为204课时。同样被缩减课时数的科目(群)是3-4年级的国语,由修订前的442课时减少至408课时,但同时规定,学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442课时作为基准课时。修订后增加课时的科目(群)是英语,增加幅度较大,3-4年级由68课时增加至136课时,5-6年级由136课时增加至204课时,充分体现了修订后的课程对小学阶段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从小学阶段的课时总量来看,1-2年级的课时数没有变化,3-4年级和5-6年级均减少了68课时。

    2.初中的课程与课时变动情况

    初中修订前的课程设置情况为国语、道德、社会、历史、数学、科学、技术与家政、体育、音乐、美术和外语(英语),共11个科目;修订后的课程设置情况为国语、社会(包括历史)/道德、数学、科学/技术与家政、体育、艺术、英语和选择科目,共8个科目群。其中选择科目包括汉文、信息、环境、生活外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汉语、日语、俄语、阿拉伯语)、保健、前途与职业等。按照新课程大纲的规定,在必要的情况下学校也可以开设新的选择科目,但要依据市、道教育厅的课程编制与实施方针并履行必要的步骤和程序。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对前途和职业进行思考和选择,要加强在选择科目中开设和实施有关前途教育的课程。

    在课时变动方面,修订前初中3年的能力培养活动和特别活动共计510课时,修订后增设的创造性体验活动三年共306课时,减少的204课时全部用在新增设的选择科目上。从初中阶段的课时总量来看,修订前后没有变化,均为3366课时。

    3.高中的课程与课时变动情况

    修订前后高中课程设置的最大变化是修订前高中1年级的课程为“国民共同基本课程”,课程设置情况与初中相同,高中2-3年级是“以选择为中心的课程”阶段,开设国语、道德、社会、数学、科学、技术与家政、体育、音乐、美术、外语、汉文和教养12个科目;修订后高中3个年级划分为一个年级群,全部采用“选择教育课程”,但需完成课时分配标准要求的必修学分,修订后将课程设置为8个科目群,又将8个科目群划分为基础、探究、体育与艺术、生活与教养4个学科领域,其中基础领域包括国语、数学、英语,探究领域包括社会和科学,体育与艺术领域包括体育和艺术(音乐/美术),生活·教养领域包括技术与家政、第二外语、汉文和教养。另外,修订后的高中课程开设了大量的专门科目,数量达到448门之多,涵盖农业生产产业、工业、商业信息、水产与海运、家政与实业、科学、体育、艺术、外语和国际10个领域。专门科目主要在以专门教育为主的高中进行编排和实施,普通高中也可以根据情况开设。

    在课时变动方面,高中采用学分的概念,1个修习单位指以50分钟为基准的17次课的课时量。高中毕业的最少学分由修订前的210个下调为修订后的204个;修订前高中3年的能力培养活动和特别活动共18个学分,修订后的创造性体验活动上调为24个学分;修订前后学科教学活动的学分下调了12个。另外,高中的类型可以大体上划分为普通高中和以专门教育为主的高中,普通高中科目群的180个学分中必修学分的数量要达到116个以上;以专门教育为主的高中科目群的180个学分中,普通科目的必修学分的数量要达到72个以上,专门科目控制在80个以下,强调普通科目的学习。

    (二)创造性体验活动的增设

    新基础教育课程在整合原来的“能力培养活动”和“特别活动”的基础上增设“创造性体验活动”,目的是通过作为学科教学以外的创造性体验活动实现与学科教 学的相互补充和完善,通过积极的实践活动培养具备关怀与分享精神和宽泛的人性的未来型创造性人才。各个阶段的创造性体验活动的重点有所不同,小学阶段创造性体验活动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生活习惯,涵养共同体意识,发掘自身个性和潜质;初中阶段创造性体验活动的重点在于确立与别人共同生活的态度,思考自己的前途,进行自我发现;高中阶段创造性体验活动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的各种欲求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训练学生学会维系完满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选择人生道路和致力于自我实现,重视学生的自主实践。[9]创造性体验活动主要由自主活动、社团活动、服务活动和前途发展活动4个领域构成,各个领域的性质和具体内容见表1。

    四、韩国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

    (一)通过实施“年级群”和“科目群”制度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果

    2009年修订的基础教育课程通过引入“年级群”和“科目群”制度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果。首先,年级群有利于打破课程编排与实施的僵化现象,促进各年级间的联系与合作,提高学校教育的灵活性,使相关科目的集中学习成为可能;其次,采取集中学习的理念,将原来分散在多个学年和学期的课程集中在某个学年或学期学习,如此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再次,科目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减学生学习的科目数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考试负担;最后,将教育目的接近、教学方法和学习对象类似、实际生活中有关联性的学科进行合并,改变了过去相对孤立的单科式科目设置,既加强了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又符合“全人教育”的基本理念。

    (二)增设“创造性体验活动”,培养实践关怀与分享精神的创造性人才

    将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中的“能力培养活动”和“特别活动”所涉及的5个领域统合后设置“创造性体验活动”,具体通过自主活动、社团活动、服务活动和前途发展活动4种形式展开。不同阶段(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创造性体验活动的侧重各有不同,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在学校内部和外部进行的创造性体验活动的结果将在升学中通过入学查定官制度等方式体现出来,保证创造性体验活动的有效实施。在教学活动之外开设的多样化的、实践性的创造性体验活动,能够改变过度地以学科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活动,强化创造性与宽泛的人性教育,成为培养能够实践关怀与分享精神的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环节。

    (三)在强化高中阶段的基础学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前途指导

    高中阶段的课程虽然都修改为选择教育课程,但无论对普通高中还是以专门教育为主的高中在毕业所需的必修学分和对普通科目的学分上都有明确的规定,基础科目所有的学生都必须修习,重视强化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学力。在此基础上,细分的选择科目(包括普通科目和专门科目)可按照等级和学科领域重新编排,真正实现学生能够深入、广泛地学习自己想学的知识。另外,在课程的编排和实施中,学校还可以通过“学校自主课程”开设符合学生性向、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前途集中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前途指导。

    (四)赋予学校充分的自主权,运营特色多样的课程

    修订后的基础教育课程赋予了学校更多的自主权: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色决定课程的授课时间,并且每门课程的授课时间都可以在20%的范围内进行自主增减,鼓励学校运营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要;另一方面,修订后的课程大纲允许学校开设自主课程,例如修订后的高中课程中,学校可以自主安排64个学分的自主课程,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编排相关课程,加强了学校和学生的自主性。另外,允许高中开设一些大学先修课程或高中和大学的衔接课程;允许学生修习外校开设的符合自己兴趣的课程,并能够得到地方教育厅的学分认证;允许普通高中根据情况开设具有职业倾向的专门科目,而之前专门科目主要在以专门教育为主的高中开设。总之,2009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上的自主性,赋予了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五、韩国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

    韩国2009年修订的基础教育课程虽然正处于按年度逐步实施的阶段,但已经遭到了不少批评,既有理念层面的批评,也有在实施过程中已经面临的问题。争议的焦点之一在于科目群的概念问题,批评者的观点认为科目群的概念存在模糊性,而科目群概念的模糊性会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10]科目群概念的引入是韩国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变化和主要特征,但科目群在是否实现了科目间的实质性融合、如何合理分配各科目间的课时、能否配备真正合格的师资等方面均受到了质疑,质疑的核心在于科目群的概念并不明晰。以初中“科学/技术与家政”科目群为例,首先,引入科目群概念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减轻学生负担,“科学/技术与家政”科目群共646课时,修订前“科学”为374课时,“技术与家政”为272课时,修订前后的课时数没有变化;其次,新基础教育课程强调科目间的统合,但目前韩国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仍是学科教师培养模式,并且实际上科目群教学在一定时期内仍会保持分科教学样态,实质上就是不在同一学期同时开设“科学”和“技术与家政”,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合;另外,组成科目群的各科之间的课时分配也存在一些问题,将影响到教师的切身利益等。[11]因此,不解决科目群概念模糊性的问题,将很难取得期待的课程改革效果。

    年级群概念的引入和集中学习理念的提出是韩国200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变化,但批评者的观点认为,年级群概念的引入虽然使集中学习成为可能,但集中学习主要体现在国语、数学、英语等课时数较多的科目以外的“小科目”上,实施科目群制度后每学年学校科目规定不能超过8门,这些所谓的“小科目”便不得不通过集中学习的方式来完成,集中学习理念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至于集中学习能够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学习效果的观点同样受到了批判。[12]

    另外,根据小学和初中的“课程编排与实施重点”中的规定,“根据学校 的特点以及学生、教师、学生家长的要求,学校可自主对各科目(群)的课时数进行增减,增减幅度在课时数20%的范围内”,这种旨在增加学校自主权的规定同样遭到了批判。反对的观点认为,如果大多数学校都不采取增减课时的措施,这样的规定便形同虚设;如果相当数量的学校都采取增减课时的措施,就会带来混乱,大多数学校会将这样的规定利用在特定的方向上,比如增加英语、数学等所谓主要科目的课时数,减少其他“小科目”的课时数。[13]

篇10

一、创造符合课改精神的文化

美国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彰显社会价值观念,其学校文化共性的价值追求是十分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文化

美国虽然没有提倡以人为本的口号,但在实际行为中贯彻得非常到位。学校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尊重,是美国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方式和特殊营养。学校课程设计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学生的课程选择提供细致服务。

2.务实、落实的文化

务实、落实的文化是管理的真谛,是教育实效的保证。令人感动的是,美国学校办学硬件条件不如我们很多学校,但用于关注学生的发展的经费却十分充足。学校没有华丽的校舍,但有满足学生需要的运动场馆、图书馆和多种教室。

3.诚信的文化

在美国,信用交易十分发达,美国人看重信用记录,“信用”二字几乎伴随人的一生。没有诚信的社会是危险的,没有诚信的人是可怕的。“那些被骗子骗过的人们,即使在诚实人面前也是戒慎恐惧。”只有讲求诚信,我们的社会安全感才会增强,我们的教育理想才可能实现。

4.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文化

美国人自信、乐观、幽默。学校是学生的乐园,教师珍视自己的工作,发自内心地爱教育、爱孩子。美国的孩子自信、快乐、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文化才能造就一代代心中充满阳光的人。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发扬优点远远比改进缺点更重要。要知道我是唯一的,我是最好的。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优点,容忍不足。

5.有个性自主发展的文化

在美国,个性化教育主要强调三个方面:一是强调与众不同的个性。在美国,人们很重视个人特点,维护自己独特的个性。美国人的信条是:我就是我,你就是你,我不是你,你不是我。二是强调表现自己的个性。三是强调个性的发展要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以一种灵活的姿态来应对环境的变化。

6.创造性的文化

学校提供多样化课程套餐,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没有固定统一的绝对答案,好学生的标准是爱提问题能独立思考。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创造,获得全面、主动的发展。学校重视研究性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积极参与解决创造性学习问题。比如博物馆、图书馆以其高质量的服务为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

7.秩序制度的文化

美国人将法律规则视为社会法治秩序的基础。制度制定出来,每个人就严格按照制度来办事。美国的学校同样如此,制定规则经过激烈的争论,制定出来的规则学生自觉遵守。

二、课改的核心是选择性和自主性

什么样的课程,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学校提供课程套餐的丰富性和特色性,体现学校特色并逐步形成学校文化。学生实现课程选择的自主性,使学校课程的综合功能发挥了作用。

美国教育的个性化从最普通的学校日常教学的运作,如一张课程表,就充分体现出来了。让同一年级的每个学生用统一的课表,用同一进度学习一样的课程,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是完全不可思议的,怎么可能所有学生都一样的进度,有一样的兴趣和需要呢?美国基础教育为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竭尽全力,一所学校提供100~200门课程是基本要求。国家课程体现层次性,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体现特色性。进行教师引进和培养,确保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这种分化式教育使程度不同的学生自然分开,目标考大学,或名牌大学的学生和一般学生虽同校,却是截然两个世界,互不相干,兴趣目标,学习的强度深度相差甚远。学生真正实现课程选择的自主性,从而体现出人才培养的特色。因为学生的需求而设置的课程,更能彰显学校文化的发展性。

我们的高中课程改革也实验学分制和选课制度,提出“在选择中学会选择”的要求。我们的选修课(除了必选选修,高考考查内容)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质量也难以保证。甚至我们的必修课,因为中考高考的关系而被分为主、副科,学生对待程度也是差别很大。而且,我们开设的选修课,多是围绕高考需要的补充。其他的选修课多有一些锦上添花的味道。开设的选修课也常常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需求,或者学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修习这个课程。

我们的行政班集体管理模式和课改课程模式有冲突。两种模式同时存在会引发管理冲突,或导致资源争夺(如教师、教室等)。我们的教研组、备课组制度也是与固定班级上课适应的。制度上的问题是非常难以解决的。

有些学校尝试的分层教学,多是按照成绩强制分班的。如何体现学生的自愿性和家长教师的真正接受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对老师的评价也常常跟分数有关。班级固定也好评价班级的成绩。各个学校间的比拼也常常把考试成绩放在第一位。

我们现在要面临的问题是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上的差异过大。比如课程标准试图制定的略低一些,而我们的教材内容过多,要求过高,尤其是受到高考的限制,要求就更难降低,而且所有学生都要按照同样的标准。而学校规定的课时完成这些要求是有难度的。

三、课改需要有效的保障机制

我们的课改是自上而下的,靠行政部门的力量推动的,在学校和教师层面积极性是有限的。家长、学生的认可度也很有限。在推动课改的同时,我们在学校层面规定了很多要求,而对于课改中涉及的学校以外的很多制约因素还缺乏系统地解决。课改的实施过程因此困难重重,关注宏观层面的制度保障是非常关键的。

课程改革的成功离不开评价、离不开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应该是不争的事实。两种专家的观点我十分怀疑:一是说,你不要管高考怎么考,你只要培养适合未来的人才就对了;一是说,课程改革进行了,高考自然也就变了。

一些专家对校长和一线老师十分不解,认为教师盯着高考是视野和境界的问题。问题的本质是这样吗?课改需要有评价制度作为保证,否则只能停留在理想化的层面上。

美国大学录取学生十分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即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等方面对中学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推行的SAT考试作为参考录取依据也导致了很多学校重视应试。大学选拔人才的标准应该和中学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这样才会有教育的一致性。我们不能中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大学选拔人才靠分数,这一定会引发严重的问题。有人说,高考最公平。这没错,问题是考分在大学录取中起到多大作用。有人说,不用高考成绩作为唯一录取依据就会引发问题。如果这样,我们就做不到真正让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的评价制度不仅包括大学的人才选拔。还应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社会用人的标准,家长的期望,上级部门的评价,学生的选修课究竟作用有多少,成长记录袋有用否等,对这些问题没有实质性的回答,课改将流于形式。我以为,课改仅仅靠一批理想主义者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有制度保障的教育改革。没有制度保障,课改实效也将接受拷问。

四、减负任重道远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硕士、博士研究生,美国学生的学业负担是逐步加重的。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科课程的总体要求,数学、物理、化学等远低于我们的学科要求标准(按留学生的说法,我们中学毕业相当于美国的本科毕业),在体育、艺术、科技领域水平比我们要高。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但学生有效地发展了学习兴趣和学会了初步的学习方法,高中阶段能初步确定了个人的未来志向。在基础教育领域,美国的公立学校学生课业负担总体很小,私立学校课业负担相对要重得多。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课业负担不尽相同,课业负担重也是自己的选择。每个人因自己兴趣和志向的不同,选择需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呈现出充分尊重个性的原则。当学生最终希望读研究生时,开始了较为艰苦的学习过程,博士毕业后能力都比较强。转美国学校提供丰富的课程套餐供学生自主选择,基础课程可以分难度层次,选修课程可以满足个性兴趣和志向。在保证最基础的标准情况下,学生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有足够的自,能飞的飞,能跑的跑,能走的走。想深造的学生可以多选择课程、选择难度大的课程;学习进度快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可以在中学提前选修大学课程并获得大学承认的学分。美国没有减负一说,你学业负担的轻重由你自己选择。

我们的课业负担为什么那么重呢?本质是经济基础还不够雄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过于单一,优质资源供不应求,竞争激烈,升学规则在起主导作用。有人说,高考可以少考几门吗?即使只考一门,竞争人数不变,竞争同样激烈,负担无法减轻。录取的多样化是必由之路,要想为社会培养更适合的人才,必须改革录取的方法。在学习成绩之外,需要考虑一些有益的因素。大学宽进严出,也是一条必由之路。现阶段,通过行政措施来促进减负工作的推进也是亟需的。学分的限制、新课程改革的选择性、评价的导向对减负工作都会起作用。我们也要努力把学习负担轻重选择的自交给学生。

五、教育均衡与优质教育

现在我们提倡教育均衡,主要是追求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原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制度、法律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受教育的权利被视为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表1)。

在关注教育均衡的同时,也要关注优质教育问题。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是一个现实,削高不可行,补低是关键。均衡发展不是搞“一刀切”,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一个水平、一个模式,而是要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相对均衡的情况下,进一步鼓励学校深化改革,办出特色,从而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留有充分的时间。因此,均衡发展与办出特色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应该是相得益彰的。

创办学校特色应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努力实现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尊重学生基础状况和个性特征,办出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发展应该经历三个基本阶段:特色项目(课程)——学校特色——学校品牌。

首先是特色项目(课程)。国家规定课程落实层次和水平因学校而异,落实得好的课程可以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如有的学校在艺术课程、科技课程、体育课程、语文、数学、外语或德育课程与活动等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除国家课程外,学校基础历史和师资提供的校本课程也是重要的特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