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系统解决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23 15:4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商系统解决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据悉,分析仪器业内简称的“上海仪电”指的是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科学仪器板块,包含了由原来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根据不同产品事业部转制而来的三家公司: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仪电科仪”)、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简称“仪电分析”)、上海仪电物理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简称“仪电物光”)。
在10月10日举办的2016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上,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的相关高层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记者:据了解,上海仪电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慕尼黑(上海)生化展。请问,贵公司对本次展会有怎样的期待?
上海仪电:作为历史悠久的业内知名传统企业,从第一届中国慕尼黑举办时上海仪电就参展了,对于海外的慕尼黑展也有选择地参加。我认为,慕尼黑系列展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里厂商云集,经销商和用户欢聚一堂,是一个感受业界发展态势、展示企业专业度、加深用户沟通的专业平台。
在本次展会,上海仪电的3个科学仪器板块均带来了最新研发的产品:仪电科仪的引领版PH计、全自动滴定仪;仪电物光的高速旋光仪、自动阿贝折射仪等。仪电分析这次除了带来新款通用型的全自动气相色谱仪、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激光拉曼光谱仪等,还带来了专门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和水质检测的专用仪器。这些产品的推出标志着上海仪电作为国内最大的科学仪器供应商之一已达到了国内领先的水平,我们还将用工匠精神继续努力,为我国科学仪器的发展作出贡献。希望通过展会平台更好地将产品展示给专业用户,并得到大家的建议。
记者:请介绍上海仪电在食品领域实验室的配备上有哪些产品?
上海仪电:对于整个上海仪电科学仪器板块而言,食品安全检测是这几年新增的一个产品应用方向。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品质,政府也花大力气完善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管和引导,市场需求旺盛。其实,上海仪电很多产品都是该领域的必备仪器,比如,用于检测农兽药的气相、液相色谱仪,检测黄曲霉素、苯并芘的荧光分光光度计,用于检测重金属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用于检测甲醛、吊白块的分光光度计,用于检测酸价、过氧化值的滴定仪等等。
为了配合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近几年上海仪电推出了一系列快检设备,满足了检测现场易用、高效、经济的要求。我们的设备具有3个优势,第一,应用开放:客户可以自己设定需要检测的项目,输入习惯使用的试剂的标准曲线。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检测数据上传至企业甚至政府监管云平台;第二,使用方便:基本的仪器参数在用户选择检测项目时会自动配置。在提高使用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对操作者专业素养的要求;第三,精度高:上海仪电的S20 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采用荧光淬灭免疫层析技术,比原有市面上的技术检测限足足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记者:据了解,上海仪电的GC128型气相色谱仪曾获第十一届BCEIA金奖,请问在开发这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时,克服了哪些困难?
上海仪电:获得过BCEIA金奖的气相色谱设备还是老款的,上海仪电没有在荣誉面前原地踏步,今天展出的GC128具有我们最新一代EPC、EFC电子气路控制和多项专利技术。
我国分析仪器产业整机制造厂家的基础研发深度不够,相关产业的配套能力也不够。例如EPC电子流量阀,国产产品在稳定性、重复性、可靠性方面和进口产品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即使我们拿到进口设备,由于对方不提供相应的数据经验,同样存在着技术壁垒,进口设备与实验设计的配合仍需大量的算法实验。仅在仪电分析方面,我们每年的科技投入占总预算的8%以上,在色谱仪的电子流量阀就攻关了将近3年的时间。庆幸的是,通过努力我们最终取得了成功,并获得了科技部的重大专项项目。正是因为仪电分析在科研道路上长期的坚持,才会有今天的成果。现有的气相色谱仪,已经全部升级换代,GC128、GC126N、GC112N更换了大尺寸的触控屏,图示菜单方便用户操作。除了美观实用的外表,内部EPC 等技术的采用,给客户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操作体验。总结起来有3个优势,简便:一键启动功能;高效:主机和电脑可以同步设置参数和操控仪器;开放:可以接8个外部事件,按照用户的设定时序工作。
记者:据了解,上海仪电曾协助家乐福创设食品安全检测系统,请介绍一下该项目。
上海仪电:作为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上海仪电食品安全检测系统解决方案覆盖了大卖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餐饮业中央厨房、农场、集体用餐配送中心5大食品场所;列出检测项目:微生物、农残、兽残、毒素、添加剂及非法添加剂、其它等6大类70项科目。
前些年,社会上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为企业打响了警钟,相关食品企业急需一套排查食品安全风险的检测系统。基于家乐福企业加强自身建设的需求与政府职能部门监管的需求,上海仪电为家乐福设计了食品安全检测系统解决方案。方案中,我们确定了53项检测科目,提供了实验室设计、建设方案、培训员工等一条龙服务。该系统利用了“INESA智慧溯源协同平台”,实时监控鲜肉类和水产品的情况,保证了卖场食品安全,为老百姓提供了放心菜、放心肉,成为了食品安全检测系统的成功案例。
分析检测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对于方案专业度的要求很高,细致到开关安防的位置,这要求了设计者本身具有规范操作的经验。在上海仪电的应用实验室中走出了一批批高学历、经验丰富的实验室操作人员,服务于社会。
篇2
2000年,德国电信通过收购DebisSystemhaus成立了自己的IT服务部门,次年在Debis基础上组建了T-Systems开展ICT服务。2004年,T-Systems的ICT服务划分为两大类:“T-Systems企业服务”和“T-Systems商业服务”,“T-Systems企业服务”是用来处理跨国公司和大型公共机构相关业务的业务单元,而“T-Systems商业服务”则主要为德国境内的大中小型企业提供ICT服务。今年,T-Systems还推出了合作伙伴计划,希望借此进一步扩大ICT业务领域。
“客户满意”是最终目标
德国电信认为,信息技术(IT)和通信技术(CT)的融合以及大公司IT应用的全球化是当今世界趋势,而电子商务和融合解决方案的需求在未来将相当大。因此,德国电信将T-Systems的电信和信息技术与整个系统解决方案捆绑在一起,成为真正的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以期提供“一站式”的综合信息服务,目前已提供的业务包括:咨询、运作,以及开发IT和电信解决方案等ICT领域的业务,此外T-Systems还为公司和公共事业机构设计创新的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解决方案。
在定位方面,T-Systems主要选择了为大客户提供系统集成方案。作为欧洲第二大系统方案提供商,T-Systems除了为德国电信的大客户提供服务外,还为其他全球客户提供综合的IT和电信解决方案。目前,德国电信在全球20多个国家拥有约52000名员工,具有提供全球IT和电信服务的能力,可为客户开发创新的集成方案和电子商务系统。在提供全球化“一站购齐”和端到端的电信和信息技术服务方面所具备的综合实力,使T-Systems长期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对德国电信来说,“客户满意”是它提供的所有产品的目的所在。目前,德国电信的商业服务单元支持大约16万家中型和大型企业客户,欧洲服务单元为大约60个跨国公司和公共部门提供专业服务。T-System允许客户集中自己的核心业务,优化流程和减少成本,使客户在业务上变得更灵活。
细分目标市场
德国电信的ICT产品以客户为标准划分为两类:大型企业客户和公共部门客户。其中,大型企业客户的产品包括:核心业务解决方案、行业解决方案、通用解决方案三个部分;公共部门的产品包括:政府部门解决方案、安全部门解决方案、科研和教育部门解决方案及运输部门解决方案。德国电信的信息化产品从产品性质来看,又可以分为通信解决方案、信息解决方案和综合解决方案三类。
拓展行业应用
行业应用是T-Systems的一类重要产品,主要是面向行业客户提供定制的ICT行业解决方案。目标行业有:汽车、制造、银行、旅游、物流、电信、保险、零售、媒体、能源和卫生等11个行业,提供的产品主要包括: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ENX解决方案、业务流程外包和定制解决方案等。
强化核心业务解决方案
对所有的行业来说,在日常的工作流程中都会存在着一些核心的问题,譬如安全、电子商务、外包和全球化等。这些问题驱动着市场的趋势,对公司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T-Systems通过先进的ICT技术来帮助客户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与客户联合,T-Systems掌控了客户所面临的挑战并且能创造新的机会,保证客户在现在和将来都能获得成功。
在提供互联网服务方面,T-Systems在一个客户可以支付的价位下为其提供安全、可靠、高速的访问网络,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际性的。T-Systems为商业客户提供的定制包捆绑了互联网接入,以及其他产品和服务,能够提供的容量高达102000Gbit/s。
此外,T-Systems还能为客户提供业务流程外包业务,包括财务会计、人力资源和文档管理服务等。
四点经验值得借鉴
第一,收购扩张,迅速提升竞争力
德国电信通过收购信息技术服务集团DebisSystemhaus迅速具备IT服务的能力,再结合自身在通信方面的优势,通过融合IT和CT提供“一站式”的综合信息服务。对于国内运营商来说,通过收购获得在IT服务领域里的优势未尝不是一个可行的策略。电信运营商本身在IT服务上的短板使它通过自身的积累来获得IT服务的能力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通过资本运作收购一到两家在IT服务细分领域具有特长的企业,并结合自身在通信方面的优势可以迅速提升自身提供IT服务的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第二,专注特定领域,扩大市场范围
T-Systems目前已经是ICT服务领域的著名品牌,可以为企业用户提供包括IT咨询、设计企业和公共事业机构创新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建立和管理复杂的网络通信和IT基础设施及与流程相关的应用系统、客户业务流程的外包、客户高性能IT和电信整体解决方案的开发等在内的最全面的ICT服务。
T-Systems通过把汽车行业作为突破口,做深做精之后又迅速向其他行业延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于国内运营商来说,可以选择一到两个行业重点突破,重点研制和开发相关解决方案和通信信息化产品,同时积极开发通用解决方案,加速向其他行业渗透。
第三,立足国内,面向世界
德国电信利用自身的全球网络积极开展国际通信信息化。今年上半年,T-Systems实现跨国企业服务收入19.92亿欧元,占到全部ICT收入的67.2%。由此可见,对于国内电信运营商来说,应当在大力发展国内ICT服务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领域,力争在海外市场取得一定的成绩。
篇3
新年伊始,本刊记者受邀来到NAGRA中国公司北京总部,与Nagra中国区总经理欧阳锋(Francois Aubaniac)先生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在访谈中,欧阳锋先生充分表达了Nagra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至今为止Nagra在中国已经有超过350位员工,我们将来会有更多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更多的投入在中国市场上,我们现在想做的目的就是适应中国高速的增长的需要”。
从事数字电视业务超过20年
NAGRA隶属于Kudelski集团,集团于1951年成立的。最先的业务是做录音,主要是做音频,是从录音开始发展业务。在九十年代初Kudelski集团开始做数字电视的业务,自那以后集团在两块业务方面发展非常迅速,主要是数字电视业务这块,以及出入控制。目前我们在全球有3000名员工,这个数字按中国的标准来说不能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集团,但是对于欧洲集团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具有规模的集团了。
另外就全球业务而言,在数字电视和出入控制方面,NAGRA处于全球技术领先地位。在2008年,集团的销售收入突破了10亿瑞郎大关。2011年,集团出入控制占到销售收入的1/4,而数字电视解决方案占到销售收入的3/4。具体到数字电视业务这一块,在数字电视解决方案当中,有50%是在欧洲,30%是在南北美洲,还有20%就是在亚太区。
NAGRA在中国不是那么有名气,但事实上NAGRA在全球是非常知名的提供数字电视解决方案的企业,特别是在条件接收系统方面。数字电视的解决方案业务在集团已经有超过20年的时间,在全球有超过120家付费电视的合作伙伴,而在全球现在一共有1.4亿人通过NAGRA的系统来接收付费电视,也就是说受众面超过了1.4亿。
再看一下在付费电视业务方面,在1989年集团成立了NAGRA来进行这方面的业务,当时还不是数字电视,NAGRA最开始是做法国的付费电视系统。1991年,NAGRA做模拟解码器超过了100万的大关。在1997年数字电视开始成为NAGRA的核心业务。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我们集团的一个收入发展情况,大家可以看到从1997年,也就是我们在欧洲做的数字电视解决方案之后,数字电视业务这一块已经为我们公司带来了非常强劲的收入增长。而在此之前主要是依靠音频以及模拟技术来为公司创造收入,1997年以后,由于数字电视业务的发展,公司的业务收入大大增加,比过去翻了50倍以上。
把欧洲三网融合的经验带给中国
NAGRA在付费电视方面的三大块业务,分别是有线电视、IP和移动电视,这三个也是NAGRA在中国的主要业务,特别现在三网融合是大趋势,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数字电视解决方案方面所拥有的强大力量。
首先来看有线电视,在全球而言,NAGRA一共占到了全球有线付费电视18%的市场份额,具体到欧洲的话,我们是占到了70%的市场份额。之所以提到NAGRA在欧洲市场上的份额,其实在欧洲经历了和中国非常相似的发展,最开始是模拟信号,当时市场也是非常分散,然后逐渐走向数字化,然后出现了网络的融合,从单向转向了双向的服务。NAGRA在欧洲占有70%的市场份额,经历了所有这一切,NAGRA正在把积累的丰富经验介绍到中国来,带到中国来,来推动在中国的业务发展。NAGRA经历的这一切数字化的变革以及网络的整合,还有提供更多的服务,都是我们过去拥有的经验,我们把他们都介绍到了中国来。比如在北京,NAGRA与北京歌华有着非常好的合作,他们也正在做有关的业务,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跟他们进行了非常好的合作。
在移动付费电视方面,NAGRA也有非常好的表现。事实上,NAGRA做移动付费电视可以说是全世界的企业厂商当中比较早的一家。NAGRA的移动付费电视业务最早是从意大利开始的,并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而我们现在在中国做移动付费电视,和CMMB进行了良好的合作,然后来推动移动付费电视的发展。在移动付费电视方面现在有非常多的标准,NAGRA针对所有的标准都有解决方案,这充分显示出NAGRA能够很快地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很快地提出一些良好的解决方案。
最后,在网络电视方面的情况,就全球而言网络电视的市场是非常多的分散化的,有着数不清的规模特别小的企业、厂商在这个市场上面进行运作。而NAGRA在网络电视方面拥有8%的全球市场份额,这其实已经是相当可观的数字。因为大家知道在网络电视方面,即使非常大型的集团企业也很难做到10%以上的市场份额。举两个例子,分别是INS和SFR,其中SFR是在法国的一个最大的IPTV的付费电视的运营商,现在超过300万的用户,我们为他们提供的解决方案也是让他们非常满意。另外一个集团就是INS,这是一个非常小的运营商,在美国的话大概有10到11个城市里面有业务,系统也是各地都不尽相同,NAGRA为这么小的运营商也提供了非常灵活的解决方案。所以无论是规模非常小、非常分散的运营商,还是非常规模很宏大,甚至是全国唯一的一家这样的付费网络电视的运营商,NAGRA都能够提供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NAGRA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NAGRA在中国超过350名员工,另外在上海也有一个办事处,同时最近在深圳设立了实验室,主要为CMMB测试有关设备的。所以我们在中国开展研发工作,进行客户支持,同时做一些销售的业绩。
NAGRA现在在中国的350名员工,按中国的标准来说,员工数量不是特别多,但事实上这一块已经占到了集团在整个全球员工数量的13%以上。所以对于集团来说的话,中国业务已经是一块非常重要的业务,大家也可以从中看出我们集团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而且愿意在这里进行大量的投资,来适应中国市场的迅速发展。
在这里介绍NAGRA在中国两个非常成功的业务案例,一个是和北京歌华的合作,另外一个是和中广传播(CBC)的合作。在2008年以后歌华发展非常迅速,从2010年9月一直到现在在全市一共部署了大约200万台高清的机顶盒。在歌华所部署的这些高清机顶盒当中,都配置了我们NAGRA最先进的技术。另外,我们还在做CAM的模块,这个是一个安装到电视上面的模块,我们NAGRA也是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发展,可以和很多的系统来进行很好的运作。现在NAGRA正在和歌华共同积极来进行推送式的点播,这样的服务以及其他额外的服务,会在2012年年底之前很快地向用户推出。还有NAGRA和中广传播的合作,NAGRA是唯一一家向中广传播提供设备的企业,我们现在已经为他们提供了超过500万台设备。而且在过去一年当中,就是在短短的一年当中,我们一共在全国部署了60个头端。因此大家可以看到NAGRA在非常短的时间里面,很好地来部署这些非常灵活的解决方案。
关于在中国的未来,NAGRA满怀信心。当然也有一些中国本土的企业在跟NAGRA进行竞争,但是虽然他们做得很好,可是NAGRA的一个竞争优势就是NAGRA在付费电视方面已经超过了20年的丰富经验,并且经历了在欧洲有线电视的发展,还有网络融合,以及单向到双向的转换,NAGRA经历了在欧洲发生的这一切,可以很好地把这些带到中国来。
除了刚才提到的丰富经验之外,NAGRA公司能够提供非常开放的、灵活的解决方案,就像在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有线网络融合方面,可以说很多的运营商、厂商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技术挑战,特别是在省一级。举一个例子,广东有线网络的情况高度分散,问题很多。因为在广东一个省有22到24家有线电视的运营商,有7到8加做CA的,还有10到12家CAM,还有一些提供商,要融合到一切,这的确对于当地来说技术力量很不够。他们很需要像NAGRA这样的企业,曾经解决过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知道怎么去应对现在这种局面,所以现在大家能够看到我们过去在其他国家、其他市场上的经验,能够很好地去帮助中国来完成现在的这种融合的要求。像我们在美国、拉美、欧洲、非洲等等,我们所做的一切业务,都可以很好地搬到中国来,我们能够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NAGRA在提供解决方案方面,我们不光做CA,同时做条件接收系统,还有服务交付平台等等方面,都是享有非常好的业绩,而且也是业内非常知名的、技术力量很雄厚的企业,比如在韩国跟NDS合作,还有服务交付平台方面等等都是如此,可以充分显示出NAGRA有能力来解决中国现在经历的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尤其是在省一级要进行网络的融合趋势当中,我们完全可以把NAGRA在其他国家、其他市场上的经验能够搬到中国来,向中国的厂商、服务提供商也好,或者是服务交付平台等等来介绍NAGRA的一些做法。所以,除了能够保证在内容传输和接送方面的安全性之外,NAGRA还可以和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来为他们提供很多非常灵活的,能够满足他们一切需求的解决方案。
提供灵活、可不断升级的解决方案
国内的很多运营商最开始可能只是有两百万到三百万的用户,但是现在正在进行省级网络的整合,因此这些运营商的用户数量可能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比方说增加到一千万。从过去两三百万到一千万这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面,这对于运营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而在这方面,NAGRA有着非常好的业绩,NAGRA的解决方案是可以进行很灵活的升级,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随时在灵活地进行升级和扩容。
中国付费电视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际在全球也是如此,对于付费电视这个大环境来说,现在不光是有整合,更重要的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在付费电视领域出现了竞争。因为在过去的话,这些有线网络的运营商是可以处于非常放松的状态,那时候用户没得选。但现在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这样的趋势我们在全球是看得非常明显的,比方说有一些过去的有线电视的用户,他可能就会放弃有线电视而去选择互联网电视,所以的话,作为有线运营商必须要做出应对,必须要去保证他的用户不会流失给像网络电视这样的渠道。因此的话,他就需要不断地考虑,需要他们去更多地从内容方面进行加强,同时又要保证在内容传输和接送方面的安全性,所以需要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来保证人们的创造力,以及来保证内容传输的安全性。
积极参与广电各个标准化工作组
现在在中国其实面临着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挑战。主要还是要来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各个省成立了一些公司,把一些运营商进行了整合,整合完之后运营商要进行很好的管理,然后要发送内容、提供服务等等。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各省业务分散化的情况非常突出,像每个省起码有六七家CA,各自都有各自的系统,怎么能把他们融合起来,这将是2012年的很重要的技术挑战。这也因此成为NAGRA在中国2012年的第一个业务重点。NAGRA在世界其它市场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有着雄厚的后台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恰恰能够凭借过去的丰富经验来解决现在在中国这个省级网络之间面临的多样性的问题。
另外,NAGRA的第二个业务重点,就是积极参与到各个标准化工作组的活动当中去,其实现在NAGRA已经参加了7个标准化工作组的工作,希望能够帮助广电总局,通盘进行考虑,明确在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通过参加这些标准化工作组的工作,NAGRA和有关的专家来分享在其他国家的经验、一些做法。
内容安全解决方案正是NAGRA一个传统的核心业务、当然NAGRA现在不仅仅做安全解决方案。NAGRA应对市场的需求非常灵活来提供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无论是有卡的,还是无卡的,无论是单向还是双向的,无论做数字版权管理等等业务方面,还有向媒体播放器,针对开放式设备的媒体播放器,NAGRA都有各种各样的安全解决方案,来保证在内容传输方面的安全。无论是像付费电视,还有像移动电视、个人电脑,以及平板电脑等等方面,NAGRA都有各种各样的灵活解决方案可以来满足客户的需求。甚至NAGRA还可以应客户的需求来专门制订独特的解决方案,比方说有运营商有特殊的要求,我们可以针对特殊要求来提出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实现这种数字化的进程。
“我们现在不仅仅是一家CA公司”
NAGRA现在不仅仅是CA公司,当NAGRA只是一个CA公司的时候,和竞争者其实是正面对抗。现在NAGRA与当年的竞争者很多时候都会进行非常友好的合作。NAGRA提供很多后台的解决方案,终端的解决方案。NAGRA做内容管理还有服务提供方面的解决方案,其实都是和竞争者的系统进行很好的整合,比方说我们有比较大的一块业务是做CAM模块,这个是一个安置在电视机上面的模块。现在在中国的话,因为中国的CA没有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上面进行部署,所以的话这个CAM模块在中国现在的市场不是很大。实际上我们NAGRA所提供的CAM模块,其实是可以为所有的CA与他们的系统进行整合,NAGRA有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有的是通过特许经营的达成协议。总之,NAGRA可以和当年的竞争者现在进行非常友好的合作,因为我们已经不只做CA了,现在做的是提供全套、非常全面的电视解决方案。比如说广东有线现在有7家CA,NAGRA跟广东有线谈合作,不是作为CA加进去,让广东有线有8家CA。事实上NAGRA可以帮助广东有线搭建出平台上,利用NAGRA的产品把CA都整合到一起。所以NAGRA所设计出来的解决方案,已经不在是和CA进行对抗,只能用你的,不能用我的这种的对抗。而是把他们都能很好地整合到一起。
互联网电视使有线运营商
变的更加有创造性
讲到运营商要更加具有创造力的话,可以举法国的一个例子,NAGRA在法国有一个客户,最开始是一个非常小的有线运营商,通过收购更加小的一些有线运营商然后逐渐发展壮大。但是对于他们来说面临的技术难题,就是要把原先的这些小的运营商的系统等等要整合起来。因为在法国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法国当时有两个卫星电视的运营商,有DTH这样的运营商,还有三到四家有线运营商,同时还有互联网电视的威胁,后来还有地面付费电视的威胁。所以对于他来说要生存,必须要能够出新招,要吸引到用户,NAGRA跟这个有线运营商进行合作推出了视频点播的服务,这是世界上最找的提供双向的有线电视服务的一个项目,他们很快地从单向转向为双向地提供服务、内容。他们所提供给用户、消费者的视频点播服务都是非常具有新意,能够吸引很多的用户。事实上,他当时是唯一一家能够让用户通过他们来购买电影,因为他们建立了一个非常大的电影库,消费者可以通过他们来购买电影,在家里面就能够看。
之后,这家有线运营商认识到在OTT内容方面也给他们来了很大的生存威胁,因此我们一起又做了一个合作项目,开设了一个门户网站,在这个门户网站上面结合了来自于OTT的内容,也就是不再和OTT进行正面的对抗,相反把OTT的内容都结合过来了,这样的话就和OTT不构成直接的竞争。而且消费者通过这个门户网站来购买OTT内容服务的时候,还会看到这个有线电视的品牌,这个门户网站就是NAGRA来做的,帮助客户解决了整合或者是集聚OTT服务、内容的技术难题
NAGRA与客户的合作,不仅仅是帮助客户来提出各种各样的想办法生存下去,NAGRA给客户提供了非常强大的后台支持服务,NAGRA给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里面就包含了非常良好的用户体验。因为内容传输方面很多有创意的话,内容就会非常的繁杂,可能有来自与OTT的、有来自与现场直播的、还有视频点播的,甚至电影库可能有超过15000部电影在周转,对于客户来说如何管理这些内容,对于用户来说怎么很快地能够找到想看的内容,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技术挑战。因为对于用户来说,他们不管内容是从哪里来的,用户更关注很快地能够着到想看的内容。NAGRA同时开发非常友好的用户界面,让用户非常快捷地看到他想看的内容,这也是我们的一大技术优势。
成立网络安全部门保护云计算安全
篇4
早在1985年,ECI就已经为中国客户架设了中国第一条SDH(光传输)网络。发展至今,ECI电信已成为中国主要的通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电信运营商、行业客户,政务与防务部门提供广泛服务。
2008年ECI电信推出了向下一代网络过渡的综合方案-1Net。它包括多功能的网络设备组合、全集成的解决方案和一整套专业化的服务,由于采用了统一的平台式的系统服务模式,ECI可以为中国的运营商顺利过渡到下一代网络提供了优化的演进途径。
“2011年到2015年期间3000亿人民币的电网建设以及2016到2020年期间2000亿人民币的电网运营。此外,在刚刚公布的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里,中国在电信领域的投资将达到2万亿人民币,其中80%的投资将被用于进行带宽建设。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机会,让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到中国的电信基础建设中。”ECI电信中国区总裁赵林表示。
ECI电信通过收购的方式在杭州扩充了研发力量,位于杭州的研发中心为ECI的全球业务提供研发支持。目前,面向下一代网络的数据通信、大容量光传输以及光纤入户是研发中心的重点任务。这些研究内无不与中国本地的运营商的未来建设密切相关。
2011年4月14日,ECI电信宣布:公司已与通信和信息技术分销商佳杰科技签署合作伙伴关系,ECI电信指定佳杰科技为公司在中国的总分销商,为其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打下基础。
篇5
DM系统具有固件升级、动态组件及应用管理、参数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核心功能,能够为人与设备建立沟通的平台。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DM系统对跨平台移动终端进行管理,修复出现问题的终端,按照终端用户的需求添加和删除相关的应用服务,从而提升用户的应用体验。基于此,DM系统已被全球电信运营商广泛应用,随着中国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中国电信运营商也开始关注DM业务,中国移动还对DM解决方案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中国DM市场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未来的前景十分广阔。中国DM解决方案提供商有一定的技术积累,提供定制化服务的能力较强,并且产品的性价比也较高,在中国DM市场中占据明显优势。虽然,目前DM市场作为细分领域,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是基于政府对移动终端安全的重视、4G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终端普及率快速提升等因素,未来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并呈现两大发展态势:
第一大趋势是DM系统将成为大数据技术在移动终端平台上应用的重要渠道。
随着近年来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化网络的兴起以及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数据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爆发式增长,大数据成为“信息爆炸”背景下IT发展的必然。
目前,数据分析已经不再局限于结构化的历史数据,而是更倾向于分析来自于社交网络、在线交易记录、视频、电子邮件以及来电信息等非结构化的数据信息,而这些非结构化的大数据信息将会更多聚集在移动终端平台上。DM系统可有效地探知移动终端的信息及用户使用行为信息,这些信息最终会形成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大数据的应用将使这些有意义的数据信息得到专业化处理。因此,未来DM系统作为一种获取移动终端信息数据的有效渠道,将会和大数据交融发展。
第二大趋势是行业及个人用户对DM解决方案的潜在需求将引导市场的拓展方向。
篇6
2009年2月IBM“智慧地球”战略的提出,无疑是对5年前这次转型很好的总结。在IBM看来,智慧的地球是由一个个智慧的行业组成的,而智慧行业的实现,则需要将IBM的软件产品进行组合和搭配,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这更像是在打“组合拳”。
“智慧的地球”战略后,IBM经过一番筹备和酝酿,开始面向行业推出新的战略举措,并一系列的解决方案。继4月9日宣布成立“IBM医疗行业解决方案实验室”并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后,IBM又在6月16日宣布成立“IBM电信行业解决方案中心”,并推出了面向三个方向的重点解决方案。
全业务竞争下的用户需求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在“2009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公布的数字,到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电话用户已超过10亿,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7亿。作为信息产业基础的电信业,无疑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而3G牌照的发放,则为中国电信业的增长打开了一扇大门。“未来三年将有4000亿元用于3G网络的建设和优化,预计将会带来1万亿元的经济拉动。”奚国华在会上表示。
3G牌照发放后,三大运营商相继推出各具内涵的3G品牌,展开全业务竞争。3G时代,用户对电信服务的要求将更加个性化,而全业务竞争态势的形成,则使用户对服务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电信服务商想要建立高忠诚度的客户群,必然需要在IT供应商的帮助下,不断向客户推出差异化的产品及服务。在这种趋势下,整个电信技术平台也必然转向更为开放的体系,以客户为中心、向客户开放、向开发人员开放将成为所有运营商必须思考的问题。
基于SPDE 3.0的“组合拳”
6月16日,IBM软件集团举行“智慧软件电信日活动”,宣布了一系列面对快速增长的电信行业的举措。一方面,IBM成立了“IBM电信解决方案中心”,该中心拥有IBM的软硬件资源、电信行业框架及解决方案,还汇集了众多电信行业运营和支撑系统部署方面的专家。另一方面,IBM继续加强与合作伙伴的联系,针对电信合作伙伴了“电信战略合作伙伴计划”。根据该计划,IBM大中华区软件集团将联合IBM电信解决方案中心,向中国的合作伙伴提供一系列培训、研讨会和软件服务支持。
IBM最新的服务供应商交付环境框架――SPDE 3.0的推出,也是帮助合作伙伴加快业务创新的重要举措。基于SPDE 3.0,IBM了面向“加速服务创新、优化运营流程”及“提升用户体验”这三个方向的八个解决方案。每个方向均有相应的解决方案支持。比如,在“加速服务创新”方面,提供了Web 2.0增值业务解决方案和SDP融合业务加速器解决方案;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则提供了移动购物解决方案。
客户采用新的解决方案框架进行开发,那么,旧有的系统该如何处理呢?对此,IBM提倡采取双轨并行的制度,以保护客户的投资。
篇7
虽然说每年的“双11”,“双12”都能创造无与伦比的消费神话,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的和平,在这场狂欢里,电商商家其实是快乐着并痛着的。面对着海量订单难以高效并准确处理、运费成本高且物流速度慢、客户满意度难提升等问题,商家往往只能“举头望旺旺,低头独叹气”。而消费者也会在漫长的等待中消耗光购物的尽兴愉悦。
信息化是成败关键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商行业,决定成败的已不仅仅是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等,如何节省成本,面对订单波动如何建立快速反应能力,如何解决仓储及物流问题更是广大电商商家在互联网经济浪潮中立足的关键所在。
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快递高峰期,顺丰速运为电商商家考虑更多,顺丰速运携手金蝶,携手推出“顺丰&金蝶电商解决方案”,助力电商备战购物节,帮其解决高峰痛点、难点,给众多电商商家带来更便捷的电商解决方案。
顺丰速运于1993年3月26日在广东顺德成立,是一家主要经营国际、国内快递业务的港资快递企业。初期的业务为顺德与香港之间的即日速递业务,随着客户需求的增加,顺丰的服务网络延伸至全国各地。顺丰速运是目前中国速递行业中速度最快的快递公司之一。
顺丰自成立以来,每年都投入巨资完善由公司统一管理的自有服务网络:从蜗隅中山,到立足珠三角,到布局长三角;从华南先后扩展至华东、华中、华北;从大陆延展到香港、台湾,直至国际。
自有服务网络具有服务标准统一、服务质量稳定、安全性能高等显著优点,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客户利益。为了向客户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服务,顺丰速运网络全部采用自建、自营的方式。特别是2002年集团总部成立以来,更致力于加强公司的基础建设:统一全国各个网点的经营理念,大力推行工作流程的标准化,提高设备和系统的科技含量,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素质,努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不遗余力地塑造“顺丰”这一民族速运品牌。
借助软件实现极速网购
日前,国内物流速运巨头---顺丰与软件行业巨头――金蝶达成合作,联合推出“顺丰&金蝶电商解决方案”,通过物流与信息流的无缝结合,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一体化、柔性化的全面智能电商服务解决方案。
顺丰&金蝶电商解决方案从电商企业角度出发,从网络消费者立场思考,为其提供完整的线上线下整合解决方案,让电商企业再无仓储问题之忧,让商品通过最短最快的路径送达消费者手中。
“不要小看电商解决方案的力量,往往是一个商家能否留住回头客的根本。”一位顺丰快递的负责人一针见血的指出现代电商之间的竞争往往不再局限于价格,质量等硬性方面,更是取决于客服质量,物流速度等软性方面。“单纯的做质量已经不能吸引更多的新客户了,只有全方位的去配合,才能赢得更好的未来。才能让老客户赞不绝口,新客户也是非常满意。”
为给客户提供更优质的快递服务,顺丰坚持不断投入巨资加强公司的基础建设,提高设备和系统的科技含量,以最全的网络、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塑造“顺丰”这一优秀的民族品牌,立志成为“最值得信赖和尊重的速运公司”。
“双流”融合的价值
顺丰&金蝶电商解决方案,通过顺丰仓配系统与金蝶KIS旗舰版V4.0系统跨越对接,实现“物流+信息流”的一体化,最大化实现以信息化精确优化业务流程,减少人工干预、减少误差带来的临时性资源投入,做到省成本不仅省的是运费。在金蝶KIS旗舰版V4.0系统与顺丰仓配体系无缝链接的整个系统运作中,精简诸如对账、讨论、查单等一系列沟通衔接环节,信息双向传递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营运过程中的营销、人员、仓储、服务、IT等方面成本。
信息流和物流的融合,使得ERP软件的信息流与仓配物流的服务流程、作业流程进行无缝衔接,将企业自建物流转化至顺丰高效的仓配物流体系,减少重资产投入,彻底终结企业运作的人海战术。财务、仓储费、运费等账单全部自动生成,告别人工对帐;订单信息通过系统传递,全部无需人工导入、人工录入等操作;信息流送达后,顺丰仓配物流体系第一时间响应订单;商家通过金蝶KIS旗舰版V4.0系统,远程进行全国范围顺丰仓库内商品的快速入库、盘点、调拨,实现一目了然的库存管理;通过信息化途径,还能第一时间获取顺丰提供的最新物流服务产品信息,即刻升级使用。
随着电商的加速发展,迅速反应市场,实时调整ERP信息系统下的采购、生产、销售等计划,将计划与作业能力快速结合、执行落地,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效的用户体验,已成为现阶段广大中小型电商商家的突出诉求。“顺丰&金蝶电商解决方案”通过物流和信息流的碰撞,让库存计划、销售计划、采购计划等有的放矢,使商品流通路径最短化、最畅化,盘活库存,高效运营;实现计划与资源的同步匹配,并保证策略性投入最优化,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大数据驱动物流建设
“顺丰&金蝶电商解决方案”以大数据驱动信息化物流建设,依据电商交易数据匹配地理信息,系统化布置,实现库存动态流通管理。顺丰仓配物流体系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多达百个仓库供商家灵活配置,商家可远程操作全国范围顺丰仓库内商品的快速入库、盘点、调拨,实现一目了然的库存管理。
篇8
精准营销和M2M技术
SAP对本次展会的重视显而易见,包括SAP亚太及日本区行业价值解决方案高级副总裁Adaire Fox-Martin,SAP全球执行副总裁、SAP中国研究院总裁孙小群,SAP全球移动战略和解决方案管理高级副总裁Nick Brown,SAP亚太和日本区移动商务负责人Steven Medeiros和SAP大中华区平台解决方案总经理陆大昕等在内的多位高管都出席了本次展会,并接受了媒体专访。
加拿大蒙特利尔经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大部分市民都会下载一个移动公交应用。这个应用能为用户提供如公交线路变动、优化公交出行线路等信息。当地公交运营公司邀请了包括零售商、咖啡店、展会场所和旅馆在内的2400多个合作伙伴加入该应用。该应用具有定位功能,且用户可以上传个人偏好。这样,合作伙伴即可通过该系统对用户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并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推送。这是通过SAP移动解决方案来实现精准营销的典型应用案例。
SAP看重的另一个移动应用市场,是M2M(机对机技术)所带来的。Fox-Martin指出,采用M2M技术,借助无线装置捕捉实时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应用系统中进行分析,从而获取商业决策结果,如应采取怎样的商业行动是让SAP感到非常兴奋的一个M2M技术亮点,他们可以据此改进业务流程。目前机对机商务模式主要有移动物流管理、移动支付、移动监控等。
Harris Interactive最近公布的一项调研报告显示,超过30%的被调查的IT决策者认为,智能化城市将是通过M2M技术部署收益最大的领域。Fox-Martin认为,要想实现当前被热议的互联城市愿景,需要有一个基础架构来支撑,进行大数据分析,并通过移动设备来获取信息和交付,而SAP是能够提供这三大领域产品和服务的综合供应商之一。
Nick认为,SAP在移动应用领域的优势是能够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在完成Sybase、Syclo、Ariba的收购后,SAP已经拥有移动平台、移动设备管理、移动应用管理和移动内容管理全面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关注电信合作伙伴
SAP早已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管理软件供应商。在移动市场,除移动解决方案外,SAP还提供移动平台。这令SAP更加重视合作伙伴的维系。陆大昕说,SAP很重视中国合作伙伴,希望更多人使用SAP移动平台和移动解决方案,基于SAP技术来构建具有知识产权的应用。
篇9
在成熟的数字视频广播付费电视市场中,带有可拆卸硬件安全装置或智能卡的条件接收系统相当普遍,但是其固有成本过高而且还面临可更新能力上的挑战。Verimatrix现在提供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新型安全服务方案,非常适合全新的服务部署和现有服务供应商从模拟向数字付费电视的转换。基于软件的架构采用“Verimatrix视频内容授权系统”(VCAS)核心技术,该技术已经得到了全球150多家运营商和500多万台电视机的验证。
“有线电缆和卫星等广播或单向网络技术领域的商机仍然远远大于纯IPTV市场上的商机。尽管Screen Digest公司预测大部分线性内容将继续通过单向网络传送,很多电视运营商仍然制定了自己的主动型发展蓝图,在点播电视(VoD)和内容丰富的互动应用中将线性和回传通道技术结合起来。要方便提供这些服务,市场需要能在数字视频广播和IPTV网络之间运行的条件接收系统。”媒体分析公司Screen Digest电视技术负责人Tom Morrod表示。
“针对DVB的VCAS”充分利用了当代机顶盒系统芯片(SOC)平台的性能,保护接收装置,使其无法访问通往头端的直接回传通道。这一创新型软件解决方案支持现有的单向用户,同时又能提供明显的升级通道,吸引希望获得更多互动性能和点播电视服务的用户,这些用户提供的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更高。
“Verimatrix扩展了其基于软件的内容安全技术以满足更多的传统市场,这体现了我们公司的实力和灵活性。”Verimatrix首席技术总监Bob Kulakowski表示,“我们将为能高瞻远瞩看到IP服务在成本和性能上具有优势的运营商提供一种可靠的选择。占领单向网络是我们进军传统服务电视市场技术路线图的一大战略里程碑。”
该解决方案同Verimatrix最近推出的“针对移动电视的VCAS”一起印证了该公司为全球付费电视运营商提供全面三维内容安全解决方案――多网络、多设备和多保护层级的愿景和承诺。
产品的主要亮点:
获取非直接提供功能――机顶盒可以通过非直接非实时反馈的方式(通过语音电话、手机短信、网站甚至邮寄信函)连同基于标准的广播协议一起提供和管理。
升级路径至互动服务――在有限的单向环境下,“针对DVB2.0的VCAS”能在向DVB-IP混合和宽带网络转换时支持完全无缝的服务升级。
篇10
―― Randy DeMont
10月27日,日立数据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立数据系统)将在北京举办2010年中国用户大会。在此次大会举办前夕,中国计算机报独家采访了日立数据系统执行副总裁兼全球销售、服务与支持业务总经理 Randy DeMont,就虚拟化、统一计算以及日立数据系统在中国的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今年是日立集团创立100周年。对于所有日立人来说,这意味着一种成功,更意味着一种责任。对于日立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日立数据系统来说,2010年是公司向云计算迈进的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2010年,日立数据系统了统一计算战略,并将于明年正式推出统一计算产品。从服务导向型存储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为云基础架构供应商,日立数据系统做好准备了吗?
统一计算:整装待发
刘保华:在存储领域,厂商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类厂商采用All-in-One的模式,可以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存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另一类厂商就是像日立数据系统一样,专注于存储。未来,存储市场的格局会是什么样?
Randy DeMont:长久以来,日立数据系统一直专注于数据存储业务。不过,日立数据系统很快就要推出自己的服务器产品。日立数据系统会把存储与服务器整合在一起,推出统一计算的平台。同时,日立数据系统还会跟一些公司进行合作,比如微软、博科、思科等,共同推出捆绑式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其中也包括日立数据系统与ICP合作提供的捆绑式服务。这种统一计算平台和服务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和应用,是一种捆绑式的服务方案。
今天,日立数据系统45%的收入来自于软件和服务业务。未来,日立数据系统将朝着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的方向发展,并凭借自身的努力,不断扩展相关的解决方案。在转变过程中,日立数据系统将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第一,协调公司内部的各种资源,增强自身的研发能力;第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并购,不断丰富产品线,增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刘保华:2010年4月,日立数据系统了统一计算战略。日立数据系统预计何时能正式推出统一计算产品?在网络方面,日立数据系统将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呢?
Randy DeMont:目前,日立数据系统对统一计算解决方案的进展非常满意。在美国华盛顿,日立数据系统的工程师正与微软公司的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完善相关解决方案。2011年初,日立数据系统将正式推出统一计算解决方案。在网络产品方面,日立数据系统将会与博科、思科以及其他网络厂商合作。
刘保华:区别于单一的存储产品,日立数据系统的统一计算方案整合了服务器、存储、网络和软件等。销售这样一个完整的平台产品,对于渠道商、系统集成商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配合统一计算产品的推出,日立数据系统在渠道商的选择和培训方面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Randy DeMont:日立数据系统目前拥有非常好的销售合作伙伴。为了推动统一计算产品的销售,日立数据系统确实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包括加强与系统集成商的合作。最近,日立数据系统在澳大利亚招募了一批系统集成商,负责统一计算产品的销售。这些系统集成商的热情很高。日立数据系统还有很多合作了多年的合作伙伴,比如SCS、T-systems、vPro、Emphasis等。这些伙伴将成为推动统一计算产品销售的中坚力量。此外,电信运营商对统一计算产品也十分感兴趣。借助统一计算产品,电信运营商可以帮助其客户构建一个高效的云计算平台。
刘保华:您刚才谈到,为推动统一计算平台以及云计算的发展,日立数据系统会采用并购、联盟等策略。我们注意到,当前市场上与云计算相关的厂商联盟非常多,比如VMware、Cisco、EMC结成了VCE联盟,VMware、Cisco、NetApp也形成了稳定的联盟。这些联盟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市场上持续进行大规模的产品宣传和推广。在云计算市场上,相关厂商以联盟的形式出现是一个发展方向。未来,日立数据系统将采用什么样的联盟策略?
Randy DeMont:日立数据系统现在就拥有非常强大的联盟,联盟成员主要包括博科、微软、SAP、Oracle以及思科等。日立数据系统还与VMware搞过赞助商的联盟。在网络方面,日立数据系统拥有非常稳定、强大的联盟关系。
虚拟化:坚持不懈
刘保华:日立数据系统与VMware的合作会不会影响日立数据系统与微软的合作?日立数据系统寻找盟友的原则和标准是什么?
Randy DeMont:日立数据系统与VMware的合作由来已久。在2010 VMworld大会上,日立数据系统设立了一个展台。日立数据系统与VMware的合作关系并不会影响日立数据系统与其他合作伙伴的关系。日立数据系统会一直坚持现有的联盟策略,并把联盟做大做强。日立数据系统将与微软、博科、Oracle等盟友共同推出联合的解决方案。此外,日立数据系统还会与系统集成商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包括CSC、infosys、vPro等。
刘保华:从去年开始,日立数据系统的业务增长非常快,其中虚拟化产品的表现最为抢眼。您能否介绍一下虚拟化产品的销售情况?从技术层面上看,存储虚拟化主要分成两大阵营:一种是基于网络的存储虚拟化技术,另一种是以日立数据系统为代表的基于磁盘阵列的存储虚拟化技术。未来,日立数据系统会一直沿着基于磁盘阵列的存储虚拟化技术的发展方向走下去吗?
Randy DeMont:日立数据系统的存储虚拟化产品的销量是最多的,达到1.5万个单元。日立数据系统能将特殊的用户环境进行虚拟化,因为我们的存储虚拟化技术可以支持多厂商的设备,能够帮助客户更好地管理异构的存储环境。现在,很多客户利用日立数据系统的存储虚拟化技术搭建云计算架构。再过一个月,日立数据系统将推出一个全新的产品,它能够帮助用户搭建一个云计算的架构。
刘保华:关于云存储一直存在争论。很多人认为,云存储代表未来的一种发展方向。很多中国厂商已经开始做云存储。但实际上,云存储在中国的应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有人认为,云存储技术还不够成熟,现在推广还不是时候。您如何看待云存储的发展?虚拟化技术对云存储的发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Randy DeMont:目前在建和应用中的云计算系统大多数是企业内部的私有云。企业内部的计算、存储和应用,甚至包括预配置等工作都可以在私有云中完成。接下来,公有云将逐渐兴起。日立数据系统提供的技术能够帮助客户进一步完善私有云的架构,同时有助于客户从私有云向公有云迈进。某些客户对日立数据系统的云计算技术特别感兴趣,比如电信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等。
未来,日立数据系统将继续投资于虚拟化,并进一步提升在虚拟化技术和应用方面的能力。日立数据系统即将推出的新产品会特别强调自动化和简化配制的能力。它可以帮助客户降低系统的整体拥有成本,提高系统的效率。新产品充分体现了绿色节能的理念,能够降低数据中心的耗电量,节省制冷成本。日立数据系统的新产品不仅可以更好地支持云计算,而且为用户带来了全绿色数据中心的新体验。
云计算:技术不是全部
刘保华: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用户面对的IT系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云计算的世界里,很多用户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多大的计算能力和多大的存储容量,也不知道哪些数据应该存储在私有云里,哪些数据可以放到公有云中。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解决方案供应商为用户提供相关的咨询和服务,帮助用户规划云的部署和实施。在此背景下,许多云计算厂商开始加强自身的咨询服务能力。日立数据系统在咨询服务方面是否也有一些具体的计划?
Randy DeMont:确实,有些用户不懂得如何做存储服务,对云计算架构也是一知半解。日立数据系统一直强调对人力资源以及相关服务资源的投入,不断壮大在全球各地的专业服务团队,不断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在中国,日立数据系统也会坚持这样做。我本人与中国团队的管理人员进行过沟通,希望能不断增强中国本地服务团队的能力,并增加相关投入。目前,日立数据系统45%的收入来自软件和专业服务。未来,我们会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专业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
刘保华:在IT业界,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比如惠普倡导融合基础架构,Cisco推出UCS统一计算产品,戴尔也致力于推动端到端解决方案的销售等。您如何看待融合这一趋势?日立数据系统的统一计算产品如何才能在众多的融合解决方案中脱颖而出呢?
Randy DeMont:日立数据系统很早就开始研究融合的问题,并致力于推动融合解决方案的发展,比如集成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等。在融合解决方案上,日立数据系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强调产品的质量,尤其强调产品的自动化能力和简化能力。日立数据系统有能力为用户提供集成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会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共同推动融合解决方案的销售。
以视频监控系统为例,该集成解决方案包括日立的视频监控摄像头、日立的高性能服务器、日立数据系统独有的存储系统以及相关软件。这样一种集成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受到了用户的广泛欢迎。在医疗领域,日立也能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大型的人体扫描设备、高性能服务器以及存储等。
刘保华:云计算是一种服务模式的改变。在云计算的模式下,设备供应商不得不做出改变,以前卖的是设备或许可证,以后卖的是服务。您认为,私有云和公有云可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日立数据系统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去迎接这种改变?
Randy DeMont:日立数据系统的定位是提供相关技术和产品,帮助客户建立云计算的架构,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举例来说,通过构建云计算架构,电信运营商可以按照用户实际的业务使用量收取费用。这就是云计算带来的业务模式的转变。日立数据系统就是要和像电信运营商这样的客户合作,从而加速实现云服务模式的转变。
现在,很多大型银行、制造商都在使用云服务。实际上,这是一种托管的云服务。日立数据系统为这些客户提供公用存储(Utility Storage)资源。日立数据系统的存储虚拟化技术可以用来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公用存储。
刘保华:毋庸置疑,日立数据系统拥有非常好的技术。现在的问题是,日立数据系统如何将优秀的技术与创新的商业模式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在商业模式的创新方面,日立数据系统有何具体的措施?
Randy DeMont:日立数据系统很快就会公布在云计算服务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我们很愿意与客户一起实现云计算服务模式的创新,比如与电信运营商进行密切合作。最近,日立数据系统将在香港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的云存储服务,从而帮助这些用户降低业务风险。未来,日立数据系统会更多地尝试新的服务交付模式,为企业用户解决存储的后顾之忧。
刘保华:2010年4月,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NIA)公布了一个云存储的技术标准――云数据管理接口(CDMI)。这个标准一出台就在整个业界引起了争论。关于云存储是不是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家意见不一致。您认为,云存储是不是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呢?
Randy DeMont:当然,某些接口是需要标准化的。我们每年投资45亿美元用于开发自己独特的存储系统,帮助客户解决各种存储应用的难题。日立数据系统还能提供独特的具有差异性的软件工具,满足各类用户的不同存储需求。
记者手记
皇冠与明珠
如果将已经拥有百年历史的日立集团比作一顶皇冠,那么日立数据系统就是这顶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以前,日立数据系统这颗明珠的光芒主要来自其独特的技术,比如基于磁盘阵列的存储虚拟化技术、服务导向型存储解决方案、动态归档解决方案等。日立数据系统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专注、专业,在存储领域独树一帜。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电商平台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