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4-04-23 15:43: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现状;科学化;专业建设;对策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导致该学科专业的建立和发展,而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规划发展和一个城市的建设方向,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城市规划实践则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机会和发展机会。
一、 城市规划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现状
对于城市规划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话题的兴趣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实践出现了重大转机,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学术界对城市规划的发展与专业建设的认识与探究也在不断深入,对于推进城市规划发展及专业建设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城市规划发展及专业建设的现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1、城市规划发展与专业建设步骤不协调
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 城市规划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向多方向多领域发展趋势渗透,这种综合式的发展往往使得规划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与之不相应,跟不上当前形势的变化。与此同时,对城市规划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探究也引发了规划专业人员对于专业建设定位的思考,并推动了城市规划的发展。但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发展与专业建设还没有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系。
2、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有待深入研究
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方面的理论空白是我国城市规划长期以来对各个学科知识综合却不适用的现象,应该要在大力强调城市规划学科拓展的同时,科学地对各个学科的空间属性进行探究并使其交叉领域知识成为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向导,如与城市社会学等相互渗透。所不同的是,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交叉领域的研究应始终以空间为中心,再围绕中心进行探究。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城市规划领域更应注重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城市规划学科基础知识等方面,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理论体系并且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平衡,使得我国城市规划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革新进取,从而把握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方略。
3、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的价值观等问题更应受重视
当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涉及到经济和政策领域后,规划工作往往会遭遇价值判断困惑之类的问题。如在当前发展形势下的规划,人们应如何权衡公平与效率?主张公平的人认为规划应该以社会的长期有效运行为依托。但对于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的现实情况看,这种理念很难充分贯彻。但是若把效率作为城市规划建设标准,则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将大打折扣,其存在的合法性也将受到质疑。因此,那些主张效率的观点的人们希望改革传统的规划理念,将经济学理论等融入到城市规划实践与专业建设中来,使之更适应我国当前的发展,并被地方政府所接纳。
二、 推进城市规划科学化发展与专业建设的对策
1、 注重对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的管理
城市规划专业建设在我国起步晚,并且许多学校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也都存在许多问题。况且,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体系还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制度来完成对规划办学质量的认证,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还未形成完善统一的体制。而专业评估制度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国外的认证制度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国情,存在许多严重问题。因此,加强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办学管理刻不容缓。只有全方位加强对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的管理,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城市规划专业的教育效率。
2、 明确城市规划专业建设的办学方向并呈现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深入,使得城市规划的教育事业取得了空前发展并呈现出它的特色。探究国情,我国的城市规划是在公有制的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在城市规划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城市规划专业,大都是来自建筑学学科,将城市规划当作设计的办学理念早已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地位。城市建设过程中各工程领域的知识和建筑学知识对于城市规划同样非常重要。所以,相对于有较好设计学科基础的高等院校,有经济地理背景的规划可突出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的特点,并可以延伸至社区发展的领域,将社会的和谐发展理念作为城市规划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呈现不同的办学特色。
三、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具体实践
1、城市规划科学化应增强规划意识
城市规划科学化建设应在规划过程中增强规划意识,树立科学的规划意识。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总体进步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城市的具体规划中应树立整体观念和总体意识,把区域总体发展规划与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融为一体,树立全方位城市规划、全过程城市规划意识,把宏观城市规划与微观城市规划,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交通、通讯等城市规划资源配置等各方面因素,确保城市规划科学化具有具体的实践方向。
2、城市规划科学化应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
城市规划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把城市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第一要素。城市规划应紧密围绕城市发展整体大局来开展,而不能只强调理论规划而不顾具体实际。目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政策形势持续变化,城市规划要建立灵活机制,保持调整余地,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与时俱进才是科学城市规划的认真负责态度。
篇2
关键字:旅游规划景观规划设计时空形态格局
WithfocusonthecreationofChinesemoderntourismplanningdiscipline,thetrilismoftourismplanningisestablished.
Basedonthepracticeorientation,conceptformation,disciplinecon2structionandprofessionaleducation,etc.,thecharacterizing,posi2tioning,formingandorientingofChinesemoderntourismplanningaredemonstrated.
Keywords:tourismplanning;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pat2ternsoftimeandspaces
“旅游规划”近年正在中国骤然兴起,作为这一学科领域的核心,中国旅游管科和风景园林学科因此而发生着转变。其动因来自4个方面:国际旅游与景观规划学术,工程实践的示范,中国国务院学位办对于原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目录的取消,以及环境等新兴学科专业与实践领域的兴起。这些变化一方面促使中国旅游规划领域正在经历着初期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也加速了中国现代旅游规划学科领域的形成。为此,确有必要认清形势,理顺思路,把握“现代旅游规划”在中国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出现的前兆,明确该学科领域的定向、定性、定位、定型,采取相应的实施对策。
基于20年来风景景观规划设计和近年旅游规划的研究实践,笔者以为,旅游规划其狭义的概念就是包括旅游规划、旅游项目设置、客源市场在内的旅游策划,这是旅游界的强项、核心。其规划的形式特点是以文字、数字、图表为主的描述、、论证、设想;然而,过去的实践结果和未来的需求告诉我们,仅有这种旅游策划是不够的,尤其要把设想计划落实在有形的空间形体和有阶段的时间范围上,这就需要有更为具体的时空规划以及对应于单体项目的设计,需要以景观规划设计界的规划设计图纸为主;此外,除了客源,近年旅游规划中,大家都无法回避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优美旅游景观环境创造这两大;同时,除了产业的问题,游憩心理行为和旅游地时空形态格局正在成为旅游规划研究的重点。
因而,新一代的中国旅游规划,实践深度:要从宏观的策划这一元走向宏观策划、时空规划、单体设计的三元;实践:要从以客源市场为主的一元扩展为客源市场、生态环保、美景创造的三元;理论研究:要从产业经济为主的一元扩展为产业经济、游客心理行为、时空形态格局的三元。这三个层面的三元及其分别从一元向三元的扩展,就是作者所提出的旅游规划三元论的核心实质。
1、现代旅游规划的三元
如同传统的旅游规划,现代旅游规划其基本的追求仍然是为旅游者创造时间与空间的差异、文化与的新奇、生理心理上的满足。笔者认为,现代旅游规划自始至终都应以此为核心和最终目标。
以此为出发点,从中国旅游规划的实践需求看,笔者认为,其中均蕴含着三个层面不同的需求:
(1)旅游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包括潜在于旅游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文明,即关于人们行为活动以及与之相应的经营运作的规划需求;(2)景观时空层面,基于景观空间布局的规划,包括区域、总体、景区、景点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布局、设计,即关于景观时空布局的规划需求;(3)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人文与资源在内的调查、分析、评估、规划、保护,即生态环境大地景观的规划需求。这些构成了旅游规划需求的三元。与需求对应,现代旅游规划的内容同样包含三元:(1)以“旅游”为核心的群体行为心理规划和项目经营;(2)以“景观”规划为核心的优美的旅游景观环境形象创造;(3)以“生态”为核心的旅游环境生态保护。简而言之,旅游、景观、生态,这就是笔者所提出的现代旅游规划的三元素(刘滨谊,2001)。
笔者认为:对于中国,全面的旅游规划应包括“旅游”、“景观”、“生态”这三元的规划,并以这三元作为基本侧重。“旅游”的规划,其核心是对旅游资源(分为自然天成的和人为创造的两类)、游客行为心理与项目经营运作,这相互交织的三者进行揣摩、分析、设定、预测,统称策划;“景观”的规划,又称风景园林规划,其核心是对旅游项目、游客活动、设施建设这三者进行空间布局、时间分期、设施设计,统称规划;“生态”的规划,其核心是对旅游区、旅游地的自然要素环境与因旅游开发建设而引起的进行识别、分析、保护规划。一个几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也好、一个旅游地的项目策划也好、一个旅游地修建性详细规划也好,虽然规模、层次、深度各不相同,但是,规划中都必须将这三方面作为基本内容予以考虑,所不同的只是三方面的比重、深度而已。纵览全球旅游规划的实例,任何一个具有风格和现代意识的成功之作,无不饱含着这三个方面的刻意追求和深思熟虑,所不同的也只是视具体规划设计情况,三元素所占的比例侧重不同而已。
笔者提出现代旅游规划三元论,首先,源于旅游与景观规划实践的切身体会和理论思考(刘滨谊,1999a),其次,源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系列理论研究(刘滨谊,1999b),再次,分析旅游规划本身,笔者发现旅游规划在层面、重点、阶段、支撑专业等方面都具有三元的特征:
①旅游规划的三个层面:区域—景区—景点;
②旅游规划的三个重点:资源(区域上)—布局(总体上)—选择(景点与项目策划);
③旅游规划的三个阶段:发展规划(阶段1)—总体规划(阶段2)—详细规划(阶段3);
④旅游规划的全过程:“策划”—“规划设计”—“管理”;
⑤支撑学科领域:旅游游憩学、景观园林(包括建筑、规划、园林)、环境艺术。
根据旅游规划三元论,在众说纷纭的各类旅游规划倾向和流派中,我们可以辨别出三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流派:(1)以旅游策划为核心,重在大众行为心理景观策划的游憩流派;(2)以景观规划和环境艺术设计为核心,重在空间规划布局与景点设计的景观流派;(3)以旅游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利用为核心,重在自然生态的生态流派。这三种流派代表着现代旅游规划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旅游规划,提出旅游三元论的基本目的就是要解决旅游规划的定向问题,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旅游规划发展方向。
2、旅游规划学科领域的新观念
旅游规划学科领域的新观念,其形成与现代旅游管理和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专业观念的转变有关。与全世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潮流同步,向国际同类先进学科专业看齐,在今后5~10年期间,中国旅游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学科专业,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知识体系、实践取向这四方面都需要形成结构性的体系,,作为这种体系的雏形———现代旅游规划的观念正在形成。
中国的旅游规划,尽管在过去20年中,依附于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风景园林规划等相邻学科专业的研究与实践,已得到一定的发展,然而,就现代与国际接轨的旅游规划意义而言,这一学科领域目前尚处于形成初期,姑且称之为“生成期”,正在经历着最为关键的结构确立、反馈调整、转变重组。学术方面,一是受到中国旅游界、风景园林界、建筑规划界的影响,二是受到国际旅游学科专业的推动;社会实践方面,一方面,迅速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为该学科专业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鱼目混珠、外行多于内行的状况,导致该专业实践成果缺乏原创、“克隆”国内外旅游景观实例成风,水平难以提高。对此,首先需要在学科专业上形成正确的观念,这是解决生成期该学科专业“定性”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这种观念的形成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原管科关注重点的转移和范围的扩展:从后期管理运营转移到先期开发建设,从单一传统专业扩展为综合交叉的专业;二是指随之而来的学科核心的转变:从以项目策划为核心的旅游规划转移到以包括项目策划等多种元素构成的以旅游规划三元素为核心的综合旅游规划。对于旅游界,这种新观念已经具备客观条件基础,这就是近年迅速扩展的旅游规划市场需求及其工程实践。与过去20年的实践相比,旅游规划项目种类、规模和工作深度均已大大扩展。例如,在许多城市规划中,旅游发展规划已从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中分离出来而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规划;又如:近年兴起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滨水区规划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等,这些项目都在不同规模层面上与旅游规划相互交织。此外,随着国外高水平旅游规划实践的介入和国内旅游规划院所日趋国际化的旅游规划的操作方式,学科领域新观念的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实践操作已开始深入人心而势在必行。
这一新观念形成的主观条件是国内一批专家学者数十年坚持不懈的追求、倡导、宣传、开拓。诚然,时至今日,在专业内容侧重的理解上,仍然主张各异,称呼有别。对此,笔者呼吁,关键需要就以下3方面学科领域基本原则达成共识:①学科领域核心:广义的旅游—景观—生态;②学科领域根基:旅游学、景观规划、景观生态学;③与近邻专业的关系:该专业是与景观规划设计、环境成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相互无法替代。学科领域新观念的确立,这是解决中国旅游规划定性的关键。
3、旅游规划学科领域的支撑专业
当今中国旅游规划学科正在迅速扩展。传统旅游规划界由旅游经营为导向的规划局面正在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旅游游憩学、景观园林(包括建筑、规划、园林)、环境艺术三大类专业共创旅游规划设计天下的“三国格局”。就发展趋势而论,这三大专业正在构成现代旅游规划设计交叉学科的支撑专业。对于旅游规划设计学科,其核心就是这三元的综合。一元是艺术,即以景观环境形象为核心带动的景观艺术,在这方面,环境艺术专业最为擅长;一元是物质环境的规划设计,即以植物的综合运用、以环境绿化、水土整治为核心的园林绿化艺术与技术,这是建筑、规划、园林专业的强项;此外,园林绿化也好,环境艺术也好,所营造的景观园林环境终究是为人类所使用的。这就涉及到人的心理行为,什么样的环境为人们所喜爱,什么环境下会引发什么样的行为活动,进一步通过组织人的活动、安排娱乐休闲时间,以及由此引发的经营投资回报效益等问题,这样又引出一个大的分支,国际上叫游憩娱乐学。在中国名义上没有这个专业,但在实际上正在从旅游管理、风景园林学科中派生。这就是三元中的又一元。从与这三元相对应的来看,全国设有环境艺术专业的大专院校约100所左右;设有园林专业的大专院校有50所左右,设有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大专院校约80多所。尽管迄今中国还没有“旅游规划”这一学科专业名称,这些院校专业背景也不尽相同、专业名称各异,或是一级学科、或是专业、或是某一专业中的方向,但都或多或少具备了培养从事旅游规划专业人才的能力。从与这三元素相对应的规划设计院所来看,国内已存在风景园林类、环境艺术类、旅游规划类三类规划设计院所,其工程实践的都与旅游规划有关。
从学科领域基本组成而论,现代旅游规划学科领域包含这三大方面。从专业操作过程看,环境艺术以“设计”为全过程,风景园林以先期“规划”、后期“设计”为全过程,游憩娱乐以项目选取、游人活动组织管理的先期“策划”和旅游景区运营的后期“管理”为全过程。“策划”—“规划设计”—“管理”这三个过程的结合构成了现代旅游规划的全过程。
从学科发展演化来看,环艺、游憩娱乐都是近现代、革命以后引入的,景观园林专业则较为传统。
学科的综合交叉、学科支撑专业的增加、实践过程的完善、实践领域的扩展,这是当代任何具有竞争生存力的现代学科的必备条件。对于现代中国旅游规划学科,面对未来学科之间的竞争,这种学科交叉与专业综合无疑是有利的。但是,目前国内3个专业及其依托的主管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各自为主的局面已经造成了学科发展上的混乱。应当改目前这种群雄逐鹿的“三国格局”为现代旅游规划学科的“三位一体”。对此,对于这一学科专业的整合“定位”,基于数十年的积累和未来将要发挥的作用,中国旅游界和国家旅游局理应为主,担起重任。
4、旅游规划专业教育的结构
要使中国旅游规划学科领域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其专业教育需要有三个层次:①面向学科发展,为长远学科建设培养高层次博士、硕士人才;②面向需要,为国家旅游管理和旅游规划设计建设部门培养大学本科、硕士人才;③面向中国数量与质量日益高涨的旅游开发市场需求,为各类规划设计院所、园林工程公司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在这三个层次中,第三个层次已运转若干年,为中国旅游规划业培养了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第二层次也已开始运转,随着近5年专业教育的发展,第一层次正在走上正轨。专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完善,将为旅游规划学科领域未来的加速发展铺平道路。
三个层次教育中,大学本科专业教育当为基础。但是,目前这个基础还相当薄弱。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科)本科专业的取消,原来独立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硕士点降级为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点中的一个方向,在轰轰烈烈、日渐上升的旅游规划事业表象的背后,教授讲师们已感受到了由于这两方面所造成的学科专业危机:旅游规划专业人才奇缺,高层次人才培养断源,外行大量涌入,学科专业水平难以提高。对此,需要一个专业教育上的“革新”、“强化”:一方面,争取恢复原风景园林工科本科和硕士点专业目录,另一方面,强化“旅游规划设计”本科、硕士、博士这一专业方向的独立专业教育,采取多层次、多途径、多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是专业知识结构的调整。当前中国社会的旅游规划业需求孕育着新型的专业人才知识结构。除了城市规划中的风景园林规划(工科)、环境艺术(文科)、旅游管理中的规划(理科)专业的兴起,一批近邻、边缘学科专业的实质性介入也大大扩展了旅游规划专业的知识范围:建筑学科、地理学科、机与信息学科等。旅游规划专业教育课程设置面临着扩展转变的需求。对于这种转变,笔者主张:一方面,要开设旅游管理的专业课程;同时,更要引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环境艺术的专业课程。这是以课程设置为实质的专业知识结构调整。对于一名立志成为现代旅游规划师的学生而言,如果要把三大专业及其近邻边缘学科知识都浓缩于一身,在四五年内,他应当如何掌握如此广泛的知识呢?
笔者认为,可以把知识获取的渠道方式分解为三种:一是通过看书、听讲座、思考学到的,比如管理学、游憩行为等;二是必须动手实践才能得到的,比如景观规划设计;三是并非靠学校书本,而是通过社会实践、靠阅历、经历去逐步积累起来的。这三方面的比重不同,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也就大不一样。与一般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相比,旅游规划方向的学生培养所要求的这三个方面的比重需要一个大的调整,根据教学研究与实践,对于4年制(或5年制)旅游规划专业方向的教学,笔者认为三方面的比重控制在2∶6∶1为好。
总之,培养什么样的旅游规划人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这些都直接关系着中国旅游规划学科专业的发展壮大,关系着学科专业的“定型”。
篇3
【关键词】钦州学院 涉海学科专业群持续发展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039-03
学科专业群是社会需求变化与学校内在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学科专业群的完善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钦州学院涉海学科专业群的持续发展,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海洋学科的发展逻辑,采取科学的策略,在夯实基础、深化改革、提高水平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和完善自己的涉海学科专业群。
一、营造海洋学科文化氛围,浸润涉海学科专业群发展
蕴涵着学科内部成员共同认可并内化于心的道德观念、思想意识、信仰、工作态度,以及在教学、研究等学术活动中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学科文化,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当它呈现出积极进步的良性特征时,会派生出新的学科文化内容,或与不同的学科文化整合形成另一种新的学科文化体系,从而推动学科间的融合,促使学科向广度和深度迈进得以发展。同时,学科文化通过价值观念体系、工作习惯、思维方式等,对人的发展起着指导和规范作用,有助于人们在特定的环境熏陶中相互感染、相互学习、相互制约,形成统一规范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言行举止,起到增强学科凝聚力、协调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的作用,促进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学科专业群的形成。
然而,学科文化是一定范围内、在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形态,必须通过建设和培育才能形成。钦州学院目前存在于涉海学科专业群和学科专业建设与管理中的“文化”因素,还缺乏科学意义上的海洋学科文化的特征。而涉海学科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海洋学科文化的浸润与导引。钦州学院要引领涉海学科专业群持续、纵深发展,必须注重海洋学科文化与院校文化的营造,在尊重各个具体的海洋类学科文化的基础上,强调兼容并包的精神,突出跨学科的特点,保障涉海学科专业群能够在自由宽松、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文化氛围下发展。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海洋科学文化的建设。
(一)凝练鲜明的海洋学科方向。要根据现有的涉海学科专业群基础,发挥自身的区位和地缘优势,着眼于广西建设“海洋强省”的长远发展,并充分预见到海洋科技的发展,围绕海洋学科方向进行凝练,大力推进涉海学科专业的交叉与融合,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使海洋学科方向相对集中与稳定,涉海学科专业结构更加优化,涉海学科专业办学定位更加准确,建设重点更加突出,海洋特色更加鲜明,培养出新的涉海学科专业群,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
(二)汇聚海洋学科人才,构建海洋学术团队。涉海学科学术队伍是海洋学科文化的载体,能够组织和带领学科成员开展教学、科研和各类学术活动的涉海学科带头人,对涉海学科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钦州学院要建设具有竞争力的涉海学科专业群,必须下大力气引进或培养在国内同一领域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批教授、博士,通过各种合作将广西区内外海洋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汇聚起来,并每年选派中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科研院所进修深造,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组建强大学科专业团队,形成涉海学科的老中青学术梯队。钦州学院要在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建设上有新的突破和大的发展,就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和采取科学的策略措施,培养和增强学科团队、教学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调动和激发学科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自己融入到涉海学科专业发展的集体事业中去,共同创造、分享学科专业的荣誉和成果,形成良好的涉海学科学术队伍建设环境和浓厚的和涉海学科文化氛围,在实现自我发展和满足高层次精神需要的同时,带动学术团队的成长和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塑造海洋人文精神和海洋科学精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科文化建设的培育。而学科文化在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钦州学院要打造海洋办学特色,其校园文化建设就应凸显海洋学科文化的内容,注重海洋人文精神和海洋科学精神的塑造。一是要积极组织校园海洋文化活动和开展宣传认识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活动;联系地方实际,开展与海洋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理论上探讨海洋文化的问题。二是建设具有海洋特色的高品位的建筑、设施以及以海洋为主题的景观,营造校园海洋文化环境,体现海洋学科特有的理念和学科发展的精神氛围。三是举办各种形式的涉海学科专业的科研教学学术交流活动,组织涉海学科的跨学科研究,为涉海学科注入生机和活力;推动学科间相互融合、渗透,促进涉海学科交叉综合和发展,使人才在学科文化的特定氛围中成长。
(四)创建良好的海洋学科文化发展的软硬环境。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既是形成学科文化的基础,又是涉海学科专业群持续发展的前提。软环境是指完善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以及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此,要加强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坚持学术性价值导向,形成良好的尊重学术、尊重人才的校园人文环境,在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互动、和谐共进的人际关系,为学术发展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海洋学科专业群在浓厚的文化氛围、自由的学术空气,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民主、宽容的科学精神等文化层面上发展。硬环境是指要拥有开展教学科研的物质基础和平台,能够为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实验、研究环境和条件,包括有实验室、仪器设备或者相关研究基地、创新平台等。学科专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钦州学院,要创建良好的海洋学科文化发展的硬环境,保障涉海学科专业群的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步伐。一方面,应尽快建设好“北部湾海洋研究和教育中心”大楼,购置完善该中心所属各研究机构的仪器设备配置,强化涉海学科专业的实践基地建设,提高涉海学科专业教学仪器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应根据北部湾沿海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围绕海洋产业、海洋生态环境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科技研发重要领域,与区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融合多学科,规划建设北部湾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和北部湾临港产业科技创新平台。
二、建立涉海学科专业群与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
高校学科专业群建设在受到所在地区产业集群经济影响的同时,也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与学科专业群建设的关系通过人才供需结构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得以反映。产业群发展和学科专业群建设的互动是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提高的过程,要有效实现两者的互动必须建立相应的机制。钦州学院涉海学科专业群要想在服务广西海洋经济中持续发展,就要顺应海洋产业群发展的要求,深入研究广西海洋产业集群、产业链的战略发展对涉海专业人才层次、结构、规模的变化的影响,按照产业集群、产业链的发展战略要求,采取措施建立与广西海洋产业群发展互动的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机制,使涉海学科专业群满足海洋产业集群、产业链对人才需求,实现广西海洋高等教育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一)建立与海洋研究机构、涉海企业人力资源的共享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采取措施促进涉海学科专业与海洋科研单位合作承担科研项目、开展课题研究;与涉海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加强产学研合作,广泛进行人员交流、合作开发活动,合办科技创新机构,人员培训机构和共建实验室等,把教育科研和实践教学扩展到企业生产、技术开发一线,把为海洋产业、涉海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及培训工作与涉海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从而形成教学和服务的统一、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双赢,并通过制订的政策和制度建立双方的人力资源的共享机制。
(二)构建海洋行业(企业)参与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的机制。学校在争取政府对涉海学科专业建设优先投入政策和加大扶持力度,引起社会对高校开设涉海学科专业关注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如海洋、海事等部门的组织协调,邀请海洋产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论证涉海学科专业的发展规划,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评估模式,建立涉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和发展状况跟踪调查制度;定期开展对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的检查和督导,强化来自海洋行业等相关方面的社会监督机制,促进学校实现自主发展、特色发展,促进涉海学科专业建设始终贴近广西海洋经济协调发展。
(三)建立与海洋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多渠道筹资建设涉海学科专业的机制。钦州学院要把涉海学科专业群做大做强,必须解决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经费的支撑问题和经费配套机制,以保障涉海洋学科专业群的建设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一是在广西实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时,争取自治区财政专项支持,逐年增加涉海学科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并列为常设预算项目。二是要争取海洋、海事、教育等部门对对接海洋产业发展开设的涉海学科专业,给予项目办学经费和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倾斜支持。三是充分利用国家海洋产业政策和地方政府扶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措施,通过各种方式吸收企业等社会力量资金建设涉海学科专业。四是与海洋、海事管理机构和涉海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开展广泛的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争取更多的研究和发展资金,保障涉海学科专业群稳步发展。通过上述各种形式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实现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提高涉海学科专业群发展的能力。
(四)与地方政府及涉海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的工作机制。钦州学院应做到:一是与广西沿海地区市级政府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打破高校服务地方建设、地方支持高校办学的政策瓶颈,通过明确双方发展海洋经济的责任与义务,制定科学的规划与实施计划,建立稳固有效的服务与支持关系。二是主动寻求与广西沿海地区市级政府或涉海行业(企业)共建的办事机构,通过其落实政策、沟通各方、传达需要、研究情况、解决问题,保障学校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建设能更好地服务地方海洋经济发展,以及使地方支持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促进学校发展的渠道畅通和工作常态化。三是积极与地方政府及涉海行业(企业)共建各类互动平台,如成立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咨询服务站、科技开发与课题研究合作服务工作中心,定期开展活动,为涉海学科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和地方及企业技术人员的直接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进一步推动学校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建设及其直接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适切度。
三、不断完善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的运行机制
为了适应广西海洋产业群的不断发展,形成产业集群,钦州学院涉海学科专业应在现有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基础上,以重点海洋学科为核心,通过涉海学科相互间的耦合共振,对其他相关学科产生辐射与凝聚作用,将若干密切相关、互动性强的学科组织在一起,形成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多学科有机综合体,及其产生和发展的群落效应推动涉海学科专业集群的生长。然而,它的实现,必须以不断创新完善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运行机制为前提。
(一)建立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在涉海学科专业建设中,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以实施学科带头人负责制为切入口,根据涉海学科专业建设、海洋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遴选和培养一批涉海学科专业带头人,加强创新型海洋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和涉海学科团队建设,打造涉海科技人才有序汇聚、健康成长、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以尽快提升涉海类师资与科技人才水平。学校要明确二级学院行政负责人与学科带头人之间的责权利,对学科带头人实行岗位责任制管理,赋予学科带头人一定权利、相应的职权。为了激发学科带头人的工作热情,鼓励创新,使他们的责、权、利相匹配,应制定学科带头人指导团队建设与管理的相关规定,对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思想政治表现、教学成果、科研能力、岗位聘任、队伍建设和培训、考核与奖惩等方面进行明确细致的界定,并定期考评。
(二)建立高校之间涉海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要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与区内外的高校之间加强联系,开展海洋教育、教学、科研和产业开发等领域的合作,实行涉海学科专业共建,人才资源和教学资源共享;在广西区内开设有涉海学科专业的高校中,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教学互动合作机制和涉海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推动教师跨校教学,学生跨校选课,学分互认。钦州学院应首先通过利用建成的海船船员教育和培训中心和其他的海洋教育资源主动向其他高校开放,开创高校之间合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局面。
(三)建立健全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管理制度。学科专业群由于学科之间、专业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具有交叉性、融合性,因此引出的矛盾和利益关系显得尤为复杂。学科专业群内科研项目的实施、成果的共享、工作激励机制等问题都有赖于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评价机制去协调和管理。为适应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建设发展要求,钦州学院应建立健全包括行政管理、科研教学管理和资源利益分配等各项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来理顺各种关系,使涉海学科专业群中既有激烈有序的竞争又有默契的协作,形成有机结合的状态,趋于发展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同时,在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建设过程中,明确职责,完善监督管理和评价机制。通过建立和实施完善的管理制度,科学有效地处理既有精细分工又有广泛协作的学科专业群内的复杂关系;协调全体教学科研工作者的行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组织发挥涉海学科专业群各种要素的作用,提高学科专业群的整体效能;实施监督和评价,规范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建设;使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建设达到既定的规划目标,取得建设的最大化效益,健康持续地发展。
四、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中发展涉海学科专业群
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将经济发展的新要素或实现要素新组合方式引入区域经济系统中,从而形成促进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各种先进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和使用的体系。地方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不可缺失的主体要素,钦州学院应发挥区域创新体系主体要素的作用,发展涉海学科专业群。
(一)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推进涉海学科专业群发展。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创新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也是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产业的发展需要高校学科创新的推动,产业集群是科技创新的有效温床,是创新因素的集聚和竞争动力的放大,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才能有所创新,有所作为,才能创出特色。因此,钦州学院应在与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相关联的学科领域有所作为,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建设应主动与广西海洋产业融合,把涉海学科专业的创新动力和资源集中到海洋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目标上,即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中,力求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发展与区域创新体系及创新对人才的需求吻合,与广西海洋产业规划的要求相一致,大力发展与海洋新技术、海洋新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构建新的涉海学科专业群。从而实现涉海学科专业群的持续发展,形成自身的地方性、海洋性办学特色。
(二)产学研结合实现区域创新主体要素融合,增强涉海学科专业群发展的动力和资源。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个创新主体要素,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既是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结合的必然产物,又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钦州学院要实现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与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相结合,就应加强与海洋科研院所和涉海大中型企业的合作,走产学研合作办学的道路。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实现区域创新主体要素的有机融合,涉海学科专业群建设与海洋科研机构、企业紧密的结合,不仅能使人才资源、科研资源、智力资源等社会各类资源得到整合,实现有效配置,
较好开展海洋人才培养、课题研究、新产品开发和进行技术改造;而且能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互动,不断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有效推动涉海学科专业群与海洋产业群的加速融合,有力地促进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
篇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3-0022-02
收稿日期:2011-12-12
作者简介:麦茂生(1969-),男(壮族),广西贺州人,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才作保障。广西高校是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主力军,应主动承担起为经济区培养和输送大批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然而,目前广西高校在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培养人才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加以研究,找出对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大程度地满足经济区发展的实际需求,为经济区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转变教育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地方化和服务社会职能日益加强的今天,高校在继承传统高等教育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自然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其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要兼顾人才差异化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再度选择发展方向。
当前广西高校要坚持以北部湾经济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为宗旨,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从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学科专业、创新平台、实践基地、师资队伍等方面不断加强建设,推进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为石化、能源、钢铁、林浆纸、铝加工、机械制造等重化工业,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海洋开发等高科技产业,商贸、保税物流、交通、城建规划、旅游、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重点面向北部湾经济区的中、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满足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对人才的需求。
二、从人才需求分析入手,加大“适销对路”人才的培养力度 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后发展地区的广西,教育本身整体水平与发展速度偏低,人才培养难以跟上北部湾经济区大开发大发展的步伐,导致目前北部湾经济区人才供给矛盾比较突出。一是人才总量偏少。截至2008年底,广西党政机关、公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等体制内的人才万人含量为238人,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128人,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尤其在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物流等领域,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广西发展的需要。二是高层次人才匮乏。据统计,最近几年经济区体制内人才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所占比重不足7%,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人才所占比例为25%左右[2]。目前,广西共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4万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 404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仅19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仅50人,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3]。三是产业人才奇缺。当前,广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55%、15%、30%,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为41%、27%、32%;广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偏高,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则偏低[4]。缺乏发展沿海工业急需的石化、钢铁、电力、金融、旅游等产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港口经济急需的规划、建设、物流、海洋产业人才。四是外向型人才紧缺。北部湾经济区对外开放及面向东盟的特点决定了与外贸、涉外旅游、国际海运、会展等相关的产业急需大批外向型人才,但目前经济区外向型人才十分紧缺。为此,广西高校必须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要依据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要求及产业需求,有针对性地为经济区培养各类专门人才,最终达到广西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区产业人才需求的最大程度的匹配。要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特别是面向东盟国家的双向合作,建立跨国教学、实习基地和实践基地,聘请“海外特聘教授”上课,实施跨国联合培养人才,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性外向型人才的培养。
同时,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总体要求下,各市政府要根据自身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城市产业发展需求制定相匹配的人才引用政策、人才配置政策、人才保持政策、人才培养与发展政策,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要加强人才载体建设,依托北部湾经济区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在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九大重大产业中培育建设一批产业人才小高地;要根据经济区发展所缺的人才门类大批引进人才,不能仅针对某些个别岗位引进人才,切实弥补经济区人才“短板”;要积极探索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推进区域人才开发一体化,创建人事制度改革试验区[5]。通过这些建设,大力推进人才集聚工程,引进和培育一批重点发展产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三、从学科专业分析入手,加强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近年来,广西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新本科院校,原来专科有什么教师和条件就办什么本科专业的现象十分普遍,主动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振兴的需要拓展和建设新专业不够。比如,对照北部湾经济区千亿元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海洋工程及装备、民族医药、食品安全检查、农林牧渔产品加工和包装、保鲜制冷等一大批专业,广西高校还没有或者缺少,人才培养还不能适应和满足经济区发展的需要[5]。导致目前北部湾经济区的特色和主导产业所需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十分短缺。
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柱产业的需要。因此,广西高校要主动跟上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新形势,紧紧围绕经济区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结合本校的基础和条件,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拓展面向经济区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整合广西高校的教育资源,创建北部湾经济区急需的新专业,同时促进专业建设与学科、学位点建设的进一步融合。在广西大学等有条件的高校增设一批石化行业急需的能源化工类学科专业、林业和造纸业急需的林产化工和造纸工艺类学科专业,以及钢铁行业和海洋类的相关学科专业。钦州学院则构建以工业、石化、海洋、东盟、北部湾五大品牌为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格局,增设海洋科学、轮船工程、航海技术、水产养殖等专业。此外,广西高校还需加强现代信息、物流、金融、会计、咨询、法律、会展、旅游以及文化传媒类学科专业建设,为北部湾经济区产业、行业发展培养高学历、高技能的专门性人才。
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广西高校还要依托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心等,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模式,努力推进学校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有效实施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的特色人才培养战略。
四、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育质量
要通过加强基础课、优化专业课、注重实践课、扩大选修课、增加复合课等改革措施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改革。
为解决当前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实践应用能力差问题,广西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应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在教学计划制订方面吸纳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加大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互动。要突破理论教学的局限性,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充分开放校内实践基地给学生以实践平台和机会的同时,还要拓展校外“产、学、研、用”的合作实践教育,让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选派应届优秀毕业生及紧缺专业应届毕业生到北部湾经济区专业技术岗位工作锻炼,增加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增强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入经济区产业、行业、科技项目的科研创新活动、科技发明活动、设计大赛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科技研究、应用、推广、转换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广西是后发展地区,在教育的投入上总体偏少,加上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收费标准偏低,地方财力困难、投入有限,使广西部分高校,特别是区市共建、以市为主的高校在投入上与本身的发展需求差距较大。为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培养北部湾经济区人才,一方面,广西高校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校内建设一批实践实训基地,包括校地、校企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等。还要依托北部湾经济区重点发展的临海重化工业、海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争取企业资金的支持,在校外建设“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实践基地,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平台和条件保障。另一方面,政府要围绕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切实加大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投入专项经费扶助广西高校重点或新兴学科专业建设,建设多个广西科学实验(研究)中心。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创业园、科技产业园建设。加大对北部湾经济区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大对广西高校发展建设及师资培养的经费投入,为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和开发提供经济和条件保障。
篇5
关键词:专业结构;调整;地方高师院校
日前,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高校办学自的日益扩大,学校如何在国家本科专业目录的指导下,根据学科与社会的发展,前瞻性地布局学校内部的专业结构,使学校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把握先机,占据制高点,是当前我们需要研究与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地方高师院校专业设置的回顾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地方经济和基础教育发展,广西高师院校本科专业设置一直处于不断地调整变化中。从上世纪70年代末,全区2个本科师范院校16个本科师范专业,发展到今天4个本科师范院校150个包含了师范和非师范的本科专业。截至2010年,对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广西高师院校所设本科专业涉及经、法、教、文、理、史、工、管8个门类,29个二级学科类,150个专业。
30多年来,广西高师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走过了由独立、封闭的师范学科教育体系发展为以教师教育为主多科叉融合的、开放的教育体系的历程。回顾广西高师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之路,事实证明,这一转型之路更符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更能确保地方高师院校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以广西师范学院为例,作为广西较早开设本科师范教育的师范院校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形成了中文、数学、政治、外语、物理、化学、地理等7个师范专业支撑办学的格局,维持至20世纪90年代末。近10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自的扩大,学校专业设置的速度加快,尤其是经、工、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增设,使学校从单一封闭的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专业为主体,文、理学科专业为重点,兼有经、法、史、工、管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的过渡迈出坚实的一步,为学校的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发展的趋势也是符合学校“十一五”及2015年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把学校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的多科性、教学型,具有区域性教师教育特色的师范大学”这一总体目标。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校的专业建设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及泛北部湾国家发展战略正式启动后,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广西“两区一带”(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和西江经济带)的建设发展急需的高新技术类专业人才、现代服务与管理人才、面向“14+4”千亿元重点产业建设的高层次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上还较显薄弱,对传统专业改造调整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对专业建设的监控和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
二、新一轮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思考
1. 基本思路
对地方高师院校学科专业的调整设置的依据,一方面应着眼于满足地方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则应立足于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的考虑,前者是其普通高等学校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后者则体现了高师院校的本质属性,是其存在的使命要求。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学科专业调整的基本思路为:围绕“国家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立足地方经济发展与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坚持师范办学特色,以教师教育专业为龙头,打通专业壁垒,拓宽专业口径,强化专业内涵,突显专业特色。
2. 调整方向
一是以综合化为基础,调整科类结构,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本科专业体系。现代社会经济的多元发展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剧增,因此,我们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必须要打破单一学科隶属关系,打通专业壁垒,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整合各学科资源,走综合化发展之路,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学科专业建设的综合化尤其要纠正过去专业划分过细过窄、专业重复设置的问题。在课程建设上,也应体现综合化。所谓的课程综合化就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文理融通”。充分尊重学生选择专业的自,在大学低年级的时候基本不细分专业,而是按学科大类上基础课,包括相当的综合性科学内容,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广泛的领域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文、社科或自然科学的课程,直至高年级的时候再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定专业,开展专业实践。目前,广西师范学院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试行的“1.5+2.5”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该改革的有益尝试。
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完善专业布局,实现地方高师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是地方高校的使命和职能,也是其设置专业的主要依据。市场经济中,人才供求规律的自然调节,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专业布局结构做出相应的优化调整。由于各种原因,地方高师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联系相对于其他理工类高校或综合性高校来说较弱,出现了地方高师院校的专业布局结构与地方经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的情况,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市场和科技发展对一专多能复合型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严重地制约了地方高师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职能的发挥,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地方高师院校专业布局结构,提高专业设置与地方市场需求的吻合度,寻求地方高师院校发展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点,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的紧缺专业、新兴学科专业,增强为地方各行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谋求学校更大的发展。广西师范学院根据学校办学实际,结合了广西建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目标任务,依托学校原有的学科优势,积极增设应用型本科专业。2006年以来,学校先后增设了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泰语、日语、对外汉语、软件工程等专业,进一步满足广西国
际区域经济建设对经贸、商旅、小语种、信息技术等人才的需求,增强学校服务能力。
篇6
【关键词】转型定位 模式特色 合格本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06-03
由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规模超常规的扩张、层次结构的提升和法规政策的不断调整,推动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快速发展。借此东风,天津天狮学院升本成功,使得学院处在民办高等教育和专升本双重转型期,这是天津天狮学院面临的空前机遇与严峻挑战。如何实现学院的顺利转型并走上可持续特色办学道路,是摆在全院师生面前一项艰巨的任务。通过思考与研究,笔者以天津天狮学院为例,就民办高职院校升本后的转型定位和特色建设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 明确本科教育思想是学院顺利转型的前提
从高职到本科是一个质的飞跃,必须认清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差异,认清所要建设的是怎样的一个适合时展的新型的具有特色的民办本科教育,尤其要找准学科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而做出实现办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具体规划与措施。因此,当务之急就是首先明确本科教育的理念问题。
在转型的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注重学习借鉴国内外民办教育的成功经验,尽快结合学院的实际进行适应本科教育的思考,提高对本科教育的再认识,理清本科教育的思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制订学院中、短期发展规划,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稳步地扩张规模,加快本科建设进程,实现天狮学院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充分运用与发挥民办院校的机制优势,创新特色,打造品牌,最终通过民办高等教育整体多层面的转型变革和升本后专本转型调整,将天狮学院建成适应市场、定位准确、模式多样、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品牌著名、竞争强势的知名民办普通高等院校。
转型和建设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如对民办教育政策的理解与把握,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选择,各层面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校园文化、质量工程和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等重大问题的计划与实施都必须建立在成功规划和正确决策的基础上。
成功的规划需要正确的决策,正确的决策来源于群众的智慧并借助于勤奋的学习与积极的思考。学习、调研、讨论、借鉴,统一思想,正确决策、成功规划是贯穿于转型与建设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必经步骤,是学院转型与建设的前提。
二 学院升本后的主要工作要求和具体工作部署
对于升本后如何办好本科教育,是关系到天津天狮学院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集团和学院领导班子经仔细研讨,认为天狮学院升本后要做好三件事:(1)要坚持自主创新品牌,天狮学院要发展自己的内涵,打造国际化办学和工学一体化办学的两个品牌;(2)要建立新的体制机制,要以全新的模式办学来开展具体教学工作;(3)要创新天狮文化,号召全院教职工都要争当创新型教师、实践型教师、师德高尚的教师、乐于奉献的教师、关心学生的教师。这样的要求寓意深刻,内容丰富,既提出了天狮学院本科教育的宏伟目标,又指出变革办学体制和选择全新办学模式的大胆设想,同时构建了要将创新天狮文化作为天狮人应有的品格与气质。
学院升本初期的工作具体部署为:(1)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深化改革、争创特色。号召全院教职工认真学习国家和天津市有关民营经济增长和进入教育领域的相关文件及相关领导讲话精神;提出天津天狮学院的办学方针,要紧紧抓住“强优势、树品牌、培特色,争冠军”的办学方针,力争升本后第一年工作实现开门红。(2)重点做好本科教学准备并认真研究民办教学规律,提出各个方面的建设重点。(3)发挥学院优势,树品牌、创特色,奠定升本后的坚实基础。(4)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进一步提升学生工作水平。这就是学院领导在升本初期为天津天狮学院勾勒出的一幅本科教育的蓝图。全体教师应该以此为纲对号入座,细化完善,以具体的实际行动,努力朝着既定目标迈进。
本科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不仅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方针,还要有一个全面统一可行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更需要有一个意志坚定、团结和谐,有号召力、有组织力、有凝聚力的领导班子,这样才能使所带领的教职工有战斗力,员工才能响应号召,有决心、有信心积极投入本职工作,顽强拼搏、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三 准确进行学科定位,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之路
升本后,学科定位是关键,“培养理论应用型人才,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定位既符合国家对本科教育学术性、专业性、基础性的总要求,又使本科教育区别于专科教育,还体现了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要求。但这是所有普通本科院校共性的定位,其实不同的学校因条件不同,办学实力各异,在完成本科教育的情况下,可以扩大教育服务范围,从这个意义上看各高校存在着定位的多样性、层次性、阶段性和效益性。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指标评估体系,学校定位的内涵应该包括培养目标定位、类型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天狮学院应有以下共识: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立足天津、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培养满足社会多元需求的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人格健全,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校类型定位:按照学院学科设置数量的多少以及科研规模和科研水平的划分与原则,天狮学院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属于教学型学校。基于天狮集团是有一定实力的跨国经营集团,本身拥有一批科研项目和科研技术力量,随着学院与集团共享合作发展的深化和培养层次的提高,以及教师参与社会服务与自身提高的需要,科研工作必然大幅度增加,因此应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加大科研投入,加快科研水平的提升。
学科专业定位:升本后的天狮学院虽然可以是多学科性的,但受教育部指定在校生规模5000人的限定,每个学科均要下设若干二级学科专业,加之私企办学投资力度有限,使得学院发展学科数量不会很多,因而务必要既大胆又审慎地做好准确的学科定位,同时又必须明确重点学科。首先,应该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增设本科专业,在此前提下,学院学科专业定位应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要根据应用型本科教育方针按大学科的技术领域对人才的要求设置专业;(2)按天津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高新产业的需求设置相关的学科专业;(3)要根据天狮集团经营方向设置与其他学校不同的高、新、奇、特另类专业;(4)根据天狮学院现有的学科专业建设中基础扎实,发展态势良好的学科设置专业。还应该考虑到支撑一个学科必须达到的专业数量设置专业,以形成学科专业群。显然学科专业定位中的集群和规模效益是不能回避的。总之,学科专业的设置争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即使是教育部目录中的专业也要务必摸清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天狮的人才“出口”顺畅。
规格定位:民办高校现阶段存在着五种办学模式和三个层次的教育形式。天狮学院目前处在办学模式和教育层次之首,即实施本科教育。但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大众化、技能化、终身教育和教育国际化的时代,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特定规格的人才,也要承担起为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天狮学院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应突出应用性和职业性,应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和多规格,不限于目前的本专科教育,应及早对内申请“专升本”教育资格,并为建立一种新的学位教育制度做准备,对外实施高等教育职业资格考试助学,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学院培训处的建立适应了大众化、职业化高等教育的形势,搭建起多层次、多规格教育平台,它必将成为天狮实施大众化教育的多种类、多功能教育的培训基地。
服务面向定位:主要为天津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也要兼顾学生继续深造和参与国际经济建设的需求。
四 变革办学模式,创新特色教育
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最大的弊端是学校封闭式办学,理论脱离实际、实践能力薄弱、适应能力差。人才市场期待着教育创新出现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科技革命决定了企业运作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要求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应该在就业上岗时带给企业的是新思想、新概念、新技术,而不是在走上就业岗位后才开始进入先进实用技术的学习阶段,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创新模式与特色的必要性。如何创新办学模式,办出特色,是应该着重思考、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其实,民办性就是特色。由于民办高校都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没有公办高校的历史包袱,可以轻装前进,要紧紧抓住民办机制优势,充分利用民办机制在教育资源、人力资源配置、教育活动构建、质量效益诉求等多方面所具有的灵活性、敏感性、快捷性和经济性等优势,建立起比公办高校更具竞争力的管理机制、人事制度和教育制度。
办学模式和特色项目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要选准适合自己的,并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真正形成创新模式和特色项目成果。创新模式与特色的重要基础就是要从学院实际出发,就必须对学院自身情况进行深入的探讨,甚至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通过专职研究人员的剖析,提供适合天狮学院的办学模式和创新特色项目;并依靠天狮文化与创新机制,建立起自己的教学标准。
针对学院新开设的理工科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全体教职员都认真学习、深入思考、撰写论文、建言献策,大家提出很多值得借鉴的建议,在针对电子信息类学科专业办学模式和创新项目方面达成以下共识:推行“先通才,再专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按照“1.5+2+0.5”模式构建教学平台;采用大型著名IT企业专业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国际著名企业的特许教学资源;建立与企业联合申报课题,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联合开展科研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具有国际性职业意识和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类知识型劳动力市场所需人才培养,使其获得国际水平的收入。
质量与特色是天狮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结合我院的实际,初步打算在以下五个方面争取打造形成特色。(1)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业能力强、爱岗敬业、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2)构建一个知识、素质、能力结构合理、有弹性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3)加强课程教学建设,建立课程标准,即每门课程都要建立内容标准与考核标准;(4)建立校内外结合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5)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素质与专业并重的精细化教学
管理模式。
通过变革教学模式和创新特色教育,使相关的学科专业面向地区、面向行业、面向职业门类的多样化需要,培养需求面广、量大、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的报到入学率、毕业率、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五 合格本科院校建设是学院升本后的第一阶段目标
天津天狮学院成功升本标志着学院已经跻身于普通高等院校行列,升本的成功提升了学院的办学层次,架起了一个实施本科教育的平台。学院升本只是领到了一张允许实施本科教育的通行证,同时也将承担更加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但是,怎样才能办好本科,如何把天狮学院办成名副其实的本科院校,需要全校教职员工认真思考,精细规划并努力践行。决不能把由高职向本科转型看得太简单、太容易了。它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能企图在短期内就成为一所优秀的本科院校。应该将天津天狮学院的建设划分为几个阶段进行,首要目标就是合格本科院校的建设。应按教育部现行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有针对性地制订达标建设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学院全部学科专业的转型、完善和创新等建设目标。只有合格了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因此,合格本科标准不是太低,而是相当高的必须完成的第一步。只要全院教职员工以天狮的事业为重,在集团和院领导班子统一的领导下,天狮学院一定能实现特色兴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新民.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转型及对策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6)
篇7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立足国家教育改革和建设体育强国的新形势,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现状,论述了区分体育学术人才与体育专业人才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加强体育学学科建设的思路,并对体育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类型的顶层设计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体育学;学科建设;专业型;学术型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1-0001-03
Top Design of Sport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in China
QI Changzhu
(Wuhan Sports Univ.,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n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power,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sports discipline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way of realization of tell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ports academic talents and sports major talent, proposes ways to strengthen the sport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the top design of high-level sports talent cultivation.
Key words: sports disciplin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major type; academic type
1前言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体育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体育学在国家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由过去的二级学科升列为一级学科;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数量大幅度增加;体育学增列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独立评审学科;体育学科连续多年获得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立项;体育学研究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有多篇体育学博士学位论文荣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等等。但在体育学科繁荣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从学科的知识创新和更好满足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言,体育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体育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一些顶层设计需要进行革新和完善,才能破解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体育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更快更好地发展。这对于促进体育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和内涵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服务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发展任务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体育院校作为体育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机构,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是要大力加强体育学学科建设,着力打造高水平的特色优势学科,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目前,我国160多所普通高校有体育学学科。其中,独立设置的体育高等院校有14所。这14所体育高等院校中有13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5所具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体育学学科是独立设置的体育高校的主要学科和优势学科,代表着我国体育学学科的建设水平和发展趋势。
2012年1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体育、艺术、农林以及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高校建设,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支持有特色高水平地方高校发展”。这不仅为体育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为加快体育学学科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体育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良好的政策导向,大力加强学科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推进体育学科科学发展,促进学科建设水平的快速提升,更好地服务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目标。
加强体育学学科建设,就是要突出体育学科专业特色和体育行业特色。这不仅要遵循学科建设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要充分认识体育学学科专业建设的特殊性和发展现状,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
北京奥运会后,体育强国建设成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战略。党的十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高校特别是体育高等院校在体育强国建设中责无旁贷,必须提升体育学学科专业的建设水平,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与高水平专业人才支撑。
体育学学科建设要以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强化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导向为发展方向,处理好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对人才类型进行科学定位,完善高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2厘清体育学术人才和体育专业人才的关系
学科与专业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学科具有多种不同的表述,《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论》一书归纳出学科的三种界定视角:一是从知识论的角度,将学科视为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强调学科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二是从活动论的角度,将学科视为生产、传授、应用相关知识的活动体系,强调学科有特定的研究方法、传授方法、习练方法和应用方法。三是从组织论的角度,将学科视为一类特殊社会建制,强调学科有特定的组织形式并得到社会认可和社会支持[1]。尽管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科界定的具体表述不一样,但学科的本质涵义是知识的专门化或分类,与此相联系的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都离不开这一根本。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
专业是指以职业为导向人才培养的知识专门化领域或知识领域的组织形式。学科的本质是知识的专门化;专业的本质是能力的职业化。学科与专业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学科与专业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一一对应。如数学教育专业,不仅需要开设数学学科的课程,也需要开设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课程。学科与专业的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最初的哲学学科现在已分化出若干个不同的学科;数学专业也裂变为若干个不同的专业。此外,相同的专业在不同的时期,所依赖的学科也不完全相同。这也正是学科和专业目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进行调整的依据之一。
学科和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2]。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知识的创造,即科学研究;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人才的培养,即知识的传承与应用。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人才培养。
学科和专业的联系和区别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探讨上,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去理解和应用。在体育学学科建设过程中,人们常常容易混淆学科与专业的界线,有以体育类专业建设等同甚至替代体育学学科建设的倾向。从专业的角度看,体育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将体育技能放在突出的位置。体育专业人才如果技能水平不高,就不是合格的体育专业人才,甚至难于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谋得相应的职位,更不用说在工作岗位做出骄人的业绩。但体育学学科建设的重点是知识的创造,是理论的创新。体育学科建设为体育专业建设提供知识和理论支撑,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保证。
针对体育学学科与专业的特殊性,需要对体育人才进行科学分类,区分体育学术人才和体育专业人才。体育学术人才与体育专业人才既有联系又存在区别。一个人可能是体育学术人才,也可能是体育专业人才,也可能是集体育学术人才与体育专业人才于一身。但在现实中,大量所谓的体育人才其实是体育专业人才。
体育学术人才和体育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中都不可或缺,但在不同的培养层次应有所侧重。一般而言,在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要以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为主,而在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应以体育学术人才的培养为主。
体育人才的划分是由体育学学科性质决定的,同时,体育人才的分类又对体育人才培养类型的划分具有指导意义。
3正确理解体育学学科的学科群性质
根据2011年版《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并列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但体育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特殊性。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知识专门化程度不高,更多表现为不同知识领域的汇集。从本质上讲,体育学是一个多学科知识和理论的综合或应用,体育学的知识和理论大多是其他学科以体育为研究对象而获得的,这使得体育学学科包容性很强,但与其他学科的界线却也更显模糊。体育学缺乏自己相对独立的完整理论体系,而主要是以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即使是那些被认为是体育学核心内容的领域,如体育理论或学校体育学,它也难于僭越教育学、心理学的概念体系和基本理论。
体育学科的特点和高校的人才培养的普遍规律,决定了高校在大力加强体育学学科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其他学科特别是体育学相关学科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体育学学科的建设水平,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
体育学学科的特殊性要求高校在进行学科规划时不仅要处理好不同学科间的关系,而且还要结合高校学科建设的实际,处理好学者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学科建设离不开学者,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大凡某个学科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必定有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学科与学者的关系,好比森林与大树的关系,学者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要学有所长,更要有精专的研究,学者如果脱离了学科,很难成就为真正的学术大师。鉴于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特殊性和现实状况,强调学者与学科的结合显得尤为迫切。
4科学设置体育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与专业目录
近年来,国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进行了分类改革。由原来单一的学术型学位扩展为学术型与专业型2种,提出了加强专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并将此作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教育部在有关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通知中,提出“以增量促存量”的原则,将新增计划用于专业学位的招生,并按照不少于5% 的比例调减学术型学位研究生计划,用于增加专业型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这些政策促进了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快速发展,进入了规范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国家在体育学学科设置了“体育硕士”1个专业学位,包括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竞赛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等领域。学术型与专业型的划分,更加明确了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定位,学术型人才定位于科学研究与探索,专业型人才定位于应用与操作。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定位于一种高层次职业技能训练。这种类型的区分将对我国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3]。
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并未对学位类型进行划分和进行人才的分类培养。专业学位教育虽然进入了规范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但我们仍然处于逐步探索和完善的初级阶段[4]。目前的专业型学位都是在保留原来的学位教育(学术型)前提下新设置的,而将原来既有的学位统统归为学术型,这种做法忽视了学位类别划分上的顶层设计,缺乏对不同类型学位的系统规划。事实上,由于我国原来的研究生培养并未明确定位于学术型还是专业型,或者说是统一为学术型学位,因此,在增设专业型学位这一新的学位类型时,也需要对既有学位进行一番仔细的分析和归类,这对于体育学学位和人才培养显得尤为必要。这是因为原来体育学的有些学科专业,如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等,大多数人才培养定位于技能或操作,而非学术型。这也就是说,现在体育学学科里所有技能类方向(各体育运动项目)都应该归为专业型学位。事实上,例如,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方向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与体育教育或运动训练领域的篮球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在本质上难于进行区别,甚至无法区分。
针对体育学的特殊性,应该从顶层设计开始,对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目录进行全面的调整。体育人才培养类型的划分要在厘清体育学学科与专业关系的基础上,对应于体育学术人才和体育专业人才的分类重新进行科学划分。根据体育学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规律,可以将技术类的研究生培养都归为专业型的学位,以培养体育专业人才。体育硕士可按运动项目划分不同专业学位领域,如篮球体育硕士、拳击体育硕士等,这样更符合体育高等教育规律和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体育学学术型的学位则应按照学科领域而不是运动项目来划分,更好地体现学科的知识体系。例如,可以设置体育运动心理学硕士、运动生物力学硕士、体育社会学硕士等学术型学位,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体育学术人才。
5结束语
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组织架构,学科专业划分属于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科学的顶层设计,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体育学科专业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其顶层设计的欠缺已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掣肘。科学认识体育学科的学科群性质,重新划分学术型体育学科专业和专业型体育专业,是促进体育学科健康发展,提高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谢桂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1-62.
[2] 许捷,许克毅.学科制度建设研究文献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3):50-55.
[3] 顾海良.新时期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395-396.
篇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学科馆员 职业能力
从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引进开始,学科馆员制度已在我国走过了10年的路程。这十年中,学科馆员制度虽逐渐被国内高校图书馆界接受,但其发展现状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尤其是学科馆员履职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学科馆员制度发展的瓶颈,造成这种现状主要有以下原因:
1.缺少严格的学科馆员准入制度。一个合格的学科馆员不但要掌握对口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国外制度完善的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图书馆并没有严格的准入制度,从业人员组成较复杂。目前现有的学科馆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图情教授,即从院系里面选出资深的教师兼任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如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但由于图情教授还要承担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显然无法专心、及时地开展各项图书馆服务业务,因此难以尽到学科馆员应有的职责;二是从馆内挑选骨干担任学科馆员,如复旦大学。但由于一般高校图书馆现有馆员素质参差不齐,高素质人才匮乏,而要从中再选出既具有专深学科知识,同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骨干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2.难以形成合理恰当的激励机制。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不仅需要图书馆与各院系、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更需要一套合理、完善的管理机制。缺乏必要的激励,会令馆员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的动力。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大都按职称与职务来进行薪酬分配,学科馆员所负责的各学科的性质、特点不同,造成工作强度和工作效果也不同,其服务的要求和标准也不可能一刀切,因此在绩效考核与评定中难以体现差别,因而难以驱动学科馆员的奋发有为,自觉提高职业能力。
3.学科馆员的继续教育较难实现。继续教育可以帮助学科馆员更好地掌握图书馆的现代化技术,熟练应用图书馆现代化检索工具和图书馆的文献体系;继续教育可以帮助学科馆员,不仅对对自己所服务学科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有系统全面的了解,而且掌握对口学科的学术动态、前沿信息,研究学科专业文献,进行专业信息的组织和深度开发。但实际上,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继续教育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而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经费来源主要是靠学校统一拨款,这种拨款往往受到部门平衡等因素的制肘,结果造成高校图书馆的经费主要用于设备、文献资源与电子资源的采购,而用于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经费所剩无几。其次,由于学科馆员并不是专职岗位,许多图书馆专业毕业的馆员从事这项工作已经非常辛苦,再让他们去重新学习一些专业课程对他们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再者,日常繁忙的工作,使许多学科馆员产生一定的职业倦怠,缺乏危机意识与竞争意识,安于现状,难以形成主动自我增值的局面。 转贴于
针对以上分析,要改变现状有效提高高校学科馆员的履职能力,必须:
第一,真正建立健全学科馆员制度。应围绕学校专业设置和学科发展规划,建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人才培养规划,确立学科馆员的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分层制定培养目标,明确学科馆员人选,使学科馆员的培养工作与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同步发展;对图书馆现有的中、青年业务人员确定培养目标和途径,制定培养规划,做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要加大经费投入,奖惩分明,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有条件的图书馆,应加大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实行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促进学科馆员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把提高学科馆员的履职能力落到实处。学科馆员是学科资源的组织者、传播者、导航者,也是学科信息的教育者。学科馆员应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其履职能力应包括: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图书情报知识,科研教学能力,敏锐的信息意识,良好的计算机实际运用能力和外语能力一定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要提高这些能力,就要有选择、有目的、分阶段、分步骤地对其进行继续教育,不断进行学科专业知识和业务结构进行更新和优化。可采取自我培养和外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1)到对口服务院系学习、听课,参与对口院系的学术和科研活动,与学科用户直接交流;(2)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报告,让学科馆员了解所服务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3)亦可有针对性地选派学科馆员脱产进修。
还要让学科馆员担任与对口学科有关的教学任务;参与教学规划、课程设置,编写文献检索教程;参加对口院系的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主动分析用户潜在的信息要求,及时跟踪相关学科建设的新动向,发现并存储最新的信息。由此提高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导航能力,掌握计算机信息存储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网络技术,了解和熟悉本学科国内外数据库的结构、链接和检索方法,必要时编制检索工具,为用户提供获取信息的最佳途径。
同时,现代学科知识呈多语言文献分布特征,要培养学科馆员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以广泛地涉猎多国专业文献,特别是发达国家、国际权威学术机构出版的专业文献,为学科专家提供更精准的情报信息和咨询服务。此外,图书馆工作的价值是通过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而实现的,同时也是一种人际沟通的过程。因此也应对学科馆员加强心理学、公共关系学方面知识的培训,锻炼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助其与用户建立起良好相融关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科专业馆员”、“学科专家”、“信息咨询专家”。
总之,要完善我国高校学科馆员制度,提高学科馆员的职业能力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科馆员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学科馆员机制研究”课题组.学科馆员制度综述[A].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M].北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4.
篇9
为使教学专题学习实践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取得切实成效,依据《*学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学习调研阶段(即日起—4月10日左右)
(一)学习调研
在组织学习培训的基础上,各院(系)、教学单位领导班子通过组织座谈会、专题辅导报告、走访、调研等活动,广泛听取师生员工意见和建议,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分析查找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差距和不足,认真梳理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做好“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所属学科专业内涵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调研与论证工作,形成书面调查报告。
(二)解放思想大讨论
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的主题,在此环节各单位要着重就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引导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为学校和院(系)、学科专业的科学发展献计献策。
1、如何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在研讨“我校的办学传统”、“高等教育面临的适应性改革”、“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内涵发展的要求”等问题的基础上,树立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
2、如何明确学校、院(系)发展目标定位:在研讨“大学本科教育的类型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现状”、“我们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现有的资源和实力水平”、“继续努力的规划和措施”等问题的基础上明确*学院“办成什么样的大学、建设什么样的院(系)和学科”。
3、办学理念:
(1)办学宗旨:学用结合、服务社会;
(2)办学方针:以人为本、德育优先、规范管理、以质取胜;
(3)指导思想: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
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性人才。
5、教学工作思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素质教育与专业培养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
6、人才培养体系:如何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使得全体教师员工在明确“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院(系)、学科专业”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以及“我为学校和院(系)发展做什么”等问题上能够更新观念,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在这一阶段,各单位要在梳理和总结本单位近年来“168”工程教改建设项目进展和现有成效的基础上,结合编制单位《中长期发展规划》,瞄准更高目标,统筹制定本单位的教改建设规划,在高质量地完成现有项目的同时,抓住学校实施“教学质量与教育改革创新工程”的有利时机,依据工程项目指南,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做好组织申报工作。
二、分析检查阶段(4月15日—5月15日左右)
(一)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各院(系)、教学单位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要结合班子成员分工,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师生员工提出的意见,重点探讨新一轮培养方案如何坚持人才培养整体优化、增强人才培养适用性、加强实践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等问题,特别是要围绕新一轮培养方案中“2平台1模块”(通识类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下表)及所担负的任务,积极开展调研论证,合理设置平台课程及专业课程,并及时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二)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各院(系)、教学单位领导班子要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学校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研讨、充分论证、仔细审核,形成包含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内容的分析检查报告,按时完成培养方案的修订起草工作,并开展自评分析检查工作。
教务处负责组织校外专家及校培养方案制订专家组成员,依据原则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对全校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审核、论证、检查。重点核查总学分(总学时)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比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学时)比例、学科基础课程平台的构建、专业课程模块组成等是否符合学校的原则规定和最新的专业规范、是否有利于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并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在这一阶段,成功申报校“教学质量与教育改革创新工程”项目的院(系)、教学单位及相关项目组成员,要根据工程整体进度安排和项目实际情况,组织研讨论证,开展分析检查,细化建设方案,认真填写好项目任务书。
三、整改落实阶段(5月15日-6月15日左右)
(一)制定整改落实方案
各院(系)、教学单位领导班子要根据分析检查阶段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将如何进一步修改完善培养方案等内容纳入整改落实方案中。切实抓好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实践环节的综合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修读方式等的改革创新。
(二)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篇10
本学期,小学英语科将立足于我市小学英语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的为指针,以“研究、指导、服务”为职能,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切入口,以“学科专业指导小组”和“课堂研究小组”为抓手,务实求真,以人为本。突出教研工作的科学性,强化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注重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努力提升我市学科教研水平与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总体思路
1. 教研工作主题:培养建构教学改革团队,打造高效课堂
2. 教研工作形式:workshop(专题研讨会)
3. 教研工作重点:
(1)课型研讨:会话与阅读
(2)学生知识积累检测方式探讨
(3)集体备课方式经验分享(一校一专题)
三、工作重点
(一)开展“workshop”系列专题研讨活动
根据今年的教研工作重点,主要开展上述的三方面的workshop专题研讨活动,基本程序如下:
(1)微型主题观摩研讨课两节,课时长20分钟,便于教师插件形式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承办单位出一堂专题研讨课,另一个单位的教师借班上课一节。以研讨为目的,在研讨的过程中帮助教师加深对该专题教学的理解,在互动中拓展教学思路和视野。
(2)论坛式互动说评课
① 两位授课教师在活动前三天将观摩研讨课的教学简案上传小英博客,标题统一为《a/b区域2011年**教学研讨课简案—(副标题为授课内容)》。与会教师研读后准备好研讨问题,带着思考参加活动。
② 论坛答辩组由学科指导小组、课堂研究小组成员与各校骨干教师组成,承办单位负责活动的论坛式互动评课环节。
(3)专题研训
① 活动前,专题资料推荐与教师自我研读
由承办单位负责相关研读资料的筛选和推荐工作,至少提前一周时间上传小英博客,标题统一为《a/b区域2011年**教学专题研讨推荐资料》。
② 活动时,现场专题讲座培训与研讨
(二)加强团队建设力度,促进教师成长
1. 大兴学习之风,提升英语专业素养
各校分管英语教学工作的领导、英语教研组长、英语学科专业指导小组成员、英语学科带头人、英语课堂研究成员要带头学习,坚持学习,结合教学实际学习。学习内容包括英语课程标准,英语学科专业杂志,英语教育专着,名师教学经验,听教材录音、跟读、模仿等。为了切实推动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我院将组织相关学习交流竞赛活动。
2.开展新一批教育学会成员评选活动
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在市教育局各项工作的重视下,队伍越来越强大,教育学会将吸收优秀分子成为组织新会员。具体工作将另行通知
3. 开展 “三优”评选
我市小学英语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强烈的职业归属感、自身的专业追求与不懈地努力,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全市范围内辐射、示范和引领的作用,特开展“三优”评选活动:优秀教研组长、优秀学科指导成员、优秀课堂研究小组成员。具体工作将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