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笔记范文
时间:2024-04-23 15:42: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研修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校体育;田径必修课;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共30所师范院校体育系2009级学生150人(其中男生120人,女生30人)及部分田径教师。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针对目前田径必修课程教学的现状及课程设置,共发出问卷150份,回收145份,回收率为96.7%。 通过网络媒体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得出结果。
1.2.2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学校田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标准、课程改革的资料,了解体育教育改革领域的研究动态。
1.2.3书面访谈法:笔者对本校及周边大学、在全国第一届大学生传统运动会期间对部分田径教师及参赛运动员进行了书面访谈。
1.2.4逻辑分析法:对教学实践成果及以上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2 结果分析
2.1教育观念因素
2.1.1 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我国的体育教育模式是从前苏联引进的以运动技术为核心的模式,虽然现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理论与实践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很多教师在观念上并没有更新或者改变,用这种旧观念指导教学就会落伍,影响田径教学工作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2.1.2领导者的观念落后。目前领导对整个田径教学的主导思想、目标规划还是以传统的竞技观念为主,在教学上就体现为以传统项目为主,没有正确地引导教师开展多元化田径课程教学思想。
2.2教师的因素
2.2.1田径教师的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基本上沿袭了竞技体育教学的模式,在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只是充当着一名教练的角色。
2.2.2有一些田径教师虽然是优秀教师,但由于受科研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科研能力薄弱,没有及时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没有把科研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自己落伍。
2.3学生因素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中学训练时间短,训练2-3年以上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通过网上调查、学生访谈了解到学生中学训练时间还要略低于问卷调查的结果。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因素,大多数体育考生学习较差,就是为了上大学获张文凭而参加体育训练,所以在中学训练时间短,参差不齐,以甘肃为例,2009年-2012年的体育考生连续4年都在5500人以上。招进来的一部分学生体育素质较差,很难完成规定的技术动作、技术原理及相关田径专业知识体系。
2.4教学目标因素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及社会上人们对田径项目的偏见,尽管国家宣布新的体育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有十年时间,但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有些高校对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直接影响到田径教学目标不够准确。目标定位偏重学生对田径运动技术,技术原理及运动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田径文化意识兴趣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对田径运动知识的应用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2.5教学内容
2.5.1田径教学内容单一,结构不合理
从表中可以看出,田径教学内容设置中还是以传统的竞技项目为主,新兴的田径类课程、大众化的田径健身项目却很少。这样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基本应用能力,综合素质教学的培养。
2.5.2 对抽样的145名学生所喜欢的田径项目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现行的田径教学项目中,短跑、中长跑、竞走、跳高等主要竞技项目有60%的学生不喜欢,这些田径教学内容竞技性强、难度大,学习起来枯燥无味。而学生喜欢的项目如爬山、攀岩等田径健身项目,由于受条件限制又无法开设。
2.6教学评价因素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校只重视绝对性评价,即终结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占问卷总人数的100%,这就说明只重视技术机能、理论的考核评价,未能体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机能、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评价。相对评价占问卷总人数的13.79%和10.34%左右,这说明只有及少数院校即重视学生运动技术、运动技能的评价,又重视学生学习步骤、技术技能转化为实践机能过程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在理论上过于强调书本上的死知识,学生考前死记硬背,考后不知所云,造成学生分数不低而能力不强。
2.7 教学设备条件欠完善
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个别学校教学设备较差,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例如目前与大众田径类联系紧密的建身路径等新兴田径拓展项目,大部分高校都未开展。教学场地老化,器材规格与规定标准不符,无风雨操场,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正常的田径教学,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
3 对策及建议
3.1更新田径教学理念
3.1.1必须摆脱竞技体育教学思想的束缚,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马亚科夫斯基所讲:“你要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教师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成为这样的榜样。”首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教师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田径知识技能服务的思想。
3.1.2田径教师要树立培养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要有超前意识,要了解对未来人才的要求。
3.1.3教师要打破田径竞技教学模式,要有意识地把教学重点转向传授田径健康知识、田径健康技能、健身法则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上来。
3.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价值
3.2.1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我们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是为了上大学而选的体育专业,他们一进校就对体育教育专业没有兴趣,对田径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从思想教育入手,让学生真正了解田径专业,田径专业在未来人们健康锻炼的作用,田径专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广阔的前景。
3.2.2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淡化竞技项目多开发田径类健身项目,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田径文化知识的欣赏能力。
3.2.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吸收与田径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学习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学习积极性。
3.3教学培养目标定位要准确
培养合格的体育师资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重要目标,学生毕业大多数是以教学为主,他们将来面对是中小学生,根据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与健康标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将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健康人才,教学能力是培养师资的主要教学的内容,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完善的运动 技术是当好体育教师的一个必要的条件,因此,制定田径课程教学目标与中小学《体育课程与健康标准》接轨,能够真正培养出教学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的人才。
3.4教学内容与中小学培养目标接轨,应多元化
3.4.1田径教学内容选择应与中小学培养目标接轨,新课程标准里“田径类”命名意义在于拓宽视野,改变清一色“奥运项目”,所以,在田径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上应将田径教学竞技性、娱乐性和健身性融为一体,这样做才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的可行性。
3.4.2项目应以多元化开展,目前都是以竞技化项目为主,多元化田径拓展项目,开拓学生知识面,增加理论课学时。
3.5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应多元化
3.5.1在教学中,应打破讲解—示范—练习的传统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充分考虑到单位的教学设备条件,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所成。
3.5.2 从教学的设计到教学的过程,方法要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特征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探究式及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对项目学懂、学会、学乐,教师教学的方法的选择重点要培养他们的技能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3.6完善评价体系,加强评价过程
3.6.1打破重技术、轻能力的评价模式,在评价体系过程中,能体现出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机能和技能知识的转变能力。
3.6.2在评价中,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益。
3.6.3在评价中,应把相对评价,形成评价(即过程评价)和绝对评价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面的评价体系。
3.6.4通过完善评价体系,给学生搭建一个公平、公正地提高自己田径知识的良好平台,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
3.7改善田径教学条件
3.7.1由于田径课大都在室外进行,应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给田径专业教师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教学环境。
3.7.2完善场地器材、各项田径教学设备,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教学设备,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教学资源,来提高田径知识、田径文化素养。
3.8开发环境资源及人脉的利用
3.8.1多请社会及高校田径专家给教师及学生定期讲座,让师生能够及时接受新的田径知识、田径信息及新的教学理念,来完善充实自己。
3.8.2田径专业教师应定期外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田径课程设计能力;通过专项或专项探讨,提高体育教师的田径教学设计能力;通过专题交流,提高体育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3.8.3领导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支持田径教学工作。
3.8.4 充分开展校地联合,多参与社会田径活动,应和当地中小学接轨,观摩中学田径课,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主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陈作松,季浏.新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J].北京休育大学学报,2004(03).
[3]宋亚炳.对广东省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客的体系评价[J].体育学刊,2003(06).
篇2
本期教科室的主要工作是按照区教育局文件精神,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和研修工作。这项工作我主要从下面四个方面来汇报。
一、领导重视,营造氛围
校本研修工作开展以来,我校领导始终把它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校长多次召开校委会商讨有关校本研修的话题,他还经常在学校例会上大力宣讲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搞好研修,不仅能够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而且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倍增器。领导的讲话,使老师们内心受到触动,思想上更加重视。我们教科室精心组织安排,使得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大力开展校本研修,主动研修,在我校以蔚然成风。
二、机制保障,带动学习
针对校本研修,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教导处决策安排,教科室具体主抓实施。首先我们教科室拿出本年度的校本研修总方案,并予以公示,收集意见,修改完善。老师们在大方案的框架下,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出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并上交存档。平时无论是参加集中培训活动,还是自研活动,都要求做好笔记,以备不定期的检查。对于过程管理,我校根据上级精神和“白云路模式”制定了《子陵中心小学校本研修考评细则》;对于结果的评价管理,我校又制定了《子小能级考评表》,《子小校本研修奖惩方案》等。有了这些制度的保障,我校教师们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研修的活动中去,保证了一定的质量。
三、活动引领,促进发展
本期研修活动,我们主要做的有:
1、积极反思暑期国家级远程上培训活动。
我校大部分教师都参加了今年暑期的网上教育培训,每个人都认真学习,仔细笔记,还保质保量完成了多次网上作业。今年开学领导检查了笔记,学校统计了成绩,我校每位教师都合格,特别是严小春、张金梅两位老师作业得了100分的满分,被树为我校的典型。九月针对此次培训,学校组织教师们分教研组或集中讨论收获,写心得体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打算,并要求大家把学到的好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去。
2、学生教育能力的培训。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为师者的准则。教师教学不仅是传授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灵魂,无论是哪一面,都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师德,此外还要有丰富的、适当的、有效地育人方法和技巧。因此,本期十月举行专题讲座,主题就是如何有效教育学生的班主任培训,先后讲了三期,老师们反响很大,许多年轻教师称收获大,受益匪浅。
3、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培训。
教育局实施校园联网计划,打造信息化学习平台。如果不会计算机,这一切只会成为空谈。十一月以来,我校一直在进行以计算机运用为主题的信息技术培训。针对我校实际,年龄老化,不会或不熟练成为主流,这是个大问题,因此在严校长的指示下,我们教科室主抓,定人定时定地点,聘请李主任负责培训。李主任精心备课,分若干个专题对老师们进行了培训,内容包括上网查找资源,编写教案,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开展网上教研,创建个人博客等。经过近一月的学习,老师们进步挺大的。
4、扎实开展常规教研活动。
语、数教研组除继续抓好听、评课外,还积极按上级要求每月搞两次网上教研,有中心议题,有参训教师回贴,有组长小结。尤其是10月份教学展示月,所有在岗教师都参与展示,老师们精心备课,认真准备,扎实上课,大家都展示出了自己应有的水平,取得一定实效。
总之,多样的研修活动开展,激发了学习热情,锻炼了操作能力,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发展。
四、全员参与,共同进步
本次校本研修活动,上自校长,下自普通教师,每人都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去,真正体现了全民皆兵,每人不落下。我校的李书记、伍老师算得上是老革命了,他们平时不怎么摸计算机,顶多就是看看天气预报,浏览一下新闻而已,但这次培训后,他们学会了打字,简单编辑,还会熟练运用远程教育网上资源等,进步可真大;李老师、舒老师对计算机也不很熟练,但她们学习刻苦认真,每天加强练习运用,现在不仅能打字排版,而且还会创建个人博客,写日志推送发表等;陈老师、杨老师本来电脑技术就不错,经过此次培训,他们的技术简直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制作PPT课件,又快又有质量,甚至能做动漫,真让人羡慕。多种活动的开展,老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共同进步。
此外,我还兼任本校的师训人事工作,这项工作也是千头万绪,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的。本期我主要做的工作有:
1、暑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国家级远程教育网上培训的检查、统计和有关数据的采集上报等方面的工作。
2、配合学校会计做好有关教师工资调资,填表,上报等工作。
3、配合区教育局做好有关创建学习型学校,教师校本研修考评,教师“三型”能级认定和学习型教师的评比工作,并且还要做好相关数据采集和统计上报。
篇3
校本研修的含义
校本研修和校本培训两者之间关系非常密切,校本培训是校本研修的前身和源头,校本研修则是校本培训的发展和完善。校本研修就是以校为本,重在研修。校本研修是指立足于本校工作实际,根据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校本研修是由学校组织管理、在学校进行研修、最终是为了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主要阵地,主要采取专家辅导等形式,已达到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的目的。校本研修与校本培训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校本研修与校本培训的主体不同。校本培训的主体是培训者。在校本培训开始之前培训内容是由培训者选定,培训的形式是由培训者策划。而本应在培训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受训者(即参训教师)却处于被动的位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培训的实效性。校本研修则更加强调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研修的内容由参训教师共同商议选定,研修的形式也更加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特点。参训教师成为研修过程的主体,有利于充分发挥参训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研修的高效性。
校本研修与校本培训的形式不同。校本培训通常采用讲座的形式,专家在讲台上讲解、阐述,受训者则在下面倾听和做笔记。从这个角度看,校本培训就很容易变成简单枯燥的说教,培训就会变得单一化和模式化,缺乏启发性和操作性。校本研修提倡教师的协作、交流和共同探究,其内容多由全体研修教师共同商议提炼而成,与教育教学一线联系紧密。校本研修的形式也丰富多样,如小组讨论、观摩、演示,充分发挥了研修教师的主动能动性。教师主动的参与到研修的进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不言而喻。校本研修中也会有教育教学专家和名师,但专家和名师在研修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研修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提炼者。
校本研修的特点
校本研修是以教师为研修的主体,研修的内容是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其目的是试图通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的发展。校本研修前期更像是一种制度建设,而随着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就会建立起校本研修的文化,这就更像是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发展中的校本研修,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是强制性。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每个学校都制定了校本研修的相关制度以保障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权利和义务。学校对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时间、形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全校教师都必须参加。校本研修的强制性还体现在学校对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考评上,教师的校本研修记录是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和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指标。
二是全面性。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参与校本研修,校本研修的对象和覆盖面就非常全面;校本研修的内容丰富,有直接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性知识,也有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还有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知识;校本培训伴随教师整个职业发展历程,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影响也更为全面和持续。
三是封闭性。校本研修的主阵地是在学校,每个学校在开展校本研修上都有很大的自。学校作为校本研修的实体,处于相对孤立和封闭的环境中。学校研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主要依赖于本校教师的集思广益,校本研修的对象主要是本校的教师,校本研修的内容是由本校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共同商议而定。这样就缺乏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借鉴,校本研修就体现出强烈的个性和封闭性。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因为拥有教学能力较高的教师,故而校本研修的开展就会如火如荼。而教学质量差一点的学校因其教师教学能力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水平。
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年来,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同时,党和政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5年,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来。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均衡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强调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和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组织者,是教育教学最为重要的软件资源,教师专业发展的均衡在很大程度决定了教育发展的均衡。校本研修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由于其封闭性等特点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校本研修主要由学校开展实施,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专业发展的差距就会客观存在,进而通过学校教学质量、学生发展水平等表现出来。从区域层面来看,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会显得不均衡和不协调。
篇4
一、从形似到神似,课程改革亟待深化
千阳县各小学高度重视课程改革工作,并且在长期的课程改革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已经深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对高效课堂理念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各个学校也基本形成了符合各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的教学新模式,已经开始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教学模式。同时,发现课程改革工作在不同学校的认识存在差异。不同学校的教师对于高效课堂的形式认识不一,有的学校高度重视高效课堂的形式,有的学校关注高效课堂的理念,关注点的不同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策略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学效果不尽相同。例如:通过听取南寨小学和张家塬小学两位六年级数学教师对“折扣”一课的讲解,一位老师严格按照高效课堂的模式,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相对而言教学模式较为单调,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另外一位老师尽管没有设计导学案,但是充分挖掘教材,高效利用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不难看出,在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高效课堂理念比高效课堂形式更为重要,避免将高效课堂做成“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的走秀舞台”。
二、从黑板到白板,先进资源广泛普及
传统教学中的黑板已经在教室中消失,取而代之的电子白板和宽带网络已经在各学校普及,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手段,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教师对于电子白板等先进教学资源的使用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未能高效发挥其功能。在与学校领导和教师交流过程中发现,加强对教师(尤其是乡镇学校教师)使用电子白板等优质教学硬件资源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
三、从分数到品德,德育工作常抓不懈
千阳县各小学高度重视德育活动,严格按照宝鸡市教育局的要求,将德育活动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始终,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德育活动的实施,通过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的开展,如:国旗下的演讲、班队会、演讲比赛、经典诵读、宿舍的民主管理等,将学生的德育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效果显著。例如:张家塬小学学生宿舍的民主管理是德育活动开展的典型体现。张家塬小学有住校生120余名,占学生总数的1/3左右,为了能够更好的做好住校学生的管理工作,采用“大带小”的混龄方式进行宿舍的设置,不仅方便了学校的管理,也有助于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性格的培养。
四、从小我到大家,教师交流成果显著
通过调研发现,乡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县城学校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教师的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学理念的转变,尤其是对于乡镇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教师交流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参与交流的教师到达新的学校、新的环境中,面临着教学软硬件条件和教育对象的变化,使得原来的一些好的教育教学方法、经验可能在新的环境中就不适用了,这成为参与交流活动的教师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的一个限制性因素。其次,参与交流的教师数量有待增加。为了能够让乡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到同一所学校参与教师交流活动的学科应进一步增加,优选省、市级教学能手进行交流,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再次,教师交流时间有待商榷。为了让教师交流活动落到实处,有效提升乡镇学校的教学水平,改变乡镇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参与交流的时间应进一步增加。
五、从书本到校本,教师研修长足发展
千阳县各学校高度重视校本研修工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研修工作,形成了丰富的校本研修成果。例如:启文小学每学期为每位教师专门设计、印制、配发1本校本研修笔记,包括我的研修计划、我的成长印迹、我的成长评价、研修日志、听课笔记、学海拾贝等6个部分,有效的促进了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求教师坚持每堂课要进行教学反思,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鼓励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学校将教师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汇编,形成论文集《一脉心香》。启文小学教师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编制符合各年龄段学生阅读的校本教材,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了阅读素材。每天安排有晨诵、每周安排有阅读课,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阅读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有力的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学校还将学生的优秀作文进行汇编、整理成书《花儿心语》,并进行印制。
六、从封闭到开放,体验培训大受青睐
篇5
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在上级各部门领导的引领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加强集体研讨,充分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全面提升了教师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广大教师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作简单的总结。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我校所有领导和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理论的学习当中,领导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他们既是新课程实验改革的身体力行者又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人,因此,在课改实验中,他们切实做到了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自觉参加校内每次课改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报刊,广泛吸收课改信息。为了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我校首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0708年新一轮校本研修的工作方案。通过座谈,讨论,使全体教师明确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素质要求。广大教师通过深入学习,从而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增强了教师的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二、形式多样,讲求实效
校本研修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按照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我校采取了集中研修与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方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全面培训。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活动一次,把备课、听课、上课、评课、反馈、总结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把每一次公开课当作提高业务水平的一个机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教学案例的实效性,以及教学中的一些困惑、教学理念的理解以及各疑难题的解决办法、课堂教学改革内容进行研讨、交流,互说、互听、互帮,从而使教师树立积极参加教研的意识,真正发挥教科研的作用。
在研修方式上,形式多样。首先是行之有效的教研组活动,我校通过各教研组的活动,让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由各位教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定出每次教研活动的内容,由教研组长负责,围绕每次活动主题开展活动。为了使研修更加生动,我们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如专题培训、主题研讨、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会诊等多种形式,务求取得实效。
三、继续努力,力求完美
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虽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工作有待加强和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为建设一支合格稳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而不懈努力。
(一)继续强化教师素质意识,使校本研修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造就一大批名师、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三)深化教育科研工作,形成兄弟学校那种良好的科研氛围,并争取把我校的教师教育博客办成在当地有影响的博客群体。
总之,校本研修是我校教学工作的重点,通过校本研修,要力求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的健康成长,切实提高教师的教。
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校本研修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校本研修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为了改进
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我校采取了集中研修与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方式进行了校本研修活动,回顾一年来的研修活动,我觉得有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一、 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积极反思和发言。
积极参加学校的研修活动是教师专业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必由之路,是未来教师职业的基本生活方式。为此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我认真聆听别人的观点,做好听课笔记,在交互中学习,在交互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吸取别人的优点和好的做法,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 促使自己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勤学教学理论
篇6
一、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1. 认真落实减负措施、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一如既往地贯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能严格执行《中小学减负措施》(减负30条)等文件精神,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7:45——8:00点之间到校(除通勤生外),为让学生能睡好觉提供保障;真正做到协调各学年学科教师,整体规划并控制各学科课后作业量,经过四次抽查,没有发现一二年级留书面式家庭作业情况,其他年级课外书面作业量每天也基本没有超过1小时。本学期没有发现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行为。经多次排查没有发现教师进行补课、办班、乱定资料的现象。
2.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及初教股相关文件要求。
能做到开齐开全音、体、美、微、地方课和校本课程,对音、体、美、微、地方课和校本课程进行不定时地抽查,一直到期末考试体艺课都没有停上。
二、加强常规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加强常规教学管理。
本学期教导处加强教师上课管理,教导处能做到经常查课,杜绝了教师坐着讲课、玩手机、刷朋友圈等有悖常规的不正常上课情况。
4. 特别加强对教案的检查。
本学期是我校首次采取电子教案,为使电子教案不流于形式,我们要求电子教案要实时更新,并且教师教课书上要有教学设计痕迹,而且真实、实用。特别重视“小学科”、薄弱学科的监控。从四次教案检查情况看,效果非常好。
三、以“校本主题研修”为基础,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学校教科研能力,提升教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研再进步
5.加强管理,提高研修水平。
3月5日,我校组织召开了“2019校本主题研修启动会”;
3月19日开展了“我的主题我的课”教学竞赛,历时两周,共15人参加竞赛课。绝大部分教师都能根据个人主题进行设计课堂教学,达到了很好的竞争和学习的目的。
带领全体教师再学习吉林省农村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元昌教授讲学内容和思想,根据中心校校本研修大课题——“常规教学中彰显特色”结合我校实际,确定适合我校的校本研修主题,制定计划、考核、规范、制度,有效地开展此项研修工作。
4月8日,小教部下乡到校进行指导听课,我校共有数学、英语、美术、计算机4个学科4名老师出课,全体老师参与研讨,教研员不吝指导、教师们虚心学习、认真笔记。把校本主题研修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月10日,本校开展了“校本主题研修”阶段性总结会,总研修组把一个月来教师们在校本主题研修中学习和实践中存在的优点和共性问题整理出来,与大家进行探讨、交流,教师们参与热情很高,效果良好。
4月28日,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由小教部组织、中心校牵头的全镇“校本主题研修”汇报交流活动,我校英语研修组祝庆萍老师在活动中出了一节交流展示课,耿宏军主任也进行了“校本主题研修” 交流汇报;数学研修组有两人进行了数学组的交流汇报。
6月18日,学校开展了“我的主题,我的教学改进”交流会,各研修组参与热情高涨,都能把自己三个月来在校本主题研修中的得失向大家交流,能通过研修提出我的教学改进、改进设想、改进规划等,围绕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有理论和实践、推广的论题。其中,耿宏军主任的交流材料被推送到小教部进行评选,被评为“县级二等奖”。
7月3日,我校召开了校本主题研修总结表彰会。其中祝庆萍被评为校本主题研修优秀责任领导;综合组被评为“校本主题研修优秀研修组”;祝庆萍、闫云芹、乔艳、孙铁艳、赵宏岩、李国凤六位老师被评为“校本主题研修优秀学员”。会上对以上人员进行了表彰奖励。耿宏军主任作了总结发言。
四、抓好各项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依据初教股、小教部文件精神及下发材料、根据中心校工作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一)、教师活动:
6. 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
3月28日,我校举行了“教师朗诵、粉笔字、简笔画”——“我的主题我的教学基本功”竞赛。其中,教师朗读以“春之韵”为题;粉笔字、简笔画(古诗配画)以李白的《望天门山》为题。本次基本功竞赛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激烈角逐和评为的公正量化打分,最后评出各单项奖:一等奖5人;二等奖12人;两项总成绩奖5人。学校为获奖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
7.积极参加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不知是我们自身技术的原因还是平台的缘故,我们参与的10名教师只有科学和品社两节课允许上传到平台,但无论如何,老师们都积极准备和参与了网上竞赛,从课堂效果上看,这些课质量还是很高的。下学期我们会在平台开发后马上进行网上晒课,这样也许就能传上更多的课了。
(二)学生活动:
8. 开展写规范字、做正直人活动
为培养学生专心致志、一丝不苟、进取创新的良好品质,克服粗心、草率、浮躁的不良习惯。本学期我们提出了口号:“写规范字、做正直人”。学校从平时的学生作业书写、手抄报制作以及多种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从平时检查和各种活动中看,学生们的书写和品质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9、开展“书香向华”系列活动。
篇7
2020个人校本研修总结篇三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结合年初制定的个人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完成了研修任务,特总结以下:
一、主要成绩
1、这次研修让我转变了教育观念,我深入熟悉到:学
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应是学生出色展现的舞台。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陈腐教育观念。
2、通过学习,我解决了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很多疑问题目,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掌控教材、交换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进步课堂教学效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研修的进程中,学到了很多优秀的教师经验,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
3这次研修,我收获了很多鼓励和感动。让我更加明白:实在,学生是需要鼓励的, 老师也是需要鼓励的,教学更是需要欣赏的。我们总是被这些发自内心的鼓励的声音所感动着。
二、存在的题目
1、学习的内容还要再宽泛些。
2、在学习上还存在惰性。
3、在教学实践中,还缺少创新精神。
三、改进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看教育教学专著,并认真做好笔记,努力进步个人专业素养
2、专心备课、上课,教学要有豪情,及时撰写课后反思,精心设计作业,耐心辅导学生。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教研活动。
4、虚心向同行教师们学习,争取多听课,取众人之长,弥补自己学科知识的不足。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援用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生活不是守株待兔的遐想,不是消极的自我研究,不是情绪化的虔敬神明,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人生价值”。我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尝试,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不断探索,向着更高的目标迈出坚定的步伐。
2020个人校本研修总结篇四本学期,我着重从德育出发,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把研修工作落到实处,在课堂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之魂。
一、良好的师德,是自我教育完善的需要。
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记得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认真研究新课程。
通过认真学习新课标,能够把握新课标“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的精神,特别对新教材体系和内容安排做了学习和研究,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反思活动,提高了自己备课和讲课教学水平。
在我的课堂教学上,我带给我的学生是一种音乐学习的轻松,明朗而高效的节奏感,严肃而活泼的氛围,重学法指导,重合作意识的培养,重情感交流。在新课标下,我觉得教师的教学要放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内趋力,引导学生主动探求音乐知识;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我坚信,兴趣是学习任何知识最好的老师。正因为如此,学生们在适应了我的授课模式以后,渐渐地从对我的课堂发生兴趣转向对音乐学习感兴趣。我是发自内心地感动于这种良性的循环。同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能够适时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消除学习紧张感和焦虑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本能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既充实丰富了课堂,又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篇8
关键词:校本研修;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实践性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仍达不到新时展的要求。为提升我国教育整体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部实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等文件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并对教师提出新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以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他们的专业发展面临极大挑战。尽管新课改后农村大部分学校都注重校本研修,但由于地区偏远,交通不便,信息接收不全面,缺乏系统管理等因素造成校本研修成效逐渐降低,教师专业无法得到最大化发展。解决这样的问题,农村中学需要创新校本研修制度,以良好的校园文化、合理的研修平台、多元的研修形式等促进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一、理论基础
(一)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于2004年由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顾泠沅教授首次在国内公开提出。“校本”就是“以校为本”,“研修”则是学习研磨的意思。陈山山[1]认为,校本研修是一种新兴校本培训方式,是基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张涛[2]认为,这种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单位,以本校教师为学习共同体的教研培训模式,对提高教师专业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认为,校本研修是以教师为主体,学校为阵地,多方面、多角度整合力量满足教师和学校发展需要,使教师群体和学校资源得到最大化发展与开发。
(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欧美国家大约在20实际60年代开始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重视教师地位。我国大概在20实际90年代开始集中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由于研究方向和理解不同,不同学者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有不同理解。叶澜[3]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国内学者朱宁波[4]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就是“在历经职前教师培育、教师任教和在职进修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个人都必须持续学习与研究,不断发展其专业素养,从而逐渐达到专业成熟”。“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部分,有其特殊性。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外语人才炙手可热,培养高水平的外语人才成为当务之急。英语教师只有充实自身,完善自我,才能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为国家输送大批外语人才。何源[5]认为:“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自从事英语教育事业开始,在英语语言熟巧、情境知识等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水平等方面越来越成熟的发展过程。”笔者认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英语教师通过政府、学校等外部条件发展自身专业,寻求内化,提升整体素质的过程。本文要探讨的也正是如何依托校本研修促进农村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二、以校本研修促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激励教师工作和学习,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使教师职业生涯更加顺畅。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学校应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教师培养理念,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首先,学校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增加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外语言书籍,公共区域摆放各类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期刊,以拓宽教师视野;充分利用学校媒体广播功能,播放国内外最新教育消息;建立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报,刊载大事小情、教育轶事等,使教师沉浸于浓郁的学习氛围中。其次,学校应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肯定他们为学校做出的贡献,尊重教师的意见等,使教师感受到对他们的尊重。同时,营造出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民主管理,使教师也能成为学校的主人,激发教师的责任感。最后,学校应重视每位教师的个体差异。受家庭教育、求学经历、文化素养等因素的影响,每位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千差万别。学校要善于鼓励各位教师把握机遇,剖析自我,挖掘潜力,寻求符合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实行“以老带新研修模式”
农村学校每年招收新进教师时应进行关于英语学科知识、教学技能、职业生涯规划等的岗前培训,满足新进教师对教学知识、技能的需要。同时,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使教师意识到教书不仅是为了学生,更是为了使自己的专业得到发展,并认识到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此外,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有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对新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和帮助,形成“帮扶团体”使新教师尽快熟悉学校教学常规流程。为缩短青年教师的探索期,学校可安排骨干教师与其形成“帮扶团体”,骨干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他们在工作中秉承自己的职业忠诚和对教育的崇高信仰,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理论。学校应重视骨干教师的价值,肯定他们对学校做出的贡献,对于德高望重的骨干教师可邀请他们著书立说,让青年教师学习有效的教学方法。因农村学校课程时间安排较宽松,年轻英语教师可以先听课、后讲课,教案经过骨干教师审阅后再使用,以此积累教学经验。同时,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发挥骨干教师的帮扶作用。聘请市重点学校名师教授讲课,传授经验,面对面与名师交流,实地解决青年教师的困惑。另外,学校还可出资鼓励教师重新回到大学学习,使教师认识到只有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才能紧跟时代步伐,走在教育的前沿;或者利用寒暑假为青年教师创造条件出国学习,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回校园,使英语教学与国际接轨。
(三)拓展多元的研修形式
除专家引领、讲座论坛、研讨沙龙等形式外,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资源。笔者通过网页搜索了几个偏远地区农村中学的基本资料,发现几乎没有一所学校对校本网络资源进行全面简介。为改变这一现状,农村中学可以寻求政府资金帮助,开发适用于学校自身发展的手机软件,利用软件开展研修活动,大大提高研修效率。一方面,由于教师对国内教育信息接收不全面,农村中学可收集国内重点中学近期的教育改革信息,并在软件中实时更新。如定期更新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国内一线教师优秀教学视频等,使教师定期学习,交流心得体会。另一方面,为规范软件,方便使用,可将软件分为校本理念、师德建设、网上评教、教师风采、经典案例等模块,使农村学校的校本研修在每一位教师的共同见证下逐渐完善。
(四)完善校本研修机制
学校教研组应根据本校实际校情和教师发展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研修方案,实施过程、激励制度、评价制度等必不可少,研修活动也应具有针对性。研修激励制度应公平公正,不以一两节课就判定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应肯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进步,规范评价方式。一是,增强组织管理。学校领导是校本研修计划的制订者,应严格要求自身,以身作则,帮助各教科室、教务处顺利开展校本研修。骨干教师应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带动研修水平逐渐提升。二是,制订校本研修计划。通过制订计划,明确研修目标、研修内容及工作方向。落实保障措施,充分保障目标达成,并从研修笔记、研修心得、案例分析等多方面检验教师研修成果。三是,落实监督管理。为保证校本研修工作的落实,学校教学部门应注重监督管理。定期对教师的教学、科研等进行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师困惑。分阶段对研修成就进行总结,并安排下一阶段的研修工作。
三、结语
在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教育政策良好的情况下,农村中学校本研修也得到了普遍重视。校本研修是助力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教师们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提升水平,充实自我,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新一代高素质、高水平的外语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山山,张琴琴.浅谈校本研修[J].经营管理者,2017,(2):365.
[2]张涛.乡村教师互助式校本研修共同体创新实践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101.
[3]黄春方.小学科学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化发展[J].少年儿童研究,2011,(10):18-20.
[4]赵呈领,万力勇.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篇9
关键词:民族地区;校本;研训;教师;成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5-013-03
我校立足于校本研训,促进民族地区教师专业成长,从创造条件、开辟资源,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我校立足校本研训,通过有效策略进行校本研训活动,深化课程改革,激发教师研训热情,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九龙县沙坪中学建于1983年,是一所民族混居地全员寄宿制农村中学。目前在校学生有1763人,其中初中部有学生1704人,初中部全部住校,全校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专业教师88人。由于地处偏僻,长期以来学校引进人才难,有了人才也留不住。近年来,全校学生每年按300人左右递增。受学生急剧膨胀的压力,学校不得不扩大教师招考数量。其中2009年以来新分到我校的教师达到41人。教师普遍年轻化,出现青年教师学历高,经验少,老教师学历低,知识老化的现象。如何才能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让老教师转变观念,提升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立足校本研训,通过有效策略进行校本研训活动,深化课程改革,激发教师研训热情,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结合我校开展校本研训的实际,我们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探索:
1 领导重视、创造条件、开辟资源,是开展校本研训的重要保障
我校高度重视校本研训工作,提出了科研兴校的发展思路,我们认为办好学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队伍建设。因此我们把学校定位为既是学生成才的摇篮也是教师成长的沃土。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组成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明确职责,落实任务。我们将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定期研究校本研修工作,建立校本研修的保障机制。
1.1 提高认识——树立校本研修的理念
面对当前教育改革,通过学习,使我们认识到:校本研修是学校的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是办好一所学校的综合研究活动。它是以学校为研修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研修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修内容,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研修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综合研究活动。它既是一种基于教师和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也是一种制度建设,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对教师队伍建设制订长期发展的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
1.2 创造条件——做到四落实
1.2.1 经费落实。校本研训经费将统一在学校教研经费中划拨,用于研训管理、教研活动、教师奖励、教师外出取经等等开支,以确保校本研训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1.2.2 师资落实。校本研修师资在校内主要依靠如下人员:学校有高级教师7人,中学一级教师20人。精心挑选好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班主任等。充实师训师资。
1.2.3 书籍落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教师学习的需要,学校重新购置图书5000多册,其中购置了一批教育专著书供教师借阅。订有多种教育期刊和报纸,保证每个教师学习的需要。
1.2.4 硬件落实。学校加强教学硬件建设,增加电子白板、电脑和网络等设施设备。为教师学习、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
2 完善度,规范组织管理,是确保校本研训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我们的做法是:
2.1 确立学习制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学校拟定了《沙坪中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校加强学习的管理,通过“四层次、三必须、两有、一检查”(在学习形式上分四个层次,每月一次全校教育理论讲座、一次教研组学习、一次网上学习、一次个人学习;在学习内容是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必须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学习管理上实行两有一检查,即:有学习笔记、有学习体会,每学期检查一次,期末进行考核。)落实学习活动,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理念。
2.2 完善培训工作制度
每周日19:00—20:00为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及业务学习和培训时间。每月组织一次专题培训,培训内容为:职业道德、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各科课程标准、教科研方法、信息技术等。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组织专题培训,培训时间及内容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3 建立健全教师研训考核制度
建立骨干教师培训、评选和考核的相关制度。教导处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的业务档案,将教师每年参加研训活动、继续教育培训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的内容之一。
2.4 完善教研组工作制度
教研活动必须有计划,有内容,有安排,有记录,有总结。建立完善备课组工作制度、教师反思制度。
2.5 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奖励制度
将教师参与培训、课题研究、撰写、出版教育理论成果纳入教师评优选先、晋级的重要内容。对教师参与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撰写论文获奖,对改变教育教学现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嘉奖。
2.6 制定计划——启动校本研修工作
学校制有教师长期发展的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不断提出阶段性实施意见和改进措施。学校每学年制定校本研修的工作计划,积极组织实施。对各项专题内容,又制定专项计划来开展各项工作。
3 落实内容,确定形式,认真实施校本研训工作,是推进校本研训的关键
对教师的研训内容,既要注重理论学习又要兼顾实践操作。在理论学习方面,使教师对新课程的改革目标、理念、内容、方法有初步了解,帮助教师从理念上认同课改的价值。在实践操作方面,研训不仅要让教师从概念上理解新课程,而且应努力促成教师在行为上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学校将教师基本功、理论业务知识、师德师风、学校管理、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作为校本研训的主要内容。
研训的效果不仅来自于研训内容,也体现在研训方式上。在校本研训的实践中,我们采取参与式、交流式、案例式等方式。参与式体现了以研训的参与者为主体,人人都行动的培训思想;交流式即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大会交流;案例式则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际紧密结合,对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较为有效。同时我们还开展教学会诊等形式的培训活动,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公开课、优质课、说课、技能竞赛活动;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和教师之间推门听课活动。各教研组根据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研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实现教师之间沟通、交流、学习、互补与发挥。开展三课两反思,撰写课堂即时案例、教后记、教育日志、反思文章、教育随笔的撰写,创建网络教学论坛,通过论坛形式开展交流活动,促进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
4 创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研训模式,从自发走向自觉,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健康之路
4.1 建立多层次研修共同体,同伴助推,形成研修的自觉氛围
由于我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少,专家难以请进来,所以必须强化自身的造血功能。为此我们建立了多层次的研修共同体,形成研修网络,让教师的研修在同伴互助的推动下,从自发走向自觉。
一是构建学科研修共同体。以学科教学研究为中心教研组,教研组研修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架起平台,实现同伴间的互动。
二是构建课题研修共同体。课题组来自有相同研究专长的,不同学科的同伴,为教师教育科研发展架起了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是构建跨学科的大教研研修共同体。门类性接近的学科组成大教研共同体。如文字学科的语文+英语、科学学科的物理+化学+生物、人文学科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艺体学科的音乐+体育+美术。跨学科同门类共同体的建立有助于扩大研修学习的范围。能充分发挥互补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更加全面。
四是构建学科内年级备课研修共同体。备课组是以研究和解决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面临的各种即时性问题为首要任务的有相同价值取向的共同体。是以集体备课、案例研讨、专题研究为主要方式的校本研修活动。
五是构建青蓝共同体。师徒结对、合作交流能够充分发挥名师带头作用,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一师收多人为徒,一徒拜不同工作的人为师,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对不同级别的师傅在听课、上示范课、辅导、竞赛获奖等有明确的规定,学期结束对照考核。
4.2 尝试“案例式反思”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案例研究是教学理论的故乡、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案例教学+实践反思”是造就经验教师和专家的必由之路。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课堂即时案例、教后记、教育日志、教育随笔的撰写评比活动。“我讲我的故事”叙事性的教研反思交流,精品案例月评与汇编等活动,促使教师自觉反思,养成反思和记录的习惯。将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有机融合,不断增加教师的思考力和感悟力。以自我反思来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4.3聚焦课堂,发展小专题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进一步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努力构建多级课题网络,做到学校有主题、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立足课堂,把解决课堂中的实际问题做为教科研的研究重点。各教研组每期提出1—2个最突出的问题,作为微型课题进行实验研究。 在教学中提倡自主、 合作、 探究能力培养,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中,教师的研究成果丰富,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同时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电大教师;校本研修;校本研修系统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3―0065―03
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发生了数次大规模金融危机。它不仅使得经济增长停滞不前,人们生活水平迅速下降,而且给教育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就电大教育而言,学习者收入的减少导致支付学费的能力降低,直接影响新学期的注册人数。但另一方面,就业岗位的减少使得参与成人教育的机会成本降低,在无法获得满意工作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进修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和推迟就业时间,因此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增多。所以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电大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上海电视大学松江分校为成人高校,学习者主要通过面授辅导与网上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教师的授课均安排在晚上和双休日,白天不坐班,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有限。如能充分利用学校信息化程度高、远程教育技术成熟的优势进行校本研修,将会全面体现教师的价值、发挥教师的潜能,促进教师的自主化、个性化、专业化发展。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将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从而在金融危机笼罩下的更为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 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研修的现状
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1]。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组织,尊重教师个体的发展愿望,创设一切便利条件,形成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让教师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2]。松江电大历来重视校园文化、信息化建设,已形成自身特色,校本研修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笔者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考察了该校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研修的现状。
1教师专业学习情况
该校共开设18个专科专业、8个本科专业,专职教师38名,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24名,硕士12名,中级以上职称29名。教师目前没有专门的“专业学习平台”,获取教学资源主要通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上海电视大学网上课堂,自主学习可利用上海电大网站相关资源和“上海电大图书馆”提供链接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Apabi专业资源平台”等网上资源。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部分教师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主要还是读“纸质书”,一方面是习惯,另一方面是平台不完善。笔者在教研室得到了五年来教师教科研成果的相关数据:教师共109篇,其中核心期刊24篇。学校公开出版论文集1本。
2 教育技术培训状况
该校为每位专职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鼓励教师多媒体教学,并在计算机房组织教师参加了《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网页制作》等教育技术课程的培训,约50%的教师通过了考试并获得证书。笔者通过多次观察面授课后发现,该校所有教师均能熟练使用PPT等软件辅助教学,效果较好。同时,由于电大教师需要利用“分校版”网上课堂进行网上授课和资源建设,教研室适时组织相关培训,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笔者观察了本学期开设的全部本专科课程资源建设情况和网上授课情况后发现,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基本达到要求,但资源组织和网上教学设计等方面仍有需改进之处。目前有两名教师在建设网络课程;录有“三分屏”的课程30余门。该校五年来共获得相关奖项:国家级3个;市级24个。
3 教师集体备课情况
集体备课是校本研修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目前该校集体备课主要安排在周三下午的教研活动中,采用“面对面”的方式。由于电大的专业多,专业教师相对较少,所以集体备课既有针对专业的“小组学习”,也有教研组的“教学交流”或跨专业的“研讨”。学校还经常请上海市的教育专家到校做专题讲座和辅导报告。这为学校形成良好文化氛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教师评价体系
该校目前的教师评价体系“上海电视大学松江分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方案”认为,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品牌与发展,是学校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在教学质量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占有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评价体系由学生、专业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三方使用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成。教师教学定性定量考核指标包括教学态度、教学任务、教学效果、教学研究等。
二 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研修的构想
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松江电大的校本研修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信息化程度不高;教师具备利用信息技术从事校本研修的能力,但相应平台建设不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基本合理,但缺乏基于校本研修的及时评价、反馈的考核机制。结合上述情况,笔者提出构建“松江电大校本研修系统”的构想,因松江电大具备电大系统分校的普遍特点,故本构想适用于电大系统所有分校。
1完善教育技术培训体系
由于电大的远程教育性质,教师必须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课件制作、上网浏览等技术,尤其是引入了“校本研修系统”后,对教师开展教育技术培训就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同于一般的学科培训,对于教师而言,在教育技术能力方面,既有共性的要求,又有体现学科的个性化要求,甚至因人而异,形成排异性特质[3]。所以培训必须运用适合成人学习的“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真实情景、平等性、激活参与者的潜能和热情[4],同时将一次性培训转变为持续性培训,保证培训效果,从而有效辅助教学和校本研修。
2建立个性化的校本研修系统
本系统遵循“适应性学习”理论,它可以为远程学习提供更为优越的前提条件,以不同于传统的方法使远程学习更为简单、高效、个性化[5]。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该系统将树立“双向适应”的理念,不仅考虑各种模型及其技术的设计与实现,也力争尊重个别差异,符合学习者的“学习适应心理” [6]。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立足电大教师的需求,对“松江电大校本研修系统”的教师用户端功能进行如下设计:
(1)“专业学习模块”基本功能
教师通过注册登录该系统后,可根据需要进入“专业学习模块”进行自学和互学。“自学区”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资源,学科专家通过上传资源指导教师学习,实现专业引领。教师可通过订阅、浏览、下载等方式获得本专业前沿理论动态、研究成果、课程资源等,在一阶段学习结束后需提交学术论文、学习心得、优秀教案等形式的学习成果;“专业交流区”为同专业或相关专业教师学术交流提供平台,主要通过Wiki等基于Web2.0的工具。因为Wiki一般要求主题明确、坚定,内容有高度相关性。Wiki协作针对同一主题进行外延式和内涵式扩展,可将一个问题谈得充分深入,适合专业学术交流。本学科专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将参与部分专题的讨论,并根据教师参与的积极程度、发言质量等作出评价。评价结果记入“评价系统”,并反馈教师本人。
(2)“跨专业交流模块”基本功能
松江电大开设专业多,但各专业教师数量相对较少,部分教师必须承担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因此,开展跨专业交流不仅可以开阔教师视野、增进教师间了解,而且是提高其综合素质,更加胜任本职工作的有效途径。 “跨专业交流平台”包括“教师讲座”、“教学博客”、交流区三个部分,其中“教师讲座”的内容为该校教师的公开课、专题讲座以及该校专家的讲座视频,可供教师非实时观看。课后的互相评课是改进教学质量、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7]。但由于该校教师普遍教学任务繁重,用于同事间互相观摩听课的时间极为有限,而且白天不坐班、集中学习的时间较少,因此“教师讲座”扬长避短,可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作为教师校本研修的一个考核要求,每位教师一定时间内必须录制一次公开课或作一次专业讲座,同时对一定数量的其他教师公开课或讲座给予中肯评价,此项内容由专家考核评价后,记入“评价系统”。“教学博客”板块鼓励教师写“教学反思日志”,虽然教师担任的课程不同,但面对的教学对象基本相同,有共性特征,这个平台旨在加强教师在“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交流,为提高教学质量添砖加瓦。本版块的积极参与者在“评价系统”中获得加分,但不参与者不扣分。“交流区”拟采用BBS的形式,根据专业设置板块,如教师遇到法律问题,可进入“法学版块”咨询;如有理财困惑,可向财会教师请教。同时增加“文化交流”板块,突出校园文化特色,如结合学校的“读书年”活动设置“好书推荐”栏目,教师通过提交读后感等方式进行交流,提高其文化修养。
3完善基于校本研修的评价体系
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教师校本研修的效果。本评价体系分为教师自评、互评、专家评价三个方面。
(1)教师自评与互评
教师自评是教师根据一个阶段在校本研修中的表现为自己打分(见表一)。教师互评分为同专业教师、异专业教师评价,要求教师对同事在“专业学习”和“跨专业交流”中的表现给予客观评价(见表二)。
(2)专家角色的设计
本系统中的专家是指该校邀请的相关专业的知名专家学者、课程主持老师及相关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专家在该系统中担任“评价”角色,对教师提交的各项“作业”评定分数等级,作为教师考核重要依据。具体功能设计如图四所示。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充分利用了“网络”跨时空、多线程的优势,交互及时、资源丰富、高度共享的“校本研修系统”将在挖掘电大教师个人潜力、凝聚集体智慧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能够优化校园文化、信息化环境,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5-26.
[2] 佚名.[EB/OL].
[3] 沈书生.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对话活动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9,(3):13-16.
[4] 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2,(3):60-64.
[5] 余胜泉.适应性学习――远程教育发展的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00,(3):12-15.
[6] 边联等.适应性学习系统构建中的双向适应问题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3):9-12.
[7] 丁雷.利用网络提高课后评课的有效性[J].中国电化教育:2009,(3):71-74.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nceive of TV University’s Teachers’ School-based Teaching Research and Training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Take The Case of Songjiang TV University
ZANG Hong-yan
(Shanghai TV University Songjiang Branch, Shanghai, 2016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