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学习反思范文

时间:2024-04-23 15:42: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欺凌学习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欺凌学习反思

篇1

关键词:初中生;欺凌行为;德育有效性

近年来,新闻媒体报道了多起校园欺凌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给受害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伤害,也对我国学校教育及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在多起校园欺凌事件当事人中,初中生占有很大的比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学生自身密不可分,同时也说明我国初中德育没有充分发挥自身有效性,对初中生人生观、价值观等没能进行良好的引导。本文从充分发挥德育有效性对于初中生成长的重要性入手,对德育在初中生培养中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初中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叛逆阶段,同时,相比小学,初中阶段面临更加沉重的学习负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如果不懂得调整自己的心理,而学校又过于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必将导致部分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思想发生扭曲,甚至养成语言和行为暴力的习惯。这部分初中生在日常学校生活中会对同学有一些欺凌行为,对同学的身体及心灵造成伤害。我们在加强初中阶段人才培养的同时,必须重视德育的有效性,确保初中生能具备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品德素养。

一、充分发挥德育有效性对于初中生成长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素质有所提高,国家经济发展对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然而,在传统教育当中,学校及家长对学生文化知识课程倾注了更多的心力,却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近年来,新闻媒体报道的多起初中生欺凌事件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德育有效性不足的一面。学生道德素质水平较低,同自身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克己的思维品质紧密相连,也与学校忽视德育实效性有重要关系。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初中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加强初中德育,促使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德育”即通过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及行为,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以良好的行为和心理为社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做出贡献。新时期,在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我们不仅需要学生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当具备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这就要求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智育的培养,同时重视道德教育,并且学校还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增加德育教育的内容,促使教师在教学中紧跟时展潮流,加强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1]。

二、初中生欺凌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个人原因

1.缺乏正确的情感体验。

经调查发现,在多起初中生欺凌案件当中,双方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没有接受到正确的情感体验,这是导致其思想状态异常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如下:首先,缺乏同情心。据有效调查显示,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实施欺凌或被欺凌的学生,更习惯以沉默的态度来面对此事件,但那些未接触这些事件的学生却拥有相对积极的态度,同时,女生的态度要比男生积极。尽管拥有积极的态度,但在事实面前,这些学生仅有少于65%的人愿意出来制止。这充分说明学生消极对待欺凌事件的比例较大。其次,较大的情绪波动[2]。初中生处于叛逆期,没有成熟的自我意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负面情绪和思想的影响,自身又无法及时找到解决的办法,因此,思想和情绪变化会很大,在面对某种逼迫的情形时,很容易因激动的情形造成行为失控。

2.行为习惯不良。

在最初发生初中生欺凌事件时,由于被欺凌学生没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教师对这方面问题预防的疏忽,部分欺凌行为实施者会避免被追究责任,这样一来,这部分学生会感觉到自己尽管做了伤害别人的事也没有受到惩罚,同时,那些被欺凌的学生也会更加害怕自己,这种现象将导致他们欲望膨胀,会继续实施欺凌行为,长此以往便养成了不良行为的恶习。言语欺凌是整个欺凌行为习惯养成的最初表现,言语中的欺凌最初都不会受到欺凌事件双方的重视[3]。这样一来,实施欺凌行为的初中生就能感受到欺凌过程中自尊心和欲望的膨胀,同时,这种行为并没有被家长或教师进行严格的惩罚,因此,他们开始尝试更加严重的欺凌行为,如殴打等,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二)学校原因

1.不健全的德育管理。

新时期,初中学校在进行正常学习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落实德育管理工作。现阶段,我国的初级中学普遍存在德育管理不健全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没有有效监管隐蔽地点。在对多起初中校园欺凌事件进行调查时发现,这些事件普遍发生在校园内学生和教师很少出入的隐蔽场所,而学校也没有专门针对这些位置设置监控或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巡逻监视。不严格的监管是导致恶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初中学校没有较强的责任意识[4]。近年来,多起初中欺凌行为存在二度伤害发生,这指的是校方和教师在掌握了相关事件的情况后,并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管教,促使欺凌行为实施者再次更严重地实施欺凌行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家长为了偏袒自己的孩子及教师不希望事情扩大影响自己事业等。

2.德育体制存在缺陷。

在总结欺凌行为的具体原因的过程中发现,我国现阶段的德育体制存在较大缺陷:首先,忽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初中阶段的教学,教师和家长更加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以此来有效面对强大的升学压力。尽管新课程改革得以深入,但部分初中学校还在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及模式,以学生成绩为重点教学目标,忽视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5]。其次,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品德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基础上,我国初中教学开始增加思想品德课程比例,但却没有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并没有深入了解初中学生现阶段的心理发展状况,同时也没有遵守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只一味地将传统的道德观念传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是无法发挥德育的有效性的,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也无法得到确立。

三、充分发挥德育有效性,减少初中生欺凌行为的对策

(一)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在充分发挥道德教育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首先,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保证自身的行为同自身信仰的准则保持一致。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让自己始终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并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道德素养,从而提升自己判断和处理恶性事件的能力。其次,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反思[6]。反思的过程是发现自身问题的过程,是提醒自己以更好的状态和行为面对明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应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进行思考,从而消除实施欺凌行为的欲望。

(二)养成良好道德习惯

首先,教师在充分发挥德育有效性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对道德发展进行严格的遵守。还可在课堂教学中以举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人在面对道德考验的过程中是如何选择的。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还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严格遵守相关道德准则。其次,充分发挥德育有效性,还有助于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7]。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应引导学生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实现自我控制。这样一来,未来在面对多种诱惑时,学生就能拥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这是减少初中生欺凌行为的有效对策。

(三)加强学校德育管理

首先,完善德育管理体制。初中学校在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过程中,应构建起完善的德育管理体制,积极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在对校园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使道德教育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是基础。在民主精神下,保证全体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共同努力构建完善的德育制度。学校方面应加强这方面工作的落实,学校领导应在严格控制自身行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可以尝试开展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多乐趣的同时,促使学生在享受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努力去维护它,从而起到规范行为的作用。例如,在文艺比赛、体育比赛等比赛当中,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对生活也就更加热爱,道德教育就能更加顺利地实施。其次,转变德育观念。我国传统的初中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新时期应积极转变这一观念,实施文化与道德培养并重的教育理念[8]。因此,新时期我国初级中学可以通过完善德育教学体制,转变传统的教师考核标准,增加德育教学效果评估,促使教师和学生更加重视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

四、结论

近年来,我国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了多起欺凌事件,这些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道德教育有效性的重视。尽管我国始终重视道德教育,但是,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由于升学压力等因素,对德育教学的具体实施有所忽视。因此,在新时期中,我国初级中学应充分发挥道德教育有效性,不断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加强学校德育管理,促使德育有效性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黄成荣,袁志文.穗港澳三地青少年欺凌行为比较与社群福祉观辅导应对[J].青年探索,2010(6):22-29.

[2]曾琬雅,张高宾.现实治疗团体对受霸凌青少年忧郁之辅导效果:以台湾某初中为例[J].青年探索,2011(3):23-29.

[3]朱家安.学校德育矛盾的调查与研究:以广西5所中学为例[J].教育探索,2011(12):142-144.

[4]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8年度立项研究课题名单[J].浙江教育科学,2008(1):59-64.

[5]徐永胜,张克新.传承与创新:2014年河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评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5(4):23-45.

[6]凌绍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社会、家庭德育配合的研究报告[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S2):1-6.

[7]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研究课题目录[J].浙江教育科学,2013(1):53-59.

篇2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同学之间因琐事引发的校园暴力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对比,我们真诚的呼吁广大同学:涵养理智,莫让美好的青春蒙受冲动的惩罚!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校园欺凌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校园欺凌的观后感1又看到一条关于校园暴力的新闻,六名未成年女生围殴一名女生,并逼其喝不明液体,这样的新闻看的让人触目惊心。

都是同学,还都是未成年,本应该一起课间玩耍,跳绳什么的,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校园暴力,什么愁什么怨,谁都是父母的宝贝,不知道是现在时代变了,还是我老了。

我小学初中的时候就只知道读书,课间也会一起玩耍,生气也就是吵几句,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同学,不过现在的小孩已经变了,不像当年的我们,每个小孩都有智能手机,还总会发些矫情和找男女朋友的帖子,在他们眼里,十四岁都是老了的。

校园暴力一直都存在,发生的时候都会有人录下视频发到网络上,看着视频里的小孩围着一群,有打人的,有哈哈大笑的,还有抽烟的,男女生都有,真的不理解录这视频是在炫耀吗,不过也应该谢谢这些录视频的人,让我们都看到她们做了些什么,那些根本就不是什么祖国的花朵,就是一些恶势力。

发生校园暴力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想的,这样的事对当事人是很大的伤害,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很可能会造成孩子的终身心理阴影。

虽然我没经历过校园暴力,不过我身边发生过很多,高中的食堂很挤,特价是中午放学,有的人可能碰到了挤到了,便拿起餐盘就砸另一个人的头,可笑的是,身边那些男生没有阻拦的,反而还在看热闹,这都不是未成年了,却依旧这样。

很多明星也都参加了校园反暴力,校园也进行了相应的制度改革,但这件事还是应该从孩子本身进行教育,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还学校一片净土。

校园欺凌的观后感2惩治、遏制校园暴力,治理校园欺凌问题再一次提上了国家议事日程。那么,家长和学校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这未必可行。法制文明要从娃娃抓起,家校要走的路仍然还长,但必须得坚定走下去:促进法律健全,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具备正确的法制素养、法制意识,既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也懂得用法律维护共同生活的校园环境等。

近日,一条海南省琼海市“长坡中学打人”的视频在网上流传。据南海网报道,事件发生于5月20日。此外,该校5月18日也发生了一起学生打人事件。5月21日上午,琼海市教育局就此视频事件召开紧急会议,提出七项措施专项治理校园暴力。此事件距离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于4月28日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尚不足一个月。4月28日,重庆市彭水县桑拓中学一名学生在厕所内遭到至少三名学生群殴,胸部被利器捅伤致死。同日,辽宁省庄河市第二十二中学课堂上,初二男生吕某遭同班同学姜某割喉身亡。

4月23日,山西省绛县,15岁少年张超凡被多名同学在网吧殴打致死。同日,河北省安新县某中学,一名女生被其他几名女生逼迫脱衣下跪、扇耳光,旁边多人围观起哄,但自始至终没有一人出来劝阻……

类似的事情一再发生,原本安宁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对于曾经遭受校园欺凌的张宇来说,更是如此。他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在欺凌事件发生后,校园再也不是自己向往的地方了。他整日提心吊胆,寝食难安。

“可能是太害怕了,我就偷偷地拿了一把刀,每天放在书包里。心想如果有人再敢打我,我就拿刀捅他。”张宇回忆,“庆幸的是,那群欺负我的学生,之后没有再来打我。”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徐光兴认为,对于被欺凌者来说,如果心理层面得不到及时疏导,可能会陷入两种极端:陷入抑郁中不能自拔,甚至会产生自杀想法;或寻找比自己弱的目标,将情绪转移到弱者身上,被欺凌者变为新一轮的欺凌者。

校园欺凌的观后感3周一,我与同学们一同听了关于“校园欺凌”的讲座,这让我对“校园欺凌”的危害有了新的了解。

在和谐美好的校园中,同学们互相帮助,携手共同进步,这里充斥着欢乐与幸福,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美好,可是世间的万物都有着两端,有阴就有阳,有白就有黑,同样,有欢声笑语就有黑暗的剥削。“校园欺凌”听上去离我们很远。可是它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

本应当和谐的校园为何总是发生欺凌事件,处于花季的少男少女为何喜欢用暴力来解决问题?这是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去反思的。

“校园欺凌”并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而是家庭教育的欠缺、学校管理的不严格、青春期心智的不成熟。总结起来就分为两点:1环境。2自身。

现在的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父母的过度溺爱中成长,造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这一心理。完事都会先为自己考虑,如果一旦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便会以极端的方式来索取,从而就产生了“校园欺凌”这一行为。这就是生活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而自身的影响是架立在环境之上的,就如同生物进化般,自私自立的思想将会在脑中生长、扩散、恶化,最终覆水难收。而“校园欺凌”的规模也会随之扩大。

因此,要想避免欺凌的发生,应从小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

我相信,今后漫漫长夜将会被阳光所照亮,美丽的校园里将再次充满欢声笑语与朗朗书声,而“校园欺凌”这一邪恶的种子,将会被无尽黄沙所湮灭。

校园欺凌的观后感4人们都说,学校是学习的圣地,欢乐的乐园,可是最近出现“校园欺凌”事件,这些欺凌者往往有不好的行为习惯,如:酗酒,抽烟,玩暴力游戏等。

我在玩电脑时,看见一个热点新闻,它说:“在一所学校里。一位女性学生被嫁祸偷隔壁宿舍同学的钱。”还有一个同学在网吧里被毒打了4个小时后活活被打死。你们说,这些行为恶不恶劣,这样的行为应不应该阻止,应不应该对“欺凌者”进行惩罚,在这里我可以教你几招成为“受害者”的妙招:

1.在你被索要钱财的时候,你先给他们一些钱,然后再去向老师报告,或者直接拨打110报警,让他们受到惩罚,教育等。

2.在你被辱骂时,千千万万不可以骂回去,这样会让情况恶化,导致拳脚相加。

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会成为欺凌者?我知道:身强体壮的人;2.学习较差的学生;3.没有家庭背景的人;4.单亲家庭;5.被父母过于溺爱的人。我也成为过欺凌者,同样去欺负过别人;在一次课间休息时,我与一位同学在一起玩,可是,后来玩得过激了,也许我便拳脚相加,打着打着,老师突然来,他把我叫到身边,温柔地说:“他问,你们为什么打架呀,你知道这样的后果吗?”我摇了摇头,老师蹲下来对我说:你知道他在被你打的是怎么想的吗?你应该换位思考,前一分钟为自己想,后一分钟为别人想,这样你们就不容易打起来”。

最近,校园欺凌事件越开越频发,越来越多的父母失去孩子,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不正确的路,这么多的事情都由校园欺凌,难道我们不能远离他们吗?让我们携起手共建美好校园。

校园欺凌的观后感5校园是我们学习的乐园,成长的摇篮。可是最近,我听到了许多关于校园欺凌的事。也许只是一件小误会;也许只是无意的举动,有人挥起了拳头……

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群高中生在网吧殴打一个学生,他们的殴打一直持续了四个小时,许多围观的学生看到了,也不告诉家长、老师,那个受害者就这样活活被打死了。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一个女学生因被怀疑去被的寝室偷钱而离家出走;几个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要保护费,受害者回家后一直暴饮暴食,导致呕吐;几个高年级学生,围殴低年级学生,导致受害者脾脏等多处碎裂……

篇3

一、活动主题:小学生自护自救能力的探究

二、适用年级:六年级

三、设计意图:

安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近年来,安全问题得到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我们除了为未成年人建设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培养青少年自护自救的意识,掌握简单的自护自救的方法,进一步关爱健康,热爱生活。在“学会急救”主题的背景下,我设计了《小学生自护自救能力的探究》这个内容,主要目的是使引导学生在自护自救能力的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四、活动背景: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肩负着保护青少年的责任。作为小学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与社会的接触在不断加深,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侵害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因处于被动地位而受到侵害。因此,在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青少年必须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通过探究活动,使他们懂得一些简单的自救急救常识,提高自护自救的能力,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障。

五、活动时间:2周

六、活动目标:

1.自护自救能力是小学生发生意外后脱险的基础,意外的防范和处理是手段,通过探究使学生在遇险时懂得怎样保护自己,怎样逃生;

2.熟练掌握拨打急救电话的方法,如:110120119等;

3.围绕下面四个方面进行探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护自救的意识,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1)了解校园欺凌的包括哪些方面,懂得应对的方法。

(2)上下学路上的安全隐患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防范。

(3)小学生食品卫生安全隐患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以及注意事项。

(4)火灾的安全防范及自救方法;

3.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能够初步的进行反思和评价。

4.同学之间要相互合作、大胆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七、现实意义:

培养少年儿童树立自护意识,掌握简单自护技巧,形成自护能力。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爱生命,懂得互助。建立学生防范的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学生紧急救护能力,能让小学生从小懂得如何学会生存,珍爱生命,体验生活,收获平安,创造和谐,享受幸福。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八、活动准备阶段:

1.把40名学生分成四个活动小组,便于开展探究活动;

2.提前两周安排学生围绕四个主题课前展开探究活动:

(1)了解校园欺凌包括哪些方面,懂得应对的方法。

(2)上下学路上的安全隐患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防范。

(3)小学生食品卫生安全隐患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以及注意事项。

(4)火灾的安全防范及自救方法;

3.每一名参与活动的学生通过资料查找、向成人和专业人士咨询、调查研究等方式了解自救自护的相关知识,积累储备的知识用于在课上的学习,也为在实际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方法提供保障。

九、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活动主题(5-8分钟)

生命是有限的,人生确是最精彩的,怎样使有限的生命绽放出无限的价值,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关爱生命。懂得常用的急救方法,在许多危险发生后,能使自己减少一些伤害,也会帮助到他人。但是在诸多危险面前,我们更需要的是自护自救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围绕着“学会急救”的主题,今天我们首先进行自护自救能力的探究。

1. 下面我们先观看一段视频:(观看视频)

2. 看完这个视频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因此危险来临时,我们首先要有自护自救的意识,其次要懂得自护自救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天的探究实践活动,我把同学们分成了四个活动小组,看看哪一组的同学表现得更精彩,同时我们也要看看哪些同学参与的积极性更高,收获更大一些。

(二)检验课前小问题学习调查情况,了解自护自救的一些知识(8-10分钟)

课前老师不仅给每个同学安排有学习任务,而且给每一组指定了一个特定的话题。下面,我们的活动四个小组就根据课前的主题调查情况来说一说,一起来讨论并汇报课前的研究成果的研究成果吧!首先进行第一个探究活动。

(课件出示)探究活动一身边的危险知多少

1.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我们给每一个小组安排了一个探究的小问题,下面,小组进行合作谈论,按小组的学习卡上完成第一项学习内容,并且在学习卡上填写你们交流讨论出来的结论。各小组讨论交流地内容分别是:

第一小组:了解校园欺凌的包括哪些方面;

第二小组:上下学路上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第三小组:小学生食品卫生安全隐患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第四小组:与我们相关的火灾隐患有哪些。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指导学生讨论方法,督促学生积极认真完成合作交流。

3.汇报交流

教师小结:每组的学习都很认真,大部分同学都积极地进行,每一组指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交流。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4.活动小结:是啊,每一个组虽然研究调查的主题不一样,但通过汇报交流,我们知道在生活中,危险无处不在,那么具有一定的自护自救意识就是我们远离危险,减少或避免伤害的基础。

(三)远离危险,培养自护自救的意识(8-10分钟)

危险虽然无处不在,但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所判断和预防,我们就有可能减少或避免伤害,下面进行第二个探究活动。

(课件出示)探究活动二自护自救意识的建立

通过上一个活动的探究,在家庭生活、交通出行和学校生活等都存在许许多多的安全隐患,所以具有一定的自护自救的意识,就需要我们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一些预判和防范。下面,我们分别对四个小专题来共同探究如何防范可能到来的危险。

1.面对校园欺凌,我们应如何预防?

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补充。

小结:文明礼貌,与同学和谐相处,参加有意义的促进同学之间感情的活动,远离有暴力倾向的同学,同时能积极主动地和老师一起与这些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建立活泼向上的氛围。

2.我们怎样能做到安全出行?

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补充。

小结:交通安全和我们地生活较紧密,首先要建立交通安全地意识,其次就是要遵守交通规则,出行中一定按交通信号灯和交警的指挥行进,文明乘车等。

3. 食品卫生安全方面我们要注意哪些事项?

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补充。

小结:食品卫生方面同样建立防范意识,不购买“三无”小食品,不在卫生条件差的早餐店、饭馆等用餐,同时,注重个人和家庭的卫生。

3. 避免火灾发生,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补充。

小结:注意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定期对所生活学习工作的区域里的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检查,按要求更换主要的部件等。

(四)掌握方法,不断提高自护自救的能力(8-10分钟)

危险的到来,意外的发生,我们需要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学习,提高个人的意识,做好应有的防范,但有时意外总是不期而至的,所以需要我们掌握自护自救的方法,下面我们继续第三个探究活动。

(课件出示)探究活动三如何进行自护自救

1.意外往往无法预判,当意外发生后,首先想到的是做什么?

(1)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我们要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拨打急救电话,那么你知道急救电话有哪些?

(报警:110 火警:119急救电话:120 交通事故报警:120等)

(2)你知道如何准确拨打急救电话吗?下面我邀请同学来进行表演。

情景预设:红旗路第一个红灯出发生交通事故,你此时作为一个路人拨打报警电话。

演一演。

小结:拨打报警电话时注意:说清楚地点(详细地址)、事故原因以及发展的趋势等。

2.发生事故(危险)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进行报警后,就需要尽可能地进行自护自救,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下面的内容来说一说常用地自护自救的方法:

(1)遇到校园欺凌,我们怎么办?

指名学生回答,相互补充。

教师小结:冷静对待,注意不要激怒对方,向周围的学生或老师救助。事后主动向老师反映事情的经过,配合老师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矛盾。

(2)突发火灾时逃生的方法有哪些?

表演逃生场面,教师观察指导,及时纠错。

教师小结:向最近的逃生通道撤离:捂住口鼻(有条件的用湿毛巾),蹲身,避免与浓烟接触,迅速撤离现场。

(3)发生地震时的自护自救的方法?

表演逃生场面,教师观察指导,及时纠错。

教师小结:根据现场发生的情况,有坍塌情况发生时,先躲避(抱头,寻找承重墙墙体周围且狭小的空间、立柜或承重力较强的物体旁等),情况较为稳定后抱头快速有序撤离现场。

篇4

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有高度的责任意识便是“学会做人”的一个先决条件。可是当前孩子都被当作“宝”,家中几代人宠着惯着,生怕受一丁点儿委屈,以至于出现了老师被家长问责、老师向家长道歉的现象;校园欺凌事件也屡屡出现,社会媒体更是搬出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学生进行保护,让学校和老师警钟长鸣。而这一切的结果却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应有的担当意识。诚然,未成年人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保护,可是没有原则的关爱并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否具有责任意识决定着未来社会成员是否具有责任意识。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行为,使他们具有初步的认真负责的良好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们不仅应该与学生共同学习,培养孩子良好的数学素养,更应该站在长远的角度去看待我们的数学教学。教学中出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突发状况的处理等,对于学生的性格塑造、生活态度、思想观念及责任心都有影响。下面就浅谈一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几点做法。

一、家校合力,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数学老师不像语文老师可以利用班会、品德、阅读等科目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想培养出一个负责任、敢担当的孩子,必须先与家长取得联系、达成共识。孩子在家中是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否能认真检查作业、对数学问题能否独立思考,面对做错的作业能否勇于承认并认真订正。承认错误是一个人的美德,同时也是犯错后承担责任的一种表现。有的学生在犯错误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承认或是改正错误,而是逃避责任,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甚至推诿或否认,这种情况对孩子身心的发展很不利。有时不光是孩子的问题,有的家长也帮助孩子找借口、揽责任为他们开脱,例如不重视数学错题的价值,却说孩子只是粗心;美其名曰“陪伴孩子”,实则自己捧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这样怎么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因此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也必须全力做到。家庭永远是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第一场所。

二、同学之g各负其责,每个人都勇于担当自己的责任

良好的班集体需要班级中所有成员共同努力、共同承担责任。我们采用大组收查作业、签字认证;小组自主学习,小结批注,每个人都有事做,组内做好分工,互相检查、互相监督,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教师可以不定期抽查并做好点评,对负责任的小组及成员给予肯定鼓励,对于不足的小组要指出更正的地方,要求他们能勇于承担责任,使他们意识到集体对于个人的约束及个人要对集体负责的意识。有的孩子存在不交作业的情况,或作业马虎了事,都是责任心不强的表现。他们经常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查差距,而是找一大堆理由进行辩解。凡事口头禅是“他们怎么样,不关我的事”。因此树立班级每位成员的责任意识,必须人人做好自己,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承认不足、乐于负责担责,树立良好的负责任的班风,班级的各项活动才能更好地开展。

三、重视课堂教学,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1.认真书写,严格审题。写出来的字就代表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让他们下笔有责任、作业能按时完成,能认真检查、敢于面对错误并积极改正错误。数字的写法,有些学生写的“3”和“5”,“0”和“6”分不清,我会高度关注并及时纠正。比如,计算的准确率就可看出一个学生对待事物的认真程度,老师在这方面的关注度高,学生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我平时要求计算时必须认真而且强调“确保正确”。再比如做题、审题的习惯。我从一年级带班时就要求学生每个题都至少要读3遍并做好圈画才能下笔,每次检测时再反复强调认真检查,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认真的学习态度正是学生责任意识的表现。

2.利用课堂上的各个环节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作为一名老师,课堂是最重要的教育阵地,因此应重视在课堂中渗透责任意识教育。不只是讲道理,还要在课堂中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让他们时刻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小学生有责任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品质。要让学生学会听讲、学会提出和回答问题、学会读题、学会思考等,培养他们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吃苦的精神。解题时不单单从兴趣出发,而要能控制自己、善于思考,特别要不轻言放弃,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把现在的努力当作责任,为以后能更好地选择自己喜爱的职业、更好地服务社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而打下基础。有时他们的一份认真、一份坚持、一份善良都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3.实践课正面导向,共同担负培养责任意识的任务。现在实践活动课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它既有利于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又有利于孩子在活动中培养责任意识。但众所周知,安全是现在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时学校及老师怕产生意外,只在教室里象征性地活动活动。实践活动课一再被删减甚至消除。比如路口统计车辆的类型、环保活动的调查统计、杆高与影长的比值、校园的绿化率等都需要小组互相配合,各负其责,而活动的计划、分工、操作、总结、反思等都可以培养孩子对数学学习的责任意识。因此周密地做好计划,认真地实践操作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与责任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有责任让社会变得更美好,这种大情怀教育也是我们倡导并鼓励的。

4.抓住突发事件,及时进行责任教育。比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当出现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数的百分数与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百分数两幅扇形统计图时,有学生说人口这么多,为什么不控制人口数量,还放开二胎?这时可结合两幅图进行分析,还可结合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现状探讨放开二胎的原因,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国策,做个合格公民,这也及时对孩子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及责任意识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有这样的契机就应紧紧抓住进行教育。

责任意识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让他们为建设美好祖国和书写自己美好未来负起责任。真正拥有这种意识的教育才是拥有大情怀的教育,才是健康、正常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后,能反作用于数学教学,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勤于思考、自觉自信,乐于接受挑战并努力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篇5

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注重个性化的发展,受此影响大学生对关系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更加关心,改变了原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的理念,出现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并重的现象。而此时他们还是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没有定型的群体,在这种冲击和变动中有人停滞不前,有人无所适从没有方向感,因此引起了政治信仰缺失。再加上80、90后大学生崇尚个性特立独行,求新求变中甚至还有点叛逆和愤世嫉俗。大学生从自身所享受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氛围中认识到自己正享受着国家发展的成绩,但是个别同学因为自己所接触到的社会问题而对现行的社会制度有些失望和灰心,造成政治信仰的弱化。还有个别同学因为教育和就业问题,而对国家的治理方案产生怀疑。甚至有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暴力影片,对政治有排斥心理。第二,部分大学生对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态度不积极。思政课仍然是学生政治方面知识的基础来源。大学生认为我们有必要上思政课,但是思政课程也需要改进,老师的教学方式需要改进。在多媒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思政课不能再一味的读读课本教条,这样很难激发大学生的热情。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量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政治现象和信息呈现在民众面前,大学生早期接受的很多政治教育元素与现实之间因为一些负面因素而使他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大学校园与社会环境之间也存在着一样的距离,这使得身在校园的大学生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也会有一些偏差,这也将影响到他们的政治信仰。现象、贫富差距问题、社会风气低俗等问题也会让激情满怀的大学生很难冷静、客观的对待社会问题,一些信仰问题也随之而来。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中西文化的冲突,容易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减弱

中国传统文化以集体主义为取向,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和国家,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本位,其价值取向以强调自由和竞争、张扬个性,崇尚人权等为特点。这两种价值取向不同的文化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的冲突。文化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能共同促进双方文化的发展,但如果一方处于劣势或没有做好对外来文化的积极应对,则容易导致本国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的渐弱,给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威胁。

(二)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网络化,容易导致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导向失控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迅猛发展,网络成为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新手段、新阵地。无限网络打破了时空界限,打破了国家的界限,使互联网上各种文化思潮并存、激荡。一些西方国家更是利用其在网络技术上的优势,将网络作为向我国大学生渗透其意识形态的主要渠道,大肆传播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及有害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导向作用,容易造成人们意识形态选择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和迷茫。因此,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网络化已给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增加了高校舆论导向的控制难度,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导向失控。

(三)在多元文化碰撞下产生的民族虚无主义,容易导致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

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和激烈冲突之中,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巨大优势,采用各种方式对他国实施文化渗透,企图同化、消解他国的文化传统,从意识形态上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使综合实力处于弱势的不发达国家产生民族虚无主义,即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本民族的文化,甚至否定自己一切的态度或思想倾向。由于我国经历了备受欺凌的近代历史的发展阶段,建国后又有“”的挫折和失误,另外改革开放后人们在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比中,发现原有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人们为中国的落后而痛苦,也引起了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空前规模的反思和批判,出现了一定程度上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民族虚无主义是基于一种错误的、偏激的、割裂历史的文化反思,是对本国、本民族缺点的放大和对本民族传统的完全抛弃,以及对西方文化不加批判、不加分析的过度美化和采纳,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进而威胁到高校乃至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

三、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保障新路径

(一)以多元整合的态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当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社会精神文化的导向与灵魂。同时,当今中国文化渐趋多元,就会有多种其他意识形态成分的存在。虽然有些敌对意识形态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挑战,但同时一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的存在也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有益补充。因此,要维护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一方面必须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把握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应该采取兼容并蓄、多元整合的文化态度对其他意识形态进行整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大放异彩。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我们需要具有宽容和对话的精神,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主要采取理论灌输、政治宣传、组织谈话、领导谈心等方式,注重形式,未能很好联系高校师生的现实生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高校师生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出现价值取向的迷茫和对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因此,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改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具体而言,在教育内容上应做到信仰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发展要求相结合;在教育沟通上,不回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发展中的问题,采用正面教育与反面例证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机制。这样,大学生在对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存在差异的意识形态进行比较、分析与鉴别的基础上,能够自主选择个人所应确立的正确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就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二)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高校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宣传和讲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还是大学生“四观”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讲解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课程。当前,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理论教学专职队伍是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具有坚定的和社会主义政治信仰,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其次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中,关注社会实践,关心学生、认识社会,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放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敏锐的现实洞察力,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出发,把理论成果的精髓和实质传达到每一个理论关注者的眼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聘用要严格把素质和质量关、考核贯穿于上岗前和上岗后的每一个重要时期,并定期进行培训和再教育,使其思想和业务知识跟得上时代脉搏。在现今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重要转型时期,要在政治理论和意识形态领域把握主旋律唱响主旋律,理论战线上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是精兵、是能手。

(三)强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篇6

“临床”作为医学术语,源于医学著作《临床医学的诞生》,“临床医学”是相对于基础医学、靠实地诊断治疗病人的医学。教育学人由此获得启迪,主张在师范生培养中融进临床学理念,以突出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案例性、现场性和动态性。“临床教育学”概念由荷兰学者提出,后在日本、美国发展较快。1988年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院设立“临床教育学”专业,2000年田中孝谚著作《理解儿童:临床教育学的尝试》出版;日本多所大学设置“临床教育学研究中心”,聚焦教育实践,展开教育、医疗、心理等多学科参与的“临床教育学”研究。美国20世纪90年代有教育学者提出相关概念并产生积极影响,柯南特主张由“临床教授”负责指导和评价师范生教学实习,古德莱德呼吁加强“临床教授”队伍建设。这些理念在美国及西方国家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美国“蓝带小组”研制出了“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特别强调候选教师的临床经验。

1.基于“临床教育学”的教师教育研究成果

我国以“临床教育学”为命题要素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以译介性内容为主,较有影响的有两篇:刘燕红、周琴发表在《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8期上的《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述评》,钟启泉发表在《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9期上的《从巴赫金的语言哲学看“临床教育学”———日本教育学者浅沼茂教授访谈》,前者概述美国2009年以来临床教育学应用与发展,重点介绍“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背景、研制思路、主要内容等,对我国深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钟先生的访谈文章涉及理论视野较深广,其中介绍临床教育学三基轴概念:“现场性、实践性”,聚焦医学中“实地”特征;“病理性、问题性”,聚焦医学中针对“病人”个别性;“发现性、批判性”,基于“临床”的引申义。此三基轴构成彼此独立的三维空间,虽然逻辑关系不甚清晰,但基本揭示了近年来临床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及特色,为研究者提供一个鸟瞰临床教育学整体面貌的工具,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基于临床教育学的教师教育研究,国外体现为“在实践中”“指向实践”“为了实践”的教育模式,以英、法、日、美等发达国家为代表。国内聚焦于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获得途径的研究,钟启泉、陈向明的研究成果具有引领性影响。我国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已有的研究成果多侧重于“现场性、实践性”问题的研究,而缺乏对“病理性、问题性”现象的关注;有些研究即使涉及学校存在的“教育的病理”或“病理的教育”领域,也多数是着眼于对教育教学中“已然”的“问题”“病理”进行归类、总结,为之寻找“治疗”手段,并形成带有共性特征的诊疗方案。而临床教育学则注重教育教学问题的个性化内涵研究:如果时间、地点和教师、学生以及其他诸多教育因素不同,则其“现场性、实践性”内涵必然不同,可能出现的“问题”“病理”也将各有不同。教师要充分认识儿童成长环境的复杂性,对中小学生行为、心灵的“病理”有一定的敏感度;善于预测或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焦虑、困惑”等心理问题,“逃学、欺凌”等不当行为,以及校园“轻生案”“案”等,对此能够适时寻求恰当的引导、教育等规避策略和方法。总之,师范教育不可能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的“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教师只有增强反思能力、发展教育智慧,才能妥善解决复杂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旁逸斜出”或“突发事件”。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发展新趋势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实践指向研究,以裴娣娜、倪文锦、王荣生等学者及大批语文教改一线专家为代表,其研究成果产生了广泛影响。《语文建设》2013年首期发表《聚龙宣言》,开启了大规模的“真语文大讨论”,全国语文人针对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假大空杂”的积弊,进行了全面反思和重构。2014年以来,《语文建设》又相继推出系列讨论专题,如“将国学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本”“文本解读应以文本为本”“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之本”“继承并弘扬古代优秀语文教育传统”等,并且集中刊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究”的前期成果,包括语文教育改革的总体构想(任翔)、语文教育语用观的核心理念(曹明海)、语文教育改革的整体设计(李宇明等),还有语文教育评价(倪文锦)、语文教师教育(靳彤)、语文教材改革(顾之川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语文建设》2014年第6期、第7期、第8期)。这些都是语文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前沿成果,无疑应该成为语文教学论课程优化建构的重要元素。

3.“临床教育学”视域下语文教学论课程优化研究的意义

临床教育学强调实践性、跨学科性,其隐喻意义在于:临床医生在决定治疗病人时,一般运用艺术的、非形式的、质性的方略,是不能量化的。基于临床教育学的理论视野,优化学科教学论课程,将使高效开展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在职研修工作拥有源头活水。当前,业内人士已经关注“临床性”,普遍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打造,但往往强调了可操作性,却淡化了学术性;流于急功近利的机械训练、低效模仿,解决的都是“已然”“应然”问题;侧重于打造知道“怎样教”,却淡化了要理解“为什么这样教”,忽略了要反思“还可以怎样教”。借鉴临床教育学“三基轴”内涵特征,突出对“或然”“将然”问题的研究,体现了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导致教育环境的复杂对教师的新要求。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殊性质,在人终身发展中奠基性的重要地位,以及学习内容和任务的高度综合性、实践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情境更为复杂,不确定因素更多;同时,母语教育对于“立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任重道远的使命,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因而,开展临床教育学视域下的语文教学论课程的优化研究,更具特殊意义。2013年国家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了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志最近指出:“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年9月9日)因此,进行语文教学论课程的优化研究,对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从而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实效性、时效性,也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语文教学论课程优化建构的目标定位及主要内容

1.目标定位

借鉴临床教育学“三基轴”内涵特征,贯彻《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三个基本理念;以“回到原点”为突破口,着力研究“学科”“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发展”几方面的原点问题,以语文学科为凭借和依托,以语文教学事实为基础,以提升语文教师临床实践能力和教育智慧为旨归。

2.主要内容

(1)遵循“实践取向”理念,突出“现场性、实践性”特征,研究当代语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特征及获得途径和策略,聚焦于“语文教师知识”,包括语文学科知识、语文课程知识、语文教学知识。语文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教学实践的主要原料和依据;知识与能力,是教学实践的两个基本支点;语文教师知识首先应该指向“语文学科知识”。语文学科知识,即学校教育课程中的语文课程学科知识,由文字、语言、文学、文章等多门学科综合改造、遴选、提取而来,这些知识力求精要、好懂、有用,以适应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需要,后来被概括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称为语文基础知识,与语文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并列,构成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双基”。语文课程知识。随着语文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从关注“教学层面”走向关注“课程层面”,已经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把握课程的整体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语文课程知识,即把语文学科知识转化为语文课程内容的知识,其基础内容仍然是语文学科知识,但又不是单纯的语文学科知识的直接呈现,而是对它们进行加工、重整、变更,使其形成课程知识,即指向语文教学目标、在学校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学习,而且是可以教、可以学,值得教、值得学的语文知识。语文课程知识内容指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实现什么目标”,指向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知识;二是“拿什么来实现此目标”,指向为了实现此教学目标,要运用哪些语文知识;三是“怎样教才能更好地实现此目标”,指向将采取哪些方法、策略来呈现、传递这些语文知识,使其能够转化为语文能力,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四是“何以知晓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指向如何通过检测、评估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判断教学目标实现的效度。语文教学知识。198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L.S.Shulman)提出“教师知识”的概念及其理论框架,由七个组成部分构成:学科内容的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关于学习及其性质的知识、教育情境的知识、教育目标与价值的知识,其中“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最受重视,它是“学科的科学内容与教学论的合金”:教师将学科内容转化和表征为有教学意义的形式、适合不同能力和背景学生的能力,是综合了学科知识、教学和背景的知识而形成的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由于学科教学知识(PCK)具有专业独特性、个体发展性、多元整合性、实践生成性等特征,因此,该部分的重点是语文教学知识(PCK)如何获得,难点是语文教材内容教学化和语文教学设计个性化。理想的语文课程体系应该是:课程目标内容化(国家)———课程内容教材化(专门机构)———教材内容教学化(教材编者、教师)———教学设计个性化(教师)。我国2011年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仍然属于“能力型”标准,缺乏课程内容;而当前的教材基本属于“文选型”教材,在“教材内容教学化”方面还有待提高,这必然增加语文教师“备课”的难度。据业内研究者粗略统计,70%的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是源于教师研究教材和把握教材的欠缺,问题大多处在弄不明白究竟要“教什么”。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教材内容教学化”不到位有很大关系。“教什么”“学什么”比“怎样教”“怎样学”更重要,这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也是有效教学的原理之一。

(2)坚持“育人为本”理念,注重“病理性、问题性”特征,改变一味重视“已然”“应然”问题的研究惯习,重视语文教育教学中“或然”“将然”问题的研究,旨在提高语文教师的实践能力,促进其形成语文教育智慧。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表明,当代教师教育必须从“教书匠的训练”走向“反思性实践家的成长”,课程实施需要由“定型化教学”走向“情境化教学”,教学研究需要由“技术性实践”走向“反思性实践”,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由“教育理论实践化”走向“教育实践理论化”,语文教学论课程的优化必须在此前提下进行。要广泛吸纳“真语文”大讨论的研究成果,探索怎样建构有效、高效的语文课堂,注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和教育智慧的形成。特别要研究怎样锻造教师的“专业品性”,引导语文教师形塑自我角色,恪守专业伦理,习得专业知能,养成实践智慧,促使其提高对学校教育教学中“或然”和“将然”的“问题”的洞察力和敏锐度,增强驾驭教育教学中“突发事件”的能力。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必须进行自我角色的形塑,了解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善于通过母语文化的熏陶浸润,促成儿童心智的良好发展。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品性,才能避免在教育教学中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怠惰心理,甚至出现“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的逃避行为;教师“不愿做”比“不会做”更亵渎“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本,更有损于教书育人的大业。拥有优秀专业品性的教师,对教育教学中“或然”“将然”问题,不仅具有敏锐度,还具有责任感;他们对待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能够使日常“保健”“预防”与“临床治疗”合理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传承母语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教师更加责无旁贷。

(3)体现“终身学习”理念,强调“发现性、批判性”特征,体现当代教师“反思性实践者”的专业属性;聚焦于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即语文课堂技术(基础)———语文课堂技艺(桥梁)———语文课堂艺术(境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前教授唐纳德•A.舍恩(DonaldA.Schon.)20世纪80年代提出,教师要从技术理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实践中反思和探究,树立“反思性实践者”的专业形象,他指出,“反思性实践者”是实践情境的研究者,是实践知识的创造者。“反思性实践者”体现了当代教师的专业属性。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充其量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他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罗赛尔、科萨根指出:“训练只能缩小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之间的差异,而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却是促使一部分教师成为专家教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教学实践的过程,不是合理技术的应用过程,而是在复杂的语境中展开的实践性问题的解决过程,是要求高层次的思考、判断和选择的决策过程。反思,是在实践中提升理论的重要途径。就反思策略的生成机制而言,可以分为“外辅式”“内发式”两种,前者是经由教师教育者引导而学会反思;后者是由师范生、准教师进行自我澄清。对准教师而言,“内发式”反思难以自动生成,需要在教师教育者的指导下逐渐形成并提升反思能力,因而“外辅式”策略在教师职前培养中更加重要。国外教育研究者通过初任教师与熟练教师的比较,揭示了熟练教师的实践性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第一,不仅在课前、课后进行反思,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即兴地思考丰富的内容。第二,能够积极地、感性地思考教学,即在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展开推理,发现并解读教与学的问题与意义,并从该问题与意义出发探寻教学的其他可能性,以求得实践性问题的解决。第三,不限于教师的教,能够置身于学生的种种立场来反思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够多角度地把握教学事件。第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教与学的语境,从教材内容的关系、其他学生思考的关系上来做出相应的思考与判断。第五,能够发现教学中的种种事件之间的复杂关系,不断地重建教学所固有的问题框架。任何课堂实践都是技术与艺术的对立统一。教学兼具技术性与艺术性,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实用技术,但在教学过程中包含了艺术的要素———直觉性、创生性、即兴性、表现性;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即便是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必须有“艺术性”。建构语文高效课堂,就是使语文教师努力从教学技术向教学艺术迈进,其发展的逻辑思路可概括为:语文课堂技术(基础)———语文课堂技艺(桥梁)———语文课堂艺术(境界)。第一,语文课堂技术,即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并且被固化、定型,具有普适性的教学观念、操作流程、方法手段等,它是浓缩了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精华,是静态化了的语文教学智慧;课堂技术是高效课堂的起点,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底座”,因此,必须强化语文课堂技术的训练与掌握,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打牢基础。第二,语文课堂技艺,即指在熟练掌握语文课堂技术的基础上,个性化地理解、迁移、改进和重组现成的语文教学技术,使其更适应当下的教学情境,更符合自己的教学需求的一种更加合理有效的课堂样态;语文课堂技艺,是语文教师基于自己的专业积累,进行反思性实践的专业提升的成果表征。课堂技艺,是“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的过渡带,具有桥梁作用;追求语文课堂教学技艺,可以避免对名校名课的“模仿秀”,回归语文真味。第三,语文课堂艺术,是高度自主化、个性化、弹性化的语文教学形态,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完美教学境界。教学艺术表现为优秀教师对教与学的整体性理解和知行合一的行动样态,这些思维和行动特征已经组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个人哲学。研究语文教学艺术的特征与形成,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背景,重视中国教师本土的思维和行动特征研究,有必要通过整体性、情境化和默会知识等方式进行研习;如优课研究、案例剖析、反思性模仿等方式,还可以采用师徒制、做中学、角色体验等途径,促成语文教师教学经验的生长与升华。

篇7

摘要:“同侪压力”是群体规范对群体成员形成的压力,在应试环境下,特别是目前各种课外辅导班以及兴趣班火热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同侪压力对于个体的影响正在不断加深,这种压力不仅来自班级这个正式同侪群体,还来自其他因年龄相仿、兴趣相同等因素聚合在一起的非正式同侪群体。本文从个体心理发展特征、群体心理契约及群体规范等方面分析了同侪压力的成因,探讨了其对学生产生的双向影响,并着重从心理引导、社会规范、化解技巧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

关键词:同侪压力  形成  影响  改善

引言:今年来,随着社会升学压力的加大,又叠加应试教育未能从根本上取得突破,各种课外辅导及培训机构火热发展。课外辅导和培训,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在应试环境下,不管是兴趣特长班,还是课后作业辅导班,辅导和培训机构基本是以升学为导向设置课程,进行辅导,这使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更加愿意的把孩子送去辅导机构。不少研究者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归因为应试环境和中国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理,其实从参与主体角度看,受教育阶段,学生面临着班级这个正式同侪群体和其他因年龄相仿、兴趣相同等因素聚合在一起的非正式同侪群体的压力,学生之所以参加课外辅导和培训,很大原因是想稳定自己在班级群体的地位,怕被忽视和边缘化,为了“面子”等。研究应试环境下“同侪压力”的形成、影响与改善,对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应试环境下“同侪压力”的成因

交往是人类心理的基本需求,学生因为身心发展年龄特征及教育环境的影响,自主意识增强,往往更乐意和自己年龄相同或相邻、素质大致相当、目标和行为规范相互认同的同侪一起活动交往,这种交往对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达到自我认同、实现自我价值等有重要影响,但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同侪压力。

(一)多元交际环境下个体对被尊重、被认可的愿望更加强烈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持续一生,个体的心理发展是量变到质变的循环交替,每个阶段都存在一个重要的冲突。学生时期的主要冲突是“渴望长大和被肯定”,他们想摆脱“孩子”的刻板形象,建立新的自我,不愿接受成人社会传递的命令、告诫、劝说和指引,他们希望被尊重,更注重平等、公正,往往会认为来自成人社会的批评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侵犯隐私”,所以他们更愿意“物以类聚”,从同伴群体中获得心理的发展和满足。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更加多元,除了现实生活的同侪群体,QQ、微信、博客、网络聊天室等信息交流平台更是为学生交流信息、发表观点、沟通情感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不管是在现实的同侪群体中,还是在虚拟的网络平台同侪群体中,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但由于各自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心理个性的不同,况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肯定会存在缺点和不足,所以交流的成员越多,交流的话题越多,个体就越容易感觉“不知道自己身上有什么优点”“对自己所做的事失望”,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就会感受到来自同侪的压力。

(二)个体观点、行为和群体心理契约存在冲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都有归属和爱的需要,总是希望自己能融入到某个社会群体,成为其中的一员,被群体中其他成员接纳和认同。而学生在这一点上需求更为迫切,当自己顺利融入目标群体,感受到被群体成员认同时,会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感到安全和愉悦,如果自己被目标群体排斥或疏离,就会失去安全感,产生焦虑和恐慌。而目标群体在接纳成员时,会与成员达成心理契约,要求个体应该服从或认同群体的预期目标和标准要求,能够为之努力,甚至是做出一定的牺牲。所以学生在学校环境下为了稳定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期待自己的观点态度、行为方式能够被群体其他成员感知和认同,会“少数服从多数”,个体向群体退让、妥协,选择与群体中大多数人倾向一致的行为。

(三)同侪群体规范的控制和约束

群体规范是群体内部多以约定俗成方式确立的内部成员应该遵守的行为标准。群体规范一旦形成,对群体内每个个体均具有控制和约束作用,群体内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群体内约定俗成的规范,表达与群体一致的意见,采取和群体一致的行为,担负起在群体中应负的责任,从而获得群体的认同和肯定。如果个体出现不同意见,将会受到群体内部成员的批评、压制、谴责甚至是被群体抛弃,这对学生个体的惩罚必然是严厉的。另外,“人总是生活在很多群体之中”,学生的直接生活世界,参与的同侪群体,是归属于大社会范畴的亚社会,其与大社会疏离程度和对群体内个体的影响力呈正比关系,疏离程度越高,对个体影响越大。当群体和大社会发生疏离时,如果同侪群体和大社会的行为规范发生冲突,同侪群体内强大而隐性的约制力就会发挥作用,促使群体内成员遵从于群体规范。由此可见,如果同侪群体性质的亚社会和大社会不相一致,常常会诱发学生迫于强大的群体压力而选择遵从群体规范。

二、应试环境下“同侪压力”的影响

同侪压力是群体规范对群体成员形成的压力,要求个体的信念和行为应该和群体目标要求保持一致,从行为结果的性质看,同侪压力对学生的心理、行为的影响有正向和负向两个方面:

(一)“同侪压力”的正向影响

首先同侪压力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少与同胞兄妹相处及同伴交往的经验,又受到父母长辈的关怀呵护,因此不会关心别人,自尊心很强,常常固执己见,在行动上多表现为自私、骄横、很难相处。而同侪群体交往中,群体成员不能随心所欲,要学会分享、合作、宽容、谦逊,面对其他个体的不同行为方式、思想观点,要能够学会移情思考,因此,同侪压力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

其次同侪压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处事模式。在儿童阶段,学生从家长和教师那里受到影响最大,受到交往范围的限制,同伴群体的影响很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同伴影响力日益增大,家长和教师的影响力日益变小。这是因为学生在平等、非权威的群体氛围下互相模仿、学习同伴间的行为,又相互竞争、对抗,因此在共同活动中可以形成独特的处事模式。

再次同侪压力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品质和行为习惯。学生在群体中的生活实践,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社会实践,学生在群体活动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并形成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道德、价值等观念,比如:互帮互助、谦逊宽容、团结友爱、尊重他人等。

(二)“同侪压力”的负向影响

首先是群体与大社会的疏离容易使学生背离主流价值观。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期,或者是生理发展已经成熟,但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对是非对错的辨别不够冷静客观,“三观”尚未完全定型,再加上好奇心重,具有叛逆性等心理年龄特点,所以当同侪群体与大社会的疏离程度越高,学生越不容易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立场,越容易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

其次是个体的盲目从众容易衍生许多青少年问题。未成年人的情感归属在其社会化需求中占据重要的部分,学生强烈渴望能够被他人接纳、理解、尊重,一旦同侪群体中大多数人都“这样做”时,为了避免被非议、被拒绝、被抛弃,他们常常会放弃自我去讨好及迎合群体,从而表现出盲目从众的心理和行为,有的为迎合群体同侪的目光,在衣着打扮、说话做事、思想看法上努力和同侪保持一致;或者是为了维系自己在群体的存在和同侪朋友间的友谊,面对同侪旷课、作弊、挥霍浪费、跟风恋爱等不当的行为,没有劝阻及举发的勇气;更有甚者,有些学生迫于同侪压力,盲目从众,如参与吸烟、喝酒、偷盗、打架直至杀人等。 

总之,同侪群体中的从众行为,如果缺乏正确引导,很容易衍生许多青少年问题。

再次群体动力负效应会对个体产生很大的错误影响。群体动力理论认为“积极的群体行为会对个体产生良性影响”,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理解在同侪群体氛围下,学生容易丧失道德判断,产生付诸行动的冲动和胆气,“既然大家都这样做,怎么会是错的呢?”不会为自己的错误举动而害怕、犹豫和反思。另外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容易向同侪压力屈服,除了“同侪认同”心理和群体情绪感染作用外,“匿名效应”和责任分散也是主要原因。当个体处于同侪群体中,会出现去个人化,自我消融于群体,平时个人单独不敢做的事情,在群体内都会变得理所应当,理直气壮,因为个体的行为隐于群体行为之中,属于匿名状态,个体责任感变得微弱,认为“法不责众”,个体这种知觉的改变,会降低正常抑制行为的阀限,从而使学生在同侪压力下的从众行为更具冒险性,也更容易群体违规犯罪。

三、应试环境下“同侪压力”的改善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同侪压力

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在与同侪交往中,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自我选择的能力不断增加,自我评价的需要也愈加强烈。而这种自我评价不管是从动机,还是从评价涉及内容分析,都表现出社会性评价的倾向,但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客观的评价标准。因此教育应转向生活实际,让学生对同侪压力的个人行为和心理需求有正确而充分的理解认知,学会自我认知、自我激励,克服同侪压力。正确对待同侪压力的方法有:远离欺凌弱小等,多结交一些懂得尊重和包容他人的朋友;远离背离自己信念的俱乐部和组织,多参加与自己信念一致的兴趣小组和群体;和父母、教师多进行沟通,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压力时主动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无论如何,都不去做自己不情愿的事情。

(二)关注自身特长,以自我优势提高个人自信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会有优点,也会有不足,拿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长处作比较,就容易失去信心,产生自卑心理;与此相反,如果取长补短,加强自己的所长,在群体活动中发挥自我优势,则会像马斯洛所说“感受到猛烈的愉悦、欣慰和甜蜜”从而产生要“即刻做点事当做报偿的渴望”。教导者可以通过创设活动情境、开展心理游戏、帮学生建立成功档案、参加新的有利于发挥自我优势的群体等形式,让学生变“我不行”为“我能行”,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提高自信心,采取积极的行动,从而增强应对同侪压力的勇气和能力。

(三)协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群体亚文化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同侪群体对学生的身心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双向的重要作用,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学会选择积极同伴和群体,避开消极同伴和群体的不良影响。首先,在学生进行同侪交往时,教导者可以转换角色,从学生的的角度来决定参与的方式和程度,如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活动场所、活动用具等,了解学生的同侪交往,并使其在可控范围内发生。其次,根据同侪群体核心人物在群体中有号召性和感染力等特点,教育者可以开好班会,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压力,开展有效学习,同时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群体的“领头雁”(即群体中活跃分子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肯定长处的基础上引导提升他们上进心,充分发挥他们在群体中的感染和引领作用,利用他们的言行引导群体向良性发展。再次对于因个体爱好、志趣、习惯、行为相近而聚合在一起的非正式群体,教育者可以分析群体对教育总目标的利弊影响,在尊重群体成员正当的志趣爱好的前提下,根据需要成立正式的兴趣小组、社团组织,如“足球队”“话剧团”“舞蹈协会”“文学沙龙”等,将非正式群体正式化。最后,教育者要规范同侪群体,使群体规范和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群体的规范要求对群体内个体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压力,直接影响着个体的观点立场、行为方式,决定着同侪群体的主流价值观。同侪群体规范和社会规范一致时,同侪压力是积极正向的,有利于群体中个体形成正确共识,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同侪群体规范和社会规范出现偏离时,同侪压力则为消极负向,会使群体成员产生错误的共识,出现违规违法的行为,影响群体中个体的健康成长。要想使社会规范内化为群体规范应备的内容,教育者可以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官方微博、校园网等舆论平台,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传播,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使学生同侪群体形成良好的群体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