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23 15:4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疾病预防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疾病预防方案

篇1

一、调整事权

(一)将现由市负责的两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事权下放给吴兴区和南浔区;

(二)将现实行一级执法的卫生监督行政执法调整为市与区分级执法。

二、调整机构

(一)撤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吴兴区、南浔区分中心和市卫生监督所吴兴区、南浔区分所;

(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整体移交吴兴区社会发展局管理;

(三)吴兴区、南浔区可分别设置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为区社会发展局管理的事业机构。

三、职责分工

(一)市与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分工

1.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1)承担全市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业务指导工作;

(2)承担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疾病预防控制的业务指导工作;

(3)负责市麻风康复院的管理;

(4)承担市性病监测和犬伤门诊工作;

(5)承担全市职业危害的监测与评价工作;

(6)承担职业病从业人员体检工作;

(7)承担市、区两级卫生检验检测工作。

2.吴兴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负责区内(含**开发区和太湖度假区,下同)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并承担区内从业人员的体检工作。

3.南浔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负责区内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二)市与区卫生监督工作分工

1.市卫生监督所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1)承担全市各县(区)卫生监督执法的业务指导;

(2)承担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规定的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管理和监督的单位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3)承担中心城区市级部门直管单位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4)承担市级大型活动、大型会议重要接待的卫生保障工作;

(5)承担职责范围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饮用水污染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6)受理日常卫生监督投诉举报,查处影响较大的大案要案;

(7)承担市卫生局和上级卫生监督机构交办的其它任务。

2.吴兴区、南浔区卫生监督机构主要负责区内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四、人员调配

按照“人随事走”的原则,从市疾控中心和市卫生监督所共选调64名在编人员到两区工作。

(一)从市疾控中心和市卫生监督所分别选调24人(含市疾控中心门诊部9人)和13人到吴兴区;

(二)从市疾控中心和市卫生监督所分别选调15人和12人到南浔区;

(三)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以及街道卫生所的离退休人员留由市管。

五、经费划分和财产处置

(一)市疾控中心与两区疾控机构经费划分

1.以2005年财政补助收入为基数,经常性财政补助收入按在职人均为标准,财政专项补助收入按职能调整为标准,吴兴区经常性财政补助收入为52.32万元,财政专项补助收入为56万元;南浔区经常性财政补助收入为32.74万元,财政专项补助收入为52万元。

2.按照调整事权和职能的原则,鉴于业务相关和离退休人员全部留市疾控中心等因素,确定吴兴区和南浔区分别上交市财政150万元和50万元,上交基数暂定三年,期满另行商定。

(二)市卫生监督所与两区卫生监督机构经费划分

1.以2005年财政补助收入为基数,经常性财政补助收入按在职人均为标准,财政专项补助收入按职能调整为标准,吴兴区经常性财政补助收入为39.40万元、南浔区经常性财政补助收入为36.50万元,财政专项补助收入不下划。

2.按照调整事权和职能的原则,鉴于业务相关和离退休人员全部留市卫生监督所等因素,确定吴兴区和南浔区分别上交市财政70万元和30万元,上交基数暂定三年,期满另行商定。

(三)为确保两区疾控和卫生监督机构正常开展工作,市财政下划两区开办费各50万元。

篇2

1疾控档案的分级管理问题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档案的划分范围,应本着总体性、综合性、分析性及学术性的原则,将那些反映主要业务工作总体水平的档案资料、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保管时限长的基础监督监测档案划分为中心级档案,以确保中心业务档案能反映和概括本机构业务活动及工作水平。一是将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档案纳入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体系,由疾控中心办公室统一领导,疾控中心综合档案室组织实施。二是将业务档案分为一级、二级档案两级。一级档案:凡划归疾控中心管理的业务档案,由各科负责整理,定期移交给疾控中心综合档案室归档,统一保管和提供利用。二级档案:一般是指处、科、室档案。凡划归处、科、室管理档案,由各处、科、室收集整理归档,指定专人负责保管,提供档案信息为现实工作服务。

2疾控业务档案范围的划分

2.1一级档案范围。业务工作法规、标准及技术方法的研究档案,重要的请示与批复、重要的证书、调研报告、研究成果等;年度或跨年度的法定传染病、地方病及中小学生常见病等疾病防治方案、流行病学分析、疫情流行趋势预测、不明原因疾病调查等;年度或跨年度疾病监测总结分析;重大事故、重大疫情、中毒调查处理的有关资料,包括调查报告及现场调查分析总结;专题调查:包括调查设计、调查报告或总结、统计汇总资料。各项业务工作的统计月报、年报。全国、河南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的业务论文。

2.2二级档案范围。疾控中心处、科、室级档案范围对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提供的报表、总结等资料。因疾病流行规律,防治措施来自长期、大量的日常性监测工作的积累,不仅对当年的疫情分析有用,更可能是若干年发现或分析疫情流行规律有用,不少资料需要逐年加以补充。一些资料的保管周期不易确定,可随需而定。因此,这些一般性、经常性业务活动形成的资料应作为二级档案保管。二级档案可划分为:疾病监测报告,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原始资料、调查方案;基层常规报表,包括月报、季报、年报等;重大暴发疫情的处理资料;疾病监测原始记录、督导检查记录及总结等。

3疾控档案应当具有专业特色

疾控工作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应该延伸到哪里。当前,随着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科研、监测、检验技术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加强,疾控档案和资料的收集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带来了疾控档案部门职能、机构、制度、人员的加强,也为进一步开展疾控档案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因此,要特别重视疾控档案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和安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疾控档案信息的作用,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4加强新时期疾控档案工作

4.1加大疾控档案信息化建设力度。要通过建立疾控档案信息化中心为龙头,切实提高资源体系的信息化程度。建立科学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加快信息化资金投入,实现疾控档案数字化加工,真正把疾控综合档案室建设成为疾控中心信息保管和利用中心。

4.2建立切实可行的疾控档案管理体制。针对疾控档案种类多、利用率高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建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牵头领导组织,制订符合实际的档案归档范围和分类方案,要加大疾控档案业务指导力度,科学标示,科学保管,切实提高疾控档案标准化、规范化程度。

4.3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总要求,加强对专兼职档案干部的配备、管理和继续教育,提高档案业务技能和水平。要积极开展业务协作组交流机制,学先进,比创新,重实绩。要关心爱护档案工作者,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帮助,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篇3

一、科室消防应急救救援组

科室负责(明白)人:主 任

科室管理人:护士长

疏散救援组:2名

灭火求援组:(科室人员的30%是科室义务消防员)

二、职责

(1)科室负责人、管理人职责:

1、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科室消防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科室消防安全情况。

2、督促病房工作人员遵守消防安全制度,落实对病员的入院安全教育和经常性防火巡查工作任务。

3、发生火灾时,及时组织在场工作人员开展灭火自救和组织伤病员安全疏散,确保病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4、科室消防安全明白人就是科室懂的消防管理、消防知识的、熟悉本科室情况、会操作消防设备器材,了解消防检查和隐患整改、火灾扑救、消防宣传等程序。

(2)疏散引导员职责:

1、熟知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及走向、本楼层疏散预案。

2、发生火灾时,组织人员就近疏散,始终坚守岗位。

3、防止疏散过程中病员及家属出现惊恐和骚乱,确保快速安全疏散。

4、提醒被困人员,利用毛巾、衣物等捂口鼻低姿快行。

(3)灭火救援职责:

1、熟悉掌握本单位的消防路、消防设施、器材的位置并达到熟练使用。

2、加强平时的灭火技术训练,掌握灭火方法,

3、在较短时间内到达火警地点,迅速有效扑灭火灾或援助消-防-队控制火势和扑灭火灾以减少火灾的损失。

(4)疏散救援组职责:

1、针对楼层的人员情况对人员、物资进行疏散。

2、明确安全出口位置、疏散标志,根据火灾发生的不同部位组织不同的疏散路线。

3、疏散引导人员要明确任务,合理分工落实具体的疏散措施(先生命后物资)。

三、发生火灾具体处理办法:

1、护士发现或接到患者及家属报告有火情时,应立即按下手动报警按钮,通知消防监控人员,迅速汇报科主任或护士长,同时用就近的灭火器器材可能扑灭初期火灾。

2、科主任或护士长接到报告后,立即调动全科人员到现场,组织灭火组人员灭火及疏散病员,疏散组进行疏散工作,派专人对起火房间进行搜索。并将情况向上级部门反映,同时负责全科指挥工作,

3、在保卫科人员(即义务消-防-队人员)到达火灾地点后,科主任或护士长介绍火灾现场情况,并安排灭火组人员把灭火工作交给保卫科人员,全力疏散病员。

4、火灾扑灭后:

(1)应保护火灾现场。公安消防机构划定的警戒线范围是火灾现场保护范围;尚未划定时,应将火灾过火范围以及与发生火灾有关的部位划定为火灾现场保护范围;

(2)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火灾现场保护范围内,不得擅自移动火场中的任何物品;

(3)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4)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事故情况,查找有关人员,协助火灾调查;

(5)做好火灾伤亡人员及其亲属的安排、善后事宜;

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病毒;硬盘还原卡;防火墙

1计算机网络病毒概述

计算机网络病毒可能是程序,也可能是可执行代码,其对计算机网络程序具有超强的破坏性,甚至会直接损坏计算机硬盘。计算机网络病毒类似生物病毒,具有较强的复制能力,在无形中会迅速蔓延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并且很难彻底根除,一旦感染,便会泄露机密信息,导致网络瘫痪。计算机网络病毒主要有以下特点:①计算机网络病毒具有传染性与潜伏性,不易被发觉,危险性极高;②计算机病毒具有寄生性、触发性、破坏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在制订网络病毒防御技术方案时必须仔细斟酌。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病毒包括“QQ尾巴”“蠕虫”病毒、熊猫烧香、木马病毒等。例如,“蠕虫”病毒主要以计算机系统漏洞为切入点,利用电子邮件、网络信息等进行传播,与生物病毒中的蠕虫相似,将病毒传播到另一个载体中。

2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技术方案的设计要求

2.1网络环境

在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技术方案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综合考虑网络环境,尤其是企业或者事业单位,要采用国际互联网方式设置安全防火墙,利用交换机将防火墙分配到不同计算机中。计算机管理分为主机与分机,主机具有控制分机的权力,并不定期检查其他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与信息。

2.2防护效果

如果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小心感染网络病毒,则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清除网络病毒,否则有可能会泄露计算机数据信息,给企业或者个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护效果观察,主要从病毒流行、扩散、计算机健康等方面出发,保障计算机稳定运行。

3计算机网络病毒防御技术方案的设计内容

3.1网络病毒防御技术的设计思路

计算机病毒主要来源于互联网、移动存储设备,因此,设计人员应注意结合来源设计病毒防护思路。首先,设置计算机防火墙,有效阻止病毒入侵计算机。其次,在防火墙基础上安装杀毒软件,提升计算机的病毒防御能力,及时将病毒阻隔在移动存储设备之外。再次,利用硬盘保护卡保护部分操作系统。最后,加强计算机管理,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做好系统备份工作,增强病毒防范意识。

3.2网络病毒防御技术措施

3.2.1建立防火墙

防火墙作为计算机内外部网络通信的唯一通道,虽然可以全面阻隔病毒,但是在设计中依然存在漏洞。为了防御互联网病毒,首先,设计人员应将防火墙设置为计算机的第一道防线,必须做好端口与协议等管理,控制好计算机流量,奠定坚实的网络基础。其次,解决当前防火墙存在的低策略问题,提高对新型网络病毒的防御能力。再次,优化防火墙构架,升级硬件体系,并控制防火墙并发会话数量。最后,结合移动存储设备阻隔计算机病毒,尽量减少计算机移动存储设备的应用次数。在实际工作不允许的情况下,相关企业应结合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的特点与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情况,及时关闭客户机使用的移动存储接口,尽量迅速处理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等操作,提升计算机的安全防护能力。

3.2.2安装杀毒软件

预防技术作为提高计算机病毒防护能力的基础,要利用科学的方法避免计算机病毒破坏计算机系统。杀毒软件技术作为动态判定技术的一种,通常情况下被称为行为规则判定技术。笔者通过分析发现,计算机病毒预防主要是利用病毒的自身规则进行科学分类与处理,并在计算机程序运行期间将具有相似运行规律的程序认定为计算机病毒。通过整体分析可以发现,所谓计算机病毒预防工作就是防止计算机病毒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计算机系统内存中,避免计算机病毒对磁盘等硬件进行非法操作。因此,大多数预防病毒技术经常使用杀毒软件技术,主要包含病毒检测、预防以及清除等内容。此外,人们通过安装杀毒软件可以有效清除大部分网络病毒以及移动硬盘中的病毒。

3.2.3利用硬盘保护卡还原技术

所谓硬盘保护卡主要指计算机操作系统使用的一种PCI扩展卡,这种扩展卡通常有还原计算机硬盘中所有数据的功能。当用户开启计算机时,硬盘还原卡会让计算机硬盘中的部分或所有数据还原至使用前的内容,而在硬盘保护分区进行任何修改操作都不会产生效果,从而有利于全面保护计算机的硬盘数据内容。下面主要对硬盘保护卡运行原理以及使用、选择等内容进行分析。(1)硬盘保护卡运行原理。硬盘保护卡主要为硬盘芯片,通过安装在主板与计算机硬盘中的主导扇区(即MBR)共同运行,以PCI规则为基础,对BIOS中的INT13中断进行全面接管处理。同时,还需要将文件分配数据(FAT)、CMOS数据信息、中断向量表以及引导区数据等全部存储到保护卡中的数据信息存储单元、计算机硬盘隐藏扇区,其中,自身具有的中断向量表要取代原有中断向量表。此外,将FAT数据信息存储在临时存储区中,为操作人员修改硬盘数据提供支持与监督。硬盘保护卡还会寻找连续空磁盘空间,保存操作人员的数据修改信息。在这种状态下,想要进行计算机硬盘读写就需要通过磁盘保护卡保护程序进行读写工作,而操作人员写入数据的过程,也属于写入硬盘操作,不能对硬盘中的FAT进行操作与修改。如果仅针对FAT备份表进行操作,计算机重启后各种操作信息就会消失。(2)选择硬盘保护卡。通常情况下,计算机操作系统、主板型号等都具有较大差异,各种安装软件不可能确保还原卡与主机都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从而需要保护卡具有较强的兼容性。目前,市场上保护卡种类极为丰富,在选择期间需要确保其符合DOS、Win32、W95、97/98/2000等常见操作系统的运行需求。(3)运用硬盘保护卡。常见的硬盘保护卡主要使用PCI总线,也就是即插即用技术,不需重新进行硬盘分区,也不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在安装过程中,使用人员只需将保护卡插入计算机PCI拓展插槽内,开启计算机时便能检测BIOS,保证硬盘参数正确。同时,还要将BIOS中的病毒警告设置为Disable,在此基础上,当有人操作系统时,硬盘还原卡会第一时间显示相应的安装程序,使操作人员能够结合实际需求设计保护选项。其中常见的为硬盘保护区设置、秘法设置以及还原模式设置等项目。在设置结束保护数据的期间,还原卡便会全面保护计算机硬盘。将还原卡与杀毒软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还原技术仅是指计算机病毒破坏之后的数据信息还原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强的清除病毒能力。当计算机系统受到病毒威胁时,工作人员仅需启动系统保护重启功能就可保证计算机还原至没有感染的状态。这时病毒虽然会对计算机造成破坏,但只需要重启就会彻底清除病毒。计算机硬盘保护卡具有的保护软件通常固化在硬盘芯片中,各种计算机病毒很难对其造成损伤,且软件系统资源占有率也相对较小。因此,企业和个人可以在计算机中利用硬盘保护卡还原技术,发现硬盘保护卡还原技术在病毒检测与预防上存在的缺陷,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的安全性。

3.2.4安装系统修复程序与设置防护方案

网络病毒会直接破坏计算机运行系统,造成运行系统出现漏洞。基于此,用户需要第一时间在计算机中安装系统补丁,同时更新计算机病毒免疫程序,及时抑制计算机病毒扩散。计算机病毒防范与运行系统不局限于硬件、软件或者网络等,而是以系统修复程序为基准的综合系统。计算机病毒防护方案可分为4个方面。第一,计算机联网前要安装防火墙,并实时更新软件。第二,利用计算机BIOS防止使用USB移动端口以及移除物理光驱;数据资料的导入与导出可在管理员设备上实现。首先,管理员在设备上安装杀毒软件进行全面杀毒;其次,相关工作人员审查导入、导出文件;最后,客户利用访问管理设备分配好的共享文件信息进行数据上传与下载处理。第三,利用硬盘保护卡还原技术设置计算机硬盘分区的隐藏与显示属性。第四,在计算机运用期间,可将分区设置为保护、可见属性,其余分区则隐藏在磁盘符中,根据实际需要提供功能或开放相应数量的分区,并将分区指令改为数据信息定期自动清除。

4结语

篇5

一、重点人群排查管控

坚持属地管理。由街道、村牵头,网格化管理。实行镇村主要领导和干部包街道、村,包网格、镇内企业。协调做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针对镇外来人员、镇内企业外来人员,尤其是湖北省、河南省、浙江省、广东省、安徽省、重庆市等重点疫区人员深入摸排布控、对来自湖北省人员实施隔离,并对每人每户实施防控布控。启动五极联保模式,即:镇主要领导包保街道、村+街道、村级主要领导包保本辖区+包保责任人、(街道、村)委员包保重点人员及(社区、村民)排查+派出所民警+卫生医疗人员。充分保质保量做好每日随访记录。

在全镇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适时成立镇病毒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全镇病毒疫情处理工作,其组成如下:

镇区内各企业单位要做好企业内部员工的排查,防控工作,尤其是针对企业内外来人员要做好登记、测量体温,隔离观察等防控工作。

域内企业总指挥:

牵头责任人:

责任单位:域内各企业单位

二、重点部位防控

为打赢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控制人员流动引发的疫情输入风险,决定对我镇除主街和主街外,其它进入镇区居民区、居民楼的次干路、高速公路出口及各居民楼区出入口实施联防联控卡点,24小时管控,只允许本地及市地区其它县市车辆进入(外地人外地牌照)一律不得驶入次干路,登记后劝返。劝返存在困难,将预留镇吉广招待所作为隔离场所,14天后身体无异常后方可离境。(本地人外地牌照)查验身份证、驾驶证后确实能够证明在居住的除外。

总指挥:

责任单位:城管行政执法大队、4个街道、9个行政村、

三、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

镇宣传办牵头,镇文化站等有关部门组成宣传组。全力以赴做好宣传舆论引导各项工作,引导全镇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打赢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战役的信心和决心。负责协调街道、村屯通过固定宣传栏、乡村大喇叭、悬挂条幅、发放疫情宣传手册、微信群等方式载体,广泛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切实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总指挥:(镇党委副书记)

牵头人员:(宣传科)

成员单位:

四、镇区教育防控

疫情防控期间,按属地街道、村网格管理原则,重点管控属地集中补课、加班及私立幼儿园不遵守要求强行开课的上报相关部门依法依规予以严厉处罚。

总负责人:

成员单位:

五、镇区养老防控机构体系

镇福利服务中心及其他民办养老机构一律不得接待走访慰问和探视老人的外来人员,在日常管理中要配备好口罩、消毒药品,体温测量仪等防护措施并保持好室内干燥通风和整洁干净。同时做好室内外消毒。每天按要求及时上报养老机构测温随访记录。

总负责人:

牵头责任人:

成员单位

六、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由镇派出所牵头,4个社区和9个行政村,城管大队组成社会治安小组,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和社会动态及时依法处置与疫情有关的社会治安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协助有关部门依法落实强制隔离措施,承办镇应急指挥部交办的相关事项。

总负责人:

牵头负责人:

成员单位:

七、后勤保障

1.物资供应

应急储备物资由指定人员负责,妥善保管,及时补充更新。

2.经费保障

安排病毒感染突发疫情应急处理经费,做好车辆保障,保证应急处理工作的开展。

总负责人:

篇6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逐步建立起长效机制,把犬类的饲养许可、管理、免疫和狂犬、流浪犬的灭杀等一系列措施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狂犬病防控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维护市容环境和社会秩序。

工作目标:通过专项整治,建立健全犬类登记、饲养、免疫、狂犬及流浪犬灭杀等日常管理制度,落实各有关部门管理职责。切实保障公民人身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整治行动的领导,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长效整治工作机制,区政府决定成立区加强狂犬病防控和犬类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组织协调狂犬病防控和犬类管理的各项工作。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专项整治行动自年9月10日至年12月31日,分3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年9月10日—10月31日)。主要任务:

(一)宣传发动。各成员单位要认真部署动员,根据职能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并于9月20日前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广泛利用报刊、电视、宣传资料、宣传栏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群众性的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张帖分发自今年3月1日起实施的《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养犬管理的通告》(政〔〕2号),特别是要加强对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学生、儿童的安全教育,让专项行动深入人心,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狂犬病带来的危害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积极主动参与狂犬病防控工作,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

(二)调查摸底。各街道办事处要在宣传的基础上,集中半个月时间,组织人员深入到各个街道、社区,全面调查摸底,逐犬登记造册,弄清底数,并明确要求在年10月31日前由犬主携犬到区农业部门设立的免疫点登记并注射狂犬病疫苗,做到免疫登记工作“不漏户、不漏犬”。各街道要指定1名分管领导负责牵头组织捕杀行动,抽调派出所民警、行政执法人员和社区干部,并聘请专业捕杀人员共同组成捕杀行动小组,集中力量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项捕杀行动。对发现的狂犬由所在地街道办事处组织人员予以强制捕杀,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妨碍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理。

(三)做好免疫。由农林水局统一组织供应兽用狂犬疫苗,设立犬类狂犬病免疫点,进行疫病监测及免疫注射疫苗,同时做好免疫登记汇总及《免疫证》、犬牌标记发放工作。各街道办事处要负责落实犬类的全面免疫措施。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分工,密切配合,积极开展犬类狂犬病免疫工作。

(四)落实责任。各街道办事处、各社区要与犬主签定饲养犬类责任书,明确犬主应按规定每年按时携犬到区农业部门设立的免疫点登记并注射狂犬病疫苗;对免疫犬必须严加管理,一律实行圈(拴)养,养犬不得影响他人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和休息,对因未免疫或管理不善造成犬只伤人的,犬主应立即将被伤害者送至医疗机构诊治,并承担被伤害者的医疗费用和其他经济损失,造成被伤害者死亡的,依照法律追究犬主的责任。

第二阶段:联合整治(年11月1日—11月30日)。在犬类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街道办事处要在认真分析养犬实际和群众犬患举报的基础上,确定一批犬患突出的地段、小区、场所作为防控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组织力量对狂犬、流浪犬进行全面强制捕杀。捕杀后的狂犬要统一进行焚化处理,不得以任何方式流入社会。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年12月1日—12月31日)。各成员单位对专项整治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和反馈,于12月25日前将工作总结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再书面报告区政府。

此次专项整治后,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建立健全犬类登记、饲养、免疫、狂犬及流浪犬灭杀等长效管理制度。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整治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狠抓整治工作的落实。

(二)明确工作责任。各街道办事处、各社区要在加强市区犬类及专项整治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区直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指导,密切配合,发挥职能作用。

(三)加强分工协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各司其职。各街道要以辖区为单位,相应成立工作领导组和捕杀队,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犬类的摸底登记和管理,组织群众对家犬进行登记、免疫,并及时组织收容弃养犬、无主犬,捕杀狂犬、野犬;公安部门要负责协助配合街道捕杀队进行工作,处理犬类管理中的治安、刑事案件,对于在捕杀过程中妨碍公务的依法严肃处理;行政执法部门要负责配合街道捕杀队进行工作;宣传部门要负责狂犬病防控工作及防治知识的宣传;农业部门要负责兽用狂犬病疫苗的供应,犬类的狂犬疫苗注射、登记和发放“家犬免疫证”、犬牌及犬类狂犬病疫情监测工作;药监部门要负责人用狂犬病疫苗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卫生防疫部门要负责被犬类伤害者的诊治和狂犬病疫情的监测工作;教育部门要负责对在校学生进行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商部门要加强对犬类经营活动的管理工作。

篇7

【关键词】计算机安全,计算机病毒,预防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与计算机的应用,人们开始不断接触和利用互联网,如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文件的传递,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计算机病毒能够在互联网环境中利用指数模式进行传播,具有强大的破坏力,损坏计算机内部资源,影响计算机的安全性能,不利于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目前如何有效治理与预防计算机病毒,保证计算机的安全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计算机病毒概述

对于计算机病毒而言,其特点主要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易扩散性。计算机病毒程序具有较强的繁衍能力和破坏力,传播速度十分之快,并且互联网的发展为计算机病毒提供了更大的扩散空间,大部分企业电脑受病毒的入侵,致使服务系统出现瘫痪或故障,严重影响计算机的安全。二是潜伏性。部分计算机病毒会潜伏在计算机中,往往会在某一事件发生后攻击计算机,而不是在第一时间攻击,从而使得计算机中的机密信息在短时间内泄漏,如用户的登录密码和账号等。三是破坏性强。计算机病毒具有一定的自我复制能力,能够对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行快速破坏,导致计算机瘫痪,并且计算机一旦遭受互联网病毒入侵,则会使更多相似计算机出现故障或瘫痪情况。四是针对性。计算机病毒会有针对性攻击计算机,如木马病毒对用户的银行账号和游戏账号加以窃取。

二、计算机安全问题分析

计算机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系统设计缺陷。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系统的过程中,往往间隔几天就会出现补丁,要求用户及时下载补丁,从而保证计算机的安全性。由此可知系统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即便是先进的操作与完善的系统,其设计存在缺陷也会影响计算机的安全性能。

二是黑客攻击手段和病毒的更新速度快。目前黑客的主要形式就是维基解密,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导致大量计算机瘫痪,具有极强的破坏性,需要国家组织网络安全部队来保证互联网的安全。同时计算机病毒具有较快的更新换代速度,每一种病毒具有数万种的变种,即便用户及时安装杀毒软件和补丁,也会很快受到病毒的入侵与攻击。当前没有较好的预防方法来彻底规避计算机病毒风险。

三是用户安全意识不强。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民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但是大部分网民没有全面了解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忽视计算机的安全问题,缺乏安全知识技能,无法有效操作安全设置[3]。同时用户片面认为只需将杀毒软件安装在计算机中,就能保障计算机的安全,但实际上这种方式的安全级别较低,无法有效保障计算机的安全。

四是应用软件漏洞。计算机的功能主要是由相关的应用软件加以体现,但是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计算机应用软件时,往往会在其中设置后门,以便设计公司对盗版信息加以防查。当前大部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存在安全漏洞,易受到病毒的入侵和攻击,并且往往需要在病毒攻击完后方可暴露出来。

三、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策略

(一)安装系统软件和杀毒软件

对正版软件和系统加以选择,能够有效避免木马病毒的感染,保证计算机软件和系统的安全性,促进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但是部分用户喜欢安装免费系统与软件,而这些系统中会人为植入木马,虽然不会破坏计算机,但是会为自身木谋取利润,如GHOST系统,并且部分网络免费试用软件存在木马绑定的问题。此外,部分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不安装相关的杀毒软件,计算机高手可通过注册表的修复方式,对病毒进行强行删除,但是对普通用户而言则具有较高的危险系数,极易受到木马病毒的入侵和攻击。因此用户需要在计算机中安葬正版的杀毒软件,利用网络自动升级与更新,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促进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做好数据传输和系统备份

目前数据传输较为频繁,如通过网盘、硬盘、优盘和互联网等不同形式来传输数据和文件,这些数据与文件在打开之前往往需要进行软件杀毒,避免其遭受木马病毒的攻击,从而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一般来说,计算机病毒不能彻底封杀,因此需要做好数据和系统的备份工作,特别是企业的文件服务器,需要利用相应地移动硬盘加以定期备份,从而技术消除计算机安全隐患,保证企业数据和文件资料的安全。当然如果无法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可通过格式化形式进行重新安装,但是在实际安装中没有备份数据和文件资料,将会使得病毒的破坏性变得极为可怕。

(三)构建全方位的病毒防范体系

互联网中不能仅仅检测与清除单个计算机中的病毒,而是需要将互联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清除与检测,因此构建多维和全方位的病毒防范体系十分之必要,以此实现共同防范、集中管理、远距离安装的策略。该体系主要是指在将反计算机病毒相关软件安装在某单位的全部计算机上,并将防火墙软件等防病毒软件安装在服务器上,这样能够快速有效升级系统,全方位防护网关、服务器和工作站,保证计算机的安全。

结束语:综上所述,由于系统设计缺陷、黑客攻击手段和病毒的更新速度快、用户安全意识不强以及应用软件漏洞等方面的影响,计算机系统易遭受病毒入侵和黑客攻击,影响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降低计算机的安全。基于这种情况,必须要对计算机病毒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选择正确的系统与软件,及时安装杀毒软件,做好数据传输和系统备份工作,构建全方位的病毒防范体系,从而避免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和攻击,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张长河.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分析研究[J]. 信息通信,2014,07:145.

[2]汪妍彬,徐莹. 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及病毒的预防[J]. 江西化工,2012,02:11-14.

篇8

目前,正值流感的高发季节,学校传染流行潜在很多危险因素。学生抵抗疾病能力低,容易导致传染病发生、蔓延,一旦疫情暴发,将严重威胁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对学校、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学校认识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启动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

一、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 全面负责防控工作

副组长:xx 具体分管防控工作

组 员:xx 具体负责防控工作,信息报送和电话回访

各班班主任 具体负责宣传和晨检

二、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用水卫生条件。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

加强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体学生认真关注自己每天的健康状况,一有情况及时向家长及班主任报告。家长在家发现子女有、流感等类似症状的,立即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并请通知班主任。学校全面实行学生健康查检制度。做到一天三次一个不漏。并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如在校发现有流感等类似症状的,须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到正规医院治疗。加强监测、及时治疗,严防合并症、并发症等引起的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在同一学校短期内学生因病缺席异常增多(一学校达3人以上)或累计发现流感病例达10例时,学校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

四、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观察,实施 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4、对传染病人的活动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5、做好学生缺勤,排查登记。各班班主任每天做好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的统计,并及时报告校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篇9

临床表现:

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 流行特点:

1.病人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本病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无症状带毒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食具等而传染

2.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相对应的免疫力。

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出现在春秋季。有些病毒发病在春末夏初。本病主要侵袭对象是儿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其幼托儿童。

预防措施:

1.平时预防措施。加强幼托机构日常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是预防和防止流行的主要措施。平时要加强晨检,定期对毛巾、水杯、玩具、食具消毒,培养良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教室、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2.由于目前是该传染病的好发季节,故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如板兰根、大清叶、双黄连等。

3.发生病人后措施。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病人接触污染过的毛巾、水杯、玩具、食具、便器、等物品要予以消毒。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应消毒。加强晨检,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观察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皮疹等情况。减少与其他班级并班,集会或集体活动。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4.班级加强晨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学生的现象,对于出现可疑现象和可疑人员马上进行报告。

手足口病的预防:

篇10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方案;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87

在生物育种与现代化农业推进的大环境中,玉米高产的各方面条件越来越成熟,所以积极地探讨玉米栽培的高产技术以及对病虫害的防治,对玉米的现阶段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玉米高产栽培方案

1.1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是玉米高产栽培方案中的首要环节。就玉米生产而言,品种的优良性会严重影响其产量,所以在选择品种的时候,要注意3方面:品种的发芽率。发芽率低的品种会增加种子投入,所以需要选择发芽率较高的品种;品种的抗病害能力。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会造成玉米严重的减产,所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十分必要;进行种子生长期的判断。不同的季节,收获效果不一样,所以为了在最佳收获期进行玉米收获,一定要对其生长期进行控制。简而言之就是在抗病性、生长期和发芽率的综合考虑下选择更具价值性的品种,这样才可以实现玉米高产。

1.2 播种期优化

播种期优化对于玉米高产也非常的重要。在玉米种植实践中发现,玉米种子的发芽和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而在不同的时期,这2者的差异会产生不一样的发芽率,所以为了提升种子的发芽效果,选择最恰当的播种期十分重要。当然,在播种期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2个方面:地区的差异。不同区域条件不同,所以播种期需要根据实地情况进行选择;年份差异。在不同的年份,同区域的水热条件也会有差异性,所以也要把握年份的不同。简言之就是播种期优化要因时和因地。

1.3 种植密度的安排

种植密度安排也是玉米高产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践中发现,玉米种植密度过大不利于通风,在生长中更容易发生热病,而种植密度较小的话又会造成土地资源等的浪费。所以要对玉米种植综合效益进行考虑,玉米栽种时,根据玉米日后的生长进行合理的密度安排。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为了提升玉米品质,普遍采用宽窄行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玉米植株单个的茁壮生长,有利于玉米的管理。安排合理的密度不仅有利于玉米高产,还有助于提升玉米管理的效率,所以强化密度分析意义重大。

1.4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主要是针对生长期的玉米秧苗进行。在进行秧苗管理的时候,需要重点注意3方面:秧苗生长的水热条件。在水热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秧苗的生产会更加有利,幼苗也会更加强壮;水肥的供应。秧苗管理的时候需要对幼苗所需要的水肥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供合理的水肥,这样,幼苗的成L会更加顺利;做好环境控制。比如通风、光照等。简言之就是通过这3个方面的控制,保证秧苗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秧苗的茁壮成长。

1.5 水肥供应

水肥供应是玉米高产栽培方案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实现肥料的合理利用和效果提升,在具体的肥料使用中,采用配方法施肥价值性显著。所谓的配方法施肥就是在分析玉米土壤肥料的基础上进行的针对性施肥方法,这种施肥方式对于肥料的利用效率更高。在水分的供应上,主要是进行水质的保证,因为利用不洁的水会造成玉米品质的下降,所以积极做好玉米用水的水质监测,并及时分析水污染十分必要。在做好针对性施肥的时候强化水质控制,整个玉米高产的效果会更加的明显。

2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是玉米高产方案中需要重视的一个主要方面。在玉米种植实践中发现,玉米的虫害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有机玉米,具有更高的虫害发生率。为了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采取的措施有2项:在未发生虫害的时候进行相应的药物喷洒,这样可以减少虫害的发生率;发生虫害之后,根据虫害的范围规模以及表现特征进行积极的灭杀。当然,为了保证品质,在药物利用的时候,首选生物药剂,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化学药剂进行灭虫。

3结束语

玉米在我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积极探讨玉米高产的方案,并就玉米病虫害防治进行全面的掌握,可以保证玉米的高产和品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