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处置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23 15:4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纠纷处置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纠纷处置方案

篇1

一、注重防控,从源头上减少医疗纠纷

2009年,我们根据省厅印发的《全省开展集中治理医患纠纷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通知精神,结合近几年开展的“医疗质量万里行”、“卫生院管理年”和“抗生素整治”等主题活动,以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不断规范医院管理,努力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入推进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开展“改善服务态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活动;强化医疗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医疗护理核心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切实搞好医患沟通,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对诊疗活动的重点项目、重点环节等做到积极主动告知说明,努力让患者感到放心与舒心;落实治安保卫措施,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完善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预案,力争冷静、灵活的将医疗纠纷圆满解决在初始阶段。

二、注重调处,从方法上化解医疗纠纷

我们从多起医疗纠纷的现场处理中,积极探索,逐步建立并推行了县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卫生专家科学判定、司法部门正面引导、政法机关维稳协调的联动调解方式,对医疗纠纷进行第三方人性化调解,从维护医患双方公平合法权益方面表明政策。具体分工为:县卫生局组织医学会有关专家解释医学疑惑,协助进行尸检和鉴定等工作,形成初步判定结论以供调解参考;司法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提供法律援助,引导医患双方走上合法途经解决矛盾;当地政府和村组干部利用人脉关系,协助控制纠纷现场,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政法综治等部门开展维稳协调,避免医患双方发生正面冲突。自2009年至今,我们通过采取这种整体联动的调解方式,成功调解大型医疗纠纷10余起,成功调解率100%。

在医疗纠纷处置过程中,难免出现恶性“医闹”行为。自2009年至今,我县共依法强行处置了5起“医闹”事件,既为依法处理医疗纠纷提供了鲜活经验,又强力震慑了过激行为。

三、注重研判,从责任上划定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发生以后,对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存在的过失进行责任追究,是加强医疗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坚持实事求是、责罚相当、有错必纠、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进行修订,出台了《桃源县医疗质量安全事件责任追究指导意见》,从“查责”、“划责”和“追责”等环节合理确定医疗纠纷责任主体,促进处置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在“查责”环节,由县卫生局分管医政工作的副局长牵头,医政股具体承办,从县内不同医院抽调3名以上单数专家,对诊疗的全过程进行调查和分析,判定医院方有无过错。在“划责”环节,对于有医疗技术鉴定结论的医疗事件,根据其鉴定结果明确责任划分。对于最终无技术鉴定结论的医疗纠纷,我们明确规定必须由县卫生局医政、法监、卫监、纪检参与,组织医学专家、法律顾问等进行医学调查和法律分析,准确定性分管院长、相关科室主任及当事人的责任。在“追责”环节,根据医疗事件大小、责任程度轻重,将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责任追究分为行政追究与经济追究。2010年至今,我们对每起医疗纠纷均严格按照《指导意见》启动了追责程序。

四、注重保障,从投入上补偿医疗纠纷

篇2

【关键词】 医闹;分析;意义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74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28-02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激化,医患纠纷日趋蔓延,恶性事件、不断增加,形成一种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不符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国策。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的发生呈普遍上升的趋势,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及卫生部统计,在医疗纠纷发生后,有70%以上的医院发生过患者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事件;60%的医院发生过患者死后家属在医院内摆花圈、拉横幅、设灵堂等情况;其中4386%发展成打砸医院的恶性倾向。恶性医闹事件频频发生,患者维权暴力化倾向日趋普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加剧了医患之间的不信任。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医疗暴力扩大化、激烈化的现状。

1 医患纠纷及蔓延的症结所在

11 医患双方缺乏信任基础,由于医疗市场化重于公益化,医院也在最求利润最大化,患者把医患关系看着商业关系,双方都在以经济利益作为衡量标准,所以,对医生提出的医疗方案不是从医疗角度考虑,而是从经济角度考虑。而医生对患者提出的医疗疑问首先考虑的是患者问责,从而造成双方不信任。建立在不信任基础上的医患关系必然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

12 医疗事故鉴定模式不合理,俗话说:儿子当运动员,爸爸当裁判员的管理模式存在自身的缺陷。这样的医疗事故鉴定模式和漫长的医疗官司程序患者难以接受,为维护权利必然产生对抗和暴力。

13 政府对医疗纠纷造成的社会矛盾和影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思路不清、管理缺失。每次医患纠纷的发生,最终都是政府出面,医院让步,这样的局面让患者或“医闹”看到只有采取非正常手段,才能维权或牟利,滋生医闹,主张采取非法渠道获取利益的行为。

2 医患纠纷给社会、医疗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21 医患纠纷导致医术更加趋于保守,患者难以获得最佳治疗方案;医患纠纷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将造成医疗行业不能健康发展,加深社会矛盾,扭曲医疗服务行业在老百姓心中形象,白衣天使美好形象将在中国老百姓心中逐步被淡化。

22 医患纠纷将把全社会医务人员推到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上,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造成的是人人自危、人人自卫,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如何保护自己的情况下看病,最后是医生无法静心地医治病人,病人无法得到最佳的医疗效果,家属将愤怒发泄到医务人员身上,医务人员更加人人自卫的恶性循环当中。

23 医患纠纷从政府方面体现出政府的管理和执政能力,长期、频繁、广泛的医患纠纷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必将影响当地社会的稳定和滋生职业医闹和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把医疗纠纷视为医疗内部纠纷而忽视其严重性和危害性,最终必将导致医疗事业的畸形发展和社会民生的不和谐,为社会矛盾埋下了更深的隐患,长期的社会矛盾的积聚必将引发更大的社会矛盾的发生。

24 医疗纠纷滋生的社会犯罪率的逐年升高和恶性案件的不断发生,为社会安定敲响了警钟,它不断为犯罪分子创造滋生和发展的温床,而且使更多的原本守法的公民因医患纠纷矛盾的激化以身试法,沦为罪犯。

3 医患矛盾的应对办法

31 建立公平、合理、有效的处理机制 医患纠纷的根源不是医生和患者的矛盾,而是处理医患机制的问题引发的医患纠纷;我国每年有上万次车祸,死亡人员数千人,但并未引发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社会的不和谐,原因是有一套合理、完善的处理机制,是让当事双方都能接受的、都认为合理的处理机制和机构。

32 建立公平、合理、有效处理机制 一个让医患纠纷当事人双方都认为是公平、合理、有效的处理机制的关键是机构的组成和机构的隶属关系。交警的事故处理是与当事人双方完全割裂的执法机构,是完全以事实和相关条例处理事故,有一套完整的处理、协调、申诉和司法途径。医患纠纷处理机制如果不具备中立性、执法性、规范性,是无法处理好纠纷的,也是无法得到医患纠纷双方信赖的处理机构,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医患纠纷和矛盾。

33 医患纠纷处理机制构成建议 先行处理、协调处理、司法程序;医患纠纷最大误区是让患者先进行医疗鉴定,导致患者的不信任和抵触情绪,只有在前两项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再进入司法程序,由法院组织进行医疗鉴定才能让患者感到公平和信任,过去医院纠纷让卫生局组织鉴定,相当于儿子犯错由老子处理,得不到老百姓的认可和信任,此模式不改,中国的医疗纠纷将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4 处置医患纠纷的意义

处置医患纠纷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①不影响医疗机构正常的医疗秩序;②患者和家属能感受到事情在第三方的介入后能及时、公正地处理;③发生严重问题司法机关能直接追究相关医务人员责任,增强医务人员责任心;④医生不用人人自卫,患者不用担心处理不公,医务人员可以放心按照医疗规范给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手段和服务。

医患纠纷最终建立的处理机制和效果对社会产生的直接影响:凸显政府的执政能力、公信力;体现社会公平及公民权利的维护;展现医患关系的和谐;标志我国法制社会的进步程度;衡量医疗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失败。尽快建立和完善医疗纠纷的处理解决机制,是社会遏制医疗纠纷引发的暴力、不再疯狂蔓延下去的迫切需要,是社会民生和谐的迫切需要、也是政府展现其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从根源上建立完善的医患纠纷处理机制,不但维护医院正常的医疗持续,同时,也能很好地化解社会内部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 余永燕,刘艳骄试论几种解决医患纠纷方式的利弊――兼论人民调解解决医患纠纷的前景[J]中国司法,2005,(12):70-71

[2] 赵小红解决医患纠纷 构建和谐社会[J]新西部(下半月),2008,(01):23+22

篇3

1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1.1医疗机构自身因素第一,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淡薄。由于法律意识不强,医护活动中有意无意损害了病人的合法权益或因病历记录不全、病情交代不清等。一旦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认定发生分歧。就难免陷于各种医疗纠纷的漩涡中。第二,对医疗市场形势认识不足。医疗市场竞争机制客观存在,患者维权意识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医疗技术、服务态度及医疗费用等,而有的医务人员对此未引起高度重视。第三。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不到位。有的医务人员言语生硬或不严谨,解释病情简单或不够准确;部分医疗机构甚至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这些对患者心理产生不良刺激,常常直接或间接导致纠纷。第四,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表现在医疗活动中。不按医疗规范操作,工作不细致,责任心不强,记录不完整等责任或技术性原因,造成误诊、误治而引发医疗纠纷。

1.2患者及其家庭因素第一。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增强.患者利用法律来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思想日趋成熟。第二,对生命健康的质量广泛重视,而自身不懂得或无视医疗行为的高科技性、高风险性以及医学领域存在的未知和变数。第三,对医疗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如医务人员与病家交流沟通不够,病情不详细解释,咨询未认真回答等,均可造成他们对医疗服务不满意,甚至怀疑诊治不负责任,一旦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就会导致纠纷的发生。第四,对某些医疗项目的收费较高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后个人承担费用部分加大而对医院产生不满,寻找各种借口,提出各种苛刻要求。以达到巨额经济索赔的目的,因而使得纠纷处理的难度加大。

1.3社会舆论导向因素时下医疗纠纷得到了社会媒体的极大关注,并成为新闻热点而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医院一旦发生纠纷,社会上往往同情患者。少数新闻媒体由于缺乏医疗知识。又对医院工作不够了解,往往对一些医疗纠纷进行不客观、不全面、不公正的报道,使医院在社会中的形象受到了一定损害。

2当前医疗纠纷的防范对策

2.1加强教育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医疗安全是衡量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要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增强医疗安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医院要经常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并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为重点,对医务人员进行经常性医疗安全教育,使之切实提高服务意识。要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抓好安全医疗,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一切为了病人”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

2.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规程,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本专业领域内的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对三查七对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值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会诊、病例讨论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等的贯彻执行,做到措施到位。责任到人。

2.3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平等、融洽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一种平等主体的民事法律关系。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目标是一致的,要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多听病人及其家属意见,多做解释工作,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尊重患者的权利,如隐私权、知情同意权等。各项检查、处置和治疗方案的施行,事先要征得患者同意.尤其是有创性的检查、处置、治疗及贵重药品的使用。均应事先告知患者并履行签字手续。

2.4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倡廉洁行医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增强医务人员为病人服务的主动性。严格执行收费标准,不乱收、不多收;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坚决查处大处方,努力杜绝“红包”、“回扣”;坚持药品、医疗检查收费项目公示制,推行住院费用清单制,使病人安安心心看病,明明白白消费。

篇4

医纠、医闹、医暴,一系列冲击人们眼球的新词汇近年来在媒体上不断闪现,当前医疗纠纷发生的频率之高、覆盖面之广,几乎涉及所有医疗机构,这种纠纷情况是我国任何一个行业都难以比拟的。医疗纠纷发生的普遍性,说明医疗纠纷的发生与医疗体制和其他相关制度有着密切关系。医疗纠纷的发生不是医院的错,也不是医务人员的错,更不是患者的错。但是医疗暴力事件、医闹事件却是患方的错。医疗场所暴力事件与医疗纠纷有关联,但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关联,医疗场所暴力事件更多地反映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弱势以及如今的法治困境。

引发医疗暴力的原因很多,一方面当前我国的医疗场所存在着多种容易引发纠纷和暴力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医疗机构承担公民的健康保障工作,但投入经费不足以支撑起医院正常运转和日常开支;病人在医疗机构就医,至少得排三次队,所以常有排队30分钟看病3分钟的感慨;患者看病就医纷纷涌向大医院,但大医院和专家数量均有限,于是出现了就医难问题;医疗机构又是一个人员集聚的场所,且人员滞留时间长、人员构成复杂,场所开放。这些因素容易引起病人怨气,诱发纠纷。另一方面,有些病人缺乏医学知识,以为没有治不好的病。

由此看来,医疗机构既是一个天然容易发生纠纷的场所,又是一个缺乏保护的场所,加之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淀下各种纠纷、矛盾和怨气,在我国法治环境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人们的素质和法律意识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医疗暴力事件就容易发生。彻底化解医疗纠纷,消除医疗暴力,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只有从制度层面做彻底的外科手术式的改革,才能缓和医患紧张局面。医疗纠纷不可避免,当务之急是要阻止医疗暴力事件的发生,让医疗纠纷的处理按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进行。笔者认为以下措施可以发挥作用。

第一,加强全面医学科普知识的普及,让我国公民拥有一定的医学科普知识。要让患者知道医学不是万能的,当今医学能够治愈的疾病只是其中一部分,大量的疾病目前人类难以应对,或者仅能缓解症状,或者无能为力。如果病人能够认识到疾病诊疗的局限性,认识到医学科学风险,就能够正确面对误诊、漏诊、残废和死亡。

第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畅通的投诉渠道,及时受理并处理病人的投诉,解决患方在诊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医方应当坚持“暴力不和解”的原则,对于采用不理性维权甚至暴力要挟医疗机构的行为,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依法处理相关病人的诉求。

第三,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病人在生病之后,特别渴望得到他人尤其是医生的关注。美国医生特鲁多曾经说过,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抚慰。因此,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关心和沟通,可以有效建立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从而让医疗纠纷滋生的土壤不复存在。同时,医务人员应加强医疗风险告知,让患者充分认识到医疗风险,对自身疾病的诊治前景、诊治方案、诊治风险有正确的认识,对不良后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充分的预期和心理准备,能充分理解医疗不良后果。

第四,建立医疗风险赔偿基金和第三方调解机制,将医疗责任者与赔偿者分离,让那些采取不理性或者暴力手段的患者的诉求不可能因为医闹、医暴而得以实现,只能到法定的第三方调解机构处理,医疗机构有责任的,由医疗风险赔偿基金管理方赔偿。

篇5

关键词:医患沟通 医疗质量 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70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68-01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历来是医疗工作的重点,也将是各个历史阶段永恒围绕的主题。如何在医疗卫生需求日益增长与资源相对匮乏的社会环境下,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需要从影响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几点重要因素入手。其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医患沟通、医疗制度、医疗纠纷和院感管理。本文将就以上四个重要因素分别展开论述。

1 医患沟通是重要手段

医患沟通作为诊疗活动的开始,贯穿于医疗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从总体治疗方案的确定到床位的迁移,都需要沟通与告知,它是知情同意制度的表现形式。医患双方的有效沟通是缓解医患矛盾、避免医患纠纷、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沟通是指让患者及其家属真正理解告知的内容,并同意该诊疗活动或方案。

由于医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患方对于医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均处于被动地位,医务人员则因其专业的医学知识背景而掌握主动权。在沟通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注意沟通方式方法,对于不同受教程度的对象,应采取相适宜的表达方式予以沟通,切忌使用过于专业或生涩难懂的医学术语。对于沟通对象提出的咨询问题,特别是年老患者或者文化程度不高的对象,耐心解答,避免生、冷、硬语气,让其感受医务人员的关心、爱心。除此之外,医务人员应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于民”的价值取向与服务意识,切实体现人文关怀,摈弃传统的以医生为主导的诊疗模式,倡导医患互动的新型模式,争取患者的主动配合,提高效率,实现生理-心理-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搭建畅通的医患交流平台,为医疗服务,为人民服务。

2 医疗核心制度是基础

医疗核心制度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前提与基础,亦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找文献补充何谓医疗核心制度和其与医疗安全质量直接的联系,此部分需要展开)。诸多诊疗过程都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小觑,其中一环未执行到位即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造成不良后果,影响医疗安全。

以会诊制度为例,科间急会诊:在治疗或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时,遇必须立即经会诊解决的紧急、疑难问题时可申请。受邀科室值班医师或总住院医师应立即前往,不得推诿。如会诊医师无法处理,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协助会诊,并做好会诊记录。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病人的身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医疗差错发生,确保医疗安全。另外,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众多医疗纠纷及医疗安全事件中,因知情同意制度落实不到造成的不在少数,尤其是手术或者有创操作案例,因术中更改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但未取得患者或者家属知情同意而引发的事件屡见不鲜,为医疗安全埋下隐患。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则是对于病情较为复杂、诊断尚不明确的个案进行商讨,可根据疑难复杂程度,邀请相关科室参加讨论,集思广益,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疾病诊疗,积极发挥横向思维,提高医学综合素养,对于及早发现潜在医疗风险,修正诊疗方案,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3 医患关系的处理是难点

医患纠纷的防范与处置作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之一,对于整体工作秩序稳定,社会和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纵观近年媒体热议焦点,医患纠纷冲突事件层出不穷,医患关系呈现对立冲突态势。再看11-12年度的医疗恶性事件盘点,其中“2012.3.23”案仍历历在目,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名患者认为医生故意刁难,不予诊疗,遂心生怨恨行凶。患者闯入风湿免疫科办公室,砍伤3名医务人员,砍死1名实习医生,诸如此类流血事件屡见不鲜,更呈上升趋势。

由此,我们不难总结当今社会医疗现状:医疗环境严峻,医闹事件不断,医患关系紧张,对立冲突升级。而医患纠纷特点:数量―持续上升;性质―性质恶化;索赔―数额畸高;方式―非理非法;影响―越来越大,并增加了广泛的群众性与复杂性,医患双方的对抗性日益凸显,再次增加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难度。

唯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宗旨与理念,持续质量改进,控制医疗风险、排查安全隐患、防范医患纠纷。做到如下几点:①加强医患纠纷相关预防及处置方案建设,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规范医患纠纷事件应对处置过程,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累积经验。与社会其他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建立完善医患纠纷预防与处置机制,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法制和谐社会。②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加快纠纷应急处理联动机制的落实,建立两室(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室、警务室),设立专门场所、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配合相关医务部门及人民调解机构(主要是第三方调解中心)开展相关工作,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启动应急处理联动机制,安排院内安保人员协同警务室专职人员共同处理,维持秩序,控制事态,降低不良影响。③组织专场医疗安全研讨会,围绕医疗安全主题展开,引经据典,深入剖析,点评细节,解读政策,重申医疗风险、医疗隐患和医疗安全。与此同时,通过信息平台、讲座培训等途径加大相关方案的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印象,特别是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更是教育的重点,包括门诊、医技等医务人员亦是不容忽视的群体,这一群体是医患双方纠纷事件的直接接触者,他们对于事件的整体概况、家属情绪及事态影响等方面有着最为直观的了解,在事件的萌芽阶段能否处理得当,对于后续事件的整体把握和处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④加强法律、法规、政策的相关学习,强化培训,正确树立医疗安全观念和危机意识,做到依法行医,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特别是新时期、新形式下出台的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⑤加强与新闻公众媒体的交流与沟通,形成正面的舆论导向,严肃打击歪曲事实、营造社会仇视的不正之风。

4 院感管理是重点

近年各地频发的院感事件又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200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9名新生儿自9月3日起相继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其中8名新生儿于9月5日―15日间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相继死亡,1名新生儿经医院治疗好转;2009年3月,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6例重症感染患儿中有5例患儿死亡。2011年山西临汾尧都区眼科医院近日发生一起医院感染事件,7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发生感染,数量如此之多,频率如此之高,院感管理绝不能忽视。

具体举措如下:

(1)落实管理制度,加大执行力度,启动奖惩机制。日常工作中,各科室、院感管理部门应根据规章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细化院感控制举措,加强医疗器械等医疗用品的监测与检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手消毒或洗手),加强抗菌药物及围术期的预防用药的合理使用,严防医院感染的发生。除常规检查监测外,相关职能部门应不定期抽查或组织专项检查,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予以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及完善。

(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相关技能操作,树立院感风险意识。根据国家医疗卫生工作重点及任务部署,明确院感监测与管理重心,并积极制定相关培训课程,向全院医务人员传达政策精神,要求掌握院感知识与技能,同时保持危机意识,对于任何隐患予以警惕排查。

篇6

关键词:医患关系 紧张因素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588-02

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医患思想的不一致导致医患之间越来越多矛盾的发生,从而造成了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

现今,医院发生暴力冲突的事情屡见不鲜,暴力致使医护人员伤亡的的极端事件也时有发生,在医疗纠纷方面,美国护士协会统计,美国护士曾被威胁占到57%而遭到暴力攻击的只有17%,而对于医生来讲,根本没有医生被威胁相关统计。换到中国,60%患者面对医疗纠纷,医务人员被殴打辱骂高达70%以上。面对这样的数据,说中国医生行业是高危行业就一点也不夸张了。医生,心中秉承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解人病痛救人性命,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一职业被推上极端冲突的风头浪尖。

首先,我们假设有A患者去医院就诊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从表格来看,首先患者在对与医务工作者的态度上就存在本质性的问题,思想上对整个医疗行业妖魔化,邪恶化。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在医生正常处置的情况下,患者及其家属也会对医生处置产生质疑。但我们要承认一些不正当的利益体系存在于我们的医疗行业中,危害了患者的利益。我们还应该完善第三方鉴定体系,让患者真正遇到医疗纠纷时有一个合法理性的体制,这样才能有效的缓解我国岌岌可危的医患关系。

综合以上分析,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1)国家因素: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但我国医疗资源总体不足,而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日渐增高,各地方的医疗费用也总体提高,再加上政府部门对于医疗方面资金的投入不足,更是造成了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这也是引发医患紧张关系的导火索。

(2)患方因素: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不同导致了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不同,基本的群众就医只是以治好病为目的而也有很多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要求更高的水平的医疗保健,同时,人们的法律知识不断丰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在就医的同时,希望及时得到自己的病情,病因等信息,在就医过程中还渴望得到医生的心理指导和治疗,只有医生在治愈其疾病并给予足够的心理安慰后,患者才能达到真正的满意。

(3)医方因素:我国人口众多,在医院工作的医生每日面多众多的患者工作压力极大,同时有些医院的医生工资偏低,待遇也不高,这便造成了医生对于工作的懈怠及对患者的不负责任。

由以上因素造成的医患关系紧张也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首先,由医疗纠纷导致的“医闹”等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导致了医院医疗人才与建设上的损失。其次,医生在畏惧患者家属暴力行为的同时,也会采取保守医疗以求降低医疗风险,但这样做的结果却不利于患者就医。再者说,医患关系长期紧张的同时导致暴力事件的频发,影响社会稳定。

医患关系乃当代社会首要问题,医疗卫生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医患关系逐渐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总体呈现紧张趋势,并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医患双方的诊疗过程,更对医学事业的发展甚至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稳定进步产生危害。长期的医患关系紧张给医生和患者带大了极大的不便,因此,我们应当解决医患对立这一现状,使医生可以放心的,负责任的为患者治疗,而患者可以安心接受医生的治疗建议。这样既可以解决就医问题也有利于社会安定。

对于改善当前的医患关系,笔者有以下三点建议:

(1)政府部门应强化职责,完善医疗制度,使医疗保险等利民政策覆盖城乡,有利于居民更好的就医。

(2)医院方面应加强监管力度避免患者家属暴力行为的发生,同时,医生也应当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多听取患者方面的意见并及时告知患者病情避免与患者发生矛盾。

篇7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__)01—0001—02

患者门(急)诊就诊医疗处置完毕并不意味着医

院医疗服务结束.医师医疗处置后后作出的随诊复查

医嘱.对于指导患者康复治疗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是医疗处置过程的延续.可以弥补医疗处置中的

缺陷,并可以根据病情、伤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如果

临床医师不注重在患者离院前告知其随诊复查.原有

医疗/,!/处置失败或不到位,使患者不得不住院治疗,给

患者及其亲属带来经济损失和精神负担.甚至严重后

果。对此,医院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案例简介

患者,女。16岁。在校学生。20__年8月20 13凌

晨摔伤右腿。由同学陪同前往某医院急诊科就诊,诊

断:右内外前髁骨折。转住院部由骨科值班医师对其

实施专科手法复位和“短腿石膏固定”处置,但未在门

诊病历巾填写处置意见。仅口头嘱咐其第二天来院摄

片复查,以了解复位和固定情况,决定进一步治疗方

案。患者未按院方要求办理,直至同年10月7 13才来

院复查,摄片发现骨折处畸形愈合,拟行手术复位。为

此.该病员及其亲属否认有口头医嘱.并向医院提出

减免医疗费,院方只承诺安排专家手术,尽量减轻患

方经济负担。遂于20__年11月18 13行“右髁关节骨

折切开复位矫形螺丝钉内固定术”.术后复查摄片报

告骨折复位内固定良好,住院28天出院。出院医嘱:

两周后来院拆石膏摄片复查.术后1年来院取除内固

定螺丝钉。患方对手术效果和可能遗留的伤残后遗症

提出质疑,鉴于此情况医患双方协商,共同委托市医

学会(书面)进行医疗事故鉴定。但是患方于20__年4

月30 13将该医院直接诉至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的

同时,于20__年l2月l1日在当地医科大学附院行

“内固定取出术”。原告诉称:由于被告医院急诊医疗

处置不当.未交代摄片复查事项,错过了最佳治疗时

机,致使原告伤病不能完全治愈,延长治疗时间,增加

痛苦,耽误了学业,要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医疗费、住

院伙食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补课费、交通费

及精神抚慰金共计61 8l2.06元。

鉴定

、法医鉴定

(一)第一次鉴定

20__年12月12 13患者出院后,并未按医患双方

协商,共同委托市医学会(书面)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而是于20__年3月12 13通过律师事务所委托司法

鉴定机构进行伤残鉴定,鉴定结论为九级伤残。

(二)第二次鉴定

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应原告申请,委托司法鉴定机

构进行伤残复核鉴定,鉴定结论仍为儿级伤残。

二、医疗事故鉴定

医患双方在法院的主持下多次协商未达成协议,

法院采纳了原告的司法鉴定申请,被告也于20__年7

月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经某市医学会医疗事敝技术鉴

定办公室鉴定,鉴定专家组采信了患方的陈述,分析

认为:

1.医院门诊病历未记载你院医嘱,未告知石膏固

定须知,违反医疗首诊负责制原则等,违法、违规事实

存在。

2.因果关系:由于未能及时治疗,而失去最佳治

疗时机。

3.责任程度:由于患者自身损伤严重,医院负有

次要责任。

4.事故等级:四级医疗事故。

5.医疗护理建议:积极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行关

节融合术或关节置换术。

判决

法院经审理及根据法医学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

定意见认为:原告凶摔伤前往被告处就诊,被告应严

格按照操作程序和技术手段实施诊治,但被告对原告

手法复位并石膏固定后,未摄片复查,亦未告知石膏

固定须知.违反医疗首诊负责制的原则,导致原告骨

[作者简介】张五宏(1970一),男,汉族,陕两澄城人,大学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医务部医疗科科长。tel:+86-991-4992023

· 2 ·

折对位不佳,造成“右髁关节陈旧性骨折”的损害后

果.被告对这一损害后果存在过错.应当依法承担民

事赔偿责任。原告两次伤残等级鉴定结论均相同,法

院依法确认。虽然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确定被告在此起

医疗事故中负次要责任.但造成原告损害后果的发

生,原告并无过错。故做出判决如下:(1)被告赔偿原

告法医学鉴定费142元(含放射费)、医疗费5 090.16

元、住院伙食费 720元、陪护费1 614,9元、残疾生活

补助费30 360元、交通费81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

15 180元,共计53 917.06元;(2)案件受理费2 364.36

元,原告负担302.64元,被告负担2 061.72元。原被告

双方对此判决均无异议,并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付

清赔款。

讨论

目前临床上在判断骨折愈合能力、骨折愈合程度

以及预测骨折愈合时间上,除了x线片能够提供有限

的信息外,无更准确、更有效的方法,临床医师对于急

诊骨折病人只能通过随诊复查来确定医疗处置是否

得当或有效。

急诊骨折患者医疗处置随诊复查制度.除了对骨

折恢复情况和医疗处置是否得当进行观察以外,另一

项重要的任务是提高诊治质量,杜绝漏诊和医疗缺

陷,防范医疗纠纷。目前大多数医院的急诊骨折患者

均由急诊或住院部专科医师处置.复查时往往因急诊

科首诊医师倒班或轮休而由在班医师接诊或由门诊

· 医疗纠纷与诉讼·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3卷(第1期)

医师接诊.不能够得到患者的首诊医师接诊,造成对

患者的伤情不甚了解.加之首诊医师没有填写门诊病

历,或门诊病历制定随诊计划粗疏,仅写“门诊复查”

等含糊不清字句,给患者的系统诊治带来一定的困

难,易发生医疗处置不当

本案被告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是因举证不能

所致。被告急诊医疗处置虽有口头医嘱,但门诊病历

无任何记载,失去了获取“书证”的时机,在诉讼中无

法举证。从医疗侵权的构成来看,首先被告的医疗行

为造成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失去了二次手术的最佳

时机,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经济损失;其次,医疗事故

技术鉴定认为被告医疗行为有违法、违规事实存在.

有侵犯患者权利的情形;最后,虽然医疗事故技术鉴

定确定被告在医疗事故中负有次要责任,但法院认为

原告损害后果的发生,原告并无过错,根据过错责任

原则,判决被告承担完全责任。医疗机构从本例中能

够吸取的教训是,面对“举证责任倒置”,重视急诊患

者医疗处置随诊复查制度,树立“证据意识”是全体医

务人员的责任,也是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环

节。

参考文献

[11 马兰,张来康,张坤.因末重视骨折患者术后随诊引发医疗纠纷i

例分析[j1_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10(2):73~74

[2】 张常明,伍鼎义.左肱骨骨折二次手术赔偿1例fj].法律与医学杂志,

篇8

【摘要】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后,对医疗保健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同时人们的法律观念越来越强,维权意识越来越浓,社会对医务人员提供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有着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和期望。在这样的医疗环境下,医患关系变得复杂而又敏感起来,医疗纠纷发生率相当高。其中,没有做好医患沟通,往往是引发纠纷的导火索。因此,做好医患沟通是防范医疗纠纷非常关键的措施。

【关键词】医患沟通;医患关系;医疗纠纷

good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can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medical disputes

hu kunpeng lin jizong pan weidong deng meihai yao zhicheng lin nan xuruiyun

【abstact】 after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legal concept of people getted stronger, the people’s request for medical care also increase. in such a medical environment,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s complicated and sensitive. the incidence of medical disputes is high. among them, there is no good communicat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which often lead to disputes fuse. therefore, good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is critical to prevent medical disputes.

【key words】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medical disputes

        医患沟通是指在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因素等主题,通过各具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科学指引患者诊疗伤病,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医患沟通是医疗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良好的医患沟通对于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1]。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医患关系是以医生为主导模式的,医患沟通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患者依从医生的过程,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非常低。但现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后,对医疗保健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同时人们的法律观念越来越强,维权意识越来越浓,社会对医务人员提供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有着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和期望。在这样的医疗环境下,医患关系变得复杂而又敏感起来,医疗纠纷发生率相当高。

        常见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有因医方为主因导致的沟通不良引起,有因患方为主因导致的沟通不良引起,也有因医患双方共同造成的:1、我国的多数医生人文知识欠缺,这种知识结构上的欠缺导致了对疾病认知上的缺陷。他们片面强调患者的生物因素而看不到其心理和社会因素的重要性,不主动采取有效措施与患者沟通, 因而无法获取全面和充分的信息,影响了医生诊治的效率。2、患者的受教育水平以及所具备的医学知识会影响医患沟通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最终会影响医患沟通的质量。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对事物认识常不够准确,对自己的内心感受体验不深刻, 医者在与这样的患者进行沟通时,常常达不到沟通的目标,甚至还导致一些患者的误解 ,所以医生常常会减少或放弃与这类患者进行沟通。一些急性病患者及其家属, 常常处于急性应激状态之中,高度焦虑 ,恐惧 ,极易激惹,甚至还会出现"意识狭窄",所以在医患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冲突。3、因医患双方各自的认知、情绪、人格因素交互作用在一起,会使得医患沟通变得更加困难[1]。

        没有做好医患沟通,往往是引发纠纷的导火索。因此,做好医患沟通是防范医疗纠纷非常关键的措施。强化医患沟通并不是简单的提高医疗工作者的口才那么简单,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1要提高医疗工作者的人文素质

        我们在医疗活动过程中, 要倾向于建立一种平等的医患关系, 消解医生的语言霸权地位, 确立患者的主体地位, 形成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应该确立一种保证平等、充分交流沟通的机制,为交往行为主体间的沟通理解提供对称条件和交互期待, 使医患双方都能平等参与并享有同等对称的话语自由和论证表达, 在交往理性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实现医患双方平等的交往[2]。

医护人员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并认识正在处置的病人,从"人"的角度来为其诊治疾病,而不是从"病"的角度来实施诊疗,努力克服过去那种就病治病的传统习惯。在医疗执业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对于改善、融洽医患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吴阶平教授说过,"作为一名医生,不但要一切为病人,还要为一切病人,为病人的一切,一个好医师首先应是一个好人,没有医德就谈不上责任心和同情心"。面对每一位患者,医者都应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认真负责,耐心细致,还要虚怀若谷,集思广益,尽最大努力避免误诊。对一时难以确诊的,应以实相告,向患者解释清楚,取得其理解。许多诊疗方案取决于医生的既往经验和对药物熟悉。医生在诊疗中虽然具有权威性,但要克服家长主义作风。患者的求医行为不言而喻地隐含着对医生的信任,当患者有时提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或不合理要求时,医者一定要和颜悦色,婉言解释,千万不可讥讽病人。

        2医疗过程是一个密切协作的过程

        除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合作外,更需要得到病人的密切配合。如对手术风险预计、诊疗方案的确定等,都要求医生能够及时、有效地与患者沟通 ,详细说明情况,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这样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3]。但现实总是差强人意,在一些大医院,每位门诊医生一上午平均要接待30名左右的患者,从问诊到检查诊断开药总共只有7、8分钟的时间,沟通的时间非常有限。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看好病呢?提高患者对自己疾病的认识,积极主动做医生的伙伴的患者才是一名好患者。西方发达国家的人都已经习惯在看医生前研究自己的病情。如英特网就能给每位患者提供帮助,任何人在几小时内就能广泛地研究从症状、病理学到临床治疗等各种相关问题,对一个明智的患者来说是十分有用的。而医务人员也认为,患者见多识广,可以使医生们清醒谨慎,也就能得到更好的医疗结果。因为这种患者能更好地照顾自己,能更好更迅速地理解医生的建议[4,5]。

       3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发生医疗纠纷的医患双方往往先有分歧,随着患方不满情绪的潜伏和积累,最终,因一定的激惹因素爆发。因此,对医疗过程中发生的任何问题都要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避免不良情绪的积累。除少数患者或家属存心取闹外,大多数纠纷多可以通过协商避免或者解决[6,7]。

        4沟通过程中要强化法律意识

        "举证责任倒置","无过错赔偿"等有关规定的实施,对医务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非常严格的约束。因此,我们在沟通过程中,要做到既尊重患者的就医权利又保护好自己及医院的合法权益,要做到规范行医和依法行医。作为一位好医生,在决定诊疗问题时,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5,8,9]。

        5要注意表达艺术

        医患沟通应是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沟通。病人就诊时,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和体贴,因而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更为关注、更加敏感。如果医护人员态度生硬,就会引起误解、甚至诱发医患纠纷。沟通的内容是信息和观点,是关于某一病情、某一过程的描述和结论,是抽象的。医生必须借助于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等肢体语言把自己需要的信息、看法和想法传递给患者,使患者能够理解并准确地表达出来[10,11]。

        总之,只有真正做好医患沟通,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解决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真正营造出和谐统一的医患关系。让我们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娟,李莉,庄红平等.医患沟通不良的心理学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3):16-17

[2]蒋谨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语境下的和谐医患关系构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5):124

[3]姚坚.建立良好医患沟通 推进和谐医患关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1):28-29

[4]赤保民.医患关系紧张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医学与社会,2006,19(10):23-24

[5]胡鹏飞,陈少贤,彭晓明,等.广东省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变化趋势与解决途径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2):13-15

[6]杨聪敏.和谐社会与医患关系[j].医学与社会,2007,20(6):25-27

[7]高欣,魏挺,高路.浅谈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3):118-119

[8]易菁文,焦玉清.儿科临床工作中的医学伦理学问题[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11:877-880

[9]赵志芬.提高儿科医师素质,改善儿科医患关系[j].新医学,2009,4(5):327-328

篇9

急诊病历质量一直是急诊科建设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为了提高急诊病历质量,2010年2月实施病历质量点评以来取得了明显效果,病历质量从内容的完整性、内涵质量、核心制度执行、“三合理”控制和药占比控制及医疗差错纠纷减少等方面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

急诊病历质量点评实施背景

急诊科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这与急诊科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有关。急诊就诊患者疾病谱广,病史不清,发病急,患者和家属情绪不稳定,这些都是急诊过程中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因素。避免医疗纠纷的关键是提高急诊工作质量,保证医疗过程中无过错,而提高急诊工作质量的重点又是急诊病历质量[1]。由于急诊流水患者的诊治,医生基本上是“单兵作战”,不象住院部病房有三级检诊把关。诊疗的对与不对别人和自己都无从知晓。有些看似“轻症”的危重患者可能被忽略,有些不合适的处置可能一直被沿用,这是急诊医疗质量控制容易出现的盲区。加之急诊病历不归档保存,病历质量一直很差,“三合理”不合理,医生看病随意性很强,药占比居高不下,是急诊科建设管理中难点[2,3]。因病历不完善而引发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在医疗官司中因病历不完善而败诉的案例也不在少数。所以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在急诊科建设管理中显得非常重要。

急诊病历质量点评实施方法

2010年2月以来,采取病历质量点评(晒病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点评流程是:每天早晨晨会交班时由夜班护士收集夜间所有门诊病历包括输液和临时观察抢救病历,交班时由夜班值班医师首先自我点评病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点评内容包括病历封面及内容的完整性包括就诊时间(具体到时分)、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体检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和合理用药以及交接班记录等;然后由其他医生点评病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由值班主任或科主任做最终的点评。具体点评方法:①病历点评采用正反思维方法进行:即从现有主诉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能否导致现有诊断,再从现有诊断向前推看此疾病的诊断是否和主诉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相符,如果相符则病史体征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是否需要完善其他检查以进一步充实诊断,如果不相符说明误诊或错诊,需要进行重新考虑其他诊断。②病历点评以病理生理为导向:即患者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和体征,现在如何抢救治疗等。③病历点评和“三合理”相结合:点评是否存在不合理检查,治疗是否规范等,给出用药的理由和解释。④病历点评和业务学习相结合:a.以急诊常见的容易导致死亡的疾病重点,点评时结合患者同时学习此类疾病的疾病特点、诊断方法、抢救措施以及如何沟通;b.把一些诊断不明的疑难或危重病例进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c.对于一些专科性比较强的病例结合新的诊疗指南进行反复学习。

急诊病历质量点评实施效果

经过1年多的实践,急诊病历质量点评取得了显著效果:①急诊病历的完整性、内涵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从病历封面到就诊时间、主诉、病史、过敏史、体检等非常完整,病历字迹工整、清晰可辨,涂改规范,病历内容及诊疗方案符合规范,化验单黏贴整齐,会诊及病情沟通记录及时规范。②核心制度执行力明显提高,首诊负责制、抢救制度、会诊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均能从病历上完整的反映出来[4]。③急诊医护人员的急诊救治水平明显提高。④“三合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长期困扰急诊的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问题在实施病历质量点评后得到了根本有效的解决。⑤药占比明显下降,通过病历质量点评急诊科在提高科室经济效益的同时药占比较之前下降10%。⑥医疗差错投医疗诉纠纷发生率明显减少,通过病历质量点评,规范了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增强了值班责任心,提高了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了医患沟通,改善了医患关系,从根本上减少了差错发生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出现[5,6]。

急诊病历质量点评实施体会

医院病历是医院医疗活动的重要原始记录,医院病历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医学发展水平和提升疾病诊治质量的核心。通过一年多的急诊病历质量点评,得出了这样体会:病历质量点评,规范了医护人员的执业行为,让医护人员养成了良好的执业习惯和责任心,让医疗核心制度得以有效的落实,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使得病历内容的完整性和内涵质量得到根本改变,使得“三合理”问题得以解决,药占比明显下降,从根本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少了医疗差错的发生,避免了医疗纠纷事故的出现。鉴于急诊病历在急诊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急诊科的管理者还将把急诊病历质量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病历质量点评还将持续进行,点评的内容还将不断深入,始终会持之以恒地把病历质量作为急诊科建设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以全面提高急诊工作质量,促进急诊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鹊,刘先华,张长春,等.从急诊病历管理入手,提高急诊工作质量[J],临床急诊杂志,2007,5:311-312.

2 梁伟屏,王勇.5106份门急诊病历缺陷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院统计,2002,9(2):95.

3 范力,唐仕川,李秀池.医院门、急诊病历管理书写规范化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5):107.

4 李玉明,张瑞军,韩晨光,等.以患者安全为目标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实践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0,5:24-25.

篇10

一、工作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紧紧围绕“平安建设大宣传、矛盾纠纷大化解、社会治安大巡查、爱民实践大下访”主题,深入宣传我县为建设平安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及经验,宣传医疗卫生机构在综治、维稳和“平安单位、平安医院”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理解和支持卫生工作,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实现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政法队伍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的目标。

二、工作步骤

活动从10月上旬开始,到11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10月12日前):各单位要组织开好动员会,及时下发工作方案,迅速进行动员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各单位要精心组织,落实责任,突出重点、认真实施,在工作形式上求创新,在工作效果上下功夫,确保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要着力提升平安建设知晓率,充分利用一切方式方法,营造强劲的舆论氛围;要着力提升社会治安满意率,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治安防控工作,及时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和人防、物防、技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公众安全感、满意度。

(三)测评督查阶段(11月中旬到11月底):局党委将安排专人在11月中旬对各单位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落实领导、落实专人,限期整改,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工作任务

(一)开展党和国家关于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方针政策的宣传。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和宣传省市县委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开展“平安建设大宣传、矛盾纠纷大化解、社会治安大巡查、爱民实践大下访”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创建“平安单位、平安医院”活动的工作目标、目的意义、工作要求、主要任务、实施步骤、保障措施和创建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同时,大力宣传卫生系统“两率一度”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和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等。

(二)突出重点,抓好“平安单位、平安医院”创建工作。一是加强治安巡逻队伍建设,认真开展治安巡逻防范、防止盗窃等案件的发生;二是在收费大厅、挂号处、病房等复杂场所设置安全提示警语,提醒患者和其他人群增强自防意识;三是安装和完善技防设施。已安装监控摄像的单位,要完善有关工作制度,加强值班人员工作责任心,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没有安装的医疗卫生单位,要把监控系统安装列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平安创建活动提供物防和技防基础;四是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持月排月报制度,每月底前报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登记表,杜绝赴省进京上访人员和。

(三)开展医疗机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三好一满意”、“视病人如亲人,为患者送温暖”活动,认真探索新形势下医疗机构综合治理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建立比较完善的安全防范体系和治安保卫工作长效机制,健全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应急处置机制以及医患矛盾排查调解机制,提高医疗机构治安防范控制能力,确保医疗机构不发生重大消防安全责任事故、重大治安案件和重大。

(四)创新方法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各医疗卫生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宣传,形式不限:

1、利用悬挂横幅、标语口号进行宣传;

2、利用院刊、院报、宣传栏、工作会议、送医下乡等形式和载体进行宣传;

3、利用知识竞赛、现场咨询、现场活动、进科室进病房等形式进行面对面宣传。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活动取得实效,县局成立卫生系统“两率一度”活动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局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局各股(办)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政秘股。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推进平安建设、提升‘两率一度’”活动的领导,确定专人负责,制定出本单位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综治宣传工作效果。